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保6个指标名词解释
水土保持6个重要指标解释
2.0.1 扰动土地整治率treatment percentage of disturbed land 项目建设区内扰动土地的整治面积占扰动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2.0.2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controlled percentage of erosion area 项目建设区内水土流失治理达标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百分比。
2.0.3 土壤流失控制比controlled ratio of soil erosion modulus 项目建设区内,容许土壤流失量与治理后的平均土壤流失强度之比。
2.0.4 拦渣率percentage of dammed slag or ashes 项目建设区内采取措施实际拦挡的弃土(石、渣)量与工程弃土(石、渣)总量的百分比。
2.0.5 林草植被恢复率recovery percentage of the forestry and grass 项目建设区内,林草类植被面积占可恢复林草植被(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适宜于恢复林草植被)面积的百分比。
2.0.6 林草覆盖率percentage of the forestry and grass coverage 林草类植被面积占项目建设区面积的百分比。
第二篇:负荷特性指标名词解释
负荷特性指标名词解释
1.日最大负荷:典型日中记录的负荷中,数值最大的一个;
2.日平均负荷:日电量除以24;
3.日负荷率:日平均负荷与日最大负荷的比值;
4.最小负荷率:指报告期最小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值,反映负荷变动的幅度;
5.平均负荷率:是指报告期内每日的负荷率相加,除以报告期的日历日数;
6.年平均日负荷率:一年内12个月各月最大负荷日的平均负荷之和与各月最大负荷之和的比值;
7.年平均日最小负荷率:一年内12个月各月最大负荷日的最小负荷之和与各月最大负荷
日之和的比值;
8.月负荷率:月平均负荷与月最大负荷的比值;
9.年平均月负荷率:一年内12个月各月平均负荷之和与各月最大负荷之和的比值;
10.年负荷率:年平均负荷与年最大负荷的比值;
11.季不均衡系数:全年各月最大负荷的平均值与年最大负荷的比值(也称年不均衡率);
它表示一年内月最大负荷变化的不均衡性
12.月不均衡系数:指月的平均负荷与该月内最大负荷日平均负荷的比值;
13.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年用电量与年最大负荷的比值;
14.日峰谷差:日最大负荷与最小负荷之差;
15.日峰谷差率:日最大负荷与最小负荷之差与日最大负荷的比值;
16.年最大峰谷差:一年中日峰谷差的最大值;
17.年平均峰谷差:一年中峰谷差的平均值;
18.年平均峰谷差率:一年中峰谷差率的平均值;
19.(典型)日负荷曲线:(典型日)按一天中逐小时负荷变化绘制的曲线;
20.年负荷曲线:按一年中逐月最大负荷绘制的曲线;
21.年持续负荷曲线:按一年中系统负荷的数值大小及其持续小时数顺序绘制的曲线;
22.尖峰负荷持续时间:在给定的期间系统负荷较高时间段的负荷值所持续的时间。
第三篇:主要环境统计指标名词解释
〖工业废水排放总量〗 指经过企业厂区所有排放口排到企业外部的工业废水量。包括生产废水、外排的直接冷却水、超标排放的矿井地下水和与工业废水混排的厂区生活污水,不包括外排的间接冷却水(清污不分流的间接冷却水应计算在内)。
〖直接排入海的〗 指经企业位于海边的排放口,直接排入海的废水量。直接排放是指废水经过工厂的排污口直接排入海,而未经过城市下水道或其他中间体,也不受其他水体的影响。〖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 指各项指标都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外排工业废水量,包括经过处理后外排达标的和未经处理外排达标的两部分。排放标准见GB 8978—1996。〖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占工业废水排放量的百分率。计算公式是: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工业废水排放量)×100%。
〖工业废水处理量〗 指经各种水治理设施实际处理的工业废水量,包括处理后外排的和处理后回用的工业废水量。虽经处理但未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废水量也应计算在内。计算时,如遇有车间和厂排放口均有治理设施,并对同一废水分级处理时,不应重复计算工业废水处理量。
〖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 指排放的工业废水中所含汞、镉、六价铬、铅等重金属和砷、挥发酚、氰化物、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等一般无机物和有机物等污染物本身的纯重量。它可以通过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其中污染物的浓度相乘求得,也可以通过物料衡算或经验计算公式求得(可参考《工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系数手册》)。污染物纯重量=污染物的平均浓度×报告期工业废水排放量
污染物的浓度,均以在企业排放口所测的数字为准(含有一类污染物的废水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出口取样测定),无论测出的浓度是否符合排放标准,均应统计在内。〖废水治理设施数〗 指企业用于防治水污染和经处理后综合利用水资源的实有设施(包括构筑物)数,以一个废水治理系统为单位统计。附属于设施内的水治理设备和配套设备不单独计算。已报废的设施不统计在内。
〖废水治理设施运行费用〗 指维持废水治理设施运行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能源消耗、设备折旧、设备维修、人员工资、管理费、药剂费及与设施运行有关的其他费用等。
〖工业废水中污染物去除量〗 指企业生产过程排出的废水,经过各种水治理设施处理后,除去废水中所含挥发酚、氰化物、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氨氮等一般无机物和有机物等污染物本身的纯重量。计算公式是:
污染物去除量=(处理前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处理后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处理的工业废水量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 指企业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排入空气的含有污染物的气体的总量,以标准状态(273 K,101 325 Pa)计。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燃料燃烧过程废气排放量+生产工艺过程废气排放量
〖燃料燃烧废气排放量〗 指燃煤、油、气锅炉、锻造加热炉、退火炉及其他工业炉窑在燃烧过程中所排废气的总量(即燃料和物料不混合的燃烧纯加热过程所产生的废气量)。〖生产工艺废气排放量〗 指生产工艺过程中排放的废气总量。如化工、冶炼、建材、化纤、造纸等行业生产工艺过程中排放的废气。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指企业在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量。〖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 指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废气经过各种废气治理设施处理后,去除的二氧化硫量。
〖工业烟尘排放量〗 指企业厂区内的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夹带的颗粒物的量。〖工业烟尘去除量〗 指企业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过各种废气治理设施处理后去除的烟尘量。
〖工业粉尘排放量〗 指企业在生产工艺过程中排放的颗粒物重量。如钢铁企业的耐火材料粉尘、焦化企业的筛焦系统粉尘、烧结机的粉尘、石灰窑的粉尘、建材企业的水泥粉尘等。不包括电厂排入大气的烟尘。它可以通过排尘系统的排风量和除尘设备出口排尘浓度相乘求得,计算公式是:
工业粉尘排放量= 排尘系统排风量×除尘设备出口气体含尘平均浓度×除尘系统运行时间 除尘系统出口的含尘浓度,均以所测的数字为准,无论测出的浓度是否符合排放标准,均应统计在内。
〖工业粉尘去除量〗 指企业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过各种废气治理设施处理后,去除的粉尘重量(不包括电厂去除的烟尘)。
〖废气治理设施数〗 指企业用于减少在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过程中排向大气的污染物或对污染物加以回收利用的废气治理设施数。附属于设施内的治理设备和配套设备不单独计算。已报废的设施不统计在内。
〖脱硫设施数〗 指在治理设施中有专用(或兼用)的脱硫设备(或系统),其脱硫效率要达到40%及以上,脱硫后不再释放出二氧化硫,比如使系统中有足够的碱性物质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稳定的盐类物质或采用活性炭吸附制酸等方法进行脱硫的设施数。
〖燃料煤消费量〗 指企业用作燃料的煤炭(非标准煤)消费量。包括企业厂区内生产、生活用燃料煤,也包括砖瓦、石灰等产品生产用的内燃煤,不包括炼焦等行业的原料用煤。〖原料煤消费量〗 指企业在生产工艺中用作原料并能转换成新的产品实体的煤炭消费量。如转换为焦炭、水泥、煤气、碳素、活性炭、氨氮等的煤炭称为原料煤。〖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状、半固体状和高浓度液体状废弃物的总量,包括危险废物、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尾矿、放射性废物和其他废物等;
不包括矿山开采的剥离废石和掘进废石(煤矸石和呈酸性或碱性的废石除外)。酸性或碱性废石是指采掘的废石其流经水、雨淋水的pH值小于4 或大于10.5 者。
〖危险废物〗 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易氧化性、毒性、腐蚀性、易传染疾病等危险特性之一的废物。〖冶炼废渣〗 指在冶炼生产中产生的高炉渣、钢渣、铁合金渣以及有色金属矿渣等。〖粉煤灰〗 指燃煤电厂锅炉、煤粉炉在燃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物。
〖炉渣〗 指企业燃烧设备从炉膛排出的灰渣。不包括燃料燃烧过程中去除的烟尘。〖煤矸石〗 指与煤层伴生的一种含碳量低、比煤坚硬的黑色岩石。通常由煤矿开采、洗煤及耗煤单位排出。
〖尾矿〗 指选矿厂和水冶厂排出的废物,包括赤泥。赤泥指以铝土矿为原料的氧化铝厂的生产废料。选矿厂包括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石的选矿厂。
〖放射性废渣〗 指含有天然放射性核素,并其比活度大于2×104 贝可/千克的尾矿砂、废矿石及其他放射性固体废物(指放射性浓度或比活度或污染水平超过规定下限的固体废弃物)。
〖其他废物〗 指工业垃圾、污泥及燃料燃烧过程中去除的烟尘等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垃圾,指机械工业切削碎屑、研磨碎屑、废砂型等;食品工业的活性炭渣;硅酸盐工业和建材工业的砖、瓦、碎砾、混凝土碎块等。污泥指工业废水处理中排出的固体沉淀物(以干泥量计)。〖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 指通过回收、加工、循环、交换等方式,从固体废物中提取或者使其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资源、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固体废物量(包括当年利用往年的工业固体废物累计贮存量)。如用作农业肥料、生产建筑材料、筑路等。综合利用量由原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统计。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百分率。计算公式是: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100%。
〖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 指以综合利用或处置为目的,将固体废物暂时贮存或堆存在专设的贮存设施或专设的集中堆存场所内的量。专设的固体废物贮存场所或贮存设施必须有防扩散、防流失、防渗漏、防止污染大气、水体的措施。〖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 指将固体废物焚烧或者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的场所并不再回取的工业固体废物量(包括当年处置往年的工业固体废物累计贮存量)。
处置方式如: 填埋(其中危险废物应安全填埋)、焚烧、专业贮存场(库)封场处理、深层灌注、回填矿井等。
〖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 指将所产生的固体废物排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场所以外的量。
不包括矿山开采的剥离废石和掘进废石(煤矸石和呈酸性或碱性的废石除外)。
〖“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 指利用“三废”[废水(液)、废气、废渣]作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产品产值(现行价),已经销售或准备销售的,应计算产品产值;但留作生产上自用的,不应计算产品产值。
〖工业锅炉数〗 指企业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大于1 蒸吨(含1 蒸吨)的蒸汽锅炉、热水锅炉总数,不包括茶炉。
〖工业炉窑数〗 指企业生产用的炉窑总数,如炼铁高炉、炼钢炉、冲天炉、烘干炉窑、锻造加热炉、水泥窑、石灰窑等。
〖生活及其他污染〗 指除工业生产活动以外的所有社会、经济活动及公共设施的经营活动产生的污染。
〖本年施工项目数〗 指本年内正在施工的,以治理污染、“三废”综合利用为主要目的的治理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及其他(如电磁波、恶臭等)环境污染的治理工程的总数。不包括“三同时”项目。
〖污染治理项目本年完成投资合计〗 指企业实际用于治理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和其他环境污染(如电磁波、恶臭等)的资金总额。
污染治理项目本年完成投资合计=治理废水资金+治理废气资金+治理固体废物资金+治理噪声资金+治理其他污染资金
〖本年完成投资及资金来源〗 指在报告期内,企业实际用于环境治理工程的投资额。投资额中的资金来源,是指投资单位在本年内收到的用于污染治理项目投资的各种货币资金,包括排污费补助、政府其他补助、企业自筹。各种来源的资金均为报告期投入的资金,不包括以往历年的投资。
本年污染治理资金合计=排污费补助+政府其他补助+企业自筹
〖排污费补助〗 指从征收的排污费中提取的用于补助重点排污单位治理污染源以及环境污染综合性治理措施的资金。
〖政府其他补助〗 指用于补助重点排污单位治理污染源以及环境污染综合性治理措施的除排污费补助以外的政府其他补助资金。〖企业自筹〗 指除排污费补助、政府其他补助资金以外的其他用于污染治理的资金,包括国内贷款(不包括环保贷款)、利用外资、银行贷款等其他来源资金。
〖银行贷款〗 指企业向银行借入的用于污染治理项目建设投资的贷款,属于企业自筹资金。〖本年竣工项目数〗 指本年竣工投入运行的治理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及治理其他污染的环境工程项目的总数。
〖本年竣工项目新增设计处理能力〗 指本年竣工的污染治理项目设计文件规定的处理、利用“三废”的能力。其中:“治理废气”为治理燃料燃烧和生产工艺(含工业粉尘)废气的能力之和。
〖办理设立的建设项目数〗 指当年经各级有关主管部门依审批权限批准开工的建设项目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 指当年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设项目数占当年开工建设的建设项目总数的比率。
〖应执行“三同时”项目数〗 指在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中规定应有环保设施的当年投产建设项目数。
〖实际执行“三同时”项目数〗指竣工验收(或已经运行)时环保设施已全部建成的项目数。
〖实际执行“三同时”项目环保投资〗 指实际执行“三同时”建设项目的环保设施实际投资额。
〖“三同时”合格率〗 指“三同时”的合格项目数占实际执行“三同时”项目数的比率。〖“三同时”合格项目数〗 指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合格的项目数。
〖“三同时”执行合格率〗 指“三同时”合格项目数占应执行“三同时”项目数的比率。〖交纳排污费单位数〗 指所辖区域内已交排污费的排污单位的总数。
〖排污费收入总额〗 指当年按规定征收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四项收入总额。收入中包括超标排污费,小型、三产排污费,二氧化硫排污费,危险废物排污费等。〖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受到破坏,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和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特大事故〗 指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 万元以上,人员中毒死亡,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使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或捕杀、砍伐国家一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事故。〖重大事故〗 指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 万元以上,10 万元以下(不含10万元),人员发生明显中毒症状,辐射伤害或可能导致伤残后果,因污染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使社会安定受到影响或捕杀、砍伐国家二、三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事故。〖较大事故〗 指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万元以上,5 万元以下(不含5 万 元),人员发生中毒症状,因环境污染引起厂群冲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事故。
〖一般事故〗 指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千元以上,万元以下(不含万元)的事故。
〖自然保护区〗 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分布区、水源涵养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历史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以县及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为准。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不计在内。
〖生态示范区〗 指经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以省、地、县政府为主按批准的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实施的行政区域。包括已经过国家或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的和正在开展试点工作的。__
第四篇:水保总结
一、全县水保基本情况
积石山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临夏回族自治州西端,黄河上游、刘家峡库区西部。全县总面积为910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14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296个合作社,4.53万户,23.26万人(城镇人口0.81万人,农村人口22.27万人)。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为59.06千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7.87%。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东北部为强度流失区,土壤侵蚀模数平均为5250吨/平方公里。中部为轻度侵蚀区,侵蚀模数在2500—5250吨/平方公里之间,西部小积石山微度侵蚀区侵
蚀模数为314—2500吨/平方公里之间。
自实施“十五”水土保持发展规划以来,出色的完成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全县人民协力奋战至2005年底,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44.03千公顷,共修建基本农田14.311千公顷,乔木林3.212千公顷,灌木林1.7672千公顷,经果林1.477千公顷,人工种草0.7963千公顷,封禁治理1.3543千公顷,谷坊20座,涝池18座,水窖630眼,通过治理,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进步。组建了水保管理机构2个(积石山县水土保持工作站、海螺山绿化站),从业人员75名;通过“梯田建设”、“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国债项目”等重点项目的实施,我们总结出了以改造坡耕地、建设基本农田为重点,以营造水保林、栽植经果林为突破口,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沟、凼、池、渠合理配套,“水保林戴帽、经果林缠腰、农耕措施铺毯”的综合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条“以重点工程为依托,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突出三大效益,建设生态农业”的水土保持发展之路。
二、2006年主要工作及完成情况
2006年,我县水保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抓项目,强产业,兴教育,解难题,促发展”总体发展思路,以“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的工作作风,以建设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佳绩为重点,带领全站职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各项工作的全面进步,梯田建设、小流域治理、区域内水土流失程度大大减轻,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小流域内出现了“万里长廊花椒兴,果满枝头花椒香,层层梯田披红装,花椒之乡美名传”的新农村景象,取得这些成绩的主要做法是:
1、加大领导力度,强化政府行为。
我县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树立了“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
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战略指导思想,把加强水土保持作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纳入了各级党政的重要议事日程。县上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县乡机构改革中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水土保持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成立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同时加强部门协作,全力搭建水保生态建设平台。在梯田建设期间,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工地,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项目乡把指挥部移到工地,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同抓、脱产干部一齐抓的良好工作运行机制,全县自上而下,做到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保证了梯田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水保意识。
为使水土保持这项基本国策深入人心,全县各地充分利用大小会议、广播、电视、专栏、板报、简报、标语、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有关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治理水土流失的成效、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意义。共计出动宣传车辆12辆(次),悬挂横幅18条,张贴标语650多张。在宣传方法上,既面向社会,又重点针对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的单位,做到一般宣传与重点宣传相结合、经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引起了社会共鸣,唤醒了全社会对水土流失的忧患意识,增强了广大干群保护水土资源的紧迫感和搞好水土保持的使命感,使人们保持水土、保护
环境意识成为自觉行为。
3、加大科学规划力度,强化工程质量。
在2006年的梯田建设过程中,切实加强了项目管理,使整个项目建设过程做到科学、规范、有序。一是全面推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和工程质量终身制,并积极探索水保项目监理制;二是在项目初设阶段,我局严格按照水利建设程序进行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突出坡面水系,实地踏勘,现场规划,因地制宜布设综合治理措施,形成完备的施工设计图;三是在施工过程中,指定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具体跟班,严格按照“五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放线、统一施工、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检查验收)、“四集中”(集中领导、集中时间、集中人力、集中物力)的管理办法,按图施工,严把技术质量关,对未按图施工或质量未达到要求的,做到坚决返工,确保工程建设规范化、正规化、技施设计科学化、系统化;通过议标形式确定具有施工水平高的队伍,改人修梯田为机修梯田,从而加快了工程进度,确保了工程的质量;并吸取过去梯田建设的不足之处,今年新购置拖拉机台,加大了深耕地和熟土还原工作力度,迎得了群众的高
度赞成和支持。
4、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监管手段。在工作中,我们始终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把预防监督放在首位,严格执法,做到了监督机构、监督人员、规章制度、监督行为四落实。狠抓了“三权”(监督权、审批权、收费权)和“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制度的落实。2006年上半年,县政府牵头,组织水利、国土、林业、环保、公安等职能部门对全县范围乱采砂进行了清理整顿,依法关闭了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1处砂石场,并责成业主限期治理
因开山采石所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
5、梯田建设完成情况
经过扎实苦干实干,今年梯田建设验收中,全县日均出劳0.28万个工日,累计投入架子车899辆,累计出劳7.89万个工日(维修梯田上劳),日均投入拖拉机等35辆,日均投入推土机、装载机36台,累计投入推土机、装载机1309台,共完成台班3927个,累计移动土方77.2万方。完成高标准机修梯田5166.8亩,占下达新修梯田任务的103.34%,积石山县“十一五”梯田建设实现了开门红。
三、下步打算
2007年,“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入关键时期,我县水保工作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工作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努力实现积石水保新跨越。我们将继续坚持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益的“三高”原则,抓好“三三四”工程,即完成三大目标,达到三个突破,推进四个一化。
1、三大目标:一是宣传工作目标。以“实施刘家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为亮点,进一步深化宣传力度,使全县水保宣传覆盖率达到95%以上;二是综合治理目标。以重点工程推动面上治理工作,力争在保持现有治理成果基础上到2010年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0.67千公顷,基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三是预防监督目标。完善监督机构,规范执法行为,使“两费”征收率达到85%以上,方案申报率、审批率达到100%,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的发生。
2、三个突破: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有新的突破;监督执法有新的突破;水保自身发展有新的突破。
3、四个一化:一是布局区域化。以刘家峡库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为龙头,继续将涉农项目捆在一起,统一规划,集中治理,综合开发,形成整体功能,突出整体效益;二是治理规模化。坚持以点为主,点面结合,整体推进,规模发展;三是梯田建设机械化;四是发动群众参与化。大力倡导收益区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水保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在水保工程治理区内,积极推行土地流转、大户承包、引进业主开发、公司加农户、基地加农户的方式,继续采取宣传发动、政策调动、部门带动、利益驱动“四动”措施,大力发展小流域经济,加快积石人民致富奔小康步伐。
第五篇:水保书籍
水
保
一、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通过);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国务院令第120号);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计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水保[1994]513号”);
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计编报审批管理规定》(1995年水利部第5号令);
5.《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2年11月21日山东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通过,1999年6月18日省九届人大常务会第9次会议修订)。
二、技术标准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 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2008); 4.《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5.《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SL387-2007); 7.《水土保持工程预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三、监测依据
1、《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2号2000年1月31日);
2、《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