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京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用管理办法
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用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进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用体系建设,倡导诚实守信,惩戒失信行为,实现食品药品安全源头治理,根据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企业信用公示暂行条例》、《江苏省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暂行办法》、《江苏省社会法人失信惩戒办法(试行)》、《江苏省严重失信黑名单社会公示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用体系由信用信息归集、信用评定、信用约束、信用修复等制度构成,在南京市范围内从事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监管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局)主管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用体系管理工作,负责信息平台的建设、管理和数据维护。
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承担职责范围内的数据 归集、更新、使用职责。
第二章 信用信息归集
第四条
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信息由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基本信息、准入信息、良好信息、不良信息组成。不良信息包括提示信息、警示信息。
第五条
下列信息属于基本信息:
(一)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姓名、性别、职务、住址、证件种类、证件号码、联系方式等;
(二)从业人员的食品药品从业资格信息;
(三)从业人员的食品药品行业从业经历、从业范围等;
(四)其他依法应纳入信用信息的从业记录。第六条
下列信息属于准入信息:
(一)主体许可、认证、审评或备案信息。信息内容以许可证或认证证书内容为准。
(二)主体变更、延续、注销或者撤销等许可信息(变更登记应当反映历次变更事项的内容和注销许可的所有事项);
(三)依法取得执业药师资格的人员执业注册、变更注册、注销注册等相关信息;
(四)其他依法应记入的准入信息。第七条
下列信息属于良好信息:
(一)主体为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管理而自愿通过的非强 2 制性的质量、安全认证信息的;
(二)连续5年没有不良信息,或未被锁入“黑名单系统”的;
(三)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受到市局及以上政府部门表彰的;
(四)其他良好信息。
第八条
下列信息属于提示信息:
(一)日常监管工作中发现主体存在轻微违法违规行为,无需做出行政处罚,但需要进行责令改正或行政提示、行政建议、行政告诫、行政约谈等行政指导的;
(二)经立案调查确认违法,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免予行政处罚或者单独给予警告处罚的;
(三)其他提示信息。
第九条
下列信息属于警示信息:
(一)因违法行为被行政机关给予罚款、没收、责令停产停业行政处罚的;
(二)因违法行为被行政机关给予撤销或者吊销许可证、批准证明文件处罚的;
(三)主体在申请相关行政许可过程中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的,或者采取其他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相关行政许可、批准证明文件或者其他资格的;
(四)主体被禁止申请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业人员被禁止从事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等资格罚的;
(五)因食品药品违法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
(六)国家食品药品监管管理总局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的,全国性或跨区域严重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
(七)三年内多次被录入提示信息,经信用分级、信用评价后进入警示信息的;
(八)其他警示信息。
第十条
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信息按照下列期限记录:
(一)基本信息、准入信息记录期限自准入之日起至退出为止,退出后上述信息转入历史记录保存,变更登记应当反映历次变更事项的内容和注销许可的所有事项;
(二)良好信息记录期限为主体受到表彰、获取称号的有效期限。未届满有效期限,主体产生不良信息的,自主体产生不良信息之日起解除;
(三)不良信息记录期限为3年,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记录期限超过3年的,从其规定。
前款规定的记录期限届满后,系统自动解除记录并自解除之日起转为永久保存的信息。
第十一条 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从事食品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等资格限制期限的,记录信息时效从其规定。
第三章 信用评定与“黑名单系统”
第十二条
主体不良信息被归集后,认为该主体行为失信,按失信程度对应扣分值进行信用分级评定。
失信等级分为一、二、三级,失信程度逐级递增: 扣分累积为0分至2分(含),为一级失信; 扣分累积为2分至7分(含),为二级失信; 扣分累积为7分至12分(含),为三级失信。一个信用周期内,主体信用扣分累积满12分后(超出12分以12分计)被锁入“黑名单系统”的,不再进行扣分累积。
第十三条
提示信息中归集的主体评定为一级失信。同一主体首次归集入提示信息的,扣0.5分,两次以上每次扣1分,累计超过2分后,归集入警示信息评定为二级失信。
第十四条
警示信息中归集的主体评定为二级或三级失信。二级失信的主体扣分累计超过7分后,评定为三级失信。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每次扣2分:
1.单独处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折合金额不足10万元的;
2.对公民处1千元以下(含)罚款,或者对法人和其他组织处3万元(含)以下罚款的。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每次扣2.5分:
1.单独处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折合金额10万元(含)以上,不足30万元的;
2.公民被处罚款1千元(不含)以上,5千元(含)以下,或者法人和其他组织被处罚款3万元(不含)以上,10万元(含)以下的。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每次扣3分:
1.单独处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折合金额30万元(含)以上,不足100万元的;
2.公民被处罚款超过5千元(不含)以上,10万元(含)以下的,或者法人和其他组织被处罚款10万元(不含)以上,50万元(含)以下的。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每次扣3.5分:
1.单独处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折合金额100万元(含)以上的;
2.公民被处罚款超过10万元(不含)以上,或者法人和其他组织被处以罚款50万元(不含)以上的。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每次扣7分: 1.主体被被责令停产停业的;
2.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管管理总局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的,全国性或跨区域严重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
(六)符合本办法第九条第(二)、(三)、(四)、(五)项规定的,扣12分。
第十五条
信用积分的累积随信用评定随时更新,等级评定基本有效期为3年,以年为单位按等级累进。
第十六条 “黑名单系统”是指对经信用评定为三级失信中部分严重失信主体建立失信主体电子档案,进行失信行为记录并保留生成对应分级与惩戒提示、并定期予以公布的电子化系统设计。
有本办法第九条第(二)、(三)、(四)、(五)项规定的情形和其他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严重违法行为的,或者主体3年内信用评定扣分累计满12分的,被锁入“黑名单系统”,锁入期限为3年。符合相关要求的,自满3年之日起“黑名单系统”自动解锁,信用积分自动恢复,但按照信用约束制度规定被处以永久性惩罚的主体以外。
第十七条
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办法规定的原则进行信用评定,市局须经主管领导审批决定扣分分值,区级监管部门经主管领导审批决定扣分分值。
第四章 信用约束
第十八条
市区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市政府事权划分原则,依照信用评定的失信等级对主体执行信用约束措施并记入信用信息平台。
第十九条
信用评定为一级失信的,执行信用约束措施如下:
(一)辖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日常检查频次;
(二)应当执行的其他约束措施。
第二十条
信用评定为二级失信的,执行信用约束措施如下:
(一)辖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失信信息书面通知相对人,提醒和规范相关行为,对直接责任人进行诚信约谈,信息提醒和约谈内容、地点、人物、时间详细登记入信用信 7 息平台;
(二)加强日常检查频次,做到一年内专项检查一次以上,检查反馈结果登记入信用信息平台;
(三)辖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大抽检力度,对评定为二级失信的主体一年内抽检覆盖率达70%以上;
(四)在办理相关业务时予以重点审查;
(五)应当执行的其他约束措施。
第二十一条
信用评定为三级失信的,执行信用约束措施如下:
(一)辖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失信信息书面通知相对人,提醒和规范相关行为,对直接责任人进行诚信约谈,信息提醒和约谈内容、地点、人物、时间详细登记入信用信息平台;
(二)辖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日常检查频次,做到一年内专项检查二次以上,检查反馈结果登记入信用信息平台;
(三)辖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大抽检力度,对评定为三级失信的主体一年内抽检覆盖率达100%,重点品种抽检率达80%;
(四)在办理相关业务时予以重点审查;
(五)应当执行的其他约束措施。
第五章 “黑名单”系统信用惩戒与信用修复
第二十二条
因符合本办法被锁入黑名单系统的社会主体执行信用惩戒措施如下:
(一)发布监管公告并向社会公开曝光;
(二)不为其招投标等活动出具无违法情况证明;
(三)向其他有关政府部门发出信用监管提示,提示其他有关政府部门注意或者采取相应措施;
(四)辖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日常检查频次,对锁入“黑名单”的主体一年内抽检覆盖率达100%,重点品种抽检率达100%;
(五)撤销其相关荣誉称号,禁止参与评优、评先;
(六)其他应当执行的其他约束措施。
第二十三条
被“黑名单系统”锁定主体,同时存在以下情形的可以向所在辖区局申请修复信用:
(一)非因主观故意,在合理期限内主动采取整改措施,纠正失信行为,消除失信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
(二)一定期限内累积良好信用信息达到要求。所在辖区局对主体信用修复申请进行初评,市局须经主管领导审批决定信用修复,区级监管部门经主管领导审批决定信用修复。
第二十四条
生产经营主体、从业人员因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得申请信用修复。
第六章 实施途径
第二十五条
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 9 信息归集标准、信用评定办法和规定期限通过系统授权更新数据、评定信用等级,及时准确地向信用信息平台提供真实、合法、完整的信用信息,并按照信用等级执行相应的信用约束措施。
市局办公室负责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信息平台和数据维护;
市局稽查局负责不良信息涉及警示信息的收集、审核、公布工作、食品药品“黑名单”系统信用惩戒与信用修复确认工作、跨区域、跨部门的食品药品监管信用信息合作和公开、协调本部门与其他部门和社会组织的信用信息交流与共享等。
市局政策法规与科技处负责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主体的申请许可时的基本信息、准入信息和监管过程中更新的许可信息、制定《黑名单系统管理制度》、《信用修复制度》等实施细则等;
市局人事教育处负责执业药师为重点执业人群的诚信档案归集并及时更新其资质许可、荣誉信息等方面的执业信用信息;
市局相关业务处室负责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主体良好信息、不良信息中涉及提示信息的归集录入更新工作。当主体提出信用修复申请时,相关业务处室进行初评,填报《信用修复审批表》,经市局局长办公会讨论批准后,交由稽查局进行修复,调整信用等级评价等级和信用约束措施,信用修复过程和结果记入档案。
市局纪检监察机构负责监督信用体系的合法运行工作,会同稽查局负责对本市食品药品信用信息的归集、使用、上报、审核、审批、录入、更新、归档及技术保障等方面进行检查,每季度组织检查一次,并及时做出记录。
第二十六条 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下列时限对提交的信息数据进行追加、修改、更新和维护,对信息数据实行动态管理:
(一)基本信息、准入信息每日更新、追加;
(二)食品药品信用等级评定之日起30日内更新、追加;
(三)提示信息中的案件信息自监督检查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录入、更新、追加;
(四)警示信息自行政处罚决定送达之日起15日内录入、更新、追加。处罚程序的各个审批环节均为5个工作日内完成。警示信息与案件审批程序需同时进行。记入警示系统的批准程序即为案件审批程序。办案部门在填写案件审批表的同时,填报警示记录信息审批表。警示信息记入批准权限与案件批准权限一致。
第二十七条
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纪检监察机构追究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员责任:
(一)未按规定时限上报、录入、归档、更新企业信用信息的;
(二)办案人员漏报、误报、错报的;
(三)录入人员录入失误造成延误锁定或解锁的;
(四)录入、归档人员丢失有关材料的;
(五)归档人员未及时归档造成主体档案资料缺失的;
(六)因未及时维护致使网络数据丢失或者未按时对社会发布及无正当理由拒绝提供查询服务;
(七)按照规定应采取限制措施而未采取的。
(八)玩忽职守以及利用职务之便,违法公布、利用生产经营主体信用信息,侵犯主体合法权益,损害主体信誉或营私舞弊使违法者逃避提示或警示的.第二十八条
市各级监管部门可以通过信息平台直接查询信用信息,并按照不同等级的信息级别对主体执行信用约束措施。
第二十九条 信用信息的公开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于属于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依法不得公开的其他内容,提交信息时应当采取保密措施,不得公开和披露。信用信息的公开范围、公开方式、期限等工作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 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信息,是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归集的食品(含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生产经营主体及从业人员的信用信息。
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信息平台,是信用信息数据归集、更新、共享和信用等级评定、查询以及“黑名单”发布的电子服务系统。
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主体,是指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以及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的研制、生产、经营和使用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是指应当纳入信用管理的主体的法定代表人、企业主要负责人等。
执业药师是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中执业的药学技术人员。
信息归集,是指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信息进行即时收集、录入、定期反馈、及时维护、按周期更新以及适时公布等活动。
信用评定,是指根据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主体在监管中产生的提示信息、警示信息,以及其他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等提供的与食品药品安全有关的信用记录,对其失信行为进行的评估与量化分级活动。
信用约束,是指对不同等级的失信主体采取的方式、类别和力度不同的监管与惩戒措施。
信用修复,是信用等级评定的异处理机制,是给予失信程度较低的主体恢复信用的措施。
信用周期,是主体信用评定期限,一个信用周期为三年。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局政策法规与科技处负责解 13 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实行。
第二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管理办法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有效落实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切实增强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诚信意识,规范餐饮服务经营行为,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的收集、整理、使用和管理等。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以下简称监管信用档案),是指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建立的有关辖区内餐饮服务提供者许可、日常监督检查、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以及餐饮服务提供者在餐饮服务活动中形成的反映其遵规践诺状况的各类文件材料的总称。
第四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制定全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地方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监管信用档案的建立、管理和使用。
第五条 监管信用档案的建立、管理和使用应遵循依法、全面、客观的原则。
第二章 监管信用档案的内容
第六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监管信用档案,支持和鼓励建立电子监管信用档案。
第七条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主要内容包括:
(一)行政许可情况:餐饮服务提供者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业主)、联系人、联系电话、许可申请材料、许可类别、备注、许可证号、发证机关、发证日期、有效期限和许可变更、延续、补发和撤销等资料;
(二)日常监督检查情况:现场检查笔录、监督意见书等;
(三)监督抽检情况:抽检的品种、数量、检验结果等资料;
(四)查处违法行为情况:对餐饮服务提供者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立案、调查、处罚等资料;
(五)专项检查整治工作情况:根据工作需要或上级部门部署开展的专项检查中形成的各类资料;
(六)量化分级管理情况:餐饮服务提供者量化级别的确定及其评定记录;
(七)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有效的健康合格证明、培训考核合格证明及培训记录;
(八)举报投诉处理情况:举报投诉的记录、调查核实、处理等资料;
(九)食品安全责任人约谈记录情况;
(十)被列入“黑名单”的餐饮服务提供者的公告及曝光情况;
(十一)其他监督管理信息。
第八条 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建立的具体形式和内容由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做出具体规定。
第九条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建立并完善自身食品安全档案,及时更新,妥善保管。
第三章 监管信用档案的管理
第十条 各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监管信用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收集、整理、保管及销毁等内容。监管信用档案的整理应一户一档。
第十一条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将监管信用档案纳入日常工作,指定部门或人员负责监管信用档案的管理。
第十二条 监管信用档案管理应符合档案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档案信息要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更新,编排有序,查找方便。
第十三条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监管信用档案保管设施设备,做好防火、防盗、防潮、防污染、防虫害等工作,以及做好电子监管信用档案的安全工作,确保监管信用档案安全。
第十四条 监管信用档案的销毁按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管信用档案工作应接受同级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上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十六条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违反规定提供、更新、披露、使用企业监管信用档案信息,侵犯其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第四章 监管信用档案的使用
第十七条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用“黑名单”制度,加强对失信企业的监管,倡导诚信经营。
第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列入食品安全信用 “黑名单”:
(一)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
(二)被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的;
(三)用非食品原料加工制作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以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
(四)未按规定备案和公示食品添加剂的;
(五)采购和使用国家禁止生产经营或来源不明的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
(六)发生食物中毒责任事故的;
(七)连续12个月内已受到2次以上较大数额罚款处罚的;
(八)连续12个月内已受到一次责令停业行政处罚的;
(九)申请《餐饮服务许可证》时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
(十)转让、涂改、出借、倒卖、出租《餐饮服务许可证》的;
(十一)经营场所改、扩建或经营项目变更未经审批的;
(十二)未在就餐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或者摆放《餐饮服务许可证》的;
(十三)其它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第十九条 对被列入监管“黑名单”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实施重点监管,并采取以下措施:
(一)发布监管公告或向社会公开曝光;
(二)2年内不得承担重大活动餐饮服务接待任务;
(三)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从重处罚。
(四)3年以内连续3次以上(含3次)列入监管“黑名单”的餐饮服务提供者,不予延续餐饮服务许可证。
第二十条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公布监管信用档案信息,为公众咨询、投诉、举报方便。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
***镇2014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
2014我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把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镇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统一思想,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主题,加强领导,真抓实干,紧紧围绕食品药品这一中心任务,切实做好食品安全和药品监管工作,着力解决食品药品领域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尽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安排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根据镇领导班子的变动情况,对食品药品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进行相应的调整,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党政办公会议制度,讨论落实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的人员构成、工作职责、全年工作计划,成立由镇长刘琴任组长,宣传统战委员贺青贞任常务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组成成员的领导班子。村一级明确了信息员,同时,分别与各村、企业、事业单位签订了责任状,真正做到了责任到人,组织网络健全。
二、真抓实干,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2014年,我镇紧紧围绕县政府的年初具体工作部署,结合本镇实际,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1、进一步完善各类台帐资料。在前面已建的基础台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食品行业、药品经营企业、医院等单位调查见底,补全、补齐各类台账资料,加强对流动摊贩的管理,做到心中有数,台面有帐。
2、搞好硬件建设。镇财政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经费预算,添置好电脑等硬件设施,落实好协管员、信息员等相关人员的补助经费。
3、开展专项整治,消除重大隐患。以创建卫生乡镇为契机,对全镇食品药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流动,消费企业和个人进行专项整治,特别是对各类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安全制订整治方案,落实整治措施,确保整治效果。
4、建立应急机制,控制事故危害。
5、强化属地责任,加强家宴管理。积极配合食品、卫生主管部门、工商所、派出所对农村流通宴席经营者进行体检、培训,建立相应的基础台账,做到每经营一次都有详细记录,并督导卫生院跟踪抽检。特别是夏季高温季节及中考、高考录取后的“谢师宴”,防止重大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使家宴经营更加安全有序。
三、加强制度建设,实施长效管理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镇食品安全工作的有关规章制度,强化日常监管措施;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激励与奖惩机制,落实企业“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引导企业加强自律,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增强源头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加强社会宣传和舆论宣传,及时上报有关信息。
四、强化监督检查,严肃追究责任
年初,镇政府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各村、企业、事业单位文明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严明工作纪律,半年初评,年终总评,定期不定期组织抽查,对查出的问题都逐一记载,拿出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对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除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以外,取消该村全年综合评奖资格,从而保证全年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镇人民政府
第四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汇报
沙河回族乡2011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汇报
今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食品药品监督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乡始终把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以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专项整治工作为切入点,通过加强领导,采取多种措施强化食品药品相关政策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完善监管体制,强化部门配合,着力案件查处,大力整顿和规范了全乡食品药品市场秩序,各项工作进展有序。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为进一步完善我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构建安全责任网络,确保全乡人民的消费安全和人身安全。乡党委、政府成立了由政府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社会发展办主任、安监办、驻乡各单位负责人和各村村委会主任为成员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我乡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贯彻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格局,建立了乡、村联动的食品药品监管执法网络。将此项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管理,年初与驻乡各单位和各村签定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目标责任书,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建立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不履行职能造成重大影响或后果的,追究相关部门和负责人的责任。建立食品安全违法线索举报奖励制度,并专门设立食品安全违法举报电
话。大力推进“三网”建设,积极构筑农村现代流通网、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着力抓好以餐饮店、商店、杂货店、粮油蔬菜店以及各行政村的小店为重点的现代流通网建设,从而初步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管责任网络。同时,在七月份接到《瓜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批转关于在全县农村推行“一专三员”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建设意见的通知》后,我乡按照通知要求新设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将原食品药品安全办公室职责一并由新设机构接替承担。及时向驻乡单位和各村委会下发了《沙河回族乡人民政府关于成立食品安全监管“一专三员”工作组的通知》,建立健全了“一专三员”食品安全联系制度、“一专三员”食品安全工作制度、“一专三员”工作职责,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二)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群众意识
今年以来,我乡以维护群众食品药品安全为出发点,以提高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的了解、增强群众安全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为目标,紧紧围绕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开展食品药品宣传培训工作,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一是在各村、乡中学组织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讲座,讲解了疾病预防、食品安全、用药安全等相关知识,同时发放相关知识宣传资料300余份。二是举办食品卫生法律法规、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业务知识培训班,召开专门会议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三是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重大节庆日等宣传平台,针对食品经营者、消费者、食品药品从业人员等不同对象,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专题宣传活动,以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宣传栏、村级广播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的宣传食品药
品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一年来我乡共张贴标语350张、悬挂横幅6条、设置宣传栏8块,印发宣传资料3000多份。通过各种宣传形式,不仅提高了我乡食品药品安全办公室的自身影响力,更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同时通过广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生产经营者安全经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营造了人人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的社会氛围,为我乡更好地开展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利保障。另外根据工作情况,积极做到上情下达,信息互通,做好信息上报工作,目前共上报各类信息12篇。
(三)强化整治措施,加强行业管理
为保障全乡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乡政府坚持加强食品药
品安全预防性和经常性安全监督,不断强化对食品药品经营单位的检查、指导和服务,加大食品药品整治措施,不断推进食品药品规范化管理。一是加大专项整治力度,抓好预防性安全监督。根据我乡实际,结合重大节庆日及少数民族节日,广泛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检查整治工作。对全乡的餐饮店、商店、杂货店、粮油蔬菜店以及各行政村的小店进行专项检查,突击检查证件齐全、制度上墙、台帐健全、环境卫生、包装规范、卫生设施、操作流程、持证上岗和从业人员健康等情况,另外还对地方特色食品、方便食品、熟食制品、酒类及饮料等进行大范围检查。有计划、有步骤、分行业、分类别的抓好食品销售、餐饮行业、学校、医院等周边环境的清理、整顿、规范和促进工作,对没有证照的单位,除了加强说服教育外,及时督促他们办理各类证件,对不达标的餐饮店限期整改。同时,对全国各地发现使用地沟油问题进行了深入排查,在我乡没有发现地沟油生产加工作坊和销售、使用地沟油的情况。针对乡卫生院、村级卫生所和药店,将检查重点放在购进药械验收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制定适合本机构的药品质量管理制度;药械进货渠道是否合法,是否建立合法供货方档案;药品储存保管是否符合要求等方面,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力度。二是加强食物中毒防治。乡政府坚持将食物中毒防治作为贯彻实施《食品卫生法》的重点工作,不断强化综合性防治措施。在每年的食物中毒高发季节及少数民族节日期间,针对容易发生食物中毒的餐馆、建筑工地食堂、乡机关、各驻乡单位食堂、少数民族群众节日聚餐地点等重点部位和重点人群开展重点监督检查,并由乡食品药品监管办公室在乡村两级提前安排值班人员,保证24小时通讯联络畅通,做到有事必应,有人负责。同时对卫生院作好部署,制定食物中毒急救方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积极预防了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事故的发生。三是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应急机构和应急预案。为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我乡成立了以政府乡长为组长的突发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理小组,办公室设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办公室,并制定了《沙河回族乡食品药品安全应急预案》,明确了各相关部门职责。乡卫生院把贯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工作纳入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工作计划,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并进行经常性检查和定期考核,建立起了一套”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反应体系,有效的保证了食品药品中毒、过敏的快速、有效处置。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乡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我乡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中仍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1、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我乡
作为少数民族移民乡,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薄,对食品卫生、药品安全知识的掌握不够深,部分食品经营者法制意识不强,使得检查监管工作缺乏有利的法治氛围,在具体工作中存在一定难度,今后对群众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2、“一专三员”人员业务素质不够强。因为村组协管员、联络员、信息员都是兼职人员,业务知识还不够熟悉,因此在日常巡查中及时发现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能力欠缺,因此,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势在必行。
3、从业人员协调配合不够好。因为村、组监管人员不是行政执法的主体,在日常巡查中若发现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少数食品经营者不能及时按要求实施整改,协调配合不够密切,导致违法违规行为不能及时得到处理。
4、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
职业道德需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新《食品安全法》中的一些新内容,还有待深入学习和理解。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所需的通讯、取证设备落后,现场快速监测、检测设备缺乏,影响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执法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加大食品药品安
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提高群众识别和防范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能力,鼓励群众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共同营造良好的食品药品管理环
境。
2、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一步贯彻落实《食品安
全法》,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理顺部门职能,切实加强对食品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监管,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扩充食品安全信息渠道,努力做好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汇总和上报工作。
3、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继续加大对食品药品
流通、消费市场的监督执法检查,有重点地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食品药品售假的打击力度,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群众的投诉举报,加大查处力度。建立和完善食品卫生安全监控和预警体系,防止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4、切实抓好重点人群的宣传培训工作。首先是加强对
农村食品安全协管员、联络员、信息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乡、村、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人、“一专三员”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监督水平;其次是加强对食品药品从业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食品药品从业人员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水平,增强食品药品安全意识,规范其经营行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放心。同时,要鼓励群众举报投诉假劣食品药品,提高公众的依法维权意识。
5、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技术水平。依靠科技进步,积极研究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控制措施,推广应用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新技术和新方法,改善检验和执法装备,加快
信息化建设速度,致力提升执法队伍整体监管技术水平。
第五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汇报
窑店镇二00七年上半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情况汇报
窑店镇地处甘肃东部,和陕西省长武县接壤,全镇12个村,82个村民小组,4141户,16886口人。今年来,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有关会议精神,以打击非法假冒伪劣食品药品为重点,狠抓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有效保障了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广泛宣传,营造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镇党委、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十分重视,将其列为全镇重点工作之一,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综治办、工商、派出所、安全办、卫生院、畜牧站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并下设了办公室,配备了专职人员,各村也配备了药品信息员,并对其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培训,发放工作手册和宣传大纲,进一步靠实责任,并采取召开会议、张贴标语,利用集日向群众广泛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的有关法律法规,止目前共召开各村会议12次,张贴标语120多条,为搞好食品药品安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明确重点,规范管理,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严格把握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加强了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和对食品加工点的监督,实行食品生产巡查、安全监督等监管制度。鼓励促进质量优、信誉好的食品在市场上流通。利用集日在街道多次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一是对集市上出现的一些小食品、药品小摊点多次进行了集中管理、整治,对卫生差、质量差的摊点采取综合措施,责令其停业整顿,并做了相应的处罚。二是对街道菜市场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的督促检查。对4家蔬菜存在不新鲜或过期等质量问题,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其进行了严肃处理。三是严厉打击以骗取群众钱财为目的的不法商贩、药贩。其中查处不法商贩、药贩2名。四是组织相关人员对街道、村庄、道路附近的食品、药品相关点进行依次全面的大检查。对查出的2家无证经营店铺,联合派出所、工商所责令其停业整顿,对过期或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了处理。将监管重点和工作重心下移到全镇的一个街道和12个村庄。五是加强对村组食品药品的监管。
三、强化措施,健全“两网”,集中开展食品药品市场专项整治
一是对食品市场进行了集中整治。制订了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方案。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药品食品市场集中整治,重点打击销售不合格、冒牌、来路不明和“三无”商品等不法流通销售行为,采取普查与重点查、明查与暗查、定期查与随机查相结合的办法,先后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市场巡查。检查中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食品生产加工点和不具备基本生产条件的食品加工小作坊2家。并采取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的办法,严厉打击不法行为,二是扎实推进实施“农村食品药品两网”建设,按照县政府有关文件,健全了农村食品药品监督网络、促进农村药品供应安全网络建设,确保了两网作用的正常发挥。实行食品药品举报奖励制度。严厉查处无证商品药品经营行为,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活动。
虽然在上半年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食品药品法律法规宣传还不够普及,食品药品监管对象多,部分措施落实还不到位。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各种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继续采取法定检测、市场抽检、企业自检,领导小组监督等相结合的办法,完善多层次的食品药品安全检测监督体系;进一步提高安全食品、药品的上市率,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