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政部近日出台三大政府采购管理办法200700101
财政部近日出台三大政府采购管理办法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7-01-16 15:37:54.0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
为了推进政府采购制度建设,规范政府采购行为,近日,财政部相继出台了《加强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受理审查》、《加强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项目价格评审管理》和《中央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管理实施办法》。
《加强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受理审查》主要是规范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及财政部门受理投诉行为,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政府采购程序,提高投诉处理效率。该办法从认识加强供应商投诉受理审查工作的重要性、不予受理的投诉要书面告知、投诉书如何修改、如何做好涉密事项的投诉及严格执行受理审查程序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加强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项目价格评审管理》从价格评审的重要性、统一综合评分法价格分评审方法、统一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和询价采购方式评审方法、公开评审方法和评审因素、加强评审活动管理和加强监督检查等六个方面作出了规定说明。《中央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管理实施办法》一共七章五十六条,对如何加强中央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管理、规范集中采购行为,如何更加完善和规范中央单位政府集中采购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规定。附件1.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受理审查工作的通知
附件2.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项目价格评审管理的通知
附件3.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财政部文件 财库[2007]1号
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采购供应商 投诉受理审查工作的通知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了规范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及财政部门受理投诉行为,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政府采购秩序,提高投诉处理效率,现就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受理审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供应商投诉受理审查工作的重要性 供应商投诉是政府采购法赋予供应商的权利,是发挥供应商监督,促进政府采购活动公开、公正、公平,维护政府采购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有效措施。各级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供应商投诉,不得阻碍供应商投诉,不得无故拒绝供应商投诉,要指导供应商投诉,及时办理受理审查工作,从源头上提高投诉处理工作效率。
二、不予受理的投诉要书面告知
财政部门经审查,有投诉人不是参加投诉项目政府采购活动的当事人、被投诉人为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之外的当事人、所有投诉事项未经过质疑、所有投诉事项超过投诉有效期、以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送达之外方式提出的投诉等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无效投诉,不予受理,并及时书面告知投诉人不予受理的理由。
三、投诉书允许修改但要限定期限
财政部门经审查,有投诉书副本数量不足、投诉事项或投诉请求不清晰、相关依据或证明材料不全、投诉书署名不符合规定等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告知投诉人限期补充或修改后重新投诉,逾期不予受理。
财政部门在投诉审查期间,认定投诉事项与采购人行为有关但采购人不是被投诉人的,应当要求投诉人将采购人追加为被投诉人,并限期修改投诉书重新投诉,逾期不予受理。
财政部门经审查,供应商投诉事项与质疑事项不一致的,超出质疑事项的投诉事项应当认定为无效投诉事项,并告知投诉人撤回投诉书,对在质疑有效期内的未质疑事项进行质疑,或限期修改投诉书重新投诉,逾期不予受理。
四、涉密事项的投诉要提供依据
投诉事项属于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处于保密阶段的事项,财政部门应当要求投诉人提供信息来源或有效证据,否则,应当认定为无效投诉事项。
五、严格执行受理审查程序
财政部门收到供应商投诉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在供应商投诉受理审查期间,相关信息或材料、文件的传递,财政部门、投诉人以及相关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办理签收手续。
财政部文件 财库[2007]2号
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项目价格评审管理的通知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中直属机关采购中心,全国人大机关采购中心:
为了加强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项目价格评审管理,规范评审行为,维护政府采购活动的公开、公正和公平,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合法权益,现就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项目价格评审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价格评审的重要性
价格是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项目评审的重要因素,是评价采购资金使用效益的关键性指标之一,各地区、各部门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和《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18号)的规定,科学选择评审方法,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坚持低价优先、价廉物美的原则,加强价格评审管理,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切实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统一综合评分法价格分评审方法
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项目采用综合评分法的,除执行统一价格标准的服务项目外,采购人或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应当依法合理设置价格分值。货物项目的价格分值占总分值的比重(权重)不得低于30%,不得高于60%;服务项目的价格分值占总分值的比重(权重)不得低于10%,不得高于30%。
综合评分法中的价格分统一采用低价优先法计算,即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且投标价格最低的投标报价为评标基准价,其价格分为满分。其他投标人的价格分统一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投标报价得分=(评标基准价/投标报价)×价格权值×100 采购人或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对同类采购项目采用综合评分法的,原则上不得改变评审因素和评分标准。
三、统一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和询价采购方式评审方法 采购人或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和询价采购方式的,应当比照最低评标价法确定成交供应商,即在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的前提下,以提出最低报价的供应商作为成交供应商。
四、公开评审方法和评审因素
采购人或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采用综合评分法的,应当根据采购项目情况,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合理设置各项评审因素及其分值,并明确具体评分标准。投标人的资格条件,不得列为评分因素。加分或减分因素及评审标准应当在招标文件中载明;采用竞争性谈判或询价采购方式的,应当在谈判文件或询价文件中载明“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的评审方法、最后报价时间等相关评审事项。
五、加强评审活动管理
采购人或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在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项目评审之前,应当制定评审纪律和评审工作规则,但不得改变采购文件载明的评审方法和评审标准。评审纪律和评审工作规则在评审活动开始前印发各评审人员遵照执行。评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评审纪律和评审工作规则,按照采购文件载明的评审方法、评审标准开展评审活动。
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项目评审过程中,不得去掉最低报价。
六、加强监督检查
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在采购文件中未载明或未清晰载明评审方法及相关事项的,财政部门应当责令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改正,限期修改采购文件,并延长投标截止期或谈判、询价日期。评审工作规则实质性改变采购文件载明的评审方法或评审标准的,以及评审人员未按照采购文件载明的评审方法、评审标准进行评审的,财政部门应当认定采购无效,责令重新开展采购活动,并视情况给予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或相关评审人员警告或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应当取消相关评审人员资格并在财政部指定媒体上公告
财政部文件 财库[2007]3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中共中央直属机关采购中心,全国人大机关采购中心:
为了加强中央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管理,规范集中采购行为,完善和规范中央单位政府集中采购运行机制,财政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有关制度规定,制定了《中央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管理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附件:中央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管理实施办法
二〇〇七年一月十日
附件:
中央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中央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管理,完善和规范政府集中采购运行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和有关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中央单位实施纳入政府集中采购范围的采购活动,适用本办法。
政府集中采购范围,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年度“中央预算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以下简称目录及标准)执行。第三条 政府集中采购组织形式分为集中采购机构采购和部门集中采购。
集中采购机构采购,是指集中采购机构代理目录及标准规定的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中项目的采购活动。
部门集中采购,是指主管预算单位(主管部门)组织本部门、本系统列入目录及标准的部门集中采购项目的采购活动。第四条 政府集中采购实行监督管理职能与操作执行职能相分离的管理体制。
财政部是中央单位政府采购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政府集中采购活动中的各项监督管理职责。中央单位和集中采购机构履行操作执行职能,接受财政部的监督管理。其中,中央单位作为采购人,应当依法实施集中采购。集中采购机构,作为采购代理机构和非营利事业法人,应当依法接受中央单位的委托办理集中采购事宜。
第五条 主管部门应当明确内设机构牵头负责政府采购工作。属于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项目,应当按照规定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属于部门集中采购项目,已经设立部门集中采购机构的,应当由部门集中采购机构具体组织实施;未设立的,可以委托集中采购机构或经财政部门认定资格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以下简称社会代理机构)具体组织实施。
第六条 集中采购项目达到国务院规定的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或单一来源等采购方式的,中央单位应当在采购活动开始前报经财政部批准。
因废标需要采取其他采购方式采购的,应当在作出废标处理决定后由中央单位或集中采购机构报财政部审批。
第七条 政府集中采购信息应当按照财政部《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的规定,在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以下简称指定媒体)上公告。
第八条 政府集中采购活动中所需评审专家应当按照财政部、监察部《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的规定,从财政部建立的中央单位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中抽取。经抽取,专家库不能满足需要的,可以另行选取专家,但应当在评审工作结束后10日内,将评审专家名单报财政部。第九条 政府集中采购活动中签订的合同应当使用财政部监制的政府采购格式合同文本,具体办法和实施步骤另行规定。
按照政府采购格式合同文本签订的合同是政府集中采购活动合法有效的证明文件和采购资金支付报销的有效凭证。第十条 中央单位应当依据采购文件和政府采购合同约定,组织对供应商履约的验收,不得另行增加或者改变验收内容和标准。凡符合采购文件和政府采购合同约定的,即为验收合格。第十一条 财政部负责政府集中采购活动中相关备案和审批事宜,其中,备案事项不需要财政部回复意见,审批事项应当经财政部依法批准后才能组织实施。
需要财政部审批的事项,中央单位应当提出书面申请。财政部应当在收到申请后15个工作日内批复。
第二章 预算和计划管理
第十二条 中央单位在编制下一财政年度部门预算时,应当在部门预算中单独列出该财政年度政府采购的项目及资金预算,按照程序逐级上报,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年度政府采购项目,是指目录及标准规定的项目。
第十三条 财政部对部门预算中政府采购的项目及资金预算进行审核,并批复各主管部门。
第十四条 主管部门应当自财政部批复部门预算之日起40个工作日内,编制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部门集中采购项目的实施计划,报财政部备案,并将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实施计划抄送集中采购机构。
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实施计划,是指主管部门对部门预算中属于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项目,按照项目构成、使用单位、采购数量、技术规格、使用时间等内容编制的操作计划。
部门集中采购项目实施计划,是指主管部门对部门预算中属于部门集中采购项目和依本部门实际制定的部门集中采购项目编制的操作计划。
第十五条 在年度预算执行中,因未报、漏报和预算调整等增加政府采购项目预算的,中央单位应当在采购活动开始前报财政部备案。
第十六条 中央单位应当严格按照部门预算中编列的政府采购项目和资金预算开展政府集中采购活动。
第十七条 政府集中采购资金的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目录及标准制定与执行
第十八条 目录及标准由财政部拟订,报国务院批准。中央单位和集中采购机构应当按照目录及标准的规定执行。第十九条 中央单位不得将集中采购机构代理的政府集中采购目录项目委托社会代理机构采购或者自行采购。
集中采购机构不得拒绝中央单位的委托,也不得将政府集中采购目录项目转委托或以其他方式转交给社会代理机构和人员采购。
第二十条 集中采购机构代理的政府集中采购目录项目,因特殊情况确需转为部门集中采购或分散采购的,中央单位或集中采购机构应当报经财政部批准。
第二十一条 中央单位和集中采购机构在执行目录及标准中遇到问题,应当及时向财政部反映,并由财政部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二条 集中采购机构应当在目录及标准发布后20日内,按政府集中采购目录项目类别制定具体操作方案,并报财政部备案。
第四章 集中采购机构采购
第二十三条 集中采购机构采购活动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工作程序:根据中央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实施计划确定采购方式,办理委托代理事宜,制定采购文件,组织实施采购,提交中标或成交结果,确定中标或成交结果,签订政府采购合同,履约验收。第二十四条 主管部门可以按照项目或者一个年度与集中采购机构签订委托代理协议。
主管部门所属各级预算单位就本单位政府集中采购项目与集中采购机构签订委托代理协议的,应当事先获得主管部门同意。第二十五条 委托代理协议应当就下列事项明确中央单位与集中采购机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采购需求和采购完成时间的确定;
(二)采购文件的编制与发售、采购信息的发布、评审标准的制定、评审专家的抽取、供应商资格的审查等;
(三)中标或成交供应商的确定和履约验收;
(四)询问或质疑的答复、申请审批或报送备案文件和双方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方式等;
(五)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因协议内容不清而无法确定权利和义务的,由中央单位承担责任。
第二十六条 中央单位在实施具体采购项目委托时,不得指定供应商或者品牌,不得在商务和技术等方面提出排他性要求。第二十七条 集中采购机构应当坚持规范与效率相结合,做好代理采购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
集中采购机构工作人员不得参与评审,不得干预或影响政府集中采购正常评审工作。
第二十八条 集中采购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委托代理协议的约定开展采购活动,并按照协议约定的时间发出中标或成交供应商通知书。中央单位应当在接到中标或成交供应商通知书后30日内,确定中标结果并与中标商或者成交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集中采购机构可以在不影响政府集中采购代理工作的前提下,接受中央单位委托,代理其他项目采购事宜。
第二十九条 集中采购机构应当在每个季度结束后10日内,向财政部报送政府集中采购项目季度执行情况。执行情况包括:目录及标准中各个项目执行的数量及规模,委托采购的单位及项目内容,采购计划完成情况,项目采购时间、采购方式和信息发布等执行情况,答复质疑情况等。
第三十条 在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并履约后,中央单位应当根据政府采购合同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及时组织验收,集中采购机构应当做好配合工作。
第三十一条 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中规格及标准相对统一,品牌较多,日常采购频繁的通用类产品和通用的服务类项目,可以分别实行协议供货采购和定点采购。
第三十二条 在协议供货采购和定点采购工作中,财政部负责对协议供货或定点采购的管理、执行要求和处罚等作出规定。集中采购机构负责确定和公告协议供货和定点采购中标货物、服务项目目录和供应商名单。中央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规定和集中采购机构公告的协议供货和定点采购货物、服务项目目录和供应商名单实施采购。
第三十三条 集中采购机构应当在协议供货或定点采购活动开始前征求中央单位和供应商等方面的意见,制定采购方案。采购方案应当在确定货物、服务项目目录和供应商名单前报财政部备案。
采购方案包括:拟采用的采购方式、采购进度计划、供应商资格条件、评标或评审标准、中标或成交供应商数量或淘汰比例、服务承诺条件、协议有效期等内容。
第三十四条 中央单位执行协议供货或定点采购时,一次性采购金额达到公开招标限额标准的,可以单独委托集中采购机构另行组织公开招标采购。
第三十五条 协议供货或者定点采购的执行以财政部规定和指定媒体及相关媒体共同公告的货物、服务项目目录和供应商名单为准,媒体公告结果不一致时,以财政部指定媒体为准。中央单位因特殊原因确需采购协议供货或定点范围外产品或服务的,中央单位应当在采购前报财政部批准。
第三十六条 集中采购机构应当在投标截止日期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协议供货、定点采购的中标货物、服务项目目录和供应商名单公告工作,其中,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将中标货物、服务项目目录和供应商名单报财政部备案。
第三十七条 协议供货或定点采购实施中,集中采购机构应当根据协议约定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市场调查,督促中标供应商按照协议规定履行价格和服务的承诺。
供应商违反协议或者不遵守中标承诺的,中央单位可以向集中采购机构反映,也可以向财政部反映。集中采购机构可以根据协议约定追究其违约责任。涉及对中标供应商处以罚款、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等处罚的,应当由财政部依法作出决定。
第五章 部门集中采购
第三十八条 部门集中采购活动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工作程序:根据部门预算编制部门集中采购实施计划、制定采购方案、选择采购代理机构、组织实施采购、确定中标或成交结果、签订政府采购合同、履约验收、支付采购资金。
第三十九条 列入目录及标准的部门集中采购项目的,主管部门应当编制集中采购实施计划,并报财政部备案。
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部门、本系统的实际情况,增加实施部门集中采购的项目范围,报财政部备案。
第四十条 中央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批准的采购方式和规定的程序开展采购活动。对符合《政府采购法》规定情形的采购项目,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采购方式的,应当在采购活动开始前,向财政部提出采购方式变更申请。
第四十一条 部门集中采购项目的招投标事务,中央单位可以自行选择采购代理机构(集中采购机构或社会代理机构)代理,并签订委托代理协议。
社会代理机构必须是获得财政部门颁发代理资格证书的社会中介机构。
第四十二条 中央单位应当在中标或者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与中标或成交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任何一方无故拒绝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第四十三条 主管部门应当在每个季度结束后10日内,向财政部报送部门集中采购项目季度执行情况。执行情况包括:各个采购项目执行的数量及规模,执行的单位范围及项目内容,项目采购时间、采购方式和信息发布等执行情况,答复质疑情况等。第四十四条 在实施部门集中采购中,本部门、本系统的政府采购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不得以评审专家身份参加本部门政府采购项目的评标、谈判或询价工作。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四十五条 财政部应当依法对中央单位、集中采购机构、供应商执行政府采购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十六条 财政部对中央单位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是:
(一)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情况;
(二)政府集中采购项目委托集中采购机构采购情况;
(三)政府采购审批或备案事项的执行情况;
(四)政府采购信息公告情况;
(五)政府采购方式、采购程序和评审专家使用情况;
(六)政府采购合同的订立和资金支付情况;
(七)对供应商询问和质疑的处理情况;
(八)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第四十七条 财政部对集中采购机构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是:
(一)内部制度建设和监督制约机制落实情况;
(二)政府集中采购项目以及集中采购规定政策的执行情况;
(三)集中采购委托代理协议的签订和履行情况;
(三)政府采购审批或备案事项执行情况;
(四)政府采购信息公告情况;
(五)政府采购方式、采购程序和评审专家使用的情况;
(六)采购效率、采购价格和资金节约率情况;
(七)工作作风、服务质量和信誉状况;
(八)对供应商询问和质疑处理情况;
(九)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第四十八条 财政部对社会代理机构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是:
(一)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二)对供应商询问和质疑处理情况;
(三)服务质量和信誉状况;
(四)被投诉情况。第四十九条 财政部应当加强采购资金支付管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属于不符合采购资金申请条件,财政部或者中央单位不予支付资金:
(一)未按规定在财政部指定媒体公告信息的;
(二)采购方式和程序不符合规定的;
(三)未使用财政部监制的政府采购合同标准文本的。第五十条 主管部门应当对本部门、本系统政府集中采购工作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第五十一条 集中采购机构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规范高效地为中央单位做好集中采购项目的代理采购活动。
第五十二条 中央单位或供应商有违反政府采购法律、行政法规或者规章制度规定行为的,集中采购机构应当及时向财政部报告,由财政部依法予以处理。
第五十三条 财政部依法加强对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情况的监督管理,建立投诉处理报告制度,定期在指定媒体上公告投诉处理情况。供应商因违反规定受到财政部行政处罚的,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
第五十四条 财政部作出的投诉处理决定、对中央单位和集中采购机构违法行为的处理决定,在财政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指定媒体上公告。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五条 主管部门可以按照本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财政部、监察部: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
财政部、监察部: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
文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监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监察局、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人民团体、全国人大常委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 为了加强对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的管理,保证政府采购工作的公正、公平,根据《中华人民政府采购法》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精神(国办发[2003]74号),财政部和 监察部制定了《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二○○三年十一月十七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政府采购评审活动的管理,规范评审专家执业行为,提高政府采购工作质量,依据有关法律和国务院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以下简称“评审专家”),是指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和要求,以独立身份从事和参加政府采购有关评审工作的人员。
评审专家从事和参加政府采购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等采购活动评审,以及相关咨询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评审专家实行“统一条件,分级管理,资源共享,随机选取、管用分离”的管理办法。
第四条 评审专家资格由财政部门管理,采取公开征集、推荐与自我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确定。集中采购机构和经财政部门登记备案的政府采购业务代理机构(以下统称“采购代理机构”)可以按照本办法规定对自身管理的专家进行初审,并作为评审专家候选人报财政部门审核登记。
第五条 评审专家应当通过政府采购专家库进行管理。各级财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和资源整合要求,统一建立政府采购专家库,也可以借助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已有的专家资源建库。
第六条 评审专家名单必须在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公告,也可以同时在省级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公告。
第七条 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评审专家的监督管理,切实规范专家执业行为。第二章 评审专家资格管理
第八条 评审专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政府采购的评审过程中能以客观公正、廉洁自律、遵纪守法为行为准则;
(二)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8年,具有本科(含本科)以上文化程度,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精通专业业务,熟悉产品情况,在其专业领域享有一定声誉;
(三)熟悉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的相关政策法规和业务理论知识,能胜任政府采购评审工作;(四)本人愿意以独立身份参加政府采购评审工作,并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管理;(五)没有违纪违法等不良记录;(六)财政部门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九条 对达不到第八条第二款所列条件和要求,但在相关工作领域有突出的专业特长并熟悉商品市场销售行情,且符合专家其他资格条件的,可以经财政部门审核后,认定为评审专家。
第十条 凡符合本办法第八条和第九条规定的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均可向财政部门、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自我推荐,也可以由所在单位或本行业其他专家推荐。自我推荐或推荐时应提供以下材料:(一)个人文化及专业简历;
(二)文化及专业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三)个人研究或工作成就简况(包括学术论文、科研成果、发明创造等);(四)证明本人身份的有效证件;
(五)本人所在单位或行业组织出具的评荐意见。
第十一条 凡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专家,可以从事政府采购评审工作,财政部门可以根据管理需要,颁发《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证书》。
第十二条 财政部门应当对评审专家的条件每两年检验复审一次,符合条件的可以从事政府采购评审工作。第十三条 评审专家资格检验复审工作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本人专业水平和执业能力是否能够继续满足政府采购评审工作要求;
(二)本人是否熟悉和掌握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方针政策方面的新规定,并参加必要的政府采购培训;
(三)本人在参加政府采购活动中是否严格遵守客观公正等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四)本人有无违反本办法规定或其他违纪违法不良记录;(五)财政部门认为应当考核的其他内容。
第十四条 对在政府采购评审工作中有违规行为、不再胜任评审工作、检验复审不合格的,或者本人提出不再担任评审专家申请的,财政部门可以随时办理停止从事政府采购评审工作有关事宜。第三章 评审专家的权利义务
第十五条 评审专家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有以下权利:(一)对政府采购制度及相关情况的知情权;(二)对供应商所供货物、工程和服务质量的评审权;(三)推荐中标候选供应商的表决权;(四)按规定获得相应的评审劳务报酬;(五)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十六条 评审专家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承担以下义务:(一)为政府采购工作提供真实、可靠的评审意见;
(二)严格遵守政府采购评审工作纪律,不得向外界泄露评审情况(不包括本条第四款内容);
(三)发现供应商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有不正当竞争或恶意串通等违规行为,应及时向政府采购评审工作的组织者或财政部门报告并加以制止;
(四)解答有关方面对政府采购评审工作中有关问题的咨询或质疑;(五)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七条 财政部门、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的有关工作人员应对评审专家的私人情况予以保密。第四章 评审专家的使用与管理
第十八条 评审专家的管理与使用要相对分离。财政部门要建立专家库维护管理与抽取使用相互制约的管理制度,即政府采购专家库的维护管理与使用抽取工作分离。
第十九条 抽取使用专家时,原则上由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的经办人在财政部门监督下随机抽取。特殊情况下,经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同意,也可以由财政部门专家库维护管理人员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后,推荐给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指定评审专家或干预评审专家的抽取工作。第二十条 每次抽取所需评审专家时,应当根据情况多抽取两名以上候补评选专家,并按先后顺序排列递补。评审专家抽取结果及通知情况应当场记录备案,以备后查。
第二十一条 遇有行业和产品特殊,政府采购专家库不能满足需求时,可以由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按有关规定确定评审专家人选,但应当报财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二条 评审专家的抽取时间原则上应当在开标前半天或前一天进行,特殊情况不得超过两天,参加评审专家抽取的有关人员对被抽取专家的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等内容负有保密的义务。
第二十三条 财政部门统一建立的专家库必须公开向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提供服务,不得有意隐瞒专家库资源。
第二十四条 评审专家原则上在一年之内不得连续三次参加政府采购评审工作,第二十五条 评审专家应以科学、公正的态度参加政府采购的评审工作,在评审过程中不受任何干扰,独立、负责地提出评审意见,并对自己的评审意见承担责任。
第二十六条 评审专家不得参加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政府采购项目的评审活动。对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评审项目,如受到邀请,应主动提出回避。财政部门、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也可要求该评审专家回避。有利害关系主要是指三年内曾在参加该采购项目供应商中任职(包括一般工作)或担任顾问,配偶或直系亲属在参加该采购项目的供应商中任职或担任顾问,与参加该采购项目供应商发生过法律纠纷,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公正评标的情况。
第二十七条 财政部门应建立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信息反馈制度,听取有关各方对评审专家业务水平、工作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意见,核实并记录有关内容。定期组织专家进行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的学习。
第五章 违规处罚
第二十八条 评审专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将作为不良行为予以通报批评或记录。
(一)被选定为某项目并且已接受邀请的评审项目专家,末按规定时间参与评审,影响政府采购工作的;(二)在评标工作中,有明显倾向或歧视现象的;
(三)违反职业道德和国家有关廉洁自律规定,但对评审结果没有实质性影响的;(四)违反政府采购规定,向外界透露有关评标情况及其他信息的;(五)不能按规定回答或拒绝回答采购当事人询问的;(六)在不知情情况下,评审意见违反政府采购政策规定的。
第二十九条 评审专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停止从事政府采购评审工作。(一)故意并且严重损害采购人、供应商等正当权益的;
(二)违反国家有关廉洁自律规定,私下接触或收受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及有关业务单位的财物或者好处的;
(三)违反政府采购规定向外界透露有关评审情况及其他信息,给招标结果带来实质影响的;(四)评审专家之间私下达成一致意见,违背公正、公开原则,影响和干预评标结果的;(五)以政府采购名义从事有损政府采购形象的其他活动的;(六)弄虚作假获得从事政府采购评审工作条件的;(七)评审意见严重违反政府采购有关政策规定的。
第三十条 评审专家在一年内发生两次通报批评或不良记录的,一到三年内不得从事政府采购评审工作,累计三次以上者将不得再从事评审工作。
第三十一条 各级监察机关要对属于行政监察对象的评审专家的个人行为加强监督检查,涉及有关违规违纪行为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关人员行政处分。
第三十二条 由于评审专家个人的违规行为给有关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相关评审专家应当承担经济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通报批评、不良记录和取消资格等对评审专家的处理结果,可以在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公告。第三十四条 财政部门、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在抽取评审专家工作中,违反操作要求予以指定或进行暗箱操作的,或故意对外泄露被抽取评审专家有关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内容的,可根据具体情况,由其上级部门或监察机关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第三十五条 财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对评审专家的管理工作中,有失职、渎职、徇私舞弊等行为,不正确履行职责,或借管理行为不正当干预政府采购工作的,要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由其上级部门或监察机关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可以根据本办法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政府采购信息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
第 19 号
《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已经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9月11日起施行。
部 长 金人庆 二OO四年八月十一日
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政府采购信息公告行为,提高政府采购活动透明度,促进公平竞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政府采购信息,是指规范政府采购活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反映政府采购活动状况的数据和资料的总称。
政府采购信息公告,是指将本办法规定应当公开的政府采购信息在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向社会公开发布。
第三条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规定,公告政府采购信息。
前款所称采购代理机构,是指集中采购机构和依法经认定资格的其他采购代理机构。第四条 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应当遵循信息发布及时、内容规范统一、渠道相对集中,便于获得查找的原则。
第五条 县级以上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对政府采购信息公告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和管理。但是,下列职责由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履行:
(一)确定应当公告的政府采购信息的范围和内容;(二)指定并监督检查公告政府采购信息的媒体。
第六条 财政部负责确定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的基本范围和内容,指定全国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省级(含计划单列市,下同)财政部门负责确定本地区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的范围和内容,可以指定本地区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
除财政部和省级财政部门以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指定政府采购信息的发布媒体。
第七条 政府采购信息应当首先在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公告。地方的政府采购信息可以同时在其省级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公告。
第二章 政府采购信息公告范围与内容
第八条 除涉及国家秘密、供应商的商业秘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予保密的政府采购信息以外,下列政府采购信息必须公告:
(一)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二)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的集中采购目录、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和公开招标数额标准;
(三)政府采购招标业务代理机构名录;
(四)招标投标信息,包括公开招标公告、邀请招标资格预审公告、中标公告、成交结果及其更正事项等;
(五)财政部门受理政府采购投诉的联系方式及投诉处理决定;(六)财政部门对集中采购机构的考核结果;(七)采购代理机构、供应商不良行为记录名单;
(八)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应当公告的其他政府采购信息。
第九条 除本办法第八条规定内容外,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可以根据管理需要,增加需要公告的政府采购信息内容。
第十条 公开招标公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二)招标项目的名称、用途、数量、简要技术要求或者招标项目的性质;(三)供应商资格要求;
(四)获取招标文件的时间、地点、方式及招标文件售价;(五)投标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及地点;(六)采购项目联系人姓名和电话。
第十一条 邀请招标资格预审公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二)招标项目的名称、用途、数量、简要技术要求或招标项目的性质;(三)供应商资格要求;
(四)提交资格申请及证明材料的截止时间及资格审查日期;(五)采购项目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第十二条 中标公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二)采购项目名称、用途、数量、简要技术要求及合同履行日期;(三)定标日期(注明招标文件编号);(四)本项目招标公告日期;
(五)中标供应商名称、地址和中标金额;(六)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七)采购项目联系人姓名和电话。
第十三条 采购信息更正公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二)原公告的采购项目名称及首次公告日期;(三)更正事项、内容及日期;(四)采购项目联系人和电话。
第十四条 采购代理机构、供应商不良行为记录名单公告,应当包括当事人名称、事由、处理机关和处理结果等内容。
第十五条 投诉处理决定公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名称;(二)采购项目名称及采购日期;(三)投诉人名称及投诉事项;(四)投诉处理机关名称;(五)处理决定的主要内容。第三章 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
第十六条 公告政府采购信息必须做到内容真实、准确可靠,不得有虚假和误导性陈述,不得遗漏依法必须公告的事项。
第十七条 在各政府采购信息指定发布媒体上分别公告同一政府采购信息的,内容必须保持一致。内容不一致的,以在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公告的信息为准,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八条 在各政府采购信息指定发布媒体上公告同一政府采购信息的时间不一致的,以在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最早公告信息的时间为公告时间和政府采购当事人对有关事项应当知道的时间。
第十九条 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集中采购目录、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公开招标限额标准等信息,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在政府采购信息指定发布媒体上公告。
第二十条 招标投标信息由采购人或者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负责在政府采购信息指定发布媒体上公告。
第二十一条 对集中采购机构的考核结果以及采购代理机构、供应商不良行为记录名单等信息,由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信息指定媒体上公告。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一条规定以外的其他信息,属于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方面的,由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进行公告;属于采购业务方面的,由采购人或者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进行公告。
第二十三条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需要公告政府采购信息的,应当以传真、电子邮件等快捷方式将信息提供给政府采购信息指定发布媒体,也可经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提供给政府采购信息指定发布媒体。
第四章 政府采购信息指定媒体管理
第二十四条 政府采购信息指定发布媒体负责承办本办法规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的具体事宜。
政府采购信息指定发布媒体发布政府采购信息,应当体现公益性原则。第二十五条 政府采购信息指定发布媒体应当按照信息提供者提供的信息内容发布信息。但是,对信息篇幅过大的,政府采购信息指定发布媒体可以按照统一的技术要求进行适当的压缩和调整;进行压缩和调整的,不得改变提供信息的实质性内容。
第二十六条 政府采购信息指定发布媒体发现信息提供者提供的信息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规定的,应当及时建议信息提供者修改;信息提供者拒不修改的,应当向信息提供者同级的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报告。
第二十七条 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中的网络媒体,应当在收到公告信息之日起1个工作日内上网发布;指定的报纸,应当在收到公告信息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发布;指定的杂志,应当及时刊登有关公告信息。
第二十八条 政府采购信息指定发布媒体应当对其发布的政府采购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并将统计结果按期报送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第二十九条 政府采购信息指定发布媒体应当向社会公告本媒体的名称和联系方式。名称和联系方式发生变更的,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告,并向负责指定其发布政府采购信息的财政部门备案。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关给予处分,并予通报:
(一)应当公告政府采购信息而未公告的;
(二)不首先在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公告信息,或者不在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公告信息的;
(三)政府采购信息内容明显违反本办法规定的;
(四)在两个以上政府采购信息指定发布媒体上公告同一信息的实质内容明显不一致的;
(五)未按规定期限公告信息的。
第三十一条 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采购无效,并由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属于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责任且情节严重的,依法取消其进行相关业务资格:
(一)招标投标信息中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二)公告的信息不真实,有虚假或者欺诈内容的。
第三十二条 政府采购信息指定发布媒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依法取消其政府采购信息指定发布媒体资格;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一)违反事先约定收取或者变相收取信息发布费用的;(二)无正当理由拒绝发布信息提供者提供信息的;(三)无正当理由延误政府采购信息发布时间的;
(四)发布政府采购信息改变信息提供者提供信息实质性内容的;(五)其他违反政府采购信息管理的行为。第三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干预政府采购信息公告活动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以警告;拒不改正的,转送有关机关依法处理。第三十四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政府采购信息发布活动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有权向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控告和检举,有关财政部门应当依法予以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省级财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4年9月11日起施行。财政部2000年9月11日颁布实施的《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财库[2000]7号)同时废止。
中国政府采购网 2004年09月03日
第四篇:我市近日出台医保政策
我市近日出台《关于完善社会医疗保险门诊大病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我市门诊大病资格管理、就医管理、费用结算、费用审核等内容做出了具体规定。据了解,青岛门诊大病保障制度实行病种准入、定点医疗,分别设立限额管理病种和非限额管理病种。自2015年起,全市城乡参保人实行统一的门诊大病病种及资格准入标准,广大农村参保人的门诊大病病种扩大到54种,消除了城乡待遇差别。
患者可自主选择定点机构
《通知》规定,参保人员申办门诊大病证,可在参保地所在的市、区(市)社保经办机构报批。其中,选择定点在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市内六区参保人申办门诊大病,需要到其选择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所属的市内各社保分局及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办理。
在选择定点医疗机构时,门诊大病患者可根据本人申报病种的诊治需要和病情轻重,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自主选择一所定点医药机构。但是对于一些患有特殊疾病的门诊大病患者,要选择有相关治疗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作为本人定点。其中,精神疾病患者需定点精神专科医院;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需定点传染病医院或有传染病房的医院;肺结核病患者需在市胸科医院、市中心医院、各区(市)结核病防治机构选择一所定点医疗机构。
门诊大病患者因治疗需要使用纳入定点特供药店管理的药品,应另外选择一所特供药店作为其定点医药机构。核准病种为器官移植的门诊大病患者,原则上应同时选择一所特供药店及一所符合规定的定点医院作为其门诊大病定点医药机构。参加职工、居民社会医疗保险的患者,办理无限额门诊大病病种,需选择一所具有治疗资质的定点医院作为其门诊大病定点;办理有限额门诊大病病种,可自主选择一所定点医疗机构(医院或社区)作为其门诊大病定点。
变更定点一年一次机会
根据《通知》要求,门诊大病定点医药机构确定后,一个内只能变更一次定点医药机构。门诊大病参保患者如需变更本人定点,须先与原定点医药机构结算医疗费用,并填写《青岛市社会医疗保险门诊大病定点变更申请表》,办理迁出手续,而后到拟转入的定点医药机构办理迁入手续。迁出后,患者在非转入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统筹金不予支付。办理迁出、迁入手续在一个内有效。器官移植患者需变更定点检查医院的,到各市、区(市)社保经办机构办理。
参保人一个内在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统筹金支付范围内大病门诊医疗费,起付标准以上的部分,可以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金进行支付,其中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门诊大病治疗,在一、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支付比例分别为90%、88%、86%,超过病种限额标准以上的部分支付比例为50%;在社区定点医疗机构支付比例为92%,超过病种限额标准以上的部分支付比例为70%。
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门诊大病治疗,在一、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一档缴费的成年居民支付比例分别为80%、70%、65%;二档缴费的成年居民支付比例分别为75%、65%、55%;少年儿童和大学生支付比例分别为90%、85%、80%,享受独生子女待遇的少年儿童,支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在社区定点医疗机构,支付比例按照一级定点医疗机构执行。成年居民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社区定点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发生的医疗费,支付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超过病种限额标准以上的部分不予支付。
门诊大病医疗费即时结算
《通知》在惠民便民利民方面,也有一些新变化。为进一步减轻1型糖尿病患者的门诊负担,《通知》规定,须依赖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参保患者,经住院确诊为1型糖尿病,提供相关的客观检查材料,可以参照“糖尿病合并心、脑、肾、眼等并发症”病种办理门诊大病。此外,定点医疗机构可即时办理部分门诊大病审批业务,《通知》规定,市内六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的部分门诊大病审批业务下放到具有资质的定点医疗机构审批。参保患者初次申办恶性肿瘤、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过敏性紫癜并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结核病大病病种的,可以到符合规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即时办理。《通知》还规定各定点医药机构门诊大病患者发生的门诊大病医疗费实行即时结算,其发生的门诊大病病种范围内的医疗费累计达到规定的起付标准后,只需支付个人负担部分,其他费用由各定点医药机构按月与市、区(市)社保经办机构结算。据了解,目前我市共有54个病种可以办理门诊大病证,具体病种如下:
尿毒症透析治疗;恶性肿瘤;器官移植;白血病;高血压病合并心、脑、肾等并发症;脑卒中后遗症;慢性心功能不全;糖尿病合并心、脑、肾、眼等并发症;特发性肺纤维化;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过敏性紫癜并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尿崩症;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白塞氏病(贝赫切特病);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皮)肌炎;脂膜炎;癫痫;帕金森氏病;多发
性硬化;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肢端坏疽;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核病;精神病;干燥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肝病;肝豆状核变性;颅内良性肿瘤综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心、脑、大动脉血管疾病术后综合治疗;血友病;肢端肥大症;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BH4缺乏症);强直性脊柱炎;克罗恩病;戈谢氏病。
门诊大病联网审批定点医疗机构名单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市立医院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解放军济南军区第四零一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青岛市胸科医院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新闻提醒
今年首次就医应带新“大病证”
根据《通知》规定,器官移植患者门诊大病看病报销时应注意:定点在特供药店的器官移植患者所有门诊治疗的药品(合并恶性肿瘤放化疗、尿毒症透析病种除外)应在特供药店领取和结算。患者在定点医院就诊后,属门诊大病核定病种检查检验的相关费用,由本人垫付,凭门诊大病专用病历、处方、检查检验报告和定点医院发票,到特供药店结算;属门诊大病核定病种使用的药品,凭专用病历和处方到特供药店取药并即时结算。因新旧门诊大病制度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门诊大病患者由以前个人医疗统一过渡到自然,市人社部门提醒广大参保人:一是门诊大病患者2015年在各定点医疗机构发生门诊大病费用之前,必须先结清2014年的费用。二是门诊大病患者于2015年第一次就诊时,应携带原门诊大病证到定点医疗机构换发新的门诊大病证,同时打印门诊大病信息。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王晓雨
2015.1.12
第五篇: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财政部第74号令.
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 74号 《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已经 2013年 10月 28日财政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14年 2月 1日起施行。
部长 楼继伟
2013年 12月 19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强对采用非招标采 购方式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 益和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府采购法》(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 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 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采用非招标采购方式采 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非招标采购方式,是指竞争性谈判、单一 来源采购和询价采购方式。
竞争性谈判是指谈判小组与符合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就 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事宜进行谈判,供应商按照谈判文 件的要求提交响应文件和最后报价,采购人从谈判小组提 出的成交候选人中确定成交供应商的采购方式。
单一来源采购是指采购人从某一特定供应商处采购货 物、工程和服务的采购方式。
询价是指询价小组向符合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发出采购 货物询价通知书,要求供应商一次报出不得更改的价格, 采购人从询价小组提出的成交候选人中确定成交供应商的 采购方式。
第三条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采购以下货物、工程和 服务之一的,可以采用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方式采 购;采购货物的,还可以采用询价采购方式:
(一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且未达到公开 招标数额标准的货物、服务;(二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外、采购限额标准 以上,且未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货物、服务;(三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经批准采用非公开招 标方式的货物、服务;(四按照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必须进行招标的 工程建设项目以外的政府采购工程。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四条 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货物、服务采购项 目,拟采用非招标采购方式的,采购人应当在采购活动开 始前,报经主管预算单位同意后,向设区的市、自治州以 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申请批准。
第五条 根据本办法第四条申请采用非招标采购方式 采购的,采购人应当向财政部门提交以下材料并对材料的 真实性负责:(一采购人名称、采购项目名称、项目概况等项目 基本情况说明;(二项目预算金额、预算批复文件或者资金来源证 明;(三拟申请采用的采购方式和理由。
第六条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按照政府采购法和 本办法的规定组织开展非招标采购活动, 并采取必要措施, 保证评审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影响评审过程和结果。
第七条 竞争性谈判小组或者询价小组由采购人代表 和评审专家共 3人以上单数组成,其中评审专家人数不得 少于竞争性谈判小组或者询价小组成员总数的
2/3。采购人 不得以评审专家身份参加本部门或本单位采购项目的评 审。采购代理机构人员不得参加本机构代理的采购项目的 评审。
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的货物或者服务采购项目,或 者达到招标规模标准的政府采购工程,竞争性谈判小组或 者询价小组应当由 5人以上单数组成。
采用竞争性谈判、询价方式采购的政府采购项目,评 审专家应当从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内相关专业的专家名单 中随机抽取。技术复杂、专业性强的竞争性谈判采购项目, 通过随机方式难以确定合适的评审专家的,经主管预算单 位同意,可以自行选定评审专家。技术复杂、专业性强的 竞争性谈判采购项目, 评审专家中应当包含 1名法律专家。
第八条 竞争性谈判小组或者询价小组在采购活动过 程中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确认或者制定谈判文件、询价通知书;(二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名单中确定不少 于 3家的供应商参加谈判或者询价;(三审查供应商的响应文件并作出评价;(四要求供应商解释或者澄清其响应文件;(五编写评审报告;(六告知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在评审过程中发现 的供应商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九条 竞争性谈判小组或者询价小组成员应当履行 下列义务:(一遵纪守法,客观、公正、廉洁地履行职责;(二根据采购文件的规定独立进行评审,对个人的 评审意见承担法律责任;
(三参与评审报告的起草;(四配合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答复供应商提出的 质疑;(五配合财政部门的投诉处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十条 谈判文件、询价通知书应当根据采购项目的特 点和采购人的实际需求制定,并经采购人书面同意。采购 人应当以满足实际需求为原则,不得擅自提高经费预算和 资产配置等采购标准。
谈判文件、询价通知书不得要求或者标明供应商名称 或者特定货物的品牌,不得含有指向特定供应商的技术、服务等条件。
第十一条 谈判文件、询价通知书应当包括供应商资格 条件、采购邀请、采购方式、采购预算、采购需求、采购 程序、价格构成或者报价要求、响应文件编制要求、提交 响应文件截止时间及地点、保证金交纳数额和形式、评定 成交的标准等。
谈判文件除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内容外,还应当明确谈 判小组根据与供应商谈判情况可能实质性变动的内容,包 括采购需求中的技术、服务要求以及合同草案条款。
第十二条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通过发布公告、从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建立的供应商库中随机抽取或者采购 人和评审专家分别书面推荐的方式邀请不少于 3家符合相 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参与竞争性谈判或者询价采购活动。
符合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条件的供应商 可以在采购活动开始前加入供应商库。财政部门不得对供 应商申请入库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利用供应商库进行地区
和行业封锁。
采取采购人和评审专家书面推荐方式选择供应商的, 采购人和评审专家应当各自出具书面推荐意见。采购人推 荐供应商的比例不得高于推荐供应商总数的 50%。
第十三条 供应商应当按照谈判文件、询价通知书的 要求编制响应文件,并对其提交的响应文件的真实性、合 法性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可以要求供应商在提 交响应文件截止时间之前交纳保证金。保证金应当采用支 票、汇票、本票、网上银行支付或者金融机构、担保机构 出具的保函等非现金形式交纳。保证金数额应当不超过采 购项目预算的 2%。
供应商为联合体的,可以由联合体中的一方或者多方 共同交纳保证金,其交纳的保证金对联合体各方均具有约 束力。
第十五条 供应商应当在谈判文件、询价通知书要求的 截止时间前,将响应文件密封送达指定地点。在截止时间
后送达的响应文件为无效文件,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或 者谈判小组、询价小组应当拒收。
供应商在提交询价响应文件截止时间前,可以对所提 交的响应文件进行补充、修改或者撤回,并书面通知采购 人、采购代理机构。补充、修改的内容作为响应文件的组 成部分。补充、修改的内容与响应文件不一致的,以补充、修改的内容为准。
第十六条 谈判小组、询价小组在对响应文件的有效 性、完整性和响应程度进行审查时,可以要求供应商对响 应文件中含义不明确、同类问题表述不一致或者有明显文 字和计算错误的内容等作出必要的澄清、说明或者更正。供应商的澄清、说明或者更正不得超出响应文件的范围或 者改变响应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谈判小组、询价小组要求供应商澄清、说明或者更正 响应文件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供应商的澄清、说明或者 更正应当由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签字或者加盖公章。由授权代表签字的,应当附法定代表人授权书。供应商为 自然人的,应当由本人签字并附身份证明。
第十七条 谈判小组、询价小组应当根据评审记录和评 审结果编写评审报告,其主要内容包括:(一邀请供应商参加采购活动的具体方式和相关情 况,以及参加采购活动的供应商名单;(二评审日期和地点,谈判小组、询价小组成员名 单;(三评审情况记录和说明,包括对供应商的资格审 查情况、供应商响应文件评审情况、谈判情况、报价情况 等;(四提出的成交候选人的名单及理由。
评审报告应当由谈判小组、询价小组全体人员签字认 可。谈判小组、询价小组成员对评审报告有异议的,谈判 小组、询价小组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推荐成交候选人, 采购程序继续进行。对评审报告有异议的谈判小组、询价 小组成员,应当在报告上签署不同意见并说明理由,由谈 判小组、询价小组书面记录相关情况。谈判小组、询价小 组成员拒绝在报告上签字又不书面说明其不同意见和理由 的,视为同意评审报告。
第十八条 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在成交供应 商确定后 2个工作日内,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指定的媒体 上公告成交结果,同时向成交供应商发出成交通知书,并 将竞争性谈判文件、询价通知书随成交结果同时公告。成 交结果公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 式;
(二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三成交供应商名称、地址和成交金额;(四主要成交标的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服务要求;(五谈判小组、询价小组成员名单及单一来源采购 人员名单。采用书面推荐供应商参加采购活动的,还应当公告采 购人和评审专家的推荐意见。
第十九条 采购人与成交供应商应当在成交通知书发 出之日起 30日内, 按照采购文件确定的合同文本以及采购 标的、规格型号、采购金额、采购数量、技术和服务要求 等事项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采购人不得向成交供应商提出超出采购文件以外的任 何要求作为签订合同的条件,不得与成交供应商订立背离 采购文件确定的合同文本以及采购标的、规格型号、采购 金额、采购数量、技术和服务要求等实质性内容的协议。
第二十条 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在采购活动 结束后及时退还供应商的保证金,但因供应商自身原因导 致无法及时退还的除外。未成交供应商的保证金应当在成 交通知书发出后 5个工作日内退还,成交供应商的保证金 应当在采购合同签订后 5个工作日内退还。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证金不予退还:(一供应商在提交响应文件截止时间后撤回响应文 件的;(二供应商在响应文件中提供虚假材料的;(三除因不可抗力或谈判文件、询价通知书认可的 情形以外,成交供应商不与采购人签订合同的;
(四供应商与采购人、其他供应商或者采购代理机 构恶意串通的;(五采购文件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一条 除资格性审查认定错误和价格计算错误 外,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组织重新评 审。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发现谈判小组、询价小组未按 照采购文件规定的评定成交的标准进行评审的,应当重新 开展采购活动,并同时书面报告本级财政部门。
第二十二条 除不可抗力等因素外,成交通知书发出 后,采购人改变成交结果,或者成交供应商拒绝签订政府 采购合同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成交供应商拒绝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的,采购人可以按
照本办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第四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原 则确定其他供应商作为成交供应商并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也可以重新开展采购活动。拒绝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的成交 供应商不得参加对该项目重新开展的采购活动。
第二十三条 在采购活动中因重大变故,采购任务取消 的,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终止采购活动,通知所 有参加采购活动的供应商,并将项目实施情况和采购任务 取消原因报送本级财政部门。
第二十四条 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按照采购 合同规定的技术、服务等要求组织对供应商履约的验收, 并出具验收书。验收书应当包括每一项技术、服务等要求 的履约情况。大型或者复杂的项目,应当邀请国家认可的 质量检测机构参加验收。验收方成员应当在验收书上签字, 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谈判小组、询价小组成员以及与评审工作 有关的人员不得泄露评审情况以及评审过程中获悉的国家 秘密、商业秘密。
第二十六条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妥善保管每项
采购活动的采购文件。采购文件包括采购活动记录、采购 预算、谈判文件、询价通知书、响应文件、推荐供应商的 意见、评审报告、成交供应商确定文件、单一来源采购协 商情况记录、合同文本、验收证明、质疑答复、投诉处理 决定以及其他有关文件、资料。采购文件可以电子档案方 式保存。
采购活动记录至少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采购项目类别、名称;(二采购项目预算、资金构成和合同价格;(三采购方式,采用该方式的原因及相关说明材料;(四选择参加采购活动的供应商的方式及原因;(五评定成交的标准及确定成交供应商的原因;(六终止采购活动的,终止的原因。第三章 竞争性谈判
第二十七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采购项目,可以采用 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一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或者没有合格标的,或 者重新招标未能成立的;(二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 者具体要求的;(三非采购人所能预见的原因或者非采购人拖延造 成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要的;(四因艺术品采购、专利、专有技术或者服务的时 间、数量事先不能确定等原因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
公开招标的货物、服务采购项目,招标过程中提交投 标文件或者经评审实质性响应招标文件要求的供应商只有 两家时,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按照本办法第四条
经本级 财政部门批准后可以与该两家供应商进行竞争性谈判采 购,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根据招标文件中的采购需 求编制谈判文件,成立谈判小组,由谈判小组对谈判文件
进行确认。符合本款情形的,本办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 五条中规定的供应商最低数量可以为两家。
第二十八条 符合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情 形和第二款情形,申请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时,除提 交本办法第五条第一至三项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交下 列申请材料:(一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发布招标公 告的证明材料;(二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出具的对招标文件和招 标过程是否有供应商质疑及质疑处理情况的说明;(三评标委员会或者 3名以上评审专家出具的招标 文件没有不合理条款的论证意见。
第二十九条 从谈判文件发出之日起至供应商提交首 次响应文件截止之日止不得少于 3个工作日。
提交首次响应文件截止之日前,采购人、采购代理机 构或者谈判小组可以对已发出的谈判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
或者修改, 澄清或者修改的内容作为谈判文件的组成部分。澄清或者修改的内容可能影响响应文件编制的,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或者谈判小组应当在提交首次响应文件截止 之日 3个工作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接收谈判文件的 供应商,不足 3个工作日的,应当顺延提交首次响应文件 截止之日。
第三十条 谈判小组应当对响应文件进行评审,并根据 谈判文件规定的程序、评定成交的标准等事项与实质性响 应谈判文件要求的供应商进行谈判。未实质性响应谈判文 件的响应文件按无效处理, 谈判小组应当告知有关供应商。
第三十一条 谈判小组所有成员应当集中与单一供应 商分别进行谈判,并给予所有参加谈判的供应商平等的谈 判机会。
第三十二条 在谈判过程中,谈判小组可以根据谈判文 件和谈判情况实质性变动采购需求中的技术、服务要求以 及合同草案条款,但不得变动谈判文件中的其他内容。实 质性变动的内容,须经采购人代表确认。
对谈判文件作出的实质性变动是谈判文件的有效组成
部分,谈判小组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同时通知所有参加谈 判的供应商。供应商应当按照谈判文件的变动情况和谈判小组的要 求重新提交响应文件,并由其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或者加盖公章。由授权代表签字的,应当附法定代表人授 权书。供应商为自然人的, 应当由本人签字并附身份证明。
第三十三条 谈判文件能够详细列明采购标的的技术、服务要求的,谈判结束后,谈判小组应当要求所有继续参 加谈判的供应商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最后报价,提交最后报 价的供应商不得少于 3家。
谈判文件不能详细列明采购标的的技术、服务要求, 需经谈判由供应商提供最终设计方案或解决方案的,谈判 结束后,谈判小组应当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票推荐 3家以上供应商的设计方案或者解决方案,并要求其在规 定时间内提交最后报价。
最后报价是供应商响应文件的有效组成部分。第三十四条 已提交响应文件的供应商,在提交最后报
价之前,可以根据谈判情况退出谈判。采购人、采购代理 机构应当退还退出谈判的供应商的保证金。
第三十五条 谈判小组应当从质量和服务均能满足采 购文件实质性响应要求的供应商中,按照最后报价由低到 高的顺序提出 3名以上成交候选人,并编写评审报告。
第三十六条 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在评审结束后 2个工作 日内将评审报告送采购人确认。
采购人应当在收到评审报告后 5个工作日内,从评审 报告提出的成交候选人中,根据质量和服务均能满足采购 文件实质性响应要求且最后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 商,也可以书面授权谈判小组直接确定成交供应商。采购 人逾期未确定成交供应商且不提出异议的,视为确定评审 报告提出的最后报价最低的供应商为成交供应商。
第三十七条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采购人或者采购代 理机构应当终止竞争性谈判采购活动,发布项目终止公告 并说明原因,重新开展采购活动:(一因情况变化,不再符合规定的竞争性谈判采购 方式适用情形的;(二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的;(三在采购过程中符合竞争要求的供应商或者报价 未超过采购预算的供应商不足 3家的,但本办法第二十七 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除外。
第四章 单一来源采购
第三十八条 属于政府采购法第三十一条第一项情形, 且达到公开招标数额的货物、服务项目,拟采用单一来源 采购方式的,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在按照本办法第四条 报财政部门批准之前,应当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指定媒体 上公示,并将公示情况一并报财政部门。公示期不得少于 5个工作日,公示内容应当包括:(一采购人、采购项目名称和内容;
(二拟采购的货物或者服务的说明;(三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原因及相关说明;(四拟定的唯一供应商名称、地址;(五专业人员对相关供应商因专利、专有技术等原 因具有唯一性的具体论证意见,以及专业人员的姓名、工 作单位和职称;(六公示的期限;(七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财政部门的联系地址、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第三十九条 任何供应商、单位或者个人对采用单一来 源采购方式公示有异议的,可以在公示期内将书面意见反 馈给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并同时抄送相关财政部门。
第四十条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收到对采用单一来源 采购方式公示的异议后, 应当在公示期满后 5个工作日内, 组织补充论证,论证后认为异议成立的,应当依法采取其 他采购方式;论证后认为异议不成立的, 应当将异议意见、论证意见与公示情况一并报相关财政部门。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将补充论证的结论告知提 出异议的供应商、单位或者个人。
第四十一条 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采购的,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组织具有相关经验的专业人员与供应商 商定合理的成交价格并保证采购项目质量。
第四十二条 单一来源采购人员应当编写协商情况记 录,主要内容包括:(一依据本办法第三十八条进行公示的,公示情况 说明;(二协商日期和地点,采购人员名单;
(三供应商提供的采购标的成本、同类项目合同价 格以及相关专利、专有技术等情况说明;(四合同主要条款及价格商定情况。
协商情况记录应当由采购全体人员签字认可。对记录 有异议的采购人员,应当签署不同意见并说明理由。采购
人员拒绝在记录上签字又不书面说明其不同意见和理由 的,视为同意。第四十三条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采购人或者采购代 理机构应当终止采购活动, 发布项目终止公告并说明原因, 重新开展采购活动:(一因情况变化,不再符合规定的单一来源采购方 式适用情形的;(二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的;(三报价超过采购预算的。第五章 询 价
第四十四条 询价采购需求中的技术、服务等要求应当 完整、明确,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政府采购政策的 规定。
第四十五条 从询价通知书发出之日起至供应商提交 响应文件截止之日止不得少于 3个工作日。
提交响应文件截止之日前,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或 者询价小组可以对已发出的询价通知书进行必要的澄清或 者修改, 澄清或者修改的内容作为询价通知书的组成部分。澄清或者修改的内容可能影响响应文件编制的,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或者询价小组应当在提交响应文件截止之日 3个工作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接收询价通知书的供 应商,不足 3个工作日的,应当顺延提交响应文件截止之 日。
第四十六条 询价小组在询价过程中,不得改变询价通 知书所确定的技术和服务等要求、评审程序、评定成交的 标准和合同文本等事项。
第四十七条 参加询价采购活动的供应商,应当按照询 价通知书的规定一次报出不得更改的价格。
第四十八条 询价小组应当从质量和服务均能满足采 购文件实质性响应要求的供应商中,按照报价由低到高的 顺序提出 3名以上成交候选人,并编写评审报告。
第四十九条 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在评审结束后 2个工作 日内将评审报告送采购人确认。
采购人应当在收到评审报告后 5个工作日内,从评审 报告提出的成交候选人中,根据质量和服务均能满足采购 文件实质性响应要求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 也可以书面授权询价小组直接确定成交供应商。采购人逾 期未确定成交供应商且不提出异议的,视为确定评审报告 提出的最后报价最低的供应商为成交供应商。
第五十条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 机构应当终止询价采购活动,发布项目终止公告并说明原 因,重新开展采购活动:(一因情况变化,不再符合规定的询价采购方式适 用情形的;(二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的;(三在采购过程中符合竞争要求的供应商或者报价 未超过采购预算的供应商不足 3家的。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一条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 的,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处以罚款的,并处罚款;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处理:(一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在指定媒体上发布政府采购 信息的;(二未按照本办法规定组成谈判小组、询价小组的;(三在询价采购过程中与供应商进行协商谈判的;(四未按照政府采购法和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和要求 确定成交候选人的;(五 泄露评审情况以及评审过程中获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
采购代理机构有前款情形之一,情节严重的,暂停其 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 3至 6个月;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逾 期不改正的,取消其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
第五十二条 采购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 正,给予警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处以罚款的,并 处罚款:(一未按照政府采购法和本办法的规定采用非招标 采购方式的;(二未按照政府采购法和本办法的规定确定成交供 应商的;(三 未按照采购文件确定的事项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或者与成交供应商另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 的;(四未按规定将政府采购合同副本报本级财政部门 备案的。
第五十三条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有本办法第五十一 条、第五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且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 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 机关工作人员的, 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并予通报。
第五十四条 成交供应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 改正,情节严重的,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在 1至 3年 内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并予以通报:(一 未按照采购文件确定的事项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或者与采购人另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的;(二成交后无正当理由不与采购人签订合同的;(三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
第五十五条 谈判小组、询价小组成员有下列行为之一 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处以 罚款的,并处罚款;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一收受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供应商、其他利 害关系人的财物或者其他不正当利益的;(二 泄露评审情况以及评审过程中获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三明知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而不依法回避的;(四在评审过程中擅离职守,影响评审程序正常进 行的;(五在评审过程中有明显不合理或者不正当倾向性 的;(六未按照采购文件规定的评定成交的标准进行评 审的。
评审专家有前款情形之一,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政府 采购评审专家资格, 不得再参加任何政府采购项目的评审, 并在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予以公告。
第五十六条 有本办法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第五 十五条违法行为之一, 并且影响或者可能影响成交结果的, 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未确定成交供应商的,终止本次采购活动,依 法重新开展采购活动;
(二)已确定成交供应商但采购合同尚未履行的,撤 销合同,从合格的成交候选人中另行确定成交供应商,没 有合格的成交候选人的,重新开展采购活动;
(三)采购合同已经履行的,给采购人、供应商造成 损失的,由责任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五十七条 政府采购当事人违反政府采购法和本办 法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照有关民事法律规定 承担民事责任。第五十八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非法干预、影响评审过 程或者结果的,责令改正;该单位责任人或者个人属于国 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 分。第五十九条 财政部门工作人员在实施监督管理过程 中违法干预采购活动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 的,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第七章 附则 31 第六十条 本办法所称主管预算单位是指负有编制部 门预算职责,向同级财政部门申报预算的国家机关、事业 单位和团体组织。第六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第六十二条 本办法自 2014 年 2 月 1 日起施行。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