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航空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时间:2019-05-15 01:49: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我国航空安全信息报告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我国航空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第一篇:试论我国航空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试论我国航空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柳宾

为了尽可能快速、准确地发现并改正民航企事业单位运营系统存在的缺陷,提高民用航空系统的安全性,航空安全信息报告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安全措施被民航局方以及民航各企事业单位推广使用,其概括作法是相关单位或人员通过一定的途径向局方或者单位报告航空安全方面的信息,如事故征候、不安全事件、安全隐患等等,使有关单位及时、主动识别危险,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弥补系统缺陷。

为了保障航空安全信息的尽可能全面的收集,民航业界建立了相应的安全信息报告机制,其中,为我们所熟知的就是强制报告系统与自愿报告系统。本文尝试从阐述我国航空安全信息报告系统的种类入手,分析各类航空安全信息报告的性质,着重探讨航空安全信息报告与处罚的关系,并提供相关建议,以期安全信息报告机制能够更顺畅、合法地发展。

一、我国航空安全信息报告系统的种类

根据安全信息报告的主体与对象的不同,我国的安全报告系统大致可分为强制报告系统、自愿报告系统与单位内部报告系统几种形式。

1、强制报告系统

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3《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第8章规定:“各国须建立强制性事故征候报告系统,以便于收集有关现存或潜在安全缺陷的资料。”我国于2005年颁布了《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 定》(CCAR-396),标志着我国强制报告系统的建立。我国强制报告系统的主管部门为民航局方,对应的报告人主要为事发相关单位,需要报告的信息包括了“飞行事故、航空地面事故、飞行事故征候和其他不安全事件有关的信息”。①

396部要求一旦发生飞行事故、航空地面事故、飞行事故征候和其他危及航空安全的不安全事件,有关单位必须将民用航空安全信息及时报告民航局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缓报或谎报民用航空安全信息;并且396部还规定了瞒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航空安全信息的相关罚则。但是,如果相对人按规定向局方报告了信息,规章并没有规定相应的减免行政处罚的措施。

2、自愿报告系统

由于小的差错或不安全事件不在强制报告之列,而且当事人出于害怕处罚或丢面子等原因可能并不主动去报告局方或当事人所在单位,为弥补强制报告系统的不足,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3第8章规定了各国在建立强制性事故征候报告系统的同时,建议“各国建立自愿性事故征候报告系统,以便于收集强制性事故征候报告系统可能收集不到的资料”。继美国、日本、英国等国之后,我国民航总局于2004年11月30日发布了管理文件《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MD-AS-2004-02),并由民航学院主持建立了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SCASS)。SCASS的工作目标是通过收集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发现并消除民航系统的安全隐患和缺陷,建立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提高我国民航运输业的安全水平,其所收集的信息包括了的运行环境缺陷、无意造成违章事件、涉及飞行的困难事件、影响航空安全 ①其中“其他不安全事件”为“航空器运行中发生航空器损坏、设施设备损坏、人员受伤或者是其他影响飞行安全的情况,但其程度未构成飞行事故征候或航空地面事故的事件。”总局专门出台过《民用航空“其它不安全事件”样例》咨询通告。的一般性不安全事件等。但SCASS不受理涉及到事故、事故征候、严重差错以及涉及犯罪的事件报告。

SCASS系统运行的基本原则是自愿性、保密性和非处罚性。其中非处罚性是指系统受理的报告内容既不作为对报告人违章处罚的依据,也不作为对其他所涉及人员和涉及单位处罚的依据。然而,正是SCASS系统的非处罚性原则,导致了有关人士对“自愿报告减免处罚”的误解。事实上,SCASS本身并不具有处罚权。由于SCASS是中立的机构,与民航局没有直接的从属关系,也不是依法享有行政处罚权的主体,因此,SCASS并不会对当事人实施处罚;另外,由于SCASS秉承保密性与非处罚性的原则,因此,其也不可能对已受理的报告提供相关证据作为民航局方行政处罚或相关单位内部处罚的依据。

3、企事业单位内部报告系统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国家运行的强制性和自愿性的安全报告系统外,许多航空公司、空中交通服务提供者和机场经营人都有报告安全危险和事故征候的“内部”报告系统,该系统在国际民航组织的安全管理手册(SMM)中也作了相应的说明。民航企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报告系统,可以有效地进行主动危险识别,发现单位运营的安全缺陷并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帮助本单位安全文化的建立。

一般而言,航空公司或其他企事业单位为鼓励安全信息的主动报

①告,会规定相关人员报告本单位的安全信息可以减免相应的处罚。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行政处罚”与“内部处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罚形式,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处罚并不等同于民航局方给予的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是指有处罚权的行政主体(如民航局方)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相对人实施的处罚,是一种公权力的 ①在我国,部分航空公司已经推行了企业内部的航空安全自愿报告制度及主动报告减免处罚制度,鼓励全体员工主动报告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表达,涉及减免处罚的,必须依法而为;而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处罚仅是企业的自主行为,是企事业单位依据本身章程、规定或与员工签订的合同而实施的处罚,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依据规章实施(即使其依据的处罚条款是根据规章制定的),而且企事业单位并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因此并不涉及行政处罚权的行使。

二、我国安全信息报告制度面临的问题

文章第一节对我国现有的几种安全信息报告系统进行了阐述,在理想状态下,上述安全信息报告系统可以有效而全面地收集、处理不安全事件(含以上)乃至系统缺陷等各类信息,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理想。

关于396部所确定的强制报告机制,首先,由于要求报告信息的范围限于危及航空安全的不安全信息以上,排除了其他不安全信息以及运营系统的缺陷与隐患,信息收集的范围较为特定;其次,虽然总局发布了《民用航空“其他不安全事件”样例》,但鉴于不安全事件的复杂性与变化性,《样例》并未完全界定危及航空安全的不安全事件的范围,《样例》以外的事件报告与否需要当事人判定是否属于“危及航空安全的行为”,增加了信息报告的不确定性;第三,实践中,当发生较严重的事故征候甚至事故时,一般涉及单位较多,无法隐瞒而报告得较及时、全面,但对于不安全事件信息的报告,由于民航企事业单位或相关人员担心受到处罚,时有发生缓报、谎报甚至瞒报的情况,更增加了信息收集的难度。虽然396部规定了瞒报、缓报或谎报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的罚则,但仍很难完全制止上述现象。

我国自愿报告系统是为了弥补强制报告系统的不足而建立的,虽然SCASS收集信息的范围与强制报告系统互补,但其所面临的最主要 4 问题仍是信息收集量的不足。据统计,自2004年9月至今,SCASS所收集到的自愿报告信息共计160份左右,大约20-40份/年,相对于美国ASRS、英国CHIRP的信息收集量可谓相差悬殊,目前还无法作为强制报告的有效补充。另外,自愿报告与我国传统安全文化的融合、同类型报告比例偏高而部分领域较少涉及①、以及自愿报告的真实性和其中的主观偏见均影响了有关方面对安全信息数据的应用。

至于企事业单位内部的报告系统,一方面并非所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内部报告系统,另一方面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报告系统并未相互联接共享资源,因此,所能起到的作用较为有限。

综上所述,关于我国航空安全信息的报告仍存在着事实上的灰色地带,信息收集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多种报告系统的互补性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美国自愿报告机制简要介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于美国具有较长久的民用航空发展历程,航空运输业极为发达,美国的自愿报告体系也相对较为成熟,除了独立于FAA的航空安全报告系统ASRS(Aviation Safety Reporting System)系统外,为了鼓励相对人航空安全信息的报告,FAA还成立了航空安全行动计划(Aviation Safety Action Program,缩写ASAP)与自愿披露报告计划(Voluntary Disclosure Reporting Program,缩写VDRP)②。

(1)ASRS系统。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建立自愿报告系统,后来发展成为ASRS。该系统独立于联邦航空局,由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管理。当认为航空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飞行员、空中 ① 这里并不意味着较少报告的领域就是较少不安全事件或缺陷的领域。② 见www.faa.gov.交通管制员、客舱乘务组、航空器维修工程师、地面工作人员和其他航空运行相关人员都可提交报告。提交到航空安全报告系统的报告会严格保密,所有报告在输入数据库前均隐去了识别标记。所有员工和组织的名字以及可能会透露身份的日期等都会被删除或概括化。航空安全报告系统主要被用于识别和记录安全趋势的研究工具,提供信息促进事故预防,同时对报告者提供有限的豁免权。对于涉及任何犯罪活动、航空事故等事件,ASRS将转至有权处理部门。

(2)ASAP计划。ASAP是由FAA发起的与有关航空公司、维修企业等单位的联合行动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合格证持有人下的员工主动报告可能的违章行为以及不安全信息,提供给员工另一个渠道报告他们所担心的安全信息而不担心遭到报复。ASAP建立在互相合作与信任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另一种合法纠正行为的方式来替代惩罚性的执法措施,如书面反馈、建议等。ASAP拒绝受理对于涉及任何犯罪活动、故意弄虚作假、或情况的药物或酒精的使用等行为的报告并将之转移至有权处理部门。

(3)VDRP计划。VDRP也是FAA主持的一项激励计划,FAA相信保持航空安全重要的是给予合格证持有者以激励措施改正缺陷,其目的是“鼓励遵守联邦航空管理局的规章,培养安全营运的习惯,促进内部评估程序的制定”。该计划允许根据联邦规章法典第14 篇运营的执照持有人自愿向联邦航空管理局披露明显违反某些规章的行为。由于航空公司自己披露了违法并提交了“全面解决”问题的计划,则它会收到一份整改函,而不是处罚。

四、关于促进安全信息报告发展的几点建议

安全信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李家祥局长曾专门作出批示:“安全信息是安全管理的基础”。为了鼓励相关单位、人员主动报告不安全信息,有效预防各类民用航空事故,控制和消除航空安全隐患,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在法律层面上保障主动报告机制,提高报告人的积极性。建议对航空安全信息进行分类定级,根据所报告的航空安全信息的级别,在民航法律法规中设定相应的行政处罚从轻、减轻或免除条款。对于属于强制报告信息所涉及的不安全事件(含以上),规定局方可以酌情予以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鼓励民航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向局方报告强制报告信息以外的有关民航安全的信息,包括一般性不安全事件、安全隐患以及缺陷等,对于该类信息,如果涉及对报告人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在法律法规中规定减免相应的行政处罚。但是,对于故意违法、弄虚作假、瞒报、谎报信息或者涉及犯罪及滥用酒精、药物等方面则不予减免法律责任。

在法律层面上保障主动报告机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防止滥用减免处罚的倾向。对于合格证持有人及其他相关人员涉及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法律法规中应当明确要求相对人根据自己的发现迅速报告违法行为,立即结束不适当的行为。如果局方已经通过其他途径得知该违法行为,或者该违法行为的报告超过相应时限要求,亦或者迟迟未结束不适当的行为,则不应对其实施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行政措施。①

二是建议由法律法规而非规章作出相应规定。曾有同志建议在396部或者《民航行政处罚实施办法》(CCAR-14R1)中加入主动报告 ① 2007年美国发生的航空器裂缝检查事件,使FAA意识到过分依赖自我披露而导致VDRP程序的滥用,反而可能增加航空安全方面的风险。见《航空法资讯》第11期。减免行政处罚的条款,笔者认为不妥,一方面,就两部规章的性质而言,396部是关于安全信息管理方面的规章,而非不安全事件本身所涉及的法律规范,14部是关于民航行政机关规范自身行政处罚行为的程序性规章,两部规章是否属于《行政处罚法》第27条第1款第4项所谓的“法”尚有待探讨;另一方面,由于396部和14部在法律体系中位阶较低,仅属部门规章层次,在规章中设定对其他规章甚至是上位法的罚则的减免规定①,也是有违法理的。

2、利用现有法律依据,在局方执法实践中鼓励安全信息报告。(1)善用《行政处罚法》第27条。行政处罚不是行政管理的最终目的,只是保障航空安全的必要手段,《行政处罚法》第27条明确规定了相应的从轻或减轻处罚条款,且若“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虽然《行政处罚法》第27条所列情形并不包括主动的安全信息报告,但局方监察员对于安全信息报告中所涉及事件符合上述规定的条件,应当适用本条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依法运用自由裁量权。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主体在法律规定的幅度和范围内,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条件,在可以采取的行政处罚种类与幅度内进行选择的权力。执法实践中,局方确需

②实施行政处罚的,可以将主动报告作为从轻处罚(注意:非减轻)的情节酌情考虑,这种方式是局方自由裁量的体现;相应的,若当时不报,事后被局方发现的,不仅依据396部规定实施处罚,对于需要就不安全事件本身对当事人实施行政处罚的,局方可以将知情不报作为 ①②民航若干规章罚则的规定也源自于上位法。

处罚的减轻不同于从轻。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的最轻处罚种类和最小处罚幅度以下给予处罚,而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处罚种类和幅度内对行为人适用较轻种类或者较小幅度的处罚;减轻处罚必须严格依相应法条为之,而从轻处罚可依案情酌情为之。从重处罚的情形予以考虑。

3、注重安全信息报告制度的落实,以多种方式鼓励安全信息报告。

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不同形式的安全信息报告,促进主动报告与中国传统安全文化的融合,在民航业界培养主动报告文化。

一是鼓励民航企事业单位建立内部的主动报告制度,确立“如有怀疑即报告”的宗旨,建立完善安全信息报告的硬件与软件机制,理顺单位内安全信息的传递渠道,对于主动报告的信息减免相应的处罚或者视情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是民航局方可以采用奖励、年终考核等多种形式鼓励相对人安全信息的报告,信息报告的范围不限于强制报告内容,而是“如有怀疑即报告”,给当事人提供另外一种渠道来反映所遇到的安全问题。如民航中南局就明确了对于主动报告的问题,在年底的安全考核中将会视情减少扣分,对部分有助于行业安全发展的积极报告给予奖励等措施。

三是加大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的宣传力度,深入一线宣传自愿报告的原则与运作方式,传播事前预防的安全管理理念,使相关人员认识到安全信息之于民航安全的重要性,在全民航培养建立持续、科学、公正的安全文化。

第二篇:信息报告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制度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制度》第四条“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及所属(辖)煤矿、矿山救护队应当建立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制度,设立事故信息调度机构,实行24小时不间断调度值班,受理事故信息报告。”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有关生产安全事故的信息报告和处置工作。

第二条 事故信息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和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信息处置应当遵循快速高效、协同配合、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三条 公司实行24小时调度制班,全天受理事故信息报告。

第四条 事故信息报告范围包括已经发生的井上、下各方面的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生产安全事故)具体包括:

(一)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性的伤亡事故;

(二)重伤、轻伤、50万元以上的机电设备事故;

(三)较大涉险事故:

1、涉险10人以上的事故;

2、造成3人以上被困或者下落不明的事故;

3、其它较大涉险事故。第五条 事故信息报告时限

发生一般事故,调度室值班员须立即向值班领导和有关领导汇报,并由调度室值班员或值班领导在40分钟内向煤矿管理分公司综合调度室汇报。

发生较大事故或较大涉险事故,调度室或值班领导在向公司、报告的同时,须在1小时内将事故信息首先用电话快报的方式报告。

发生重大、特别重大安全事故时,调度室在依照上述规定报告的同时,须立即报告。

发生重伤、轻伤、50万元以上的机电设备事故时,调度室须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和相关领导,并在24小时内报告煤矿管理分公司综合调度室。

事故具体情况不清楚时,调度室先报事故概况,随后补报事故全面情况。对事故性质暂时界定不清的,也须及时报告。

事故信息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调度室应当按规定及时续报。较大涉险事故、一般事故、较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1次;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每日至少续报2次。续报工作直至事故抢险救援工作结束。

需要召请救护队救援的事故,公司救援指挥部按照《救护协议》立即通知相关救护队。

第六条 事故信息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公司的名称、地址、性质、产能等基本情况;

(二)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应急救援情况);

(四)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五)已经采取的措施;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第七条 事故信息处置

调度室做好事故信息的核查、跟踪、处置、督导等工作,建立如下事故信息处置工作机制:

(一)事故发生后,迅速向公司有关领导汇报,并按要求向煤炭管理分公司综合调度室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适时跟踪事故处置进展情况,做好续报工作。

(二)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后,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应当立即研究、确定处置措施,根据事故情况,启动应急预案规定的应急响应,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接受上级部门督导。

第八条 责任追究

(一)公司是信息报告的主体,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分别承担相应责任。

(二)公司相关责任人未依法履行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职责,对一般事故或较大事故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的,视情节轻重,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条和《生 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第条等有关规定予以追究、通报,并接受上级部门约谈。

(三)对重伤、轻伤、50万元以上的机电设备事故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的,依照公司《员工奖惩制度》有关规定予以责任追究。

第三篇:浅析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浅析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摘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公众参与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有利于公民获取环境信息,利于公众对政府和企业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督,利于限制污染,保护环境目的的实现。我国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起步较晚,发展不够充分,本文该制度的设置和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一些办法和建议。

[关键词]政府环境信息 企业环境信息 监督 常态化

一、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概述

环境信息公开,即每个公民对行政机关所持有的环境信息拥有适当的获得利用的权利。①狭义的环境信息公开仅指政府的环境信息公开,而广义的环境信息公开还包括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是指依据和尊重公众知情权,政府和企业以及其他社会行为主体向公众通报和公开各自的环境行为以利于公众参与和监督。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有利于公民获取环境信息,是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公众参与原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信息公开的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就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潮流。

1992年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第10条规定:“在国家一级,每一个人都应能适当地获得公共当局所持有的关于环境的资料,包括关于在其社区内的危险物质和活动的资料,并应有机会参与各项决策 ① 曹明德,黄锡生:《环境资源保护法》,中信出版社,2004年,第42页。进程”。1998年《在环境问题上获得信息、公众参与决策和诉诸法律的胡奥斯公约》更是明确规定了政府部门对公众提供环境信息的义务:除非公民请求的环境信息会对国防或者公共安全或其他法定的保密事项造成不利影响外,政府部门应在公众获取环境信息的请求提交后一个月内予以答复,特殊情形下可延长至两个月。

环境信息公开有利于保障公众获取环境信息权利的实现,为公众的环境行为提供信息参考,是公众参与原则得以实现的必要基础,能够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的的实现,因而世界很多国家都通过立法确定了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例如挪威《环境信息法》规定政府机构、法人、自然人在提供环境信息方面的义务和责任,违反该法规定的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德国更是早在1994年就制定了《环境咨询法》,“此法创设每一个人有不需去证明其权利受到侵害,而能获得国家行政机关所掌管之环境资讯。此包含环境品质之数据,关于造成环境破坏之类型资讯,而不论其是否由私人、国家或企业所引起的,以及保护环境所有之措施,特别是行政机关规定之义务”②。我国也已经于2007年正式通过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并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正式开始了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过程。

二、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不足之处

2007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正式确定了我国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我国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包括 ② 陈慈阳:《环境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3页。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两部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第二条明确规定:本办法所称环境信息,包括政府环境信息和企业环境信息。政府环境信息,是指环保部门在履行环境保护职责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企业环境信息,是指企业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和企业环境行为有关的信息。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要求环保部门应当在职责权限范围内向社会主动公开政府环境信息,《办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了17项环保部门应当公开的环境信息,并规定环保部门应当根据该款规定的范围编制本部门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目录。《办法》第二节则详细规定了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程序。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包括强制的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和资源的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强制的环境信息公开是指《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列入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十三)项名单的企业,即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排放标准,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当向社会公开相应的环境信息,包括企业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超总量情况;企业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自愿的环境信息公开是指《办法》第十九条鼓励企业公开的相关环境信息,包括企业环境保护方针、环境保护目标及成效;企业资源消耗总量等。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正式确定了我国的环境信息公开 制度,并且规定了明确的公开内容和公开程序以及环境信息公开的监督制度和责任承担制度,但是我国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以及制度的具体实施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一)环境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第四章专门规定了环境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和责任承担机制。我认为,该章规定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根据该办法,环境信息公开的监督机构和责任承担机构都是环保部门,不利于监督的有效进行。《办法》第二十六条和第二十七条规定了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的监督机构是各上级环保部门,对违反规定的环保部门的惩罚也由上级环保部门作出。由于我国行政机构的设置以及行政人员紧密的上下级联系,上级环保机构不仅很难切实起到对下级环保部门的监督作用以及使其承担责任,甚至存在上级环保机构对下级环保机构的包庇和纵容。另外,我国环保机构隶属于各级人民政府的体制安排也很难达到监督有效实现的效果。

(二)环境信息公开的责任承担机制不够健全

一是政府不依法公开环境信息的责任太轻。《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环保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上一级环保部门应当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在日益注重环境保护的今天,环境信息已经成为了许多企业和个人作出自己行为的依据,许多法律和法规也规定了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应该考虑环境因素,如《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相关规定。在这种情况下,环保部门不依法及时公开环境信息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经 济损失,而仅仅是责令其改正和对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很明显是不够的。

二是企业不依法公开环境信息的责任太轻。如上所述,《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企业不公布或不按规定公布污染物排放的,处以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的处罚力度也是不够的。

(三)在具体操作中,对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保护往往成为环保部门和企业不公开环境信息的借口。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第十二条规定,环保部门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环境信息。但是,经权利人同意或者环保部门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环境信息,可以予以公开。

《办法》明确要求超标排放的污染企业需在被地方环保部门点名后,向社会公开包含企业污染物排放信息在内的环境信息,但当公众运用《办法》去申请企业的污染物信息时,企业,也就是此时的权利人完全可以理直气壮根据地根据《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以涉及“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公众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对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保护往往成为环保部门和企业不按规定公开环境信息的借口,严重影响了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实现。

(四)环境信息的公开不够及时。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第十四条规定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环境信息,环保部门应当自该环境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已经超越 了传统的“消息”的含义发展成为了“机会”和“利益”的代名词。政府有职责及时为公众提供其应当提供的信息,在注重经济效率和政府以提高行政效率为宗旨的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竞争全球化以及环境保护成为全球潮流的今天,在环境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20日内才予以公开,不仅会降低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也不利于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紫金矿业严重环境污染瞒报9天的情况,也反映了我国环境信息公开不够及时的问题。

(五)环境信息公开没有常态化

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与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28日公布了中国最新的“113个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报告。该报告指出,一些地区的环境信息公开进展未能常态化。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北京以及山西、河北等周边地区加大了环境集中整治力度,分别公布了一批污染企业。但随着奥运结束,这些做法未能延续,造成周边多个城市得分下降。“因大型活动而扩大的信息公开如何能够常态化,成为一个难题。”不能使环境信息公开常态化,就不可能形成运行有效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三、如何完善我国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完善我国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必须从实际存在的问题出发,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我认为,完善我国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主要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如前文所述,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中现有的上级环保机构对下级环 保机构的监督不能真正实现监督的意义。只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明确监督主体、监督内容和监督责任,才能使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具体执行得到有效的监督。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首先应该扩大监督主体的范围,应该充分发挥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行政监督的作用,在《办法》中对各监督主体的法律地位予以明确;其次要明确监督主体的监督内容,从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和程序出发,使公开内容和各个环节都处在透明有效的监督之下,促使环保机构依法公开环境信息;第三还应规定监督主体监督不力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使监督主体切实行使监督权力,履行监督义务。在紫金矿业环境信息公开不力的压力下,环保部针对部分地方对于上市公司环保督查不力的行为,发出了《加强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后督查工作的通知》,这是一个大的进步。

(二)健全环境信息公开的责任承担机制

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方面,应该加大环保部门不依法及时公开环境信息的法律责任。使环保部门不依法及时公开环境信息的责任突破行政处分的范围,在造成经济损失和其他严重后果的情况下,应明确责任人员和相关部门的经济赔偿责任,后果特别严重的还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方面,应该加大对企业不依法及时公开环境信息的惩罚力度,取消“处以十万元以下罚款”的规定。对企业不依法及时公开环境信息的行为的处罚力度应该与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性挂钩,同时还应考虑其主管恶性,情节严重的应依法追究刑 事责任。

(三)对《办法》中的“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进行明确界定

应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司法》,《知识产权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明确《办法》所要保护的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范围,明确政府和企业所应披露的环境信息的内容。

2010年9月14日,环保部发布了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指南》中规定:“火电、钢铁、水泥、电解铝等16类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应当发布环境报告,定期披露污染物排放情况、环境守法、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环境信息;对于突发环境事件或受到重大环境处罚的,应当在1天内发布临时环境报告”。其中还具体规定,出现污染物超标排放的,要说明排放浓度、排放标准,超标原因和整改措施。下属企业中有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的,应公布一年四次监督性监测情况。这是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一个大的发展。

(四)缩短环境信息公开的时间

更改《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第十四条规定的“环保部门应当自该环境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的规定,将20天的公开时限适当缩短,并且针对一般环境信息,特殊环境信息和重大环境信息的形成和变更,规定不同的公开时限。这样才有利于公众和企业及时掌握环境信息,科学合理的安排自己的行 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五)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的执行力度,使环境信息公开常态化

奥运会,世博会和亚运会的举办推动了北京、上海和广州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发展和环境信息公开程度的提高。但是令人遗憾的,在这些大型活动成功举办之后,当地的环境信息公开就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环境信息公开如果不能常态化,就必然不会真正实现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所追求的限制污染,保护环境的目标。

环境信息公开常态化要求加大《办法》的执行力度,国家应该从政策上持续紧抓环境信息公开,与明确不按规定公开环境信息的责任相结合,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和监督,提高政府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程度,提高公众对环境信息公开的了解度和重视度,建立完善的环境信息公开考评体系,促进环境信息公开常态化的实现。

四、小结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公众参与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设置和运行可以有效的限制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被广泛应有并且取得良好效果。相比之下,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起步较晚,发展不够充分,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完善我国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明确责任承担制度,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和配套机制的建设,使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8 [1] 陈慈阳:《环境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2] 蔡守秋:《环境资源法学》,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 [3] 曹明德,黄锡生:《环境资源保护法》,中信出版社,2004

[4] 张小君 张辉:《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法理论与实践》,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5] 吴义太:《我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立法创新与反思》,载《生态环境》,2008

第四篇: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简阳市平泉镇

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为了切实掌握食品安全工作信息,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保证信息的准确、畅通和共享,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工作制度。

(一)健全食品安全信息管理机制。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各部门、村、社区、企业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要加强食品安全信息沟通交流,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网络。各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村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应确定村主任为负责人,负责食品安全信息联络报送工作。

(二)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内容和要求。每月上报一次;有关食品安全统计报表,按规定时限报送;重大事项和重要信息,做到随时报送;对食物中毒、突发食品污染事件及人畜共患病等涉及食品安全的信息,除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处置报送外,要随即向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报告。

简阳市红十字医院

第五篇: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XX县XXX卫生院

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第一条为规范我XX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工作,依法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交流与配合,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工作机制,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指的食品安全信息是指食品安全有关部门在食品及其原料种植、养殖、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餐饮检验检疫等监督管理过程中获得的涉及人体健康的信息,主要包括:

(一)食品安全总体趋势信息。全XX食品安全总体趋势分析预测、预警的信息;

(二)食品安全监测评估信息。监测获得的反映全街道食品安全现状的信息;

(三)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含抽检)信息。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含抽检)而获得的食品安全信息;

(四)食品安全事件信息。包括食物中毒、突发食品污染事件及人畜共患等涉及食品安全的信息;

(五)食品安全的监管大案要案、查处案件、执法情况及食 品安全工作动态信息;

(六)其他食品安全监管信息。

第三条食品安全信息报告。昌乐县城南街道卫生院食品安

全领导小组,要加强食品安全信息沟通交流,完善食品安全监管

信息网络,要确定专门人员,负责食品安全信息联络报送工作。

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收集、整理、汇总、上报辖区内食品

安全的综合监督管理信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收集、汇总、整理报送本系统内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信息,并及时报送

XXX县卫生局卫生监督中心。

第四条信息报告实行定期通报制度。

第五条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应由昌乐县政府发布。

第六条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的报告、发布要遵循实事求是和

科学的原则,保证发布的信息准确、及时、客观、公正。信息发

布人对所发布的信息承担责任。

第七条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负责会同农业、畜牧、质监、工

商、卫生、商务、教育、公安等部门建立全街道食品安全监管信

息评估制度,逐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报告制度。

第八条因瞒报、迟报、漏报信息,造成严重影响的,追究

相关部门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第九条保健食品、化妆品的安全监管信息发布参照本制

度。

XXX县城XXX卫生院

下载试论我国航空安全信息报告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我国航空安全信息报告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1、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信息第一责任人。 2、单位确定一名专(兼)职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员,负责公单位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工作,按规定定期收集、统计、报送、报......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 一、信息报告主体 按照应急管理工作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各部门负责向县局、市处报告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突发事件信息。 各信息报告......

    妇幼卫生信息报告制度

    妇幼卫生信息报告制度 1、各医疗保健机构要落实专人负责信息填报工作,指定专人收集院内各相关科室的数据及辖区内的相关数据,认真核实后填报。人员名单需报区妇幼保健院备......

    信息逐级报告制度

    妇幼卫生信息逐级报告制度一、高度重视妇幼信息逐级报告制度,落实专人负责报告工作。 二、各种资料登记齐全,上报数据及时准确。必备的登记资料有:出生登记,分娩登记、5岁以下儿......

    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教育安全信息、事故报告制度 学校的安全事故关系到千家万户,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学校在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常抓不懈的前提下,做到有安全事故逐级上报,防止事故......

    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深沟小学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为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在校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特制定信......

    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为加强本校安全事故报告管理,严防控制安全事故在学校内的发生,依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切合本校实情,特制定本制度。 一、为严防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由张玉献校长......

    妇幼卫生信息报告制度

    库伦旗妇幼卫生信息报送制度一、明确全旗妇幼卫生信息报告的职责 (一)各基层卫生院妇幼信息报送人员,要切实提高对做好妇幼卫生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信息报告的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