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安全知识培训

时间:2019-05-15 00:55: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危险品安全知识培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危险品安全知识培训》。

第一篇:危险品安全知识培训

天门杭州华泰中学杨林校区小学部

危险品安全知识培训

1.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3.根据国标《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的规定,安全贮存危险品的基本要求主要是:

(1)贮存危险化学品必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

(2)危险化学品必须贮存在经公安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的危险化学品仓库中,经销部门自管仓库贮存危险化学品及贮存数量必须经公安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危险化学品贮存仓库。

(3)危险化学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4)贮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其库房及场所应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5)贮存的危险化学品应用明显的标志,标志应符合GB190的规定。同一区域贮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悬挂最高等级危险品的性能标志。

(6)危险化学品贮存方式分为3种:隔离贮存、隔开贮存、分离贮存。

(7)根据危险化学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贮存。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贮存。

(8)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4.生产、加工、销售化学品的企业无论是对自己生产的化学品,还是对购买的化学品,都必须了解和掌握全部有关使用、储存和处置方面的安全信息和注意事项,并对职工进行培训教育。

5、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6、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制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劳动防护用品(具)、保健品,安全设施、设备,作业场所防火、防毒、防爆和职业卫生,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事故调查处理安全生产奖惩等规章制度。

7.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卫生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岗位操作安全规程(安全操作法)和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作业安全规程。

8.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设备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应当经考核合格。特种作业人员应当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9.盐酸的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10.盐酸的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11.氢氧化钠的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二篇:危险品运输知识培训试题

危险品运输知识培训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三分)1.在同一房间或同一区域内,不同的物料之间分开一定的距离,非禁忌物料间用通道保持空间的储存方式为()。

A.隔离储存

B.分开储存

C.隔开储存

D.分离储存

2.储存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储存装置每()

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储存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A.二、三

B.二、一

C.一、二

D.三、二

3.易燃易爆性危险化学品库房的耐火等级为

()。

A.不得低于一级

B.不得低于二级

C.一级

D.三级

4.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企业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

()。

A.严格管理

B.严格控制

C.严格检查

D.严格审批

5.国家对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实行()。

A.审批制度

B.许可证制度

C.验收制度

D.资质认定制度

6、我公司的安全生产目标是()

A零事故,利健康,保环境 B不破坏环境

C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D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7、发生火灾应拨打什么号码?:()A 119;B 110; C 120;D 122;

8、职业性耳鼻喉疾病()

A噪声聋 B铬鼻病 C遗传性支气管咽炎 D大脖子病

9、被确诊患有职业病的职工,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发给其《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并享受国家规定的()A医疗保险待遇 B工伤保险待遇C商业保险待遇

10、职业病病人变更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A 不变 B终止 C 与下一个工作单位协商

11、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单位的(),应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全面负责。

A.主要负责人

B.工会主席

C.安全负责人

12、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销售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时,应当提供与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并在包装上加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安全标签。

A.产品使用说明书

B.专利说明书

C.安全技术说明书

13、驾驶人员、押运人员、装卸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知识,并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考核合格,取得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A.交通部门

B.质检部门

C.经贸部门

14、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单位发生危险货物运输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A.保护

B.个人

C.赔偿

15、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的()不需要取得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

A.押运人员

B.驾驶人员

C.财务人员

16.安全培训教育主要包括()。

A.安全法规教育

B.安全知识教育 C.安全技能教育

D.安全态度教育 17.下列危险化学品中的()应专库储存。A.乙醇

B.红磷 C.黑火药

D.有毒气体 18.氧气不得和下列物质中的()混合存放。

A.乙炔

B.醋酸乙酯 C.油脂

D.氮气

19、报告事故应当包括哪些内容:()A事故发生单位;

B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C事故的简要经过;

D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 E其它应当报告的情况;

20、四不放过原则是:()

A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B事故责任者没受到处罚不放过; C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D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二、判断题(每题2分)

1.大中型危险化学品仓库应选址在远离市区和居民区的当地主导风向的上风方向和河流下游的区域。()

2.大中性危险物品仓库应设有专职消防队,并配有消防车。()

3.只要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应远离居民区、商业中心和公园等人口密集区。()

4.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企业应向国务院经济贸易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机构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

5.储存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对本单位的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6.有毒物品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场所,不要露天存放,不要接近碱类物质。()

7.氧化剂和还原剂应采用分离储存方式。()

8.安全管理体制的确立,必须落实“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方针。()

9.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三级教育、经常性教育和特殊工种的专门教育。()

10、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11、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

12.隐患排查是检查已经出现的危险源,排查的目的是为了对危险源进行预先控制。()13.职工安全教育、岗位培训不到位属于人员方面的危险源。()

14.管理标准是管理对象管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消除或控制危险源风险的最低要求。()15.危险源辨识等同于隐患排查。()

16、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上有了危险品标志灯、牌,其危险货物包装上可不贴危险货物标志。()

17、危险货物包装上贴有危险包装标志,该车辆可不悬挂危险品标志灯、牌。()

18、一种危险货物,可能具备几种危害性,只贴主要危害标志即可。()

19、道路运输腐蚀性物质途中,应每隔一定时间停车检查车上货物情况,发现包装破漏要及时处理,防止酿成重大事故。()

20、道路运输有机毒性危险货物应避开高温、明火场所。()

ACDBD AA AB BA ACACC

ABCD ACD ABC ABCDE ABCD FFFTT FFFTT TFFTF FFFTT

第三篇:危险品培训小结

危险品管理人员与相关作业人员培训总结

为加强我院危险品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危险品事故发生,保障广大职工和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强化危险品管理责任,切实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紧急事态时的应变能力,我院在门诊楼5楼多功能厅举办全院危险品知识培训,内容涉及常用化学危险品使用方法、储存要求、应急处理等。医院护士长及相关科室负责人、责任人参加此次培训。检验科 主任做了系统详细的讲解并对培训人员做了考核。

内容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火灾爆炸危险特性,以及扑救方式,定期进行防火演戏,加强紧急事态时的应变能力,对危险化学品的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教育,使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操作,仓库的消防人员除了具有一般消防知识之外,还应进行在危险化学品库工作的专门培训,使其熟悉各区域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种类、特性、储存地点、事故的处理程序及方法。提高危险化学品人员对危险化学品生成、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职责、强化监督管理。杜绝工作中不安全行为必须靠自我实践制约,让我院职员充分了解对劳动安全的正确认识,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强化了我院广大医务人员对危险品使用常规的了解和掌握。规范了危险品操作流程,确保了我院危险品使用安全,同时也为“三甲”综合医院达标奠定了基础。

XXXXXXXXXXXXXX

2014年4月8日

第四篇:安全知识培训

一、防溺水知识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中要求学生做到“六不”: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万一发现有人发生溺水的情况后,切莫贸然下水救人,应马上呼喊大人搭救,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将溺水者搭救上岸后,立刻撬开牙齿,清除口腔和鼻内的杂物,使呼吸道通畅;抢救者屈膝,将病人俯卧于大腿上,头朝下,按压腹部迫使呼吸道及胃内的水倒出,如溺水者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应头向上做胸外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同时急速送医院抢救。

二、消防知识

1、未成年人不得参加森林火灾的扑救。

2、节假日和双休日,不在任何场所玩火,不准携带火种、火具、火药、易燃易爆物品进山或者林地游玩。

3、不参与野炊、烧烤、燃放烟火等野外用火活动。

一要了解和熟悉环境。当你走进商场、宾馆、酒楼、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太平门、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及时疏散和灭火。

二要迅速撤离。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被火围困时,要立即想法撤离。三要保护呼吸系统。逃生时可用毛巾或餐巾布、口罩、衣服等将口鼻捂严,否则会有中毒和被热空气灼伤呼吸系统软组织窒息致死的危险。

四要从通道疏散。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也可考虑利用窗户、阳台、屋顶、避雷线、落水管等脱险。

五要利用绳索滑行。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滑到下一楼层或地面。

六为低层跳离,适用于二层楼。跳前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的物品,以便“软着陆”,然后用手扒住窗户,身体下垂,自然下滑,以缩短跳落高度。

七要借助器材。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救生袋、网、气垫、软梯、滑竿、滑台、导向绳、救生舷梯等。

八为暂时避难。在无路逃生的情况下,可利用卫生间等暂时辟难。避难时要用水喷淋迎火门窗,把房间内一切可燃物淋湿,延长时间。在暂时避难期间,要主动与外界联系,以便尽早获救。

九利用标志引导脱险。在公共场所的墙上、顶棚上、门上、转弯处都设置“太平门”、“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电话”和逃生方向简头等标志,被困人员按标志指示方向顺序逃离,可解“燃眉之急”。

十要提倡利人利己。遇到不顾他人死活的行为和前拥后挤现象,要坚决制止。只有有序地迅速疏散,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关于消防安全的常识还有很多,请大家登陆“中国消防网”等相关网站,了角更多的消

防安全知识。

三、交通知识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穿越马路,需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

3、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

4、不乘坐农用车、报废车、拖拉机和无牌无证无运营手续的车辆,拒绝乘坐超载车辆。

一、行人应遵守的交通法规和公共道德

1、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主动避让在车行道上正常行驶的车辆。劝阻家人、邻居不占道摆摊、晒粮、晒草和打场,以免堵塞交通。

2、禁止在道路上爬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掷物击车。不向驾乘人员泼污水、扔石子、骂脏话,更不得砸玻璃、戳轮胎。

3、严禁在道路上设置石头、木棒等障碍物,更不准挖掘,损毁公路、铁道路基路面和堵塞公路、铁路边的排水沟。

4、禁止攀折、毁损公路、铁路、河流两旁的树木。

5、禁止翻越、倚坐人行道与车行道间的护栏和隔离墩,更严禁对护栏、隔离墩及其他交通设施如信号灯、标志、标线等进行破坏。

以上严禁的行为,都是违纪违法行为。

6、遇到聋、哑、盲人和行动困难的老人,要主动上前帮助,引导他们按交通规则行动。

7、遇到车祸时,要主动报警,协助大人保护好事故现场,主动给予受害者力所能及的帮助;如发现有酿成事故而企图逃逸的车辆,要机敏地记下它的车牌号和特征,及时向交警报告;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准乘人之危,私拿因车祸抛撒在车上、路边的钱财物品。

二、乘车人的公共道德

文明乘车,确保安全。等乘公共汽车,应在站台上有秩序地等候。车停稳后,让车上的人先下,然后依次上车,不要争抢。上车后要主动买票,遇到老弱病残和怀抱婴儿的人应主动让座。车辆行驶时,要坐好或站稳,抓住扶手,防止紧急刹车时摔倒。不能将头和手伸出窗外,不能在车厢内大声叫嚷,乱扔果皮、纸屑。

三、行人上街和横过道路

1、行人上街要走人行道,不要走车行道。

2、横过街道和公路要走人行横道,不要斜穿或猛跑。

行人横过道路时,应站立在路边,看清来往车辆后,选择离自己最近的人行横道通过。通过时,须先看左右方向是否有来车,确认来车距离远无危险后才能通过。

行人横过道路时,不要突然改变行走路线,突然猛跑,突然往后退,以防来车驾驶员措手不及,发生危险。

横过同方向有两条以上机动车道的道路时,要十分注意驶近或停下的车辆旁边是否还有车辆驶来,没有看清时不要冒险行走。

横过未设人行横道线的乡镇街道或公路时,要看清左右有无来车,千万不要奔跑,不要同来车抢道。

3、行人横过人行横道信号灯的人行横道时,必须遵守信号灯的规定: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

亮时,不准进入人行横道。

还须注意:即使信号灯已经变成绿色,也应看清左右的车辆是否停稳,然后再穿越道路。

4、设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地方,行人过街要走人行天桥或地道,不要横穿街道和公路。

5、列队横过车行道时,每横列不准超过二人,队列须从人行横道迅速通过,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长列队伍在必要时,可以暂时中断通过,待车辆过去后,再继续通过。

四、疏散演练知识

1、避难时要抱头、闭眼,躲在课桌下或墙角,尽量蜷曲身体,保护头部。

2、紧急疏散时,要猫腰、护头、掩鼻,双肘撑开,平放胸前保护呼吸。

3、疏散过程中,不拥挤,不推搡,不弯腰拾物,不逆流而行。

4、有人摔倒要马上停下大声呼救,告诉后面不要向前,自己摔倒尽快爬起。

5、被踩踏时,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双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双膝尽量前屈,互助胸腔和腹腔的重要器脏。

震后如何逃生自救

1、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2、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

3、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4、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5、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五、如何安全用电?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六、食品安全知识

国家约定俗称的“三无产品”是指在包装上:

1、无生产厂家名称。

2、无生产日期。

3、无生产地址。

十大“垃圾”食品

1、油炸类食品。

2、腌制类食品。

3、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

4、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

5、汽水、可乐类食品。

6、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

7、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

8、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

9、冷冻甜品类食品。

10、烧烤类食品,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佳食品:

1.最佳水果:木瓜、草莓、橘子、柑子、猕猴桃、芒果、杏、柿子和西瓜。

2.最佳蔬菜:红薯既含丰富维生素,又是抗癌能手,为所有蔬菜之首;其次是芦笋、卷心菜、花椰菜、芹菜、茄子、甜菜、胡萝卜、荠菜、苤兰菜、金针菇、雪里蕻、大白菜。

3.最佳肉食:鹅鸭肉化学结构接近橄榄油,有益于心脏。鸡肉、新鲜鱼、虾类。4.最佳汤类:鸡汤最优,特别是母鸡汤还有防治感冒、支气管炎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冬春季饮用。

5.最佳食用油:玉米油、米糠油、芝麻油、橄榄油、花生油等尤佳,植物油与动物油1:0.5为宜。

6.最佳护脑食物:菠菜、韭菜、南瓜、葱、椰菜、柿椒、豌豆、番茄、胡萝卜、小青菜、蒜苗、芹菜等蔬菜,核桃、花生、开心果、腰果、松子、杏仁、大豆等壳类食物以及糙米饭、猪肝等。

简言之,只要是新鲜的,经过健康方式加工的蔬菜、水果、肉类、主食等,都是健康食品。

垃圾食品的危害

1.油炸食品:此类食品热量高,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经常进食易导致肥胖;是导致高血脂症和冠心病的最危险食品。在油炸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

2.罐头类食品:不论是水果类罐头,还是肉类罐头,其中的营养素都遭到大量的破坏,特别是各类维生素几乎被破坏殆尽。

3.腌制食品:在腌制过程中,需要大量放盐,这会导致此类食物钠盐含量超标,造成常常进食腌制食品者肾脏的负担加重,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高。还有,食品在腌制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亚硝胺,导致鼻咽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增高。

4.加工的肉类食品(火腿肠等):这类食物含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故可能有导致癌症的潜在风险。此外,由于添加防腐剂、增色剂和保色剂等,造成人体肝脏负担加重。

5.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物:虽然含有一定量的优质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但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物所含有的大量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已经被确定为导致心脏病最重要的两类膳食因素。现已明确,长期大量进食动物内脏类食物可大幅度地增高患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如结肠癌、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6.奶油制品:常吃奶油类制品可导致体重增加,甚至出现血糖和血脂升高。

7.方便面:属于高盐、高脂、低维生素、低矿物质一类食物。一方面,因盐分含量高增加了肾负荷,会升高血压;另一方面,含有一定的人造脂肪(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加之含有防腐剂和香精,可能对肝脏等有潜在的不利影响。

8.烧烤类食品:含有强致癌物质三苯四丙吡。

9.冷冻甜点:包括冰淇淋、雪糕等。这类食品有三大问题:因含有较高的奶油,易导致肥胖;因高糖,可降低食欲;还可能因为温度低而刺激胃肠道。

10.果脯、话梅和蜜饯类食物:含有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可结合胺形成潜在的致癌物质亚硝酸胺;含有香精等添加剂可能损害肝脏等脏器;含有较高盐分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和肾脏负担加重。

第五篇:安全知识培训

一、安全培训目的:

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提升企业安全生产形象,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保护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和健康,保障公司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保证公司总体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安全教育的基本原则

1、提高公司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熟练地掌握安全生产技能,自觉地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防止伤亡事故,减少职业危害,保障安全生产。

2、使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在安全生产中应负的责任,熟悉和掌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预防事故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什么是安全?

A.不可接受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B.基本达到法律法规要求 C.多年来一直没有发生事故

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指在安全的条件下安全地进行生产使参与生产的人和物都安全。(1)实现安全生产。生产的结果是安全的。(2)安全地生产。生产的过程是安全的。(3)生产安全化。生产的条件是安全的。

二、什么是事故 ?

事故是指人们(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有目的行动过程中,由不安全的动作或不安全的状态引起的、突然发生了与人的意愿相反而未预料的意外情况,使人遭受伤亡(包括急性中毒事故),致使人的行动暂时中断或永久性的中断,或者造成财产损毁的事件。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是由人和机器设备、作业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不论其中哪一方面出现失误和失控状态,都能导致事故发生。

不安全动作,就是指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

不安全状态,是指能导致事故发生,具有潜在危险的物质条件,以及事故发生时的致害物或有害环境。为预防和消除事故,要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和排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生产设备、劳动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三、事故的特征:

一、事故的因果性

二、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三、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和预测性

四、引发事故的四个基本要素: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C、物的不安全状态。

D、管理缺陷。

五、安全管理的涵义:

为什么管,是指进行管理的原因和必要性。

谁管,是指管理的主体、管理的责任人。

管什么,是指管理的对象,被管理的客体。

怎么管,是指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管到怎样,是指管理的目标与要求。安全生产管理坚持以人为本。

一、安全管理的性质:

安全管理作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确定工作范围和有意识的活动,有其特殊的自然属性。了解这些特性,可以更好地掌握安全管理的规律和方法,以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从安全管理活动的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机制来看,安全管理具备以下基本性质:

1、人为性

2、效益性

3、强制性

4、长期性

5、科学性

6、预防性

7、专业性

8、群众性

9、社会性

二、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正确理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安全生产管理是保障生产经营安全进行的客观要求。

1、生产存在危险,生产必须安全。

2、安全为了生产,安全促进生产。

3、安全与生产统一。

三、常用安全标志:

禁止乘人 禁止用水灭火 当心火灾

紧急出口 当心腐蚀 禁止通行 禁止合闸 必须戴防毒面具 禁止启动 等

四、安全生产方针、含义: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

安全第一的涵义:

(1)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第一(2)危险识别第一

(3)生产条件安全化第一

(4)劳动者的安全教育第一和安全操作第一(5)生产的安全保障第一(6)安全是评价的第一标准 预防为主的涵义:

(1)预防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工作,预防对避免事故的发生起主要作用。(2)事故的预防,首先是防止事故的发生,其次是当发生事故时,要防止事故扩大。

预防包括:完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物的不安全状态;

通过教育提高人的安全素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

加强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防止管理缺陷;

落实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防止事故扩大。

五、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人身重伤及以上事故率为0; 人为责任的重大设备事故率为0; 误操作事故率为0; 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0;

对社会构成重大影响的环境污染事故为0; 隐患整改率达100%以上。

六、安全生产通则:

一、“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我公司职工必须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法制观念,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律、法规、条例等规定;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禁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

二、新员工和调换工种的人员,未经三级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准参加生产操作,操作工人必须持有安全(技术)作业证。电气、起重、运输、锅炉、焊接(切割)、受压容器等特殊工种均应经专业培训和技术考试合格,才能准许独立操作。

三、严禁在生产区内吸烟;在非固定火区内动火、动焊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

四、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女工必须戴防护帽,不准将发辨露出帽外,不准穿裙子、不准穿中、高跟鞋。有被传动机械绞辗伤害的作业,不准戴手套,不准带小孩和亲属朋友进入工作场所,不准穿拖鞋、短裤,不准赤脚、赤膊、敞衣,不准戴围贴等工作,上班前不准饮酒。

五、工作中应集中精力,坚守岗位,不准擅自离岗、串岗;不准擅自把工作交给他人,不准打闹、逗笑、睡觉、打牌和做与本职无关的事,不准站在砂轮正前方进行磨削;一切机械设备、锅炉、压力容器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

六、凡二人以上共同作业时,其中应指定一人负责安全。凡进入容器内工作,应办理许可证,并必须有二人以上在外监护。七、一切危险作业必须设置安全围栏或明显标志,夜间作业场地应设置足够的照明,深夜加班必须安排二人以上一起工作;凡在有毒区域内工作,必须佩戴防毒面具,并有人监护。

八、严禁任何人攀登吊运中的物件或在吊装物下通过或停留,各种起重工具必须符合安全要求,正确使用,专人保管,定期检查。

九、高空作业,交叉作业或进入有可能被物体打击的场所,必须戴安全帽。凡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严禁向下乱抛物件,工具必须装入工具袋。搭架、架板必须坚实、牢固。

十、操作工必须熟悉本岗位设备性能和工艺流程。严格执行工艺指标,未经领导批准不从事工种以外的设备操作。

十一、凡检修机械、电气设备时,必须挂停电警示牌。停电牌应谁挂谁取,非工作人员严禁合闸。十二、一切电气设备和线路,未经证实无电前,不准随便架设电源线。特殊情况需要接时,必须经电气负责人批准,并限期拆除。使用手动电动工具必须绝缘可靠,操作时应戴绝缘手套,电灯电压不超过12伏。

十三、高、低压配电室等一切要害岗位,非岗位操作人员(生产指挥人员除外),未经批准,严禁入内。

十四、各种消防器材,防毒器材不准随意动用;发生事故必须及时处理,逐级报告相关部门,按事故“四不放过”(事故经过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不查清不放过,事故防范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对待。凡发生重大事故,应立即抢救、保护现场、报告公司领导。

十五、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一旦发生事故,可据具体情况分级启动公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十六、违反本规定,按公司管理制度进行处罚。

七、安全术语:

1、四不放过(事故处理)

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2、三定(隐患整改)

定解决事故隐患措施、定解决隐患日期

定解决隐患的负责人。

3、三不准

个人能解决的,不准推到班组;

班组能解决的,不准推到车间、科室;

车间、科室能解决的,不准推到公司。

4、五同时(安全生产)

指在计划、部署、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部署、检查、总结与 评比安全工作。

5、三不伤害原则

一不伤害自己,二不伤害别人,三不被别人伤害 八、三级安全教育

三级安全教育是对全厂职工实行安全生产教育的方式,其产要方法和内容是:

1、入厂教育。对新入厂工人在分配到车间或工作岗位之前,由厂的安全部门进行初步的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包括本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文件,企业内不安全点的介绍,一般的安全技术知识等。

2、车间教育。新工人从厂部分配到车间后,再由车间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包括本车间的劳动规则和应该重视的安全问题,车间内危险地区、有毒有害作业的情况和安全事项,本车间安全生产情况,以及安全生产的好、坏典型事例。

3、班组教育。新工人进入工作岗位以前的教育,一般采用“以老带新”或“师徒包教包学”的方法。教育内容包括本工段、本办组、本岗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工作性质、职责范围,新工人从事岗位操作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各种机具设备及安全防护设备的性能、作用,个人防护用品和管理等。

十五、哪些属于不安全行为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移动、通电或漏电等,忘记关闭设备,忽视警告标记、警告信号、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奔跑作业,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机器超速运转,手伸进冲压模,工件坚固不牢,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拆除了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堵塞,作用失效,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4、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冒险进入涵洞,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灌或井中,未“敲帮问顶”开始作业,冒进信号,超速上下车,易燃易爆场合明火,私自搭乘矿车,在绞车道行走,未及时观望。

5、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拦、汽车挡板、吊车吊钩):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调整、焊接、清扫等,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6、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作用:未戴呼吸护具,未佩戴安全带。

7、不安全装束:在有旋转零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操纵带有旋转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

第二部分

主要危险物质的性质、危害特性、事故应急处理

氢气的性质

 中文名:氢,氢气

 英文名 : hydrogen

 分子式: H2

相对分子质量:2.01 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 爆炸极限:4.0﹪--74.2﹪

 主要用途:用于合成氨和甲醛等,石油精制,有机物氢化及火箭燃料

氢气的危害特性

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

和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带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应急处理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消防处理: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氯化氢的性质

 中文名:氯化氢

英文名 :hydrogen chloride

 分子式: HCl,相对分子质量: 36.46

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主要用途:制染料、香料、药物、各种氯化物及腐蚀抑制剂。

氯化氢的危害特性

 溶液(盐酸)有强烈腐蚀性,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过量吸入可致急性中毒。

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急性中毒:出现头痛、头昏、恶心、眼痛、咳嗽、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重者发生肺炎、肺水肿、肺不张。眼角膜可见溃疡或混浊。皮肤直接接触可出现大量粟粒样红色小丘疹而呈潮红痛热。慢性影响:长期较高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胃肠功能障碍及牙齿酸蚀症。

应急处理

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氨水或其它稀碱液中和。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 消防处理:本品不燃,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与其它物品接触引起火灾时,消防人员须穿戴全身防护服,关闭火场中钢瓶的阀门,减弱火势,并用水喷淋保护去关闭阀门的人员。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硝酸的性质

 中文名:硝酸

英文名:nitric acid  分子式:HNO3

相对分子质量: 63.01

 主要成分:含量: 工业级 一级≥98.2%;二级≥97.2%。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酸味。

 主要用途:用途极广。主要用于化肥、染料、国防、炸药、冶金、医药等工业。硝酸的危害特性

 强氧化剂。能与多种物质如金属粉末、电石、硫化氢、松节油等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可燃物如糖、纤维素、木屑、棉花、稻草或废纱头等接触,引起燃烧并散发出剧毒的棕色烟雾。具有强腐蚀性。

 健康危害:其蒸气有刺激作用,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喉刺激感、呛咳,并伴有头痛、头晕、胸闷等。口服引起腹部剧痛,严重者可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害、休克以及窒息。皮肤接触引起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应急处理

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氢氟酸的性质

 中文名:氢氟酸

英文名:hydrofluoric acid  分子式:HF

相对分子质量: 20.01  主要成分:含量: 高浓度 55.0%;低浓度 40%。

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有刺激性臭味的液体。商品为40%的水溶液。

 主要用途:用作分析试剂、高纯氟化物的制备、玻璃蚀刻及电镀表面处理等。

氢氟酸的危害特性

 本品不燃,但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而引起爆炸。遇H发泡剂立即燃烧。腐蚀性极强。

 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创面苍白,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本品灼伤疼痛剧烈。眼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角膜穿孔。接触其蒸气,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等。慢性影响: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嗅觉减退。可有牙齿酸蚀症。骨骼X线异常与工业性氟病少见。

应急处理

 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消防处理:本品不燃,但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而引起爆炸。有害燃烧产物:氟化氢。

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氢氧化钠的危害特性

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 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氢氧化钠的应急处理  液体烧碱泄漏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燃烧性: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 与其他物质含圣火灾时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第三部分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ABC干粉灭火器的使用

适用范围: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和易燃、可燃气体火灾,以及电器设备火灾(即A、B、C类火灾)。

1、右手握着压把,左手托着灭火器底部,轻轻的取下灭火器。

2、右手提着灭火器到现场

3、除掉铅封

4、站在距火源2米的地方,左手拿着喇叭,右手用力压下压把

5、对着火焰根部喷射,并不断推前,直至把火焰扑灭

2、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主要适用于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火灾,还可扑救仪器仪表、图书档案、工艺器和低压电器设备等的初起火灾。

注:不可灭含碳类的固体火灾。

3、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主要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的初起火灾。本灭火器移动方便,操作简单,灭火效果好

1、把干粉车拉或推到现场

2、右手抓着喷粉枪,左手顺势展开喷粉胶管,直至平直,不能弯曲或者打圈

3、除掉铅封,拔掉保险销

4、用手使劲按下供气阀门

5、左手把持喷粉枪管托,右手把持枪把用手指扳动喷粉开关,对准火焰喷射,不断靠前左右摆动喷粉枪,把干粉笼罩住燃烧区,直至把火扑灭为止。

4、消火栓的使用

主要适用于扑救可燃气体和可燃固火灾。不适用于电气设备与液体火灾的扑救。

1、打开消火栓取出水带并展开

2、一人负责将消防水带与水枪接好

3、另一人负责将消防水带与水枪接好

4、接水带完毕后,开水灭火

5、为增加消防栓灭火时出水压力,打开阀门后按下箱内的消防栓水泵启动按扭,则水泵房内水泵会立即启动加压 公司规定:

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灭火器、消防栓,非火警情况,不得启动火灾报警器,不得堵塞消防通道、安全出口,不得破坏任何消防设施!

下载危险品安全知识培训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危险品安全知识培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全知识培训

    习惯性违章的概念习惯性违章的定义: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属于行为性违章的范畴。习惯性违章表现形式:习惯性违章的表现形式有......

    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一、本规定所指的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易燃品、剧毒物体、放射性物品等。 二、危险......

    危险品安全操作规程

    危险品库安全操作规程 一 危险品运输驾驶员安全操作规程 1、从事运输危险品的驾驶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牢固树立对国家企业人民生命财产负责的责任性。 2、从事......

    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1 一、实验室的安全、环境保护、消防工作是关系到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头等大事,各级领导要经常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坚持“......

    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

    项目经理部 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一、为加强我项目对危险品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预防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

    驾驶员安全培训知识

    驾驶员安全培训知识 1、出车前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如:水、电、油等)严格遵守公司工作纪律,及时做好工作汇报。 2、驾驶员应熟知本车,更换机油三滤的公里数及车辆保险,年检手续的日期......

    2018年安全知识培训

    安全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安全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安全生活、生产关系到每位村民的生命财产,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责任重于泰山。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这项工作,是......

    安全知识培训心得体会

    安全教育培训学习心得 “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二字意味着没有危险且尽善尽美,安全知识是每个人必须掌握的。2015年6月份,对于中建公司的每一名员工来说都是学习进步的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