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神经内科抗生素使用规范
神经内科抗生素使用规范
自去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立法以来以来,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院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和规定,我科根据科室特点制定相关制度规定抗生素的应用制度,取得了一些成绩。使用原则如下:
(一)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确定为病毒性疾病或以为病毒性疾病的病人,不使用抗生素;发热原因不明者在弄清病原学诊断前,不宜使用抗生素,以免影响临床症状表现和病原体的检测;对于细菌感染的患者,应用抗生素前,应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结果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特别严重的细菌感染者,可按临床表现估计的病原菌选择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必须要有明确的指证,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
(二)抗生素的使用要严格分级管理制度,根据医院公布的医生使用抗生素权限,不同级别的医师决定不同级别的抗生素的使用,杜绝越级使用抗生素。特殊抗生素的使用必须要有科主任或拥有权限的专科医师经过讨论后方可进行使用,并在病程记录中进行记载。
(三)应尽量根病原学结果(如各种培养、涂片)选用敏感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前必须要有病原学检测,为明确病因提供依据;病原学结果出现后根据病情变化及实验室检测报告及时调整抗生素应用。
(四)抗生素的使用要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每三天应根据体温、血常规、病人体征等对所使用抗生素的效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或终止抗生素的使用。
(五)我科多为老年卧床患者,多合并坠积性肺炎、吸入性肺炎患者;患者多为年老体弱,多功能脏器功能减退,在使用抗生素时要考虑药物的副作用及患者肝肾功能状况,故应严格控制预防使用抗生素的治疗范围及选用种类及副作用。针对预防使用抗生素的病人,根据病情如无必要及时停止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六)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人体防御机制的重要性,不能过分依赖抗生素的功效而忽视了人体内在的因素,当人体免疫球蛋白的质量和数量不足、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吞噬细胞性能与质量不足时,抗生素治疗则难以秦效。因此,在应用抗生素的同进应尽最大 努力使病人全身状况得到改善;采取各种综合措施,以提高机体低抗能力,如降低病人过高的体温;注意饮食和休息;纠正水、电解质和碱平衡失调;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以及处理原发性疾病和局部病灶等。
具体药物选择: 抗生素的分类及特点
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抗结核药、抗真菌药及其他抗生素
1.1 β-内酰胺类 此类属于繁殖期杀菌剂其特点是:血药浓度高、抗菌谱广和毒性低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新型β-内酰胺类及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的复合制剂
1.1.1 青霉素类包括不耐酶青霉素类(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G、青霉素V钾片)、耐酶青霉素类(苯唑青霉素、氯唑青霉素、双氯青霉素及氟氯青霉素)、广谱不抗假单胞菌类(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广谱抗假单胞菌类(羧苄西林、呋喃苄西林、替卡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及抗G杆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流感杆菌等)及假单胞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尤其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抗菌活性更强
1.1.1.5 抗G杆菌,对G + 球菌及假单胞菌无效
1.1.2 头孢菌素类 此类属广谱抗菌药物,分四代第一、二代对绿脓杆菌无效,第三代中部分品种及第四代对绿脓杆菌有效,该类药物对支原体和军团菌无效
1.1.2.1 第一代头孢菌素 包括头孢噻吩氨苄唑林拉定对产酸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G + 球菌抗菌活性较第二、三代为强,对Gˉ 杆菌的作用远不如第二、三代,仅对少数肠道杆菌有作用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差,对肾有一定毒性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不动杆菌等无效其中头孢唑林拉定较常用
1.1.2.2 第二代头孢菌素 包括头孢呋辛克罗孟多替安美唑西丁等对G + 球菌包括产酸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与第一代相似或略弱,对Gˉ杆菌较第一代强,但不如第三代,对流感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尤其是头孢呋辛孟多,对绿脓杆菌、沙雷菌、阴沟杆菌、不动杆菌无效除头孢孟多外,对 β-内酰胺酶稳定
1.1.2.3 第三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他定三嗪噻肟哌酮地嗪甲肟克肟等对产酸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活性,但较第一、二代为弱,对Gˉ杆菌包括沙雷菌、绿脓杆菌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其中头孢他定抗菌谱更广,抗绿脓杆菌作用最强,其次为头孢哌酮头孢地嗪对绿脓杆菌、不动杆菌、类肠球菌无效除头孢哌酮外,对β-内酰胺酶稳定,肾毒性少见
1.1.2.4 第四代头孢菌素 包括头孢匹罗吡肟唑喃等抗菌作用快,抗菌活力较第三代强,对G+球菌包括产酸金黄色葡萄球菌有相当活性对Gˉ杆菌包括绿脓杆菌与第三代相似对耐药菌株的活性超过第三代头孢匹罗对包括绿脓杆菌、沙雷菌、阴沟杆菌在内的Gˉ杆菌的作用优于头孢他定头孢吡肟对G+球菌的作用明显增强,除黄杆菌及厌氧菌外,对本品均敏感对β-内酰胺酶更稳定
1.1.3 新型β-内酰胺类包括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帕尼培南、美洛培南)和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卡芦莫南)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定)抗菌谱极广,对Gˉ杆菌、G+球菌及厌氧菌,包括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脆弱拟杆菌均有极强的抗菌活力,对多数耐药菌的活性超过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各种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氨曲南对多数Gˉ杆菌包括肠杆菌科和绿脓杆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对G+球菌及厌氧菌无效,对β-内酰胺酶稳定
1.1.4 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组成的复合制剂 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够与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行自杀性结合,从而保护β-内酰胺不被β-内酰胺酶所水解,继续发挥抗菌作用临床上常用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有克拉维酸、舒巴坦和他唑巴坦,它们与β-内酰胺类组成复合制剂,对耐药菌株可增强杀菌效果,并可使抗菌谱扩大,常用的品种有安灭菌(阿莫西林加克拉维酸)、特美汀(替卡西林加克拉维酸)、优立新(氨苄青霉素加舒巴坦)、舒普深(头孢哌酮加舒巴坦)和他唑西林(哌拉西林加他唑巴坦)
1.2 氨基糖苷类 此类属静止期杀菌剂常用的有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奈替米星、西索米星及链霉素主要抗Gˉ杆菌,包括绿脓杆菌、肠杆菌科细菌、沙雷菌、不动杆菌等阿米卡星作用最强抗G+球菌也有一定活性,但不如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对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以奈替米星作用最强,对结核杆菌以链霉素最好对厌氧菌无效此类药物对听神经和肾有毒性作用,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1.3 大环内酯类 属窄谱速效抑菌剂,抗菌谱与青霉素G相似,主要为需氧的G +球菌、Gˉ杆菌及厌氧球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及部分流感杆菌对此类药物敏感对绿脓杆菌、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无效新大环内酯类包括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与红霉素相比,抗菌谱没有明显扩大,但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善和副作用减少是其明显进步阿奇霉素对G+球菌作用比红霉素差,对Gˉ杆菌比红霉素强,尤其对社会获得性肺炎(CAP)的常见致病菌、流感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均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可作为CAP治疗的第一选择
1.4 四环素类 属广谱抗生素因常见致病菌多已耐药,现在仅用于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及军团菌感染,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抗菌谱同四环素,但抗菌作用比四环素强5倍,米诺环素作用更强,对多数MRSA有效
1.5 林可霉素类 包括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抗菌谱较窄,抗菌作用与红霉素相似,氯林可霉素抗菌活性较林可霉素强4~8倍,主要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厌氧菌感染
1.6 多肽类 包括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及壁霉素多粘菌素B和E,肾毒性大,疗效差,只用于严重耐药的Gˉ杆菌感染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属于繁殖期杀菌剂,对包括多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粪链球菌等G+球菌有高度抗菌活性,对Gˉ杆菌多数耐药壁霉素抗菌谱与抗菌作用与万古霉素相似,但对表皮葡萄球菌稍差,对肠球菌和难辩梭菌强于万古霉素
1.7 喹诺酮类包括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氟罗沙星、依洛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格雷沙星、芦氟沙星、克林沙星、巴罗沙星、曲伐沙星等抗菌谱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相似而较广,对Gˉ杆菌抗菌活性较G+球菌强,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相比,新喹诺酮类在保持原有对Gˉ杆菌良好抗菌活性的同时,对G+球菌抗菌活性增强,以克林沙星、曲伐沙星最强;对G+厌氧菌抗菌活性也有所增强,其中曲伐沙星较甲硝唑高10倍以上,被认为是目前喹诺酮类对G+厌氧菌抗菌活性最强者;对其他呼吸科常见病原体的抗菌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如司帕沙星对结核杆菌抗菌活性较环丙沙星强4~8倍,对其他分支杆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及MRSA均具有相当活性临床上多用于院内感染,尤其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Gˉ杆菌及MRSA感染等近年来,细菌耐药率日益增加,尤其以肠杆菌、MRSA和绿脓杆菌最为显著本类药物可使细菌在各品种间产生交叉耐药,并对其它抗生素,如β-内酰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故选用时应注意选择适应证喹诺酮类药物新的分类法是将原来的第一、二代合称第一代,代表药物有萘啶酸、吡哌酸,抗菌谱为Gˉ杆菌,用于尿路和肠道感染;将比较早期开发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总称为第二代,代表药物有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抗菌谱为Gˉ杆菌为主,用于各系统感染;第三代是在第二代的基础上增加了抗G+球菌的活性,代表药物有司帕沙星、帕苏沙星,抗菌谱包括Gˉ杆菌和G+球菌,用于各系统感染;第四代是在第三代的基础上增加了抗厌氧菌的活性,代表药物有曲伐沙星、莫西沙星,抗菌谱包括Gˉ杆菌、G+球菌和厌氧菌,用于各系统感染第三、四代与第二代相比,主要是增加了对G+球菌、厌氧菌、支原体、结核杆菌、军团菌的抗菌活性,可作为CAP的第一线治疗用药
1.8 磺胺类 常用的有复方新诺明,多用于轻、中度细菌感染和衣原体感染,是卡氏肺孢子虫病的首选药物
1.9 抗结核药常用的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链霉素等异烟肼是抗结核首选药物,是一个细胞内外结核菌的全效杀菌剂,对繁殖期细菌效果较好,对静止期细菌效果差利福平对结核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作用在繁殖期和静止期细胞内和细胞外,为全效杀菌剂吡嗪酰胺为细胞内及酸性环境中的强效杀菌剂,乙胺丁醇对繁殖期细菌有抑菌作用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是组成初始短程化疗方案的最主要药物,乙胺丁醇(或链霉素)可参与短程化疗方案的组成以上药物联合应用,可增加疗效,延缓耐药性产生
1.10 抗真菌药包括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及5-氟胞嘧啶等两性霉素B是最强的广谱抗真菌药,尽管其毒副作用大,但仍是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对新型隐球菌、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念珠菌及曲霉菌等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氟康唑是广谱抗真菌药,对大部分念珠菌属、隐球菌屈和孢子菌属等有高效,但对曲霉菌无效伊曲康唑口服吸收好,抗菌谱广,对曲霉菌也有明显活性,毒副作用小5-氟胞嘧啶抗菌谱窄,对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有较强抗菌活性,对某些曲霉菌也有一定作用,与两性霉素B或氟康唑合用,可以提高疗效,防止耐药性产生
1.11 其他抗菌药物 如磷霉素,抗菌谱广,但抗菌作用不强,毒性低甲硝唑、替硝唑,对各种专性厌氧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疗效明显优于林可霉素,对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无效,可与其它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混合感染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2.1 应用原则与方法 经验性选药应先作痰涂片检查,可大致确定感染的病原体是G + 球菌或G-杆菌,这样可以使抗生素的选择相对具有针对性
在社会获得性感染中,病原体以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厌氧菌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为主,常选用红霉素类、四环素类、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林可霉素类及第一代头孢菌素类
医院内感染、老年人、有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免疫抑制患者感染中,以Gˉ杆菌为主(如肠杆菌科细菌、绿脓杆菌、不动杆菌)和G+球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厌氧菌为主,尚有真菌、结核和非结核类分支杆菌及少见的巨细胞病毒、卡氏肺孢子虫等常用耐酸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类、第一至三代头孢菌素类、亚胺培南、氨曲南、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万古霉素及抗厌氧菌药和抗真菌药在经验性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开展病原学检查抗菌治疗三天后,若肺炎的临床表现好转,提示选择方案正确,继续按原方案用药如若临床表现无改善或病情恶化,应调换抗感染药物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度高,抗菌谱窄、价廉、低毒副反应的药物如果无药敏结果作指导,应选用能控制常见Gˉ杆菌、绿脓杆菌和G+球菌的药物,对有误吸病史或腹腔、盆腔感染者,还应加用抗厌氧菌药物尽量选用毒副作用少的β-内酰胺类,剂量要足,给药方法要正确
2.2 联合用药与合理配伍一般细菌感染用一种抗生素能够控制,无需联合用药,但对病原菌不明的严重感染或患者有基础疾病并发心肺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或混合感染,应采取联合用药,可起到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联合用药的合理配伍应是繁殖期杀菌剂加静止期杀菌剂,如β-内酰胺类加氨基糖苷类,可起协同作用;静止期杀菌剂加速效抑菌剂,如氨基糖甙类加大环内酯类,有累加协同作用;青霉素类加头孢菌素类,可连续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产生协同作用;速效抑菌剂与繁殖期杀菌剂不宜联合应用,如大环内酯类与β-内酰胺类,因为速效抑菌剂可迅速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使其不能进入繁殖期,从而导致繁殖期杀菌剂活性减弱,产生拮抗作用泰能与哌拉西林合用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可出现拮抗作用,因泰能诱导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使耐酶力低的青霉素灭活
2.3 抗生素的后效应与给药间隔时间抗生素的后效应(PAE)指高浓度药物与细菌接触后,随着体内代谢,药物浓度逐渐降低,当浓度低于MIC时抗菌药物仍可持续抑制细菌生长,这种现象称为PAE各种抗菌药物对G+球菌都有不同程度的PAE但对Gˉ杆菌,只有氨基糖苷类与喹诺酮类药物有满意的PAE;碳青酶烯类及第四代头孢菌素对Gˉ杆菌有中等程度的PAE,而青霉素及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则几乎没有PAE
抗菌药物的投药间隔时间取决于药物的半衰期、有无PAE及其时间长短以及抗菌作用是否有浓度依赖性,原则上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应将其1日剂量集中使用,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以提高血药峰浓度;而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病菌的MIC时间,与血药浓度关系不大,故其给药原则应缩短间隔时间,使24h内血药浓度高于致病菌的MIC时间至少60%
浓度依赖性抗生素(杀菌作用有浓度依赖性,有较好的PAE),代表药物有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投药方法应提高血药浓度,适当延长投药间隔时间
介于浓度、时间依赖之间的药物(杀菌作用非浓度依赖有一定的PAE),代表药物有碳青酶烯类、第四代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万古霉素类等,投药方法介于上二者之间
除药敏学以外,投药间隔时间还要考虑药物的毒副作用与血药浓度的关系氨基糖苷类杀菌作用属于浓度依赖性,但其毒性却与血药浓度不直接相关,无论其半衰期长短,对肾功能正常者,将每日剂量1次应用与分成2~3次应用相比,其疗效不变或更好,而对肾、耳毒性反而降低;对肾功能减退者,氨基糖苷类应首次给予1 天的半量,以保持体液中的血药浓度,继则肌酐清除率计算每日用量,分2次给药同样属浓度依赖性的喹诺酮类药物,因其毒性与血药浓度相关,除半衰期很长的药物外,一般不采取每日应用1次,多数以每12h给药1次
第二篇:抗生素使用规范管理
抗生素使用规范管理
抗生素自问世以来,它在人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也是临床使用最多的药物,尤其在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目前抗生素的种类繁多,给临床医生选用药物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不合理用药现象显得较为普通。这样,不仅给病人经济上造成了一定的浪费,而且其药物不良反应也会对病人的身心造成损害,更为重要的是使细菌的耐药菌株增多,最终导致治疗失败。
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我国住院患者抗生素的实际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远高于30%这一国际水平,而在英美发达国家的使用率仅为22%-25%。另计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使用量、销售量列在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生素,而且我国住院患者抗生素的费用占总费用的50%以上,远高于国外的水品(15%-30%)。
我院100份住院病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调查分析中使用抗菌药物87例,使用率87%,其中一联用药25.28%,二联用药54.04%,三联用药20.68% 我国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记录显示,药物不良反应1/3是由抗生素引起的,抗生素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占了所有中西药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总数的近50%,其数量和严重程度都排在各类药品之首。特别是近年来抗生素使用不当引发的耐药病原菌种类及由此诱发的各种院内严重感染逐年上升。
长期以来,中国是世界上抗生素滥用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虽然出台过一些相关政策,但效果依旧不显著。近年来,频见报道抗生素引发的不良反应,给抗生素使用的整体环境敲了警钟。究竟该如何解决滥用抗生素引发的危机,是个值得充分关注的问题。而医院对抗生素使用的规范管理无疑是关键所在。
抗生素药物不合理使用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药不对症,无指征用药。抗生素适用于细菌引起的感染,对无菌性炎症等无效,因此,抗生素的选择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对发热原因不明、感冒及病毒性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抗生素。如目前上呼吸道感染疾病90%为病毒所致,而在我院治疗该类疾病时,抗生素的使用率几乎高达95%以上。另外,抗生素加抗病毒药应用于感冒发热已成为常规,而没有对发热病人采取各项检查以确定病因是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从而有针对性地用药。见
2、大量使用强效、广谱抗生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有的医师对抗生素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越广谱的抗生素越好,甚至认为哪种抗生素药物是新药、价格高的就是疗效好的药,而没有意识到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根据病情轻重、抗菌谱等多种因素来选择抗生素。主要表现为用药起点高,未能按照抗生素分线管理来使用药物,有时轻、中度感染就直接使用二、三线药物。如门诊经常有病人因饮食卫生而致腹泻、伴有腹痛,无其他症状,医师在喹喏酮药物的选择上,经常选择依诺沙星、培氟沙星注射液静滴,其实可首选价格相对低廉的氟哌酸或环丙沙星注射液。轻易使用广谱高效抗生素,很容易破坏人体内的正常菌落,导致二重感染及其他不良反应,给以后的治疗带来困难。
3、不合理联用,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由于医院条件的限制,难以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因此,医生以期达到良好效果常常采取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如在病历中经常可见到克林霉素与替硝唑联合使用,而克林霉素与替硝唑均对厌氧菌引起的感染有效,不应同时联合应用,另外两药合用容易使神经肌肉传导抑制增强,引起不良反应。这样重复给药,不但显得用药混乱,无法观察药物的疗效,而且还造成资源浪费,容易产生耐药菌株。
4、主观用药,较少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临床医师主观用药、经验性或臆断性用药较多,在对患者开药前较少进行微生物学标本检查和药敏试验,而是靠临床经验和感染部位选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经治无效后才做致病菌培养,这样很容易产生多重耐药菌株,从而使经验治疗转为目的治疗。如在随机抽查的我院100例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患者中,仅有10例进行病原学检查,离临床感染标本要求的50%送检率差距较大,其中还有多数患者是在频繁更换药物疗效不佳的情况下,才做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5、未能根据药动学/药效学用药,给药方案不合理。抗生素药物的合理用药与临床疗效存在密切关系,药物进入人体后,在血液及组织中形成不同的药物浓度,只有在感染部位的药物含量达到有效浓度时才能发挥其药理作用。如果只注意剂量,不注意给药方法,不研究血药浓度与效应关系,往往造成治疗失败。比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多非典型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及克林霉素属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所针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因此其抗菌原则是将给药间隔缩短,剂量不需要大,达到有效浓度即可。但是据病例观察,临床上此类药物如头孢噻肟钠、注射用克林霉素等经常是每日两次给药,这样就很难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科学的给药方案应采取间歇给药法,即将每次剂量溶于100ml液体中滴注,3-4次/d给药,这样能保证血药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尽可能长,可以增强抗菌作用,很好地发挥繁殖期杀菌的优势。原因不外乎三点:
1、人员因素。卫生技术人员药物和药物治疗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够,专业信息更新不及时,对有关抗生素的新知识、新理论以及不良后果认识不足,缺乏安全用药交代和指导等。
2、患者因素。有的患者依从性差,接受药物治疗时,往往急于求成,盲目听从他人或媒体的宣传,要求医生依自己意愿开药,对药物的疗效期望过高。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生素实行分级管理。结合医院和各个科室实际,根据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生素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三类进行管理,及时了解临床抗生素使用情况,并加以管控,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深入开展抗生素药敏试验,建立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加强病原学诊断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前提,抗生素的选择应以疾病的性质和病原菌为基础,同时还必须考虑到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患者的耐受力以及费用方面等。为了给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对就诊时疑为细菌感染的病人,要尽可能在应用抗生素前做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保证药物的合理使用。
开展药物治疗监测。包括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以及毒理学指标的观察。由于药物浓度和药物疗效密切相关,而有些抗生素药物治疗浓度和中毒浓度相近,过高的血药浓度会引起毒性反应,特别是对危重病人和婴幼儿,因此,开展血药浓度监测十分必要,这样才能使给药方案个体化,在提高药物疗效的同时也避免和减少毒副作用。
总之,做到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需要医院各个部门相互协作,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高对抗生素类药物的认识,从而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减少产生抗生素耐药的机会,最终达到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的目的。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减少经验性用药和习惯用药,强化医生根据药敏试验用药的观念,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综合能力。
一是推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提倡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熟悉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了解细菌耐药性变化,选择敏感抗菌药,为临床提供有效选择抗生素的重要依据,合理设计给药方案,减少经验性用药和习惯用药,强化医生根据药敏试验用药的观念,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的综合能力。避免医师盲目用药。
二,药师也应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关注专业领域的新进展,及时补充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分发挥药师的专业优势,与医生一起充分分析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制定和改进用药方案;协助医生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给药途径、给药方法及疗程;同时通过检测患者的用药过程发现和报告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三是对患者及家属加强合理用药知识的宣传。对患者及家属宣传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普及有关抗生素的使用常识,消除跟着广告走的自行购买行为,帮助他们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用药意识。
总之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应在严格的科学依据下,应用适宜的药物,适宜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控制感染或疾病的目的。使用中应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各种副作用的发生。
为了有效地控制感染而不引起体内菌群失调,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防止毒副作用发生和耐药的出现,应注意下几个方面:
一、单纯病毒感染者或估计为病毒性疾病不使用抗生素。
二、对发热患者应尽可能确诊后根据病情或细菌学方面监测结果选用抗生素。长期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可任意使用抗生素。
三、尽量避免皮肤、粘膜等局部感染使用抗生素,因局部使用较多发生过敏及导致耐药菌株的早发,特别如青霉素类、头孢类、氨基苷类等。
四、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必须有严格、明确的依据,应能达到协同的治疗效果,或以减少药量,减少毒副作用,防止耐药菌的产生为目的。如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或诊断明了的严重感染(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脑),混合感染,难治性感染等。除特殊需要外,应以二联为宜。不得堆积用药。
五、对一般感染,在抗生素使用后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后72-96小时,应考虑停药,特殊病种在明确诊断下可适当延长。
六、抗生素的使用应注意配伍禁忌及合理用药。
七、抗生素的使用应同药敏试验密切配合,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使抗生素准确有效的发挥疗效。
八、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保险性”预防用药。
九、为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应严格按药品规定要求做皮内过敏试验。
十、对老年人、孕妇、新生儿及肝肾疾患者有其他特殊病种者应特别注意到其生理、病理特性及个体差异,准确选药,适当调整剂量。18岁以下禁用喹诺酮类,糖尿病禁用加替沙星,三岁以下小儿尽量不用AG类
十一、对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应有专人进行疗效、数量及副作用、耐药性的统计,用以指导和制定合理应用的有关规定。对初诊者需认真询问过敏史,对过敏阳性者,病历须作醒目记载。
通过前期调查结果我院针对抗生素使用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结合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评价方法,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旨在规范我院临床医生在抗生素使用中的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应对措施等,经过一些行政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时已存在一些问题:
1、通过门诊处方调查中可以看出,门诊处方抗生素的使用率高达 50 %,住院部抗生素的使用率高达 87 %。高于卫生部要求的50%以下,也明显高于国际标准。抗生素仅适用于有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对病毒性感冒、麻疹、水痘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反而会产生耐药性,要严格执行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降低过高的抗生素使用率。如;我院有些门诊处方上诊断为“上感乳腺增生、糖尿病、癫痫、过敏性皮炎„„”,这些很明显的非感染性疾病也使用了抗生素。还有些诊断尚未明确,如诊断为“头痛、发热待查、月经过多、腹痛”,也先使用了抗生素,再做进一步的观察。针对这些盲目使用抗生素的现象,按照我院的抗生素使用制度和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指导原则。对于诊断尚未明确的不应使用抗生素,对于疑难病例收入院治疗。按照我院的抗生素使用制度。方能降低抗生素使用率,无指征用药明显减少。
2、针对抗生素使用类别的倾向性.抗生素使用药物的类别,克林霉素,头孢菌素类使用频率最高,(见)说明门诊过度依赖某几种抗生素,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应引起重视。由于克林霉素不用做皮试,较少发生病人因过敏而换药或退药的药品不良事件,还可相对缩短病人的就诊时间,因此各科的医生尤其是晚上都喜欢用克林霉素。但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相对头孢类要多,对于儿童安全性使用方面也缺乏有效的资料研究,一般情况不推荐儿童使用克林霉素。针对克林霉素用量较大的现象,药师对医生进行了用药常识的宣讲,之后克林霉素的用量明显下降,而头孢菌素由于广谱,不良反应少,使用更安全,逐渐成了主要的用药品种。
3、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比例较高。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无指针的预防用药,例如在急诊科,对于酒精中毒或安眠药中毒的病人也预防性使用了抗生素。从医生方面来说,有些人错误的认为抗生素是“保险药”,即便是无指征用药,也不会导致什么不良后果。还有的医生害怕治疗失败,导致患者的不信任,不论患者是否高危人群,都一律使用抗生素而防止继发感染。针对无指针预防用药这一问题,临床药师应该积极下临床,和相关医生沟通,并采取知识竞赛或会议交流等各种形式在全院普及抗菌药物知识的培训及更新干,减少无指针的预防用药。
4、存在明显不合理联用现象。在急诊科,普通外伤病人或结石病人使用了二联抗生素预防感染,明显无必要,预防性使用一种抗生素即可。在妇产科门诊人流清宫术后,90%以上使用二联抗菌药。内科有医生习惯将青霉素和哌拉西林舒巴坦联用,而联合用药的目的在于增加抗菌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减缓细菌耐药性。同类抗生素联合在一般情况下是无必要的,而对于主要抗菌谱相同的抗生素联合也是一种浪费。针对抗生素不合理联用这一现象,我院应制定抗生素合理使用制度,规定同类抗生素和主要抗菌谱相同的抗生素,在没有药敏试验的参考下,禁止联用;抗生素联用须有循证医学的根据并避免加重不良反应。
总之,我院抗生素使用存在 的问题较多。抗生素合理使用存在的问题较突出,要克服这些不足,一是应认真贯彻执行好《抗菌药物应用的指导原则》;二是广大医务人员要提高用药水平和对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认识;三是广大医学人员多对医生处方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并反馈医生不合理用药现象;四是医院应加强对合理用药的宣传和对医生处方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和医疗质量,使抗生素的应用真正做到安全、有效、经济。
第三篇:抗生素使用规范试题
1.全球因感染造成的死亡病例中,呼吸道疾病、感染性腹泻、艾滋病、结核病占85%以上,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对一线药物的耐药性接近(D)A 50% B 70% C 80% D 100% 2.由于青霉素G、红霉素的广泛应用,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的比例是(A)A 从1995年的5%增加到2004年的35% B 从1995年的35%减少到2004年的5% C 从1995年到2004年一直是35% D 从1995年到2004年一直是5% 3.在医院内感染中,术后伤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不包括:(B)A 肠球菌
B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铜绿假单孢菌
4.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B)A 革兰阳性菌 B 革兰阴性菌 C 真菌 D 支原体
5.在细菌所引起的医院内感染中,以(C)感染在我国最常见。A 尿路感染
B 术后伤口感染 C 肺部感染 D 皮肤感染
6.不属于院内获得性肺炎常用的经验性治疗方案的是:(D)A 半合成青霉素+氨基糖苷类 B 克林霉素+氨基糖苷类 C 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 D 头孢菌素+磺胺类
7.近年来医院内感染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革兰阴性细菌和厌氧菌如难辩梭状芽胞杆菌的分离率显著增加,这些细菌常常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耐药株分离率按高低顺序依次为:(A)
A ICU→普通临床科室→门诊 B ICU→门诊→普通临床科室 C 门诊→ICU→普通临床科室 D 普通临床科室→门诊→ICU 8.(C)是最易引起绿脓杆菌发生耐药的抗生素。A 头孢拉定 B 环丙沙星 C 亚胺培南 D 哌拉西林
9.对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宜首选(A)类抗生素。
A 碳青霉烯类 B 氯霉素类 C 大环内酯类 D 氨基糖苷类
10.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代码是(D)? A MRSA B VRSA C VRE D MDR-AB 11.MRSA肺部感染者可与下列哪类病人同室安置?(D)
A 使用呼吸机患者
B 气管切开患者
C 开放性创口患者
D MRSA尿路感染患者
12.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以下哪项是错误的?(D)
A 及时脱去手套 B 及时脱去隔离衣 C 及时进行手卫生 D 以上都无必要
13.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青霉烯类抗菌药主要用于(A)A 革兰氏阴性产酶菌 B 革兰氏阳性产酶菌 C 真菌 D 支原体
14.什么是MDRO?(D)
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B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C 万古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D 多重耐药菌
15.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不符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的是:(D)A 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生素 C 合理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D 发热原因不明者若无明显感染的征象可少量应用 16.万古霉素的抗菌特点没有下列哪项:(D)
A 对耐药金葡萄有效
B 细菌对万古霉素不易产生耐药性 C 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 D 对G-杆菌有效
17.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A 不必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B 正确合理的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C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 D 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的产生
18.已经感染的病人使用抗菌药物针对感染进行治疗时,应该明确(D)。A 是否存在感染
B 感染的部位及病原体 C 病原体可能存在的耐药性 D 以上都对
19.青霉素类药物中,对绿脓杆菌无效的药物是(A)。A 阿莫西林 B 羧苄西林 C 呋苄西林 D 替苄西林
20.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C)。A 环境消毒
B 合理使用抗菌素 C 洗手
D 隔离传染病人
21.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D)。A 72小时内 B 36小时内 C 24小时内 D 4小时内
22.氧氟沙星特点中错误的是(C)。A 广谱高效
B 可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道、肠道等感染 C 可用于儿科感染 D 可口服
23.对于耐青霉素金葡菌感染,可首选下列哪类药物(A)。A 一代头孢菌素 B 二代头孢菌素 C 三代头孢菌素 D 磺胺类乎
24.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描述有错误的为(A)。A 对G+ 菌作用甚强,大于第一、二代 B 对G-菌作用强 C 肾毒性甚小 D 对β内酰胺酶稳定
25.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首选(D)。A头孢菌素类 B氨基糖苷类乎 C大环内酯类 D万古霉素
26、克拉维酸主要作用为(C)。A 扩大抗菌谱 B 增高MBC C 抑制β内酰胺酶 D 减少耐药性
27、第一代头孢菌素特点中无(D)。A 对G+ 菌作用强
B 对G-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不稳定 C 对青霉素稳定 D 肾毒性低
28.亚胺培南特点描述有错误的为(C)。A 高效、抗菌谱广
B 常与西司他丁钠合用 C 单独使用 D 耐酶
29.对绿脓杆菌无效的抗生素是(D)。A 头孢匹胺 B 头孢哌酮 C 头孢他啶 D 头孢唑啉
30.Ⅰ类手术(清洁切口),主要感染的病原体是葡萄球菌等G+ 球菌,所以从药物抗菌谱考虑,应首选(C)。A 喹诺酮类
B 第三代头孢菌素 C 第一代头孢菌素 D 氨基糖苷类
31.患者 男 6岁 高热、呼吸困难,双肺有广泛水泡音,诊断为支气管炎,青霉素皮试阳性,宜选用:(D)A 氯霉素 B 四环素 C 头孢唑啉 D 红霉素
32、按卫生部《围术期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标准》Ⅰ类切口术后预防用药时间为:(A)A 术后24小时内停药 B 术后48小时内停药 C 术后用药3天 D 术后用药7天
33.Ⅰ类切口手术(清洁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D)
A 大肠埃希菌 B 克雷伯杆菌 C 绿脓杆菌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34.对细菌耐药率超过(C)的抗菌药物,应将预警信息及时通报有关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A 10% B 20% C 30% D 40% 35.对细菌耐药率超过(B)的抗菌药物,应该慎重经验用药。A 30% B 40% C 50% D 60% 36.对细菌耐药率超过(C)的抗菌药物,应该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A 55% B 65% C 75% D 85% 37.我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力争控制在(A)以下,并进一步降低。A 60% B 65% C 70% D 75% 38.全院病原学检查标本有样必采送检率力争达到(B)以上,并进一步提高。A 50% B 60% C 70% D 80% 3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代码是(A)。A MRSA B VRSA C VRE D ESBLS 40.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代码是(C)。A MRSA B VRSA C VRE D ESBLS 41.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代码是(B)。A MRSA B VRSA
C VRE D ESBLS 42.产超广谱ß-内酰胺酶的代码是(D)。A MRSA B VRSA C VRE D ESBLS 43.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多少小时后发生的感染判定为医院感染(C)。A 12小时 B 24小时 C 48小时 D 72小时
44.我院MRSA诊断时是指对以下哪一种药耐药(B)。A 环丙沙星 B 苯唑西林 C 万古霉素 D 克林霉素
45.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B)例以上同种同院感染病例的现象称为医院感染暴发。A 2 B 3 C 4 D 5 46.预防支原体肺炎应采取何种隔离措施?(B)A 接触隔离 B 飞沫隔离 C 保护性隔离 D 空气隔离
47.哪些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ß-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酶烯类均敏感(A)
A 不产酶的葡萄球菌菌株
B 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 C 产β-内酰胺酶的葡萄球菌 D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
48.全世界第1株VRSA是哪一年、在哪个国家发现的?(B)A 2001年 英国 B 2002年 美国 C 2003年 日本 D 2004年 印度
49.治疗MRSA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哪类类抗菌药?(D)A 替考拉宁 B 泰能
C 美罗培南
D 万古霉素等糖肽类抗生素
5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哪种抗菌药天然耐药?(A)A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B 万古霉素 C 左氧氟沙星 D 阿莫西林 51.“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中决定将万古霉素、去甲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多粘菌素、利奈唑烷作为那类抗菌药物进行管理?(A)A 特殊使用 B 限制使用 C 非限制使用 D 不使用
52.“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中决定将亚安培南/西司他丁、美洛培南作为那类抗菌药物进行管理?(B)A 限制使用 B 特殊使用 C 非限制使用 D 不使用
53.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规定是几天量?(A)A 1天 B 2天 C 3天 D 4天
54.鲍曼不动杆菌对下列哪类抗菌药不是天然耐药?(B)A 第1代头孢菌素
B 第2代头孢菌素 C 氨苄西林 D 阿莫西林
55.超级细菌(superbug)并非科学概念,一般指PDR与部分MDR,没有确切定义,以下细菌属于此列:(D)A MRSA/VRSA,VRE B MDR-PA,PDR-AB C ESBL(+)+AmpC(+)肠杆菌
D 以上都是
56.确定为医院感染者,医生必须(B)小时内在信息系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A 12
B 24 C 36 D 48
57.早期发现MRSA须加强检查、严密监测的高危人群不包含下列哪一项(A)? A 新入院的患者
B 年老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下患者 C 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者
D 住院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
58.医疗机构应当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以下正确的是(A)。
A 首选单间隔离 B 两人或者三人间 C 不必单独设置
D 可以同其他非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59.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下列(D)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A 气管插管
B 深静脉留置导管
C 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 D 以上都是
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除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B)A 不用实施手卫生 B 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C 没必要实施手卫生 D 以上都不对
61医生在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时必须做到(D)?
A 严格按照<<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手册》使用抗菌药物,正确采样,根据药敏使用抗菌药物
B 严格掌握万古霉素等高档抗菌药物的应用指征
C 及时开出“接触隔离”医嘱,并严格做好手卫生和接触隔离工作。
D 以上都是
62.职业暴露的原因有(D)。A 针刺 B 切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63.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什么原则(B)。A 一般预防 B 标准预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64.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D)。A 同性恋者 B 性乱交者 C 静脉吸毒者
D 医护人员
65.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C)。A 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 性接触
C 日常生活接触 D 母婴传播
66.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D)。A 戴手套
B 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 戴防护眼镜 D 不用戴手套
67.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68.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C)。A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皮肤或粘膜,暴露量大、时间较长; B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皮肤或粘膜,暴露量小、时间较短; C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D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针刺伤; 69.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属于轻度的是(A)。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B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C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D 上述都不对。
70.在我国最常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是(B)。A 性传播 B 静脉吸毒 C 输血 D 母婴传播
71.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D)。A 处罚措施
B 强制措施 C 行政拘留
D 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72.《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应(C)处理。
A 消毒后放入垃圾中倒掉 B 卖给回收单位或个人
C 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D 毁形后卖掉
73.《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的使用要求是(B)。A 用后灭菌 B 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
C 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D 应当一人一用一换针头
74.当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应做到(D)。
A 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B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C 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D 以上都是
75.接触传播的隔离标志为(C)。A 黄色 B 粉色 C 蓝色 D 绿色
76.病区的隔离要求有(E)
A 感染性疾病患者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宜分室安置。
B 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病床间距宜大于 0.8m。
C 病情较重的患者宜单人间安置。
D 病室床位数单排不应超过 3床,双排不应超过 6床。E 以上都是。
77.手卫生包括(A)。
A 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B 洗手
C 卫生手消毒 D外科手消毒
78.卫生手消毒的原则是(C)。
A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B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C 以上都是 D以上都不是
79.医务人员在(C)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A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C 以上都是 D以上都不是
80.标准预防是指(D)。
A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B 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
屏。
C 安全注射和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D 以上都是。
81.卫生部要求医疗机构应对(E)耐药菌加强目标性监测。A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B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C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D 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E 以上都是
82.外来医疗器械处理原则(A)。A 由中心供应室统一清洗、消毒、灭菌 B 由手术室清洗、消毒、灭菌 C 由供应商清洗、消毒、灭菌 D 以上都不对
83.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分(C)级。A一级暴露 B二级暴露 C三级暴露 D四级暴露
84.针刺伤时处理原则(A)。
A 流动水冲洗、挤血、碘伏消毒,必要时进行包扎;报告 B 直接包扎伤口;报告
C 流动水冲洗、直接包扎伤口;报告 D 以上均不是
85.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属于(A)。
A 属于医疗废物,均应作为医疗废物进行管理 B 属于生活垃圾,按生活垃圾处理 C 属于放射性废物,按放射物要求处理 D 以上均不是
86.如何发现诊断MRSA?(D)
A 新入院感染病人常规送标本培养和药敏试验,以区别耐药菌是患者来时既有还是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B 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原微生物的诊断。C 临床科室应及时送检标本,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D 以上都是。
87.MRSA感染病例报告正确的是:(D)
A 散发病例,24小时内填MDRO感染病人个案管理记录表上报院感科。B 3例或以上(感染病例在流行病学上如时间、空间和病人间有相关性),立即电话通知院感科。
C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应及时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D 以上都对
88.预防和控制MRSA的传播医疗机构应当采取措施:(D)A 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B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C 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D 以上都是
89.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隔离措施以下不正确的是?(D)
A 应对感染MRSA病人采取单间或床单位隔离,床单位隔离患者在床边挂“接触隔离标识”。
B 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感染病房。
C 医护人员相对固定,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预防接触传播的隔离措施。
D MRSA肺炎或呼吸道定植者应立即转科或转院。90.MRSA医护人员的防控措施包括(D)A 严格执行手部卫生规范。
B 戴手套:当有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伤口分泌物、排泄物等体内物质时应戴手套。
C 穿隔离衣:为病人诊疗护理操作有可能污染工作服时。D 以上都是
91.可能增加手上100-1000个细菌的简单操作有:(D)A把病人从床上扶起来给病人翻身 B测量血压或脉搏
C接触病人的手接触病人衣服或床单 D以上都是
92.通过手传播病原体的多个连续的要素是:(D)A 微生物出现在病人皮肤上,或已经在传播到了病人周围的物品上。B 微生物必须传播到医护人员的手。微生物必须能够在医护人员的手上存活至少数分钟。
C 医护人员洗手或手消毒一定是不正确的或完全被忽略了,或使用的手卫生产品不适当。
D 以上都是。
93.手术部位感染控制措施不正确的是:(A)A 择期手术病人,术前住院日应多于3天。B I类切口手术前有感染症状的应暂缓手术。
C 避免不必要的术前备皮或在手术当天备皮,备皮采用不损伤皮肤的脱毛方法。D 按规定评估手术风险程度(NNIS分级),并登记手术术后感染。94.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控制措施正确的是:(D)A 严格执行留置血管内导管的适应症,只有在必须时才能使用,并尽早拔除。B 有留置血管内导管的操作指南、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与授权。
C 定期作病原学检查,在符合“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诊断标准时,应在4小时内获得抗菌药治疗,72小时无效重复病原学检查。D 以上都是。
95.留置导尿管感染控制措施不正确的是:(B)A 严格执行留置导尿管的适应症,只有在必须时才能使用,并尽早拔除。B使用抗菌药物作连续膀胱冲洗预防感染。C集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D定期作病原学检查。
96.关于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人工气道患者尽可能采取床头抬高30-45度体位,且尽可能采用无创通气。B 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
C 重复使用的呼吸机管道、雾化器,须灭菌或高水平消毒。D 以上都是。
97.医务人员在情况下都应当实施手卫生,不包括?(D)A 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B 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 C 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 D 处理清洁物品后 E 摘掉手套后
98.下列哪些是造成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D)
A大量抗菌药物使用
B长期住院
C严重基础疾病
D 以上都是
99.随着抗生素使用种类的增多,感染的危险性增大,联合用药或频繁更换抗生素易导致耐药菌产生,从而发生医院感染。因此:(D)A抗菌药物的分级使用管理制度。使用权限开处方,原则上尽量选用窄谱抗菌药。B、使用抗生素的前提是要依据病原学药敏验的结果。
C联合用药以及使用万古霉素、广谱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等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D 以上都是。
100.为防针刺伤,不正确的做法是(D)
A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B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D同其他医疗废物一同放于双层黄色垃圾袋内。101.头孢菌素类抑制细菌的(B)A.胞浆膜通透性 B.细胞壁合成 C.核酸合成 D.蛋白质合成
102.链霉素抑制细菌的(B)A.细胞壁合成 B.蛋白质合成 C.叶酸代谢 D.DNA合成
103.异烟肼有效的是(C)A.绿脓杆菌 B.破伤风杆菌 C.结核杆菌 D.大肠杆菌
104.氟哌酸(诺氟沙星)抑制细菌的(A)A.DNA合成 B.蛋白质合成 C.RNA合成
D.四氢叶酸合成
105.链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是(D)A.白细胞减少 B.肝功能损伤 C.红细胞减少 D.肾毒性
106.氯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D)A.耳毒性 B.心力衰竭 C.心律失常 D.骨髓抑制
107.氨基苷类抗生素中,抗结核作用最强的是(B)A.庆大霉素 B.链霉素 C.卡那霉素 D.新霉素
108.青霉素有效的是(D)A.病毒 B.支原体 C.衣原体
D.革兰阳性厌氧菌
109.利福平抗结核作用的特点是(B)A.选择性高 B.穿透力强 C.抗药性缓慢
D.对麻风杆菌无效
110.只对浅真菌感染有效的药物是(B)A.制霉菌素 B.灰黄霉素 C.两性霉素 D.克霉唑
111.临床治疗钩端螺旋体病首选(D)A.红霉素 B.氯霉素
C.四环素
D.大剂量青霉素G 112.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应首选(A)A.肾上腺皮质激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抗组胺药 D.多巴胺
113.氨基甙类抗生素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是因为(B)A.对尿道感染常见的致病敏感 B.大量原形药物由肾排出 C.使肾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D.对肾毒性低
114.支原体肺炎首选药物是(B)A.青霉素G B.红霉素 C.氯霉素 D.链霉素
115.磺胺类药物作用机制是与细菌竞争(B)A.二氢叶酸还原酶 B.二氢叶酸合成酶 C.四氢叶酸还原酶 D.一碳单位转移酶
116.喹诺酮类药较适用于肺炎感染的药物是(A)A.氧氟沙星 B.诺氟沙星 C.依诺沙星 D.培氟沙星
117.鼠疫首选药物是(D)A.庆大霉素 B.林可霉素 C.红霉素 D.链霉素
118.红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除胃肠道反应外还有(B)A.肝、肾损害
B.肝损害、刺激性强 C.肾损害、刺激性强 D.骨髓抑制、肝损害
119.磺胺类药对下列不敏感的细菌是(C)A.砂眼衣原体 B.溶血性链球菌 C.梅毒螺旋体 D.脑膜炎双球菌
120.氟喹诺酮类药物最适用于(B)A.骨关节感染
B.泌尿系感染 C.呼吸道感染 D.皮肤疖肿
121.头孢菌素类抑制细菌的(A)A.细胞壁合成 B.胞浆膜通透性 C.核酸合成 D.蛋白质合成
122.庆大霉素阻碍细菌的(B)A.细胞壁合成 B.蛋白质合成 C.叶酸代谢 D.DNA合成
123.异烟肼对_________有效(D)A.大肠杆菌 B.破伤风杆菌 C.绿脓杆菌 D.结核杆菌
124.喹诺酮抑制细菌的(A)A.DNA合成 B.蛋白质合成 C.RNA合成 D.四氢叶酸合成
125.庆大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D A.白细胞减少 B.肝功能损伤 C.红细胞减少 D.肾毒性和耳毒性
126.氯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A)A.白细胞减少 B.心力衰竭
C.过敏性休克 D.耳毒性
127.氨基苷类抗生素作用最强的是(D)A.革兰阳性球菌 B.革兰阴性球菌 C.革兰阳性杆菌 D.革兰阴性杆菌
128.青霉素对_________有效(D)A.病毒 B.支原体 C.衣原体
D.革兰阳性厌氧菌
129.头孢菌素类抑制细菌的:(D)A.蛋白质合成 B.核酸合成
C.胞浆膜通透性 D.细胞壁合成
130.庆大霉素抑制细菌的:(A)A.蛋白质合成 B.细胞壁合成 C.叶酸代谢 D.DNA合成
131.甲氧苄胺嘧啶抑制细菌的:(C)A.蛋白质合成 B.RNA合成 C.叶酸代谢 D.DNA合成
132.喹诺酮抑制细菌的:(B)A.蛋白质合成 B.DNA合成 C.RNA合成 D.四氢叶酸合成
133.青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C)A.白细胞减少 B.肝功能损伤 C.过敏性休克 D.肾毒性
134.氯霉素的最主要不良反应是:(D)A.肾毒性 B.心力衰竭 C.过敏性休克 D.白细胞减少
135.氨基苷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是:(D)A.白细胞减少 B.肝功能损伤 C.贫血 D.耳毒性
136.青霉素有效的是:(A)A.螺旋体 B.支原体 C.衣原体 D.病毒
137.临床上可用于绿脓杆菌感染的氨基甙类药物(C)A.庆大霉素 B.新霉素 C.妥布霉素
D.阿米卡星 E.卡那霉素
138.红霉素的作用机制是(A)
A.与细菌核蛋白体的5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B.与细菌核蛋白体的3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C.与细菌核蛋白体70S始动复合物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 D.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139.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机制为(A)A.抑制脱氧核糖核酸回旋酶 B.抑制敏感菌细胞壁合成 C.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D.影响RNA的合成
140.异烟肼作用特点是(C)。A.杀菌力强 B.穿透性能好 C.单用易产耐药性 D.选择性低
141.青霉素所致的速发型过敏反应应立即选用(A)。A.肾上腺素 B.糖皮质激素 C.青霉素酶 D.苯海拉明
142.可引起耳聋的药物是(C)。A.异烟肼 B.利福平C.链霉素 D.PAS 143.药物半衰期是指(B)。A.药物被吸收一半所需的时间
B.药物在血浆中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C.药物被破坏一半所需的时间 D.药物排出一半所需的时间
144.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为(C)。A.溶血性贫血 B.过敏反应 C.肾损害 D.消化道反应 145.治疗流脑首选(A)。A.磺胺嘧啶 B.红霉素 C.链霉素 D.四环素
146.氯霉素的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C)。A.消化道反应 B.二重感染 C.骨髓抑制 D.过敏反应
147.头孢菌素具有的特点是(C)。
A.广谱、杀菌力强 B.对胃酸及β-内酰胺酶稳定 C.过敏反应比青霉素类少 D.对肾脏无毒性 148.氨基苷类抗生素描述错误的是(A)。A.口服在胃肠道易吸收 B.对繁殖期细菌作用强 C.属杀菌剂 D.会引起耳聋
149.主要用于伤寒、副伤寒的青霉素类药物是(A)。A.氨苄西林 B.双氯西林 C.苄星青霉素 D.青霉素G
150.氯霉素的抗菌作用原理是(C)。
A.阻止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 B.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使营养物外漏 C.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D.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影响叶酸的合成 151.解救青霉素过敏可用(B)。A.阿托品 B.肾上腺素 C.头孢菌素 D.普鲁卡因
152.下列不属于四环素的不良反应的是(D)。A.二重感染 B.影响骨、牙的发育 C.局部刺激 D.骨髓抑制
153.头孢菌素类抑制细菌的(D)A.蛋白质合成 B.核酸合成 C.叶酸代谢 D.细胞壁合成
154.氨基苷类药抑制细菌的(A)A.蛋白质合成 B.细胞壁合成 C.叶酸代谢 D.DNA合成
155.甲氧苄胺嘧啶抑制细菌的(C)A.蛋白质合成 B.细胞壁合成 C.叶酸代谢 D.DNA合成
156.喹诺酮抑制细菌的(B)A.蛋白质合成 B.DNA合成 C.叶酸代谢 D.细胞壁合成
157.青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C)A.白细胞减少 B.肝功能损伤 C.过敏性休克 D.肾毒性
158.氯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A)A.白细胞减少 B.过敏性休克 C.心力衰竭 D.耳毒性
159.奥格门丁是哪种抗生素与克拉维酸配伍合用(B)A.红霉素 B.阿莫西林 C.四环素 D.罗红霉素 E.磺胺嘧啶 160.治疗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是(C)A.苯唑西林 B.头孢他啶 C.万古霉素 D.司帕沙星 E.链霉素 161.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D)
A.抑制叶酸代谢 B.抑制蛋白质合成
C.影响细胞膜通透性 D.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E.抑制核酸合成
162.引起灰婴综合症的药物是(C)
A.土霉素 B.四环素 C.氯霉素 D.多西环素 E.环丙沙星 163.通过作用于核糖体而起抗菌作用的抗生素是。(B)A.链霉素 B.氧氟沙星 C.四环素 D.青霉素 E.磷霉素 164.半合成青霉素的分类及其代表药搭配正确的是(E)A.耐酶青霉素——阿莫西林
B.抗绿脓杆菌广诺类——双氯西林 C.耐酸青霉素——萘唑西林
D.抗绿脓杆菌广谱类——荼夫西林 E.广谱类——氨苄西林
165.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C)A.体内分布较广,一般从肾脏排泄 B.对各种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C.对G—菌作用不如第一、二代 D.对绿脓杆菌作用很强 E.基本无肾毒性
166.氨基甙类抗生素的作用部位主要是在(A)A.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 B.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 C.细菌的细胞壁 D.细菌的细胞壁 E.以上说法全不对
167.氨基甙类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E)A.肾毒性 B.肝脏毒性 C.变态反应 D.头痛头晕 E.耳毒性
168.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包括(D)A.阿齐霉素 B.螺旋霉素 C.克拉霉素 D.林可霉素 E.罗红霉素
169.抗真菌药的分类及代表药搭配正确的是(B)A.抗生素类——克霉唑 B.唑类——伊曲康唑
C.烯丙胺类———5—氟胞嘧啶 D.抗生素类——特比那芬 E.烯丙胺类——两性霉素B 170.有关第三代头孢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D)
A.对肾脏基本无毒性
B.对各种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C.对G-菌的作甩比一、二代强 D.对G+菌的作用也比一、二代强 E.对绿脓杆菌的作用很强 171.四环素的抗菌机制为(A)A.影响细菌的蛋白质合成 B.影响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C.影响细菌细胞壁的生长 D.影响细菌S期 E.影响细菌G1期
172.目前最强的抗绿脓杆菌抗生素是(D)A.普鲁卡因青霉素 B.羧苄青霉素 C.先锋霉素IV D.头孢他啶 E.头孢呋新
173.抗绿脓杆菌广谱青霉素的代表药是(B)A.普鲁卡因青霉素 B.羧苄青霉素 C.先锋霉素IV D.头孢他啶 E.头孢呋新
174.为延长作用时间而出现的是(A)A.普鲁卡因青霉素 B.羧苄青霉素 C.先锋霉素IV D.头孢他啶 E.头孢呋新
175.可首选治疗急慢性金葡菌性骨髓类的是(C)A.链霉素 B.氯霉素 C.克林霉素 D.红霉素 E.四环素
176.可首选用于军团菌病的是(D)A.链霉素 B.氯霉素 C.克林霉素 D.红霉素 E.四环素
177.最先用于临床的氨基甙类药物是(A)A.链霉素 B.氯霉素
C.克林霉素 D.红霉素 E.四环素
178.某女,20岁,在某按摩中心工作一年,其间曾与多人发生性关系,不久前因身体不适来就诊,发现患有淋病,因其有青霉素过敏史,那么她应该用(B)A.磺胺类
B.第三代喹诺酮类 C.第一代头孢菌素 D.第二代头孢菌素 E.第三代头孢菌素
179.四环素类药物不良反应中没有下列哪种表现D A.空腹口服易发生胃肠道反应
B.长期大量静脉给药可引起严重肝脏损害 C.长期应用后可发生二重感染 D.不会产生过敏反应 E.幼儿乳牙釉质发育不全
180.乙胺丁醇与利福平合用治疗结核病目的在于C A.减轻注射时的疼痛
B.有利于药物进入结核感染病灶
C.有协同作用,并能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D.延长利福平作用时间 E.加快药物的排泄速度
181.对浅表和深部真菌感染都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是D A.灰黄霉素 B.两性霉素B C.氟胞嘧啶 D.咪康唑 E.克霉唑
182.对纤维化结核病灶中的结核菌有杀灭作用的药物是B A.对氨水杨酸 B.异烟肼 C.链霉素 D.庆大霉素 E.乙胺丁醇
183.下列哪一药物不具有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B A.甲硝唑 B.氟哌酸 C.四环素
D.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E.氨苄青霉素
184.机体对青霉素最易产生以下何种不良反应E A.后遗效应 B.停药反应 C.特异质反应
D.副作用 E.变态反应
185.对结核活动期的治疗,最宜选用C A.异烟肼+链霉素 B.异烟肼+PAS C.异烟肼+利福平D.异烟肼+乙胺丁醇 E.胺丁醇+链霉素
186.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骨髓炎应选用C A.红霉素 B.链霉素 C.林可霉素 D.头孢唑啉 E.多粘菌素
187对钩端螺旋体引起的感染首选药物是D A.克林霉素 B.克拉霉素 C.红霉素 D.青霉素 E.氯霉素
188适用于绿脓杆菌感染的药物是B A.红霉素 B.羧苄西林 C.氯霉素 D.林可霉素 E.阿莫西林
189磺胺类药物通过抑制下列哪种酶而起作用C A.一碳基团转移酶 B.二氢叶酸还原酶 C.二氢叶酸合成酶 D.β-内酰胺酶 E.DNA回旋酶
190下列有关环丙沙星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选项为B A.对G-菌抗菌作用强 B.对G+菌抗菌作用弱
C.对绿脓杆菌、厌氧菌抗菌作用较强
D.可用于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感染 E.禁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及青春期前儿童
191第三代头孢菌素与其第二代、第一代相比主要特点有E A.抗菌谱扩大,对绿脓杆菌及厌氧菌有不同程度抗菌作用 B.对革兰阴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比较稳定 C.几无肾毒性
D.宜选用于重症耐药性革兰阴性菌感染 E.以上都对
192 对深部真菌有效的药物是E A.酮康唑 B.氟康唑 C.克霉唑 D.两性霉素B E.以上都对
193 异烟肼的作用特点有B A.结核杆菌不易产生抗药性 B.对细胞外的结核杆菌有效 C.对细胞内的结核杆菌无效 D.以上都不对 E.以上都对
194.使用链霉素过量时应选择哪一种措施促使其排泄 E A.用碱性利尿剂,如醋酸钾 B.用强利尿药,如呋塞米 C.应用依他尼酸(利尿酸)D.用茶碱利尿
E.采用酸化尿的措施
195.以下药物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骨髓炎首选B A.红霉素
B.氯林可霉素 C.氨苄青霉素 D.林可霉素 E.以上都不是
196.哪一种疾病不应选用红霉素E A.百日咳
B.链球菌咽炎 C.白喉
D.衣原体尿道炎 E.大肠杆菌肠炎
197.外用抗绿脓杆菌感染的药物是A A.磺胺嘧啶银盐 B.磺胺醋酰 C.磺胺多辛 D.磺胺胍
E.酞磺胺噻唑
198.对抗生素治疗中发生的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肠炎继发感染,可选用的药物为C A.氧氟沙星 B.庆大霉素
C.去甲万古霉素 D.头孢菌素 E.林可霉素
199.庆大霉素的抗菌谱中不包括哪一种病原菌C A.变性杆菌
B.绿脓杆菌 C.链球菌 D.淋球菌 E.螺旋杆菌
200.下列药物中,哪一种无抗厌氧菌作用A A.阿米卡星 B.克林霉素 C.青霉素 D.氯霉素 E.甲硝唑
201.下列头孢菌素中哪一种在中度肾功能不足时可不考虑减量使用E A.头孢唑啉 B.头孢拉定 C.头孢噻肟 D.头孢呋辛 E.头孢哌酮
202.猩红热患者的治疗,首选药物为A A.青霉素类 B.大环内酯类 C.磺胺类
D.氨基糖苷类 E.喹诺酮类
203.治疗肺炎球菌性肺炎的首选抗生素是E A.庆大霉素 B.氨基糖苷类 C.红霉素 D.四环素 E.青霉素G 204.肾功能不良的病人绿脓杆菌感染可选用B A.多粘菌素E B.头孢哌酮 C.氨苄西林 D.庆大霉素 E.克林霉素
205.治疗阿米巴肝脓肿的首选药物B A.依米丁 B.甲硝唑 C.喹碘仿 D.二氯尼特 E.氯喹
206.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变化的药物是A A.酮康唑 B.庆大霉素
C.甲氧苄啶(TMP)
D.去甲万古霉素 E.两性霉素B 207.治疗军团菌病应首选E A.青霉素G B.氯霉素 C.四环素 D.庆大霉素 E.红霉素
208.两性霉素B的应用注意点不包括D A.静脉滴注液应新鲜配置
B.静滴前常服解热镇痛药和抗组胺药 C.静滴液内加小量糖皮质激素 D.避光滴注
E.定期查学血钾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等 209.头孢类抗菌素的作用机制是:C A..破坏繁殖期细菌的细胞膜 B.破坏静止期细菌的细胞膜 C.破坏繁殖期细菌的细胞壁 D.破坏静止期细菌的细胞壁
210.克拉霉素属于哪种结构类型的抗生素 A A大环内酯类 B氨基糖苷类 Cβ-内酰胺类 D四环素类
211.链霉素造成的神经性耳聋属于药物不良反应中的 C A药理性毒性 B可逆性毒性 C不可逆性毒性 D慢性毒性
212.下列药物中不属于广谱青霉素的是B A羟氨苄青霉素 B青霉素G C氨苄青霉素 D羧苄青霉素
213.复方新诺明的处方成分药是D A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异恶唑 B磺胺嘧啶+丙磺舒
C磺胺甲基异恶唑+阿昔洛韦 D磺胺甲基异恶唑+甲氧苄氨嘧啶
214.头孢克肟不能与下列哪种药物联用C A氧氟沙星 B.病毒唑 C红霉素 D.四环素
215.阿莫西林与下列哪种药物联用可增加疗效D A.红霉素 B麦迪霉素 C白霉素 D.洛美沙星
216.适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是D A.庆大霉素 B.两性霉素B C.氨苄西林 D.四环素 E.氯霉素
217.有关喹诺酮类性质和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D A.萘啶酸为本类药物的第一代,仅用于尿路感染,其作用弱 B.吡哌酸对尿路感染有效外,用于肠道感染及中耳炎 C.第三代该类药物的分子中均含氟原子
D.本类药物可以代替青霉素G用于上呼吸道感染 E.环丙沙星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218.下述哪种不是抗结核的第一线药物A A.红霉素 B.链霉素 C.吡嗪酰胺 D.异烟肼 E.乙胺丁醇
219.使用磺胺类药物存在新生儿核黄疸的危险是因为D A.减少白蛋白的产生 B.促进红细胞的循环 C.抑制胆红素的代谢
D.竞争血浆白蛋白的胆红素结合位点 E.抑制骨髓
220.下列抗菌药物中不属于特殊使用管理的是B A.头孢吡肟注射剂 B.氟康唑胶囊
C.伊曲康唑注射剂 D.美罗培南注射剂 E.万古霉素注射剂
221.细菌对青霉素类产生耐药性的机制D A.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
B.细菌体内青霉素类作用靶位-青霉素结合蛋白发生改变 C.细菌细胞壁对青霉素类的渗透性降低 D.以上均对 E.以上均不对
222.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不正确的是B A.阻止肽基tRNA从受体向供点转运 B.是杀菌剂
C.对G-、G+菌抗菌活性不强
D.主要使用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效的非典型病原体: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
E.组织浓度高于血浓度
223.下列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特点中哪项不正确A A.杀菌作用呈时间依赖性
B.仅对需氧菌有效,尤其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作用强 C.具有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 D.具有初次接触效应
E.有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
224.下列哪种抗生素是杀菌性抗生素E A.四环素 B.氯霉素 C.红霉素 D.林可霉素 E.万古霉素
225.下列哪种抗生素是抑菌性抗生素C A.青霉素 B.头孢他啶 C.利奈唑胺 D.头孢哌酮 E.左氧氟沙星
226.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需考虑:(D)
A.患者感染病情 B.感染的病原菌种类 C.抗菌药作用特点 D.以上3项 227.可辅助以抗菌药局部应用的情况有:(C)
A.化脓性胸膜炎大量胸腔积液 B.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 C.隐球菌脑膜炎 D.化脓性腹膜炎
228.下列哪种情况有抗菌药联合用药指征:(B)
A.慢支急性发作 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 C.急性肾盂肾炎 D.急性细菌性肺炎
229. 抗菌药分三类管理是为了(C)A.规范抗菌药按一、二、三线使用 B.按感染病情轻重分别用药 C.抗菌药合理临床使用的管理 D.以上都不对
230. 限制使用类抗菌药是限制:(A)
A.抗菌药应用适应证和适用人群 B.限制抗菌药作二线使用 C.限制抗菌药用于重症感染患者D.以上都不对
231.下列情况何种是预防用药的适应证(D)
A.昏迷 B.中毒 C.上呼吸道感染 D.人工关节移植手术 232.预防用药用于何种情况可能有效(D)
A.用于预防任何细菌感染 B.长期用药预防 C.晚期肿瘤患者 D.风湿热复发 233.外科手术前预防用药应在何时使用(B)
A.手术开始前24小时 B.术前30分钟 C.手术开始后2小时 D.手术结束后2小时
234.手术前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D)
A.切口感染 B.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C.肺部感染 D.切口感染和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感染
235.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多数不超过(B)
A.手术后3天 B.术后24小时 C.术后1周 D.用至患者出院 236.应用头孢哌酮时应给患者补充(D)A.VitA B.VitB1 C.VitC D.VitK1 237.肾功能减退时,必须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A)A.糖肽类 B.克林霉素 C.利福平D.大环内酯类
238、肝功能减退时,不需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B)A.氯霉素 B.庆大霉素 C.红霉素酯化物 D.利福平239.厌氧菌感染不可以选用:(B)
A.亚胺培南 B.氨基糖苷类 C.甲硝唑 D.克林霉素 240.在下列药物中,治疗肠球菌属感染首选(B)A.氯霉素 B.氨苄西林 C.左氧氟沙星 D.头孢唑林
241.在下列药物中,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者有:(C)A.氨苄西林 B.头孢曲松 C.头孢他啶 D.头孢呋辛
242.在下列药物中,有神经肌肉阻滞不良反应的药物为:(C)A.青霉素 B.氟喹诺酮类 C.氨基糖苷类 D.头孢菌素
243.在下列药物中,新生儿感染治疗不宜选用:(A)A.环丙沙星 B.头孢曲松 C.青霉素 D.头孢曲松
244.在下列药物中,最适宜于妊娠期的为:(A)A.青霉素 B.头孢呋辛 C.环丙沙星 D.磷霉素
245.氨基糖苷类对以下那种细菌抗菌活性差:(B)
A.大肠埃希菌 B.肺炎链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肺炎克雷伯菌 246.在骨组织中浓度高的药物为:(A)A.克林霉素 B.亚胺培南 C.庆大霉素 D.青霉素 247.老年感染患者一般不宜选用:(C)
A.青霉素类 B.克林霉素 C.氨基糖苷类 D.头孢菌素类
248.肝功能减退时,不需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D)A.克林霉素 B.利福平C.红霉素 D.头孢他啶
249.属于FDA妊娠期分类B类,孕妇可使用的抗菌药为:(C)A.环丙沙星 B.庆大霉素 C.青霉素 D.四环素
250、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适用于以下何种病原菌感染:(C)A.肺炎链球菌 B.厌氧菌 C.革兰阴性菌 D.以上都是 251、大肠埃希菌所致尿路感染治疗不宜选用:(A)A.阿奇霉素;B.SMZ/TMP;C.氨苄西林/舒巴坦;D.环丙沙星 252、下列哪个药物的皮疹发生率最高:(C)A.头孢唑林 B.红霉素 C.氨苄西林 D.磷霉素
253、MRSA菌株是指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下列哪一种抗菌药耐药:(A)A.甲氧西林或苯唑西林 B.万古霉素 C.利福平D.氯霉素
254、肾功能不良但肝功能尚正常的患者可以应用的药物是(D)A、庆大霉素 B、卡那霉素 C、链霉素 D、头孢哌酮 E、奈替米星
255、对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宜选(A)A.碳青霉烯类 B.氯霉素类 C.大环内酯类 D.氨基糖苷类 E.四代头孢菌素
256、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时,最安全的品种是:(C)A.氟喹诺酮类 B.氨基糖苷类 C.β-内酰胺类 D.糖肽类 257、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A)的治疗应选用:(D)
A.青霉素 B.头孢拉啶 C.头孢哌酮 D.万古霉素 E.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
258、下面哪个细菌感染,不宜选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治疗(D)A.铜绿假单孢杆菌 B.肺炎克雷伯杆菌 C.大肠杆菌 D.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E.溶血性链球菌
259、下列不是三代头孢菌素的是(E)
A.头孢他啶 B.头孢曲松 C.头孢哌酮 D.头孢地尼 E.头孢匹罗
260、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扁桃体炎,因为耐药尽量不选择哪种抗菌药物(A)A:大环内酯类药;B:头孢菌素类;C:青霉素;D:喹诺酮类药 261、以下不属于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是(B)
A:红霉素;B:庆大霉素;C:阿奇霉素;D:克拉霉素 262、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最为常见的感染是:(B)
A.病毒性感染 B.细菌性感染 C.衣原体感染 D.真菌性感染 263、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B)A.革兰阳性菌 B.革兰阴性菌 C.真菌 D.支原体 264、所谓合理用药是指(D)
A:选择正确的药物和给药途径;B:要以最小的社会消耗取得最大的社会效果;C:安全;D:以上都是
265、为了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必须要加强哪方面的管理(D)
A:选择正确的药物和给药途径;B:要以最小的社会消耗取得最大的社会效果;C:安全;D:以上都是
266、我国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情况最常见的是(C)
A:有适应症没有用;B:该用高剂量的时候的剂量不足;C:没有适应症却用了,或使用抗菌药物剂量过大、疗程过长;D:选用对病原体不敏感的药物 267、在我国一些大城市,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占所有药物的(B)A:10-30%;B:30-40%;C:40-50%;D:50-60% 268、抗菌药物的使用状态在人体内构成了哪三方面的关系(A)
A:药物和细菌、药物和人体、人体和细菌之间的关系;B:抗原和抗体、抗原和补体、抗体和补体之间的关系;C:药物和细菌、药物和人体、药物和抗体之间的关系;D:药物和细菌、药物和人体、抗体和细菌之间的关系 269、我国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有(D)
A:有适应症却没有用;B:该用高剂量的时候的剂量不足;C:没有适应症却用了,或使用抗菌药物剂量过大、疗程过长;D:以上都是 270、关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是一种广谱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B.推荐的每天最高总剂量不超过每天50毫克/千克体重或每天4克 C.亚胺培南与西司他丁钠的重量比为2:1 D.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时不宜选用 271、关于利奈唑胺注射液(斯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肾功能不全及轻、中度肝功能损伤患者,一般无需调整剂量 B.可用于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 C.本品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症,使用本品超过2周的患者应监测血小板计数 D.通过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起杀菌作用
272、关于伊曲康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伊曲康唑口服液和伊曲康唑注射剂均属于按特殊使用管理的抗菌药物 B.伊曲康唑发生药物过量时,不能通过血液透析清除,也无特效解毒药物 C.禁止与特非那定、阿司咪唑、西沙必利、奎尼丁等合用,可与洛伐他汀或辛伐他汀合用 D.伊曲康唑主要在肝脏中代谢,肝硬化的病人应当考虑调整剂量 273、关于伏立康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是一种广谱的三唑类抗真菌药 B.对侵袭性曲霉病无效 C.伏立康唑禁止与其他药物在同一静脉通路中滴注 D.伏立康唑也不宜与血制品或任何电解质补充剂同时滴注
274、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对下列哪种感染无效(C)
A.大肠杆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 B.肺炎链球菌性肺炎 C.艰难梭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 D.卡他莫拉菌导致的AECOPD E.军团菌所致的肺炎 275、氟喹诺酮类不建议用于(E)
A.肠道感染 B.社区获得性肺炎 C.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 D.经直肠前列腺活检 E.青霉素过敏的冠状动脉搭桥术
276、下列药物中属于窄谱抗菌药物的是(E)
A.四环素 B.环丙沙星 C.厄他培南 D.两性霉素B E.异烟肼 277、临床上医务人员在选用抗菌药时存在误区主要是(A)
A.抗菌药可以当作消炎退热药 B.根据患者药敏实验结果使用抗菌药 C.新品种、昂贵品种的疗效不一定优于老品种、价廉品种 D.抗菌药不可以预防所有感染
278、对于头孢菌素认识错误的是(D)
A.治疗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感染,最好选择头孢唑啉 B.随着头孢菌素代别增加,抗阴性菌活性增加 C.随着头孢菌素代别增加,抗菌谱扩宽 D.第四代头孢菌素抗阳性球菌活性最强
279、WHO有关促进合理用药措施包括哪个方面内容(D)
A.建立具有一定授权的多学科合理用药协调实体 B.制定临床指南以及基于治疗用药的基本药物目录 C.在大学设立药物治疗学课程,加强强制性医学继续教育 D.以上都是
280、抗菌药物滥用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D)
A.抗菌药物的市场销售存在恶性竞争 B.各科医师对抗菌药物了解不够 C.患者对抗菌药物盲从,无论何种疾病都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D.以上都是
281、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不符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的是:()
A.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生素 C.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D.发热原因不明者若无明显感染的征象可少量应用
282、制定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具体指标,建立基础数据信息库,不包括下列哪一条(B)
A.建立全国范围细菌耐药监测网 B.建立全国范围抗菌药销售网 C.建立全国范围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网 D.建立全国范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控系统 283、《药品管理法》规定,加强合理用药的监管是(C)的基本职责 A.国务院 B.国家药品和食品监督管理局 C.卫生部 D.各级医院
284、医疗机构要加强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定本机构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其主要内容应包括:(D)
A.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药品品种 B.控制抗菌药物所占本医疗机构总药物费用比例与抗菌药物使用率 C.细菌感染的经验用药、联合用药和预防用药 D.以上都是
285、下列是对免疫缺陷患者感染时用药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C)A.用药前应尽量作相应病原检查 B.尽早进行经验疗法 C.宜选用抑菌剂,以口服用药 D.较重感染者应联合用药同时给予免疫疗法
286、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主要用于:(A)A.革兰氏阴性产酶菌 B.革兰氏阳性产酶菌 C.真菌 D.支原体 287、下列抗菌药物中,对于老年人和儿童最安全的品种是:(C)A.氟喹诺酮类 B.氨基糖苷类 C.β—内酰胺类 D.氯霉素类
288、药学工作者应该为临床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其中不包括:(D)A.组织学术活动,出版药物介绍刊物,普及抗菌药物知识,提供咨询服务 B.主动深入病房,针对使用抗菌药的病例,协助临床医生正确选用抗菌药,合理制定用药方案,及时发现不良反应 C.建立抗菌药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建立必要的血药浓度监测手段,提供药物剂量测算查阅网络服务 D.为鼓励临床医生合理用药,应给予医生适当的“药品回扣”
289、选用抗菌药在保证相似疗效的前提下选择(A)
A.价廉的常规药 B.“顶级”抗菌药 C.新一代抗菌药 D.广谱药
290、选用抗菌药应该树立正确的药物经济学理念,以下哪点是正确的(A)A.明确致病原保证用药针对性,可明显提高疗效 B.无论何种致病菌尽量选用广谱药、新药 C.使用抗菌药预防一般常规操作后的感染 D.危重感染一律采用“顶级”抗菌药
291、新生儿禁用的药物有:(D)A.氟喹诺酮类 B.磺胺类 C.四环素 D.以上都是
292、长期酗酒病人不宜选用的药物是:(D)A.头孢哌酮 B.甲硝唑 C.酮康唑D.以上都是 293、下列哪项是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A)
A.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产生灭活酶 C.改变细菌体内靶位结构 D.改变细菌代谢途径
294、广谱抗菌药的抗菌范围不包括(D)A.革兰阳性菌 B.革兰阴性菌 C.衣原体 D.真菌
295、药物半衰期较长,可采用每日一次给药方案的药物是(D)。A.头孢曲松;B.阿奇霉素;C.莫西沙星;D.以上都是。296、不符合氨基糖苷类特性的项目是(D)
A.在日剂量不变的情况下,一日一次给药; B.浓度依赖性,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 C.PAE持续长久,存在浓度依赖性; D.时间依赖性,多采用一日剂量分多次给药; E.对耳、肾毒性大,老年人、儿童慎用。297、耐药性亦称抗药性,包括(C)
A.固有耐药性 B.获得耐药性 C.以上都是 D.以上都不是 298、联合用药指征为(E)
A.未明病原菌的感染 B.单药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 C.延缓耐药性产生 D.扩大抗菌谱 E.以上都是
299、氯霉素为广谱速效抑菌药,其不良反应不包括(E)。
A.抑制骨髓造血功能 B.灰婴综合征 C.二重感染 D.胃肠反应 E.影响胎儿、小儿骨骼和牙齿发育
300.反复癫痫发作的患者不宜选用下列哪种药物抗感染(B)A.头孢哌酮B.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C.哌拉西林D.万古霉素E.头孢曲松 301、可用于治疗中枢性感染的药物是(E)
A.青霉素 B.磺胺嘧啶 C.氯霉素 D.氨苄西林 E.以上都是 302、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干扰叶酸代谢无关的是(E)。A.甲氨蝶呤 B.乙胺嘧啶 C.磺胺类 D.甲氧苄啶 E.四环素 303、对大多数厌氧菌有良好抗菌作用的药物是(B)。A.头孢唑啉 B.克林霉素 C.青霉素G D.链霉素 304、对军团菌感染疗效较好的药物是(D)。A.环丙沙星 B.红霉素 C.阿奇霉素 D.以上都是 305、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的特点是(E)。
A.抗菌谱广 B.抗菌活性强 C.口服方便 D.与其他常用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 E.以上都是
306、下列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的药物是(E)。
A.磺胺嘧啶银 B.氧氟沙星C.环丙沙星 D.妥布霉素 E.以上都是 307、下列哪些情况下不宜使用喹诺酮类药物?(E)
A.妊娠妇女 B.未发育完全的儿童 C.有癫痫病史者 D.服用抗酸药 E.以上都是 308、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E)
A.肾脏损害 B.肝脏损害 C.溶血性贫血和粒C减少 D.变态反应 E.以上都是 309、在确定给药时间间隔时,不需参考的药物参数有(B)。A.药物半衰期;B.抗菌谱;C.PD/PK值;D.抗菌后效应。
310、容易引起二重感染的药物是(D)。
A.四环素; B.克林霉素; C.氯霉素; D.以上都是。
311、对大多数厌氧菌有良好抗菌作用的药物是(E)。
A.头孢西丁; B.克林霉素; C.碳青霉烯类; D.甲硝唑; E.以上都是。
312、对军团菌感染疗效较好的药物是(D)。
A.加替沙星; B.红霉素; C.阿奇霉素; D.以上都是。
313、下列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的药物是(E)。A.头孢他啶; B.阿米卡星; C.环丙沙星; D.哌拉西林/他唑巴坦E以上都是.。
314、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方案正确的是(E)。
A.剂量足、疗程足、联合用药;B.抗假单胞菌的青霉素或头孢+阿米卡星;C.亚胺培南+阿米卡星;D.溶解其生物被膜,可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E以上都是
315、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E)。
A.肌腱炎;B.中枢神经系统兴奋;C.QT间期延长;D.影响糖代谢;E.以上都是。
316、导致围手术期感染(SSI)的危险因素(E)。
A.营养不良;B.术前住院时间过长、手术时间过长;C.术中手术野没有足够抗菌药物浓度;D.糖尿病、年龄>70岁等;E.以上都是。
317.下列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最易产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是A A.环丙沙星B.诺氟沙星C.培氟沙星D.氟罗沙星E.依诺沙星
318.下列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最不易产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是E A.环丙沙星B.诺氟沙星C.培氟沙星D.氟罗沙星E.依诺沙星
319、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E)。
A.Ⅱ类、Ⅲ类切口;B.手术创伤大;C.手术时间长;D.术中污染重;E.以上都是。
320、为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采取的抗菌药物治疗策略包括(E)。A.限制抗菌药物的使用; B.策略性定期更换抗生素; C.轮换抗菌药物治疗; D.联合抗生素治疗; E.以上都是
321.下列有关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方法错误的是C A.接受清洁手术者(Ⅰ类切口),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B.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长半衰期抗生素头孢曲松不需追加剂量)。
C.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48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72小时。
D.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
322、胆汁中药物浓度最高的头孢菌素类药物是:(C)A.头孢曲松 B.头孢氨苄
C.头孢哌酮 D.头孢呋辛
323.下列哪类手术需要预防使用抗生素:E A.门体静脉分流术B.腹外疝人工材料修补术C.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D.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E.以上都是
324.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A A.葡萄球菌B.革兰阴性菌C.厌氧菌D.真菌
325.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一般首选以下哪类作为预防用药B A.甲硝唑B.第一代头孢菌素C.万古霉素D.第二代头孢菌素
326、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体内分布较广,一般从肾脏排泄 B.对各种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C.对Gˉ菌作用大于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D.对绿脓杆菌无效
327.手术需要预防使用万古霉素,应在术前多长时间给药C A.0.5小时B.1小时C.2小时D.以上都不对
328.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中不应该包括(C)A.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
B.需要较长时间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者 C.合并病毒感染者
D.联合用药以减少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的剂量
3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口服不吸收药物可以用于胃肠外感染的治疗 B.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应等时分次给药
C.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都对铜绿假单胞菌都有抗菌作用
D.治疗哺乳期妇女感染,应考虑抗菌药物在乳汁中的分泌可能对婴儿造成的影响
330氟喹诺酮类药对厌氧菌均呈天然耐药性,但属例外的是:(B)A.氧氟沙星 B.左氧氟沙星 C.环丙沙星 D.诺氟沙星
331、青霉素类药物中,对绿脓杆菌无效的药物是:(A)A.阿莫西林 B.羧苄西林 C.呋苄西林 D.替卡西林
332、男性,40岁,嗜酒,因胆囊炎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恰朋友来探望,小酌后有明显的恶心、呕吐、面部潮红,头痛,血压降低,这种现象与下列哪种药物有关:(D)
A.四环素 B.氨苄西林 C.青霉素 D.头孢孟多
333、下列关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叙述错误的是:(B)A.PAE较短
B.杀菌作用主要取决于峰浓度
C.最佳给药方案是小剂量持续给药
D.血药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抑菌作用不随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高 334、关于SSI的细菌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次是肠道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等)。
B.SSI的病原菌可以是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大多数是内源性的,即来自患者本身的皮肤、黏膜及空腔脏器内的细菌。
C.手术切开胃肠道、胆道、泌尿道、女性生殖道时,典型的SSI致病菌是革兰阳性菌。
D.在任何部位,手术切口感染大多由葡萄球菌引起。335、万古霉素的抗菌特点没有下列哪项:(D)A.对耐药金葡菌有效
B.细菌对万古霉素不易产生耐药性 C.与其它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 D.对G-杆菌有效
336、不属于二线管理的抗菌药物(E)A.头孢米诺 B.头孢地嗪 C.氨曲南针 D.夫西地酸 E.头孢他定
337.下列哪种抗生素属于第四代头孢菌素B A.头孢唑肟B.头孢吡肟C.头孢曲松D.头孢哌酮 338.关于青霉素下列哪项不正确A A.青霉素盐不易溶于水
B.青霉素本身为一元酸,可与钾、钙、钠、镁、铝和铵等化合成盐类 C.医药上常用钾盐和钠盐
D.青霉素游离酸或盐类的水溶液不稳定,很易失去抗菌效力 339.下列哪个药物属于棘白菌素B A.伏立康唑B.卡泊芬净C.氟胞嘧啶D.两性霉素B
340.侵入性真菌感染中,下列哪种真菌最常见:B A.曲霉菌B.念珠菌C.隐球菌D.毛霉菌 341.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是:A A.磺胺药B.氯霉素C.土霉素D.青霉素E.四环素 342.控制深部真菌感染最有效的药物是C A.制霉菌素B.酮康唑C.两性霉素B D.灰黄霉素E.氟康哇 343.最常见的肾毒性药物是:(B)
A.青霉素B.氨基糖昔类C.大环内枉酯D.磺胺药 E.磷霉素 344.脑膜炎双球菌感染首选:(A)
A.大剂量青霉素B.小剂量青霉素C.四环素D.磺胺药 E.氯霉素 34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先决条件是:(A)
A.确立病原学诊断B.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和不良反应
C.据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状态选药D.某些情况下须严格控制抗微生物药物的使用
E.确定药物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
346.在抗微生物药中,肾毒性最常见于:(D)
A.大环内酯类抗生素B.磺胺类抗生素C.内酞胺类抗生素D.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E.万古霉素
347.抗菌药物中,最易引起皮疹的是:(A)
A.氨苄西林B.磺胺药 C.碳青酶烯类(如亚胺培南)D.磷霉素 E.氯霉素
348.肝功能受损时避免使用下列药物,应除外:(D)
A.四环素B.氯霉素 C.两性霉素B D.青霉素类和头抱菌素类 E.磺胺类药物
349.有关抗菌药物排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
A.通过粪便排泄的抗生素主要是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利福平,口服使用的氨基糖苷类和
万古霉素B.氨基糖苷类和头孢菌素类可经血液透析消除一部分,故透析后须加1次剂量或半
量C.氨基糖昔类在碱性尿中作用较强,四环素类在酸性尿中作用较强 D.头孢哌酮、头抱曲松、哌拉西林在胆汁中浓度较低,故不宜用于胆道感染的治疗E.大多数药物自肾排泄,仅两性霉
素在尿中浓度较低 350.两性霉素B:(B)
A.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影响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C.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D.影响细菌核酸的代谢 E.影响细菌叶酸的代谢 351.万古霉素:(A)
A.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影响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C.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D.影响细菌核酸的代谢 E.影响细菌叶酸的代谢 352.喹诺酮类:(D)
A.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影响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C.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D.影响细菌核酸的代谢 E.影响细菌叶酸的代谢
353.抗微生物药物联合应用的指征是:(E)
A.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B.为了减轻毒性较大的抗微生物药物的剂量,减轻其毒副作用 C.单一抗微生物药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 D.需要长期用药而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者 E.以上都是
354.下列情况使用抗微生物药物要严格控制:(E)
A.病毒性疾病和发热不明者不宜使用抗微生物药物 B.皮肤黏膜等局部使用抗微生物药物须严格控制 C.抗微生物药物的预防性使用须严加控制 D.无指征的抗微生物药物联合使用 E.以上都是
35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防止细菌耐药性的是:(E)
A.院内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防止耐药菌交叉感染 B.对细菌耐药性监测,并将监测资料提供给临床参考 C.临床医师严格掌握抗微生物药物的适应证 D.临床医师在临床工作中要按要求洗手 E.以上都是
356.三代头抱菌素类抗生素具有以下特性:(E)A.对肠球菌耐药,对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较差 B.对肠杆菌科细菌、奈瑟菌属、流感杆菌作用强大 C.对β 酞胺酶较稳定
D.肾毒性较小,头抱曲松半衰期长,头抱A)fR酮在胆汁中浓度高 E.以上都是
357.抗微生物药物主要不良反应不包括:(D)
A.毒性反应 B.变态反应 C.细菌耐药性 D.致畸形作用E.二重感染
358.喹诺酮类抗微生物药物的特点包括:(E)
A.新品种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B.口服吸收好,体内分布广,细胞内浓度高,对胞内细菌作用好 C.半衰期长,多经肾脏排泄,尿中浓度高
D.孕妇和小儿发育不良者慎用,大剂量静脉注射可致抽搐 E.以上都是
359.关于抗微生物药物变态反应不正确的叙述是:(D)
A.变态反应种类多,如过敏性休克、药物热、皮疹、血清病样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
B.导致过敏性休克最常见的抗微生物药物为青霉素,其次为链霉素 C皮疹是最常见的变态反应,氨芐西林是最常出现皮疹的抗生素
D药物热诊断较为困难,常有严重的中毒症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360、林可霉素严重的不良反应是(A)
A.假膜性肠炎 B.粒细胞减少 C.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D.肝功能损害
E.抑制骨髓造血机能
361、下列哪项是氨基苷类的不良反应(E)A.周围神经炎 B.药物性肝损害 C.白细胞减少 D.假膜性肠炎 E.神经肌肉麻痹
362、细菌对青霉素耐药的机制不包括(D)A.产生β-内酰胺酶 B.改变PBPS C.产生“牵制机制” D.产生钝化酶 E.改变菌膜通透性
363、链激酶过量引起的出血选用(B)
A.鱼精蛋白
B.氨甲苯酸
C.维生素K D.华法林 E.凝血酸
364、关于青霉素G的论述下列哪点是错误的?(E)A.对静止期细菌作用弱 B.对繁殖期细菌作用强 C.对G+作用强,对G-菌作用弱
D.其抗菌作用不受脓液及坏死组织的影响 E.对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有效
365、抗菌机制为阻碍mRNA合成的药物是(E)A.喹诺酮类 B.氨基苷类 C.头孢菌素类 D.四环素类 E.利福霉素类
366、对红霉素敏感的病原菌是(A)
A.肺炎支原体 B.伤寒杆菌 C.大肠杆菌 D.痢疾杆菌 E.结核杆菌
367、易引起光敏反应的抗菌药物是(C)A.克拉霉素 B.林可霉素 C.司氟沙星 D.头孢哌酮 E.氨苄西林
368、具有耐酸和耐酶作用的半合成青霉素是(C)
A.青霉素V B.氨苄西林 C.苯唑西林 D.阿莫西林 E.羧苄西林
369、细菌产生钝化酶主要对哪类抗生素产生耐药(E)A.大环内酯类 B.第二代头孢菌素类 C.四环素类 D.半合成青霉素类 E.氨基苷类
370、四环素对下列哪种病原菌无效(A)
A.伤寒杆菌 B.肺炎球菌 C.肺炎支原体 D.衣原体 E.立克次体
371、小儿长期使用四环素可引起(B)
A.耳毒性反应 B.抑制骨、牙生长 C.白细胞降低 D.红人综合征 E.抑制骨髓造血机能
372、既对绿脓杆菌有效,又对结核杆菌有效的药物是(D)A.庆大霉素 B.链霉素 C.奈替米星 D.阿米卡星 E.卡那霉素 373、抗菌机制与红霉素相同的抗生素是(C)
A.多西环素 B.环丙沙星 C.克林霉素 D.阿米卡星 E.奈替米星
374、氨基苷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是(C)
A.对G+菌有强大抗菌作用 B.对伤寒杆菌有效 C.对G-菌有强大抗菌作用 D.对立克次体有效 E.对厌氧菌有强大抗菌作用
375、对庆大霉素的论述错误的是(E)
A.对结核杆菌有效 B.对绿脓杆菌无效 C.对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有效 D.损害前庭功能较轻 E.对立克次体有效
376、氯霉素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A)
A.抑制骨髓造血功能 B.过敏性休克 C.损害近曲小管 D.神经肌肉阻断作用 E.耳毒性
377、氨基苷类抗菌作用的靶位是(B)
A.50s亚基 B.30s亚基 C.70s亚基 D.60s亚基 E.30s亚基和50s亚基
378、对左氧氟沙星的论述不正确的是(E)
A.抗菌活性明显高于氧氟沙星 B.生物利用度达100% C.对MRSA、表葡菌、链球菌作用强于环丙沙星 D.对支原体、衣原体及军团菌有较强杀菌作用 E.不良反应较氧氟沙星大
379、对多西环素作用特点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A.抗菌谱和抗菌活性与四环素相同
B.对四环素、土霉素耐药的金葡菌仍有效
C.口服吸收快而完全,不受食物影响 D.对肠道菌群无影响 E.二重感染少见
380、磺胺药的抗菌机制是(C)
A.抑制DNA聚合酶 B.抑制嘌呤核苷酸合成酶 C.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D.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E.抑制依赖于DNA的RNA多聚酶
381、对伤寒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是(D)
A.多西环素 B.头孢氨苄 C.氨苄西林 D.环丙沙星
382.使用后能出现红人综合症的药物有D A.万古霉素B.替考拉宁C.利福平D.以上都是 383、对肺炎支原体无效的药物是(D)
A.罗红霉素 B.四环素 C.氧氟沙星 D.阿莫西林
384、下列哪种不是引起二重感染的致病菌(A)A.伤寒杆菌 B.难辨梭状芽胞杆菌C.葡萄球菌 D.白色念珠菌
385、关于阿米卡星的论述正确的是(E)
A.对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有效 B.肾毒性及耳毒性较轻
C.对许多肠道G-菌产生的合成酶稳定 D.对结核杆菌有效 E.以上均对
386、不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药物是(A)
A.头孢氨苄 B.头孢他定 C.头孢噻肟 D.头孢哌酮 387.氨基苷类抗生素耐药机制为D A产生钝化酶,使药物灭活;B.膜通透性改变;C靶位的修饰;D以上均对 388.对于头孢菌素认识错误的是 D A.治疗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感染,最好选择头孢唑啉 B.随着头孢菌素代别增加,抗阴性菌活性增加 C.随着头孢菌素代别增加,抗菌谱扩宽 D.第四代头孢菌素抗阳性球菌活性最强
389.WHO有关促进合理用药措施包括哪个方面内容 D A.建立具有一定授权的多学科合理用药协调实体 B.制定临床指南以及基于治疗用药的基本药物目录
C.在大学设立药物治疗学课程,加强强制性医学继续教育 D.以上都是
390.抗菌药物滥用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 D A.抗菌药物的市场销售存在恶性竞争 B.各科医师对抗菌药物了解不够
C.患者对抗菌药物盲从,无论何种疾病都选择抗菌药物治疗 D.以上都是
391.选用抗菌药应该树立正确的药物经济学理念,以下哪点是正确的 A A.明确致病原保证用药针对性,可明显提高疗效 B.无论何种致病菌尽量选用广谱药、新药 C.使用抗菌药预防一般常规操作后的感染 D.危重感染一律采用“顶级”抗菌药
392.1998年全球抗感染药总销售额已达400亿美元,其中()所占份额最大 D A.抗病毒药 B.抗真菌药
C.抗耐药细菌药 D.抗生素
393.下列哪种抗菌药物的应用是正确的 D A.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
B.同类同代抗菌药物联合使用
C、使用制霉菌素口服治疗泌尿道霉菌感染 D.儿童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 39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口服不吸收药物可以用于胃肠外感染的治疗
B.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应根据PK/PD特点,等时分次给药 C.所有青霉素类、头胞菌素类药物都对铜绿假单胞菌都有抗菌作用
D.治疗哺乳期妇女感染,应考虑抗菌药物在乳汁中的分泌可能对婴儿造成的影响
395.经过肝、肾两条途径进行代谢的抗菌药物包括:C
A.大环内酯类 B.氨基糖苷类
C.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D.氯霉素
396.青霉素类抗生素应用的注意事项不包括: D A.无论采用何种给药途径,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有无青霉素类过敏史、其他药物过敏史及过敏性疾病史,并须先做青霉素皮肤试验。
B.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并立即给病人注射肾上腺素,并给予吸氧、应用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抗休克治疗。
C.全身应用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腱反射增强、肌肉痉挛、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青霉素脑病),此反应易出现于老年和肾功能减退患者。D.本类药物在酸性溶液易失活。397.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D A.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
B.清洁-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C.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D.以上都是。
398.心胸血管手术应在何时给予抗菌预防用药比较恰当?(D)A.术前一天 B.术前4小时内 C.诱导麻醉时 D.术后
399.结肠直肠手术应在何时给予抗菌预防用药比较恰当?(A)A.术前一天 B.术前2小时内 C.诱导麻醉时 D.术后
400.轻症细菌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何种抗菌药物?(A)A.口服 B.肌注 C.静滴 D.静注
401.最早用于治疗全身性感染的人工合成的抗菌药是:(C)A.素啶嗪 B.诺氟沙星 C.磺胺类 D.甲氧苄啶 402.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B)A.阻止细菌二氢叶酸的合成 B.破坏细菌的细胞壁
C.阻止细菌核蛋白体的合成 D.阻止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E.破坏细菌的分裂增殖
403.半合成青霉素的分类及其代表药搭配正确的是:(B)A.耐酶青霉素——阿莫西林 B.广谱类——氨苄西林 C.耐酸青霉素——萘唑西林
D.抗绿脓杆菌广谱类——荼夫西林
404.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C)A.体内分布较广,一般从肾脏排泄 B.对各种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C.对Gˉ菌作用不如第一、二代 D.对绿脓杆菌作用很强
405.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包括:(D)A.阿齐霉素 B.螺旋霉素 C.克拉霉素 D.林可霉素
406.可产生“灰婴综合征”的是:(B)A.青霉素 B.氯霉素 C.红霉素 D.灰黄霉素 407.可用于治疗梅毒的是:(A)A.青霉素 B.氯霉素 C.红霉素 D.灰黄霉素
408.临床主要用于鼠疫杆菌和结核杆菌感染的抗生素为:(B)A.庆大霉素 B.链霉素 C.阿米卡星 D.卡那霉素 409.急、慢性金葡菌性骨髓炎的首选用药是:(A)A.林可霉素 B.万古霉素 C.四环素 D.红霉素 410.四环素的抗菌机制为:(A)A.影响细菌的蛋白质合成 B.影响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C.影响细菌细胞壁的生长 D.影响细菌S期
411.抗绿脓杆菌广谱青霉素的代表药是:(B)A.鲁卡因青霉素 B.羧苄青霉素 C.先锋霉素IV D.红霉素 412.最先用于临床的氨基甙类药物是:(A)A.链霉素 B.氯霉素 C.克林霉素 D.红霉素 413.化疗指数是指:(A)A.LD50/ED50 B.ED50/LD50 C.LD5/LD50 D.ED5/ED50 414.呋喃唑酮主要用于:(B)A.全身感染 B.消化道感染 C.阴道滴虫病 D.呼吸道感染 415.青霉素不能作为首选用于治疗:(C)A.螺旋体感染 B.淋病 C.白喉 D.梅毒
416.有关头孢菌素的各项叙述,错误的是:(D)A.第一代头孢对G+茵作用较二三代强 B.第三代头孢对各种β—内酰胺酶均稳定 C.口服一代头孢可用于尿路感染 D.第三代头孢没有肾毒性
417.氨基甙类可通过哪种屏障比较容易?(B)A.血脑屏障 B.胎盘屏障 C.血睾屏障 D.粘液屏障
418.服用四环素引起伪膜性肠炎,应如何抢救:(D)A.服用头孢菌素 B.服用林可霉素 C.服用土霉素 D.服用万古霉素
419.由于四环素的各种不良反应,以下哪些人应禁用此药?(B)
A.心脏病患者 B.孕妇、乳母 C.甲肝患者 D.肺结核患者 420.细菌对磺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D)A.细菌产生了水解酶
B.细菌代谢途径发生了改变 C.细菌产生了钝化酶
D.细菌产生了大量的对氨基苯甲酸(PABA)421.服用磺胺嘧啶时加服等量碳酸氢钠的目的是:(C)A.减少胃肠刺激 B.促进药物吸收
C.碱化尿液,加速排泄 D.降低药物毒性
422.复方新诺明片的组方是:(C)
A.TMP:SD,1:5 B.TMP:SMZ,1:10 C.TMP:SMZ,1:5 D.TMP:SDM,1:5 423.抗菌作用最强的四环素类药物:(C)A.四环素 B.土霉素 C.米诺环素 D.多西环素 424.红霉素在何种组织中的浓度最高:(D)A.脑脊液 B.骨髓 C.肾脏 D.胆汁
425.下列药物属于耐酶半合成青霉素是:(B)A.阿莫西林 B.苯唑西林 C.哌拉西林 D.羧苄西林 426.青霉素在体内主要分布于:(D)A.血浆 B.脑脊液 C.房水 D.细胞外液 427.青霉素类药物共同的特点是:(D)A.主要用于G+菌感染 B.耐酸
C.耐β-内酰胺酶
D.相互有交叉变态反应,可致过敏性休克 428.青霉素在体内的主要消除方式是:(D)A.肝脏代谢 B.胆汁排泄 C.被血浆酶破坏 D.肾小管分泌 429.下列头孢菌素药物中,t1/2最长的药物是:(C)A.头孢克洛 B.头孢孟多 C.头孢曲松 D.头孢氨苄
430.女婴,5天,发烧昏迷入院,皮肤黄染,囟门饱满,病理反射阳性,脑脊液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应首选:(B)
A.氯霉素 B.青霉素 C.磺胺嘧啶 D.头孢哌酮
431.男性,30岁,高烧,胸痛,咳铁锈色痰,右肺下叶突变,青霉素皮试敏可疑,宜选用:(B)
A.林可霉素 B.红霉素静滴 C.青霉素静脉点滴 D.青霉素V口服
432.男性,28岁,三月前去外地,近十天小便灼痛,近二、三天来小便疼痛难忍,小便时尿道口有较多黄绿色脓性分泌物,查出淋球菌,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该患者宜选用:(B)
A.红霉素 B.大观霉素 C.青霉素 D.四环素
433.女性,50岁,患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性心内膜炎,青霉素皮试敏阴性,既往有慢性肾盂肾炎,应选用:(D)
A.青霉素 B.庆大霉素 C.头孢氨苄 D.双氯西林 434.红霉素和林可霉素合用可:(D)
A.降低毒性 B.增强抗菌活性
C.扩大抗菌谱 D.竞争结合部位相互拮抗 435.麦迪霉素难以分布到:(D)
A.肝脏 B.肺 C.胆汁 D.脑脊液
436.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下列何种抗生素的t1/2会显著延长?(B)A.林可霉素 B.万古霉素 C.克林霉素 D.麦迪霉素
437.患者,女,2岁,高热、昏迷住院,颈部强直,巴氏征(+),克氏征(+),脑脊液压力高,脓性,该患者不宜选用:(B)A.青霉素G B.麦迪霉素 C.磺胺嘧啶 D.氯霉素 438.氨基甙类抗生素消除的主要途径是:(D)A.经肾小管主动分泌 B.在肝内氧化
C.在肠内乙酰化 D.以原形经肾小球过滤排出
439.患者,女,25岁,因不明原因发热二月余入院,贫血貌,杵状指,皮肤粘膜有多处小出血点,入院时,心脏三尖瓣听诊有Ⅲ级吹风样杂音,近日消失,脾轻度肿大,有压痛,血液细菌培养为草绿色链球菌,拟用青霉素G和下列其中一药合用,应选:(B)
A.阿米卡星 B.链霉素 C.红霉素 D.奈替米星 440.体外抗菌活性最强的喹诺酮类药是:(C)A.依诺沙星 B.氧氟沙星 C.环丙沙星 D.洛美沙星 441.治疗非特异性结肠炎宜选用:(D)A.磺胺异恶唑 B.磺胺嘧啶 C.磺胺多辛 D.柳氮磺吡啶 442.下列抗结核药中属于广谱抗生素的是:(D)A.异烟肼 B.PAS C.链霉素 D.利福平443.不宜与抗酸药合用的药:(D)
A.磺胺嘧啶 B.甲氧苄啶
C.氧氟沙星 D.呋喃妥因 444.伤寒或副伤寒的首选药:(C)
A.四环素 B.多西环素 C.氯霉素 D.氨苄西林
445.下列药物中,抗结核菌作用强,对纤维化病灶中结核菌有效的是:(D)A.链霉素 B.丁胺卡那霉素 C.庆大霉素 D.异烟肼 446.不属于一线抗结核药的是:(C)
A.异烟肼 B.链霉素 C.对氨水杨酸 D.吡嗪酰胺
447.PAS是一种抑制结核杆菌的药物,在抗结核治疗中,PAS常与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或乙胺丁醇合用,联合用药的目的是:(D)A.减少异烟肼的神经毒性 B.增强吡嗪酰胺的抗菌作用 C.使结核杆菌对其他药物敏感 D.延缓结核菌耐药性产生
448.下列哪项药物不具有耳毒性:(A)A.氨苄西林 B.氨基甙类 C.高效能利尿药 D.万古霉素 449.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共性有:(D)
A.抗菌谱广 B.与其他抗菌药间无交叉耐药性 C.口服吸收好 D.以上答案都对 450.下列是异烟肼与VitB6合用的目的:(D)A.增强疗效 B.延缓抗药性
C.减轻肝损害 D.降低对神经的毒性 451.下列哪些药物不易透过血脑屏障?(D)A.红霉素 B.麦白霉素 C.交沙霉素 D.以上答案都对 452.预防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方法是:(D)A.掌握适应症 B.询问过敏史 C.做皮肤过敏试验 D.以上答案都对 453.下列哪项不可成为青霉素变态反应的致敏原:(A)A.制剂中的钾离子 B.制剂中的青霉烯酸 C.青霉素 D.6-APA高分子聚合物 454.氨基甙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不包括下列哪项:(A)A.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转肽作用 B.抑制70S始动复合物的形成
C.与30S亚基靶蛋白结合,使mRNA的密码错译
D.阻碍终止因子与核蛋白体A位结合,抑制肽链释放 455.氨基甙类抗生素的共同药动学特点是:(D)A.口服难吸收
B.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
C.内耳外淋巴液浓度与用药量成正比 D.以上答案都对
456.氯霉素的不良反应不包括下列哪项:(B)A.二重感染 B.出血倾向
C.灰婴综合征 D.可逆性血细胞减少
457.用链霉素治疗结核病引起耳中毒症状,应采取下列哪一措施(D)A.换用卡那霉素 B.换用耳毒性小的核糖霉素 C.换用丁胺卡那霉素 D.停用链霉素 E.减低剂量
458.下列哪一种抗生素较适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E)
A.庆大霉素 B.两性霉素 C.氨苄青霉素 D.链霉素 E.四环素 459.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最佳联合用药是C A.青霉素+四环素 B.青霉素+链霉素 C.青霉素+磺胺嘧啶 D.青霉素+利福平E.青霉素+氧氟沙星
460.下列对四环素类的不良反应错误叙述的是C A.空腹口服易引起胃肠道反应
B.可导致幼儿乳牙釉质发育不全,牙齿发黄 C.不引起过敏反应 D.可引起二重感染
E.长期大量静滴,可引起严重肝损害 461.对四环素不敏感的病原体是B A.革兰阳性球菌 B.结核杆菌 C.革兰阴性菌 D.肺炎支原体 E.立克次体
462.下列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哪种对伤寒沙门菌有效C A.青霉素V B.苯唑西林 C.氨苄西林 D.羧苄西林 E.双氯西林
463.庆大霉素对下列何种感染无效C A.大肠埃希菌致尿路感染 B.肠球菌心内膜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败血症
E.口服用于肠道感染或肠道术前准备 464.下列对多西环素错误叙述的是E A.口服吸收快、完全 B.抗菌作用较四环素强 C.可用于肾功能不良患者 D.作用持续时间较四环素长 E.不良反应主要为二重感染
465.下列有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叙述错误的是C A.溶液性质较稳定 B.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
C.易透过血脑屏障,但不易透过胎盘 D.抗菌机制是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E.胃肠道不易吸收
466.下列有关阿米卡星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B A.是卡那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
B.抗菌谱为氨基苷类抗生素中较窄的
C.对许多肠道革兰阴性菌产生的钝化酶稳定
D.主要用于治疗对其他氨基苷类耐药菌所致的感染 E.可为乙酰转移酶钝化而耐药
467.青霉素G 对下列哪种细菌基本无效E A.破伤风梭菌 B.脑膜炎奈瑟菌 C.梅毒螺旋体 D.溶血性链球菌 E.变形杆菌
468.下列哪项不属于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D A.变态反应
B.神经肌肉阻断作用 C.肾毒性 D.骨髓抑制 E.耳毒性
469.下列哪种药物不宜与氨基苷类抗生素合用D A.氨苯蝶啶 B.乙酰唑胺 C.阿米洛利 D.布美他尼 E.螺内酯
470.氨基苷类抗生素引起的急性毒性反应与何离子的结合有关B A.K+ B.Ca2+ C.Clˉ D.Na+ E.Mg2+ 471.克拉维酸与阿莫西林配伍应用的主要药理学基础是E A.可使阿莫西林口服吸收更好
B.可使阿莫西林自肾小管分泌减少 C.可使阿莫西林用量减少,毒性降低 D.克拉维酸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 E.克拉维酸可抑制β-内酰胺酶
472.下列哪项不属利福平的不良反应D A.过敏反应
B.胃肠道反应 C.肝损害
D.周围神经炎 E.流感综合征
473.异烟肼抗结核杆菌的作用机制是A A.抑制细菌分枝杆菌酸的合成 B.影响细菌胞质膜的通透性 C.抑制细菌核酸代谢 D.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E.抑制DNA 螺旋酶
474.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的抗真菌药是A A.氟康唑 B.制霉菌素 C.酮康唑 E.灰黄霉素
475.利福平的抗菌作用机制是D A.抑制细菌分枝菌酸的合成 B.抑制细菌叶酸的合成 C.抑制细菌DNA 螺旋酶
D.抑制细菌依赖于DNA 的RNA 多聚酶 476.氟康唑抗真菌的作用机制是B A.阻止核酸合成
B.抑制细胞膜类固醇合成,使其通透性增加 C.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D.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E.抑制蛋白质合成
477.下述氨苄西林的特点哪一项是错误的D A、耐酸可口服吸收
B、本品注射剂较多引起过敏反应 C、对革兰阴性菌有较强抗菌作用 D、对产酶金葡菌有效 E、对绿脓杆菌无效
478.耐金葡菌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是A A、苯唑西林 B、氨苄西林 C、阿莫西林 D、羧苄西林 E、哌拉西林
479.细菌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是A A、细菌产生了水解酶
B、细菌细胞膜对药物通透性改变
C、细菌产生了大量PABA(对氨苯甲酸)D、细菌产生了钝化酶 E、细菌的代谢途径改变
480.主要由于克拉维酸具有下列哪种特点使之与阿莫西林等配伍应用B A、抗菌谱广
B、是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 C、可与阿莫西林竞争肾小管分泌 D、可使阿莫西林口服吸收更好
E、可使阿莫西林用量减少毒性降低 481.多粘菌素的抗菌谱包括C A、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 B、厌氧菌
C、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绿脓杆菌 D、革兰阳性菌特别是耐药金葡菌 E、结核杆菌
482.抗结核药中抗菌谱窄的药物是C A、异烟肼 B、利福平
C、对氨基水杨酸 D、乙胺丁醇 E、利福喷丁
483.不具有抗螺旋体作用的药物是D A、青霉素 B、四环素 C、红霉素 D、异烟肼
E、以上都不是
484.可产生球后视神经炎的抗结核药是A A、乙胺丁醇 B、利福平C、PAS D、异烟肼
E、以上都不是
485.异烟肼体内过程的特点是C A、口服易被破坏
B、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C、乙酰化代谢速度个体差异大 D、大部分以原形由肾排泄 E、以上都不是
486.下列疾病中,哪一条应排除在头孢菌素的适应征之外D A、克雷白菌肺炎
B、奇异变形杆菌败血症
C、金葡菌产酶株所致软组织感染
D、金葡菌耐甲氧西林株(MRSA)所致的周围感染 E、大肠杆菌性胆囊炎
487.特非那定与依曲康唑联合应用可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下列叙述中哪一条是错误的C
A、表现为Q-T间期延长
B、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律失常
C、特非那定阻挠依曲康唑的代谢引起药物积聚 D、依曲康唑影响特非那丁正常代谢所致 E、两者不宜联合应用
488.阿司咪唑与红霉素合用可诱发心脏毒性的原因是C A、阿司咪唑使红霉素消除减慢而潴留
B、两者竞争蛋白结合,阿司咪唑血浓度升高 C、红霉素干扰阿司咪唑正常代谢 D、两者竞争排泌而致血药浓度升高 E、以上各点因素均存在
489.下列药物中哪个是β-内酰胺酶抑制剂C A、阿莫西林 B、阿米卡星 C、克拉维酸 D、头孢噻吩钠 E、盐酸米诺环素
490.红霉素与阿斯匹林合用易致哪些不良反应D A、锥体外系反应 B、体温过低 C、尿失禁 D、听觉减退 E、低钾血症
491.杀菌抗生素的广谱抗菌谱中包含对结核杆菌有效的药物是B A、万古霉素 B、链霉素 C、磷霉素 D、多粘菌素B E、庆大霉素
492.仅对浅表真菌感染有效的抗真菌药是B A、制霉菌素 B、灰黄霉素 C、两性霉素B D、克霉唑 E、酮康唑
493.抗病毒药不包括C A、金刚烷胺 B、阿昔洛韦 C、氟胞嘧啶 D、阿糖腺苷 E、利巴韦林
494.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的咪唑类抗真菌药是D A、克霉唑 B、咪康唑
第四篇:抗生素使用规范评价标准
湖南省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检查评估标准
第五篇:重症医学科抗生素使用管理规范
重症医学科抗生素使用管理规范
自去年卫生部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院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和规定,我科根据科室特点特制定抗生素使用原则如下:
(一)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使用抗生素必须要有明确的指证,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
(二)抗生素的使用要严格分级管理制度,根据医院公布的医生使用抗生素权限,不同级别的医师决定不同级别的抗生素的使用,杜绝越级使用抗生素。特殊抗生素的使用必须要有科主任或拥有权限的专科医师经过讨论后方可进行使用,并在病程记录中进行记载。
(三)应尽量根病原学结果(如各种培养、涂片)选用敏感抗生素,同时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多进行病原学培养。
(四)抗生素的使用要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每三天应根据体温、血常规、病人体征等对所使用抗生素的效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或终止抗生素的使用。
(五)我科既为全院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心,但同时也承担部分麻醉复苏的任务,手术病人多,故应严格控制预防使用抗生素的治疗范围。针对预防使用抗生素的病人,根据病情如无必要及时停止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六)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人体防御机制的重要性,不能过分依赖抗生素的功效而忽视了人体内在的因素,当人体免疫球蛋白的质量和数量不足、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吞噬细胞性能与质量不足时,抗生素治疗则难以秦效。因此,在应用抗生素的同进应尽最大 努力使病人全身状况得到改善;采取各种综合措施,以提高机体低抗能力,如降低病人过高的体温;注意饮食和休息;纠正水、电解质和碱平衡失调;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以及处理原发性疾病和局部病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