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风险评价
乡镇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风险评价
摘 要
目的为预防水源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对宜宾市乡镇学校饮用水卫生现状进行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按设定的调查内容,对全市乡镇学校采用现场普查,采集水样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331所乡镇学校,由乡镇自来水厂供水仅占51.96%。使用自备水、以深井水为水源水等水质合格率较低,水处理工艺严重滞后。结论
宜宾市乡镇学校饮用水存在较严重的安全隐患。加大宣传培训,改变乡镇学校饮用水管理模式、完善水处理工艺,加强乡镇学校饮水监督管理和监测检验等,是提高乡镇学校饮用水卫生质量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随着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人们对水源性疾病认识的提高,水的安全问题得到普遍重视。特别在学生聚集、日常生活密切接触的学校,水的卫生问题尤为重要。生活饮用水一旦受到污染,就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发生或水源性疾病的爆发流行。如2003-05富顺县光第中学水源污染致132例甲肝爆发⑴,2009-05高县罗场镇3个学校发生65例甲肝疫情⑵等。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改善学校饮水卫生条件,提高学校饮水卫生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生活和教学环境,已经成为当前的紧迫问题。我们于2011-03至2011-12,对宜宾市乡镇学校饮用水的供水方式、水处理工艺、水质质量等现况进行了调查和评价,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宜宾市八县二区175个乡镇的中小学校作为研究对象。1.2 方法
1.2.1 调查与采样:采用现场普查填写基本情况调查表,对调查对象采集水样进行检测。1.2.2 检测项目:参照全国爱卫办制定的《2011年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方案》和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四川省2011年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技术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卫办发[2010]629号)要求的19项指标,包括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3个(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铁、锰、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氨氮)、毒理学指标3个(砷、氟化物、硝酸盐)、微生物学指标2个(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消毒剂指标1个(游离余氯或二氧化氯)。检测项目中任一个指标不合格即判定该样品为不合格。1.2.3 质量控制: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先进行全市技术培训,统一调查方法、样品采集及检测要求。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现场调查和样品采集,按GB5750进行水质检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技术指导,依据GB5749-2006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2 结果
2.1 宜宾市乡镇学校饮用水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全市331所乡镇中小学校,其中中学139所,小学192所。调查学校中,翠屏区30所、南溪区37所、宜宾县74所、长宁县19所、江安县34所、筠连县26所、高县39所、珙县32所、兴文县30所、屏山县10所。调查表明,供水水量充足的311所,占93.96%;水源地有污染的学校7所占2.11%,无污染的324所占97.89%;水源地有卫生防护的学校300所占90.63%,无卫生防护的31所占9.37%;调查学校师生共325778人,在学校饮水人数232417人,多数学校在校学生有喝生水的习惯。2.2 水质检测情况
2.2.1乡镇学校水质合格率处于较低水平
此次共采样监测331件样品,合格156件,平均合格率47.13%。监测样品中,中学139件,合格71件,合格率51.09%;小学192件,合格85件,合格率44.27%,二者间合格率差异不明显(ⅹ2=1.50,P>0.05)。据宜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年报表资料显示,2011年全市农村水质监测合格率为65.09%(1419/2180)。乡镇学校饮用水合格率明显低于全市农村水质合格率(ⅹ2=39.65,P<0.01)。2.2.2不同供水方式水质检测情况
乡镇学校供水主要有三种方式,采用自来水厂供水的学校172所占51.96%,自备水89所占26.89%,二次供水70所占21.15%。三种方式的水质合格率分别为70.93%、6.74%、40.00%,以乡镇自来水厂供水最高,以自备水水质合格率最低,三者间合格率差异显著(ⅹ2=98.79,P<0.01)。自备水水质合格率明显低于自来水供水和二次供水水质(ⅹ2分别为96.70、25.78,P<0.01),见表1。
2.2.3不同水源类型水质检测情况
我市乡镇学校饮用水水源以深井、江河、水库等为主,分别占调查总数的27.19%、17.52%和16.01%。不同水源类型的水质合格率不同,以水库、江河、溪水为水源的水质合格率相对较高,总体间存在显著性差异(ⅹ2=66.73,P<0.01)。深井与浅井之间水质差异不显著(ⅹ2=2.69,P>0.05),但以深井为水源的水质合格率低于江河、溪水和水库水源水质(ⅹ2分别为30.13、19.88、33.90,P<0.01),见表2。2.2.4不同水处理方式水质检测情况
学校饮用水水质的处理方式可分为完全处理(包括沉淀过滤和消毒)、沉淀过滤、仅消毒和未处理四类。我市乡镇学校饮用水处理以仅消毒方式居多,占调查总数的51.66%,完全处理仅占30.82%,未作任何处理占12.08%。不同水处理方式水质检测结果总体间差异显著(ⅹ2=49.95,P<0.01)。其中完全处理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处理方式,未处理方式的水质合格率最低。但沉淀过滤和仅消毒、仅消毒和未处理之间水质合格率差异不显著(ⅹ2分别为2.75、2.54,P>0.05),见表3。2.2.5不同消毒处理水质检测情况
在调查学校中,水质进行了消毒处理的学校273所,占调查总数的82.48%。消毒所用消毒剂以二氧化氯和氯制剂为主,二者处理的水质合格率存在显著性差异(ⅹ2=36.90,P<0.01)。但使用氯制剂与未消毒之间水质合格率无差异(ⅹ2=0.29,P>0.05),见表4。2.2.6消毒剂不同添加方式水质检测情况 在水质消毒处理过程中,添加消毒剂主要有使用机械消毒设备和未使用机械消毒设备两种方式。我市乡镇学校以未使用机械消毒设备添加消毒剂方式较多,占进行消毒处理的273所学校的62.64%。二者间水质检测结果不同,未使用机械消毒设备添加消毒剂的水质合格率显著低于使用机械消毒设备的水质合格率(ⅹ2=75.88,P<0.01),见表6。表
6、消毒剂不同使用方式水质检测结果
样品件数 合格件数 合格率% 使用机械消毒设备 102 86 84.31 未使用机械消毒设备 171 51 31.68 合计 273 137 50.18 2.2.7水质检测不合格项目情况
水质检测项目中,不合格指标有11项,主要为微生物指标和感官指标居多。其中以大肠菌群合格率最低为76.06%,其次合格率分别为臭和味77.64%、二氧化氯83.00%、游离余氯84.13%、菌落总数92.25%、肉眼可见物96.37%、浑浊度96.37%、硫酸盐97.89%、锰98.79%、铁99.40%、总硬度9.40%。3 讨论
3.1 乡镇学校饮用水水质现状不容乐观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乡镇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分析,国内偶有资料报道,也多为水质检测结果分析,如四川省夹江县2001-2004年中小学及幼儿园饮用水中铁、锰、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超标⑶;宜宾市翠屏区131所农村学校的生活饮用水“三氮”总污染率达90.1%⑷。但在四川省和宜宾市未发现有乡镇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综合分析评价的资料报道。
通过对宜宾市331所乡镇学校饮用水现状调查,我市乡镇学校的水源以深井、江河、水库水为主,有48.04%的学校采取自备水和二次供水方式供水。乡镇学校饮用水平均合格率为47.13%,低于全市农村水质合格率,不合格指标以微生物指标和感官指标为主,与我市乡镇学校水处理工艺现状相吻合,说明我市乡镇学校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这与广西龙胜县中小学校饮用水供水类型以自备水为主,细菌学指标是影响水质合格率的主要指标⑸等报道资料相似。这揭示我市乡镇学校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乡镇自来水厂的水质安全问题亦不容忽视,应引起足够重视。
3.2 乡镇学校饮用水处理工艺严重滞后
我市乡镇中学与乡镇小学之间的水质合格率差异不明显,但不同的水源类型、供水方式、水处理方式及消毒方式等,水质合格率差异较大。乡镇学校饮用水合格率低于农村水质监测合格率,是因为农村水质多以乡镇自来水厂的水质检测结果为主,而直接使用乡镇自来水厂供水的乡镇学校仅占一半。由于学校不是生活饮用水生产加工单位,在饮用水处理、安全管理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无法对自备水和二次供水进行有效管理。多数乡镇学校自备水没有经过消毒处理即供水,以致合格率较低,导致自备水水质合格率显著低于乡镇自来水厂供水和二次供水水质合格率,与北京市通州区农村96所学校自备饮用水多数没有经过消毒处理即供水⑹的报道一致。
以深井水为水源的水质合格率低于江河、水库和溪水为水源的水质合格率,可能与我市的山区地质结构、部分县的矿产资源开采及地下水受到污染等有关,也可能与习惯性的将深井水作为清洁水而未进行严格水质处理等有关。这与2004-10广西玉林市郊区21家中小学校的井水合格率显著低于当地集中式供水⑺的报道相似。不同水处理方式和消毒方式对水质合格率影响明显。这主要与仅消毒方式多为人工直接添加氯制剂进行消毒有关。而人工添加消毒剂,在添加时间、添加剂量等方面存在较大随意性,本次调查充分反映了人工添加消毒剂的实际效果较差。使用机械消毒设备添加消毒剂的水质合格率显著高于未使用机械消毒设备的水质合格率,主要是二氧化氯消毒是用机械消毒设备,是持续的稳定的添加消毒剂,使消毒剂在水体中保持比较恒定的浓度,从而产生较好的消毒效果。
3.3 改善乡镇学校水质安全的措施 3.3.1加大宣传培训
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狠抓饮用水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可结合当前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做好乡镇政府领导的饮用水安全意识教育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分批次的对乡镇学校领导、具体管理者、制水人员等进行卫生知识、法律知识培训学习,提高法律意识。在校园内宣传学生不喝生水。3.3.2改变乡镇学校饮用水管理模式
当前我市近一半的乡镇学校承担了自备水和二次供水的管理和供水。建议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或逐步取消乡镇学校的自备水,可将乡镇学校纳入自来水直接供水范围,以改变学校低水平管理饮用水的现状,提高学校的供水质量。3.3.3完善和提高乡镇集中式供水处理技术 本次调查发现,包括乡镇自来水厂供水在内的乡镇学校饮用水处理,远远不能满足卫生安全工作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强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分批次改造和完善乡镇自来水厂、乡镇学校自备水和二次供水的处理工艺,提高具备沉淀过滤和消毒的水质完全处理工艺的比例,配置自动添加消毒剂的二氧化氯机械消毒设备,改善我市乡镇学校饮用水处理的落后面貌。
3.3.4加强乡镇学校饮用水监督监测管理
各级卫生监督和疾控部门应将乡镇自来水厂和乡镇学校饮用水纳入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卫生监督部门严格监督管理,加强执法检查,督促各单位完善水质处理工艺,严格水质处理和消毒操作规程,对不符合要求的单位应加大处罚力度,限期整改。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做好自身检测能力建设、提高监测检验技术水平的同时,应定期开展水质的检测检验,及时进行检测结果的分析和预警,做好水质消毒处理的技术指导,切实提高水质合格率。
第二篇: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
台阁牧中心校
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学生饮用水卫生,保障学生的饮水安全,依据《食品卫生法》、《生活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认真执行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坚持灭“四害”等病媒生物防治的常规工作,确保我校师生的饮水安全。
二、学校学生生活饮用水及自备水源,应经市疾控中心水源水质监测合格后,方可作为供水水源。加强对水源的防护,落实相应的水源保护措施,水源50米以内不许存在污染源。水井设有井房、井盖,加固上锁。
三、对学校饮用水设施进行必要的保养,以确保供水设施的完好正常使用。定时对饮水设施进行卫生清理和消毒。师生的饮水机由供水方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夏季每月一次,冬季每两月一次,并做好定期清洗消毒记录。所用的净水剂和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和有关规定。经常观察饮水设施内外部的卫生和水质情况,及时清除污垢,保证师生饮用水的干净和卫生。
四、学校在校内醒目位置设置饮水卫生公告栏,告知学生饮水安全须知,包括不宜饮用生水、提倡喝开水,一旦发现生活饮用水水质污染或不明原因水质突然恶化及水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时,学校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卫生及教育主管部门。
五、注意安全、节约用电。当天工作、学习结束后必须关闭房间所有电源,包括饮水机电源。严禁学生自行拆御饮水机,如有故障及时到总务处更换。
六、锅炉房供水设备每学期使用前必须进行排污、清洗。锅炉房提供师生饮用的开水须保证达到100℃。提供给学生和幼儿直接饮用的开水应降温到60-70℃后存入保温桶,确保学生和幼儿安全。
七、食堂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型肝炎、活动型肺结核以及化脓性、渗出性皮肤病,不得从事饮食工作。
八、学校应制定饮水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办法。并自觉接受当地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
学校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
台阁牧中心校
学校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
一、为保证全校教职工、学生饮用水的安全,树立节水观念,建设节约型校园,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本管理制度所指饮用水,是指学校供给教职工、学生在校期间使用的公共饮用水。包括自来水、饮水机供给的饮用水,学校集中购买的瓶装用水。
三、总务处负责学校各种饮用水的安全管理。
四、总务处负责按照政府的安排适时与教育处配合,开展各种安全用水和节约用水教育活动,在全校学生、教职工中树立安全用水和节水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建设节约型校园。
五、总务处每日安全巡查,要注意自来水和开水器出水的情况,发现异常现象(如有异味、有颜色等),立即实施《成都七中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停止使用饮用水,直至处理完毕,恢复正常供水。
六、全校教职工、学生都有及时报告的责任。
七、新购置开水器,必须安装锁具;必须接地可靠,防止漏电。总务处每日安全巡查,要检查开水器锁具,如有损坏,及时更换。总务处管理员负责督促每周清洗开水器,每学期开学前安排全面清洗开水器,保证清洁。
八、学校配置的饮水机,由总务处负责管理。教师办公室、各班级如自购使用饮水机,应指定有专人负责管理,确保安全。
九、学校如需购买瓶装饮用水,由总务处集中统一购买。购买时应选择知名品牌饮用水,查验生产许可证、生产合格证,并在有效期内。严禁购买无证或假冒的饮用水。学校教职工、学生自购瓶装饮用水,也应注意购买合格产品。
十、发生饮用水安全事故后,一般事故由学校安全事故调查小组,调查提出处理意见,重大事故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调查处理。
第三篇: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
马鞍山市濮塘中心小学
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
一、为落实《传染病防治法》、《生活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加强我单位饮用水设施卫生管理,确保水质安全,保护师生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规定。
二、饮用水由本单位总务处负责管理。总务处应按照法律法规和本单位规定,制定并落实饮用水设施卫生管理工作计划措施,确保饮用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三、有专人落实饮用水设施管理工作,每学期将饮用水水样送疾控中心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饮用。
四、应保持饮水设施周围的环境卫生,设施与饮水接触表面必须保证外观良好,光滑平整,不对饮水水质造成影响。
五、定期做好直饮机滤芯的更换登记工作,滤芯更换后饮用水需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所用的净水剂和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和有关规定。
六、对学校饮用水设施进行必要的保养,以确保饮水机的正常使用,并定期做好饮水机清洗消毒及登记工作。所用的净水剂和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和有关规定。
七、桶装饮用水仓库应保持环境整洁,并做到离地离墙,干燥通风。
八、定期对饮用水卫生展开全面检查。
九、应建立涉水产品以及消毒产品的索证台帐并做好登记。
十、从事饮用水卫生管理和清洁维修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并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从事饮用水卫生管理和清洁维修人员未经卫生知识培训不得上岗工作。
十一、从业人员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除乙肝)、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应立即调离接触二次供水卫生管理的岗位。
十二、当饮用水水水质受到污染时,应立即报告单位领导,同时立即停止供应污染的饮用水,学校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卫生及教育主管部门。
马鞍山市濮塘中心小学
第四篇: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
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饮用水、生活用水卫生,保障师生的饮水、用水安全,根据《饮用水、生活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主管人员:XXX
责任人:XXX
二、学习饮用水设施是为方便师生用水而设。全体师生应树立节约用水观念,增强节约用水光荣、浪费水可耻的意识。
三、在校内醒目位置设置饮水、用水卫生公告栏,告知师生饮水、用水安全须知,包括不宜饮用生水、提倡喝开水,一旦发现饮用、生活用水水质污染或不明原因水质突然恶化及水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时,学校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卫生及教育主管部门。
四、我校用水为机井用水,通过管道流入学校水房,学校水房设有蓄水井。水房由专人负责,定期对蓄水井进行清理、消毒,并记录,水房应加锁,每日清扫,保持洁净,以确保全校师生的用水安全。
五、幼儿园要配备保温桶,确保幼儿能够喝到开水,每个幼儿要配备专用的饮水杯,每天要用进行消毒,确保饮水卫生、安全。
六、加强饮用水、生活用水的常规管理,加强对学校使用的供水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开水温度必须达到100℃,并应保证学生足量饮用;井水、蓄水池必须密封加盖,定期清洗水池、蓄水箱;
七、加强饮水卫生健康教育,教育学生不饮用生水,提倡喝开水,发现水质出现异色异味等现象应立即停用并报告。
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
一、加强对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建立和完善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开展爱国卫生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必须保证开水的供应,严禁学生直接饮用自备生水。
二、必须保证在水源周围30米以内无生活性或工业性污染源;加强水源卫生安全管理,设置警示标志,井水加盖封闭,并及时清洗淤泥,并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及时清洗消毒供水设施。指定专人负责自备水管网及蓄水池的清洗消毒工作,坚持每学期开学之前和开学期间定期进行冲洗和消毒,在夏、秋季节台风或暴风雨过后要及时增加清洗消毒频次,并做好冲洗消毒登记工作。
四、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工作。学校饮用水的水质监测,水质监测如不合格应及时告知学校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确保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五、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监督检查。自备水水源、供水设施、清洗消毒、管理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工作,在检查中发现的饮用水卫生安全隐患,必须及时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
第五篇:饮用水卫生安全承诺书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承诺书
为保证生活饮用水(以下简称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城市供水条例》、《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有关规定,制定以下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承诺书。
一、严格遵守国家和有关部门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法律、法规之规定,增强企业法人第一责任人意识;
二、严格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保障生活饮用水安全;
三、严格使用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自来水消毒剂,禁止使用未经批准及标识不清、不全的消毒剂;
四、严格操控自来水生产工艺流程,并按规范投加消毒剂,保证管网末梢水余氯含量;
五、严格建立自来水消毒剂索证、索票制度,健全每日耗量台帐管理,消毒剂仓储符合相关要求;
六、严格水质监测制度,经常开展浑浊度、肉眼可见物及游离余氯等指标测定;
七、严格落实水质风险报告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和环保、卫生部门;
八、严禁瞒报水质异常情况,严禁未经健康体检或有碍饮用水卫生的人员从事直接供、管水工作。自来水生产实行卫生许可制,未经卫生许可不得生产自来水。
承诺单位:承诺人:
宝坻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二○一一年九月五日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承诺书
牛道口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