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缺乏工匠精神
1、中国缺乏“工匠精神”
几年前到巴西,一位华侨朋友告诉我,这里的许多商店都在卖中国货,很便宜,不过„„“不过什么?”在我连连追问下,朋友有点窘迫地回答:“就是质量,似乎差一点„„”“举例、举例”“譬如,圆珠笔,买一大把,不是不出水,就是漏,结果把孩子们的书包、课本、衣服都弄脏了。当地人直摇头。”朋友的话,让我脸上觉得有点发烫。
真没想到,在2016年1月4日召开的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也发出了同样的诘问。他说:“我们的钢铁产能已经过剩(库存积压到了极限),可为什么却生产不了圆珠笔的‘圆珠’?”
这是真的吗?我泱泱大国,军舰火箭卫星都造得出来,小小圆珠又算个啥?
诸位看官,您还真别不信,这小东西目前还真得全靠进口!人们要问,是什么导致了这等荒唐?怎么才能避免出现类似的咄咄怪事呢?
其实,对这些问题,李克强总理不但在问,而且也在努力予以回答。我们在他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找到答案。问题的症结不是别的,就是在今日中国之国民身上非常缺少一种叫做“工匠精神”的东西。工匠精神并不神秘。说穿了,就是精、益、求、精4个字。只要我们能把这4个字融会贯通,让精益求精成为每个生产环节和每个管理监督层面上的每个人的工作精神、劳动态度、质量意识、服务观念和职业道德,把违背精益求精的一切行为模式视为工作乃至生活上的底线和警戒线——这世界上还有13亿中国人办不到的事情吗?完全可以这样设想,目前中国在经济“换挡期”所遭遇到的种种供给侧方面的难题,都可以在“工匠精神”的孵化中得到相应的破解;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在产业转型产品转型工艺转型中所渴望的那种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质的飞跃”也不会可望而不可即。同样,有了“工匠精神”,中国消费者在大量购买国外产品中所表现出的人性化个性化需求还会迟迟得不到满足吗?
话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要让“工匠精神”在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中扎下根,扎住根,却绝非易事。笔者所说的“扎根”是指使“精益求精”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内在素质。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没有长久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推进,恐难奏效。其根本原因,或者说与之抗衡的力量恰恰来自我们的历史传统,来自世世代代中国人的生活和劳作方式,在数千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形成与固化的人生态度和追求。一种田园牧歌式、豆架瓜棚式、桑麻耕读式的松弛怡然随意,早己嵌入了我们的民族性格。老舍先生曾将这种散漫随便不认真的性格形容为“汤泡饭”。而要改变、打乱或更新这样的散漫随便,呜呼!非一日之功。
如果我们把在自然经济中形成的农业社会的生活理念视为“工匠精神”的潜在阻力;那么,在现实生活中,那种对金钱赤裸裸的膜拜与渴望的社会氛围,那种毫不掩饰不顾一切地试图迅速发财的急切心态,则会彻底瓦解“工匠精神”。浮躁的确是工匠精神的大敌,而由贪婪的欲火作背景,以投机取巧为时尚的浮躁则是一切精益求精价值观和生活原则的死敌!
因此从这个角度说,要想在一切生产领域树立“工匠精神”,就必须首先以强力手段制止那些毫无道德约束和信用底线的非法牟利行为;强力制止目前依然大量存在的,手法不断翻新的制假造假活动。同时,还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让“工匠精神”得以健康生长的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事实上克服浮躁,并在各行各业形成严谨、认真、好学、钻研的社会风气是培育和滋养工匠精神的最佳土壤和最好的孵化器。
万物同理,如果我们把“工匠精神”再扩展开来,将其宽泛地归结为一种认真细致严谨精准的工作态度,那在今天的中国又有哪个地方、哪个行业、哪个岗位、哪个人不需要这种“工匠精神”呢?习近平主席在谈到深化各个领域的改革时,曾提出要“精准发力”。他在谈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也曾反反复复强调要“精淮扶贫”。由此我们是否可以推而广之地联想到,实现社会组织管理协调的精准精细同样也是国家治理水平现代化的一部分。可见,不仅是在普通经济领域,即便是在国家的决策部门的决策领域,也同样需要有“工匠精神”,它的认真和一丝不苟。写到这里,想到了毛泽东的一句老话:“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第二篇:13-中国企业何以缺乏工匠精神
中国企业何以缺乏工匠精神
在中国实体经济持续下滑,老百姓疯狂全球扫货时。我们终于从上至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中国制造缺乏竞争力,缺乏竞争力的根本是缺乏工匠精神。因为工匠精神才是制造业的魂。
中国制造业经历改革开放30余年的大发展,不缺资金、人才、效率、科技,为什么单单缺失了工匠精神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把工匠精神做个概念上的统一。
工匠精神,是手工艺的极致,是对细节变态的追求,每件产品都是极客精神的最好体现。拿瓷器来讲,工匠精神并不是烧制的技术多好,而是瓷器上每一个构图、每一笔墨色的完美呈现,而这些只能手工完成,机器是无法替代的。
疯狂逐利时,谁会在意工匠精神
这样看来,我们为何缺乏工匠精神就显而易见了。企业每天的本能是逐利,增加产能、扩大规模、提升销量是企业追求的目标。试想一下,如果企业里有那么几个或一群工人在那琢磨、捣鼓什么工匠精神,去反复追求产品某一功能或细节的完美,他即使是车间主任的亲戚,也会被清理出去的。
一线生产环节没有工匠精神的土壤,企业主群体呢?在中国制造业的黄金发展期,企业盈利后,将更多资金投入扩大产能上了,希望生产更多的产品挣更多的钱,创新只是顺带的一个动作,比如用新的生产线代替老的生产线,这其实还是扩产思维,与创新精神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后来,当企业都去扩产,都去生产制造越来越趋同的产品,而消费需求却在不断升级,当产品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时,结果就悲剧了:海外购疯狂,国内产品深陷泥潭。
这是关于中国企业的一个版本,当然,还有另一个版本。即很多人选择了挣快钱:开矿、炒股、买楼、卖商铺,甚至直接做房地产。有些开启了自己新的财富传奇,大部分企业主在陌生领域遭遇失败,惨败而归,别说创新,连维系企业正常发展都很难了。
当然也有极个别企业主,傻笨呆的将创新思想、工匠精神一直延续了下来。大家已经想到我说是是谁了,没错,就是华为。只是,华为这样的企业在中国企业群体中属异类,太少了。
这也不难解释为何中国企业没有工匠精神,进而缺乏核心竞争力。无传承的工匠精神也就丢了灵魂
当然,这样的情况不能单单归咎于企业,企业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中国的社会环境对待工匠精神又是怎样的呢?说真的,还不如企业呢。
首先,工匠精神在社会层面是不受待见的,社会地位偏低。手艺再精,说到底也就是个工人嘛。这样的社会地位与知识分子相比天生是带有劣势的,做一辈子工匠也磨不出个金元宝来。次,与社会地位相伴的是经济收入也不是太好,维持家庭小康有余,但再想更上层楼就很难了。
问题出在了这里,工匠精神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沉淀,传承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当社会地位与经济收入被长期忽视时,工匠的传承成了大问题,老一辈靠手艺吃饭,到年轻一代很少有继续传承的,缺少传承的工匠精神就没了魂,没有了魂也就没有工匠精神,只能是工匠了。
同时,我们国家在政策层面给予创新专利的保护也远远不够的,导致抄袭泛滥、山寨成风,创新型产品偏少,始终没形成规模、气候。
工匠精神的内在是高贵的、孤独的
有人说了,我们的工人也是每天加班到深夜,每个零部件也是精益求精,为什么还是没有竞争力,没有溢价力呢?这就涉及到工匠精神最核心的问题——灵魂。真正的工匠精神灵魂是高贵的,是孤独的,是不与众生为伍的,是超越大家已有认知的,是孤独领跑的。哪怕是长期被人忽略,不理解,也无所谓,依然在按自己高贵的标准独行,一旦被认可,其价值是非常高端的。比如LV,当大家都看他的设计款式如何如何牛逼时,其实LV真正牛逼的是他的手工(裁缝与金属件),款型可以很快被模仿,山寨品满街跑。但仔细看LV的手工是无论如何也模仿不来的,带着与生俱来的高贵。
中国传统的明清款家具更是高端稀缺,是最具中国工匠精神的代表作。单看做工,其精妙的卯榫结构就让人着迷。不用钉子不用胶,不受自然条件潮湿或干燥的影响,采用攒边工艺,自然使用千百年造型完好无损,太神奇了。
看到这里,则更容易理解我们的制造业的困惑,以及其真正的发展方向了。中国制造业需要刻意培养与寻找工匠精神,将工匠技艺与自身先进的生产能力结合,才是正道。中国好的工匠技艺也要能够与先进的制造技术结合,最大化的产出带有工匠精神的商品。唯有如此,中国制造才真正具备了竞争力,才有在消费升级时代重新赢回市场,赢得尊重。
当然,根据我们的观察。国内产品的工匠精神也在逐渐体现,并且已迸发出蓬勃的生机和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比如洗化领域的“草本”产品系列,食品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家居行业的手工雕刻产品系列等,都是将来可以抗衡和挑战国际品牌的重要力量,亦是中国制造赢在消费升级时代的信心保障。
别因“工匠精神”的浪漫,掩盖“工匠制度”的缺失
具体点来说,就是工匠们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好了,说完了,这东西就这么简单。不像工业4.0那么复杂,也不像大数据那么云里雾里。而这么简单个概念之所以在中国会这么火,原因更简单,连总理都不得不承认,咱们没这个东西。
关于为什么德国人日本人有工匠精神,而我们中国人没有,各种学者众说纷纭,最后其实就一个结论:人家日耳曼人就是牛,民族性就是严谨,人家精神境界就是高。
这看起来好像说得通,但是兔哥仔细研究了一下历史,发现有点问题,东德也是日耳曼人啊!东德经济崩溃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产品质量差,失去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市场后,经受不住西方的竞争。难道这日耳曼人的工匠精神难道还是按村东头村西头分的吗?
所以我觉得这事逻辑上不通,你要说是什么神奇的高新技术,咱们脑子笨,缺心眼,研发不出来也就算了。可是“工匠精神”,就这么一句话的事,咱们怎么就能做不到呢?
其实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们并不是做不到,而是不能这么做。因为我们面临着三个非常独特的现实状况。第一,中国跑的太快
我的老师说他年轻的时候,一个同学家里因为是干部,从德国弄到了一台冰箱。他去做客,对着那个冰箱愣了半个小时,心想这辈子要是能有一台冰箱,此生无憾了。而今天,如果你再因为自己家里有台冰箱就去炫耀,恐怕我们都要去精神病院看你了。
这是过去的这三十多年来,中国急速奔跑的一个缩影。短短三十年中,我们有106家企业从零开始,挤进了世界500强,我们从供应短缺到产能过剩,我们眼看着自己从吃糠咽菜到健身减肥,这个速度和规模,难以想象。
对于这样一个飞奔的巨人,他怎么可能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呢?就像博尔特跑出9秒58世界纪录的同时,你还想让他保持姿势的优雅,再认真欣赏下沿途的风景,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虽然没有形成工匠精神,但是我们的中国制造思维里,却把另一样东西做到了极致,那就是“速度为王”。
我2010年时参观了北京的一家机械公司,这家公司的总经理跟我说,他们原本是给意大利品牌代工的,08年金融危机,客户资金紧张,于是他们顺势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品质略低,但是价格只有意大利公司的三分之一。短短一年时间,他们就把这家意大利公司在中国市场全线冲垮,而到了2009年,这家意大利公司撤销了在中国的办事处,而他们正在继续去海外攻城略地,把这家意大利公司从印度市场驱逐出去。
一个领跑者,精耕细作是维持优势的必须,但是作为一个追赶者,要忽略其他细节因素,先通过急速扩张占领市场,这个时候,在你前面的领跑者,因为组织规模过大,而市场份额急速缩小,头重脚轻,就很可能被你淘汰掉。
“速度为王”,这是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在世界制造业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实践,这也是“中国制造思维”中的精华。第二,中国的机会太多了
因为这三十多年的急速奔跑,中国出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就是新旧两个时代的并存。我们这一代人是注定要被历史铭记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处在新旧时代交换的地平线上,既能看到新时代的朝阳,也能感受旧时代的黄昏。
就如同辛亥革命后,这个社会既有长袍马褂留着辫子的老古板,也有西装革履梳着分头的新青年,这两种人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文化,享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但是对不起,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里。
80年代你刚卖两天小商品发了财,90年代股票就起来了,你刚玩上股票,00年代房地产又暴涨了,你房子还没捂热乎,10年互联网又来了,电风扇、钢铁、汽车、飞机、电脑、手机、大数据、云计算、工业4.0、人工智能„„
这样一个三十年就从工业1.0飞奔入工业4.0的大时代里,永远有新的更有价值的社会分工不断出现,而人的协作却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制度漏洞太多,套利机会也太多,所以过去的中国是一个冒险家的乐园,而不是一个工匠的田园。
社会的机会很多的时候,大家自然是追逐新机会,不可能把时间浪费在一件产出低又可能随时被替代的事情上。如果你看了《古惑仔》后心血来潮,非要跟自己较劲,耐住寂寞,十年磨一把绝世好刀,宝刀出鞘准备纵横江湖时,发现大家早跑到乐视网看《太子妃升职记》去了,逗比卖萌成为了社会主流,谁还跟你舞刀弄剑啊。
这就是过去的中国,当更好的新机会不断出现的时候,你固执的守在自己那个世界里精益求精,这不是精神,这是愚蠢。
第三,中国的企业家普遍没有安全感
中国的市场从封闭到逐步开放的过程中,一部分市场和价格充分竞争,另一部分市场和价格还处于垄断,这个巨大的断层形成了一个历史性的制度套利机会。而中国的老一代企业家的崛起,普遍依赖于这种制度套利,想套利,就需要关系,有了关系,就需要打点关系。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点原罪的,说不定哪天因为哪个官员的事就被清算了。
如果你一只脚在监狱里,一只脚在国外,那你自然是想捞一把就走。工匠精神,“严谨”、“坚持”、“耐心”这些东西,都是需要时间的,需要一个长期确定性的未来的,如果你连自己的明天在哪都不知道,哪有心思研究这些东西。
另外,即便不被清算,关系也是有时效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你跟设备部长关系好,可是这个部长可能只干三年,所以你三年内必须赶紧赚钱,过期作废。这样谁还有心思去精益求精呢,等你三年后求精结束,部长换了,他只用他关系好的供应商,你再精,连供应商清单都进不去,有什么用呢。
因为这三个原因的叠加,过去三十年的中国,不是很可惜没有工匠精神,而是当时根本就不该有什么工匠精神。至于很多人说的,没有工匠精神是因为我们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利润低,所以不能把质量做好,我完全不能苟同。
价格从来不是理由!
中国制造业里没有的工匠精神,在互联网行业中却非常普遍。中国的互联网产品经理对于产品的极致追求,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每一个键每一个位置都要经过十几版甚至几十版的迭代,甚至连美国互联网界都不得不承认中国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体验,并不逊于他们。
但是你注意,这些互联网产品可都是免费的!所以精益求精这件事本身,跟价格和利润并没有正相关的关系,它是由竞争的标准决定的。开放的互联网行业里,用户用脚投票,你体验不好就没人用。而封闭的制造业里,评标专家们靠关系投票,你体验好不好根本不重要。
产业链的位置而不是理由!
我曾经看到一份报道,采访一个给人代工生产童车的老板。
记者问:为什么你贴别人的牌子,价格又不便宜,你还能有这么大的销量? 老板说:他们要的东西,只有我有啊。
记者问:为什么牛哄哄的沃尔玛也让你说了算?一块蛋糕,由你主刀来切? 老板说:他们的问题,只有我有能力解决啊。记者问:为什么只有你有,只有你能解决?
老板说:因为我关注消费者需求啊,因为我努力理解消费者啊。
“比如那张床,我知道消费者舍不得扔掉孩子才睡了一年的婴儿床,希望能用得更久;比如那个摇马,我知道消费者不愿意婴儿车推出去是个物件,搁家里是个累赘;比如那个变形金刚般的童车,我知道消费者有时候怀里抱着宝宝,只腾得出一只手。”
明白了吗,微笑曲线从来都是个伪命题,代工贴牌并不是天然就比品牌科技低级,真正低级的是你因为自己是代工就从来不动脑子。在价值链条上,“设计”、“品牌”和“科技”可以称王,“制造”、“集成”甚至“物流”未必就不能称霸。真正能够占据价值链主导权的,一定是那个最终能为整个价值链创造增值的环节,和你价值链上的位置从来就没有关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我们真正要学的,是工匠制度
所以工匠精神这个东西,是有背景的,在不同的时期你的需要也不同。比如说在企业早期的时候,你要快速地去了解用户、了解市场,这时候你如果不了解你的方向,你拼命地去弄工匠精神,可能铁杵磨成针,然后发现这个针根本没人用。而当企业大到一定的时候,如果你继续疯狂地生长,缺乏工匠精神,可能最后变成了快就是慢、慢就是快了。
中国现在的规模是足够大了,发展速度也降下来了,是该开始追求工匠精神了。但是你会发现,这个事挺难的,因为我们始终是一个对上负责的组织结构 一个小姑娘,早上出门前可能用一个小时的时间给自己化妆,精雕细刻,但是到了公司处理工作时却会敷衍了事。同样一个人,有时有工匠精神,有时就没有,因为脸是她自己的,而工作是老板的。
“工匠精神”为什么不叫“工人精神”?因为工匠是独立人格,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同时享受精益求精的成果,所以他重视细节。而工人是对领导负责,他只关心领导关心的事。
而领导恰恰是最不可能关心细节的人,职位使然,管的人和事太多,他必须更关心方向。你只对领导负责,不关心实际,只揣测圣意,必然会形成浮躁、短视、投机,这是制度使然,无关人品。
汉朝时,我们的人才选拔制度叫“举孝廉”,可是“孝廉”这东西不好判断,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谁家总是当官的,谁就孝廉,所以有那个四世三公的袁绍,这就变成了世袭。
“工匠精神”的道理是一样的,它之所以没办法实现,因为它是“德”,而不是“才”。“德”这个东西,只能主观理解,却不能客观判断,你以“德”为标准,而不是“才”为标准,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谁跟媒体关系好,谁跟地方政府关系好,谁就有工匠精神。
仅靠道德感化和形象宣传,无异于“在宇宙中心呼唤爱”,形式大于实际。而德国和日本这种工匠国家,我们与其说他们有工匠精神,倒不如说是一种工匠习惯。这个习惯,是由一整套高品质高标准的工匠制度,和对违规者的严厉惩罚构成的。这就是为什么当年仅一墙之隔,西德以高品质闻名于世,而东德却乏善可陈,以主观的“德”为社会标准,人治大于法治,立法不严,选择性执法,建立不起工匠制度,就没有工匠习惯,更不可能有工匠精神。
今天我们真正要学的,是工匠制度,用制度养成制造业的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
制度——习惯——精神,这是中国制造文艺复兴所的必经之路,而这条路不能靠儒家,必须要靠法家。
别用“工匠精神”的浪漫,掩盖“工匠制度”的缺失。
第三篇:中国缺乏工匠精神:真的要向日本德国学习?
中国缺乏工匠精神:真的要向日本德国学习?
自今年“两会”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之后,“工匠精神”一夜之间火了起来,成了挽救当前处于困境中国制造业的一根救命稻草。这个带着古早味的词之所以会引发强烈关注,原因很简单,连总理都不得不承认,中国缺乏工匠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说到工匠精神,很多人首先会联想到日本制造、德国制造。德国和日本的制造业一直是全球企业的标杆。他们生产的产品以优秀的工业设计和经久耐用的品质,享誉全世界。就连“苹果教父”乔布斯,也曾是索尼的忠实拥护者。据韩国中央银行报告,世界上迄今持续存在200年以上的企业一共有5586家,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更有7家企业历史超过了1000年;超过200年历史的长寿企业在欧洲也不少,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他们长寿的秘诀就在于秉承着更严谨的“工匠精神”治理企业。德国作为一个拥有8000万人口的国家,却拥有2300多个世界级品牌,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强国和大国,德国企业中大量技能娴熟的工匠,是其中当之无愧的“隐性功臣”。德国企业家认为:“一个优秀的工匠,和科学家没什么两样”。在德国,奔驰、宝马、西门子等诸多企业里,很多高管都是工匠学徒一步步实干出来的。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德国前总理施罗德,青少年时期就是一名瓷器工匠的学徒。而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如果一个人被称为工匠,这意味着受到了极大的尊重。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公司的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就是一个具有匠人精神的企业家。他曾说:“企业家要像匠人那样,手拿放大镜仔细观察产品,用耳朵静听产品的‘哭泣声’。” 在纪录片《寿司之神》里,小野二郎捏了八十年寿司,从食材到制作,一直到入口的瞬间,精雕细琢,说到原因,絮絮叨叨就四个字:“职人精神”。▲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和他的团队与之相比,我们中国现存的超过150年历史的老店仅有5家,而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与欧美企业平均寿命40年相比相距甚远。中国是奢侈品消费大国,但至今中国却仍没有一个被世界认可的本土奢侈品品牌冒出头来。近年来,中国游客蜂拥赴日爆买马桶盖和电饭锅,对“海淘”趋之若鹜,更是折射出了“中国制造”与世界一流制造之间的差距。中国为何缺乏工匠精神?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并不缺乏工匠精神,历史上能工巧匠层出不穷。中国有个成语叫“匠心独运”,说的就是中国最受人敬仰的匠师鼻祖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也一直都是工匠的代表。再往近了说,2015年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里,也介绍了不少拥有顶尖技艺的一线技术工人。最近的热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那些从事珍贵古漆器、镶嵌、织绣、木器、青铜、瓷器、书画修复的文物修复师,也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匠人情结和工艺魅力。中国缺乏尊重“工匠精神”的文化中国历史上的能工巧匠,曾创造了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中国人对工匠心存偏见,甚至看不起,认为工匠只是靠手艺吃饭的人,往往将他们与文化程度不高,从事苦、累、差等职业联为一体。在这种思想的误导下,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当工匠,工匠群体的人数锐减。此外,在制造业领域,工匠的职级和待遇普遍偏低,这无疑挫伤了工匠群体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当社会地位与经济收入被长期忽视时,工匠的传承成了大问题,老一辈靠手艺吃饭,到年轻一代很少有继续传承的。很多我们引以为傲的流传下来的老字号正在面临一个很尴尬的问题:传统工艺正在消失,后继无人,更遑论发扬壮大,品牌的声誉和美誉度在变质、消失。在当代世界著名品牌榜中,来自于中国的品牌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投机取巧摧毁了“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中国人并非先天不足,而是后天发育不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下,不少企业都热衷于赚快钱,喜欢做“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而获利的事情,以低成本作为竞争的主要手段,人们普遍陷入浮躁和投机取巧心态。长期以来,为了追求速度和规模而导致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使得技术条件难以满足要求,追求质量有心无力。李克强总理曾沉痛地说,中国是世界钢铁产量最大的国家,却因为不具备生产模具钢的能力,连圆珠笔的“钢珠”都要进口。还有一个很经典的段子:针对生产线上出现的空包装现象,中国工厂拿电扇把空包装吹走了事,而美国企业却斥巨资研究解决。段子可能是虚构的,但背后反映的却是“中国制造”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的价值观。正是由于缺乏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态度,缺乏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的精神,“中国制造”留给人们的印象只有粗制滥造。大量价廉质低的仿冒品、山寨货一度将中国钉在“最大的特色就是山寨文化”的耻辱柱上。没有“工匠制度”就没有“工匠精神”中国制造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早已赢得“世界工厂”的称号,这里不缺产品,更不缺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但至今仍然无法与国际制造业强国相比,缺乏“工匠精神”是表面化的解释,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工匠制度”的缺失。德国、日本的制造业也曾经历过粗制滥造的阶段,但德国通过“法律、标准、质量认证”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了德国制造质量蜕变;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实施“质量救国”战略,促使日本制造打开了欧美和全球市场。因此,培育“工匠精神”,我们既需要“大国工匠”等榜样的激励,但更离不开政府的高效作为:完善崇尚实业、崇尚工匠精神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并花大力气营造现代制造文明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当前,在“中国制造”做大做强的机遇与挑战面前,绝大多数的企业意识到了工匠的重要性,更意识到了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说:“工匠精神就是专注,用一生的时间钻研,成功就是一生做好一件事。” 万科领军人物王石说,“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把一个产品当成艺术,当成生命去做。” 华帝少帅潘叶江号召“华帝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成为华帝的工匠,代表华帝的品质和尊严”。如今,工业化、“互联网+”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内涵和精神却不会变。能够在风雨中岿然不动的,或者风雨过后看到彩虹的,永远是那些坚持自我、坚守“工匠精神”的人。
第四篇:工匠精神
打磨匠心,坚守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读后感
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工匠精神”一词红遍大江南北。付守永先生著的《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这本书也许是契合了某种情结、思绪,我用了差不多一下午的时间,中间几乎没有停顿就读完了。在这个五光十色、极致物欲横流的当下,工匠精神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作者以深刻独到的见解,阐述如何弘扬人类最基本的工匠精神,把工作上升为修行,呼吁我们树立正确的工作观。
“匠”的偏旁“匚”指的是木工的工具箱,“斤”指的是斧头,所以“匠”的本意是木匠。后来,“匠”逐渐成为具有专门手工技艺的人的特称,只要是巧手的手工艺人都被称为“匠”。细细追随来看,中国古代一直不缺匠人文化,甚至历朝历代对匠人一直都十分推崇,这在流传至今的中国语言中仍然能够寻到痕迹,比如中国成语中的“别具匠心”“匠心独运”“能工巧匠”“巧夺天工”,这些都是对匠人的赞美之词。
何谓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著、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中国历史上,工匠延绵不绝。技艺精湛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一直都是工匠的代表。在2015年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里,也介绍了不少拥有顶尖技艺的一线匠人。最近的热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那些从事珍贵古漆器、镶嵌、织绣、木器、青铜、瓷器、书画修复的匠人,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他们都有匠人的特质——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之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
为什么要培育工匠精神?中国有悠久的匠人文化,工匠不曾消失,但工匠精神却成为当今中国社最稀缺和最呼唤的东西。工匠精神落在国家层面,是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工匠精神落在企业层面,是重视质量、打造品牌;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则是打磨匠心,坚守工匠精神。
所谓打磨匠心,就是要精益求精,以虔诚的姿态对待你手里的每一件“小事”。其实做工作就是做结果,也许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要完成什么样的结果,只管我在做这份工作,我做了这份工作,至于工作的结果和质量与我无关。其实,上班时间得过且过,最终浪费的还是自己的人生。有的人终其一生不过原地踏步,而有的人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如鱼得水、得心应手、有声有色。最根本的原因只是他们对自身工作的认知和对待工作的态度及处理方法不同。把工作当作是一种修行,才能做出极致的产品,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就。
所谓打磨匠心,就是要严谨专注,因为专注,所以卓越。乔布斯曾说:“工作将占据你生命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从事你认为具有非凡意义的工作,方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感。而从事一份伟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热爱这份工作”。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工作。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人都希望在工作之外也能有所成就。一件简单的事重复做就能成为专家;重复的事用心做则会成为赢家。用沉淀的工作态度,专注地深耕一件事,那么工作将带来人生的希望和意义,以及证明自己想要的价值。
所谓打磨匠心,就是要爱岗敬业。和普通工人不一样的是,工匠的工作不单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从中获得快乐。这也是很少有工匠会去改变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原因。这些工匠都能够耐得住清贫和寂寞,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去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树木没有根基,如何枝繁叶茂;国家没有工匠精神,如何让大国崛起;企业没有工匠精神,如何缔造中国制造;个人没有工匠精神,如何实现自我?匠心需要打磨,工匠精神需要坚守。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就,也难得“四两拨千斤”的能人。所谓的终南捷径,不过是自欺欺人。如今,工业化、“互联网+”取代了小作坊,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精神却不会变。能够在风雨中岿然不动的,或者风雨过后看到彩虹的,永远是那些坚持自我、坚守“工匠精神”的人。让我们携手,让匠心归来!
第五篇:工匠精神
万法归一 坚守“匠人”之道
《论语》有这么一句话:“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何为“无欲速”,从生活角度,可称之为慢的生活态度;从工业角度,则强调的是一种专注、精细化的“匠人精神”。我们常听说,在瑞士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为了让0.3克重的陀飞轮上承载更精细的零部件,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我们也曾耳闻,在古代有这么一群人,对工艺的要求一丝不苟,吹毛求疵。这便是匠人,一种把产品做到极 致,把专注精神奉为圭臬,带着虔诚与向往的信徒,我想这也是时代的感召,世代的追求——于当下,更需倡导匠人精神。
倡导“匠人精神”是企业长存的坚定基石。匠人精神是一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执着理念,古人常言:“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的“六项精进”,其中重要一点便是利他,不急功近利,不急功冒进,才让其企业虽风雨不停,仍屹立而不倒。与此相通,同仁堂坚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信条,才能成其百年的基业,长盛不衰,坚若磐石,稳若泰山。
倡导“匠人精神”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柱。如急速的快车一样,中国经济的发展正遭遇前所未有下行压力,探寻新的经济支柱成了命运攸关的生死话题。在今年两会上,习主席高屋建瓴地提出供给侧改革,可谓精 准把脉,对症下药。而真正打开供给侧改革这扇紧闭大门,则需握紧“工匠精神”的密码。通过对互联网的精耕细作,迎着“互联网+”的强大风口,从提升企业生产专注度,到提升产品质量美誉度,再到提升技术创新新高度,互联网所实现的低端产业的优化升级,高端产业的优势再造,为“匠人精神”所实现的产业支撑提供了最好的示范。
倡导“匠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庄子》记载:“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庖丁解牛可谓随心所欲,信手拈来,然而庖丁却言:“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可见其不在乎解牛之技,更在乎专注、精益之道的传承。清朝魏源也如此说道:“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可见精益求精的精神早已为人称道,更成为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功利主义盛行、浮躁之风益盛的当下,我们更应让这样的“匠人精神”成为新时代民族精神的脊梁。
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当社会经济发展“乱花渐欲迷人眼”,当物转星移“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应该做到“多闻数穷,守中归一”,坚守“匠人”之道,这便是经济发展之道,社会进步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