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公共管理中的腐败问题
浅论公共管理中的腐败问题
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巨变的时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正将人们带入一个新的时期。在这个外部环境变化万千的时期,公共管理也面对着许多更加严峻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应对越来越多的官僚腐败,重振公民对政府的信任问题。在中国,腐败问题,也是老百姓们最关心的政治问题之一。
腐败的含义是什么呢?在民主政治中,客观存在着公共权力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与合约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容易诱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当公共权力代理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滥用委托人的授权,获取未经委托人同意的个人私利时,就产生了腐败。由此,可以在发生形式上区分出直接的贪污型腐败与间接的贿赂型腐败。前者是指政府官员直接贪污、盗窃、侵占国家资财,直接获取私利;后者是指政府官员敲诈勒索、索贿受贿,收受第三方支付的贿赂,间接换取私利。
腐败问题并不是新问题,可以说,从私有财产、公共权力出现,就伴随着腐败问题的产生。腐败问题也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普遍存在,并不是中国才有的个别现象,但近几年,中国政府管理中的腐败问题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让人越来越忧心。例如,腐败群体化,一些腐败败露后,往往引发所辖地区官场的“大面积塌方”。腐败分子在政治上拉帮结派,经济上相互牵连,结成了利益同盟,呈现出明显的群体性,即“窝案”“串案”。其主要特征一是涉案人员众多;二是涉案人在政治上丧失党性原则,形成了具有紧密人身依附性质的关系网;三是在经济上互相利用,结成了利益共同体;腐败高官化,据公开资料统计,2003年至2007年的5年间,共有35名副部级以上官员落马,年均7人。2009年全年落马的省部级(含副部级)高官有17人;腐败巨额化,腐败涉及的金额巨大,动辄就是上千万甚至上亿元。2009年已基本查明涉案的3l位国企企业家犯罪涉案金额累计达34亿元,人均高达l亿元;其中涉及贪污、受贿的国企企业家30人共计贪污、受贿9.3亿元,人均3109万元;涉及挪用公款的国企企业家9人,累计挪用公款12.9亿元,人均1.4亿元。“把中国处级以上干部全部抓起来,肯定有冤枉的;把处级以上干部隔一个抓起来一个,肯定有漏网的。”这是网上流传的关于中国腐败现状的调侃,当然,夸张的成分居多。但这些调侃笑话的越来越流行,正反应了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出现了危机。为何腐败的现象屡禁不止,反而越来越多呢?
第一个原因,行政人员掌握着公权力,但同时又是经济人。现代公共管理认为政府的形式近乎于私企业,但其目的是追求公共利益,其运用的资源是公共资源,政府部门的人员是运用公权力进行公共管理。在原则上,政府官员作为人民的代理人,必须为委托人即全国人民的利益最大化而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正当地行使委托人授予的公共权力。但是,官员又是一个具有自身利益追求的经济主体,这种身份上的矛盾容易使之模糊两种角色间的界限。当委托—代理关系失灵时,官员的价值取向会趋向于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并为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侵犯人民的利益。公共管理中常常出现腐败的最重要、最普遍的原因,就是管理人员拥有的双重身份所带来的矛盾,以及他本身的利己天性。
第二个原因,则涉及国家的体制。在霍布斯的理论中,国家是公民将自己的部分自由或者权利交给主权者,主权者据此组建而成的。国家拥有最高的权力,主权至高无上。不难看出,中国当今的体制就类似于霍布斯描写的“利维坦”,政府是典型的威权政府。这点不同于大部分西方国家,在西方国家,整个国家的治理不仅依靠于政府,还有各种公共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就算政府内部,政党斗争也让某个政党无法长期把握政治权利。这就形成了公共管理的多层次,多元化,没有哪一个政党或者社会团体能够长期把握占据主导优势的政治权力。当然,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稠密、幅员辽阔的大国,一个强力的政府能够有效集中公共资源去参与建设。但权力的过分集中,缺乏限制也导致了中国的官员比西方许多民主国家的官员更容易腐败。前者是端着“铁饭碗”掌舵的官老爷,后者是战战兢兢划桨的服务员,随时有被替换的风险,那么谁更容易也更可能滥用权力就显而易见。第三个原因,则是特定时期的市场经济提供的温床。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经济上的政策限制月访越宽,在1992年正式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成果显著。然而在这个转轨时期,法治建设与体制改革不同步则是一个大问题。以法治思维推进改革,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既要保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又要不失改革的灵活性。目前,在很多领域两者之间还明显存在不协调、不配套的地方。比如,在制定经济领域各项具体改革方案的过程中,有的对推进改革可能需要调整、修订的法律法规梳理不够。另一方面,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也需要法律法规及时调整修订,但有时由于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数量多、相互交叉,其清理修订工作又需要一个过程,就不免出现滞后的情况。那么这些改革有所涉及但法律有所欠缺的地带,就为权力提供了很大空间,这些空间就是腐败滋生的温床。
既然新公共管理普遍把政府与私企业进行比较,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适当应用私企业管理的一些措施来减少政府内部的腐败从而提高效率呢。就比如激励机制,股份制公司中采用了高薪、浮动奖金和给予部分剩余索取权等方法建立灵活的报酬激励机制,吸引一流的职业经理人,使之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来经营好企业。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其核心在于将代理人的报酬与业绩挂钩,它依赖于科学的业绩评估机制。在经济活动中,市场竞争和价格体系能够准确地反映企业运营状况,可以通过盈利或亏损的额度客观地评价职业经理人的工作好坏,这就为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奠定了基础。前文说到,腐败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官员既是人民利益的“代理人”,又是经济人。,我们是不是可以在中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利用官员经济人身份所带来的利己性,来减少腐败的发生呢。改变以往以成本评估政绩的做法,而是尽量通过多种方式将官员的工作结果量化,得到一个较为准确客观的数据,将奖金与这些数据挂钩。这个浮动的奖金,必须要适当的大一些,才能更好的激励官员通过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而不是滥用权力来赚取利益。即使有很好的“激励机制”,代理人行为仍然可能偏离委托人的利益,这就需要一个有效的约束机制,及时纠正代理人的扭曲行为。现代股份制公司对代理人的约束,在内部有董事会的监督,在外部有代理人市场、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制约。对于政府而言,在内部有议会和上级的监督。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制度缺陷,议会难以有效约束政府。而上级与下级同处于一个机构体系,构成密切的利益共同体,其监督作用也难以发挥。在政府外部有人民监督和新闻监督等,但这里同样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当代中国防止约束失灵的情况出现,就必须要继续推动法治建设,而且是亚里士多德说的“良法之治”,对法律进行梳理、审查、重订,而不是一味增加法律条文。同时,切实完善对政府的监督渠道,增加政府内部、外部的信息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浅浅讨论了腐败的含义、形式、原因和解决办法,其实不管古今中外,腐败现象从来都是难以消失,怎么将腐败控制在尽量小的范围内,减少其带来的危害,是每一个管理者都头疼却绕不开的话题。中国这个沉睡的巨人才刚刚从新起步,如何完善公共治理,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第二篇:腐败问题
腐败现象的原因 分析及遏制政策
系 别: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及遏制政策 [摘要] 老百姓都知道,中国的腐败问题很严重,大官大贪小官小贪,腐败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最大的危险。其主要原因有:体制转型期出现的体制缝隙和漏洞使贪污腐败者有机可乘,对腐败的惩罚力度不够,部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削弱及中国人的官本位思想。应当从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加强对腐败的惩治力度等方面进行控制和治理。[关键词]腐败;反腐败政策
一、当前中国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1.体制转型期出现的体制缝隙和漏洞使贪污腐败者有机可乘 当前,中国正处在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教育体制等改革的过程中,一部分旧的制度规范需要改革和调整,新的制度规范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一方面,在新旧体制的交替和转换过程中,旧的体制可能已经破除,而新的体制没有建立起来,并且,新的体制可能存在漏洞或短板,它的完善也需要时间,这样,在制度与制度之间不衔接、不配套的地方就会出现大量的体制缝隙和漏洞;另一方面,中国的改革采取了渐进策略,“双轨制”成为一定时期和部分领域改革的策略选择,这样,也导致体制缝隙和漏洞的大量存在与产生。体制转型期出现的体制缝隙和漏洞使贪污腐败者有机可乘,一些掌握了一定政治、经济、社会资源权力的腐败者正是利用体制缝隙和漏洞,通过各种手段侵吞、占有、攫取国家和集体乃至他人的财富。
2.对腐败的惩罚力度不足以遏制腐败的蔓延 惩罚是对付违法犯罪与腐败行为最重要的手段。对于某种“流行”的恶行,惩罚一定要及时,将它“扼杀”于起始之时。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对于腐败问题并没有采取有力的惩治手段。长期以来,中国的反腐败工作,特别是对腐败行为的惩治往往集中在受贿者,即主要是党政官员的一方,并且,对行贿者和受贿者的惩治力度存在较大差距。首先,受贿者所受到的最高量刑要高于行贿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犯行贿罪最高可处以无期徒刑,而犯受贿罪最高却可处以死刑。其次,2005年之前实际因为行贿罪而受到起诉的人很少。在1998年至2002年的5年间,中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行贿案件6440件,只相当于同期立案侦查的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数(207103件)的3.1%。
由于惩处的力度不够,增强了一些领导干部的侥幸意识,削弱了他们的自律意识。看到一些人非常腐败,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被提拔重用,不少人心理不平衡,开始起而效尤。这种逆向激励和示范效应,使得一些人热衷于所谓的官场技巧和社会关系,导致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扭曲,从而开始滑向腐败的深渊,也使得各种腐败行为因“低风险、高收益”变得非常活跃和猖獗。腐败者所付出的代价太低,激励和促长了腐败行为,由此导致的腐败行为泛滥成为因对腐败惩罚不力付出的另一种代价。
3.部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削弱
“心清则自正,无欲则自廉。”廉洁是从政之德的基本内容,它要求领导干部要不断通过学习、教育和锻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信念。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其他各种不良风气有了滋生的土壤,并开始侵蚀部分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社会转型时期往往是政治、社会、思想观念变化最大的时期,也是利益冲突最激烈的时期,还是各种利益对处于“脱贫致富”过程中人们诱惑最大的时期,这对领导干部无疑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同时,在体制转型时期,体制缝隙和漏洞导致正向的激励机制没有形成,反而出现了一种逆向的激励机制。有时候,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光明磊落、清正廉洁之士得不到应有的奖励,甚至反受他人攻击;而见风使舵、拉帮结派、弄虚作假、鼠窃狗盗之徒难以受到应有的惩罚,甚至还反被提拔。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意志薄弱的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可能发生扭曲,廉洁自律意识就可能丧失。
4.中国人的官本位思想。
在这点,和封建社会是没有区别的。做官好。为什么一定要做官呢,说到底官有权,权可以延伸到钱和荣誉。这种延伸才是官本位思想发展动力。官,本来是人民请你来办事的来管理这个社会的,是人民大众赋予了你权力。可事实却是官都是骑在人民头上的,去看望下人民那叫“慰问”,去送点东西给需要求助的人本是你义务却是“亲切关怀”,当保姆当家做主了,这个“家”就要乱了。权力失去控制没人管,不腐败都难。
中国是跨过资本社主义社会,直接从封建主义到社会主义,而不同社会性质只是简单的到底是谁在掌权的问题。封建社会是皇帝一人说了算,资本主义是一群资本家说了算,社会主义是无数老百姓说了算。这其实就是投射出民主法制建设的问题。小时候课本里把资本主义说的一无是处,长大了才发现人家也有优点。那就是人家法制建设非常的完善。中国跨过了这一步,所以要喊加强法制建设。可这路途似乎太过遥远。法律制定能不能得到执行是问题关键所在。
二、遏制腐败政策
1.加强制度建设,消除产生腐败的体制缝隙和漏洞
制度是关于个人或者组织的行为规范、规则和惯例的总和,它规定和塑造着个人或者组织的行为。制度作为规范、规则和惯例的总和,是社会秩序的主要构成因素,有利于人或者组织获取一种共识信念,从而使得人或者组织的行为具有稳定性和可预期性。邓小平非常强调制度的重要性,他认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可以说,合法性政权和良好的制度安排所导致的有效的政府能力和经济绩效即制度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持久强大的根本保证。当前中国正处于体制转轨阶段,许多体制存在缝隙和漏洞,为腐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与条件。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需要,主动深入到腐败易发多发的领域和部门,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消除可能产生腐败的体制缝隙和漏洞。要尽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制度基础;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筑牢反腐倡廉的政治基础;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夯实反腐败的法治基础。2.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筑牢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防线
当前,领导干部面临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可能受到的诱惑越来越多。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道德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一些原有的道德规范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一些领域和地区是非、美丑、善恶界限不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蔓延,各种价值观念都开始在社会上占据一定的市场,思想文化领域的多元化倾向越来越强。不少领导干部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也缺乏廉洁自律和风险防范意识。在这种局面下,必须加强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促进他们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廉洁从政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落后思想的侵蚀,切实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抵御风险、拒腐防变。
3.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监督是关键。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是促进领导干部正确使用权力,不犯或少犯错误的重要保证,是有效防止腐败的重要手段。当前,要不断完善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机制,确保国家机关立法权、司法权与行政权行使的相对独立与高效运行。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是国家职能实现的具体体现,分属国家三种彼此相对独立的职能机构。权力行使的相对独立性要求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具有相对的独立地位,在各种权力行使过程中不被其他权力所左右和控制。在确保国家机关立法权、司法权与行政权行使相对独立的同时,要建立健全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机制,从而防止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
4.加强对腐败的惩治力度,充分发挥惩治腐败的重要作用 惩治腐败,必须从严。惩治有力,才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威慑力。惩治无力,教育就缺乏说服力,制度就缺乏约束力,监督就缺乏威慑力。依法依纪查处腐败案件,是惩治腐败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2003年至2009年,各级人民检察院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案件24万多件。在惩治受贿犯罪的同时,中国完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加大惩治和预防行贿犯罪力度。2009年,对3194名行贿人依法追究了刑事责任。当前,要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件,严肃查处利用审批权、人事权、司法权违纪违法的案件,严肃查处贪污、受贿、行贿、挪用公款等违纪违法案件,严肃查处失职渎职、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的案件,严肃查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等案件,并严肃查处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案件,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
【结束语】如果我国想到更好更快更强的发展,就必须解决政府的腐败现象。只要政府决心大一点,惩罚力度大一点,腐败现象肯定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遏制。
第三篇:公共危机中企业形象管理分析
序号(学号): 0104087143
《公共关系学》 结 课 论 文
论文题目:公共危机中企业形象管理分析
姓
名 分
院 专
业 班
级 任课教师 评定分数
李路易 税务学院 税务系 税务0871 黄晶梅
2010 年 12 月 21 日
公共危机中企业形象管理分析
李路易
【摘要】:伴随着危机管理意识的发展,尤其是公共关系思想及技术的应用,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危机公共关系管理。危机公关是危机管理解决突发性事件的有效手段之一。主要以以下四个方面来应对公共危机来维护企业的形象:
一、从“危机处理”到“危机管理”。
二、以预防为主。
三、从被动挨打到主动出击。
四、善始善终--做好事后管理
【关键词】:公共危机 企业形象 解决手段 危机管理 危机预防 事后管理
距今已有相当一段时间的恒生电脑与消费者的纠纷案虽然以恒生公司胜诉告终,但那一纠纷给市场以及对商家的形象所造成的影响至今犹在,其结果已是众所周知了。其中最令人深思的是这样一件事实:某位恒生便携式电脑消费者未能得到及时服务而于网上毁誉--面临这样一突发性危机事件时,商家使用了诉讼这一单一方法,结果虽然理在己方,却损失巨大。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实施模拟移动闭网工程。但作为一个企业,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并没有一纸公告了事,而是充分考虑到模拟用户的利益,抓住机会,建立与消费者亲和的关系。中国移动向消费者承诺:平等、互利、对话。与此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实施模拟闭网,虽然是充分授权,代表政府行使维护公众利益,但作为一个企业,努力建立一个和消费者亲和的关系,充分尊重消费者的利益,塑造了良好的市场形象,并培养了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由上述两例可以发现,由于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现代企业越来越多地受到突发性危机事件的挑战。如何应对这类问题,便成为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伴随着危机管理意识的发展,尤其是公共关系思想及技术的应用,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危机公共关系管理。危机公关是危机管理解决突发性事件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从“危机处理”到“危机管理”
企业的信誉形象是危机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危机管理的全过程中,企业要努力减少对企业信誉形象带来的损失,争取公众谅解和信任。针对危机管理的目标和特点,一个完整的危机管理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
1、未雨绸缪原则。企业领导人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把危机管理工作做到危机实际到来之前,为企业应付危机做好组织、人员、措施上的准备。这是危机公关的基础,有了充分的预防准备,企业才能在危机出现时,有信心,有计划地实施危机公共关系,做好危机沟通工作。
2、快速反应原则。危机都是突发性的,而且会很快传播到社会上去引起新闻媒介和公众的关注。因此,企业须迅速研究对策作出反应,减少危机的损失,使公众了解危机真相和企业采取的各项措施,争取公众同情。保证信息渠道顺畅并对各类信息作出敏锐正确的反应是快速反应原则的基础;高效率和连续工作是做到快速反应不可缺少的条件。
3、真诚坦率原则。危机单位要想取得公众和新闻媒介的信任,必须采取真诚、坦率的态度。英国著名危机管理专家里杰斯特尤其强调实言相告的原则,他指出,越是隐瞒真相越会引起更大的怀疑。真诚坦率的前提是企业能全面准确、公正客观地了解事件真相并纠正不当行为。
4、人道主义原则。危机处理中应首先考虑公众利益,因为现代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利益越来越与公众利益联系在一起。而且,危机在不少情况下会带来生命财产的损失,舆论界对造成危及人的生命安全的事故或事件尤其重视,甚至加以渲染。因此企业要给公众足够的信息,使其获知企业是有同情心、对公众负责、有社会责任感的。
5、有的放矢原则。危机事件有不同类型和性质,其影响的公众、面临的环境各有不同,因此危机管理应针对不同危机及环境特点,或者特定危机各阶段不同目标,确定重点工作、目标公众等,务必使提出的解决措施和处理程序有较强针对性和适应性,取得实效。
6、善始善终原则。危机局势得到基本控制并不意味着危机已经过去,企业还需要针对危机留下的负面影响,如利益减少、设施损坏、赔偿支付、人才耗损、企业声誉形象恶化等损失,做出一系列的补救工作。严格说危机管理没有终结,因为一次危机事件的结束又成为下一步危机预防的开始。
二、以预防为主
预防胜于救治,这是历经危机灭顶之灾后企业来之不易的启示。只有及时发现并消除危机隐患才能避免危机损失,也只有充分预防才能在危机处理过程中从容应对,因此,危机管理的重点理应从以处理为主转向以预防为主,开展危机公关事前管理,防患于未然。
危机公共关系事前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危机调查与危机预测,制定危机防范措施。危机管理预警方案制定可参考以下方面:
1、建立危机预防小组
负责危机日常管理的小组成员通常都是兼职,但应该包括至少一名企业高层主管,企业发展战略研究部或类似部门人员及其他部门负责人。应该聘请专业公关人士给予参谋策划,或直接由公关咨询公司等负责危机调查、预测和撰写预警方案。这个工作小组将负责危机预防管理的全部指导工作和大部分调查分析预测防范等实际操作,并在危机来临时迅速转型为危机领导核心。
2、危机调查和预测,形成书面报告
危机调查包括过去和现在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信息和社会环境方面的信息。可以从消费者窗口、市场营销部门、财务部门、生产部门、人事部门等尽可能全面地搜集显形和隐性的危机信息。
3、制定防范措施
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出现的危机事件制定出预防措施,其着眼点在于消除危机可能发生的原因,引导事物向正常和有利方向转化。不同性质的危机有不同的预防措施,理论上讲企业应针对每种潜在危机制定策略,但这样面面俱到的方案耗费人财物力很大,不易操作,而且事实证明只有50%的危机防范措施会真正派上用场,因此通常企业只针对某几种一旦发生危害极大、发生概率较高的危机种类制定较详细的反应计划。
4、形成危机管理预警方案,并书面化
一份完整规范的危机管理预警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在引言中明确企业高层领导对危机管理的重视程度;危机调查和预测书面报告,详列企业的特点、存在的危机隐患和可能发生的危机;针对特定危机情况的重点防范措施;常规的防范措施;明确建立危机公共关系管理小组及其任务;确定危机发生时共同遵守的准则;明确工作步骤和责任要求;预演计划;监督执行情况。
危机预防是更具战略性、主动性的危机公关实务,是把危机公关由“消极防卫型”转变为“预先行动型”的关键,提倡企业把危机管理工作的重点从危机处理转到危机预防上来。
三、从被动挨打到主动出击
危机发生后,企业往往面临来自各方的压力:受害者的指责、媒介的围攻诘难、上级部门的追查及社会公众的关注等等。怎样走出社会舆论和公众的对立面?必须变被动挨打为主动出击。
1、任命危机控制和检查专案小组,使企业面对危机有一个强力的指挥核心。
它必须能够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真相及原委,密切监控事态发展;了解事件相关公众信息,包括新闻媒介反应、受害(影响)公众、社会团体、政府公众反应、内部员工情绪等;将上述信息整理分析,形成处理方案(建议),实事求是、及时准确地上报给企业管理核心,并将经过决策层认定的处理方案迅速付诸实施;作为整个危机事件的首要信息源,汇总、处理并发布相关信息,对不实、有害的传闻进行纠正,控制舆论导向。
2、控制损失,调查事件真相,查明原委,并作出处理措施。
危机事故发生后,企业首先应该控制事故损失。比如救援抢险、停止出售并通知公众停止使用某类不合格产品等。此举目的只有一个,不让危害因素继续蔓延。
3、开展沟通管理,确保内外信息通畅。
与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内、外部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现已被越来越多的组织视作其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当组织面临危机时,这种沟通与传播又会比往常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
首先,企业要确定危机处理涉及哪些公众,有三类公众是企业不能忽视的:(1)内部员工,危机中的企业员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有代表性。(2)危机对象,企业一定要及时而真诚地与危机对象进行沟通,给他们以安慰,倾听他们的意见,并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3)新闻媒体,新闻媒介在危机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作用,一定要善加利用。向新闻界提供关于危机正确的最新消息,就可以通过他们告诉大众事情的真相。
4、求助于专业公关组织及行业协会、社会团体、政府等权威性组织。
危机发生时,企业通常会遇到许多不熟悉的专业问题,没有足够的公关人员,缺乏公关知识及技能,这时就要主动求助于外部专家,请他们提供客观、专业的解决办法和建议。请专业公关组织参与危机处理,借助他们掌握的更多的媒介资源、社会资源及更加娴熟的沟通技巧和丰富的应变经验来解决问题。
而邀请公正、权威性的机构来帮助解决危机有助于保护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信任度。与那些受人尊敬、立场公正的机构进行公开的合作,由社团、权威性机构出面讲话,一般给人以公正的感觉,容易得到公众的信任、舆论的同情。
四、善始善终--做好事后管理
危机公关事后管理,也即危机善后工作指危机的后期工作,尤其指危机局势得到基本控制开始阶段的工作。不同危机的发展过程不同,性质、状态、危机局面的控制态势等存在差异,所以危机后期工作从何时开始并没有统一标准。
危机过去之后,留下的是利益的减少,设施的损坏,损害赔偿的支付,人才的耗损、企业声誉和良好形象的恶化等损失。为了消除危机的消极影响,通常以下列工作为重点:
1、恢复声誉和形象。比如制作道歉信。为表明企业的态度,以企业或领导的名义写道歉信,送交受害各方。
2、继续关注、关心、安慰危机受害人及其亲属。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表明企业或组织重建的决心或信心,并期望对方的支持和帮助。
3、重新开始宣传广告。危机期间可能根据需要停止播放一些常规广告,当进入危机善后工作阶段,需要重新刊登广告,目的在于将决心和期待传达给有关公众。
4、继续强化教育员工。建立“预防就是一切”的危机管理意识。
5、适当开展一些公益或社区活动。强化企业或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社会责任,造福一方,获得持久的支持和认可,树立新的良好的形象,建立更高的声誉。
严格意义上讲,危机管理工作只有“善”没有“后”。企业一旦开展危机管理工作,进入正常的轨道,一切工作都围绕“善”来进行,善始善终。并且,一个危机事件结束后,企业又进入新的危机预防的阶段,要把已经发生过的危机事件中所暴露出的不足和处理危机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加以总结,评估工作,教育员工,加强危机管理意识,提高企业防危、抗危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危机预防、处理和善后是一个循环往复、总结提高的过程,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永远没有终点的任务。
第四篇:公共管理
什么是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公共管理的性质和特点:
(1)公共管理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
(2)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
(3)公共管理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
(4)公共管理强调多元价值
(5)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
(6)公共管理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
(7)公共管理以公共福利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8)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 公共管理的目的: 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所谓的公关利益是为社会成员共享的资源与条件。公共利益的实现主要表现为公共物品的提供与服务。公共物品的涵义非常广泛,既可指有形的物品,如: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公共道路交通,也可指无形的产品和服务,如:社会治安、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
新公共管理的七大要点: 1.公共政策领域中的专业化管理。这意味着让管理者管理,或如胡德所言“由高层人员对组织进行积极的、显著的、裁量性的控制”。对此最为典型的合理解释是“委以责任的前提是对行为责任进行明确的区分”。
2.绩效的明确标准和测量。这需要确立目标并设定绩效标准,其支持者在论证时提出“委以责任需要明确描述目标;提高效率需要牢牢盯住目标”。
3.格外重视产出控制。根据所测量的绩效将资源分配到各个领域,因为“需要重视的是目标而非过程”。
4.公共部门内由聚合趋向分化。这包括将一些大的实体分解为“围绕着产品组成的合作性单位”,它们的资金是独立的,彼此之间在保持一定距离的基础上相互联系。“在公共部门的内部与外部”,既可对这些单位进行管理又可以“获得特定安排所带来的效率上的优势”,其必要性证明了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5.公共部门向更具竞争性的方向发展。这包括了“订阅合同条款以及公开招标程序”,其合理性则在于“竞争是降低成本和达到更高标准的关键所在”。
6.对私营部门管理方式的重视。这包括“不再采用'军事化'的公共服务伦理观”,在人员雇用及报酬等方面更具有弹性,这种转变的合理性在于,“需要将私营部门'经证实有效的'管理手段转到公共部门中加以运用”。
7.强调资源利用要具有更大的强制性和节约性。烽火猎头将这看做是“压缩直接成本,加强劳动纪律,对抗工会要求,降低使职工顺从企业的成本。“对公共部门的资源需求进行检查,少花钱多办事”的必要性证明这种做法是合理的。
从总体上来看,新公共管理以自利人(self-interest)为假设,基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其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点在于:强带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地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新公共管理毕竟代表着现实世界中人们不断改进政府、实现理想政府治理的一个努力方向。它是否意味着意味着一个政府治理的典范时代的到来,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第五篇:路政执法中存在的腐败问题
路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腐败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
王俊宏
当前路政执法及治超过程中存在的钱权交易等腐败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公路执法形象,在社会上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为防止执法中腐败现象的产生,本文通过对公路路政执法中存在的钱权交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在深入探讨行政执法过程中执法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等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惩、防措施。力求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为进一步治理一线执法中存在的钱权交易的问题,防范腐败的产生提供现实和理论的参考依据。
一、路政执法中存在的执法腐败现象及社会影响 本课题的执法腐败现象是指公路路政执法人员在管理公路路政事务和治超过程中,利用手中权力行使职权,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和现象。
(一)当前路政执法的腐败现象的基本情况
1、路政执法的腐败现象主要涉及的执法范围包括: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等职权范围。路政管理工作中主要的腐败现象体现在一线行政执法和行政处罚过程中。
2、在现今治超过程中存的执法腐败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交通行政执法的公信力。超限车主们都知道在有超限检查的地方只要悄悄拿点钱就可以了。在车主和治超工作人员之间直接进行的钱权交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强烈的反响。正是由于这样的情形,才使车主们有了侥幸的心理,超限现象屡禁不止。
(二)路政执法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
从本次调研的相关资料看,路政执法的腐败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以权谋私。以实现个人私利为目的,为了个人经济利益的充分实现,肆意滥用职权,贪污受贿、侵吞公款公物、挥霍浪费。
2、权钱交易。执法违规以权钱交易的形式表现,其中最突出的是一线执法。路政执法人员和违法当事人直接进行钱权交易。
3、权情交易。表现为执法人员为了亲属、朋友的利益,违法行使手中权力,肆意破坏行政执法的公平公正。
4、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执法人员因利益关系放任违法行为发生和漫延。
5、定性不标准,处罚随意性大,如人为提高处罚标准,中间为自己留了很大的空间,从而为自已在人情、好处等方面提前做好铺垫。
(三)行政执法腐败现象的社会影响
第一、执法人员违规违纪产生的最直接影响就是破坏了执法人员的社会形象,由于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违规违纪、不廉政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路政管理部门在社会上的形象。如此发展下去,必将削弱路政管理工作的群众基础,最终威胁路政管理的执法地位。
第二,严重干扰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它的发展完全按照法定规则去进行。治超工作就是保证依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宏观调控职能,保证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性,同时保护路产、维护路权。保障市场经济的有序性和生命力。
第三,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现。法治国家的最大特征是以法治精神和法制健全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是至上权威,一旦这一权威受到削弱和破坏,法治国家也就成了人治国家。路政执法是行使政府法治职权的一部分,其行为直接关系到法律权威的树立。行政执法腐败的产生使国家法律制度的执行受到了破坏和践踏,使本来用以规制社会的法律成了保护非法利益的工具,执法腐败行为得不到有效惩制,必然导致人们屈从腐败行为而弱视法律权威,从而也就远离了法治轨道。
二、行政执法违规违纪产生的原因分析(一)体制上监督不到位的原因
路政管理中存在的下列问题造成了行政执法中易出现违规违纪行为。
1、管理层的监督作用还未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缺乏有力的民主监督。监督没有落到实处。监督的不到位,容易引起执法违规违法而导致腐败现象。
2、监督体制和监督形式的落后,导致对行政执法活动的失监和监督无力。对执法人员在监督上,由于监督与权力行使时空
上的距离,监督机关对行政执法机关的监督往往处于事后状态,为腐败的产生创造了机会。
(二)法制上的原因
1、路政管理工作是依法执政,主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吉林省公路管理条例》等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这些制度有不完善的地方,一些执法人员则利用这种制度上的空缺,滥施权力,形成腐败。
2、行政程序立法落后,造成行政执法缺乏应有的透明度和监督力。
3、法律执行不到位和法律责任得不到应有的追究,导致违法行为扩大和产生腐败。
(三)薪级及福利待遇上的原因
在调研中发现由于现行一线路政人员多为合同制干部,通过执法考试获得了执法资格,然而不可回避的一个事实是:其薪酬及福利待遇偏低。严重的收支悬殊带来的是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较大差距,要维持体面的生活,又不愿放弃公职,就只有出卖和滥用权力,走向腐败。这也是导致执法中易产生不廉洁现象的原因之一。
(四)思想意识上的原因
道德缺乏约束力导致执法腐败。一般来说,法律意识越强,法律活动效果就越好,反之就越差,执法腐败事件就越多。目前行政执法腐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法律意识淡薄。
1、人治思想的存在,从而形成了“公事私办,私事公办”的腐败现象。往往把领导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
2、特权思想的蔓延,导致人们或者放弃合法的法律救济渠道,或者一门心思找关系走后门,通过行贿受贿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利己主义、本位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处理利益关系时,只注重本单位和本部门利益,不顾甚至不惜牺牲其他部门、单位和全局利益。其他利益主体为了保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只得将利益让度,以求获得对方的妥协让步,从而形成了权权交易、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
三、预防行政执法的腐败对策研究
依据路政工作及治超工作的特点,针对在路政执法执法中可能出现的违规违纪应当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治理。
(一)、事前防范
(1)抓基础教育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通过学习法律、法规及各种规章制度,加强路政执法人员的岗前培训教育,鼓励在职路政执法人员参加继续教育,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构筑 “德从倡廉、不想腐败”的思想,从思想意识上树立廉政的思维理念。
(2)建立、完善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健全各项法律规范,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细化处罚标准,从制度上杜绝人为的一
切不良因素,以制度约束执法人员的行为。增大行政重大问题处理的透明度。
(3)分工负责、互相配合、相互制约。对于执法过程中实行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同时能保证相互制约。
(4)在路政工作的案件处理中,利用行政处罚决定集体讨论等制度解决执法工作中出现找人情、找关系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减少权利的过分集中,利用制度化解矛盾。
(二)、事中监控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执法现场进行监控,处理路政案件及治超现场工作要有全程录像。固定监控器可以从远程监控执法现场,路政突发事件可利用目前3G无线网络开发的车载视频监控系统对现场进行监控,一方面可以为路政执法提供证据;另一方面也能约束执法人员的不良行为,起到事前控制的效果,同时可作为预防违规违纪及事后调查取证的有力证据。
(三)、事后监督检查。
1、建立良好畅通的信息反馈及举报通道,认真核实举报信息,对执法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决不估息迁就。面向社会公开纪检监察部门的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制定举报奖励措施、设立领导接待日等各种信息反馈渠道。
2、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对违法和滥施行政权力,对社会和行政执法相对人合法权
益造成损害的,实行严厉的惩罚和制裁,以维护法律的权威和行政执法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真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综上所述,预防路政执法腐败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坚决惩治腐败现象的同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注重制度建设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法制、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才能有效的预防腐败,为改革的稳定发展提供有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