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届高三数学第一轮教学调研报告
2011届高三数学第一轮教学调研报告
江苏省溧阳市教研室 王建森
2010年高考,我市在连续七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的突破,实现了“八连强”。为了进一步探索高考备考的方法和策略、优化教学资源、规范教学行为,促使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教研室于2010年9月,着重围绕高三复习计划、集体备课、课堂教学以及训练安排等方面,组织对全市七所高中进行了第一轮集中调研。通过查阅资料、听课和交流,总体感觉各校高三数学备课组在11届高考备考策略、方法和措施等方面既有可圈可点之处,同时也还存在着某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优点:
1、教师队伍年轻化、师资结构更合理。
各校都进一步强化了高三数学教师队伍、优化了师资结构,对11年的高考显得信心足、有朝气,全体教师工作认真负责热情高。在调研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观摩和交流研讨,教研氛围浓厚,像省溧中、南渡高中和竹箦中学的教师表现尤为突出。
2、责任意识有加强、目标意识更明确。
①各校都能统筹考虑高三一年的复习教学工作,且方法、策略、措施比较得当,教学进度相对比较合理,如教学进度安排都能具体到每节课,学案设计和训练内容的确定都能分解到人。集体备课得到应有的加强,像埭头、省溧中和南渡都有具体时间保证,且活动正常。
②南渡高中、光华高中等高三数学备课组在学科均分、优秀人数入围等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省溧中、戴埠、埭头、市三中和竹箦等学校都对11年的高考取得明显进步保持期待。
3、学案编制更规范、课堂教学有改进。
一份适合学生实际、贴近教材内容且符合高考要求的教学案无疑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各校高三数学备课组都能统一认识,坚持实行教学案一体化的模式,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
①省溧中和光华文科的教学案,能关注基础、重视技能、兼顾能力,在难度的控制上能根据学生和教学的实际不断加以调整;南渡高中的教学案在内容的安排上能关注教材中知识的梳理、方法的提炼和课堂的生成;戴埠、埭头、市三中和竹箦等学校能对学生课前的知识构建和基础训练进行认真的批改,并根据实际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大多数学校在设计教学案时就能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当多的教师能在统一教学案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班级具体情况作出取舍,备课质量有所提高。我们认为,所有这些做法对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层次、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都会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②大多数高三数学课堂中,能看到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知识构建、方法探求、方法提炼和规范表述等复习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课堂的思维容量和思维层次以及训练的质和量都基本达到了课堂教学目标及高考的要求,效果良好。
③课堂教学的呈现形式有了明显的改变,如师生交流、学生板演和实物投影等形式得到广泛的应用,学生的参与度、参与层次以及课堂容量都有一定的增加。
4、训练时间有保证、训练安排更科学。
二、不足:
1、大部分学校的教学计划还没有把复习的指导思想、方法、措施和策略内化成全体高三备课组教师的行动指南,即所说与所为还有相当的差距;在目标的设置上还缺乏总体目标和各阶段目标,以及达成目标所必须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办法;教学安排的重点突出不够,平均分配复习时间和训练内容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
2、集体备课的质量与教师的基本状况和教学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
①分工明确了,但协作没有跟上。不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相当一部分备课组没有进一步组织研讨在使用过程中如何对教学要求进行总体把握;各相关题目的功能如何体现;如何针对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组织有效实施等。
②仍有少数学校的部分教学案选材偏难,也有个别的教学案材料又过于浅显缺乏应有的思维训练和综合,都不同程度的使课堂教学脱离学生实际而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导致不同层次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教学效益不高。
3、高三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①简单、机械使用教学案而使得课堂教学低下的情况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部分学校实行轮流主备课制度,缺乏进一步的集体研讨,使得年轻教师很难领会其编写意图,更难创造性地在不同的班级予以有效实施。
②教学案使用过程中,课前有效的指导、检查和督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对知识梳理、方法感悟等课前自主构建、形成网络等环节被完全移植到课堂,使得相当一部分课堂教学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知识简单罗列的比重增加,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构建、技能的训练。课堂容量尤其是思维容量明显减少,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③学生的学习状况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教学案所预期目标很难实现。例如学生知识构建和探究问题解决的过程时有被淡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有时没有使学生真正得到感悟;由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想,以教师的板书代替学生的训练的现象还在少数教师的课堂中存在着等等。
4、技能训练、运算能力培养和规范表述(更高层次的思维训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部分教师仅关注学生运算结果和结论的正误,而忽视学生算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思维品质的层次性和表述的规范性等方面的有效训练。长此以往,很可能影响学生应有的发展,也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建议:
1、各校高三数学备课组要进一步研究教材、课标教学要求、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在感悟命题的指导思想、把握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根据学生实际科学组织和有效实施复习教学工作。
2、各校高三数学备课组要进一步明确责任意识,强化目标意识。既要重视总体目标,更要突出各阶段目标,通过阶段目标的达成来高质量的实现总体目标。一般来说,高三数学复习分为三个阶段,各个阶段要求不同,侧重点也不尽相同。第一阶段(一轮复习):时间到本学期结束,基本要求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网络、训练技能、兼顾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知识构建与技能训练,能正确处理好它们的关系,适当侧重技能。第二阶段(二轮复习):时间到“一模”结束,基本要求是帮助学生“强化基础、完善网络、重视训练、关注能力”。第二阶段(三轮复习):时间到高考前,基本要求是帮助学生“强化训练、突出能力、查漏补缺、巩固提高”。
希望各校高三数学备课组在认真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上述要求进一步细化目标,完善措施,科学安排,强化过程管理,努力提高复习效益。
3、各校高三数学备课组要充分重视并严格规范集体备课活动。一份适合学生实际、贴近教材内容且符合高考要求的教学案无疑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案编制过程中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加强集体备课,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集体备课必须经历如下过程:
⑴主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预设目标提供教学案文本(草稿);
⑵备课组所有教师解答所选材料,并思考所选材料是否具有基础性、典型性和适切性(适合教学要求?适合高考要求?适合学生实际?);
⑶集体交流和研究①各个环节或题目的功能;②重点是否得到保证?③容量(包括思维容量)是否适当?④提出修改意见;⑤交流处理方法等; ⑷教师根据班级实际所做的个性化处理及教学反思等。
4、各校高三数学备课组要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即教师要明确学习要求,并善于观察和倾听学生所学和所思,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展开教学活动,作出积极评价,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⑵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即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避免单一的问答式或教师一言堂的讲解式。如①知识梳理可以采用先练后讲;②技能训练可以通过学生板书或实物投影,师生评析,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合理?运算是否迅速、准确?表述是否规范?等等;③思维训练可以通过例题示范,学生变式训练,④方法提炼可以通过教师引领学生归纳或教师讲解等。
⑶课堂教学要注重基础、突出重点、控制难度,促使各层次学生都有发展和提高。注重基础就是基础知识要讲清理顺,基本技能要训练到位,基本能力要得到关注。突出重点就是重要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要充分关注,重点人群要充分关注。控制难度就是知识和方法的展开要循序渐进,有一定的层次性,切不可高考要求一步到位。
⑷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基本技能训练和规范表述的训练。总之,课堂教学要让学生保持期待,得到关注,学有所得。
5、要充分认识各种训练的功能,要把课前训练、课堂练习、课后作业、滚动练习和综合训练紧密联系,努力促使各项训练成为整个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断提高训练的质量。
三、安排:
1、对各校调研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深入学校进一步的督查,促使相关问题得到有效整改。
2、组织好相关教研活动:①第一轮教高三的数学教师参加的培训,②典型问题学校教师参加的研讨活动,③全体高三数学教师参加的教学观摩活动,进一步明确高三复习要求,规范复习教学的行为。
3、通过公共邮箱,组织好学案和训练材料的交流,取长补短,共享资源。
4、完成好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有关工作。
第二篇: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反思
金哲
高考在即,第一轮复习已经接近尾声,这里就一轮复习谈谈自己的一点反思。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它是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能力(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的考查。因此作为高三数学教师在进行高考复习
时,特别是在第一轮复习时,始终应以夯实“三基”,提高能力为指导思想,使学生 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立足基础,在能力的提高上有所突破,以达到应试的要求
和水平。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加强高考研究,把握高考方向
随着数学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高考命题也在逐年探索、改革,命题的方向愈加突出考查能力,所以研究好高考,尤其是把握好高考的新动向,搞好高考复习,不仅能为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应试能力和高考成绩,而且也必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研究高考要研究大纲和考纲,要研究新旧考题的变化,要进行考纲、考题与教材的对比研究。通过对高考的研究,把握复习的尺度,避免挖的过深,拔的过高、范围过大,造成浪费;避免复习落点过低、复习范围窄小,形成缺漏。
二、明确中心思想,做好学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基础,其效果决定高考复习的成败;一轮复习搞的扎实,二轮复习的综合训练才能顺利进行。故制定以下指导思想:全面、扎实、系统、灵活。全面,即全面覆盖,不留空白;扎实,即单元知识的理解、巩固,把握三基务必牢固;系统,即前挂后连,有机结合,注意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初步建立明晰的知识网络;灵活,即增强小综合训练,克服解题的单向性、定向性,培养综合运用、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第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巩固的阶段,是考生数学能力及数学成绩大幅度提高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高考的胜败。指导思想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巩固,即巩固第一轮复习成果,把巩固“三基”放在首位;完善,即通过专题复习,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综合,即在训练上,减少单一知识点的训练,增强知识的连结点,增强知识交汇点的题目,增强题目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提高,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回归课本,狠抓夯实基础
《考试说明》中强调,数学学科的命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注重展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同时兼顾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现实性。并明确指出:易、中、难的比例控制在3:5:2左右,即中低档题占总分的80%左右,这就决定了在高考复习中必须抓基础,常抓不懈,只有基础打好了,做中低档题才会概念清楚,得心应手,做难题和综合题才有基本条件。尤其在第一轮复习中应以夯实“三基”为主,对构建的知识网络上每个知识点要弄清概念,了解数学知识和理论的形成过程,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在第一轮的复习课中,应总结梳理每一章第1页
节的数学知识,基本题型和练习,以利于学生进行复习,在梳理中注重由学生自己去推理数学知识的形成的过程。如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这一章中公式较多,要求学生证明两角差的余弦这一重要公式,并由次推导三角函数的和角、差角、倍角、半角等三角公式,通过这一练习,不但使学生对三角公式之间的联系十分清楚,记忆加深,而且增强了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在分章节复习时要以课本知识为本,因为课本是知识与方法的重要载体,课本是高考题的主要来源。纵观近几年的新课程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多数试题源于教材,即使是综合题也是课本例习题的综合、加工与拓展,充分体现了课本的基础作用。复习必须紧紧地围绕课本来进行,只有严守课本,才能摆脱“题海”之苦。课本中有基本题,也有综合题,都在课本的练习题、习题、复习题、例题这“四题”中体现,以这“四题”为中心,既能巩固加深概念的理解,又能帮助掌握各种方法和技巧。在复习中,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本的某一内容,它涉及了那些技能、技巧,在“四题”中有那些体现,我们以这一内容串通一些“形异质同”的题引导学生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的应用,增强解题的应变能力。
(2)引导学生对“四题”寻求多种解法,或最优解法,开阔思路,培养灵活性。
(3)分析课本内容,哪些难掌握,哪些易掌握,哪些内容可作不超纲的引申。
(4)应用“四题”构造一些综合题,即变题。注重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巩固基础知识。
四、改革传统教法,讲究学习实效
现阶段的高一,有实行了新课程改革。新课程理念之一是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转变,由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其次是学生地位的转变,由单纯听课、被动接收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探究发现的主体地位。我觉得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也应遵循这一教学理念,它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 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我们对某一节知识复习时,通常采用练、改、评的模式。练是有针对性的先让学生做一份练习卷,让学生练习、回顾、讨论,做好知识、内容、方法的复习工作;改是教师及时批改,以摸清学生对所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评是教师及时评讲,讲评共性问题,夯实“三基”使复习卓有成效。精心选题,发挥例题的最大功能,也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环节。要做到“面中取点,点中求精,精中求活,活中求变”。要具有典型性、梯度性、新颖性、综合性,更应贴近大纲、课本。例题的讲解应克服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应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模式,即一到例题的讲解,当学生审题后,先让学生说思路、说方法,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指导受阻的原因启迪前进的方向,以便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要时也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是改革复习课教学的重要方面。
总之,在高考数学复习中,我觉得我们应该更新教学观念,用新课程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主动去探究学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理解数学概念,掌握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素质,培养数学能力。
第2页
第三篇: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数学课复习面广、量大、时间紧迫,为科学有效地进行高三数学复习,结合2008年高考,我们决定采取如下措施:
一、夯实基础。
今年高考数学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注重基础。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题的关键,五、复习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9月——10月集合简易逻辑、函数部分知识。10月——10底结束函数11月—11月底数列、不等式12月初——12中旬三角
12月中旬——12月底平面向量解析第一章从学生反馈来看,平时学习成绩不错但得分不高的主要原因不在于难题没做好,而在于基本概念不清,基本运算不准,基本方法不熟,解题过程不规范,结果“难题做不了,基础题又没做好”,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将格外突出基本概念、基础运算、基本方法,具体做法如下:1.注重课本的基础作用和考试说明的导向作用;2.加强主干知识的生成,重视知识的交汇点;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规范解题习惯;4.加强反思,完善复习方法。
二、解决好课内课外关系。
课内:(1)例题讲解前,留给学生思考时间;讲解中,让学生陈述不同解题思路,对于解题过程中的闪光之处或不足之处进行褒扬或纠正;讲解后,对解法进行总结。对题目尽量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用。一题多解的题目让学生领会不同方法的优劣,一题多用的题目让学生领会知识间的联系。(2)学生作业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不但指出错误之处,更要引导学生寻根问底,使学生找出错误的真正原因。(3)每节课留5-10分钟让学生疏理本节知识,理解本节内容。
课外:(1)每天布置适量作业。(2)加强重点生中的缺腿生的辅导工作。(3)指出知识的疏漏,学法的不正。
三、强化学生“参与”“合作”。
1.让学生自我小结,每一章复习完后,让学生自己建立知识网络结构,包括典型题目、思想方法、解题技巧,易错易做之题;2.每次考试结束后,让学生自己总结:①试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②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③试题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技巧,关键步在哪里;④答题中有哪些典型错误,哪些是知识、心理因素造成,哪些是属于思路上的。3.充分发挥每一节课的效益,备好每一节课,讲好每一节课,要给一定的课时让学生看书自学。4.晚自习老师讲课不得超过二节课。
四、精选习题。
1.把握好题目的难度,增强题目针对性,所选题目以小题、中档题为主,且应突出知识重点,体现思想方法、兼顾学生易错之处。2.减少题目数量,加强质量。题目数量过大,学生易疲惫生厌,没有思考消化时间,删减偏难怪,技巧过于单
一、计算过于繁杂的题目。
1月解析第二章及立体几何2月初——2月中旬排列组合、概率3月——4月统计、极限、导数、复数
总之,为我校的高考数学成绩,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自己应尽的最大的贡献!
第四篇:高三文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反思
高三文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教学反思
本学年我担任高三(3、4)数学教学工作,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第一轮复习已渐渐步入正轨,结合最近几次的测试成绩,感觉复习效果不是很理想,特作如下反思: 第一轮复习,不像上新课,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是对高中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复习,即系统的整理知识,优化知识结构。一定要注重实效,我认为,要做好第一轮复习的教学工作,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注重基础,切勿轻视概念。数学概念是数学学科的灵魂 和精髓,掌握好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因此教学中不能忽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不少学生说:现在的试题量过大,他们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第二,注重能力培养,不要轻视教材。重基础、出活题、考素质、考能力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但在重视能力培养的同时,不要忽视教材,课本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实际上高考中相当多的试题都是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因此要对课本中的例题、习题进行举一反三的推敲,对习题进行整理归纳,对做错的习题进行订正,对一些典型例题、习题提炼通法,进而拓展推广。近年来,在高考命题中,很明显地朝着对知识网络交汇点、数学思想方法及对数学能力考查的方向发展。高考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取决于有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注重方法归类,不要轻视过程。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转化与化归的思想,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等等。数学学习各分支之间互相联系。如果前面的知识没有学好,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知识的学习。一些同学把数学割裂开来学习,孤立地学习概念,记忆题型,反复操练,题海战术,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缺乏解决综合大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老师应注重基础知识的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把前后各章节相关的知识点串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在讲解例题时应写出一些变式题与相关知识相结合。在第一轮复习中,每一章节都要整理出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焦点,充分利用图像、表格,构建知识网络。对概念、定义、公式、定理要深刻理解,牢固记忆。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体系,争取收到做一题得一法、会一类通一片的效果。在第一轮复习的课堂中,教师精心讲解,突出解法发现,对方法进行归类,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第四,要注重习惯养成,不要轻视表达。不重视数学的阅读理解和数学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这是很多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在第一轮复习阶段,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如仔细阅读题目,看清数字,理解题义,规范解题格式。平时做题时如果只是写个简单答案,不注重解题步骤和过程,书写不规范或思维不够严谨,一些细节的地方也考虑不周全,这种情况如果在高考中出现,是非常可惜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作示范,强调步骤。在平时考试中注意对步骤分的扣取,必要时还可以多扣,让学生记住它的重要性。避免他们在高考中犯类似的错误。
第五,加强反思,总结,提高解题能力。在复习中常常发现,学生对同一问题总是多次失误,甚至多次犯错。在课堂上多次讲过的问题还是不能解决。究其原因,与学生不注重解题后的反思有很大的关系,不少同学往往做一道,丢一道,做对了,算运气好,做错了自认倒霉。很少有同学对错题进行反思总结。而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做好解题后的反思,让他们在解题实践中,特别是从失败中吸取有益的教训,多做总结,以形成自己的解题风格,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极好途径。
总之,第一轮复习是高三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之一,此环节将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败。在这个环节中既要注重基础又要注重整个高中数学的知识的结合。只有第一轮复习做好了,后面的复习才能得心应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注重实效,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我相信我们的数学教学会不断提高!
第五篇:高三文科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
2006—2007学高三文科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依据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以高考考试大纲为指南,着重落实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进入高校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教学要求: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并且还从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学科能力出发,多层次、多角度、多视点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的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与创造能力。
三、教学内容:
文科高考内容.四、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题组教学,探索讲练,自学辅导,启发教学,并根据内容适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五、教学措施: ①搞好对大纲、考纲与教材内容的研究; ②研究学生,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因材施教; ③改革传统教法,使教学方法多样化;
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良好的思维品质,探索与创新精神。
六、时间安排: 7月16日—8月24日
集合与简易逻辑、函数
9月3日—9月9日
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9月10日—9月16日
数列求和、数列的应用、三角函数的概念
9月17日—9月23日
同角关系式与诱导公式、和角与二倍角公式、化简与求值 9月24日—9月30日
三角函数式的证明、图象与性质、yAsin(x)的图象 10月3日—10月9日
三角函数的最值、向量的概念及初等运算、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10月10日—10月16日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线段的定比分点与平移、解斜三角形及应用 10月17日—10月23日
不等式的性质、基本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1)10月24日—11月2日
不等式的证明(2)、不等式的解法(1)、不等式的解法(2)11月3日—11月9日
不等式的应用、直线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1月10日—11月16日
有关对称问题、线性规划、曲线和方程 11月17日—11月23日
圆的方程、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椭圆 11月24日—11月30日
双曲线、抛物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12月1日—12月10日
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轨迹问题、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12月11日—12月17日
空间直线、直线与平面平行、垂直、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12月18日—12月24日
两个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 12月25日—12月31日
空间的角、空间的距离、棱住与棱锥
1月1日—1月10日
多面体和球、折叠问题、两个基本原理及排列与组合的概念 1月11日—1月17日
排列组合基本应用题、排列组合综合应用题、二项式定理(一)1月18日—1月24日
二项式定理(二)、随机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 1月25日—1月31日
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统计、导数 2月1日—2月4日
导数及其应用 2月5日—市调研考试
综合练习
七、几点说明
1.每周一套周末练习;2.每周星期四上午8:30开始为教研活动时间.高三文科数学备课组
2006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