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福建省
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2005年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提出的要求,福建省卫生厅在2005年3月底发出了《福建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医疗机构控制医药费用增长工作的意见》,确定每门诊人次收费和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不高于2004年水平,同时对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等5项指标设定了合格标准。2005年4月29日,召开“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药费用增长”电视电话会议,就落实控制医药费用增长措施进行了进一步的部署。会后,重点做了几项工作:一是建立制度。在省属10所医院医疗指标公开基础上,建立三级乙等以上32所医院医药费用公示制度。制发了包括核定2005年省属医疗机构医药费用控制指标、控制医药费用工作(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等)评估方案、全省县及县以上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检查方案等。二是加强督查和指导。2005年6月和11月,两次组织7个检查组,分赴省属和9个设区市35家医院,对控制医药费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编印了《福建省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文件汇编》和《福建省级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工作手册》,供医院学习和参考。三是通报情况。分别召开4次设区市卫生局长、省属医院院长以及设区市卫生局财务科长和三级以上医院财务科长通报会,通报医药费用工作执行情况。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维护医疗机构社会信用的层面上,从推动医疗机构科学管理、集约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念创新上,正确认识开展控制医药费用增长、减轻群众看病负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把宏观调控理念转化为医疗机构管理者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自觉行为,共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取得了初步成效。
2005年全省县及县以上191家医院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106.15元,比2004年增长1.68%)达到控制指标的有151家,占79%;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4731.3元,比2004年下降0.72%)达到控制指标的有140家,占73%,医药费用的增幅得到初步控制。漳州市、三明市和省肿瘤医院等一些地区和单位控制医药费用工作效果较为明显。
加快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组织起草了《福建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目前已通过省政府审核,即将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各地实施。同时,制定了救灾防病、非典、鼠疫、血吸虫病、疟疾、禽流感、生化恐怖袭击等13个单项应急预案,并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初步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多部门联动协作机制。省卫生厅定期与农业、出入境检验检疫、旅游部门联系,互通疫情和有关信息。与南昌铁路局福州办事处、省交通厅、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民航福建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建立了传染病防控联动制度,确定了联络员和通讯方式。机场、车站、港口所在医疗机构与上述部门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做好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的交接和救治工作。在夏秋季发生霍乱疫情期间,福建省卫生厅两次向上述部门通报霍乱疫情,并与出入境检验检疫、民航等部门通力合作,及时做好往返境内外疑似霍乱病人的交接、救治及疫点消毒、密切接触者管理等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
重大疾病控制 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2005年,全省共发生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65 起。各级卫生部门快速反应,积极应对,省卫生厅及时组织省级专家赶赴各地,指导、协助基层卫生部门开展调查处理和医疗救治工作。2005年,福建省卫生厅及时组织处置了诏安“5.29”急性中毒、南平“8.5”硫酸二甲酯泄漏、福州“8.8”公交车爆炸等10多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控制了事件的进一步发展,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对“6.17”闽西北特大洪灾和“海棠”、“泰利”、“龙王”等多个强台风的侵袭,在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福建省卫生厅及各地卫生部门按照《福建省救灾防病预案》的要求,迅速、规范、有效地展开救灾防病工作,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省卫生厅共派出18个工作组45人次到南平、三明、福州、宁德等灾区督促、指导灾后防病工作,调整业务经费200万元支持受灾地区的救灾防病工作和补助受灾严重的农村卫生院恢复重建,并及时向灾区调拨漂白粉82吨、漂白粉精片3.2吨、敌敌畏4.6吨、钩端疫苗15万人份以及部分药品,有力地支援了灾区的灾后防病工作。据不完全统计,灾区各级卫生部门累计
机构及疾控机构加强疫情监测,做好培训和对全省医疗卫生人员进行考核。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预检分诊,及时甄别、发现可疑病人。加大了人禽流感防治宣传力度,做好各项应急物资贮备。与农业等部门加强协作,联防联控。强化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预防病从口入。对全省防控工作进行督导和模拟演练。及时处置了三明市梅列区发生的1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成功救治漳浦县1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受到卫生部通报表扬。
逐步推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落实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精神卫生的社会和公众教育,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在福州台江、闽清开展重性精神疾病防治队伍建设项目,推进精神疾病的社区防治和管理工作。开展全省成人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初步建立全省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监测系统。
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创建卫生城镇工作力度,对全省26个2002年以前命名的省级卫生城市(县城)按新标准进行重新认定,新创了龙海、诏安两个省级卫生城。到2005年底,世行贷款第四期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项目基本实施结束,可改善5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卫生,完成3800多座卫生厕所建设。认真执行全国的改厕项目,完成了170人次的改厕人员技术培训和62万人次的改厕宣传教育,并重点抓好6个省级改厕项目县的改厕工作和福建省农村水质监测点的水质监测。结合创卫和爱国卫生月活动,城乡广大群众积极开展除四害和环境卫生整治,漳州市达到“无烟先进城区”、莆田、南平市达到“无蟑先进城区”标准。
卫生监督执法 加强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卫生监督执法。制定健康相关产品抽检计划,部署全省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抽检和专项整治工作。根据卫生部和省治理“餐桌污染”联席办要求,研究制定福建省食品卫生专项整治方案,重点对食品卫生许可情况和婴幼儿食品、食品添加剂等进行专项整治。积极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结合卫生防病工作,组织开展“苏丹红”、“病死猪肉”、灾区防病等食品卫生整治工作,组织开展学校及学校周边食品卫生安全督查工作。加强职业卫生监督,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证工作。
3000元的标准,共安排专项补助400万元;从2005年开始,省财政每年对承担农村公共卫生任务的乡村医生给予不低于60元的津贴补助。同时每年补助1000万元用于乡村医生培训,力争全省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所,健全农村卫生三级 “网底”功能。12月份,省卫生厅、财政厅、发改委联合督查了8个设区市、18个县(市、区)、35家村卫生所以及各受查地区的乡村医生培训分中心(点),并对项目的进展情况和督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通报。据统计,本次办实事项目共培训乡村医生30736人,建设空白村卫生所1821所,确定享受政府津贴乡村医生24310人,已补助24044人,占98.9%,已基本完成项目任务。
社区卫生和妇幼卫生工作 各地根据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总体规划,按照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因地制宜,积极构筑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一是充分利用区域内卫生存量资源,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功能与结构的合理调整;二是二、三级医院合理分流人员,延伸到社区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三是引入竞争机制,坚持公开、公正、择优的原则,通过法定招标等程序,鼓励社会力量开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有115个街道、769个居委会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分别占全省街道和居委会总数的75.16%、40.80%,覆盖人口为424.6万;已经各设区的市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12个。福州台江区、厦门思明区已初步形成以三级医疗保健机构、区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疾控中心为技术支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其他社会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2005年8月被命名为首批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福州市鼓楼、仓山区积极开展创建第二批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并通过国家复核评估。省卫生厅制定了《福建省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规范(试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与质量评估标准(试行)》,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管理。
积极实施降低孕产妇、婴幼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各项干预措施。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婚前医学检查的服务模式,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活动,要求各级婚前医学检查机构开展免费咨询指导,简化流程,抓住影响生殖健康的主要疾病开展检查。福州、厦门、漳州、莆田、泉州、三明等市的部分县(市、区)已开展免
品价格;普遍建立大金额病例、门诊处方、医疗收费分析、评议通报和公示制度,制定违规收费责任追究规定;部分医院试行单病种收费最高限额和门诊处方管理,明确每个病种所需的检查项目、住院天数。省卫生厅、各设区市卫生局还每月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所属医院医疗质量、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部分病种收费情况。
中医药工作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要求,进一步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做好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工作,组织171名考生参加2005年度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试的资格考核,组织开展2005年度报考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的2200余名考生报名资格审核工作。组织对64所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病历质量检查;对全省77家中医院的313名医务、管理人员进行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培训,进一步增强中医药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意识,提高应急能力。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组织有关专家制订并下发《福建省三级综合性中医院管理评价实施细则》。加强基层中医药工作,组织开展农村中医先进县、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建设评估验收,分别有沙县、福鼎、上杭3个县和思明、鼓浪屿、茶亭、苍霞等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验收。开展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组织开展国家级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中期评估和第二批省级重点专科(专病)评估验收工作,第二批省级重点专科有11个通过评审验收,全省中医重点专科增至21个。组织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13项,2个课题列入“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卫生科教工作 首轮福建省卫生教育联合攻关计划项目评审由卫生部组织国内权威专家组进行评审,129个申报项目经初筛和两轮评审后确定21个项目获资助并列入2005年度卫生部科研基金计划管理。启动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组织编写符合福建省实际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组织专家对80个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基线调查,建立福建省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基本信息数据库。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工作,培训学员660多人次。开展全省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建设规划调查,全省拟建设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2
32-910 金中安排近200万元专项经费给予资助。在成功选派第一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赴国外进修学习的基础上,继续选派20名左右优秀青年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发达国家的大学、科研机构研修、学习一年。做好全省卫生系统高级职称评审工作,组织开展全国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统一考试。
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加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力争全部达到执业助理医师以上或相应专业执业资格,对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制度。继续严格执行城市医生在晋升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农村累计服务一年的规定,积极推进农村卫生技术人员晋升中级以上职称时到上一级医院进修学习的制度。目前,省属医疗单位已派出300名卫生技术人员下乡,市级已有676名、县级已有916名卫生技术人员完成了晋升前到农村服务累计一年的工作;近年来,已经有5107人次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到上一级医院进修、培训。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对医学本科生毕业后赴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连续工作五年的,每年给予5000或7000元补助,已有龙岩、宁德两市的17名临床医学毕业生向我厅申报补助。宁德市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加强乡镇卫生院人才培养,每年按全县(市、区)乡镇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5%比例预算培训资金(每人年1.5万元计算),列入县(市、区)财政预算。龙岩市政府实施“百院建设,千人培训”计划,每年从本级财政安排20万元专项经费,作为乡镇卫生院人才培训专项经费。
行业作风和职业道德建设 深入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和创建“全国医德医风示范医院”、“诚信药房”活动。以抓好医疗服务收费、合理用药、合理检查、药械采购、医疗服务信息等工作为重点,推行院务公开“抓本级、带系统、促基层、求实效”活动,着力在抓深入、抓巩固、抓提高上下功夫,各医院采取各种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认真进行整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督查活动,确保整改工作的落实。结合卫生部追授省妇幼保健院原名誉院长夏美琼同志为“人民健康好卫士”称号及先进性教育活动,全省卫生系统深入开展学习夏美琼同志活动,组织13场巡回报告会。评选100名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把学习全国、全省的先进人物与卫生系统身边的典型结合起来,努力在全省卫生系统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氛围。
112
第二篇:以党风廉政建设为龙头,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以党风廉政建设为龙头,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文章作者:helen1230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6月24日10:56
以党风廉政建设为龙头,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xxxx医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医院。医院占地50余亩,编制床位700余张,设有60余个临床医技专业和xxx市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成都市医学放射免疫检测中心以及生殖实验室。新一届班子在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卫生部、省厅、市局要求,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为指导,以党风廉政建设为龙头,以制度化管理、流程化管理、量化管理、委员会管理为规范,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重点,以创建诚信示范医院为契机,促进医院发展,取得较好成效,业务收入逐年稳步上升,2005年1-5月,医院门诊诊治病人209354人次,同比增长1.2%;急诊诊治病人19470人次,同比增长2.3%;入院人次6275人次,同比增长7.0%;出院人次6101,同比增长6.8%;床位周转9.2次,同比增长7.0%;床位使用率91.7%,同比增长6.1%;皮肤科达到日门诊量千余人次的历史新高,全院未发生医疗事故。门诊病人问卷满意率93.9%,住院病人问卷满意率93.8%,电话回访出院病人满意率95%。我们深切体会到党风廉政建设的宗旨是让百姓满意;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铸造百年老院诚信品牌的根本。该项工作旨在成效、重在落实、贵在坚持、功在平时。现将我院具体做法汇报如下:
一、从“三个不满意”中寻找党风廉政建设的路子
尽管医疗行业一直致力于作风建设,但仍然存在政府不满意、群众不满意、医疗行业自身不满意的现实,集中起来大致为服务态度、医疗收费、技术水平、就医环境、价值取向等。医务人员在自身努力和社会反响之间难免出现思想的困惑:生命危难时,群众看见我们挺身而出,一心赴救,舆论令人鼓舞;灾害平息后我们仿佛又成“白狼”,舆论让人不平。面对舆论压力和职工现状,党政班子认为:职工中崇尚职业道德,甘于奉献精神是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的成效,也是医务人员队伍的主流;“三个不满意”反映出医疗行业不尽人意的客观现实,折射出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的行业作风建设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要把不满意的压力变为工作的动力,为此班子确立深入进行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思路:抓诚信服务,带动行风建设;规范医疗行为,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加大监管和惩治力度,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大堤。
二、抓诚信服务,带动行风建设,让群众可闻、可见、可感
行业作风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具化,满意不满意,群众最有发言权。党政班子和全院职工扑下身子抓实干,切切实实讲诚信。
(一)、抓教育,转变观念
“政策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转变干部的管理观念和服务理念,以点带面,促进职工队伍建设。今年,医院对全院管理干部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封闭式培训,邀请xxxx公共管理学院、xxxx医学院、xxxx科技大学、xxxx律师事务所的教授、律师,分别进行了《医院文化建设与管理》、《全成本核算》、《市场营销观念的建立与演变》、《领导艺术》、《人力资源与管理》、《医疗纠纷与处理技巧》6个专题讲座,开设了《服务,多走一步》、《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2个电教讲座,下发《没有任何接口》的自学读本,采取讲授、集体自学、座谈讨论、笔试等形式,强化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开拓服务眼光、提高服务技能。树立标杆,学有方向。
(二)、抓实效,营造氛围
“勤慎服务,品德为先”,是xxxx院前身时期提出的一条“院训”,诚信服务是百年老院不衰的品牌,今年,新一届班子在市政府、市局为民办实事精神的指导下继承传统,走出历史,创新思路,确立了“以诚信服务,创品牌效益”的战略思路,提出“以病人为中心,视病人为朋友”、“让病人满意从跨入医院开始”的响亮口号,用大红横幅悬挂门诊大厅、内外科大楼及外墙等处,以眼球效应引领和带动职工。党政班子召开各级各类人员会议20余次,要大家明确形势,了解现状,认识危机,并层层动员,反复宣传,形成合力。全院开展评选“精诚服务好职工”活动,每季度评选一次,年内在评选出的“精诚服务好职工”基础上评选出十佳医务工作者。目前,已对一季度评选出的53名好职工进行了表彰。医院组织《我是xxxx医院人》演讲赛,用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生动个例营造服务病人,争当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的良好氛围。
(三)、抓落实,追究责任
全体护士长以上的管理干部与院长签订《创诚信示范医院责任书》,实行诚信服务、行风建设责任追究制,并与科室目标考核挂钩。
(四)、抓服务,做好方便病人的“细活”
2005年,我院着力抓好解决病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继原有的200余个优质服务举措基础上,又实施了一系列措施。
1、改造和再造服务流程,减少繁琐就诊程序。设置了门诊、急诊就诊流程、入院病人接待流程、社保病人就诊流程、住院检查流程、结帐流程等六十个服务流程;印制了门诊就诊指南卡,告知专家、专病时间、行车路线、急救电话等;编辑了导医报,介绍专科、专家、健康知识、医院开展的新业务等。
2、增添服务举措和设施,方便病人。引进干式生化仪,把门诊开展的检验项目全部集中于门诊检验室做,改变以前某些检查项目需病人送检到外科大楼住院部检验室现象,结束门诊病人来回奔波的历史,还保证了受检当天出检验报告;实行全天候抽血,保证病人随到随检;应病人需求,增加专家门诊人数;周日、大假日开设专家门诊和择期手术;星期六在门诊皮肤科病人最集中的楼层增开收费窗口;星期天为社保病人办理出院手续;在门诊五楼增设收费窗口,实现门诊大楼各楼层收费;内外科结帐处增加“预审清单打印机”,解决排队等候现象;增加门诊收费、取药窗口,保证了排队等候时间不超过15分钟,对此成都日报、成都商报等媒体作了暗访、报道;各窗口延迟下班时间,做到“见排长队不下班”;内外科大楼增设服务台和导医人员,招收9名礼仪职中毕业生充实导医队伍,以礼貌、温馨服务指导病人就诊;门诊增加9台轮椅,供推送老弱残疾病员使用;成立了陪检服务队,专职负责推送急危重病人检查1225人次、2250项次,真正把病区工人还给病人;门诊各楼层增设饮水机,为病人免费提供一次性水杯50000余个;中午12时为部分还在等候就诊的病人赠送自制糕点近2000人次,受到各媒体的争相报道。
3、把困难留给职工,把方便让给病人。职工泊车于院外街道指定处,把院内停车场让给病人使用;院内职工自行车棚移至家属区,将原址改建为供病人休息的绿荫带;电梯工提前15分钟上班,进入电梯间服务;全院减小说话的分贝,工作区将手机“响铃”关闭,规定在操作中、抢救危重病人、交代病情时不得接听手机,还安静修养环境给病人;腾出医生值班室供收治病人用;取消门诊取药窗口的玻璃隔断,与病人零距离接触。
4、不断改善就医环境。装修外科大楼,增加门诊各楼层走道座椅57张和内外科大楼结帐处窗口座椅10余张,方便病人等候时休息;租摆了40余株盆栽绿色植物于院门、门诊大厅、各楼层,摆放了3200余盆鲜花于院内,增加绿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粉刷花架走廊和部分楼房外墙,油漆了铁制垃圾桶;在外科大楼播放轻音乐,舒缓病人紧张、焦虑心情。
5、规范着装,标志醒目。更换和购置浅蓝色护士服800余套,为急诊科医护人员和急救车驾驶员统一着装;全院职工更换标识明晰的服务牌1000余个。
6、尊重病人隐私,增加病人就诊安全感。在门诊收费、取药、外科结帐窗口处设立“一米线”,保证秩序、增加病人的“放心感”;各诊室实行“一医一患”制,保证诊室的安静、有序和病人“隐私权”;加厚注射室屏风,保护病人“隐私”;增设几十个“温馨提示”,告之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增添防盗、防滑、防噪等提示标牌,还安全感给病人。
7、延伸院内医疗服务。各病区增加护理需求登记本,开设预约住院服务;增设家庭护理咨询网;今年免费开设20余堂健康讲座和20余次义诊服务,为3000余人次提供咨询,发放健康资料,网上为市民提供健康服务,14700人次点击。
8、医院根据病人需求,实行“优质服务院长特批制”,凡是能满足病人需求的紧急服务事项,直接由院长批准并在第一时间办理。食堂开展饮食质量问卷调查,每月向病人和职工发放问卷调查表,主动征求意见,不断提高膳食质量,改进送餐服务。这些可闻、可见、可感的服务举措,受到群众好评,接受媒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暗访,各媒体将暗访结果予以客观报道。
9、加大对营运成本的监管力度,压缩挤干不合理开支的“水份”,在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与国际日益接轨的现实下,医疗成本的不断增加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降低病人的费用又不影响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是新形势下医院管理面临的崭新课题。我院为此成立了经营管理中心,对总务、设备等所辖部门及环节进行全方位经济核算和成本控制。每月以量化标准对各科室各部门进行严格的督查,其结果与经济挂钩。医院还对职能科室实行办公用品量化核定;成立网络中心对全院计算机耗材集中申报统一购买,达到物品的零库存。一系列措施受到明显成效,今年一季度全院用水、用气较同期分别减少两万多元。3-4月,医院收入增加17%,人均住院费用仅增加0.64%;呈现收入增加与工作量增加成正比、病人费用反而降低的正态分布现状,达到通过整顿收费、监管合理收费、对内节支,控制医疗成本,让利病人的理想效果。
三、规范医疗行为,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让制度可遵行、可 操作、可落实
(一)、严格制度,有章可循
在已有的360余条管理制度、320项岗位职责、200多项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值今年医疗质量管理年,制定出《医疗、护理质量督查制度》,涉及临床、医技科室,涵盖三级医师查房、会诊、交接班、病历书写、危重病人抢救等医疗、护理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制定下发《200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实施意见》;建立基建、设备、大宗耗材招标成立库;制定《基建工程及设备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医德医风巡查制度》、《实行出院病人回访制度》、《加强病人投诉管理规定》、《医德医风奖惩制度》、《关于加强医疗缺陷管理的规定》、《药品招标管理制度》等。
(二)、再造流程和量化管理,不断规范医疗行为
为了将党风廉政建设和诚信服务落在实处,医院以客户(患者)为导向,从病人需求和满足病人显性和隐含需求目的出发,着手通过内部管理流程的再造和不断改造,精心设计一系列活动量化管理标准,使制度具有可操作性、指导性。如《医疗护理质量标准》、《医德医风、优质服务、行风查巡评分标准》、《设备质量管理标准》、《总务查房考核标准》、“基建、设备、大宗耗材招标流程,病人接待处理流程,医德医风查巡流程,上门回访病人流程,门、急诊、住院病人接待流程”等。加强医疗服务行为的规范,构建科学化、系统化的现代医院管理平台。实施高效率、全方位、多环节医疗服务质量监管,打破以前集多种职能为一体的院长质量行政查房形式,组成医疗护理质量督查队、医德医风查巡组、医疗设备督查组、医院感染督查组、总务后勤质量督查组,每周从五个方面全面铺开深入病区进行跟踪督查。督查组当场指出受查科室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科室负责人签署整改措施,督查考核结果以百分制量化。
(三)、严把关口,保障群众利益
1、规范医疗收费行为。医院建立了院级领导、主要职能科室、病区监督员的三级物价管理网络;实行医疗价格公示制(门诊大厅、结帐处、检验科等处设有价格公示屏、牌)、门诊病人药品清单制(为每一位病人打印药名、规格、药价的明细清单)、住院病人费用清单制、出院费用预审清单制;设置病人费用查询机、药价电子显示屏;把医疗服务和药品执行情况纳入医疗、护理质量督查和医德医风查巡、年终目标考核,与科室奖惩挂钩。
2、多环节对大处方进行监控。由纪委、药剂科、财务科分别定期定额抽查大额处方,每季度组织“处方督察组”对“疑问处方”进行分析、“确诊”,在院周会上将“大处方”运用多媒体进行“曝光”,对违规者分别予以质询谈话、经济或行政处分。
3、加大对科室用药比例的控制和加强门诊医生用药情况的监管。年初,医院调整了各科药品比例,并作出严禁超比例硬性规定,并定期通过微机网络监测门诊医生“异常”用药苗头,从源头上加以治理。从4月份的总收入同比增长11.9%、医药之比为59.3:40.7的数据中就可反映出诚信服务的实效与经济收入中含金量的关系。
4、严格实行药品招标采购。由党政纪和药事管理委员会共同在中标药品中选择医院用药,2005年一季度,集中招标采购药品金额1120.42万元占医院用药总金额比例84.5%。
5、院务公开,职工决策。坚持院长院务公开接待日制、院务委员会和职工代表联席会制、院务公开向科务公开延伸制、中层干部竟聘上岗民主监督制。凡医院发展的重大举措、大型设备的购置、基建工程的招投标等都实现了民主决策、集体定夺。5月18日召开了2005设备招标论证会,对临床科室申购的38台近3000万元的医疗设备逐一进行了论证,最后集体形成购置26台价值约2000万元设备的一致意见,保证了纪监关口的前移。
四、加大监督和惩治的力度,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大堤
我院的做法是:责任监管、预防为主,警示“触电”危险区,构建“红包”回扣不能收、不敢收、不必收的监督约束机制。
(一)、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构建反腐倡廉的工作格局。2005年,调整了新一届班子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区,实行院长一手抓管理,一手抓医德医风的一岗双责制,坚持谁分管谁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班子成员负责督促检查纠正责任区不正之风和查处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各责任人及时向班子通报责任区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党政一把手负责向局党组局纪检组汇报医院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二)、加大重点科室、重点人员的教育力度。重点召集设备科、总务科、财务科、人事科、药剂科负责人和采购人员专题传达省市纠风工作精神,学习卫生部八项行业纪律,要求坚决杜绝“红包”、回扣。
(三)、把党风廉政教育纳入新进职工的岗前教育。由院长、党纪委书记作医德医风、廉洁行医专题讲座,并举行就职上岗前庄严的“廉洁行医”宣誓仪式。
(四)、建立职工医德医风考核制度。医德医风考核与职工考核同步进行,考核结果与晋职提薪挂钩,实行医德医风一票否决制。
(五)、量出腐败的“警戒线”,强化“珍惜今天岗位”意识。继续组织职工学习卫生部八项行业纪律,组织收看“汉源事件背后”等反腐教育片,公开“六不准”要求及举报电话,发放门诊、住院病人问卷500余份,行风监督员问卷300余份,保证医务人员廉洁行医行为受到社会监督。
(六)、倡导医患和医商共尊“廉洁行医”的社会风尚,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制定《“廉洁行医”医患知情书》发至病人手中,知情书中明确医务工作者不得索要和收受“红包”、患者不得送予“红包”等事项;进一步完善《药品购销廉政合同书》《医疗设备购置廉政合同书》,要求经销商不得以任何名义和形式给医务人员开单费和回扣,违者医院将立即中断其供销关系及取消招投标资格。
(七)、建立高效的病人投诉处理机制。病人意见最能反映他们的需求和医院存在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病人投诉处理机制,今年医院增添了《处理病人投诉管理规定》、《出院病人回访制度》、《医德医风巡查制度》、《医德医风奖惩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对接待处理病人投诉、出院病人回访流程以及医德医风巡查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卫生局将我院《处理病人投诉管理规定》转发给市属各医疗卫生单位作为范例推广。医院采取主动听取病人意见的做法,组建了出院病人上门回访组,坚持每月上门回访病人20个,电话回访病人20名、信函回访病人30名;继续坚持科室、院优质办、行风办不定期随机发放“病人就医意见卡”、“门诊住院出院病人问卷调查”;对外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分布于全院的“病人意见箱”每日开启,有完善的院长接待日制度。1-5月电话回访病人115余人,上门和信函回访病人150余人。凡核查属实的病人投诉,医院决不姑息,严惩不怠。4月1名医务人员被病人投诉在诊治过程中收现金未及时提供发票,行风办接到投诉后,立即进行调查,经核实,按照医院有关规章,责令当事医生立即退还病人全部现金,当面向病人道歉,求得病人谅解,同时医院追罚10倍现金,扣发当月奖金,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在全院大会上公开检讨。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1-5月我院医务人员拒收“红包”9人次,金额1900元,未发现收受“红包”回扣者,收到锦旗27面、红报18张、表扬信21封,受到新闻媒体报道408次,其中中央电视台报道4次。Xxxx报3月15日以“百年老院再铸‘诚信’品牌”,4月27日以“继承传统,走出历史,创新服务——从细微处看xxxx医院真心创‘诚信示范医院’”为题,对我院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一系列服务进行了详细报道,受到广大群众及患者的充分肯定和赞扬。3月29日党办“病人来访登记本”上记载着一位来自门诊输液病人的真诚话语:“我觉得一个好的医务人员,无论时时刻刻都在为我们病人着想,替我们分忧,在别人看来,他们做的是小事,但对我来说,却是一辈子难忘的真情,但如果没有这些小事,又怎能体现他们是在为我们病人做实实在在的事呢?”内科一位病人在表扬信中深情地写道:“医院是伤痛、忧患、孤独、绝望的聚集地,本是一个苦难所,但因为有了白衣天使的存在,这里阳光灿烂无比,希望永驻,好似一座天堂。一粒沙里看见世界,一滴水里看见天堂;把有限放在掌心,无限就在刹那间永恒”。
市行风评议员政协代表组和人大代表组、诚信示范医院专家考评组到我院检查后,对党风廉政和诚信服务寓以了充分肯定。省政府授予我院“省文明单位”、省委组织部授予我院“共产党员实践‘三个代表’示范党组织”、市委授予我院“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虽然我院在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中取得一些成绩,但离人民的需求、上级领导的期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深知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书记强调反腐倡廉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表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我们一定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牢记党的宗旨,活跃思路、创新方法,不断探索从机制和源头上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路子,努力把医院建成人民满意、患者放心、群众信的过的医院。
第三篇:探索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新途径
探索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新途径
“看病难、看病贵”多年来一直是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医改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对这一涉及百姓民生的话题,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看法,由此也产生不同的理论研究与舆论争论。争论的焦点有二:一则产生“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到底归责于谁?二则医疗运行到底该如何才
能让群众认为看病“不难”“不贵”?下面,笔者通过自己在基层医院工作的一些经历感受及对相关行业部门相关人群的调查采访,对这民生话题做些粗浅的探讨,期望对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缓解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及构建和谐卫生有一定裨益。
一、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分析
(一)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表现
“看病难”难在:(1)路途遥远,求医不方便,特别是对一些偏远山村的农民。(2)医疗机构技术力量薄弱,难以满足医疗需求。如医务人员业务差,诊断设备差,设施简陋,诊断不清,治疗效果差等。(3)医疗机构服务不到位,如医院的科室设置布局不合理,程序复杂,少数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存在门难进,脸难看。(4)大医院人满为患,挂号、取药、候诊排长队存在“难等”之难。
“看病贵”贵在:(1)药费贵(2)检查费贵(3)一些特殊治疗器械贵(4)过度治疗,小病大治拖治产生不合理费用。
(二)“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分析
通过医院目前的一些现状,结合医疗运行的一些机制我们不难分析,“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在于:
(1)村级医疗机构地理环境限制及卫生行政部门对村级医疗机构配置不到位导致不少农民就医“行路难”。
(2)一方面政府对卫生投入不足,影响了医院设施的更新完善、设备的添置、人才的培训、技术项目的开展等,导致医院的医疗救治能力差,影响了群众就医高效快捷;另一方面医院自身经营水平有限,无能力解决自我发展的经济投入,影响了医疗服务能力。
(3)医院管理不到位,内部约束机制不全不力,个别医务人员素质差,导致群众看病难。
(4)卫生材料价格虚高,药品流通领域管理不规范,流通环节层层加码,药品降价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加重了“看病贵”的程度。
(5)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医疗事故处理实行“举证倒置”,出于自身防范目的,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过度检查,增加了病人的医疗负担。
(6)医学科技在发展,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和新材料在不断运用,诊疗手段的进步,患者在享受到安全、准确、快捷的诊疗服务的同时,支出费用相应提高。
(7)医院是在物价不断上涨的市经济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医疗卫生费用上涨是医学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一定幅度内增长不可避免。
(8)医院为了生存与发展片面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科室或医生为完成目标任务,提高效益工资,采取过度治疗行为,加大了患者的负担。
(9)个别医生职业道德败坏,只为追求回扣、提成,大处方乱开药;个别医生基础理论差,诊治水平低,只知借助大型设备检查或滥检查;个别医生为泄心中不满,把情绪带到医疗工作,迁怒于患者身上发泄或“狠宰”。
(三)“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到底归责于谁
根据上述的成因分析,我们不难理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一种综合性问题,不能单归责于某一行业某一部门,它是一问题链,其中涉及物价部门对药价及特殊医疗器械的审批定价,涉及药监部门对药品及医疗器械的流通监管,涉及政府的投入,涉及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执法,涉及医院的内部经营管理,涉及院长的管理能力与素质,涉及医生的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光解决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彻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难题。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医疗费用产生的关键环节是医院,医院应是医疗费用的“守门员”,医院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的缺失将导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加剧升温。正是现行医院“点菜”别人(患者、政府、单位)“买单”的医疗运作机制,加之某些主客观原因,才导致医生、医院、药商、药厂出现不少乱“点菜”、乱“买菜、”多“点菜”、多“卖菜”、乱“卖菜”、乱“做”菜现象,因而也就导致人们对他们口诛笔伐。所以,如何探索新的“三医”(医疗、医保、医药)运行体制与机制是重中之重的工作,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核心举措。另一方面要摒弃一种看法,认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就是目前政府投入不足,只要政府加大投入问题就迎刃而解。其实并不然,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政府投入固然十分重要,但不可忽视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竭制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和流失,盘活现有大量闲置的资源,规范并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益。
二、努力探索医疗运行新机制,寻求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新途径
(一)完善县-乡-村医疗服务网络,切实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建设
1、探索“院办院管”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机制,走集约化、集团式、连锁式经营管理模式。把村卫生所的主办权转变为乡镇卫生院主办,村卫生所是卫生院派出的分支机构,经营上统一管理、统一经济收入与支出,改变以往各自为战、单打独斗、恶性竞争的局面,使多个单一利益主体变为以乡镇
卫生院为中心的一个综合性利益主体。在扩大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以“小航母”的实力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1)合理设置村卫生所,减少卫生所数量,适当扩大村卫生所规模,控制服务半径和覆盖人口。(2)村卫生所建设立足高起点、高标准,卫生所的场所、人员、医疗设备、药品等按卫生部颁布标准建设。经济来源采取村里投一点、镇财政补一点、卫生院添一点。(3)树立品牌意识,把村卫生所都冠以“×××卫生院×××村医疗点”。规范医疗服务,保证药品质量,让农民得到安全、快捷、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4)积极稳妥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在服务模式上变过去的“坐堂行医”为“送医上门”; 在服务内容上,由过去单纯的医疗转向集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服务; 在队伍建设上,转向培养全科人才为主; 引入慢性病防治机制、开展慢性病的普查普治;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所之间随时“双向转诊”。
2、切实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人才资源是卫生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卫生工作面临的困难很多,最大的困难是缺乏人才,主要表面在三个方面:一是医疗卫生单位缺乏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不少单位的领导拥有专业技术优势,缺乏管理经管和统筹协调的经验。二是医疗机构缺乏突出的科技人才。三是农村和社区缺乏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全科医生”人才。人才缺乏的状况不解决,再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精廉的设备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3、开展对口帮扶,实现人才技术资源共享。一是科学调配县级医疗机构技术资源支援乡镇卫生院建设,促进乡镇卫生院发展。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各个乡镇卫生院发展状况,针对技术力量最薄弱环节,统筹安排应予支援的技术人员,在县级医院派出技术水平较高、专业对口的技术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年限半年至一年,其间肩负该卫生院专业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解决该卫生院该专业的缺陷。二是争取县级医院以上技术力量支援全县的医疗建设。
4、切实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一些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的问题与管理不善、执行规章制度不严、约束工作人员不力有直接关系。一方面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医疗质量评估制度、合理用药监督制度、信息公开公示制度、群众评议评价制度、财务经费管理制度、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等,靠制度调动积极性,靠管理规范服务行为,经常性检查监督。另一方面,医疗卫生机构领导要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自身素质与管理能力,其主要任务应该是抓严格管理,抓建章立制,抓肃风整纪,抓检查监督,抓激励教育、抓组织协调,做到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秩序,向管理要人才,向管理要纪律、向管理要效率,向管理要效益。
5、从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入手,激活医务人员危机感、责任感与使命感。人事制度改革可推行人事代理制,真正打破“铁饭碗”,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聘任制。分配制度中绩效考核不能光与业务收入挂钩,要把服务数量、控制单病种医疗费用、减少住院日、控制药品比例等相结合考核分配,引导医生靠增加服务数量与提高服务质量来增加业务收入。
(二)加强卫生监督,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切实维护群众就医权益
长期以来,卫生系统的行业监督比较薄弱,很多检查流于形式。有些医疗卫生机构法制观念淡薄,令不行,禁不止,致使违法违纪问题时有发生,医疗机构诊疗行为不规范等严重损害了群众就医权益,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与医患矛盾不断激化,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明确卫生监督的任务和职责,健全卫生监督工作的运行机制。应建立执法责任制,对卫生监督机构失察、失职行为要实行严格的问责制,明确任务,责任到人,保证卫生监督的主动、公正和效率。重点要抓好四个环节的监督检查:
1、打击非法行医。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等违规行为。严格对医疗机构的执业资格、执业范围及医疗人员的执业资格、执业注册进行监督检查。
2、完善医疗质量监测检查和评估制度,定期开展诊疗规范的监督检查,查处滥检查、乱开药、诊治不规范等行为。可根据卫生部有关诊疗规范,结合当地实际,组织技术专家制定相关的诊疗规范手册。成立专门的技术专家评议督查组,定期组织到医疗机构抽查,特别是对临床用药进行督察质询,从医疗费用控制、住院日控制等方面综合评价考核,对不合格或严重超标准者予以严厉查处。
3、紧紧围绕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认真查处红包、回扣、开单提成和乱收费等违法违纪行为。完善举报制度,敢动真格,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4、切实加强对院长负责制的督查。医院的改革与发展成果如何,院长的能力与素质非常关键,加强对院长的考核与监督非常必要。要加强对医院的卫生目标工作考核,加强对院长的管理水平、廉政建设、工作成效的考核。建立院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基建项目公开招标制度,医疗器械和药品统一招标采购制度等。在努力“开源”的同时开展好“节流”,节约各项开支成本,建立起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进一步规范药品流通领域的管理
加强对药品及医疗器械价格的宏观调控,在保证生产厂家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让利于民。深入整顿和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加大对流通环节的监督力度,杜绝进入医院的药品及器械价格层层加码。
(四)建立和完善农村及城镇健康保障体系。
坚持政府引导,自愿参加的原则,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坚持大病统筹小额门诊补助相结合,规范管理与方面群众相结合,建立和完善符合当地实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及城镇医疗保险制度,逐步缓解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保障群众基本医疗,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在运作上做到“四个规范”:一是规范机构设置,二是规范资金的筹集,三是规范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四是规范医疗服务。可探索将参保人员的医保费用连同医保责任按人头包干给具备一定条件的“首诊定点医院”,费用超支不补,结余归医院,变医院“点菜”别人“买单”为医院“点菜”医院自己“买单”,促使医院不该点的“菜”自觉不去乱点,从而最有效控制资源的浪费和流失。
(五)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施健康“民生工程”的保证
卫生工作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人民群众往往通过医疗卫生服务看经济发展成果,看政府管理的水平,看党风廉政建设,看社会和谐公平。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医疗服务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但如果差距过大长期得不到解决,不仅会影响国民健康素质,还会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影响群众对经济发展的信心。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健康权益是政府的一项重大职责,必须把它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国民素质的大局中去统筹谋划,安排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一方面体现对卫生的投入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发展、管理、统筹、协调卫生事业的支持上。
总之,产生“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医院是矛盾的集聚地,但不是问题的“发源地”。过分责难医院或只要求医院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不恰当的,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正确理解“看病难、看病贵”成因的复杂性,充分认识在现阶段国民不富裕的情况下,解决这一问题的艰巨性,既不无所作为,也不能急于求成。要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长期不懈共同努力,才能够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第四篇:医院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措施
医院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措施
当前,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人民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形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虽然有其复杂的背景和因素,但卫生部门责无旁贷,为认真贯彻省卫生厅“关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精神,根据我院实际,制订以下实施方案。
一、以“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充分认识解决其问题的重要意义。院领导在每周的行政查房和日常临床业务查房中应了解情况,查找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具体措施。各科室负责人为落实本办法直接责任人,必须切实按要求抓好落实。全院医务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要求转化为自觉行为,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真正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具体措施落到实处。
二、简化就医流程。处方划价和收费合并为一个程序;各项检查由医生划价;抽血生化检验在抽血处编号。加强导诊人员的管理,提高服务态度和工作责任性,指导农村低文化人群就诊。规范门诊各诊室各窗口标识,确保患者在门诊就医方便快捷。
三、畅通“急救绿色通道”,对急诊抢救病人,各科、各岗位应给予优先,特殊情况先做检查和抢救,后催交费用。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对首诊的病人应认真负责检查和处理,需转科或科间会诊的危重、疑难病人,首诊医生应亲自与有关科室接洽,不得推诿病人。在邀请急会诊时,被邀科室应随叫随到。各检查科室应认真落实医院制订的限时服务措施。为病人提供更加快捷的限时医疗服务。
四、认真落实于医字[2004]28号《关于开展向社会服务承诺活动的实施方案》,切实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坚决纠正收受“红包”、“回扣”开单提成“、乱收费等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进一步执行和完善“群众满意医院”创建活动中制定的各项便民服务措施,切实方便病人就医。
五、努力缩短平均住院日,外科手术科室要做好相互协调工作,合理调配手术人员、手术时间和手术设备等资源。切实解决影响平均住院日的“瓶颈”问题,择期手术的术前住院日一般不超过3天,急诊手术确保随时开展。
六、严格滥做大型检查和滥使用贵重药品,各项大型和特殊检查、贵重药品使用必须实行“知情同意签字制”,必须将检查和使用的必要性向患者或家属告知清楚,经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后方可实施。
七、保证检查项目的有效连贯性、针对性,应根据患者病情及诊断趋向,合理选择各种检查项目,避免盲目检查、重复检查。收入住院病人时,一般患者在门诊检查的临床检验、心电图图、B超、X线、CT以及内窥镜等检查报告单可收入住院病历,并在门诊病历中注明,住院后一般不重复检查。因病情变化确需进行复查时,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清楚。好范文版权所有
八、对省内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出具的临床检验结果,凡尚未超出该检验项目周期性变化规律所允许的时间、在不影响正常诊断治疗、患者又同意检验单能随同病历保存并作为诊疗活动依据的(在病历中注明),医院可对其予以认可。凡省内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拍摄的部位正确、影片质量可靠、达到诊断要求的X线片及CT片,患者又同意随同病历保存的,医院可不重新拍片,可根据该影像学资料作出诊断结论,并存入病历(在病程记录中注明),作为诊疗活动的依据。
九、严格执行赣州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有关规定,对所有列入招标采购的药品和一次性医疗用材料按招标渠道和程序进行采购。切实加强高值和特殊医用耗材购置、贮存和使用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医院设备采购领导小组招标确定的配送单位和程序进行采购,杜绝假冒伪劣医用耗材进入医院,应配置不同档次的医用耗材,以适应不同消费层次患者的需求。
十、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省卫生厅制定的《江西省医疗机构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办法》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分级管理规定。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不断规范临床用药。
十一、加强临床用药的监督工作,全院药品和检疗费用的收入比例争取控制在合理范围。坚持每季度对全院用量前十位的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对于经医院药事委员会认定为使用明显不正常的药品及时进行调整,明显不合理的品种给予淘汰。每季度对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情况进行一次抽查和评价,并在内部通报抽查评价结果,把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情况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十二、严格执行国家医疗收费标准,做到不自立项目收费、重复收费、分解收费、超标准收费。产科平产和剖腹产实行费用最高限价,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增加最高服务限价的手术单病种。规范核算方式与职工奖金分配,不搞开单提成,医务人员奖金分配不与所在科室收入直接挂钩,不与药品收入、辅助检查直接挂钩。
十三、落实对困难群体的
第五篇:探索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新途径
新锐精品文档
分享文档帮助你我 快乐工作阳光生活
【文档标题】
探索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新途径
【文档内容】
看病难、看病贵多年来一直是社会反响强烈的热门、难点问题,也是医改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对这一涉及百姓民生的话题,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懂得不同的意见,由此也产生不同的理论研究与舆论争辩。争辩的焦点有二:一则产生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到底归责于谁?二则医疗运行到底该如何才干让群众认为看病不难不贵?下面,笔者通过自己在基层医院工作的一些经历感受及对相干行业部门相干人群的调查采访,对这民生话题做些粗浅的探讨,期望对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缓解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及构建和谐卫生有必【新锐制作 皆为精品】 定裨益。
一、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分析
(一)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表现
看病难难在:(1)路途遥远,求医不方便,特别是对一些偏远山村的农民。(2)医疗机构技巧力量单薄,难以满足医疗需求。如医务人员业务差,诊断设备差,设施简陋,诊断不清,治疗效果差等。(3)医疗机构服务不到位,如医院的科室设臵布局不合理,程序复杂,少数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存在门难进,脸难看。(4)大医院人满为患,挂号、取药、候诊排长队存在难等之难。
看病贵贵在:(1)药费贵(2)检查费贵(3)一些特别治疗器械贵(4)过度治疗,小病大治拖治产生不合理费用。
(二)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分析
通过医院目前的一些现状,联合医疗运行的一些机制我们不难分析,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在于:
(1)村级医疗机构地理环境限制及卫生行政部门对村级医疗机构配臵不到位导致不少农民就医行路难。
(2)一方面政府对卫生投入不足,影响了医院设施的更新完善、设备的添臵、人才的培训、技巧项目标开展等,导致医院的医疗救治能力差,影响了群众就医高效快捷;另一方面医院自身经营程度有限,无能力解决自我发展的经济投入,影
【新锐制作 皆为精品】
疗工作,迁怒于患者身上发泄或狠宰。
(三)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到底归责于谁
根据上述的成因分析,我们不难懂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一种综合性问题,不能单归责于某一行业某一部门,它是一问题链,其中涉及物价部门对药价及特别医疗器械的审批定价,涉及药监部门对药品及医疗器械的流通监管,涉及政府的投入,涉及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执法,涉及医院的内部经营管理,涉及院长的管理能力与素质,涉及医生的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光解决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彻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难题。但是我们要苏醒地看到,医疗费用产生的要害环节是医院,医院应是医疗费用的守门员,医院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的缺失将导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加剧升温。正是现行医院点菜别人(患者、政府、单位)买单的医疗运作机制,加之某些主客观原因,才导致医生、医院、药商、药厂涌现不少乱点菜、乱买菜、多点菜、多卖菜、乱卖菜、乱做菜现象,因而也就导致人们对他们口诛笔伐。所以,如何摸索新的三医(医疗、医保、医药)运行体制与机制是重中之重的工作,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核心举动。另一方面要摒弃一种意见,认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就是目前政府投入不足,只要政府加大投入问题就迎刃而解。其实并不然,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政府投入固然十分重要,但不可疏忽的另一个问题
【新锐制作 皆为精品】
×××村医疗点。规范医疗服务,保证药品德量,让农民得到安全、快捷、优质、价廉的医疗服务。(4)积极稳妥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在服务模式上变过去的坐堂行医为送医上门; 在服务内容上,由过去单纯的医疗转向集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导、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服务; 在队伍建设上,转向造就全科人才为主; 引入慢性病防治机制、开展慢性病的普查普治;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所之间随时双向转诊。
2、切实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人才资源是卫生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卫生工作面临的艰苦很多,最大的艰苦是缺乏人才,重要表面在三个方面:一是医疗卫生单位缺乏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不少单位的领导拥有专业技巧优势,缺乏管理经管和兼顾和谐的经验。二是医疗机构缺乏突出的科技人才。三是农村和社区缺乏为群众供给基础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全科医生人才。人才缺乏的状态不解决,再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精廉的设备也难以有效施展作用。
3、开展对口帮扶,实现人才技巧资源共享。一是科学调配县级医疗机构技巧资源援助乡镇卫生院建设,增进乡镇卫生院发展。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各个乡镇卫生院发展状态,针对技巧力量最单薄环节,兼顾安排应予援助的技巧人员,在县级医院派出技巧程度较高、专业对口的技巧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开
【新锐制作 皆为精品】
(二)加强卫生监督,进步依法行政能力,切实保护群众就医权益
长期以来,卫生系统的行业监督比较单薄,很多检查流于情势。有些医疗卫活力构法制观念淡薄,令不行,禁不止,致使违法违纪问题时有产生,医疗机构诊疗举动不规范等严重侵害了群众就医权益,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与医患抵触不断激化,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牢固。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系统建设,明确卫生监督的任务和职责,健全卫生监督工作的运行机制。应建立执法责任制,对卫生监督机构失察、失职举动要履行严格的问责制,明确任务,责任到人,保证卫生监督的主动、公平和效率。重点要抓好四个环节的监督检查:
1、打击非法行医。严正查处医疗机构出租、承包科室等违规举动。严格对医疗机构的执业资格、执业领域及医疗人员的执业资格、执业注册进行监督检查。
2、完善医疗质量监测检查和评估制度,定期开展诊疗规范的监督检查,查处滥检查、乱开药、诊治不规范等举动。可根据卫生部有关诊疗规范,联合当地实际,组织技巧专家制定相干的诊疗规范手册。成立专门的技巧专家评议督查组,定期组织到医疗机构抽查,特别是对临床用药进行督察质询,从医
【新锐制作 皆为精品】
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及城镇医疗保险制度,逐步缓解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保障群众基础医疗,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在运作上做到四个规范:一是规范机构设臵,二是规范资金的筹集,三是规范资金的管理与利用,四是规范医疗服务。可摸索将参保人员的医保费用连同医保责任按人头包干给具备必定条件的首诊定点医院,费用超支不补,结余归医院,变医院点菜别人买单为医院点菜医院自己买单,促使医院不该点的菜自觉不去乱点,从而最有效把持资源的糟蹋和流失。
(五)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撑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行健康民生工程的保证
卫生工作与国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干,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门问题,国民群众往往通过医疗卫生服务看经济发展成果,看政府管理的程度,看党风廉政建设,看社会和谐公平。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成员之间存在必定的医疗服务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但如果差距过大长期得不到解决,不仅会影响国民健康素质,还会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影响群众对经济发展的信心。保证宽大国民群众的卫生健康权益是政府的一项重大职责,必须把它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护社会牢固,进步国民素质的大局中去兼顾策划,安排安排。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撑一方面体现对卫生的投入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发展、管理、0【新锐制作 皆为精品】
理培训..二年级语文下册:照样子写句子..职业道德与法律常识复习题..中考语法讲义(4)--形容词、副词...2011年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www.xiexiebang.com/6100692 分享文档帮助你我,快乐工作阳光生活,感谢您的阅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