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政府公信力提升
浅析政府公信力提升
目 录
内容摘要 „„„„„„„„„„„„„„„„„„„„„„„„ 1 正文
一、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的意义„„„„„„„„„„„„„„„ 2(一)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 2
(二)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治理社会的基本要求 „„„„„„„„ 3
(三)政府公信力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 „„„„„„„ 3
(四)政府公信力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政府公共决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要求 „„„„„„„„„„ 4
二、影响政府公信力提升的因素及成因 „„„„„„„„„„„ 4(一)对政府公信力产生致命性伤害的是权力腐败和官僚主义,是形形色色的腐败行为和作威作福的官僚主义作风 „„„„„„„„4
(二)政府行政政策随意,行政工作作风轻浮,政府责任意识淡薄也是造成政府公信力下降的主要因素 „„„„„„„„„„„„„5
(三)管理理念的滞后性导致了地方政府公信力减弱 „„„„„„6
(四)人民群众话语权的缺失使地方政府公信力被削弱 „„„„„7
(五)不健全的社会保障法规体系使地方政府公信力减弱 „„„„7
三、政府公信力提升的途径„„„„„„„„„„„„„„„„„ 8(一)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建设亲民务实政府„„„„8
(二)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8
(三)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特别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9
(四)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10
(五)依法行政,加强民主监督,提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
„„„„„„„„„„„„„„„„„„„„„„„„„ 10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内 容 摘 要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所获辖区内社会公众普遍信任而拥有的权威性资源,它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政府公信力建设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政府各项制度改革和建设的一块基石。提高政府公信力,是提高民众对政府的支持、信任和信心之关键所在。政府公信力的的高低反映了人民政府的信任程度,从而影响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影响力,同时对政府效率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提高政府公信力必须克服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各种负面因素和民众对政府的信用危机,化解信用危机的有效方法是秉承科学发展观的治世理念,完善制度建设的公民参与机制,定位政府角色和保证制度建设的制度刚性与公正性,来全面提高民众对政府的信用能力,提升政府公信力。
论文关键词: 政府 公信力 提高 社会保障
浅析政府公信力提升
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所谓政府公信力就是政府在其公共行政活动中与社会公众建立起的一种信任关系。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提升政府公信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紧迫,增强政府公信力不仅是实现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增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和提高全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
一、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的意义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灵魂,完善的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础条件;不讲信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无法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依赖于全体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的遵守和信任。政府是社会秩序与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政府不守信用,就会破坏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由此可见,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政府公信力,是经济社会信用中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部分,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心和核心。从历史上看,国家出现的本质就是政府信用的建立,亦即保障个人信用的实施并对其产生有效的约束,进而促使公众在经济交往中保持良好的信用。企业和银行的出现,促使政府信用的价值在经济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是市场秩序的维护者、社会信用的规范者和倡行者,政府加强自身信用建设,全面履行其经济职能,维护好市场秩序,保证社市场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又好又快地发展,兑现对公众的承诺,树立起良好信用形象,是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效率的根本保证。
其次,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治理社会的基本要求。政府公信力实质上是人民群众对政府履行公共职责情况的评价,同时也是对政府合法性的检验。信用政府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信任感和归属感,政府失信则会导致人民群众对政府信任的丧失,从而造成社会普遍失信,削弱政府的合法性。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需要政府制定和实施符合经济规律的法律及政策,市场主体间大量契约的履行离不开政府监督,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也离不开政府对市场的监管。政府的公信力较高,就能够主动进行自身改革,依法办事,在履行监管市场职能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随意干预微观经济主体的正常交易活动。政府通过施政行为,达到促进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和谐发展,使市场主体实现了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维护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就能得到民众的配合支持,政府执政效能提高,政府信任就得以巩固。
第三,政府公信力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政府公信力是构建
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政府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示范者、倡导者和组织者,只有具备较高的公信力,才能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统一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政府公信力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政府公共决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要求。如何将一个行使权力的政府转变为民谋利的政府,将一个执政型的政府转变为一个服务型的政府,最直接最简单的问题,就是政府在执政中怎样适应人民群众对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不断增长的要求,怎样及时回应人民的利益诉求,简而言之,就是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问题。但是在行政实践中,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和管理机制均不健全,产品、资源和劳务等方面的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来,其资源配置不能合理有效,而其风险性、紊乱性的应对能力和措施的预计不足,等等,都需要政府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引导、监控。否则,势必引起市场主体对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政府的行政效率产生怀疑。由于整个社会处于转型之中,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由于个人主义、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等等观念作祟,导致决策的随机性、执行中的随意性和无计划性,使得重复决策、反复投入,甚至出现无视上级政策的行为发生,从而导致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因此,如何确保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合理化,确保公共决策执行中的权威化、严肃化,既是政府公信力提升的必然要求,也是其必由之路。
二、影响政府公信力提升的因素及成因
首先,对政府公信力产生致命性伤害的是权力腐败和官僚主义,是形
形色色的腐败行为和作威作福的官僚主义作风。行政人员作为政府行政执政的主体,其言行直接影响政府的外在形象,影响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每年各类政府腐败案件层出不穷,政府违法人员逐年增多,在国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典型的政府腐败案件中,每个案件涉案金额高达500多万,涉及地(厅)级官员30多人,使政府公信力在公众心目中大打折扣。在我国,由于“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利制约监督问责机制不完善,民主意识相对淡薄,腐败现象犹存,信用体系缺失等原因使得政府公信力日渐下降。其次,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低,无法满足民众生活和发展需要,而公共产品直接关涉到群众利益。低效服务致使政府行政绩效的公信力大幅下降。再者,政府行政的合法、透明性不够,决策中的民主性不高。民众的知情权和参政要求没有得到尊重,也导致政府行政过程的公信力不够。最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受各种主客观原因影响,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力,政府官员任免、升迁没有更好地体现民意,政府合法性受到部分质疑导致政府产生的公信力不足。
(二)、政府行政政策随意,行政工作作风轻浮,政府责任意识淡薄也是造成政府公信力下降的主要因素。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的公信力整体上处于下降态势。形势比较严峻。近些年来,针对政府的各类群体性事件多次发生,针对政府官员的恶性犯罪案件也不少,民众参与政治普遍冷淡。于此可以看出,政府的形象不再那么光辉高大,其公正性和为人民服务的无私性遭受质疑,其凝聚力和号召力略显苍白。虽然政府和人民保持一定距离,人民对政府存有一定程度的不满和质疑是正常的,适当的民众独立性可以推动政府建设与时俱进,避免像上世纪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那种运动式社会动员给全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但政府和人民如果始终处于相互怀疑、不信任和敌视状态,最终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只有百弊而无一利。不可忽视,我国政府公信力下降有其宏观的社会大环境。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轴的改革开启了社会转型。由农业社会、村落文明向社会、城市文明变迁,这种整体性社会转型正如邓小平所说的是“第二次革命”。在转型过程中,旧有的社会秩序遭到迅速解构,而新的社会秩序正在慢慢建立,新社会规范因其认同基础薄弱而显得软弱无力,而旧的社会规范正在失去社会基础而对新社会失去足够的效力。整个社会处在新旧因素相互交错、冲突和共同作用情况下,社会容易出现失序和失范。各个领域存在许多不公正和丑恶现象,诸如因政治权力缺乏足够监督导致贪污腐败,市场经济机制扭曲出现坑蒙拐骗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人自危和自保,彼此信任程度整体下降,这种社会人文环境必然影响和削弱政府的公信力。
(三)管理理念的滞后性导致了地方政府公信力减弱。
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几经修改,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改善,随着生产力技术水平的高度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乡差距的逐步缩小,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已基本不适应现代国民对利益的诉求。但遗憾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并没有意识到社会的这种发展趋势,他们仍然固守传统管理理念,坚守传统法则,从而使目前的社会保障管理呈现明显的非规范化、非系统化状态。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在灾害救助和低保户供养制度的管理上表现比较稳定和规范,但诸如人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均没有较为合理科学的制度安排,即使有也呈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因此,有学者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滞后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最大遗憾,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政府决策的失误。而这种决策的失误,主要与地方政府的管理理念滞后有关,因为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超前的意识及现代的管理理念是生成与执行科学、合理、合法、有效政策或制度的必要前提。
(四)人民群众话语权的缺失使地方政府公信力被削弱
所谓话语权,是指公民有就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事务发表意见的权利,是一种表达权和参与权的体现。然而,在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却似乎是有意无意地把人民的这种权力给忽略了,更有甚者,有些地方政府还严厉打压人民参政议政,对有些所谓的“极端分子”实施司法拘留,如河南郑州农民王帅网上反映选举问题遭跨省追拘事件,就充分说明地方政府的越位行为迫使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成为一个集体沉默的群体。有学者认为,坚守公共精神,维护公共利益是建设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着力点,而实现这个着力点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给予人民群众充分的话语权。一旦人民群众的话语权被削弱,那么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就会在民众中慢慢降低。
(五)不健全的社会保障法规体系使地方政府公信力减弱
在社会经济城乡二元结构作用下,我国不少人民还处于社会边缘地位,并呈弱化的态势发展。如郑功成教授所说,“80年代以来的社会保障改革,基本上是针对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而言的,广大乡村长期被忽略,不仅被世界各国称道的合作医疗制度已基本消失,而且出现了部分富裕乡村对村民福利全部包办和一些贫困地区连‘五保户’生存也出现困难的极
端情形,乡村养老保险制度虽已试点十年多却又陷人了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由于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现象的存在,引发了地方政府公信力逐步削弱。
三、政府公信力提升的途径
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信用政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当前,应该把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并且作为政府管理创新的紧迫任务,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第一,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建设亲民务实政府。政府讲不讲诚信,有没有公信力,一条重要标准就是看政府能不能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各级政府及部门必须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全面实施依法行政纲要,继续加强行政立法,努力健全行政责任体系,强化政府法律责任机制。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进一步清理、取消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审批事项,继续推进审批方式改革,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要切实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加大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力度,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改革工作,切实解决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和多重多头执法的问题。要强化行政监察,及时处理和纠正行政不作为、滥用职权、执法不公、以权谋私等行为。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加强信用法规建设,加大失信惩罚力度,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第二,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改革和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努力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要规范决策程序,健全决策制度,优化决策环境,强化决策责任。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制定涉及全局性、长远性和公众性利益的重大行政事项,都必须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措施的要求和规定的权限、程序进行决策。要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面推广重大决策事项公示和听证制度,制定重要经济社会决策事项公示办法,对事关全局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事项,必须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要强化行政决策责任制,对因违反决策程序和决策失误给国家和群众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追究部门主要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同时,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建立政府与公众对政府有关信息的互动回应机制,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能力。
第三,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特别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要努力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公共服务需求。要在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注重公共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系统,不断加大对社会公共领域的财政投入;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要加强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级政府都应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群众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起来,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及突出矛盾。要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要积极扩大就业,努
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特别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将社会矛盾与纠纷解决在基层,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难、就业难、就学难、看病难、行路难、办事难等问题。
第四,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建设信用政府的思想基础。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干部要脚踏实地,有诺必践,讲究信用,靠自己求真务实的作风,在群众面前树起良好的诚信形象。要在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中树立诚信观念和责任观念,加强公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使其恪尽职守。同时,还要完善政绩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决反对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第五、依法行政,加强民主监督,提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机关和公务员在一切公务活动中要坚持法律至上的原则,切实履行职能,以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为行政工作目标。国家权力是属于全体人民的权力,政府手中的权杖是人民赋予的。保证权力属于全体人民所有并且为全体人民服务,是现代国家最核心的政治问题,也是最基本的制度设计。全球化时代,政府治理社会的活动以信任关系的确立为前提,政府信用是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在宪政体制下,政府能够依法办事,政府机关和公务员能够秉持法制精神,竭诚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恪尽职
守,一切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有法律依据,保证国家权力的无害性和非任意性的行使,是政府对人民讲信用的集中体现,能够促成公众对国家和政府的基本信任。在行政实践上,政府机关和公务员应该全面实施“行政许可法”和“依法行政纲要”,依法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执政能力的提升,从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有意识地从制度上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营造有利于社会力量成长的环境和氛围,推动消费者利益集团形成,增强企业和消费者依法维权的主体意识,使其利益能够在规制博弈中得到尽可能充分的表达。这样,通过扶持社会力量发育成长,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使政府权力处在监督之中和压力之下,使公务员更加克制、审慎和谦恭,既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政治保障,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必由之路。
结束语:政府产生的公信力是基础性公信力,它是促进政府行政过程透明、民主化和政府绩效提高的制度性保障,同时它具有缓冲和部分地释放因政府行政过程不合理和政府绩效低下带来的民众不满情绪;政府行政过程的公信力是对政府合法性的重要补充,它对政府绩效具有直接促进作用;政府行政绩效公信力的提高可以短时而有效地弥补政府产生和政府行政过程的公信力不足,相反政府行政绩效公信力下降可能立即引起民众对政府合法性和政府行为过程合理性的质疑和追问,从而促进后者的改革和完善。
注释:
徐珂:《政府公信力浅说》,《前线》2007年第9期。
龚培兴、陈洪生:《信念、行为与效率———以“非典型肺炎”防治为例》,《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年第8期。
王攀:《市民参与是减少政府成本的关键》,《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第4月12日。
曾国安、满一兴:《关于政府经济职能演变趋势的理论分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二篇:论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
论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
郭毅芳孙栋。
(1.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2.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反映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从而影响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影响力,同时对于政府自身行政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政府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诚信度才能具备一定的信用能力,公众依据政府的信用能力对政府表现持相应程度的信任。立足于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实际问题,对政府官员的责任意识,作风轻浮、政策随意及腐败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从公众参与监督、政策制定体制化、官员诚信教育及监督问责机制等对策方面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意见。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政府责任;公众监督;诚信体系
所谓政府公信力就是政府在其公共行政活动中与社会公众建立起的一种信任关系。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基本准则;增强政府公信力,不仅是我们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提出的新的要求,而且是实现政府职能、创新社会管理、增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和提高全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从而影响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地位、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公民在何种程度上对政府的行为持信任态度,政府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征得公众的信任,这主要取决于政府的公信力。目前,政府在实际工作中,滥用权力,失信于民的现象不断发生,严重地损害了政府的整体形象,造成了政府公信力的流失,政府正面临着严重的“信任赤字”,提升政府公信力迫在眉睫。
1政府信任流失的原因分析
1.1政府责任感淡薄
从广义上来解释,凡是涉及到资源和权力分配的领域都属于政治领域。然而在政治领域,政府在公平、合理分配社会资源过程中占据着主体地位政府的责任意识则关乎社会的公平和稳定。一旦政府权力实施不当,忽视社会公众的整体利益,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将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权力既来源于人民,也服务于人民。具备强有力的“权为民所系,利
为民所谋”责任意识既体现出现代文明政府的特色,同时也是新时代对政府的要求。那么如何认真执行政府职责,实现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可和支持就是我们需要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政府行为体现了一个国家政治面貌。不当的政府行为造成的后果将是失去民心。目前,我国的一些政府部门玩忽职守,不认真履行自身职责,不作为事件屡见不鲜;某些基层行政单位对于公众的诉求不闻不问,甚至暴力行政,在其位不谋其政,同级别单位之间责任不明,相互推诿扯皮,出了问题无人管,使人民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及时的保护。今年三月,农民彭公林因购买假水稻种子损失惨重,尽管拿到了政府的鉴定结果,却迟迟得不到应有的培训而最终上吊自杀,审视这起因假种子酿成的悲剧,更多的是对推诿扯皮机关作风的无声指控,以上行为造成民众对官员的素质不信任,严重影响政府整体的公信力。
1.2工作作风轻浮
伴随着人们的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相互交往日益频繁,政府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民众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对政府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认真贯彻“八荣八耻”,以人民利益为首,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政府才会赢得民心,并得到政权的巩固。政绩不是数字,不是高楼和形象工程,只有让人民得到真正的实惠和民主才是政府的政绩。“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固”。《中国青年报》曾经报道,山东省临沭县政府因涉及一宗租赁合同纠纷,该县公安局、国资局、财政局、经委等部门竟然集体为县政府出具伪证。这将严重威胁到政府的公信力。也有某些政府单位片面追求“政绩”和经济绩效,虚报浮夸,弄虚作假;不顾民力和财力大搞“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绩效,将政府的注意力和资源全部投注于对经济绩效的追求,而弃民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于不顾;“被就业”、“被增长”、“被自愿”、“被代表”等“被”话语的日渐流行正是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质疑,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刘明华说:“每一个被“故事的发生,无不与利益紧密挂钩”,“经济利益,江苏发生的“被小康”事件,则是当地领导干部为获得晋升的机会而赋予公众“富裕”。如此等等,得了一己私利却损了公众心目中政府的形象,长此以往,政府公信力将无从谈起。
1.3行政政策随意
行政政策制定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依然存在,一些行政单位满足于自身“居庙堂之高”的权威感,随意制定修改变更行政政策,致使政策缺乏稳定性、统一性、连贯性,尤其表现在后任政府不对前任政府制定的政策、决策负责。为了争取到更好的投资环境,某些政府凭空许下“妙语连珠”的承诺,比如承诺给土地使用权补偿、给三年免税待遇等等,把投资环境描绘得天花乱坠,但是投资商来了以后政府就自圆其说,根本无法兑现诺言。引资中介人状告政府的案例在司法实践中已经早有发生。在政策制定方面,以“人制”代替“法制”,行政依据、决策程度、行政结果透明化、公开化不够,对于政策的制定缺少统一的制度规定,导致一些政策“人走茶凉”,在执行上出现间断,政策执行的后果无人评估,使公众无法对政府的政策作出正确稳定的预期,使政府的公信力严重削弱。
1.4行政人员腐败现象存在行政人员作为政府行政政策的执行主体,其一言一行在公众眼里即代表着政府的意愿,直接影响政府的外在形象,影响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市场的开放性、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官本位”思想导致的一些政府行政人员利用权力在制定政策和决策中“设租”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让行政命令更容易代替行政政策。“行政裁量权”的不恰当设定,使得“寻求政府官员干预来解决问题”仍是某些社会主体(企业或个人)取得竞争优势和满足利益的主要手段,从而也为“设租”提供了可能性,为“寻租”提供了市场空间。“权力设租”的结果是“权力寻租”,这将直接破坏政府公信力。一些行政人员以政府工作人员自居,自认为身份高人一等,不把公众放在眼里,“老子天下第一”的“土皇帝”心理严重,近日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2O件典型案件,平均每个案件涉及金额550多万,涉及地(厅)级官员57人。如此数据,政府公信力在公众心目中已大打折扣。
在我国,由于“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利制约监督问责机制不完善,民主意识相对淡薄,腐败现象犹存,信用体系缺失等原因使得政府公信力日渐下降,提升政府公信力,对于强化政府的合法性,提升政府的凝聚力,促进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转,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维护社会体系,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升政府公信力我们应提出新对策,拓展新思路。
2对于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途径的几点思考
2.1优化决策信息沟通渠道。增强民众的参与
政府的公信力来源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和满意程度。如果要提高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那么,政府应当依法履行职责,言而有信,政策要相对稳定并切实落实到位,树立人民公仆的形象,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并使政府行政行为过程公开透明。增加民众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参与比率,不仅体现民主思想,更能体现出民众对政府的监督作用,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需要自下而上的民众监督才能确保政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从而避免了政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优化政府和民众的沟通渠道,扩大民众参与力度和监督治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社会的需要了,只有得到民众的支持和力度是完善政府职能的有效途径。单方面的自上而下的政信任,这样的政治才稳定巩固。让民众充分参与到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满足民众最迫切的社会需要,增加政府政策的优势,才能扩大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只有民众对政府政策、行为结果的高度满意和认可,才是政府最大的政绩。
2.2加强政策制定的制度化建设。保持政策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科学性是政策的生命,也是能够维持其稳定性的前提条件。只有决策科学化,才能保持这些政策的公正性和可行性,才能减少阻力,为其顺利实行提供必要的基础,为其保持稳定性提供必要的条件。政策多变必然失信于民,而政策之所以多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本身不科学。各级政府应不断完善和加强科学决策的制度化建设,如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等,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时,还应充分考虑到增加公共政策的稳定性,降低公共政策变更的随意性,特别是要加强不同方面政策的相互照应与新旧政策之问的合理衔接,使得整个政策系统保持较好的协同性完整性,这样公众才能形成合理的预期,从而提高对政府的信任度。
2.3加强行政人员诚信教育。构建政府诚信体系
行政人员是政府的构成个体,每一个个体信用缺失的行为都将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因此,政府应对行政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诚信教育,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德”才能更好的发挥其“才”,从而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构建政府诚信体系,对公务人员进行系统的诚信教育和诚信宣传。强化教育政府官员的信用与责任意识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政府公信力缺失的根源就是政府官员缺乏
责任和诚信意识,政策执行过程中缺乏以人为本理念,因而,提升政府公信力首要的是加强政府官员的诚信教育,提高政府整体人员的诚信理念,从思想上纠正问题。积极倡导和加强政府官员的信用教育与宣传,培养政府官员的信用观念、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这不仅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和法治环境,而且也有利于增强政府官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实现民众和政府的和谐发展。完善政府失信的惩戒机制,由于对政府信用缺失者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相应的惩罚措施及手段,造成了政府官员信用
意识的普遍淡薄。因此,建立刚性的政府失信惩戒机制,如把政府官员的失信行为作为其政绩评价、官职升迁的重要依据。
2.4完善政策监督问责体制。依法行政
保持政府监督体系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优化政府决策的监督系统是确保政府公信力的有效方法。公正、严谨、有力的监督系统的完善有利于政府政策有效实施,同时也保证了民众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保证专门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对危机决策的正确制定和有效执行有着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从根本上消除了民众对政策落实的疑虑和担忧。建立有效的政府监督、问责机制,建设责任政府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和中心环节。政府向民众负责受民众监督这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这就需要政府及时疏通社会各界对政府的意见和建议的反应渠道,建立起健全的社会监督网络,完善对行政行为的审查制度,充分发挥法律的监督制约作用;与此同时还要建立起一个有效的问责机制,及时追究责任既保证政府权力受到限翩,政府的行为受到监督,又保证政府行为的结果受到问责机制的制约。青海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赵启中指出,政府诚信体系建设的关键是依法行政,政府在执行党和政府的政策时,执行的好,就能赢得民心,政策执行的不到位,就会削弱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政府的凝聚力就会减弱,在丧失诚信的同时也会失去民心。政府诚信体系建设要把依法行政作重中之重,依法行政,按制度办事,抓好绩效管理,强化效能监察,提高行政效率,认真履行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以诚信服务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第三篇:政府公信力及其提升研究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专科、专升本)
2011-2012春季学期期末(2011.8)《行政管理学》
主讲教师: 沈亚平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政府公信力及其提升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的经济运行方式、社会管理机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法制观念、公民意识日益增强,主体自觉性普遍提高,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正在形成,这对于转变政府工作的职能、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加速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我们应该充分抓住这一机遇,以提高政府公信力为抓手,树立廉洁、高效、公正的政府形象,促进社会公共生活的良好秩序的建立,这本身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一、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行政行为方面
首先,政府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权大于法现象严重。相当一部分地方存在着行政不受法律约束的现象。政府的违法行政行为屡屡发生,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其次,政府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存在大量错位、越位现象。政府在经济活动中随意干预企业的行为,或者干了本应由企业干的事,甚至直接以政府的名义从事独立的经济活动,导致市场机制的扭曲和市场秩序的紊乱,对政府公信力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政府政策、决策缺乏稳定性、统一性和连续性
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后任政府不对前任政府制定的政策、决策负责。在政策、决策没有法律化和制度化的情况下,政府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工作变动,往往会给政府工作的连续性、统一性带来潜在的破坏,使政府的公信力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大打折扣。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及部门长期处于唯我独尊的地位,决策时
考虑出政绩的多,考虑当地实际情况的少,凭经验和习惯办事,动不动一个政策,经常拍脑门决策。由于制定政策缺乏规范,使得政策经常是模糊的、不透明的、易于变动的。政策不确定性使人们对未来缺乏信心,缺乏稳定的预期,自然就容易为追求眼前利益而不择手段,从而降低了企业或个人讲信用的积极性,同时也使政府的信用削弱。
(三)行政政策和决定的透明度依然很低
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尤其是《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后,我们逐渐建立了行政公开制度,行政透明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现实中,更多的是对宏观政策的公开,而对于具体的行政依据、决策程度、行政结果很少公开。一些地方政策为达到某种目的虚报浮夸社会经济发展数字;一些地方在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以后,故意虚报、瞒报、漏报,被媒体曝光后又随意找借口搪塞;还有些地方在决策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政策时不与公众交流,常常推出不符合公众利益的政策,在工作受到阻碍时要么强行实施,要么中途夭折。政府资讯不透明的现象,使得公众对政府资讯持怀疑态度,造成政府工作的被动。
(四)行政人员存在权力寻租的腐败问题
我国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官本位思想导致的一些政府行政职权部门利用权力在制定政策和决策中设租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尤其在诸如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转止、项目招商、项目审批、税收征管等领域中,行政命令更容易代替行政政策。行政裁量权的不恰当设定,使得“寻求政府官员干预来解决问题”依然是某些社会主体,企业或个人取得竞争优势和满足利益的主要手段,从而也为“设租”提供了可能性,为“寻租”提供了市场空间。权力设租的结果是权力寻租,它是破坏政府公信力和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
二、提升我国政府公信力的措施
(一)拓宽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渠道
参政党、人民团体、法人组织、民间思想库和公民,既是公共决策的主体之一,又是公共决策的客体。他们参与公共决策的方式主要是以民间主体和政策对象的双重身份,发挥利益表达和智力支持作用。其中参政党、工会、共青团等政协组成单位,主要以政协为主渠道,代表所联系的群众表述其利益和愿望,并就
某些重大问题与政府对话,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科技的发展,建立在互联网络之上的“电子化政府”作为新的公民参与手段,其触角还需要广泛而深入地伸向机构、公民和所有服务对象。这样一个全新的,类似企业——客户沟通的政府在技术上就建立起来。为了进一步推进公众参与,政策制定者可以多采用一些公民参与的渠道,创造更新的参与方式。如深入交流法、在政策组织中加入公民代表、公民训练、基层意见搜集法、价值取向法等。此外,公民自己应懂得运用不同渠道去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如个别接触、舆论扩散、集体推动、游说工作等政策参与渠道。
(二)建立有效的政府回应机制
公共决策回应机制是当前政府决策制度转变与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民有意愿也有能力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公民意愿与政府行政行为的选择就处在一种互动的关系中,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政府的每一项决策都离不开民主的基础。政府公共决策回应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积极有效的合作机制,这种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公民参与政治管理的权力。公民必须具有足够的政治权力参与选举、决策、管理、监督,才能使政府并与政府共同形成公共权威和公共秩序。在公共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提升了公民对公共政策和对国家权威的认同及对社会的信任感,提升政府公信力。
(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诚信观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政府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对诚信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守不守信无所谓,甚至为了行使公益职权,可以不考虑信用问题。所以,解决政府诚信缺失问题,要在政府工作人员中普及诚信教育,加强诚信宣传,更新观念,由轻视诚信到重视诚信,把诚信融入到政府的执政理念中。要使政府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政府诚信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是行使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市场经济的润滑剂,是和谐社会的主要保障,是凝聚民心、号召民力,推动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同时,建设政府诚信,还要向政府官员灌输和普及现代公共政治理念,使他们在思想观念中完成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神秘政府向透明政府、任性政府向守信政府、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管治政府向服务政府、利益政府向和利益中立政府的一系列重大转变,逐步提高他们的信用责任意识,形成恪守信用的行政思维方式和操作习惯。
(四)建立健全政府诚信的法律机制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信用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的信用立法工作在短期内还难以完成,但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客观上又需要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因此,我国应陆续出台《征信管理条例》、《信用信息互联互通管理办法》、《企业信用管理条例》、《个人信用管理条例》等。同时,抓紧修改《商业银行法》、《商标法》、《保密法》等相关条款及制定颁布《信用法》、《公平交易法》。
(五)构建合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政府公务员一旦获得相应的职位,就比较稳定,在缺乏竞争的压力下,可能会安于现状。因此,要在公务员内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即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核的公务员录用制度,严格公务员的培训制度;严肃公务员的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同奖惩、土作职务升迁等环节相挂钩,采用竞争上岗制度和跨部门论岗制度等等,通过有效的竞争,达到入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激发整个公务员队伍的活力,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
三、结语
高绩效的政府能够以相同或更少的资源实现公共产出的最大化,并能追求公众满意,积极回应公众的要求,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从而促使政府公信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邹东升,政府诚信缺失与重建探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第3页
2. 何显明,汪水波,地方政府公信力与政府运作成本相关性的制度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第2页
3. 张云龙,论公民参与意识的制度保障[J],理论月刊,2006年03期 第4页.吴威威,良好的公信力:责任政府的必然追求[J],兰州学刊,2003年06期 第5页
第四篇:政府公信力
信息公开透明和政府公信力
“躲猫猫”“欺实马”“钓鱼执法”的再调查考验着政府的公信力。三起事件中,无一例外出现了政府部门推翻初步结论的“再调查”环节。在信息公开已成为政府法定责任的今天,企图掩盖事实真相的“躲猫猫”不啻鸵鸟政策,既不合法也不高明。政府不能够保证不犯错,但一定要保证诚实。要树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依法行政的形象,需要日积月累的艰苦努力;而要破坏这种公信力,一件错事足矣。
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方政府长期没有真正从传统的行为模式中走出来。只要出现了危机,首先想到的事情,是瞒,遮避消息,把事情纳入内部控制的渠道,争取在内部处理。但是,到了信息化程度如此之高的今天,真正意义上的封锁消息,实际上已经不可能,封锁和遮避的结果,是真相难以大白,流言却不胫而走。结果,受损害最大的,是政府的公信力,这种损害积累多了,政府想改辙,但再说什么,也就没人信了。
“钓鱼式执法”,是以违法的方式执法,对法律和道德具有很强的危害性,既腐蚀着道德,伤害人们的善良之心,又损害着执法者的形象,削弱政府的公信力,打击人们对于法律权威的信心,加剧社会的信任危机,破坏社会和谐。有关部门必须引起重视,采取措施,纠正这种“钓鱼执法”行为。一是要加强干部教育,进一步树立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的意识;二是加强纠正处理和队伍整顿,对违法执法的人员追究责任,严肃处理,起到举一反
三、警戒震慑的作用,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三是健全长效机制,加强群众和社会舆论对执法队伍的监督,促进行政执法队伍执法行为的规范。
第五篇:政府公信力
以政府公信为基石 打造诚信社会
公信力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提高政府公信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政府公信力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人民群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政府的诚信程度。对于政府来说,其信用程度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政府能不能正确行使权力,能不能遵守规则,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决定着政府公信力的状况。第二,政府的服务程度。如果政府能够全面履行公共责任,努力提高政府及其各部门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就高,政府的公信力就强。特别是在危机状态下,政府能不能负责任地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提供社会安全与秩序的公共产品,保障公民财产和生命安全,是政府公信力程度的突出体现。第三,政府依法行政的程度。政府是否依法执政,能否在法律框架内约束自身的行为,客观体现了政府公信力的履行情况。
如果说政府公信力下降是一种危险信号的话,那么这种信号应引起政府的高度警觉,并努力提高自身公信力。
第一,提高公信力有赖于政府管理机制的创新。建立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加强政府与公民的沟通,使公民更加充分地了解政府的运作和功能,从而在政府与公民之间形成良性 的沟通,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互信必然得到加强;建立强有力的政府权责机制,加强政府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性,政府应依法行使公共权力,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全面、恰当地履行与公共权力相对应的职责,不断满足社会合理需求;建立综合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尽可能地把利益不同的各方力量纳入决策过程,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科学程度,保证公共决策的质量。
第二,提高公信力有赖于政府强化责任意识。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建设信用政府的思想基础。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干部要脚踏实地,有诺必行,讲究信用,靠自己求真务实的作风,在群众面前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同时,还要完善政绩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坚决反对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第三,提高公信力有赖于政府落实依法执政。各级政府及部门必须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健全行政责任体系,强化政府法律责任机制。要切实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加大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力度,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
政处罚权的改革工作,切实解决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和多头执法的问题。要强化行政监察,及时处理和纠正行政不作为、滥用职权、执法不公、以权谋私等行为。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加强信用法规建设,加大失信惩罚力度,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提高政府公信力,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切实提高政府科学行政、民主行政和依法行政水平,不断的改进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方能做诚信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