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制度(查对)

时间:2019-05-15 06:19: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制度(查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制度(查对)》。

第一篇: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制度(查对)

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科会同药事管理委员会,定期对抗菌药物使

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开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指导和咨询,使抗生素使用率控制在60%以下。

2、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

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3、药剂科应定期统计各科抗生素使用量及类型,按规定对某

些抗菌药物实行限制性使用,并根据本院常见病原菌的耐药谱调整用药,以保证抗生素的效果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4、检验科和药委会定期公布主要致病菌及其耐药情况,向临

床医护人员提供抗菌药物信息,临床科室根据公布的最新药物信息,合理、有效、安全、经济的选用。

5、临床医师应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前的病原学标本送检率,接

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结合感染部位合理选用药物。

6、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选用毒副作用

小的抗感染药物,注意配伍禁忌及合理给药,给药时间及方法要视其血药浓度、毒副作用而定,尽量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当使用和对其的依赖性。

7、严格掌握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种

抗感染药物治疗感染,避免无指征地联合用药。

8、严格掌握与控制预防性抗感染药物的使用,一般情况不因

预防目的而使用抗菌药物。

9、在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药物疗效,预防和减少

药物不良反应,同时注意监测其耐药性的变化,避免滥用广谱抗生素。

10、护士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置要

求,准确执行医嘱,认真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11、医院感染管理部督促相关科室,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

测和耐药菌的监测。

第二篇: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

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疾病的主要药物,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抗生素种类较多,临床应用也极为广泛,其使用的合理性与患者的康复及医院院的医疗质量密切相关。但近年来由于应用不合理或滥用抗生素现象日见突出,几乎成为全球问题,我国有关专家多次呼吁,合理应用抗生素已成为当务之急。为了不断总结临床应用抗生素用药中一些基本规律;使抗生素的使用达到科学合理,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发挥抗生素在救死扶伤的重要作用,我卫生院就临床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几个基本原则。

1、正确选择原则

选择抗生素治疔的前提是必须明确病因诊断,正确估计致病菌原发病的临床特点是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基础。对一些严重感染的患者,应尽一切努力寻找病原菌,可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病情情变化和感染来源作出临床诊断,并根据临床经验选用用抗生素。在选择抗生素时,应了解该药的抗菌作用、药代谢动力学及副作用,结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

2、严格掌握适应证原则

抗生素的应用必须根据临床诊断,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原则,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切忌轻率和盲目地应用。对发热病人不能见热即用抗生素,应区别病病因,是病毒性感染还是细菌性感染。对已确诊为病毒感染者,除重症乙型脑炎、重症肝炎、流行性出血热、麻疹等与予预防继发感染而适当用抗生素外,其他病毒感染一般不必用抗生素。

3、熟悉与恰当原则

熟悉药理学及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是合理用药的基础同时要熟悉原发病的临床特点;注意个体差异遗传特征差异选择用药。所谓怡当是指选择适当的剂量与给药方法。用用药剂量正确与关系甚大,用量恰当能治病,用量过小达不到治疗目的,过大则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在临床使用抗生素时,应尽早使用剂量要恰当;避避免长期使用。特别是在肝、肾功能减退的情况下,用用药要更加慎重。给药途径的不同,不仅影响药物的剂量和速度,也影响药物疔效。总之,给药药途径必须根据用药目的、药物性质、患者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以及安全和经济等因素,全面考虑,作出决定。

4、灵活调整原则

所谓灵活就是指随时调整用药剂量与用药方案;也有人称之为浮动化。在用药过程中要根据病情变化,并尽可能结合药物监测来调整用用法和用量,做到剂量个体化和浮动化。同时要严密观察药物进入体内的反应:密切注意各种药原性疾病警告症状的出现;以便及早进行适当处理。因此;在临床上既要保证药物的疗效,又要防止药物中毒,除根据药物监测外,还要注意观察患者治疗的反应,并根据病情变化,随时地调整用药剂量及疗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治疗原则。

5、慎重配伍原则

多种药的同时并用或联合用药,是临床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有时因配伍不当,或盲目地联合用药,会降低疗效,或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死亡。在联合或合并用药时,要注意抗生素之间或抗生素与其它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问题。如两种以上抗生素均需需同时静脉滴注时,不仅要看溶液的澄明度及颜色有无改改変,尚应考虑药物效价是否会降低。

保宁卫生院

第三篇: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抗生素

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 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目前已知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

使用误区:

1. 抗菌药是消炎药、感冒药,有病就用

许多人将抗菌药等同于消炎药或感冒药,一旦有炎症或“感冒”,就赶紧服用。实际上抗菌药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其他类型的炎症,如过敏性炎症(如接触性皮炎)、变态反应性炎症(如过敏性哮喘)等无菌性炎症无效。同样,抗菌药也不宜用于治疗病毒性感冒。如果滥用,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因为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这些菌群互相制约,保持体内的微生态平衡。如果不分病情使用抗菌药物,会杀死体内正常有益细菌,引起菌群失调,招致其他疾病的发生。2. 抗菌药物越新越好,抗菌范围越广越好,价格越贵越好

许多人在使用抗菌药时往往迷信新药、好药、贵药,认为抗菌药“越新越好”,“越贵越好”。其实每种抗生素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比如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也便宜,再加上人们不经常使用,疗效反而可能更好。

另外,当我们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时,体内正常菌群同样会被杀灭或抑制。不过,其受抗生素影响的范围大小,取决于所选用抗生素的抗菌谱的广或窄。抗菌谱窄的抗生素只对一种或少数细菌有活性,如青霉素G,主要只作用于阳性球菌;广谱的抗生素可对两种或较多细菌有活性,如头孢曲松,可对多种肠杆菌科细菌有效;超广谱抗生素即对多种或大多数细菌有活性,如泰能,不但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有效,而且对厌氧菌也有作用。可见,抗生素的抗菌谱越广,受影响的细菌也越多,受杀灭或抑制的正常菌群也越多。

因此,治疗感染应根据引起感染的病原菌来选用窄谱、有针对性的抗生素。这样既可以有效杀灭病原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又可避免或减少对正常菌群的杀灭或抑制作用。3. 疗程不当,频繁换药,疗程过短或过长

有的病人对抗生素期望值过高,使用某种抗生素一两天后没有明显好转,就要求医生换用其他抗生素,或增加其他抗生素。治疗时间的长短应取决于感染的严重程度、临床反应和细菌的种类。通常对于急性感染,抗生素的疗程一般为5~7天,或症状和体征消失3天后方可停药。如果一个普通的感冒用几种抗生素,会增加细菌的耐药性,还可能造成二重感染。4. 同时使用几种抗菌药

抗菌药联合使用的目的是为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延缓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不仅不增加疗效,反而可能降低疗效,增加不良反应或增加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会,因此联合用药应予以严格控制。联合用药指征:混合感染、严重感染、一般抗菌药不易深入部位的感染(如结核性脑膜炎)、容易出现耐药的或必须长期治疗的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慢性尿道感染或骨髓炎)等。同时,应避免联合使用毒性相同的抗菌药。抗生素滥用:

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抗生素滥用。危害:

1. 耐药性:DNA污染

青霉素问世后,抗生素成了人类战胜病菌的神奇武器。然而,人们很快发现,虽然新的抗生素层出不穷,但是,抗生素奈何不了的耐药菌也越来越多,耐药菌的传播令人担忧。2003年的一项关于幼儿园儿童口腔卫生情况的研究发现,儿童口腔细菌中约有15%是耐药菌,97%的儿童口腔中藏有耐4— 6种抗生素的细菌,虽然这些儿童在此前3个月中都没有使用过抗生素。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医学正在为它的成功付出代价。抗生素的普遍使用有力的抑制了普通细菌,客观上减少了微生物世界的竞争,因而促进了耐药性细菌的增长。

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长速度之快,是无法用生物的随机突变来解释的。细菌不仅在同种内,而且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换基因,甚至能够从已经死亡的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事实上,这些年来,每一种已知的致病菌都已或多或少获得了耐药基因。研究人员对一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分析表明,它的基因组中,超过四分之一的基因,包括所有耐抗生素基因,都是外来的。耐多种抗生素的鲍氏不动杆菌也是在与其他菌种交换基因中获得了大部分耐药基因。

2. 滥用抗生素,可以导致菌群失调.正常人类的肌体中,往往都含有一定量的正常菌群, 他们是人们正常生命活动的有益菌,比如:在人们的口腔内,肠道内,皮肤都含有一定数量的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有益菌群,他们参与人身体的正常代谢.同时,在人体的躯体中,只要这些有益菌群的存在,其他对人体有害的菌群是不容易在这些地方生存的.而人们在滥用抗生素的同时,抗生素是不能识别对人类有益还是有害菌群的,结果是人身体正常的菌群也被杀死了.这样,其他的有害菌就会在此繁殖,从而形成了“二次感染”,这往往会要导致应用其他抗生素无效,死亡率很高.3. 养殖业中抗生素滥用:世界卫生组织呼吁,为防止滥用抗生素而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欧盟决定从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将抗生素作为牲畜生长促进剂。我国现状

中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 约21万吨,出口3万吨,其余自用(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人均年消费量138克左右(美国仅13克)。

据2006~2007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 74%。而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如此大规模地使用抗生素,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率仅为22%~25%。中国的妇产科长期以来都是抗生素滥用的 重灾区,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妇产科多年的统计显示,目前青霉素的耐药性几乎达到100%。而中国的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则高达70%,其中外科患 者几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达97%。

另据1995~2007年疾病分类调查,中国感染性疾病占全部疾病总发病数的49%,其中细菌 感染性占全部疾病的18%~21%,也就是说80%以上属于滥用抗生素,每年有8万人因此死亡。这些数字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药品使用

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

(二)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生素,因抗生素用后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检出,且使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临床确诊,延误治疗。

(三)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并无疗效,对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是无害无益的。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者 90%以上由病毒所引起,因此除能肯定为细菌感染者外,一般不采用抗生素。

(四)皮肤、粘膜局部尽量避免反应应用抗生素,因用后易发生过敏反应且易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因此,除主要供局部用的抗生素如新霉素、杆菌肽外,其它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G的局部应用尽量避免。在眼粘膜及皮肤烧伤时应用抗生素要选择适合的时期和合适的剂量。

(五)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在下列情况下可采用预防治疗:

1.风湿热病人,定期采用青霉素G,以消灭咽部溶血链球菌,防止风湿热复发。

2.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手术前后用青霉素G或其它适当的抗生素,以防止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3.感染灶切除时,依治病菌的敏感性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4.战伤或复合外伤后,采用青霉素G或四环素族以防止气性坏疽。

5.结肠手术前采用卡那霉素,新霉素等作肠道准备。

6.严重烧伤后,在植皮前应用青霉素G消灭创面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或按创面细菌和药敏结果采用适当的抗生素防止败血症的发生。

7.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扩张症患者,可在冬季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限于门诊)。

8.颅脑术前1天应用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六)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人体防御机制的重要性,不能过分依赖抗生素的功效而忽视了人体内在的因素,当人体免疫球蛋白的质量和数量不足、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吞噬细胞性能与质量不足时,抗生素治疗则难以秦效。因此,在应用抗生素的同进应尽最大努力使病人全身状况得到改善;采取各种综合措施,以提高机体低抗能力,如降低病人过高的体温;注意饮食和休息;纠正水、电解质和碱平衡失调;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以及处理原发性疾病和局部病灶等。

不良反应

①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氨基糖甙类损害第八对脑神经,引起耳鸣、眩晕、耳聋;大剂量青霉素G或半合成青霉素或引起神经肌肉阻滞,表现为呼吸抑制甚至呼吸骤停。氯霉素、环丝氨酸引起精神病反应等。

②造血系统毒性反应;氯霉素可引起再障性贫血;氯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新生霉素等有时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先锋霉素Ⅳ、Ⅴ、Ⅵ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头孢菌素类偶致红细胞或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细胞增加。

③肝、肾毒性反应:妥布霉素偶可致转氨酶升高,多数头孢菌素类大剂量可致转氨酶、碱性磷酸脂酶Ⅰ和Ⅱ、多粘菌素类、氨基甙类及磺胺药可引起肾小管损害。

④胃肠道反应:口服抗生素后可引起胃部不适,如恶心、呕吐、上腹饱胀及食欲减退等。四环素类中尤以金霉素、强力霉素、二甲四环素显著。大环内脂类中以红霉素类最重,麦迪霉素、螺旋霉素较轻。四环素类和利福平偶可致胃溃疡。

⑤抗生素可致菌群失调,引起维生素B族和K缺乏;也可引起二重感染,如伪膜性肠炎、急性出血肠炎、念珠菌感染等。林可霉素和氯林可霉素引起的伪膜性肠炎最多见,其次是先锋霉素Ⅳ和Ⅴ。急性出血性肠炎主要由半合成青霉素引起,以氨苄青霉素引起的机会最多。另外,长期口服大剂量新霉素和应用卡那霉素引起肠粘膜退行性变,导致吸收不良综合症,使婴儿腹泻和长期体重不增,应预重视。少数人用抗生素后引起肛门瘙痒及肛周糜烂,停药后症状可消失。

⑥抗生素的过敏反应一般分为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型反应、药热、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变态反应性心肌损害等。

⑦抗生素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的后遗生物效应,如链毒素引起的永久性耳聋。许多化疗药可引起“三致”作用。利福平的致畸率为4.3%,氯霉素、灰黄霉素和某些抗肿瘤抗生素有致突变和致癌作用等。

补液

补液量:

医疗过程中通过静脉补充药液的剂量称为补液量

补液量:一般需按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计算。

①累积损失量:指病后(如急性脱水)减轻之体重数量,这部分液体最主要。这部分液量可根据脱水程度加以估计。累积损失量也可按体表面积计算,轻度脱水为1200ml/m2,中度脱水为2000mL/m2,极重度脱水为3000ml/m2。

②继续损失量:按实际损失补充,一般在禁食条件下为40ml/kg·d,电解质包括钠、氯及碳酸氢离子各40mmol/L。继续损失量也可以用口服补液盐(ORS)补充。

③生理需要量:急性期一般可按基础代谢需要量计算,即5%~10%葡萄糖 50~60ml/kg·d,钠钾各1~2mmol/kg·d(生理盐水10ml含钠1 5mmol,10%氯化钾溶液10ml含钾13mmol),或按1500mL/ m2体表面积给予糖60~75g/ m2体表面积,钠、钾各50~7 0mmol/ m2体表面积。生理需要量也可以用3∶1溶液补充。高渗脱水时,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远段的吸水作用,因而有人认为高渗脱水时,生理需要量宜酌减1/4。

上述三部分之和即为第一天输液总量。为便于临床应用,一般将上述三项概括为以下数值,可适用于大多数病例。轻度脱水约90~120ml/kg,中度脱水约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150~180ml/kg。个别病例必要时再作较详细的计算。

补液速度

补液速度即使用静脉补液时液体输入人体内的速度。

一般的补液-输液速度判定:

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4

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总ml数÷[输液总时间(h)×4] 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数÷(每分钟滴数×4)

为带入药物时速度在100—200ml/小时,普通补液速度为300—500ml/小时。

根据缺钠程度和临床症状,可将低渗性脱水分为三度:①轻度:相当于成人每公斤体重缺失氯化钠0.5g。患者常感疲乏、头晕,直立时可发生昏倒(昏厥),尿中氯化钠很少或缺如;②中度:每公斤体重缺失氯化钠0.5g~0.75g。此时患者可有厌食、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收缩压轻度降低、起立时昏倒、心率加快、脉搏细弱、皮肤弹性减弱、面容消瘦等表现;③重度:每公斤体重缺失氯化钠0.75g~1.25g,患者可有表情淡漠、木僵等神经症状。最后发生昏迷,关有严重休克。

根据体重的减轻(失水量)及临床表现,将脱水分为三度:

l.轻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的2%-3%或体重减轻5%仅有一般的神经功能症状,如头痛、头晕无力,皮肤弹性稍有降低。高渗性脱水有口渴。

2.中度脱水失水量占体重的3%-6%或体重减轻5%-10%脱水的体表症征已经明显,并开始出现循环功能不全的症征。

3.重症脱水失水量占体重的6%以上或体重减轻10%以上前述症征加重,甚至出现休克、昏迷。

第四篇: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

关于下发《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临床科室:

为了规范目前医疗机构滥用抗生素现象,更加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并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与服务,我院特制定《抗生素使用管理办法》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现下发给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办法

抗生素的使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武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人类健康和生命保护功不可没。但滥用抗生素已经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如抗生素的毒性反应、过敏性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抗药性等。为了防止和减少上述不良情况的发生,医务工作者必须掌握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为此,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与药事管理委员会特制定《祁东县妇幼保健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望各临床科室、药剂科严格遵照执行。

一.下列情况应避免或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

1.病毒性疾病或估计为病毒性疾病不宜应用抗生素;

2.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任意采用抗生素;

3.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抗生素;

4.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二.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1.严格掌握各类抗生素的适应症及其毒副作用;

2.感染性疾病,入院后(或发现后)首先采取标本送检,然后根据病情估计可能的感染菌,试用一至三种抗生素。分离出病原菌并且测定其药敏或联合药敏后,应用有效抗生素(品种选择一类为主,总体品种不得超过三种);

3.结合临床诊断、感染轻重、患者一般情况以及用药后的反应、药物副作用,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可能、药物价格等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4.针对感染性疾病使用抗生素时,用量应适当,疗程应充足,以免细菌产生耐药性或停药过早而引起复发;

5.氨基甙类抗生素应特别注意其耳、肾毒性,严格控制用量及其疗程,对于儿童尤加谨慎。

6.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手术病人、心脑血管病病人等),提倡不用。若应用,品种不得超过二种,并且以一类为主。用药时间不得超过一周。

7.在患者肝、肾功能减退时应用抗生素应特别注意其肝、肾毒性;

8.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使应用抗生素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

9.静脉滴注抗生素要注意抗生素之间,抗生素与其他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10.联合应用抗生素必须有明确的指征,以防止抗生素之间的拮抗作用,无关作用,副作用的发生。

三.在临床工作中,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密切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止或减少院内交叉感染及术后感染。

四.委员会定期抽查病房、门诊使用抗生素的处方进行分析,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登记、讨论,以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五.临床科室在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防止滥用,并做好疗效评价,毒、副作用观察等记录。

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

一、应用抗生素应遵循以下原则:、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等不宜使用抗生素。、发热待查(除非病情严重,临床经验高度怀疑细菌感染者)不宜使用抗生素。3、皮肤及粘膜等局部应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以免引起耐药菌产生或变态反应。、青霉素(G):是第一个发现的抗生素,肺炎球菌、A 组溶血性链球菌及脆弱类杆菌的厌氧菌感染等仍属首选药物。、大环内酯类:宜用于轻度、中度呼吸道感染、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6、氨基糖甙类:每日一次加 10% 葡萄糖液 100ml,静滴疗效好,毒性小、不易产生耐药菌株,宜用于 G杆菌肺炎;退热后 5~7 天可停药。尿路感染;疗程 3~5 天,反复发作者稍延长。败血症;病情好转,体温正常 7~10 天后再停药。、急性感染,应用抗生素后临床疗效不显著,一般在 72 小时应考虑改用其他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一般而言可在手术前 30 分钟预防性给药。、抗生素配伍要合理:两种抗生素同时应用,尤其要考虑有无理化、药理等配伍禁忌。

祁东县妇幼保健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2015年2月25日

第五篇:XXX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

关于下发《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临床科室:

为了规范目前医疗机构滥用抗生素现象,更加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并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与服务,我院特制定《抗生素使用管理办法》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现下发给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办法

抗生素的使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武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人类健康和生命保护功不可没。但滥用抗生素已经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如抗生素的毒性反应、过敏性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抗药性等。为了防止和减少上述不良情况的发生,医务工作者必须掌握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为此,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与药事管理委员会特制定《新泰友好医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望各临床科室、药剂科严格遵照执行。

一.下列情况应避免或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

1.病毒性疾病或估计为病毒性疾病不宜应用抗生素;

2.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任意采用抗生素;

3.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抗生素;

4.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二.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1.严格掌握各类抗生素的适应症及其毒副作用;

2.感染性疾病,入院后(或发现后)首先采取标本送检,然后根据病情估计可能的感染菌,试用一至三种抗生素。分离出病原菌并且测定其药敏或联合药敏

后,应用有效抗生素(品种选择一类为主,总体品种不得超过三种);

3.结合临床诊断、感染轻重、患者一般情况以及用药后的反应、药物副作用,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可能、药物价格等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4.针对感染性疾病使用抗生素时,用量应适当,疗程应充足,以免细菌产生耐药性或停药过早而引起复发;

5.氨基甙类抗生素应特别注意其耳、肾毒性,严格控制用量及其疗程,对于儿童尤加谨慎。

6.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手术病人、心脑血管病病人等),提倡不用。若应用,品种不得超过二种,并且以一类为主。用药时间不得超过一周。

7.在患者肝、肾功能减退时应用抗生素应特别注意其肝、肾毒性;

8.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使应用抗生素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

9.静脉滴注抗生素要注意抗生素之间,抗生素与其他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10.联合应用抗生素必须有明确的指征,以防止抗生素之间的拮抗作用,无关作用,副作用的发生。

三.在临床工作中,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密切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止或减少院内交叉感染及术后感染。

四.委员会定期抽查病房、门诊使用抗生素的处方进行分析,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登记、讨论,以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五.临床科室在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防止滥用,并做好疗效评价,毒、副作用观察等记录。

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

一、应用抗生素应遵循以下原则:、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等不宜使用抗生素。、发热待查(除非病情严重,临床经验高度怀疑细菌感染者)不宜使用抗生素。3、皮肤及粘膜等局部应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以免引起耐药菌产生或变态反应。、青霉素(G):是第一个发现的抗生素,肺炎球菌、A 组溶血性链球菌及脆弱类杆菌的厌氧菌感染等仍属首选药物。、大环内酯类:宜用于轻度、中度呼吸道感染、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氨基糖甙类:每日一次加 10% 葡萄糖液 100ml,静滴疗效好,毒性小、不易产生耐药菌株,宜用于 G杆菌肺炎;退热后 5~7 天可停药。尿路感染;疗程 3~5 天,反复发作者稍延长。败血症;病情好转,体温正常 7~10 天后再停药。、急性感染,应用抗生素后临床疗效不显著,一般在 72 小时应考虑改用其他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一般而言可在手术前 30 分钟预防性给药。、抗生素配伍要合理:两种抗生素同时应用,尤其要考虑有无理化、药理等配伍禁忌。

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

2012年12月1日

下载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制度(查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制度(查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研究性学习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研究性学习我校组织高二学生,共4个小组43位同学,于2006年6月到2006年12月就“抗生素的使用”进行研究性学习,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采访活动。通过本次活动,......

    规模化猪场合理使用抗生素研究进展

    规模化猪场合理使用抗生素研究进展 张明第 规模化猪场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疫苗免疫保障猪群的健康,为不断增 多的人口补充肉产品,同时提高生活水准。......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办法专题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管理办法 ㈠、 明确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 医疗机构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 ㈡、 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 抗菌药物品种......

    抗生素合理应用

    抗生素合理应用 一、抗生素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抗生素的定义 抗生素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如青霉素、灰黄......

    抗生素合理用药探讨

    抗生素合理用药探讨 药剂科 刘祥瑞 主讲内容: 1、抗生素滥用现象 2、抗生素滥用主要危害及后果 3、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及基本要求 4、我国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关措施 5、如何正......

    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范文合集

    医院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一、确定为病毒性疾病或以为病毒性疾病的病人,不使用抗生素。二、发热原因不明者在弄清病原学诊断前,不宜使用抗生素,以免影响临床症状得出县和病原体......

    抗生素使用现状

    我国每年因抗生素滥用导致800亿元医疗费用增长,同时致使8万病人不良反应死亡;我国研制一个抗生素大约需要十年时间,而产生耐药菌素却在两年之内,未来呈无有效抗生素的可怕趋势。......

    抗生素使用制度

    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 为规范、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根据卫生部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