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安全生产条例
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
《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已由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8年9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8年9月28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及相关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有关法律、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 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
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当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第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实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明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确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条例,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有关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条 监察机关依法对下一级人民政府和本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人员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实施监察。
第八条 各级工会组织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维护职工安全、健康等合法权益,发现违反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程的行为,或者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有权提出处理建议,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进行妥善处理。
第九条 行业协会应当根据行业特点,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供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咨询服务,加强行业自律。鼓励、支持和规范中介机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
第十条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应当履行安全生产宣传义务,进行公益性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舆论监督。
第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 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第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本单位各级、各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和考核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当包括下列相应的内容:
(一)安全生产检查和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
(二)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
(三)危险作业场所及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四)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措施;
(五)职业卫生的预防措施;
(六)安全生产的经费管理;
(七)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管理;
(八)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九)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
(十)安全生产奖励;
(十一)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内容。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第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组织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定期研究安全生产工作。
第十四条 矿山、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上的,应当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照不低于从业人员百分之一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至少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一人,其中从业人员在七人以下的,也可以指定人员负责安全生产管理。
前款以外的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上的,应当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照不低于从业人员千分之五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足三百人的按照不低于从业人员百分之一的比例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也可以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第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承担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费用,并建立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矿山、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依法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培训,经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特种作业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为从业人员无偿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教育、督促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劳动防护用品。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应当定期进行检验,防护性能失效的不得使用。
第十七条 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危险物品生产以及道路交通运输等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专户存 储,专项用于下列事项:
(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二)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安全防护用品;
(三)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
(四)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及监控;
(五)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整改;
(六)安全技能培训及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七)其他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支出。
按照前款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在成本中列支。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应当接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归档保存,保存期不得少于二年。
维护、保养、检测记录应当包括安全设备的名称和维护、保养、检测的具体情况以及时间、人员签名等内容。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其户外生产经营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
第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在易燃、易爆、强腐蚀、粉尘、高温、毒物、辐射、电力设施以及可能发生坠落、碰撞等各类危险因素的工作场所和设施、设备上设臵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应当规范制作和设臵,并保持完好无损。
第二十条 存在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一)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对运行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并建立健全运行管理档案;
(二)定期检查和评价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态;
(三)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验、检测;
(四)在重大危险源的明显位臵设臵安全警示标志;
(五)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监控措施报所在地县级以上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 体育场馆、旅游景点、商场、宾馆、饭店、影剧院、歌舞厅、网吧等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遵守下列 规定:
(一)设臵符合紧急疏散需要且标志明显的出口、通道,并保持其畅通;
(二)配备消防、通讯、广播、照明等应急设施和器材,并保证其正常使用;
(三)禁止违法、违规存放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性和放射性等危险物品。
前款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生产经营设施的承载负荷或者生产经营场所核定的人数控制人员进入,必要时,引导人员疏散。
第二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有关部门组织审查。
第二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鼓励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物品等生产经营单位以及公众聚集的经营场所,参加有关安全生产的责任保险。
第三章 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工伤保险待遇;
(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三)了解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职业危害因素以及防范和应急措施,获得符合国家规定和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四)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五)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时,可以停止作业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六)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后依法提出赔偿要求;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二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二)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三)及时报告生产安全事故或者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四)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主动进行自救和互救;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二十六条 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死亡的,死亡者的直系亲属除依法获得死亡者享有的工伤保险待遇外,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单位还应当向其一次性支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赔偿金,死亡赔偿金数额为本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十二倍。
未参加工伤保险或者无营业执照以及未经依法登记、备案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从业人员死亡的,除由该单位向死亡者直系亲属按照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支付相关费用外,还应当一次性支付本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十二倍的死亡赔偿金。
第四章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
(二)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制定安全生产重大政策及措施;
(三)组织、督促、支持各有关部门、单位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督促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四)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对公共安全设施、应急救援装备、事故隐患治理的投入;
(五)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七)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安全生产意识;
(八)法律、法规和上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 门履行下列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职责:
(一)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指导、协调和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组织安全生产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具体实施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管理和考核工作,综合监督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
(三)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安全生产形势综合分析和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作,定期通报本地区安全生产形势,发布安全生产信息;
(四)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五)经同级政府授权,组织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
(六)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本行政区域重大危险源数据库信息系统和监管制度;
(七)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查询系统,及时记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的违法行为和处理情况,供社会公众查询;
(八)组织、指导、协调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可以依法委托其所属的安全生产执法机构,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履行下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一)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实施行政许可和监督管理;
(三)依法对本行业、本领域生产经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和重大危险源监管制度,督促、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四)定期分析本行业、本领域的安全生产形势,制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并向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定期报送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伤统计等相关信息;
(五)参加生产安全事故调查,配合做好事故善后工作,落实事故处理的有关决定;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三十条 乡(镇)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
(二)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应当责令限期改正,并及时向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对乡(镇)人民政府报告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应当及时处理。
第三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循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二)组织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不得妨碍被检查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三)不得因个别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而责令全行业停产停业整顿;
(四)对生产经营单位自身无法排除的事故隐患,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直至隐患排除;
(五)不得在其监管的生产经营单位参股或者变相入股;
(六)监督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应当形成书面记录,并存档备查。
第三十二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过程中,应当互相配合。发现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处理,并形成书面记录备查,接受移送的部门应当及时进行处理。需要联合检查的,应当组织联合检查。
第三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及其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第三十四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活动,协助当地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做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和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应当予以劝阻,并向当地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第三十五条 提供安全生产评价、设计、培训、检测、检验等服务的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资质,在确定的业务范围内从事安全生产中介业务。安全生产中介机构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转让或者出借资质证书;
(二)超越资质范围从事业务活动;
(三)扩大收费范围或者提高收费标准;
(四)转让、转包承接的服务业务;
(五)泄露服务对象的技术或者商业秘密;
(六)对本机构设计的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
(七)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六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对具有下列情况的生产经营单位实行重点监督管理:
(一)存在重大危险源的;
(二)存在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
(三)发生过较大、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根据重大危险源数据库信息,定期组织专家对重大危险源的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第三十七条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受理和查处通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并对收到的举报进行登记。对决定受理的举报事项,应当组织调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并督促落实。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为举报者保密。举报的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的,对举报者应当给予奖励。
第五章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及事故调查处理
第三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生产安 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应急救援的指挥和协调机构;
(二)有关部门或者机构在应急救援中的职责和分工;
(三)应急救援队伍及其人员、装备;
(四)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程序;
(五)紧急处臵、人员疏散、工程抢险、医疗急救、通信与信息保障、信息发布等应急救援保障措施方案;
(六)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七)经费保障;
(八)其他有关事项。
第三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将所制定的预案及时报所在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备案。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工作的指导,做到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人民政府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
第四十条 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物品等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危险目标的确定、分类及其潜在危险性评估;
(二)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组成单位、组成人员及职责分工;
(三)事故或者险情报告程序;
(四)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程序;
(五)应急救援装备、设备、物资储备及调运;
(六)现场紧急处臵、人员疏散等具体措施方案;
(七)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八)应急救援经费的保障;
(九)其他内容。
第四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后,应当按照本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施救,控制事态发展,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不得瞒报、谎报。
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害需要抢救治疗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抢救治疗并支付医疗救治费。
第四十二条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证据。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态扩大及疏通交通确需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采取设臵标志、绘制简图、摄像或者照相等措施,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第四十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接到较大、重大、特大事故报告后,应当根据事故等级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开展事故救援工作,协调解决事故应急救援、善后处理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并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应急救援进展情况。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支持、配合事故救援,并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
第四十四条 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实行分级负责的原则。
重大事故由省人民政府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较大事故由设区市人民政府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一般事故由县级人民政府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同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承担事故调查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可以授权或者委托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必要时,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其他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第四十五条 上级人民政府可以授权或者委托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下级人民政府作出的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结果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法履行审查、许可、颁发证照等行政许可及监督管理职责的;
(二)未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情况的;
(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未按规定组织救援致使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扩大的;
(四)阻挠、干涉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或者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
(五)事故调查报告违背客观事实的;
(六)要求被审查、验收的生产经营单位购买其指定的安全设备、器材或者其他产品的,在安全生产事项审查、验收过程中收取费用的;
(七)不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职责,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或者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未依法采取措施、未及时移送有权部门处理,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
(八)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四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给予警告,并在当地媒体上予以通报: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不符合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
(二)未按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比例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
(三)未按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的。
第四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未定期检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性能失效的防护用品、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劳动防护用品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未对其户外生产经营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的。
第四十九条 存在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未按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采取安全措施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未采取措施控制人员进入或者引导人员疏散的,处以三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拒绝、阻挠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处罚。
第五十二条 安全生产中介机构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的,责令停止中介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单处或者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资质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故意拖延或者拒绝落实经批复的对事故责任人处理决定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十四条 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由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决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五条 街道办事处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参照本条例有关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六条 本条例自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福建省劳动安全卫生条例》同时废止。
第二篇:福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安全生产
福建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安全生产 应急救援工作经费财政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立项情况
为确保我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经省政府领导批示,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主要立项依据有:省委编办《关于设立福建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的批复》(闽委编办[2008]146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应急资源普查的通知(闽政办[2010]155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闽政【2010】22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省安监局<关于我省职业卫生监管职能划转及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的王惠敏副省长批示通知》、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省公安厅<关于贯彻落实省领导重要批示精神依法理顺我省烟花爆竹安全监管职能的请示>(闽公综(2015)226号)的批示》
(二)资金情况
财政授权总拨入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经费48.91万元,项目资金于2016年已全额到位。支出31.0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63.44%,本结余17.88万元。
(三)项目情况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项目主要内容为: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协调过程中有关具体事务性和技术性工作。参加国家及安全生产工作各类会议,组织指导全省应急救援专职队伍人员开展业务工
作,赶赴较大以上事故现场协调处置事故救援,派出人员参加全省安全生产年中、年底及专项工作检查考核,开展应急资源普查统计工作,组织完成全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日常保障工作、协助省安监局做好省职业卫生监管、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监管职能等。
(四)主要绩效目标
降低行政成本,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二、评价过程
(一)评价主体
项目使用单位:福建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 项目类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经费 项目承担部门:福建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
(二)评价范围
本次评价的范围为2016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经费项目,该项目包括工资福利、办公费、公务车运行维护费、差旅费、邮电费、其他费用。实际项目资金支出总额31.03万元,此次绩效评价覆盖率达100%。
(三)指标体系设计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经费绩效评价共设置三大类指标体系,每一类均设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价标准,权重以及评价得分。
一级指标一般包括项目资金投入情况、项目实施情况,项目产
出与效益共计三项指标。
二级指标一般包括时效情况、项目立项、资金落实、业务管理、资金使用管理、产出数量、产出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持续性影响、服务对象满意度共计十一项指标。
三类指标一般包括项目实施时间差异、绩效目标合理性、绩效指标明确性、绩效指标完成率、项目立项规范性、成本控制率、资金到位率、到位及时率、资金使用率、财政投入乘数、目标制定合理性、管理制度健全性、支撑条件保障、目标完成率、财务制度健全性、财务信息规范性、参加全国会议及开展应急救援业务工作、赶赴较大以上事故现场协调处置事故救援频率、减少直接经济损失、降低事故死亡率及受伤率、事故总量及安全生产环境、服务对象对各项监管依法方面满意度共计二十二项指标。
(四)评价方法
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选用的评价指标包括项目立项情况、社会效益、资金管理情况、财务管理状况、项目运行情况等衡量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的指标。
通过审查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经费支出账目,核实项目资金到位率、使用率以及资金使用的合规合法性;通过座谈、咨询和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汇总安全生产监督相关制度的建设、项目资金投入所带来的生产安全事故总量的降低、死亡人数的减少、经济损失的减少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可持续效益;委托有关部门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绩效目标评价结果。
(五)评价结论
1、得分情况
2016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经费项目自评得分88.45分,自评等级为良好。其中得分较高的指标有:
(1)、产出质量-赶赴较大以上事故现场协调处置事故救援频率。实际2016至少派出2名以上人员赶赴较大以上事故现场协调处置事故救援,赶赴现场达49次,该项得7分。
(2)、经济效益目标-减少直接经济损失。实际2016同比减少直接经济损失1.5%以上,该项得7分。
(3)、社会效益目标-降低事故死亡率、受伤率。实际2016全省发生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下降8%以上,该项得7分。
扣分较多的指标有:
(1)、目标完成率-完成率大于95%得满分,每低5个百分点,扣一分。实际2016完成使用资金31.03万元,目标完成率为63.44%,此项满分5分,实际得0分。
2、总体评价
2016,我中心在省安监局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帮助下,面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新形势、新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应急救援管理制度、举办各类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班,以加强应急预案的管理和实施;开展应急立体救援演
练,进一步完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强化应急救援能力,为全省防范和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三、存在问题
1、部门预算的编制质量不高。在编制组织收入预算时,采用上年基数+本年调整数的方法来确定,使得预算编制的结果粗糙简单。
2、制定的项目绩效目标大部分为定性指标,定量指标相对较少,可比性较差,给绩效评价带来一定的难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结果。
3、项目预算执行进度较慢,资金使用率较低。2016年项目资金使用31.03万元,资金使用率为63.44%,未能及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有关建议
1、依据统一的预算科目和规定的收支标准、程序编制预算,要考虑上年总的支出水平以及近年来的财务收支状况,认真测算支出范围、开支标准,合理安排项目资金。
2、结合安全生产工作特点,科学设置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使评价结果更贴切反映项目的实际执行情况,使报告更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3、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预算管理,合理安排资金,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福建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
2017年06月15日
第三篇:福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挂牌督办办法
福建省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挂牌督办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我省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挂牌督办工作,有效减少、消除安全生产隐患,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挂牌督办办法的通知》(交安监发〔2013〕470号)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我省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挂牌督办事项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省交通运输厅负责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挂牌督办管理工作。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具有安全管理职能的单位(以下简称“挂牌督办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和管理权限,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挂牌督办工作。第四条 被挂牌督办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单位或交通运输企业(以下简称“被挂牌督办单位”),应当按照挂牌督办单位的要求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和安全生产隐患整改工作。第五条 挂牌督办程序包括:核实挂牌督办信息、送达挂牌督办通知书、督促整改、核销。
第六条 挂牌督办单位对下列事项实施挂牌督办:
(一)上级单位或部门督办整改的安全生产事项;
(二)发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需进行整改的;
(三)存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隐患,需重点督促进行整改的;
(四)存在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和安全管理问题,需重点督促进行整改的。
第七条 省交通运输厅对下列事项实施挂牌督办:
(一)省政府、交通运输部及其安委办交办需由厅牵头督办整改的;
(二)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需厅督促进行整改的;
(三)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需厅重点督促进行整改的;
(四)厅直属单位和驻闽交通运输中央企业存在突出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的;
(五)其他需要厅重点督促整改的。
第八条 涉及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隐患和对于问题特别严重、可能导致重特大事故或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重大安全隐患,可视情况报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同级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挂牌督办。
第九条
按照“一岗双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厅挂牌督办的安全生产事项由厅安委办或相关处室和厅直相关单位提出,报厅领导批准,以厅安委办的名义挂牌督办,并由提出的处室或厅直单位负责跟踪督办。第十条 挂牌督办信息来源包括:
(一)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报告的;
(二)上级部门及挂牌督办单位督查检查中发现的;
(三)上级管理部门、本级人民政府责成挂牌督办的;
(四)公众举报或新闻媒体报道并经查实的。
(五)其他途径获悉并经查实的。
第十一条 挂牌督办通知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故或安全生产隐患名称;
(二)被挂牌督办单位名称;
(三)督办内容;
(四)整改要求;
(五)办理期限;
(六)核销程序。
第十二条 被挂牌督办单位应当根据挂牌督办通知书的要求,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并持整改方案报送挂牌督办单位备案。整改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目标和任务;
(二)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三)整改措施、时间和应急预案;
(四)人员、经费和物资保障。
第十三条 挂牌督办单位应当跟踪被挂牌督办单位的整改情况,指导、督促其按要求完成整改工作。
第十四条 被挂牌督办单位应当按照挂牌督办整改方案,开展整改工作,并接受挂牌督办单位的监督检查。第十五条 被挂牌督办单位完成整改后,应当向挂牌督办单位提交整改报告。
第十六条 挂牌督办单位应当对被挂牌单位整改情况进行核实,根据核实验收情况下发予以核销或不予以核销通知,对不予以核销的应当说明理由,并责令继续整改。第十七条 被挂牌单位非自身原因导致不能按期完成整改的,应当说明原因,制定安全防范保障措施和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报挂牌督办单位。
第十八条 对未按挂牌督办通知书要求进行整改或经2次以上整改仍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挂牌督办单位应当给予被挂牌督办单位通报批评、安全生产约谈、列入安全生产重点监管名单或黑名单。情节严重者,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第十九条 挂牌督办单位应当建立挂牌督办管理档案,并按规定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第二十条 各级挂牌督办单位应当于年中和年末将管辖范围内安全生产挂牌督办情况报送上级管理部门。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具有安全管理职能的单位根据本办法,制定各自安全生产挂牌督办制度。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福建省交通运输厅负责解释。
第四篇:福建永悦科技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
福建永悦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开展惠安县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重点整治百日行动”》和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公司安全生产实际,决定从6月底至9月底在公司范围内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特制定本安全生产大检查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学习、贯彻落实“任何风险都可以控制,任何违章都可以预防,任何事故都可以避免”的理念,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为依据,进一步加大检查监管力度,通过全面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化工作,巩固和丰富公司安全标准化建设成果,控制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二、检查目标
通过检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提高从事安全生产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推进安全生产管理的程序化和现场安全防护的标准化,最大程度消除安全隐患和违章违规行为,进一步完善安全保证体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彻底排查事故隐患,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安全生产任务的持续稳定进行。
三、组织领导
公司成立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领导小组。
检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陈志山
副组长:黄晓栋
组员:冯 澜黄腾安王清常王革平袁曙辉
徐伟达 赵炳昆王河阳徐泽波
四、整治范围和内容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上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
2、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
3、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4、消防安全情况;
5、事件事故管理情况;
6、人员三级安全培训情况;
7、现场作业票证管理情况。
五、组织方式和实施步骤
本次安全生产大检查车间自查自纠和公司检查督查的方式进行。
(一)学习宣传发动阶段(7月1日至7月2日)
公司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大检查动员会议,进一步动员和部署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进一步强调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思想和行动
统一到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上来;做到全覆盖,零容忍,全员参与,严格监督,彻查隐患,不留死角,务实整治,确保安全生产大检查取得实效。
(二)自查整改阶段(7月2日起至8月底)
对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彻底的大检查。从本质安全需求入手,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要求,严格细致,认真检查事故易发的重点场所、要害部位、关键环节,排查出的隐患、问题要制表列出清单,建立台账,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管理方案,并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排查情况、整改方案和整改结果,都要经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在单位内部公布,接受职工监督。
(三)迎检阶段(9月初至9月中旬)
接受各位安全管理部门、安全大检查督查组对本单位安全大检查工作进行抽查督查。
(四)总结提高阶段(9月中旬至9月下旬)
对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认真进行全面总结,重点总结安全生产大检查中形成的好的做法、好的经验,隐患排查治理的成果,值得改进的地方等。安全生产大检查总结报告于9月30日由公司安环部汇总、分析、报告。
六、检查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充分认识此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重要性,结合我公司实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走过场,以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来检查、发现问题。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针对我公司实际情况,明确重点部位和重点区域,对安生产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要登记建档,重点监督,切实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落实责任,自查自纠
成立安全大检查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和分工,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对查出的隐患,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限期进行整改。
(四)强化氛围,形成合力
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要大力宣传安全发展科学理念、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和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全处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全处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福建永悦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6月30日
第五篇:福建某化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008(001)003号
签发: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为进一步促进和强化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彻底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发生,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事故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的规定,结合工厂安全生产管理具体情况,建立和制定本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事故隐患实行分部门管理和分级负责制。
一、事故隐患的定义
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的规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二、事故隐患的分类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1、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2、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3、事故隐患按照其可能造成的事故性质和危害程度,共分三类:
(1)一般性事故隐患:指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导致一般性安全生产事故的隐患。
(2)重大事故隐患:指随时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隐患。
(3)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指随时能够造成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而且事故征兆比较明显,已经危及公司及操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隐患。
4、事故隐患按照其发现途径和方式,共分三类:
(1)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事故隐患。
(2)各有关部门上报的事故隐患(包括书面或口头反映)。
(3)举报的事故隐患。
二、事故隐患的处理方式
1、一般性事故隐患:要求有关单位或部门限期排除。
2、重大事故隐患:应做出暂时局部、全部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的强制性措施决定,进行限期整改。
3、特别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做出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的强制性措施决定,并 及时进行人员疏散、加强安全警戒等相应措施,强制立即进行彻底整改。
三、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和上报
根据公司《事故管理制度》规定,各车间(部门)对分管领域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和上报实行排查整改和上报责任制。
1、对单位和个人通过各种途径上报的事故隐患,工厂、车间(部门)应及时按规定进行查实,认真协调进行彻底整改。
(1)车间(部门)下属岗位和个人通过各种途径上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由车间(部门)负责按规定及时进行查实。对本部门有能力进行整改的应认真进行彻底整改,整改完成后将整改情况书面报送工厂安全部门备案;对本部门无能力整改的要及时上报公司、工厂主管领导和厂部备案。
(2)各车间(部门)和个人通过各种途径上报公司、工厂的事故隐患,由厂部按规定及时进行查实,工厂主管领导和厂部协调各单位进行彻底整改,整改完成后工厂安全部门将整改情况记录备案。
2、科室、车间(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情况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尤其要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治理。
3、各科室、车间(部门)对重大隐患或一时难以解决的隐患,要及时采取必要的临时安全措施,并立即上报工厂主管领导和厂安全部门备案,由工厂主管领导负责协调解决;工厂主管领导不能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应随时上报公司领导,召开公司办公会研究解决措施;本公司无法协调解决的,立即向县政府或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4、工厂、科室、车间(部门)要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将员工举报、检查发现、上报等各类事故隐患发现时间、隐患具体情况、采取的措施、监管责任人、整改结果、复查时间等一一进行详细记录。
5、工厂安全部门对事故隐患进行定期汇总向工厂主管领导汇报,并对事故隐患整改情况进行督查。
对事故隐患未按照职责进行认真排查和治理或未按规定上报各类隐患而导致发生问题的,按国务院《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公司《事故管理制度》及有关法规严肃处理。
2008年1月21日
主送:工厂各车间、部门 抄送:总裁办、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