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金融控股集团的协同效应和风险管控
浅析金融控股集团的协同效应和风险管控
金融控股集团作为金融分业体制向金融综合化体制(混业体制)转变的历史演变进程中的一种金融组织(结构)创新,自20世纪80 年代以来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和发展,引起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广泛关注,并且对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体制、金融市场、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伴随着我国金融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早已从初期试点发展到必然趋势。金融控股集团作为一种金融组织的创新,既能有效发挥分业经营体制下的风险隔离优势,又能实现混业经营体制下的综合经营优势,因此这种组织模式远比单纯的分业经营更具有实践意义。提高对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把握和风险认识,加强对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管控,对于构筑金融控股集团的架构,以及保证该构架得以稳健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金融控股集团所具有的协同效应及存在的特定风险和利益冲突问题,并对如何防范和降低金融控股集团的多种风险进行了理论探讨。
一、金融控股集团的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的内涵,可解释为金融控股集团内部各金融实体运用各自的竞争优势和资源来对成员实体彼此之间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协调行动,实现控股公司整体上的价值增值。集团公司的业务平台之间关系越密切,彼此资源协调与整合的效率越高,其协同效应就越会被充分发挥与增强。金融控股公司所具有的协同效应可归纳为以下内容。
(一)市场竞争力效应
金融控股集团由于拥有不同的金融子公司,能够实现集团快速扩张,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增强自身的市场力量和提高金融行业集中度,增强对金融市场经营环境的控制与影响,从而获得长期稳定盈利的机会。由于市场势力强,不容易受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多元化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可以凭借其在规模及不同业务领域经营优势,在单一业务领域实行低价竞争,从而取得竞争优势。金融企业可以将交易条件锁定在有利于自身的水平,取得垄断地位,击垮竞争对手,迫使
其退出,从而为自身在此行业或领域的长期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管理协同效应——战略管理
与差别效率通过金融控股公司统一制订和实施战略规划,能够促进不同金融子公司的管理团队达成战略共识,实现管理整合与行动整合。如果不同金融子公司战略不统一在同一金融控股公司旗下,各自的自主性较强,彼此合作的机会和达成行动共识就比较困难。而共识的一致性与行动效率和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管理协同还表现在管理效率差别上。如果某金融公司的管理资源短缺,经营管理队伍效率较低,则通过金融控股公司对其并购后,有效补充和调整原金融公司存在的管理缺陷,剔除无效率的管理者(不称职的管理者),使其经营管理资源比较能够适应该公司经营管理的要求。
(三)协同优势与规模经济效应
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角度解释金融控股集团的协同优势的
实现问题。金融控股集团通过跨业经营和不同金融子公司运作,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效果,可以达到降低整体经营成本、提高技术开发能力和营运效率的目的。在金融服务业至少有两种潜在的产生规模经济的来源:在共同创造和服务过程中的内部或成本规模经济,以及在服务中的外部或收入规模经济。内部的规模经济可能来自于利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的超额容量来生产更多种类的产品,或者利用客户信息(信用历史、信用等级等)来提供多元化的产出。当顾客从一个地方就能够获得各种所需的金融服务,就存在外部规模经济。随着当前金融业竞争的加剧,金融机构的利润日趋平均化,因此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对于金融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真正具有竞争力的金融企业都是具有超大规模的资产和资本实力,并取得较强的规模效益。
(四)资产组合效应——多元化协同
由于市场环境不确定,为了降低和分散风险,企业通常采用跨业经营的方式,实现多元化经营,通过多元化利益实现集团利润长期相对稳定,避免大起大落与收益的脆弱性。其隐含的假设前提是,通过多元化经营降低的市场风险足以弥补由此增加的管理成本和产生的新风险。金融控股集团的组织架构采用集团跨业、子公司专业的模式,受到更多金融集团的效仿。
(五)营销协同效应
通过加强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子公司的营销整合和营销定位分 工,实现更好的市场占有率或市场份额。具体可表现为联合营销、交叉销售、客户共享、梯度营销等。例如,由于商业银行具有网
点和客户优势,在零售客户业务方面具有极强的不可替代性。商业银行可以为集团辖属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积极代理银证通、基金销售及集合投资理财计划等。商业银行在销售上述产品的同时,也有利于做大做强自身的零售客户业务。
(六)产品协同效应
产品协同效应不仅表现在各个金融子公司的金融服务产品可以相互供给、相互补充,共同搭建统一的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整个金融控股集团的客户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不同子公司之间可以共同开发产品,相互利用各自资源联手开发特色金融产品,这一点显得更为突出,可以为金融创新输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从国际金融市场近20 多年来的情况看,金融控股集团和金融跨业经营制度的放开,大大加快了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创新步伐,其重要原因就在于金融控股集团具有产品创新的温床效应和催化机制。
(七)技术协同效应
金融控股集团可以根据辖属不同子公司的业务特征和业务需求,牵头负责开发和维护业务技术系统,并建立统一的数据库,为各子公司的业务经营打造共同的技术运行平台,这无疑会节约技术开发费用和技术人力投入。同时由集团出面协调,也比较容易解决那些耗资较大的项目开发,能够确保集团技术系统的先进性。
(八)财务协同效应
一个有累积税收损失和税收减免的企业可以与有盈利的企业进行合并,具有实现合法避税的作用,取得短期税收优势。财务协同效
应就是通过不同水平现金流的子公司的汇合,使集团拥有更加稳定和更加充足的现金流。
由于金融控股集团辖属金融子公司受经济周期的冲击是不同的。如果资本市场不景气,证券公司的经营发生亏损,则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盈利可以通过集团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实现财务协同效应。
(九)品牌效应
金融控股集团由于拥有众多金融子业务,不仅在金融同业提 升了地位和实力,而且由于对客户服务的功能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改进,客户满意度大大增强。这无疑具有新的品牌价值,并惠及各子公司业务经营的绩效。
二、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一)金融控股集团的固有风险
金融控股集团从宏观层面考察,还存在一定负面效应,具有一定程度的外部不经济性。金融控股集团除具有分业经营下的专业化金融机构所具有的一般性金融风险外,还具有金融控股集团这一组织创新所产生的特有风险。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关联交易风险
关联交易是指公司或其附属公司与在本公司直接或间接占 有权益、存在利害关系的关联方之间所进行的交易。目前对于关 联交易的界定,是根据国家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 其交易的披露》来规范的。集团公司实体间的关联交易,使得集 团下属子公司的经营状况相互影响,增大了集团的风险。集团内
实体间的关联交易包括资金交易、相互担保与抵押、为了避税或逃避监管目的相互转移利润等。如果集团内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防火墙”机制,则该问题将更加严重,有可能助长集团内公司之间的关联贷款和内幕交易行为。在关联交易中,由于存在着不少不等价交易及虚假交易、变相违法违规交易、风险隐藏与转嫁交易
等,这种违背诚信原则的内幕交易和欺诈行为,就是不公平的关 联交易,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其危害性是难以控制的。2.市场过度控制风险或超级垄断风险
金融控股集团下设各类不同金融子企业,高度集中的金融资源,易形成权力的集中和权力的滥用,一旦发展到对市场的过度控制与超级垄断,就会破坏市场正常运行的效率,严重影响到公平竞争法则,特别是中小金融企业的正当利益。此外也会阻隔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的传导效应。
3.系统传染风险或金融危机
当金融控股集团的某子公司发生重大风险时,由于存在业务关联可能会传染给其他子公司,加大了集团的总体风险,乃至危害到集团整体的安全运行,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由于金融控股集团的涉及面较广,其风险对经济体系的冲击较大,一家金融控股集团的危机往往会波及到整个金融体系,严重的会酿成全局性金融危机。
4.资本重复使用和计算导致财务杠杆过高风险
金融控股集团是以资本为纽带的金融集团,控股公司对子公司的
管理也是以资本控制力来实现的。当控股母公司向子公司投入资本后,子公司将资本再次投向新的子公司时,就会发生同一笔资本被使用多次,形成一定的财务杠杆,这就存在资本的重复使用问题,从而影响到实际的资本充足率。金融控股集团的子公司相互持股参股以及子公司与控股公司的相互持股,无疑放大了投入资本的使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券联合会和国际保险监管协会在1999 年联合
发布的《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原则》指导性文件中,提出了资本金重复计算的监管问题。当金融控股公司从外部筹集资本后再向子公司拨付资本金时,一方面金融控股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计录了这块资本,另一方面子公司也会在其资产负债表上记录这块资本,资本被计算了两次。重复计算会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整体资本评估结果产生影响。当存在重复计算资本金时,根据单个资本衡量办法评估的集团整体资本,可能会高于集团从外部实际筹得的资本金。尽管内部产生的资本对单个公司是有意义的,但只有外部新增资本才对金融控股集团整
体带来积极支持,因此集团整体资本的评估应该扣除集团内部相 互持股的资本金。
5.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导致的监管风险
主要是金融控股公司的治理结构与各子公司的治理结构的健 全性问题。如果金融控股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与管理影响到各子 公司的独立经营,或者子公司的决策层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则法
人治理结构是有缺陷的。此外金融控股公司往往是规模庞大的大 型金融集团,具有相对复杂的法人结构、业务活动结构和管理结 构,增大了集团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难度,使对金融控股公司 监管的难度大大增加。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涉及多个行业监管 当局,需要各方统一协调行动。尽管每个监管当局能够有效控制 各自监管对象的风险,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换机制,很难掌 握集团整体的风险状况,易产生监管盲区和监管隐患。(二)金融控股集团的利益冲突
金融控股集团内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不同子公司之间的目标是不同的,难免会发生利益冲突。特别是在参与证券业务方面的利益冲突更为显著,比如证券发行权的不合理获取、证券销售中的真实信息隐瞒或不公正搭售产品、内部信息的泄露与滥用谋利等。金融控股集团的利益冲突可以概括为以下12 个方面:
1.为支持证券价格,银行向第三方不谨慎地发放贷款。在一个多元化金融集团内部或者允许商业银行经营证券业务的情况下,证券公司能否成功地销售证券对于商业银行具有很大的影响,商业银行可能会向第三方贷款,其条件是贷款的部分或全部必须用于购买其证券公司所承销的某种证券。这种行为不仅会扭曲市场机制,而且还会导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恶化。
2.向商业银行证券部门或者是金融集团内部的投资银行子公司所承销证券的发行公司,发放贷款。例如,商业银行的证券部门或者同一集团内部的证券公司承销某公司新发行的股票,商业银行可能劝
说其客户购买这种股票。如果这种发行有失败的危险,商业银行就
可能向该发行公司贷款支持证券的发行,以防止根据证券公司建议购买该种股票的投资者进行起诉,从而造成风险积聚。
3.商业银行向证券部门直接发放贷款。尽管各国金融监管当局都对商业银行向证券部门的贷款比例进行了限制,但是商业银行可以绕过这种监管,向第三方贷款,并要求接受贷款方必须向商业银行证券部门或集团的证券公司子公司进行再贷款。
4.多元化金融集团功能选择的两难境地。在金融市场上,证券公司的主要功能就是推销证券,而商业银行则必须向客户提供公正的咨询。如果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的证券业务具有了较紧密的利益关系,它就不能保证向客户提供公正的咨询。其结果可能是,尽管存在更为有利的投资项目,但是,商业银行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有可能向客户推销它的证券部门或集团投资银行子公司所承销的证券。
5.通过银行证券部门承销新的证券弥补不良贷款损失。这种做法实际上属于债务重组的一种形式。当商业银行发放了一笔没有支持的贷款之后,为了避免贷款损失,商业银行可能会鼓励客户利用它的证券部门或集团证券公司子公司发行新的证券,从而使商业银行能够收回贷款,证券部门则获取手续费收入。例如,商业银行可以向处于财务困境中的借款人施加压力,要求后者发行商业银行想要承销并向公众出售的证券,在此条件下,将发行收益用于归还贷款。这样商业银
行就可以将破产风险转嫁给外部的投资者。
6.金融集团内部各部门通过合谋从经济上锁定客户。由于多元化金融集团同时向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因此,在集团内部某一部门向客户提供某种类别的金融产品或服务时,如果该客户同时需要其他种类的金融服务,那么这一服务部门就可能通过经济锁定的形式,要求该客户购买集团其他部门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客户拒绝这种建议,该服务部门就可能以改变服务条款相威胁。例如,银行可以利用与企业 的借贷关系向客户搭配销售其他金融产品,以提高融资成本或通 过不再续定贷款限额,要挟企业购买它所承销的证券。7.证券部门将未售出的证券
打入商业银行的信托账户。当证券部门有一些低质量的证券未售出时,为了避免遭受重大损失,证券公司可能会寻求以适当的价格将这些不良证券配臵到集团的其他部门,比如商业银行的信托账户。由于银行对储蓄者的咨询顾问作用,银行也可能向客户推荐它所承销的证券,即使市场上有更好的投资机会,银行仍可能利用其所扮演的信托基金经理的角色,将其所承销的证券中未售出部分,“抛售”给它所管理的信托账户。
8.在一个多元化金融集团内部,商业银行的董事长同时在集团非银行部门的董事会任职。如果存在这种情况,董事会内部所做出的有关商业银行业务或非银行业务的决策,就可能受到该商业银行董事长投票权的影响。
9.信息优势冲突。在多元化金融集团内部由于商业银行和证券
公司掌握着众多客户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可能被集团内部其他部门所利用,从而导致不公平的竞争。利益冲突也可能产生于“内部信息”,即商业银行可能以企业未曾预料到的方式,利用在承销企业证券时了解到的机密信息,例如,直接或间接向企业的竞争对手公开这些信息等。商业银行向证券业务扩展所可能带来的部分利益冲突,如向信托
账户倾销证券、搭配交易或“内部信息”问题,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在专业型金融机构中显现出来。即使商业银行不承销或包销证券,仍有可能存在利益冲突。
10.不同金融业务机构的企业文化差异与利益冲突。多元化金融集团一方面追求业务多元化,另一方面又强调集团一体化,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多元化金融集团一般都拥有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多种金融服务子公司,目的在于实现金融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但是这些子公司处在不同的竞争环境之下,要求不同的管理技能,需要保持各自
独特的文化。多元化金融集团所追求的协同效应,只有在上述业 务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和互补性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多元化金 融服务需要建立多元化的金融企业文化,但是多元化金融集团又 追求通过为客户和消费者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以实现协同效应。
多元化金融集团的管理者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以一种整体性的 方式来管理这种多元化文化,也就是要在防止公司“分离主义倾 向”与实现综合金融经营的协同效应之间建立一种动态的平衡。
11.经济势力的集中。多元化金融集团设有各种金融业务单位或子公司,同时还是企业融资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甚至是企业的控股股东。这种经济金融资源的高度集中,必然使金融监管者和市场竞争者担心出现势力集中和垄断问题。从理论上讲,如果金融业在寡头的控制下,难以保持市场的有效竞争,市场价格往往被大的金融寡头所主导,但是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尤其是网络金融的迅速发展,资本流动更加自由化,金融业的进入门槛越来越低,甚至一些大型工业集团
和高科技网络公司都可以迅速进入金融服务业。金融业的竞争逐 步加剧,大型金融集团利用垄断地位兴风作浪的可能性减少了。12.网上综合金融服务过程中的利益冲突。网络综合金融服务是现代金融竞争的新热点,在金融集团提供网上金融服务过程中,仍然会出现利益冲突。在传统服务与网上服务并存的时期,两种类型的服务机构为争取集团的投资,可能会产生竞争。网上金融服务的发展初期,投入规模大,但见效较慢,集团需要从其他部门的盈利中拿出相当大的一部分投入到新的网络金融部门。因为传统盈利部门要承受新业务活动可能带来的财务负担,因此可能引起这些部门的消极反应。此外在对传统分销网络依赖比较大的部门,网上渠道必然影响到传统销售渠道的利益,这些传统服务部门也可能做出一些有损公司利益的行为。在多元化金融集团内部,网上综合服务平台是一种“公共产品”,因此在运营过程中会产生“搭便车行为”和“道德风险”。
三、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管控
(一)建立信息隔离墙制度、防火墙制度
纵观各国金融监管立法,金融监管当局解决金融控股集团潜在风险和利益冲突问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限制金融控股集团内部各业务单位之间某些信息的流动来控制和防范利益冲突的发生,这种信息的隔离措施被称为“信息隔离墙”。另一种是禁止组建全能银行(即由银行为核心建立的金融控股集团)以阻止利益冲突的产生,这种方法为美国1933 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所采用,核心内容是禁止银证跨业,史称该种制度为“格拉斯—斯蒂格尔墙”,也即“防火墙”。
1.“信息隔离墙”制度
“信息隔离墙”制度最早确立于美国的证券业中,英国在20世纪80 年代初引进“信息隔离墙”办法,并将之广泛运用于银行业,在英国1983 年颁行的《有执照交易商(业务行为)规则》中,将“信息隔离墙”定义为:“建立的一种安排,借以使从事某一部分业务的人所获信息,不被从事另一部分业务的人(直接或间接)所利用,从而使得各个业务部门的分开决策没有涉及业务上任何部分或任何人在该事情上可能持有的任何利益”。“信息隔离墙”制度是为防止滥用信息优势从而导致潜在利益冲突而设臵的,其本质是“一种把金融机构分成各个独立的部分,以避免敏感信息在各部门间相互流动的一种安排”。“ 信息隔离墙”的设立应考虑许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首先,应确定存在信息泄露潜在危险的部门,其目的是为了创造影响这些部门报告实践的审慎政策和标准,不至于让所有的金融组织
和业务部门受制于这种信息隔离的管制。其次,需要制定一系列严格管制各部门间信息流动的准则和程序。这些准则通常是通过金融组织的雇员及相应部门在年度会议上的建议修订而成,一般包括接近计算机文件的规则、复制部门的报告或文件的规则、同组织不同部门间人事调动规则等。并且,这些准则常规定通过法律诉讼或经济惩罚的方法
来促使各金融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遵循上述规则。此外,应制订定 期监督制度,以确保上述准则确实得到遵守。监督行为应是随意 执行的,并且不事先通知所涉及的部门。通常,定期监督制度能 够促使各部门在实践中遵循上述审慎监管准则。2.“防火墙”制度
“防火墙”特指“限制银行与证券子公司之间的交易,特别是 信用交易”的措施。一般被用来泛指隔离银行业与证券业的系列 措施,“格拉斯—斯蒂格尔防火墙”指的就是由美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所确立的有关分离银行业、证券业的法律制度的统称。随着全能银行制度成为国际金融业的主流,针对银行跨业经营产生的弊端而设立的“防火墙”制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各国金融当局设立的“防火墙”主要包括两个构成要素:一是法人防火墙——银行须通过“关联公司”(如银行控股公司、异业子公司等具有产权联系的公司,但须为独立的法人)兼营证券业务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服务。二是业务防火墙——在银行与经营证券业务的关联公司之间设立防止利
益冲突弊害发生的隔离措施。“防火墙”制度通过在全能银行内部 的银行部门与证券部门之间,在信息和人事交流、业务交往等方 面做出限制,以防止银行和证券业务间利润转移和互补而造成的 不良后果,从而维护金融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美国1999 年颁布 的针对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中,对以银行为核心 搭建的金融控股集团内部的“防火墙”作了比较具体的制度安排。《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标志着美国金融业已进入跨业经营时代,银行全能化已是大势所趋,其“防火墙”制度也有了很大发展。主要内容包括:
(1)美联储可以随时要求银行控股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向其提供财务状况报告、财务和运营风险的监督和控制制度、它们和同属一家银行控股公司的经营存款业务的分支机构之间的任何交易记录等。即使那些从业务内容上看不属于美联储监管的分支机构,若美联储有恰当的理由认为那些分支机构的经营会对同属一家银行控股公司的存款机构带来一定风险,美联储也可以要求那些分支机构提供上述相同的报告;另外,美联储可以进行现场稽核。
(2)对经营存款业务的分支机构和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分支机构在员工和具体操作上有严格的分离,对承销商、自营商和银行从经营的业务内容上又作了重新的界定。
(3)银行控股公司若直接或间接持有任何一家公司的股份,该
银行控股公司所有经营存款业务的分支机构必须有良好的资本充足率、良好的管理、在过去有满足区域信贷需要的良好记录等,并且在满足条件情况下已经向美联储申请成为金融控股集团。全能银行存在潜在利益冲突一直是反对采取全能银行模式的主要理由之一,但“信息隔离墙”和分离金融业务的“防火墙”制度的确立,为有效解决全能银行的潜在利益冲突问题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所有防范和控制全能银行
潜在利益冲突的法律手段中,“两墙”制度是最为有效的,且监管
成本较低。尽管全能银行的利益冲突问题可通过诸如下列法律设 计予以减轻:要求银行在向其有股权投资的公司提供贷款时,事 先取得监管机构的批准;银行披露书和客户同意书表明,政府存 款保险不包括客户的股权投资;要求银行的股权投资部门具有较 高资本要求的规定;有关管理部门的监管要求,以保证只有具备 资格的专家才能允许其指导股权投资;银行若不遵守有关规定或 有过失,监管机构有权予以制裁的规定等。但上述规定往往导致 监管成本大幅提高。而“两墙”制度一旦建立,就成为全能银行 各业务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基本行为规范,这些规范不能任意更 改或破坏,否则将受到法律的惩罚。这种强制性、一次到位的法 律规定减少了其他法律监管手段的繁琐和高额成本,能比较有效 地防止利益冲突的发生。全能银行通过构筑“两墙”制度,能较有效地隔离内部各业务单位之间的风险,即通过法律隔离的手段来防
止风险在各业务单位之间的传染,从而达到防范和控制利益冲突的目的。1999 年以前的美国银行要从事全能化业务,必须通过银行控股公司的方式进行,而如果要采取银行持股公司模式,为了防止证券公司(即银行持股公司的附属子公司)所致的任何损失影响其同胞银行
(sister bank)的健全,避免滥用利益冲突,必须在两者之间设立“防
火墙”。具体措施是:禁止银行向证券公司贷款;银行不得为了提
高证券公司所承销证券的变现性而向公司贷款或提供担保;银行 不得为了支持证券公司所承销的证券的本息而向个人放贷,而且,证券公司不能在承销期或承销结束以后的30 日内向银行或信托账
户出售证券;银行和证券公司不得有董事或职员的连锁兼职;除 非客户同意,禁止银行与证券公司之间秘密交换信息;证券公司 不得由银行支持,也不能被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保险等。这些限制 旨在确保银行与其证券公司所引致的风险在财务上分离开,确保 最后贷款人和存款保险功能除银行部门外不再扩张及证券公司。所以,“两墙”制度将全能银行不同业务单位的风险予以强制分离的方法是防止其利益冲突产生的有效法律手段。总之,在全能银行制度成为各国金融业主流的趋势下,设立“信息隔离墙”和“防火墙”以
防止利益冲突已成为各国金融立法的理性选择。但也应注意到,随着全能银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展,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两墙”制度在防范利益冲突方面仍有待改善。而且,“两墙”制度的设计也应特别注意力度,太强太厚的“两墙”会阻碍全能银行业务的开展,降低其效率;而太松太薄又会导致利益冲突无法防范。所以,根据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设计出适合本集团现实需要的“两墙”制度才是最佳选择。
(二)加强对金融关联交易风险管理,提高内控水平
金融控股集团公司要充分认识金融关联交易的风险和危害性,应制定明确的金融关联交易的制度规范,纳入严格监管的视野下,要加强对巨额金融关联交易和重要金融关联交易业务的动态监察与申报管理,这对于维护整个金融市场和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所有金融控股集团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建立和完善公司重大关
联交易的信息披露制度。关联交易本身也有其积极性的一面,可以发挥不同金融企业的优势和资源的互补效应。这也是金融控股集团的优势之一,通过加强集团内部资源的整合协调,实现功能互补、交叉分销、合作联动,支持合理的金融关联交易的正常发生,以内部合力来
提高金融集团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在大力推动金融控股集团建立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好金融控股集团的协同效应与金融关联交易的风险监管两者之间关系,加强对关联交易风险的监管,以确保金融合力的有效发挥。金融控股集团的建立,必然会加速金融关联交易的发生
规模
和频率,但金融关联交易有其合理性,不能以过去的成见来看待 和担忧金融关联交易,似乎金融关联交易就是内幕交易,动辄采 取怀疑和谴责的监管做法。重要的是健全和落实防火墙制度,加 强对金融关联交易的监管和重大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管理,将金 融关联交易控制在以促进资源共享和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与市场竞
争力为目的的基础上,而不是力图将风险向其他平台转嫁,同时 对银行向证券公司的融资行为要纳入更加透明化的操作机制下进
行管理。只要按照业务符合审慎性原则和合规性原则进行操作,比如建立授信额度、产品组合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制度,在明确各 自分工和操作流程情况下,在管理透明、控制有方的情况下,切 实建立和完善防火墙制度,完全可以充分发挥金融控股公司这一 组织模式的协同效应,并在较大程度上避免和减少关联交易带来 的风险和危害。
(作者单位: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经营部,博士后)
第二篇:企业内部风险管控
企业内部风险管控
威胁企业商业安全的根源,在于来自企业内部的管理风险以及外部的经营风险。企业对外经营运作过程中,面临各种经营风险,包括因竞争对手的恶意竞争行为导致的风险、因合作伙伴履约资信问题导致的风险以及因经营环境变化导致的风险,如国家法律、政策的变化。
企业内部管理追其根源,均在于人力资源的掌控,因此我们通常将企业的内部管理风险概括为“人力资源风险管理”。
人力资源风险管理中最常见的几类问题,包括:黑单、泄露公司机密及商业秘密、虚报或假报帐目等。出现以上问题,究其根本,有三个层面的原因:
第一,目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
第二,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制度制订不足,特别是有些企业根本没有建立人力资源道德风险的防范和监督制度,公司管理层对公司制度执行不力,甚至参与有损公司利益的行为;
第三,员工职业素养有待提高,缺少必要的职业规范和素质或者道德水准、特别是尽职性不高。
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建立并完善内部人力资源风险防范体系和危机处理机制,控制内部人力资源风险,从而保障企业商业安全。
企业增强风险控制能力,首先,必须建立事前防范保障机制。设立对应聘人员和重要岗位待聘人员的资质审核程序,全面、深入核实其背景资料,同时也可通过心理测试,获取一些其它途径无法得到的真实信息,比如应聘人员是否对企业隐瞒的、档案材料中无记载的重要背景信息,如是否有犯罪前科,是否有吸毒、同性恋和其它不良嗜好,是否加入非法组织,是否是国外间谍或竞争企业的商业间谍。
其次,建立事中预防监控机制。事中预防监控是事前防范的延伸。公司内部,要对在职人员,特别是重要岗位员工进行公开的定期、不定期考核或心理测试;加强对员工个人职业素养的培训与提高,完善新员工的培训机制和对在职员工的考核机制。公司外部,可聘请专业的调查公司对重点岗位员工的尽职状况进行定期保密调查。
最后,建立事后危机处理机制。公司内部要设立专门的危机管理部门,并不断健全和完善部门制度;公司外部,可聘请专业调查公司对在职人员、离职人员的职业去向进行追踪调查。
我们对不同阶段对风险控制的程度有一个大概的统计,基本上是:事前控制:100%,事中控制:85%,事后控制:15%。可见事前对风险和危机进行控制是最有效的。因此,企业加强风险控制,建立人力资源风险管理体系,其重点也在于建立事前的风险防范和事中风险监控机制。总结以上风险控制方法,现阶段企业人力资源风险控制与管理应着眼于以下方面:
1、企业必须培养事前风险防范的意识,并建立相应的监督体制,以确保这种意识落实到现实的管理过程中;
2、企业监督体制的建立和实际运作,包括雇佣资质调查和背景调查、风险测试机制;
3、企业须建立完善的数据记载机制,对记载数据进行分析并合理利用。
胡明杰
2010年8月17号
第三篇:风险管控学习心得
随着社会法制化的推进及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只有建立、健全并执行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够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做到基业长青。
掌握先进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及职业舞弊等理论;掌握快速诊断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方法,评价内部控制的效果并进行改进;提升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能力,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明确如何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建立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内部控制系统;通过企业运作中的典型实例学习明确主要业务活动中的控制要点、控制标准和控制方法。
此次培训使我系统地学习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功能,不仅知道了如何使用,更了解了原理,对今后的工作十分有帮助,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使工作的成果更美观,为自己的工作成果加分,使老板满意。
柳玉丰 2017年3月10日
第四篇:风险管控心得体会
风险管控心得体会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正处于转型之中,变化很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由于我国目前缺乏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不明晰、尚未形成先进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以及经济制度转轨的成本转嫁,导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在认识上也存在很大偏差。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客户对于银行网点的不满和期望,以及网点运营效率低下等各种风险因素都迫切要求银行业对现有内部风险积极进行防控。邮政储蓄银行为全面提升内部风险防控意识,提高综合竞争力,认真学习现代银行的风险管理经验,从稳健经营出发,从为城乡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和从事低风险的资产业务起步,通过不断加强银行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逐步拓展新业务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为有效评估和管理操作风险,银行需要建立专门的特殊框架和程序来给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安全和稳健保障。下面,我谈点我的见解。
(1)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尽快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银行信用内部评级体系和风险模型。利用定量方法准确地对风险进行定价,不仅可以提高资产业务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根据资产的不同风险类别制定不同的资产价格,这样不仅可以减低信用风险,而且可以提高银行利润,通过产品差异化扩大市场份额。
(2)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和激励机制,严格贷款等资产业务的流程控制,明确责任和收益的关系。
(3)利用新兴工具和技术来减少和控制信用风险,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
(4)建设内部风险控制文化。营造风险控制文化是指全体员工在从事业务活动时遵守统一的行为规范,所有存在重大操作风险的单位员工都清晰了解本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对风险的敏感程度、承受水平、控制手段有足够的理解和掌握。
(5)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实行三分离制度:1)管理与操作的分离,即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不能从事具体业务的操作,要办业务必须经过必需的业务流程;2)银行与客户分离,银行为方便客户,可以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尽量简化手续,但客户经理不能代客户办理业务;3)程序设计与业务操作分离。即程序设计人员不能从事业务操作。
(6)改善员工的知识和专业结构,全面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使其逐步适应邮储银行的发展需要。最大限度降低风险,这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加强领导
内部风险防控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网点自主内部控制功能的提升,把推进内部风险防控作为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客户满意度,提高网点的营销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乃至撬动全行内部安全意识,实现工作目标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作为对内部风险防控的内容、步骤、目标和要求都进行明确,为降低内部防控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2、坚持原则
坚持优化布控、提高效益原则。本着“稳定内部风险结构”的思路,合理调整内部安全意识,提高网点的创效能力。根据不同的区域和经济条件,加强对基础网点和自助网点的安全风险进行建设,各部门要对自身的安全问题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监督和评价考核, 对执行不力的要严肃追究责任,以确保内部风险控制的质量和效果,通过网点形象建设工作促进网点全方位功能的提升。
3、建立机制
控制银行内部风险是为了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服务,增加产品销售,但如果不重视内控制度建设、规章制度的落实和风险理念的教育,甚至以牺牲风险来增加服务的便利性,则有可能导致转型的失败。因此,加强员工思想道德教育和风险意识,狠抓制度落实和按章操作,建立先进的风险控制文化和合规文化,督促网点整改,巩固风险安全检查效果。
4、完善措施
通过专业的合规风险教育去进行企业改革,用统一的标准,规范网点的营销模式,实现服务标准化和客户体验的一致性,以提高产品销售能力,提升客户满意度。从而提高网点内部控制的全面转型,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
5、加强合规文化教育
加强合规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降低金融风险,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工作中,应该做到“三要”。一要树立正确指导思想。要在追求盈利的同时重视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防止出现为了片面追求高速业务增长而忽视风险防范和内控机制建设的倾向。特别要防止企业炒银行的思想。一个项目必然会引起多家银行竞争,在竞争中企业肯定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条件让银行增加贷款风险,要很好权衡利弊,切忌为了芝麻而丢了西瓜。宁愿不发展,不要盲目发展,而造成新的资金沉淀。二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始终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注重用制度来约束人,用制度规范日常行为。为此,要结合工作实际,制订并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来规范业务经营过程,确保有章可循,切实堵住各种漏洞,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现问题。要认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健全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评估和预警系统,要重视贷款风险集中度及关联企业授信监控和风险提示,重视早期预警,认真执行重大违约情况登记和风险提示制度。要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保证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建立自我调整,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制衡机制,要在追求自我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建立健全不断自我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操作风险防范。四要坚持思想教育。要紧紧抓住思想教育这一重要环节,经常开展有关规章制度的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党风廉政教育,不断增强依法合规经营的意识,利用金融系统身边发生的案例进行现身说法,使全体职工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
第五篇:产品风险管控
一、原材料入厂管控
原材料对企业产品的生产至关重要,是保证企业产品质量的基础。从生产的源头而言,原料控制是产品品质管控的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对生产的过程控制而言,品管人员可能只是在关键过程上进行控制,可是在实际生产中,质量问题并不是只在关键过程出现,若对所有生产过程都进行控制,品管工作就要面临人手不够的问题;对产品出货方面而言,品管部只是处在一个监督者的位置;总的而言,原料管控是抓源头,把异常预防在未发生之前;生产过程管控是抓过程,把异常减少到影响最小的情况下;产品出货管控是最后一关,尽量把异常品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减少客户的投诉情况和退货率。
要控制好企业原材料的采购质量和安全,需要从原材料供应商的评价、选择,加强原材料入库前的验收,提高仓储管理质量等方面来进行控制。
1、原材料分类及其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
(1)生产原材料应实行分类管理,突出重点
企业需要的原材料种类繁多,但不同的原材料对生产的产品质量影响不同。为便于进行采购质量重点控制,应按原材料对产品生产质量影响程度不同,将原材料进行分类管理。一般分为三类:
A类原材料:指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产品生产质量带来直接、重大影响(例如对产品关键功能、质量安全可能产生直接影响)的原材料。
B类原材料:指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可能给产品质量带来间接或较重要影响的原材料。
C类原材料:指一般为辅料,对产品质量影响一般或轻微的原材料。
(2)对原材料供应商的评价 实践表明,采购的原材料质量是否稳定,很大程度取决于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水平。因此,采购前应对提供各类原材料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价。
对A类原材料供应商的评价
对A类原材料供应商的评价是重点,一般要实地考察、评价其质量体系运行状况、既往供货情况、供货质量异常时的处理与整改能力,以及如期交货及交货数量能力、其产品的性价比、其售后服务能力(包括售后服务态度、及时性、效果)等。同时还要通过查阅供应商提供的资料,从供应商的其他顾客处侧面调查、了解,对提供的原材料样品进行测试和试用,对提供原材料质量的定期分析结果等方式进行评价。
对B、C类原材料供应商的评价。一般不实地考察,主要查阅供应商提供的资料,对提供的原材料样品进行测试和试用,原材料质量定期分析结果的分析等,即可达到对供应商评价目的。其中:对B类原材料供应商的评价,由采购部门提出“B类原材料供应商评价名单”和提供B类供应商的相关资料,或以往B类原材料检验、使用情况等质量、服务、价格等资料、信息,由研发、生产、品管等相关部门会签(评审),报高层管理者批准即可;对C类原材料供应商能力的评价,由采购部门提出“C类供应商评价名单”,由研发、品管等部门会签、采购部经理签字后执行。(3)对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与确定
合格的原材料供应商应通过选择来确定。而获得一个合格的原材料供应商,则取决于上述对各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评价的结果以及生产使用情况、价格、信誉等因素。因此,最后确定供应商,应适当多选择几家同种原材料的供应商进行对比,尤其在生产使用情况以及各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基本相当情况下。
2、严格原材料入厂控制
从评价合格的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并非可以万事大吉。供应商合格,只表明该供应商具备了提供质量相对比较稳定的原材料的基本条件,其实际到货的原材料数量是否存在短缺,质量是否能满足生产要求,还不能肯定。因此,原材料入厂前,还应按照以下要求严格把好入厂质量关。
(1)无法检验验证的原材料的验收。应依据原材料采购合同、随货同行的《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材料来验收;对个别低值而难以出具相应《合格证》、《检验报告》的原材料,必须提前提供样品。对随车没有携带《合格证》、《检验报告》的原材料,应拒绝验收、入库。
(2).对需检验验证的原材料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需检验的原材料入库前,采购部门应填写《原材料入厂通知单》交品管检验部门,品管检验部门出具合格的检验报告后,凭合格的报告入库。如检验不合格,则应做好《不合格品记录》单的填写,并及时填写质量信息反馈单向质量主管部门反馈,要求采购部门办理退换货手续。
(3)及时建立验收入库后的验收记录。保管员应建立《原材料入库验收记录》,记录包括:原材料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到货时间、到货数量、合格数量、验收时间以及相应的质量证明;并按材料类别、名称、规格分别登账建卡, 以备今后查询、确认。
(4)对急用或质量合格证明材料未全的原材料验收处理。对急用或质量合格证明材料未全的原材料,需及时反馈品管部,由品管部向采购部催要未到质量证明材料,并将此原材料按入库验收程序,暂存待检区,核实合格后方可办理验收手续。
(5)原材料外观质量的验收要检查原材料外包装物有无破损、缺陷,看包装物有无污染、渗漏现象,并查看产品标签是否完好、是否符合要求。
(6)对只有在生产使用阶段才能暴露出来的内在质量问题,原材料保管员要建立质量跟踪卡,保持与生产使用单位的沟通,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通知供应部门依规定处理。
3、严格入库的原材料质量控制
防止入库的原材料变质,是原材料采购过程控制的继续,关键要做好如下管理工作。
(1)对仓储原材料管理。对库存原材料尤其是A类原材料,应经常进行检查,做到不潮、不霉、不烂、不变、不坏、不损、不蛀。
(2)库房环境的管理。库房内货架、物品应摆放合理,过道通畅,门窗无破损,做到“三净”(地面、门窗、货架),无杂物、垃圾、灰尘。
(3)仓库原材料的堆码与遮盖。堆码和遮盖也是保证库有原材料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库存原材料必须依据其性能、储存要求进行合理堆码和遮盖。特别考虑A类原材料性能、包装质量、仓库地面情况,采取适当的码垛方法,达到防汛、防潮目的。
(4)原材料的检查。原材料进入库房,在验收、码垛的同时,要根据原材料分类及维护保养要求进行保养控制,即应进行定期或经常性检查,及时消除、处理隐患。
(5)原材料的出库管理。应遵守“先进先出”原则,特别应对仓储期长,货堆大,难以检查的原材料进行关注,要及时将这类原材料出库。同时,规范出入库过程行为,避免搬运过程对原材料质量造成损害。
4、原材料采购质量的定期分析
原材料采购质量的定期分析,是许多企业容易忽视、但很重要的环节。对原材料采购质量的定期分析,可以发现供应商供应的原材料质量在稳定方面是否有规律,也为下一步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以后对供应商的选择、调整,提供重要的信息、甚至依据。
原材料采购质量的定期分析,A类原材料一般每二月应进行一次;B类原材料每六个月应进行一次;C类原材料每年应进行一次。分析的内容主要有:原材料使用、检验等验收结果统计分析;供应商如期交货及交货数量情况;供货质量异常时的处理与整改情况等。
二、生产过程质量管控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控制,这个体系可以说是庞大的,生产上的任何一个人都属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人员,包括一线员工在内,也就是说一线员工的各方面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决定了产品生产质量的好坏,即我们常说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查出来的”。我们要重视生产上一些细节上的东西,正如所说的“细节决定成败”。所以说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一线人员不断反馈、生产管理人员不断跟进、分析的过程。
生产过程管控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以确定最适合的方法。例如,可根据人员安排、工艺要求及检验时间周期,进行巡检或定点检测,也可根据检验量及生产量进行全检或抽检。不管用何种检验方式,生产管理的“三现”(现场、现物、现状)要求我们处理问题要及时准确,从发现不良的地方查找异常品,并查找异常品发生的原因,以杜绝异常品再次发生。生产过程管控的目的是在生产前,及时发现不良,采取措施,防止大量异常品发生;在生产中,发现异常及时反馈并采取措施解决异常品批量发生,这也是品管现场人员的工作重点。同时,通过巡检和定点检测的实施,可防止生产过程的异常品流入下一道工序。
生产过程管控的重点是,确实做好首样检验,尽量避免大批量异常品发生,在首样确认中,应特别对不良原物料的信息进行确认,对该原物料批量投入试用,生产中要确实做好各项管控。其次,过程控制及过程检验过程中,对异常品发生频率较高的部位重点监控并检查确认。再次,新产品或试制品也是生产过程管控的侧重点。当然,也要考虑人员及设备因素,若新进人员较多投入生产或人员转岗操作,是生产过程管控的一个重点管控方面;机器设备方面要考虑设备的稳定性和维护情况,若机器设备不稳定或刚经过维护,也应是生产过程管控的一个重点管控方向。作业条件变动或关键工序的变更也应是生产过程管控的一个侧重点。必要时可进行三段式确认(首样确认、过程确认、成品抽样确认),条件允许可安排入库。
三、产品出货质量管控
出货管控是品管工作的一个需要坚持原则而又要及时沟通的环节。同一批成品出货到不同的客户手中,可能导致的结果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总结汇总,根据不同客户要求的侧重点采取灵活的处理及出货措施,在出货检验管控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制造出一个双赢的结果。当然,出货管控还要求我们仔细核对生产(订单)量和交运量,检查各种标示,把问题解决在未出厂之前。
公司要设产品出厂检验人员,对产品完成的质量情况进行抽检评估,看是否能达到客户要求,并参照相关文件对产品进行核对,确保产品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出货产品的质量情况可以说直接决定了出货产品客户反应情况。但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过程中进行控制,这样可以将一线不良降到最低,从而出货质量才会更有保障,倘若最后发现问题才去改善,就已经迟了,比如产品在生产完成才发现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返检,可修复性不良虽可以进行处理,但要耗费了多余的人力、物力。
产品生产完成出货了,不代表所有工作都已做好了,要做好售后质量跟踪,多与客户电话沟通,了解一下产品在客户处反馈出来的问题,此类问题可能是我们工作的遗漏,这样可以做到知己知彼,从生产上进一步调整,以让客户认识到我们在关注其产品,力争更多的订单。
四、产品使用风险管控
1、佳宝科技产品保修条款
保换、保修内容
1、佳宝科技智能家居系列产品实行三年保修。
2、保修保换仅限于主机,包装及各类连线、软件产品、技术资料等附件不在保修保换范围内。
3、若产品购买后的15天内出现设备性能问题,且外观无划伤,可直接更换新产品。在免费保换期间,产品须经过佳宝科技技术服务中心检测,无故障产品,将原样退回。
4、在我们的服务机构为您服务时,请您带好相应的产品保修卡;如您不能出示以上证明,该产品的免费保修期将自其生产日期开始计算。如产品为付费维修,同一性能问题将享受自修复之日起3个月止的免费保修期,请索取并保留好您的维修凭证。
下列情况不属于免费保换保修范围
未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安装、使用、维护、保管导致的产品故障或损坏;
已经超出保换、保修期限;
擅自涂改、撕毁产品条形码;
产品保修卡上的产品条形码或型号与产品本身不符;
未经普联许可,擅自改动本身固有的设置文件或擅自拆机修理;
意外因素或人为行为导致产品损坏,如输入不合适电压、高温、进水、机械破坏、摔坏、产品严重氧化或生锈等等;
客户发回返修途中由于运输、装卸所导致的损坏;
因不可抗拒力如地震、火灾、水灾、雷击等导致的产品故障或损坏;
其他非产品本身设计、技术、制造、质量等问题而导致的故障或损坏。
维修方式
1.当您购买的产品发生故障时,可凭购机发票和保修卡等有效凭证到产品购买处要求代为申请保换保修服务。由于佳宝智能家居系列产品实行全国联保,当您无法联系到经销商时也可以直接同我公司驻各地的办事处或公司客服部联系。
2.经销佳宝智能家居系列产品的经销商代客户向佳宝科技办事处或总部申请保换保修服务。对于符合保换规定中可直接更换新品的情况,经销商可直接给客户更换新品。3.客户或经销商将返修品发至佳宝科技的运费由客户或经销商承担,佳宝科技将保换保修后的产品发给客户或经销商的运费由佳宝科技承担。
特别声明
1.上述服务承诺仅适用于我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售出的佳宝科技智能家居系列产品。对于产品在售出时另行约定了售后服务条款的,以佳宝科技确认的合同为准
2.经销商向客户做出的非佳宝科技保证的其它承诺,我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请您在购买时向经销商索要书面证明,以便经销商对您的额外承诺兑现。
备注:本承诺其解释权、修改权归佳宝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公司产品设计及研发都必须进行实用性及可靠性进行评估,如产品出现故障对使用造成的影响。目前部份品牌产品使用总线制控制方式该种控制方式主控制器一旦出现故障系统将无法使用,那么我们设计时应规避该风险采用模块化、无线载波组网控制方式产品出现故障只有局部不能使用,使产品故障范围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