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酸碱泄漏事故处置方案

时间:2019-05-15 00:34: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4 酸碱泄漏事故处置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4 酸碱泄漏事故处置方案》。

第一篇:14 酸碱泄漏事故处置方案

酸碱泄漏应急处置方案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处理酸碱泄漏事故,做到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人员伤亡和降低财产损失,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特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

1.2.1《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

1.2.2《同煤大唐塔山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酸碱泄漏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酸碱泄漏事故应急救援。2 事故风险分析 2.1 事故风险分析

酸碱属于强腐蚀性危险化学品,其中盐酸具有挥发性,储存在圆形储罐体内,罐体和管路系统内壁采取了衬胶和其他防腐措施,外壁刷防腐蚀面漆进行防腐处理,但随着储罐的长时间使用会发生衬胶老化和外壁腐蚀减薄等现象,易发生酸碱液体的泄露。酸碱液体的泄漏能造成泄漏区域内的设备、地面腐蚀和损毁,对人身造成酸碱灼伤、烧伤,泄漏的液体和挥发的有害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引起人员中毒、窒息等。2.2 事故类型:三类事故(酸碱泄漏事故)

一类事故:人员伤亡事故、重大火灾事故、重大水灾事故、全厂停电事故、系统解列或瓦解事故、发电机、主变压器、汽轮机、锅炉、电除尘、脱硫系统、化学制水系统重大损坏事故为一类事故。

二类事故:一般机组停运、解列、厂用电母线失电、锅炉灭火事故为二类事故。三类事故:不属于一、二类事故的其他生产事故异常为三类事故。2.3 事故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2.3.1补给水处理车间酸碱库; 2.3.2凝结水精处理酸碱库。

2.4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由于操作不当、设备缺陷、不可抗力等因素,造成盐酸或烧碱外漏,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

2.4.1盐酸:强腐蚀性,能与几种金属反应产生氢气,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氰化物产生剧毒氰化氢,刺激呼吸系统,严重灼伤皮肤。

2.4.2烧碱:与酸类发生剧烈反应并放热,具腐蚀性,能严重灼伤皮肤、眼睛及黏膜。3 应急工作职责

3.1 发电部部长负责指挥本部门主管和值班员按应急处置措施和相关运行规程进行现场处置。

3.2 当值值长负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3.3 当值运行人员负责按照应急处置措施和相关运行规程进行现场处置的具体操作和运行方式的合理调整。4 应急处置 4.1 现场处置程序。

4.1.1事故发生后,当班值长(或班长、主值)在通知相关领导的同时,要组织在现场的上班人员自救。

4.1.2救援小组人员到达后, 当班值长(或班长、主值)向总指挥或救援小组组长汇报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并移交指挥权。

4.1.3 由总指挥统一协调指挥各组的工作。

4.1.4 根据现场事情的情况,按照以下方案进行处理。4.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4.2.1盐酸:

4.2.1.1皮肤接触:脱去沾染衣服,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4.2.1.2眼睛接触:用大量温水冲洗后,以5%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冲洗,最后用可的松眼液滴眼。

4.2.1.3吸入:立即脱离现场,除去被沾染衣服,保持呼吸畅通。

4.2.1.4酸罐泄漏,迅速隔断火源,设立警戒区避免泄漏的酸液与金属粉末,氧化剂接触。4.2.1.5酸罐发生火灾,立即进行扑救,同时用大量水冷却酸罐,以防爆炸。4.2.2烧碱:

4.2.2.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或稀醋酸中和,严重者送医院。

4.2.2.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严重者送医院。4.2.2.3碱罐泄漏,迅速隔断火源,设立警戒区,避免泄漏的碱液与各种酸接触。施救人员穿戴防护用品,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撒上砂土,清除干净后用水冲洗污染处,必要时,可用稀酸水中和。4.3 事件报告。

4.3.1 应急救援办公室立即向常务副总经理汇报事故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4.3.2 事件扩大时,由常务副总经理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如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监察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最迟不超过1小时。

4.3.3 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5 注意事项

5.1对酸碱罐区加强巡检,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做好记录并联系处理。

5.2卸酸卸碱和操作酸碱系统时,穿戴好防护用品,并要有人监护,防止设备突然泄漏造成人员伤害。

5.3按照安监部下发的相关酸碱的管理制度做好化学试剂的管理工作。5.4酸碱现场应放置急救药品。

5.5酸碱系统需要检修时,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做好安措。6 处置方案管理 6.1 处置方案培训

6.1.1 根据应急办公室制订的年度现场处置方案计划,对本部人员组织开展现场处置方案教育培训。

6.1.2 应利用已有的资源,如培训教材,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交流研讨、案例分析对策研究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处置培训工作。

6.1.3 本部人员应积极参加本单位、上级公司和政府部门组织的现场处置培训,掌握现场处置方面的理论、法律法规、救援知识和专业技能,增强现场处置管理意识,提高现场处置管理能力。

6.1.4 应定期组织现场处置技能培训,培训重点是熟悉现处置方案,掌握本岗位事件应急处置程序,增强防范意识和素质,提高现场处置和自救互救能力。6.2 处置方案演练

6.2.1 根据应急办公室制订年度处置方案演练计划,按照相关现场处置方案演练要求部署各现场处置方案的演练,并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厂的现场处置演练。年度演练计划于每年年初报公司应急办公室备案。

6.2.2 现场处置方案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针对现场处置方案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6.3处置方案修订

根据国家现场处置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部门职责或现场处置资源的变化,以及现场处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及时提出修改建议,现场处置方案由编制或修订部门组织人员进行评审。6.4处置方案实施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安监部负责解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

第二篇:油库焦油泄漏事故处置方案

油库焦油泄漏事故处置方案

一、事故类型

焦油泄漏事故分为人员中毒伤害和火灾、爆炸两种 1.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1)焦油储槽泄漏

(2)焦油泵体、管线及阀门泄漏

2.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程度及其影响范围(1)发生的可能时间:一年四季都有可能(2)事故的危害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发生泄漏后,可引起人员中毒、火灾、爆炸事故。3.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储槽、泵体、管道周边有渗漏,在高温情况下易发生汽化,有明显的刺激性气味。

4.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无

二、应急组织与职责

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由各当班工段长(班长)为组长,报警、电话为所涉及岗位员工为应急自救组员,负责现场自救与操作工作。

三、应急处置

1.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1)事故报告:当发现事故发生时,由冷鼓组长对组内做简单传达,并冷鼓组长对事故做简要了解后做报告工作。

(2)事故报告原则:应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上报生产安全事故或重大事故情况。

(3)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人员伤亡情况、事故蔓延情况等。

(4)逐级上报与信息传达:

冷鼓组长要及时将报告内容汇报至调度和当班工段长(或班长),当班工段长(或班长)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根据该措施进行安排工作,并立即汇报车间主任。车间主任接到通知后要及时赶赴现场指挥工作。2.事故控制处理(1)焦油储槽泄漏

1)确认漏点的泄漏位置,查看焦油储槽液位等情况; 2)检查确认外销焦油管阀门、焦油中间槽出口阀门关闭; 3)打开焦油分配盘到其他低液位焦油储槽的阀门; 4)启动焦油泵将泄漏储槽的焦油导入其他焦油储槽; 5)将泄漏的焦油用沙土掩埋清理; 6)检修焦油事故储槽。(2)焦油泵体、管线及阀门泄漏 1)停止泵运转; 2)确认漏点的泄漏位置; 3)关闭漏点位置相邻近的阀门; 4)将泄漏的焦油用沙土掩埋清理; 5)检修。(3)事故报警

1)车间主任立即向安环部、生产部、调度室汇报人员伤亡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

2)焦油泄漏事件扩大时,由安环部向主管生产、安全的副总汇报事故信息,主管生产、安全副总立即向企业负责人汇报,如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企业负责人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监督监察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最迟不超过1小时。

3)报警要求: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4)报警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

四、注意事项

1.在事故发生后首先做好警戒,非操作人员禁止靠近警戒范围内; 2.现场应急处置人员必须佩防毒面罩;

3.若将焦油溅到皮肤上,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掉。4.若吸入焦油雾,立即移置空气新鲜处后就医;

5.应急处置过程中使用工具必须为无火花工具,作业人员作业前必须消除人体静电;

6.泄漏的焦油必须用沙土掩埋清理;

7.检修事故槽时,先将事故槽残留焦油用沙土沾赶紧,确保无残留焦油时方可检修。

油库粗苯泄漏事故处置方案

一、事故风险分析 1.事故类型

粗苯泄漏事故分为人员中毒伤害和火灾、爆炸两种。2.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1)粗苯储槽泄漏

(2)粗苯泵体、管线及阀门泄漏

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程度及其影响范围(1)发生的可能时间:一年四季都有可能(2)事故的危害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发生泄漏后,可引起人员中毒、火灾、爆炸事故。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逸散苯气浓度增高,现场有浓烈的苯气味,苯气气体探头报警。5.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无

二、应急组织与职责

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由各当班工段长(班长)为组长,报警、电话为所涉及岗位员工为应急自救组员,负责现场自救与操作工作。

三、应急处置

1.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1)事故报告:当发现事故发生时,由冷鼓组长对组内做简单传达,并冷鼓组长对事故做简要了解后做报告工作。

(2)事故报告原则:应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上报生产安全事故或重大事故情况。(3)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人员伤亡情况、事故蔓延情况等。

(4)逐级上报与信息传达:

冷鼓组长要及时将报告内容汇报至调度和当班工段长(或班长),当班工段长(或班长)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根据该措施进行安排工作,并立即汇报车间主任。车间主任接到通知后要及时赶赴现场指挥工作。2.事故控制处理(1)粗苯储槽泄漏

1)确认漏点的泄漏位置,查看粗苯储槽液位; 2)打开粗苯事故储槽到地下槽的退液阀门; 3)关闭中间槽到粗苯事故储槽阀门; 4)启动地下槽泵将多余的苯打入系统循环; 5)将泄漏的粗苯用沙土掩埋清理;

6)清水冲洗干净并注水后,检修粗苯事故储槽。(2)粗苯泵体、管线及阀门泄漏 1)停止粗苯泵运转;

2)确认漏点的泄漏位置和情况;

3)关闭漏点位置相邻近的阀门; 4)将泄漏的粗苯用沙土掩埋清理; 5)检修。(3)事故报警

1)车间主任立即向安环部、生产部、调度室汇报人员伤亡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2)粗苯泄漏事件扩大时,由安环部向主管生产、安全的副总汇报事故信息,主管生产、安全副总立即向企业负责人汇报,如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企业负责人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监督监察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最迟不超过1小时。

3)报警要求: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4)报警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

四、注意事项

(1)在事故发生后要立即做好警戒,非操作人员禁止靠近警戒范围;(2)现场应急处置时警戒区外随时准备好消防水;

(3)现场应急处置人员必须佩戴防护服、橡胶手套、呼吸面具、雨裤、橡 胶鞋等全套的劳动保护用品;

(4)将便携式洗眼器和急救箱拿到现场备用;

(5)人员操作要注意风向和泄漏方向,严谨在下风口和泄漏方向作业;(6)泄漏的粗苯必须用沙土沾干掩埋并清理干净;

(7)检修事故槽先现场清水冲洗干净,经过仪表检测确保无残留粗苯时方 可检修。

应急救援报警电话

生产副总经理孔海勇:***(660099)

设备副总经理张义涛:***(618888)安环部部长马文向:***(661235)

安环部副部长蒋志祥:***(661720)安全员武宁:***(675099)

生产调度:

甲班调度段全明:***(668213)

乙班调度李春祥:***(683333)

丙班调度许哲衡:***(663378)

化产车间:

车间副主任田远明:***(668185)

车间副主任王克玮:***(662301)

冷鼓工段长张正兴:*** 辅助工段长张自文:*** 粗苯工段长:

火警电话——119 急救中心——120

第三篇: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及其处置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及其处置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中所列的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作为化工生产的原料、中间体及产品的品种类不断增加,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品泄漏事故也不断增多(据公安部消防局统计,近几年,仅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平均每年参加处置的危化品泄漏事故就多达近千起),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以及生态环境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一、造成危化品泄漏的主要原因

造成危化品泄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原因:

1.自然灾害

自然界的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台风、龙卷风、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雷击,以及太阳黑子周期性的爆发,引起地球大气环流变化等自然灾害,都会对化工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和破坏。例如,由此导致的停电、停水,使化学反应失控而发生火灾、爆炸,导致危化品泄漏等。

2.勘测、设计方面存在缺陷

如选址不当、安全间距不足等。

3.设备、技术方面存在问题

如设备质量达不到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防爆炸、防火灾、防雷击、防污染等设施不齐全、不合理,维护管理不落实等;设备老化、带故障运行。化工生产流程中,一般都有一定的压力、温度,甚至高温、高压,不少原料、中间体和产品都具有腐蚀性等特点,极易导致设备老化、故障,使各种管、阀、泵、室、塔、釜、罐发生跑、冒、滴、漏等现象。

4.违反操作规程

不少化工企业,尤其是私营化工企业急剧增多,许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又未经过严格、系统的培训。

加之,规章制度不落实,劳动纪律涣散,也会导致危化品泄漏事故发生。2005年4月20日,位于北京市怀柔区的某黄金冶炼厂,因2名当班工人违反规定,同时离岗用餐,导致20余吨含氰化物的液体泄漏,造成3人死亡、8人中毒受伤的严重后果。

5.交通运输事故引发危化品泄漏

运输单位不按规定申办准运手续,驾驶员、押运员未经专门培训,运输车辆达不到规定的技术标准,超限超载、混装混运,不按规定路线、时段运行,甚至违章驾驶等,都极易引发交通运输事故而导致危化品泄漏。据统计,近几年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危化品泄漏事故已约占总次数的30%。

6.人为破坏

1995年3月20日,举世震惊的日本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就是由日本邪教组织“奥姆真理教”所为,此次事件共造成10人死亡,75人严重中毒,5500余人被分送到234家医院抢救。需特别注意的是,恐怖分子随时都可能制造危化品泄漏事件,残害人民群众,破坏社会稳定。

7.战争导致危化品泄漏

战争中,交战双方往往也会将对方的危化品生产、储存场所作为攻击和敌对破坏的目标,致使危化品泄漏。还有些被联合国裁军委员会称之为“双用途毒剂”的化合物,如氢氰酸、光气、氯气、磷酰卤类等,和平时期是化工原料,战时即可迅速转化为军工生产而作为军用毒剂用于战争,这类化学物质一旦泄漏,其杀伤威力不亚于使用化学武器。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就曾多次使用毒气杀害我同胞。

二、危化品泄漏的危害

危化品泄漏会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还会影响社会稳定。

1.危化品泄漏会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当危化品泄漏,有毒物质进入人的机体后,即能与细胞内的重要物质如酶、蛋白质、核酸等作用,从而改变细胞内组分的含量及结构,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致机体功能紊乱,造成中毒。而且,由于各种有毒物质的危害状态不同,中毒的途径也不同。如受污染的空气可经呼吸道吸入和皮肤吸收中毒;毒物液滴可经皮肤渗透中毒,如沙林液滴落到皮肤上即很容易渗入皮肤之中;误食、误饮染毒食物、饮水,即可经消化道吸收中毒。再则,由于各种有毒物质的理化特性不同,能产生不同的中毒症状,造成不同的伤害效应。如沙林、苯、有机磷农药、氯代烃等神经性毒物,可经呼吸道、皮肤毒害神经系统;氯气、二氧化硫、氨气、光气、硫化氢、硫酸酯类、氮氧化物、异氰酸酯类等毒物,经呼吸道(酯类毒物还可能通过皮肤吸收)而导致呼吸系统中毒;一氧化碳、苯胺、硝基苯、氢氰酸吸入人体后会造成血液系统毒害(即全身性中毒)。1984年12月2日子夜,位于印度博帕尔市郊的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一个储存45t剧毒液体——异氰酸甲酯的贮罐压力骤然升高,使阀门失灵,异氰酸甲酯外泄汽化,致3150人死亡,5万多人失明,2万多人受到严重毒害,15万人接受治疗,受此事件影响的多达150余万人,约占该市总人口的一半。又如,2003年12月23日,我国重庆市开县高桥镇发生特大天然气井喷事故,由于喷泄出的天然气中高毒的硫化氢气体浓度过高,造成243人中毒死亡,2142人不同程度中毒住院治疗,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还有不少危化品泄漏后,遇引火源发生爆炸、火灾,也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1998年3月5日,我国西安市液化石油气管理所液化气泄漏后,遇电火花引起爆炸、燃烧,导致现场7名消防官兵和5名液化气管理所职工牺牲、10余名消防官兵重伤致残。

2.危化品泄漏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据有关资料介绍,从1953年到1992年的40年间,全世界竟发生一次损失超过1亿美元的危化品泄漏事故数千起。前述的2003年12月23日重庆市开县天然气井喷事故,除造成2300余人中毒伤亡外,还造成了6400余万元人民币的直接经济损失。

3.危化品泄漏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塞尔市赞多兹化工厂危化品仓库发生火灾,约30t农药和化工原料流入了西欧著名的莱茵河,使莱茵河受到磷酸和汞化物的严重污染,约240km长的河道里漂起大量死鱼,河水不能使用,莱茵河流域的居民在很长时间内都只能靠消防车和其它车辆从水库运水饮用。有关专家曾经指出:该次事故将使莱茵河因污染治理工作而至少倒退15年,并对河流生态造成长期的影响。又如,1991年的海湾战争导致有关国家的油井、贮油设施及化工企业遭到破坏,大量外泄的原油严重污染附近海域及岸上设施,致大批海鸟和鱼类死亡,油井、贮油及炼油等设施发生火灾后散发的浓烟笼罩了大片城市及乡村上空,污染的烟云飘移至南欧,甚至喜马拉雅山南麓也下了黑色油水混合雨,给广大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据报道,中东地区还出现了轻度的“核冬天”效应。

三、危化品泄漏的处置措施

我国各级党政领导同志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对人民生命安全、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落实各项危化品泄漏的预防和处置措施。

1.认真贯彻落实并不断完善有关法规、制度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该充分认识做好危化品泄漏预防和处置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等法律、法规。同时,还要不断地健全完善危化品安全管理的法规体系。严格依法履行相关职责,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人头。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制度建设,严格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制度,逐步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使人人都在制度的约束之内,事事都在制度的规范之中。要逐级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保障资金的投入。执法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都要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强化对重大危险源监控。要加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依法严肃查处事故,严格追究事故责任,同时着力提高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要通过示范和引导,推广安全和平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鼓励支持企业结合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安全性能差的设备、工艺和技术,推动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领域的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并探索建立危化品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2.切实加强危化品安全管理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单位都应当坚持不懈地对从业人员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严格实行从业人员资格和持证上岗制度,促使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预防和处置危化品初期泄漏事故的技能。同时,各级人民政府还应当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危化品泄漏事故防护的应急知识教育、训练。

3.建立专(兼)职处置危化品泄漏事故队伍

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单位,都应当根据本企业单位的生产、经营规模,建立相应的专(兼)职处置队伍,购置处置危化品泄漏事故的相关设备、器材(如安全防护服、空(氧)气呼吸器或可靠的防毒面具、检测仪器、堵漏器材、工具等等),经常组织应急处置人员熟悉本岗位、本工段、本车间、本企业单位危化品的种类、理化性质和生产工艺流程,定期组织开展训练,使其掌握预防危化品泄漏事故发生的知识和处置初期泄漏事故的技能。

4.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置预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危化品泄漏事故处置预案是事故处置的基本依据。这就要求预案必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首先,是危化品各生产、经营岗位、班组要制定好危化品初期泄漏的处置预案。实践一再告诫我们:危化品发生泄漏后,第一时间的快速有效处置至关重要,处置的好,就可以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岗位、班组预案的每一项任务和处置程序、要求都必须落实到人头;其次,是车间的预案,在泄漏量加大,岗位、班组难以迅速处置的情况下,就应启动车间的处置预案,力求把泄漏事故控制、消灭在车间范围内;再次,是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单位要制定好本企业单位的泄漏处置预案(运输单位的预案还应针对每一辆运输车辆可能发生的泄漏情况制定),内容应包括:组织指挥人员及其职责、任务,专(兼)职处置队伍的处置任务、程序及要求,各相关部门、车间(单位)的职责及协同配合要求,保障措施及怎样确保落实;第四,是行业(上级)主管 部门的处置预案。即本行业、系统的协同配合和指导性预案;第五,是当地人民政府的处置预案。政府的预案必须强调统一组织指挥和综合协调配合,必须明确在发生重、特大危化品泄漏事故,事故单位不能及时控制和消除事态,并已威胁到周边地区时,各有关部门、单位参与处置泄漏事故的职责、任务,确保通信联络畅通的措施以及密切协同配合的要求等。

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是哪一个层面的处置预案,都应当从最复杂、最不利的情况来制定,都必须定期组织模拟实践的演练,以增强参与处置人员的心理素质,使其做到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处置工作有条不紊。并通过实战演练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预案,使预案更贴近实际。还要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编制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置辅助决策系统,使事故处置更科学、高效。

5.充分发挥公安消防部队的作用

根据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各地、各级政府不可能都建立危化品泄漏事故处置的专业队伍。因此,应充分发挥公安消防部队的作用。因为,公安消防部队有“三大优势”。其一是体制优势。公安消防部队既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的一支现役部队,又是公安机关的一个重要警种,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总队,市、地、州、盟有支队,县、市、区、旗有大队,大多数县城都有中队,点多面广,分布全国。这支队伍实行昼夜值勤,时时刻刻都处于战略执勤状态,且机动性强,能做到快速反应。尤其是在日本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我国公安消防部队开始组建消防特勤队伍,专门承担各类火灾扑救中的急、难、险、重任务和其他灾害或者事故的突击攻坚任务。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国家又增加了经费和编制,启动了第二期消防特勤部队的建设工作。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消防特勤力量网络体系;二是装备优势。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各地政府都逐步加大了对消防部队装备建设的投入。就以处置危化品泄漏事故的装备而言,各地消防特勤大(中)队基本都购置了化学灾害事故抢险救援车,随车配置了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空气呼吸器、防化服、防化靴等)、侦检仪器设备、堵漏器材、洗消药剂、输转设备,还配有洗消车等;三是技能优势。各地公安消防部队,特别是消防特勤部队都针对危化品泄漏事故,开展了相应的处置技术、战术训练,又在每年近千次的危化品泄漏事故处置中积累了一定的实战经验。只要适当地给公安消防部队增加编制员额和装备投入,这支队伍完全可以更多地承担诸如危化品泄漏之类火灾以外的其他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任务。这样,就可以避免重复建设,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利国利民之举。

6.危化品泄漏事故处置中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1)一定要切实做好参与处置人员的安全防护。危化品泄漏事故处置必须挑选业务技术熟练、思想作风过硬、身体素质良好,并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组成精干的处置小组(既要保证任务的完成,人员又要尽量少),应针对泄漏物质的理化性质,穿(佩)戴全套防护装备,并认真对防护装备的安全性能进行仔细检查,还要安排专人对空(氧)气呼吸器的压力等参数以及每位进入、撤出泄漏现场的人员姓名和时间进行详细记载。对执行关阀堵漏任务的人员还应使用喷雾或开花水流进行掩护。现场还应准备物资急救解毒药物,有医护人员待命。对中毒的人员应从上风方向抢救或引导撤出。

(2)努力减轻泄漏危化品的毒害。参加危化品泄漏事故处置的车辆应停于上风方向,消防车、洗消车、洒水车应在保障供水的前提下,从上风方向喷射开花或喷雾水流对泄漏出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稀释、驱散;对泄漏的液体有害物质可用沙袋或泥土筑提拦截,或开挖沟抗导流、蓄积,还可向沟、坑内投入中和(消毒)剂,使其与有毒物直接起氧化、氯化作用。从而使有毒物改变性质,成为低毒或无毒的物质。对某些毒性很大的物质,还可以在消防车、洗消车、洒水车水罐中加入中和剂(浓度比为5%左右),则驱散、稀释、中和的效果更好。常见的毒气与可使用的中和剂参见表1。

表1 不同毒气所用中和剂纺计表

见表

(3)着力搞好现场检测。应不间断地对泄漏区域进行定点与不定点地检测,及时掌握泄漏物质的种类、浓度和扩散范围,恰当地划定警戒区(如果泄漏物系易燃易爆物质,警戒区内就禁绝烟火,而且不能使用非防爆电器,也不准使用手机、对讲机),并为现场指挥部的处置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为了保证现场检测的准确性,泄漏事故发生地政府应迅速调集环保、卫生部门、消防特勤部队的检测人员和设备共同搞好现场检测工作。若有必要,还可按程序请调军队防化部队增援。

(4)果断采取工艺措施制止泄漏。所谓的“工艺措施”即关阀断料、开阀导流、排料泄压、火炬放空、紧急停车等措施。这些技术措施是根据化工生产装置、设备、储罐由管道连接,即通常所说的“管道式连续化”的特点提出的。如“关阀断料”,就是中断泄漏设备物料的供应,从而控制灾情的发展;“开阀导流”就是对泄漏或着火的设备或受到火势严重威胁的邻近设备内的物料进行输转的方法。不过,使用开阀导流的方式,会因物料状态(气态、液态)、比重、水溶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特别是对于生产设备的开阀导流,要防止被导流设备内出现负压而吸入空气发生回火爆炸,故应严格控制导流的速度,使被导流设备内的压力不低于0.1MPa,有条件的,也可向被导流设备(储罐)输入氮气、水蒸气等气体,以防止设备(储罐)内形成负压;“火炬放空”,即通过与设备上的安全阀、通气口、排气管等相连的火炬放空总管,将部分或全部物料烧掉的办法,而积极地控制灾情,防止爆炸的发生。„„应该说,工艺措施是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有效的处置化工火灾和危化品泄漏事故的技术手段。但工艺措施必须由专家、技术人员和岗位有经验的工人共同研究提出方案,并由技术人员和熟练的操作工人具体操作实施。在对受火势或爆炸威胁的设备、管道实施关、开阀门时,消防部队应用水枪,以直流或开花或喷雾射流作掩护。

(5)把握好灭火时机。当危化品大量泄漏,并在泄漏处稳定燃烧,在没有制止泄漏绝对把握的情况下,不能盲目灭火,一般应在制止泄漏成功后再灭火。否则,极易引起再次爆炸、起火,将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6)后续措施及要求。制止泄漏并灭火后,应对泄漏(尤其是破损)装置内的残液实施转输作业。然后,还需对泄漏现场(包括在污染区工作的人和车辆装备器材)进行彻底的洗消,处置和洗消的污水也需回收消毒处理。对损坏的装置应彻底清洗、置换,并使用仪器检测,达到安全标准后,方可按程序和安全管理规定进行检修或废弃。

总之,危化品泄漏的处置危险性大,难度也大,必须周密计划,精心组织,科学指挥,严密实施,确保万无一失。

第四篇:氨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氨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为了及时控制和消除液氨设备泄漏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据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编制液氨泄漏事故现场处臵方案,本方案适用于公司内的液氨制冷系统、冷库突发液氨(氨气)泄漏、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二、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液氨泄漏危害分析,(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3.容易发生事故的设备部位,(1)液氨储罐的气相进

氨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了及时控制和消除液氨设备泄漏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据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编制液氨泄漏事故现场处臵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公司内的液氨制冷系统、冷库突发液氨(氨气)泄漏、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处臵和救援。

二、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氨的危险特征分析

(1)液氨的物理化学性质:氨气是一种无色透明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相对密度0.60(空气=1)。气氨加压到0.7—0.8MPa时就变成液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相反液态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氨可作致冷剂,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因其价廉的特点在制冰和冷藏行业得到广泛使用。

(2)危险性类别:第2、3类有毒气体,8类腐蚀品。火灾爆炸危险性类别为乙类。氨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时,遇明火能引起爆炸,其爆炸极限为15.5~25%。(3)氨具有较高的体积膨胀系数,满量充装液氨的容器,在0—60℃范围内,液氨温度每升高1℃,其压力升高约1.32—1.80MPa,因而液氨容器超装极易发生爆炸。

2.液氨泄漏危害分析

(1)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性坏死、皮肤及上呼吸道粘膜化学性炎症及烧伤、肺充血、肺水肿及出血等。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轻度中毒:眼、口有辛辣感,流涕、咳嗽,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头昏、头痛,眼结膜充血、水肿,口唇和口腔、眼部充血,胸闷和胸骨区疼痛等。(5)重度中毒:吸入高浓度氨时,可引起喉头水肿、喉痉挛,发生窒息。外露皮肤可出现II度化学灼伤,眼睑、口唇、鼻腔、咽部及喉头水肿,粘膜糜烂、可能出现溃疡。

(6)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对动植物造成冻伤。排放要溶解水后,送往专业部门处理。3.容易发生事故的设备部位(1)液氨储罐的气相进出口、液相进出口、排污口、放散扣、液面计借口、压力表借口等接管、阀门、法兰连接密封等部位失效或泄漏。(2)氨管道法兰、阀门、法兰连接密封部位失效或泄漏;(3)氨罐车装卸用软管泄漏或爆裂;(4)氨气瓶泄漏或爆炸。4.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1)在制冷机房设备的运行中,如发生溢流、泄漏、等现象,就会很快向四周扩散,极易造成人员中毒、烧伤、灼烫伤、死亡事故的发生。

(2)当氨储罐区氨蒸汽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浓度范围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火灾、爆炸、压力容器爆炸、压力管道爆炸。

三、应急组织和职责

1、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车间主任

副组长: 车间副主任、车间安全员

成员: 制冷机带班班长、制冷操作工、检修工、冷库保管员等

2、应急救援小组及成员职责

(1)负责安全生产事故初期的应急自救:包括扑救火灾、堵塞泄漏点、救治伤员、设立警戒区、应急照明、疏散人员、清点员工等,尽最大可能在事故初期控制住事态,消除事故影响,减少事故损失。

(2)负责组建应急自救队伍、配备相应的救援器材、装备和材料。

(3)负责应急自救小组成员的教育、培训、演练、调整、补充等管理工作。(4)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的预警行动和应急响应。(5)参与编制、修订事故现场处臵方案。

(6)服从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协助应急指挥部的工作。(7)组长、副组长负责指挥车间应急救援小组的现场救援。(8)安全员负责受伤人员的抢救,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

(9)机电维修负责事故现场用电及应急照明,负责事故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确认。

(10)车间主任、班组长负责组织人员扑救火灾,人员紧急疏散、清点;协助救治伤员等。

3、事故发现人职责:发生事故后,事故最早发现者迅速报告班组长或在第一时间向调度室报告后,迅速展开自救和应急处臵,以事故不扩大或不产生次生灾害为准则。人员组成以岗位人员为主,紧急情况时有生产调度室协调构成。

四、现场急救及处理原则

1、液氨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

(1)当液氨泄漏事故发生,值班人员立即组成应急抢险小组两个,每小组2-3人,值班班长(或主管)任抢险小组的组长,由小组长马上通知报告有关人员;(2)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对泄漏事故现场进行隔离。

(3)应急救援人员进入现场应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及早切断泄漏源。

(4)泄漏现场应彻底去除可燃和易燃物质,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2.液氨泄漏应急处理方法:

(1)如果法兰或阀门填料少量泄漏,应急救援人员进入现场应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及早切断泄漏源。(2)对泄漏点进行处理,紧固螺栓或更换垫片。

(3)如果法兰或阀门填料大量泄漏,立即启动事故防爆风机,加强事故房间现场通风,降低事故房间的氨气浓度;用雾状水喷淋泄漏部位中和稀释氨气。(4)如果是氨储罐泄漏,立即停止高压压缩机和低压压缩机运转,并切断机房和设备间的电源,启动事故防爆风机,加强事故房间

导读:现场通风,降低事故房间的氨气浓度,(5)如果是冷凝器泄漏,迅速进入现场进行调整有关阀门,在事故现场作为第二梯队,3.氨泄漏堵漏器具的使用方法:,(1)管道壁发生泄漏,(2)微孔泄漏可以用螺丝钉加粘合剂旋入孔内的办法封堵,(3)罐壁撕裂泄漏可以用充气袋、充气垫等专用器具从外部包裹堵漏,带压管道泄漏可用捆绑式充气堵漏袋,(4)阀门、法兰盘或法兰垫片损坏发生泄漏,4.液氨泄漏中毒或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现场通风,降低事故房间的氨气浓度,要立即开启水喷淋装臵,稀释和减少氨气浓度;

(5)如果是冷凝器泄漏,要立即开启冷凝器水泵用水进行稀释,其它区域或设备可同时使用消防栓进行喷淋;

(6)第一抢险小组穿戴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橡胶手套、胶靴,携带相应工具,迅速进入现场进行调整有关阀门,切断漏氨设备(或管道)与相关设备相连接的管道,杜绝氨源;

(7)第二抢险小组同样穿戴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或防毒面具)、橡胶手套、胶靴等,在事故现场作为第二梯队,以抢救保护第一抢险小组成员或接替第一抢险小组成员的工作。

3.氨泄漏堵漏器具的使用方法:

(1)管道壁发生泄漏,又不能关阀止漏时,可使用不同形状的堵漏垫、堵漏楔、堵漏胶、堵漏带等器具实施封堵。

(2)微孔泄漏可以用螺丝钉加粘合剂旋入孔内的办法封堵。

(3)罐壁撕裂泄漏可以用充气袋、充气垫等专用器具从外部包裹堵漏。带压管道泄漏可用捆绑式充气堵漏袋,或使用金属外壳内衬橡胶垫等专用器具施行堵漏。

(4)阀门、法兰盘或法兰垫片损坏发生泄漏,可用不同型号的法兰夹具并注射密封胶的方法实施封堵,也可以直接使用专门阀门堵漏工具实施堵漏。(5)对液氨钢瓶可先用密封器堵漏,然后用专用工具处臵。4.液氨泄漏中毒或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措施:

(1)当氨液喷溅到衣服和皮肤上时,应立即把被氨液溅湿的衣服脱去,用清水或2%硼酸水冲洗皮肤,再涂上消毒凡士林或植物油脂。(2)当呼吸道受氨汽刺激引起严重咳嗽时,可用湿毛巾或用水弄湿衣服捂住鼻子和口,由于氨易溶于水,因此,可显著减轻氨的刺激作用。或用食醋把毛巾弄湿,再捂口、鼻。由于醋蒸汽可与氨发生中和作用,变成中性盐,也可减轻氨对呼吸道的刺激和中毒程度。

(3)当呼吸道受氨气刺激较大,而且中毒比较深时,可用硼酸水滴鼻漱口,并给中毒者饮入0.5%的柠檬酸水或者柠檬汁。注意:切勿饮用白开水,因氨易溶于水,饮水会助长氨的扩散。

(4)当氨中毒十分严重,致使呼吸微弱甚至休克,呼吸停止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抢救,并给中毒者饮用较浓的食醋,有条件时施以纯氧呼吸。遇到这种情况,立即将中毒者送医院抢救。

(5)无论中毒深浅,都要将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处。

五、应急处置注意事项

1.液氨泄漏事故抢救现场的注意事项:

(1)液氨泄漏现场绝对禁止明火作业和使用无防爆装臵的电器.插座.照明等,并禁止使用手机。

(2)事故抢险人员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要张惶失措,以免乱开和错关机器设备上的阀门,导致事故进一步扩大。

(3)抢险人员进入泄漏污染区时,必须配戴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橡胶手套和穿戴防化服。

(4)事故抢险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5)注意保持现场通风良好,走道通畅。

(6)事故抢救完毕,抢险人员要淋浴更衣,防止事后中毒。2.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中的注意事项

(1)使用防毒面具处理事故时,不能长时间使用,选用的防毒

面具必须经过定期检测,各单位严格执行《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标准》。(2)处理电气事故时,必须使用检测合格的个体防护器材。

(3)进入易燃易爆气体的场合,必须穿防静电服,使用不产生静电的工器具。3.使用抢险救援器材中的注意事项

(1)各类救援器材严格按照标准存放,按照规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测,并进行记录。

(2)各类防护器具必须经检测合格。

(3)各类抢险器材有所在车间班组进行保养管理。

(4)所有人员必须能够正确使用防毒面具、安全帽、安全带等常用劳动防护用品;

4.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1)生产岗位出现紧急情况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处理,操作规程不能体现的,要汇报班组长和车间主任进行处理;

(2)对于出现的不明原因导致的事故和灾害,要迅速通报生产、安全等部门进行协商;

(3)遵守“先救人,后救物;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进行处理。

(4)出现事故必须按照规定进行上报,各类人员不得打击越级上报的现象。5.现场自救和互救的注意事项

(1)处理中毒事故进行救人时,必须安排两人以上进行作业,相互照应;(2)处理爆炸类、电气类事故,无关人员尽量撤离现场,防止 发生次生灾害。

(3)撤离时有所在岗位班组长指挥,防止混乱,班组长对岗位人员进行清点上报。

6.现场应急处臵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注意事项

(1)应急处理时,优先选用专业人员或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

(2)严格落实各类监护措施,明确监护人责任,不得轻易离开现场。(3)救治不明原因伤亡时,不能保证施救人员安全的不得盲目救治。(4)参与救护人员认为防护不到位,不能解决的不得参与抢险。7.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1)发生火灾时,结束后应派人监护现场。

(2)迅速按照《事故管理规定》进行处理,特别是防范措施的落实和整改。(3)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对相关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对不符合、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修订。

第五篇:浅谈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及其处置

浅谈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及其处置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中所列的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作为化工生产的原料、中间体及产品的危化品种类不断增加,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危化品泄漏事故也不断增多(据公安部消防局统计,近几年,仅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平均每年参加处置的危化品泄漏事故就多达近千起),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以及生态环境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1造成危化品泄漏的主要原因

造成危化品泄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原因:

1.1自然灾害

自然界的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台风、龙卷风、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雷击,以及太阳黑子周期性的爆发,引起地球大气环流变化等自然灾害,都会对化工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和破坏。如,由此导致的停电、停水,使化学反应失控而发生火灾、爆炸,导致危化品泄漏。

1.2勘测、设计方面存在缺陷

如选址不当、安全间距不足,等等。

1.3设备、技术方面存在问题

如设备质量达不到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防爆炸、防火灾、防雷击、防污染等设施不齐全、不合理,维护管理不落实等;设备老化、带故障运行。化工生产流程中,一般都有一定的压力、温度,甚至高温、高压,不少原料、中间体和产品都具有腐蚀性等特点,极易导致设备老化、故障,使各种管、阀、泵、室、塔、釜、罐跑、冒、滴、漏。

1.4违反操作规程

不少化工企业,尤其是私营化工企业急剧增多,许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又未经过严格、系统的培训。加之,规章制度不落实,劳动纪律涣散,也会导致危化品泄漏事故发生。如,今年4月20日,位于北京市怀柔区的京都黄金冶炼厂,因2名当班工人违反规定,同时离岗用餐,导致20余吨含氰化物的液体泄漏,造成3人死亡、8人中毒受伤的严重后果。

1.5交通运输事故引发危化品泄漏

运输单位不按规定申办准运手续,驾驶员、押运员未经专门培训,运输车辆达不到规定的技术标准,超限超载、混装混运,不按规定路线、时段运行,甚至违章驾驶等等,都极易引发交通运输事故而导致危化品泄漏。据统计,近几年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危化品泄漏事故已约占总次数的30%。

1.6人为破坏

如1995年3月20日,举世震惊的日本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就是由日本邪教组织“奥姆真理教”所为,此次事件共造成10人死亡,75人严重中毒,5500余人被分送到234家医院抢救。需特别注意的是,恐怖分子随时都可能制造危化品泄漏事件,残害人民群众,破坏社会稳定。

1.7战争导致危化品泄漏

战争中,交战双方往往也会将对方的危化品生产、储存场所作为攻击和敌对破坏的目标,致使危化品泄漏。还有些被联合国裁军委员会称之为双用途毒剂”的化合物,如氢氰酸、光气、氯气、磷酰囟类等,和平时期是化工原料,战时即可迅速转化为军工生产而作为军用毒剂用于战争,这类化学物质一旦泄漏,其杀伤威力不亚于使用化学武器。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就曾多次使用毒气杀害我同胞。

2危化品泄漏的危害

危化品泄漏会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还会影响社会稳定。

2.1危化晶泄漏会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当危化品泄漏,有毒物质进入人的机体后,即能与细胞内的重要物质如酶、蛋白质、核酸等作用,从而改变细胞内组分的含量及结构,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致机体功能紊乱,造成中毒。而且,由于各种有毒物质的危害状态不同,中毒的途径也不同。如受污染的空气可经呼吸道吸入和皮肤吸收中毒;毒物液滴可经皮肤渗透中毒,如沙林液滴落到皮肤上即很容易渗入皮肤之中;误食、误饮染毒食物、饮水,即可经消化道吸收中毒。再则,由于各种有毒物质的理化特性不同,能产生不同的中毒症状,造成不同的伤害效应。如沙林、苯、有机磷农药、氯代烃等神经性毒物,可经呼吸道、皮肤毒害神经系统;氯气、二氧化硫、氨气、光气、硫化氢、硫酸酯类、氮氧化物、异氰酸酯类等毒物,经呼吸道(酯类毒物还可通过皮肤吸收)而导致呼吸系统中毒;一氧化碳、苯胺、硝基苯、氢氰酸吸人人体后会造成血液系统毒害(即全身性中毒)。1984年12月2日子夜,位于印度博帕尔市郊的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一个储存45吨剧毒液体——异氰酸甲酯的贮罐压力骤然升高,使阀门失灵,异氰酸甲酯外泄汽化,致3150人死亡,5万多人失明,2万多人受到严重毒害,15万人接受治疗,受此事件影响的多达150余万人,约占该市总人口的一半。又如,2003年12月23日,我国重庆市开县高桥镇发生特大天然气井喷事故,由于喷泄出的天然气中剧毒的硫化氢气体浓度过高,造成243人中毒死亡,2142人不同程度中毒住院治疗,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还有不少危化品泄漏后,遇引火源发生爆炸、火灾,也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如1998年3月5日,我国西安市液化石油气管理所液化气泄漏后,遇电火花引起爆炸、燃烧,导致现场7名消防官兵和5名液化气管理所职工牺牲、10余名消防官兵重伤致残。

2.2危化品泄漏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据有关资料介绍,从1953年到1992年的40年间,全世界竟发生一次损失超过1亿美元的危化品泄漏事故数千起。前述的2003年12月23日重庆市开县天然气井喷事故,除造成2300余人中毒伤亡外,还造成了6400余万元人民币的直接经济损失。2005年11月13日吉林市吉化双苯厂爆炸共造成5人死亡,1人失踪,3人重伤,20余人轻伤;双苯厂苯胺二车间整套生产装置、1个硝基苯(1500立方米)储罐、2个纯苯(2000立方米)储罐报废,其他辅助生产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直接经济损失7000余万元。

2.3危化品泄漏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塞尔市赞多兹化工厂危化品仓库发生火灾,约30吨农药和化工原料流人了西欧著名的莱茵河,使莱茵河受到磷酸和汞化物的严重污染,240多公里长的河道里漂起大量死鱼,河水不能使用,莱茵河流域的居民在很长时间内都只能靠消防车和其它车辆从水库运水饮用。有关专家曾经指出:该次事故将使莱茵河因污染治理工作而至少倒退15年,并对河流生态造成长期的影响。又如,上述所说的2005年吉林市双苯厂爆炸导致的苯物料从雨排水管线流入松花江,导致整个松花江流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下游城市相继停水数日,中国还对俄罗斯进行了相应的理赔。1991年的海湾战争导致有关国家的油井、贮油设施及化工企业遭到破坏,大量外泄的原油严重污染附近海域及岸上设施,致大批海鸟和鱼类死亡,油井、贮油及炼油等设施火灾的浓烟笼罩了大片城市及乡村上空,污染的烟云飘移至南欧,甚至喜马拉雅山南麓也下了黑色油水混合雨,给广大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据报道,中东地区还出现了轻度的“核冬天”效应。

3危化品泄漏的处置措施

我国各级党政领导同志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对人民生命安全、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落实各项危化品泄漏的预防和处置措施。

3.1认真贯彻落实并不断完善有关法规、制度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都应该充分认识做好危化品泄漏预防和处置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等法律、法规。同时,还要不断地健全完善危化品安全管理的法规体系。严格依法履行相关职责,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人头。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制度建设,严格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制度,逐步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使人人都在制度的约束之内,事事都在制度的规范之中。要逐级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保障资金的投入。执法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都要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强化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要加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依法严肃查处事故,严格追究事故责任,同时着力提高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要通过示范和引导,推广安全生产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鼓励持企业结合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安全性能差的设备、工艺和技术,推动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领域的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并探索建立危化品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3.2切实加强危化品安全管理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单位都应当坚持不懈地对从业人员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严格实行从业人员资格和持证上岗制度,促使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预防和处置危化品初期泄漏事故的技能。同时,各级人民政府还应当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危化品泄漏事故防护的应急知识教育、训练。

3.3建立专(兼)职处置危化品泄漏事故队伍

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单位,都应当根据本企业单位的生产、经营规模,建立相应的专(兼)职处置队伍,购置处置危化品泄漏事故的相关设备、器材(如安全防护服、空(氧)气呼吸器或可靠的防毒面具、检测仪器、堵漏器材、工具等等),经常组织应急处置人员熟悉本岗位、本工段、本车间、本企业单位危化品的种类、理化性质和生产工艺流程,定期组织开展训练,使其掌握预防危化品泄漏事故发生的知识和处置初期泄漏事故的技能。

3.4制定不同层次的切实可行的处置预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危化品泄漏事故处置预案是事故处置的基本依据。这就要求预案必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首先,是危化品各生产、经营岗位、班组要制定好危化品初期泄漏的处置预案。实践一再告诫我们:危化品发生泄漏后,第一时间的快速有效处置至关重要,处置的好,就可以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岗位、班组预案的每一项任务和处置程序、要求都必须落实到人头;其次,是车间的预案。在泄漏量加大,岗位、班组难以迅速处置的情况下,就应启动车间的处置预案,力求把泄漏事故控制、消灭在车间范围内;再次,是危化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单位要制定好本企业单位的泄漏处置预案(运输单位的预案还应针对每一辆运输车辆可能发生的泄漏情况制定)。内容应包括:组织指挥人员及其职责、任务,专(兼)职处置队伍的处置任务、程序及要求,各相关部门、车间(单位)的职责及协同配合要求,保障措施及怎样确保落实;第四,是行业(上级)主管部门的处置预案。即本行业、系统的协同配合和指导性预案;第五,以我们公安消防队伍为主力军的抢险救援队伍的预案。因为化工火灾具有燃烧面积大、纵深长、危险多的特点。通过短时间的侦查,很难掌握全面的资料。因此,抢险救援队伍指挥部可以通过查阅预案,了解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以及性质,明确各种装置和储罐的分布,确定灭火救援的重点以及可能出现的危险,为成功处置化工灾害事故提供科学可靠的基础资料;第六,是当地人民政府的处置预案。政府的预案必须强调统一组织指挥和综合协调配合,必须明确在发生重、特大危化品泄漏事故,事故单位不能及时控制和消除事态,并已威胁到周边地区时,各有关部门、单位参与处置泄漏事故的职责、任务,确保通信联络畅通的措施以及密切协同配合的要求等。

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是哪一个层面的处置预案,都应当从最复杂、最不利的情况来制定,都必须定期组织模拟实战的演练,以增强参与处置人员的心理素质,使其做到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处置工作有条不紊。并通过实战演练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预案,使预案更贴近实际。还要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编制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置辅助决策系统,使事故处置更科学、高效。

3.5充分发挥公安消防部队的作用

根据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各地、各级政府不可能都建立危化品泄漏事故处置的专业队伍。因此,应充分发挥公安消防部队的作用。因为,公安消防部队有“三大优势”:一是体制优势。公安消防部队既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的一支现役部队,又是公安机关的一个重要警种,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总队,市、地、州、盟有支队,县、市、区、旗有大队,大多数县城都有中队,点多面广,分布全国。这支队伍实行昼夜值勤,时时刻刻都处于战备执勤状态,且机动性强,能做到快速反应。尤其是在日本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我国公安消防部队开始组建消防特勤队伍,专门承担各类火灾扑救中的急、难、险、重任务和其他灾害或者事故的突击攻坚任务。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国家又增加了经费和编制,加强特勤队伍的建设。目前,我国第二期消防特勤部队的建设工作也已经圆满结束,已初步形成消防特勤力量网络体系;二是装备优势。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各地政府都逐步加大了对消防部队装备建设的投入。就以处置危化品泄漏事故的装备而言,各地消防特勤大(中)队基本都购置了化学灾害事故抢险救援车,随车配置了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空气呼吸器、防化服、防化靴等)、侦检仪器设备、堵漏器材、洗消药剂、输转设备,还配有洗消车等;三是技能优势。各地公安消防部队,特别是消防特勤部队都针对危化品泄漏事故,开展了相应的处置技术、战术训练,又在每年近千次的危化品泄漏事故处置中积累了一定的实战经验。只要适当地给公安消防部队增加编制员额和装备投入,这支队伍完全可以更多地承担诸如危化品泄漏之类火灾以外的其他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任务。这样,就可以避免重复建设,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利国利民之举。

3.6危化品泄漏事故处置中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3.6.1一定要切实做好参与处置人员的安全防护

危化品泄漏事故处置必须挑选业务技术熟练、思想作风过硬、身体素质良好,并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组成精干的处置小组(既要保证任务的完成,人员又要尽量少),应针对泄漏物质的理化性质,穿(佩)戴全套防护装备,并认真对防护装备的安全性能进行仔细检查,还要安排专人对空(氧)气呼吸器的压力等参数以及每位进入、撤出泄漏现场的人员姓名和时间进行详细记载。对执行关阀堵漏任务的人员还应使用喷雾或开花水流进行掩护。现场还应准备特效急救解毒药物,有医护人员待命。对中毒的人员应从上风方向抢救或引导撤出。

3.6.2努力减轻泄漏危化品的毒害

参加危化品泄漏事故处置的车辆应停于上风方向,消防车、洗消车、洒水车应在保障供水的前提下,从上风方向喷射开花或喷雾水流对泄漏出的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稀释、驱散;对泄漏的液体有害物质可用沙袋或泥土筑堤拦截,或开挖沟坑导流、蓄积,还可向沟、坑内投入中和(消毒)剂,使其与有毒物直接起氧化、氯化作用。从而使有毒物改变性质,成为低毒或无毒的物质。对某些毒性很大的物质,还可以在消防车、洗消车、洒水车水罐中加人中和剂(浓度比为5%左右),则驱散、稀释、中和的效果更好。常见的毒气与可使用的中和剂见表1。

3.6.3着力搞好现场检测

应不间断地对泄漏区域进行定点与不定点的检测,以及时掌握泄漏物质的种类、浓度和扩散范围,恰当地划定警戒区(如果泄漏物系易燃易爆物质,警戒区内应禁绝烟火,而且不能使用非防爆电器,也不准使用手机、对讲机),并为现场指挥部的处置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为了保证现场检测的准确性,泄漏事故发生地政府应迅速调集环保、卫生部门和消防特勤部队的检测人员和设备共同搞好现场检测工作。若有必要,还可按程序请调军队防化部队增援。

3.6.4果断采取工艺措施制止泄漏

所谓的“工艺措施”即关阀断料、开阀导流、排料泄压、火炬放空、紧急停车等措施。这些技术措施是根据化工生产装置、设备、储罐由管道连接,即通常所说的“管道式连续化”的特点提出的。如“关阀断料”,就是中断泄漏设备物料的供应,从而控制灾情的发展;“开阀导流”就是对泄漏或着火的设备或受到火势严重威胁的邻近设备内的物料进行输转的方法。不过,使用开阀导流的方式,会因物料状态(气态、液态)、比重、水溶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特别是对于生产设备的开阀导流,要防止被导流设备内出现负压而吸人空气发生回火爆炸,故应严格控制导流的速度,使被导流设备内的压力不低于0.1MPa,有条件的,也可向被导流设备(储罐)输入等气体,以防止设备(储罐)内形成负压;“火炬放空”,即通过与设备上的安全阀、通气口、排气管等相连的火炬放空总管,将部分或全部物料烧掉的办法,而积极地控制灾情,防止爆炸的发生。应该说,工艺措施是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有效的处置化工火灾和危化品泄漏事故的技术手段。但工艺措施必须由专家、技术人员和岗位有经验的工人共同研究提出方案,并由技术人员和熟练的操作工人具体操作实施。在对受火势或爆炸威胁的设备、管道实施关、开阀门时,消防部队应出水枪,以直流或开花或喷雾射流掩护。

3.6.5把握好灭火时机

当危化品大量泄漏,并在泄漏处稳定燃烧,在没有制止泄漏绝对把握的情况下,不能盲目灭火,一般应在制止泄漏成功后再灭火。否则,极易引起再次爆炸、起火,将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3.6.6后续措施及要求

制止泄漏并灭火后,应对泄漏(尤其是破损)装置内的残液实施输转作业。然后,还需对泄漏现场(包括在污染区工作的人和车辆装备器材)进行彻底的洗消,处置和洗消的污水也需回收消毒处理。对损坏的装置应彻底清洗、置换,并使用仪器检测,达到安全标准后,方可按程序和安全管理规定进行检修或废弃。

总之,危化品泄漏的处置危险性大,难度也大,必须周密计划,精心组织,科学指挥,严密实施,确保万无一失。(安全文化网)

下载14 酸碱泄漏事故处置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14 酸碱泄漏事故处置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第一章 总则 (一)目的 进一步增强应对和防范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酸碱泄漏应急预案细节

    合盛热电化学酸泄漏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1、判断酸泄漏 1.1化学运行人员或其他人员在酸碱库周围闻到大量刺鼻气体,向化学人员汇报 1.2化学运行人员在监控画面上发现高位酸碱库有......

    液氨泄漏事故处理方案

    液氨泄漏事故处理方案 1、液氨少量泄漏 1-1立冷下筒体泄漏 立即将泄漏设备与系统隔离,关闭进口阀、出口阀、平衡阀,打开放油阀,从集油器抽净泄漏设备内的液氨。处置人员应视具......

    化学危险品泄漏事件处置方案

    二 化学危险品泄漏事件处置方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业化学危险品泄漏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污染范围和财产损失,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

    氢气泄漏反事故演习方案

    氢气泄漏反事故演习方案 一、演习目的 1、验证公司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熟悉公司突发事件应急流程。 2、使各部门人员熟悉应急职责,提高协调作战能力。 二、演习时间和......

    邱县环境保护局成功处置一起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

    邱县环境保护局成功处置一起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 2011年12月25日凌晨6时左右,邱县环境保护局接到县消防大队应急求助电话,反映一辆由河北省肥乡县至清河县的化学品运输车(冀D988......

    2016年模拟天然气泄漏事故处置生产安全事故演练方案[五篇模版]

    xxxxx2016年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编制人:xxxxx 审核人:xxxxx 活动议程 1、6月25日9:00-9:45,各观摩单位进场 2、6月25日9:55,领导进入主席台,各观摩单位就坐 3、6月2......

    触电事故、SF6气体泄漏、直流接地、变压器着火现场处置方案

    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及危险性分析 1.1 事故特征 触电事故的发生多数是由于人直接触碰到了带电体或者接触到因绝缘损坏而漏电的设备,站在接地故障点的周围也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