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航航班正常性数据的统计
民航航班正常性数据的统计
《中国民用航空》杂志2008年第04期| 作者:高自亮 张世平|
字号:[ 大 中 小 ]
一、航班正常性统计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民航总局于2003年颁布执行《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民航空发[2003]96号),规定了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工作标准和规范,指导民航各相关业务单位较好地完成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工作。按照统计办法得出的航班正常性数据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我国民航航班的运行水平,为在民航航班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航班正常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航班正常统计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如何在适当的时机予以修改和完善,按照更加合理的统计办法和程序,明确航班正常的各项定义,合理归类延误原因,建立统一的报告标准,是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我们认为,目前航班正常统计工作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统计周期长,统计数据时效性差
根据民航2003《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民航空发[2003]96号)中的有关规定,航班运行情况主要由航空公司及代理机构跟踪记录,空管部门负责复核并逐级上报,我国航空公司的国际和地区航班返程航段由航空公司自行上报总局空管局。总局空管局逐月审核汇总,并将统计结果上报民航总局,同时通报相关业务单位。
这种以自然月为统计间隔的做法,航班延误原因分析时效性不强,遇有突发事件或恶劣天气等影响航班正常时,信息通报手段落后,相关保障单位无法迅速做出反应。同时,总局运行主管部门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全国民航的运行情况,无法及时有效地协调解决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2.信息共享渠道不畅通
各航空公司、机场和空管部门分别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相应的航行保障系统与运行监控系统,但都局限在相对较小的适用范围之内。全民航没有一套完整的涵盖所有航空公司飞行动态监视、各机场航班运行情况和各区域飞行保障情况的网络系统,对生产和运营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不能及时解决,往往造成误解加深,航班延误现象加重。航班信息的获取和航班延误原因的界定是难点,航班在外站不正常信息的获取和传递没有有效的途径。
3.部分延误数据存在统计误差
现行航班正常统计工作中对不正常航班延误原因的分类主要依靠人工判断,在联程航班发生延误时,由于信息不畅,延误原因通常无法顺利向目的地站传递,造成对延误原因的划分上存在较大差异。这就造成了有时对航班延误原因的分析不准确,部分航班延误原因不明,只能归类于“需说明的原因”类中。
在各地区空管局上报数据中,有一部分数据直接来源于航空公司自己的统计结果,然后由地区空管局统计部门根据当日空管运行记录对这部分数据进行核实。由于每日航班量较大,空管部门无法对所有航班一一复核,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统计数据的误差,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4.责任归属划分不清
《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民航空发[2003]96号)对各统计单位工作职责划分不够明晰,要查找航班延误原因,机场、航空公司、空管对同一航班得出的结论不一致,缺少明确的界定标准,责任落不到实处,出现意见差异时,延误原因通常列入需要说明原因栏内,导致原因不清、纠正不力。
5.监督检查手段不全
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保障,每月航班正常数据经过逐级汇总上报后,民航总局行业主管部门无法针对某个具体机场或者个别航空公司具体某一天的飞行数据进行复核,对航班正常统计数据不能实施有效的监督检查,导致难以找出统计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难以确保航班正常统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6.现行统计系统功能单一
现行航班正常统计系统的主要功能集中在对数据的汇总和报送,系统设计简单、功能单一,无法对我国民航航班密度分布、机场保障能力、航空公司服务品质、区域飞行量等情况进行评估,统计数据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上述问题的产生主要是《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民航空发[2003]96号)的部分内容已不能满足当前航班正常统计的要求,同时,缺乏科学、有效的信息统计系统,使得总局行业主管部门对航空公司、机场和空管部门运行情况的掌握不够全面、具体、真实、可靠,往往难以正确判断民航运行发展态势,也不利于对发生的特殊情况进行及时、正确的决策。
二、加强航班正常性数据统计工作的必要性
过去由于我国民航飞行量较小,人工收集运行信息的传统做法曾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全国飞行量增长较为迅速,这种做法已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多头统计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依靠方便快捷的通信手段,功能齐全的软件支持,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运行信息,使其做出正确判断,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恢复航班正常运行,减少航空公司损失,提升民航公众服务形象。
为了能够随时掌握全民航的航班运行情况,收集全民航的运行信息,积累宝贵的历史数据,以准确的航班正常统计数据评价和改善航空运输企业的工作,首先应该修改、完善统计办法和工作流程;其次,有条件时,在航空公司、机场和空管部门建立一套航班正常性数据统计网络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根据当日飞行计划和飞行动态,按标准准确统计出单位时间内航班正常率。统计数据可为航空公司、空管部门和机场提供及时、准确的民航运行信息,最终实现信息共享,达到信息一体化,提高民航服务质量。
三、近两年采取的管理与技术措施
1.修改、完善《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
根据2003年《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民航空发〔2003〕96号)实施后各相关单位的工作情况和使用意见,在2006年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工作会议上确定修改《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组成以总局空管局运行中心为主的包括地区空管、主要航空公司和繁忙机场专业人员及技术支持单位的工作组,制定详细工作计划。自2006年3月至07年12月,工作组多次组织有各方面专业人员参加的专题会议,讨论文件修改办法草案;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修改意见稿。经总局批准后新版《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民航发〔2007〕149号)已于2008年3月30日开始执行。
新版《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在原有基础上对航班正常标准、机场放行标准、机型最少过站时间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对延误原因进行了整合及细化分类,修改部分报表类型与内容,规范了电报格式等,兼顾了民航航空运输企业和空管系统各方的业务与管理需求。
新版《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的颁布实施,将给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工作提供一个规范的工作流程,为进一步做好航班正常性统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采取必要且可行的技术手段
根据2006年3月深圳工作会议精神,工作组认为在修改、完善统计规定的同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以保证《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的顺利实施。根据以往经验,航班不正常的主要原因是各民航运输企业内部的计划与机务、空管系统流量控制和低于起、降标准的天气原因。同时,民航运输企业和空管系统又担负着日常的正常性统计工作,空管系统还负责统计数据的汇总、整理和上报。作为航班正常性统计工作的最高主管单位,如何杜绝因各自利益关系,对航班正常数据弄虚作假现象,及时获得有效的、真实的统计数据,除各相关业务单位根据《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切实做好本项工作外,必须采取必要的、有效的技术手段辅助航班正常性统计工作的实施。
2003年首次颁布执行《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时,技术支持单位根据“办法”规定和当时的航班正常性统计工作现状,开发了一套通过民航电报网连接的统计终端软件。该软件仅具备数据录入、存档和电报编辑、拍发功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航班正常性统计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随着民航运输事业的高速发展,从民航管理层到航空运输企业都对航班正常性统计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软件系统已不能为统计工作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因此,必须在修改、完善管理办法的同时,更新和提高航班正常性统计工作的技术手段,建立一个民航多部门连网的、数据可共享的、及时有效的民航航班正常性数据统计、分析、汇总、上报系统。
根据上述要求总局空管局运行中心和技术支持单位组成了项目小组,对所涉及的主要单位和部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业务调研,结合新“办法”的修改意见,撰写了“航班正常网络管理系统”立项报告并得到空管局和总局批准,于2007年开始项目实施。
航班正常网络管理系统由航班正常统计中心处理系统、地区空管局航班正常统计管理席位和航站航班正常统计管理终端组成。航班正常统计中心处理系统是航班正常统计的核心处理系统,其中应用系统完成航班正常统计的所有数据处理功能,并为地区空管局航班正常统计管理系统、航站航班正常统计管理系统提供所需信息;地区空管局航班正常统计管理系统接收航班正常统计中心处理系统发布的与本地区相关的信息,航站航班正常统计管理系统和航空公司航班正常统计管理系统负责提供航班不正常原因,并显示航班正常统计中心处理系统发布的信息。
航班正常网络管理系统信息交互界面是以WEB方式实现的。
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是:
(1)各航站次日航班计划的生成
航班计划是判断航班执行是否正常的依据。航班计划来自每航季由民航总局颁布执行的航班时刻表,其中涵盖了国内航空公司和外航往来于国内各航站的航班。各地区和航站在每一新航季开始实施前通过网络从航班正常统计中心处理系统获取本地区、本航站的航班计划数据,作为生成次日飞行计划的基础数据。
在每个航季执行的过程中,因航空公司的原因,航班计划会作出很多调整。为确保次日航班计划数据的准确性,需要对航班计划进行及时的维护。维护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解析有关的飞行计划电报,修改固定的航班计划,形成各航站次日飞行计划,达到准确维护航班计划的目的。(2)不正常航班的统计方法
通过解析飞行动态电报,与航站当日航班计划进行比对,超出“办法”规定的延误时间范围的航班记为不正常航班。并将统计得出的不正常航班信息存入本地数据库,并在规定时间通过网络上报航班正常统计中心处理系统。
(3)航班不正常原因的分类及数据来源
新版《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规定了航班延误原因分类:天气、公司、空管、机场、联检、油料、离港系统、旅客、军事活动、公共安全和飞机晚到共11大类;每一大类中规定了多项具体原因。
分析航班正常性历史数据,可以看出,引起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是天气、公司和空管,可占延误航班的90%。公司和空管是产生航班延误和填写延误原因的主要单位。由于系统目前还不支持与航空公司运控系统连网,不能自动从该系统获得航班延误原因,因此,只能延续目前的操作方式,即由航空公司与空管主管单位人工录入航班延误原因数据。争取在项目二期实现系统与公司和机场的运控系统连网,自动获得航班延误原因的数据。
(4)不正常航班及原因的汇总及统计分析
系统根据新版《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规定处理上报的数据,可以提供按时间、航站、航空公司、地区管理局统计航班正常状况及不正常原因的分布情况。也可以对国内航班和国外航班、定期航班和加班包机、机场放行等信息进行统计并将结果直观地展示或打印输出。
四、关于航班正常性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1.对空管服务意识的探讨
民航总局李家祥局长在2008年民航工作会议上要求:“继续大力抓好航班正常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我们认为:实施航班正常性统计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航班正点率,而统计数据是建立长效机制的数据基础;产生的统计数据应该服务于全民航。
从我们的调研与分析结果看,主要的航空公司除了安全要求以外还有运营压力,对航班正常率的要求比较高,对航班正常性统计工作也比较重视,国内四大航空运输企业均设有专职机构和人员落实此项工作并对本公司产生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用于改善、提高航班正常率。由于空管系统的工作性质有别于航空运输企业,安全指挥是核心工作,基本没有运营与盈利的压力,有些单位对统计数据的结果利用率不高。在数据统计的日常工作中,有些单位有专职部门和岗位,有些单位则是兼职岗位,对本项工作投入不足,工作效果也不尽人意。
在抓好安全运行工作的同时,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空管系统的相关业务部门为航空运输企业服务的意识,把行业管理融合于服务之中,把构建和谐民航的目标化为每一项具体工作的行为准则。
为此,建立航空公司、空管和总局主管部门之间的以航班正常性统计工作为主题的定期或不定期协调机制,促进相互间的沟通、交流和理解是有效方法之一。另外,还可以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将总局空管局航班正常性统计系统与主要航空公司和繁忙机场的运控系统通过网络互连,解决主管单位与各业务单位之间的相关数据交换和共享需要。
2.建立、健全、完善行业标准与规范
(1)不断地补充、完善管理规定
对已颁布执行的管理规定必须要建立检查、监督机制。民航航班正常性统计工作在《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的规范下,由各个业务职能部门实施,是一个规范化的工作流程;而有效地检查与监督制度将保证这个流程被有效的执行。
对已经执行的行业管理规定,业务主管部门应采取多种方式收集各相关业务单位的工作建议,集中后对重大议题进行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业务专家和操作人员意见,提出改进措施,必要时修改管理规定。
对实际工作中需要而又没有可实施的管理规定的情形,要及时组织、制定并适时颁布执行。
(2)细化操作流程
负责正常性统计工作的各个业务部门,应该根据新版《民航航班正常统计办法》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工作情况,制定本单位航班正常性数据统计岗位职责和详细工作流程。其上级主管单位应针对下级业务部门的统计工作进行定期检查。
(3)规定发报报文标准模板
“航班正常网络管理系统”项目有一项重要功能:生成次日飞行计划;这个功能的实现要通过系统接收并自动识别、处理飞行保障电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空管各业务单位拍发的保障电报内容之格式随意性很大,给计算机自动处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希望尽快作为行业标准制定“飞行保障电报”报文标准模板并推广使用。
(4)逐步建立技术设备使用、维护标准 过去用于航班正常性统计的技术设备是由各单位自行配置,通过调研发现,有些单位的设备性能与运行状况较差,难以满足航班正常统计工作需要。因此,本次实施“航班正常网络管理系统”项目时,为空管系统主要的业务部门配置了技术设备以保障本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了使配置的技术设备充分发挥作用,稳定运行,有必要制定它的使用、维护标准。包括:设备使用环境、操作人员管理、软件版本管理、数据保护等等。
3.设立专职数据统计部门
民航空管系统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基本实现了雷达、飞行计划与飞行动态、气象、情报等动态数据的高速、可靠、有效的处理,为飞行指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总局空管局领导在“中国民航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发展总体框架”一文中提出了下一阶段民航空管发展的总体思路。从技术层面上可以认为,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建立和运行将更加依赖于各类新技术手段的采用和空管运行数据的保障,这些数据的集中采集、统计、分析和共享将是新系统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待条件成熟时,在总局空管局运行中心、地区空管局、地区空管分局或航站设立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处理的职能部门,逐步建立一个民航空管数据处理子系统,所产生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将用于支持“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运行
第二篇:民航正常性考核
提高航班正常性统计工作精准率的思考
2013-10-11 19:13:08 《民航管理》2012年第8期 作者:吴淑华 阅读:91
电邮给朋友 打印文章 写信给编辑
民航工作近三十年的经验告诉我,航班延误原因的界定是做好航班正常性工作的关键。何以见得?赏罚分明。只有做到赏罚分明,才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新的航班正常性统计办法已于近日修订完成,即将宣贯。本次修订的重点之一就是针对航班延误原因责任方的界定。作为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我们有义务为做好航班正常性统计工作、进而为推进民航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下面我就航班延误原因界定提几点建议,观点未必正确,仅供大家参考。
要想抓好航班正常率,航班延误原因的界定就是关键。确立好延误原因后,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开展航班延误治理工作。那么航班延误原因到底该如何确定呢?又该如何治标治本呢?
一、在民航系统建立信息沟通长效机制
航空公司、机场、空管部门应加强信息沟通,互通有无,以便统计部门掌握准确信息,避免分歧。航空公司运行品质监控部门应针对本公司每一个航班的运行进行跟踪,得到第一手信息,并将信息及时通报空管部门(在外站应是驻外签派员及时将信息通报所在地的空管部门),这种通报可以是电话联系,也可以是SITA电报发出,而空管部门的积极态度则是应该及时受理相关延误原因,尽一切可能落实延误原因。虽然这一切可能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的支持,也许还需要增加一定的人员编制,可是作为保障航班正常的积极、有效手段,是需要我们去做的,因为这正是我们航空业今后持续发展的必要铺垫,并将成为中国民航精细化管理和持续高速发展的助推器。目前,我们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例如,目前深圳机场通过给航空公司和机场引接终端的形式建立的放行排序系统就实现了航空公司、机场、空管共用一个平台、信息共享。该系统由电脑根据航班时刻、航路、航空器准备情况、受限时间等信息综合排序,控制航空器的推出、开车、滑行,减少了协调环节、信息传递中的出错几率,克服了信息不透明、延误原因难以确定等诸多不利因素,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管制员工作负荷,实现了信息共享。各部门保障情况都可通过该平台反映出来,因此航班延误原因的追溯也就不再是个难题,不至出现意见分歧。我觉得这个系统很值得推广,有利于建立信息沟通长效机制,降低划分延误原因的难度。
二、地区成立正常性管理部门
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每日进行航班运行情况讲评,参会范围为机场、空管、公司、油料等航班保障部门。此类运行机制在很多地方曾经运行过,实践证明效果较为明显,体制改革后,都是以各单位内部小范围的会议取代了“三方会审”的机制,使之不能继续发挥运行机制作用。总结过往的经验,建立该机制有如下好处:
(一)对于航班延误原因比较难确定的,可以由会上讨论通过。
(二)对已确立了延误原因的航班,责任方对延误原因看法有分歧,也可以在会上进行申辩,落实航班延误的真正原因。
(三)同时可以解决运行方面的其它困难,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
建立这样的机制和部门,好处良多,何乐而不为?
三、航班批复应避免同时刻航班
批复航班时刻时应尽量避免同时刻航班,减少人为原因的航班延误,减轻空管部门的调配压力。实际工作中,可以见到几家航空公司的不同航班使用同一起飞时刻的现象,虽然我们认为情有可原,航班量大,如遇其它航班不能正常起飞,可临时填补空缺,不致造成空域资源的浪费,但在大家都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势必会有一个航班延误。就乌鲁木齐机场的实际情况而言,一方面,机场是单跑道运行,不可能同时放行几架飞机;另外,如果缩小间隔放行飞机,在目前区域管制范围依然采取程序管制的情况下,到了航路上,还是受限制,需要等待,不但不能使旅客及时到达,还会使航空公司蒙受空中等待多耗油的损失,另外空中的机动飞行,也会增加不安全因素。笔者发稿前的2012年5月31日0800(北京时)乌鲁木齐区域刚刚实现了雷达覆盖范围内的雷达管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放行航班的压力,但这种改善的效果,还有待将来证实。所以,一个切合实际的航班时刻批复,是我们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的首要工作任务。
四、相关部门履行职责不推诿
各部门应认真负责的确定延误原因,而不应将此项工作作为一种负担,敷衍了事。一般情况下,飞机关舱门前的延误原因都是由空管部门向机场方面的现场指挥中心索取,而关舱门后的延误原因是由空管塔台确定。表面看起来关舱门后的延误原因是空管部门原因,实则很多因素都不是空管部门可控的。目前存在的情况是:飞机关舱门时间未必是飞机申请开车时间。这种情况产生的可能性有:(一)机组清点旅客人数未完毕;(二)拖车未到位等,即开车前准备工作未做完;(三)即便是准备工作做完,正常开车、滑行,还存在不同公司的机组滑行速度、滑行时间长短不一的现象。现仅对第三种情况举例如下:2004年由于大雪,某公司机组滑行速度较快,退出跑道时滑出跑道,机轮卡在积雪中,导致机场暂时关闭。当时由于运行压力,管制部门曾提示机组:尽快脱离跑道。通过该事件空管部门也有可借鉴的经验,即管制部门只能使用标准通话用语,而不能附带任何情绪性的用词,任由航空公司机组根据自身技术情况滑行,这就难免有些航班的滑行时间比较长,超出了民航局规定的某机场的地面滑行时间。因而,即便关舱门时间未延误,也不能确定延误原因就一定是空管部门的原因。
而对于航空公司而言,很多延误原因也不是他们可控的。如:飞机在外站由于空管流控或军方活动原因延误,造成飞机晚到,后续衔接航班延误。目前填写该类延误原因时只能是公司计划原因延误,而实则航空公司不能解决该航班延误问题,除非该航空公司有足够的备份运力,而且必须是基地公司。故即将出台的新的航班统计方法中对于航班延误原因的填写要求是“一架飞机执行多段任务,当出现首次延误并导致后续航段全部延误时,后续原因均按首次延误原因填写。”这种界定就是针对上述现象的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改进。
机场的不停航施工也是造成滑行时间延长,飞机延误的重要原因。以乌鲁木齐机场为例:使用25号跑道着陆的飞机,如果A3A4快速脱离道不可用,则会影响飞机滑行速度、延长飞机占用跑道时间;同理使用07号跑道着陆的飞机,A1A2快速脱离道能否使用也至关重要。又例如:南航一架飞机由T3航站楼的西边滑出,向东滑行,此时如遇T3航站楼或T2T1航站楼有飞机推出,因施工造成的部分联络道不可用,它可能只能选择等待。等飞机滑至跑道头,若五边没有飞机落地,航班还可能正常;若五边有飞机活动,则航班必定延误,在目前航班量持续攀增的情况下,想不延误都难。加之落地飞机也由于部分联络道不能使用,只能由个别联络道退出,飞机转弯角度过大,为了保证安全,只能减小飞机滑行速度,故飞机占用跑道的时间延长,为了安全起见,管制部门也不得不拉大放行飞机的间隔,这就是我们在飞机上常听到的广播词:“由于空管部门流控,XX航班延误到XX时间起飞”。乌鲁木齐机场近年一到夏季就会不停航施工,这主要是由于新疆特殊的气候原因,施工只能选择在夏季不到半年的时间内进行,而这也是由于十二五期间中央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新疆民航实现跨越式发展所造成的阵痛,大家应予以理解。
另外新疆冬季跑道清理冰雪、飞机除冰等都会耗费一定的时间。我们无法要求旅客因飞机要除冰雪就必须提前到机场、地服提前停止办理乘机手续。据不完全统计:乌鲁木齐机场夏季不停航施工造成很多航班延误,飞机从开车到起飞离地,需要的平均滑行时间为17-18分钟左右;而飞机冬季关舱门后除冰雪还需要7-8分钟时间。2010年、2011年乌鲁木齐机场航班延误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航班达到了延误航班总数的31.12%、37.75%。如何减少此类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笔者认为,机场、局方、公司、空管各方应积极努力,向民航局申请增加乌鲁木齐机场的地面滑行时间可能是目前不二的选择。目前,北京、浦东等机场地面滑行时间是30分钟,虹桥、深圳机场是25分钟,而乌鲁木齐机场是15分钟。虽然乌鲁木齐机场的飞行架次不能与其它机场相比,但单跑道运行、不停航施工、滑行路线的复杂造成了航班运行的巨大压力。故为了减少航班延误量,此举是可行的,至少在十二五期间应增加乌鲁木齐机场的地面滑行时间。
五、加强统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综合能力
加强对统计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空管部门对航班正常保障思想上的重视和各项业务技术措施的提高,是确立正确的航班延误原因的前提。
对于空管部门而言,统计工作虽算不上运行保障的核心部门,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航班正常性统计工作既是对各航空公司运行品质的检验,也是对机场保障能力及空管部门运行保障能力的考量。统计数据成为了影响运行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统计人员的强烈工作责任心及综合业务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延误原因确立不准确的缺陷。如遇当天空军活动,造成部分航班延误,势必造成后续航班的累积延误,此时如果相关部门还将航班的延误原因确定为公司计划延误航班,统计部门就应主动打电话询问空管相关部门,落实延误原因,避免将航班延误原因笼统的归结为公司计划延误的情况发生。但目前此种情况不好操作,合理而不合法。因为统计部门只是对现实航班延误原因的一个统计,它无权对已经确立了延误原因的航班进行延误原因修改,这样做会有弄虚作假的嫌疑,所以统计部门采取的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做法,航班动态上填写什么延误原因,就统计为什么原因。所以建议修改现有的统计工作规程,给予统计工作人员一定的灵活可控余度和修改延误原因的权力。
如果给予了这样的权力,那么统计工作质量的高低会依赖于人为因素。
1、统计人员工作责任心是否强。这不但依靠个人天生的责任感,还需要单位的文化建设,不断增强和培养人员的责任心。
2、统计人员业务素质是否高,掌握的航班运行知识是否全面,分析问题能力是否强。这就要求我们统计业务的各项培训必须跟得上。
3、统计人员相对固定,不要经常更换,以便统计工作的一致性和统计水平的不断提高。
由航班延误原因的难以界定得到的启示是:只有航班延误原因准确界定了,才能合理治理航班延误情况的发生,也才能大幅提高航班正常率,真正减轻运行的压力。空管部门从宏观上解决航班延误原因界定问题的关键是:一是规范运行标准和工作流程,依托规章制度,全面推进绩效管理。二是改善空域环境,提升空管运行效率。增设空中“高速路”是减少航班延误,提高航班正常率,提高运行品质的积极有效措施,具体到航路、区域的雷达覆盖、雷达管制等,都是切实可行的方法。三是建设人才队伍,创新教育培训机制,管制人员也要进行必要的航班统计知识的培训,开拓管制员视野,合理调配班组资源、旺季塔台增设管制席位,来满足大飞行量的运行需求。四是结合新技术运用,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科技进步是避免航班延误原因难以确定的有效方法,深圳机场统一平台系统的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具体做法是:各保障单位各自运用此平台输入各自保障时间,统一汇总到统计部门,如遇延误原因不能确定时,可通过系统追溯延误原因,从而真正意义上促进各保障部门的工作质量的提高。
总之,机场航班正常率的高低与所有部门的经济效益都有关,正常率高,旅客选择航空运输的可能性就大,所以对于民航局整治大面积航班延误的举措,各方应积极配合,致力于各自延误原因的治理。
第三篇:数据统计
一.数据统计(2013年北一经营情况)
收入:4096267元 其中自营3296845元
成本:自营部分 直接成本72.1%,水电、社保、维修、其他成本8.52%
员工工资成本:17.53%毛利:19.5%
档口收入:799422元 提点净收入:103785元
二.情况分析
1.员工工资发放比例过高。
2.毛利率偏低。
3.餐厅员工个人人均产值未足1.2万元,用工过多。
4.餐厅辅助成本过大,(主要是水电、社保、维修)。
分析原因:
1.两个假期拖后腿,特别是寒假值班,收支严重不平衡,特别是辅助成本过大。
2.由于餐厅自身面积大,设计不合理,导致餐厅固定支出加大,特别是员工的人数增
多。
3.由于餐厅定位于双效兼顾,突出服务,服务性、公益性品种过多,导致利润点低。
4.餐厅有浪费情况,要加强细节管理。
三.工作思路(2014年北一预估情况)
根据餐饮中心的要求(强推一碗制及半份菜两项工作),结合北一餐厅实际情况(经营模式的转变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工作:
自营部分分成4个小组:
1.大伙组:常规大伙部分的经营,人员 14人 ; 人均产值 1.3万;毛利率19-21%
2.白案水煮组:人员2人;人均产值 2万;毛利率23-25%
3.红案外卖组:人员5人;人均产值2万元;毛利率28-30
4.服务组(半数人员算到自营部分): 人员13人,工资2.1万,按15%返回比例需
要14万销售来支撑。
形势评估:
自营部分:收入32.2万/月*9=289.8万毛利23-25%。
(备注:人均产值1.2万元,员工工资原情况下)
工作要求:
1.形成激励机制,多劳多得。
2.严格执行小组承包,单独核算。
3.为了提高积极性,降低员工风险,建议设保底工资。
4.承包小组细则借鉴于北二特色中炒组。
档口部分:(共13个档口)
1.根据2013年和2014年档口的数量和经营模式及品种结构来预估:
收入1.5*30*9=405万
净提点40.5万
2.工作要求:按照各自所签合同来协调管理。
北一餐厅:陈捷
2014年3月22日
第四篇:数据统计管理办法
生产经营数据统计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 为了有效地、科学地组织****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数据统计工作,保证数据统计资料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充分发挥数据统计工作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数据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
第三条 公司数据统计实行厂(场)、部门统计管理体制和按业务部门归口负责的原则。业务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全厂(场)或生产部门的生产数据统计工作。
第四条 根据各生产厂(场)和生产部门数据统计工作的需要以及统计业务的繁简程度,配备专职或兼职核算员。核算员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核算员(包括兼职)调(变)工作时,事前必须征求生产厂(场)或生产部门的意见,并要有适合的人员接替其工作。
二、统计报表的管理与分工
第五条 凡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等政府机关单位的统计报表,由总经理根据公司内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确定统计编制责任部门。如报表涉及两个以上部门,而又无适当部门负责时,则由总经理或主管该项工作的副总经理召集有关部门协商统计编制。
第六条 对各种定期上报公司的统计报表,核算员要及时负责向公司相关业务部门填报,并负责报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七条 对公司的各类报表,由业务职能部门统一格式,各部门必须按时填报。
第八条 公司内部各种定期统计报表,为确保统计报表数字的准确可靠,各部门、厂(场)主管领导必须对上报报表进行认真审查后方能上报。
第九条 统计报表如有个别项目需要修改时,由原制表业务职能部门直接通知填报生产厂(场)或生产部门,并将修改后的式样送公司企划部门备案。
第十条 需要手工记录的各种定期统计报表,由企划部门根据生产厂(场)和生产部门的实际需要统一印刷、保管、发放。
第十一条 各生产厂(场)或部门对外报送的各种专业统计报表,必须经生产厂(场)或生产部门负责人签字,并报主管副总经理审批。
第十二条 各级统计人员和核算员应加强指标的分析,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有关指标的波动原因,为分析和预测提供资料。
三、统计资料的提供、积累和保管
第十三条 各生产厂(场)、部门提供统计资料,公布统计数字,一律以本厂(场)、部门的统计人员所掌握的统计资料为准。
第十四条 各级领导所需要的统计数字,应由数据统计业务职能部门负责提供,以便克服使用统计数字混乱的现象。
第十五条 凡公司外单位根据上级规定,并持有上级主管部门或政府机关统计部门介绍信来公司索取统计资料的,统一由公司总经理指定有关部门接洽提供。
第十六条 公司各项主要数据统计资料,应由各业务职能部门指定人员负责保管;公司各生产厂(场)、部门的各项主要数据统计资料,由各生产厂(场)、部门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第十七条 各生产厂(场)、部门应将本部门的统计资料,采用台账形式,按月进行整理分类,以便使用。
第十八条 对外公开发表统计数字,在总经理批准后由业务职能部门统计人员统一办理;公司各部门向上级机关汇报情况,在重要会议作报告,或公开发表文章中所引用的统计数据,均须由提供资料人员同业务职能部门统计人员进行核对,以保证统计数字的一致性。第十九条 各生产厂(场)、部门编制的统计台帐和加工整理后的统计资料,必须妥善保管,不得损坏和遗失。
第二十条 所有统计资料均为内部文件性质,某些属于机密甚至绝密性质,均应按公司关于保密工作规定办理;未经批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漏。
四、统计数字差错的订正
第二十一条 统计资料上报出后,如发出错误,必须立即订正。接收报表的业务职能部门发现数字错误时,应立即通知填报的生产厂(场)或生产部门订正,填报的生产厂(场)或生产部门不得推诿或拖延。
第二十二条 公司内部报表如发生数据错误时,可根据不同情况按下列办法订正:
1、日报表当日发现差错时,应及时用电话或口头查询订正,隔日发现差错时,应当在当日报表上说明。
2、重大差错必须以书面形式订正,书面订正材料必须经公司主管副总经理签字。
五、统计工作的交接
第二十三条 核算员调动工作时必须认真办妥交接手续,在未办妥以前,原任核算员不得擅离工作岗位,更不得因工作调动而影响统计工作的正常进行。第二十四条 核算员调离工作时,必须做好下列工作:
1、将经办工作情况全面地向接替人员交待清楚;
2、培训接替人员的业务,使其能独立工作;
3、所有统计资料(包括统计手册、台帐、报表、文件、历史资料等)与统计用具(如计算机、书刊等)应一一列出清单移交。
六、奖惩
第二十五条 各生产厂(场)、部门核算员,必须严格按照公司业务职能部门的要求、规定提供统计资料,不准虚报、瞒报、迟报和拒报,也不准随意修改。对不按公司规定的要求和时限上报数据的生产厂(场)、部门,公司应对其进行处罚。未按时上报的,每次罚款50元,上报的数据出现错误,每处罚款20元。上下游生产数据必须严格核对,未核对数据出现错误的每次对直接责任人罚款100元;数据上报后发现错误但未及时通知更正的,直接责任人每次罚款100元。
第二十六条 各级领导应当充分重视并支持数据统计工作,各生产厂(场)、部门数据统计工作出现差错问题,相关行政领导应负领导责任,并按其直辖下核算员所罚款的标准进行处罚。
第二十七条 属于保密性质的统计资料,必须严格保密,严防丢失,提供时应按保密制度的规定执行。因个人原因造成泄密或重要数据丢失,根据造成的后果情况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的最终解释权归****公司。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数据统计工作总结
数据统计工作总结范文1
时光荏苒,很快就要过去了,回首过去一年来的统计工作,内心不禁感慨万千,在领导和全体同志的关怀、帮忙、支持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岗位职能,不断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以“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准则,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工作上有了进步,总结过去、取长补短、挖掘潜力,为明年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
一、一年来的工作表现
(一)仔细认真,提高自身素质。为做好统计工作,我坚持严格要求自我,统计工作地要求就是“仔细认真”,因此,我正确认识自身的工作价值,提高自我的耐心,增强自我的细心,时刻提醒自我,要以高效率,高质量的报表数据上报给各位领导。同时细心学习他人长处,改掉自我不足,并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使自我有所提高。
(二)严于律已,不断加强作风建设。一年来我对自身严格要求,始终把耐得平淡、舍得付出、默默无闻作为自我的准则,始终把作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上。在工作中,以制度、纪律规范自我的一切言行,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尊重领导,团结同志,谦虚谨慎,主动理解来自各方面的意见,不断改善工作;坚持做到不利于公司形象的事不做,不利于公司形象的话不说,用心维护公司的良好形象。
(三)强化后勤处室职能,做好服务工作。对办公室费用方面,继续发扬以必需品为前提,节省处室费用消耗,保证各种办公必需用品齐全,确保领导与同事对办公用品的需求。在这一年里,我积极配合做好后勤工作,与同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会计较干得多,干得少,只期望把工作圆满完成。
二、工作中的不足与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必须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工作中,我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一)仔细认真,克服浮躁心理。应对枯燥的数字统计工作,不怕繁琐,做到谨慎细心,不浮躁,用心适应各种数据变化,在工作中磨练意志,增长才干。
(二)发扬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加强学习,勇于实践,博览群书,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注意收集各类信息,广泛吸取各种“营养”;同时,讲究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努力培养自我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功底、辩证的思维方法、正确的思想观点、踏实的工作作风。力求把工作做得更好,树立处室室的`良好形象。
(三)多从细节思考,紧跟领导意图,协调好内外部关系,多为领导分忧解难。继续加强对公司各种制度和业务的学习,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公司的各种制度和业务。用公司的各项制度作为自我工作的理论依据,结合实际更好的开展统计工作。
总之,一年来,我做了必须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主要是对政治理论和文字基础的学习抓得还不够紧,学习的系统性和深度还不够;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创造性开展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对工作、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期望。
数据统计工作总结范文2
工作以来,在项目部领导的关怀下,在同事的帮助下,我能尽心尽职,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尽自己的全力履行好统计员工作职责,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工作水平,并认真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把自己多年来在学校所学到的书本经验应用在实践工作中,并能够严于律己,在同事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现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1、强化理论和业务的学习。我重视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在工作中,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业务素质水平,认真学习工作业务知识,并结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并且认真翻阅了《现场物资管理实施方案》,明确了统计员的工作职责。
2、在工作以来,我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时刻牢记在自己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具体工作中,我努力做好领导交给的每一个工作,分清轻重缓急,科学安排时间,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3、每天及时、准确按《采购合同》或《供货协议》的到货明细填写《材料物资统计表》和《成套设备统计表》;按照司机提供的`到货清单认真填写《设备物资统计表》,将每天的到货情况输入到《二期扩建工程管理软件(P3系统)》,再将到货记录通过SQl数据库软件的企业管理器导入到《中唐电现场物资管理系统(miS系统)》,并及时作好数据的备份。
4、每隔两天向计划设备部和工程部发送《设备物资统计表》;每周作好《现场物资周报》的统计工作;每个月将总到货车数和总物资重量与月到货车数和物资重量报给项目经理;并在月初将一个月的到货情况统计到《物资库存动态盘点表》,并存档。
5、在设备厂家和保管员确认设备无问题情况下,及时对照发票作入库单,将发票复印件存档,并作好《入库单记录明细》。
6、在作好统计工作之后,对项目部的电脑及网络进行定时维护,更新系统,更新修复被攻击的ie浏览器,扫描系统存在的。漏洞并进行修补和安装补丁,定期对操作系统清理垃圾和作Ghost备份;解决同事们在电脑上遇到的所有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二、存在的不足
1、在工作中,虽然我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努力使自己在各方面走向熟练,但由于自身学识、能力、思想、心理素质等的局限,导致在平时的工作中比较死板、心态放不开,工作起来束手束脚,对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没有全面的理解与把握。同时由于个人不爱说话,与同事们尤其是领导的沟通和交流很少,工作目标不明确,并且遇到问题请教不多,没有做到虚心学习。
2、身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却没有青年人应有的朝气,学习新知识、掌握新东西不够。领导交办的事基本都能完成,但自己不会主动牵着工作走,很被动,而且缺乏工作经验,独立工作能力不足。在工作中不够大胆,总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改变工作方法,而不能在创新中去实践,去推广。
3、由于进了大量的设备,有时没有及时统计到货情况,出现累积现像。对SQl数据库软件没有作到按时备份。网络线路不规整没有及时进行处理。
这是我对这段时间工作的总结,说的不太多。但我认为用实际行动做出来更有说服力。所以在今后工作中我将努力奋斗,无论自己手头的工作有多忙,都服从公司领导的工作安排,遇到工作困难,及时与领导联系汇报,并寻找更好解决问题的办法,继续巩固现有成绩,针对自身的不足加以改进,争取做的更好。
数据统计工作总结范文3
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结束了,在这短暂的日子里,我作为统计局的实习生,真正体会到了跨专业从事统计以及进行农村问题调查这些新鲜事物时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学到了很多有关统计工作的知识和工作中涉及部门,相关人员利益问题的解决的技巧,既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又增加了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可谓是收获不小。到统计局的第一天。统计局的领导为我们精心安排了一天的实习培训。初步介绍了统计工作的有关情况,包括向我们传达了关于建立统计报表关系和开展统计报表网上直报工作的通知。为了让我们增强统计工作的法律意识,领导们还特别向我们介绍了统计法,让我们了解到优化我国统计法律运行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和监督的职能等内容。领导们为了使我们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也会经常鼓励我们到农调队部们去帮忙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通过这次的深入实际工作,我了解到各地的综合统计信息大都是由统计局调查搜集加工整理的,这些信息所反映的经济含义以及潜在的政治含义,与统计部门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统计部门做到客观真实即可。但是,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下,特别是层层考核的机制下,统计部门的.行政上级同级政府或上级政府有关经济主管部门却与统计信息存在着一定经济或政治上的利害关系。统计部门上报的数据关乎着该地区、部门的荣辱得失和领导人的政治命运。由于这一特点决定了在统计活动中客观上存在着干扰统计数据的潜在动因。这就造成了某些地区、部门的领导是既要听真数据又要统计部门报合其心意的假数据,社会上所谓数据出官,官出数据即此现象的写照。体现了上位利益关联性。
再次,统计调查对象面广量大,变动频繁,且所从事的社会经济活动越来越具有混合性的特点。统计调查对象的这个特点使得统计工作的难度加大,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全面性。众多的调查对象,使得统计人员与统计力量的矛盾凸现,对调查总体难以统全。统计调查对象的频繁增减,使得对统计调查对象的总体数量及其构成的把握成为难题。调查对象活动性质的复杂多元、经济成分的混合,使统计划分、界定以及统全、统准成为关键的问题。如对就业情况的统计原来是很单一的,现在不仅有在各种类型单位的就业,还有弹性就业、灵活就业等。
在工作的实践和与单位人员的交流中,我认为统计法在现实中的运行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统计法制意识淡薄,统计作假比较严重
一是一些地方领导干部随意修改统计数据,直接违反统计法。
二是有些统计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不高,不能坚持实事求是的统计原则,对领导的干预不敢抵制,对假数据不敢依法更正,有的甚至还参与弄虚作假为其上级违反统计法出谋划策。
三是调查对象为了自身利益在统计上弄虚作假,且由原来的以迟报、虚报为重点,转变为以拒报、瞒报为重点;对利润等经济效益指标的瞒报已成为普遍的现象。四是统计执法力度不够,不能有效杜绝统计违法现象。
(2)统计违法方式更为圆滑,违法理由更加堂皇
(3)现行统计体制抗干扰能力差,统计部门综合协调能力弱
现行统计体制,难以保证统计工作的独立性。统计部门是地方政府的组成部门或直属单位,部门领导由当地任命,很多统计违法行为的发生都根源于这个体制。与此同时,政府统计部门由于在行政体系中与政府其他部门平级,对政府其他部门的统计力量、统计信息资源缺乏应有的协调机制和工作力度,综合协调能力显得不薄弱。
(4)统计基础建设跟不上形势,基层统计任务负担较重
当前统计基础虽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但与统计改革和发展的形势要求相比,仍然是不适应需要,特别是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统计渠道时有中断,统计基础处于不断的变动状态。再加上统计供需矛盾的影响,各方统计调查任务不断下达,使基层的统计负担日益增加,基层统计人员疲于应付。
(5)统计法和统计制度尚不完善,影响统计法的实施效果
一是统计法对权利、义务以及法律责任的规定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亟需进行修改。特别是对领导人的法律责任规定得不具体,调查对象权利义务还不公平,对有些统计现象如统计评估等还缺乏详尽的规范,有些法律用语还不统不明确等。
二是统计制度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滞后于领导的需求,有的还缺乏可操作性,与实际情况脱节等。
三是对统计调查程序的规定还不完善,统计调查制度的实施行为还普遍存在没有具体告知调查对象的问题,忽视了对调查对象的知情权和正当拒绝权的尊重,既不利于控制统计行政调查权,也不利于在行政处罚中避免行政争议。
而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简称农调)队是运用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和其他一次性调查等方法,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农村社会经济情况的非全面调查统计机构。农村抽样调查内容包括农村住户(家计)调查、农产量调查和农村经济基本情况调查等。
数据统计工作总结范文4
过去的一年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了诸多不足,现将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统计工作逐步完善。
近年来,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在统计体制改革、人员力量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增加了统计工作人员,健全完善了统计工作体系,进一步夯实了统计基础建设,确保统计数据源头工作质量。
二、扎实做好统计基层基础工作。
近年来,围绕“人员专职化、台账规范化、管理制度化、调查法制化、手段现代化、经费有保障”的“五化一有”目标,进一步完善统计工作制度,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统计工作部门具备独立的办公场所,同时配备了微机、打印机、办公桌椅等,确保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统计工作管理制度和统计人员管理制度,包括综合统计管理制度;建立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统计报表管理制度;建立数据管理制度和数据质量检查、控制制度;建立统计资料归档及保密制度;建立企业各级专职、临时统计、记录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等。
三、按时完成统计工作,为公司领导经营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我们严格执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认真做好各项年定报的贯彻落实。统计人员认真学习《统计法》和统计报表有关规章制度,虚心向统计局有关领导学者学习,主动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系统地调查研究,对待每一个统计数字和统计调查分析,都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及时收集、掌握重要经济指标,通过静态和动态、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充分了解公司的经济运行态势,提高统计分析水平,从而为促进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和公司领导经营决策、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四、统计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数据质量不断提高。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核心所在。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努力提高基层数据质量。规范基础工作,确保源头数出有据。统计报表有关数据直接从企业原始记录、统计台账、会计报表取得的,报表数据和有关记录项目保持一致;统计报表有关数据以企业原始记录、统计台账、会计报表相关数据加工后取得的,以企业原始记录、统计台账、会计报表为依据。
五、建立规范的统计台账,保证源头统计数据质量。
建立规范的、统一的`、可核查的统计台账,是统计基础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证统计源头数据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统计台账依据原始记录和相关数据,按照统计指标的含义填写,统计报表的数据来源于统计台账,和统计台账保持一致。统计台账分门别类地进行登记、整理,年终汇总表册存档。
六、严格统计资料管理工作,报表档案利用科学化。
我们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大作用,按照统计信息化的要求,运用计算机处理企业统计数据的采集、汇总、分析和上报工作。每年结合企业的现实情况,完善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制定档案管理考核规定,坚持从严规范、从细抓起,持续创新档案管理模式,提高档案综合服务水平。在档案基础管理方面,坚持多管齐下,狠抓档案的归档率、完整率、准确率,加大考核力度,以经济的手段,保证报表资料的真实完整。在档案资料的接收、借阅复制工作中,严格遵守档案的保密制度、交接制度和借阅利用制度,认真做好收存、借阅登记。同时,充分发挥档案信息服务作用,为公司提供可供查阅参考的资料,使档案工作由收集保管向开发利用转变。
七、加强统计知识学习,全面提升人员素质。
一是加强学习培训,提升综合能力。二是增强责任认识,加强作风建设。以热爱本职工作、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严肃工作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强化正确的用人导向。四是加强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
数据统计工作总结范文5
过去的一年带走了过去的辉煌和阴霾,也带来了充满了希望的未来。站在新的一年的起点,却总忍不住的去回忆过的一年时光。在这里,面对即将开始的工作,我决定要好好的总结自己在过去一年的工作,回忆工作,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并且带着这些经验和问题,再踏入新的一年!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一定能更好的在全新的一年里提升自己,为公司带来更多的贡献!
一、加强管理,提高自我要求
回忆这一年的工作,早在这一年之前,我就在工作中不断的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不断的以更高的要求管理自己,提升个人的责任意识以及工作能力。在工作中,不断的精进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累积经验。并且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保持对自己过去问题的警惕,负责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在过去的这些工作中,我意识到只有发现和改正,是跟不上发展的`要求的,所以在工作外,我还积极的参考其他同事的经验,吸取他们的经验和优点,对于他们遇上的错误,进行提早预防。
二、坚定思想,紧跟发展的脚步
在思想上,我一直坚定自己的意志,努力的在岗位上努力的提高个人能力,积极的为工作贡献自己的热量。在工作开始后,我通过网络和书籍积极的提高自己的思想,并努力的学习公司的发展理念,紧跟公司的发展方向。在工作的空闲时间,我也曾与领导和前辈学习他们我的思想精神,积极的提升自己的思想,让自己朝着XX公司发展的方向努力!
三、个人的缺陷、反省改正
在工作中,尽管我会为自己认定的方向努力的前进。但是,在脾气上,我却实有些暴躁,总是容易因为自己的观点和同事们其争吵冲突。同是为公司努力的伙伴,我知道这是不对的,在新的一年里,我要好好的改正自己,改变自己!希望自己能更加融入团队,融入这个大集体,让我们一起去为XX的发展出谋划策!
一年来,让我学会了很多的,认识了很懂,但是重要的,还是我XX还在努力向上!我会继续保持着这样的心态,努力的提升自己。在这全新的一年,想必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努力的地方,我会和同事们继续奋发拼搏,创造一个佳、好的一年!
数据统计工作总结范文6
过去半年在领导和同事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经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在工作上取得了必须成果,但也存在了诸多不足,现将过去半年的工作情景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表现,品德修养及职业道德方面
半年来本人认真尊守劳动纪律,按时出勤,有效的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时加班加点,保证工作按时完成。
二、日常工作方面
我的工作岗位是场站统计主要负责统计并汇报运营情景。近半年来,经过每一天对运营记录的整理、分析基本上能及时的向上级领导汇报各类运营数据。
三、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我从事工作的时间将近4年,但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离工作的实际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可是我能够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端正工作态度,进取的向其他同志请教和学习,能踏实、认真的做好本职工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不仅仅能够工作埋下头去忘我的工作,还要能在回过头的时候,对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检查核对,对工作的提议总结分析,从怎样节俭时间,如何提高效率,从而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到达新层次,进入新境界,创作新篇章。
四、存在的不足
半年来本人能敬岗爱业,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许多工作都是边干边摸索,以至工作不能游刃有余,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2、有些工作不够仔细,一些工作不是协调的十分到位;
3、自己的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经过这样紧张有序的半年,我感觉自己的工作技能上了一个新台阶,做每一项工作都有了明确的计划和步骤,行动有了方向,工作有了目标,心中真正有底了!基本做到了忙而不乱,紧而不散,条条清楚,事事分明,从根本上摆脱了以前工作只顾埋头苦干,不知总结经验的现象。就这样,我从无限繁忙中走进这半年,又从无限简便中走出这半年,当下半年来到我面前,我只想说,来吧,我以从工作中长大。
还有,在工作的同时,我还明白了处事的道理,也明白了,一个良好的心态、一份对工作的热诚及其相形之下的职责心是如何重要。
总结下来:在这半年的工作中接触了许多新事物,产生了许多新问题,也学习到了许多新知识、新经验,使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上有了新的提高和进一步完善。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时刻要求自己从实际出发,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力求做到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双提高。
下半年,是自我挑战的半年,我会继续努力,多向领导汇报自己在工作中的思想和感受,及时纠正和弥补自身的不足和缺陷,把下半年的工作做好,为公司的发展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