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阿舍村深度贫困户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共)
小阿舍村深度贫困户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安排部署,确保没有持续稳定经济收入的深度贫困群众有收入来源和保障,打赢我村脱贫攻坚战。根据产业脱贫相关要求,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深度贫困户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小阿舍村委会位于雄壁镇东部,距镇政府36千米。辖小阿舍、私庄、白马田、鹅鸭、小迫干5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彝等2种民族,全村现有714户2876人,其中,彝族56户252人,占总人口的8.8%。全村国土面积11.51平方公里,海拔1896米,耕地面积1420亩,人均占有耕地0.9亩,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配套设施不完善,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例较低。
通过2014年至2017年动态调整回头看工作,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4户749人(其中:深度贫困户42户201人),2014年脱贫14户55人,返贫1户3人;2015年脱贫18户84人;2016年脱贫107户473人;2017年脱贫22户100人;2018年在卡未脱贫的有14户40人。
二、产业发展合作方式
1、合作发展方式:产业发展项目由师宗县雄壁镇雄风
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深度贫困户及专业合作社三方合作。合作期分为扶持发展期和收益共享期,合作发展 10 年,其中扶持发展期3年(2018年—2020年),收益共享期 7 年(2021年—2027年)。在扶持发展期由雄壁镇雄风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投入资金给予深度贫困户苗木、土地占用费、管理劳务费等补助,深度贫困户投入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专业合作社负责项目的监督实施和技术指导。收益共享期,雄壁镇雄风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取得产业当年收益的20%,深度贫困户取得产业当年收益的 75%,专业合作社取得产业当年收益的5%作为合作社发展资金。收益共享期结束后,产业发展收益权100%归深度贫困户所有。
2、产业项目选择和产业发展对象:结合我村实际和当前节令,选择种植滇东雪桃作为产业发展项目。根据贫困户有无持续稳定收入来源保障或收入较少、不稳定确定产业扶持对象。
3、合作发展规模:结合深度贫困户家庭人口和基础条件(适合种植雪桃且相对集中的土地、家庭劳动力等)情况,确定扶持深度贫困户种植滇东雪桃138亩。
三、产业发展目标
2018年,发展42户深度贫困户种植雪桃138亩9660
株(每亩种植70株),让深度贫困户在今年通过雪桃种植获得土地占用费和管理劳务费补助收益,2019至2020年取得土地占用费和管理劳务费补助收益。2020年后,雪桃开始挂果,预期每亩雪桃能让群众产生不低于5000元的收益,辐射带动当地群众发展水果种植,增收致富。
四、投入资金概算
全村实施种植雪桃138亩,总投资76万元(全部为财政补助资金),其中苗木费补助(含运输费用)10.2万元,土地占用费29万元,管理劳务费用30.4万元,其他成本费用6.4万元。
深度贫困户种植雪桃获得的735元/亩(含运输费用)苗木补助于2018年一次性支付,土地占用费收益和管理劳务费收益共分三年支付,具体为:2018年,土地占用费补助收益700元/亩、管理劳务费补助收益900元/亩;2019年可获得土地占用费补助收益700元/亩、管理劳务费补助收益700元/亩;2020年可获得土地占用费补助收益700/亩、管理劳务费补助收益600元/亩。
五、收益分析
在扶持发展期内,深度贫困户种植雪桃可获得苗木补助735元/亩(含运输费用),土地占用费补助2100元/亩,管理劳务费补助2200元/亩,合计每亩可获得补助收益503
5元。
进入收益共享期后,按每株雪桃平均挂果15千克/年计算,每亩可产雪桃1050千克/年,保守估计10元/千克,每亩可收入10500元/年。按三方合作分成比例计算,扶贫公司、合作社、深度贫困户分别能获得的收益为2100、525、7875元/亩/年。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小阿舍村雪桃种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村总支书记担任,成员由村三委委员、驻村工作队队员、各村小组长组成。领导小组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宣传动员、土地核实、项目实施等各项工作,形成职责明确,配合紧密的工作机制。
(二)成立项目工作组和项目实施管理组。为确保贫困户精准扶持项目的顺利推进,成立以村委会党总支书记为组长、主任为副组长,副书记、副主任、主任助理等相关人员为成员的精准扶持项目工作指导组和项目实施管理组,切实加强指导和督促,牵头做好自查验收和各类报账资料的收集整理完善工作;确保如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和财政报账,具体负责项目的监督检查、组织实施工作。
(三)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结合各村实际情况,按照“一
户一地,集散结合”原则实施雪桃种植,着力在栽种、种后管理等方面下功夫,确保雪桃健康成长。
(四)健全管理机制
1.实行公示公告制。坚持项目公示到村组,在项目实施区域内以村为单位警醒项目公示。公示内容为:实施对象、实施规模、补助标准、项目业主等,公示期不少于7天。
2.实行不定期抽查制。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格对项目实施进行督促检查,不定期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项目竣工后均应进行自查,接收项目领导小组的预先检查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应限期整改完成,并重新组织验收。
七、实施步骤
由于我村实施的产业确定时间晚,导致在落实雪桃种植上时间紧、任务重,必须严格按以下步骤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产业实施任务。1、5月15日前,完成专业合作社注册并完善相关手续。2、5月20日前,完成雪桃苗木预定。3、5月20日—5月30日,完成深度贫困户种植雪桃的土地丈量核实。4、5月25日—5月30日,完成种植户调整。按照《师宗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关于印发<师宗县关于精准实施产业扶贫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师贫发〔2017〕36号)
要求,严要求、严把关,把自身有一定发展能力,但家庭收入来源较少,收入不稳定或者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为深度贫困户,准确定位深度贫困户产业发展对象。5、5月30日—6月10日,按70株/亩完成打塘,并完成塘的清点核实。6、6月10日—6月20日,实施栽种。7、6月21日—6月30日,申请镇级验收,并及时报账。8、7月1日-7月10日,完成补助资金兑现到深度贫困户。
雄壁镇小阿舍村委会 二〇一八年五月十日
第二篇:XX镇XX村2018年农业产业帮扶村集体经济组织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
XX镇XX村2018年农业产业帮扶村集体经济
发展实施方案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建设需上级政府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扶持,为加快我村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巩固我村基层组织,保持农村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XX市农业局、XX市财政局《关于做好2018年农业产业帮扶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为加快我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基层组织和推进XX小镇建设,现结合我村实际,现制定我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八届六中、七中全会精神,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统领,坚持自力更生与政策扶持相结合,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实现贫困群众按期脱贫为目标,以村集体资源资产和上级产业帮扶资金为依托,大力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机制,激发我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经济优越性,调动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特别是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切实增强村集体经济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和水平,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党组织基层政权注入新活力。
二、总体思路及具备条件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省市县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我村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为目标,以2018年计划脱贫贫困户为载体,使我村贫困人口从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受益,并保持持续增收和实现预期脱贫。我们将坚持“村级主导、市场主体、因地制宜、示范带动、整体联动”的原则,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建设,多途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不断加快我村XX小镇建设,逐步改变我村集体经济薄弱、办公经费不足、基本公益事业经费紧张的局面,从而带动全村贫困群众按期脱贫,使村内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二>具备条件
1、我村两委会班子换届后坚强有力,新的两委会班子成员现已实现年轻化和知识化,新配年轻的村委会副主任两名、监委会主任一名、专干信息员一名,全部为80后的年轻人。且文化水平整体提高,干事认真、服务水平较高,且工作主动、敢于担当,勇挑重担。
2、我村集体经济组织健全,从今年5月份换届选举开始,一直忙于我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建工作,现已经过县农业局审核,且组织机构健全,拥有独立账户和组织印章,制定了相关的制度,现工作运行规范。
3、由于我村大部分土地已被工业园和管委会征用,村民现耕种土地数量逐年减少,村集体仅靠六七年代的茶园作为支撑,已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的需要,群众发展集体经济愿望极高,特别是我村贫困群众,一直关心关注村集体经济,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意愿特别强烈。
三、建设内容 <一>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位于XX县XX镇XX村五组XX国道边,流转使用村民耕地CC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透气性好,周边劳动力资源丰富,且该地为国道沿线,宣传效果明显;周边村有大棚种植经验丰富,可就近借鉴种植经验,具有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该项目地自然条件优越,经研究测定基地土壤肥沃,透气性好,并且易于保湿,较适宜于XX菌产业的种植,同时交通便利,水电设施齐全,周边劳动力资源充足,潜在的闲散用户群体较多,可以有效地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参与到产业项目中来,提高周边群众的就业率与积极性,加快贫困群众脱贫步伐。
<一>项目规模
建设XX菌示范种植基地9.1亩,全部为标准化大棚种植。养菌期10月-1月搭建1.2*50米保温保湿遮阴小拱棚70个,留40CM边沟,在小拱棚覆盖农膜和遮阳网。1月-5月催菇出菇期间搭建40*55米平棚40个,在棚上覆盖遮阳网遮阴,进行出菇管理。
四、收益分配
该项目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部分主要用于村内公益事业建设维护、扶贫救济和积累经营发展,以增加村级自我保障能力。同时,该项目分配将严格按照村集体经济各成员占股比例和收益分配计划进行分配,具体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得提取净收益的10%作为村集体公积金,并提取净收益5%作为村级公益性建设项目的公益金。
五、组织保障
为了该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经村两委会研究决定,将成立XX村村集体组织产业项目领导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任副组长,村两委会成员为成员,明确任务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制定方案,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通过该项目使我村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也使贫困群众从中受益。
项目的实施将严格按照上级制定的产业帮扶资金管理和使用制度开展工作,积极接受上级受精部门的督促指导,并建立完备的项目实施方案、公告公示、资金使用台账、基地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收益统计台账、效益分配计划、收益分配表等项目档案,所有数据达到真实可靠,不弄作假,所有收益分配必须以一卡通形式发放到各贫困户,以备上级检查验收。
项目实施完成后,要严格自查自验,待项目验收合格后,项目领导小组将对项目实施全过程、资金使用情况、最终成果和绩效目标进行及时总结,并将群众关心的收益、开支等情况进行全面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2018年 月 日
第三篇:柏杨树村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典型材料
花寨乡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典型材料
一、柏杨树村“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脱贫”发展产业脱贫模式
(一)企业对口帮扶贫困村
2015年精准扶贫的号角吹响以后甘州区城郊龙头企业张掖市春绿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作为柏杨树村的对口帮扶企业,帮助该村发展高原夏菜。3月份抱着试种的态度种植露地甘蓝、菜花各1.5亩,作为试验示范,6月份实验成功。7月份建设20座钢屋架大棚继续扩大实验示范种植娃娃菜,11月份喜获丰收,由于柏杨树村高海拔的地理环境,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生产期长,产出的蔬菜品质好,被客商看好。
2016年3月,由柏杨树村出土地、出劳力,春绿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出资金、出技术、出管理、包市场的办法,注册资金2000万元,成立了柏杨树村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集高原夏菜、瓜果、农产品的种植、收购、储藏、保鲜、加工销售为一体,吸纳建档立卡人口36人。合作社坚持“把高原夏菜做成大产业,带动贫困户奔小康”发展理念,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苦干实干、创造佳绩,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以“柏杨树”为品牌系列的高原夏菜,主打的“柏杨树”娃娃菜在广州、深圳、上海等地建立了5个对外销售窗口,远销香港等地。合作社已实现管理民主化,种植规模化,运营规范化,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二)采取的主要脱贫措施
二是建立“合作社用工+贫困户就业”的模式。针对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户,建立务工台账,实行村内合作社用工贫困户定额制,要求合作社在用工方面贫困户不低于40%,确保贫困户通过安置就业的方式实现稳定增收。目前,通过“乡镇劳务站+合作社”岗位技能培训使123名贫困户达到合作社用工要求,在合作社长期稳定就业贫困户人数达到24人,季节性务工贫困户人数达到99人,有效解决了贫困人口孩子上学与就业难的问题。
(三)是探索“合作社经营+贫困户入股分红”模式。针对自身无致富技能、无劳动力、缺乏脱贫信心的贫困户,我们根据贫困户实际需要,按照精准扶贫贷款要求将每户2.95万元的贷款,引导贫困户将扶贫贷款资金投入合作社,由合作社自主经营,并按照入股资金总额逐年向贫困户进行8%固定比例分红进行,让贫困户获得固定的分红收入。有31户贫困户向合作社注入产业发展资金112.1万元,并享有优先股分红的权利,年可获得固定分红8.46万元,平均到每户为2700元。
第四篇:XX村产业发展长远规划
XX村产业发展长远规划
(2006年—2020年)
mmm村(三村)位于m县城南郊,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全村耕地面积mmm亩,总户数mm户,mmm人。2005年村集体收入mm元,农民人均纯收入mmm元。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经乡党委研究,确定阔什吉格代村为新农村建设试点,集中精力,加快试点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步伐,努力把该村建设成为“经济发展、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粮食生产主攻单产提高效益,林果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立足城郊优势,大力发展城郊畜牧业、设施农业和劳动力转移,推动农村经济较快发展。
二、任务目标
(一)近期发展目标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到2010年,村集体收入从2005年的5.9万元增加到20万元。
——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林果业效益凸显,畜牧业规模稳步扩大,二、三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村经济布局更加合理。
——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主干道路改造全部完成,农田水利设施得到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村委会建成标准文化活动室和卫生室,农民生活条件和质量不断提高。
——非公有制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到2010年,全村非公有制经济达到270人,人均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
——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充分利用党员电化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加强科技教育工作。抓好幼儿园建设,确保全村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农村财务管理公开透明。通过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实现财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保障农民群众在村级事务中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远景发展目标
“十二五”末(2015年)全村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元,比“十一五”末增长 %,年均增长 %;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 万元以上,年均增长 %。种植业巩固 亩千元田,建成 亩万元田;林果业建成精品果园 亩;畜牧业形成较大规模。2015年,牲畜饲养总量达到 头(只),出栏 头(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万元,年均增长 %。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和非农产业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 : :。
“十三五”末(2020年)全村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元,比“十二五”末增长 %,年均增长 %;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 万元以上,年均增长 %。建成 亩万元田;2020年,牲畜饲养总量 头(只),出栏 头(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元,年均增长 %。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和非农产业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 : :。
三、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围绕生产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1、种植业。大力实施“2118”工程,深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不断改良品种,推广先进科学的栽培模式,实现种植业人均收入1816.9元的目的。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对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基础性作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综合生产。棉花生产重点抓好高密度栽培、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止和标准化管理等技术的推广普及,实现单产120公斤以上。大力发展小茴香、反季节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
2、林果业。认真落实和普及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着力提升林果业产量和效益,全力建设好1720亩精品果园,重点发展核桃和红枣。
3、畜牧业。大力发展“短平快”的家禽养殖业,扩大大中型养殖户,加大牧种改良力度,做好饲料加工与青贮提高牲畜出栏率和商品率,2010年力争全村人均达到4头畜,确保畜牧业人均收入达到1000元。
4、设施农业。下大力气解决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跟不上,投入明显不足的问题。实行全村一品种植模式。加快低农残、无公害蔬菜和名、优、特蔬菜的生产,大力发展净菜上市及加工业。加大科技与物资投入,加强管理,2007年对全村大棚进行维修,并解决秋延迟问题。
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乡村公路建设项目,认真落实配套资金和配套服务,争取2007年完成25公里村主干道路改建工程。
(二)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劳动力转移
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做好宣传发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免费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帮助他们解决务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培育新型农民
积极组织农民参加县、乡党校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充分利用本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培训资源,以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和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加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增强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培养造就守法纪、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力争到2008年全村每个农户家庭有一个农业技术明白人,一个具有就业技能的劳动力。
第五篇:李家峁村2018年发展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
李家峁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推进脱贫摘帽,根据镇党委、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央、省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围绕脱贫摘帽目标任务,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经济效益好的产业项目为平台,坚持脱贫攻坚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解放思想、因村制宜,创新思路、探索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经济组织化管理,建立与贫困户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和实力,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确保贫困村顺利退出。
二、目标任务
创建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村集体经济,探索“党建+村集体组织+合作社”模式,拓宽贫困户尤其是缺劳力、缺技能等自主创收能力受限的贫困人口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调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贫困户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达到集体增实力、农户增收益和产业增效益有机统一,实现村集体、贫困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赢。力争2019年底,实现我村扶贫项目形成的资产收益分红,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万元以上,形成带动作用明显的集体经济强村。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因村制宜原则。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产业发展方向以及群众实际需求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金、资产和资源,选准产业、项目和载体,坚持一村一策,探索村集体经济多种发展模式和实现形式。
(二)坚持村级主体原则。充分发挥村级组织主体作用,增强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调动农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运用好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
(三)坚持市场主导原则。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农民意愿,把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有效对接。
(四)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既要高效发展,又要量力而行,避免一哄而上、急于求成或盲目投资。
四、推进步骤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大致分为五个阶段,有计划、有组织、分步推进。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8年5月前完成)。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将经营性资产建设目的、项目投资、资金来源、股权量化、收益分配等内容宣传到位,做到家喻户晓,引导贫困户主动参与集体经济组织建设。
(二)核资确权阶段(2018年5月-8月)。由集体经济组织理事长负责,对现有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荒地、设施、设备以及持有的其它经济组织的资产份额、无形资产等可评估、可流转的经营性资产,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制度,实行台账管理,并依法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三)研制方案阶段(2018年8月底完成)。由村“两委”提出村集体经济发展初步方案,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后,经党员大会初审、村民代表大会复审。鼓励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形成联动效应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创建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扶贫。
(四)健全机构阶段(2018年9月上旬)。根据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并依法注册登记,按照兼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的原则,合理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依法依规建立成员代表会议、理事会、监事会等治理机构,制定章程,并依据章程选举产生相应的工作机构和管理人员,建立健全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
(五)创业阶段(2018年9月-2019年9月)选优配强村集体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实行以创带训、以做代训,完成创建和发展村集体组织体系化建设。制定经济组织发展理念、经济组织的架构、各项管理制度、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管理流程、财务制度等。
1.完成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工商注册登记、银行开立户、税务登记等手续; 2.开展针对理事会、监事会以及辅导拟定项目可行性报告,进行经济组织结构体系培训,政策、法律法规、经济组织管理等培训;
五、实施内容
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实施主体,结合我村实际,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具体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实施产业带动型的发展模式。依托本地特色产业优势,整合扶贫资金折价入股,或土地经营权流转入股等方式,与农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合作,探索不同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和运营模式,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同时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发展高粱、马铃薯、山地苹果、养羊、养牛等种养殖业及其附属加工业带动村集体增收。
(二)拓展服务创收型的发展模式。可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开展代耕代种代收、统防统治、集中运输、协调服务等综合性服务,实现资源优势向村级集体经济优势的转化。
(三)探索招商合作的发展模式。鼓励村民参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经营稳健的工商经济组织,村集体通过本地资源、扶贫资金和管理服务入股实现创收;探索乡镇统筹、村组合作的方式发展集体经济。
(四)探索“互联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电商经济组织共同开展电子商务,组织相关农业合作社、村级信息服务站等,开展肥料、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电子商务服务,为农民提供优质、实惠的农业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积极推进电商扶贫,鼓励有一定知识能力的贫困人口开展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发展农村电商。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是具体责任人,要主动沟通协调,积极创造条件,大胆探索推进。
(二)规范收益分配管理。要改革收益分配制度,建立新型收益分配机制,严格按成员持有股权比例进行收益分配。并根据当年收益情况,确定分配额度和各项支出比例,要坚持分配与积累并重、服务与发展并行,既注重扩大再生产,不断增加集体积累;又兼顾服务群众,不断发展公益事业,服务改善民生,同时还要奖励村组干部,调动工作积极性,可分配收益原则按“4321”的比例分配,即:40%用于股份分红、30%用于提高村组干部报酬、20%用于扩大再生产、10%用于本村社会保障,分配方案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报镇财政所审核;用于奖励村干部的奖金分配方案,必须报镇党委、政府审批。
(三)激励奖补保障。从可分配收益资金中,拿出一定资金对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做出较大贡献的村干部给予奖励。建设投资少、风险低、见效快的资源开发型项目和其它农业产业项目,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