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木桶”理论演变谈烟草发展“瓶颈”

时间:2019-05-15 01:1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由“木桶”理论演变谈烟草发展“瓶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由“木桶”理论演变谈烟草发展“瓶颈”》。

第一篇:由“木桶”理论演变谈烟草发展“瓶颈”

由“木桶”理论演变谈烟草发展“瓶颈”

水桶效应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也就是我们所认识的木桶理论。“木桶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这个经典的理论被广泛的运用到了企业管理。而且该理论也经过多次演变,使得理论外延更加丰富。

图为“木桶”理论中的短板效应。

笔者在学习“木桶”理论的过程中发现,如果木桶中的短板都一样长,(不考虑捆绑松紧和破洞因素)木桶盛水的多少就取决于整体短板的高度。短板高度在一个定值的情况下,木桶盛水也是一个定值。那么要想增加木桶盛水容量,就必须加长所有短板。这咋眼看起来是一个连小孩子都知道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把发展潜力看作木桶容量,每一项工作发展看作短板,木桶容量看作全面发展的时候,这个问题的研究就变得有意义了。当发展方式一直处于“短板”阶段,那么发展潜力永远不会增加;当第一块短板(发展)取得突破后,高于其他短板(发展),那么其他短板(发展)就有了新的目标。而当后面的短板陆续达到第一块短板的高度时,那么发展潜力就得到了整体的提升。因此,笔者把短板无法突破看作发展的“瓶颈”,要想突破“瓶颈”就要集中力量转变发展方式,最终突破“瓶颈”缚束,逐块的提升板长,形成全面发展之势。故笔者称这理论为“补板”理论。那么这个“补板”理论对我们烟草行业的发展“瓶颈”到底有什么指导意义呢?下面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当前烟草行业面临着行业改革滞后于社会发展;传统企业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转变;规模效益向结构效益转变等一系列发展问题。而正是这些问题成为了烟草健康稳定发展的“瓶颈”。

在“补板”理论中,如何进行“补板”,即如何转变发展方式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笔者认为,当前烟草发展的“瓶颈”问题可以用三种方式加以改变:

一、攻坚“补板”,也可称为拉伸型“补板”。这种“补板”主要是采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方式,形成研究型团队,对已知的发展难题进行探索性研究。这种方式目标明确,指在完成特定任务。这种针对一块“短板”进行集中“补板”的方式就如同将这块短板拉长,因此称之为拉升型“补板”。我们烟草行业中的创新活动、QC质量管理就是这种方式的体现。通过创新推动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

二、暴露“补板”,也可称为突破型“补板”。这种“补板”主要是依靠检查组的检查和现实矛盾的具体表现来反应。一旦问题暴露了,那么我们就会去想各种解决方案。而这种“补板”方式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缺陷,突破阻力向前发展,故而称之为突破型“补板”。这种突破型“补板”能否发挥成效,关键在于我们暴露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人面对问题时,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扬长避短。这就直接影响了深层次问题的挖掘,使得问题暴露只停留于表面,导致改革不彻底,使发展受阻。各类走马观花的检查就是如此。只有通过充分的暴露问题,我们才能真正看清烟草改革发展所面临问题,才能制定出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学习“补板”,也可称为补充型“补板”。这种方式就是依靠提升自身知识结构和对事物认识程度来补充短板,因此称之为补充型“补板”。这种方式相对于前面两种方式来说较为柔和,问题的针对性不强。学习理解的程度和学习效果的运用直接影响到补充型的作用。但从发展的可持续角度来说,这种方法是一种长远的发展模式,是一种量变转变为质变的过程。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增加我们看事物的深度,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学会分析问题技能;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会懂得运用更先进的发展方式。今年全省重点打造“学习型”组织建设再一次说明了学习“补板”的重要性。

从上面三种方式的“补板”我们可以看出,目前这三种“补板”方式我们烟草行业一直都在使用,但是能否灵活的运用这三种方法,充分发挥其各自特色,是决定“瓶颈”问题解决与否的关键。所以,我们面对发展的难题要以行业改革的大局为出发点,坚持刻苦钻研,不怕困难,敢于面对,坚持不懈的工作作风,充分利用人、财、物三种资源,发挥三种“补板”方式优势,形成能量合力,逐一解决各类发展“瓶颈”。

第二篇:20世纪管理理论与思想的发展演变

20世纪管理理论与思想的发展演变

随着历史的进程,管理的含义、内容、方式及特点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综观20世纪管理理论与思想史,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其演进分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初至30年代:科学管理阶段(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

这一阶段对科学管理作出重要贡献的代表人物有:

1)“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德瓦尔钢铁公司总工程师泰勒致力于企业管理改革的研究,创造了一套科学管理方法,并于1911年出版了理论著作《科学管理原则》,提出以计划、标准化、统一管理作为三条基本原则来管理生产,代替以往的经验法则,从而奠定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人们称之为“泰勒制”,泰勒也被誉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由于“泰勒制”的推行,使美国当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3倍,对世界的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后,泰勒的追随者也对科学管理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有:亨利·甘特,创造了“甘特图”,提出了“劳动报酬奖金制”等;弗兰克·吉尔布雷在建筑业中研究发展科学管理,在动作研究、工作简化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埃默森,著有《十二条效率原则》一书(1912),被称为“效率大师”。

2)管理理论之父——亨利·法约尔

亨利·法约尔的理论贡献体现在他的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当中,他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他的管理理论;①将管理职能与经营职能分开;②提出了组织经营的14条原则;③提出了能力与管理层次对应的原则(法约尔法则);④提出了合理管理幅度的原则以及在一定范围内同级下属可自行协商相关问题的法约尔跳板原则。此外,法约尔还提出了对管理者素质和知识的要求。法约尔所提出的上述管理的理论要素和原则,对后来的管理理论研究具有深远影响,很多方面直到今天仍然为管理工作者所采用。

3)组织管理之父——马克斯·韦伯

马克斯·韦伯创立了行政组织设计理论(又称古典组织理论),因而被称为“古典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主张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正式的、非人格式的“理论的行政组织体系”,他认为这是对个人进行强制控制的最合理手段,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形式,而且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组织。他的这些思想体现在其著作《社会和经济理论》之中。

此外,詹姆士·穆尼在与赖利合著的《组织原则》一书中,提出“协调、等级、职能”三原则,并提出管理是指导、激励别人的方法和技术,组织是把各种不同职责联系成一个协调的整体的方法。有突出贡献的英国著名管理专家林德尔·厄威尔,把泰勒、法约尔、穆尼等人的理论联系起来,系统化,并提出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三职能和预测、协调、指挥三项指导原则。

科学管理阶段的研究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这是科学管理的最大缺陷。

30年代到6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的发展阶段

行为科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这时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需要更先进的管理方法。此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科学管理思想阶段及其管理方法不注重人的因素常导致管理效果欠佳,这就促使管理学家们从人类行为的角度对管理进行研究,提出了各种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这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

埃尔顿·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麦格雷戈的“X—Y”理论

这段时期,除了行为科学理论得到长足发展以外,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对管理的见解,形成了管理理论纷呈、流派林立、“百家争鸣”的局面。1961年美国管理学院院长孔茨把各种管理理论划分为6个主要学派;①孔茨为代表的“管理过程”学派;②杜拉克等人的经验主义学派;③麦格雷戈等人的人性行为学派;④巴纳德等人的社会系统学派;⑤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⑥马克兰特为代表的数理管理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到了80年代初发展到十一大不同学派,孔茨称之为“管理理论丛林”。

1961年,菲根鲍姆博士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并出版《全面质量管理》一书,引起了管理学界的重视,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取得明显效果。

60年代至80年代初,以战略管理为主的企业组织理论发展阶段

60年代之后,由于环境变动剧烈,越南战争爆发,加上汇率浮动,美国经济内临石油危机,外遇崛起的日本及欧洲的挑战,科技竞争愈演愈烈。管理学界开始重点研究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的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谋求企业的生存发展,出现了战略理论的研究。例如,安索夫《公司战略》(1965)一书的问世,开创了战略规划的先河。到1975年,安索夫的《战略规则到战略管理》出版,标志着现代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书中将战略管理明确解释为“企业高层管理者为保证企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对企业全部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规划与指导”。同时,论述企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著作还有劳伦斯等人的《组织与环境》(1969),提出公司要有应变计划,以求在变化及不确定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卢丹斯的《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说》(1976),其核心是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即按不同形势、不同的企业类型、不同的目标和价值,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选择最好的管理方式,认为普遍适用的万能管理理论方法是不存在的。权变理论具有较大影响的理论,其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日益为管理实践所证明。还有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1980)可谓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顶峰,其许多思想被认为是战略管理理论的经典,并在全球范围产生了深远影响。

80年代至90年代初:企业再造理论与企业文化管理理论

进入80年代后,管理学因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在管理中作用的凸现,三四十年代形成的企业组织愈来愈不能适应新的、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管理学界提出要在企业管理的制度、流程、组织、文化等方方面面进行创新。美国企业从80年代起开始了大规模的“企业重组革命”,日本企业也于90年代开始进行所谓“第二次管理革命”。其间,企业再造(也称组织重组、流程改革)风潮相当流行。企业再造理论的最终构架由迈克尔·哈默博士与詹姆斯·昌佩完成,他们在其合著的《再造企业——管理革命宣言书》(1993)中阐述了这一理论:要使现代企业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确立时间、质量、成本、服务的优势,必须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的根本改造,以适应竞争、客观环境变化、顾客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要。企业再造的首要任务是企业流程再造,系指以组织过程为出发点,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和一项活动的价值贡献,运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将人力及工作过程彻底改变,重新建立组织内各层关系。

此外,对企业再造理论作出贡献的还有日本学者小林裕,著有《企业经营再造工程》(1993),完成了日本管理学界对这一时期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总结。美国的特蕾西·高斯、理查德·帕斯卢卡等也有所建树。

“企业文化”管理理论是80年代中期产生于美国,源于日本80年代初的经营管理的成功。当时日本的企业文化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如终身雇用、年薪制度等各种福利,让员工对公司产生极大的向心力,从而以踏实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促进了日本企业的蓬勃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管理学者的关注,是全球普遍重视的战略管理之一。研究者和提倡者普遍认为,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成功的关键,反映了当代企业管理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

90年代以后:全球化及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管理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信息与知识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获取这些资源提供了可能;顾客的个性化、消费的多元化决定了企业只有能够合理组织全球资源,在全球市场上赢得顾客,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这一段时间管理理论的研究发展更加活跃,影响较大的有学习型组织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1990年由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来的,他强调营造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建立有机的、柔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在这种组织中,作为“教师”的领导者应提高员工对组织系统的了解能力。学习型组织包括五要素: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改变心智模式、自我超越、系统思考。企业如果能够顺利导入学习型组织,不仅能够达到更高的组织绩效,更能增强组织生命力。学者阿里·德赫斯在《长寿公司》一书中也指出,成功的公司是能够有效学习的公司。他认为,知识是未来的资本,只有学习才能为不断的变革做好准备;此外,罗勃特·奥伯莱与保罗·科恩合著的《管理的智慧》中描述了管理者在学习型组织中的角色的变化,他们不仅要学会管理学习的技巧,还要使自己扮演成学习的领导者、师傅和教师的多重角色。

除了学习型组织理论外,90年代还有一个热点——知识管理理论。知识管理是网络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想与方法,得益于90年代的信息化蓬勃发展。知识管理的思想结合互联网建立入口网站、资料库以及应用电脑软件系统等工具,成为企业积累知识的财富,创造更多竞争力的新世纪利器。知识管理的代表作是杜拉克的《知识管理》一书,其主要内容是要在组织中建立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信息与知识,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地回馈到知识系统内,最终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从而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成本,有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以适应市场的变迁。

知识管理只有让知识与创新、管理、组织相结合,知识才会成为生产力。时至今天,知识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应用是目前的热门话题。

结语

纵观20世纪管理科学的发展史,尽管学派众多,理论纷杂,但基本上是按互相联系的两条路径演进的。一是组织理论研究:从经济人组织向社会人组织、自我实现人组织、文化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演进;二是管理方式方法的研究:从科学管理方法向行为科学管理方法、管理科学方法、流程管理方法、信息和知识管理方法的演进。这两条路径的演进反映了工业时代的管理经历形成、成长、成熟各阶段开始向信息时代的管理转变和改型。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行为科学、战略管理,还是企业再造,或是知识管理等依旧是我们今天的话题。无论是哪一种管理理论和思想,都是围绕管理的核心问题:“效果”而展开的,对于今天的企业改革,没有哪一种理论已过时或无用,应结合各自具体情况与环境,兼收并蓄,有选择地取舍,灵活应用。这样才能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自我,这才是我们回顾历史的目的所在。

第三篇:突破发展瓶颈继续助推现代烟草物流建设

突破发展瓶颈继续助推现代烟草物流建设

俗话说“人尽其才,物尽其流”。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快捷高效的物流对行业生存和发展所带来的重要性。目前,现代物流技术在中国发展缓慢、而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行体制下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

同样,现代物流技术的运用,是烟草行业终端建设、网建提升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现代物流体系,对烟草行业这个摩天大厦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发挥的作用是非常之明显。全球著名的连锁企业,如沃尔玛、麦德龙,无一例外地借助于卓越的物流管理,取得了令人侧目的市场地位。这也是我国烟草行业物流体系建设所需要借鉴或认真学习的。

从坐商到行商、从农网到城网、从传统商业到现代城乡一体化的物流体系建设,现代物流建设工作一直伴随在烟草行业的终端网络建设左右。在看到物流建设工作发生翻天覆地可喜变化的同时,也看到了烟草物流体系建设的不足。那么,制约烟草物流建设的“瓶颈”到底在哪呢?

一、思想认识不够

从本质上来讲,烟草行业的物流体系建设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但我们看到,物流建设步伐不齐,建设理念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在物流建设过程中,有的地方还没有完全解放思想,墨守成规的传统思想还在束缚着物流整体前进的步伐。

大部分烟草企业均成立了物流管理部门,但对职能定位模糊、认识不足。物流建设是一个科学而系统的工程,并不仅仅是卷烟配送,为零售终端搞好服务这么简单,需要多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在管理能力、运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地增强。

目前,多数企业的物流管理部门主要是负责产品的采购、仓储和运输等,而不具有统一协调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管理能力。至于从供应链管理角度去考虑问题的企业则少之又少。大多数企业虽然已经或正在建立物流配送中心,但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可以说一直都处于摸索阶段,有的步伐缓慢,影响了行业整个系统的良性运转。

有少数企业仍存在着部门间各自为政,即企业内部管理脱节情况,与大物流、大配送的管理理念相距甚远,企业内部的部门间信息共享、共同决策力度还不够。因此,要建设一个快速高效地物流配送体系,首先要转变思想误区,在思想认识上有所提高。

二、物流配送效率偏低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物流效率的高低对企业的效益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现行的情况下,许多烟草商业企业或工业企业已经认识到物流配送的重要性,其物流配送中心也在正常运转,但因为行业所处的特殊性,其利用率偏低,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卷烟配送人员存在着为送烟而送烟的思想,信息反馈及其他附属的增值服务几乎是一片空白。

另外,行业在物流信息化方面的应用水平也比较低,原始而简单的配送模式、直接影响了物流效率的提高。电子信息技术及多功能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还只是停留在收银和库存

管理的原始阶段,根本没有将相关数据用于工业企业供应管理、企业的商流分析及对市场需求以及企业营销策略的分析和研究上。

在库存管理方面有的企业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计划调拨和库存管理上,但由于数据采集自动化问题并没有解决,影响到库存管理的自动化,导致商品周转天数较长、库存商品结构不合理、导向差、资金运转速度较慢的“瓶颈”。

三、资源共享力度不够

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并不能只停留在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方面。而是要和上游的工业企业、下游的零售客户实行资源共享,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网络管理格局和一整套管理流程。企业需要实现从采购到销售整个过程信息流与物流、商流、资金流的有机结合。并且在应用过程中,商业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要求对信息系统不断升级、不断完善,逐步形成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物流信息系统;还要与主要供应商、零售客户实现微机联网,开展电子数据交换,建立稳定的信息交换系统,便于信息共享。

在现行的工作中,虽然许多商业企业已经在信息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信息的利用上,做得还不够好。有许多商业企业还局限于企业的内部局域网,能够在互联网上公布商品信息的很少,信息资源馈乏。在供销信息的分析方面,没有让信息系统充分地发挥作用,有的只是能够调调数据、打打报表,系统设置简单,没有把信息资源很充分地利用起来。

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定单管理、商品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服务功能较弱,严重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物流标准化程度较低

物流标准化程度低是我国物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烟草行业也不例外。有许多商业企业现在还存在着人工收货、点货,人工装配的问题,极大地降低了仓库管理的效率,增加了出现差错的概率。同时,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物流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这对各种运输工具的装载率、装卸设备的实载率、仓储设施空间利用率方面的影响较大。

首先,表现在装载车辆不统一,影响了现代物流的科学发展。随着现代化技术在物流方面的不断运用,统一车型的配送车辆有助于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物流配送人员服务标准和流程不规范,影响了终端零售客户满意度。

另外,还有许多的商业企业还存在着代订代送,委托第三方进行卷烟配送的现象。在现实的工作中,这些送货的区域基本上是集中在农村、偏远地区或道路不畅的山区,而这些地区的网建基础还很薄弱。实行委托送货以后,这些第三方的人员为这些零售客户提供的只是送货服务,其目的很单纯,他们也不可能花出额外的时间来对卷烟销售渠道进行维护工作。同时,在委托送货的过程中,有些委托人向服务对象私下收取费用,克扣服务对象的卷烟、卷烟被调包等等。这些现象都会给烟草行业的经营与服务形象带来负面的影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卷烟商业企业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应该从现实出发,应该从行业的特殊性出发,结合行业在物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吸取别人的成功经验。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此来探索出一条适合行业自身发展的光明大道。针对行业物流工作的不足,笔者提出几条浅见,旨在于“抛砖引玉”:

一、现代物流,制度先行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策指引和制度约束。烟草行业应该利用行业现在高速、良性、健康发展的有利契机,利用现有的基础实施,建成一个便捷、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全国性的物流大系统。应借鉴行业外的成功经验,出台一些物流管理政策和相关制度,促进物流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首先,必须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布署、有落实的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这既包括技术性规划,还应有体制性规划,要做到详实、利于操作,不能闭门造车。

其次,要加大对薄弱物流的投入力度。特别是一些老、少、边、穷物流不发达的地区,要加大物流硬件、软件的投入,进行政策性的扶持,不能因为物流投入成本大、收益小而听之任之,影响现代物流整体推进的步伐。

另外,要积极推广现代物流标准化。积极采用物流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物流信息采集标准、物流信息交换平台标准、推行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抓紧制定和实施物流业急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加强物流企业的标准体系建设,使烟草行业的物流标准化达到新水平。

二、整合资源,提升效率

导致物流成本高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体制造成的物流效率低下。

通过现代物流建设,能够提高商业企业内部管理执行能力和卷烟物流配送能力,大幅度降低卷烟流通过程中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和耗损,降低物流成本;牢牢掌握卷烟产品的流通渠道,更容易掌握零售客户的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提升运行效率,从整体上降低烟草行业的流通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要建立起统一的物流岗位职责设置和作业流程,实现了物流的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管理和规范化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使用全球定位及地理信息系统和线路优化系统。同时,要积极推进按照整盘扫码、托盘运输,积极探索与工业企业物流建设工作的对接办法,尽可能地实现机械化、现代化作业。

三、构建信息网络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越来越被现代物流所广泛采用。可以这样说,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的生命线,要提高物流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就必须要构建起大范围、大规模的物流信息网络共享平台。

要建立起如此大规模的信息网络共享平台,一方面需要国家局的大力支持,最好由国家局统一牵头进行软件开发和模块设置,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资源,一方面也可以达到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共享,把信息资源最大化地利用起来。

在目前现实的物流管理工作中,市县之间的资源共享有的地方还没有实现,造成这样的结果就是对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在这种情况下,商业企业要加强物流信息商品化、数据库化、代码化的研究,力争扫码到户,规范货源管理;加强物流信息处理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的研究,实现资源共享;加强物流信息传递标准化的研究,规范物流操作程序及物流配送流程的规范化;加强物流信息存储系列化、规范化的研究,做到库存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在构建物流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同时,要积极采用电子数据交换、多元化电子商务、互联网等信息网络技术、企业资源管理系统,逐步构筑覆盖全省甚至是全国的现代物流信息平台。要建立智能化运输系统,积极采用运输及配送实时跟踪的GPS定位系统,要现实对对供应、销售、储运等环节的物流活动实行计算机管理,将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及零售客户有机地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对物流各环节的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

四、优化配送资源

制约现代物流技术发展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卷烟配送的力度还不够。卷烟商业企业的配送触角还没有伸到大江南北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物流配送线路设置的还不科学、合理,重复劳动的现象还存在。

要建立一个高速、高效地现代物流体系,首先,要对物流配送线路进行科学设置,特别是对一些配送大车辆无法深入的地区,要有效进行物流的对接,在利用好物流资源的同时,要达到降本增效。

其次,要打破区域的框框科学划分配送线路,现有的物流配送线路,几乎都是以县或乡为单位进行物流配送线路的划分。这样的划分,在区域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带来了一种多跑路、线路利用率不高这一结果。因此,要使现代物流高效运转,就要打破这个区域的框框,在大市范围内,打破区域进行配送线路的设置工作,从而达到现代物流高速、高效运转的目的。

从网建的雏形到现行网建的全面提升,中国烟草基本上完成了“建网、管网”从初级到中级时期,现已经上升到“用网”这一高级时段。在现行的工作中,商业企业的物流发展虽比过去有所进步,但与先进的跨国集团相比差距甚远。烟草行业的高级决策层要及时制定物流管理政的政策和相关制度,促进物流业健康稳定发展,从而达到形成全国一盘棋、全局一盘棋的良好局面,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同时,作为卷烟商业企业,要结合企业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不断提升管理理念,在卷烟配送、信息技术应用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做大量的工作,同时要吸取其他同行的成功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探索出适合企业特点的物流发展之路。

第四篇:木桶理论的另类解读——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看读研

木桶理论的另类解读——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看读研

2010年05月14日 13:50来源:求学|跨考

为什么读研?在经济形势严峻的时刻,也许这个问题更值得我们深思。除了追求读本科时未能如愿的专业,或为走入理想中的名校,大多数学子考研都是为了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要么以更符合自己兴趣的专业作为事业的起点,要么为了获取高学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然而,另一个现实是,近年毕业的研究生年递增速度超过两成,读研之后又如何脱颖而出呢?或者说如何避免成为竞争中的分母?这些读起来颇感枯燥,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大家耳熟能详的“木桶理论”,看看明确的职业规划在我们人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成功的“木桶”就是给人信心

众所周知,木桶效应原本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里我们不妨用“水桶”的容量来象征研究生的实力和竞争力(以文科生为主),能否通过读研成功实现理想的职业规划,关键还在思路。也许很多人对“思路决定出路”这句话烂熟于心,然而知易行难,真正要做好职业规划,依然要尽心努力。

很多研究生会说“我是有职业规划的”,但是请对照一下,你的规划是否足够具体?你理想中容量足够大的木桶,是否有了设计图和使用说明?哪一块板子长,哪一块短,应该怎么组装,自己都对应好了吗?

近年来,用人单位对经验和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其能用学历方面的要求达到某种平衡。相对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很多研究生对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就业市场环境的细微变化却不够清醒,眼高手低的问题更为突出。毕业生最需要的是换位思考,作为一个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会看重自己哪些地方,同自己竞争的其他毕业生具备什么样的水平,如果自己对这个就业环境没有较为明确的认识,那么你离做好自身职业规划还有很大的距离。从木桶理论的角度来看,品牌桶还是组装桶的区分或许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现在关键是看哪个实用,哪个装水比较多;是新桶还是二手桶甚或三四手桶,用户似乎也不是很介意,可靠顺手是他们的期望,成功的“木桶”就是给人信心的那个。

毕业生都抱定了谋求一份有前途职业的理念尽力去说服用人单位,让他们承认自己具备他们需要的各种条件,正如功能多、有特点的木桶不会在说明书里面只写几句无关痛痒(例如只有“警告:本木桶不能用作婴儿澡盆,否则后果自负”字样)或者使用者并不在意的字句(如本桶组成、木板长成经历云云),类似的说明如何让用人单位肯定谋职者对自身的认识呢?读研的学生只有知己知彼,也就是真正认识自己、认识就业环境,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只有真正跳出就业的懵懂状态,把握主动,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长短不齐,优化组合最初的木桶理论解释说,水桶的储水量取决于最短木板的高度。不过,在来不及以长补短的情况下,只能曲径通幽,谋求扬长避短,通过特定组合增加储水量。比如有意识地把木桶的长板集中在一侧,逐渐过渡到短板,以便于在倾斜时储水量多于“立正”时的储水量,再让它倾斜到合适的角度,那这只桶可以过关了。当然如果时间来得及,手艺也过关,将长短板通过截补拉平,自然提高储水量,也是非常有效的思路。有时候,后者说起来容易却很难做到,反而前面这种求异求新的思维对研究生来说更为实用,因为紧迫的时间已经来不及对自己的竞争力进行全面的拉平、整改了,组合自身的优势反而是一个可行的应急方案。

但问题是,如何让用人单位肯定你对自身的这种设计呢?我们还是回到木桶,一个木桶要有最牢固的木板装成提柄,以能轻松提取,这提柄必须能负担得起整个水桶的重量。可以说,毕业生简历里面的社会实践、参与的课题等就是自己的名片,它们可以告诉用人单位你展示自己的角度和优势,所以社会实践和科研课题等对自己就业不是简单的加法效应,而是乘法效应,它们是你这个“木桶”的提柄,展示给用人单位的是你的亮点和特长。

当然,读书期间没有参与过任何课题的学生并不罕见,没有参加过真正有价值的社会实践的学生也为数不少,没有建立自己社会信息获取渠道的学生亦大有其人,这些都是属于就业竞争中准备不足的地方。可以说,这些学生都类似于木桶店里“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木桶”类型,原因无非就是太平凡没有“卖点”。除非是一些“一招鲜吃遍天”的特点学生,比如人家的木板就是特别防蛀或者香气四溢,那么人家不用去盛水,只做个木板都炙手可热;或者有丰富社会资源的达人,比如木桶的原料是哪些人家的心头好等,即使木桶做得像爱因斯坦小时候做的小板凳,也不愁去处。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想在就业中获得更多的资源,就必须在上学期间肩负更多的责任,让自己的木板该长的更长,有洞的补上,根据自己总体的情况,用实践或课题等来突出自己的特点,为自己设好提柄,打好广告。从对读研生活做规划的角度来看,如果可以把木板的长度用来投资,那么计划储水量的大小并不是一个绝对值。目标设定储多少水,决定于做多少长木板,而不是越多越好,多了是浪费投资,少了是不求进取,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为什么一定要成为木桶呢?

按照木桶理论,木桶的价值取向就是盛水,然而在实践上,也许是先看到了水后“见贤思齐”做了水桶,或者是先有没完工的水桶,就要面临走上市场吸引顾客的状态,甚至手头只有几块木板,而不是桶。这是否意味着绝路呢?未必。

如果高考时没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本科时辅修双学位、跨专业考研就是重新选择的机会。应该意识到,读研阶段是就业前珍贵的缓冲期,切忌迷迷糊糊读书,等拿到文凭面临就业时才幡然醒悟读书生涯已经结束。计划读研的学生最需要了解的是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从事与之相适应的职业,带着职业规划的眼光来思考自己的考研读研之路,才能让自己的职

业生涯开始在学业上升的阶段,从而能够选得从容,有回旋的余地,更好地走向成功。

读研时如何调整自己呢?面对就业的压力,你或许已经来不及回首,而是只能向前看,这时候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自己一定要做木桶盛水呢?或许自己还只是木板,或许连木板也算不上,但是如果身边都是各式木桶,却没有担水的扁担,那么即使你没有资格做木桶甚至木板,只要定位明确,仍然有资格赚到第一桶金,以后有机会有本钱了再做一个有竞争力的水桶也未尝不可。所以,木板甚至木棍们如果自我定位清晰,根据自己还可以利用的时间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扬长避短,即使不能第一时间找到一个理想的买家,对于搭伙创业的木桶们来说,和一根扁担结盟,肯定要好过同另一个小桶甚至一堆木料打包在一起。

“丑小鸭”木桶不能只躲在角落里

对于已经睡在木桶店角落很久,既不熟悉街坊邻居又没能排上号做精加工的“丑小鸭”木桶来说,在具体的技术层面上还可以应急做什么,才能利用好所剩不多的时间自我增值呢?这时候要做的,就是如何把已有的素质、本钱归纳到一起,尽量做到不掉价,免得在竞争中赢者通吃,自己总是陪跑却一无所获。

这时候,一方面通过与求职有关的性向测试了解自己的个性、相应的学习方式和职业爱好,从客观的视角看自己,如果自己哪块板太短太弱市场接受不了,不妨拿掉,宁可做个小一点却有竞争力的桶。另一方面,通过学校就业指导等不同方面的职业指南,了解不同职业领域的价值、必要技能等。有些考验或许并不难做好准备,但的确可能不预则废。

对于时间还相对宽裕一点的学生来说,密切关注职业指导信息,上学读书期间即保持面临就业的心态,进行职业探索,根据自身条件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选修相关课程、增加社会实践经验,用技能和知识更好地武装自己,即便自己不能蜕变成一个容量最大、最耐用、最时尚的木桶,至少要让人基本满意,于此同时,还有不断发掘你许多其他方面潜在的优势和特长。

第五篇:谈创新和发展烟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近年来以创新思维理念带动企业发展,通过烟草文化建设,推进了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促进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升,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这其中凝结着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在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增强企业创新的发展改革之路。笔者认为: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不适应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多样化的变化,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路径和载体。而“两个利益”价值观和和谐企业文化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更贴近企业经营管理,更容易被员工所认同和接受,它是一种特殊的“粘合剂”,更是加强“两个利益”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

和谐的企业文化能够与时俱进,不断修正完善企业理念和价值观念,用“两个利益”价值观、与我们的专卖专营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丰富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内涵,拓宽渠道、弥补过去形式单调的不足,克服与经营管理“两张皮”现象,更有利于现代企业管理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增强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即“两个利益”价值观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加强干部职工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烟草,加强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和先进文化建设,促进行业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文化各层面的切入点

企业文化包含了企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全部内容,可以划分为四个不同层次,首先是表层的所谓“物质文化”,这是最可变的部分;其次是浅层的”行为文化”;第三层是中层的“制度文化”;最后是深层的“精神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精髓部分,也是变化最小的部分。目前,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知识资本”,被人们越来越关注和重视,以价值观统领的行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选择好有效的切入位置,进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局部过程,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1、“物质文化”切入点是“塑造品牌”

“物质文化”是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表现,它要求企业在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强化“精品文化意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技术创新,业务管理和质量流程体系,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切入的空间,而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的形式却是一个层面更为丰富,过程更为复杂的环节,以价值观统领的行业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找到切入的位置。

把“为客户提供满意的商品服务,作为经营方针进行宣传,积极营造符合消费者心理的服务环境,强化客户和员工对,激励员工为提升服务品牌而更加注重日常行为。价值观在品牌文化的有效切入,为公司服务形象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创造了条件。烟草专卖管理方面的“三维一体诚信互动体系的考核办法”和业务经营的“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的营销模式在杭州地区烟草系统内首开先河,并为广大客户所接受,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2、“行为文化”切入点是“强化观念”

企业的行为文化主要包括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顾客、企业与政府,社会各方面关系处理中所遵循的规则,行为文化的主体是企业,但实际上企业的行为文化是通过每个员工表现出来的,这里起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企业制度,员工素质和思想观念,“两个利益”价值观应从思想观念角度切入,运用有效手段来强化员工顾全大局、主动协作和增强对改革的承受能力。

加入wto之后,面对国际烟草业和市场竞争的挑战,从20xx年开始,国家局提出了“做精做强主业,保持平稳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深化改革,推动重组,走向联合,共同发展”的主要任务。要求全行业必须思想观念先行,因此,如何教育启发职工,牢固树立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和树立超前创新的思想观念,成为当前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满足于现状,就是落伍!”在广大职工创业的过程中,强化了创新观念,不怕工作中出现失误,就怕墨守成规,不敢创新;强化了务实观念,要求员工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干好每一件平凡小事,不讲空话,不做表面文章;强化了严细观念,改变过去的粗放式管理和思维方式,提倡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强化了诚信观念,强调诚信是企业信誉之源、竞争之本、发展之基,唯有诚信,才能长久持续发展。

3、“制度文化”切入点是”优化建议”

制度文化是企业从制造产品提供服务的实践,从企业行为文化的具体表现中提炼出来的相对固定的规则总和,比如,烟草系统的职责分工,服务标准,业务流程等一系列的制度规则。毫无疑问,制度文化的建立和完善是企业各方面工作长期总结的结果,不是思想政治工作所能包办的。

下载由“木桶”理论演变谈烟草发展“瓶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由“木桶”理论演变谈烟草发展“瓶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