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检验科工作制度
检验科工作制度
1、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健全科室管理系统。加强医德教育、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检验质量和服务质量。进行检验理论与方法学研究,不断开展新的检验项目,积极开展检验教学,不断提高全员素质。密切与临床科室联系,参与临床医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2、实验室内应保持整洁、安静。工作前、后要进行卫生打扫和整理。
3、检验单由具有处方权的医师(士)逐项填写,字迹要清楚,临床诊断(印象)和检验目的应明确,急诊检验应在检验单上注明“急”字样,全名签字。要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交待标本采集和送检等注意事项。对不符合检验要求的标本,不得接收,并说明原因和采集要求,建议重新采集。普通检验:一般于当天下午下班前发出报告。急诊检验:根据时限规定即使发出报告。
4、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职资后方能签发报告。对未能独立工作的初级检验人员和进修实习人员所写的报告,应由带教老师审核签发,院外的标本应由科主任或科主任指定人签发报告。
5、各检验项目应遵照《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优选检验方法,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并有科主任批准执行。定期对各种试剂的质量和所用仪器的灵敏度、精密度进行校正,定期修订操作规程,以推进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6、加强质量管理,全面做好质量保证工作,并制订质量工作手册。健全室内质量控制积极参加室间质量评价。
7、健全各项制度,做好各项工作记录,填写完整、准确、妥善保管,归档保存至少3年。
检验科工作人员守则
1、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一视同仁,满腔热忱,耐心、细致、周到、认真,尊重患者隐私。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尽力缩短患者等候报告的时间。
2、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以医谋私。注意维护知识产权,未经上级同意,不向外泄露本单位保密范围内的技术与资料。
3、严谨求实,一丝不苟。实验室工作中严禁弄虚作假、编造数据与结果;严禁发假报告(将阴性结果报为阳性,将阳性结果报为阴性,或为做实验虚报结果)。
4、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实验室各项制度,认真执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措施,对可疑结果应重复核查,并与临床联系,不隐瞒工作中的问题和差错,以便及时补救。
5、严守工作纪律,不迟到早退,不擅离工作岗位,上班时间不扎堆聊天,不干私活。
6、努力学习,不断掌握新理论、新技术,并主动与临床联系,介绍和开展新项目。
7、注意实验室安全,有危险的操作应建立预案。严防失火、中毒、爆炸等各种意外的发生,并提出发生时的应急措施。易燃、易爆、剧毒药品应专人保管,收、发均严格登记。工作中严防交叉感染,注意对患者和自身的防护。
8、工作时衣帽整洁,举止端庄,言行文明。
9、尊重同行,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工作中主动为同事提供方便,把困难留给自己,不推诿责任。
检验科值班制度
1、检验科根据承担的任务在非办公时间和节假日安排人员值班。
2、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如需短暂离开,应在值班门上有明显标志的去向牌。
3、值班人员负责检查各种仪器是否正常运转,如有异常应立即处理;如处理困难,应向有关部门报告。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班者应给下一班做好必需的准备工作,如有尚待处理的工作,要向接班人员交待清楚。做好值班记录。
5、值班人员遇到疑难问题不能解决时,应逐级上报以取得指导和支持,不得回避和推诿。
6、值班人员对门、窗、水、电、气等的安全负有责任。
查对制度
1、接收检验单时,要查对填写是否规范,查临床诊断,检验标本和检验目的的填写是否清楚,查交费手续。
2、采取标本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和检验目的。
3、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和标本的数量与质量。
4、检验时查对检验标本、检验项目、试剂和应插入的质控物。
5、检验后查对检验项目和检验结果是否一致,对不合理的异常结果要查找原因。必要时,与临床联系和研讨,不能简单报告。
6、报告时查对科别、病区和检验结果等是否有遗漏。
检验科晨会及交接班制度
1、科室实行晨会制度,及时传达医院和科室的重要通知和其他事宜。
2、除门诊留守人员、采血室人员及不在岗人员外,其余人员必须参加。特殊情况需要取消时,可是将提前通知。
3、夜班交班内容主要包括:急危重患者主要检验指标仪器运行情况,夜班特殊情况及处理过程等。
4、在无特殊情况下,夜班人员及时完成标本检测和结果报告,检查剩余实试剂用量及清洁台面和工作环境。
5、交班人员做好准备和解释性说明,面面交接和签字后方可离岗。
6、接班人员应提前15分钟到岗,并进行岗位交接和书面签字记录。
7、接班人员负责承接前班移交项目并为后班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8、正常交接班的主要内容和项目:仪器定标和运行状况,室内质控情况,急诊标本检测情况,剩余标本量,剩余试量,检验结果回报情况,欠费追缴情况,不合格标本回退情况,急危重患者主要检验指标,夜间特殊情况及处理过程等等。
9、交接班签字后,如发生重大问题,将依据文字记录进行处理。
10、交班人员与接班人员无交接时,应告知负责人但不得擅自离岗。
11、无故不按时接班者,科室将严肃处理并提交医院另行处理和安排。
检验科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1.全体检验人员要以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肃的法制观念,严格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各实验室要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一旦发生应及时登记报告,并加强教育,及时处理和整改。2.由于责任性不强、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不遵守操作规程或技术因素而引发检验错误,对病人未造成严重后果的,称为差错。差错按程度不同,分为一般差错和严重差错。一般差错:
(1)违反操作规程,导致血液等标本管在离心时破损,或工作中不慎打破,损坏标本,影响检验者。(2)漏做、错做一般标本的检验目的,编错试管号码,标错标本联号、采错病人标本,写错检验结果并已发出报告者。(3)计算错误,写错报告难以挽回者。
(4)使用未经校正或过期、变质的试剂或不按时绘制工作曲线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者。(5)其他不属于严重差错和事故的差错者。严重差错:
(1)因责任性不强,丢失或损坏重要标本:如脑脊液、心包液、骨髓,以致不能检验者。(2)重要标本漏查或做错项目,且标本已处理,需再次采取标本检验者。(3)血型定错或交叉配血错误,已发出报告,或发错血而未造成病人严重后果者。3.无论发生一般差错、严重差错或检验事故均应由实验室及时登记,查明情况,保留标本,主动向科主任报告,不得隐瞒。要迅速采取措施,把损害控制到最小程度。4.要经常进行安全医疗教育,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要定期向医院医务科报告差错事故的登记情况。属于严重差错或医疗事故的更应及时报告并按医院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检验科差错事故处理制度
1、建立差错事故和投诉登记制度,对发生的差错事故和投诉应定期讨论,重
大事故应立即讨论,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和防范措施,给予当事人批评教育及必要的处理,在可能和必要时给投诉人以答复。
2、发生差错或事故后,应保留残存的标本和试剂,以便分析原因,并立即采取挽救措施,积极做好善后工作。根据情况报告有关上级领导。
安全管理制度
1、检验科要根据具体条件和需要拟定安全技术规范,切实遵守,并定期检查落实情况。工作人员要熟悉电路总开关,灭火水龙头、灭火器的存放位置及使用方法。
2、菌种、毒种、剧毒试剂及贵重仪器物品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检查。
3、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如触电、失火、玻璃割伤、针头刺伤、烧伤、不慎中毒、传染性标本的沾染等,实验室应有应急处理的方法,有关人员均应熟悉。
5、使用强酸、强碱、腐蚀、有害、易燃、易爆药品时,应在适当的环境下正确操作,防止腐蚀、灼伤、中毒、火灾和爆炸。
6、注意门、窗安全,防盗防窃。
检验科仪器管理制度
1、检验仪器应由专人管理,每台仪器必须有操作规程;仪器与仪器资料不能分离,应妥为保存,以便查询。
2、工作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上机前应经操作培训,熟练掌握仪器性能,严格遵守仪器的操作规程,正确的进行操作。自动分析仪器运行参数的设置应规定权限,不得随意或私自更改。
3、每天检测前应检查仪器是否完好,功能是否正常。操作中若发现异常或故障,应及时报告设备科检修,不能擅自拆开、修理。使用后必须检查仪器并恢复原位。清理好试剂瓶、操作台。写好使用、维护、修理记录。
4、按照仪器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努力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5、进修、实习人员要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使用仪器,不得私自操作。指导老师必须严格带教、监督、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6、做好仪器的安全之清洁工作,严禁在仪器室内吸烟、进食或接待客人,外来参观人员须经科主任同意后才可接待。
7、带有微机配置的仪器,不得运行与本机王作无关的软件,不得在电脑上玩游戏。
8、科主任要经常了解之检查仪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检验科试剂管理制度
1、各专业实验室负责人要根据实际需要,以保证检验质量和节约开支为原则,有计划地申购试剂,并尽量使用与仪器配套的专用试剂。申购所需试剂应经科主任及有关部门审批。
2、确定专人负责管理试剂,协助科主任做好试剂的申购、登记入库、、领发、保管、清点盘存、报废等工作,做到帐册、实物相符。即将用完的试剂要有记录,及时申请补购。
3、试剂进货应做到来源渠道正规,货物优质,有批准文号、生产日期及供货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试剂进货时要有验收者签名。发票须经主任签名后方可报销。
4、各专业实验室负责人要做好试剂的申购、使用、保存、检查工作、谨防变质、过期和浪费。如有异常发现,应及时处理,要做好记录。
5、所用试剂要有瓶签,按不同要求分类保管;需要冷冻、.冷藏保管的试剂应保存在低温冰箱或普通冰箱内,并经常检查冰箱温度;剧毒药品由两人负责保存于保险箱内,并有使用记录及双签名;易燃、易爆品要远离电源、火源,强碱、强酸试剂要单独妥善保存。
6、自配的试剂要经校正,记录校正结果、时间、配制量及配制人。
检验科教育培训制度
1、全科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政治时事、业务技术,不断提高思想政策水平和业务技术水平。
2、参加培训应以结合专业、在职学习和自学为主。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和学术交流。
3、根据工作表现、专业需要和科室条件,选派专业人员参加省内外学习班或学术交流会。必要时,选派专业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外派人员回科后有责任向全科人员传达、交流学术情况。
4、对进修、实习生要有进修、实习计划,安排专人带教,定期检查、考核。带教老师要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进修实习人员要虚心学习,认真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5、科主任应每年制订教学培训计划,定期检查,考核、总结,促进计划落实。
检验科信息反馈制度
一、反馈信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科室反馈的信息,如要求、意见、协商情况等;
2、患者及家属的反馈信息,如要求、意见、建议、抱怨、投诉等;
3、本科室人员的建议、报告、要求、意见等;
4、向临床科室发布的检验业务信息;
5、与临床科室的各种沟通。
二、检验科要定期向临床各科室发布检验信息反馈单,同时要求备有反馈登记本。
三、科主任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收回已由临床医生填写好的信息反馈单,逐项审阅,登记处理。对重要问题的处理,要及时与临床科室联系、商议。
四、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并做好患者意见的登记、处理。
五、全科人员要重视信息反馈工作,虚心听取临床医生、护士、患者的意见与要求,对重要意见要及时登记,认真改进。
六、对临床科室因疾病诊治需要的特殊检查要求,应结合实际尽力配合。
七、建立并不断完善电脑信息网络。
检验报告单发放制度
1、检验完毕,应认真核对所检标本、检验结果与病人姓名是否一致,审核无误后方可填写检验报告单,并做好记录工作。
2、报告单书写应字迹清晰、无错别字、内容准确规范,不得涂改,签名要能辨认。
3、进修、实习人员无签字权,也不得代替代教老师签发报告单。
4、各工作室的报告单每日应由组长(组长不在时应指定他人代替)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检验结果可疑时应立即复查,不得草率发出。
5、审核过的报告单,应由专人放入消毒柜,每日下午进行集中处理后负责送往个临床科室。
6、科主任应定期(每周1~2次)抽查检验报告单,进行评价,对不合格报告单在科室内通报。
检验科急诊检验制度
1、急诊检验处于医疗的第一线,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环节。必须强调优质服务,及时准确发出报告。
2、全科人员要十分重视急诊检验,经常检查急诊检验的仪器、试剂,认真做好急诊检验。
3、各科临床医师根据病情实际需要填写急诊检验单,标明“急"字样;注明标本采集时间,工作人员接到急诊检验标本后要先检查标本是否符合要求,然后立即进行检验,对于特别情况,如大出血患者的标本等要优先从快检查。
4、检验人员接到急诊标本后,应迅速进行检验,准确、及时地报告检验结果。
5、急诊检验完成后要及时发出报告或电话通知主管医师,报告单上要填写收到标本和发出报告时间。急诊检验结果要做好登记,也要注明报告发出时间和接受报告者,以备查询。
6、认真做好急诊检验登记、查对工作,虚心听取临床医生、病人的意见,不断改进急诊检验工作,提高急诊检验质且量。
7、急诊检验应24小时运行,检验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如因工作需要短暂离开岗位时,应有明显标记指明去处。交班时要填好交班记录,对仪器运行情况和工作情况作好交待。
24小时急诊检验项目及报告时限规定
1、急诊检验指临床医师在抢救重危病人时需要的检验项目。
2、急诊检验项目包括: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验,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凝血四项,血小板计数,血、尿淀粉酶,疟原虫,酮体,涂片检查白喉杆菌,脑膜炎球菌。
3、抢救特殊病人所需检验项目,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4、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小板计数,必须在半小时内发出报告,第二条中其它项目必须在收到标本后2小时内发出报告并及时交给临床。
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
1、检验科必须把检验质量放在工作首位,努力学习检验质量管理知识,使之成为每个检验人员的自觉行动。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IS015189)}的要求,全面加强检验质量管理。
2、建立和健全科、室(组)二级检验质量管理组织,负责检验质量管理工作。管理内容包括:制定目标、计划、指标、措施、实施检查、总结、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定期向上级报告。
3、各专业实验室要制定质量控制制度,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做到日有操作记录。
4、加强仪器、试剂的管理,建立仪器档案。定期对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定量加样器等进行校准。新引进或维修后的仪器校准合格后,方可用于检测标本。
5、及时掌握业务动态,统一调度人员、设备,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保证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转。
6、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类人员职责,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保证检验工作质量。
7、积极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努力提高质控水平。
8、制订检验技术发展计划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检查。
检验科质控管理会议制度
1、质控管理会议由组长主持,一般一月一次。
2、参加人员为科室质控小组成员,各室质控员也可根据工作需要,由主持人确定其他人员参与会议。
3、总结上月室内质控工作,安排部署下月室内质控及室间质评工作。
4、落实室内质控管理工作,分析室内质控、室间质评的失控原因,确定整改措施。
5、应参加人员不得无故缺席。
检验科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1、检验科设立质控小组,由科主任任组长,各专业主管为质控组成员,负责检验科各专业检验质量监督、评价、开展质控活动。
2、开展室内质控,参加省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活动。质评成绩合格。
3、每天的室内质控数据作为原始记录,各专业按不同要求用图、表格或文字形式表示。
4、每月、每季度对质控进行总结分析,出现失控,及时分析、纠正,不断提高检验质量。
5、对各专业质控资料应建档,存入科室管理。
6、各专业主管或业务骨干在上年末提出下一年质控计划。
检验标本管理制度
1、全科人员要十分重视检验标本,正确采集、运送、验收、保存、检测,避免错采、错收、污染、丢失,否则,应追究当事人责任。
2、检验标本的采集必须严格按照检验项目的要求,包括容器、采集时问、标本类型、抗凝剂选择、采集量、送检及保存方式等o
3、接收标本严格实行核对制度,包括对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或住院号、病床号、标本类型、容器、标识、检验目的等的审核,所送标本必须与检验项目相符。不符合要求的应退回重送,在核对检验标本的同时,应查对临床医生填写的检验申请单是否正确、完整、规范,如有不符合要求的,应予退回,纠正以后,再予接收。
4、向外单位送检或接收外单位送检的标本应有专人负责并有专门记录。
5、急诊检验标本要及时采集、核对、检验、报告。
6、检测后的各种标本,应保存一定时间,以备查对。
检验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1、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做到一人一针一管,防止交叉感染。
2、对被污染的器皿和有可疑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处理标本应煮沸消毒,必要时焚烧处理。一次性用具按有关规定处理。
3、菌种、毒种专人保管,有详细记录。
4、采血室、微生物室每日空气消毒一次(1h),并做好记录。
5、报告单消毒后方可发出。
6、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应分别进行常规清洁、消毒处理。若清洁区和污染区无明显界限,按污染区处理。污染区每天开始工作前及结束工作后将桌子、地面用含有效氯250 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洗干净,有污染物时用含有效氯1000-2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拖擦。
7、污染的吸管、试离心管、玻片、平皿等,应立即浸泡入含有效氯1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4小时,再清洗干净、烘干。
8、下班前认真洗手(肥皂流水洗手1min-2min),必要时用含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分钟。
卫生制度
1、全科整洁卫生工作实行分室包干,责任到室、到人。
2、每天打扫、托擦地面、地板,擦抹台面。定期擦抹门窗及玻璃、桌、椅。物品放置有序,保持科室整洁。
3、禁止在实验室吸烟、进食,不乱丢纸屑等。
4、注意个人卫生。
5、科内卫生情况由专人监督,科主任定期检查。
预防院内感染制度
1、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带口罩、手套。
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5、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洁,各种废弃标本应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处置。
6、报告单应消毒后发放。
7、检验人员操作结束后应及时洗手,毛巾专用,每天消毒。
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对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9、菌种、毒株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10、实验动物应严格管理,防止逃逸或造成人与实验动物的交叉感染;实验后的动物必须焚化或进行无害化处理。
检验科消毒及污物处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保护患者的权益,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杜绝废物流向社会,废水污染下水道,特制定制度如下:
1、人员消毒:检验科工作人员采血时,衣帽整齐,带口罩、手套。采血时必须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带。在工作期间需要饮水、上卫生间或做其他事情以及下班时,必须严格洗手消毒,当工作人员表面皮肤或衣物上粘有标本及污物时,必须严格消毒洗涤。
2、器械消毒:检验操作过程中的所有器械必须严格按照消毒规程进行分类消毒,保证实验时无交叉污染,以免影响检验结果并防止检验工作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
3、废物、废水处理:检验科的所有废物必须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并有专人进行详细的登记。检验科使用后废液必须先消毒,然后倒入下水道,以免病菌通过污水传染,给社会造成危害。
检验科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措施
1、坚持洗手制度:可以防止病人将疾病传播给医护人员、病人、职工或公众,为了保护病人、保护自己,必须认真坚持洗手制度,即使操作时戴着手套,脱去手套后也应及时洗手。
2、戴手套:在大多数情况下,手皮肤表面上的暂住菌可通过洗手而去除,是预防经手感染的一个有效方法。在接触分泌物、渗出物、血液及体液等感染物质时必须戴手套。
3、口罩、护目镜及面罩的应用:病人排出的(通过喷嚏、咳嗽)或由于医护人员活动产生的空气微粒物质均可携带病原体。为了避免吸入这些微粒物质,医护人员可戴口罩或面罩及护目镜保护眼及呼吸系统。此外,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等传染性物质溅到医护人员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医护人员每次连续佩戴口罩不得超过4h,如口罩打湿立即更换。
4、穿隔离衣:并不是护理所有的病人都要穿隔离衣,在衣服有可能被传染性的分泌物、渗出物污染时使用隔离衣,但进入隔离室的所有人员必须穿隔离衣。一般情况用洗净的隔离衣即可,隔离衣样式同于手术衣。不可用前面对襟的工作衣代替。隔离衣脱掉时应将污染面向里,然后放在衣袋内,做上隔离标记,运送洗衣房消毒、清洁处理。穿脱隔离衣要求操作正确,衣服的前身、背后腰下和袖中部均属污染区,在一般情况下,穿脱隔离衣的正确步骤是: 穿戴清洁隔离衣的一般步骤:洗手——穿戴隔离衣并系好颈后带子及腰带——戴口罩——戴手套。脱掉污染隔离衣的一般步骤:解开腰带_一脱手套——洗手——脱口罩——解开颈后带子,并将污染面向里脱下,放人污衣袋内——洗手。
标本收集运送时的防护措施
病人的检验标本应放在有盖的盒子内,必须防止漏出。送检过程中应多加小心,如盒外被污染或疑有污染,必须做盒外消毒或外面再用一袋套好。携带标本时必须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人体接触标本。当发现含有传染物质包裹有破损或渗漏时,可按下列方法处理:
1、将手插入清洁塑料袋制成临时连指防护手套。
2、戴着塑料手套捡起包裹放入另一个大小合适的塑料袋中。
3、同时将临时塑料手套一起扔入上述袋中。
4、密封此袋置于安全地方并上锁。
5、如包裹有溅洒或渗漏,应消毒污染区。
6、彻底洗手。
7、通知有关当局。
工作人员标本采集时的防护措施
在采集标本时,如果病人被怀疑患有传染病或住在一个很有可能被感染的地区,应该要求他们戴口罩、手套、穿隔离衣,根据情况可增加更多的防护(头罩、护眼镜或鞋罩)。应同时注意下列预防措施:
1、采集血清标本时,无论何时只要可能,应该用真空采血管采血。这种采血管提供密闭灭菌系统,能保护采血者。在管内充满病人的血后,从套中取出采血管,并小心地退出采血针,将采血管套、采血针全部浸入消毒液中。用一次性注射器时,当注射器充满血液后,要注意避免意外地推压针管造成空气中有血滴或气溶胶,使用完后一定要统一装人防刺、防水容器内回收,并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
2、如果需要从血样品分离出血清,工作人员在从血块分离血清时应穿防护衣。如有血液或血清溢出,应该立即帛花或棉球沾满消毒液擦干净。必须特别注意避免针或电锐器造成自我接种。如果将血标本离心,只要有可能亥使用密闭的离心杯,以免产生气溶胶。否则,标本应该呈不动。
3、采集痰标本时,因病人咳嗽时产生气溶胶,因此,有可能将病人安置于开阔地方或独居在通风良好的病房。
4、采集其他类型标本时,上述有关血清和痰标本的安全预防措施。在适合的地方都应遵守。
在隔离室从病人处采集标本时,标本在放人容器后应密封容器,用2%氯溶液消毒容器的外表(或用沾湿消毒液的布擦洗或浸入用盘盛着的消毒液中),然后把容器放入小塑料袋中,立即以2%氯溶液消毒袋子表面,然后包装标本以便送检。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1、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硬件建设必须符合要求。实验室的建筑布局必须符合医院感染控制和消毒原则;实验室内要有足够的消毒和灭菌设施;应按照生物安全级别安装相应的设施和仪器等。
2、制定严格安全防护制度和操作规程,有专人实施。
3、实验室人员必须在指导和监督下,接受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应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实验室人员必须熟悉实验室安全知识和预防感染知识,熟练掌握各种技术的使用。
5、实验室应进行必要的医学监测和环境微生物学监测。进行有效的消毒和灭菌。
免疫检验室工作制度
1、免疫检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责,热情接待病人。
2、负责全院免疫检验工作,按规定及时发出报告。
3、严格遵守仪器和实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室内质控工作,杜绝差错发生。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卫生部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审核后,方可报告。
4、对检验仪器的维护、保养实行专人负责同时做好记录。
5、完成省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工作。
6、搞好本室实习、进修人员的带教工作。
生化检验室工作制度
1、生化检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责,热情接待病人。
2、负责全院生化项目检测及急诊检验工作,按规定及时发出报告。
3、严格遵守仪器和实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室内质控工作,杜绝差错发生。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卫生部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审核后,方可报告。
4、对检验仪器的维护、保养实行专人负责同时做好记录。
5、完成省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工作。
6、搞好本室实习、进修人员的带教工作。
体液检验室工作制度
1、体液检验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责,热情接待病人。
2、负责全院体液常规分析及急诊检验工作,按规定及时发出报告。
3、严格遵守仪器和实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室内质控工作,杜绝差错发生。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卫生部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审核后,方可报告。
4、对检验仪器的维护、保养实行专人负责,同时做好记录。
5、完成省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工作。
6、搞好本室实习、进修人员的带教工作。
血液检验室工作制度
1、血液检验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责,热情接待病人。
2、负责全院血液常规分析及急诊检验工作,按规定及时发出报告。
3、严格遵守仪器和实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室内质控工作,杜绝差错发生。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卫生部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实核后,方可报告。
4、对检验仪器的维护、保养实行专人负责,同时做好记录。
5、完成省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工作。
6、搞好本室实习、进修人员的带教工作。
血液流变室工作制度
1、负责全院血液流变学检测工作,及时签发报告。
2、做好仪器的维护保养工作,作好记录,有故障及时处理,并报告科室。
3、严格遵守检验仪器和实验操作规程,严把质量关,杜绝差错发生。
4、做好仪器、室内空气、地板、操作台的消毒工作,并做好记录。
5、做好检验结果的登记,工作量统计工作。
6、做好实习、进修人员的带教工作o。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工作制度
1、负责全院HBV—DNA、TB—DNA、HCV—RNA的定性、定量分析工作。按规定及时签发报告。
2、做好本室仪器的维护保养工作,并作好记录,仪器出现故障应及时处理后,立即报告科室。
3、严格遵守检验仪器和实验操作规程,严把质量关,杜绝差错发生。
4、做好仪器、室内空气、地板、操作台的消毒工作,并做好记录。
5、做好检验结果的登记,工作量统计工作。
6、做好实习、进修人员的带教工作。
微生物检验室工作制度
1、微生物检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责,热情接待病人。
2、负责全院微生物检验及院内感染监测工作,按规定及时发出报告。
3、严格遵守仪器和实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室内质控工作,杜绝差错发生。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卫生部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的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审核后,方可报告。
4、对检验仪器的维护、保养实行专人负责,同时做好记录。
5、标准菌株应有专人管理。
6、完成省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工作。
7、做好实习、进修人员的带教工作。
检验科主任职责
1、在院长的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负责本科的检验、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督促本科人员正确使用与保管毒株、剧毒、易燃、易爆等药品及器材、审签药品器材请领与报销,经常检查安全措施,严防差错事故。
4、参加部分检验工作,并检查科内人员的检验质量。
5、负责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技术考核以及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及教学。
6、确定本科人员分工、调班(临时调度)、值班和外出学习、进修、服务等工作。
7、制定本科的科研规划,组织实施,总结经验,学习使用国内外新成果,不断改进检验技术,提高技术水平。
8、督促本科人员做好登记统计工作,负责考勤、考核,提出升、调、奖、惩等意见,做好经济核算、奖金分配等工作。
9、经常与临床科室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科副主任协助科主任的工作。
主任(副)检验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的检验、教学、科研、技术培训与理论提高工作。
2、经常检查检验质量,担任特殊检验技术工作,解决业务上的复杂疑难问题。
3、指导科内各级检验人员,做好检验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4、经常深入临床科室征询对检验工作的意见、介绍新的检验项目和临床意义,必要时参加临床科室疑难病例讨论或查房,主动配合医疗工作。
5、担任教学及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负责本科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术考核,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6、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吸收最新科研成就,不断改进检验工作,开展新的项目。
7、督促下级检验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检验操作规程。
8、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医疗、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副主任检验师参照主任检验师职责执行。
主管检验师职责
1、在科主任和主任检验师的领导下或指导下进行检验工作,担任检验教学和科研工作。
2、负责检查检验质量,解决本专业疑难问题。
3、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学习,做好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检验工作。
4、协助科主任制定科研规划,督促实施学习使用国内外新技术,不断改进检验工作。
检验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和上级检验师指导下进行检验工作。
2、指导检验士进行工作,核定检验结果,负责试剂配制,定期检查校正检验试剂和仪器,严防差错事故。
3、负责菌种、毒株、剧毒、易燃、易爆药品及贵重器材的管理和检验材料的请领、报销等工作。
4、协助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工作,不断开展新项目,提高检验质量。
5、担任实习学生的教学,进修人员的培训工作。
6、担任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
检验士职责
1、在上级检验师的指导下,担负各种检验工作。
2、收集和采集检验标本,发送检验报告单9在检验师的指导下进行特殊检验。
3、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随时核对检验结果,严防差错事故。
4、担任检验试剂、器材的请领,保管工作,做好帐册管理及填写消耗品表等。
5、负责检验试剂的配制及保管以及培养基的制备。
6、担任一定的检验器材的洗刷工作,并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工勤人员职责
1、负责科内清洁卫生工作及后勤勤杂工作。
2、在检验人员指导下,担任试管、吸管和各种器材的消毒、清洗和干燥等工作。
3、分送检验报告单到门诊及各病区。
第二篇:检验科工作制度
检验科工作制度
1、检验人员根据医师填写的检验单进行检验,并检查送检单填写是否完整,遇有不合要求者,应及时与临床科室取得联系。
2、收集标本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标本不符合要求,应重新采集,对不能立即检查的标本,要妥善保管。
3、要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注明接单、报告发出时间。普通血、尿、便常规标本应在30分钟内发出报告,急诊常规8分钟内发出,生化项目1小时报告。遇有重要意义的检验结果,应立即通知申请医师,遇有检验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4、特殊标本发出报告后保留二十四小时,一般标本和用具应立即消毒,对可疑病原微生物的标本应与指定地点焚烧,防止交叉感染。
5、保证检验质量,定期检查试剂和校对仪器的灵敏控制,定期抽查检验质量。
6、建立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制度,积极参加室间质量控制,以保证检验质量。
7、积极配合医疗、科研,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革新。
8、菌种、毒种、剧毒试剂、易燃、易爆、强酸、强碱及贵重仪器应指定专人严加保管,定期检查。
检验结果书写、审查、登记、送发制度
1、检验结果得出后,要及时填写检验单,书写要正规,并及时进行登记。
2、学习人员填写的检验结果应经上一级检验人员审签后方可发出。
3、除常规化验外,每天的化验报告在发出前要有专人负责登记审查,审查过程中发现可疑,须将标本重复检验,不得发出无把握的化验报告。
4、一般常规化验结果应于当天送发临床科室,特殊化验应按期分发。
检验科试剂的配制、校正、保管制度
1、选购和选用化学试剂时,一定要符合检验操作规程的要求,不要盲目采购及滥用,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2、检验人员必须熟悉各类试剂的一般性质和保管知识,并依其性质分别存放于阴凉、避光、通风、干燥处,按顺序编号、登记。
3、固体和液体试剂应分开,对于剧毒、易燃、易爆、麻醉等药品应有专人专柜管理并严格登记和办理领用手续。
4、各种试剂的配制方法,必须按照操作常规进行,不得随意改变。
5、新配制的试剂要进行核对鉴定,如新旧试剂对照和阳性标本对照等。
6、试剂瓶签一律用钢笔写清名称、浓度及配制时间等。
7、试剂配妥后,要经常检查有无变质情况,发现变质应废弃重配。
检验科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1、检验科设昼夜值班人员,值班人员负责门诊和病区急症检验工作。
2、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急症检验及时、准确,并及时回报临床。
3、值班期间,遇见重大问题及时向总值班或科主任请示汇报。
4、各班次的交班要认真负责,接班人员未到岗,值班人员不得离开。
5、对于未处理完的标本和贵重仪器、药品,要当面交接清楚。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检验科对部分检验项目建立危急值的确认和紧急报告制度。当一个病人的检验标本出现符合危急值界限的结果时,检验科应立即按照如下的程序与临床医生联系并紧急报告。
1、检测人员立即报告审核者
审核者首先根据审核程序,分析质控,定标,试剂的情况是否正常,当天其他已做标本该项目的总体情况有无异常,确认实验有关的基础是在正常状态中。确认出现紧急值的标本有无异常,该标本其他相关项目有无异常。
2、对该标本由科主任或上级检验师进行一次重复测定,确认紧急值是否重现。
3、向科主任报告,由科主任立即与临床联系,了解临床相关情况。
4、确认此紧急值是可报告的,由科主任立即电话向主管临床医生
报告,并作好电话报告记录,包括电话报告时间和对方接听人员的标识。
5、及时签发正式检验结果报告,报告单上的内容符合规范,尤其是有正确的标本接收时间,标本状态、检验审核者签名、向临床的建议或提示。在〈〈危急值紧急报告登记〉〉中完整记录各项内容。
本科已确立的有危急值的检验指标有:肌酐、血糖、总钙、尿素、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液PH值。这些指标的危急值是根据检验科的规定并结合本医院的实际而确定的。
附:检验项目危急值 检验项目
电解质指标 危急值 危险性
血清钾 < 2.6 mmol/L 低钾血症,呼吸肌麻痹 血清钾 > 7.5 mmol/L 严重高钾血症,可有心律失常、呼吸肌麻痹
血液离子指标
血钙 < 1.5 mmol/L 低血钙性手足搐搦 血钙 > 3.5 mmol/L 甲状旁腺危象 肾功能指标
血肌酐 > 650 umol/L 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尿素 > 36 mmol/L 急性肾衰 糖代谢指标
血糖 < 2.8 mmol/L 缺糖性神经症状,低血糖
性昏迷
血糖 > 30 mmol/L 高血糖性昏迷,渗透性多尿伴严重的脱水和酮中毒
血常规检验指标
血红蛋白 < 50 g/L 急性大量失血或严重贫血 白细胞计数 < 1.0×10/L 有引发致命性感染的可能 白细胞计数 > 60×10/L 急性白血病可能 血小板计数 < 20×10/L 可能有严重的出血倾向,是临床输注血小板的阈值
血小板计数 > 1000×10/L 怀疑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可能
血气分析指标
血酸碱度 PH<6.8 极限值 血酸碱度 PH>7.8 极限值
121299病理科工作制度
1、病理科接收标本时,要严格核对申请单各项填写是否齐全,标本与申请单记录是否相符,双侧或特殊要求的标本是否能确保分开,固定液是否合适。对于微小标本,必须认真核对是否有组织及其块数,无疑问之后才能接收,编号登记,安全保存,并为送检者签收。
2、检查标本及取材要仔细,不可错号、漏号和污染,不得遗忘丢失。必须全面描述、字迹工整,认真的填写在工作单上。如有问题或
标本辨识不清时,可请送检医生前来协助解决,需保留的大标本及时保留,有价值时要仔细照相。
3、包埋、切片及染色时,必须仔细核对统一的病理编号,遵守操作规程,保证质量,严防(错号、丢失和污染)差错。
4、实行医师逐级阅片制度(二级医院实行上级医师复诊制度,三级医院实行三级医师检诊制度),主检医师应密切结合临床,全面分析病变,认真做出诊断(有特殊情况应与临床医师取得联系并有记录)。疑难病例要请上级医师复诊或外出会诊(执行疑难病例和冰冻病理报告双签字制度)。
5、需做特染、免疫组化等项目者,要填写工作单,注明染色目的要求,并及时提交技术室或免疫室,技术室或免疫室应及时按工作单执行。
6、病理报告要及时发出,临床科室收到报告时要签字,备存查。冷冻切片一般于收到标本后30分钟左右发出报告,细胞学检查一般于12—24小时发出报告,小组织活检可加快,于24—48小时发出报告,常规活检标本3—5个工作日发出报告,特殊病倒,科研内容的报告视情况决定(需做特染、免疫组化等特殊情况需延发报告时,送过临床“迟发报告通知单”)。
7、冷冻切片的剩余标本,应做石蜡切片,以便核实冷冻切片诊断,冷冻切片和石蜡切片一并存档。
8、外检标本报告发出后保留2周,尸检标本保留3月。凡需留做教学、科研用者,要及时妥善保存以免变质、变形,并分类、编目、存档,指定专人负责。存留标本需注明病理号、诊断和病变说明。
9、要求查阅病理报告者,应由本室人员代查,不得自行翻阅。借用标本,切片及档案资料(包括教学资料),须经本科同意。院外借用切片需按本科规定,办理借用手续。活检及尸检蜡块概不外借(特殊情况需经上级领导批准)。
10、严格药品及试剂的管理,药品试剂瓶标签要醒目,称取染料、试剂后,及时登记使用量、使用日期及使用人。易燃、易爆、剧毒药品由专人保管。
11、要详知各种仪器的操作方法,严守操作规程,(要定期经计量部门校准计量器具)。
12、活检、尸检及细胞学的申请单、病理切片、蜡块、照片、幻灯片、电脑业务资料等均应及时进行分类、整理、编目归档保存,活检、细胞学及尸检等文字资料分别整理,定期装订,并由专人保管,长期保存。
术中快速冷冻病理诊断工作制度
1、“冷冻”预约规定:需做术中快速冷冻病理诊断时,各手术科室提前1—2天详细填写冷冻申请单(可用普通病理申请单代替)送病理科。
2、病理科实行“冷冻查房”制度:病理各级医师在手术前1日应下病房查病人,看病历或请病人来病理科接受查体,与主管医师交换意见,全面了解有关冷冻方面的病人情况。
3、实行“手术中快速冷冻病理诊断知情同意书”签字制度。术前由病理及临床医师,在病理科共同向病人和其家属谈话,交代冷冻有关事宜,征得其理解、同意并签字。“知情同意书”一式两份,一份留为临床原始资料,放入病历中,另一份存天病理科。
4、冷冻病理报告实行三级医师检诊及双签字制度。初级医师参与阅片、中级医师诊断、高级医师复诊。报告由中、高级医师双签字。一般30分钟左右发出报告,遇特殊情况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5、遇到冷冻病理诊断中的交界性病变及“灰色病变”难以确诊时,首先在科内讨论,如意见仍难以统一,不能勉强发报告。要及时向手术医师通报情况,可向医务处报告,协助派车去外院会诊,或允许延缓出报告,必要时待常规石蜡切片后再诊断。临床医师和或病理医师要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情况,取得理解并记录于病例中。
6、建立冷冻报告登记及随诊制度:冷冻切片剩余组织,一律做石蜡切片对照。对与最后诊断不符的报告要组织相关医师讨论和随诊,以利提高诊断水平。
病理科活检制度
1、取材前标本验收者要与取材医师核查标本与申请单,进行交接班,每日统一取材。
2、病理取材要标准化,规范化。肉眼检查标本(巨检)和切取组织块(取材)必须由病理医师进行。
3、细小标本要用伊红点染并用软薄纸妥善包裹。
4、每例标本取材前后,应用流水彻底清洗取材台面和所有器械、物品,严防污染和防止细小检材被流水冲走。
5、有些病理在取材前应留下大体摄影资料。一般标本在报告发出后2周可以(按病理标本得理规定)处理掉。
6、制片过程严防错号,切片质量应薄、完整、染色清晰。
7、认真填写病理报告单(提倡使用“病理多媒体彩色图文报告”),经核对后再发出报告,严防错、白字,报告要做到及时准确。
病理科细胞学检查制度
1、细胞学检查材料较多者,可使用肿瘤(或脱落)细胞检查申请单,并应单独编号。
2、收集的检查材料及时送检,胸腹水及时离心、涂片、固定。
3、注意采集检查材料和制片的方法,提高阳性率。
4、涂片在固定、染色中切忌污染或错号。
5、观片时应注意全片所见,切忌片面性。
6、报告时,尽量做出肯定性判断(提倡使用五级报告方案),查见癌细胞时,尽量提示分类,但不能勉强。
病理科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1、病理科文字资料要保存完好,防止人为污染和混乱,杜绝丢失。
2、装订成册的文字档案资料,按顺序上架存放,专人保管,严禁损坏和丢失,长期处于利用工作和再利用状态,切片、蜡块由技术室
负责人妥善保管,按序号存放,严禁损坏和丢失。
3、病理科文字档案资料包括活检申请单、冷冻申请单和细胞申请单,活检登记本、冷冻登记本和细胞登记本等允许科内职工借阅,但需要经管理人员办理借阅手续,在病理科工作室内查阅。原则上不允许外借,不许整页复印(可以摘录)。有医学鉴定和司法分证用途者,需经院领导批准,另行处理。
4、特殊或典型的大体标本,可加工制作装瓶标本,陈列于标本橱内,以备教学、科研之用。
5、病理科日常切片和档案切片可以外借,但必须履行借用手续,蜡块原则上一律不准外借,有重要用途者尤其是有医疗纠纷倾向病例的蜡块和切片,必须经院、科领导批准,方可借用。
6、病理蜡块再切或课题使用,原则上要在病理科中,经本科技术人员切片。要珍惜蜡块中的组织,每次将使用量降至最少(将蜡块与切片刀调平后再切,防止修光、切净其中组织),保持蜡块再利用率,保证档案资源可持续利用。
病理诊断报告签发与回报制度
1、病理医师对活检标本应认真全面的进行大体检查和显微镜检查,对其镜下所见观察清楚,病理诊断真实、准确。
2、医师以下人员、进修及实习人员不能单独签发病理诊断报告,需由病理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签名方可发出。
3、诊断报告发出时限:
①常规病理检查,在收到标本3—5个工作日内发出病理报告。②特殊检查标本如结核、骨性标本等根据不同情况在14日内发出报告(迟发报告,应通知临床)。
③术中快速冷冻诊断,手术医师应于术前1—2天通知病理科(并签属“知情同意书”),以便病理医师做必要准备。采用冷冻切片法,一般在30分钟左右做出诊断,用快速石蜡法在50分钟内发出报告。
④细胞学检查,一般在1—24小时内发出报告。⑤接收会诊的病例一般在30分钟—1小时发出报告。
病理科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制度
1、显微镜:放臵于干燥、较少灰尘的房间,勿暴露在日光中,电光源显微镜使用完毕后先将亮度调到最小,然后关闭电源,目镜上的灰尘,应先用吸耳球吹净,再用镜头纸由内向外擦拭,物镜应用镜头纸擦拭,如镜头粘到树胶,需先用镜头纸蘸上少许二甲苯擦拭,再用镜头纸立即将二甲苯擦干。每次用完后需用罩子盖好,定期清洁。
2、切片机:切片时用力均匀,每次用完后将机器清扫干净,然后按说明书要求用松节油等擦拭,需要加油的地方加上润滑油。
3、自动脱水机(全封闭式):设定好程序,检查液体瓶是否放稳,浸蜡用石蜡可过滤,每次用完后必须擦拭干净。自动脱水机(提蓝式):设定好程序,检查加热部分的水位,检查试剂量是否足够,检查提蓝周围有无大头针等外露,以防提蓝卡住。每次用完后必须擦拭干净。
4、磨刀机:保持磨石清洁,磨刀角度尽可能不发生改变,当磨石
不平整时应及时修正,每次用完后必须擦拭干净。
5、其他仪器设备,同样要按其说明书中的使用保养要求使用保养。
病理科安全防范制度
1、医疗安全,人人有责,安全意识牢记每一个职工心中,安全措施贯穿到每一个工作岗位。
2、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按工作流程完成自己的任务,认真填写每一个岗位工作流程表,下游岗位负责检查上游工作质量与安全,最后检查最终工作质量和整个工作流程安全。
3、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技术工作精益求精。
4、严格窗口,取材、包埋、切片、看片和诊断工作岗位核对审查制度,严防技术、诊断差错、事故发生。
5、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诊断、双签字制度,室内和室间会诊,讨论等质控制度,严防诊断报告差错、事故发生。
6、出现技术或诊断差错立即逐级汇报,采取积极措施纠正,将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技术水平问题,采取学习、讨论措施,达到提高目的,技术责任差错,当事人事后检讨,采取预防措施,造成严重影响和经济损失时,除了执行医院规定外,科内酌情教育,减免奖金。
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
2、严格区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每日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消毒液擦拭工作台面、地面、各种器械表面等至少两次,并记录。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有关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洗手或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4、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5、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及其容器等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盛装消毒液的各种容器,高压灭菌后每周更换两次,并记录。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
6、各种废弃标本严格规范处理。
7、细菌室用过的一切有菌物品均应高压灭菌后再洗涮。
8、开启的无菌生理盐水24小时更换,试剂定期更换。
9、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工作间每天通风,空气用紫外线每日按规范消毒至少一次,每月对空气、物体表面及工作人员的手进行微生物监测一次,并记录。
10、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11、化验报告单消毒后再发出。
12、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毛巾专用,每4小时更换一次。
13、在理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汇报。
检验科院内感染管理制度
1、工作人员着装整齐上岗,操作前后要洗手。
2、严格区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每日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消毒液擦拭工作台面、地面、各种器械表面等至少两次,并记录。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有关操作规程。
4、在检验完各种液体标本中均按标准数量添加消毒液,放臵规定时间后倒入下水道,各种血、尿便等废弃物品放双黄色塑料袋内,每日专人回收规范处理。锐器放入防渗容器内。
5、用后的玻璃器皿用含含有效氯500mg/L-1000mg/L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再用酸清洗后,蒸馏水冲洗烤干。
6、细菌室用过的一切有菌物品均应高压灭菌后再洗刷。
7、无菌生理盐水24小时更换,试剂定期更换。
8、工作间每日通风两次,每日紫外线按规范消毒至少一次,并记录,盛装消毒液的窗口,高压灭菌后每周更换两次,并记录,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
9、化验报告单消毒后再发出。
10、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11、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及
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汇报。
1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严防过期。
检验科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室的检验、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不断总结经验。
3、带领全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登记,统计和消毒隔离工作。正确使用菌种、毒株、剧毒药品和器械材,审签药品器材的清领、报销,经常检查安全措施,严防差错事故。
4、参加部分检验工作,并检查科内人员的检验质量,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5、负责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和临床教学。
6、确定本科人员轮班和值班。
7、制定本科的科研规划,检查进度、总结经验。学习和使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努力提高科技水平。
8、经常与临床科室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9、带领全科认真完成院内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主管检验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指导本科的检验、教学和科研工作。
2、参加部分检验工作,并检查科内的检验质量,解决业务上复杂疑难问题。
3、开展科研,担负教学工作,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学习,做好科内各类技术人员的培养提高工作。
4、协助科主任制定科研规划,督促实施。学习使用国内外新技术,不断改进各种检验方法。
检验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管检验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2、亲自参加检验,并指导检验士、员进行工作,核对检验结果,负责特殊检验的技术操作和特殊试剂的配制、鉴定、检查,定期校正检验仪器、试剂,严防差错事故。
3、负责菌种、毒株、剧毒药品、贵重器材的管理和检验材料的清领、报销工作。
4、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改进检验方法,不断开展新项目,提高检验质量。
5、负责临床教学,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6、负责开展对本专业的质量控制工作,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检验士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上级检验师的指导下,担负各种检验工作。
2、收集和采集检验标本,发送检验报告单,在上级检验师的指导下进行特殊检验。
3、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限时核对检验结果,严防差错事故
4、负责检验药品、器械的清领、保管、检验试剂的配制,培养基的制备,做好登记、统计工作。
5、担任一定的检验器材的洗刷,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检验员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上级检验师(士)的指导下,进行一般性的检验工作及担任本科的统计工作。
2、领取及保管检验用的药品器材,并填写消耗表。
3、担任一定的检验器材的洗刷,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病理科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检查结果准确。
4、参加疑难病例的病理检查,组织病理讨论。
5、参加会诊和临床病理讨论会,经常与临床科室取得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6、督促科内人员做好病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搞好登记,统计工作。
7、负责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的具体意见。
8、参加学术会议,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工作。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一定的管理工作,主任不在科期间,副主任或高年资医师可代理主任工作。
病理科主治以上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具体帮助和指导医师、研究生、进修医师和见习生学习、工作。
2、着重担任重要的病理检查诊断,审查疑难的病理诊断报告,参加会诊、教学、科研工作。
3、其他职责与病理科医师相同。
病理科医师职责
1、在病理科主任的领导和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尸检和活体组织取材工作,认真做出初步病理诊断报告,发现疑难问题及时请示上级医师。
3、指导并协同技术人员进行尸检和初步尸检的诊断工作。
4、担负一定的科研、教学任务,作好进修生、实习生的培训工作。
5、参加临床病理讨论会,做好讨论记录。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病理科医士协助医师做部分工作。
病理科技术人员职责
1、在病理科主任领导和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协助病理诊断,参与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2、按操作规程进行组织脱水、包埋、切片、染色,保证制片质量,开展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
3、协助医师进行尸检技术工作,负责读片会、临床病理讨论会等业务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4、负责病理标本接收、查对、登记、记录,切片、蜡块等资料的整理、积累和保管工作,作好经济收入的统计工作。
5、负责一般药品、器材、染料的清领和保管。
进修生、实习生主要职责是协助医师工作,临时工主要职责是科内杂务和协助技术人员一些简单的工作。
主管技师以上技术人员主要职现是承担难度较大的技术工作和新技术项目,可担负一定的技术室管理工作。
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1、负责医院感染常规微生物学监测。
2、开展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特殊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定期总结、分析,向有关部门反馈,并向全院
第三篇:检验科工作制度
检验科工作制度
一、检验单由医师逐项填写,要求字迹清楚、目的明确,急诊检验单上注意“急”字。
二、收标本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标本不符合要求应重新采集。对不能立即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管。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下班前发出报告,急诊检验标本随时做完随时发出报告。
三、要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做好登记,签名后发出报告。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合或可疑时,主动与临床科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目的以外的阳性结果主动报告,院外检验报告应由主任审签。
四、特殊标本发生报告后保留二十四小时,一般标本一用具应立即消毒。被污染的器皿应高压灭菌后方可洗涤,对不疑病原微生物的标本应于指定地点焚烧,防止交叉感染。
五、保证检验质量,定期检查试剂和校对仪器的灵敏度。定期抽查检验质量。
六、建立实验室内质量控制质量,积极参加室间质量控制,以保证检验质量。
七、积极配合医疗、科研,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革新。
检验科危重病人处理应急预案
为给急危重患者提供快捷、安全、有效的诊治服务,提高危急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此,对发生在检验科的危重患者的抢救处理,制定规范的应急措施。
一、对在检验科内即将抽血检验的危重病人,检验人员要提供便捷通道,优先采血。
二、血样采集过程中,病人病情突发加重,负责抽血的检验人员应立即停止血样采集,辅助病人陪同人员尽快将病人送至相应科室。
三、对己不方便移动的病人,检验科应立即与相关科室值班医师联系,并疏通病人周围的人群,为抢救营造足够的场地和时间。
四、接受危重病人标本时,应优先检测,出现危急值时应第一时间将检测结果通知病人经治医师,检测结果审核无误后须尽快发出。
五、科室人员交接班时,应该全面了解危重患者的检验结果情况,做好交接工作。
六、值班人员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主任或副主任协助处理。
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工作人员服装整洁,操作时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手套。进入隔离间,穿隔离衣。
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随时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
三、采集血标本应坚持一人一巾一止血带,非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使用后严格消毒处理。
四、碘伏、酒精等消毒液应密封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置于容器中的灭菌物品(棉签、棉球、纱布)一经打开,保存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
五、实验室内保持干净、整洁,对污染区每天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抹地面、桌面1一2次,室内空气及各实验室台面每天紫外线消毒,并做好紫外线消毒登记。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消毒,如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被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有关职能部门报告。
六、各种污染性标本、污染物、一次性注射器等,置污物袋内焚烧处理,利器放入利器盒内。放射性垃圾严格按有关规定处理。
七、各种检验报告单,消毒处理后方能发送。
八、工作人员下班时应整理好各室内务,消毒洗手后方能离开。
九、各室的空调机应每季度将空气过滤网消毒清洗一次,每月进行一次环境卫生学监测。
十、分离出的甲类或乙类 传染病菌珠,严格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检验科主任职责
一、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本科的检验、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血库的管理工作。
二、制订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三、督促本科各级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登记、统计和消毒隔离工作。正确使用菌种、毒株、剧毒药品和器材,审签药品器材的请领、报销,经常检查安全措施,严防差错事故。
四、参加部分检验工作,并检查科内人员的检验质量,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五、负责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及临床教学。
六、确定本科人员轮换和值班。
七、制订本科的科研规划、检查进度、总结经验。学习使用国内外新技术,不断改进各种检验方法。
八、经常与临床科室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检验师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和主管检验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二、亲自参加检验,并指导检查士、员进行工作,核对检验,负责特殊检验的技术操作和特殊试剂的配制、鉴定、检查,定期校正检验试剂、仪器,严防差错事故。
三、负责菌种、毒珠、剧毒药品及贵重器材的管理和检验材料的请领、报销等工作。
四、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改进检验方法,不断开展新项目,提高检验质量。
五、负责临床教学,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六、负责开展对专业质量控制工作。
检验士职责
一、在检验师的指导下,担负各种检验工作。
二、收集和采集检验标本,发送检验报告单,在检验师的指导下进行特殊检验。
三、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随时核对检验结果,严防差错事故。
四、负责担任检验药品、器材的请领,保管,检验试剂的配制及保管以及培养基的制备。
五、担任一定的检验器材的洗刷,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一、急诊与普通门诊、儿科门诊分开,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室。
二、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门诊病人就医特点以及疾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三、严格遵照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患者,一定到指定隔离室诊治,并做好必要的隔离和消毒。
四、所有诊室必须设置流动水洗手设备,紧急情况下配备消毒液进行手消毒。
五、各诊室应定时通风,诊疗桌、诊疗椅、诊疗床等每天清洁,被血 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进行擦拭消毒处理。
六、与病人皮肤直接接触的诊疗床单、诊疗巾要一人一用一消毒。听诊器每天由医生用75%酒精进行擦拭消毒;血压计袖带每周由护士用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处理。
七、所有急救器材必须在读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并且清洁保存。
八、病人使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呼吸机管道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后立即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并干燥保存。湿化瓶应每日更换湿化液。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器以及接头、活瓣通气阀等可拆卸部分应定期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
九、各种无菌包及无菌容器中的消毒液,由专人负责定期灭菌或更换。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放,每周更换二次,容器每周灭菌二次;2%的戊二醛使用效期不得超过二周:无菌包有效期不得超过7天;取用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持物钳或持物镊,持物钳或持物镊应与容器配套,手持部分应在罐外,浸泡于l:8金星中,浸泡液的高度为无菌钳轴节以上2—3cm处,浸泡液每日添加,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开启的无菌敷料罐等应每日更换。
十、所有工作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并做好自我防护。每次诊疗操作前后必须认真洗手、戴口罩。
十一、传染病门诊(肝炎、肠道门诊等)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肠道门诊应设立专用坐便器。传染病患者离开诊室后,应视传染情况选择相对应的终末消毒措施。
十二、急诊留观病人发生医院感染时,应按要求于24小时内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十三、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的处理按《济宁市人民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定收集、转运和最终处置,禁止与生活垃圾混放。
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传染病门诊及留观室工作人员上、下班,应严格按照传染病自身防护要求穿脱防护服,做好粘膜保护。
二、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传染病门诊及留观室人员应严格消毒双手。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三、无菌器械容器、器械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体温计、压脉带一人一用一更换,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然后,放入专用无菌盖盘内备用,消毒液每天更换。压舌板一人一用一灭菌。
四、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用消毒液湿式拖地或用消毒液喷洒。床头桌及椅子每日用消毒液湿擦,抹布要专用,用后浸泡消毒。
五、凡污染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应焚烧,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应采用消毒—清洁—灭菌的处理原则。换下的污衣被服放入指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房清点,便器每次用后清洗消毒。
六、病人使用注射器、输液管、各种导管和引流管,要严格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一次性输血器、输血器、注射器用后严格消毒,针头先在病区内用消毁器处理,然后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七、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一人一换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水。吸痰管一次一更换,湿化液每日更换,雾化器、罐、口含嘴、面罩、螺旋管一人一用一消毒。
八、鼻饲管每周更换一次,胃肠减压管在每个病员用后作清洁消毒。灌肠筒每日用后浸泡于消毒液中,2小时后可再用,每周压力蒸汽灭菌一次,橡胶管及肛管一人一次一用一消毒,肛管提倡一次性的。
九、留置导尿管每周更换一次,感染较重者酌情缩短时间。
十、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后备用,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再用,病人被褥要定期更换消毒。
十一、出院病人的单元,必须做好终末处理,床、椅、桌及墙壁,应用消毒液擦洗,床垫被褥洗晒消毒。
十二、传染病人按传染病消毒隔离要求严格消毒隔离,儿科门诊应设预检,疑似传染病;应在观察室隔离,各门口应放消毒脚垫,并保持湿润,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人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垃圾严格包装,焚烧或消毒后处理。
十三、传染病人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到他科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候诊、检查和治疗,不要在门诊各处走动,以防交叉感染。
十四、传染病人,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十五、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用过的器械、被服、房间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要烧毁。
十六、进入治疗室、换药室应衣帽整洁、戴口罩,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隔离伤口用物立即消毒处理。
十七、治疗室、换药室每天通风换气,清洁用消毒液拖地,紫外线照射,或用消毒液喷雾消毒,每周彻底大扫除一次。
十八、每天检查无菌物品是否过期,注射器盒及盐水棉球和纱布缸每天更换,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十九、卫生工具、抹布按清洁、污染、半污染区分别固定使用,拖布应消毒一清洁一凉干(或再消毒冲洗后)后再用,病人床头桌采用一桌一布一消毒。
二十、换药车上用物定期更换和灭菌,每周总灭菌一次,换药用具应先消毒处理,再进行清洗、灭菌。二
十一、熏箱内的物品应排放整齐不要重叠,影响灭菌效果。要定期清理,并记录熏蒸时间。二
十二、做好紫外线灯管累计计时登记。
医疗废物处理流程
一、医务人员按《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容器内,但包装物和容器应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
三、医务人员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包装物或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液和其它缺陷。
四、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封口紧实、严密。
五、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或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记并附中文标签,标签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
六、放入包装物或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任意取出。
七、医疗废物管理专职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路线运送至院内医疗废物暂存处。运送过程中应防止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
八、医疗废物管理专职人员每天对产生地点的医疗废物进行过称.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来源、种类、重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经办人。
九、医疗废物由专职人员每天进行焚烧并做好登记。
十、医疗废物焚烧后,专职人员应当对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并做好记录。备注:
1、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执行。
2、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3、批量的含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4、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高压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
5、隔离的传染并病人或疑似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医疗废物处理制度
一、要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记录物品名称、时间、数量。
二、所产生的医疗废物分类标志,用黄色塑料袋包装。
三、不得随意丢弃、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四、禁止在非储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或其它生活垃圾。
五、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应消毒并做毁型处理。
六、所有医疗废物能够焚烧的及时焚烧,不能焚烧的消毒后集中深埋。
医疗废物发生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医院发生因管理不当导致压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故,应当采取应急控制措施,以防污染扩散。
一、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污染现场封锁,做好防护,尽可能减少污染扩散,保护好周围人群。根据污染情况,采取有效安全的处理方法进行消毒,消毒工作应从污染较轻的区域向污染严重的区域进行彻底的清洁与消毒,并对清扫的工具进行消毒。
二、配合有关部门的检查、监测、调查取证,不拒绝和阻碍,不提供虚假材料。
三、医院内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应当在48h内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将调查处理结果的所在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四、医院内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 4 h内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处理结束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再次发生,并写出总结报告。
主管检验师职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指导本科的检验、教学和科研工作。
二、参加部分检验工作,并检查科内的检验质量,解决业务上的复杂疑难问题。
三、开展科研、担负教学工作。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学习,做好科内人员的培养提交工作。
四、协助科主任制订科研规划,督促实施、学习使用国内外新技术,不断改进各种检验方法。
化验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组长: 成员:
法定传染病报告须知
一、传染病报告病种
1、甲类:鼠疫、霍乱。(共2种)
2、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型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阿米巴性痢疾、流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共26种)
3、丙类:流感、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黑热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共11种)注意:对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要做分型报告。炭疽分为肺炭疽、皮肤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五类;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和未分期六类;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肺结核分为涂阳、仅培阳、菌阴和未痰检四类。
4、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5、报告:病毒性肝炎、伤寒和副伤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脑炎的病例须填写接种史,同一个儿童同时发生两种传染病时,须分别填写接种史。
二、传染病报告时限
1、医生首诊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接诊医生诊断后应立即向公共卫生科报卡。责任报告人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2、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卫生部门要求报卡的非法定传染病(如水痘、手足口病)在诊断后应于及时向公共卫生科报卡。责任报告人应于24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3、双休节假日向公共卫生科报卡。公共卫生科接传染病疫情报卡后立即网络直报。
紫外线杀菌灯的使用注意事项
一、紫外线消毒灯主要作用于空气消毒,每支为30 W。
二、用于空气消毒时注意以下事项:
A、应关闭窗户,锁门后方可打开,防止有人误入受辐射损伤。如不按要求操作,全部责任由责任人承担!B、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时,应保持环境的清洁,空气中不能有灰尘和水雾等,当室内温度低于20摄氏度或相对湿度超过50%时,应延长照射时间。擦洗地面后要待地面干燥后再行紫外线灯消毒。C、每次消毒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三、用于物体表面消毒时,距物体表面不超过1米。
四、紫外线灯的清洁与更换:
A、紫外线消毒灯灯管表面应保持清洁,无灰尘,每周用75%或95%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并且做好记录。
B、紫外线消毒灯灯管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因此,应建立使用时间记录本,到时间则更换。
C、紫外线灯管每2个月要进行辐射强度检测,新灯管的辐射强度不低于90uW/cm2,使用中的灯管辐射强度不低于70uW/cm2,不合格者及时更换。
第四篇:检验科工作制度
检验科工作制度
1.在院长/主管院长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健全科室管理制度,科主任是临床检验服务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者,承担医院临床诊疗的常规检验项目。
2.贯彻落实《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与规程,由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进行临床检验工作。有计划地对在职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及考核。
3.定期讨论在贯彻医院(检验方面)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文件。
4.承担并完成医院交给的有关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任务。5.检验申请单(含电子申请单)由医师逐项清楚填写,急诊检验应当有特殊标志,检验申请单必须有申请医生签名或唯一标识。
6.接收标本时,检验科工作人员应检查申请单填写、采集的标本是否合格,如不符合要求可拒收。不能立即检验的标本,要妥善处理及保管。
7.建立标本采集、运送、签收、核查、保存制度和工作流程。严格检验报告授权制度和审签、发放制度(常规检验报告双签,急诊报告除外),建立检验“危急值”处理程序,保障医疗安全。检验科应明确出报告时间并在规定时间内发出报告。
8.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审核检验结果,检验报告单,经双签名后发出检验报告。检验结果有疑问时,应当重复检验,并与临床科室联系。对于超过临床限定范围的生命指标(危急值)的结果,应当及时报告临床医护人员。
9.使用的仪器、试剂和耗材符合国家规定;定期对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分析仪器及相关设备和项目进行校准。10.建立并完善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及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11.配合临床医疗工作,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革新。12.应当制定检验后标本保留时间和条件,并按规定执行。废弃物处理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3.建立并完善实验生物安全保证体系,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和防护,包括生物安全及化学危险品、防火等安全防护工作,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组织落实。
14.征求临床科室对检验服务的意见及建议,尽可能满足临床诊疗活动需要,采用多种形式为临床科室提供临床检验信息服务。
检验科主任职责
1.科主任是科主任负责制的行为人(责任者),是本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第一责任人。在院长/主管院长领导下,负责并完成本科的临床检验、教学、科研、继续医学教育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及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按期总结汇报,达到医院的目标和标准。
3.按医院要求,参加或组织院内外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工作,并接受临时指令性任务。
4.在工作中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思想,负责本科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和国家发布的有关民法、刑法及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教育。
5.贯彻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必要时可组织制定具有本科特点、符合本学科发展规律的规章制度。
6.抓好科室质量管理工作,按照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不定期检查科内人员的工作质量,努力开展各项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
7.制定不同层次人员的再教育计划,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调动、任免、晋升、奖惩意见。8.组织本科人员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应用新技术,开展科学研究。积极督促本科人员申报各级各类基金课题,并协调医疗工作与科研工作之间的关系。
9.确定本科人员的轮岗和值班。
10.管理并合理使用医院指定部门保管和使用的各种设备和器械,避免造成不应发生的损失。
11.检查安全措施,严防差错事故。12.与临床科室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13.科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在科主任长期外出时,经院长或主管副院长同意,负责科室全面工作。
14.应具备的条件和任职资格(试行)14.1 工作资历:
14.1.1 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职称,从事临床实验室工作满3年。14.1.2 具有副高技术职称,从事临床实验室工作满6年。14.1.3 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从事临床实验室工作满10年。14.2 工作能力:
熟悉临床实验室的常规检验及管理工作,有较强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主任(副主任)检验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本科的检验、教学、科研工作,并负责实验室人员的医德医风及医疗安全教育。
2.参加部分检验工作,协助科主任检查、提高科内的检验质量及检验技术水平,重点解决检验技术上的复杂疑难问题。
3.负责本科科研项目立题、论证、组织实施并总结汇报;指导下级人员的科研工作,参加部分试验工作;发表相关论文及申报成果。
4.随时掌握国内外本专业的新进展、新技术,指导下级工作人员改进检验技术。5.有计划地对青年检验人员开展“三基三严”训练,配合科主任培养提高下级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提高科室的学术地位及本行业中的影响力。
6.指导并督促下级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
7.配合科主任完善科室行政管理,负责编写科室各岗位的标准化操作文件,逐步达到“标准化实验室管理”水平。
8.完成科主任交办的其他工作。
9.副主任检验师协助主任检验师负责相应工作。10.应当具备的条件和任职资格(试行)10.1工作资历:
10.1.1副主任检验师:担任主管检验师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检验工作不少于40周,任主管检验师满5年。
10.1.2主任检验师:担任本专业副主任检验师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检验工作不少于35周,任副主任检验师满5年。
10.2 工作能力: 10.2.1 主任检验师:
10.2.1.1 能在实验诊断学方面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特别是在实验选择、结果解释上提出指导性意见,为临床合理解释试验结果提供正确的信息,积极参与有关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估、预防等工作。
10.2.1.2 在医学检验领域中有丰富的经验,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术要点,能解决复杂或重大的技术问题,能帮助临床医师掌握新的诊断方法,能结合患者病情及时向临床医师提供疑难、危重病例检查项目结果及分析判断的意见。对本专业的工作具有全面的领导、组织、管理能力。
10.2.1.3 能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并结合临床病情进行会诊,如查房及疑难病症解析等。10.2.2 副主任检验师:
10.2.2.1 能为临床在某一检验学科方面提供咨询服务,特别是在试验选择、结果解释上提出指导性意见,为临床合理解释试验结果,提供正确的信息,积极参与有关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预防。
10.2.2.2 熟练准确地解决本专业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如变异菌种鉴定、血液骨髓细胞及寄生虫的识别、各种重要试剂质量鉴定及临床应用性评估;能及时发现并纠正检验误差;能进行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的分析总结等;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10.2.2.3 根据专业熟练掌握下列专科技术:如血液及骨髓的检查技术、临床免疫学检查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查技术等。参加部分技术要求较高的检验工作,无责任事故。
主管检验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检验师的指导下,负责检验、科研、教学工作的落实及实施,指导下级人员工作,负责监管检验报告的质量。
2.参加日常检验工作,负责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结果的准确、及时;排除系统误差及偶然误差;解决日常工作中涉及到的试剂、仪器等疑难技术问题。
3.负责学生的临床实习工作;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学习,培养提高下级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负责对检验师的培训和考核。
4.努力参加科研工作,协助科主任落实科研规划。
5.了解国外本专业的新技术,对改进检验工作流程和技术手段提出建议。
6.完成科主任交付的其他工作。
7.在主任检验师外出时,经科主任同意后可行使主任检验师的工作职责。
8.应当具备的条件和任职资格(试行): 8.1 工作资历: 8.1.1 任本专业检验师满5年。
8.1.2 担任检验师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检验工作不少于44周。
8.2 工作能力:
8.2.1 了解并掌握本专业各项实验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积极参与有关疾病的诊断工作,能为临床在合理选用检测项目和结果解释方面提出正确的建议和意见;能解决本专业中一些常见问题,如生化多项目综合判定、肝炎标志物结果分析、血液及骨髓细胞识别、各种标本中微生物鉴定、寄生虫的识别。
8.2.2 能结合临床资料,准确分析常规实验结果的临床意义。以专业划分每年工作量不少于:临检2000件、生化2000件、微生物400件、免疫1000件、分子生物学检测200件。
检验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上级检验师指导下进行日常检验工作,并指导检验士和检验员进行工作。
2.承担标本处理、登记、技术操作、核对检验结果等检验工作;承担特殊试剂的手工配制;负责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及定期检查校准,严防各种差错事故的发生。
3.承担菌种、毒株、剧毒药品、贵重器材的管理和检验材料的申领、报销等工作。
4.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参与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项目,提高检验技术水平。
5.承担指导学生检验实习工作。6.参加本专业各种质量控制工作。7.完成上级检验师交给的其他工作。
检验士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上级技师的指导下进行日常检验工作。2.协助检验师工作,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3.协同检验师做好物品、药品、器材的请领和保管以及各种登记、统计工作。
4.学习专业技术,参与培养进修、学习人员工作。5.参加标本的采集、登记和常规检验工作。
检验员职责
1.洗刷检验器材,做好消毒、灭菌工作,清理废弃污染物,打扫科室卫生。
2.接收检验标本,传送检验报告。
3.根据科室需要,安排非检验操作岗位的工作。
检验科质量主管职责
1.质量主管由实验室最高管理者任命、授权,并对其进行考核。
2.负责组织质量管理小组,实施质量控制工作。
3.负责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工作,参加实验室管理层对质量方针和实验室资源的决策活动,负责实验室质量管理和监督工作,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4.负责计算机和自动化设备内的程序文件与数据修改的批准。5.负责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规章制度》、《SOP文件》和各种质量文件的编制、审核、发放,以及换页更改的申请和换版更改的组织实施。
6.负责安排和组织内部审核,编制《内审计划》并报主任审批。负责审批《内审实施计划》和《内部质量审核报告》;任命内审组长并规定其职责;编制《全年质量体系运行报告》。
7.负责对不符合项进行整改,分析体系运行中潜在的不合格因素;负责纠正、预防措施的审查、批准;监督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8.协助实验室主任做好管理评审前的组织工作和准备工作,包括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汇报前一阶段质量体系运行和检测/或校准工作情况,编写《管理评审报告》。
9.负责有关质量问题的抱怨和投诉的处理。10.审核实验室发出的检测信息内容。
11.质量主管及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外部供应的评审。
检验科技术主管职责
1.技术主管由实验室最高管理者任命并授权。
2.负责任命技术管理小组成员,组织技术管理小组的工作。3.负责组织投标书和合同的评审。4.负责批准恢复检验工作。
5.负责对发生不符合项的责任组和责任人进行考核并提出处理意见。
6.负责数据控制程序的实施,负责计算机和自动化设备内的程序文件与数据修改的批准,负责检验报告修改的批准。
7.负责每年进行一次检验程序的评审工作,组织编制《检验程序评审报告》,负责评审报告实施情况的跟踪。
8.负责每年进行一次各检测项目生物参考值范围的审核、评审工作。
9.负责组织技术管理小组每年进行一次检验方法的评价、确认、评审和批准。
10.负责组织技术管理小组编制《检验项目指南》,供患者和临床医生取用。
11.负责质控物更换和室内质控靶值修订的批准。12.负责仪器设备校准程序的审批。
13.负责所有仪器设备的统一管理,配合医院设备科对仪器进行验收及安装。
14.负责不同仪器或检测系统之间的项目比对和结果评价。
检验科及实验室消毒管理制度
1、布局合理,临床微生物室、PCR室、艾滋病初筛实验室门口处有标志,限制无关人员进入。每个工作区设有流动水和洗手设备、手消毒用品,操作完毕后及时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
2、微生物实验室需配备生物安全柜、蒸汽回收型高压消毒锅;对源于病人的原始标本如痰液等进行涂片或接种平板等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生物安全柜安置位置符合要求。
3、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严格执行实验室操作规程。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表及地面进行保洁处理,湿式清扫,遇有污染时立即消毒、清洗。
4、超净台必须保持清洁,每天清洁、消毒2次。
5、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无害化处理,并有记录。
6、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
7、所有被污染的针头、碎玻璃、采血管等利器必须放在一次性锐器盒中统一焚烧处理。一次性耗材、棉球、吸管、卫生纸、粪便、痰等标本连盒装入黄色医疗垃圾袋,统一收送焚烧。
8、检验科各检查室桌椅、器具、地面每日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空气消毒1次,每周大扫除1次。抹布、拖把专室专用。
9、无菌物品及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10、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焚烧、入污水池、消毒或灭菌)。
11、报告单应消毒后发放。
12、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
13、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实验室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内空气的消毒
1.加强开窗通风,自然通风换气,或采用排气扇通风,机械通风每小时换气10—15次。
2.紫外线灯管适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常用的室内悬吊式紫外灯对室内空气消毒时安装的数量为平均1.5W/m3,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使用循环紫外灯线空气消毒器,连续开机达到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即可起到空气消毒作用。二.实验室地面和物体表面消毒
实验室、办公室等场所地面要湿式拖扫,禁止干拖干扫。可用0.1%过氧乙酸拖地或0.2%--0.5%过氧乙酸喷洒或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拖地,消毒剂的用量不得少于100ml/m2。拖把应专用,污染区和清洁区不得混用。使用后,用上述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水清洗干净,悬挂晾干,最好放在阳光下暴晒后备用。三.物体表面的消毒
1.实验台面、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把手、实验记录夹等可用0.2%--0.5%过氧乙酸喷洒或有机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消毒作用时间10—15分钟。
2.若实验台面等明显被传染性标本污染,例如传染性标本和培养物外溢、溅泼或容器打碎,洒落于表面,应立即用0.2%--0.5%过氧乙酸喷洒或有效氯为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覆盖于污染表面,使消毒剂浸没污染物,保持30—60分钟。四.一般实验器材的消毒
凡直接或间接接触临床标本或实验微生物的器材均应视为有传染性,均应作消毒处理。1.金属器材、玻璃器皿
可用压力蒸汽和干热灭菌的方法进行处理。1)、压力蒸汽灭菌器:121℃,30分钟。
2)、干热灭菌: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入待定的干烤箱内,灭菌条件为:160℃2小时、170℃1小时、180℃30分钟。2.玻璃器材
使用过的玻璃吸管、试管、离心管、玻片、玻璃棒、三角瓶和平皿等应立即浸入0.5%过氧乙酸或有效氯为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1小时以上,消毒后用超声波清洗的方法洗净沥干,使用前再进行高压灭菌处理。3.橡胶制品 橡胶手套、吸液球等受污染后可用0.5%--1.0%肥皂液或洗涤剂溶液煮沸15—30分钟,然后清水洗净沥干后,再经121℃、15分钟高压灭菌处理。4.纺织品
棉织工作服、帽子、口罩等一般放入专用的污物袋中,用70℃以上热水加洗涤剂洗涤。有明显污染时,随时喷洒消毒剂消毒或放入专用的污物袋中,再经121℃、15分钟高压灭菌处理。5.贵重仪器
如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离心机、酶标仪、PCR扩增仪、气象色谱仪、冰箱、培养箱等不适宜加热、不能用消毒剂浸泡的仪器,局部轻度污染时,可用75%医用酒精擦拭,污染严重或传染性强的,半小时后重复擦拭2次。
离心时离心管未封闭、试管破裂、液体外溢,离心机内部应用75%医用酒精重复擦拭2次,或将整机放入环氧乙烷消毒柜,在温度为54℃,相对湿度为80%,环氧乙烷气体浓度为800mg/L的条件下,作用4—6小时。6.纸张类
如实验记录纸、化验单等可用环氧乙烷熏蒸的方法放入环氧乙烷消毒柜,在柜内温度为54℃,相对湿度为80%,环氧乙烷气体浓度为800mg/L的条件下,作用4—6小时。有条件的也可电离辐射方法,无应用价值的应焚烧处理。五.剩余标本和容器的处理
1.剩余标本如组织器官、动物尸体、检验后的废弃标本及其容器放入塑料袋、纸袋,应尽量焚烧处理。
2.液体废弃标本可用121℃、30分钟高压灭菌处理。
3.金属、玻璃容器及夹取标本用的工具可用干热160℃、2小时或湿热121℃、15分钟高压灭菌处理。亦可用0.5%过氧乙酸或有效氯为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没,消毒作用30—60分钟。消毒后冲洗干净,干燥备用。六.手的消毒
1.处理生物危害性材料时,只要可能均必须戴合适的手套。但是这并不能代替实验室人员需要经常地、彻底地洗手。处理完生物危害性材料和动物后以及离开实验室前均必须洗手。大多数情况下,用普通的肥皂和水彻底冲洗对于清除手部污染就足够了。但在高度危险的情况下,建议使用杀菌肥皂。手要完全抹上肥皂,搓洗至少10秒,用干净水冲洗后再用干净的纸巾或毛巾擦干。推荐使用脚控或肘控的水龙头。如果没有条件彻底洗手或洗手不方便,应该用酒精擦手来清除双手的轻度污染。
2.离开微生物实验室之前,脱掉工作服后,应进行手的清洗。离开生物安全实验室时,脱防护服前用流水及肥皂冲洗手一次,脱防护服后再次用流水及肥皂冲洗手,每次冲洗1分钟左右。
3.消毒可使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医用酒精或60%的异丙醇等3—5ml,搽于手指、手掌、手背揉搓1—3分钟。
第五篇:检验科工作制度
检验科工作制度、人员岗位职责目录
1、检验科工作制度
2、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
3、检验科查对制度
4、检验标本管理制度
5、检验报告单管理制度
6、检验科试剂管理制度
7、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
8、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9、仪器管理制度
10、检验科档案管理制度
11、检验科登记制度
12、检验科卫生制度
13、检验科信息反馈制度
14、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15、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6、检验室科废物处置管理规定
17、检验科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18、检验师职责
19、检验士职责
一、检验科工作制度
1、认真执行检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检验质量和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发出报告,急诊检验应在检验单上注明“急”字,随采随验,及时发出报告,对不能及时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藏。标本不符合要求者,应重新采集。
3、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做好登记,签名发出。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应主动与临床医生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验项目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4、检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器材、容器,经清洗、干燥、灭菌后放原处,污物及检查后标本妥善处理,防止污染。
5、采血必须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6、检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认真执行检验仪器的规范操作规程,定期保养、检测仪器,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试剂和设备。
7、建立并完善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8、配合临床医疗工作,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革新。
9、应制定检验后标本保留时间和条件,并按规定执行。废弃物处理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0、加强检验室安全管理和防护,做好生物及化学危险品、防火等安全防护工作,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二、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
1、检验科人员必须熟悉本专业质量控制理论和具体方法。
2、制订各项检验的操作手册,生化、临检等检验,一切操作要做到规范化、程序化。
3、对各种仪器,必须定期进行功能及质量检测并标定后使用。使用合格的检验试剂,定期检查有无过期试剂。
4、应积极开展室内质控,制订相应的措施,做到日有记录、月有小结、年有总结。有原始记录及质控图。对检测中出现的失控项目要停止报告,查出原因,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有记录,然后报告。
三、检验科查对制度
1、建立健全查对制度,杜绝医疗事故,减少差错发生。
2、每次检验,检验师应对结果进行复核,并签上姓名。遇疑难问题,应及时报告科主任。
3、采集标本时:
(1)门诊病人:认真查对科别、姓名、性别、年龄、检测项目、标本(质、量)。
(2)住院病人:认真查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检测项目、标本(质、量),同一病人,多张申请单时,认真查对各申请单的临床资料是否一致。
4、检验时,认真查对仪器性能、试剂质量、检验项目与标本是否相符。
5、检验后,认真查对检验目的、结果、是否缺项等。
6、发报告单时,认真查对科别、姓名及检验项目。
7、血型及输血检验时,认真查对病人姓名、性别,标本、血袋编号、标签是否完整,标本和诊断血清是否符合要求,献血员姓名,血型、Rh血型及血交叉试验结果,血袋是否有破损及血液质量。试验结果除肉眼观察外,必须用显微镜观察结果,以防弱凝集遗漏。复核者应认真核对一次标签、血型、Rh血型及交叉试验结果后,签上核对者姓名。
四、检验标本管理制度
1、标本一律凭单采集,做好五查五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验项目),临床科室送的标本要核对检验单、检查项目和标本采集是否合乎要求。
2、各项检验标本分类进入各项检测程序,并严格做好编号和核对,缓检标本应核对后妥为保存。
3、检验后的标本应按规定根据不同要求和条件限时保留备查,特殊标本特殊保存。
4、凡有传染性的标本,应按传染性标本管理规定须经灭菌处理后才能弃去。
五、检验报告单管理制度
1、检验报告单必须按检验要求逐项填写清楚,使用统一的法定计量单位,数据准确,书写规范,填写后核对,不涂改,不破损,不污染。
2、阳性与阴性结果的书写,必须清楚,以免错误。如报告单为表格时,阳性用“+”表示,阴性可用“Ø”表示,未查者可用“/”表示。
3、报告单必须有检验者签字(全名)和签发日期,急诊报告应注明标本采集(收到)及发出报告时间。
4、当日完成的检验报告单按科室分好,每天下班前半小时分送各科室。
六、检验科试剂管理制度
1、检验科要根据实际需要,从节约的原则出发,有计划地采购试剂。
2、检验科要做好试剂的请购、使用、保存、检查工作,防止变质、过期和浪费,即将用完的试剂要有记录,及时申请补购。
3、试剂进货应做到来源正规,货物优质、有效、有批准文号、生产日期及供货单位加盖红印的《经营许可证》、《生产许可证》、《注册证》复印件和法人委托书及业务员的身份证明。试剂进货时要有验收人签字。
5、所用试剂要有瓶签,按不同要求分类保管,需要冷冻、冷藏保管的试剂应保存在低温或普通冰箱内,并经常检验冰箱温度。剧毒、易燃易爆品要按要求保管。强酸、强碱试剂要单独保存。
七、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
1、加强安全管理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2、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做好“防火”“防盗”“防毒”的防范工作,并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做到制度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
3、使用强酸、强碱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腐蚀仪器和衣物。
4、产生毒性或腐蚀性气体的试验应在通风处进行,带有腐蚀性试剂,废弃之前先用清水稀释后,再倒入下水道。
5、贵重仪器、物品等设专人保管、定期维修,存放柜箱要加锁。
6、加强对易燃易爆、腐蚀性药品及危险、剧毒化学试剂等的管理,定点存放,定期检查,对剧毒药品有专柜保存,并做好应急处理及防护工作。
7、检验室备有常用消防设施及专用灭火器材,接受消防安全及使用灭火器材的教育,对各种电器、电路按规定安装使用。
8、检验科人员应经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并立即采取安全措施。
八、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1、“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医院建立危急检验项目表与制定危急界限值,并要对危急界限值项目表进行定期总结分析,修改,删除或增加某些试验,以适合于本院患者群体的需要。
3、建立检验室人员处理、复核、确认和报告危急值程序,并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必要时)、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min)、报告人、备注等项目)。
4、医院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的工作,每年至少要有一次总结,重点是追踪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九、仪器管理制度
1、各种检测仪器按医疗器械进行登记,专人保管,定期检修保养和按规定办理报销、报废手续。
2、精密仪器,设专柜存放,实行定人使用、保养、保管责任制。无关人员一律不得使用。
3、各种精密仪器、器械,须经校正合格后使用,计量仪器应按市技术监督局规定每年实行强制检定。
4、新购仪器、器械、须经检测验收合格后使用,不熟悉仪器性能者不能独立操作,无维修知识和技能者不得随意拆卸检修。
5、各种仪器在使用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严格保养程序,经常保持仪器处于灵敏状态。仪器室内严禁存放挥发性、腐蚀性的化学物质,注意防潮和防爆晒。
十、检验科档案管理制度
1、档案管理范围:包括业务资料(含有检验操作规程、质控资料、检验结果登记等)、仪器及试剂资料、财产情况、医疗纠纷资料、管理制度等。
2、档案资料应注意完整、规范、保密,不得用热敏打印纸、不得任意抽样或遗失,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
3、所有档案资料应登记、分类、编号,并由专人保管,档案资料多时,为便于查阅可建立索引。
4、归档资料中的质控资料、检验结果登记及操作规程至少应保存五年。销毁前必须经科室领导审批。
5、外来人员须查阅档案资料均应经科主任同意。
十一、检验科登记制度
1、建立健全登记制度以保证各种检验结果为临床提供科研数据,便以回顾性总结检验质量、数量。
2、设立以下登记本: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凝、穿刺液常规、血型、生化等检验结果登记本。各种贵重仪器每日运行情况记录本。化验单发送登记本及特殊标本收集登记本。不合格标本拒检记录本。
3、科室人员必须认真、及时登记,结果准确、清楚、完整。
4、违反上述规定者,从重处罚
十二、检验科卫生制度
1、每天打扫、拖擦地面、地板、擦抹台面。定期擦抹门窗及玻璃、桌、椅。物品放置有序,保持科室整洁。
2、不在检验室吸烟、进食,不乱丢纸屑等。
3、注意个人卫生。
十三、检验科信息反馈制度
1、检验科要定期向临床各科室征询改进意见,同时,备有反馈登记本。
2、定期向临床医生征求意见和建议,整理登记,及时向科主任汇报结果。对重要问题及时与临床科室协商。
3、要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并做好病人意见的登记、处理。
4、要重视信息反馈工作,虚心听取临床医生的意见与要求,重要意见及时登记,认真改进。
5、对临床科室因疾病诊治需要的特殊检验要求,应结合实际,尽力配合。
十四、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1、严格执行检验工作查对制度,包括:采集,收集标本、化验单的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检验标本的质量和量;检验时的项目、所用的试剂、编号;检验结束时的检验结果、登记;发报告时的科别等。
2、要做过细的工作,严防检验标本丢失或损坏,尤其是脑脊液、胸腹水液等重要标本,收到后应立即登记并检验,防止漏检、错检;生化检验标本验后应保留24小时,输血标本应保留七天以上;防止在工作中,特别是离心沉淀时损坏标本;防止仪器错用、试剂错配、错用及计算错误;防止定错或错报血型及交叉配合试验等等。
3、严格执行检验标本接收制度。病房送检的检验标本和化验单应及时验收、签名,发现有不合要求的标本或与化验单不符的标本应当即退回,并要求重送。
4、发现差错应及时向科主任报告,力求妥善处理,并登记入册。发现严重差错或医疗事故后,立即组织抢救,并报告科主任、院领导,对重大事故,应做好善后工作。
5、对已发生的差错事故,科主任应视不同情况进行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严肃处理。
6、科主任加强对差错事故的防范管理及对检验人员的安全医疗教育,经常检查、分析,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十五、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检验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
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作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无菌物品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5、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
6、检验报告单消毒后发放(电脑打印的除外)。
7、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毛巾专用,每天消毒。
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常规消毒,有记录。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级报告。
9、各种卫生学监测达到要求。
十六、检验室科废物处置管理规定
一、医院垃圾分类:
(一)、生活垃圾:包括废纸、一次性生活及办公用品、以及其他未被病人体液、试剂以及药物等污染的物品。用黑色垃圾袋装。
(二)、医疗废物:包括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五类,用黄色垃圾袋装。
其中:
1、感染性废物:⑴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如棉球、棉签、纱布、一次性医疗用品与器械等;⑵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⑶废弃的血液、血清;⑷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与器械。
2、损伤性废物:⑴医用针头、缝合针;⑵各类医用锐器;⑶载玻片、玻璃试管、安瓶等。
4、药物性废物:⑴废弃的一般性药品;⑵废弃的细胞毒性药品和遗传毒性药品;⑶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5、化学性废物:⑴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⑵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⑶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二、检验科人员将产生医疗垃圾按照上述标准分类放置,由专人收集并登记,专人按照规定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医疗废物贮存房贮存,隔天交由市绿洁公司回收处置。
三、全自动仪器下排液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六、废弃标本如尿、胸水、腹水、脑脊液等每100mL加漂白粉5g或二氯异氰尿酸钠2g,搅匀后作用2h-4h倒入厕所;痰、脓、血标本加2倍量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拌匀后作用2h-4h;若为肝炎或结核病者则作用时间应延长至6h后倒入厕所。
十七、检验科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1、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控制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管理工作的要求,建立检验科微生物学监控制度、保洁工作制度、消毒工作程序和感染性垃圾分类、收集、运送及登记制度。
2、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个人操作习惯是造成锐器伤发生的决定性因素。要改变不正确的个人操作习惯,保证在任何时候进行操作时都能采用符合规定的安全技术和预防措施,要增强医务人员对医疗环境中职业感染的危险性认识,要把职业安全教育作为职业培训的一项内容,以减少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3、增强自身防护意识
检验科人员自觉遵守检验科规章制度,在实验操作中戴一次性手套、口罩,高危操作环境要求穿隔离衣、戴防护眼镜。正确配制消毒液,定期对工作环境消毒,经常保持实验室内空气流通。
4、加强锐器损伤的防护和处理
检验科人员被锐器意外刺伤后,应先脱去手套,再自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同时用流动净水冲洗伤口,使部分血液排出,然后用碘酊、乙醇消毒受伤部位,用无菌敷料包扎伤口。
5、加强接触部位的消毒
在配制、使用和处理污染物的过程中如发生接触,必须做到:(1)迅速脱去手套和隔离衣;(2)肥皂和流动水清洗接触部位的皮肤;(3)眼睛接触后迅速用水或等渗洁眼液冲洗;(4)记录接触情况,必要时就医治疗。
十八、检验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2、亲自参加检验,并指导检验士进行工作,核对检验结果,负责特殊检验的技术操作和特殊试剂的配制、鉴定、检查,定期校正检验试剂、仪器,严防差错事故。
3、负责毒剧药品,贵重器材的管理和检验试剂、材料的计划和请领、报销等工作。
4、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改进检验方法,不断开展新项目,提高检验质量。
5、负责开展对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
十九、检验士职责
1、在检验师的指导下,担负各种检验工作。
2、收集和采集检验标本,发送检验报告单,在检验师的指导下进行特殊检验。
3、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随时核对检验结果,严防差错事故。
4、负责检验药品、器材的请领、保管、检验试剂的配制、培养基的制备,做好登记、统计工作。
5、担任一定的检验器材的洗刷,做好消毒隔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