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医院科室内部审计
浅析医院科室内部审计
科室内部审计是由医院内部专设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据国家法规和本单位有关规定,按照特定的程序和方法,相对独立地对本单位科室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监督,以评价科室医疗工作服务效率、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活动。
一、科室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审查科室收入的完整性和合法性
1.审查科室收入的完整性。科室收入是否全部纳入医院财务统一核算和管理,有无私自收费、隐匿收入、中饱私囊等违法行为,有无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隐瞒、转移各项收入等问题。
2.审查科室收费项目和标准的合法性。收费项目和标准是否经过审批,有无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的问题,有无乱收费、超标准收费等损害医院形象的问题。
(二)审查科室支出的合理性和合规性对科室支出审计,应重点审查支出结构的合理性
1.针对目前科室中层参加学术研讨会增多的事实,看其会务费支出是否过频、过大,有无假借学术研讨之名,而行消遣旅游之实,增加不必要开支的问题。
2.就目前患者住院费中材料费所占比例不断增大的问题,审查科室卫生材料支出是否合理,检查有无乱用卫生材料增加患者负担的问题。
3.审查支出手续是否完备,是否按医院规定的报销流程办理,有无违反财会制度的支出。
(三)审查科室奖金核算的合理性
1.科室的各项收入和支出是否全部纳入当月科室奖金核算中,收入和支出是否配比,查明有无多列收入少列支出或少列收入多列支出等情况,确定是否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真实反映科室每月医疗活动的真实情况。
2.科室奖金核算是否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原则;是否充分调动了每位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
(四)审查科室固定资产购置和使用情况
1.审查各科室仪器、设备的购置是否进行了可行性论证,有无前期考察;是否严格执行招投标采购程序。
2.审查科室购得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要审查仪器、设备购后的使用状况,以评价仪器、设备的性能;审查设备款结算情况和投资回收情况,以评价其效益性。
3.审查固定资产报废情况。审查科室仪器、设备报废是否有严格的审批制度,贵重仪器报废是否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和专业人员鉴定,有无弄虚作假,将科室仪器、设备无偿转让借给私人长期占用等问题。
(五)审查科室内部控制情况,科室要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1.建立医疗质量监控制度,细化科室内部分工,明确科室各人员职责。科主任对医疗质量和病例真实、完整性负责,成立以科主任牵头,由其他医生组成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医疗质量、病例进行审查,加强诊疗流程控制,严格交接班制度,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严格科室物资流通内部控制,成立科室物资管理小组,以护士长牵头,由科主任和其他医生、护士组成,负责科室医用材料的领用和保管。管理过程中,要严格坚持相互牵制和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保证其安全完整。
3.严格医务人员进修、考察制度,科室选派人员出外进修、参加学术会议、考察等需经全科80%以上人员表决通过,才能报主管领导审批。这样既充分利用了进修资源,又节约了经费。
4.成立处方管理小组,由科主任牵头,全科人员参加,每月对医生所开处方合理性进行审查,查明有无开大处方拿药品回扣问题,药品比重是否严格控制在45%以下。这样科室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完善性才有保障。
(六)审计科室效益性
1.审计科室的社会效益。通过一定时期内科室接诊门诊患者总人数、住院患者总人数、实际开放床位数、加床数、空床数、实际占用床位数、出院患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床位使用率、床位周转次数、患者治愈率、好转率、病死率等,评价其完成工作量的多少和工作质量的好坏。同时,还要根据每位患者平均用药金额及占总费用的比重、每位患者平均所用材料费金额及占总费用的比重,医疗事故和责任事故次数等,来确定其完成社会公益目标任务情况,以评价其社会效益的高低。
2.审计科室的经济效益。根据一定时期内科室业务总收入、业务总支出、业务收支结余、业务收入增长率、业务支出降低率、人均创收、经济贡献率等来评价其经济效益,并根据其经济效益的高低来确定科室规模、人员安置和科室发展方向。
二、科室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科室内部审计工作在思想上认识不够
科室内部审计工作虽然开展了多年,但是由于人们在思想上认识不够,尤其是医院领导不重视,总认为内部审计和医疗活动的好坏没多大关系,甚至认为开展科室内部审计是在给领导挑毛病,削弱了领导的权威。于是,他们便随意撤并内审机构,有的甚至并入财务部门;精简内审人员,精简到只有一个从业人员来撑一下门面。据对三家“三甲”医院的调查,都没有设立独立的内审机构,二家归属财务部门,一家归属物价部门,从业人员都只有一名专业人员。
由于许多医院管理层不明白内审的真正意义,将内审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上,没有把它有机地融入到医院管理体系中,使其真正负担起管理、监督的双重责任,而是迫于创“三甲”医院的要求才创建内审机构,并非出于自身管理的需要。这样,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发挥,削弱了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二)开展科室内部审计供可操作的具体标准和准则少
开展科室内部审计不像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那样具有较多的可供操作的标准和准则,只有一部《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部门规章。在实际审计工作中,还必须参考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标准和准则,并结合医院出台的一些规章制度。而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程序和报告审计意见时必须依据的原则,它是衡量内审工作质量好坏的标准,所以,内审法律条文的缺失,导致医院内审人员在实施内审工作时,显得无章可循。内审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难以定性,出具的审计意见和建议缺乏法律强制性,执行过程中,常常遭到被抵制,审计意见和建议难以落实到实处,使内部审计缺乏约束力。
(三)内审机构设置存在问题
内审机构是单位内部设置的独立履行检察职能的部门,其开展工作的基础是独立性。目前由于医院领导对内审的职能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大多数医院没有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把内部审计设在纪检监察或财务部门之下。这样内部审计独立开展工作受到了限制,其管理、检查、监督、分析、评价、建议的职能不能充分发挥,起不到为医院的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据有关规定:年收入3 000万元以上或拥有300张病床以上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
(四)对内审人员的选拔、配置有问题
内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内审人员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精湛的专业知识,且对本单位的业务相当熟悉,即要求一名称职的内审人员必须是个多面手。而在实际工作中,内审人员多是财务出身,缺少即懂审计、财务等专业知识,又懂经营管理、医疗技术、计算机软件等方面知识的多面人才。从数量来看,医院领导从节约经费角度考虑,一般医院内审机构配置审计人员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院审计业务的需要。这就影响了内审职能的发挥,所以医院领导要重视内审人员的选拔和配置。
(五)内审权威性不够,增大了审计证据收集的难度
审计人员要得出审计结论必须收集一定数量的审计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审计意见,同时,还应对其质量进行判断,以保证审计结论的正确。然而,由于内审法律地位没有得到相关法律的明确,再者内审机构是在单位内部设置的,在单位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工作,其审计工作必然依附于本单位的行政权力,受到行政权力的干预,医院领导对内部审计在思想上认识不够,内审工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内审权威性没有保证。这样导致下属科室对内审也有抵触情绪,在开展科室内审时,他们一般采取不配合态度,拖延、阻挠审计证据的收集,导致所收集的审计证据质量没有保障,审计结论难免有偏差。
三、提升医院科室内部审计作用的建议
(一)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科室内部审计工作
内审作用的充分发挥,离不开医院领导的支持和重视,因为,医院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内审机构的设立和内审人员的配置。内审机构必须在医院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能,对本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并报告工作。
医院领导要重视内审机构建设,保持内审机构的独立性,把内审放在和其他科室相同的地位看待。提高内审人员的待遇,消除偏见,让内审人员享受和其他科室人员一样待遇,在评优评先、晋升、提干和物质待遇方面一视同仁。注重内审人员队伍建设,支持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制定相关规定,从制度上提高内审人员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内审监督、评价、鉴证、管理等职能,保证内审工作在医院得以顺利开展。
(二)完善内审相关法规
内审人员要得出可供领导参考、令人信服的审计结论,必须对审计事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其必须依据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即要有审计依据。但到目前为止尚无内部审计法,而只有《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一项部门规章,其法律层次低,对内审缺乏强制效力。如果仅依靠这一点法规很难有效解决内审工作中的复杂问题和发挥内审的作用,因此,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内审工作的相关法规,明确内审的法律地位、职责,为内审人员提供执法依据。同时,单位领导要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一些规章制度,以供本单位的内审人员借鉴和参考。
(三)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要合理
内审机构设置状况是其开展工作的基础,医院应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依据独立性、权威性的原则设置内审机构。独立性原则是医院设置内审机构和充分开展内审工作的重要原则,它直接影响内审工作的权威性。权威性原则是内审机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关键因素。要单独设立内审机构,与其他部门分开,特别是要与财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分开。在人员、经费和工作上要独立,要在医院主要领导人直接领导下,建立同本单位其他职能部门平等的、独立的内审机构,这样,内审机构才有较高的权威性,才能保证其对经济活动审计的客观公正性。
(四)内审人员配置要合理,素质要加强
内审人员的配置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内审工作质量的好坏。内审人员的配置要根据本单位的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而定,至少要有两名熟悉本单位财务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又要掌握本单位业务的人员担当。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内审部门的职能作用,确保内审工作质量。所以,医院领导要注意多渠道、多方位地选拔内审人员,并重视和加强内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要制定内审人员任职资格标准,确立资格认证制度,使内审人员达到一定的标准和素质,保证内审工作在本单位顺利开展。
(五)借助外部审计力量,提高内审权威性和工作质量
相对于内审,社会审计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开展科室内部审计应采用内外审计相结合的办法,这样可以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有效地预防科室人员对内审工作不配合,拖延、阻挠审计证据收集的情况,保证审计证据质量。同时,借助外部审计有利于内审机构协调平衡好与医院内部各科室的关系,发挥外部审计的权威性,提高内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所以,医院领导要理解、支持内审人员与外部审计的沟通和联系,必要情况下邀请外部审计机构参与内部审计工作,促进内审工作在本单位顺利开展。
第二篇: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计划
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计划
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第一条 为加强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各单位内部审计制度,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规范收支管理,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结合卫生系统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定,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计划。
第二条 卫生系统内部审计是指卫生系统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本单位及所属机构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性进行独立监督审核的行为。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类国有卫生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卫生单位(以下简称各部门、各单位)。
第二章 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第四条 内部审计机构及内部审计人员在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下,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本规定开展审计工作。
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定期听取汇报,研究部署工作,及时批复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审计报告,并督促有关部门、单位落实审计意见,保证内部审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第五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置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
年收入3000万元以上或拥有300张病床以上的医疗机构、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或所属单位多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
其他卫生企业、事业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也可以授权本单位其他机构履行审计职责,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审计人员。
第六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有审计、会计、经济管理、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内部审计人员实行岗位资格准入和后续教育制度,各单位应当予以支持和保障。
第七条 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必须具备中级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或5年以上的审计、会计工作经历。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任免应征求上级主管内部审计机构的意见,并按干部管理权限任免。
第八条 内部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严格遵守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做到独立、客观、公正、保密。
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内部审计工作。
第九条 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内部审计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护内部审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保证内部审计开展工作和培训所必需的经费。
第三章 业务指导与监督
第十条 卫生部内部审计机构负责指导和监督全国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并对部属(管)单位组织实施内部审计。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内部审计机构负责指导和监督本地区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并对所属(管)单位实施内部审计。
各类卫生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负责本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并对所属机构进行审计和业务指导、监督。
各部门、各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指导和监督。
第四章 内部审计职责与任务
第十一条 卫生行政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对本系统内部审计业务指导和监督的主要职责是:
(一)按照国家法律和法规,制定内部审计制度规定及工作规范;
(二)指导和监督有关部门、单位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内部审计人员,按规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三)制定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组织行业内部审计及审计调查活动;
(四)组织审计业务培训,开展审计工作研究,交流审计工作经验,表彰内部审计先进单位和个人,工作计划《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计划》。
第十二条 内部审计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拟定内部审计规章 制度;
(二)审计预算的执行和决算;
(三)审计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
(四)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开展有关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五)审计基本建设投资、修缮工程项目;
(六)审计卫生、科研、教育和各类援助等专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七)开展固定资产购置和使用、药品和医用耗材购销、医疗服务价格执行情况、对外投资、工资分配等专项审计调查工作;
(八)审计经济管理和效益情况;
(九)审计内部有关管理制度的落实;
(十)其他审计事项。
第十三条 内部审计机构每年应当向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提交工作报告。
第十四条 内部审计机构对审计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报告。
第十五条 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审计业务的需要,报经所在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并检查监督审计业务质量。
第十六条 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工作中应加强与外部审计的沟通与合作。
第五章 内部审计机构权限
第十七条 内部审计机构在履行审计职责时,具有下列权限:
(一)要求被审计单位按时报送财务预算、财务决算、会计报表及有关文件、资料;
(二)参加本单位基建、设备购置、财务、对外投资等相关会议,主持召开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议;
(三)参与研究制定有关规章 制度;
(四)审核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现场勘察实物;
(五)检查计算机系统有关电子数据和资料;
(六)对与审计有关的问题向被审计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证明材料;
(七)对严重违反财经法规、严重损失浪费的行为,做出临时制止决定;
(八)经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对可能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资料,予以暂时封存;
(九)根据审计结果,提出纠正、处理违反财经法规行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
(十)对模范遵守财经法规的被审计单位和人员,提出表彰建议;对违法违规和造成损失浪费的被审计单位和人员,提出通报批评或者追究责任的建议。
第十八条 本部门、本单位在管理权限范围内,授予内部审计机构必要的处理、处罚权。
第六章 内部审计工作程序
第十九条 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程序:
(一)根据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拟定审计项目计划,报经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二)内部审计机构实施审计前,应编制审计工作方案,组成审计组,并提前3日以书面形式通知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应配合审计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 件;
(三)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应取得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由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签字确认;
(四)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编制审计报告,并征求被审计对象的意见。被审计对象在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反馈意见,送交审计组;
(五)内部审计机构对审计组提交的审计报告进行审核后,报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下达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应当执行;
(六)内部审计机构应督促被审计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落实审计意见,并书面报告执行结果;
(七)内部审计机构应对必要的项目实施后续审计。
第二十条 内部审计机构对办理的审计事项,应当建立完整的审计档案,并按照有关规定保存。
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一条 对审计工作成效显著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履行职责、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突出成绩的内部审计人员,所在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应给予精神或者物质奖励;对不履行审计职责的内部审计人员,由所在单位给予批评;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泄露秘密的内部审计人员,所在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二十二条 对拒绝或者不配合内部审计工作、拒绝提供或者提供虚假资料、拒不执行审计意见以及打击报复内部审计人员的单位和人员,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及时做出严肃处理。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各部门、各单位可根据本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规定或实施办法,并报上级内部审计机构备案。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7年3月17日发布的《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卫生部令1997年 第51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医院内部审计目录
第六章:医院管理:
第六节:财务与价格管理
6.6.6
6.6.6.11、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4号)....………12、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卫生部令51号)………………..33、四川省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暂行规定…………………………74、财务内部控制制度………………………………………………...115、内部审计工作制度………………………………………………..136、财务科内部牵制、监督、检查工作制度………………………..167、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178、XX医院医院内部审计制度………………………………..189、XX医院审计科工作制度…………………………………..2110、XX医院关于成立审计领导小组的通知…………………2211、XX医院财务审计科管理职能…………………………….2312、XX医院监察、审计科职责和工作人员岗位职责………2413、XX医院审计科工作职责…………………………………2514、XX医院审计员工作职责…………………………………2715、XX医院内部审计流程图…………………………………28 16、2011年内部审计工作计划...……………………………………2917、2011年内部审计工作记录……………………………………...3118、2011年内部审计工作总结……………………………………...4219、2012年内部审计工作计划………………………………………44 20、2012年内部审计工作记录………………………………………46 21、2012年内部审计通知书发送登记本……………………………55 22、2012年内部审计报告发送登记本………………………………5923、2012年内部审计工作报告-2011年财务收支情况审计报告…..63 24、2012年内部审计工作报告-2011药品采购、材料物资采购、设备采购审计报告……………………………………………………..70 25、2012年内部审计报告-病理设备设施采购审计报告……………84 26、2012年内部审计总结……………………………………………10327、XX医院关于调整审计领导小组的通知…………………10628、2013年内部审计计划……………………………………………107 29、2013年内部审计会议记录………………………………………109 30、2013年内部审计培训记录………………………………………120 31、2013年内部审计通知书发送登记本…………………………..122 32、2013年内部审计报告发送登记本……………………………..127 34、2013年内部审计工作报告-2012年财务预、决算报表审计报告……………………………………………………………………...132 35、2013年内部审计工作报告-2012年设备采购、药品、材料物资审计报告………………………………………………………………...142 36、2013年内部审计工作报告-手术术改建工程结算审计报告….156 37、2013年内部审计工作报告-消毒供应室改造工程结算审计报告………………………………………………………………………173
第四篇:医院内部审计制度
医院内部审计制度
为了加强医院审计、纪检工作,建立医院重点部门、重点人员的监督制约机制,规范管理,促进医院各项工作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
医院成立内部审计、纪检小组,内部审计小组将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药品采购、大型医疗设备采购的真实、合法、规范性进行监督审核。
二、内部审计的职能和要求
内部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严格遵守内部审计、纪检准则和内部审计、纪检人员职业道德,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做到独立、客观、公正、保密。
三、内部审计的职责和任务
(一)拟定医院内部审计规章制度;
(二)审计预算的执行和决算;
(三)审计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
(四)审计基本建设投资、修缮工程项目;
(五)审计卫生、科研、教育和各类援助等专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六)开展固定资产购置和使用、药品和医用耗材购销、医疗服务价格执行情况、对外投资、工资分配等专项审计调查工作;
(七)审计经济管理和效益情况;
(八)审计内部有关管理制度的落实及其他审计事项。
四、内部审计程序
(一)拟定审计项目计划;
(二)实施审计前提前三天以书面形式通知有关科室,有关科室应配合审计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三)实施审计,应取得审计证据,编制底稿,由相关科室负责人签字确认;
(四)对审计事项审计后,编制审计报告并征求意见。被审计的相关科室在收到审计报告之日十个工作日内提出反馈意见,送交医院审计组;
(五)医院内部审计小组应定期向院长提交工作报告;
(六)医院内部审计小组应督促被审计的相关科室在规定的期限内落实审计意见,并书面报告执行结果;
(七)医院内部审计小组对办理的审计事项,应当建立完善的审计档案,并按有关规定保存。审计要求:
1、内部审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建设计划的落实、概预算的执行、经费及物资的管理、工期与质量的控制等实施跟踪审计。提高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
2、发挥对物资采购合同的内审监督作用审计时应进一步扩大审计的深度与力度,防止出现逃避审计的现象
3、遵循合同审计程序 审计时必须严格按规章办事,执行送审合同登记、审结签收制度,做到审计工作无遗漏。
4、坚持合同审计的原则
5、加强资产购置的审计对医院大型器械、设备的购置,内部审计必须实施定期的审计制度。
6、充分发挥医院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第五篇:医院内部审计制度
医院内部审计制度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为加强医院内部审计监督,促进廉政建设,维护单位合法权益,改善经营管理,结合本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二)医院内部审计是对医院财务收支及其他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依法实施内部监督的活动。医院特配备兼职内部审计人员,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对医院内部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审计。
(三)医院审计人员在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依法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对医院法人代表负责,并报告工作。业务上接受上级审计机关的指导和监督。
(四)审计人员应遵守职业道德和审计纪律,依法审计,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
(五)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或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实施回避制度。
(六)审计人员对本院下列事项进行审计:
1、财务计划及预算的执行和决算;
2、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
3、建设项目、修缮工程的预(概)算、决算;
4、资产购置、使用和管理;
5、经济效益评价和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
6、经济合同的签订和执行:
7、国家财经法规和医院财经规章制度的执行;
8、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
9、院领导、上级审计部门交办的审计事项。
(七)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权限:
1、根据内部审计需要,要求有关单位或部门按时报送计划、预算、决算、报表和有关文件、资料等;
2、审核凭证、帐表、决算,检查资金和财产,现场勘测实物。
3、参加与经济事项有关的会议,参与经济合同的签订;
4、对审计涉及的有关事项进行调查,并索取有关文件,资料等证明材料;
5、对严重违反财经法纪,严重损失浪费的行为,作出临时制止决定;
6、对阻挠、妨碍审计工作以及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可采取必要的临时措施,并提出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建议;
7、提出改进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和纠正、处理违反财经法规行为的意见;
8、对审计工作的重大事项,按照有关规定向上级内部审计机构或审计机关反映;
(九)审计人员工作的主要程序:
1、根据上级要求和医院的具体情况,拟定审计项目计划并予以实施。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审计时间安排、审计项目安排,审计对象、范围.重点、计划时间、审计的程序、步骤和方法、审计人员的配备、分工和职责等有关事项;
2、调查了解被审计部门的有关情况,编写审计方案,根据审计方案向被审计部门发出审计通知书,在实施审计前三天,送达被审计部门;
3、审计人员在所负责的项目范围内进行有关检查、取证、分析、评价,填写审计工作底稿,审查核对发现的一般问题,可以随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提出意见或建议。如发现重大问题,应及时向医院负责人汇报。
(十)一个审计项目结束后,审计人员应将全部审计资料:包括审计项目计划、审计通知书,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工作底稿、各种审计证据、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书等文件进行分类归档,建立审计工作档案,按规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