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使用伪造变造和挪用机动车号牌案件工作规范5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1:50: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办理使用伪造变造和挪用机动车号牌案件工作规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办理使用伪造变造和挪用机动车号牌案件工作规范》。

第一篇:办理使用伪造变造和挪用机动车号牌案件工作规范

您所在位置:市交警支队 》主导航栏 》交通法规 》正文办理使用伪造变造和挪用机动车号牌案件工作规范(试行)

来源:市交警支队 日期:2013-03-18 阅读:47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使用伪造变造和挪用机动车号牌案件的办理工作,切实保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机动车登记规定》、《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伪造变造和挪用机动车号牌(以下简称“套牌”)行为,是指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驾驶人使用伪造、变造的其他机动车号牌或者使用其他机动车号牌的违法行为。

第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套牌案件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遵循公开、便民、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 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做好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办理套牌案件的指导、协调和检查监督。设区市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明确专人负责套牌案件的办理、群众咨询等工作。

第二章 受 案

第五条报案人因车辆被套牌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案的,机动车登记地、违法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接受,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者推诿。违法行为发生地涉及两个以上地市的,由最先接到报案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受理。

第六条报案人因车辆被套牌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案的,应当提交以下证明、凭证:

(一)报案人的身份证明。报案人不是机动车所有人的,应当同时提交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和书面委托说明;

(二)被套牌机动车的行驶证;

(三)载明机动车号牌被套用基本情况的书面报案材料,包括套牌车辆的违法时间、违法地点、违法行为等;

(四)被套牌车辆前部和后部的外观照片。

第七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过电子邮件、来信来访、电话举报等途径接到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驾驶人反映车辆可能被套牌的,应当告知其持本规范第六条规定的证明、凭证,向机动车登记地或者违法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案。

第八条接到报案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全面、及时地收集、调取证据材料,并对报案人提供的证明材料进行审查、核实。

机动车登记地、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利用城际、公路、城市车辆智能监控记录系统、交通技术监控设备以及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交通违法业务处理系统(以下简称“交通违法业务处理系统”)等查询车辆行驶轨迹、交通违法记录、车辆外观特征等信息,核实车辆的违法行为发生地。

第九条 接受报案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受理案件,根据报案人提供的情况,记录套牌违法车辆和被套牌车辆的号牌种类、号牌号码、厂牌型号、颜色、行驶区域以及被套牌车辆所有人、驾驶人等信息,制作《套用机动车号牌案件受案登记表》(附件1)并向报案人出具《套用机动车号牌案件受案回执单》或者《涉嫌套用机动车号牌案件受案回执单》(附件2)。

第十条 对无证据证明车辆被套牌的,接到报案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报案人进行询问,并制作笔录。询问笔录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一)报案人的基本情况;

(二)报案人举报的违法事实、发现违法事实的途径、违法行为的发生时间、地点及违法行为人等内容;

(三)与案件有关的其他线索。

第十一条 下列资料由受理案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存入档案:

(一)《套用机动车号牌案件受案登记表》;

(二)报案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报案人不是机动车所有人的,同时收存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和书面委托说明;

(三)被套牌车辆的行驶证复印件;

(四)载明车辆号牌被套用基本情况的报案材料以及能够证明车辆号牌被套用的证明材料;

(五)没有证据证明车辆被套牌的,收存对报案人的询问笔录;

(六)被套牌车辆前部和后部的外观照片、套牌违法车辆的照片;

(七)使用套牌期间的交通违法信息,包括违法代码、违法时间、违法地点、违法行为等;

(八)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二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予受理报案人的举报:

(一)报案人举报的情况不属实的;

(二)不能提供本规范第六条规定的证明、凭证的;

(三)经查询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套牌管理系统(下称“套牌管理系统”),发现其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已受理的。

接到报案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向报案人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

第三章 查 缉

第十三条受理案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案件受理时起二十四小时内,将采集的有关信息、证明材料录入套牌管理系统,制作《涉嫌套牌机动车协查通知书》(附件3)并转递给协查地(包括违法行为发生地和机动车登记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协查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通知后两个工作日内组织开展查缉布控、调查取证并将相关信息录入套牌管理系统。

违法行为发生地涉及两个以上地市,其中一个违法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已受理案件的,机动车登记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协查通知之日起两个工作日内通知其他违法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并对套牌违法车辆进行查缉布控。

第十四条套牌车辆违法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成立执法小分队、查缉小组等专业化队伍,针对套牌违法行为的发生地域、套牌违法车辆的行驶轨迹等规律特点,组织开展查缉。会同治安、刑侦部门,对容易出现套牌违法车辆的重点区域、重点道路进行不定期集中清查。

第十五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省际和省内转递交通违法信息的录入审核工作,对违法车辆的车辆品牌、颜色等特征与注册登记信息不符的,应当将套牌信息及相应的违法信息录入套牌管理系统,不得录入交通违法业务处理系统。

第十六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定期排查交通违法业务处理系统,梳理汇总近年来积压的未处理交通违法数量多等记录异常的车辆信息,录入套牌管理系统,列为套牌嫌疑车辆纳入路面查缉布控范围。

第十七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建设完善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充分利用城际、公路、城市车辆智能监控记录系统、车载查询终端系统和移动执法警务系统等系统,实现与套牌管理系统的关联应用,实现自动识别、自动比对、自动报警,确保执勤民警能够及时查处套牌违法车辆。

第十八条对通过交通违法证据图片比对发现套牌违法车辆与被套牌车辆特征明显不符,或者报案人能够提供证据证明车辆号牌被套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和《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使用规定》要求,在核实证据材料之日起两个工作日内撤销使用套牌期间发生的交通违法信息,并将相应的交通违法信息录入套牌管理系统。使用套牌期间发生的交通违法信息属于省际转递信息的,由机动车登记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撤销;属于省内转递信息的,由违法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撤销。

第十九条具备本规范第十八条情形,经调查确实机动车被套牌的,报案人可以持受理案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套用机动车号牌案件受案回执单》,向机动车登记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换发机动车牌证。

机动车登记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过套牌管理系统对报案人的申请进

行核查。情况属实的,应当按照《机动车登记规定》及其工作规范要求,为被套牌车辆换发机动车牌证。

第二十条 对无法证明车辆被套牌的,报案人可以持受理案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涉嫌套用机动车号牌案件受案回执单》,向机动车登记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换发机动车牌证。自换发机动车牌证六个月内,仍未查获涉嫌套牌违法车辆的,机动车登记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恢复其原机动车牌证。但是,换发期间能够证明车辆被套牌的除外。

第四章结案

第二十一条套牌违法车辆被查获的,由查获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并在结案后的二十四小时内将查获时间、处理结果、办案人员及联系方式等录入套牌管理系统,并制作《查获套牌违法机动车通知书》(见附件4)转递至受理案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进行结案。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受理案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应当终止案件调查:

(一)报案人提出终止调查申请的;

(二)报案人报假案的;

(三)自报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未确认有套牌违法事实的;

(四)其他需要终止调查的情形。

第二十三条 套牌违法车辆被查获,或者套牌案件被终止调查的,受理案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二十四个小时内将案件处理结果等信息录入套牌管理系统,并转递给协查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录入系统两个工作日内,制作《案件查处结果通知书》(见附件5)或者《终止案件调查通知书》(见附件6)

并送达报案人。

第二十四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查获套牌违法行为的,应当与套牌管理系统进行核查。套牌管理系统无受案信息的,查获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结案后二十四小时内将查获时间、处理结果、办案人员及联系方式等录入套牌管理系统,并转递至机动车登记地、违法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机动车登记地、违法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范第十八条规定撤销使用套牌期间产生的交通违法信息,并将相应的交通违法信息录入套牌管理系统。

第五章 其他规定

第二十五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依托公安交通管理区域警务协作机制,建立完善办理套牌案件的联系协作机制。

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并公布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办理套牌案件联系表,明确各地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套牌案件的负责人员及联系电话、传真电话。

第二十六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查获使用伪造、变造机动车号牌或者使用其他机动车号牌违法行为,需要对机动车号牌进行鉴别的,可以将机动车号牌和《关于协助鉴别号牌号码为XXXXXX的机动车号牌真伪情况的函》(附件7)通过邮寄等方式送交机动车登记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机动车登记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机动车号牌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对机动车号牌进行鉴别,并将《关于号牌号码为XXXXXX机动车号牌的鉴别结果》(附件8)、机动车号牌通过邮寄等方式寄回提交鉴别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第二十七条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定期通过套牌管理系统汇总各地办理套牌案件情况,通报案件办理情况和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加大督办力度。第二十八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将办理套牌案件情况纳入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组织开展机动车套牌假牌违法行为查缉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奖励表彰,与评选创优、年度考核挂钩,并兑现奖励措施。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套牌违法行为的举报电话,并开辟网上举报、短信举报等渠道,鼓励群众举报套牌违法行为、制作和贩卖假牌假证窝点。

接到举报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举报信息进行核实。对举报属实的,要对举报人进行奖励,并通知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向机动车登记地或者违法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案。

第三十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广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套牌违法行为的危害性,通过短信提示、网络查询等方式,进一步加大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的交通违法信息的告知和提示力度,提醒机动车所有人,保护好自己的车辆及牌证信息,防止被冒用或盗用。变更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的,应当按规定及时到车管所办理变更。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对查获的使用伪造、变造机动车号牌或者使用其他机动车号牌的违法行为,应当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使用套牌期间发生的交通违法信息,查获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责令套牌违法行为人依法处理。

第三十二条报案人谎报套牌案件的或者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接受报案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移交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处理。

第三十三条对拒绝和推诿报案人报案申请、不按照规定时限办理案件、违规办理牌证等违纪行为,应当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关于不履行法定职责,对有关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的规定,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涉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办理套牌案件实施办法和操作规程。第三十五条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案件办理工作规范1

案件办理工作规范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工作,提高行政处罚案件办理的质量和效率,使案件办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卫生行政处罚程序》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所工作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实施卫生行政处罚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及有关卫生法律法规,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程序合法,处罚得当,适用法律法规准确。按照卫生部《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规范》制作文书,语言要规范、严谨、完整、科学,文理结构要有逻辑性。

第三条 办理行政处罚案件实行分级管理和合议、回避制度。

第四条 卫生监督员办理行政处罚案件,必须两人以上,着装规范,举止得体,语言文明,亮证执法,廉洁自律、秉公办事。卫生监督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五条 对于下列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做好记录:

(一)在日常卫生监督管理中发现的;

(二)卫生监测机构报告的;

(三)社会举报的;

(四)上级卫生监督部门交办或者有关部门移送的。受理的案件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

第六条 根据案件的来源、案情、社会危害、社会影响等,将案件分为一般案件、督办案件和重大案件。

第七条 在日常卫生监督管理中发现或卫生监测机构报告的案件,社会危害、社会影响不大,归为一般案件;社会举报的案件,列入督办案件。

督办案件由稽查科负责对案件调查处理进行监督,承办科室(以下称部门)及时向稽查科通报案件进展,并将案件调查处理结果报知稽查科。

第八条 下列案件,列为重大案件:

(一)拟处以责令停产停业;

(二)拟处以吊销许可证;

(三)拟处以较大数额罚款(是指对非经营活动中公民违法行为处以500元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违法行为处以1000元以上、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处以20000元以上的罚款);

(四)影响较大的案件或涉外案件;

(五)需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重要案件;

(六)其他重大、疑难需要集体讨论决定的案件。

第九条 所成立专案组调查处理重大案件,专案组由所领导、业务管理科室和承办部门等人员组成,由分管所长牵头负责查办。

第十条 案件承办部门和承办人员应不断提高办案能力和效率,立案后一般应在25个工作日调查取证完毕。如遇到案情复杂、重大或其他特殊情况需延长调查期限的,应及时报告分管所长批准。

第十一条 对已有证据证明的违法行为,应当在发现违法行为或调查违法事实时,书面责令当事人改正或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第十二条 案件经调查终结,承办人员应根据案件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提出处理建议,由合议小组进行合议。

第十三条 案件实行分级合议制度。对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应当实施行政处罚的案件,建议罚没款金额在5000元及以下的,由所合议小组进行合议;罚没款金额在5000元以上的,由所合议小组和卫生局分管领导进行合议;第八条所列的重大行政处罚案件,报由卫生局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第十四条 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和陈述申辩权利。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卫生许可证、处以20000元以上等较大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听证程序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卫生行政处罚程序》、《江苏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则》有关内容组织。

第十五条 案件实行分级审批制度。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罚没款金额5000元及以下的,由分管所长审批;罚没款金额5000元以上的案件,需报卫生局领导审批。

第十六条 案件承办部门应加强案件查处质量的内部管理,对案件的办理程序、证据、适用法律及文书质量严格把关。

业务管理科室对部门承办的行政处罚案件各环节行政处罚文书进行审核,未经审核通过不得进入下一环节。

稽查科对案件办理及文书质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第十七条 作出适用听证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承办人须在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的7日内将《行政处罚决定书》报稽查科,由稽查科报市卫生局相关法制科室备案。

第十八条 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承办人员应当对处罚执行及相关违法行为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及回访,督促被处罚单位执行处罚并认真实施整改。

第十九条 行政处罚结案后,及时做好处罚案卷的整理归档工作。

第二十条 案件承办人员应当遵守办案纪律,对案件调查处理有关事项进行保密。对办案过程中存在违纪行为的承办人员,依据《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篇:河北省卫生行政执法案件办理工作规范

河北省卫生行政执法案件办理工作规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卫生行政执法案件办理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卫生行政处罚程序》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全省各级卫生行政机关办理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案件。

第三条 卫生行政执法案件实行承办人负责制。

第四条 办理卫生行政执法案件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公正、公开和效率原则。

第五条 实行调查、审核、决定等执法职能相分离制度,以程序规范保证权力行使的规范。

实施行政处罚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处罚裁量应当综合考虑违法行为对人体健康损害程度、社会危害后果大小、对行政管理秩序破坏程度、违法行为是否及时纠正等情况。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六条 卫生监督机构代表卫生行政机关集中行使卫生监督的具体执法任务,在执法办案工作中负责下列事项审核:

(一)实施或解除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决定;

(二)实施或解除行政控制措施;

(三)实施涉案物品价值在五千元以下的查封或者扣押;

(四)采纳或不采纳当事人陈述、申辩意见;

(五)适用简易程序的行政处罚决定;

(六)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七)完全履行处罚案件的结案;

(八)卫生行政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七条 卫生行政机关在执法办案工作中负责下列事项审批:

(一)案件立案;

(二)延长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和行政控制措施需要期限;

(三)实施价值在五千元以上涉案物品的查封或者扣押;

(四)移送不属于本机关管辖案件;

(五)适用普通程序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六)变更行政处罚决定内容;

(七)中止或终止执行处罚决定;

(八)变更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内容;

(九)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

(十)依法需要卫生行政机关审批的其他事项。

前款事项应当由本机关主管处(科)室提出意见,第五项至第九项还应当由本机关法制机构提出意见。

第八条 卫生行政机关可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本规范的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对办理卫生行执法案件的审批(核)权限与职责分工进行适当调整。

第九条 卫生监督机构应当设臵专门科室或人员,负责卫生行政执法文书、案件以及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章 简易程序

第十条 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拟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第十一条 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应当由2名以上执法人员共同实施,并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加盖公章的《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

《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当场送达当事人。

第十二条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在2日内向主管领导报告,并在7日内到案件管理科室登记备案。

第四章 普通程序 第一节 立 案

第十三条 卫生行政机关发现相对人有违法行为,并符合下列标准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查处:

(一)有明确的违法行为人;

(二)基本违法事实存在;

(三)属于卫生行政处罚范围;

(四)属于本行政机关管辖;

(五)适用普通程序处罚。

第十四条 上级卫生行政机关交办、下级卫生行政机关报请查处、有关部门移送、社会举报的案件,应当及时进行核实。符合本规范第十三条规定的,应当立案查处。

第十五条 需要立案查处的,应当制作《立案审批表》,报请批准并指定2名以上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负责案件办理工作。未取得《行政执法证》的人员,不得承办卫生行政处罚案件。

第十六条 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案件,应当填写《行政违法案件移送函》,报请批准后,连同案件相关材料一并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

第二节 调查取证

第十七条 调查取证过程以及证据的形式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第十八条 卫生行政执法人员可以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使下列职权 :

(一)责令停止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二)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了解情况;

(三)进入生产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四)查阅、复制、查封、扣押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资料;

(五)查封、扣押专门用于从事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等财物;

(六)查封有证据表明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卫生安全隐患的无证经营场所。

查封物品或场所必须使用封条,查封场所或者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公告应当加盖卫生行政机关公章,并在当事人生产经营场所明显处张贴。

第十九条 调查取证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2个月内完成。第二十条 卫生行政执法人员可以根据办案需要直接收集相关证据材料,或者制作《调取证据通知书》,要求当事人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卫生行政执法人员根据办案需要实施抽样取证的,应当向当事人出具《抽样取证通知书》。第二十一条 《现场检查笔录》应当载明时间、地点和事件等内容,并由执法人员和被检查人签名。被检查人拒绝签字的,应当在笔录中注明,由见证人或两名执法人员签名或盖章;笔录中涂改之处,应当有被检查人按押手印、盖章或签名。

第二十二条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承办人员应当报请批准后采取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措施。

实施先行登记保存的,应当向当事人制作并送达《先行登记保存证据通知书》。

第二十三条 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可以采用就地保存或者指定地点保存。

实行就地保存,应当告知当事人对登记物品在规定期限内予以保管,不得销毁和转移。

实行指定地点保存,应当告知实际承担保存义务的单位,对登记物品在规定期限内妥善保管,不得销毁和转移,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处臵。

第二十四条 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后,应当及时收集和固定证据。

(一)提取原物。根据登记造册物品的不同,进行选择性抽样或随机性抽样,出具《抽样取证通知书》;

(二)拍照、录相、绘画或制作勘验笔录。

第二十五条 对实施证据先行登记保存的物品,应当在7日内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一)对需要进行技术检验或者鉴定的,送交有关部门检验或者鉴定;

(二)对依法需要没收的物品,应当采取查封、扣押等措施,按照行政处罚程序予以没收;

(三)依法应当移交有关部门的物品,及时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四)依法不需要没收的物品,解除登记保存并退还当事人; 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六条 证据保存期限届满,应当制作并送达《先行登记保存证据物品处理通知书》。

(一)一般物品,予以解除封存;

(二)指定地点保存的,应当与当事人办理交接手续;

(三)可能导致公共卫生安全事故的物品,应当依法采取行政控制措施,制作并送达《卫生行政控制决定书》;

(四)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物品,应当依法作出没收、销毁或者停止使用的处理决定。

第二十七条 调查收集书证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应当取得原件(包括原本、正本和副本),取得原件有困难的,可以取得原件的复印件、照片、节录本;

(二)复印件、照片、节录本应当与原件核对无误,有当事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签字或盖章确认;

(三)有关部门保管的原件的复制件、影印件或者抄录件,应当注明出处,并由该部门核对无异后加盖其印章;

(四)报表、图纸、会计帐册、专业技术资料、科技文献,应当附有说明材料;

(五)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规章对书证的制作形式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八条 调查取得的物证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应当取得原物。取得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取得与原物核对无误的复制件或者能证明该物证的照片、录像等其他证据;

(二)原物为数量较多的种类物的,可以提取其中一部分。第二十九条 调查取得的证人证言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写明证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住址、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

(二)有证人的签名。不能签名的,应当以盖章等方式证明;

(三)注明出具日期;

(四)附有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证明证人身份的文件。第三十条 调查取得的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证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视听资料的原始载体。取得原始载体确有困难的,可以是复制件;

(二)案卷中附有该资料内容的文字记录,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和证明对象等,并由承办人员签名;

(三)声音资料应当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

第三十一条 鉴定结论作为证据的,应当载明委托人和委托 鉴定的事项、向鉴定部门提交的相关材料、鉴定的依据和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鉴定部门和鉴定人鉴定资格的说明,并应当有鉴定人签名和鉴定部门盖章。通过分析获得的鉴定结论,应当说明分析过程。

第三十二条 询问被调查人、证人、受害人时,应当制作《询问笔录》。

被调查人应当是能证明案件事实的人员,包括当事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

第三节 行政强制措施

第三十三条 行政强制措施包括对场所或物品实施查封(封存)、扣押以及其他卫生行政控制措施。

对物品查封(封存)、扣押应当详细记录该物品的名称、颜色、形状、性状、数量等内容。

第三十四条 已经造成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造成公众健康危害时,执法人员应当依法及时采取卫生行政控制措施。

第三十五条 采取卫生行政控制措施应当使用盖有卫生行政机关公章的封条,制作并送达《卫生行政控制决定书》。

实施卫生行政控制应当报请批准。紧急情况下须当场实施行政控制时,应当在48小时内补办书面批准手续。

第三十六条 行政控制期限一般为15日。因检验、鉴定以及卫生处理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控制期限的,报请领导批准后可以延长15日。

延长控制期限应当在《卫生行政控制决定书》的原因中写明首次《卫生行政控制决定书》的文号及延长控制的理由。

第三十七条 被控制物品或场所应当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解除行政控制或其他处理决定。

第三十八条 解除行政控制时应当制作并送达《卫生行政控制处理决定书》,由执法人员到现场清点封存物品并办理书面交接手续,必要时对解封过程进行录像或者拍照。

第四节 行政处罚决定

第三十九条 案件调查结束后,承办人员应当制作《调查终结报告》,并分别提出以下处理建议:

(一)确有应当予以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违法行为 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提出拟作出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具体处罚内容;

(二)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提出不予行政处罚建议,并说明理由;

(三)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说明理由,提出不予行政处罚建议;

(四)违法行为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建议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

(五)涉嫌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建议移送司法机关。

案件经过合议、听证或集体讨论的,应当及时修订《调查终结报告》。

第四十条 行政处罚裁量应当遵循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符合卫生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具体规定。

同一违法主体存在多个违法行为的,分别裁量,合并处罚。第四十一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应当认定为涉嫌犯罪:

(一)生产者、销售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的;

(二)不合格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达到15万元以上的;

(三)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

(四)拒绝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消毒处理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

(五)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机关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

(六)拒绝执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

(七)非法采集、供应血液或者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符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采供血液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情形之一的;

(八)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 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情形之一的;

(九)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擅自为他人进行节育复通手术、假节育手术、终止妊娠手术或者摘取宫内节育器,情节严重的;

(十)其他涉嫌犯罪的。

第四十二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案件,应当组织合议:

(一)吊销卫生许可证的;

(二)责令停产停业的;

(三)给予较大数额罚款和没收较大数额财产等处罚的;

(四)涉嫌犯罪拟向公安机关移送的;

(五)免除处罚或者减轻处罚的。

第四十三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案件,应当由卫生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一)罚款或销毁、没收财产10万元以上的;

(二)致人死亡、伤残或者导致1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

(三)变更或撤销已经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的;

(四)重大案件实施免除处罚或者减轻处罚的;

(五)社会影响较大的;

(六)本机关认为需要集体讨论的其他案件。

第四十四条 承办人员应当于调查终结或经合议、集体讨论后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向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或《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告知其享有陈述、申辩或者要求听证权利。

第四十五条 当事人提出陈述、申辩或者提出听证要求的期限,为送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或者《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之日起3日内,逾期视为放弃陈述、申辩或者听证权利。

第四十六条 当事人提出陈述、申辩的,应当提交书面材料,并由当事人加盖公章或签名。不能提交书面材料的,承办人员应当制作《陈述(申辩)笔录》,并要求当事人签字确认。

承办人员应当对当事人陈述或申辩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提出处理意见,报请领导审批。当事人提出新的证据和理由时,应当重新合议。

第四十七条 听证案件适用《河北省卫生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第四十八条 当事人放弃陈述、申辩或者听证权利的,承办人员应当制作《案件处理内部审批表(通用)》,提出处罚意见,报请卫生行政机关领导签批后制作《卫生行政处罚决定书》。

当事人提出陈述、申辩的,承办人员应当根据有关领导对《陈述和申辩意见书》的批示,制作《案件处理内部审批表(通用)》,报请卫生行政机关领导签批后制作《卫生行政处罚决定书》。经过听证的案件,按照卫生行政机关领导签批意见作出处理。

第四十九条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承办人员应当填写《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报请领导批准后,向同级公安部门移送,并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

第五十条 卫生行政机关应当自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因检验、鉴定、听证、集体讨论等特殊原因需要延长时间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10日内报请上级卫生行政机关批准。

第五章 文书送达

第五十一条 依法需要送达的卫生行政执法文书,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送达当事人。

第五十二条 《行政处罚决定书》采用直接方式送达的,应当在处罚决定作出后7日内送达。

第五十三条 除含有签收栏目的文书可直接签收外,其他文书送达应当填写《行政处罚文书送达回证》。

第五十四条 受送达人是自然人的,应当由其亲自签收,本人不在时,交与其同住的成年近亲属签收;

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收,也可由其授权的人签收。

第五十五条 受送达人拒绝签收执法文书的,可以采用留臵送达;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邮寄送达,并附相关资料予以证明。

(一)见证人签字资料或者能反映当事人确实收到送达的执法文书照片、摄像或录音等视听资料。必要时可以邀请公证机关就留臵送达活动进行现场公证;

(二)邮政部门或特快专递部门提供的当事人已签收的证明材料。

第五十六条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以其他方式无法送达 的,可以公告送达。

送达公告应当在受送达人所在地的设区市级以上公开发行的报纸刊发。

《送达公告》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被处罚人姓名或名称;

(二)案由;

(三)送达的法律文书名称和主要内容;

(四)声明自公告之日起60日即视为送达;

(五)告知送达后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六)公告发布的机关名称、日期。

《送达公告》刊发后应当入卷存档。

第六章 执行

第五十七条 没收违法物品时,应当制作没收物品清单并随行政处罚决定书一同送达当事人。

销毁违法物品时,应当制作《违法物品销毁记录》。销毁过程的相关资料(销毁地点、销毁方式、物品名称、数量、颜色、性状、形状,执行销毁人员签名、销毁现场照片或视听资料)应当入卷存档。

第五十八条 给予当事人吊销许可证处罚的,案件承办人员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之日收缴许可证件或者督促当事人缴回许可证件。原许可机关应当在作出吊销许可证件处罚之日起10日内办理许可证件注销手续。

对于法律设定许可前臵条件的案件,卫生行政机关应当在作出吊销卫生许可证处罚后,及时向同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通报情况。

第五十九条 给予当事人责令停产停业处罚的,案件承办人员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之日责令当事人立即或者限期停产停业,并张贴《责令停产停业通告》。

第六十条 依法需要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应当在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30日内制作《强制执行申请书》,报请领导批准后,将相关材料送至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第六十一条 适用简易程序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一)依法给予20元以下的罚款的;

(二)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

第六十二条 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明确延长缴纳罚款期限和分期缴纳罚款计划,加盖公章或签字确认,报请领导批准后执行。

第七章 结案和归档

第六十三条 依法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承办人应当及时制作《结案报告》报请批准后结案。

第六十四条 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承办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履行后的3日内制作《结案报告》,有罚款收据的黏贴与《结案报告》上,报请领导批准后结案。

第六十五条 案件结案后,案卷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对案卷材料逐一审核,按照《河北省行政处罚案卷标准(试行)》相关要求归档和保存

第八章 附则

第六十六条 本规范规定的“以上”不包括本数。

第六十七条 省卫生厅以往发布的有关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为准。

第六十八条 本规范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联合接访大厅案件办理工作规范

联合接访大厅来访事项办理工作规范

(征求意见稿)

依据《信访条例》和《XX市联合接访大厅来访接待与调处工作细则》(XX领[2011]32号)等有关规定,按照“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处置”的要求,联合接访大厅对群众来访事项按以下方式处理:直复、转送、交办、协调处理、催办、提请追究。

一、直复

属于政策法规和具体业务咨询或一般反映情况、建议、意见类信访问题,经驻厅窗口答复后信访人满意的,驻厅窗口可作直复处理,将相关信息录入全国信访信息系统。

办理流程:接谈登记——答复信访人相关法规或政策——告知信访人意见——录入全国信访信息系统备注办理意见——保存。

二、转送

对需相关县区或单位一般掌握、了解和处理的来访事项,接谈窗口可直接转送相关县区和单位办理。

一般转送分两种方式:

1、系统转送。由窗口接谈人将来访信息录入全国信访信息系统,备注相关情况,提出拟处理意见,出具信访告知单,直接转送至相关县区或单位。

2、纸质转送。接谈窗口在完成系统转送流程后,填写《信访事项处理通知单》和《信访事项转办通知单》,分别加盖“市人民群众来访接待专用章”,《信访事项转办通知单》附上信访人材料,密封后交综合办公室统一寄发。

办理流程:接谈登记—录入全国信访信息系统—直接转送相关部门—向信访人出具《信访事项处理通知单》—填写《信访事项转办通知单》——交综合办统一寄发。

三、交办

对于来市重要信访事项,需要县区和有关部门立案办理的,由窗口接谈人拟定处理意见,提出交办建议,报经大厅工作例会研究,同意后,由接谈窗口通过全国信访信息系统发函交办,填写纸质《信访事项交办通知单》,寄发相关责任县区或相关部门(单位)。

办理流程:接谈登记—窗口接谈人拟定处理意见—提出交办建议——大厅工作例会研究—系统发函交办——填写《信访事项交办通知单》—交综合办统一寄发。

注意事项:

1、来市个访重访和集访一律进行交办;

2、各窗口接谈人要及时填写《市联合接访大厅窗口转办(交办)案件列表》备查。

3、责任县区和单位的调查处理报告由各窗口保管,定期交大厅信访业务综合管理办公室存档。

四、协调处理

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窗口,需要在厅内进行协调处理的信访事项,由接谈窗口初步拟定处理意见,提出协调处理建议,大厅组织相关部门协调会,进行协调处理。根据信访事项的复杂程度,协调处理分为三个层级,即分组协调会、大厅副主任协调会和大厅主任协调会。

一般对于跨部门信访事项,可由接谈窗口向本组组长提出,组长协调相应部门窗口组织分组协调会协调处理;对组长协调处理未果或需非驻厅部门单位参加的,由组长向大厅提出,组织副主任协调会;经副主任协调仍未能及时处理的,由综合办提出主任会议协调建议,组织大厅主任协调会协调处理。

办理流程:接谈登记—接谈窗口拟定调解意见—提请大厅分组会议讨论研究—大厅分组会议不能形成处理意见的,由组长提请大厅副主任召开会议研究—大厅副主任会议仍不能确定处理意见的—由综合办提请大厅主任会议研究决定。

五、催办

对已经立案交办或直接转送的信访事项,在办理期限内信访人再次以同一事由来访的,窗口接谈人将来访情况录入全国信访信息系统保存,不再重复转交办,但应及时进行催办,填写《信访事项催办记录表》并将办理进度告知来访人。办理流程:接谈登记——及时催办——催办记录——告知信访人。

六、提请追究

对于在来访接谈、交办催办、督办查办过程中发现相应责任人员有违法违纪或不作为、乱作为引发严重信访事项,或对交办信访事项拖延不办、办理不力引发信访人重复上访、越级上访或其他突发群体性事件的,接谈窗口应提出信访责任追究建议,经大厅主任会议研究通过后,交市纪委(监察局)驻厅责任查究室、市人民检察院驻厅检察室实施责任追究。

第五篇:办公室工作规范和计算机网络使用管理规定

办公室工作规范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本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2、忠于职守,保障公司利益和信誉,不做任何有损公司信誉的行

为。

3、按规定时间上下班,不得无故迟到、早退;午休

时间为12:00-13:00,特殊情况需说明。

4、上班时间要求穿着整洁大方,禁止穿与工作气氛不协调的服装。

5、保持办公环境的整洁、美观,办公桌面的各种资料应摆放整齐

有序,不得杂乱无章,下班前放置妥当所有文稿,以防遗失、泄漏。

6、工作时间不要大声喧哗、不要讨论与工作无关的话题。

7、计算机网络使用,请遵守。

8、接待来访客人应主动、热情,接待来访和业务洽谈应在接待室

或会议室进行。

9、上班时间禁止在办公区域内吸烟。

10、员工之间应通力合作,互相配合,不得相互拆台或搬弄事非。

11、接电话应以“您好”开头,必须客气、耐心、有礼貌,禁止粗

鲁;如接转电话人员不在座位,公司每位员工都有义务接转电话;禁止利用办公电话打私人电话。

12、不得私自经营与本公司业务类似的商业或兼任本公司以外职务。

13、服从上级的工作安排,对于两级主管同时所发命令或指挥,以

直接主管的命令为准。

计算机网络使用管理规定

公司网络是大家共同使用的资源,为了保证网络通畅,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请大家自觉遵守以下规定:

1、工作时间不允许观看任何与工作无关的在线视频;

2、工作电脑不允许下载任何与工作无关的文件,工作相关文件下

载完毕后请随时关闭下载软件,以免占用网络资源;

3、工作时间不允许浏览与工作无关的所有网页、博客、微博等;

4、工作时间不允许使用QQ,MSN等进行与工作无关的聊天;

5、请对个人电脑中的办公文件做好保密保管,禁止泄漏影响公司

利益的文件资料。

6、公司计算机网络管理员会随时对公司网络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查。

随着公司与厂区与美国实验室联网的顺利实现,公司将通过网络监控管理软件对公司计算机网络的详细运行和使用进行监管,如果发现违规现象,将进行处罚,请大家自觉遵守规定。

沈阳优吉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琦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1年12月6日

下载办理使用伪造变造和挪用机动车号牌案件工作规范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办理使用伪造变造和挪用机动车号牌案件工作规范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