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暂行办法
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推进旅游诚信建设工作,提升公民文明出游意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央文明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文明旅游工作的意见》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游客不文明行为”是指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因违反法律、法规及公序良俗等受到行政处罚、法院判决承担法律责任,或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
第三条 县、地(市)、省级旅游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域内的“游客不文明行为”采集报送等工作。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管理工作。
第四条 省级旅游主管部门建立本行政区域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建立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第五条 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因下列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法院判决承担责任的,或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应当纳入旅游部门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一)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秩序;(二)破坏公共环境卫生、公共设施;(三)违反旅游目的地社会风俗、民族生活习惯;(四)损毁、破坏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迹;(五)参与赌博、色情活动等;(六)严重扰乱旅游秩序的其他情形。
第六条 “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实行动态管理,视游客不文明行为情节,“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保存期限为一至两年,期限自信息核实之日起计算。
第七条 省级“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由下级旅游主管部门报送,或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会举报等渠道采集。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由省级旅游主管部门报送,或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会举报等渠道采集。
第八条 “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形成后,旅游主管部门应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通报游客本人,提示其采取补救措施,挽回不良影响。必要时向公安、海关、边检、交通、人民银行征信机构等部门通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
第九条 被记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的游客认为将其纳入记录错误的,可以向做出记录的旅游主管部门提交异议申请,一般应由当事人本人提出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旅游主管部门自收到异议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异议申请人做出答复。旅游主管部门经审查认为异议成立的,应当予以纠正。
异议处理期间,不影响“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的管理。第十条 国家工作人员故意提供错误信息的,或篡改、损毁、非法使用“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暂行办法修改(2015年5月14日)
第二篇:国家旅游局关于游客不文明行为暂行规定
关于印发《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 的通知
旅办发﹝2015﹞5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局:
为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依法推进旅游行业诚信建设深入开展,提升公民文明出游意识,建立文明旅游长效工作机制,国家旅游局研究决定,在全行业开展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工作。为此,国家旅游局制定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至国家旅游局。
国家旅游局办公室 2015年4月8日
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推进旅游诚信建设工作,提升公民文明出游意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央文明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文明旅游工作的意见》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游客不文明行为”是指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因违反法律、法规及公序良俗等受到行政处罚、法院判决承担法律责任,或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
第三条
县、地(市)、省级旅游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域内的“游客不文明行为”采集报送等工作。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管理工作。
第四条
省级旅游主管部门建立本行政区域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建立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
第五条
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因下列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法院判决承担责任的,或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应当纳入旅游部门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
(一)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秩序;
(二)破坏公共环境卫生、公共设施;
(三)违反旅游目的地社会风俗、民族生活习惯;
(四)损毁、破坏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迹;
(五)参与赌博、色情活动等;
(六)严重扰乱旅游秩序的其他情形。
第六条 “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实行动态管理,视游客不文明行为情节,“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保存期限为一至两年,期限自信息核实之日起计算。
第七条
省级“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由下级旅游主管部门报送,或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会举报等渠道采集。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由省级旅游主管部门报送,或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会举报等渠道采集。
第八条
“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形成后,旅游主管部门应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通报游客本人,提示其采取补救措施,挽回不良影响。必要时向公安、海关、边检、交通、人民银行征信机构等部门通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
第九条
被记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的游客认为将其纳入记录错误的,可以向做出记录的旅游主管部门提交异议申请,一般应由当事人本人提出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旅游主管部门自收到异议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异议申请人做出答复。旅游主管部门经审查认为异议成立的,应当予以纠正。
异议处理期间,不影响“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的管理。
第十条
国家工作人员故意提供错误信息的,或篡改、损毁、非法使用“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中国出境游客不文明行为分析
中国出境游客不文明行为分析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公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利用闲暇时间外出观光、度假的游客日渐增多。中国出境旅游的迅速发展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但是部分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发生也屡屡受到国内外媒体的披露和报道。有些中国游客在国外的不文明行为,如随地吐痰、当众脱鞋、不遵守公共秩序、大声说话、坦胸露背、爱占小便宜等不雅行为引起当地居民的反感。虽然这只是少数部分出境旅游者的行为,但是却给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居民留下不好的印象,在某种程度上会上升到用来代替全体中国人,进而会影响到国家形象、国际交流活动以及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加强国民出行文明行为,也已经迫在眉睫。
关键字:旅游
不文明
形象
发展
一、中国出境游客不文明行为
1、美国:骑在华尔街金牛上大肆拍照
纽约华尔街的那只金色铜牛,在全世界都很出名,到纽约的游客常常要到牛前合个影,希望带来点好运气。然而,有一群中国游客则是翻身骑牛,大肆拍照留念。
旅游是一种文化,也是一项休闲活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常态。但一桩桩、一件件境外“丢人事件”发生后,我们需要静心反思,中国游客怎么了?
2013年07月30日 09:36
来源:大河网
2、埃及千年神庙浮雕被刻中文“丁锦昊到此一游”
晚报讯 “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网友“空游无依”的一条微博迅速引发热议,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为国人轻易毁坏千年文物的行为感到震惊和羞愧。许多网友对此均表示气愤,大呼“丁锦昊,你要火了”。曾带队赴埃及多次的资深导游张先生表示,毁坏和私藏文物出入境已经触犯了当地法律,一旦被发现且情节严重,可能要坐牢。
2013年05月25日 13:06
来源:新闻晚报
3、黄渤发微博称帕劳潜水时捞到“中华”烟盒 原标题:“中华”的脸丢不起
本报讯(记者李俐)昨天,正在国外度假的黄渤在微博中晒出了中国游客随手乱扔垃圾的照片,并感慨说:“朋友啊,去别人家做客咱客气点,(中华)这俩字的脸丢不起啊!”这条微博得到了过万网友的热议和支持。
2013年02月24日 13:49
来源:北京晚报
二、不文明行为原因分析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大众旅游为特征的国内旅游蓬勃发展,随着游客的增多,旅游者的范围增多,不文明旅游行为也开始增多。同时国人的出游范围也向国外开始蔓延,很多中国游客在国外旅游过程中也会发生不文明行为,严重影响我国的形象。但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
1.教育传统因素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缺乏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缺失必然造成公共意识的淡薄,也就不可能有专门针对公共空间的教育。而现代教育的也是重视政治教育,轻视公民教育,缺乏对人性的教育。历史教育传统的缺失以及现代教育的不足,共同造成了教育传统上的缺失。游客的环保意识不强、生态道德素质低下是传统教育缺失的结果之一。文化素养低、环保意识差,游客很少会考虑自己行为的环境影响, 因而轻易在不知不觉间产生不文明行为。
2.道德因素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追求休闲、放松、无拘无束,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意、懒散、放任、无约束的心理倾向。当一个人以旅游者的身份在异地游览时,往往想摆脱日常生活中的约束, 道德的约束力量降低至最低点。此外,旅游是一种暂时性、异地性的活动, 旅游者摆脱了日常生活圈子中众多熟人的监督, 所以对自己的行为举止便少了许多顾忌和约束。在这种弱化的道德感之下,平时表现文明的人在景区游览时也未必会表现文明。
3.游客故意破坏
这种行为的动机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为了寻求刺激、寻求开心和快感;另一种是为了发泄自身不良情绪,将破坏变成自身泄气的途径,往往这类行为造成的破坏会非常严重。当然,这里不排除一些游客缺乏旅游经验或旅游常识,在不知不觉中,无意识的情况下做出了“不文明的旅游行为”。
4.企业内部管理不严,管理混乱
我国针对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一些组团社经营活动不规范,超范围经营、变相转让特许经营权,并且进行虚假广告,旅行社内部管理不善,承包挂照、为他人代办旅游签证,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产品经营操作流程不规范, 各种违规的业务操作和宣传促销行为比较严重。现在中国的出境旅行社,常常与国外小规模的,甚至不正规的“地接”社合作,而这些“地接”导游素质参差不齐, 有的甚至在国内没有导游资格证。我国还存在着大量未经批准的出境游经办组织和人员,包括旅行社和非旅行社的经营性、非经营性组织和人员。一些黑中介、黑社影响了出境旅游主渠道的发展。公费出境旅游、滞留不归问题仍较严重。
三、旅游企业营销对策以及国家社会对策
旅游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对旅游者、旅游景区甚至国家形象都会产生危害,必须从多个方面对不文明旅游行为进行控制。
1、积极制定出台相配套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目前我国所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主要控制中国境内的旅游经营机构,但是缺乏相应的法规制约境外的合作伙伴,更大限度地、更有效地保护本国公民的权益。全面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杜绝虚假宣传, 实事求是地宣传所经营的出境旅游产品,不得夸大其词, 实行明码标价,出境游组团社不得使用模糊字眼来误导消费者。国内组团社要选择国家旅游局指定的境外接待社,不得选用“黑社”,杜绝使用无证的导游, 选派取得领队证、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强的领队带团。
2、立法促进公民文明素质教育
我国需要制订一部专门的公民文明素质教育法规,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继续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的融合,应当成为我国公民文明素质发展的主流和方向,爱国主义、法治、理想、道德、诚信、科学、人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思想等应当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同时政府要依法支持有利于公民文明素质教育的文化宣传活动,依法奖励文明素质突出的公民和单位,立法提倡文明礼仪。
3、对消费者进行“出游前培训”
对旅游者开展宣传活动,教育旅游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增强维护自我权益的意识和进行文明旅游。在出游前让旅游者了解目的国的风俗习惯及其法律。旅游者一定要注重旅游产品的内容, 不要被形式所迷惑,从而片面追求低价。国家旅游局和省级旅游局应增加组团社的数量,同时要公布出境旅游团社名单、国内投诉电话和境外旅游投诉电话,公布受理投诉的范围。要与新闻媒体合作,介绍出境游的有关注意事项, 及时曝光出境旅游中的典型案例,利用新闻媒体加强对旅游服务质量的监督,引导旅游者成为健康、文明、成熟的消费者。
4、领队培训
加强对领队的培训和管理,提高领队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组团社必须为每个团派遣有领队证的专职领队,负责监督行程计划的执行情况。领队不得收受各种形式的回扣,如因领队造成旅游者损失的,由组团社负责赔偿,并取消领队资格。
5、导游发挥监督功能
带队导游可对游客的行为起到直接的示范、监督和制约功能。在旅游过程中, 导游不仅要完成组织协调、解说等传统职责,同时还应负有监督游客不文明行为的职责。在帮助游客了解、欣赏环境和景观的同时,应鼓励游客表现出对景区环境、景观负责的行为,预防和制止其不文明行为。和此相适应,旅游管理部门在导游考评、导游词设计等方面可适当增加有关环境特性和景观保护常识等内容,对游客进行文明旅游行为教育。旅行社在组团出游之前,要说明目的地的风俗习惯、礼仪规范、民族禁忌及行为方式,必要时组织出国文明旅游考试,签订“文明旅游承诺书”。
6、旅游景区应采取有效的游客管理措施
第一,让公众加入旅游景区管理及建设中来。通过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让普通群众加入景区管理队伍中来,通过志愿者的服务和身体力行,为更多的社会公众做好榜样。第二,景区应完善公共区域警示性标志的科学化、合理化摆放,防止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发生。第三,景区应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建议旅游景区应设立并建全游客投诉及反馈流程,对一些心情焦燥的客人来讲,可以起到缓解及消除不良情绪作用。第四,旅游景区在旅游行程设置和活动项目的安排中要重点强调对环境和景区景观保护内容的宣传及介绍。
四、结语
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是在旅游过程中存在丑陋现象,不但会造成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危害,还会给其他游客造成视觉、听觉污染,影响他人的旅游心情。对于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应该在加强游客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建立的加强游客文明素质的长效机制,全面全系统的实施文明素质教育,加强引导和教育,在公共区域和景区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探讨有效的游客管理措施,方便游客必须的需求,营造文明的游览和观光环境。除了游客自身的约束机制外,应该加强外界公共的、环境的、道德的、法律的多管齐下的约束机制,通过游客的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从而达到治标又治本的目的。
第四篇:浅析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
浅析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
旅游作为中国的朝阳产业,正日益为中国赢得巨大商机,也越来越成为国人休闲消遣的首选方式。但旅游者在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引发的问题也日渐突出。
就拿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来说,“文明游园”的问题再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国的众多景区都爆出了不文明旅游的问题。随意攀爬,涂鸦,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一些游客缺乏公德心,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素质,给其自身和旅游景点乃至国家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成为旅游季节里一块“牛皮癣”。
游客外出旅游,是希望求得身心放松,心情愉悦,缓解工作疲劳。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大众旅游为特征的国内旅游蓬勃发展,随着游客的增多,旅游者的范围增多,不文明旅游行为也开始增多。同时国人的出游范围也向国外开始蔓延,很多中国游客在国外旅游过程中也会发生不文明行为,严重影响我国的形象。探究原因,不文明旅游的产生主要有文化传统因素、道德感弱化因素、教育传统因素等。
1.文化传统因素
中国社会的道德文化主要是一种私德文化而非公德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是家庭-家族-国家的结构层次”④,这一结构导致了中国人重视血缘、地缘,而漠视社会公共空间和陌生人,整个社会也是在血缘和地缘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利己社会。整个社会重视社会资本,即熟人伦理关系,而轻视公共空间。这导致旅游者在出游过程中只注重个人以及亲朋好友的感触,而不太顾及他人感受。由此可以看到在旅游过程中,有些旅游者只注重个人的便利,随手丢弃垃圾,而未考虑景区环卫人员的工作负荷等不文明行为。这正是受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影响的行为。
2.道德感弱化因素
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道德感弱化”现象是游客不文明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追求休闲、放松、无拘无束,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意、懒散、放任、无约束的心理倾向。当一个人以旅游者的身份在异地游览时,往往想摆脱日常生活中的约束, 道德的约束力量降低至最低点。此外,旅游是一种暂时性、异地性的活动, 旅游者摆脱了日常生活圈子中众多熟人的监督, 所以对自己的行为举止便少了许多顾忌与约束。在这种弱化的道德感之下,平时表现文明的人在景区游览时也未必会表现文明。
3.教育传统因素
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并向邻国输出礼仪文明,对邻国影响深远。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缺乏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缺失必然造成公共意识的淡薄,也就不可能有专门针对公共空间的教育。而现代教育的也是重视政治教育,轻视公民教育,缺乏对人性的教育。历史教育传统的缺失以及现代教育的不足,共同造成了教育传统上的缺失。
4.其他因素
(1)环境保护愿望未形成 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跟游览活动中人们难以形成保护环境的愿望的特点有极大关系。就旅游活动而言, 游客不文明行为对环境、景观的消极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 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往往是长期累积所形成的, 而游客的游览活动是暂时性、动态性、异地性的, 所以游客并不能看到自己的不文明旅游行为的严重后果。这就致使游客一方面对旅游景区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缺乏认知, 另一方面对自己的不文明旅游行为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的责任归属感缺乏认知。并且由于众多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同时存在, 也使游客个体对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性缺乏认知而去同与其他旅游者。这种种因素决定了游客在游览活动过程中不易形成保护环境的愿望, 因而也不易产生保护环境的行为。
(2)旅游经验不足
中国旅游业真正发展于改革开发以后,到现在尚不到三十年的时间,游客能够全面参与旅游活动的时间更短。1999年实行黄金周以后,旅游才真正普遍起来。正是由于旅游经验不足,很多游客在酒店住宿时会顺手带走酒店物品,在境外旅游过程中会发生不尊重当地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等不文明行为。
关于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解决
1. 立法促进公民文明素质教育
我国需要制订一部专门的公民文明素质教育法规,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的融合,同时政府要依法支持有利于公民文明素质教育的文化宣传活动,依法奖励文明素质突出的公民和单位,立法提倡文明礼仪。
2.相关部门加强引导和管理
与旅游业有关的部门,如政府环保部门、社会环保组织、旅游管理部门应加强环境保护问题重要性的宣传,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要大力宣传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部门还要大力宣传旅游活动可能会给环境造成的损害, 尤其应让公众认识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对旅游环境、景观的污染和破坏,政府部门应经常性地向旅游者、旅游地居民公布环境质量信息及污染对健康、经济、环境的损害。通过种种措施使社会大众对旅游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3.旅游景区采取有效措施
景区管理部门要重视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并其进行引导和管理。第一, 景区应提供各种设施、设备以防止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发生。如合理放置美观有趣的垃圾箱, 使游客便于、乐于负责任地处理废弃物。设置必要的美观醒目的标牌, 配置有亲和力的标志性说明文字及提醒文字, 揭示游客不至于太放任自己。第二, 景区管理工作人员首先应以身作则, 发挥示范作用, 带头爱护环境。景区可组织工作人员与青年志愿者一起开展环保活动, 这既可强化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 又能起到对公众的宣传作用。第三, 景区应制订比较完备的规章制度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文明行为进行制约,对于有损景区形象的行为加以劝阻或惩罚。第四, 旅游景区在旅游活动项目的安排中应有意识地增加与环境、景观保护有关的内容, 使游客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获得相关知识,对游客进行生态知识、游览规范等的教育和引导,唤醒游客的生态责任意识。通过种种措施和手段在旅游景区内造就一种保护环境和景观、遵守游览规范的良好氛围, 使游客时时意识到旅游景区对其文明行为的期待, 从而能够约束自己的不文明旅游行为。
4.导游发挥监督作用
导游可对游客的行为起到直接的示范、监督和制约作用。在旅游过程中, 导游不仅要完成解说等传统职责, 同时还应负有监督游客不文明行为的职责。在帮助游客了解、欣赏环境和景观的同时, 应鼓励游客表现出对景区环境、景观负责的行为, 预防和制止其不文明行为。旅行社在组团出游之前,也要说明目的地的风俗习惯、礼仪规范、民族禁忌及行为方式。
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是在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但会造成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危害,还会给其他游客造成视觉、听觉污染,影响他人的旅游心情。提高国民素质,维护国家形象,才能消除旅游不文明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钱霁明
10313244
第五篇:《告别不文明行为》主题班会记录
《告别不文明行为》主题班会记录
班级:高二理六
班主任:宋继胜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了解校园中存在哪些不文明的行为,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培养良好文明习惯、增强文明意识的重要性。文明离我们并不远,文明就在我们身边,就在举手投足中间。加强文明建设,我们应当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同学们要在生活与学习中不断增强文明意识,用精神引领行动,做到讲文明、知礼仪,为和谐校园的创建贡献力量。和谐校园,文明先行,同学们联起手来,与校园不文明现象说不。
二、班会时间:二〇一五年八月三十日
三、参加人员:班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准备:
1、《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收集校园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的现象和事例
3、《告别不文明行为承诺书》
五、活动内容:
1.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2.了解常见的生活陋习以及它们带来的危害。3.熟悉中学生应当遵守的文明礼仪。
六、活动流程:
1、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华夏大地,是礼仪之邦,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是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文明礼仪,这是我们的财富和骄傲因此,学习礼仪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个人素质,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能讲文明,那么,我们就会显得很有修养老师希望通过今天的班会活动,每个人都能增强文明素质,为我们的班级、校园,为我们的社会做出贡献
2、找一找:身边的不文明行为。(1)我身上的不文明行为(2)同学身上的不文明行为
3、看一看:陋习集中营
(多媒体出示各种不文明图片)
4、读一读:幻灯片展示五大最令人深恶痛绝的生活陋习和危害。
5、说一说:针对不文明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办?
6、举一举:文明行为知多少(1)分小组列举10条文明礼仪规范(2)班主任出示一些文明礼仪规范。
7、集体朗诵中学生应当遵守的文明礼仪规范及常用礼貌用语。
8、学一学:由副班长朗读《中学生守则》;由纪律委员朗读《中学生行为规范》
9、由班长领读宣誓词。
10、签一签:签署《告别不文明行为承诺书》
11、班主任寄语: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引领校园文明,打造和谐校园,向不文明行为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