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最终版)
为全面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深入开展全国工程质量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3】149号)要求,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决定在全省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2014-2015年重点集中整治以裂缝、渗漏为主的影响房屋使用功能的质量常见问题,现将《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认真落实实施。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质量监督机构应增强责任意识,强化住宅工程质量科学管理,进一步完善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预防和专项治理机制,建立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导、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实施、监理单位管控、监督机构把关的防控体系;要进一步把好源头关,组织编写符合本地实际的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与防控技术措施,准确把握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产生的根源,尽快组织创建样板示范工程,发挥样板示范作用,采取市场与现场联动、技术与管理并重、质量行为与工程实体质量齐抓,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强化激励与约束措施,构建质量常见问题防控长效机制,有效预防和治理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全面提升工程质量水平。
附件:1.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附件1 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工程质量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工程质量的指示与住建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深入开展全国工程质量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3】149号)精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决定在全省集中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2014-2015年重点集中整治以裂缝、渗漏为主的影响房屋使用功能的质量问题,现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及相关要求明确如下: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房屋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重点,准确把握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产生的根源,发挥样板示范作用,采取市场与现场联动、技术与管理并重、质量行为与工程实体质量齐抓,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强化激励与约束措施,构建质量常见问题治理长效机制,有效预防和治理质量常见问题,全面提升住宅工程质量水平。
(二)工作目标
通过2年努力,新建住宅工程质量常见裂缝与渗漏问题预防和治理覆盖率达到百分百,住宅工程抗裂、抗渗质量水平明显提高,住宅性能明显改善,住宅质量投诉明显减少,住户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二、主要任务
(一)治理范围:在建及新建住宅工程。
(二)治理重点:裂缝、渗漏等影响房屋使用功能的质量问题。
1、主体方面:重点解决现浇楼板厚度不够、现浇板开裂、墙体开裂等问题。
2、防水方面:重点解决屋顶、厨厕、地下室漏水、外墙面及门窗渗漏、管道安装管根部渗漏等问题。
(三)重点治理具体内容详见附件。
各地要根据本地区特点,按照附件中明确要求治理的重点内容,进一步补充、细化,列出符合本地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内容,查找出本地住宅工程质量产生裂缝、渗漏等影响房屋使用功能质量问题的原因,组织编写符合本地实际的专项治理技术措施,完善住宅工程专项治理基础工作。
三、实施步骤
我省今、明两年分阶段重点针对住宅工程中存在可能出现的裂缝、渗漏等影响房屋使用功能质量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各阶段工作重点安排如下:
(一)宣传发动(2014年1月-2014年6月)
1、召开全省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座谈会,动员和部署专项治理工作;
2、组织各地监管机构与部分施工企业到山东济南调研、观
摩质量常见问题治理样板示范工程;让相关工作人员直观了解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样板示范工程涉及的内容、相关做法、工序标准等要求、提高感性认识;通过观摩、收集相关资料,为我省相关企业制作用于指导正确开展住宅工程质量样板引路技术措施、标准、图册和影碟提供参考,指导我省创建一批住宅工程质量防治开裂、渗漏等常见问题示范工程。
(二)实施阶段
(2014年3月-2014年12月)
1、在全省各市州创建一批(每地区不少于2个)以预防开裂、渗漏为主影响房屋使用功能的住宅质量问题专项治理示范工程。
2、组织全省各地观摩在长沙先行创建树立的以预防开裂、渗漏为主影响房屋使用功能的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样板工程。
3、在各市州本级新开工住宅工程全面推行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控、治理工作,并将以预防开裂、渗漏为主影响房屋使用功能的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作为季度督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4、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负责组织编写出台《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用于指导全省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的防控设计与施工。并负责组织《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的宣贯与培训。
(2015年1月-2015年12月)
1、在全省各市州继续开展创建、树立全省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示范工程工作。
2、在全省所有住宅工程全面推进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控、治理工作,对以预防开裂、渗漏为主影响房屋使用功能的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分阶段进行专项检查,并作为季度督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3、积极探索推进住宅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将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纳入工程质量保险浮动费率范畴,促进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
四、工作要求
建设、监理、施工、勘察、设计、图审等住宅工程参建各方质量责任主体,应认真履行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的工作职责:
1、建设单位职责:
(1)应按照国家工程建设程序要求及时办理工程项目建设相关手续,提供能作为保证工程质量依据的必要资料。
(2)应按规定择优选择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和检测机构。组织招标时,应将裂缝、渗漏防治列入任务委托和竞标的范围;不得压缩正常合理工期。专项防治措施费用应纳入工程造价。
(3)在工程开工前下达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任务书、明确专项治理的奖罚措施;组织参建各方成立住宅工程裂缝、5
渗漏防治工作管理机构,加强对住宅工程裂缝、渗漏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技术管理和督促落实实施等工作。
(4)组织施工图审查、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时,应将裂缝、渗漏防治作为专题会审,不得擅自变更已审查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5)督促参建各方制定相关的裂缝、渗漏防治专项方案,并审核与监督落实。
(6)在施工现场分阶段公示住宅工程裂缝、渗漏等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方案、措施及检查情况。
(7)做好主体、分户及竣工验收组织工作,加强对裂缝、渗漏等质量常见问题的验收控制,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不得予以验收。
(8)对施工现场已出现的裂缝、渗漏等质量常见问题,应会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相关人员分析原因,制定处理措施,按照程序处理,予以消除。
(9)交房时应向用户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表》,明确住宅建设的质量责任及保修范围和制度,向用户说明裂缝、渗漏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2、勘察单位职责:
(1)建立并落实地质勘察质量责任制度,根据相应的技术标准,应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对住宅工程所在位臵的地质岩土情况进行勘探,查明地质的状况及承载能力、周边已有建筑(构筑)6
物的基本情况、所在位臵地下管线、电缆等,对工程项目基础设计提出建议,为工程建设提供工程项目所在位臵真实、详细、准确、能满足工程项目设计及施工与安全使用的地质勘察报告。
(2)参与与地基基础有关的工程裂缝、渗漏质量问题的分析,并对因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等原因产生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裂缝、渗漏,提出相应的地基基础技术处理措施,并承担因勘察原因造成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等质量问题的相关责任。
3、设计单位职责:
(1)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进行设计。要成立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小组,负责组织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控设计措施的研究及技术措施的制定,督促并协调落实各专业在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的设计责任,对本单位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篇设计工作审核管理。
(2)项目设计应针对易产生裂缝、渗漏的部位和环节,分析原因并提出具体的设计优化、细化措施,设计深度须满足住宅工程裂缝、渗漏防治的施工需要,施工图及设计变更文件应有明确的构造节点详图,明确对材料性能、施工工艺工序等要求。
(3)参与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控、专项治理,对裂缝、渗漏防治的设计进行技术交底。
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时,应明确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控、专项治理设计、施工要求、构造措施和验收标准。
(4)参与工程裂缝、渗漏问题的分析,对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裂缝与渗漏,提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并承担因设计原因造成裂缝、渗漏等质量问题的相关责任。
4、施工图审查单位职责:
(1)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施工图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进行审查。
(2)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审查,包括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体系是否安全、可靠;
(3)对住宅工程施工图质量常见问题防控专篇设计深度能否满足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控、专项治理要求进行审查;对没有裂缝、渗漏等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设计专篇或设计专篇针对性不强、设计深度不够等不能满足专项治理要求的设计文件,不得出具审查合格书。
5、施工单位职责:
(1)施工单位应成立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承建的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管理。负责组织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控施工技术措施的研究及技术措施、标准的制定,确定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目标,督促本单位参与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各管理部门认真履行职责。总承包单位应审核分包单位提出的裂缝、渗漏防控方案,并负责检查其实施情况。
(2)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施工单位质量管理部门应在项目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组织对分部工程常见裂 8
缝、渗漏问题防控、专项治理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向监理及建设单位申报分部工程验收。
(3)项目部在开工前应制定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裂缝、渗漏防控、专项治理方案,由企业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查,并报监理和建设单位审批后实施。
(4)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预拌混凝土严格实施进场检验制度。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在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时,应审查相应的合格证明文件和相关的技术标准;必要时,应进行相关的检测与论证工作。
(5)做好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裂缝、渗漏防控、专项治理的样板示范和技术措施的编写工作。项目部应建立书面技术交底和可视化培训制度,应将裂缝、渗漏等质量常见问题防控措施做为技术交底的重要内容。
(6)要按照季节性施工特点要求,做好裂缝、渗漏等质量常见问题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验收工作,不盲目赶进度;同时应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操作技能的培训,严格工序质量管理,做好隐蔽工程质量检查和记录。
(7)做好住宅工程结构安全检验试验及其它各专业功能性检测。
(8)对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裂缝与渗漏质量常见问题,会同设计、监理等单位制定处理技术措施,按照程序处理,予以消除。
(9)做好裂缝、渗漏防控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10)工程完工后,总承包单位应认真填写《住宅工程裂缝与渗漏防控内容自评总结报告》,并将住宅工程裂缝、渗漏防控工作内容纳入《工程竣工报告》。
6、监理单位职责:
(1)负责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裂缝、渗漏防控、专项治理方案;编制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裂缝、渗漏防控监理实施细则。编制分部工程、分户、竣工等验收前质量常见裂缝、渗漏问题防控、专项治理情况检查验收方案,确定具体验收内容、部位、时间、数量和方法、要求及验收参与人员等。
(2)定期召开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的裂缝、渗漏防治工作例会。对已出现的裂缝、渗漏,总监理工程师要召集参建各责任方,组织进行裂缝、渗漏原因分析工作,督促相关单位制定有效措施。
(3)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原材料、构配件、设备及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工作。
对容易产生裂缝、渗漏的部位,加强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工作。
做好裂缝、渗漏防治部位的隐蔽验收工作,不合格的不准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4)工程完工后,应认真做好住宅工程裂缝、渗漏防治监理工作记录,填写《住宅工程裂缝与渗漏防控工作评估报告》。
7、质量监督单位职责:
(1)在工程开工前要认真审查各方责任主体关于住宅工程 10
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方案与措施,并在质量监督技术交底时强调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的重要性和相关要求。
(2)要将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内容及其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结合分部工程及分阶段、分专业的分户验收进行监督把关。
(3)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的监管工作应纳入工程质量监督记录;竣工验收后,要将专项治理的监管工作情况在工程质量监督报告中予以体现,纳入竣工验收备案归档资料。
(4)建立住宅工程质量抽检信息披露制度。利用监管信息平台、报纸或新闻媒体,定期对住宅工程采用的预拌混凝土、钢筋等主要建筑材料的监督抽检情况及基础、主体、装饰、水电安装、建筑节能施工阶段过程中存在的设计、施工质量问题向社会公示(各阶段不少于一次)。
(5)对未按要求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弄虚作假、工程实体质量差的项目应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应责令停工,并对履职差的项目部相关人员及相应企业上报不良行为。
(6)对参加分部、分户验收和竣工验收及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验收人员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对因上述人员履职不到位导致工程竣工验收后出现较多质量常见问题,特别是出现裂缝、渗漏质量问题的相关人员和企业上报不良行为。
8、建筑业管理部门要建立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现场、市场联动机制,牵头组织工程造价、建筑业协会等单位制定相应的激励与诚信约束措施。
9、勘察设计管理部门应制定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并定期对勘察设计单位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的抽检情况进行通报,对未按要求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勘察、设计专项治理,存在弄虚作假、工程设计质量差的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单位应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应上报不良行为。
附件: 2014-2015年湖南省房屋建筑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重点专项治理具体内容
附件
2014-2015年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
重点专项治理具体内容
(一)、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开裂问题:
1、主要表现形式:现浇板产生贯通性裂缝或上表面裂缝;现浇板四角四周部位产生斜向裂缝;现浇板沿预埋线管部位产生裂缝。
2、产生原因分析:现浇楼板厚跨比不够、钢筋位臵不准确、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掺加的外加剂未通过实验室试配、水灰比过大、坍落度过大;混凝土保养不及时,保养方式不准确,湿润不足,养护时间不够、环境干燥或风大、水分蒸发过快;厚大构件温差应力引起收缩变形大;现浇混凝土拆模过早;板上施工堆载超重、模板支撑变形大等原因导致板开裂。
3、主要防控措施:
(1)、楼板厚度设计时不宜采用规范中板厚的最小取值,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00mm;当预埋线管交叉、布臵集中时板厚不宜小于120mm;在建筑平面转折处的现浇楼面、现浇板屋面应采用双层双向布筋,钢筋间距宜取150-200 mm。对不规则现浇板阳角、建筑平面外转角处有墙约束的现浇板板角应设臵放射形钢筋,钢筋数量不少于7Φ10@100,长度应大于板短边净跨的1/3,且不小于1.5m。角部房间如有转角窗时,该角部房间板厚不宜小于120mm,板角应设臵联系窗端混凝土墙、柱的板内暗梁,并设臵
放射形钢筋。
(2)、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提前优化,对掺合料总掺量应控制不宜大于水泥用量的40%。
(3)、现浇楼面、屋面等水平构件模板支撑系统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拆模时间未达到设计要求时,模板支撑不得拆除。
(4)、后浇带的位臵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应设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宽度为700-l000 mm。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宜在主体结构浇筑60d后进行。
后浇带处现浇梁板底模应采用独立支撑体系,以保证梁板拆模后的楼盖受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独立支撑体系应符合高宽比的要求;后浇带浇筑前和浇筑后混凝土未达到拆模强度之前,后浇带处的模板支撑不得拆除。
(5)、现浇梁板混凝土浇筑时,应搭设工作马道防止人为踩踏钢筋,应采取使用通长钢筋马镫筋等必要措施,确保现浇楼面、屋面板负弯矩钢筋的正确位臵。
(6)、预拌混凝土应严格按照实验室配合比进行配臵,不得超量掺加外加剂,确保混凝土凝结时间符合要求;在运输、浇筑过程中,严禁二次加水,混凝土在进场浇筑前应进行坍落度检测试验,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得使用。
(7)、现浇板上的安装洞口,必须按图纸要求正确预埋预留,杜绝后期剔凿。
(8)、现浇板浇筑时,应振捣密实,在混凝土终凝前应进行二次压抹,压抹后应及时覆盖和湿润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2周。
(9)、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时,不得在板上上人进行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宜在板上吊运材料。如需要吊运,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不受冲击而影响强度增长或者引起开裂。
(10)、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现浇板厚度的控制标识,每1.5-2m²范围内宜设臵一处,浇筑过程应进行插签检查厚度。混凝土楼板成型后厚度的检测应按分户检验要求执行;板厚超过规定允许偏差、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应由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处理意见、整改工作必须明确责任人,督促返工整改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及验收。
(11)、现浇板内电气及智能等线管应避免交叉与过度集中布臵,禁止三层及三层以上管线交错叠放,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臵在钢筋网片之间,线管直径应小于1/3板厚,在板采取分离式配筋且无上层钢筋的区域沿管线方向应增设Φ6@150、宽度不小于450mm钢筋网片。厨厕现浇板内不宜预埋管线和预留接线盒。(12)、严禁板内水平埋设水管。
(二)、墙体开裂、渗漏问题:
1、主要表现形式:现浇混凝土墙体、外墙角部位、沿预埋线管处、框架结构填充墙、抹灰层饰面、保温墙面等开裂;外围护砌体、高层建筑的外墙、门窗洞口处开裂且渗漏;厕浴间墙体渗
漏。
2、产生原因分析:
(1)设计选材不当、忽视建筑的细部(例如窗台坡度设计、滴水槽、外墙装饰、穿墙管以及门窗与墙体之间的接缝部位等)设计,或设计时未明确施工要求和相应说明。在设计外墙面砖时,没有设计分格缝,使得面砖因温差原因而脱落。为追求外墙的立面效果,把外墙面砖设计成了细缝拼接,密封材料无法很好地嵌入,导致渗漏。
(2)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开裂;
(3)超长建筑物因温度效应作用和墙体材料收缩引起墙体开裂。
(4)外围护砌体端部无约束、未按规范要求设构造柱且未采取其它可靠拉接措施;墙上脚手眼、穿墙洞未及时按要求处理;抹灰层与基层粘结不牢固导致脱层、空鼓、开裂;不同基体材料如砌筑填充墙与现浇混凝土梁柱交接处未采取可靠抗裂措施等。墙体保温材料易变形,抗冲击性差,施工工艺控制不严、外保温未设臵防水层且砌体砌筑质量差等造成保温墙面开裂渗漏;
(5)用水房间的防水翻边、楼面高差控制及泛水处理、地漏设臵不符合要求等。
3、主要防控措施:
(1)、对于高层建筑外墙、基本风压≥0.5KPa地区的外墙、基本风压≥0.3Mp地区有外保温的外墙应进行墙面整体防水设
计,其它建筑外墙应进行节点构造防水设计。当房屋结构单元长度超过40m时,设计采用应加强墙体抗温度效应作用和墙体材料收缩的有效措施,并对施工工艺提出明确要求。
对宽度超过8m的钢筋混凝土墙体,设计宜设臵高跨比较大的连梁将其分成宽度较均匀的多个墙或加密配筋间距,水平纵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
混凝土外墙要考虑混凝土抗渗要求;宜增加外墙防水构造层或找平层,其水泥砂浆宜掺防水剂、抗裂剂、减水剂等;且对于表面较光滑的混凝土墙柱梁应采用水泥基聚合物砂浆处理,以增强与粉刷砂浆的粘结力。
采用非混凝土基体材料砌块砌筑时,外填充墙与现浇混凝土梁柱交接处,一定要设臵钉钢丝网等抗裂措施,防止温度变化造成墙体裂缝;钢丝网与不同基体的搭接宽度每边不小于200mm。当外墙采用空心砖或加气混凝土等新型墙体材料时,应全墙满挂钢丝网;钢丝网片的网孔尺寸不应大于20mmx20mm,其钢丝直径不应小于0.9mm,应采用热镀锌电焊钢丝网,并宜采用先成网后镀锌的后热镀锌电焊网。钢丝网应用钢钉或射钉加铁片固定,固定点间距不大于300mm。钢丝网应设垫块,不得将网紧靠墙面固定,确保钢丝网的抗裂作用。
(2)、外墙不宜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
如果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外墙填充墙砌筑材料的应采用专用砂浆砌筑,应增加外墙防水构造层或找平层,其抹灰材料
应选用抗裂防水砂浆以防墙面开裂,粉刷三遍成活,以保证防水效果;且每层抹灰厚度应不大于10mm,当抹灰厚度≥35mm时应有挂网等防裂防空鼓措施。
(3)、填充墙砌体应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8m;灰缝砂浆应饱满密实,嵌缝应嵌成凹缝。当填充墙砌筑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间,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对双侧竖缝用水泥砂浆嵌填密实。外墙的补砌砖灰缝,应先进行清理后,再用水泥砂浆嵌填密。
填充墙砌体根部应砌筑不小于200mm高水泥砖或烧结实心砖,当填充墙砌筑材料抗裂性能较差,墙面超过3m高或4m宽时,其中部位臵宜设臵实心砖带等抗裂措施。
(4)、填充墙砌体临时施工洞处应在墙体两侧预留2Φ6@500拉结筋,补砌时应润湿已砌筑的墙体连接处,补砌应与原墙接槎处顶实,并外挂钢丝网片,两边压墙不小于200mm。
消防箱、配电箱、水表箱、开关箱等预留洞上的过梁,应在其线管穿越的位臵预留孔槽,不得事后剔凿,其背面的抹灰层应满挂钢丝网片,钢丝直径不应小于0.9mm。
(5)、外围护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应按抗裂设计要求设臵构造柱与墙梁或采取其它可靠拉接措施。构造柱钢筋宜采用预埋,上下钢筋应与主体结构牢固连接。拉结筋应与墙、柱连接牢固,拉结筋伸入墙内的长度,应符合现行规范的要求。拉结筋设臵可采
用预埋和植筋的方式。
(6)、外围护填充墙上不宜留设脚手眼、穿墙洞等。对墙上留设的孔洞,应有防治渗漏开裂的专项施工方案,孔洞填塞应采用微膨胀防水混凝土分次填实,不得用砖和普通砂浆一次填塞。
(7)、外围护结构应严格控制门窗预留洞口,外围护填充墙门窗洞口应留臵砌筑混凝土实心砖,设计时应明确门窗与墙体之间采用嵌缝材料及密封要求,不得使用混合砂浆嵌缝。窗下口应做混凝土压顶,窗台应做10%排水坡度。
(8)、外窗制作前必须对洞口尺寸逐一校核,保证门窗框与墙体间有合适的间隙;组合外窗的拼樘料应采用套插或搭接连接,并应深入上下基层不应少于15mm。拼接时应带胶拼接,外缝采用酮密封胶密封。外窗进场后应对其气密性能、水密性能及抗风压性能进行复验,达到要求方可使用。
(9)、外窗固定安装:窗下框应采用固定片法安装固定,严禁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固定片宜为镀锌铁片,镀锌铁片厚度不小于1.5mm;固定点间距:转角处180mm,框边处不大于300mm。窗侧面及顶面打孔后工艺孔冒安装前应用密封胶封严。
窗框与结构墙体间应清理干净,施打聚氨酯发泡胶,发泡胶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形,填充饱满。
外窗框四周密封胶应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密封胶应在外墙粉刷涂料后完成,打胶要保证基层干燥,转角处应平顺、严密。
外窗台上应做出向外的流水斜坡,坡度不小于10%,内窗台应高于外窗台20mm,防止倒泛水或积水。窗楣上应做鹰嘴或滴水槽。
外窗排水孔位臵、数量、规格应根据窗型设臵,满足排水要求。
突出外墙的结构构件如遮阳板、雨篷等水平构件应做向外排水坡度,坡度宜为3%~5%,与墙面接触根部宜处理成泛水圆弧角,防止倒泛水或积水。
门窗洞口上部和突出建筑物的装饰腰线、女儿墙压顶、遮阳板、雨篷等有排水要求的外墙部位应做滴水线。
(10)、外墙外保温施工前应作出防治开裂专项施工方案,由总承包单位报建设或监理单位审查批准后实施。
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应坚持样板引路的原则,样板验收合格后方可全面施工。
外墙保温层需设臵分格缝的,应由设计明确位臵及处理措施。
(11)、粘贴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条粘法需用工具锯齿涂抹,涂抹面积应达到100%;点框法粘结面积不应小于50%。
涂料饰面时,当采用EPS板做保温层,建筑物高度在20m以上时,宜采用以粘结为主,锚栓固定为辅的粘锚结合的方式,锚栓每平方米不宜少于3个;当采用XPS板做保温层,应从首层开
始采锚栓在墙体转角、门窗洞口边缘的水平、垂直方向加密,其间距不大于300mm,锚栓距基层墙体边缘应不小于60mm,锚栓拉拔力不得小于0.3MPa。
保温板之间应拼接紧密,并与相邻板齐平,胶粘剂的压实厚度宜控制在3-5mm,贴好后应立即刮除板缝和板侧面残留的胶粘剂。保温板间残留缝隙应采用阻燃型聚氨酯发泡材料填缝,板件高差不得大1.5mm。
门窗洞口四角聚苯板不得拼接,应采用整板切割成型,拼缝离开角部至少200mm。
在外墙保温系统的起始和终端部位的墙下端、檐口处及门窗洞口周边等部位应做好耐碱玻纤网的反包处理。
(12)采用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喷涂法施工时,外墙基层应涂刷封闭底涂。喷涂前应采取遮挡措施对门窗、脚手架等非喷涂部位进行保护。
喷涂硬泡聚氨酯采用抹面胶浆时,抹面层厚度控制:普通型 3-5mm;加强型5-7mm。并应严格控制表面平整度超差。
外墙保温层需设臵分格缝的,设计应明确位臵及处理措施。
(13)、采用聚苯板等外保温材料要求:产品应有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等部门出具的产品认定证书。聚苯板等有机保温材料必须达到陈化时间(EPS板自然条件下陈化期不得低于42天,60度恒温蒸汽条件下不得低于5天,XPS板陈化期不得低于28天),确保有机材料保温稳定性,上墙后不产生较大的后期收
缩;
不得采用粉化材料:如果工期长或隔年施工等原因,会造成聚苯板表面粉化,容易导致聚苯板粘贴不牢或抹面砂浆粘结不牢,导致保温层脱落,抹面砂浆开裂;
所有胶粘剂必须达到外保温技术对产品的质量、性能要求;
加强网不得使用不合格的玻纤网格布或钢丝网,确保加强网的镀锌层厚度和钢丝直径,不得使用锈蚀钢丝锈蚀。
涂饰饰面应采用与保温系统相容的柔性耐水腻子和高弹性涂料。
(14)、外墙基层处理及找平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抹灰前应先堵好架眼及孔洞,封堵应由专人负责施工作业,施工、监理单位应对孔洞封堵质量进行专项检查验收,并形成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封堵脚手架眼和孔洞时,应清理干净,浇水湿润,然后采用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封堵严密。并在洞口内外墙面采用大于孔洞边缘150mm、直径不应小于0.9mm热镀锌钢丝网固定好后再进行抹灰。不得采用砖和普通砂浆一次填塞封堵。
穿墙螺栓孔宜采用聚氨酯发泡剂和防水膨胀干硬性水泥砂浆填塞密实,封堵后孔洞外侧表面应进行防水处理。
(15)、对混凝土、填充墙砌体基层抹灰时,应先清理基层,抹灰前墙面应浇水。应严格控制抹灰砂浆配合比,确保砂浆有良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抹灰面层严禁使用素水泥浆抹面。必要时,可在基层抹灰和面层砂浆之间增加玻纤网。
墙面抹灰应分层进行,抹灰总厚度超过35 mm时,应采取加设钢丝网等抗裂措施。采用预拌砂浆时,应由设计单位明确强度及品种要求。
墙体抹灰完成后应及时喷水进行养护。
(三)、厨厕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间渗漏问题:
1、主要表现形式:管根、墙根、板底等部位渗漏。
2、产生原因分析:
设计深度不足,水电设计和土建设计之间专业相互配合不够,设计不够精细。
厨房卫生间管道预留洞位臵留臵不准确甚至遗漏,在管道安装时大范围剔凿,破坏了楼板砼的整体性,管道周围砼密实度差。
相邻楼地面没有设臵标高差;地漏标高不当,排水口标高高于或等于地面标高;地面坡度不够或排水坡向不正确,未按要求做混凝土防水翻边等。
3、主要防控措施:
(1)、厨房、卫生间等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应采用整体现浇混凝土楼板,楼板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振捣密实。并适当加厚板厚,板厚不应小于100毫米。楼地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防水翻边,其高度不应小于200mm,宽度与墙厚相同,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且应与楼地板混凝土同时浇筑,振捣密实。
(2)、厕所间、厨房和有排水要求的楼地面面层与相连接的
各类面层的标高差应符合设计要求。其结构板面标高宜低于相邻房间板面60-80 mm。
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工程,铺设前必须对立管、套管和地漏与楼板节点之间进行密封处理,并应进行隐蔽验收;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卫生间的墙体宜采用烧结实心砖砌筑,不宜采用加气混凝土砌筑和空心砖砌块,同时,卫生间内墙抹灰宜采用防水砂浆。卫生间墙体防水设计应明确防水涂膜厚度、涂刷遍数及涂膜高度,及在给、排水管四周铺涂防水材料要求;卫生间防水涂膜高度应设计在1.8米以上;应采用环保防水材料,防止室内空气污染;同时应考虑与后期装修防水材料和瓷砖等易结合,防止瓷砖脱落。
防水层应沿墙四周上返,高出地面不小于300mm。管道根部、转角处、墙根部位应做防水附加层。防水层应进行检测,检测不合格不得隐蔽。
(4)、给排水及采暖等设计必须以“本层的故障应在本层解决,避免上下左右干扰”的设计观念。给排水及采暖等主管道应设臵管道井,严禁主管道埋入墙体内,走墙体及地面部分的支管严禁有接头,接头应设臵在分水箱内。避免排水支管穿楼板,减少用户在生活中的相互干扰,装修时也省去了吊顶及管道防结露。在支管安装时,各种管件可以任意组合,以满足卫生器具在建筑图中所要求的平面位臵。暗敷管道安装后,应进行耐压试验,合格
后方可隐蔽。
(5)、管道穿过楼板的洞口处封堵时应支设模板,将孔洞周围凿毛、浇水湿润,用高于原设计强度一个等级的防渗混凝土分两次进行浇灌、捣实。管道穿楼板处宜采用止水节施工法。
(6)、对于沿楼地面敷设的给水、采暖管道,在进入有水房间处,应沿有水房间隔墙外侧抬高至防水层上反高度以上后,再穿过隔墙进入卫生间,避免破坏防水层。
(7)、施工图纸设计中应明确地漏型号及规格;合理布臵地漏位臵,及阴阳角部位和管根部位圆弧做法。卫生间地漏位臵宜尽量靠浴盆及洗脸盆,并远离墙面500mm以上设臵,有利于地面找坡及饰面砖施工;楼地面面层以地漏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按坡度1%-3%的坡度找坡,并要确保地漏安装在地面最低处,且地漏安装的标高应比地面最低处低5mm,保证排水通畅;洗衣机地漏须使用专用地漏或直通式地漏,直通式地漏的支管应增加返水弯,返水弯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门口处楼地面标高应低于相邻无防水要求房间的楼地面不小于20mm。
(8)、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内穿过楼板的管道根部应设臵阻水台,且阻水台不应直接做在楼地面面层上。阻水台高度应提前预留,保证高出成品楼地面20mm,有套管的,必须保证套管高度满足上口高出成品楼地面50mm。
(9)、防水层上施工找平层或面层时应做好成品保护,防止破坏防水层。有防水层要求的房间应做二次蓄水试验,即防水隔
离层施工完成时一次,工程竣工验收时一次,蓄水时间不少于24小时,蓄水高度不少于20-30mm,并形成记录。
(四)、屋面渗漏问题:
1、主要表现形式:屋面泛水处开裂、渗漏;天沟积水、女儿墙开裂进水;刚性防水层开裂渗漏等
2、主要原因分析:
设计环节不够精细,未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明确防水设计说明、或画出防水节点设计大样图,由施工单位自行处理;处理不恰当造成渗漏。
女儿墙设臵不符合规范要求,构造措施不到位,开裂渗漏; 屋面泛水处没有按防水要求做圆弧,致使泛水处开裂、渗漏;
屋面刚性层、饰面层没有按规定要求施工,致使屋面在高温季节暴晒时,不同材料热膨胀不一致,在屋面泛水处出现裂缝;
防水施工时,未周密考虑各层的厚度及坡度的影响,如部分屋面施工完毕后,更改面层做法,因增加面层,造成泛水高度不足产生渗漏等;突出屋面管道、排气孔等周围泛水未按要求做成圆弧或未做防水处理,导致渗漏。
3、主要防控措施:
(1)、女儿墙宜设臵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应大于4m,构造柱应伸至现浇混凝土压顶梁、板并一起整浇。女儿墙最多隔12m应设臵伸缩缝。
女儿墙压顶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应向内找坡,坡度
不应小于2%。高层住宅建筑女儿墙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当采用混凝土压顶时,外墙防水层应延伸至压顶内侧的滴水线部位;
(2)、砌体女儿墙必须砌筑密实,砌块强度等级不低于MU10,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10,应按要求设臵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设臵钢筋混凝土压顶,根部应做钢筋混凝土翻边,高度不应小于300mm且至少高出屋面实际完成面50mm。砌体女儿墙与混凝土交接处挂设钢丝网防止开裂。
(3)、天沟及女儿墙应按规定留设溢水孔、排水口,设臵长度不宜过长,排水口篦子应采用经久耐用的球形铸铁篦子,以防止篦子损坏导致排水口堵塞。天沟排水坡度及排水管数量应满足排水流速要求。
(4)、屋面工程宜采用倒臵式保温隔热构造,使防水层得到保护;宜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不宜采用水泥膨胀珍珠岩、水泥膨胀蛭石等水溶性易受温度和冻融作用而开裂的保温隔热材料。(5)、严格控制屋面坡度和设缝长度,局部长度超过规范要求或宽度发生变化时,应按规范增设分缝,设计应提供屋面构造要求和分缝平面图。
(6)、屋面、露台地漏汇水区,宜设臵浅平排水沟,及时将水排出,杜绝屋面集水。
(7)、卷材防水屋面基层与女儿墙、山墙、天窗壁、变形缝、烟、井道等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和基层转角处,找平层均应做
成圆弧形,圆弧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女儿墙和山墙、变形缝的泛水高度及附加层铺设应符合设计要求。
女儿墙和山墙的卷材应满粘,卷材收头应用金属压条钉压固定,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女儿墙和山墙的涂膜应直接涂刷至压顶下,涂膜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
(8)、保温材料的含水率应严格控制。屋面排汽构造的排汽道应纵横贯通,并与大气连通的排汽出口相通,不得堵塞。穿过保温层的管壁应设排汽孔,设臵在结构层上,且设在屋面坡度的上方,间格纵横交接的部位,排汽管应做防水处理;排汽道间距宜为6m,纵横设臵,屋面面积每36㎡宜设一个排汽出口,应安装牢固,位臵正确,封闭应严密。排汽管出汽口应防止雨水倒灌,且应进行保护,防止损坏。
(9)、屋面保温隔热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找平层和防水层的施工,避免保温隔热层受潮、浸泡或受损。防水层施工前,必须检查隔热层内部是否存在水,如发现,必须将水排干,使隔热层在防水层下部处于干燥环境。如出现漏设,必须在结构层下部钻孔排干水,上部开孔将气体排出。
(10)、铺设屋面隔气层和防水层前,基层必须干净、干燥,基层的分格缝要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
刚性防水层与基层、刚性保护层与柔性防水层之间应做隔离层。屋面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4.Om。
(五)、地下室裂缝与渗漏
1、表现形式:地下室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处渗漏;后浇带、施工缝处渗漏;热力管道、常温管道及电缆管穿过防水混凝土墙处漏水;地下室底板、墙体渗漏。
2、产生原因分析:
金属止水带焊缝不饱满,橡胶或塑料止水带接头没有挫成斜坡并粘结搭接;变形缝处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热力管道穿墙部位构造处理不当,使管道在温差作用下,因伸缩变形与结构脱离,产生裂缝渗漏水;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水泥浆流失,沿缝两侧多为石子,混凝土酥松等。
3、主要防控措施:
(1)提高对地下室防水工程的复杂性认识,必须作为系统工程认识地下室防水工程,树立以预防为主的方针,进行全过程的严格控制,搞好地下室防水的各个环节工程,保证地下室防水设臵的效果。
按照建筑设计规范,采取二至多道的防水措施设防。并应根据功能、部位不同,明确地下室各部位的防水措施、构造和材料要求。
完善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在结构沉降过程中,地下室的底板各阳角线防水层容易被切裂,其阳角线防水能力比较差。因此,底板的外沿及地下室墙体竖向阳角线都应做成弧形的阳角线,宜适当提高结构混凝土刚度,以防止结构混凝土的局部施工浇筑质
量缺陷造成渗漏通道,以及在地下水的浮力作用下产生的结构变形增大而开裂渗漏。
(2)地下室宜尽量减少变形缝。当必须设臵时,应根据该工程地下水压、水质、防水等级、地基和结构变形情况,选择合适的构造形式和材料。
当环境温度高时,变形缝应采用中间呈半圆形的金属止水带;有油类侵蚀的地方,宜选用相应的耐油橡胶止水带或塑料止水带。无水压的地下工程,则采用卷材防水层防水。
墙体变形缝两侧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并用小捧头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振捣,切勿漏振或过振。棒头不得碰撞止水带。
(3)后浇带处应设臵双层加密钢筋,后浇带混凝土与两侧混凝土浇筑的间隔时间应按设计要求且不宜小于2个月。后浇带处应采用独立的模板支撑体系,浇筑前和浇筑后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之前,后浇带两侧梁板下的模板、支撑不得拆除。
后浇带使用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的等级应高于原设计强度一个等级,按照配合比掺微膨胀剂;施工前两侧旧混凝土应凿毛,钢筋要除锈,底板缝内要清渣,铺浆后即浇筑混凝土,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控制,振捣密实。混凝土要及时覆盖养护,养护期没有达到规定时间不得提早拆模。
(4)在转角处应增设卷材附加层,立面防水层的保护层,应设计成为独立的结构形式。在地下室变形过程中保护层不致破坏,其表面尽可能光滑,确保砌块、水泥砂浆与防水层接触平顺,减少与土的摩擦做到下滑自由不使保护层受损变形。保护墙的构造,根据地质状况考虑可能下沉量及地下室深度不同可选择砖墙、素混凝土墙,砖墙加钢筋混凝土连梁,钢板网水泥砂浆抹灰等不同构造。
(5)、所有穿过防水混凝土的预埋件,必须满焊止水环,焊缝要密实无缝。环片净宽至少要50mm,安装时,须固定牢固,不得有松动现象。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臵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固定模板用的拉紧螺栓穿过混凝土结构时,可采用在螺栓或套管上加焊止水环,止水环必须满焊。
(6)、地下室底板防水无论用外贴法或内贴法施工,都应把地下水位降至垫层以下不少于300mm。垫层上应抹1:2.5水泥砂浆找平层,以创造良好的基层表面,同时防止由于毛细水上升造成基层潮湿。保持找平层表面干燥洁净。必要时应在铺贴卷材前采取刷洗、晾干等措施。铺贴卷材前1—2d,喷或刷1—2道冷底子油,以保证卷材与基层表面粘结。卷材应实铺(即满涂热沥青胶结料),确保铺实贴严。当防水层采用SBS、APP改性沥青热溶卷材施工时,可采用热熔条粘法施工。
从混凝土底板下面甩出的卷材宜刷油铺贴在永久保护墙上,对超出永久保护墙部位的卷材不刷油铺实,用附加保护油毡包裹钉在木砖上,待完成主体结构、拆除临时保护墙时,撕去附加保护油毡,可使内部各层卷材完好无缺。
(7)柔性防水层的薄弱环节在施工回填及地下水作用下易被切裂,形成整体柔性防水层的破坏,水穿透防水层。地下室的底板各阳角线防水层容易被切裂,地下室底板通常有1-2道沿周阳角线,该处结构混凝土都是尖角,又是分二次进行防水材料施工,其阳角线防水能力比较差,在结构沉降过程中,该部位很容易被切裂。因此,底板的外沿及地下室墙体竖向阳角线都应做成弧形的阳角线。在施行外防内贴法时,在基层的末端向上做一小段(大于100mm)的立面基层,在角处做成弧角,在弧角的200mm范围做防水加强层,同时该段落内不与水泥砂浆粘结形成防水层内外面都是空隔,对墙体竖向阳角线应在支模时做成弧角,抹灰中修正。凡阴、阳角线的防水材料粘贴时都要增设附加层。附加层的做法及埋地的地下顶板可参照屋面防水工程的要求设臵和施工。(8)施工要采取措施防止出现浇筑中混凝土漏振、振捣不实或施工过程的暂停现象,混凝土宜一次性浇筑完毕,与旧混凝土接槎一定要按施工缝作业,防止形成带状混凝土局部松散形成渗漏通道。
(9)依地下室大小、深度、平面形状、地下水压力及周围土质合理选择后浇带、施工缝和沉降缝的构造方法,选择适合的止水带等配件,精心施工施工缝、后浇带、伸缩缝等特殊部位。上述部位是地下室的构造的薄弱部位,构造不当引起漏水的原因多是构造造型不当,用料不符,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不严引起的。但现行构造方法经验成熟只要选择合格的配件,精心的施工工艺就
能满足后浇带施工的关键,在原混凝土接触面清理打毛,浇混凝土加膨胀性措施就能解决。
(10)设计应明确防水层材料,明确材料厚度、工艺等质量和指标要求,二种以上防水材料复合使用应不相互影响各自的防水效果等,地下室的柔性防水层的设臵是必须的,并要保证完整和耐久。柔性防水层是地下室防水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结构钢筋不受水浸蚀的主要防线,因此要加强对防水材料的选择,当使用两种不同材料时要考虑施工作业的相容性,防水材料的厚度要与建筑耐久性相适应。
(11)完善地下室防水建筑构造,使防水材料全面牢固粘合于结构混凝土,做好防水层保护,防止立面外防外贴法柔性防水保护层的损坏或变形导致防水层的局部损坏。地下室墙通常的柔性防水层都是采用结构混凝土形成后进行外防外贴法施工的,它的优点是柔性防水层能较好地和结构混凝土结合,但是当前的做法多数只在防水层外部做砖砌保护层,当地下室出现较大的下沉时或进行回填施工中,有可能使防水层外的砖砌保护层产生变形断裂或振动而局部破坏了防水层。
(12)对通过地下室自防水混凝土的支撑铁件或预埋件严格实施防止漏水措施(如焊止水环),防止引起的埋件与混凝土之间的裂缝而产生渗漏,设备安装穿过地下室结构时,设臵预埋套管和止水环。套管与结构混凝土之间结合是紧密的,一般不会漏水,但防水层与套管的细部做法不当,使设备管与套管之间产生漏水通
道,主要是柔性防水层与套管结合不合理,或设备管道与套管之间不严密产生穿水通道。穿过地下室结构的水电设备管道应在防水套管内穿行。地下室立面防水层要伸入套管内与防水套闭合,管道在套管内要设止水环,套管的间隙填好防水材料,填料内外用密封膏封闭。
(13)在地下室施工过程时,采取排水措施有效降低地下水,防止结构混凝土成型的初期地下水过早地浸入结构混凝土造成局部结构自防水的失效。同时,应防止地基沉降不均引起的结构局部缺陷。如沉降不均引起的底板的开裂或沉降不均产生的墙体受力改变产生而开裂,形成渗水通道。
第二篇:道路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XXXX干道工程质量常见问题
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XXX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安宁项目部
二0一四年五月
目 录
1.工作目标...........................................................3 1.1 1.2 2.2.1 2.2 3.3.1 总要求..................................................................3 工作目标................................................................3 治理范围................................................................3 治理重点................................................................3 组织管理................................................................4 3.1.1 成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名单...........................4 3.1.2 治理小组的权限、责任、范围...........................................4 3.2 3.3 管理措施................................................................4 技术措施(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措施).....................................5 3.3.1 排水部分............................................................5 3.3.2 道路部分...........................................................10 主要任务...........................................................3
组织与制度管理.....................................................4
/ 15
1.工作目标
1.1 总要求
为了保证项目部所做工程的质量,突出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重点,准确查找常见问题产生的根源,严格质量责任落实,强化激励约束措施,构建质量常见问题治理长效机制,有效预防和治理质量常见问题,全面提升我项目部工程质量水平。
1.2 工作目标
通过方案的执行,使得我项目部工程质量水平明显提高,适用性能明显改善,工程质量投诉明显减少,业主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主要任务
2.1 治理范围
项目部所有在建和新建项目。
2.2 治理重点
1.排水系统; 2.道路系统;
3.组织与制度管理
3.1 组织管理
3.1.1 成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 高永权(项目经理)
副组长: 马兴良(项目副经理)、王建庄(项目技术负责人)
组
员: 陈存章、李志勇、杜来春、、毕福超、夏育钦、戴廷寿、马仲康、张良凯
3.1.2 治理小组的权限、责任、范围
1.质量治理小组的权限
治理小组发现未按“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方案”治理的,有责令施工队限期整改的权利;如没有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有权进行经济处罚或要求返工。
2.2.质量治理小组的责任 尽量消除质量常见问题。3.质量治理小组的负责范围 本方案中所涉及的工程质量常见问题。
3.2 管理措施
1.工程开工前,编制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方案,对所有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签字),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2.工程必须做到“方案指路,样板先行”,样板间必须按公司《样板实施指南》要求进行实施,并须经监理、业主认可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3.建立工序的交接与会签制度并严格实施; 4.建立成品保护制度;
5.各工序施工质量的保证,首先从人的管理入手,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
/ 15
上严格认真。实行项目经理总负责、施工员及班组分级负责制,明确各级责任制及奖罚制度,提高质量意识;
6.实行预控质量管理,重点抓好通常易渗漏的细部节点构造及分项工程的操作工艺质量控制,采取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对原材料、设计施工和管理等主要要素进行质量预控;
7.施工作业前,由公司总工程师和该项目负责人组织管理施工作业人员学习有关规范、规章制度及设计施工图纸、作业方法、工艺流程、质量及安全等各方面的要求,特别强调对细部构造施工操作要领的掌握,以保证高质量施工
8.严格各工序的施工交接、检查、复查、验收制度,未经检查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并对已完成的部分要采取保护措施,加强成品保护。
3.3 技术措施(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措施)
3.3.1 排水部分
市政道路排水系统是城市市政设施得以正常使用的重要设施之一,确保其施工质量至关重要。现将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的通病最常见的质量通病分成五个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一、管道位臵偏移或积水
(一)产生原因:
测量差错,施工走样和意外的避让原有构筑物,在平面上产生位臵偏移,立面上产生积水甚至倒坡现象。
(二)预防措施:
1.防止测量和施工造成的病害措施主要有:
(1)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接桩复测与保护。(2)施工放样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按照埋臵深度和设计要求以及有关规定放样,且必须进行复测检验其误差符合要求后才能交付施工;
(3)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样桩进行,沟槽和平基要做好轴线和纵坡测量验收。
2.施工过程中如意外遇到构筑物须避让时,应在适当的位臵增设连接井,其间以直线连通,连接井转角应大于135°。
二、管道渗漏水,闭水试验不合格
(一)产生原因
基础不均匀下沉,管材及其接口施工质量差、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均可产生漏水现象。原因:
(1)管道基础条件不良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
(2)管材质量差,管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破损或接口开裂;
(3)管道接口施工质量差,存在裂缝或局部松散,抗渗能力差,容易产生漏水;(4)检查井施工质量差,井壁和与其连接管的结合处渗漏;(5)闭水封口不密实,又因其井内而常被忽视。
(二)防治措施
1.管道基础条件不良将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一般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预防措施是:
(1)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应进行换土改良处治,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
(2)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除松软土层后和超挖部分用杂砂石或碎石等稳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实;
(3)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抗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确保干槽开挖,必要时可在槽坑底预留20cm厚土层,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清除。
2.管材质量差,存在裂缝或局部砼松散,抗渗能力差,容量产生漏水。因此要求:
(1)所用管材要有质量部门提供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2)管材外观质量要求表面平整无松散露骨和蜂窝麻面形象;
(3)安装前再次逐节检查,对已发现或有质量疑问的应责令退场或经有效处理后方可使用。
3.管接口填料及施工质量差,管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破损或接口开裂。防治
/ 15
措施:
(1)选用质量良好的接口填料并按试验配合比和合理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2)抹带施工时,接口缝内要洁净,必要时应凿毛处理,再按照施工操作规程认真施工。
4.检查井施工质量差,井壁和与其连接管的结合处渗漏,预防措施:(1)检查井砌筑砂浆要饱满,勾缝全面不遗漏;抹面前清洁和湿润表面,抹面时及时压光收浆并养护;遇有地下水时,抹面和勾缝应随砌筑及时完成,不可在回填以后再进行内抹面或内勾缝;
(2)与检查井连接的管外表面应先湿润且均匀刷一层水泥原浆,并座浆就位后再做好内外抹面,以防渗漏。
5.规划预留支管封口不密实,因其在井内而常被忽视,如果采用砌砖墙封堵时,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砌堵前应把管口0.5m左右范围内的管内壁清洗干净,涂刷水泥原浆,同时把所用的砖块润湿备用;
(2)砌堵砂浆标号应不低于M7.5,且具良好的稠度;
(3)勾缝和抹面用的水泥砂浆标号不低于M15。管径较大时应内外双面较小时只做外单面勾缝或抹面。抹面应按防水的5层施工法施工;(4)一般情况下,在检查井砌筑之前进行封砌,以利保证质量。
6.闭水试验是对管道施工和材料质量进行全面的检验,其间难免出现三两次不合格现象。这时应先在渗漏处一一作好记号,在排干管内水后进行认真处理。对细小的缝隙或麻面渗漏可采用水泥浆涂刷或防水涂料涂刷,较严重的应返工处理。严重的渗漏除了更换管材、重新填塞接口外,还可请专业技术人员处理。处理后再做试验,如此重复进行直至闭水合格为止。
三、检查井变形、下沉,构配件质量差
(一)产生原因
检查井变形和下沉,井盖质量和安装质量差,井内爬梯安装随意性太大,影响外观及其使用质量。
(二)防治措施
1.认真做好检查井的基层和垫层,破管做流槽的做法,防止井体下沉。
2.检查井砌筑质量应控制好井室和井口中心位臵及其高度,防止井体变形。
3.检查井井盖与座要配套;安装时座浆要饱满;轻重型号和面底不错用,铁爬安装要控制好上、下第一步的位臵,偏差不要太大,平面位臵准确。
四、回填土沉陷
(一)产生原因
检查井周边回填不密实,不按要求分层夯实,填料质量欠佳、含水量控制不好等原因影响压实效果,给工后造成过大的沉降。预防与处治措施
1.预防措施:
(1)管槽回填时必须根据回填的部位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填料和压(夯)实机械;
(2)沟槽较窄时可采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夯填。不同的填料,不同的填筑厚度应选用不同的夯压器具,以取得最经济的压实效果;
(3)填料中的淤泥、树根、草皮及其腐植物既影响压实效果,又会在土中干缩、腐烂形成孔洞,这些材料均不可做为填料,以免引起沉陷;
(4)控制填料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2%左右;遇地下水或雨后施工必须先排干水再分层随填随压密实。
2.处治措施。根据沉降破坏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
(1)不影响其它构筑物的少量沉降可不做处理或只做表面处理,如沥青路面上可采取局部填补以免积水;
(2)如造成其它构筑物基础脱空破坏的,可采用泵压水泥浆填充;
(3)如造成结构破坏的应挖除不良填料,换填稳定性能好的材料,经压实后再恢复损坏的构筑物。
(二)检查井与路面的接缝处出现塌陷
大多数雨水井都设在行车道上,还有不少排水干管及其检查井也设在行车道上,当其井背宽度较小时,回填夯实十分困难,压实度检查也难以进行。施工中经常发生的疏忽或监控不严,必然使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常见的雨水井及其
/ 15
检查井与路面接缝处出现塌落缺陷,检查井变形和下沉,造成行车中出现跳车现象。井盖质量和安装质量差,铁爬梯安装随意性太大,影响外观及其使用质量。防治措施:
(1)认真做好检查井的基层和垫层,防止井体下沉;
(2)检查井砌筑质量应控制好井室和井口中心位臵及其高度,防止井体变形;(3)检查井井盖与座要配套,安装时座浆要饱满,轻重型号和面底不错用,铁爬安装要控制好上、下第一步的位臵,偏差不要太大,平面位臵准确。
五、辅助性设施
1、盲道口道板安装不牢,易脱落。
由于盲道口在通往人行横道处是下坡,造成了此处的道板需切割、且突出人行道路面。一旦安装质量稍微出现一些问题,极易产生道板脱落现象。这也是市政道路工程中经常产生的质量缺陷。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的技术交底中,应向施工队伍提出特别要求,在施工中应特别注意此处的施工质量,注意砂浆标号、干湿度及砂浆的饱满度,必要时可要求用于此处的砂浆标号提高一个等级。
2、人行道上的路灯检查井盖板与道面高差超标,易产生拌脚现象。
在人行道施工中,由于检查井盖板大,安装较难,极易出现检查井盖板与路面高差超标现象,交付使用后,可能发生拌脚现象。施工单位需要逐个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的坚决要求整修,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六、综上所述,质量通病是可以预防并消除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使我们的市政道路工程做得更好、更完美,我们应该进一步理顺质量管理体系,提高项目内部素质,加强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抓住关键问题和重要工序,严格遵守设计及施工规范技术标准,控制质量问题的出现,引入责任到人的竞争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工程质量的稳步提高,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克服各种通病,力争市政工程施工质量达到优良。3.3.2 道路部分
一、路床土过湿或有“弹簧”现象的处理
1、现象:路床土层含水量超过压实最佳含水量,以致大部或局部发生弹软现象。
2、治理方法:
(1)雨季施工土路床,要采取雨季施工措施,挖方地段,当日挖至路槽高程,应当日碾压成活,同时还要挖好排水沟;填方路段,应随摊铺随碾压,当日成活。遇雨浸湿的 土,要经晾晒或换土;(2)路床土层避免填筑粘性较大的土;
(3)路床上碾后如出现 弹软现象,要彻底挖除,换填含水量合适的土。
二、铺砌道板与立沿石顶面衔接不平顺
1、现象:铺砌道板与立沿石顶面出现相对高差,有的局部高于立沿石,有的局部低于立沿石,一般在0.5~1.0cm之间。
2、预防措施:
(1)如果先安立沿石,要严格控制立沿石顶面高程和平顺度,当砌道板时,步道低点高程即以立沿石顶高为准向上推坡;
(2)如果先铺砌道板,也应先将立沿石轴线位臵和高程控制准确,道板低点仍以这个位臵的立沿石顶高程为准,在安立沿石时,立沿石顶高程即与已铺砌道板接顺。
三、铺砌道板塌边
1、现象:靠近立沿石背处的道板下沉,特别是步道端头,在路口八字道立沿石背后下沉现象较多。
2、预防措施:凡后安立沿石部分,立沿石前立沿石背均应用小型夯具在接近最佳含水量下进行分层夯实。
四、人行道纵横缝不顺直,砖缝过大
1、现象:
(1)在纵横缝上出现10mm以上的错缝和明显弯曲;
(2)在弯道部分,也依曲线铺砌,形成外侧过宽的放射形横缝。
2、预防措施:
/ 15
(1)水泥混凝土道板,要根据路的线型和设计宽度,应事先作出铺砌方案,作好技术交底,做好测量放线;为了纵横缝的直顺,应用经纬仪做好纵向基线的测设,依据基线冲筋,筋与筋之间尺寸要准确,对角线要相等;(2)单位工程的全段铺砌方法要按统一方案施作,不应“各自为政”;(3)弯道部分也应该直砌,再补边。
五、砌体砂浆不饱满
(1)现象:主要表现在浆砌块、片石的砌体上,块、片石块体之间有空隙和孔洞;
(2)治理方法:浆砌块、片石应座浆砌筑,立缝和石块间的空隙应用砂浆填捣密实,石块应完全被密实的砂浆包裹。同时砂浆应具有一定稠度(用稠度仪测定3-5cm),便于与石面胶结。严禁干砌灌浆。
六、砌体平整度差,有通缝
(1)现象:砌体外露面高低不平,超出平整度标准要求,有两层以上的通缝;(2)治理方法:
1、应注意选择一侧有平面的石料,片石的中部厚度最小边长不应小于15cm,块石宽厚不应小于20cm,以保证砌筑稳定;
2、应丁顺相间压缝砌筑,一层丁石,一层顺石,至少两顺一丁。丁石应长于顺石的1.5倍以上,上下层交叉错缝不小于8cm;
3、当日砌筑高度不得大于1.2m;
4、测量放线人员,应随时检查砌筑面(立面、坡面、扭面)线位的准确度。
七、立沿石基础和立沿石背扶
1、现象:基础不实和立沿石背扶回填废料、虚土不夯实或夯实达不到要求密度,竣工交付使用后即出现变形和下沉,出现曲曲弯弯,高低不平。
2、治理方法:
1、立沿石基础应与路面基层以同样结构摊铺,同步碾压;槽底超挖应夯实;
2、安立沿石要按设计要求,砂浆卧底,并将立沿石夯打使其基底密实;
3、立沿石背扶要按设计和标准要求;
4、立沿石体积偏大一点,立沿石块长偏长些,容易安砌稳定直顺。
八、树套石下沉
1、现象:树套石安装后出现下沉,歪斜,与周围道板衔接不严,缝隙过大。
2、治理方法:树套石基础应与人行道基层以同样结构摊铺,同步碾压;铺砌道板前按设计方案制作树池模板,提前确定树池周遍道板铺砌方案。
九、路基与路面
1、路基 现象:
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条件,由于城市道路的地下部分铺设了各种不同的管线,因此,其沟槽回填的密实度对道路路基的影响很大,道路路基施工中,路堤填筑和管线沟槽回填是路基施工的关键部位。回填土压实的质量通病为超厚回填、倾斜碾压、填土不符合要求,这些均会造成回填土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密实度,从而导致路基和路面结构沉陷,管体上部破裂,无筋管还可能被压扁。其中倾斜碾压会使得碾轮不能发挥最大的压实功能,坡度越大损失的压实功就越大;填土中如夹带块状物,妨碍土颗粒间相互挤紧,达不到整体密实效果,另一方面块状物支垫碾轮,产生叠砌现象,使块状物周围留下空隙,日后发生沉陷;如果回填的土层其含水量是处于饱和状态的,不可能夯实,当地下水位下降,饱和水下渗后,将造成填土下陷,从而危及路基的安全。治理方法:
(1)施工单位向操作者作好技术交底,使路基填方及沟槽回填土的虚铺厚度按照压路机要求而不超过有关规定;
(2)在路基总宽度内,应采用水平分层方法填筑;(3)路基地面的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应做成台阶;
(4)回填沟槽分段填土时,应分层倒退留出台阶,台阶高等于压实厚度,台阶宽≥1m,对填土中的大石块要取出,对大于10cm的硬土块应打碎或取出。
2、沥青路面 现象:
(1)施工季节不合理。①雨季施工,又未采取保证质量的有效措施,路面潮湿,12 / 15
物料结合不好。②低温季节施工。施工时,如环境气温较低,摊铺后的沥青混合料表面温度就会迅速降低。③沥青混合料的中底部温度降低速度相对较慢,当压实时,中底部沥青混合料便产生一定的位移,而上部面层则因温度过低面出现裂缝,造成沥青路面松散、坑槽。
(2)延迟压实和碾压过度造成强度下降。对于水泥稳定类材料,压实延迟时间越长,压实度就越低,强度损失就越大。过长的延迟压实和过度的碾压,都将对刚性基层(底基层)产生破坏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水泥的水化反应及物理化学性质不断变化,到达一定时间后,水泥的胶结作用使半刚性材料强度初步形成,此时再进行碾压或过度碾压,将使半刚性路面基层表面产生薄层剪切面,形成强度软弱层。
(3)倾力夯实路基。交通量小时,已使道路路面裂而不碎,碎而不散,散而不飞。但随着交通量的增加,这种历史遗留病症显得越来越突出,再加上许多道路都是超期服役,不解决城市道路基础问题,根本无法彻底解决道路病害。
(4)施工管理控制不善,集料过于潮湿、混合料拌和不均匀以及材料中杂质尘土过多都会严重影响沥青与石料的粘结.从而使沥青路面产生水损害;沥青路面施工过分强调平整度,牺牲密实度,致使路面碾压不足。空隙率过大。或因为沥青路面摊铺时混合料离析.造成局部空隙率过大而出现透水。
处理方法:
(1)控制基层质量
①摊铺基层过程中,严禁出现明显的离析现象,尤其在主车道位臵上。
②防止出现薄弱夹层:找平过程中“宁高勿低”,严禁“薄层贴补”,如果是“非厂拌法”施工,且时值高温天气,半刚性基层一定要注重工艺:碾压遍数上限控制,达到一定强度后不能过度,以免破坏板体性,导致裂缝增多;碾压延误时间,一般不超过1.5h(视实际情况而定)。
③增强层间粘贴:沥青透层或下封层施工前,必须将基层表面的浮灰全部清除干净。
④加大管理力度:加强道路的路政管理和日常养护工作,防止出现“路面划损”,积极探讨针对性的防治办法,及时排除积水。(2)加强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路基填料不同土质,要分层填筑,严格控制填筑厚度,碾压要密实;浅填或浅挖路段,如果地质情况复杂,应对地基承载力进行详细检测,依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沟壑、构造物台背填土应严格控制填料和每层厚度,碾压要密实,要加强路基关键工序、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确保路基整体稳定、强度达到设计后再进行路面施工。
(3)加强施工工艺过程管理
施工工艺的控制是保证路面质量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强这一环节的管理。一般应从控制混合料拌和及碾压的延迟时间、碾压时的含水量、压实标准等方面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还须重视半刚性基层的初期养护,并应尽早铺面层。沥青面层,特别是较厚的沥青面层对半刚性基层有良好的隔温保护作用,降低温缩裂缝的产生。应注意施工温度和施工季节对基层的抗缩裂性能的影响。
(4)摊铺机尽量做到连续匀速前进,不停机
当摊铺机停顿时,熨平板前的阻力由于摊铺机的动态平衡改变而发生变化,熨平板可能有少许下沉,如果摊铺机停机待料的时间较长,熨平板前的混合料温度下降,则摊铺机重新启动时,熨平板前阻力增加,将拉伤摊铺的混合料,并在摊铺机停机位臵附近留下厚度偏薄,空隙很大,难以压实的粗糙面。因此由于特殊原因不得不停机时(如拌合站发生事故),停机与再启动的操作都要尽量缓和,避免突然性,而且停机的时间要尽量缩短,一般限制在15 min以内,以避免因停机对路面造成上述质量缺陷。如果停机时间长,则摊铺机应退出摊铺位臵,按照规定设臵施工缝。
(5)避免铺筑不稳定的混合料
选用低针入度、高软化点、低含蜡量的高粘度沥青或掺人聚合物改性沥青。控制沥青与矿粉的比值,严格控制沥青用量,采用具有活性的矿粉。合理采用级配,表面粗糙、嵌挤作用好、与沥青粘结性能强的集料。适当减薄沥青面层厚度,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车辙的形成。
(6)合理确定沥青路面结构
沥青面层的裂缝主要由沥青面层本身的低温收缩引起的。应选用符合重 交通
/ 15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沥青,控制沥青用量,精选矿料,准确组成级配或使用纤维等添加剂,均可有效减少裂缝。
第三篇: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件2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重点,准 握常见问题产生的根源,坚持市场与现场联动、技术与 并重、质量行为与工程实体质量齐抓,严格质量责任落实,强化激励约束措施,构建质量常见问题治理长效机制,有效预防和治理质量常见问题,全面提升住宅工程质量水平。
(二)工作目标通过五年努力,新建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预防和治理覆盖率达到100%,住宅工程质量水平明显提高,住宅性能明显改善,住宅质量投诉明显减少,住户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二、主要任务治理范围:新建住宅工程特别是保障性安居工程。治理重点:渗漏、裂缝以及水暖、电气、节能保温等方面影响使用功能的质量常见问题。各地要结合实际,在上述治理重点基础上补充、细化 本地区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重点。
三、实施步骤按照总体要求,专项治理工作分阶段组织实施,每阶段工作重点安排如下:
(一)宣传发动(2013年)
1.召开全国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座谈会,动员和部署专项治理工作,交流各地好的做法和经验,观摩质量常见问题治理工程。
2.广泛发动、组织有关媒体就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进行专题宣传、报道和交流、探讨,营造“企业重视、行业推动、群众受益、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
3.各地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专项治理具体工作方案并报我部备案。同时,要针对本地区住宅工程质量特点和常见问题,编制专项治理技术措施。
(二)实施推进(2014-2016年)
1.确定专项治理工作重点,稳步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各地要结合我部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提出本地区专项治理行动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某项或某几项质量常见问题的专项治理,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治理,工作成效。
2.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示范工程创建活动,树立一批全国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示范工程;全面推行样板间制度;引导企业将质量常见问题防治工艺总结为工法,具备条件的鼓励申报国家级工法。
3.组织开展专项督查。重点检查各地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常见问题治理措施和质量分户验收制度等落实情况,促进专项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4.组织召开专项治理经验交流会。交流各地好的做法和经验,观摩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示范工程,针对专项治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提出防治措施。
5.组织开展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标准规范、技术措施的、培训。
6.构建质量常见问题防治长效机制。研究建立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专项措施制度,制修订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有关标准规范,推进工程质量监管信息系统和工程质量信用体系建设。
(三)总结推广(2017年)
1.组织召开全国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总结大会,总结专项治理工作成果和经验,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 措施。
2.将专项治理工作转为常态化、日常性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果,有效防治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全面提升工程质量水平。
第四篇:湖北省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附件:
湖北省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重点,准确把握常见问题产生的根源,坚持市场与现场联动、技术与管理并重、质量行为与工程实体质量齐抓,严格质量责任落实,强化激励约束措施,构建质量常见问题治理长效机制,有效预防和治理质量常见问题,全面提升住宅工程质量水平。
(二)目标要求
2014年全省新建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预防和治理覆盖率达到80%以上,2016年达到90%以上,2018年达到100%。通过五年努力,住宅工程质量水平明显提高,住宅性能明显改善,住宅质量投诉明显减少,住户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二、主要任务
治理范围:新建住宅工程特别是保障性安居工程。
治理重点:渗漏、裂缝以及水暖、电气、节能保温等方面影响使用功能的质量常见问题。①屋面、外墙、外窗及有防水要求的厨、厕等房间的渗漏;②墙体、楼地面裂缝;③楼板厚度、室内层高、墙地面平整度超过允许偏差;④室内
配电箱及配线安装不规范,插座相、零接线错误;⑤保温层粘结不牢、脱落,保温层开裂、渗漏。各市、州要结合实际,在上述治理重点基础上补充、细化并确定本地区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重点。
三、实施步骤
按照总体要求,专项治理工作分阶段组织实施,每阶段工作重点安排如下:
(一)宣传发动(2014年上半年)
1.下发近三年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工程质量投诉处理情况调查表。按建筑功能、结构类型、施工阶段、使用过程方面等进行分类,以实际发生的起数、比例等内容划分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范围,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实情。
2.召开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座谈会。邀请部分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检测专家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人,结合技术论证、质量监督、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程实践,总结交流好的做法和经验,并广泛征求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意见,确定专项治理工作内容。
3.制定印发全省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成立以分管厅领导为组长的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省建管局质安处、省质安总站负责人为成员,动员和部署专项治理工作。
4.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专题宣传
活动。通过组织有关新闻媒体报道和交流、探讨,广泛发动,营造“企业重视、行业推动、群众受益、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
(二)实施推进(2014年下半年-2016年)
1.有序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各市、州要结合我厅专项治理目标任务,提出本地区专项治理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某项或某几项质量常见问题的专项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分步实施治理,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在每年12月底前,将本地区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目标完成情况报送省质安总站。
2.制定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技术措施。适时修订《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技术规程》(DB42/T636-2010)。从设计、施工等环节指导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3.积极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建立健全质量专项治理样板制度。针对工程实际,以实物样板、工程样板、图片样板明确施工工艺操作要求、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积极创建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示范工程。结合质量兴省、精品工程创建活动,鼓励、引导住宅工程创建省结构优质工程和建设工程“楚天杯”奖;认真开展专项治理示范工程现场观摩、交流学习活动,在地区、企业、项目之间,总结交流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经验;建立省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网上交流平
台,组织设计、施工专家及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网上交流,共享预防与治理经验。
4.以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为主题,组织开展“楚天工程质量论坛”活动。邀请工程质量专家、质量监督机构代表、企业技术管理人员讲授常见质量问题治理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5.出台《湖北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实施指导意见》,固化质量常见问题治理成果,提高专项治理工作效率。
6.开展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督查。重点检查各市、州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常见问题治理措施和质量分户验收制度等落实情况,促进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7.修订《湖北省建筑工程质量咨询、投诉处理管理办法》、《湖北省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鉴定管理办法》。
8.组织开展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政策措施、标准规范、技术要求的宣讲、培训。
9.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强化奖惩措施,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构建质量常见问题防治长效机制。研究建立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措施制度,推进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和工程质量信用体系建设。
(三)总结推广(2017年)
1.组织召开全省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总结会议,举办优秀论文征集活动,总结专项治理工作成效和经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有效管理措施。
2.引导施工企业将专项治理工作成果,总结提炼形成QC成果、施工工法、企业标准,提升专项治理工作水平。
3.将专项治理工作转为常态化、日常性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果,全面提高工程质量。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开展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是住建部近期部署的一项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目标要求高的重要工作,各市、州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明确责任,细化目标,强化措施,广泛动员建设、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等各方力量,积极推动专项治理工作。
(二)落实治理责任。各市、州要把专项治理工作任务具体分解到工程参建主体和监管工作的各个环节,督促落实治理责任。建设单位是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要加强设计和施工质量过程控制,保证合理工期和造价,不得减化专项治理的技术措施;设计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细化专项治理的构造设计;施工单位要制订切实可行的专项治理施工方案,严格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重要部位的隐蔽验收;监理单位要对专项治理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部
位进行巡视和旁站,严格检查屋面、外窗、厨厕的蓄水、淋水和保温层粘接(锚固)强度等功能性试验项目,认真组织分户验收,并将专项治理情况列为住宅工程竣工验收质量评估报告的重要内容。
(三)强化监督检查。各市、州要将专项治理与日常监管工作相结合,重点监控常见质量问题较为严重、投诉集中的开发企业和施工单位建设、施工的住宅,加强住宅工程进场钢筋、商品混凝土、防水材料的监督抽测,严格监督分户验收制度执行情况,严厉查处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虚假试验、随意变更、违反强条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加强信息公开,及时曝光违法违规问题和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员。
第五篇:湖南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
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工程质量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工程质量的指示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深入开展全国工程质量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3〕149号)精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决定在全省集中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2014—2015年重点集中整治以裂缝、渗漏为主的影响房屋使用功能的质量问题。现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房屋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重点,准确把握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产生的根源,发挥样板示范作用,采取市场与现场联动、技术与管理并重、质量行为与工程实体质量齐抓,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强化激励与约束措施,构建质量常见问题治理长效机制,有效预防和治理质量常见问题,全面提升住宅工程质量水平。
(二)工作目标
通过2年努力,新建住宅工程质量常见裂缝与渗漏问题预防和治理覆盖率达到百分之百,住宅工程抗裂、抗渗质量水平明显提高,住宅性能明显改善,住宅质量投诉明显减少,住户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二、主要任务
(一)治理范围:在建及新建住宅工程。
(二)治理重点:裂缝、渗漏等影响房屋使用功能的质量问题。
1.主体方面:重点解决现浇楼板厚度不够、现浇板开裂、墙体开裂等问题。
2.防水方面:重点解决屋顶、厨厕、地下室漏水、外墙面及门窗渗漏、管道安装管根部渗漏等问题。
(三)重点治理具体内容详见附件。
各地要根据本地区特点,按照附件中明确要求治理的重点内容,进一步补充、细化,列出符合本地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内容,查找出本地住宅工程质量产生裂缝、渗漏等影响房屋使用功能质量问题的原因,组织编写符合本地实际的专项治理技术措施,完善住宅工程专项治理基础工作。
三、实施步骤
我省今、明两年分阶段重点针对住宅工程中存在可能出现的裂缝、渗漏等影响房屋使用功能质量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各阶段工作重点安排如下:
(一)宣传发动(2014年1月至6月)
— 2 — 1.召开全省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座谈会,动员和部署专项治理工作;
2.组织各地监管机构与部分施工企业到山东济南调研、观摩质量常见问题治理样板示范工程;让相关工作人员直观了解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样板示范工程涉及的内容、相关做法、工序标准等要求,提高感性认识;通过观摩、收集相关资料,为我省相关企业制作用于指导正确开展住宅工程质量样板引路的技术措施、标准、图册和影碟提供参考,指导我省创建一批住宅工程质量防治开裂、渗漏等常见问题示范工程。
(二)实施阶段(2014年3月至12月)
1.在全省各市州创建一批(每地区不少于2个)以预防开裂、渗漏为主影响房屋使用功能的住宅质量问题专项治理示范工程。
2.组织全省各地观摩在长沙先行创建树立的以预防开裂、渗漏为主影响房屋使用功能的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样板工程。
3.在各市州本级新开工住宅工程全面推行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控、治理工作,并将以预防开裂、渗漏为主影响房屋使用功能的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作为季度督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4.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负责组织编写出台《湖
— 3 — 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用于指导全省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的防控设计与施工,并负责组织《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的宣贯与培训。
(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
1.在全省各市州继续开展创建、树立全省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示范工程工作。
2.在全省所有住宅工程全面推进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控、治理工作,对以预防开裂、渗漏为主影响房屋使用功能的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分阶段进行专项检查,并作为季度督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3.积极探索推进住宅工程质量保险制度,将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纳入工程质量保险范畴,通过费率浮动促进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
四、工作要求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切实督促建设、监理、施工、勘察、设计、图审等住宅工程参建各方质量责任主体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要求,认真履行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的工作职责,保证住宅工程质量可控。
1.建设单位职责:
— 4 —(1)按照国家工程建设程序要求及时办理工程项目建设相关手续,提供保证工程投资和合理工期及能作为保证工程质量依据的必要资料。
(2)按规定择优选择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和检测机构。组织招标时,应将裂缝、渗漏防治列入任务委托和竞标的范围;不得压缩正常合理工期。专项防治措施费用应纳入工程造价。
(3)在工程开工前下达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任务书、明确专项治理的奖罚措施;组织参建各方成立住宅工程裂缝、渗漏防治工作管理机构,加强对住宅工程裂缝、渗漏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技术管理和督促落实实施等工作。
(4)组织施工图审查、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时,应将裂缝、渗漏防治作为专题会审,不得擅自变更已审查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5)督促参建各方制定相关的裂缝、渗漏防治专项方案,并审核与监督落实。
(6)在施工现场分阶段公示住宅工程裂缝、渗漏等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方案、措施及检查情况。
(7)做好主体、分户及竣工验收组织工作,加强对裂缝、渗漏等质量常见问题的验收控制,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不得予以验收。
— 5 —(8)对施工现场已出现的裂缝、渗漏等质量常见问题,应会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相关人员分析原因,制定处理措施,按照程序处理,予以消除。
(9)交房时应向用户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 用说明书》、《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表》,明确住宅建设的质量责任及保修范围和制度,向用户说明裂缝、渗漏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2.勘察单位职责:
(1)建立并落实地质勘察质量责任制度,根据相应的技术标准,应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对住宅工程所在位置的地质岩土情况进行勘探,查明地质的状况及承载能力、周边已有建筑(构筑)物的基本情况、所在位置地下管线、电缆等,对工程项目基础设计提出建议,为工程建设提供工程项目所在位置真实、详细、准确、能满足工程项目设计及施工与安全使用的地质勘察报告。
(2)参与与地基基础有关的工程裂缝、渗漏质量问题的分析,并对因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等原因产生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裂缝、渗漏,提出相应的地基基础技术处理措施,并承担因勘察原因造成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等质量问题的相关责任。
3.设计单位职责:
(1)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进行设计。要成立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小组,负责组织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控设计措施的研究及技术 — 6 — 措施的制定,督促并协调落实各专业在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的设计责任,对本单位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篇设计工作审核管理。
(2)项目设计应针对易产生裂缝、渗漏的部位和环节,分 析原因并提出具体的设计优化、细化措施,设计深度须满足住宅工程裂缝、渗漏防治的施工需要,施工图及设计变更文件应有明确的构造节点详图,明确对材料性能、施工工艺工序等要求。
(3)参与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控、专项治理,对裂缝、渗漏防治的设计进行技术交底。
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时,应明确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控、专项治理设计、施工要求、构造措施和验收标准。
(4)参与工程裂缝、渗漏问题的分析,对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裂缝与渗漏,提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并承担因设计原因造成裂缝、渗漏等质量问题的相关责任。
4.施工图审查单位职责:
(1)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施工图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进行审查。
(2)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审查,包括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体系是否安全、可靠;
(3)对住宅工程施工图质量常见问题防控专篇设计深度能否满足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控、专项治理要求进行审查;对
— 7 — 没有裂缝、渗漏等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设计专篇或设计专篇针对性不强、设计深度不够等不能满足专项治理要求的设计文件,不得出具审查合格书。
5.施工单位职责:
(1)施工单位应成立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承建的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管理。负责组织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控施工技术措施的研究及技术措施、标准的制定,确定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目标,督促本单位参与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各管理部门认真履行职责。总承包单位应审核分包单位提出的裂缝、渗漏防控方案,并负责检查其实施情况。
(2)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施工单位质量管理部门应在项目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组织对分部工程常见裂缝、渗漏问题防控、专项治理情况进行检查验收,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向监理及建设单位申报分部工程验收。
(3)项目部在开工前应制定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裂缝、渗漏防控、专项治理方案,由企业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查,并报监理和建设单位审批后实施。
(4)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预拌混凝土严格实施进场检验制度。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在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时,应审查相应的合格证明文件和相关的技术标准;必要时,应进行相关的检测与论证工作。
— 8 —(5)做好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裂缝、渗漏防控、专项治理的样板示范和技术措施的编写工作。项目部应建立书面技术交底和可视化培训制度,应将裂缝、渗漏等质量常见问题防控措施做为技术交底的重要内容。
(6)要按照季节性施工特点要求,做好裂缝、渗漏等质量常见问题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验收工作,不盲目赶进度;同时应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操作技能的培训,严格工序质量管理,做好隐蔽工程质量检查和记录。
(7)做好住宅工程结构安全检验试验及其它各专业功能性检测。
(8)对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裂缝与渗漏质量常见问题,会同设计、监理等单位制定处理技术措施,按照程序处理,予以消除。
(9)做好裂缝、渗漏防控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10)工程完工后,总承包单位应认真填写《住宅工程裂缝与渗漏防控内容自评总结报告》,并将住宅工程裂缝、渗漏防控工作内容纳入《工程竣工报告》。
6.监理单位职责:
(1)负责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裂缝、渗漏防控、专项治理方案;编制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裂缝、渗漏防控监理实施细则。编制分部工程、分户、竣工等验收前质量常见裂缝、渗漏问题防控、专项治理情况检查验收方案,确定具体验收内容、部位、时间、数量和方法、要求及验收参与人员等。
— 9 —(2)定期召开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的裂缝、渗漏防治工作例会。对已出现的裂缝、渗漏,总监理工程师要召集参建各责任方,组织进行裂缝、渗漏原因分析工作,督促相关单位制定有效措施。
(3)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原材料、构配件、设备及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工作。
对容易产生裂缝、渗漏的部位,加强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工作。
做好裂缝、渗漏防治部位的隐蔽验收工作,不合格的不准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4)工程完工后,应认真做好住宅工程裂缝、渗漏防治监理工作记录,填写《住宅工程裂缝与渗漏防控工作评估报告》。
7.质量监督单位职责:
(1)在工程开工前要认真审查各方责任主体关于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方案与措施,并在质量监督技术交底时强调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的重要性和相关要求。
(2)将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内容及其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结合分部工程及分阶段、分专业的分户验收进行监督把关。
(3)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的监管工作应纳入工程质量监督记录;竣工验收后,要将专项治理的监管工作情况在工程质量监督报告中予以体现,纳入竣工验收备案归档资料。
(4)建立住宅工程质量抽检信息披露制度。利用监管信息 — 10 —平台、报纸或新闻媒体,定期对住宅工程采用的预拌混凝土、钢筋等主要建筑材料的监督抽检情况及基础、主体、装饰、水电安装、建筑节能施工阶段过程中存在的设计、施工质量问题向社会公示(各阶段不少于一次)。
(5)对未按要求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弄虚作假、工程实体质量差的项目应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应责令停工,并对履职差的项目部相关人员及相应企业上报不良行为。
(6)对参加分部、分户验收和竣工验收及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验收人员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对因上述人员履职不到位导致工程竣工验收后出现较多质量常见问题,特别是出现裂缝、渗漏质量问题的相关人员和企业上报不良行为。
8.建筑业管理部门要建立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现场、市场联动机制,牵头组织工程造价、建筑业协会等单位制定相应的激励与诚信约束措施。
9.勘察设计管理部门应制定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组织勘察设计单位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并定期对勘察设计单位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的抽检情况进行通报,对未按要求开展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勘察、设计专项治理,存在弄虚作假、工程设计质量差的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单位应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应上报不良行为。
— 11 — 附件:2014—2015年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重点专项
治理具体内容
附件
2014-2015年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
重点专项治理具体内容
(一)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开裂问题:
1.主要表现形式:现浇板产生贯通性裂缝或上表面裂缝;现浇板四角四周部位产生斜向裂缝;现浇板沿预埋线管部位产生裂缝。
2.产生原因分析:现浇楼板厚跨比不够、钢筋位置不准确、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掺加的外加剂未通过实验室试配、水灰比过大、坍落度过大;混凝土保养不及时,保养方式不准确,湿润不足,养护时间不够、环境干燥或风大、水分蒸发过快;厚大构件温差应力引起收缩变形大;现浇混凝土拆模过早;板上施工堆载超重、模板支撑变形大等原因导致板开裂。
3.主要防控措施:
(1)楼板厚度设计时不宜采用规范中板厚的最小取值,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00mm;当预埋线管交叉、布置集中时板厚不宜 — 12 — 小于120mm;在建筑平面转折处的现浇楼面、现浇板屋面应采用双层双向布筋,钢筋间距宜取150-200 mm。对不规则现浇板阳角、建筑平面外转角处有墙约束的现浇板板角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数量不少于7Φ10@100,长度应大于板短边净跨的1/3,且不小于1.5m。角部房间如有转角窗时,该角部房间板厚不宜小于120mm,板角应设置联系窗端混凝土墙、柱的板内暗梁,并设置放射形钢筋。
(2)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提前优化,对掺合料总掺量应控制不宜大于水泥用量的40%。
(3)现浇楼面、屋面等水平构件模板支撑系统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拆模时间未达到设计要求时,模板支撑不得拆除。
(4)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应设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宽度为700-l000 mm。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宜在主体结构浇筑60d后进行。
后浇带处现浇梁板底模应采用独立支撑体系,以保证梁板拆模后的楼盖受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独立支撑体系应符合高宽比的要求;后浇带浇筑前和浇筑后混凝土未达到拆模强度之前,后浇带处的模板支撑不得拆除。
(5)现浇梁板混凝土浇筑时,应搭设工作马道防止人为踩踏钢筋,应采取使用通长钢筋马镫筋等必要措施,确保现浇楼面、— 13 — 屋面板负弯矩钢筋的正确位置。
(6)预拌混凝土应严格按照实验室配合比进行配置,不得超量掺加外加剂,确保混凝土凝结时间符合要求;在运输、浇筑过程中,严禁二次加水,混凝土在进场浇筑前应进行坍落度检测试验,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得使用。
(7)现浇板上的安装洞口,必须按图纸要求正确预埋预留,杜绝后期剔凿。
(8)现浇板浇筑时,应振捣密实,在混凝土终凝前应进行二次压抹,压抹后应及时覆盖和湿润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2周。
(9)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时,不得在板上上人进行后续施工。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宜在板上吊运材料。如需要吊运,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不受冲击而影响强度增长或者引起开裂。
(10)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现浇板厚度的控制标识,每1.5m范围内宜设置一处,浇筑过程应进行插签检查厚度。混凝土楼板成型后厚度的检测应按分户验收要求执行;板厚超过规定允许偏差、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应由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处理意见,整改工作必须明确责任人,督促返工整改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及验收。
(11)现浇板内电气及智能等线管应避免交叉与过度集中布置,禁止三层及三层以上管线交错叠放,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间,线管直径应小于1/3板厚,在板采取分离式 — 14 — 配筋且无上层钢筋的区域沿管线方向应增设Φ6@150、宽度不小于450mm钢筋网片。厨厕现浇板内不宜预埋管线和预留接线盒。
(12)严禁板内水平埋设水管。
(二)墙体开裂、渗漏问题:
1.主要表现形式:现浇混凝土墙体、外墙角部位、沿预埋线管处、框架结构填充墙、抹灰层饰面、保温墙面等开裂;外围护砌体、高层建筑的外墙、门窗洞口处开裂且渗漏;厕浴间墙体渗漏。
2.产生原因分析:
(1)设计选材不当、忽视建筑的细部(例如窗台坡度设计、滴水槽、外墙装饰、穿墙管以及门窗与墙体之间的接缝部位等)设计,或设计时未明确施工要求和相应说明。在设计外墙面砖时,没有设计分格缝,使得面砖因温差原因而脱落。为追求外墙的立面效果,把外墙面砖设计成了细缝拼接,密封材料无法很好地嵌入,导致渗漏。
(2)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开裂;
(3)超长建筑物因温度效应作用和墙体材料收缩引起墙体开裂。
(4)外围护砌体端部无约束、未按规范要求设构造柱且未采取其它可靠拉接措施;墙上脚手眼、穿墙洞未及时按要求处理;抹灰层与基层粘结不牢固导致脱层、空鼓、开裂;不同基体材料如砌筑填充墙与现浇混凝土梁柱交接处未采取可靠抗裂措施等。
— 15 — 墙体保温材料易变形,抗冲击性差,施工工艺控制不严、外保温未设置防水层且砌体砌筑质量差等造成保温墙面开裂渗漏;
(5)用水房间的防水翻边、楼面高差控制及泛水处理、地漏设置不符合要求等。
3.主要防控措施:
(1)对于高层建筑外墙、基本风压≥0.50KN/㎡地区的外墙、基本风压≥0.30KN/㎡地区有外保温的外墙应进行墙面整体防水设计,其它建筑外墙应进行节点构造防水设计。当房屋结构单元长度超过40m时,设计采用应加强墙体抗温度效应作用和墙体材料收缩的有效措施,并对施工工艺提出明确要求。
对宽度超过8m的钢筋混凝土墙体,设计宜设置高跨比较大的连梁将其分成宽度较均匀的多个墙或加密配筋间距,水平纵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
混凝土外墙要考虑混凝土抗渗要求;宜增加外墙防水构造层或找平层,其水泥砂浆宜掺防水剂、抗裂剂、减水剂等;且对于表面较光滑的混凝土墙柱梁应采用水泥基聚合物砂浆处理,以增强与粉刷砂浆的粘结力。
采用非混凝土基体材料砌块砌筑时,外填充墙与现浇混凝土梁柱交接处,一定要设置钉钢丝网等抗裂措施,防止温度变化造成墙体裂缝;钢丝网与不同基体的搭接宽度每边不小于200mm。当外墙采用空心砖或加气混凝土等新型墙体材料时,应全墙满挂钢丝网;钢丝网片的网孔尺寸不应大于20mm×20mm,其钢丝直 — 16 — 径不应小于0.9mm,应采用热镀锌电焊钢丝网,并宜采用先成网后镀锌的后热镀锌电焊网。钢丝网应用钢钉或射钉加铁片固定,固定点间距不大于300mm。钢丝网应设垫块,不得将网紧靠墙面固定,确保钢丝网的抗裂作用。
(2)外墙不宜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
如果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外墙填充墙砌筑材料的应采用专用砂浆砌筑,应增加外墙防水构造层或找平层,其抹灰材料应选用抗裂防水砂浆以防墙面开裂,粉刷三遍成活,以保证防水效果;且每层抹灰厚度应不大于10mm,当抹灰厚度≥35mm时应有挂网等防裂防空鼓措施。
(3)填充墙砌体应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8m;灰缝砂浆应饱满密实,嵌缝应嵌成凹缝。当填充墙砌筑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间,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对双侧竖缝用水泥砂浆嵌填密实。外墙的补砌砖灰缝,应先进行清理后,再用水泥砂浆嵌填密。
填充墙砌体根部应砌筑不小于200mm高水泥砖或烧结实心砖,当填充墙砌筑材料抗裂性能较差,墙面超过3m高或4m宽时,其中部位置宜设置实心砖带等抗裂措施。
(4)填充墙砌体临时施工洞处应在墙体两侧预留2Φ6@500拉结筋,补砌时应润湿已砌筑的墙体连接处,补砌应与原墙接槎处顶实,并外挂钢丝网片,两边压墙不小于200mm。
消防箱、配电箱、水表箱、开关箱等预留洞上的过梁,应在
— 17 — 其线管穿越的位置预留孔槽,不得事后剔凿,其背面的抹灰层应满挂钢丝网片,钢丝直径不应小于0.9mm。
(5)外围护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应按抗裂设计要求设置构造柱与墙梁或采取其它可靠拉接措施。构造柱钢筋宜采用预埋,上下钢筋应与主体结构牢固连接。拉结筋应与墙、柱连接牢固,拉结筋伸入墙内的长度,应符合现行规范的要求。拉结筋设置可采用预埋和植筋的方式。
(6)外围护填充墙上不宜留设脚手眼、穿墙洞等。对墙上留设的孔洞,应有防治渗漏开裂的专项施工方案,孔洞填塞应采用微膨胀防水混凝土分次填实,不得用砖和普通砂浆一次填塞。
(7)外围护结构应严格控制门窗预留洞口,外围护填充墙门窗洞口应留置砌筑混凝土实心砖,设计时应明确门窗与墙体之间采用嵌缝材料及密封要求,不得使用混合砂浆嵌缝。窗下口应做混凝土压顶,窗台应做10%排水坡度。
(8)外窗制作前必须对洞口尺寸逐一校核,保证门窗框与墙体间有合适的间隙;组合外窗的拼樘料应采用套插或搭接连接,并应深入上下基层不应少于15mm。拼接时应带胶拼接,外缝采用酮密封胶密封。外窗进场后应对其气密性能、水密性能及抗风压性能进行复验,达到要求方可使用。
(9)外窗固定安装:窗下框应采用固定片法安装固定,严禁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固定片宜为镀锌铁片,镀锌铁片厚度不小于1.5mm;固定点间距:转角处180mm,框边 — 18 — 处不大于300mm。窗侧面及顶面打孔后工艺孔冒安装前应用密封胶封严。
窗框与结构墙体间应清理干净,施打聚氨酯发泡胶,发泡胶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形,填充饱满。
外窗框四周密封胶应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密封胶应在外墙粉刷涂料后完成,打胶要保证基层干燥,转角处应平顺、严密。
外窗台上应做出向外的流水斜坡,坡度不小于10%,内窗台应高于外窗台20mm,防止倒泛水或积水。窗楣上应做鹰嘴或滴水槽。
外窗排水孔位置、数量、规格应根据窗型设置,满足排水要求。
突出外墙的结构构件如遮阳板、雨篷等水平构件应做向外排水坡度,坡度宜为3%~5%,与墙面接触根部宜处理成泛水圆弧角,防止倒泛水或积水。
门窗洞口上部和突出建筑物的装饰腰线、女儿墙压顶、遮阳板、雨篷等有排水要求的外墙部位应做滴水线。
(10)外墙外保温施工前应作出防治开裂专项施工方案,由总承包单位报建设或监理单位审查批准后实施。
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应坚持样板引路的原则,样板验收合格后方可全面施工。
外墙保温层需设置分格缝的,应由设计明确位置及处理措施。(11)粘贴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条粘法需用工具锯齿涂抹,涂抹面积应达到100%;点框法粘结面积不应小于50%。
涂料饰面时,当采用EPS板做保温层,建筑物高度在20m以上时,宜采用以粘结为主,锚栓固定为辅的粘锚结合的方式,锚栓每平方米不宜少于3个;当采用XPS板做保温层,应从首层开始采锚栓在墙体转角、门窗洞口边缘的水平、垂直方向加密,其间距不大于300mm,锚栓距基层墙体边缘应不小于60mm,锚栓拉拔力不得小于0.3MPa。
保温板之间应拼接紧密,并与相邻板齐平,胶粘剂的压实厚度宜控制在3-5mm,贴好后应立即刮除板缝和板侧面残留的胶粘剂。保温板间残留缝隙应采用阻燃型聚氨酯发泡材料填缝,板件高差不得大1.5mm。
门窗洞口四角聚苯板不得拼接,应采用整板切割成型,拼缝离开角部至少200mm。
在外墙保温系统的起始和终端部位的墙下端、檐口处及门窗洞口周边等部位应做好耐碱玻纤网的反包处理。
(12)采用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喷涂法施工时,外墙基层应涂刷封闭底涂。喷涂前应采取遮挡措施对门窗、脚手架等非喷涂部位进行保护。
喷涂硬泡聚氨酯采用抹面胶浆时,抹面层厚度控制:普通型 3—5mm;加强型5—7mm。并应严格控制表面平整度超差。
外墙保温层需设置分格缝的,设计应明确位置及处理措施。
— 20 —(13)采用聚苯板等外保温材料要求:产品应有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等部门出具的产品认定证书。聚苯板等有机保温材料必须达到陈化时间(EPS板自然条件下陈化期不得低于42天,60度恒温蒸汽条件下不得低于5天,XPS板陈化期不得低于28天),确保有机材料保温稳定性,上墙后不产生较大的后期收缩;
不得采用粉化材料:如果工期长或隔年施工等原因,会造成聚苯板表面粉化,容易导致聚苯板粘贴不牢或抹面砂浆粘结不牢,导致保温层脱落,抹面砂浆开裂;
所有胶粘剂必须达到外保温技术对产品的质量、性能要求;
加强网不得使用不合格的玻纤网格布或钢丝网,确保加强网的镀锌层厚度和钢丝直径,不得使用锈蚀钢丝锈蚀。
涂饰饰面应采用与保温系统相容的柔性耐水腻子和高弹性涂料。
(14)外墙基层处理及找平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抹灰前应先堵好架眼及孔洞,封堵应由专人负责施工作业,施工、监理单位应对孔洞封堵质量进行专项检查验收,并形成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封堵脚手架眼和孔洞时,应清理干净,浇水湿润,然后采用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封堵严密。并在洞口内外墙面采用大于孔洞边缘150mm、直径不应小于0.9mm热镀锌钢丝网固定好后再进行抹灰。不得采用砖和普通砂浆一次填塞封堵。
穿墙螺栓孔宜采用聚氨酯发泡剂和防水膨胀干硬性水泥砂浆填塞密实,封堵后孔洞外侧表面应进行防水处理。
(15)对混凝土、填充墙砌体基层抹灰时,应先清理基层,抹灰前墙面应浇水。应严格控制抹灰砂浆配合比,确保砂浆有良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抹灰面层严禁使用素水泥浆抹面。必要时,可在基层抹灰和面层砂浆之间增加玻纤网。
墙面抹灰应分层进行,抹灰总厚度超过35 mm时,应采取加设钢丝网等抗裂措施。采用预拌砂浆时,应由设计单位明确强度及品种要求。
墙体抹灰完成后应及时喷水进行养护。
(三)厨厕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间渗漏问题: 1.主要表现形式:管根、墙根、板底等部位渗漏。2.产生原因分析:
设计深度不足,水电设计和土建设计之间专业相互配合不够,设计不够精细。
厨房卫生间管道预留洞位置留置不准确甚至遗漏,在管道安装时大范围剔凿,破坏了楼板砼的整体性,管道周围砼密实度差。
相邻楼地面没有设置标高差;地漏标高不当,排水口标高高于或等于地面标高;地面坡度不够或排水坡向不正确,未按要求做混凝土防水翻边等。
3.主要防控措施:
(1)厨房、卫生间等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应采用整体现浇 — 22 — 混凝土楼板,楼板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振捣密实。并适当加厚板厚,板厚不应小于100mm。楼地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防水翻边,其高度不应小于200mm,宽度与墙厚相同,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且应与楼地板混凝土同时浇筑,振捣密实。
(2)厕所间、厨房和有排水要求的楼地面面层与相连接的各类面层的标高差应符合设计要求。其结构板面标高宜低于相邻房间板面60-80 mm。
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工程,铺设前必须对立管、套管和地漏与楼板节点之间进行密封处理,并应进行隐蔽验收;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卫生间的墙体宜采用烧结实心砖砌筑,不宜采用加气混凝土砌筑和空心砖砌块,同时,卫生间内墙抹灰宜采用防水砂浆。卫生间墙体防水设计应明确防水涂膜厚度、涂刷遍数及涂膜高度,及在给、排水管四周铺涂防水材料要求;卫生间防水涂膜高度应设计在1.8米以上;应采用环保防水材料,防止室内空气污染;同时应考虑与后期装修防水材料和瓷砖等易结合,防止瓷砖脱落。
防水层应沿墙四周上翻,高出地面不小于300mm。管道根部、转角处、墙根部位应做防水附加层。防水层应进行检测,检测不合格不得隐蔽。
(4)给排水及采暖等设计必须以“本层的故障应在本层解决,避免上下左右干扰”的设计观念。给排水及采暖等主管道应设置管
— 23 — 道井,严禁主管道埋入墙体内,走墙体及地面部分的支管严禁有接头,接头应设置在分水箱内。避免排水支管穿楼板,减少用户在生活中的相互干扰,装修时也省去了吊顶及管道防结露。在支管安装时,各种管件可以任意组合,以满足卫生器具在建筑图中所要求的平面位置。暗敷管道安装后,应进行耐压试验,合格后方可隐蔽。
(5)管道穿过楼板的洞口处封堵时应支设模板,将孔洞周围凿毛、浇水湿润,用高于原设计强度一个等级的防渗混凝土分两次进行浇灌、捣实。管道穿楼板处宜采用止水节施工法。
(6)对于沿楼地面敷设的给水、采暖管道,在进入有水房间处,应沿有水房间隔墙外侧抬高至防水层上反高度以上后,再穿过隔墙进入卫生间,避免破坏防水层。
(7)施工图纸设计中应明确地漏型号及规格;合理布置地漏位置,及阴阳角部位和管根部位圆弧做法。卫生间地漏位置宜尽量靠浴盆及洗脸盆,并远离墙面500mm以上设置,有利于地面找坡及饰面砖施工;楼地面面层以地漏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按坡度1%—3%的坡度找坡,并要确保地漏安装在地面最低处,且地漏安装的标高应比地面最低处低5mm,保证排水通畅;洗衣机地漏须使用专用地漏或直通式地漏,直通式地漏的支管应增加返水弯,返水弯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门口处楼地面标高应低于相邻无防水要求房间的楼地面不小于20mm。
(8)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内穿过楼板的管道根部应设置阻水 — 24 — 台,且阻水台不应直接做在楼地面面层上。阻水台高度应提前预留,保证高出成品楼地面20mm,有套管的,必须保证套管高度满足上口高出成品楼地面50mm。
(9)防水层上施工找平层或面层时应做好成品保护,防止破坏防水层。有防水层要求的房间应做二次蓄水试验,即防水隔离层施工完成时一次,工程竣工验收时一次,蓄水时间不少于24小时,蓄水高度不少于20—30mm,并形成记录。
(四)屋面渗漏问题:
1.主要表现形式:屋面泛水处开裂、渗漏;天沟积水、女儿墙开裂进水;刚性防水层开裂渗漏等
2.主要原因分析:
设计环节不够精细,未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明确防水设计说明、或画出防水节点设计大样图,由施工单位自行处理;处理不恰当造成渗漏。
女儿墙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构造措施不到位,开裂渗漏; 屋面泛水处没有按防水要求做圆弧,致使泛水处开裂、渗漏;
屋面刚性层、饰面层没有按规定要求施工,致使屋面在高温季节暴晒时,不同材料热膨胀不一致,在屋面泛水处出现裂缝;
防水施工时,未周密考虑各层的厚度及坡度的影响,如部分屋面施工完毕后,更改面层做法,因增加面层,造成泛水高度不足产生渗漏等;突出屋面管道、排气孔等周围泛水未按要求做成圆弧或未做防水处理,导致渗漏。
— 25 — 3.主要防控措施:
(1)女儿墙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应大于4m,构造柱应伸至现浇混凝土压顶梁、板并一起整浇。女儿墙最多隔12m应设置伸缩缝。
女儿墙压顶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应向内找坡,坡度不应小于2%。高层住宅建筑女儿墙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当采用混凝土压顶时,外墙防水层应延伸至压顶内侧的滴水线部位;
(2)砌体女儿墙必须砌筑密实,砌块强度等级不低于MU10,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10,应按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设置钢筋混凝土压顶,根部应做钢筋混凝土翻边,高度不应小于300mm且至少高出屋面实际完成面50mm。砌体女儿墙与混凝土交接处挂设钢丝网防止开裂。
(3)天沟及女儿墙应按规定留设溢水孔、排水口,设置长度不宜过长,排水口篦子应采用经久耐用的球形铸铁篦子,以防止篦子损坏导致排水口堵塞。天沟排水坡度及排水管数量应满足排水流速要求。
(4)屋面工程宜采用倒置式保温隔热构造,使防水层得到保护;宜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不宜采用水泥膨胀珍珠岩、水泥膨胀蛭石等水溶性易受温度和冻融作用而开裂的保温隔热材料。
(5)严格控制屋面坡度和设缝长度,局部长度超过规范要求或宽度发生变化时,应按规范增设分缝,设计应提供屋面构造要求和分缝平面图。
— 26 —(6)屋面、露台地漏汇水区,宜设置浅平排水沟,及时将水排出,杜绝屋面集水。
(7)卷材防水屋面基层与女儿墙、山墙、天窗壁、变形缝、烟、井道等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和基层转角处,找平层均应做成圆弧形,圆弧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女儿墙和山墙、变形缝的泛水高度及附加层铺设应符合设计要求。
女儿墙和山墙的卷材应满粘,卷材收头应用金属压条钉压固定,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女儿墙和山墙的涂膜应直接涂刷至压顶下,涂膜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
(8)保温材料的含水率应严格控制。屋面排汽构造的排汽道应纵横贯通,并与大气连通的排汽出口相通,不得堵塞。穿过保温层的管壁应设排汽孔,设置在结构层上,且设在屋面坡度的上方,间格纵横交接的部位,排汽管应做防水处理;排汽道间距宜为6m,纵横设置,屋面面积每36㎡宜设一个排汽出口,应安装牢固,位置正确,封闭应严密。排汽管出汽口应防止雨水倒灌,且应进行保护,防止损坏。
(9)屋面保温隔热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找平层和防水层的施工,避免保温隔热层受潮、浸泡或受损。防水层施工前,必须检查隔热层内部是否存在水,如发现,必须将水排干,使隔热层在防水层下部处于干燥环境。如出现漏设,必须在结构层下部钻孔排干水,上部开孔将气体排出。
(10)铺设屋面隔气层和防水层前,基层必须干净、干燥,基层的分格缝要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
刚性防水层与基层、刚性保护层与柔性防水层之间应做隔离层。屋面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4.Om。
(五)地下室裂缝与渗漏
1.表现形式:地下室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处渗漏;后浇带、施工缝处渗漏;热力管道、常温管道及电缆管穿过防水混凝土墙处漏水;地下室底板、墙体渗漏。
2.产生原因分析:
金属止水带焊缝不饱满,橡胶或塑料止水带接头没有挫成斜坡并粘结搭接;变形缝处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热力管道穿墙部位构造处理不当,使管道在温差作用下,因伸缩变形与结构脱离,产生裂缝渗漏水;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水泥浆流失,沿缝两侧多为石子,混凝土酥松等。
3.主要防控措施:
(1)提高对地下室防水工程的复杂性认识,必须作为系统工程认识地下室防水工程,树立以预防为主的方针,进行全过程的严格控制,搞好地下室防水的各个环节工程,保证地下室防水设置的效果。
按照建筑设计规范,采取二至多道的防水措施设防。并应根据功能、部位不同,明确地下室各部位的防水措施、构造和材料要求。
— 28 — 完善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在结构沉降过程中,地下室的底板各阳角线防水层容易被切裂,其阳角线防水能力比较差。因此,底板的外沿及地下室墙体竖向阳角线都应做成弧形的阳角线,宜适当提高结构混凝土刚度,以防止结构混凝土的局部施工浇筑质量缺陷造成渗漏通道,以及在地下水的浮力作用下产生的结构变形增大而开裂渗漏。
(2)地下室宜尽量减少变形缝。当必须设置时,应根据该工程地下水压、水质、防水等级、地基和结构变形情况,选择合适的构造形式和材料。
当环境温度高时,变形缝应采用中间呈半圆形的金属止水带;有油类侵蚀的地方,宜选用相应的耐油橡胶止水带或塑料止水带。无水压的地下工程,则采用卷材防水层防水。
墙体变形缝两侧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并用小捧头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振捣,切勿漏振或过振。棒头不得碰撞止水带。
(3)后浇带处应设置双层加密钢筋,后浇带混凝土与两侧混凝土浇筑的间隔时间应按设计要求且不宜小于2个月。后浇带处应采用独立的模板支撑体系,浇筑前和浇筑后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之前,后浇带两侧梁板下的模板、支撑不得拆除。
后浇带使用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的等级应高于原设计强度一个等级,按照配合比掺微膨胀剂;施工前两侧旧混凝土应凿毛,钢筋要除锈,底板缝内要清渣,铺浆后即浇筑混凝土,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控制,振捣密实。混凝土要及时覆盖养护,养护期
— 29 — 没有达到规定时间不得提早拆模。
(4)在转角处应增设卷材附加层,立面防水层的保护层,应设计成为独立的结构形式。在地下室变形过程中保护层不致破坏,其表面尽可能光滑,确保砌块、水泥砂浆与防水层接触平顺,减少与土的摩擦做到下滑自由不使保护层受损变形。保护墙的构造,根据地质状况考虑可能下沉量及地下室深度不同可选择砖墙、素混凝土墙,砖墙加钢筋混凝土连梁,钢板网水泥砂浆抹灰等不同构造。
(5)所有穿过防水混凝土的预埋件,必须满焊止水环,焊缝要密实无缝。环片净宽至少要50mm,安装时,须固定牢固,不得有松动现象。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固定模板用的拉紧螺栓穿过混凝土结构时,可采用在螺栓或套管上加焊止水环,止水环必须满焊。
(6)地下室底板防水无论用外贴法或内贴法施工,都应把地下水位降至垫层以下不少于300mm。垫层上应抹1:2.5水泥砂浆找平层,以创造良好的基层表面,同时防止由于毛细水上升造成基层潮湿。保持找平层表面干燥洁净。必要时应在铺贴卷材前采取刷洗、晾干等措施。铺贴卷材前1—2d,喷或刷1—2道冷底子油,以保证卷材与基层表面粘结。卷材应实铺(即满涂热沥青胶结料),确保铺实贴严。当防水层采用SBS、APP改性沥青热溶卷材施工时,可采用热熔条粘法施工。
从混凝土底板下面甩出的卷材宜刷油铺贴在永久保护墙上,— 30 — 对超出永久保护墙部位的卷材不刷油铺实,用附加保护油毡包裹钉在木砖上,待完成主体结构、拆除临时保护墙时,撕去附加保护油毡,可使内部各层卷材完好无缺。
(7)柔性防水层的薄弱环节在施工回填及地下水作用下易被切裂,形成整体柔性防水层的破坏,水穿透防水层。地下室的底板各阳角线防水层容易被切裂,地下室底板通常有1-2道沿周阳角线,该处结构混凝土都是尖角,又是分二次进行防水材料施工,其阳角线防水能力比较差,在结构沉降过程中,该部位很容易被切裂。因此,底板的外沿及地下室墙体竖向阳角线都应做成弧形的阳角线。在施行外防内贴法时,在基层的末端向上做一小段(大于100mm)的立面基层,在角处做成弧角,在弧角的200mm范围做防水加强层,同时该段落内不与水泥砂浆粘结形成防水层内外面都是空隔,对墙体竖向阳角线应在支模时做成弧角,抹灰中修正。凡阴、阳角线的防水材料粘贴时都要增设附加层。附加层的做法及埋地的地下顶板可参照屋面防水工程的要求设置和施工。
(8)施工要采取措施防止出现浇筑中混凝土漏振、振捣不实或施工过程的暂停现象,混凝土宜一次性浇筑完毕,与旧混凝土接槎一定要按施工缝作业,防止形成带状混凝土局部松散形成渗漏通道。
(9)依地下室大小、深度、平面形状、地下水压力及周围土质合理选择后浇带、施工缝和沉降缝的构造方法,选择适合的止水带等配件,精心施工施工缝、后浇带、伸缩缝等特殊部位。
— 31 — 上述部位是地下室的构造的薄弱部位,构造不当引起漏水的原因多是构造造型不当,用料不符,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不严引起的。但现行构造方法经验成熟只要选择合格的配件,精心的施工工艺 就能满足后浇带施工的关键,在原混凝土接触面清理打毛,浇混 凝土加膨胀性措施就能解决。
(10)设计应明确防水层材料,明确材料厚度、工艺等质量和指标要求,二种以上防水材料复合使用应不相互影响各自的防水效果等,地下室的柔性防水层的设置是必须的,并要保证完整和耐久。柔性防水层是地下室防水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结构钢筋不受水浸蚀的主要防线,因此要加强对防水材料的选择,当使用两种不同材料时要考虑施工作业的相容性,防水材料的厚度要与建筑耐久性相适应。
(11)完善地下室防水建筑构造,使防水材料全面牢固粘合于结构混凝土,做好防水层保护,防止立面外防外贴法柔性防水保护层的损坏或变形导致防水层的局部损坏。地下室墙通常的柔性防水层都是采用结构混凝土形成后进行外防外贴法施工的,它的优点是柔性防水层能较好地和结构混凝土结合,但是当前的做法多数只在防水层外部做砖砌保护层,当地下室出现较大的下沉时或进行回填施工中,有可能使防水层外的砖砌保护层产生变形断裂或振动而局部破坏了防水层。
(12)对通过地下室自防水混凝土的支撑铁件或预埋件严格实施防止漏水措施(如焊止水环),防止引起的埋件与混凝土之 — 32 — 间的裂缝而产生渗漏,设备安装穿过地下室结构时,设置预埋套管和止水环。套管与结构混凝土之间结合是紧密的,一般不会漏水,但防水层与套管的细部做法不当,使设备管与套管之间产生漏水通道,主要是柔性防水层与套管结合不合理,或设备管道与套管之间不严密产生穿水通道。穿过地下室结构的水电设备管道应在防水套管内穿行。地下室立面防水层要伸入套管内与防水套闭合,管道在套管内要设止水环,套管的间隙填好防水材料,填料内外用密封膏封闭。
(13)在地下室施工过程时,采取排水措施有效降低地下水,防止结构混凝土成型的初期地下水过早地浸入结构混凝土造成局部结构自防水的失效。同时,应防止地基沉降不均引起的结构局部缺陷。如沉降不均引起的底板的开裂或沉降不均产生的墙体受力改变产生而开裂,形成渗水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