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初中物理教材中某些实验的改进(共)
初中物理教材中某些实验的设计与改进
现行教材是一部紧贴学生生活,符合社会实际、尊重自然规律、摄取科技营养、注重人本思想、提倡自主创新的好教材。尤其是实验设计方面很有特色。但“一人难调众人味”,要想一部教材统领全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在实施新教材的实践中,我们根据教学环境、学生素质、实验设备、自然条件等因素,对新教材中的12个实验作了一些改进。
一、《探究液体的压强》一节中,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而与容器的形状和液体的重力无关的结论教材中没有直观的实验,学生很难理解,应用时常常出错。我在实际教学中先用视频资料介绍历史上著名的帕斯卡实验,后用自制的简单器材模拟该实验过程,收到很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材料:塑料瓶一个、刀子一把、橡皮筋一根、漏斗一个、橡胶管(1米)、玻璃管、橡皮泥。
操作方法:
1、拿一塑料瓶,在其侧壁用刀子平行于侧壁划几条刀痕(要将侧壁划透)再用橡皮筋将这个塑料瓶在刀痕处拦腰箍紧.在塑料瓶盖上穿入一段玻璃管,用橡皮泥密封。
2、取一漏斗,用橡胶管把漏斗和玻璃管相接。
3、手持漏斗与瓶口相对齐,然后往漏斗内注水,使塑料瓶和漏斗装满水为
止,此时塑料瓶的刀痕处不出水.将漏斗举高,就可见刀痕处有水流出来。讨论分析:一个容器里的液体,对容器底部(或侧壁)产生的压强,可以远大与液体自身的重力。液体产生的压强只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而与容器的形状和容器内的液体重力无关。
二、学习蒸发吸热时,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演示燃烧后的手绢为什么没被烧坏。
材料:手绢、玻璃杯、铁丝、酒精、火柴、水 操作方法:
1、将两份酒精和一份水兑在一起,将手绢放到兑了水的酒精里浸湿。
2、将手绢从杯子里取出,稍微拧一下,然后将手绢挂在铁丝上。
3、用火柴将手绢点燃,燃烧后的手绢完好无损。
讨论分析:
1、玻璃杯里盛着两份酒精和一份水,酒精的燃点很低,手绢很快地燃烧了。
2、酒精很容易从手绢中挥发出来烧掉,一部分水仍然留在手绢上,保护着手绢。
3、在酒精燃烧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水吸热变成水蒸气挥发了,这些挥发的水蒸气带走了手绢上的一大部分热量,从而降低了手绢的温度,手绢达不到燃点不会被烧着。
通过该小实验的演示,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对蒸发吸热的理解。
三、九年级物理新教材(人教版)P129演示2:如图15.2-5乙,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击时,观察瓶内的变化。
按课本实验设计,当瓶塞跳击时,瓶内应出现白雾。根据此现象可以说明: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会减少,温度会降低。然而实验现象并非如此,它的致命弱点是瓶塞跳起时,瓶内出现的白雾不明显,有时学生根本看不见。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是:瓶内水的蒸发量不够,瓶内空气中的水蒸气较少所致。针对实验弱点,我们改进的措施是:将瓶内少许的水换成少许的酒精或乙醚由于酒精或乙醚容易蒸发,当用力打气使瓶塞跳击时,瓶中就会冒出浓浓的“白雾”,可视效果极佳,而且只要按正常程序操作,实验一定会成功。
四、人教版九年级物理P21 演示1: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过一会儿,你会发现什么现象?
根据实验可以看见,气体受热体积膨胀,气体遇冷体积收缩,从而说明质量一定的物体密度与温度的一般关系。这个实验可视效果确保成功都没问题,问题是在课堂上操作不方便。试想把电冰箱、火炉搬到教室当堂给学生演示,谈何容易?
即使在课外也有它不切实际的地方,因为农村很多学生家里根本没有电冰箱。为了使实验能够在课堂上进行,我们设计的方案是:把一个气球套在空的矿泉水瓶的瓶口上。先把矿泉水瓶放在热水中,气球明显胀鼓起来,再放入冷水里,气球又明显瘪下去。本实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当堂演示,学生也可回家操作,效果好,具有可行性。五、九年级物理(人教版)P21,设计了一个纸风车实验:按图11.5-1做一个纸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了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你知道是什么推动了风车吗?
本实验是想说明: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了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纸风车就是风把它推动而转动起来的。做这个实验时我们发现有三个不合理的地方:其一,纸风车有时被火烤焦而燃烧。其二,风车与轴之间太紧,纸张太厚风车转动不起来。其三,冷暖气流发生对流产生的风力不够,推动不了风车。针对方案不合理的地方我们作了如下的改进:一是把酒精灯换成家用煤油罩子灯或在酒精灯的上方放一灯罩可加大风力,位置适当可防纸风车烤燃;二是风车的轴用大头针代替,要求轴孔比大头针略粗一些,以减小摩擦使风车转动自如;三是用较薄较轻纸张(如薄材料纸)做风车。风车不宜过大,其规格可控制在8cm×8cm 左右。通过以上的改进,实验设计更趋完美,实验效果更能显示出来。
六、人教版九年级物理P76,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照图14.1-3甲那样,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泡沫塑料上;再照图乙那样, 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再把小桌翻过来。注意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浅,这里显示了压力作用的效果。
本实验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小桌、泡沫塑料、砝码。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验现有条件,这些器材不完备,叫每个同学去做肯定有一定的问题。为了使每个同学都能亲身探究,我们因陋就简,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
先是用一支短铅笔或圆珠笔做实验,再是用矿泉水瓶、水、沙等做实验。后者的实验方法如下:(1)在矿泉水瓶中装半瓶水,盖上盖,先把底部朝下放在沙上,再把瓶倒转过来放在沙上,探讨“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2)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盖上盖正放或倒放在沙上,与前一次实验比较,探讨“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力大小的关系”。我们就地取材进行实验,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或课外进行探讨物理规律了,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力地促进了物理教学。
七、演示短路:这个实验有一定危险性,教师一般有畏难情绪,或者干脆不做。
实验改进如下:用锡箔纸代替熔丝,将电源电压降为3V,短路时可看到锡箔纸燃烧,效果很好。锡箔纸在5mm左右,且注意与锷鱼夹与锡箔纸保持良好的电接触,使用交流3V能提供较大的电流。
八、在演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实验中,为了说明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教材中是让带电的物体去靠近一堆纸屑,很多纸屑飞向带电体,又飞散开来,纸屑的飞散吸引了学生过多的注意力,对初次接触电学的学生,很难得出“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的结论。
改进的方法:取一面积为1cm2小纸片,在其中穿一孔并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当带电体靠近纸屑时,可以看到细线弯曲,纸屑向带电体靠拢。这样既增强了演示效果,又使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
第二篇: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与探讨
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与探讨
【摘 要】物理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而实验正是学习这一学科的重要手段。在新课标当中,演示实验是教学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初中物理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思维,也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了要求,面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需要从实际上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调整。本文将根据我国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对其提出相应的改革调整方案。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作为一门科学性比较强的课程,必定要涉及到实验。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理论知识、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很好途径。然而当前物理实验教学却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这影响了实验教学作用的发挥,起到了负面影响。
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高中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全方位的功能。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那就是:实验教学的重视与加强,实验设备的添置与更新,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见怪不怪的现象。
1.1、媒体实验就是学生通过媒体“看实验”。过去的实验“看黑板”,如今的实验“看录像”、“看投影”。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一些原本可以让学生动手做的实验却用多媒体来展示,被称为是“现代技术的运用”。
1.2、程式化实验,虽然学生动手,但以单纯的机械操作为主。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实验目的、器材、步骤,像做广播操那样,按照规定的程式进行操作,去获取教师(或书本)所要求得到的实验数据(或实验结果),而不需要去考虑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去做,更不必考虑实验中可能会存在什么问题,以及需要如何去解决。
1.3、试题实验,就是学生用笔“做实验”。由教师编制的大量实验试题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挫伤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使实验教学在“应试”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2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2.1、更新实验教学观念,确立学生主体。
教师首先要强调学生对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然后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实验与理论关系的思考和实验探索与设计上,培养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实验探究活动中,形成物理实验技能。
物理实验功能的体现,不仅仅在于获得所谓的“正确”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和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索过程。只有亲身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对什么是科学和什么是科学实验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才能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不重视过程的实验等于把生动活泼的物理现象变成了静止的某个预期的结论,这个结论学生从教师的示范实验和课本上早已知道,不会有发现的快乐,也感受不到科学的魅力。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素质,能根据教学要求,联系理论学习确定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式;积极研究演示实验,使演示实验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正确地认识学生分组实验的地位和功能,进行恰当地组织和引导;能够组织引导学生开展生动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
2.2、调动学生热情。
由于受家庭、社??等因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待学习缺乏主动性,这增加了教育教学的难度,为此,教师要争取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如在开学上第一堂课时,我做了很多小实验,又提出了许多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问题,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兴趣很大。此外,我在日常教学中还经常开展丰富的、适合学生的活动。如研究家庭电路开关、开展制作竞赛等,由于活动贴近他们的生活,有实用性,从而大大调动了他们完成实验的热情。
2.3、恰当利用信息技术。
现在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保证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认识到认知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地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乃是主体参与的条件和关键。例如,凸透镜成像的教学中,凸透镜的焦距由学生给定后,用鼠标拖动“物体”,计算机就按照凸透镜成像规律给出物体的像,其位置、大小、正倒、虚实都由机器正确地呈现出来。这类物理情境虽然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虚拟的,但是可以丰富学生对于物理情境的感性认识,深化对于科学规律的理解。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演示实验往往会造成学生的视觉和思维疲劳,一堂课学生上下来,只感觉看了几个实验,做了几个实验,根本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应该对学生的情况详细了解,掌握他们的已有知识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物理与实验相关的生活与社会背景资料,激发学生对实验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学《惯性》时,借助多媒体运用抽拉活动片模拟演示小车遇到障碍物阻力而停止运动,而小车上的木块没有受到障碍物的阻力,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仍向前运动,而因木块底部与小车面的摩擦,使木块底部受到摩擦力作用不能继续向前运动,只好倒向前方,利用多媒体图像再用“慢镜头”展示在学生面前,同时对小车、木块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逐个分析,由于图像清晰、模拟逼真,讲解和观察、理解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4、实验器材的创新。
2.4.1、引导学生自制实验器材。
物理实验室的器材都比较缺乏,实验时可以使用实验室的器材,有些情况也可以自制器材,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矿泉水瓶做大气压实验及物体的浮沉实验,用输液管和木刻度尺制作U形压强计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我们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竞赛”加以拓展,学生创造性地使用现有物品、废弃物品进行小制作,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还能解决农村学校实验器材不足的问题。
2.4.2、通过改变实验器材进行创新。
这种创新情形需改变原有实验的使用器材(包括测量对象),提出了在新的实验器材基础上测量原有的物理量或新的物理量的新实验课题,一般学生应用原有的实验理论和方法无法解答新的实验课题,必须重新设计实验方案或实验步骤,这些都要求学生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法。例如:学生在做完《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后,我给每个同学一把铁挂锁,要求每组同学利用它替代小球重新测出重力加速度g,然后再与用金属小球测出的g值作比较。器材改变了,如何测量呢?学生经过积极思考,动手实验,最终自行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
总之,物理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归纳总结和应用创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我们物理教师要真心实意地重视物理实验教学,转变实验教学观念,增强教改意识,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使物理实验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和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朝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微探[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3(19):62.[2] 贾爱霞.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微探[J].动动画世界,2015(15):44.[3] 杨胜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微探[J].读写算:教师版,2013(32):180.[4] 孙维龙.基于学生素质培养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微探[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5,33(6):25-26
第三篇:浅议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改进
摘 要:当前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以光的折射实验为例,提出改进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物理 演示实验 光的折射
一、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中,物理实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课堂演示实验在教学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这无疑应该得到肯定。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实验设备不足及实验技术落后,演示实验仍是极其薄弱的环节,这种状况将影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许多课堂演示实验,往往只是重实验演示的操作过程,而轻实验分析的过程。教师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急于用实验现象建立概念和归纳规律,对演示实验的目的、设计等并没有给予充分的分析,学生很大程度上只是在视觉上觉得新鲜,可在思维上却没有多大收获。
以上现象在我们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并不鲜见,耗时与学生收获不成正比。我尝试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改进初中物理演示实验,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并辅以具体案例。
二、以光的折射实验为例改进初中物理演示实验
光的折射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也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学现象的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很多光的折射现象,对这个现象也很感兴趣,但学习起来却普遍感到困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规律,我对光的折射演示实验作了一些改进。
1.实验改进思路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光的折射》一节中,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况时运用了一束激光射至空水槽底的某点,接着向水槽内注水,然后让学生观察。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是水槽底的亮点改变了位置,然后经过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如“从空气中入射的光线在进入水中后,光线向哪个方向偏折?”“入射的光线和偏折的光线是否在一个平面内?”等,最后得出光的折射规律。教材中还用“在水面上喷些烟雾和在水中滴几滴牛奶,来显示光路”,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烟雾的制作、浓度,水中牛奶的多少以及教室内光亮等因素都会影响光路能否清晰地显示出来,而且加在水里的牛奶在实际的实验中会使光的强度减弱,反而会影响演示实验的成功进行,这样会给学生对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带来困惑。如何才能把在空气中和水中的光路清晰显示出来呢?如何才能在改变入射光线时能清晰地观察到折射光线的变化?甚至如何可以量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度数?如何才能观察到光垂直射到水面上时光路的情况呢?
2.实验准备
激光笔、长方体透明容器、白色可折塑料平板、水等。
3.改进光的折射实验的具体做法
按照实验要求把塑料板固定在容器中,然后在容器中倒入适量的水;让激光笔的光沿塑料板上的某根线斜射入水中,观察折射光线的情况;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折射光线的情况;把塑料板沿竖向中间线向后折,使左右两面不在同一平面内,再使激光沿塑料板上的某根线斜射入水中,观察情况;让激光笔的光沿塑料板垂直射入水中,观察折射光线的情况;最后得出光的折射规律。
4.需要注意的事项
塑料板要平,厚度以1~2mm为佳,太薄板容易弯曲,光路的呈现也不清晰,太厚不易折。若找不到白色塑料板,用漆将它涂成白色也可。另外,还应把塑料板卡得紧些。为了更好地观察实验情况,可在塑料板上画些直线以便观察光折射时的偏向,也可在塑料板上标上角度,可更精确地测定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度数。
5.实验改进的效果
实验改进后,减少了很多步骤,特别是减少了有关实验物品的准备,既节约了成本,又降低了演示实验操作难度,而且即使是条件较差的学校也具备实验条件。另外,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效果明显,也更方便,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三、进一步改进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几点建议
根据本人在光的折射实验及其他演示实验中的体会,对演示实验略微做了一些改进,不仅不会影响教学效果,反而更有助于学生掌握并理解物理规律,而且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大有裨益。
1.故意出错,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质疑精神
创新的前提条件是要发现问题,因此要求学生首先具备较好的观察能力。同时,发现问题后,还必须具有揭发问题的勇气。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往往教师说什么做什么,学生便记什么,没有自己的思考,发现不了问题。即使发现了问题,出于对老师权威的害怕,也不敢提出质疑。要改变这种状况,建议在部分演示实验中,教师有意出错,比如改变实验的操作步骤,或者故犯实验中的某些注意事项。当然教师事先就得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操作过程,找出其中哪些操作是错误的。由于要求学生找错误,学生观察得就会更加仔细。并且错误如果由学生自己说出来,记忆会特别深刻。更重要的是,学生懂得了教师的操作也并非是十全十美的,其中也可能包含着各种错误,需要把它找出来加以纠正,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集中精力,同时又让学生慢慢养成探究知识的质疑精神。
2.同一实验采用多套设备完成,帮助学生启发新思维
多数教师往往用一套实验仪器来进行演示实验,学生的思维也就局限在这一套实验设备上,无法得到较好的发散。我建议,对于部分演示实验,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采用不同的实验设备分别进行演示,然后要求学生对比这些实验设备演示效果的优劣,并思考这些演示方案都是如何设计出来的。如光的折射实验中,在光源的选择上,可以用激光,也可以用手电筒的光,容器可以选塑料容器,也可以选玻璃容器。不同实验设备的实验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实验原理。同时,学生在研究不同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案时,还能认识到实验设计的多样化,掌握实验设计与改进的方法,为今后的创新埋下种子。
3.让学生共同参与演示实验的改进
在进行演示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教材中某些“不许”“不能”“注意”等内容,要求学生解释为什么,还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修改演示实验的方案才能使效果更加明显,进而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总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本提供的物理实验基础上,对部分实验环节或步骤作出适当改进,既可以降低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还能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动手动脑能力。
第四篇:初中物理教学中九个实验的改进
初中物理教学中九个实验的改进
一、“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的改进
改进装置用化学实验室中的大号试管代替烧杯。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有以下优点:
1、保证了水的质量不会偏多(每次实验只要装1/2到2/3试管的水)
2、无需考虑水的初温
3、直接对试管加热,减少了原装置中石棉网的吸热和散热过程,且试管口 相对较小,散热也慢 如再辅助注射器,橡皮管(或医用输液管)、橡皮塞用其演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效果也非常好。
二、对摩擦起电实验的改进
改进一器材:笔杆。尺子、自己的头发、纸屑或纸条若干。实验方法:用笔杆或尺子在自己头发上用力擦几下,试着吸引纸屑或纸条,会看到纸屑或纸条自动跳起。
改进二器材:纸条若干、薄塑料袋一条,纸条长10cm左右,宽1cm左右,塑料袋长30cm左右,宽1cm左右。实验方法:把纸条平方在桌面上,用一只手捏住塑料袋的一端,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夹住塑料袋并从捏住端往另一端摩擦,力度应适当。这样重复几次,然后把塑料袋与纸条平面纸条接近到适当距离时,就会看到纸条自动跳起。
三、证明光的直线传播实验的改进
改进方法:
1.若用教材提供的仪器,则必须在清水中滴入几滴牛奶或在水中混入适量肥皂水,使水呈轻微的浑浊状态,再用氦氖激光等光源射向水中,此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笔直的光路。
2.用点燃的蚊香和1个去掉底的大可乐瓶(最好是蓝色)制成烟雾室;再用学生激光笔
发出激光照射,可看到一条笔直的光路。
3.用一支激光笔和大果冻(里面不含果肉)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也可以验证。方法是:学生直接用激光器从侧面对准果冻射去,则能非常清楚的看到在果冻内有一条直线光路。
四、浮力的方向演示实验器材及实验方案:
在演示浮力的方向时,我将一个乒乓球用细线拴住,然后将细线用胶带粘在一个大烧杯的底部,乒乓球和烧杯底部之间留有大约5厘米长的距离。在烧杯中装上水,这样,乒乓球就在浮力的作用下浮上水面,但是因为被细线拴住,所以细线便被拉紧。随着将烧杯倾斜的过程中,学生会看到,被拉紧的细线的方向始终是竖直的。证明乒乓球所受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五、浮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演示
实验器材及实验方案;
用一个纸杯和一块小金属做器材,将小金属放在纸杯中(把金属当作纸杯的一部分),将纸杯放入盛有水的大烧杯中,纸杯会浮在水面上;将纸杯捏成团,纸杯便沉到了水底。(实验时为了不造成疑问,可以不让学生知道纸杯中又小金属)
设计意图:学生在猜想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有的学生猜想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本实验中装有小金属块的纸杯和被捏成团的纸杯质量没有变化,但受到的浮力却不同,这样学生就能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无关了
实验效果:学生通过小实验进行的验证,使学生对这一问题有了直观的认识,也就认可了,纠正了错误的猜想。
六、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实验器材及实验方案:
(1)将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子(瓶壁薄一点的更好)用热水涮一下,然后盖好瓶盖,会发现瓶子慢慢地变瘪了。打开瓶盖后,瓶子又重新鼓了起来。
(2)将空的矿泉水瓶壁上扎一个小孔,装满水后将瓶盖盖紧,水中无水流出,如果将瓶盖打开,水便从小孔中喷射而出。
设计意图:使用学生用完的水瓶进行实验既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又使学生感到物理来自于生活。
实验效果;在学生亲眼所见的基础上进行解释学生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更增加了他们对物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七、摩擦力实验的改进
在讲摩擦力的时候,学生对于摩擦力的方向不够明确,教师也只能根据一些现象给学生讲解,学生也只是死记硬背,没有实际经验,也没有实际看到我在教学中根据生活经验,用很简单的器材演示摩擦力的方向。
器材:鞋刷(硬度要选择适当,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
做法:
1、演示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方向。
做法:把物体放在鞋刷上,毛朝下,向前拉动物体,可以看到物体向前移动,鞋刷的猫朝后弯,说明地面给物体的摩擦力是向后的。
2、演示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方向。
做法:用两个鞋刷,分别固定在两个物体上,使他它们的有毛部分相对(就是在两个物体中间)。拉上面的物体,可以看到:与上面物体固定的鞋刷的毛向后弯,说明上面的物
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与下面的物体固定的鞋刷的毛超前弯,说明下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向前。
八、光沿直线传播实验改进
演示光的直线传播的实验为了能清楚地演示光的传播路径,常采用向空中喷水雾,但水雾在空中持续时间短,可视时间不长。可以用在演示“真空不能传声”玻璃罩(其他透明容器也行)的底部点一盘蚊香,等玻璃罩中充满烟雾后,用激光灯照射,可清楚地看到在烟雾中有一条红色的光线;演示光在液体中沿直线传播时,我采用的是用蓝色的硫酸铜溶液,这样当用激光手电照射时,就可以在液体中清楚地看到一条红色的光线。
九、摩擦起电的实验改进:
我在教学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的实验时,为了让学生看得更明显,我采用的是用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易拉罐,实验的效果是易拉罐随着玻璃棒的移动而滚动。
第五篇:对初高中物理实验的改进意见
对初高中物理实验的一点建议
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过程,也是学生物理思维的训练过程。高中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全方位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高中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和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全方位的功能。我想,应该从以下几点来改进:
1、学生实验探究化
要提高学生实验探究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口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在学生探究课的学习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课前预习,培养自学习惯。抓好实验预习,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计划性,减少了实验操作的忙乱现象,提高了实验效率,而且给同学们充足的时间思考和提出探究问题的机会。(2)指导规范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分组实验学生多,老师少,时间紧。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要阐明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和要求,介绍实验注意事项等。(3)重视创新思维,营造探索情景。学生实验是协同实验的过程,是学生感性认识和思维活动协同发展的重要过程。在实验中特别要提醒学生观察那些不明显或稍纵即逝但却反应变化本质的实验现象,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针对实验中的现象,要适时提出启发性问题,增补启发性实验,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积极思维,解难释疑。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强化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学会探索自然规律的基本方法,从而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演示实验形象化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境,利于学生接受。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采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演示的形式不能仅仅是“教师演,学生看”,还应该是“教师导,学生演”,即边学边实验。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
3、课外实验能力化
日常生活小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平台。若能真正做一做实验,既能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和掌握物理原理,又能全面激发他们研究物理的兴趣并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符合素质教育及大纲基本思想要求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初衷,也在实际中培养了学生探究成功的乐趣。
因此,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只有通过训练有素的实验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