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各种传染病疫情在学校流行和蔓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一、处理原则
遵循“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知道你思想,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属地化管理,严格控制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减少发病人数,防治疫情扩散,积极救治病人”的原则,实行分级相应,快速处理的工作机制。
二、疫情报告
1、疫情责任报告人
学校的医疗卫生人员,分管校长方赛娟和校长陈一峰为疫情的责任报告人;校内的其他人员为疫情的义务报告人。学校一旦发生传染病疑似疫情和传染病疫情时,责任报告人立即报告所在地医院、疾控中心和教育局。
2、学生发生散发的乙类(除SARS、脊髓灰质炎、麻疹、肺炭疽、艾滋病、流脑、乙脑)、丙类传染病病例及疑似病例时,向责任医院报告,责任医院核实诊断后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3、学校短期内发生1例麻疹、流脑、乙脑或一个班内发生2例以上的乙类(除SARS、脊髓灰质炎、麻疹、肺炭疽、艾滋病、流脑、乙脑)、丙类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以及多例相同症状的病例时,立即报告责任医院、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局,责任医院立即进行现场调查处理,并将调查情况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有关法律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调查处理上报。
4、学校发现1例甲类传染病或乙类中的SARS、脊髓灰质炎、肺炭疽、白喉病例、疑似病例以及发生爆发性疫情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有关法律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调查处理上报。
三、“疫情分级响应”部分
1、一级响应:一个班级中发生散发的乙类(除SARS、脊髓灰质炎、麻疹、肺炭疽、艾滋病、流脑、乙脑)、丙类传染病病例及疑似病例时,由学校采取隔离传染源、消毒杀虫、预防服药、健康教育等相应措施,责任医院赴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并协助落实防治措施。
2、二级响应:学校短期内发生1例麻疹、流脑、乙脑或一个班内发生2例以上的乙类(除SARS、脊髓灰质炎、麻疹、肺炭疽、艾滋病、流脑、乙脑)、丙类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以及多例相同症状的病例时,学校应立即报告责任医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局,责任医院立即进行现场调查处理,指导学校开展扑疫工作;学校组织实施各项控制措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和省市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调查处理上报。
3、三级响应:学校发现1例甲类传染病或乙类中的SARS、脊髓灰质炎、肺炭疽、白喉或发生多例乙类传染病以及丙类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学校应立即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核实诊断,提出疫情控制建议,并立即上报市卫生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执法所负责检查、督促学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疫情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责任医院要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进行检诊,协助学校开展应急接种、预防服药等工作,并将工作情况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教育局和卫生局要立即到达现场,了解疫情概况,研究安排扑疫工作。
四、“部门职责”部分
1、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由一把手负总责的卫生防病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安排、检查、落实学校的卫生防病工作。
2、学校应建立由一把手负总责的卫生防病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晨检制度、因病缺课追踪调查登记制度、疫情报告制度、自查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传染病相关制度,制定学校、幼儿园卫生防病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立即启动预案,按规定报告疫情并做好以下工作:(1)、及时隔离治疗病人,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现场,防治污染扩大。(2)、学校的保健医生或保健教师询问病史,做好记录(包括症状、体征、发病时间、治疗经过、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目前去向等),必要时可要求提供病历、病情证明等。(3)、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应区教育局的领导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组织实施扑疫工作,稳定学生、家长情绪,维护正常教学秩序。(4)、学校应在市卫生执法监督所的监督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实施隔离、消毒、预防接种等控制措施,有关责任医院协助做好相关技术工作。
3、疫情期间,学校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加强晨检,落实疾控中心提出的各项防病措施,严格控制进出学校的人员。
4、学校不得擅自向社会公布疫情。
5、学校应按照市、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要求落实其他预防控制措施。
五、保障工作
1、组织机构:各级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应成立卫生防病的应急领导机构,落实人员,明确工作职责。
2、经费和物质保障:教育行政部门应责成学校落实卫生防病的专项经费并配置扑疫所需的器材和药品。
3、学校疫情监测网络:学校要建立健全疫情监测网络,应将学校校医、班主任、辅导员及学生寝室的室长等纳入监测网络。
4、培训: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组织开展常年卫生防病知识和应急技术的培训,卫生行政部门应积极配合,区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技术指导。
5、卫生防护:参与疫情现场调查处置的负责人员,均应配备必要的卫生防护措施,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工作,避免传染病的扩散。
6、总结:疫情控制后,学校应及时写出书面总结,发现薄弱环节,提出整改办法,总结报所在地疾控中心、卫生执法监督所和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卫生执法监督所要督促学校整改到位。
附件三:
成华区学校、幼儿园预防群体性 食物中毒事故工作方案
为了有效预防学校、幼儿园师生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及教育部、卫生部、省、市教育卫生厅局关于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区的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一)、从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
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学校、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按照“学校卫生工作要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构建学校、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保障体系。
(二)、加强学校、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增强责
任心和使命感,提高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建立起学校、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的长效管理机制,将学校、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划化的管理轨道。切实保障广大青少年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学校、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
二、工作目标
(一)、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卫
生意识和卫生习惯,提高青少年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建立责任追究制。各学校、幼儿园均要建立起食品卫生安全的长效管理机制。
(三)、加强监督检查,做到:早发现问题、早采取措施、及时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杜绝重大恶性时间的发生。
三、组织管理
(一)、成华区教育局成立学校、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指导、培训和协调全区教育系统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主要工作职责:
1、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市、区卫生教育部门的
指导下,负责对全区学校、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进行指导、协调、检查和督促。建立学校、幼儿园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制定学校、幼儿园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按照目标任务制定学校、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制,对全区学校、幼儿园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进行督导考评。及时收集有关信息和工作情况,分析研究提出工作意见,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及时总结和推广经验,根据具体情况对全区学校、幼儿园教学安排及其它相关工作做出及时调整。
2、日常管理工作由区教育局德育教育科负责,监督管 理和审查工作由安检科负责。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由区教育局食品卫生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指挥。
(二)、各学校、幼儿园应结合本校(园)的实际,成立由学校、幼儿园一把手负总责的食品卫生安全领导小组,与卫生部门密切配合,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保障本校(园)食品卫生的安全。主要工作职责:
1、根据本校(园)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符合本校(园)
实际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检查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和措施,杜绝群体性食物中毒的恶性事件发生。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努力改善学校、幼儿园食品卫生的设施条件,保证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生)喝到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加强检测与信息反馈,发生食物中毒事故,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地的卫生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2、各学校、幼儿园要建立起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规章
制度,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建立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各学校、幼儿园应及时启动应急处理工作预案,并组织协调,保证学校、幼儿园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稳定。
3、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切实抓好学校、幼儿园的
基础卫生和常规卫生,消除卫生死角,保持校园环境的卫生整洁。对人员相对集中的场所,要注意做好消毒和通风。
4、要认真执行报告制度,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时,要立 即上报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卫生部门。
四、经常性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宣传教育
各校、幼儿园要认真开展健康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员工公共卫生意识和习惯。
(二)预防措施
1、严格校园管理,坚持凭证出入和来访登记等制度,加强对食堂、小卖部、自备水源的管理,无关人员不能进入食堂、小卖部等场所,要有专人管理学校自备水源。
2、切实做好校园环境卫生保洁工作,改善学校卫生设施与条件,学校、幼儿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水龙头和放置肥皂(或洗手液、消毒液),教育学生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管理,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健康体检(学校、幼儿园开设食堂、小卖部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的卫生许可证,食品从业人员必须佩戴有效健康证上岗)。
4、校医务室(或指定人员)要随时了解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情况,当好监督员和校长的参谋。
(三)物资保障与开展经常性的检查督导
1、各校(园)要按照《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检查指导意见》对本校(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进行经常性的定期与不定期督促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2、要为经常性预防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资、人员、经费保证。各校、幼儿园要对照《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改善设施条件、加强日常管理,保证为学生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和饮用水。
附件四:
成华区学校、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 检查指导意见
一、卫生许可证:一点一证即食堂、小卖部、冷饮部、糕点房等经学校批准的食品经营单位都必须分别办理卫生许可证(学校如有几个食堂或承包人不同,须分别办证),不能超范围经营;学校自备水源必须符合卫生标准经卫生部门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要有完善的水源卫生防护设施,要有专人管理,必须提供当年的卫生检验报告。
二、健康证: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并培训合格
后才能上网,在岗位上须将健康证或复印件戴在胸前(以便检查);每年必须复审;食堂管理人员每天到食堂进行例行检查,发现食堂从业人员如患病(皮肤化脓、腹泻等传染病),必须离岗休息,直至痊愈才能上岗;炊事员必须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穿工作服,帽子要将头发盖住。要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工作时不能戴戒指等首饰物品,专间人员必须戴口罩,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必须洗手消毒。
三、食品库房:主食和副食应分开存放;只有一个库房
时,要分别设置主、副食区域。原料库房内不得存放杀虫剂和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资及杂物;食品要离地离墙存放在架子上;要有明显的标签(以免错拿);有无“三无”食品和过期、变质食品,一旦发现,立即销毁;不能用化肥袋和饲料袋等非专用食品袋装食品;要配置与库房体积相适应的通风设施;库房内不准住人;不准养猫等动物。
四、索证制度:要到信誉度良好的合法商店、单位定点 采购食品及原料,并让供应方提供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及该项食品的卫生检验单(该项食品的有害成份检测报告单)、质检报告单复印件;要有食品入库的验收制度。
五、食品试尝、留样:供餐前30分钟,安排人员试尝
当餐所供应的所有食品,如无异常,才能向学生供应。试尝者、管理者在记录本上签字;将当餐所供应的所有食品每样至少取100克分别存放在清洁的容器里(不能用餐盘),要有盖子或食用薄膜封口,不能混装。将留样食品存放在冷藏柜(不能存放在冷冻柜和常温下存放),留置48小时后,无学生发生食物中毒才能处理。
六、制度:包括责任追究制;食品留样试尝制;食物中
毒应急预案;原料采购索证制度;库房管理制度;采购食品验收制度;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如亚硝酸盐);粗加工管理制度;烹调加工管理制度;面食制作管理制度;配餐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卫生检查制度和餐厅卫生管理制度等。
七、泡菜坛要有专人管理,放在上锁的房间里或单独上 锁。
八、检查食堂的整体清洁卫生状况。
九、学校食堂要做好计划。当天的饭菜当天处理,不得 将剩菜留到第二天给学生食用。
十、检查学校食堂是否按要求不给学生提供皮蛋、凉拌
菜、四季豆、发芽土豆、豆奶、鲜黄花菜、野生菌等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
十一、食堂选址:必须远离污染源,距离暴露垃圾堆(场)、坑式厕所、粪池25米以上,环境清洁;不能在食堂内养猪、鸡鸭等。
十二、功能分区:要按照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顺 序予以布局,工艺流程要符合生进熟出的单一流向,体现由污染区逐渐趋向清洁区的加工顺序,避免造成生熟交叉污染。
粗加工间要分别设置肉类原料(包括水产品)和果蔬原料的洗涤间或池并有明显的标志,不能混用。
加工肉类原料(包括水产品)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与蔬菜分开使用,并有明显的标志,不能混用。烹调间的食用具有专柜存放,柜内卫生状况良好。
餐具洗消间:要设置相对独立的餐具洗消区域,如使用化学消毒法应设置四联池(一洗、二清、三消、四冲洗),最好用高温消毒。应配备与餐具数量相适应的餐具保洁柜,且相对密闭。
售饭备餐间完全独立:
1、有预进间;
2、要有开合式窗口;
3、有更衣洗手设施;
4、有售饭台;
5、空气消毒设施;
6、有通风降温设施。
餐厅:要设置供用餐者使用的洗手设施,水龙头数量要充足。
十三、冷藏设施:有足够数量的冰箱(柜),生、半成 品、熟食品至少个一个,满足生熟分开存放的要求,并有明显标志。十四、三防设施:应配备纱门、纱窗或者塑料门帘或风 幕机;与外界相通的木门下端应装有60公分高的金属防鼠板;下水道出口处应有金属隔栅。
十五、更衣室:有从业人员更衣室(场所)、更衣柜,不能到处乱放衣服等个人物品。
十六、凡供应水果的学校、幼儿园食堂必须有专用水 池,切配台、刀、毛巾等设施,并设专间或专区。
十七、废弃物存放:各场所要设置密闭的废弃物盛放容 器并按规定管理废弃食用油脂。十八、一般要求:
1、粗加工过程中肉、禽、鱼与蔬菜
分开加工;
2、烹调后至食用前存放时间超过2小时的食物要重新加热;
3、有半成品加工区域;
4、加工后半成品、成品存放不得存在交叉污染。
第二篇: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各种传染病疫情在学校流行和蔓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一、处理原则
遵循“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知道你思想,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属地化管理,严格控制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减少发病人数,防治疫情扩散,积极救治病人”的原则,实行分级相应,快速处理的工作机制。
二、疫情报告
1、疫情责任报告人
学校、幼儿园的医疗卫生人员,分管校长(园长)和校长为疫情的责任报告人;校内、园内的其他人员为疫情的义务报告人。学校、幼儿园一旦发生传染病疑似疫情和传染病疫情时,责任报告人立即报告所在地医院、疾控中心和教育局。
2、学生发生散发的乙类(除SARS、脊髓灰质炎、麻疹、肺炭疽、艾滋病、流脑、乙脑)、丙类传染病病例及疑似病例时,向责任医院报告,责任医院核实诊断后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3、学校短期内发生1例麻疹、流脑、乙脑或一个班内发生2例以上的乙类(除SARS、脊髓灰质炎、麻疹、肺炭疽、艾滋病、流脑、乙脑)、丙类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以及多例相同症状的病例时,立即报告责任医院、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局,责任医院立即进行现场调查处理,并将调查情况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有关法律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调查处理上报。
4、学校发现1例甲类传染病或乙类中的SARS、脊髓灰质炎、肺炭疽、白喉病例、疑似病例以及发生爆发性疫情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有关法律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调查处理上报。
三、“疫情分级响应”部分
1、一级响应:一个班级中发生散发的乙类(除SARS、脊髓灰质炎、麻疹、肺炭疽、艾滋病、流脑、乙脑)、丙类传染病病例及疑似病例时,由学校、幼儿园采取隔离传染源、消毒杀虫、预防服药、健康教育等相应措施,责任医院赴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并协助落实防治措施。
2、二级响应:学校、幼儿园短期内发生1例麻疹、流脑、乙脑或一个班内发生2例以上的乙类(除SARS、脊髓灰质炎、麻疹、肺炭疽、艾滋病、流脑、乙脑)、丙类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以及多例相同症状的病例时,学校、幼儿园应立即报告责任医院、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局,责任医院立即进行现场调查处理,指导学校、幼儿园开展扑疫工作;学校、幼儿园组织实施各项控制措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实施办法”和省市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调查处理上报。
3、三级响应:学校、幼儿园发现1例甲类传染病或乙类中的SARS、脊髓灰质炎、肺炭疽、白喉或发生多例乙类传染病以及丙类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学校、幼儿园应立即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核实诊断,提出疫情控制建议,并立即上报区卫生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执法所负责检查、督促学校、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和疫情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责任医院要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进行检诊,协助学校、幼儿园开展应急接种、预防服药等工作,并将工作情况上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教育局和卫生局要立即到达现场,了解疫情概况,研究安排扑疫工作。
四、“部门职责”部分
1、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由一把手负总责的卫生防病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安排、检查、落实学校、幼儿园的卫生防病工作。
2、学校、幼儿园应建立由一把手负总责的卫生防病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晨检制度、因病缺课追踪调查登记制度、疫情报告制度、自查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传染病相关制度,制定学校、幼儿园卫生防病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立即启动预案,按规定报告疫情并做好以下工作:
(1)、及时隔离治疗病人,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现场,防治污染扩大。(2)、学校、幼儿园的保健医生或保健教师询问病史,做好记录(包括症状、体征、发病时间、治疗经过、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目前去向等),必要时可要求提供病历、病情证明等。
(3)、学校、幼儿园相关职能部门应区教育局的领导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组织实施扑疫工作,稳定学生、家长情绪,维护正常教学秩序。(4)、学校、幼儿园应在区卫生执法监督所的监督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实施隔离、消毒、预防接种等控制措施,有关责任医院协助做好相关技术工作。
3、疫情期间,学校、幼儿园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加强晨检,落实疾控中心提出的各项防病措施,严格控制进出学校的人员。
4、学校不得擅自向社会公布疫情。
5、学校、幼儿园应按照市、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要求落实其他预防控制措施。
五、保障工作
1、组织机构:各级卫生、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幼儿园都应成立卫生防病的应急领导机构,落实人员,明确工作职责。
2、经费和物质保障:教育行政部门应责成学校、幼儿园落实卫生防病的专项经费并配置扑疫所需的器材和药品。
3、学校、幼儿园疫情监测网络:学校、幼儿园要建立健全疫情监测网络,应将学校校医、班主任、辅导员及学生寝室的室长等纳入监测网络。
4、培训: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组织开展常年卫生防病知识和应急技术的培训,卫生行政部门应积极配合,区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技术指导。
5、卫生防护:参与疫情现场调查处置的负责人员,均应配备必要的卫生防护措施,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工作,避免传染病的扩散。
6、总结:疫情控制后,学校、幼儿园应及时写出书面总结,发现薄弱环节,提出整改办法,总结报所在地疾控中心、卫生执法监督所和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卫生执法监督所要督促学校、幼儿园整改到位。
附件三:
成华区学校、幼儿园预防群体性 食物中毒事故工作方案
为了有效预防学校、幼儿园师生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及教育部、卫生部、省、市教育卫生厅局关于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区的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一)、从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
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学校、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按照“学校卫生工作要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构建学校、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保障体系。
(二)、加强学校、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增强责
任心和使命感,提高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建立起学校、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的长效管理机制,将学校、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划化的管理轨道。切实保障广大青少年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学校、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
二、工作目标
(一)、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卫
生意识和卫生习惯,提高青少年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建立责任追究制。各学校、幼儿园均要建立起食品卫生安全的长效管理机制。
(三)、加强监督检查,做到:早发现问题、早采取措施、及时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杜绝重大恶性时间的发生。
三、组织管理
(一)、成华区教育局成立学校、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指导、培训和协调全区教育系统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主要工作职责:
1、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市、区卫生教育部门的
指导下,负责对全区学校、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进行指导、协调、检查和督促。建立学校、幼儿园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制定学校、幼儿园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按照目标任务制定学校、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制,对全区学校、幼儿园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进行督导考评。及时收集有关信息和工作情况,分析研究提出工作意见,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及时总结和推广经验,根据具体情况对全区学校、幼儿园教学安排及其它相关工作做出及时调整。
2、日常管理工作由区教育局德育教育科负责,监督管
理和审查工作由安检科负责。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由区教育局食品卫生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指挥。
(二)、各学校、幼儿园应结合本校(园)的实际,成立由学校、幼儿园一把手负总责的食品卫生安全领导小组,与卫生部门密切配合,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保障本校(园)食品卫生的安全。
主要工作职责:
1、根据本校(园)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符合本校(园)
实际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检查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和措施,杜绝群体性食物中毒的恶性事件发生。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努力改善学校、幼儿园食品卫生的设施条件,保证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生)喝到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加强检测与信息反馈,发生食物中毒事故,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地的卫生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2、各学校、幼儿园要建立起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规章
制度,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建立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各学校、幼儿园应及时启动应急处理工作预案,并组织协调,保证学校、幼儿园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稳定。
3、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切实抓好学校、幼儿园的
基础卫生和常规卫生,消除卫生死角,保持校园环境的卫生整洁。对人员相对集中的场所,要注意做好消毒和通风。
4、要认真执行报告制度,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时,要立 即上报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卫生部门。
四、经常性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宣传教育
各校、幼儿园要认真开展健康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员工公共卫生意识和习惯。
(二)预防措施
1、严格校园管理,坚持凭证出入和来访登记等制度,加强对食堂、小卖部、自备水源的管理,无关人员不能进入食堂、小卖部等场所,要有专人管理学校自备水源。
2、切实做好校园环境卫生保洁工作,改善学校卫生设施与条件,学校、幼儿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水龙头和放置肥皂(或洗手液、消毒液),教育学生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管理,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健康体检(学校、幼儿园开设食堂、小卖部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的卫生许可证,食品从业人员必须佩戴有效健康证上岗)。
4、校医务室(或指定人员)要随时了解保障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情况,当好监督员和校长的参谋。
(三)物资保障与开展经常性的检查督导
1、各校(园)要按照《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检查指导意见》对本校(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进行经常性的定期与不定期督促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2、要为经常性预防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资、人员、经费保证。各校、幼儿园要对照《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改善设施条件、加强日常管理,保证为学生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和饮用水。
附件四:
成华区学校、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 检查指导意见
一、卫生许可证:一点一证即食堂、小卖部、冷饮部、糕点房等经学校批准的食品经营单位都必须分别办理卫生许可证(学校如有几个食堂或承包人不同,须分别办证),不能超范围经营;学校自备水源必须符合卫生标准经卫生部门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要有完善的水源卫生防护设施,要有专人管理,必须提供当年的卫生检验报告。
二、健康证: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并培训合格
后才能上网,在岗位上须将健康证或复印件戴在胸前(以便检查);每年必须复审;食堂管理人员每天到食堂进行例行检查,发现食堂从业人员如患病(皮肤化脓、腹泻等传染病),必须离岗休息,直至痊愈才能上岗;炊事员必须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穿工作服,帽子要将头发盖住。要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工作时不能戴戒指等首饰物品,专间人员必须戴口罩,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必须洗手消毒。
三、食品库房:主食和副食应分开存放;只有一个库房
时,要分别设置主、副食区域。原料库房内不得存放杀虫剂和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资及杂物;食品要离地离墙存放在架子上;要有明显的标签(以免错拿);有无“三无”食品和过期、变质食品,一旦发现,立即销毁;不能用化肥袋和饲料袋等非专用食品袋装食品;要配置与库房体积相适应的通风设施;库房内不准住人;不准养猫等动物。
四、索证制度:要到信誉度良好的合法商店、单位定点 采购食品及原料,并让供应方提供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及该项食品的卫生检验单(该项食品的有害成份检测报告单)、质检报告单复印件;要有食品入库的验收制度。
五、食品试尝、留样:供餐前30分钟,安排人员试尝
当餐所供应的所有食品,如无异常,才能向学生供应。试尝者、管理者在记录本上签字;将当餐所供应的所有食品每样至少取100克分别存放在清洁的容器里(不能用餐盘),要有盖子或食用薄膜封口,不能混装。将留样食品存放在冷藏柜(不能存放在冷冻柜和常温下存放),留置48小时后,无学生发生食物中毒才能处理。
六、制度:包括责任追究制;食品留样试尝制;食物中
毒应急预案;原料采购索证制度;库房管理制度;采购食品验收制度;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如亚硝酸盐);粗加工管理制度;烹调加工管理制度;面食制作管理制度;配餐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卫生检查制度和餐厅卫生管理制度等。
七、泡菜坛要有专人管理,放在上锁的房间里或单独上 锁。
八、检查食堂的整体清洁卫生状况。
九、学校食堂要做好计划。当天的饭菜当天处理,不得 将剩菜留到第二天给学生食用。
十、检查学校食堂是否按要求不给学生提供皮蛋、凉拌
菜、四季豆、发芽土豆、豆奶、鲜黄花菜、野生菌等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
十一、食堂选址:必须远离污染源,距离暴露垃圾堆(场)、坑式厕所、粪池25米以上,环境清洁;不能在食堂内养猪、鸡鸭等。
十二、功能分区:要按照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顺
序予以布局,工艺流程要符合生进熟出的单一流向,体现由污染区逐渐趋向清洁区的加工顺序,避免造成生熟交叉污染。
粗加工间要分别设置肉类原料(包括水产品)和果蔬原料的洗涤间或池并有明显的标志,不能混用。
加工肉类原料(包括水产品)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与蔬菜分开使用,并有明显的标志,不能混用。烹调间的食用具有专柜存放,柜内卫生状况良好。
餐具洗消间:要设置相对独立的餐具洗消区域,如使用化学消毒法应设置四联池(一洗、二清、三消、四冲洗),最好用高温消毒。应配备与餐具数量相适应的餐具保洁柜,且相对密闭。
售饭备餐间完全独立:
1、有预进间;
2、要有开合式窗口;
3、有更衣洗手设施;
4、有售饭台;
5、空气消毒设施;
6、有通风降温设施。
餐厅:要设置供用餐者使用的洗手设施,水龙头数量要充足。
十三、冷藏设施:有足够数量的冰箱(柜),生、半成 品、熟食品至少个一个,满足生熟分开存放的要求,并有明显标志。十四、三防设施:应配备纱门、纱窗或者塑料门帘或风
幕机;与外界相通的木门下端应装有60公分高的金属防鼠板;下水道出口处应有金属隔栅。
十五、更衣室:有从业人员更衣室(场所)、更衣柜,不能到处乱放衣服等个人物品。
十六、凡供应水果的学校、幼儿园食堂必须有专用水 池,切配台、刀、毛巾等设施,并设专间或专区。
十七、废弃物存放:各场所要设置密闭的废弃物盛放容 器并按规定管理废弃食用油脂。十八、一般要求:
1、粗加工过程中肉、禽、鱼与蔬菜
分开加工;
2、烹调后至食用前存放时间超过2小时的食物要重新加热;
3、有半成品加工区域;
4、加工后半成品、成品存放不得存在交叉污染。
第三篇: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张家台小学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一、工作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立足平时,防治结合,快速反应,依法管理,分层负责,依靠科学的原则。宣传普及重大传染病防治知识,建立防控网络,实施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在隔离、早治疗”的方针,全面提升我校卫生保健工作。
1、防控重大传染病发生与流行是学校工作第一要务,是政治纪律,学校一切工作服从防控工作。
2、树立全局观念,服从统一指挥。做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
3、疫情报告零时间,做到情况准确,保证信息畅通。监控求实,不瞒报、不漏报。
4、要求“两手抓”工作:求新、求严、求实、求细。
二、组织管理
(一)成立张家台小学防控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王淑尧
全面布置、检查防控重大传染病工作 副组长:
唐风华
布置、检查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落实情况 焦玉顺:总务主任---负责总务、后勤防控工作落实 任卫海:教导主任--负责学生、班级防控工作落实 翟所林:工会主任---负责教师、工人防控工作落实 组 员:
何新娜、李珊、赵娜 负责全校师生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宣传、教育,检查、指导学校各部门、各年级落实情况,落实学校一系列防控措施。
1)组织全组教师在各种环境下创造性的开展工作。2)组织全组教师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3)维护学校各项政令、制度的执行,保证师生组织性、纪律性。4)凝聚年级师生力量,完成好防控传染病及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
(二)成立防控重大传染病工作机构
张家台小学防控重大传染病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信息组、防控组、后勤保障组、宣传动员组、安全保卫组和督查组。办公室:成员--王淑尧、张兆同、王明水、吕乃营、赵铭军
职责-1)贯彻落实区防控领导小组决定的工作事宜,协调沟通各工作小组的工作,与区教委、区疾控中心、区卫生监督所等部门进行联系,向学校防控重大传染病领导小组报告情况。
2)听取并审议各组工作汇报,出现突发问题、重大疫情及时做出决策。信息组:许文申、周倩倩
职责1)负责收集、汇总学校防疫工作情况,整理各组情况反映。
2)完成上报材料的整理、送报工作。防控组:焦玉顺、袁凤芸
职责-1)贯彻上级防控重大传染病的方针、政策及各项指示精神。2)收集、整理、分析、上报师生员工身体健康情况。
3)制定学校防控重大传染病工作措施、实施预案;检查、评价各办公室、各年级组防控重大传染病措施落实情况。4)表彰防控重大传染病工作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
后勤保障组:吕乃营、任卫海
职责-1)贯彻、落实“两手抓”的方针、落实防控重大传染病工作措施。
2)保障各个时期师生的营养膳食、校园环境卫生清洁。
3)处理学校日常事务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尤其是防控重大传染病的物质保障工作。
4)负责临时工健康管理,有异常及时报校医室排查。宣传动员组:任守营、翟所林
职责-1)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和防病知识宣传,把握舆论导向,着力师生的思想教育,卫生习惯的培养教育。
2)组织思想宣传教育工作,宣传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报道学校的“两手抓”工作。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全校集体力量。安全保卫组:栾兆义、周倩倩
职责-负责检查、指导、落实饮食、饮水、校园安全等方面的安全防范。
督查组:赵铭军、周刚
职责-1)贯彻、落实“两手抓”的方针,检查、指导落实防控重大传染病工作措施。2)检查和评价各年级教学及教学指导工作实效和成绩。
三、日常防控工作
加强日常防控管理,使教室、宿舍、各专用教室等场所保持经常性通风换气。搞好环境卫生,落实晨午检制度,确定专人负责,对学生及教职工的发烧进行排查工作,监测体温,对体温异常(≥37.5oC)并有传染病可疑症状的人员,及时与前门医院保健科、体卫科联系。1.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防控常识
利用广播、板报、健康教育课等多种形式进行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使学生了解各类重大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提高师生防护意识和公共卫生水平,消除学生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向广大师生员工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北京市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禽流感防治管理办法》、《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管理办法》等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2.强化计划免疫,做好疫苗接种
冬春季是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和流感等呼吸道的高发季节,这些传染病的初期症状多以发烧、咳嗽为主,因此,要加强麻风腮、流感、流脑疫苗的接种宣传动员,提高接种率,减少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和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从而减少重大传染病在医院的交叉感染机会,使重大传染病病例得到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救治。3.建立通风制度,避免交叉污染
加强教室、宿舍、饭厅等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学生课间要到室外活动(老师督促)。4.坚持晨午检制度,妥善处理发热学生
坚持晨、午检制度,对学生察言观色、重点询问,做好一摸二看三问,及时排查异常状况,做好记录,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一旦发现师生员工有发热病例,立即送校医室排查。发现传染病及时向保健科、体卫科汇报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5.严格考勤,及时通报信息
对缺勤的学生、老师、员工及时进行登记、调查,查明缺勤原因,如被医疗部门诊断为重大传染病或疑似人员,要及时报告教委体卫科、前门医院保健科,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四、对各部门的要求 1.对后勤工作的要求:
1)坚持做好校园环境卫生的清扫、消毒工作。2)病生返校要通知医务室传达室接洽。3)严格按要求做好楼道、宿舍的清扫工作。4)做好每周一次全校紫外线的全面消毒工作。5)搞好本人宿舍环境及本人个人卫生。2.对年级组工作的要求: 1)按着学校要求的消毒时间及方法进行教室和办公室的消毒。2)要求教室课间开门和窗通风换气,办公室勤开窗,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
3)年级组每一名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预防知识的普及,并检查学生的预防情况,督促本组教师及学生锻炼、洗手、饮水等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学生的户外锻炼时间。
4)每位任课教师上课前都要对学生察言观色,有情况及时上报。3.对班级工作的要求:
1)晨午检时间班级顾问做好一摸二看三问,了解有无生病或不适的学生,认真做好记录,并及时上报及追访。2)监督、指导学生搞好环境卫生、个人卫生。4.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要认真执行学校预防重大传染病工作的各项要求,做到不打折扣。要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要有防病意识。
2)日常工作中要摆正预防重大传染病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要把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摆在第一位,把预防重大传染病工作作为学校第一要务。
3)以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实行健康首问责任制。4)不带病坚持上班。5.对学生的要求:
1)遵守学校的制度,每天按时上下学,体温≥37.5oC伴呼吸道症状时,在家隔离观察治疗,每日汇报体温及其它情况,退烧两天后方可返校。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经常洗手,坚持体育锻炼,坚持开窗通风,不与别人共用水杯、餐具等,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要捂嘴。
3)要有防病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身体不适及时向老师和家长报告。
五、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1、白天上课:
班级→校医室→校疫情办公室→保健科、体卫科
2、夜间宿舍:
宿舍→校医室→校值班领导→保健科、体卫科 说明:
六、日常预防工作做到“六坚持”:
1、坚持各部门日常消毒工作,及其他预防措施的实施。
2、坚持每天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
3、坚持做好各项防病工作记录,并及时汇报异常情况。
4、坚持全校师生的每日户外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流行病期间,坚持控制人员密集,减少师生集会。
6、坚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师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
和庄镇张家台小学
2015.3
第四篇: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1
为了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卫生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消除疾病带来的威胁,确保幼儿园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XXXX幼儿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特制定出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在幼儿家长中加大各种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力度,提高广大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坚持每天做好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事件的信息检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性疾病和传染病在校园蔓延。
二、工作原理
1、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幼儿园是各类疾病高发的场所,一旦出现疏忽和遗漏,就会带来不可抵挡的危害,幼儿园师生生命健康就会受到极大的威胁,因此,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应该是不可疏忽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当前各种传染病高发情况,应加大宣传力度。宣传防范传染病和传播性疾病的知识,提高幼儿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全力杜绝传染病在园的传播,必要时实行长效机制,常抓不懈,毫不放松,真正做到有备无患。
2、依法管理、快速反应。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性流行病和传染病的防预、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存在瞒报和忽略等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幼儿园成立突发性疾病和传染防治领导小组,针对可能出现的传染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和医疗救治机制。要坚决做到快速、及时、完善、稳妥地处理,强化各方投入,增强应急能力,最大限度的确保幼儿园师生的安全。
三、组织管理
成立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疾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园长)
副组长:XXX(副园长)
成员:XXX
幼儿园成立以园长为组长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幼儿园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和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本园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处理预案,
2、健全和落实突发事件责任制,检查督促幼儿园各班级预防突发事件措施的落实情况,责任到人
3、广泛深入班级,定期开展突发性流行疾病和传染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在幼儿学习生活中普及突发事件预防知识,提高幼儿的应急处理能力。
4、建立和完善幼儿的每日的.晨午检记录,及时掌握幼儿的身体状况针。对可能出现了突发性流行疾病和传染病坚决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等一系列的反应措施,确保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转和幼儿园师生的身体健康。
5、如发生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要及时向上级以及有关主管部门汇报,并配合有关医疗部门做好防治工作。
6、所有应急小组领导成员的通讯方式,要24小时保持畅通
四、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将突发事件的登记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结合本园的特点和实际,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出应急反应。
1、在地区发现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相应。一是立即启动一日一报告制度和加强疫情的通报,二是加强幼儿园各个班级以及园内外公共设施的卫生状况检疫工作,积极采取消毒措施确保幼儿园的安全,三是加大对园进入进出人员的检查工作,最大限制的防治疫情进入校园。
2、发生重大突出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相应。一在园内开幼儿园的幼儿定时检测,检查身体状况,发现健康问题,及时排查和及时救治,二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三是加强加大对幼儿园的消毒力度,配合上级医疗有关部门做好隔离工作,最后及时通告疫情防控情况。
3、所在地区发生特大突发事件,应启动第一应急相应。一封闭式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幼儿园,二全面掌握进出幼儿园人员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三幼儿园加大监测防控力度,对幼儿园各个公共设施、场所进行彻底消毒,确保校园安全。四加大防控和监测力度,做好疫情的防控情况公布。
4、园内出现疫情后,应启动应急预案,针对感染的幼儿和老师及时进行隔离,同时向上级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加大力度排查幼儿园的感染人数,有关部门到来后,通过排查对幼儿园师生进行检测,对幼儿园进行隔离,杜绝感染者离园,根据疫情的发展状况制定出解决方案,最大限度的控制和消灭疫情的扩散,维护幼儿园的安全。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2
为了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卫生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消除疾病带来的威胁,确保幼儿园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xxx幼儿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特制订出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在幼儿家长中加大各种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力度,提高广大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坚持每一天做好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事件的信息检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性疾病和传染病在校园里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幼儿园是各类疾病高发的场所,一旦出现疏忽和遗漏就会带来不可阻挡的危害幼儿园师生的生命健康受到极大威胁,因此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应该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当前各种传染疾病高发的情况,应该加大力度宣传防范传染病和传播性疾病的知识,提高幼儿的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全力杜绝传染病在校园的传播,并且要形成长效机制,常抓不懈,毫不放松,真正要做到有备无患。
2、依法管理、快速反应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存在的瞒报和忽略等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幼儿园成立突发性疾病和传染防治领导小组,针对可能出现的传染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和医疗救治机制,要坚决做到快速、及时、完善、稳妥的处理,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保证幼儿园师生的安全。
三、组织管理
(一)成立预防与控制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各班幼儿教师
幼儿园成立以xxx园长为组长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幼儿园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分工如下:
1、根据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和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园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处理预案。
2、健全和落实突发事件责任制,检查、督促幼儿园各班级预防突发事件措施的落实情况,责任到人。
3、广泛深入班级定期开展突发流行疾病和传染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在幼儿学习生活中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幼儿的应急处理能力。
4、建立和完善幼儿的每日一次的晨午检记录,及时掌握幼儿的身体状况,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流行行疾病和传染病,坚决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救治等一系列的`反应措施,确保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和幼儿园师生的身体健康。
5、如发生流行行疾病和传染病要及时向上级有关主管部门汇报情况,并配合有关医疗部门做好防治工作。
6、所有应急小组领导成员的通讯方式要24小时保持畅通。
四、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讲突发事件的登记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结合本幼儿园的特点和实际,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一)所在地区发现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相应,立即启动一日一报告制度与加强疫情的通报,二是加强幼儿园各个班级以及部门的公共设施的卫生状况检疫工作,积极采取消毒措施,确保幼儿园的安全。三是加大对校园进出入人员的检查工作,最大限度防止疫情进入校园。
(二)所在地区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首先在校园内开幼儿园的幼儿开展定时测量检查身体状况,发现健康问题及时排查和及时救治,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三是加大对幼儿园的消毒力度,配合上级医疗部门做好隔离工作,最后及时通告疫情防控情况。
(三)所在地区发生特大突发事件,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首先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幼儿园,二是全面掌握流动进出幼儿园人员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三是幼儿园加大对力度对幼儿园各公共设施的消毒力度,确保校园安全。四是加大防控和监测力度,并做好疫情的防控情况公布。
(四)园内出现疫情
幼儿园出现疫情后要启动应急预案,针对感染的幼儿或者老师要及时进行隔离,同时要向上级有关管理部门通报情况,另外加大力度排查校园的感染人数,有关部门到来后,通过排查对幼儿园师生进行检测,对幼儿园进行隔离,杜绝感染者离校,根据疫情的发展的状况制定出解决方案,最大限度控制和消灭疫情的扩散,维护幼儿园的健康。
xxx幼儿园
x年x月x日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3
一、报告及处理程序
1、幼儿园如有传染病发生,必须立即向园长室报告,幼儿室立即向疾控中心、镇教管办和教育局安全办报告。
2、幼儿园在12小时内写出事故书面报告,逐级上报。
3、报告内容:传染病名称、发生时间、地点、人数。传染病控制情况以及报告人、报告单位。对事故现场的情况变化,幼儿园仍作补充报告。
二、指挥机构和职责
1、安全专干莫又来同志任总指挥,全面负责事故的处置工作,及时听取事故情况报告,视情况作出启动应急预安决定。
2、园长为副总指挥,负责事故现场的救援、调查和善后等工作。
3、预防与控制传染病指挥组成员如下:
组长:莫又来
副组长:彭本芳、李雪琴
组员:蒋莉、彭朝霞、肖亚葵、李彩阳
三、现场应急处置
1、立即启动应急预安。
2、指挥部根据传染病类型,开展处置工作,及时听取、了解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全力工作。
3、确定由保健老师组织调查,保留原始资料(现场原始照片、文字等记录),保护现场或保留物样,不擅自为事故定性。
4、立即送病人隔离,有效控制疫情。
5、召开安全领导小组及全体教师会议,通报时间情况,稳定人心。
6、及时求得当地公安的协助,作好幼儿园秩序的稳定工作。
7、召开家长会,通报事件经过,稳定家长情绪,做好传染病的防治的宣传工作,增强家长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8、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迅速、严格、彻底全面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9、冷静面对媒体采访,有专人接待,加强门卫的管理,不得把无关人员放进幼儿园。
10、全体教职员工必须坚守各自岗位,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发布误导消息,共同维护稳定。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秋冬季是麻疹、流脑等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大多数冬季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或接触传播。进入秋冬季,天气慢慢转凉。孩子们又进入一个传染病的高峰期,为了有效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师幼健康,幼儿园教学秩序正常开展,结合上级有关的文件要求和我园的实际情况,现将我园有关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相关的防控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真落实
我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开展检查工作,完善防控预案,并通过加强幼儿的晨午检,体温测查,落实消毒隔高措施、增强幼儿防护等途径,采取个人预防、幼儿园预防、家庭预防等相结合的办法。沉着、科学有效地防范和应对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疫情,确保师幼健康,保证幼儿园教学秩序正常开展。
二、全员参与,全面实施防控
1、首先,在园门口对幼儿进行体温检测,观察幼儿有无明显症状。值日领导、值班人员、门卫等工作人员每天在园门口对来园的幼儿进行体温检测,对体温超过37。5%的幼儿进行询问观察登记,并及时报告幼儿园园内疫情负责人。
2、其次,抓好入园幼儿的晨检工作。幼儿一入园,班级一位老师就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况,对发热、精神状况不佳的幼儿进行密切地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若发现有幼儿出现相同症状时,园里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并根据病情及时上报。
3、班级老师每天要对缺席幼儿及早查明原因。如因患传染病请假,则要上报,一位老师对园内幼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如孩子在家庭里接触传染病人,家长要及时通知幼儿园。
三、坚持信息报告制度
1、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每天上午10:00前,下午16:00前。教师向园内疫情负责人报告班级情况,园内疫情负责人再向上级领导部门报送疫情信息报告单。
2、坚持登记询问制度,园内门卫对来园人员均进行登记询问工作,严格检测体温,严防病源体传。
四、坚持做好宣全教育工作
充分利用班会、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督促幼儿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常剪指甲、勤换衣服。要求班级开展卫生方面的主题活动,让孩子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掌握简单的卫生生活常识。
五、抓好卫生,有效防范
1、班级内每天定时开窗户适度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入室内。早晨来园后,先用有效浓度消毒液擦玩具柜及室内家具、门把锁等处。然后用清水擦试一遍,防止幼儿病从口入。
2、消毒工作是疾病预防工作的关键,幼儿园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消毒措施,对孩子的生活、活动空间采用开窗通风和每日紫外线灯消毒,每天用消毒水拖地,幼儿的餐具、餐桌、毛巾、水杯等生活用具每天按要求消毒。定时把幼儿被褥清洗消毒。严把食物的采购、储存、加工、烹调制作关,不购买三无食品和变质的食品,做到生熟分开、每餐有留样。
3、加强日常工作保育,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去,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增强幼儿体质。在膳食方面要加强营养,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根据气候变化,随时注意为幼儿增减衣服。鼓励幼儿讲究个人卫生,做好个人防护。传病流行期间,尽量少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作为家长,要为孩子做好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接种流感、肺炎等疫苗。
六、培训人员,积极应对
加强幼儿园卫生管理人员、食堂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卫生防控知识和卫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总之,我园将严格按照教育局,卫生局的指示精神,积极争取家长的最大支持配合,认真做好防范甲型H1N1流感及其它传染病的相关工作。
幼儿园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突发传染病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教职员工以及幼儿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园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传染病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教职员工和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传染病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传染病事件不在幼儿园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传染病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防护意识,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传染病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幼儿园突发传染病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的突发传染病事件的防治工作。
3、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突发传染病事件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
4、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一)工作职责
成立由园长负责的幼儿园突发传染病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幼儿园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传染病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园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幼儿园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传染病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教职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幼儿缺席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查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传染病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幼儿园教室、食堂、盥洗室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确保幼儿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
7、及时向当地街道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幼儿园的突发传染病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预防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幼儿园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幼儿园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增加幼儿园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幼儿园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幼儿园卫生规范化管理。
1、幼儿园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培训上岗并注意个人卫生;对患有“五病”的人员必须100%的调离。
2、购销和使用的食品应当定点采购并按规定验收,禁止让学生食用变质的食品和“三无”产品;食品加工过程和储藏必须生熟分开;餐饮具必须采用高温或药物严格消毒,并有保洁措施。
3、食品及其原料贮存和食品制作间必须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并落实专人、专锁、专保管责任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投毒事件发生。
4、加强幼儿园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5、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食堂卫生、教室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6、严格执行新生入园(学)前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登记制度,提高学生疫苗接种率,防止疫苗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或流行。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培养幼儿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傳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教职员工及幼儿、家长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教职工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能力。
4、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五、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幼儿园突发传染病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非典、禽流感等)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等),以及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突发传染病事件的监测系统。指定专人对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进行登记汇总并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要与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传染病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传染病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期间,有关幼儿园及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
2、严格执行幼儿园传染病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各部门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及其他突发传染病事件时,幼儿园有关部门应立即向本园突发传染病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3、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保障
幼儿园应成立突发传染病事件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突发传染病事件的日常预防与控制工作。
(二)人力资源保障
定期接受卫生部门组织的突发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熟悉突发传染病事件的预防与控制知识,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三)财力和物资保障
幼儿园应安排必要的经费预算,为突发传染病事件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资金保障和物资储备。
第五篇:高校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高校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为科学、规范、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院正常的工作、教学秩序,确保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其他法律法规性文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工作方针,以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为中心,实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传染病防、控、治长效机制,确保不发生校内疫情传播。
二、组织管理
(一)建立学院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指挥组,统一领导全院的应急处理工作。应急处理工作指挥组是学院预防与控制传染病事件的领导机构,由学院相关院领导任正、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名单附后),负责传染病事件突发时全院的组织管理与指挥协调,向上级有关机构负责,并及时报告工作。其具体职责为:
1、指挥有关部门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2、调动学院卫生所开展救治工作;
3、根据需要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交通工具等;
4、根据需要决定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报请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及社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取紧急措施;
5、根据需要决定对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
6、对本院的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和指导;
7、组织专家对传染病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并在第一时间内决定是否启动该应急预案;
8、向上级有关机构及时报告传染病事件信息与处置情况等。
(二)建立健全若干工作小组,各负其职。指挥组下设综合协调组、疫情防控组、预防医疗组、物资保障组、法制宣传组、学生管理组、安全保卫组(成员名单附后)。
1、综合协调组:设在党院办,主要负责如下:
(1)承办和指导全校防治工作中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置,协调解决防治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2)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和兄弟高校的联系沟通。督查领导小组部署的重大问题,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的落实。做好防治工作信访,案件查办工作。
(3)收集和管理全校传染病防治工作信息,编报有关信息及工作简报。
(4)有关会议材料起草,编发及管理。(5)防治工作情况资料汇总整理、归档。
2、疫情防控组:设在产业后勤管理处,主要负责:
(1)指导和协调全校传染病防治工作,了解、掌握全校疫情动态和防治进展情况。
(2)督查全校传染病防治预案中多项措施的落实,指导各有关部
门疫情预防控制工作。
3、预防医疗组:设在校卫生所,主要负责:
(1)组织制定、落实防治工作的医疗技术方案。(2)制定校园环境及公共场所的消毒技术方案。(3)联系定点诊疗医院,组织协调病人诊断,防治工作。(4)协调、指导实施隔离的现场控制措施。
4、物资保障组:设在后勤总公司,主要负责:(1)组织防治物资的采购,发放和储备。
(2)负责隔离点人员的食品供应和生活垃圾的收集。
(3)协调开展防治期间的食堂供应,商贸超市、应用水供应等质量和价格监督管理工作。
5、法制宣传组:设在宣传部,主要负责:
(1)组织开展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2)依法规范管理疫情通报和信息发布。
(3)报道传染病防治工作先进事迹,编发各类宣传资料。
6、学生管理组:设在学生处,主要负责:(1)协调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
(2)掌握和管理学生请假和缺课情况,并进行每日编报。(3)协调学院学生在实习点实习过程中的防治工作。
(4)负责学生节假日离校,返校的健康表发放及收集管理工作。
7、安全保卫组:设在保卫处,主要负责:
(1)加强校园的安全防范,负责师生进出校门的验证和管理。严禁闲杂人员进出校门。
(2)负责隔离点的警卫工作。
(3)协调和管理临时工的工作,制定管理方案。
(三)院内各系、部、处、教辅系、部、后勤服务总公司等部门分别成立系、部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指挥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具体负责本系、部的日常工作及传染病事件的应急工作。
三、日常工作措施
在学院尚未发生传染病事件时,学院采取以下日常工作措施:
1、宣传组和院内各系、部要结合学院和本系、部实际,通过校园网、院报、广播等院内新闻媒体,加强卫生知识、防病防毒知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2、技术组对国内外传染病的爆发动态和新型传染病进行收集、汇总和分析,并针对可能出现的疫情作出预警。
3、后勤服务总公司负责做好教室、图书馆、活动区等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卫生工作,各系、部所属公共场所由本系、部负责。
4、做好校园卫生,各系、部每周对室内外进行一次大扫除;学生宿舍内部的清洁卫生工作由学工处和后勤服务总公司学生宿舍物业管理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和检查。
5、学工处、体育部牵头,各系组织学生开展小型多样的户外锻炼,教育学生注意均衡饮食,提高免疫力。
6、学院卫生所要做好随时迎接传染病事件病人的接诊工作,并进
行相关的登记备案和动态监测工作。
7、疾控组要定期检查重点地区的消毒及医学观察区的准备情况,确保预案启动时能及时投入使用;保障组要储备一定的消毒药品、预防器材等,做到有备无患。
四、预警与应急
(一)疫情分级
传染病疫情分为疫情预警、C级疫情、B级疫情和A级疫情四级。
1、疫情预警(蓝色警报)
其他省、市有疫情发生或其他国家或地区有疫情情况发生,我省存在疫情输入可能、并有疑似病例或多个医疗观察病例,但未出现传染病临床诊断病例。
2、C级疫情(黄色疫情)
本省发现首例临床诊断病例或输入性临床诊断病例,住院病例数在5例以内(包括5例),或病例局限在5个县(市、区)以内,且无继发临床诊断病例或医源性传播。
3、B级疫情(橙色疫情)
本省住院的临床诊断病例数在6至30例之间(包括30例);或出现继发临床诊断病例或医源性传播;或病例分布在5个以上县(市、区)。
4、A级疫情(红色疫情)
疫情在本省发生爆发流行、出现较多的继发临床诊断病例或医源性传播,住院的临床诊断病例数在31例以上;或有11个以上县(市、区)出现临床诊断病例。
(二)应急措施
校内各系、部应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卫生所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立即送指定医院隔离治疗,加强重点系、部、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造成疫情扩散;后勤服务总公司及相关系、部加强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处理。
当发现甲类传染病、非典型肺炎或乙类、丙类传染病爆发、流行时,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宣传部在指挥组的领导下负责在校园网、校报、广播等校内新闻媒体上及时通报学校采取的预防措施,每天在校园网主页上发布学校每日疫情(含病例和疑似病例),保持信息透明度,避免因师生猜疑而引起恐慌;同时与组织部、办公室、学工处分别向全院教职工、学生分发预防知识材料,并举办有关小型知识讲座。
2、凭证进出校园;学生、教职工和外聘职工一律凭证进出学院,在校的施工人员及其他外来服务人员由后勤服务总公司、基建处等有关系、部到学院保卫处办理临时出入证;因事需要进入校园的外来人员必须在大门设立的登记点进行登记,外来车辆必须由其所联系的校内系、部提前报保卫处批准、经门卫登记后按指定路线行驶;继续严禁出租车进入校园。
3、相关学院、教务处等教学系、部在必要时可提出申请,调整教学计划、授课方式和学习方式,不安排外出实习活动;正在联系工作系、部的毕业班学生,暂不到疫区联系工作或参加面试,可通过网络、电
话、传真等不直接前往疫区的多种方式进行联系。
4、全校师生职工尽量减少校外活动,不参加校外大型集会活动;节假日和公休日,师生在学校和当地休假,不外出旅游,外地学生不离校回家。
5、所有人员暂不外出,如有特殊情况需外出的,实行请假制度:学生必须向班主任书面请假,班主任必须当天报告所在系登记备案,由所在系报告学校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指挥组办公室,经批准后方可外出;教职工经教职工所在系、部党政主要负责人审批同意后,报学校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指挥组办公室备案,方能出行;外聘人员经教务处审查后,报学校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指挥组办公室批准,方可出行;在校的外来务工人员需经保卫处及后勤服务总公司审查,报学校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指挥组办公室批准,方能离开。所有离校的师生员工返校后都必须在院卫生所登记,经隔离医学观察确认未感染后,方可进入正常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学校对未经批准擅自离校的学生给予严重警告直至留校察看的处分,教职工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直至开除公职。未经批准擅自离校的外聘人员由保卫处、后勤服务总公司处提出处理意见报学校审批,未经批准擅自离校的外来务工人员,一律不再返校。
6、学生宿舍一律不得留宿校外人员,后勤服务总公司学生宿舍物业管理服务中心要加强学生宿舍的管理;学生辅导员要掌握家庭在疫区的学生情况,并进行登记;疫区的师生亲友不得来校。
7、后勤总公司负责检修完善各食堂的洗手设备,提供流动水和肥皂,要求食堂员工坚持戴口罩、帽子,着工作服,并加强健康和卫生情况监控;继续对学生宿舍、食堂、教室、图书馆、档案馆等重点场所进行消毒,每周两次。各系、部负责对本系、部的办公区域、实验室 等地进行消毒。
8、学院卫生所严格规定医务人员必须坚持戴口罩,着工作服及做好保护措施。
9、一经诊断为甲类传染病、非典型肺炎或疑似患者,立即采取以下措施:积极救治确诊患者,实行先治疗后结算的措施,对确诊患者活动的相关区域及环境由学院卫生所请卫生防疫部门指导进行“终末消毒”;办公室立即上报上级有关部门,由疾控组和安全组立即隔离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医学观察;发现1例临床诊断病例,对其住所及楼层采取隔离措施,同一公寓楼发现2例以上临床诊断病例,对整个公寓楼实行隔离控制;学校师生中发现1例临床诊断病例,根据其活动范围,相关系、部相应调整教学方式,暂时避免集中上课,若出现继发病例,全校不再集中上课,通过合理调节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采用网上授课、电话咨询与指导、学生自学、完成作业等方式进行学习。
(三)应急反应
学校将根据所在地区卫生部门公布的传染病疫情预警级别,做出响应的应急反应。
1、疫情预警的反应
学校全面启动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工作,实行传染病防治值班制
度,指导督促各校区做好应急准备。大力开展预防传染病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防治意识和能力。
2、C级疫情警报的反应
在疫情预警基础上,学校进入传染病防治紧急状态,启动传染病防治应急措施,传染病防治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各校区落实各项防治工作,及时解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启动全校传染病疫情“零报告”制度,取消一切校内外大型群体性活动,实行校园封闭式管理。
3、B级疫情警报的反应
B级疫情警报发布后,在C级响应的基础上,全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落实传染病应急防控措施。取消一切校内外大型群体性活动,对校园实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
4、A级疫情警报的反应
A级疫情警报发布后,在B级响应的基础上,根据省市教育部门的指示,对全校的教育教学进行调整,采取停课停学等紧急措施。
五、结束响应
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要求,由技术组研究提出建议报告,经学校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指挥组研究报学校维护稳定与安全领导小组批准后,应急响应结束。
六、信息报告与信息发布
1、信息报告
(1)学院设立24小时值班联系电话。各系、部在第一时间(事件发
生后30分钟内)立即向学院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指挥组办公室进行报告,紧急或特殊情况随时上报,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事件性质、涉及人数,造成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已采取或拟采取的措施等。办公室汇总各方面信息,及时报告指挥组,同时向学院有关部门、省、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通报,并随时保持密切联系。在传染病爆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坚持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2)对于院内发生的影响师生员工生命健康的传染病事件,学院值班室在接到电话后应在立即通知有关系、部运送患者的同时报告学工处、教务处及后勤服务总公司等相关职能部门及有关院领导,必要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3)学院卫生所在日常诊治工作中,如发现我院学生有传染病发生时,应立即向学院值班室报告。
(4)当发现甲类传染病、非典型肺炎或乙类、丙类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学生以宿舍为单位,由宿舍长每日统计有相关症状的学生人数,汇总到班级,由班长报到学工处;学院、部、处、教辅系、部、后勤服务总公司每天上午10:00——10:30将有相关症状的教职工人数报学校总值班室;紧急或特殊情况随时上报:学校党委办公室负责在每天下午3:00前,按时向省、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防疫部门报告疫情,并按规定报告省、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学院卫生所按照上级和学院要求,做好各项防治和诊治工作,在每日向省、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及相关情况的同时,抄报学院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指挥组办公室。
(5)任何系、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迟报、谎报、漏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迟报、谎报、漏报。
2.信息发布
学院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指挥组负责院内媒体有关信息的审核、发布。除经学院领导批准和省、市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同意公布的信息外,院内各媒体不得随意传播、发布关于传染病事件的信息。
七、技术和物资保障
1、传染病事件未发生时,技术组应建立传染病事件应急处理的专家库和后备人员储备库,定期对有关专业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推广最新知识和先进技术;对国内外传染病的爆发动态和新型传染病进行收集、汇总和分析,并针对可能出现的疫情做出预警。
2、传染病事件突发时,保障组积极采购储备防护用品、有关器材、消毒和预防药品,保证防治工作中的物资供应;所需经费由学校财务处从学校准备金中拨给办公室统一掌握,严格审批,以保证开展传染病事件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护、现场处置、监督检查、监测检验、卫生防护等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认识。建立全校传染病防治组织网络和值班制度。制定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进行演练。根据传染病防治的要求,建立临时隔离观察室。
4、学院卫生所应配备相应的抢救设备、隔离服、口罩、鞋套等必要的预防设施及药品。
八、指挥组及其办公室与各工作小组成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