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重点内容,学生笔记
位置与方向
1.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
2.早晨,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3.傍晚,面向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4.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5.我国的“五岳”分别是(中)岳蒿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
6.(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我们可以用它来辨别方向 7.东南与西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
8.地图通常都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除法的验算: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统计
1. 统计图分为:横向统计图和纵向统计图
2. 求一组数的平均数:把各数全部加起来再除以这组数的个数 3.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的总体情况。年、月、日
1.一年有12个月:7个大月,4个小月和一个特殊月 2.大月有31天,1、3、5、7、8、10、12月是大月 3.小月有30天,4、6、9、11月是小月
4.特殊月是2月,平年的时候,它有28天,闰年时,它有29天
5.一年有四个季度,第一季度分别是1、2、3月,第二季度分别是4、5、6月,第三季度是7、8、9月,第四季度是10、11、12月
6.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年不是闰年,而2000年是闰年 7.平年的二月有28天,闰年的二月有29天 8.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
9.平年一年有52个星期零1天,闰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10.1月1日元旦节,3月8日妇女节,5月1日劳动节,5月4日青年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11.一天有24小时,采用从0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面积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正方形的面积的=边长×边长
5.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6.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7.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8.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9.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0.边长为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11.1平方千米=100公顷 12.1公顷=10000平方米 13.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4.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小数的初步认识
1.小数大小的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则比较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小数,第一位小数大的就大,如果第一位小数也相同,就比较第二位小数,第二位小数大的就大,如果第二位小数也相同,则比较第三位小数,以此类推
2.小数的加减法,一定要注意小数点对齐
第二篇:三年级数学下册笔记整理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找到起点,把起点的四个方位找到。
(2)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相对的方位(角度相等)
西偏北-----东偏南
北偏西-----南偏东
北偏东------南偏西
东偏北-----西偏南(4)看清题目中1厘米代表多少米、千米。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在计算一位数除法时,被除数是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是几个
十、几个百、几个千的数,再进行计算。(2)笔算除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上数。
(3)除法验算的方法:用商乘以除数,在加上余数,得到的结果与被除数相同,那就对了;如果不同那就错了。重新再验算。(4)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5)在除法算式里,0不能作为除数。
第三单元统计
(1)条形统计图
(2)平均数:把几个数加起来的和除以这几个数的个数,就叫做平均数。
第四单元年、月、日
(1)特殊节日: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01年7月13日申奥成功
3月12植树节
6月5日世界环境日
9月10日教师节
6月1日儿童节
(2)一年有12个月,平年是365天,闰年366天,平年二月有28天,闰年二月有29天。(3)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都是大月,都有31天(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4月、6月、9月11月是小月,都有30天。
(4)在一日(天)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一天有24小时。1小时=60分钟
1分=60秒钟(5)时针短,分针长,分针走在时针前。
(6)上午12小时与下午的12小时对应
1时------13时 2时-----14时
3时------15时
4时-----16时
5时-----17时
6时-----18时
7时----19时
8时---20时
9时----21时
10时----22时
11时----23时
12时---14时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列竖式时,数位要对齐。
(2)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相乘时,可以看成是几个
十、几个百、几个千的数相乘,再直接在末尾添0。
(3)验算的方法: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来验算。
第六单元面积
(1)概念: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3)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4)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大约是我们的大拇指的手指甲的面积)(5)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大约是大人的手掌的面积)(6)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大约是教室里电视机的屏幕的面积)(7)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一般用字母C表示周长,用a表示长,用b表示宽)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用a表示边长)C=4×a(8)面积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一般用字母S表示面积,用a表示长,用b表示宽)
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用a表示边长)
S=a×a(9)引伸公式
长+宽=长方形的周长×2
(10)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1)概念:像5.98、0.85、2.6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叫做小数点。
(2)1分米=
米=0.1米
1厘米=
米=0.01米
第三篇:人教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案9
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案9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一、教材分析: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行〉》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本册教材注重体现这一要求,教材除了在有关单元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外,专门编排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来介绍集合和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教材包含集合和等量代换。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借助直观图,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并能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借助直观图,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重难点、关键:
1、重点体会集合,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2、难点用集合圈(韦恩图〉表示事物(元素〉。
3、关键充分利用学具,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辅助手段,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课时安排:本单元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集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内容:集合的有关思想(课本第教学目标: 108页的例、练习二十四的第l、2题)。
1。使学生能借助具体内容,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2、使学生能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被学生初步体会集合的有关思想方法。
教具准备:利用教具,学具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今天老师将把同学们带人“数学广角”,让同学们去认识体会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读懂统计表。
教师用电脑课件出示统计表,列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和数学兴趣的学生名单。
说一说:从统计表中,你收集到哪些信息?
议一议:三(1)班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这两个课外兴趣小组?
教师引导:看来同学们已经发现了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可以用圈来表示:
(2)认识集合圈。
①用多媒体课件分别出示两个集合圈。
②让学生先在练习本上画出集合圈,填上相应的学生姓名,然后再汇报结果。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多媒体显示填写内容。并让学生说一说两个图中所表示的意义。
③提出问题:
有的学生姓名在两个集合中都有,应该如何来表示才能更直观、更形象、更简单呢?
教师利用电脑课件再出来二个空白集合,并填上学生姓名再合并。
问:你们知道这个图的意思吗?(让学生大胆猜想,说出自己的想法)。填写完成后,再让学生说一说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然后再引导学生将集合圈和统计表进行比较。
(3)列式计算。
通过以上分析、讨论,学生已经明白杨明、李芳、刘红这三位学生既参加了语文兴趣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兴趣小组,所以是重复的,在计算点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学生列式计算,并说说算式的意义。
三、巩固运用
1、课内外作业:
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
第1题,首先要求学生根据动物的不同属性“"会游泳的”和“会飞的”把它们进行分类。然后再要说一说中间位置“表示什么”。
第2题,可以引导学生先把两天进的货中重复的部分找出来,然后再计算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种货。学生计算的时候可以用加法进行计算,也可以直接点数。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教学内容:等量代换的思想(课本第教学目标: 109页的例、练习二十四的第3、4、5题)。
1、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2、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天平、相应的物体模型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认识天平
1、取出天平,让学生认识天平及法码。
2、在天平的左边放一个物体,称其重量。
理解只有当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的物体的重量一样重,右边法码是多少克(或千克〉,左边物体的重量也是多少克(或千克〉。
二、亲身经历,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例2第一幅图,学生观摩天平,教师提问:
(1)天平左右两边保持平衡说明了什么?
(2)1个西瓜重多少千克?你怎么想的?
2、出示第2个图:
观察:天平左右两边是否平衡,这说明了什么?4个苹果重多少千克?你怎么想的?
3、这时让学生观察第1、2两个图:从这两个图例中,你们还可以收集到哪些信息?
4、出示第3个图:
(1)学生观察天平,领会图示的意义,然后自己提出问题:几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
(2)小组讨论:①让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答案想法。②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3)汇报结果,思想交流。
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基本懂得思想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全体学生明确:16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
三、课堂活动:
课本第109页的“做一做”。
1、观察图例,领会题目意图。
2、明确题目所提出的问题2头牛和多少只羊同样重。
3、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活动。
四、巩固练习
练习二十四的第3、4、5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四篇:英语小学三年级下册重点内容
英语三年级下册重点内容
Unit 1
单词:boygirlteacherstudentthismyfriend I’m=I amnicegoodmorninggoodafternoonmeetgoodbyetoo
句子:We have a new friend today.Where are you from?I’m from America.This is my friend.Unit 2
单词:fatherdadmothermommanwomangrandmothergrandmagrandfathergrandpasisterbrotherlet’s=let usgreatreallyandhow 句子:Who’s that woman?She’s my mother.Who’s that man?He’s my father.Let’s watch TV.How funny.Who’s this boy?He’s my brother.Unit 3
单词:eleventwelvethirteenfourteenfifteensixteenseventeeneighteennineteentwentyhow manycanlook at
句子:I have a mew kite.It’s beautiful.Let’s fly it.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
I can see 12.How many crayons do you have?Open it and see.That’s right.
第五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重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重点
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内容标准
本册教科书关于“内容标准”的体现是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运用”四个领域来阐述的。“数与代数” 领域的要求是: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的分数。
2、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3、会计算同分母(分母小于10)的分数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4、结合具体情境进行简单的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能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6、了解24时计时法,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7、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8、探索乘法计算、简单排列和图形变化中的简单规律。“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要求是:
1、在测量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3、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4、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5、结合实例,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统计与概率”领域的要求是:
1、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3、知道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
4、根据统计图、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 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实践活动”领域的要求是:
1、经历观察、操作、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各单元教学目标
首先我们来看 “数与代数”的五个单元: 第二单元------除法。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以及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三单元------时间。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时、分、秒,会进行简单“经过时间”的计算,以及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近三年学校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结合电视节目报表,了解24时计时法,计算经过时间,认识年、月、日和合理安排时间。第四单元--------乘法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简单的估算、连乘计算和探索规律。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整数乘法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 节之一,学好这部分内容,再面对乘数位数更多的笔算乘法时,便很容易类推了。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小数
“生活中的小数”是本套教材第一次正式编排关于小数的内容,但是,在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时,结合“商品价格调查”的实践活动,学生已经认识过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商品标价,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这种商品价格的表示方式已非常熟悉。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运算的基础上,在元、角、分和米、分米、厘米等知识背景下,初步认识小数,知道小数点,认、读、写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第九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和小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本单元主要创设一些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空间与图形”的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旋转与平移。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感知旋转和平移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 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对称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编写时注意以生活中丰富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体会,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同时,教材安排了说一说、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的特点。第六单元--------测量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经历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了米和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的基础上学习。主要内容是学习简单的测量方法,在估算较长距离的过程中认识千米,知道毫米及“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第八单元--------面积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初步掌握它们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探索、掌握并会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学生今后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以及圆面积的基础。
最后我们看一下“统计与概率”的一个单元: 第五单元---------统计
本单元教材内容是在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认识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统计表提出并解答简单问题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事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