第一篇:三防培训
夏季三防培训 “夏季三防”防洪防汛、防雷、防暑。
一、防洪防汛措施
1.由于夏季暴风雨等恶劣天气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对破坏程度难以进行预测,每天要及时收集气象资料并及时公布,做好防洪防汛和抗洪抢险工作,遇有大降雨、或雷暴雨天气时,及时通知值班人员,根据灾害危害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2.组织一次安全专项检查,对地面主要地点进行地面监测监控,认真观察地面水源流量的变化情况。并成立防洪抢险队伍。储备足量的沙袋、锹、镐、水泵、水管等防洪器材,加强对防洪车辆的管理。防洪物资、防洪设施不得挪作他用。
3.雨季汛期,地表自然水量将不断加大,要加强排水系统设备、管路及运行状况的检查工作,每日对排水地点水仓水沟内杂物的检查清理,对所管辖区域内有关的电器设备及电缆线路按规定进行认真细致的排查。
4.发现有水患时,及时采取排水措施,设置专用排水管路,确保排水设备正常使用。
二、防雷安全措施
1.按规定完善监控系统、管道、电气设备等增设防雷接地保护设施,防止雷击时对电站设备、设施造成损害。
2.对地变压器和配电设施进行防雷设备的安全检查和检测。不符合规定的及时检修,对失修的防雷设施必须及时进行更换,更换后的防雷设施必须由相关部门进行检测和鉴定,不符合要求的防雷设施不得投入使用。
3.管线的防雷设施的检查检测,发现接地电阻不符合规定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进行整改。
4.监控系统的避雷设施必须能保证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监控主机必须采取接地措施。任何人不得随意取掉接地线不用。监控系统的电源线也要采取防雷措施,电源线的防雷设施必须是正规厂家生产的。
5.对站内的避雷设施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经检测不合格的避雷设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6.在遇到打雷天气时,尽量不要安排人员外出,切断重要设备的电源,以防止雷击损坏。
三.防暑安全措施
1、避免在高温和阳光曝晒的环境下活动过久。
2、不能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应适当补充含有钾、镁等元素的饮料,而西瓜汁和绿 豆汤等饮品对防暑有很好的效果。
3、生命在于运动,缺乏运动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造成中暑。
4、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产习惯。中暑后的救助办法:
1、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
2、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 电扇或开空调,以尽快散热。
3、尽快冷却体温,降至摄氏 38 度以下,具体做法有用凉湿手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等处;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
4、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以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
5、病人还可服用藿香正气水。另外,对于重症中暑病人,要立即拨打 120 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紧急救治。
第二篇:雨季三防培训内容
“雨季三防”培训内容
为了提高我公司“雨季三防”工作的应变处置能力,强化防灾意识,避免在雨季期间由于突降大雨、雷电天气、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对矿井造成威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对水害的防治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确立防大汛、救大灾的高度,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切实抓好雨季期间安全生产工作,保证“雨季三防”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使矿井和职工生命和财产免受损失,特组织开展“雨季三防”工作培训。
一、防洪防汛措施
1.由于夏季暴风雨等恶劣天气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对破坏程度难以进行预测,地测部每天要及时收集气象资料并及时公布,做好防洪防汛和抗洪抢险工作,遇有大降雨、或雷暴雨天气时,调度室及时通知值班人员和相关矿领导、部室负责人,根据灾害危害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2.“雨季三防”指挥部要对矿井的防治水工作组织一次安全专项检查,对地面主要地点进行地面监测监控,认真观察地面水源流量的变化情况。并成立防洪抢险队伍。储备足量的沙袋、锹、镐、水泵、水管等防洪器材,加强对防洪车辆的管理。防洪物资、防洪设施不得挪作他用。
3.雨季汛期,矿井涌水量及地表自然水量将不断加大,各有关队组要加强井下排水系统设备、管路及运行状况的检查工作,机电部门
进行联合排水试验,确保各地点水泵、排水管路及阀门正常运转,每日对排水地点水仓水沟内杂物的检查清理,对所管辖区域内有关的电器设备及电缆线路按规定进行认真细致的排查。
4.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有采必探”的原则。切实掌握前方的地质水文情况,严格按规定进行长、短、物探相结合的探放水规定;发现有水患时,及时采取排水措施,待确认安全后才能进行正常掘进。采掘工作面、探水地点必须设置专用排水泵及排水管路,确保排水设备正常使用,地测部要定期对矿井涌水量进行动态观测,掌握其变化情况。
5.在副斜井、回风立井等要害场所设置防洪沟,保持水沟畅通,及时排除雨水。雨季前要对工业广场地下涵洞进行清理,确保涵洞畅通,防止砂石、垃圾等杂物造成堵塞,危及矿区。为防止雨水侵袭,在副斜井口备好不少于100个挡水沙袋。
6.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出水兆(煤壁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有水叫声、顶板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逢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鸡蛋味)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同时撤出受威胁地点的作业人员。下井职工要熟悉水患避灾路线,发现险情做到及时撤离。
7.在对应采空区范围内的地表裂隙和低洼漏斗形地表及时检查填实,防止地表积经裂隙和漏斗渗入井下而威胁井下安全。
二、防雷安全措施
1.机电、信息部按规定完善瓦斯监控系统、新主井、新副井、老主井入井金属管道和各种等级电压的电缆线、轨道等增设防雷接地保护设施,防止雷击时对矿井设备、设施造成损害。
2.对地面35KV变电所、高层建筑等重要地点和重要设施进行防雷设备的安全检查和检测。不符合规定的及时检修,对失修的防雷设施必须及时进行更换,更换后的防雷设施必须由相关部门进行检测和鉴定,不符合要求的防雷设施不得投入使用。
3.井口入井管线的防雷设施的检查检测,发现接地电阻不符合规定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进行整改,防雷设施的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2欧姆。
4.瓦斯监控系统的避雷设施必须能保证瓦斯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监控主机必须采取接地措施。任何人不得随意取掉接地线不用。瓦斯监控系统的电源线也要采取防雷措施,电源线的防雷设施必须是正规厂家生产的避雷器。
5.机电部要对井口、炸药库房、35KV变电站等场所的避雷设施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经检测不合格的避雷设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6.在遇严重打雷时必须撤出井下作业人员,切断重要设备的电源,以防止雷击损坏。
7.在遇雷雨天气时,办公场所应关闭电脑、打印机的办公设备,拔开电源。
三、地质灾害防治
1.加强对地质灾害的观察观测,定期对地表塌陷、滑坡可能发生的地点进行观测,在汛期到来前应做好地质灾害的预恻工作。特别是遇到灾害天气(连续长时间的大瀑雨)时要派人对重点地方进行观察。对地面危险地段要设置警标,严禁人员或车辆通行。
2.如发现地表灾害有危及地面民居的安全时,必须及时组织受威胁地点的人的撤离,保证人身安全。
3.对易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地段做到心中有数,在汛期前必须修筑坚固挡土墙、打抗滑桩,采取有效措施。
4.必须加强井下巷道及采掘工作面支护,杜绝一切垮塌冒顶事故。在雨季空气中的湿度较大,岩性遇水变软,易垮落冒顶,易发生冒顶事故,在掘进和采煤过程中,要加强井巷的支护。
5.在雷雨时要设专人进行巡视观察矿区内相应地表重点区域,特别是各井口及地表有陡坡和悬岩峭壁的地方,对地面重要建筑物进行观察,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
四、井下水害事故避灾方法
1.井下一旦发生突水事故,在场的工作人员应立即将灾情向调度室汇报,并根据灾害程度,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条件下,及时进行现场抢救,制止灾害进一步扩大。当灾情严重,无法抢救时,就应有组织地沿预定的避灾路线撤退,并设法以最快的方式通知附近地区的工作人员安全撤退。撤退时,人员必须听从班组长或有经验的老工人指挥。
2.发生透水事故时,往往水势猛烈,冲力很大,要注意避开压力水头。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突水时,人员应撤退到上一个水平或地面。处在上山处的工作人员,应就近在上山的联络
平巷或躲避硐内暂避。不要进入透水地点附近的平巷或下山独头巷道中。当独头上山下部唯一出口被淹没无法撤退时,可在独头上山迎头暂避待救。如果一时躲避不开,要站稳脚跟,攀定可靠的支持物,防止被水头冲倒,切不可顺流奔跑。待波峰过后,沿上山或旁侧巷道进入上一水平,然后出井。老空透水时,还往往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如瓦斯、硫化氢等,避灾中要注意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
3.井下突水会破坏巷道中的照明和安全退路上的指示牌,人员一旦迷失方向,必须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这些上山巷道必须与地面或上一水平相通。万一出路已被水隔断,就要迅速找到该地区位置最高、离井筒或大巷最近的地方暂避。同时要定时敲击轨道或钢管,发出呼救信号。
4.在受灾地点和撤退途中,可能会遇到一些落水的、被冒落的矸石或倒塌的支架埋压的人员。只要他们一息尚存,就要组织少数有经验的老工人迅速抢救,并指挥其他人员按避灾路线继续外撤。经抢救脱险的人员,如伤情不重,可搀扶一起外撤;若伤势较重,应就地取材制作担架,将其抬至安全地点。
5.在撤退中,如发现巷道破坏严重,一时难以撤出灾区,需在某一安全地点暂避等待救援,或因退路隔断,无法撤离时,大家要把食品和可饮用的水,主动交给避灾负责人统一分配,并尽量节约使用,首先满足伤员和年老体弱的同志食用。
6.撤退途中,探水人员或其他工作的巷道时,应戴上自救器,防止中毒和窒息事故发生。工作地点还应设法加强通风,严禁关闭风机。
7.人员撤到地面之后,应该立刻清点人数,向领导汇报。
五、调度值班
1.“雨季三防”领导组值班成员要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无特殊情况不得擅离职守,需要离开必须经经理同意;
2.各应急抢险小组及各部门要落实应急抢险人员,将名单报调度室,并做到抢险人员24小时待命。
六、“三防”物资
1.根据防汛要求,应急小组在6月5日前向调度室上报雨季防洪所需物资清单,经领导批准后统一购买,防汛物资要存放在专用库房内。
七、其它
1.雨季期间做好职工餐具消毒工作,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做好蔬菜清洗、碗筷餐具消毒工作,确保食品安全.全公司所有干部、职工要高度重视“雨季三防”工作,如有“三防”事故发生,现场人员要立即向调度室汇报,汇报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范围、影响程度、受困人员情况等。调度室接到汇报后,立即通知“三防”指挥部、值班领导、“三防”办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调度室要对处理过程作详细记录,严格执行应急响应机制。
“雨季三防”办公室/调度室
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一通三防培训教案
“一通三防”培训教案
登封市兴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11月1日
矿井通风
一、矿井空气
1.地面空气的主要成分由氧、氮和二氧化碳组成
2、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氧、氮和二氧化碳,但氧含量降低了,温度、湿度也都发生了变化
3、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CO2、CO、NO2、SO2、H2S、CH4、NH3、H2无毒)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甲烷、氨气和氢气
一、矿井通风的目的是什么?矿井通风的方式有哪些几种?
1、向井下供给足够的空气,满足井下人员的需要;
主要有氧气(O2)氮气(N2)二氧化碳(CO2)组成,按体积百分比分,20.96%、79.00%、0.04%。
氧气是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105,是人呼吸的气体中不可缺少的,人体在静止状态下耗氧量为0.25L/min,在工作时为1-3L/min。当浓度小于17%时,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当浓度小于15%时,无力进行劳动;当浓度小于12%时,会有生命危险;当浓度小于3%时,立即死亡。氧气能够助燃,易使多种元素催化。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
2、冲淡和排出有害气体和浮游矿尘,使之达到安全浓度发下保证安全生产;
3、调节井下的湿度和温度,提供井下适宜的气候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规程》第一百零二条:进风井口以下的温度必须在2℃以上,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空气温度不得超过 30℃,当温度超过时,必须缩短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采掘工作面温度超过30℃,机电设备硐室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4℃,停止作业,对人体最适宜的温度一般为15-20℃。
三、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通风方式、方法和通风网络总称。
1、矿井通风方式:①中央式 ②对角式③混合式
2、矿井通风方法:①抽出式通风 ②压入式通风3抽压混合式
3、矿井通风设施:①引导风流设施 ②隔断风流设施 ③调节风流设施
矿井瓦斯危害及防治
一、矿井瓦斯是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CH4)为主的有害气体。
1、瓦斯的性质:是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比空气轻,与空气相比,其相对密度为0.544.因此,瓦斯常积聚在巷道顶部、上山掘进头、采煤工作面隅角处;很难溶于水。本身无毒,但浓度较高时,会使氧含量相对减少,从而造成人员窒息,继而死亡。
瓦斯不助燃,但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能燃烧和爆炸造成重大灾害事故。
瓦斯窒息。甲烷本身无毒,但在空气中甲烷浓度较高时,就会相对降低氧气浓度,在压力不变情况下,当甲烷浓度达到43%时,氧气浓度会被冲淡到12%,人就会感到呼吸困难;当甲烷浓度达到57%时,氧气浓度会被冲淡到9%,这时,人就会在短时间内窒息死亡。
2、矿井瓦斯的涌出形式
普通涌出和特殊涌出形式 普通涌出是指瓦斯通过煤或围岩的细微裂隙,从其暴露面上均匀、缓慢、连续不断地放出的形式,这是井下瓦斯涌出的主要形式,它的特点是时间长、涌出量大、范围大,且不般不易察觉。
特殊涌出包括瓦斯喷出和煤(岩)与瓦斯突出两种形式。其特点是:发生在局部地点,喷出时间有长有短,短的几个小时到几天,长的几个月到几年,喷出量大。
三、瓦斯爆炸的条件是什么?瓦斯爆炸的危害有哪些?预防瓦斯爆炸主要措施有哪些?
煤矿井下空气中的瓦斯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高温头源,就会产生燃烧和爆炸,从而引起井下火灾,造成人员伤亡,严重破坏矿井正常生产。
1、瓦斯爆炸的条件:一定浓度的瓦斯、高温火源和足够的氧气。①瓦斯浓度:瓦斯爆炸的界限是5%~16%,5%是瓦斯爆炸的最低浓度界限,也叫下限;16%是瓦斯爆炸的最高浓度界限,也叫上限;当瓦斯浓度为9.5%时,爆炸威力最强。
②高温火源:点燃瓦斯的最低温度称为引火温度,一般为650。C~750。C,因此,井下的照明、煤炭自燃、电气、火花、放炮火焰、吸烟、电焊、赤热的金属表面,甚至撞击或摩擦产生的火花都可能引燃瓦斯。
③充足的氧气:瓦斯爆炸实际上是一定浓度的瓦斯和氧气相混合时所进行的激烈氧化瓜,没有足够的氧气,氧化不剧烈,就不会产生爆炸。当氧气浓度降到12%时,瓦斯混合气体就失去爆炸性。
2、瓦斯爆炸的危害
①爆炸产生高温,温度为1850。C~2650。C。②爆炸产生高压气体和强大冲击波。③爆炸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
三、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1、防止瓦斯积聚:
①加强通风、②加强检查、③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的瓦斯(1)对不同地点的瓦斯积聚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处理
①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积聚瓦斯可采用挂风障排放法和尾巷排放法进行处理。
②对巷道中冒顶顶处积聚的瓦斯,可采用砂土充填法,导风板引风法或分支通风法。
③对低风速巷道顶部形成的瓦斯积聚可提高风速,加大风量将瓦斯冲散。
④停风的盲巷或密闭区内积聚的瓦斯,往往浓度很高,瓦斯量大。(2)、防止瓦斯引燃:
①严格明火管理;②严格机电防爆管理;
瓦斯隐患的辨识
(1)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中瓦斯浓度超过0.75%;(2)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0%;(3)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4)爆破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5)局扇及开关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超过0.5%;(6)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巷道内,体积大于0.5米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
瓦斯窒息事故隐患辨识(1)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中瓦斯(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75%;(2)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瓦斯(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3)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瓦斯(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4)井下任意点的氧气浓度低于12%;(5)未密闭、不通风的盲巷。
二、什么是瓦斯突出?突出有什么危害?
煤矿瓦斯突出是指在井下采掘过程中,在地应力和瓦斯压力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与瓦斯由煤体内突然抛向采掘空间的现象,并伴随有巨大的响声和强大的冲击力,其特点是:涌出突然,时间短,速度快,且大量集中,伴有强大的动力冲击和响声,有很大的破坏性。
突出的危害性:
一旦发生突出,抛出的煤岩瞬间会堵塞巷道,阻断风流,突出的强大冲击波能摧毁巷道,设施,破坏通风系统,甚至使风流逆转,造成瓦斯窒息,燃烧和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2、突出的一般规律
①突出的次数和强度随开采的深度增加而增加。
②突出多发生在煤层平巷和上山掘进头以及石门揭开煤层时,特别是石门揭穿煤层时,发生次数最多,强度最大。
③突出多发生在地质构造内。④突出多发生在外力冲击作用下。⑤围岩致密而干燥的厚煤由薄变厚的地区。⑥突出多发生在煤层由薄变厚的地区。⑦采掘工作面应力集中区易发生突出。⑧煤的结构发生变化时,很容易发生突出。⑨突出有时有延迟性。
3、突出前的预兆(1)无声的预兆
①煤层结构变化,层理紊乱,煤质变软,有时软硬相间,疏松易碎,光泽暗淡,煤岩严重破坏。
②工作面煤体和支架压力增大,煤壁外鼓,片帮掉碴,煤被挤出、弹出;顶板下沉,打眼顶钎、夹钎,喷孔,装药。
③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增大或忽大忽小,温度下降,煤避发凉,煤尘增多。(2)、有声预兆
①顶板来压,出现裂缝,不断发生掉碴和支架断裂声。
②煤避发生震动或冲击,并伴有声响,听到劈裂声、鞭炮声或闷雷声,一般是先远后近、先小后大、先单响后连响,最后一声巨响便发生突出。
4、预防突出的措施
“四位一体”综合防治突出措施:
①突出危险性预测 ②防治突出措施 ③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 ④安全防护措施
矿尘危害及防治
一、矿尘危害及防治
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矿物的微粒称为矿尘。矿尘一般指煤尘和岩尘。粒径在1mm以下的煤粒叫煤尘;粒径在5um以下的岩粒叫岩尘; 如果岩尘含游离子Sio2在10%以上时称为矽尘。
悬浮于矿井空气中的矿尘称为浮矿尘,简称浮尘;从空气中降落下来,沉积于设备器物表面或巷道帮壁上的矿尘称为沉积矿尘,简称落尘。
二 矿尘的生成及危害
矿尘是有害物质,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导致尘肺病,危害矿工身体健康 煤矿尘肺分三类:矽肺、煤肺、煤矽肺。
2、总粉尘:
(1)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2次,地面及露天煤矿每月测定1次;
(2)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测定1次。
3、呼吸性粉尘:
(1)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监测,采、掘(剥)工作面每3个月测定1次,其他工作面或作业场所每6个月测定1次。每个采样工种分2个班次连续采样,1个班次内至少采集2个有效样品,先后采集的有效样品不得少于4个;
4、定点呼吸性粉尘监测每月测定1次。
5、粉尘中游离SiO2每6个月测定1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1次;各接尘作业场所每次测定的有效样品数不得少于3个。
6、开采深度大于200m的露天煤矿,在气压较低的季节应适当增加测定次数。
7、作业场所的噪声,不应超过85dB(A)。大于85dB(A)时,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大于或等于90dB(A)时,还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 施。
8、矿区水源和供水工程应保证矿区工业用水量,其水质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9、煤矿企业必须按国家规定对生产性毒物、有害物理因素等进行定期监测,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三硝基甲苯(生产车间)作业点,每月测定1次。
(二)铅、苯、汞及其他有毒物质,每3个月测定1次,已达到职业卫生标准的可6个月测定1次。
(三)噪声、放射线及其他物理因素每年至少测定1次。
六、煤尘爆炸的条件的有哪些?危害有哪些? 1、煤尘本身肯有爆炸性
2、浮游煤尘达到一定的浓度30/8.m-3~2000g.m-3 3、点燃煤尘的爆炸的热源达到爆炸界限。610。C~1050。C 危害性:
1、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和强大的冲击波,巷道中的人员设备支架等会被烧毁,崩坏或被抛出,造成人员伤亡和巷道设施的破坏,在煤尘爆炸中,在爆炸区内离爆源越远爆炸压力越高,破坏力越强。在爆炸波传播的过程中,造成二次、三次……,导致火灾的蔓延扩大,甚至毁坏整个矿井。所以煤尘爆炸的破坏性比瓦斯爆炸更严重。
2、煤尘爆炸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这是一种有毒气体,在灾区空气中含量可达2%~3%,这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3、煤尘爆炸的显著特征是生成皮渣与黏块,因为煤尘爆炸时,只有部分煤尘完全燃烧,其余部分来不及燃烧,只是被烧焦而形成煤焦皮渣与黏块,粘附在支架上,巷道壁或煤壁等上面,可利用这个特点,判 断井的爆炸是瓦斯爆炸还是煤尘爆炸。
四、预防煤尘爆炸的措施
1、防尘措施:①煤层注水;②温式打眼与水炮泥;③采掘机械的喷雾降尘;④井下运输及各转载点洒水降尘;⑤水幕净化;⑥对井下巷道定期清扫或冲刷;⑦通风降尘;⑧个体防护
2、防爆措施:杜绝一切高温火源
3、隔爆措施:设臵岩粉棚和水槽棚
矿井火灾及防治
一、矿井火灾的发生和危害
凡发生在井下或地面而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火灾均称为矿井火灾。①外因火灾;②内因火灾
危害:①产生大量的高温火焰及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伤亡
②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③火灾烧毁设备和煤炭资源
④火灾使井下风流逆转,导致灾情扩大
二、什么是外因火灾?什么是内因火灾?
外因火灾是外来热源引起的火灾;如井下的明火,放炮,电火花,或电弧,机械摩擦发热着火,瓦斯或煤尘爆炸等原因引起的火灾。
内因火灾以称自然火灾,是煤破碎后与空气中的氧接触,氧化生热,热量积聚导致煤层自燃引起火灾。
三、内因火灾的预防
1、正确选择开拓、开采方法
2、加强自燃发火的早期识别和预防
3、加强通风管理,防止漏风
4、预防性注浆
5、阻化剂防火
四、外因火灾的预防:外因火灾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一定温度和足够热量的热源;一定数量的可燃物;足够的氧气
主要措施如下:
①禁止一切人员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 ②井下不准存放汽油、煤油和变压器 ③加强放炮管理
④使用不延燃电缆、阻燃皮带和阻燃风筒 ⑤建筑材料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⑥进风井口和进风平硐口都应设防火门
⑦矿井必须在井口附近100m以内设臵消防材料库 ⑧每个矿井都要建筑地面消防水池
《规程》第二百一十六条:木料场、矸石山、炉灰场距离进风井不得小于80米。木料场距离矸石山不得小于50m。
不得将矸石山或炉灰场设在进风井的主导风流上风侧,也不得设在 《规程》第二百一十八条:矿井必须设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应每隔100m设臵支管和阀门,但在带式输送机巷道中应每隔50m设臵支管和阀门。地面的消防水池必须经常保持不少于200m的水量。如果消防用水同生产、生活用水共用同一水池,应有确保消防用水的措施。
开采下部水平的矿井,除地面消防池外,可利用上部水平或生产水平的水仓作为消防水池。
《规程》第二百二十条: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通风机房位于工业广场以外时,除开采有瓦斯喷出区域的矿井和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外外,可用隔焰式火炉或防爆式电 3热器取暖。
暖风道和压入式通风的风硐必须用不燃性材料砌筑,并应至少装设2道防火门。
《规程》第二百二十一条:井筒、平硐与各水平的连接处及井底车场,主要绞车道与主要运输巷、回风巷的连接处,井下机电设备硐室,主要巷道内带式输送机机头前后两端20m范围内,都必须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在井下和井口房,严禁采用可燃性材料搭设临时操作间、休息间。
五、矿井灭火的方法有哪几种?用水灭火应注意哪些事项?
1、直接灭火法;
2、隔绝灭火法;
3、综合灭火法。
用水灭火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水量充足,保证不间断供水;
2、适当控制风流,以及时排除火烟和水蒸气,又不助长火势发展为准。
3、水流应从火源外围逐渐向中心喷射,不可直接将水射向火源中心。
4、灭火时,人要站在进风侧;
5、水是导电 的,用水扑灭电气设备的火灾时,必须先切断电源。
6、水比油重,不能用水扑灭油类火灾;
7、不能用水喷射火源上边的顶板,以防顶板遇冷爆裂发生冒顶。
六、煤的自燃征兆有哪些?
人体可能感受的煤的自燃征兆主要有以下几点:
1、巷道中的温度升高,湿度增加,出现雾气,巷道壁及支架上出现水珠,这是煤炭开始自燃的征兆之一;
2、当人感到头痛,闷热,精神疲乏,四肢无力等不舒服时,是煤在自燃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引起慢性中毒而造成的。
3、从煤炭自燃的地方流出的水和空气的温度比平常明显升高。4、巷道中或采煤工作面出现煤油味,汽油味,松节油味或焦煤气味,说明煤已自燃到相当程度,很快就会出现烟雾和明火,必须有立即采取灭火措施,防止继续发展。
二、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现场及附近人员应如何避灾自救?
1、位于事故地点上风侧的人员,应迎着风流撤退。位于下风侧时,要迅速戴好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避灾路线,尽快进入新鲜风流中。
2、发生事故或在撤退过程中遇有冲击波及火焰袭来时,应立即背向冲击波俯卧在地板上或水沟内,头要尽量低,用衣物等盖住身体,尽量减少身体外露部分,尽可能屏住呼吸,防止吸入大量的高温有害气体。
3、撤离中最好由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若遇巷道破坏严重,道路被阻时,应找个安全地点临时躲避。躲避地点要选择顶板牢固,无有害气体且有水或离水近的地方,躲避中可用间断点亮矿灯或发出喊声,敲打管道,轨道,矸石等方法向外边发出被困信号,以便得到及时营救。
4、避灾中,人人都要守纪律,听指挥,严格控制矿灯的使用,要照顾好伤员,适当的时候可派有经验的老工人外出侦察,经探险确认安全后,避灾领导人才可组织大家撤退,沿途做好标记、信号、以便救护队跟踪寻找。
5、爆炸事故发生后及避灾自救过程中,要利用一切机会设法向调度室汇报并尽量与地面保持联系。
三、井下发生火灾时,井下人员如何避灾自救?
1、迅速戴好自救器,处在火区上风侧的人员要迎着风撤退,处在火区下风侧的人员要沿最近的避灾路线躬身快速转移到新鲜风流中。
2、如果烟雾已充满巷道,千万不要惊慌乱跑,要迅速辨别发生火灾的地区和风流方向,然后沿着地俯身摸着轨道或管道有秩序地外撤。
3、实在无法撤退时,要尽快在附近找一个硐室暂避,并把硐室口的门关闭,隔断风流,防止有害气体进入,同时在硐室外要留有明显的标志,并设法不断地与外面联系。
四、自救器有什么作用?自救器分哪几种?分别适用于什么环境条件? 自救器是一种小型的携带式防毒呼吸器具,主要用于井下发生火灾,瓦斯与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事故时,供矿工使用,使其免于中毒或窒息。
自救器有三种:过滤式自救器; 隔离式自救器;和压缩氧气自救器。
前两种供矿工使用,后一种主要供矿山救护队使用。
五、过滤式自救器如何正确佩戴?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1、将自救器从腰带上取下或移至胸前,取下橡保护罩;
2、用拇指掀起开启扳手,一直扳到打开外壳密封,并用力拉开封口带。
3、打开并扔掉上部的外壳;
4、抓住头将过过滤器拔出,扔掉下壳,从口具上拉开鼻夹;
5、将口具放入口中,咬住牙垫,嘴唇紧贴口具,使口部密封,与外界隔绝。
6、两手拉开鼻夹弹簧,正确夹住鼻子,封住鼻孔,用嘴呼吸;
7、取下安全帽,把头带戴在头上; 戴上安全帽;
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在井下发现有火灾或瓦斯,煤尘爆炸征兆时,必须立即佩戴自救器,不可等到烟雾时再戴,因为无味的一氧化碳气体可能扩散到烟雾前面;
2、戴上自救器后,过滤器逐渐变热,吸气温度逐渐升高,证明自救器工作正常。吸气愈热,说明一氧化碳浓度愈高,要忍住口腔干热继续戴下去,直到达到安全地点,千万不可因干热而取下口具,以防中毒死亡;
3、撤离途中,要匀速快步行走,保持呼吸均匀,禁止狂奔快跑。当感到呼吸困难时,可适当放慢行走速度;
4、若自救器外壳变形取不出过滤器时,可连同外壳一齐佩戴,这时呼吸阻力略大,但可以保证呼吸,此时可用手托住过滤器,以减轻牙齿的负担;
5、因过滤式自救的有效使用时间仅为40min,静坐待救可维持2-3h。
2、佩带逃生注意事项
〈1〉、正常携带时,不准随意打开自救器外壳,如外壳意外开启,严禁随意拆动内部任何部件。
〈2〉、一旦发现事故征兆,应立即佩带好自救器,马上撤离现场,佩带自救器要求操作准确迅速。
〈3〉、佩带自救器撤离灾区时,要冷静、沉着。
〈4〉、在整个逃生过程中,要注意把口具、鼻夹戴好,保证不漏气,决不可以从嘴中取下口具说话。
〈5〉、吸气时,气体干燥,说明自救器在正常工作,千万不可取下自救器。〈6〉、防止损坏气囊,佩带时不要压迫气囊,防止氧气损失。〈7〉、当发现自救器气囊干瘪时,表示自救器的使用的时间接近终点。〈8〉、自救器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复使用。
第四篇:一通三防培训材料
一通三防培训材料
一通三防培训学习主要内容如下:
1、“一通三防”定义;
2、矿井通风的作用及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3、瓦斯的危害、爆炸条件及其防治措施;
4、矿尘的产生、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5、矿井防灭火。一通三防的安全基本知识 一、一通三防定义 一通是指:通风;三防是指:防瓦斯、防煤尘、防灭火 二、一通三防的管理机构
第一条 煤矿必须建立和健全各级领导及各业务部门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责任制,由矿长负责。
第二条 煤矿矿长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必须定期主持研究本矿的“一通三防”工作,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一通三防”专业会,研究解决“一通三防”存在的重大问题,保证“一通三防”所需的人、财、物的供给。
第三条 矿总工程师全面负责“一通三防”技术业务管理工作。各级人员对其分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三、一通三防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责任心强、业务精通、持证上岗。矿井通风
一、矿井通风的主要作用
1、供给井下人员足够的新鲜空气,满足人员呼吸的需要。
2、稀释和排除有害气体、矿尘、使之符合《规程》的规定。
3、调节井下气候条件,适合井下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4、提高矿井抗灾、救灾能力。
二、矿井内空气
1、矿井内空气是指来源于地面的新鲜空气和井下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浮尘的混合气体。井下主要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放炮、燃烧、腐烂、井下机电设备、以及煤层本身产生的有害气体等等。
2、预防井下有害气体中毒的措施
加强通风,供给井下各用风地点足够的新鲜空气,并将各种有害气体冲淡到《规程》规定的最大允许浓度以下;保证井下每人每分钟供风量不得少于4m3(1)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
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2)井下有害气体的浓度不超过表1规定。表1
矿井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 名
称 最高允许浓度(%)一氧化碳CO 0.0024 氧化氮(换算成NO2)0.00025 二氧化硫SO2 0.0005 硫化氢H2S 0.00066 氨NH3 0.004(3)加强检查与检测,监视其动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局部有害气体含量较高,涌出量较大的地区,可以采用投放或局部通风稀释的办法,使其降到安全浓度以下;(4)凡井下通风不良的区域或巷道,要设置栅栏,并悬挂“禁止入内”的警标。未经检测确认有害气体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时,不得入内;(5)要按要求构筑用于封闭井下火区、盲巷或抽放瓦斯的各种密闭,并定期检查维护,保持完好,防止有害气体泄出,严禁随意破坏密闭,更不准任何人擅自入内;(6)对中毒人员应立即移送到有新鲜空气的巷道中,视其具体情况及时抢救。
三、井下气候条件
1、温度:
(1)《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进风口以下的空气温度必须在2℃以上;(2)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 机电设备硐室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当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超过30℃、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超过34℃时必须停止作业。
2、湿度:人感到舒适的相对湿度是50%-60%
3、风速:见下表 井巷中的允许风流速度 井 巷 名 称 允许风速(m/s)最低 最高
无设备的风井和风硐 15 专为升降物料的井筒 12 风桥 10 升降人员和物料的井筒 8 主要进、回风巷 8 架线电机车巷道 1.0 8 运输机巷、采区进、回风巷 0.25 6 采煤工作面、掘进中的煤巷和半煤岩巷 0.25 4 掘进中的岩巷 0.15 4 其他通风人行巷道 0.15
四、局部通风 采用局部通风机通风是掘进巷道时采用的主要通风方法.根据局部通风机安装位置不同分为三种方式: 压入式、抽出式、混合式。
局部通风机安装使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局部通风机必须由指定人员负责管理,保证正常运转,并使用低噪音局部通风机或安设消音器,任何人不得故意停、开。
2、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回风口不小于10m。局部通风机的吸风量必须小于全风压供给该处的风量,以免发生循环风。
3、局部通风机供电和闭锁装置符合《规程》有关规定。恢复掘进面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均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启动局部通风机。
独头巷道恢复正常通风后,必须由电工对独头巷道中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查,证实完好时,方可人工恢复有风流动巷道中的一切电源。
使用局部通风机进行通风的掘进工作面,无论工作或交接班时,都不准停风。因停电、检修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4、局部通风机实行挂牌管理,严禁使用3台以上(含3台)的局部通风机同时向一个掘进工作面供风。不得使用1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两个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供风。
五、井下通风构筑物
风门、风墙、风桥、风硐、风窗等等。瓦斯的危害、爆炸条件及其防治措施
一、矿井瓦斯概述
(一)瓦斯的概念、性质、危害
1、概念:瓦斯是指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
2、性质:无色、无味、无臭,相对密度0.554,能燃烧和爆炸,难溶于水,有较强的扩散性和渗透性,瓦斯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助燃也不供给呼吸。
3、危害:瓦斯燃烧、瓦斯爆炸、瓦斯窒息。(二)、矿井瓦斯涌出、喷出和突出
1、瓦斯涌出
瓦斯涌出是指瓦斯从受采动影响的煤层、岩层以及由采出的煤、矸石向井下空间均匀的放出瓦斯的现象。瓦斯涌出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是瓦斯进入矿井的主要方式。
2、瓦斯(二氧化碳)喷出
瓦斯(二氧化碳)喷出是指从煤体或岩体裂隙、孔洞或炮眼中大量瓦斯(二氧化碳)异常涌出现象。
3、煤(岩)与瓦斯突出
煤(岩)与瓦斯突出是指在地应力和瓦斯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岩和瓦斯由煤体或岩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抛出的异常的动力现象。
4、矿井瓦斯涌出量大小可用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相对瓦斯涌出量来表示。(三)、矿井瓦斯等级划分
1、低瓦斯矿井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0m3/t,且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40m3/min。
2、高瓦斯矿井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0m3/t,且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40m3/min。
3、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
二、瓦斯爆炸及防治措施(一)、瓦斯爆炸的基本条件
瓦斯爆炸是指瓦斯和空气混合后,在一定条件下遇高温热源发生的氧化反应,并伴有高温及压力上升和现象。
瓦斯爆炸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瓦斯浓度在爆炸界线内,一般为5%-16%;足够能量的点火源650°-750°;混合气体中氧气的浓度不低于12%。
(二)、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1.防止瓦斯积聚。加强通风、加强瓦斯检查、及时处理积聚的瓦斯。2.消除引爆火源
3.限制瓦斯爆炸事故范围扩大的措施
三、瓦斯突出及防治措施
(一)、瓦斯突出的特点、预兆和危害 1.突出的特点
①大多数突出发生在地质构造带内,抛出物大块在下面,小块在中间,煤粉在上部。②突出的高压瓦斯能使煤炭破碎成煤粉并抛至数十米甚至数千米;使井巷风流逆转。③无力效应大,能推倒矿车、破坏巷道和通风设施。救灾以及恢复生产难度大。④孔洞形状呈腹大口小和梨形、台形、倒瓶形。
2、突出前的预兆
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主要有煤体内有声响、煤硬度变化,煤光泽变化、煤的层理紊乱变化,掉渣及煤面外移,支架压力增加,工作面瓦斯忽大忽小,打钻时顶钻、夹钻和喷煤。
3、突出的危害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生产中一种极其复杂的动力现象,可能突然间使工作面或井巷中充满瓦斯,造成人员窒息,引起瓦斯燃烧或爆炸;突出能破坏通风系统,造成风流紊乱或逆转;突出的煤(岩)能堵塞巷道、埋人、推翻矿车和设备、破坏支架和设施。
四、瓦斯的检查、监控(一)、瓦斯检查
1、目的:一是了解和掌握井下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瓦斯涌出情况,以便进行风量计算和分配,调节所需风量,达到安全、经济、合理通风的目的;二是为了防止和及时发现瓦斯积聚等隐患,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
矿井必须建立瓦斯、二氧化碳的其他有害气体检查制度,并遵守下列规定:(1)工程技术人员、爆破工、流动电钳工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瓦斯检查工必须携带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安全监测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光学甲烷检测仪。
(2)所有采掘工作面、硐室、使用中的机电设备的设置地点、有人员作业的地点都应纳入检查范围。
(3)瓦斯检查人员必须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和请示报告制度,并认真填写瓦斯检查班报。每次检查结果必须记入瓦斯检查班报手册和检查地点的记录牌上,并通知现场工作人员。瓦斯浓度超过《规程》有关条文的
规定时,瓦斯检查工有权责令现场人员停止工作,并撤到安全地点,严禁瓦斯超限作业。
瓦斯检查应做到井下记录牌、检查手册和班报三对口,通风值班人员必须审阅瓦斯班报,掌握瓦斯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4)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浓度检查次数如下: ①低瓦斯矿井中每班至少2次。②高瓦斯矿井中每班至少3次。
③有煤(岩)与瓦斯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有瓦斯喷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涌出较大、变化异常的采掘工作面,必须有专人经常检查,并安设甲烷断电仪。
(5)采掘工作面二氧化碳浓度应每班至少检查2次;有煤(岩)与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二氧化碳涌出量较大、变化异常的采掘工作面,必须有专人经常检查二氧化碳浓度。
(二)监控
煤矿监控是指为煤矿安全和正常生产而进行的对各有关参数或状态的集中监测,并对有关环节加以控制。煤矿安全监控装备主要包括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甲烷断电仪、便携式甲烷报警仪。
矿尘的产生、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矿尘概述
1、矿尘概述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伴随煤和岩石破碎而产生的煤、岩石及其它固体物质的细微颗粒称为煤矿粉尘,简称粉尘。
矿尘是指矿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按矿尘的性质分为两种:煤尘和岩尘。按矿尘的存在状态可分为两种:浮尘和落尘。浮尘是指悬浮在矿井空气中的粉尘;落尘是指矿井内,因自重而降落、沉积在巷道顶、帮、底板和物体是的粉尘,落尘受影响又可再次飞扬起来变为浮尘。
2、矿尘的来源
矿尘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煤(岩)体破碎、转运而产生大量矿尘。
3、矿尘的防护(1)湿式凿岩、钻眼 该方法的实质是指在凿岩和打钻过程中,将压力水通过凿岩机、钻杆送入并充满孔底,以湿润、冲洗和排出产生的矿尘。
(2)洒水及喷雾洒水
洒水降尘是用水湿润沉积于煤堆、岩堆、巷道周壁、支架等处的矿尘。当矿尘被水湿润后,尘粒间会互相附着凝集成较大的颗粒,附着性增强,矿尘就不易飞起。在炮采炮掘工作面放炮前后洒水,不仅有降尘作用,而且还能消除炮烟、缩短通风时间。煤矿井下洒水,可采用人工洒水或喷雾器洒水。对于生产强度高、产尘量大的设备和地点,还可设自动洒水装置。
(3)水炮泥爆破
水炮泥就是将装水的塑料袋代替一部分炮泥,填于炮眼内。爆破时水袋破裂,水在高温高压下汽化,与尘粒凝结,达到降尘的目的。采用水炮泥比单纯用土炮泥时的矿尘浓度低20%~50%,尤其是呼吸性粉尘含量有较大的减少。除此之外,水炮泥还能降低爆破产生的有害气体,缩短通风时间,并能防止爆破引燃瓦斯。
(4)净化风流
净化风流是使井巷中含尘的空气通过一定的设施或设备,将矿尘捕获的技术措施。(5)个体防护
个体防护是指通过佩戴各种防护面具以减少吸入人体粉尘的一项补救措施。
4、矿尘的危害
(1)矿尘不仅污染作业环境,降低了生产 场所的能见度。
(2)对矿工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长期吸 人矿尘后引起身体器官的病变,轻者能引起 呼吸道炎症、慢性中毒和皮肤病,重者可导 致尘肺病。
(3)矿尘中的煤尘,有的还具有燃烧爆炸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爆炸。(4)矿尘还会加速机械、电气设备的损坏,缩短精密仪器、仪表的使用寿命。主要危害是引起工人患尘肺病,发生煤尘爆炸和燃烧事故。
二、煤尘爆炸
(一)煤尘爆炸的基本条件:
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并达到一定浓度;引爆火源的温度为700~800℃;氧浓度不低于18%。
煤尘爆炸的主要特征有产生高温、高压冲击波;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是造成人员大量伤亡的重要原因;有“皮渣”和“粘块”产生。
(二)预防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
预防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可分为三大类: 防尘措施、防爆措施、隔爆措施。
三、矿尘防治措施要点 1.通风防尘;2.湿式作业;3.净化风流;4.《规程》规定的防尘措施。矿井防灭火
一、矿井火灾的原因及危害
矿井火灾是指发生在井下,或发生在地面井口附近,并能直接威胁井下安全的火灾。(一)、造成火灾的原因
造成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可燃物的存在、有引火热源、空气供给。(二)、矿井火灾的危害
井下发生火灾后,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产生火风压;产生再生火源。
二、矿井火灾的分类
根据火灾发生的原因不同,一般把矿井火灾分为两种: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
1、外因火灾
外因火灾是指外部火源引起的火灾,其特点是突然发生、火势凶猛、可防性差,可能发生在井下任何地点,但多数发生在井口房、井筒、机电硐室、火药库以及安装有机电设备的巷道或工作面内,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往往可能酿成特大事故。
2、内因火灾
内因火灾又称自燃火灾。由于煤炭或其它易燃物自身氧化积热,发生燃烧引起的火灾。其特点是发生在有限的条件下,有预兆、燃烧过程较为缓慢,伴生有害气体,不易早期发现,且火源隐蔽,有些发火地点很难接近,灭火难度大,时间长。
三、煤的自然发火
1、自燃火灾发生的基本条件: ①煤层具有自燃倾向;②连续不断的供氧条件;③在煤的氧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蓄积,难以扩散,当温度超过煤的燃点时,引起煤炭自燃发火。
2、煤炭自燃发火的发展过程
低温氧化阶段、自热阶段、燃烧阶段。
四、矿井火灾的预防
预防矿井火灾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消防并举”(一)、外因火灾的预防措施:
杜绝产生火源、设置防火门、设置消防器材和灭火设备、设置消防供水系统。(二)、内因火灾的预防措施
(1)减少各种发火隐患。主要从采矿技术方面、通风技术方面。
(2)掌握自然发火预兆,及时进行发火预测预报,把自然发火消灭在初始阶段。(3)对采掘过程遗留下和各种发火隐患要及时处理,减少自然发火的几率。
五、矿井火灾的处理(一)、井下发生火灾时有关人员的行动原则
①任何人发现井下火灾时,首先应识别火害的性质、范围,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并迅速报告调度室。
②当井下发生火灾时,为保证迅速而可靠的灭火,必须严守纪律、服从命令,切不要惊慌失措、擅自行动。
③矿调度室接到井下火灾报告后,值班领导人立即通知矿山救护队抢险,并迅速通知井下受到火灾威胁人员撤离危险区。
④在进行抢救人员、灭火及封闭火区工作时,要指定专人检查各种气体及煤尘和风流变化情况并严密注意顶板变化,防止因燃烧或顶板冒落伤人。
(二)、直接灭火方法
直接灭火方法是指用水、砂子、岩粉、化学灭火器等在火源附近直接灭火或挖除火源。(三)、隔绝灭火法
隔绝灭火是利用各种密闭墙,把通向火区的所有巷道封闭,将火区与空气严密隔绝,断绝供氧来源,使火自行熄灭。
第五篇:雨季三防培训内容
“雨季三防”培训内容
为了提高矿井各单位“雨季三防”工作的应变处置能力,强化防灾意识,避免我矿在雨季期间由于突降大雨、雷电天气、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对矿井造成威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对水害的防治落实“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确立防大汛、救大灾的高度,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切实抓好雨季期间安全生产工作,保证“雨季三防”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使矿井和职工生命和财产免受损失,特组织开展“雨季三防”工作培训。
一、防洪防汛措施
1.由于夏季暴风雨等恶劣天气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对破坏程度难以进行预测,地测科每天要及时收集气象资料并及时公布,做好防洪防汛和抗洪抢险工作,遇有大降雨、或雷暴雨天气时,调度室及时通知值班人员和相关矿领导、科室负责人,根据灾害危害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2.“雨季三防”指挥部要对矿井的防治水工作组织一次安全专项检查,对地面主要地点进行地面监测监控,认真观察地面水源流量的变化情况。并成立防洪抢险队伍。储备足量的沙袋、锹、镐、水泵、水管等防洪器材,加强对防洪车辆的管理。防洪物资、防洪设施不得挪作他用。
3.雨季汛期,矿井涌水量及地表自然水量将不断加大,各使用单位要加强井下排水系统设备、管路及运行状况的检查工作,机电科进
行联合排水试验,确保各地点水泵、排水管路及阀门正常运转,各单位每日对排水地点水仓水沟内杂物的检查清理,对所管辖区域内有关的电器设备及电缆线路按规定进行认真细致的排查。
4.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有采必探”的原则。切实掌握前方的地质水文情况,严格按规定进行长、短、物探相结合的探放水规定;发现有水患时,及时采取排水措施,待确认安全后才能进行正常掘进。采掘工作面、探水地点必须设置专用排水泵及排水管路,确保排水设备正常使用,地测科要定期对矿井涌水量进行动态观测,掌握其变化情况。
5.在新主井、新副井、中央风井、老主井井口设置防洪沟,保持水沟畅通,及时排除雨水。雨季前要对工业广场地下涵洞进行清理,确保涵洞畅通,防止砂石、垃圾等杂物造成井口堵塞,洪水外溢,倒灌井筒。为防止洪水威胁,在每个井口备好不少于100个堵水沙袋。
6.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出水兆(煤壁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有水叫声、顶板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逢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鸡蛋味)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同时撤出受威胁地点的作业人员。下井职工要熟悉水患避灾路线,发现险情做到及时撤离。
7.在对应采空区范围内的地表裂隙和低洼漏斗形地表及时检查填实,防止地表积经裂隙和漏斗渗入井下而威胁井下安全。
二、防雷安全措施
1.机电科、总调按规定完善瓦斯监控系统、新主井、新副井、老主井入井金属管道和各种等级电压的电缆线、轨道等增设防雷接地保护设施,防止雷击时对矿井设备、设施造成损害。
2.对地面35KV变电所、高层建筑等重要地点和重要设施进行防雷设备的安全检查和检测。不符合规定的及时检修,对失修的防雷设施必须及时进行更换,更换后的防雷设施必须由相关部门进行检测和鉴定,不符合要求的防雷设施不得投入使用。
3.井口入井管线的防雷设施的检查检测,发现接地电阻不符合规定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进行整改,防雷设施的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2欧姆。
4.瓦斯监控系统的避雷设施必须能保证瓦斯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监控主机必须采取接地措施。任何人不得随意取掉接地线不用。瓦斯监控系统的电源线也要采取防雷措施,电源线的防雷设施必须是正规厂家生产的避雷器。
5.机电科要对井口、炸药库房、35KV变电站等场所的避雷设施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经检测不合格的避雷设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6.在遇严重打雷时必须撤出井下作业人员,切断重要设备的电源,以防止雷击损坏。
7.在遇雷雨天气时,办公场所应关闭电脑、打印机的办公设备,拔开电源。
三、地质灾害防治
1.加强对地质灾害的观察观测,定期对地表塌陷、滑坡可能发生 的地点进行观测,在汛期到来前应做好地质灾害的预恻工作。特别是遇到灾害天气(连续长时间的大瀑雨)时要派人对重点地方进行观察。对地面危险地段要设置警标,严禁人员或车辆通行。
2.如发现地表灾害有危及地面民居的安全时,必须及时组织受威胁地点的人的撤离,保证人身安全。
3.对易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地段做到心中有数,在汛期前必须修筑坚固挡土墙、打抗滑桩,采取有效措施。
4.必须加强井下巷道及采掘工作面支护,杜绝一切垮塌冒顶事故。在雨季空气中的湿度较大,岩性遇水变软,易垮落冒顶,易发生冒顶事故,在掘进和采煤过程中,要加强井巷的支护。
5.在雷雨时要设专人进行巡视观察矿区内相应地表重点区域,特别是各井口及地表有陡坡和悬岩峭壁的地方,对地面重要建筑物进行观察,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
四、井下水害事故避灾方法
1.井下一旦发生突水事故,在场的工作人员应立即将灾情向矿井调度室汇报,并根据灾害程度,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条件下,及时进行现场抢救,制止灾害进一步扩大。当灾情严重,无法抢救时,就应有组织地沿预定的避灾路线撤退,并设法以最快的方式通知附近地区的工作人员安全撤退。撤退时,人员必须听从班组长或有经验的老工人指挥。
2.发生透水事故时,往往水势猛烈,冲力很大,要注意避开压力水头。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突水时,人员应撤退
到上一个水平或地面。处在上山处的工作人员,应就近在上山的联络平巷或躲避硐内暂避。不要进入透水地点附近的平巷或下山独头巷道中。当独头上山下部唯一出口被淹没无法撤退时,可在独头上山迎头暂避待救。如果一时躲避不开,要站稳脚跟,攀定可靠的支持物,防止被水头冲倒,切不可顺流奔跑。待波峰过后,沿上山或旁侧巷道进入上一水平,然后出井。老空透水时,还往往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如瓦斯、硫化氢等,避灾中要注意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
3.井下突水会破坏巷道中的照明和安全退路上的指示牌,人员一旦迷失方向,必须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这些上山巷道必须与地面或上一水平相通。万一出路已被水隔断,就要迅速找到该地区位置最高、离井筒或大巷最近的地方暂避。同时要定时敲击轨道或钢管,发出呼救信号。
4.在受灾地点和撤退途中,可能会遇到一些落水的、被冒落的矸石或倒塌的支架埋压的人员。只要他们一息尚存,就要组织少数有经验的老工人迅速抢救,并指挥其他人员按避灾路线继续外撤。经抢救脱险的人员,如伤情不重,可搀扶一起外撤;若伤势较重,应就地取材制作担架,将其抬至安全地点。
5.在撤退中,如发现巷道破坏严重,一时难以撤出灾区,需在某一安全地点暂避等待救援,或因退路隔断,无法撤离时,大家要把食品和可饮用的水,主动交给避灾负责人统一分配,并尽量节约使用,首先满足伤员和年老体弱的同志食用。
6.撤退途中,探水人员或其他工作的巷道时,应戴上自救器,防
止中毒和窒息事故发生。工作地点还应设法加强通风,严禁关闭风机。
7.人员撤到地面之后,应该立刻清点人数,向领导汇报。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互相鼓舞,互相帮助,就一定能够战胜灾害,安全脱险
五、调度值班
1.“雨季三防”领导组成员要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无特殊情况不得擅离职守,需要离开必须经矿长同意;
2.各应急抢险小组及各部门要落实应急抢险人员,将名单报调度室,并做到抢险人员24小时待命。
六、“三防”物资
1.根据防汛要求,应急小组在6月10日前向调度室上报雨季防洪所需物资清单,经领导批准后统一购买,防汛物资要存放在专用库房内。
七、其它
1.雨季期间做好职工餐具消毒工作,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做好蔬菜清洗、碗筷餐具消毒工作,确保食品安全,不发生食品中毒事件
全矿所以干部、职工要高度重视“雨季三防”工作,如有“三防”事故发生,现场人员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汇报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范围、影响程度、受困人员情况等。调度室接到汇报后,立即通知“三防”指挥部、值班领导、“三防”办及相关科室负责人,调度室要对处理过程作详细记录,领导们要执行应急响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