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利与弊[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00:30: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互联网的利与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互联网的利与弊》。

第一篇:互联网的利与弊

互联网的利与弊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

1987年9月14日,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1994年4月20日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此后互联网在中国迅速普及,且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分析:

实践在人的认识的形成中具有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互联网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人类的进步,互联网是科学的进步的产物,互联网的产生于飞速发展又标志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打破了地域、民族、国别等界限,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相互交往联系的距离。互联网信息量大而鲜,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头脑且每时每刻都对人的思想产生刺激,促使人的头脑更发达,智力不断增强,不可自拔。随着互联网日新月益的发展,人们将视互联网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不断推进人们的文明发展进程。它的出现,对人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也为个人通过上网实践、发展自己的思想认识提供了可能。

(互联网的双重效应)

互联网作为一项现实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既可用来传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也可用来散布文化垃圾。互联网对人们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互联网是一个广阔而崭新的空间,如今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它已然成为了一个人们生活学习的另一个虚拟世界,它对我们这处于信息化时代的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主要特性:

互联网的资源广泛性,互联网的交际性,互联网的传播性。

正如许多现今人们所议论的一样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人们生活习惯。

造成的不良风气:

网络成瘾,信息垃圾,人际淡化。

基于种种网络的各种特点,它在紧密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互联网的传播使得人们了解的越多,好的学到的同时,不良风气也学到了不少,如现今活跃的非主流风潮,使得大多数未成年人盲目跟风。网络成瘾使人性情躁动,在游戏中遇到的不顺易带入现实生活。信息充斥使人与人信任度不断降低,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人们在生活中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不可不谓巨大。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也指导实践,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增强了人们思想的主体性、平等性、开放性、选择性。但与此同时,它也产生和放大了人们思想的随意性、盲从性等。前者是正确的思想认识,它会促进互联网世界更好的发展,并进而促进人们的正确认识,如此良性循环;后者是错误的思想认识,它会阻碍互联网的良性发展,甚至导致恶性循环。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一步步深化和提高。互联网不断地发展,带给人们各种积极与消极的影响。但无论如何,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辩证地看待问题,人们的认识必然越来越理智,思想观念也将会趋于成熟。

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都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给人们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其先进的网络技术不遗余力地在互联网中扩大其思想文化渗透,冲击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致使他们的理想信念和伦理道德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侵蚀和消磨,另一方面,互联网本身是一种高科技手段,不仅吸引了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同时也吸引了许多不法分子。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确立的关键时期,这种道德冲突对他们的影响就更为明显,因此研究互联网对大学生道德培养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大学生的应对方式)

互联网对大学生的道德培养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影响。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积极影响

1、互联网社会使大学生的道德更容易展现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一个自由的空间,任何一个大学生都可以在网上发布信息,共享资源,因此互联网社会使大学生的道德更容易展现。同时,大学生的交往不再只是传统的面对面交往,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就任何内容进行交流,在这个交流期间,大学生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等更容易展现出来。互联网加快了大学生社会交往的速度和频率,大幅度拓宽了伦理道德活动的范围,也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

2、互联网交往拓展了思想道德的空间

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络,它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呈现在大学生面前,使大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评价,拓宽了他们的社会认定范围和程度。互联网化交往具有开放性、全球性和虚拟性的特点,它在人类进程中的价值和对伦理道德主题的塑造是前所未有的。平等、和谐和自由的互联网交往能使大学生获得更多的尊重和尊严,其心理、人格和意志品质将得到磨练和升华。

二、互联网对大学生道德培养的不良影响

1、互联网给大学生产生不良的人生观、价值观

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经常上网获取那些零散和不系统的知识,有时不但不能提高我们的知识,反而会退化,更有甚者还有不少人们因为无法处理过量的信息而患上“信息焦虑”等精神病。由于互联网对人们特别是大学生具有无限吸引力,所以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沉溺于互联网,从而患上“互联网上瘾症”等新型的精神性疾病,这些大学生完全是一群有着程序化思维的类机器人。因此互联网社会对大学生已有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巨大的冲击。

2、互联网更容易是大学生产生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既包括行为人运用其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在网络上实施的犯罪,也包括行为人利用软件指令、网络系统或产品加密等技术及法律规定上的漏洞在网络内外交互实施的犯罪,还包括行为人借助于其居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特定地位或其他方法在网络系统实施的犯罪。互联网的快速、便利和虚拟的特点易于诱发大学生犯罪,甚至成为直接实施犯罪的工具,一方面,快速传递的大量乃至泛滥的信息中混杂着许多不道德、反道德的内容,侵犯着大学生的伦理道德心理,导致大学生个体伦理道德和群体伦理道德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互联网犯罪猖獗,毒化社会风气。目前一些黑客危害国家、社会和公共安全,妨碍社会秩序管理,肆意传播计算机病毒、蠕虫等,许多大学生甚至将黑客视为自己祟拜的英雄或偶像,这不但严重地制约着互联网自身的发展,而且毒化了社会的伦理道德风气。

3、互联网技术有可能造成大学生知识匾乏及伦理道德素质下降

网络信息爆炸并不等于知识爆炸,放弃书本阅读和亲身实践,过度依赖电子媒介,就必然造成文化退步、知识匾乏,而且网上阅读材料的多媒体化会导致人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退步。作为个体的大学生用于人际交往的时间将大大减少,具有社会温情效应、家庭温情效应的人际传播机会过多的被剥夺,这有可能使大学生的社交能力下降,心理趋向封闭。虚拟的网络生活毕竟不同于现实世界,如果大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互联网上,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沉浸与陨落在互联网内容之中不能自拔,将会导致个人产生孤僻、冷漠及其它健康等问题。

三、互联网环境下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措施

1、以思想道德培育为目标

网络道德是一项不同于传统道德要求的新课题,在互联网空间中,最终决定互联网主体道德言行的是大学生自己的道德选择。具体来说,互联网主体思想道德培育的目标主要包括:①培养互联网主体的自律意识和自我调适能力;②培养互联网主体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③培养互联网主体自主的选择判断能力,这些目标通过互联网更好的实现。

2、规范互联网行为,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成长环境

利用技术和法律手段来规范互联网行为,优化和净化互联网环境,把自由市场化的互联网空间现状改变为有一定秩序且能够管理、监控的互联网环境。第一,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对互联网信息进行审查、选择、监督,构筑互联网“防火墙”。第二,加强法律控制,用法律手段震慑互联网犯罪行为,鼓励规范的互联网行为,净化互联网环境。第三,在互联网社会中形成扬善除恶、扶正驱邪的社会舆论氛围。然而,目前由于国际社会舆论对互联网犯罪案件的大肆宣扬,使不少网民尤其是青少年认为互联网犯罪是一种智慧、能力与胆识的体现。因此,政府应大力倡导正确的互联网社会舆论,促进良好的互联网文化、道德环境的形成。

3、互联网技术与人的自由发展协调统一

现代社会讲究和谐社会,和谐发展。互联网既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文化。当计算机互联网成为人们不可摆脱的一种生活方式时,人们就有权利要求它必须具备适应人性、满足人性和关怀人性的品质,给互联网注入更多的人文色彩。互联网技术造成了人受制于技术,成为工具的奴隶,精神境界的追求变成了对物质的贪欲,人与人心灵的畅通就变成了个体自我心灵的封闭。人类在享受互联网科学技术恩惠的同时,也要付出文化退步、知识匾乏的代价,因此,不断提高人类自身素质,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意识地调整自我发展的契机,实现大学生人生的价值和理想。

综上所述,互联网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培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何正确利用互联网资源,积极引导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使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关注的问题。我们需要以思想道德培育为目标的措施,不断规范互联网行为,营造一个良好的思想道德成长环境,使互联网技术与人的自由发展协调统一,才能正确地引导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

互联网环境下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措施主要有:科学构建互联网主体思想道德培育目标;规范互联网行为,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成长环境;努力促进互联网技术与人的自由发展的协调统一。依据认识源于实践的原理,当代大学生在实践中经常接触互联网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能激发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汲取有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人文精神;如果经常性接触其中的文化垃圾,则会对自己的思想上的健康成长带来若干不良影响。

因此,当代大学生对待互联网的发展,不能仅凭个人兴趣,受互联网中负面因素的影响,而应该把个人的价值追求 同汲取科学知识、积极精神和艺术熏陶等先进的文化与观念结合起来,实现个人价值以坚持真理标准为前提,坚持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观,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 作用而避开其负面影响,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学人文素质。

大学生应该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坚持社会的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保障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尊重和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在两者发生矛盾时,自觉地无条件地服从于社会整体利益。不要受网络迷惑而去侵犯他人的利益,影响社会的和谐。

对待互联网的双重效应,当代大学生应该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加以正确分析,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定自己的目标,不动摇自己的心智,身心健康,知道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拿得起放得下。大学的宽松管理很容易使人无法克制好自己,上网打游戏,聊天,看小说这些都易使大学生沉迷其中,导致逃课,挂科,甚至留级乃至退学的不再少数。这样的大学生正是因为没有树立正确价值观,树立人生目标,导致生活,学习上的茫然,从而投身网络不愿面对现实。

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于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上用心和用力学好,做好每一件事。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让网络更好地服务于我们,使我们的生活、学习更加便捷。让互联网扩网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篇:互联网发展的利与弊

互联网发展的利与弊

“对于市民们,上网意味着获得多重身份;你的网络身份成为你的真实身份,”施密特说。“互联网上缺乏删除按钮,因此这将成为重大的挑战。不仅是在于你说过和写过什么,还包括你访问过的网站,在网上做了什么或者分享了什么。对于在公众眼皮底下的任何人,他们将为自己过去的行为负责。”其主要有:翻翻新闻、看看电视、打开网络,关于“中学生上网利弊”的报道可真是铺天盖地。而且,对青少年学生上网这一行为,基本上是批评指责的声音居多,发表评论的都是些学者、父母、长辈,得出的结论清一色“弊多利少,不上为好”。

可是,我以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俗语用在这里并不科学。有些事还是当事人才说得清楚的。再说,政治老师也教导过我们,看问题必须用辨证的观点。那么,中学生上网是利多还是弊多呢?现在就请让作为中学生的我来谈谈我们这个群体上网的弊与利吧。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先举两个例子。

阿弊(化名)是我一个表姑的儿子,学习成绩很不好,却整天沉迷于上网,他的生活可以说是三点一线:网吧、家里、学校。2012年中考期间连中午都是在网吧里“休息”的。结果当然是与我们县仅有的两所高中无缘。通过关系,他父亲送他到市里一所技术学校读中专,图的是日后有一技之长服务社会同时养活自己。据说那里是一座网吧比酒吧还要多的城市。好家伙,这对于阿弊来说,整个是掉进“人间天堂”。虽然那所技校管理也算严格,但办法总比规定多,阿弊仍然旧习不改,整天泡在学校附近的网吧里。他在技校里的各方面表现也就可想而知了,第一学期惟一的收获就是他父亲熟识了他的班主任老师,因为阿弊的父亲半年内去了六趟市里,每次都是在阿弊同学的指点下在网吧找到他的宝贝儿子。第二学期更加荒唐,开学都三个礼拜了,学校还不见早已去市里的阿弊前往报到。接到班主任电话的同时,已经闻到点味道的阿弊父亲已经坐上开往市里的班车。结局是,阿弊的父亲直接从“人间天堂”把他带回老家。现在阿弊便过起靠打零工生活的日子。为了不让他在社会上“混坏”,无奈的父亲为他购置电脑,允许他没日没夜地上网玩游戏。不这样还能怎样?套句大人的话,那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说说阿利(化名)的事情。阿利是我们这届学生中的佼佼者,按大人们的表述是:榜样、楷模。从小学开始,阿利的学习成绩就总是名列年段前茅。然而,据我了解,阿利就是一名网络爱好者,平均每天上网一个半小时,在省市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竞赛中经常获得优异成绩。他还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并掌握许多关于古井、军事等方面的知识,赢得有关专家的好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阿利总是被冠以“天才”的昵称。上个月因为考试成绩一向优秀和综合素质良好被市县教育管理部门定为市里定位破格录取的候选人,是此次“中举”的惟一一位应届初中毕业生。

诚然,上述两个活生生的例子明显都较为极端,无法因此对学生上网的利弊作出直观判断。但至少可以说明,我们中学生上网不是简单的“弊大于利或利大于弊”可以一句话定乾坤的。针对“中学生上网的利弊”问题,在我校曾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几位同学组成综合实践调查小组,问卷调查、走访了多位学生、老师、家长和网吧老板。一个半月的调查结果从上网人数和程度看,以我校七、八年级的104份调查问卷为依据,统计显示男女生分别达到80%和60%,其中经常上网的人数,男女生也分别达到36%和31%的比例;从上网活动情况看,游戏和聊天的比例居高,查阅学习资料次之;从在网吧现场看到的上网人员年龄段统计发现,上网人绝大多数是未成年人,成年人所占的比例极少,而旁观者中未成年人也占相当的比例。在走访调查中,作为被调查人群的家长、教师,他们对中学生上网行为的看法又是如何呢?对于子女上网,绝大多数父母表现出较为担心,害怕子女的学习成绩下降,且影响身体,基本持一种不同意并严格禁止的态度;个别家长认为上网是一种时髦,不要对子女有太多的约束否则会适得其反;还有个别家长认为,不能一概否认中学生上网的好处,也不能一味地害怕上网会影响学习,关键是引导自己的孩子,要合理安排时间,在课余时间内上网,学习一些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这对学习是有帮助的。有的老师赞同学生上网,认为对学生的上网要看具体情况,不能一概否定,可惜这样的老师占极小的比例;绝大多数教师持否定态度,认为网络对中学生来说,弊大于利。老师们普遍认为网上的世界很精彩也有很多毒害,况且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课内的知识,他们的自制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都较差,容易受到来自网络的不良信息的诱惑,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相当不利。对于中小学生是否合适进入网吧,相当部分的网吧老板认为可以或抱无所谓的态度,当然作为大多数以赚钱为目的的网吧经营者才不在乎学生上网的利弊,对他们来说只要有钱赚就是“利大于弊”。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好奇心强、逆反心理重的阶段,丰富多彩的网络展示给我们一个五彩缤纷的全新世界。如果合理安排课余活动,合理分配时间与精力,有节制、有良好目的上网,当然是利,反之无节制且以游戏、聊天为目的地沉迷网络则是弊。正因为我们还是学生,还是未成年人,心理和生理各方面都不成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更需要师长必要的管理和正确的引导。所以怎样弃弊、怎样扬利才是我们学生、师长和政府应该共同关注的话题。通过参考有关书籍,我认为在“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问题上,应该扬其利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互联网为我们中学生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更好地引导我们获取有利于我们成长的信息。网络好比绿色的大树,我们中学生好比活泼可爱的小鸟。树和鸟就是鱼水关系,小鸟依靠绿色的大树吸取营养,茁壮成长。我们中学生的生活也因为有了网络而变得多姿多彩。第二,互联网为中学生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园地。记得有一次,生物课老师让我们搜集关于植物的知识。回到家,我便发起愁来:家里那么多书,找植物的知识,那不是大海捞针吗?突然,我想到了互联网,于是,我打开电脑,再打开“百度”搜索引擎,输入“植物资料”几个字,没到一分钟,各种各样关于植物的资料就展现在我眼前。我经过选择、编辑和打印,一份详细的植物知识介绍材料就诞生了。要是有针对我们中学生的网上学校,我们就拥有更好的求知和学习的健康、良好的途径和空间。

第三,互联网有助于拓展我们中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加强我们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开发我们中学生内在的潜能。网络的无边无际极大的激发大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在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方面,更希望得到长辈的指点帮助。

第四,互联网有助于我们中学生不断提高自身技能。因为在互联网上,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的各类信息。只要政府部门认真科学地管理网站,对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中学生来说,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之不完的知识宝库。

第五,互联网有助于我们中学生调节紧张的学习气氛和低落情绪。有一次,我心里特别烦,便打开电脑和朋友聊天,当我把自己的苦恼倾诉给朋友后,朋友安慰了我,使我轻松了许多,紧接着做作业就觉得轻松畅快;还有,每当我不高兴时,就会玩一些游戏,放松一下自己。效果都很好。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可能会给我们中学生特别是内向性格的人带来压力,网络给了性格内向人群一个新的交往空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我本人就觉得上网给我带来很多益处,我上网的目的依次可以归纳为:“获得体育尤其是NBA赛事新闻”、“满足个人爱好(如打打游戏)”、“查阅有关资料提高学习效率”、“查询有趣的问题(如了解外星人)”以及“结交新朋友(看看外地的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等等。在网上也有许多事迹让人感动。“网络妈妈”刘焕荣的事迹让人心潮澎湃。虽然她在一场大火中毁容,双手只有四只手指能够活动。但是她却努力地通过网上聊天的形式,救出了无数身陷网络泥潭的人。这怎能不叫人为之欣慰呢?这怎能不叫人为之感动呢?

所以,我认为在“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问题上,更重要的是扬其利弃其弊,应该弃其弊的也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互联网使许多像阿弊一样的中学生沉溺于网络虚拟的世界中,脱离现实、荒废学业。个别同学因长期沉迷于网上世界已出现了明显的心理障碍和性格偏差,已经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关注。所以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限制网络游戏软件的泛滥应该是摒弃此类弊端的重要手段。

第二,互联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身心等各方面尚未成熟的中学生在互联网上容易频繁接触有害的文化信息,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网络语言以英语使用率和内容最多,为84%和90%,弱化了我们中学生民族文化素质。在中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电脑上安装类似自来水过滤器的装置,祛除网络垃圾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第三,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我们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这点,经常在中午12:40收看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节目的我,感触特别深,好多青少年犯罪的案例触目惊心。在打开网页时就显示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规定,让学生网民做到文明上网。在中小学的政治教材上增加这方面的实例教育内容,我觉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也许,上文中阿弊的情况可以避免,上网弊端远远大于利益的极端案例就难再出现。而且可能会涌现出很多像上文中阿利那样一位热衷电脑网络的学生,学习成绩仍然总是独占鳌头的、令人欣喜的事例。

第四,抵制网络低俗之风,净化网络环境。国家颁布《互联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法律,加强网吧文明经营建设。昨天新浪网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书”,倡议不刊载不健康文字和图片,不链接不健康网站,不提供不健康内容搜索,不发送不健康短(彩)信,不开设不健康声讯服务,不运行带有凶杀、色情内容的游戏,不登载不健康广告;不在网站社区、论坛、新闻跟贴、聊天室、博客等中发表、转载违法、庸俗、格调低下的言论、图片、音视频信息。意在坚决抵制与社会公德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相背离的不良信息,积极营造网络文明新风。加强网络环境建设,是扬利弃弊的有效途径。

针对网络带来的不良影响,除了依靠政府部门的逐渐完善网络管理和师长的正确引导外,我们中学生更应该把握好自己的行为,正确认识上网的弊与利,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明辨是非,远离“黑网吧”,远离“电子海洛因”,自觉抵制不健康网络信息,浏览阅读健康网络内容,依法自律,做一个文明上网的好学生。

第三篇:互联网发展的利与弊

中国**大学 学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作者:*** 导师:***

系别、年级:电子信息系 学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完成日期:20**年11月

互联网发展的利与弊

互联网发展的利与弊

摘要

20世纪大众媒体在世界范围内经历了网络化的历程,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高度一体化的信息交流方式使人们明显感觉到这种新的方式带给我们的快捷与自由,开放与互动;但网络技术带给我们的种种优势的同时也让一些人违背了理性,利用网络技术牟取暴利,超越了法制的界限而给社会和个人带来极大危害。网络技术健康发展需要采取经济,社会,法律,伦理,文化等多种手段,比如改革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建构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网络社会结构,发展具有人性化的新技术;建构和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建构具有现代网络精神的网络伦理,培养健康,全面的网络人格等等。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技术的进步给了人们以更大的信息支配能力,也要求人们更严格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要建立一个“干净”的互联网络,需要法律和技术上的不断完善,也需要网络中的每个人的自律和自重。因此,网络的未来应朝着个人与社会,个体与群体,个性与共性之间分散而有张力的互动形态发展,从而实现个人自由发发展与社会共合体健康发展的双重目标。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网络,快捷性,开放性,网络安全,网络群体事件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NTERNET DEVELOPMENT

ABSTRACT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mass media experienced the networked process in the worldwide, The highly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way of the information, digital and network makes people feel this new mode obviously which brought us the quick and free, open and interaction;But with the network technology bringing us various advantages ,it also make some people violate the rational.They exorbitance profits by using the network technology, which beyond the legal limits and brought great harm to the society and individual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technology needs tinge economic, social, ethical, legal, and cultural and many other kinds of means.Such as reforming the irrational order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constructing the network society structure with flexibility and flexibility, developing new technology with the human;Constructing and making perfect of the network laws and regulations;Constructing network spirit with modern network ethic, developing healthy, comprehensive network personality etc.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network security becoming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ncreasingly.The advances of the technology gave with more information command, and also ask people controlling their behavior more strictly.To establish a “clean” Internet network, we need improving legal and technical, and also need everyone's self-discipline and self-respect in the network.Thus, the future of Internet should move to dispersed yet significant interactions between morphology development which between individual and society, individual and group, personality and commonness, so as to realize the dual goals of the freedom of the individu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health development.Key Words:The Internet,the Computer network,promptness,opening,Network security,Network group events

目录

一、互联网的起源...........................................................................................................................5

(一)互联网的出现...............................................................................................................5

(二)互联网的来源地...........................................................................................................5

(三)互联网的发展...............................................................................................................5

二、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7

(一)改革开放推动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7

(二)移动通信进入互联网时代...........................................................................................7

三、网络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9

(一)互联网带来的社会发展.......................................................................................9

(二)互联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10

(三)互联网提高了人们参加国家大事的积极性.............................................................10

(四)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11

四、网络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冲击.................................................................................................12

(一)网络安全.....................................................................................................................12

(二)网络群体事件.............................................................................................................13

五、总结.........................................................................................................................................14 参考文献.........................................................................................................................................14 致谢................................................................................................................................................15

一、互联网的起源

(一)互联网的出现

20世纪通信技术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之一,就是利用通信技术把许多计算机联系在一起形成的因特网,即互联网。互联网的出现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空间。互联网是继电报、电话、无线电、电脑之后的一个伟大发明,全世界的电脑能够通过互联网联系起来,进行通讯或分享信息资源。无线电话加上互联网,是整个地球的主要通讯工具。互联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计算机网络。它的形成使计算机不但能处理信息,而且可以获得信息和传递信息,其迅速发展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目前互联网被认为是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或前身。

(二)互联网的来源地

Internet在中国译为互联网。互联网的来源地是美国,而追溯美国互联网的起源,是可以从1957年苏联抢先用火箭发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说起。由于苏联抢在美国前头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使美国朝野大受刺激,全面检讨国家的科学技术政策和教育,以便急起直追。美国的总统艾森豪威尔设立了一个用来发展科学技术的机构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后来这个机构提供经费设立了最早的互联网APRANET。

(三)互联网的发展

互联网发展成世界性的特大网络,本来是用来在各大学之间交换科学研究信息的,但后来大家更感兴趣是它的电邮功能(E-mail),利用互联网传送各种各样的信息以及私人信息。早在互联网只能传送文字信息的时候,有机会接触互联网的人用它来讨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现在已成为一个重要操作系统,就是在那个时候由散居世界各地的电脑编程人员,通过互联网进行讨论和交出自己的研究成果,而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

后来在互联网中产生具有多媒体功能的万维网(www.xiexiebang.comNIC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胡启恒院士曾经作过《互联网在中国》的主题演讲,“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但改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而且使我们与外部世界有了更多的接触,改革开放政策提供了认识外部世界的机会。中国互联网也正是在这种机遇下得以成长和发展。中国的互联网最初是作为一种科研的辅助手段,被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共同引进到国内的。

(二)移动通信进入互联网时代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手机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1987年,中国电信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模拟移动电话网络,并正式开始办理移动电话业务,中国第一张139电话卡就是以中国电信的名义发行的。2008年中国电信推出新的移动业务品牌“天翼”。为了确保网络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把以语音为主的移动业务改造为以互联网为主的移动业务。我国自主创新了3G 技术TD-SCDMA的无线宽带上网、手机电视、视频通话等业务。

【注释:TD-SCDMA是由我国自主创新、具有核心知识产权,被国际电联批准的主流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被公认为“目前唯一明确将智能天线和高速数字调制技术设计在标准中的3G 系统”,具有高速无线数据业务有效覆盖范围更广、频谱效率高、频谱资源丰富,安全性高,3G/2G融合组网全球漫游,向4G网络演进更平滑等特点。】

3G网络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度。TD-SCDMA与2G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能够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在3G时代,随着传统2G宽带瓶颈问题的解决,以移动办公、移动娱乐、和移动电子商务等为主的无线宽带应用业 7 务将成为通信业的主旋律。无线宽带上网必将极大地拓展人们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的空间。

中国移动同国内17家国内外PC厂商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出29款内置 TD-SCDMA无线上网模块的中国移动定制G3上网本。可直接通过预装的客户端软件直接接入互联网,无需再到营业厅购卡和办理开通手续,非常方便。

三、网络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发展,新的理念和结构也在不断的形成和完善,网络给人类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技术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

(一)互联网带来的社会发展

计算机和网络时代的主要元素就是信息,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空前加快,人们了解信息传递信息的渠道增多,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也变得更强。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与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生物技术和电子技术。一些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也都将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巨大发展。

在计算机网络时代,信息将会变成一个重要的社会资源,将会成为社会发展所要依赖的综合性要素。借助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更为简单。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社会、行业、企业和个人的信息网络和信息数据库,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部门都能够把企业生产和经营决策建立在及时、准确和科学的信息基础上,推动国民经济的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能力也得到了发展。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连接,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的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在企业的生产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设计产品的外形、包装和性能,对产品的生产、包装和发配过程做全程控制。把企业和公司里的计算机组合成为一个网络体系,由一台主机对分机进行控制,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连接网络,保证整生产流程协调进行。

通过计算机网络,将会给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方式和方法。未来电子化的政府管理模式可能会得以实现。以电子方式来履行管理的职能,建立专门的政府管理的电子系统,发布管理通告,颁布新的政策法律和相关政府新闻,各级政府和部门可以从自身的管理方向出发,建立起电子数据库,为政策的出台和查询提供有效的帮助。

有关部门及时了解相关的信息和基层群众反映的情况,从而及时做出相应政策的调整。使政府和职能对社会普通群众的透明度增加,政府的行为受群众监督,保证社会的稳定。还可以通过网络投票方式决定相关政策的出台和重大决议的推出,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保证政府与群众的有效联系。

4.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QQ空间、微博、校内网等网站的出现,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使世界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小。网络为我们提供任何我们需要的服务。在网上我们拥有一个全新的私人领域,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出现了崭新的模式。

(二)互联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是继工具、机器之后第三种将使人类文明发生突变的因素。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它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通过上网人们可以省却繁缛的翻书直接“百度”到答案,不花长途电话费就可以和远隔重洋的亲人朋友联系,可以在看电影、玩网络游戏。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高度一体化使人们享受于这种方式带给我们的快捷与自由。作为年轻人的我们,已经渐渐离不开网络。

家家配有电脑,互联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社会目前处于一个历史飞跃时期,正由高度的工业化时代迈向初步的计算机网络时代。科技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可以更新出新的技术,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就能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脚步。

(三)互联网提高了人们参加国家大事的积极性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体对中国社会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200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及200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两次重要会议期间,新华网通过“我有问题问总理”的网络调查环节共收到了多达30余万条网民反映的问题,反映了中国网民对国家事务的参与讨论的积极性。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互联网在地震救援中扮演了非常的重要的角色。当时的救援飞机找不到一个适合降落的地点,而一个在汶川的网民通过网络发出消息,详细阐述了可用于降落的地点,后来该消息被不计其数的网民迅速传播,最终被救援力量所采纳。

(四)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类的本性在于它的社会性,人与人之间如何建立关系,如何交往主要是通过信息的传递。人的生存,交往和信息这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为了能够进行信息的交换,运用各种信息交换的手段。人类从最初的语言信息的传递,到文字以及文字的记载,到手机电脑的出现,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地,总能享受到它带给我们的快捷。

这种新的信息传递方式不仅跨越时间与空间,更能使信息的发布者与接收者进得密切的互动,以更加快捷的信息交流方式服务于人类。互联网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力量之强、速度之快以及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个人自由提供了手段和工具,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平等地享有发表言论权。同时,网络的自由性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传统界限,降低了技术应用的门槛儿,大大提高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在现实中的社会平等方面也起到了推动作用。网络为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提供了平台,打破了传统文化中的单向的传播方式,人们既可作为参与者也可作为制作者。这种互动性可以积极地调动起人们的参与欲,实现一些在现实中受限不能参与的交流,在数字时代的虚拟世界里,人们更愿意在网络中表露内心世界的真实。这种互动性使个人的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突显和发挥。

每一项科技与发明都离不开创新,互联网也是如此。不断创新是互联网之所以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根本,这种创新性也让我们不断地接收新的观念,学习新的技术,从而引导我们更好地去发展。

四、网络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冲击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开放和自由的空间,它在大大增强信息服务灵活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安全隐患。

(一)网络安全

曾经有这么一篇报道,美国政府监控全球90%以上的电子邮件及电子商务信息。无论其目的如何,都不能不让人感到恐惧。“在方兴未艾的监视机器面前,我们面对的并不是一个中性的技术发展过程,而是实用主义哲学家终于通过计算机而实现的一种社会模式,它没有阴影,没有秘密,没有神话,它是利用0和1这两个数字的代码的组合的赤裸裸的数据。”

网络安全既包括信息系统本身的安全问题,也有物理的和逻辑的技术措施。只有综合采取多种防范措施,制定严格的保密政策和明晰的安全策略,才能完好、实时地保证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为网络提供强大的安全保证。

所谓网络安全性,就是用一组规则约束所有的网络活动,只有被允许的活动才能正常运行,所有不允许的活动都被禁止。对网络安全造成威胁的活动主要为网络窃听,完整性破坏,数据修改,重发,假冒,服务否认和计算机病毒。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人为的无意失误,人为的恶意攻击,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计算机网络受攻击的主要形式有内部窃密和破坏,截收信息,非法访问,利用TCP/IP 协议上的某些不安全因素,病毒破坏和其它网络攻击方式。

由于目前网络技术的完善,网络依然存在很大的虚拟性。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容易让人们过于的放纵自己。人们在现实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往往在另一个空间里解决,或者沉迷于网络游戏。它是一种逃避现实性的途径,过度沉迷反而会受到来自现实中的危害,如学业、财产和生命。网络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思想上无形的伤害,还有对身体的伤害。如果人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前不活动,就极容易造成种种难以预期的身体上的伤害。最显著的就是对视力的损害,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的人总体视力比较低。

(二)网络群体事件

群体性事件通常指的是一些利益相同或相近的社会群体聚众实施未经法律允许或批准的行为,如集体上访、游行示威、罢工、罢市、罢课、绝食静坐、围堵交通、围攻党政机关等。自2008年以来,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这些事件几乎都是现实社会中出现的区域性事件,因为一些地方官员公权力使用不当,粗糙执法助燃民怨,从而引发大规模的官民或警民冲突,再经过互联网的广泛传播至全国,又演变成网络群体性事件。

于是,有些人开始埋怨互联网,认为都是网络惹的祸。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为曝光,舆论,查处。互联网确实是普通人最易接近和利用的公开表达渠道。互联网的匿名体制, 为当事人和揭发人提供了心理安全保障。

近几年来网络舆论确实推动了众多冤案错案的公正处理, 形成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只有那些极大地触动了大部分人敏感神经的事件, 才能成为一时的话题。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作用与反作用往往是并存的。虽然互联网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但如果我们对网络不加以正确的利用,同样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很多危害。

网络传播诱发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目前中学生生中出现了普遍的哈韩哈日现象,盲目崇拜以致分不清楚国界,在中国人与外国影星冲突后为了维护自己的偶像而在网络上辱骂自己国家的人。网络语言的大量使用弱化中学生的民族文化素质,网络上错别字、病句随处可见,更有新推出的火星文,中学生长期与这种语言环境接触,不能不令人担忧。

网络有其利也有其弊,要做的就是通过不断地研究网络,能够对它有正确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够对其加以正确的利用,真正地为社会发展所服务。

五、总结

在计算机网络时代,人们对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利用必将会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的功能,将会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开展以及老百姓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它推动着人类社会向更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推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连接,打破了原先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阻隔,在无形中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我们生存的空间,网络给我们提供了超乎寻常的方便和成功。

同时网络也给社会带来了挑战,它要求我们要以更高的层次去面对新的生活和环境,同时不断地改变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我们要抓住网络时代带给我们机遇,不断努力推动人类社会向更高阶段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义先.《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2.李学诗.《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3.纪秋发.《互联网与青少年成长》[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10月.4.吕凯.《论互联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J]无锡:《网络与信息》,2008年第6期.致谢

几年的艰苦跋涉,两个月的辗转难眠,毕业论文终于到了划句号的时候。心里本该如释重负的,但漫漫的写作过程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它并不轻松,写作的时候总有压力向我袭来,四年里学习上造成的遗憾和毕业所面临的未知数,好想回到刚进校园的轻松。尤其是当我几乎要写完论文时,却听说WPS格式不行是有点泄气的。第一次花费如此长的时间和如此多的精力,完成一篇总结性强的论文,慢慢阅读熟悉的文字,感触颇多。

它是无数教诲、关爱和帮助的结果。

感谢传我Office2003的作家,感谢陪我去首图看书借书的小蚊子。感谢给我买电脑的爸爸。感谢陪我四年大学的室友们,独居在外的苦辣酸咸谢谢有你们陪我度过。感谢我四年内所有的老师,谢谢你们的教诲。感谢我打过工的星期五西餐厅,在那里我学会了很多。

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我的家人,你们辛苦了!毕业论文的完成不是我学习过程的终点,文中的不足和浅显之处会是我新的征程上一个新起点。我将继续前行!

第四篇:浅谈互联网的利与弊

浅谈互联网的利与弊

张雯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后,大量电子产品蜂拥而至,电视、手机、电脑等层出不穷。21世纪俨然被人们冠以“互联网时代”的称号。互联网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同火车、电灯等一样,互联网的出现无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观。“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互联网使我们的视野更开阔,使我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增多。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聆听名师的讲授,查阅丰富的资料,了解国内外大事,邀游于知识的海洋,使有限的精力得到延伸。并且上网学习可使我们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我们的主体作用,在网校上进行学习,可以毫无忌惮地发问,直到弄懂为止,有时课本上一些枯燥呆板的知识在网上会变得趣味横生,从而使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大为增强。在互联网上我们也可以和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交流分享,使我们的朋友遍天下。而且,互联网使信息的传递大大加快,从我们青岛发送到大洋彼岸一封e-mail只需短短几秒钟,而不需要等待上好几天的时间。网购这个名词我们不会陌生,它使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买到绝大多数所需物品,大大便利了我们的生活。网络销售所得在经济中占很大比例。由此可见,现今,互联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事物都有两面性,正如蒸汽机的发明使人们大量燃煤引发温室效应,对石油的大量需求使中东地区战争频发,互联网被人们日益依赖,造成了一定的弊端。现在,有很多人被诩为“低头族”。他们在坐车、走路、吃饭、排队甚至上课时都两眼盯着手机,手指在屏幕上不断滑动。这些人只沉浸在朋友圈、QQ等通讯工具上,和远方的网友聊的不亦乐乎,却忽略了身边真实存在的人,严重影响了人际交流。据报道,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儿孙都在玩手机,将老人冷落一旁,老人一怒之下摔盘子离席。这件事让人唏嘘不已。我们真的要在互联网的隔离下冷落亲情吗?网游也是网络世界的一大组成部分,很多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不分日夜流连网吧,一坐就是一整天,与亲人朋友的关系逐渐冷淡,抛却了学业或工作。甚至有人因过度玩网游而倒在了电脑前面。网络游戏就像是一朵曼陀罗花,用鲜艳的色彩诱引人们一步步走向深渊。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的个人信息等也更容易被窃取,网上银行等账户可能会被他人入侵。类此种种,不胜列举。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不在互联网的洪流中迷失自己?在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明智地筛选网络中的信息,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不听信、传播谣言,不诽谤他人。

2、不过度依赖网络,不在网上逗留过多时间。

3、学会自我保护,不随意约见好友,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同时也不要侵犯他人隐私。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是利还是弊主要取决于用剑的人自己。只有正确地应用、理智地面对,才能将这把剑的有害之刃磨去,使其化为己用。

第五篇:银行业进军互联网金融的利与弊

上周五,有市场传闻称,中信银行正与腾讯筹备一家P2P网贷公司,且挖来宜信旗下销售创新中心总监刘亚平担任总经理。消息虽然立刻被中信银行否认,但银行与P2P网贷网络借贷的碰撞仍在业内激起不小风浪。第三方P2P网贷网贷平台搜贷360在调查中发现,银行的准P2P网贷平台与时下火爆的P2P网贷相比,存在着门槛较高,收益率相对低的情况。对于传统的银行业来说,拥抱P2P网贷的过程正应了那一句歌词,想说爱你并不容易。

银行做P2P或承担信用风险

P2P平台的监管问题因倒闭跑路事件增多而呼声日强。

近期,国务院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做了分工,决定由银监会牵头来承担对P2P监管的研究。另外,在多部委参与的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上,发布了《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刘张君表示,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一种新兴金融业态,在鼓励其创新发展的同时,有四个底线必须明确:一是要明确平台的中介性质;二是要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三是不得将归集资金搞资金池;四是不得非法吸收公众资金。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做P2P最大的问题就是会存在隐性担保。张陶伟表示,相比互联网公司,投资者更愿意相信银行的主因是银行可以为投资者提供隐性担保,所以,未来银行做P2P可能就会涉及承担信用风险。

上述银行业分析师表示,银行做P2P给投资者的收益率应该比较高,和纯粹的平台不一样,银行某种程度上需要保证信用问题,比如资产不能违约,不能容忍完全不给客户任何偿付,这需要隐性的信用成本和担保,与传统的P2P会有区别。

银行具有风险控制优势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银行进入P2P行业的优势又是什么?未来是否会短期实现盈利呢?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银行加入P2P的行业优势非常明显,“首先,银行最擅长的就是风险控制,当互联网金融的本质逐渐显露之后,银行后来居上并不难;其次,无论资金量还是品牌影响,银行都是P2P行业的大鳄。预计随着更多银行的加入,在加剧竞争的同时也会规范P2P行业的发展。”

张陶伟表示,银行自身就是经营风险的机构,在调研企业安全、内部控制上都有优势。上述银行业分析师则表示,纯粹的P2P平台面临安全的融资主体的问题,但是,金融机构和银行都有一定的客户资源,银行可以从现有客户资源中筛选,容易找到优质的资源;从金融产品的销售来说,银行则有更正规的渠道销售方式,银行可以更多从全局上把握信用、流动性风险,这是一般P2P平台很难做的。

下载互联网的利与弊[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互联网的利与弊[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利与弊

    小学生上网的利与弊 ——定边县第二小学张巧艳 --主席:各位领导、老师、同学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全体同学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网络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也时时刻刻影......

    利与弊

    对于大选初选,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教授纳特..佩尔西利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他说: “‘大选初选’看上去很民主,因为普通党员可以更多地参与到这个制度中来,而且......

    利与弊48

    利与弊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完美,任何事物都有他自身的缺陷,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利与弊。 在生活中汽车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便捷,汽车的发明为人类的出行带来了方便......

    享乐主义利与弊

    希腊哲学家伊壁鹫鲁虽然把快乐等同于幸福,却反对把快乐等同于享乐和纵欲,其学派以及一些主张功利主义的思想家一般都认为“心灵的快乐高过肉体的快乐,因为前者更持久、更稳妥、......

    添加剂利与弊

    添 加 剂 的 利 与 弊 一、添加剂分类 饲料添加剂 指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供动物食用的饲料,包括单一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 食品添加剂......

    网络游戏利与弊

    一.对电脑游戏的一个综述和分类 任何游戏都是有规则的,也就是说所有的游戏都必须依赖于自己创造的一个氛围或场景,让参与者有发挥自我行为或思维的空间。而电脑游戏则带有方便......

    科学技术利与弊

    论科学技术的利与弊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在进化,大脑逐渐的拓展与开发,科学技术一直在不断地进步,我们的生活从最初的石器时代手工劳作进入了大机器电气化时代,电力的产生让我......

    化肥利与弊

    化肥利与弊 (2010-11-19 08:09:45) 转载 标签: 分类: 土壤与健康 杂谈 化肥利与弊 组名:概念小组 组员:谢璐(大) 学号:0841017050 08级平面设计 谢璐(小) 学号:0841017051 08级平面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