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时间:2019-05-15 01:0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第一篇: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环境保护部

农业部 环发正2012)135号

关于印发《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农业(畜牧)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农业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 为推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落实总量减排要求,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部、农业部组织编制了《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实现《规划》目标。

附件

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二五”规

环境保护部 农

二O一二年十一月

目录

前言„„„„„„„„„„„„„„„„„„„„„„„„„„„6

一、现状、问题与压力„„„„„„„„„„„„„„„„„„„7

(一)现状特征„„„„„„„„„„„„„„„„„„„„„„7

(二)工作进展”„„„„„„„„„„„„„„„„„„„„„8

(三)主要问题„„„„„„„„„„„„„„„„„„„„„„9

(四)面临压力 „„„„„„„„„„„„„„„„„„„„„11

二、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11

(一)指导思想„„„„„„„„„„„„„„„„„„„„„ll

(二)基本原则„„„„„„„„„„„„„„„„„„„„„12

(三)主要依据„„„„„„„„„„„„„„„„„„„„„13

(四)时限范围„„„„„„„„„„„„„„„„„„„„„13

(五)规划目标„„„„„„„„„„„„„„„„„„„„„13

三、规划重点„„„„„„„„„„„„„„„„„„„„„„17

(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重点区域„„„„„„„„„„„„„17

(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重点单元„„„„„„„„„„„„„17

四、主要任务„„„„„„„„„„„„„„„„„„„„„„17

(一)完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法规、政策和标准„„„„„„„17

(二)推进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工作„„„„„„„„„„„„„18

(三)强化分区分类管理和源头控制„„„„„„„„„„„„19

(四)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和推广„„„„„„„„21

(五)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监管基础能力建设„„„„„„„„„22

五、重点工程与效益分析„„„„„„„„„„„„„„„„„24

(一)重点工程„„„„„„„„„„„„„„„„„„„„„24

(二)预期效益„„„„„„„„„„„„„„„„„„„„„26

六、保障措施„„„„„„„„„„„„„„„„„„„„„„27

(一)加强组织领导„„„„„„„„„„„„„„„„„„„27

(二)强化考核监督„„„„„„„„„„„„„„„„„„„27

(三)健全投入机制„„„„„„„„„„„„„„„„„„„28

(四)推进宣传教育„„„„„„„„„„„„„„„„„„„28 附表: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汇总表„„29

前言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在保障城乡畜禽产品供应、促进农民增收、活跃农村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畜禽养殖业不断发展,养殖废弃物排放量也大幅增加,对区域环境安全构成威胁。根据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数据,2010年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达到1148万吨、65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5%、25%,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

国家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农业等部门制定发布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技术政策,积极推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各地加快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标准研究制定,积极开展专项执法和整治行动,探索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有效技术模式,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

为统筹安排“十二五”时期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推动主要污染物减排和区域环境质量改善,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部、农业部组织编制了《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预防为主、利用优先,因地制宜、分类管控,疏堵结合、双管齐下,多方联动、合力推进”的原则,系统总结分析我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现状、问题和面临形势,提出“十二五”时期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指导各地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

一、现状、问题与压力

(一)现状特征

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区域发展不均衡,规模化畜禽养殖单元’生产水平显著提升。2010年,我国猪、牛、家禽年末存栏量分别达到约4.6亿头、1.1亿头、53.5亿只,肉类产量连续22年居世界第一。自2006年以来,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稳定在30%以上,畜牧业已经成为部分地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10年,我国生猪、蛋鸡和奶牛优势省区猪肉、禽蛋和牛奶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92%、68%、88%,海南、天津、北京、新疆、上海、青海、宁夏、西藏等省(区、市)生猪存栏量较低,均不到全国总存栏量的1%。畜禽规模化养殖水平逐步提高,2010年,全国生猪、蛋鸡和奶牛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到65%、79%、47%。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污染份额高,区域差异明显。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2010年畜禽养殖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为当年工业源排)放量的3.23倍、2.30倍。全国共有24个省份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到本省农业源排放总量的90%以上。山东、黑龙江、河北、辽宁、河南、内蒙古等6个省(区)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合计占到全国的50%以上,宁夏、天津、海南、北京、云南、贵州、新疆、上海、青海、西藏等10个省(区、市)均低于1%。

规模化畜禽养殖单元包括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和畜禽养殖专业户。其中,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养殖规模为生猪出栏量>500头,奶牛存栏量>100头、肉牛出栏量>100头、蛋鸡存栏量>10000只、肉鸡出栏量>50000只;畜禽养殖专业户养殖规模为50头<生猪出栏量<500头、5头<奶牛存栏量<100头、10头<肉牛出栏量<100头、500只<蛋鸡存栏量<10000只、2000只<肉鸡出栏量<50000只。

(二)工作进展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法规标准体系逐步健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提出了相关要求。2001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实施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发布了《畜禽场环境质量评价准则》(CB/T 19525.2—2004)、《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1168—2006)、《畜禽场环境污染控制技术规范》(NY/T1169—2006)、《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497—2009)、《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导则》

(UJ 588—2010)、《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151号)、《畜禽养殖产地环境评价规范》

(HJ568—2010)等。2004年,国家启动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立法工作。一些地方相继出台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浙江、福建、宁夏、四川、广西、山东 等制订了省(区)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或实施方案,广东、浙江制订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宁夏制订了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等技术指导文件。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工作不断推进。通过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和2009、2010年连续两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工作,初步掌握了全国畜禽养殖污染状况。畜禽养殖业污染减排工作纳入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体系,环境保护部已将农业污染纳入“十二五’’环境统计范围。2009年以来,环境保护部联合有关部门连续开展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年度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建立了畜禽养殖场(小区)专项执法系统。结合农村环境质量监测试点,在部分地区开展了畜禽养殖业环境监测工作。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列入了国家生态省、市、县建设考核内容。按照国家总体部署,各地加强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浙江将中小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作为重点内容纳入“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方案,并开展省市县三 级联合专项执法检查。福建开展了“六江两溪”重点流域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环境整治和执法监察工作。浙江、湖北、广西等省(区)通过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有机肥生产使用补贴等措施,推动了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一些地方结合生态省、市、县创建工作,加大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力度。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资金投入逐步加大,科技支撑得到加强。近年来,国家通过实施中央环保专项资金项目、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项目、“三河三湖”及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大中型沼气工程、农村清洁工程、绿色能源示范县等,加大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资金投入力度。科技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一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科研项目。环境保护部组织专家论证并筹建了国家环境保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各地在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探索并形成了一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有效技术模式。

(三)主要问题

我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较晚,工作基础薄弱,历史欠账较多,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基础制度体系建设滞后,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扶持引导政策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实用技术研发和推广不够,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的基础设施缺乏,已建设施的长效运行机制不健全,导致区域环境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对畜禽养殖产业健康发展也产生负面影响。畜禽养殖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

一是畜禽养殖污染成为部分地区水环境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畜禽养殖粪便和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排入水体后,使水生生物过度繁殖、溶解氧含量急剧下降,发生富营养化。有关研究表明,太湖外部污染总量中,工业污染源仅占10%—16%,而农业面源污染为59%,其中畜禽养殖污染占有较大比例。

二是畜禽养殖污染对土壤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威胁。

一方面,部分地区畜禽养殖量无序增加,废弃物排放量严重超过土地消纳能力,造成农田土壤污染。另一方面,畜禽饲料添加剂中的抗生素、激素、铜、铁、铬、锌等物质,随着粪肥还田,长期过量累积,导致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污染、有毒有害物质增加,间接造成粮 食、蔬菜等农产品质量下降。此外,处理不当的畜禽养殖粪便还会造成农产品微生物污染,直接威胁食品安全。

三是畜禽养殖污染影响人居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部分农村地区人畜混居现象仍较普遍,畜禽粪便中含有的大量病原微生物,极易孳生蚊蝇,影响村庄环境卫生状况。畜禽养殖产生的恶臭、粉尘和微生物排放量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时,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对周边居住人群生活产生不良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年出栏量10万头的养猪场,污染半径可达4.5—5.0公里。畜禽养殖场排出的粉尘携带大量微生物,可引起口蹄疫、猪肺疫、大肠埃希氏菌、炭疽、布氏杆菌、真菌孢子等疫病的传播。

(四)面临压力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畜禽养殖污染将呈现点面结合的态势,污染防治压力将持续加大,形势十分严峻。根据《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到2015年,全国肉、蛋、奶产量将分别达到8500万吨、2900万吨和5000万吨,全国畜禽养殖总量将达到14亿头(猪当量’);规模化养殖比重将提升10至15个百分点,养殖总量将达到7亿头(猪当量)。按照现有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测算,化学需氧量、氨氮的年排放量预计将分别达到1260万吨、80万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和散养密集区域’污染防治压力较大。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产业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时期,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充分认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作为促进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任务和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明晰思路,科学谋划,合理安排,明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并认真加以落实,切实保障区域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二、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猪当量按照不同品种畜禽养殖污染物产生量折算,比例为:1头肉牛(出栏量)折算为5头猪,1头奶牛(存栏量)折算为1 0头猪,60只肉鸡(出栏量)折算为1头猪,30只蛋鸡(存栏量)折算为1头猪。

散养密集区域是指以分散养殖单元为主,以畜禽养殖设施或者场所与居民生活区混杂为主要特点,畜禽养殖量与人口数量的比值超过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限制值或者畜禽养殖量超过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载畜量的区域。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区域环境安全、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推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主要污染物减排为主线,以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量较高地区为重点防治区域,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畜禽养殖专业户和散养密集区域为重点单元,初步建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体系,加快解决突出的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统筹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污染预防与治理的关系,在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同时,加大重点区域和重点养殖单元的整治力度,有针对性地实施一批重点工程。

预防为主,利用优先。从产业布局、环境准入、生产过程监管等环节,提出畜禽养殖污染“源头”预防措施。在技术模式选取、管理措施制定方面,突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特点,始终将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放在优先位置。

因地制宜,分类管控。充分考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复杂性,对不同地区、不同养殖规模的畜禽养殖单元区别对待,提出差异化管控措施,提高防治成效。

疏堵结合,双管齐下。通过制定和落实信贷、税收、补贴等经济激励措施,引导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推动生产方式生态化转型。同时,完善规范标准、监督执法等约束手段,强化畜禽养殖业发展的环境监管,对重点区域和重点养殖单元实施严格管控

多方联动,合力推进。充分发挥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有关部门的信息、资源优势,建立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共同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投入力度。

(三)主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

《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四)时限范围

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规划时限为2011—2015年。规划范围包括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五)规划目标

到2015年,全国畜禽养殖污染状况基本摸清,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法规标准体系基本健全,畜禽养殖环境监管和污染防治科技支撑能力明显提升,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基本解决。

——各地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工作,其中,国家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和区域范围内的畜禽养殖大县(市、区)‘要在201 3年年底前完成划定工作。

——全国畜禽养殖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较2010年分别减少8%、10%以上。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50%以上,分别新增化学需氧量、氨氮削减能力140万吨/年、10万吨/年。

三、规划重点

(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重点区域

依据各地畜禽养殖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环境承载能力、规模化养殖单元生产水平,以及国家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和区域分布范围,确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是:山东、黑龙江、河北、辽宁、河南、内蒙古、湖南、四川、吉林、广东、安徽、江苏、湖北、江西、山西、云南等16个省(区)‘和其他省区的畜禽养殖大县(市、区)。

(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重点单元

依据畜禽养殖总量、畜禽养殖单元数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情况等,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重点养殖单元是: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养殖专业户和畜禽散养密集区域。

四、主要任务

(一)完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法规、政策和标准

1、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法规制度建设

环境保护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共同推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尽快颁布实施,研究制定实施细则和具体落实措施,建立健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法律基础。

加快地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法规制度建设。根据国家颁布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法规,各地要结合本行政区域具体情况,推动制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规章和管理制度,明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总体要求、职责分工、管理措施等。

2、研究制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政策措施

制定落实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扶持政策。各地要出台针对商品沼气设施建设、有机肥生产等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的信贷、税收、补贴等优惠政策。对采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生态养殖等清洁生产技术的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实施补贴。

研究制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补偿措施。各地要重点围绕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工作,制定并落实因划定禁养区导致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搬迁和关闭经济损失的补偿措施,明确补偿范围、补偿对象、补偿标准等。

3、制修订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标准和技术规范

完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标准体系。环保、农业等有关部门制定畜禽养殖生产环境安全控制标准,严格控制饲料中抗生素、激素、铜、锌,以及铬、砷等重金属物质使用量。建立和完善畜禽养殖业污染环境监测技术标准体系。各地要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实际,组织制订地方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

制修订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有关技术规范。研究制定畜禽养殖环境监测、废弃物综合利用、沼液沼渣利用等技术规范,以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技术文件。完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有关技术政策。

(二)推进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工作

1、建立畜禽养殖污染减排核算体系

各地要按照国家“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要求,做好畜禽养殖业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减排工作。依据《“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要求,开展本地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减排并做好核算工作。抓紧建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化学需氧量、氨氮减排的监测、统计、考核体系,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2、科学制定畜禽养殖污染减排方案

各地要根据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要求,制定减排实施计划,明确减排项目清单,层层落实减排任务,列入“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中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污染治理项目必须按期完成,确保减排目标实现。要在实地调查、监测验证和试验研究基础上,选取适合本地的畜禽养殖污染减排技术。

鼓励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采用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有机肥生产、污水资源化利用全过程控制的减排措施:新(改、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积极采取干清粪等有效方式减少污水产生量;引导畜禽养殖专业户向规模化发展,逐步实现畜禽散养密集区域的养殖废弃物统一收集、统一处理。

3、加强减排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

各地按照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废弃物处理设施配套比例目标要求(专栏2),统筹安排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建立畜禽养殖污染减排设施长效管理制度,保障设施运行经费,加快建立技术咨询服务体系,积极推动设施的专业化运营管理。加强减排设施的日常督查、定期核查、随机抽查,严格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确保设施稳定运行和减排效果。

(三)强化分区分类管理和源头控制

1、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

2015年年前,各地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本辖区的禁养区划定方案,认真组织完成禁养区划定工作。2013年年前,国家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和区域范围内的县(市、区)要率先完成禁养区的划定。

各地依据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环境承载能力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禁养区以外区域的养殖总量、品种和规模化水平,严格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加快污染防治设施建设。

各地要加强畜禽养殖禁养区环境综合整治,依法关闭和搬迁禁养区内的违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在编制畜禽养殖产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的环境管理要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禁养区的环境监督执法工作。

2、实行畜禽养殖污染分类管控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严格落实国家有关环境管理制度和规定,按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总量减排要求,配套建设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设施,并确保设施的稳定运行。养殖场(小区)周边消纳土地充足的,积极倡导“种养结合、以地定畜”理念,通过自行配套土地或者签订消纳利用协议等方式,采取堆沤、沼气处理、生产有机肥等措施,将粪污处理后就近还田利用;周边消纳土地不足的,要强化工程处理措施,粪污应优先进行干湿分离,固体部分用于有机肥生产,液体部分综合利用或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具体采用的综合治理措施和相关要求,应根据《“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有关内容实施)。畜禽养殖粪污还田利用,应执行《农田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要求,减少和防范可能的环境风险。

散养密集区域要采用“共建、共享、共管”的模式,建设污染防治设施,或者依托现有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的治污设施,实现养殖废弃物的统一收集、集中处理。

养殖专业户要适度集约化经营,逐步推行废弃物的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对于短期内不能实现集约化经营的养殖户,通过建设小型沼气和堆肥设施等措施,利用周边耕地、林地、草地、园地等消纳粪污,实现粪便和污水就近资源化利用。

3、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源头控制

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各地要依法开展畜禽养殖产业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确保畜禽养殖产业发展符合区域环境功能定位和环境保护要求。严格执行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落实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措施,加强建设项目工程监理,严格项目验收,确保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效果。

加强畜禽养殖业生产过程环境管理。各地要加强饲料生产和使用的环境安全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饲料卫生标准》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严格控制饲料中抗生素,防止铜、锌、砷等超标。

(四)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和推广

1、加强实用技术研发、筛选与示范

研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用技术。通过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对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技术研发予以支持,重点研发高效堆肥技术、废弃物中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脱除技术、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技术、废弃物利用环境风险防控技术等。

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筛选和评估。积极探索和总结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用技术模式,建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储备库。研究制定技术评估方案,组织科研单位和专家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的经济可行性、环境效益等开展评估,制定实用技术目录,并采取适当方式予以发布。

建设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用技术示范工程。“十二五’’期间,针对不同自然环境、养殖规模、养殖品种、养殖方式等,结合国家重大科研专项和中央财政有关专项资金项目实施,选取典型区域,集成示范一批低建设成本、低运行费用、易于管理维护的实用技术模式。各地也要根据本地实际,积极建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示范点。通过试点示范,摸索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总结经验,为大范围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2、建立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

选取具备研究基础的高校或科研院所,建立区域性或省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构建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平台,及时发布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信息。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科技下乡活动,推动环保、农业等科研机构与畜禽养殖场(小区)、养殖专业户的“一对一”技术帮扶。各地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专家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定期组织专家咨询、技术人员培训等活动。

(五)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监管基础能力建设

1、完善畜禽养殖业环境监测体系

提升县级畜禽养殖业环境监测能力。各地要根据畜禽养殖业环境监测工作需要,按照《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等要求,在开展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常规指标监测基础上,增加专业技术人员和专用仪器设备,加强监测技术人员培训,全面提高畜禽养殖业环境监测工作水平。加强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周边的畜禽养殖业环境监测。将纳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范围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列入日常监督性监测范围,鼓励安装污水排放在线监测、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视频监控等设备,并与市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联网,实时掌握污染物排放情况。

2、加强畜禽养殖业环境监督执法

加强县级环境监察机构的畜禽养殖污染监督执法能力建设。按照《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标准》等要求,增配畜禽养殖污染监督执法所需的快速采样、取证等现场执法装备,开展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执法能力。

加大畜禽养殖业环保监督执法力度。依法严格查处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擅自停运污染防治设施、超标排污,以及在禁养区内擅自建设养殖场(小区)等环境违法行为。按照《畜禽养殖场(小区)环境监察工作指南(试行)》,规范畜禽养殖业环境执法工作,利用“畜禽养殖场(小区)专项执法系统”提高执法效率。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要进一步加大对畜禽养殖业环保督察力度,督促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环境监管责任。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联合开展畜禽养殖业环保专项执法检查,形成多部门监管合力。

3、提升畜禽养殖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

基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和数据动态更新工作,进一步完善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库,建设全国畜禽养殖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全面掌握各地畜禽养殖污染源分布、主要污染物排放、废弃物综合利用、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环境管理相关制度执行等情况,为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减排和畜禽养殖业环境监管工作奠定基础。

五、重点工程与效益分析

(一)重点工程

1、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程

“十二五”期间,全国重点建设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程(见附表),确保到2015年,全国形成140万吨化学需氧量削减能力和10万吨氨氮削减能力。位于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和区域的省份,国家将在“三河三湖”及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资金中安排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项目,有关省份要结合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合理优化项目布局,推动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减排工程建设。同时,国家按照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工作总体部署,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支持重点,安排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中央环保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各地要积极落实配套资金,加快项目建设。此外,各地应积极整合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大中型沼气工程、农村清洁工程、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等相关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综合效益,支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建设。

2、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工程

“十二五”期间,结合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程,建设一批畜禽散养密集区域污染防治、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沼气能源利用、粪便减量化排放、粪便无害化高效堆肥、养殖污水资源化利用和处理、沼液沼渣综合利用、生物发酵床清洁养殖等技术示范工程。国家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示范项目列入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重点支持范围。各省应选择部分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突出地区,结合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实施,对低建设投资、低运行费用、易管理维护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用技术进行示范。

3、畜禽养殖环境监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标准和技术规范制修订项目。制修订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畜禽养殖粪便和污水综合利用技术规范、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项目建设与投资技术指南等。

畜禽养殖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项目。以16个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重点省份和其他省份的畜禽养殖大县(市、区)为重点,提升畜禽养殖环境监测和监督执法能力。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补充县级环境监测、监察机构的畜禽养殖污染物快速采样、分析等仪器设备,以及现场执法装备。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专项培训项目。制定培训计划,编写培训材料。组织各地开展以畜禽养殖从业者、基层干部为主要培训对象,以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法规政策、基本知识和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专项培训活动。

(二)预期效益

推进污染物总量减排。通过实施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程,加快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进程,全国将形成140万吨/年的化学需氧量削减能力和10万吨/年的氨氮削减能力,同时对铜、锌、铬等重金属形成协同削减效应。各类技术示范工程将发挥积极的引导、带动和辐射作用,提高养殖企业和养殖户自发减排的积极性,促进畜禽养殖业污染减排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巩固减排工作成效,为保障国家“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的实现发挥重要作用。

改善区域和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三峡库区及上游、黄河中上游、太湖、巢湖等国家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和区域,通过统筹安排、合理设计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项目,将有效缓解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区域环境质量。通过推进散养密集区和养殖专业户入区入园经营,发挥废弃物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环境成效,农村地区粪便乱堆、污水乱排的现象有所改观,村容村貌得到改善,人畜混居状况有所缓解,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提高。通过依法划定禁养区并强化污染防治,对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域进行重点整治,将有效提升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农村居民健康得到保障。

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通过落实严格环境准入、强化污染源头管控、加强技术引导示范、推行清洁养殖方式等措施,将促进畜禽养殖业的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引导产业生态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型,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机肥生产、沼气能源工程建设,将促进废弃物综合利用和产业链有效延伸,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价值,提升产业综合效益,拓宽农民创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国家总体工作部署和要求,编制本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或方案,明确本地区工作目标、治理重点、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重点省份,要细化年度实施计划,将治理任务分解到县(市、区),结合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督促落实。各地要加快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工作的组织实施,已经完成划定的,要开展禁养区的环境综合整治。

积极推动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各地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协调,建立有效的部门沟通协作机制,按照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分解落实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任务,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形成部门合力。

(二)强化考核监督

国家对各省(区、市)规划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评估和考核;各省(区、市)对本辖区的县(市、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进行考核。各级环保部门对本辖区内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重点省份要与本辖区内的重点县(市、区)签订责任书,根据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采取奖惩措施。鼓励县(市、区)政府与本辖区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签订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协议,对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成效显著的企业,予以表 彰或奖励。

(三)健全投入机制

通过现有中央环保和涉农财政资金渠道,逐步加大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投入,充分运用税收、信贷、价格等经济手段,吸引地方和社会资金投入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优先制定和实施针对畜禽养殖废弃物减量化、沼气发电和有机肥生产使用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营,以及环评收费、后期环境监测收费等优惠和扶持措施。在国家逐步加大投入的同时,各地要结合实际,采取财政补贴、业主自筹、社会投入等多种方式,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资金支持。通过拓宽资金渠道,加强资金整合,逐步建立各级财政、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

(四)推进宣传教育

各地要定期组织开展技术交流和人员培训,重点培训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设施管理和运行维护、实用技术等,提高环境管理和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建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专家信息库,为环境管理和技术咨询提供支撑。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和电影短片等形式,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广泛宣传,推广农村畜禽养殖管理和污染防治实用技术,提高从业人员和群众的环保意识,营造政府引导、业主自律、群众监督的良好氛围。

第二篇: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养殖污染防治。

第三条(基本原则)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以奖促治。

第四条(政府职责)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扶持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

第五条(监管体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和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和各自职责,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相关工作。

乡级人民政府应当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六条(技术支撑)国家鼓励和支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科学研究。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相应的科技推广指导和服务体系,推广先进适用的污染防治技术,促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的提高。

第七条(举报受理和奖励)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举报畜禽养殖污染行为,接受举报的机关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对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预 防

第八条(畜牧业发展规划的污染防治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畜牧业发展规划,应当充分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以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合理布局,科学确定畜禽养殖品种、规模、总量。

第九条(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拟订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实施。

制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应当充分考虑畜禽养殖生产布局,明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目标、任务、重点区域,污染治理重点设施建设,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其他防治措施等。

第十条(禁养区)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二)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三)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养区域。

第十一条(限养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划定限制养殖区域。

在限制养殖区域内进行畜禽养殖活动,应当符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品种、规模、总量等要求。

第十二条(建设要求)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符合畜牧业发展规划、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和动物防疫条件,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包括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方案和措施。

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范围和规模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商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第十三条(配套环保设施)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配套建设畜禽粪便、污水和其他废弃物的贮存设施,并根据污染防治需要配套建设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设施;不自行建设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设施的,应当书面委托有能力的单位代为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

未建设贮存、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等污染防治配套设施的,配套设施不合格的,或者不能提供委托他人代为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书面文件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不得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十四条(废弃物减排要求)从事畜禽养殖活动,应当采取科学饲养方式和废弃物清理工艺等有效措施,减少畜禽养殖废弃物向环境的排放量。第三章 综合利用与治理

第十五条(综合利用)国家鼓励和支持通过采取粪肥还田、生产沼气、制造有机肥等方法,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

第十六条(种养结合)国家鼓励和支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采取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种植业消纳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实现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就地就近利用。

第十七条(还田利用)将畜禽粪便和污水用作肥料,应当采取堆沤以及其他措施去除病原微生物,防止污染环境和引发传染病。

将畜禽粪便、污水、沼渣、沼液用作肥料,应当充分考虑土地消纳能力,防止污染环境。

第十八条(综合利用配套设施设)国家鼓励和支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沼气、有机肥生产等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沼渣、沼液输送和施用等相关配套设施。

第十九条(废弃物的收集贮存运输)从事畜禽养殖活动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活动,应当对畜禽粪便、污水等进行及时收集、贮存、清运,不得随意堆放和排放,并采取防渗漏和防恶臭等措施,防止粪便和污水渗漏、外溢。

第二十条(排污要求)畜禽养殖废弃物未经无害化处理,不得直接向水体等环境排放。向环境直接排放经过处理的污水的,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

违反前款规定,严重污染环境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作出限期整改决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进行核查,并向社会公布核查结果。

第二十一条(染疫废弃物处理)染疫畜禽及其排泄物、染疫畜禽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尸体等病害畜禽养殖废弃物,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二十二条(排污备案)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定期将畜禽养殖品种、规模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和综合利用情况等,报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将备案情况抄送同级农业主管部门。

第二十三条(检查与监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据职责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加强对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的监测。

第二十四条(散养密集区域整治)对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散养密集区域,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综合整治方案,采取组织建设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设施、有计划搬迁或者关闭等措施,对畜禽养殖污染进行治理。

第二十五条(补偿)因畜牧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调整以及划定禁止养殖区域、限制养殖区域,或者因畜禽散养密集区域整治,确需关闭或者搬迁现有畜禽养殖场所,致使畜禽养殖者遭受经济损失的,由地方人民政府予以补偿。

第四章 激励措施

第二十六条(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的扶持措施)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畜禽散养密集区域建设和改造污染治理设施,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申请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等相关资金支持以及污染治理贷款贴息补助。

第二十七条(税收政策)生产、销售、使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生产有机肥产品,购置并实际使用畜禽养殖废弃物收集、处理和利用设备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第二十八条(价格政策)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生产有机肥的,享受不低于国家关于化肥的运输价格和运力安排的优惠政策;购买使用有机肥的,享受不低于国家关于化肥的使用补贴等优惠政策。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用电享受农用电价格。

第二十九条(发电项目的扶持措施)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发电、制取沼气的,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上网电价等优惠政策。

第三十条(环评费补助)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实际,对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支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咨询收费给予补助。

第三十一条(自愿减排的奖励措施)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排放污染物达到国家或者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并自愿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的,由县、乡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并优先列入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的畜禽养殖发展相关财政资金扶持范围。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渎职责任)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职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违反禁限养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划定的禁止养殖区域内擅自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拒不停止违法行为的,处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依照水污染防治有关法律的规定予以处罚。

在限制养殖区域内进行畜禽养殖活动不符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未建配套设施)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也未委托有能力的单位代为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依照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五条(未防渗漏)违反本条例规定,未采取有效措施,导致粪便和污水渗漏、外溢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生效日期)本条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第三篇: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新坡”总体目标,以“城乡统筹、环境同治”为抓手,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推进我镇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实现畜禽养殖生态环境良好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加强政策引导、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按照市、区政府关于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的要求,重点开展新《环保法》和《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宣传,加强对养殖污染治理技术的指导,营造政府引导、业主自律、群众监督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监督检查,落实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对大规模畜禽养殖场(户)制定监管台账,定期检查,并按要求上报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对小规模畜禽养殖场(户)实行严格监管、监督,督促养殖场(户)加强对排污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营维护、保养,确保达标排放。对于群众反映意见大、治污措施不到位,仍拒不整改的养殖户,镇环保办将会同城管、国土所等部门依法予以严厉打击,情节严重符合新《环保法》行政拘留情形的,将依法移交公安部门处理。

(三)加强技术指导,推广生态养殖。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等基本原则,引导养殖场根据自身养殖规模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切实可行的治污措施。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组织机构

(二)职责分工

1、环保办:为牵头组织单位,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任务的部署,监督、检查责任单位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履职情况;将限期治理责任任务下达到各行政村和养殖业主,确保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和效果。

2、畜牧站:负责指导督促畜禽养殖场应用标准化养殖技术;督促开展畜禽养殖场的清理、关停工作。加大对乱扔病死畜禽行为的打击力度,并负责处理病死畜禽尸体。

3、各行政村:对本村辖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负总责,负责本辖区内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宣传工作以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督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部门、各行政村要把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作为城乡统筹环境同治的重要内容,把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工作责任,突出工作重点,精心组织,有序推进,确保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要大力宣传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宣传报道,推介先进典型和经验,为全镇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三)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全镇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要按照分类防治的原则,突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重点,明确任务进度,细化工作措施,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各行政村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督力度,对严重污染环境、排放不达标的养殖场依法实行限期治理,严查向水体倾倒粪污和丢弃病害畜禽的行为,养殖户负责人是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相关部门要按各自的职责统一安排认真履行职责。

(四)强化指导,做好服务。各有关部门、各行政村要因地制宜推广各类适合本镇(村)产业发展规划、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养殖污染防治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

(五)强化督查,严格考核。镇委、政府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城乡统筹环境同治的考核内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成效,与各村环境整治季度考核挂钩、与村干部目标考核挂钩。

第四篇: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技术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技术

我国畜禽规模养殖始终存在管理粗放的问题,对饲养技术高度重视,但是轻视治理,在环境污染防治方面,无论是环保审批手续还是污染防治技术都存在诸多不足,对当地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同时也开始影响到周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必要分析养殖污染防治技术。

一、畜禽规模养殖污染现状

随着我国畜禽规模养殖业的发展,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也更加突出。在我国农村区域,畜禽规模养殖造成的污染物远远超过了周边日常生活引起的污染。畜禽规模养殖引起的污染对河流造成严重影响。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80%的规模化养殖场存在基础设施不健全的情况,对当地环境造成重大损伤。

畜禽规模养殖始终存在随意堆放的情况,粪便在雨水作用下顺着下水道流入到河流中,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影响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环境污染开始逐渐影响到畜禽规模养殖本身。畜禽规模养殖存在缺乏合理规划的问题,很多都距离居民区很近,布局凌乱,增加了环境治理难度。畜禽规模养殖中,规模不断扩大,为了减少经济上的投入,饲料会选择一些价格偏低的饲料,这种饲料本身化学成分复杂,不仅对畜禽的生长十分不利,同时对环境也会有一定影响。

在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中,依照相关规定,要求在养殖活动中,采用科学养殖方式和废物处理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但是现实工作中,这些畜禽垃圾往往会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而且养殖规模的增加也会引起废弃物大量增加,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畜禽垃圾存在随意堆放的问题,早前畜禽养殖规模小,很多粪便都是不处理,而是直接堆放,但是规模养殖下,这种方式下所造成的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在相关调查中发现养殖户表示防污污染成本太高了,因此并不会对畜禽垃圾进行处理,而是直接排污。

二、畜禽規模养殖污染防治技术

针对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方面存在的不足,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污染防治技术的改进。规模化养殖中污染问题是非常明显的,可以从技术角度来进行污染防治。畜禽粪便处理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成熟的技术之一。动物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都是植物生长很好的养料,同时也存在大量寄生虫和污染物,因此不能直接使用,还需要消除这些细菌和寄生虫。

动物粪便处理技术比较多,如干燥方法,这种方法是自然干燥,完成后,进过化学处理,就可以得到肥料用来生产有机肥料。一些有温室大棚的区域,可以将这些粪便进行高温干燥,也能够节省成本,加快干燥时间,迅速破坏寄生虫。但是这些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烘干膨化法主要是利用热能、风能等方式来实现粪便的干燥,处理完成后,能够减少水分,进而得到灭菌效果,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种技术可以应用到鸡粪的处理中。各类干燥技术都存在一定不足,各地还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干燥方法。

堆肥处理技术是目前常采用的技术之一,不需要高科技设备,但是这种技术也存在很大缺陷,就是占地面积大,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当前这种技术得到了提高,出现了现代堆肥法发酵塔,这种方式是传统堆肥处理的10倍,只需要6天时间就可以完成处理,能够节省大量燃料,成本也比较低,不会出现刺激性气味,是当前规模化养殖中可以优先选择的一种处理技术。规模化养殖中存在大量的有机肥,粪便可以通过处理继续应用到耕地中,这也是当前应用较多的污染处理技术之一。

沼气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方法,将有机肥转换为甲烷气的一种方法。这种技术能够减少刺激性气体,产生的气体也可以作为燃气使用。这种处理粪便的方法,国内有大量的研究,一般认为猪粪、牛粪、鸡粪可以采用这种处理技术来防止污染。

生物分解技术是最近几年研究热点技术之一,主要利用一些低等动物实现污染防治,这种方法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是十分明显的。

2.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统一规划和布局。依照我国相关管理条例,县级以上政府应编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这个规划应与畜牧业发展规划相统一,明确防治目的和区域,进而重点建设。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应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建立在长远发展基础上,在符合畜禽养殖需求基础上,确保符合环境目标。在规划中,应明确指出禁止养殖的区域、饮水区域等,尽量利用村庄中的废地、荒山等开展畜禽养殖。畜禽规模化养殖场严禁占用耕地,将村庄与养殖场之间设定一定的隔离地带,在布局规划中,充分考虑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避免超出环境容量。

如在猪养殖场中,以年出栏100头的养猪场为例,应与0.67公顷作用的种植业来消纳这些畜牧产生的污染物。同时需要考虑地理因素,逐渐改变原始养殖方式,将畜牧业转移到较高地市区域,促使原始的沿水源养殖转移到生态养殖。

3.转变养殖方式。传统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畜禽饲养方式一直较为落后,因此应不断对管理以及技术进行改进,减少畜禽垃圾排放量。在养殖中,积极引进科学化养殖基础,推广采用优化饲料配方,提高生产效率,也能够减少污染物量。如在牛、猪养殖场,可以采用精细化管理方式,实施全程监控,提高管理水平。在禽畜垃圾处理方面,建议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促使生产区、生活区隔离,定点收集垃圾,设置畜禽废渣,避免废渣渗漏散落等。污染防治中,采用雨污分流技术,加大各种技术的推广,对粪便等进行处理。

4.增加对规模化养殖场的扶持。建议政府部门增加对污染治理的支持力度,增加经费投入,积极引进污染防治技术、污染治理手段等,给予一定的鼓励措施,针对生态农场,给予必要的补助费用。政府方面也需要合理使用养殖资金,保证设备、科研方面均有资金投入。针对当地有机肥使用、沼泽技术等给予必要的政府补贴,同时给予一定的政府倾斜和补助。

第五篇: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附件五: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技术政策的制定背景

(一)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现状 1.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与现状

新中国成立50 多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20 年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畜禽养殖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主要畜禽产品产量连续20 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在1983 年至2006 年的20 年间,肉类从1402 万吨/年增长到8051万吨/年,增长了4.7 倍;禽蛋的产量从332 万吨/年,增长到2946万吨/年,增长了7.8 倍;奶类的产量从不足300 万吨/年,增长到3303 万吨/年,增长了近10 倍。我国畜牧业的构成主要是猪的饲养业(占50%),其次是家禽饲养业(占30%),牲畜(牛、羊饲养业和奶业)则约占20%。2006 年,我国畜牧业的收入已经占据了全部农业总收入的31.4%,但距离发达国家的肉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0%-80%的产业结构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2.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现状

由于我国发展集约化养殖业的时间比较短,总体上讲,污染物收集处理、粪便资源化装备水平较差。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对畜禽养 殖都采取扶植态度,将其作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但是对畜禽养殖污染的严重性和污染治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很长一段时间中并没有把畜禽污染治理作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内容,也没有将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畜禽养殖作为污染防治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些造成了我国畜禽养殖业对环境污染十分惊人。据环境保护部统计,畜禽粪污的有机污染负荷(COD)早就超过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总和。早在十年以前(1999 年),我国畜禽废弃物排放总量就达到了19 亿吨,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 倍;仅污水中COD 一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就高达7118 万吨,远远超过了当时我国工业污染排放和生活污染排放的总和,是全国污水排放的COD总量的5.3 倍。而这一数字到了2005 年,全国的畜禽废弃物排放总量就跃升到了25 亿吨;到了2006 年,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已高达27.5 亿吨,折合COD 总量约为1 亿吨,是目前全国污水排放的COD总量的7.3 倍。畜禽粪便主要污染物COD、BOD、NH3—N、TP、TN 的流失量分别为797.31 万吨、580.87 万吨、155.88 万吨、46.76 万吨和407.14万吨。政府公布的数据表明,畜禽粪便每年流失至水体的COD、BOD、总氮、总磷总量分别为647 万吨、600 万吨、87 万吨、34.5 万吨。实际上,大部分高浓度的畜禽养殖粪便随同污水未经处理即排入江河湖泊中,造成了非常广泛的面源污染,导致我国绝大部分水体环境的水质不断恶化,湖泊水库的富营养现象非常普遍,人民群众的安全饮水受到严重威胁。3.我国畜禽养殖的经营模式概况

目前,我国畜禽养殖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规模化畜禽养殖厂、畜禽养殖小区和分散型畜禽养殖户。分散型畜禽养殖户又分为畜禽散养密集区和畜禽散养户两种情况。

(1)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规模化畜禽养殖厂一般指达到一定生产规模的大型畜禽养殖生产企业。据统计,我国规模化、万头(只)以上禽畜养殖场达8 万多个,每年排放的粪便及粪水等总量就超过20 亿吨,再加上集约化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冲洗水和私宰乱屠的污水等10 亿吨左右,预计到2010 年,粪便排放量将达45 亿吨,畜禽粪便中含有机氮、磷量分别为1597 万吨和363 万吨,相当于我国同期化肥使用量的78.9%和57.4%。

(2)畜禽养殖小区

畜禽养殖小区出现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又称养殖园区或养殖单元,是在专业户养殖的基础上,将分散在农户屋边饲养的畜禽按村落或地域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建设畜禽舍,实行分户或联户的养殖方式。畜禽养殖小区是现阶段畜禽养殖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我国畜禽分散式饲养向规模化发展的一种过渡形式。据统计,全国各类养殖小区已突破6 万个。山东、河南、河北等省区,是我国重要的畜产品主产区,也是养殖小区发展较快的地区。2005 年,山东省各类饲养小区已迅速发展到近2 万个,全省肉鸡标准化饲养比重达70%,生猪达50%以上;河南省各类养殖小区 也达3295 个,发展养殖小区已经成为这些地区发展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在增加农民收入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分散型畜禽养殖户

分散型畜禽养殖户是我国最传统的畜禽养殖模式。由农户自家经营,成本小、经营灵活,养殖份额仍然在全国畜禽养殖中占据较大比重。

(二)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发展现状与问题

畜禽养殖生产排放的污染物与各养殖单元的养殖方式、养殖规模以及其生产工艺、资源化利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条件等均有很大关系,这些差别集中体现在养殖经营模式上。

1.规模化畜禽养殖厂

建设大型、集中式畜禽养殖厂,走规模化养殖道路是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的必然方向。规模化畜禽养殖厂由于集中式经营生产模式,在粪便资源化效率、污染防治方面都明显好于分散养殖,而且规模化养殖在充足资金的支持下也更易于实行各种治理技术的更新。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厂的污染物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能力也有了一定提升,但在一些具体的技术层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粪便收集

目前我国规模化养殖场采用的清粪工艺主要有水冲式、水泡粪和干清粪三种形式。水冲粪和水泡粪都是耗水量大的工艺,排 出的污水和粪尿混合在一起,粪便中的大部分可溶性有机物进入到废水中,给废水处理带来很大困难。相对而言,干清粪是比较理想的清粪工艺。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粪便收集方式仍以水冲式为主,干清粪方式普及率不高。

(2)粪便无害化处理和有机肥综合利用

目前我国规模化养殖场采用的资源化方式主要有:利用厌氧反应池产生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对粪便进行堆肥处理,生产有机肥。两种方式在我国农村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但某些地区由于养殖场周围没有足够的土地来消耗沼液、沼渣、有机肥或沼气得不到充分的使用,造成资源得不到充分的使用,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形成二次污染。

(3)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

我国畜禽养殖场对污染治理方面重视不够,很多养殖场将产生的废水、废物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造成了对环境的面源污染。目前,我国正在加强对这方面的管理,“厌氧、兼氧两段生物处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等技术普及使用可以很好的解决养殖场废物污染问题。

2.畜禽养殖小区

养殖小区的模式特点决定了它在解决人居环境、疫病防控、生产效率提高等问题上有明显的作用,尤其是标准化养殖小区管理规范、流程合理,饲养的畜禽质量较高且相对稳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是,由于我国养殖小区推行的时间还不长,现有畜 禽养殖小区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很多养殖小区管理混乱,养殖户都是“以场为家”,生活区与生产区紧密相连,这为疫情传播创造了机会和可能。从污染防治技术角度说,养殖小区明显落后于规模化养殖场,很多小区中还沿用着传统分散养殖技术,清粪方式大多没有集中清理设备;资源化方面,虽然绝大多数小区都建有集中厌氧沼气池,但沼渣、沼液利用率不高,直接堆放到环境中造成二次污染的现象十分普遍;污染防治设备严重缺乏,没有对养殖废水、废物进行有效的处理利用。

3.分散型畜禽养殖户

基于我国农村畜禽养殖的基本国情,分散型养殖模式仍会长期存在,并在畜禽养殖业中占相当比重。在国家对畜禽养殖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大力扶持推动下,小型沼气设备进入了很多农户的家中,这为解决农村能源、畜禽粪便资源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单户使用,沼气设备小(多为8-12m3 沼气罐),很难满足养殖粪便处理需求。在堆肥利用方面,由于鸡粪有机质含量高,生成有机肥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所以鸡粪多能被企业集中收购利用。而其他农家肥施肥效率远低于化肥,农户自家堆肥,自己使用热情不高。对于未利用的沼液、沼渣、畜禽粪便大多随意堆放造成面源污染。

(三)制定技术政策的基本考量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颁布意在引导排污企业和用户选择最佳的生产工艺和适宜的污染防治技术路线和措施,避免 企业和用户在实施污染防治时走弯路。对于规模化大型畜禽养殖企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引导企业污染治理技术开发的方向,使技术开发与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对于集约化程度不高的养殖小区或养殖户,《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促进其技术更新,抛弃传统分散养殖的简单技术,采用先进的集约化污染治理技术,达到污染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效果。

二、技术政策条文释义

本技术政策分为9 章,共计61 项条款。1.关于总则

1.1 阐明了编制技术政策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法律依据。1.2 明确了技术政策的适用范围和作用。

1.3 阐明了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方向与环境污染防治的发展要求。

1.4 提出了6 条污染防治技术原则,基本显现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应执行的技术路线:

(1)从环境保护角度,提出对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的要求;(2)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治理应优先考虑废弃物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

(3)提倡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污染防治,并给予分类指导,采取多种不同的污染治理模式;

(4)坚持从源头削减污染排放,以此保障末端达标排放;(5)强调还田利用应就地消纳,散养户应实行“种养平衡”,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6)强化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搞好设施运营管理。1.5 提出了四个结合,以此作为开展环境污染治理的指导思想。

1.6 明确了本技术政策的执行者的责任。2.关于污染物收集与清洁生产模式

2.1 明确了我国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方针——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实行节能减排。

2.2 和2.3 提出了逐步发展干清粪的清洁生产方式,为后续的畜禽养殖废水的减少和高效、低成本的处理,以及畜禽粪便的利用创造有利条件。

2.4 提出了在畜禽养殖圈舍投加垫料,垫料可以吸收畜禽尿液和粪污,粪便与垫料的混合物,也有利于好氧堆肥运行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2.5 推荐了一项先进技术——生物发酵舍畜禽养殖零排放技术。该项技术将益生菌拌入垫料和饲料,将垫料层作为一个生物处理反应床,随时将畜禽粪便尿液进行无害化处理,定期清理和更换垫料层,废弃物去好氧堆肥。养殖过程中,不清粪、没有臭味,不冲洗圈舍、不排放污水。最为重要的是,使用该技术的畜禽养殖年末存栏数已达到2000 万头,生物垫料的销售量已经达到2000 万立方米。因此,这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生态养殖技术。2.6 提出了畜禽粪污的运输、贮存的技术要求。3.关于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利用技术

畜禽养殖废弃物是畜禽养殖的主要污染,2008 年,我国的畜禽粪便排放量高达27 亿吨,对我国的环境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由于畜禽粪便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是一种非常值得利用的氮磷资源——有机肥。因此,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污染治理技术路线定位在“无害化处理与有机肥利用并重”。但是,由于我国的畜禽养殖业发展落后,大多数的畜禽养殖场不具备规范化进行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能力,有机肥的利用尚停留在生产土肥的落后状态,多数沼气池和厌氧发酵处理装臵,产生的沼气、沼渣和沼液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反而形成较为严重的潜在的二次环境污染。针对我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发展现状,必须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和相应的技术,去应对各种不同的畜禽养殖的污染防治,力求在不同的基础上尽量实现污染防治目标。因此,3.1 强调了这一观点,明确了应择优选择效率高、成本低的无害化处理技术。本技术政策针对一些不具规模的畜禽养殖场畜禽养殖废弃物无

害化处理能力,更不具备生产高品质商品有机肥的情况,提出了“鼓励发展大规模、专业化、集中式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工厂(商品有机肥制造厂)”的观点。3.2 和3.3 体现了这一内容。建立集中式畜禽废弃物处理场,接受畜禽养殖场的畜禽废弃物的委托处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的生产手段,为无害化地处理畜 禽废弃物提供了保障;采取“高温好氧堆肥工艺”,集中式处理场为规模化的制造高品质的有机复合肥和肥料的市场销售提供了可能;采取“厌氧发酵——固形物好氧堆肥工艺”,可以规模化地将处理畜禽废弃物产生的沼气、沼渣、沼液有效利用。技术政策在3.3-3.8 中对此作出了规定。

与大型专业化、集中式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工厂相比,一般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不具备与之相同的能力和手段,处理畜禽废弃物制取的土肥只能就近还田利用,产生的沼气、沼液、沼渣难以完全有效利用。针对一般畜禽养殖场的生产情况和污染治理情况,本技术政策确定此类畜禽养殖场的畜禽废弃物处理技术路线应紧密结合还田利用,其周边应有足够的可消纳肥料和沼气、沼液、沼渣的农田。技术政策在3.9-3.10 中对此作出了规定。技术政策在3.11-3.13 中对畜禽散养户和畜禽散养密集区的畜禽废弃物的处理作出了规定,对处理畜禽废弃物使用的技术和利用方式提出了适当的要求。畜禽散养户和畜禽散养密集区的畜禽废弃物的无害化处臵技术,考虑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技术政策基本确定了生态养殖与简易处理的技术使用原则,规定了厌氧消化、传统堆沤、传统自然堆积发酵等适合农村使用的无害化处理技术。

4.关于畜禽养殖污水处理技术

畜禽养殖技术政策对畜禽养殖场的排水体制进行了明确规定,4.1 规定了实行场区的雨污分流制,以防止雨水的混入引发周边环境污染。在4.2,技术政策规定了水污染控制的环境要 求;4.3 规定了需要重点控制的污染因子;4.4 提出了畜禽养殖污水应实行“就地、分质”处理的技术路线:所谓就地,是希望养殖污水在场内范围内实行处理,以防止长距离管线修建和疫病的传播;所谓分质,是要求应根据污水的水质,采取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此外,技术政策从发展循环经济角度,将污水的回用要求提出于4.8 条。畜禽养殖污水主要来自畜禽养殖圈舍的冲洗水和 冲粪水。畜禽养殖污水如果混入大量畜禽粪便,将使污水的有机污染负荷和有机氮负荷过高,使处理难度、处理流程、处理设施的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成倍增加,且较难做到达标排放。如果畜禽养殖贯彻干式清粪,或污水采取固液分离的预处理,污水中的COD 负荷、BOD 负荷和有机氮负荷大为降低,废水由于可生化性良好,污水的处理难度大大降低,则达标的把握性增强,经济性能上升。对于畜禽养殖污水的处理,目标污染物是碳源有机物和氮源有机物,还有磷。基本的技术路线应该是:厌氧发酵——好氧/沉淀——杀菌消毒。其中,好氧沉淀的处理,应该是具有较强脱氮除磷功能的“厌氧/缺氧/好氧”污水处理工艺。此类工艺,我国已经拥有许多实用技术,也积累了大量工程经验。技术政策的4.5、4.6 和4.7 等条款,对畜禽养殖场、畜禽养殖小区的污水处理技术选用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对畜禽散养户和畜禽散养密集区的畜禽养殖污水的处理,技术政策另作出了规定,推荐了适合农村畜禽散养小股污水的污染治理技术路线——厌氧消化、稳定塘、土地渗滤处理、人工湿地处理等工艺选 择(见4.9 条)。

5.关于畜禽养殖空气污染防治技术

畜禽养殖形成的空气污染主要是恶臭的污染,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针对我国畜禽养殖的实际情况,本技术政策给予了不同的技术指导。

(1)在远离城镇及乡村居住区的畜禽养殖场、畜禽养殖小区、畜禽散养密集区,以及地处乡村的畜禽散养户,在对人居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不大的情况下,主要应采取布局调整、建立绿化隔离带等生态措施或加强圈舍通风、严格废弃物管理等措施来防治畜禽养殖恶臭对空气的环境污染。为此,技术政策的5.1、5.2 和5.3 条进行了相应的规定。

(2)对于大型集中式处理厂和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则应加强恶臭的空气污染防治。如5.4 规定了适宜选用的工艺技术和恶臭气体收集的要求;5.5 明确了恶臭气体污染控制要求。

6.关于畜禽养殖二次污染防治

畜禽养殖的二次污染防治重点是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产物形成的潜在环境污染,包括:无法尽产尽用的低品质土肥,过量施肥带来的农田土壤污染和可能形成的面源环境污染,厌氧发酵产生的无法全部有效利用的沼气、沼液、沼渣等排放的污染等。技术政策对上述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为此进行了必要的规定,其目的在于实施畜禽养殖污染的同时,必须妥善选择处理技术,防止二次环境污染的产生。为此,6.1、6.2、6.3 针对还田 利用提出了二次污染防治要求。畜禽养殖业是一特殊行业,卫生防疫是至关重要之事。6.4 针对病亡畜禽尸体的无害化处理提出了有关技术要求。对于畜禽养殖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的无害化处臵也在6.6 中一并提出了技术要求。

7.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和监督管理

技术政策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提出了应该奉行的技术原则。

8.关于国家鼓励开发的新技术

技术政策应对国家鼓励开发的污染防治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提出技术发展方向。

9.关于术语

对重要术语的含义进行规定,是必要的。

三、贯彻、执行技术政策需要配套的管理政策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事业的蓬勃发展,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业已经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技术层面考虑,目前已有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基本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但要在不同类型的养殖企业和养殖户中推广应用这些技术,还受到经济成本、传统习惯和知识水平等社会要素的制约。因此,解决畜禽养殖造成的环境问题,仍需要相关配套管理政策的支持:

1.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在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方面,可执行的法规只有原国 家环保总局于2001 年5 月8 日公布实施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而《办法》的管理目标是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即指常年存栏量500 头以上的猪、3 万羽以上的鸡和100 头以上的牛的畜禽养殖场。在此规模以下的小型养殖或放养养殖不在《办法》管理范围之内。且《办法》规定违反相关规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只有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处以1000 元以上3 万元以下罚款的权利,法律威慑力明显不足。农村小型畜禽养殖场和养殖户涉及范围广,虽然个体养殖量少,但总体数量却不可忽视,大部分地区小型养殖场数量总和远远超过规模化养殖场,且大部分未治理或未彻底有效治理,所排放的污染物对广大农村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隐患。这些小型畜禽养殖户是一个较为特殊群体,非个体工商户,也不具有法人资格,是国家法规上的盲点或空白点。因此,必须尽快调整、修改、制定出台顺应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专项法规,并提高可操作性。

2.做好畜禽养殖规划,合理安排养殖布局。科学的养殖规划是污染控制技术政策实施的前提,合理的养殖布局不仅可以降低养殖的环境风险,提高污染的处理效率,而且可以将大量分散小型畜禽养殖场集中,整合资源和能力,形成合力,集中治污。而从目前我国的现状看,一方面,养殖规划缺乏科学性,所划定的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缺乏科学依据,很难做到从源头控制污染;另一方面,养殖管理的职权分散在农业、卫生、环保等部门,职责分工也不明确,所指定的养殖规划实施主体不明确,难以实施。因此,必须尽快出台养殖规划制定的技术规范,并在相关法律中明确规划的实施主体。

3.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科学养殖发展。养殖业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属于农业的下游产业,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它的发展、调整和治理工作必须符合市场规律。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畜禽产业集中、污染技术的应用都会产生一定的成本,在特定区域或特定的市场条件下,污染控制技术产生副产品如沼气、肥料等可能很难抵消治理工程的成本投入,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技术政策的实施。因此,政府应该充分利用信贷、利率和税收等财政政策,对技术政策的实施给予支持,提高技术政策实施经济可行性,解决技术政策推广过程中的“市场失灵”问题。__

下载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甘肃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甘肃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近年来,我省畜禽养殖数量持续增长,规模养殖比重不断提高,对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畜禽养殖总量不断扩......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643号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已经2013年10月8日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总理 李克强 2013年11月11日......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经2013年10月8日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通过,2013年11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3号公布。该《条例》分总则、......

    杭州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杭州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一、单选题 1.《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自( C )起实行。 A、2013年10月8日 B、2013年12月31日 C、2014年1月1日 D、2014年7月1日 2.(B )应当依据......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条例共6章44条,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一章 总则......

    大连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2007

    大连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大政发[2007]12号 第一条 为防治畜禽养殖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

    黔江区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黔江区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作者:杨芙蓉等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28期 摘要近年来,黔江区畜禽养殖规模化发展迅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