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四气”
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四气”
泸西县白水镇初级中学 李国文
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的教育观念、课堂模式、师生关系受到强烈的冲击。在新课程背景下,青年教师的成长要在 “四气”上下功夫,努力将自己打造成充满正气、富有才气、彰显魅力、引领时代的创新型教师。
一、正 气
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真、善、美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莘莘学子人生的导师和引路人。人们常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形容教师,其中的“身正”即意味着具有高尚的德行,一身正气,这是为师的首要素质。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多元思想的碰撞,教师尤其要具有浩然之气,这样,教师才能在知行统一中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实现教育的“真”,披着伪圣、庸俗、狭隘的外衣去教育学生,这种教育就显得苍白、虚伪,无疑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育人的角度讲,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身教重于言传。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守住自己的魂,扎牢自己的根,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正气,压邪气,淳师风,扬师德,依法执教,真正担负起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的重任。
二、才 气
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可见,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对老师站稳讲台是多么重要!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如今,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一桶水”已远远不能激起饱受信息浪潮冲击的学生的兴趣。一个良师,足以让学生回味一生;一个庸师,足以让学生评判一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结交德艺双馨的老师,他对老师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甚至挑剔的。你的才气将直接决定你在学生心目中的信任度、影响力以及信仰度。况且,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学生择师而学的状况将无情地摆在每个老师的面前,教师优胜劣汰、竞争上岗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
教师的“才”,最重要的是展现在课堂上。教无定法,同样的课题、同样的课堂,不同的教师,其精彩度、影响力绝对不一样。如果你业务能力强,善于驾驭课堂,你可以像央视《实话实说》节目那样,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沟通心灵。如果你专业知识渊博,幽默风趣、嬉笑斥骂皆成妙语,你也可以像央视《百家讲坛》栏目里的大师一样潇洒自如,妙趣横生,让学生被你的才智、才气所折服。
做一名良师,做一名让学生终身难忘的老师,应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追求。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知识的“源头活水”。做到老,学到老,更新知识,创新理念,超越自我,厚实为师的底气。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才气横溢,充满魅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接受你的教育。
三、书 卷 气
朱永新先生指出:“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相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基础抓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也就是说教师身上应该多些书卷气、文气,少些酒气、油气、老气、俗气,这正是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需要。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里的“气”就是“书卷气”。这是一种文化底蕴、智慧力量的自然流露。教师必须是博家、杂家,没有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之才,没的博古通今之智,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书卷气息,你又怎么能成为文化、文明的传播者,心灵的塑造者呢?
新课程的开放性、研究性、选择性、多元化、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等诸多特性使教师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作为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知识和经历方面的欠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缩短知识更新的周期。一次性学习的时代已经过去,教师必须持久地学习,并且在读书学习的同时不断进行理论研究、实践反思和感悟积淀,才能学得真知,悟得真理,进而厚积薄发,才能成为博学多才、富有书卷气的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给教师的建议》中疾呼:“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是取决于些。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坐下来,深入地思考。”一个只教眼前书而不广泛阅读的教师是不可思议的。勤奋地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必然会涵养出一种超越常人的独特的文化气质和儒雅风度。
四、神 气
“神气”即精神状态和思想气魄。慵懒、涣散、萎靡、自卑,都有损于教师的形象,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精神面貌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充满激情与活力,神采奕奕,亲切自然,与学生打成一片,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师生共同进步,校园面貌必然焕然一新。反之,如果教师整天无精打采,拖沓慵懒,纪律观念淡薄,缺乏进取精神,会给学风、教风、校风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有“精”“气”“神”。教师精神振作,讲课充满自信、激情飞扬,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感染打动学生,造就学生的精神和气魄。教师气聚神凝,讲课语韵顿挫抑扬、铿锵有力,能孕育学生的人格和自尊。教师神思洒脱,讲课纵横捭阖、张弛有度,才能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激起他们参与的欲望。失去“精”“气”“神”的课堂,收获的也许永远是失望;缺乏“精”“气”“神”的教师永远也不会成为一名好教师。
新课堂理念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有培养创新人才“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气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要激发创新活力,抓住机遇,钻研新课程,探索新教法,不因循守旧,不盲从权威,要求新、求异、求变,让创造的种子在教育园地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第二篇:年轻干部成长力戒“四气”(模版)
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要善于自我“保健”
大学生村官作为农村舞台上的一支新军,其成长既得益于党组织的培养教育,更在于个人的勤奋努力。时刻要牢记力戒“四气”,响应中央的号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的重新崛起树立发家致富榜样,力争帮助当地群众发掘新的致富路。大学生村官要尽快成熟起来,必须勤奋学习、克服“稚嫩之气”。从大学校园步入社会课堂,许多大学生村官既有干事创业的冲动和激情,更有眼高手低、自恃清高的稚气。刚走上工作岗位,自以为凭着素质和能力肯定能够胜任。一段时间下来,却感到有力无处使,反观身边领导和同事,不仅业务娴熟,而且忙得充实。相比之下,自己显得稚嫩许多。为尽快胜任工作,要坚持一边向书本学、向实践学,一边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广涉各类知识,博采众家之长,比较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时补充党在新时期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重要理论,使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逐渐地成熟起来,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得到提高,服从组织、服务人民的思想根基得到夯实。
大学生村官要创造一流业绩,必须务实创新,力戒“浮躁之气”。作为大学生村官,要创造一流业绩,必须做到务实创新,“身沉”、“心沉”,主动、勤奋、高效地做好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所谓“身沉”,就是要多深入实际、多了解实情、多做些实事,努力做到不干外行事、不说外行话。所谓“心沉”,就是要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都要沉得住气、耐得住静,不好高鹜远,不三心二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好本职工作,服务好领导、服务好基层、服务好百姓,才能在具体工作中切切实实地磨炼意志、砥砺品质,锻炼本领。
大学生村官要得到同志肯定,必须保持谦逊、摒弃“骄子之气”。大学生村官的健康成长,既离不开个人的辛勤努力、组织的关心培养,也离不开同事和群众的肯定和认可。大学生村官初入社会,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得到同志们的肯定,必须彻底抛弃自以为“天之骄子”的光环,主动融入,真诚互信,对同志、对群众要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踏实的作风,这样才能赢得尊重和认可。工作上,甘当小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或不明白的事情,主动向同事们学习、求教,踏踏实实地做好领导安排的每件工作;生活上,甘当小兄弟,与同志们平等相待、和谐相助,共同践行着职责,履行着义务,在赢得领导、同事和群众普遍认可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大学生村官要保持正确方向,必须洁身自好、不沾“庸俗之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各种新旧体制交替转轨,各种社会文化、社会思潮激烈碰撞,可以说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为此,要始终固守诚实、正直和谦虚,保持对党的事业的那份虔诚和执着。作为大学生村官,必须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主动做到重百姓、轻名利,重事业、轻名位,始终保持洁身自好,守住清贫寂寞,不沾社会“俗气”。唯有如此,事业才有根基,才能在细节中积累经验、在细节中取得进步,从而树立大学生村官的良好形象。
第三篇: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要注重提升教学素养
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要注重提升教学素养
教学素养是教师准确、科学实施教学行为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它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育
教学技术和艺术。教学规范、课堂设计、作业设计和处理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在现阶段,这种技术和艺术的形成和水平高低又跟下列因素密切相关:对新课程核心理念的把握和理解,对学科课程标准认识和整体领会的水平,对学科教材体系的认识和教学中的准确执行程度等。实际上,教学素养就是一个教师的教学操作和实践能力。
通常我们对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主要就是看这一方面。这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有这
样几点。
一是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的认识有偏差、误解,对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系的整体把
握不准确、不到位。比如说,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认识和运用上,有的教师,一有公开教学就必用所谓“合作”——见了问题就分小组。其结果是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小组中少数“学科精英”显露才华的平台,两极分化由此逐渐产生。实际上,没有“自主”学习、个体的独立学习作前提,多数的合作学习都将成为中看不中用的“过场”。比如在某些理科的教学中,明明是一个科学知识的问题,为了实现所谓的思想性和文化味,有的教师一味联
系,片面引申,课堂上热闹非凡,往往导致简单的知识目标没有落实或者落实基本不到位。
二是教学的设计能力明显不足。根据大量的随堂课,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青年教师独
立设计教学的能力有明显模仿倾向。依据教学参考书,照搬名师的教案,全选全用教辅用书中的练习,已经成为现实课堂教学的一道景观。有些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程序、教学语言、教学内容安排,几乎全在学生的掌控之中。为什么?倒不是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打破神秘,而是学生手中也有教师用书。于是,学生对老师的钦佩、信任和尊崇便都大打折扣。再如作业,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后的练习,几乎是将教辅的内容照单搬用,连稍做筛选、加工改造的工作都很少了。这里不禁要问:现在我们还有多少教师能够独立设计作业、命制试卷?
三是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方面有明显缺陷,教师在调控课堂、组织真实活动、解决“生成”
问题的能力方面有不足。课堂教学实施的规范、科学、有效甚至高效是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关键。所以有专家说,课改问题的关键是课堂,课堂的关键是教师。课堂问题当然一方面是教学设计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实践能力尤其是教学机智问题。课堂结构科学、严谨,教学流程清晰、流畅,教学活动规范、有效,师生对话自然、得体,学习效果明显、实在,这样的情形也难得见到。而一支粉笔、几道习题、一言堂到底的课所占比例还不算低,机械刻板地使用甚或误用多媒体的课堂也时有所见,民主平等、动态生成的:课堂,还没有成为常态。现今,无论是在公开教学还是平常教学的课堂上,青年教师要充分展现的满腔激情、浑身才情、生命活力和创造精神,让课堂上能够再现出青年教师的智慧生成的真我场面。
第四篇:青年教师成长
浅谈青年教师的成长问题
最近,单位安排去基层学校开展调研督查工作。走过的两所学校的一线任课教师都是以近几年招聘的特岗教师为主体,年龄多为30岁左右,教龄为5年以下。这一批年轻的教师为乡下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他们工作热情高,头脑灵活,思维活跃,具有较好的文化和专业素养,可塑性很强。但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不少特岗教师对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进行班级管理等常规工作还不能做到熟悉和灵活运用,还不能完全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更有甚之,和有些年轻教师交流时,干了两三年工作的,竟然也不满足现状,对工作不满,对生活失望,出现了倦怠情绪。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及调研的情况,谈一谈青年教师的成长问题。
青年教师的成长关键在自身。
首先要做到爱我所选。全国模范班主任李凤暇老师说“对于有些老师来说这个职业并不是他的所爱,既然已经别无选择,那就慢慢的发现它的乐趣吧!”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我是西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的,在我的理想词典里从来就没有“老师”这个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在纠结中去上班。等有一天我静下心来问了自己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还有改行的机会吗?”答案是否定的,第二个问题是:“在当今社会教师的地位是什么样的?”答案是肯定的。所以我带着一种平和的心态上班,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职业,也从中发现了很多的乐趣。节日时,收到写满稚嫩话语的贺卡,生病时,听到纯真质朴的祝福,直到现在仍然有许多带过的学生和我在网络上联系着,和我一块回忆着共同交往中的点点滴滴,学生一次电话的问候,一次和学生的聚会都会让我保持许久的快乐心情;还记得当我问起送教下乡的一位上课很棒的老师是哪里人时,种老师回答“是我的学生”那满脸的自豪与幸福„„那么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在哪里?不是为了所谓伟大的教育事业,也不是为了那屈指可数的微薄工资,教师最大的成就就是自己的学生,是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关怀指导下都能够取得成就。所以,我想对年轻教师说的是,如果说选我所爱是一种眼光,那么爱我所选就是一种信念。如果不爱教师这个职业,又有离开和选择的能力,那就勇敢的离开,如果不爱,可又别无选择,那就努力的去爱,与其怨天尤人,毫无改变,不如努力去寻找教师的幸福所在。
其次,要有“做教师就做最好的老师,做班主任就做最好的班主任”的奋斗目标。我认为新教师上岗的前四年是成长的关键时期,这四年需要做的工作是: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备课中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这是学习目标的确定问题,新课程强调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中三维目标缺一不可,这个问题通读课标就可以解决。二是怎么教,这涉及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问题,要按照新课程强调的“学为主体、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理念,在熟悉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设计好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全面参与学习,课堂中尽可能动口、动手、动脑,进而全面达成学习目标。三是目标如何去检测,要设计好课堂的例题、练习以及课后的作业,有效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2、充满激情的上好每一节课,要熟悉上课的基本程序,灵活驾驭课堂,要明白教到了不等于学生学会了,新教师因为教学内容没有达到熟稔的程度,所以最爱犯的一个错误是上课时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教学上,而对学生的反应无暇顾及。每一节课教师都得通过观察学生的眼神、表情,倾听学生的发言,查看学生的练习作业情况来判断学生掌握的程度,以便据此调整教学计划,及时改进。
3、坚持教学反思。没有反思就没有成长,每节课下来,都应当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自己对学习目标的把握是否到位,重难点是否突出,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设计是否切合所带学生的实际,课堂上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如何,设计的例题、练习难度是否适宜等问题,以及今后如何改进。如果能做到长期坚持,教师自身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会迅速提高。
4、要做大量的习题。习题训练也是新教师熟悉教学内容,把握考试命题趋势的重要途径。要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教师必须先进入题海,学生手头的所有资料,教师必须全做,从中选择切合教学目标的再布置给学生,提高训练的有效性,减轻学生负担;教师要做近几年各省市的中考试题,尤其是陕西省的,提高自己把握考试的能力。可以采取这样的步骤研究命题:独立解题(包括下水作文)——再读试卷,解读分析各题的测验目标,体会课标与命题的联系——对照标准答案自批,重点研究开放试题的评分标准,换位思考学生答题。
5、要多读书,读好书。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读书的要义在于理解、吸收、实践应用,只学不用等于没学。这两年教育局配发的几本书非常好,《给教师的建议》,《第56号教室的奇迹》、《陶行知教育名篇》,我们要精读。另外还有魏书生老师的书,李镇西老师的书都值得一读,而且要反复的读,我们关键是从这些书里面感受教育大师们对于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吸收一些符合当前教育形势的理念与方法,坚定我们干教育和爱教育的决心,并不断地鞭策和改进自我,获得提升。相比而言,理论性过强以及专业性过强的书籍对于个人的成长作用相对要小一些,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的阅读一些。
学校应该为青年教师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清晰的记得当年的杜郎口中学,是一所即将面临倒闭的农村学校,学校的师资力量可想而知,师范毕业的、其它专业进入教育系统的比比皆是,可经过崔其升校长短短几年的管理和培训,个个都成了教学的行家里手,走出山东去全国各地上高效课堂的示范课,做高效课堂的专题讲座。人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是环境逼出来的,有压力才有动力。作为管理层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学校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帮助新任教师迅速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尤其对于青年教师居多的学校这一点尤为重要,学校教学处就备课的要求、上课的要求、作业批改的要求、班级管理的要求都要有成文的规定,要求教师按章执行。并且实行备课每周教研组长检查签字制度,每两周教务处检查签字制度,指导和督促青年教师尽快学会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以及班级管理等常规业务。其次,开展师徒结对,传帮带活动。学校要遴选骨干教师作为师父,负责1——2名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教学业务方面给予全面的帮助和指导。学校对活动要有明确的规定,如师父的职责是什么、每周听评课的数量、青年教师每周要写出成长随笔等等,学校定期督查并考评,纳入学校的量化考核或者先进评选中。另外,结合偏远学校缺少骨干中坚教师的实际状况,从全县范围内遴选学科优秀教师与部分青年教师结对帮扶,采取定期送教学习,网上交流等形式促使青年教师的成长,也是一个可以探索的途径。
再次,学校要多给青年教师创设学习的机会。“培训是最大的福利”。省、市、县组织的一些教学观摩和校本研修活动,学校要尽可能让青年教师参与,开阔他们的视野,以便寻找自己不足并努力改进。另外,偏远学校可以与县域内的优秀学校结成联谊学校,经常开展校际的交流,对青年教师的成长也大有益处。
还有,学校要给青年教师推荐发放优秀书籍,定期组织读书交流活动。加大后勤保障,解决青年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后顾之忧,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活跃教职工课余生活,努力创设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促使青年教师热爱工作,热爱学校,幸福成长。
总之,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己的奋斗努力,当然也需要学校的关怀与指导,教育行政部门更是责无旁贷,因为这关乎白水基础教育的发展大计问题。
第五篇:青年教师成长
青年教师成长
青年教师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困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方法。在此我把笔记整理了一下,与大家共享.第一个关键词——“勤奋”。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词语。活动后,我把活动的第一个话题与第二个话题进行对比,第一个话题,是谈校长对现在青年教师的看法。第二个环节,是校长就自己成长经验谈看法。对比两次题板中的关键词,我发现“勤奋”这个词语在第一个话题中没有出现,但是在第二个话题中三位校长不约而同地谈到这个词语。有说“勤奋+机遇+感恩”有说“吃得了苦”等。对比下不难发现,我们这些80后的青年教师,大都缺少“勤奋”。在校长们对现在青年教师提出看法时,有这样一些词语“不够耐心”“急于求成”“稍显浮躁”。我扪心自问,这些毛病的确存在在我身上,细细想想,这既我们生活的当今社会有关,也与我们这代人的成长经历有关。急功近利,希望在短时间里出效果,出成绩。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努力积累,勤为习惯”——只有当勤奋成为了习惯,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来学习,每天进步一点,每天积累一些,日久天长,必成大器。史品南校长就张康桥老师的成长经历总结出的是“静心学习,10年、20年必有大不同。芮校长谈到“吃得了苦”后面还有两句话“受得了委屈”“坐得了冷板凳”。“坐得了冷板凳”这个词一下就抓住了我的眼睛,马上有老师提出:“一直让我坐冷板凳,我肯定要另谋高就的。”“你就不怕我跑了”等问题。芮校长谈到了他们学校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老师,由于学校安排他做些杂务,没有具体的教学任务,他感到非常的委屈,对芮校长说:“我堂堂大学毕业生,你不让我上课,让我回家都无颜面对父母,回家他们问我你教什么学科啊,我都回答不上来。这就是坐不了冷板凳。”其实芮校长的本意就是让这位老师好好跟师傅学习学习,等上手了再上岗。其实如果有教育就是服务学生的意识,我想不管学校安排你到什么岗位,你就应该积极面对,认真做好,只有踏踏实实地做,才能有所进步和发展。
第二个关键词——“压力”。新教师的成长有个周期,但是走向工作岗位后,工作中的无形压力肯定会随之而来。抱怨,叹息,甚至有人说“做人难,做老师更难。”如何面对这种压力呢?芮校长提出了“积极面对、积极应对”。他建议我们更要关注工作过程中自我的提升,而不要太多地去关注结果。同时也要自我加压,自我超越,把压力转化成内在需求。只有当你有主动发展的欲望和需求时,压力自然就转化成了动力。我想这也就是我们黄校长经常说的“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芮校长也提到了他们在青年教师发展过程中,学校有段时间曾经“自作多情”,效果不太明显。后来就转变教师的培养模式为自我成长,努力为教师的自我成长服务,并为每一位老师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王舜吉校长提到了他们在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几个措施“搭台子”“选苗子”“拔尖子”“带班子”,用泥鳅效应去营造范围,让每个人都去争一点。她谈到了曾经有一位青年教师找到她说:“校长,我觉得你给我的压力太大了。”她的回答是:“我给你压力,是因为我觉得你是值得我给压力的人,给了压力能够向上的人,不是那种一给就垮或者永远要给压力的人。”所以学校在给我们布置任务的时候,我想我们应该把任务看成一次提升自我和完善自我的机会,通俗点说就是“看得起你,我才给你压力。”
第三对关键词“制度”与“个性”。“制度”这个词在我同一天参加的两个重要会议中都被重点提到,回到学校的期中质量分析,校长也提到了制度的重要性。在论坛中,三位校长和青年教师就这两个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有青年教师问:“校长说要提高老师们的创造力,打造个性化的学校,让每个老师有个性,那么在精细化管理下的教师会不会逐渐丧失了自我个性。”王舜吉校长详细介绍了同济中学在实施精细化管理中如何处理制度与个性之间的关系.他说制度是保障。在遵守制度的前提下让个性风格化。作为一名教师,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可以追求时尚,但是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她说比如教师的着装,就一定要符合教师这个职业的特点,教师服装的打扮必须与社会青年区别开来,也许在街头看起来十分漂亮的露脐装就不能出现在校园里,这是一种最基本辨别是非的能力。史品南校长也提到,学校的管理过程是人制——法制——德制——自我管理人性管理。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制度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最基础的作用。的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质量的保障,是一个学校至高无上的行为准则。
第四个关键词“角色”,这是一位理想中学的女老师向王舜吉校长提出的问题,她说:“女老师面对着家庭与学校的双重身份,请问您是如何处理这两者关系。”王校长首先很谦虚地说自己做的并不是很好,她说,女教师,特别6-10年教龄的女教师,刚刚为人母,又是学校重点栽培出成绩的时候。一个女教师,面对着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师的角色,要处理好这些角色方法就是“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如何理解,在不同的地方要能够适应角色的转化,对父母尽孝,对家人尽爱,对学生尽责。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老师们她是如何处理这些角色转化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光辉的教师形象。有趣的是,我在随后的期中质量分析上,校长总结时也说工作时要保持工作的状态,做好八小时内的事情。下班后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
第五个关键词“幸福”。如何感受到教师这份职业的幸福?三位校长的建议就是在基本物质条件保障的前提下关键是“心态”。校长不是救世主,老中青三类教师的幸福需求各不相同,只能做到尽量不能作到完全满足,幸福的外显是“愉快”“快乐”,转变对教师工作评价,抓住我们读书人的一个共同“毛病”——士为知已者死,将学校共同愿景转化为教师个人发展的需求。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有个非洲人穿了一件新衣服他就很高兴了,一个常州人也许买了套新房才非常开心,这就是各为其美。也许作为一个教师来说,“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是我们对幸福的最好理解。
写到这里,发现自己其实已经漏了很多,本想昨天趁热打铁,一气呵成。但是懒惰的心理还是让我今天才整理出来,呵呵,看来道理是容易理解,要真正做起来还是要下一番苦功。最后用“勤为习惯”来鞭策自己,也祝每一位蓝天人“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让我们一起珍惜在蓝天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