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关于为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有关人员出具婚姻登记证明问题的复函080804(写写帮整理)

时间:2019-05-15 01:56: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政部关于为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有关人员出具婚姻登记证明问题的复函080804(写写帮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政部关于为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有关人员出具婚姻登记证明问题的复函080804(写写帮整理)》。

第一篇:民政部关于为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有关人员出具婚姻登记证明问题的复函080804(写写帮整理)

民政部关于为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有关人员出具婚姻登记证明问题的复函080804 来源: 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

时间:2008-08-14 11:41

(民函〔2008〕237号

2008年8月4日)

四川省民政厅:

你厅《关于为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有关人员出具婚姻登记记录证明问题的请示》(川民政〔2008〕87号)收悉。为保障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积极恢复灾区群众正常生活秩序,解决因地震造成婚姻登记档案遗失、损毁引起的有关问题,经商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卫生部,现就为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有关人员出具婚姻登记证明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对前来申请出具婚姻登记证明的群众,婚姻登记机关在确认婚姻关系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死亡且婚姻登记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均已被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申请人声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与婚姻登记机关公告相结合的方法为其出具婚姻登记证明:

(一)申请人范围

1.婚姻关系一方当事人死亡的,申请人为对方当事人;

2.婚姻关系双方当事人死亡的,申请人为任何一方婚姻关系当事人的亲属,包括近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因继承等原因要求出具证明的其他家庭成员。

(二)受理部门

因汶川特大地震灾害造成婚姻登记档案被毁的受灾地区依法具有办理婚姻登记职能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三)申请人应当提供的证件和证明材料

1.申请人的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

2.婚姻关系当事人双方的户口簿(申请出具离婚登记证明的,提供一方当事人户口簿);

3.婚姻关系当事人的死亡证明(申请人为婚姻关系当事人的亲属的,提供双方当事人死亡证明)。下列材料之一可以作为死亡证明采信:(1)公安机关出具的死亡证明;(2)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书》;(3)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决书。

申请出具结婚登记证明的,若户口簿中未记载双方当事人夫妻关系或者婚姻状况一栏与申请内容不符的,申请人还应当提供婚姻关系当事人任何一方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或其他近亲属出具的夫妻关系证明材料。申请出具离婚登记证明的,若户口簿中婚姻状况一栏与申请内容不符的,申请人还应当提供婚姻关系当事人任何一方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或其他近亲属出具的夫妻离异证明材料。

申请人为婚姻关系当事人的亲属的,若户口簿中未记载申请人与婚姻关系当事人的亲属关系,申请人还应当提供婚姻关系当事人任何一方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亲属关系证明。

申请人无法提供居民身份证的,可以提供临时身份证;无法提供户口簿的,可以提供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证明。

(四)公告程序

申请人应当在婚姻登记机关填写《申请出具婚姻登记证明声明书》(格式见附件1)。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制作公告文书(格式可参考附件2),公告地点为受理申请的婚姻登记机关办公地点以及婚姻关系当事人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办公地点或者临时安置办公地点,公告期为15日。

公告期间,当事人的其他近亲属或利害关系人对公告内容提出异议的,应当在公告期内持本人身份证件到婚姻登记机关提交书面说明,婚姻登记机关不得为申请人出具婚姻登记证明。申请人与提出异议者因财产继承、债务承担等原因引发争议的,应当通过其他法律程序解决。公告期满后无异议的,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为申请人出具《婚姻登记证明》(格式见附件3)。

地震灾区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建立专门档案,妥善保存出具婚姻登记证明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材料,档案材料包括以下内容:(1)申请人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2)婚姻关系当事人的户口簿复印件;(3)婚姻关系当事人死亡证明复印件;(4)申请人填写的《申请出具婚姻登记声明书》;(5)其他有关材料。以户籍证明代替户口簿的,婚姻登记机关应当保存户籍证明原件。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妥善保存公告完毕的公告文书、对公告内容提出异议的当事人的书面说明及身份证件复印件等材料。申请人再次书面申请出具同一《婚姻登记证明》的,婚姻登记机关在核查档案后可以直接出具。

第二篇:天水市卫生局《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区医疗防疫志》资料长编

天水市卫生局

《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区医疗防疫志》资料长编

第一章 决策部署与应急指挥 第一节、卫生系统组织部署

一、应急措施与现场指挥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波及天水市,地震导致人员伤亡,山体滑坡、房屋倒塌、交通受阻、通讯中断、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自然灾害。天水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紧急动员、全力以赴、团结一致、忠于职守、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谱写了一曲抗震救灾的感人赞歌。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强震刚结束,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刘新成和其他领导,立即赶到住院部、门诊部安抚受到惊吓的病人,查看病房受损情况。随后刘新成院长要求,全院职工立即进入工作状态,住院部医护人员动员病人回到病房,加强危重病人的抢救和监护;门诊部工作人员停止平诊病人诊疗,全部投入急诊受伤人员的抢救工作。

14:40分,120急救中心接到求救电话,“平南中学围墙在地震中倒塌,有数十名学生被压伤,需要紧急救援„„”接到求救电话后,医院立即派出3辆救护车和6名

对在地震时坚守岗位表现突出、积极抢救病人的部分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

5月13日凌晨4:20分,院长蒲朝晖接到省卫生厅紧急通知,预留病床50张,组织医疗队。13日凌晨8时,医院再次召开中层干部紧急会议,传达省厅通知精神,成立了由院长蒲朝晖任组长,副院长曹明祥、杨国栋、雷鹏举任副组长的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急救抗灾领导小组;并在原预备役旅炮团卫生队人员的基础上,增加胸外、神经外科、骨科、普外、心内科、120急救站相关人员,由医务科科长王亚平兼任预备役卫生队队长,组建了23人组成的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天水预备役旅高豫蜀政委大力支持该院抗震救灾的请战,指示预备役旅炮团团长王新生亲自安排此项任务,政委夏立军亲临医院和基地,为队员做了战前思想动员和军事训练。并为队员提供了军用床单、被套、雨衣、行军背囊、服装、帐篷,还提供了中断电信信号1000公里内通话的电台通讯车一辆。自5月13日起,抗震救灾医疗队人员到位、技术到位、设备到位、装备到位,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同时,为加强对抗震救灾工作的领导和随时应对余震期间的突发事件,医院实行由院、科两级领导组成的24小时抗震救灾值班制,由院长任总值班,副院长带领相关科室人员三人一组进行轮流值班,各临床科室由科主任、副主任、护士长坚持24小时值班。

灾情发生后,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领导迅速行动,分头到住院部各病区,组织医护人员将大部分住院患者转移到住院部中心花园,将少数无法转移的重病患者移至住院部框架结构的病室,同时把门诊病人疏散到门诊楼前空旷地带。随后,院领导对各科室房屋认真查看,发现放射科墙壁和地面裂缝进一步加大,康复病区后墙面裂缝,住院楼、门诊楼、医技楼和招待所等房屋墻体均有不同程度裂缝,所幸无人员伤亡。

在将患者转移到安全地带后,医院将受灾情况报告给天水市卫生局。2008年5月13日医院成立了院长任组长、其他院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的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医疗救护、后勤保障、安全保卫、信息宣传四个小组。随后,医院启动了《破坏性地震医疗救护应急预案》,组建了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伍,储备了急救药品、设备和消毒灭菌物资,对全院职工和在院患者家属进行防震和急救知识宣传

灾与突发传染病医疗救治工作实施方案》。由医院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由全院中层管理人员和骨干医师组成了抢救小组、救灾防疫预备队、总务安全巡查队,形成了上下贯通,反映灵敏的抗震救治体系。医疗队整装待发,随时准备赴灾区开展灾后治病防疫工作。

地震发生后,天水市妇幼保健召开院行政会议,就抗震救灾工作做了专题安排,成立医院救治、疏导安抚、物资筹备、监督管理等工作小组,决定实行院领导、科主任24小时值班制、全院干部职工取消休假和节假(含周日)

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地震发生,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天水市卫生学校校长邢辉生、党委副书记严翼、副校长陈天泉、副校长杨国宏、副校长王奎、纪委书记甄福定及时赶到学校,学校迅速进入应急状态,立即启动了安全应急预案,校领导亲临现场指挥,迅速、及时、有序地疏散学生,把学生全部集中到操场和排球场等较空旷处,12日晚担心余震造成宿舍楼垮塌,以免给数千名学生生命财产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他们亲自带领班主任和千余学生露宿学生操场,巡视在学生们中间,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

5月12日晚上和13日清晨分别召开了科以上干部会议和校全体教职工大会,对进一步做好震后安全稳定工作再次部署和安排,校长邢辉生通报了灾情,传达了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以保证学生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已任,服从市委、市政府的统一指挥,服从党组织的命令和安排,坚守工作岗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周末一律不休假,积极做好防灾、救援工作。根据学校情况,学生放假一周。成立了由邢辉生同志任指挥长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办公室,负责全校的抗震救灾工作。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市疾控中心的领导敏锐意识到了自身的职责,当天全市疾控工作会议正在甘谷召开,大会主席团果断决定暂停会议,号召全市疾控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全面投身到这场人与自然抗争的战斗中去,并连夜赶回单位,根据职工工作性质的不同,立即成立了灾后应急、消毒、宣教、物资保障转运等四个工作队,同一时间,中心领导密切关注灾情发展,迅速启动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通知相关科室做好震后防疫救援的人员、物资、技术和车辆准备,加强了夜间值班、双休日值班,设立

面开展,群众灾后卫生防病意识明显提高,有力地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5.12抗震救灾医疗救治队:5月12日市一院为加强伤员的全力抢救治疗,确保医院医疗安全,从医院业务科室主任和医护人员中抽调51名骨干。组建了医疗救护队,医疗救护队分为住院部抢救和门急诊抢救两个小组。副院长问肃生、马致祥分别任组长。保证了地震期间伤员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

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5月13日按照省卫生厅要求,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原预备役旅炮团卫生队人员的基础上,增加普外、骨科及120急救站人员共同组建的医疗救援力量,天水预备大力支持,为队员提供军用床单、被套、雨衣、行军背囊及帐篷,还提供了电信信号1000公里内保证通话车一辆,自5月13日起,他们就奔赴麦积区受灾乡镇,抢救伤员,救治病人,并随时准备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

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抗震救灾医疗救治队:2008年5月13日上午,医院组建了由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姝为队长,白云峰、崇复生、李淑梅、武丽、曹欲静、薛育翠为队员的抗震救灾医疗队,李姝又主动向市卫生局请战,积极申请分配任务参加紧急医疗救治。与此同时,紧急筹措急救药品、器械、材料,安排急救车辆等,做好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积极排查院内安全隐患。

天水市赴陇南抗震救灾医疗队:天水市卫生局于5月13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迅速抽调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及四0七医院神经外科、普外科、骨科等专业技术过硬的医疗专家和护理人员9人组成第一批赴陇南灾区救灾医疗队。5月14日医疗队携带近60个不同规格品种,价值40000余元的急救药品和医疗器材,乘直升飞机赴陇南市武都区和文县实施救援,医疗队一下飞机就到武都区中医院搭建的简易帐篷内救治骨折、外伤及头部损伤等危害伤员,5月16日又被紧急调往文县灾区,临时组建救护队,往返于文县人民医院与碧口镇运送救治重伤员。5月17日到周边乡村进行搜救,晚上对运送到文县人民医院的病人进行紧急救治。5月19日返回武都区对武都区周边乡村送医送药,与5月20日圆满完成第一阶段救护任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卫生应急、卫生消毒、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病媒生物控制等进行了全面指导,向群众宣传了卫生防病及灾后自救知识,特别强调村民饮用水一定要严消毒,重点做好手足口病等呼吸道传染病及肠道传染病,严防灾后相关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为进一步做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天水市抗震救灾医疗防疫工作队:5月15日天水市卫生局组建的由市属7家医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等方面专家组成的医疗防疫队伍,分为7个分队深入五县两区指导县区灾后传染病防控、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环境消毒等工作,通过业务指导使各县区灾后卫生防疫工作顺利开展。

天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赴陇南灾区卫生防疫工作队:天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5月13日组建的由6人组成的支援陇南灾区卫生防疫队伍。这支队伍自5月下旬至6月5日深入陇南市康县铜钱乡、豆坪乡及巩集乡等6个重灾乡镇,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累计调拔2批次4500人份甲型肝炎疫苗和冷链器材,总价值405000元,及时开展疫苗接种和计划免疫情况调查,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

天水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赴陇南灾区卫生防疫工作队:天水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5月14日在省卫生厅组织下,抽调3名业务骨干和1台快速监测车组建的卫生防疫队伍,前往陇南市成县参加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3名卫生监督员在余震不断的灾区,克服重重困难,深入成县宋平、金旗、小川及红川等11个乡镇,101个行政村,进行现场监督与监测,为灾区进一步做好卫生防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和保障。

天水市抗震救灾卫生消毒防疫队:5月22日天水市卫生局抽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人员和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卫生监督人员共120人组成的卫生防疫力量,他们在当日市卫生局启动“预防疾病、保障健康、环境消毒”活动后,立即分赴搭建帐篷多、人口密集的秦州区东至十里铺,西至红山厂,北至泰山路,南到南郭寺和麦积区滨河路、桥南体育场等进行全面消毒,消灭蚊蝇,维护环境卫生。卫生监督员加大了对周边环境、食品卫生和饮用水的监督管理力度,并深入到户对群众的卫生生活进行帮助指导,此项活动直至全市帐篷全部拆除为此,由于消毒、维护环境措施有力食品安全卫生

8、《天水市卫生局关于解决精神病人安置账篷的请示》天市卫发[2008]58号 2008年5月27日

9、《天水市卫生局关于上报天水市地震灾后防疫工作方案》天市卫发[2008]59号 2008年5月28日

10、《天水市卫生局关于上报全市卫生系统地震受损情况统计报表的紧急通知》天市卫发[2008]60号 2008年5月28日

11、《天水市卫生局关于新建第三人民医院地震损坏医疗建筑物的请示》天市卫发[2008]61号 2008年5月28日

12、《天水市卫生局关于成立抗震救灾医疗救援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天市卫发[2008]65号 2008年5月29日

13、《天水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天市卫发[2008]66号 2008年5月30日

14、《天水市卫生局关于成立天水市卫生系统地震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天市卫发[2008]78号 2008年6月7日

15、《天水市卫生局关于压缩一般公用经费支出的通知》天市卫发[2008]79号 2008年6月19日

16、《天水市卫生局关于做好救灾药品分配使用工作的通知》天市卫发[2008]85号 2008年5月30日

17、《天水市卫生局关于天水市抗震救灾药品医疗器械贮运情况的报告》天市卫党发[2008]86号 2008年6月27日

18、《天水市卫生局党委关于抗震救灾工作中发展党员情况的报告》天市卫党发[2008]8号 2008年6月4日

19、《天水市卫生局党委关于推荐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的通知》天市卫党发[2008]12号 2008年6月25日

20、《天水市卫生局党委关于表彰先时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的决定》天市卫党发

至最低。

5月12日15时天水市卫生局紧急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对可能发生地情况和震后医疗救治工作作出了详细安排,及时成立了由局长史俊清任组长的应急指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医疗救治组和传染病防治组,在通信设备不能保障的情况下,局领导全体成员临危不乱,稳坐办公室统一指挥。并同时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县区卫生局及市直医疗卫生单位主要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24小时座机值班,认真做好医疗救治、传染病控制、消毒等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5月12日15时30分市卫生局主要领导带领有关人员,分别赶赴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看望因地震受伤的病人,了解医疗救治情况,并先后在接治病人的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天坛医院两次召开现场会,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抢救受伤人员,并对因灾死亡人员的亲属进行安抚。

5月13日市卫生局按照省卫生厅甘卫明电(2008)18号文件关于组建5.12地震医疗卫生救援队伍的紧急通知要求,组建了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史俊清任队长,市卫生局副局长张春英、李西林,市一院院长刘新成,市疾控中心主任刘宝录,市卫生监督所所长陈克孝任副队长,由市一院、市二院、市中医院、四0七医院专家及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专业人员为成员的天水市5.12地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队和救援医疗队各1支整装待命,随时准备进行医疗卫生救援。

为了保证全市抗震救灾所需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和血液制品,保质保量保证抗震救灾工作顺利开展,市政府于5月14日成立了由市卫生局局长史俊清任组长,市财政局副局长胡敬东、市卫生局副局长马浩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刘和平及市物价局副局长马建斌任副组长的市抗震救灾政府采购药品领导小组。其工作职责是:负责全市抗震救灾所需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消毒用品及血液制品的采购、保管、供应、调拨、发放工作,保障抗震救灾中医疗和防疫工作的需求。

5月14日市卫生局再次召开局务会研究抗震救灾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以局党委书记、局长史俊清任组长的天水市卫生局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医疗救治

工作;指导各县区开展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指导各县区开展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主的夏季爱国卫生运动。

为做好陇南市大批伤病员分流我市救治的应急工作,5月15日,市卫生局积极动员市属19家医疗机构做好救治陇南伤员的病床储备工作,共储备一、二批病床220张,确保陇南市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

继5月14日我市向陇南武都区派出第一支医疗队后,5月15日,市卫生局又从市属各医院抽调骨科、普外科医护人员18人,组成2支预备医疗队,随时待命,准备赶赴陇南灾区,全力抢救受伤人员。

针对我省陇南受灾严重,灾区食品、饮用水易受污染,易发生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灾区卫生安全监督保障需求紧急增加等状况,天水市卫生局组建了三支卫生防疫队共17人,队伍由天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天水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人员组成,所有人员已全部准备完毕,随时准备赴陇南开展工作。

5月20日,肩负着市委、市政府赋予的神圣使命,肩负着全市7727名医务工作者的光荣嘱托,肩负着全 市352万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经历了七天七夜的生死搏斗,天水赴陇南医疗救援队终载誉归来。

5月20日下午,在天水市卫生局举行了天水市赴陇南医疗救援队载誉归来欢迎仪式。出席仪式的市上领导有:市人大副主任申积来、市政府副市长郭奇若、市政协副主席陶元德,市政府副秘书长雷天录。参加仪式的有:市卫生局及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领导班子全体成员,赴陇南医疗救援队的全体队员,市卫生局全体干部职工共100余人。市政府副市长郭奇若代表市委、市政府热情扬溢地致了欢迎词,医疗队队长魏宏学代表全体医疗队员发言,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史俊清主持仪式。

郭市长充分赞扬和肯定了医疗队取得的成绩,郭市长指出,面对灾情,医疗队全体成员无所畏惧,义无返顾,舍弃小家顾大家,坚决冲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坚决冲在危险重重的最前沿,充分发扬革命人道主义,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分成三个小组深入陇南市武都区和文县的12个乡村有力有序有效地实施救治,5

史局长要求,各县区、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分工协作,严防各种疾病的传播和扩散,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向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全市抗震减灾工作贡献力量。各级疾控机构要认真做好群众临时居住场所的消毒、消灭蚊蝇等卫生防疫工作;卫生监督机构要大力开展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爱卫办要协调各有关部门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健康教育、医疗卫生机构要积极开展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各县区、各有关单位要迅速组建队伍,筹备相关物品,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不留死角,定期巡回开展活动,迅速改善群众临时居住场所的环境卫生、饮食卫生,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流行。同时,要主动开展疾病的监测工作,务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要制作简单、实用的防病宣传资料,发放到群众手中,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讲究卫生,增强防病意识,维护环境卫生,主动预防疾病。

启动仪式结束后,市疾控中心专业人员80人组成的消毒防疫队立即出发,分赴市区开展消毒、消灭蚊蝇等工作。

5月30日市卫生局为进一步加强我市5.12抗震救灾医疗救援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成立的由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史俊清任组长及副局长、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任副组长的抗震救灾医疗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其职责是负责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卫生厅各项安排部署,研究制定抗震救灾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方案和措施,组织、指挥、协调、落实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并由各副组长牵头下设8个工作组,即综合组,负责医疗卫生救援综合协调工作,督促落实领导小组各项决策、部署,提供相关后勤保障。医疗组,负责协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组建医疗救治队伍,调配急救车辆和设备,协调临床用血的采集供应,指导做好伤员救治、转运等任务。防疫组,负责协调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执法监督机构,组建防疫队伍,调度防疫、卫生监督车辆和设备,指导疫情监测和预防工作,开展卫生消毒、食品和饮用水监督检测。保障组,负责医疗救援资金和物资保障,制定医疗救援所需经费和物资供给计划,统计因灾受损情况,编制卫生系统灾后重建规划。捐赠组,负责发动、7

(一)5月17日省财政厅社保处赴天水抗震救灾督导小组一行在罗卫东处长的带领下,对我市卫生系统抗震救灾物资储备工作进行了实地督导检查。市财政局、市卫生局领导陪同进行了督导。

罗处长在大灾过后迅速深入基层对卫生系统抗震救灾物资储备和传染病的防治实地进行了督察,巡问走访和查看了抗震救灾物资储备、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救援设备的筹集等工作。重点察看了市疾控中心的防疫物品、车辆、救灾队伍和消杀灭药品的筹集工作。罗处长说“在当前我国发生重大地震灾情的情况下,我们要坚决响应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号召,迅速贯彻落实抗震救灾部署,并立即行动起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全力支援灾区抗震救灾。”

(二)5月24日,副省长郝远在省卫生厅副厅长李存文、省教育厅副厅长孙杰、市政府副市长郭奇若的陪同下,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详细察看了天水市卫生学校灾情。在察看灾情后,郝省长当即作出批示,要求学校将学生尽快全部搬出,并拨付2万元作为搬迁费用。郭市长对抗震救灾工作作了进一步的安排部署,要求学校将学生行李必须在5月26日之前全部搬出,楼房周围设立醒目标志,不得随意进入。按照省市有关领导的指示,学校教职工冒雨将宿舍楼内所有学生行李搬出宿舍楼,并设立了警戒线及警戒标志。经过学校多方争取,省卫生厅协调从民政厅调剂15顶帐篷,市红十字会调拨10顶旧简易帐篷。另外,学校又在东校区和西校区(精表校区)自己购置26顶帐篷,自搭建900m2帐篷。

(三)5月27日省卫生厅副厅长王晓明来市三院视察灾情,并与市委、市政府协调,为医院紧急提供13顶救灾帐篷。医院随即成立野外康复病区,将该病区住院患者转移到救灾帐篷中。

(四)5月30日省政府咸辉副省长、副秘书长张正锋、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一行,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景辉,市委常委、秘书长张怀仁,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史俊清等的陪同下,赶赴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查看医院灾情,慰问受灾病人。并对医院抗震救灾工作做了安排部署。她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全院职工在抗震救灾中的辛

注着你们的康复,你们在陇东南地区最好的医院里接受最好的治疗,希望你们鼓起勇气,配合医生的治疗,以坚强的毅力勇敢战胜地震灾害,同时祝你们早日康复出院,恢复正常生活”。刘伟平书记详细了解了每一位病人的治疗恢复情况后语重心长的地说: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在这场抗震救灾的战役中,院领导高度重视,反映迅速;医护人员临危不惧,冲锋在前,取的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成果。充分体现了该院医护人员素质优良,技术过硬,也体现了全院上下团结协作,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进一步证明了该院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基础扎实,成效显著。在谈到天水市紧急救援中心急救大楼建设项目时刘伟平书记说:一定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的大力支持,尽快实施这一项目的建设,高标准建成服务于陇东南地区的、省内一流的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使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真正成为陇东南地区医疗急救中心。

(八)6月13日,省建设厅副厅长阮文易在市建设局局长赵建强等的陪同下,来到市三院查看灾情及灾后重建工作。

(九)7月11日,省慈善总会视察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震灾情况。

第二章信息发布与新闻宣传

第一节、信息发布 第二节、新闻宣传

地震灾情发生后,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市卫生局及市直卫生单位特别注重信息工作收集整理和新闻宣传,有关新闻媒体积极开展新闻宣传报道,对鼓舞人们抗击灾害起到了积极作用。现整理市一院和市三院的部分新闻宣传工作。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重视抗震救灾的新闻宣传工作。

5月17日,天水日报四版图/文《高度重视 快速反应 紧急行动-市一医院全力

6月10日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报《高度重视 快速反应 紧急行动-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作者:张景文 张亮

6月14日天水日报3版《副省长刘永富到市一医院调研指导》

作者:张景文

6月21日天水日报三版图片新闻《省委副书记刘伟平到市一医院调研工作,对该院抗震救灾及伤员救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作者:张景文

6月25日《市一医院院报》第一版刊登了《省上领导刘伟平、刘永富、咸辉对我院抗震救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作者:张景文

6月25日《市一医院院报》第一版摄影报道《哈萨克斯坦官员到我院看望地震伤员》

作者:何兴

6月25日《市一医院院报》第一版刊登了《来自灾区伤员的感谢信》2份 地震灾情发生后,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认真落实抗震救灾信息一周一报制度,及时发布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信息,引起了《天水日报》、天水电视台及《精神卫生通讯》等新闻媒体的关注。2008年6月1日《精神卫生通讯》报道甘肃省卫生厅副厅长王晓明、天水市副市长郭其若来医院查看灾情。6月5日《天水日报》以“危房重建要快、要好、要抗震”为题,报道了建设部党组成员姚兵来医院察看灾情。6月7日《天水日报》以“关注医院灾情、情系受灾患者”为题,对甘肃省政府咸辉副省长、副秘书长张正锋,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天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景辉,市委常委、秘书长张怀仁来医院视察情况进行了报道。6月14日《天水日报》以“中国红十字会视察市三院抗震救灾工作”为题,对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江亦曼和北京、澳门红十字会来医院察看灾情进行了报道。7月1日《精神卫生通讯》报道了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江亦曼和建设部党组成员姚兵来医院查看灾情。9月27日《天水日报》《天水晚报》与天水电视台联合,以“市精神病医院博爱业务综合楼奠基”为题,报道了天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景辉,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文卿,市政协主席冯

道。仅半天时间腾出60张床位,采购600万元的药品和器材,随时做好抢救伤员的准备。

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5.12”汶川特大地震期间救治了陇南伤员0人。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5.12”汶川特大地震期间救治了陇南伤员0人。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5.12”汶川特大地震期间救治了陇南伤员0人。5月14日中午12时,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李淑梅、武丽、曹欲静和其它队员搭乘装满救灾物资的直升机飞赴陇南。经过1小时20分的飞行,13时30分飞机降落在武都区东江镇

天水市第五人民医院“5.12”汶川特大地震期间救治了陇南伤员0人。天水市第六人民医院“5.12”汶川特大地震期间救治了陇南伤员0人。其它医院救治陇南伤员

天水新天坛医院“5.12”汶川特大地震期间救治了陇南伤员7人。麦积区:“5.12”汶川特大地震期间救治了陇南伤员5人。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5月12日当天收住12名地震伤员被分送到相关科室,面对血肉模糊的伤员,早已守候在病房的护士们立即为患者擦洗面部血迹,及时开通静脉通道补液、吸氧,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为急诊手术的患者积极作准备,手术室的无影灯在余震中微微晃动,但医生们仍然镇静自如,为每一位地震伤员完成了急诊手术。

5月15日中午,记者在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重病监护室见到了正在接受治疗的陇南文县城关镇元茨头村的74岁老人尤兴田。“医院已经采取了最佳的治疗方案。”胸心外科王主任告诉记者,“我们24小时监护,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将尽最大的努力,力保患者。

神经外科收住了7名地震受伤患者,12岁的杨冰玉来自陇南成县红川,在这次地震灾害中造成重度脑挫裂伤、脑干损伤、左足毁损伤、呼吸衰竭,行左足截肢手术,病情危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护士长和另外抽调的两名有丰富经验的骨干护士进行24小时特护。患者全身多处骨折,尤其是骨盆骨折,须静卧治疗,为了避免长期卧床导致褥

本市伤员转运

麦积区:从麦积区用“120”救护车转运到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99人。

秦州区:从平南镇用“120”救护车转运天水新天坛医院7人。陇南伤员转运 公路转运

天水市赴陇南抗震救灾医疗队在陇南市救治转运伤员:5月13日,按照天水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天水市卫生局迅速抽调市第一人民医院、四0七医院、市中医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普外科、骨科等专业技术过硬、政治素质高的医疗专家和医护人员9任组成第一批赴陇南抗震救治医疗队。携带市卫生系统自筹近60种不同规格品种价格40000余元的急救药品和医疗器材,于5月14日12时乘直升飞机赴陇南市武都区和文县实施医疗救援。经过1小时20分钟的飞行,13时30分降落武都东江镇。一赶到武都中医院,他们饭也顾不上吃就投入抢救工作:设计手术、实施救治。第二天下午,救援队一行9人又被分成两组,派往受灾情况特别严重的文县碧口镇。

5月15日15时20分,她们一行紧急调往文县灾区。在去文县的途中,由于道路崎岖且余震不断,经过5个多小时的艰难行走,于21时才到达文县县医院,一下车,她们又投入到紧张的救治伤员工作中去„„

5月16日8时,省卫生厅的张巡视员给她们分配新任务,要临时组建一支救护队,往返于文县与碧口镇之间运送伤病员。经过迅速分组,她们与外院救灾医疗队分成6组,每组1辆救护车,车上配备一名医生、一名护士和必要的抢救药品和器材,9时30分奔赴重灾区碧口镇接重伤员,12时30分到达碧口镇,在碧口镇卫生院小小的院子里,挤满了伤病员和家属,医院的楼已经倾斜,门业扭曲变形了,无法进出,救护车也开不出来。她们只好与同车医生将需要转运的伤员进行必要的处理后抬到了救护车上,安置妥当后,医疗队又出发了。17时10分医疗队到达文县县医院,协助病人做检查后,将病人安置好,才返回住地。

截至5月20日,由天水向陇南灾区抢运各类抗震救灾物资近6843吨;组织和引导、押运车队16批共560多台;出动直升机65架次,运送物资,接转伤员;从天水火车站卸装物资126车皮。

转运到市一院治疗的的陇南伤员 1、5月12日,成县转来患者杨冰玉,女,12岁,转诊诊断为多发脑挫裂伤,左足毁损伤;接诊诊断为多发脑挫裂伤,脑干损伤,左足毁损伤,呼吸衰竭,于5月23日转往兰大二院治疗。2、5月13日,西和县转来患者李多育,男,33岁,转诊诊断为多发脑挫裂伤,右颞叶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3、5月14日,徽县转来患者黄月芹,女,35岁,诊断为颈椎骨折,四肢骨折。8月24日好转出院。4、5月14日,从文县转来患者刘卫平,男,42岁,右小腿外伤。5、5月14日,从文县转来患者何园园,男,24岁,右肱骨骨折,右侧气胸。6、5月14日,从武都转来患者胡勇,男,44岁,左肱骨骨折,左足第三 骨骨折,头皮裂伤。5月21日出院。7、5月14日,从武都转来患者成汉云,男,15岁,左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8、5月14日,从文县转来患者肖代生,男,58岁,蛛网膜下腔出血,双额硬模下腔积液。9、5月14日,从徽县转来患者何义存,男,58岁,双侧血胸,肺挫伤,呼吸衰竭,左侧多发肋骨骨折,创伤性窒息,脊椎压缩性骨折,胫腓骨开放骨折。10、5月14日,从文县转来患者尤兴田,男,74岁,左血气胸,胸挫伤,左肱骨骨折,左侧胫腓骨骨折。11、5月15日,从礼县转来患者杨二世,男,54岁,胸12椎体压缩骨折,半截瘫。12、5月15日,从礼县转来患者单菊梅,女,47岁,多发脑挫裂伤,脑脊液耳漏。

的心理干预医疗预备队。为了更好地帮助灾区群众度过重大灾害导致的心理危机,提高心理危机干预水平,全部队员参加了由省卫生厅组织的重大灾害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正确掌握了重大灾害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及灾后心理重建等方面业务知识,为奔赴灾区做好充分准备。

5月22日天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派15名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同志组建队伍,分5个心理干预咨询组重点对灾区儿童,女性,学生,老年人,及救援人员开展专题心理干预,在整个抗震救灾期间,累计干预各类人群2000余人次。通过干预咨询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灾区群众的防病意识,消除了灾后恐惧心理。

抗震期间天水市中医院派出由15名医务骨干组建的两个小区医疗队到龙城广场、天河广场、伏羲广场、藉河风景线等十几处临时防震棚开展了抗震防病等知识的宣传、心理干预和义诊活动。共接诊患者110人,发放抗震防病、预防夏季传染病等宣传资料11000多份。

“5.12”地震不仅对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而且对人们的心灵造成了严重创伤,心理干预成了自医疗救援、卫生防疫之后最重要的救援工作。为了培训大批心理干预队伍,去支援灾区和在本地积极开展心理干预工作,2008年5月26日至28日,市卫生局举办了两期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班,共有全市230名医务人员和40名教育工作者参加了培训。

北京大学医学部性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医学博士潘晓明,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鄢卫东,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心理学主任医师杨国周等6名专家学者从心理学概述,危机、应激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儿童心理支持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讲座,取得了极大的培训效果,为我市下一步全面开展灾后心理干预工作打下了基础。

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服务对象是精神病患者,这类患者在病态支配下,一旦受到重大灾害等因素的刺激,容易发生自杀、伤人、毁物、外逃等危害社会和公共安全的行为。5·12地震破坏性巨大,在院的350多名精神病患者对地震产生极度恐惧心理,导致部分患者病情加重,自杀、伤人、毁物、外逃行为时有发生,给医院开展医疗业务造

王晓琴等在市、区卫生局领导的陪同下,看望慰问了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病人和医护人员,仔细观看了地震对医院基础设施造成的损害情况。本着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就近就地疏散的原则,指示将内科系住院病人搬迁至新住院大楼,办公室科室工作人员搬迁至救灾帐篷办公。为贯彻市领导的指示精神,医院积极组织力量,井然有序地开展搬迁疏散工作。

国际及国内知名人士的抚慰活动 1、2008年5月30日下午,哈萨克斯坦紧急状态部灾害预防司司长加巴索夫﹒西里姆﹒加巴索维奇、哈萨克斯坦国家储备委员会官员阿斯卡洛夫及哈主要媒体“哈巴尔”电视台记者、哈驻华使馆领事萨尔谢巴耶夫﹒卡伊尔江一行到市第一人民医院慰问看望了在该院住院治疗的“5.12”地震受伤人员,市一医院得到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捐赠的部分药品,及时的用于地震受伤人员的救治。

2、2008年6月1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酋长基金会主任阿布杜•热赫尔曼一行,由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马湘贤和副市长郭其若陪同,到市三院查看灾情,看望了帐篷中的受灾患者。3、2008年6月26日,巴基斯坦救灾物资运抵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4、2008年7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基金会来视察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震灾情况。5、2008年12月18日,巴基斯坦驻华使拉加先生,参加中巴友好医院揭牌,并慰问抗震救灾医务人员。6、2008年7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官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人口基金会官员联合组成的考察团,考察了市三院地震受灾情况及灾后重建。

第四章 卫生防疫

第一节、传染病和突发公共事业监测、报告与防控

环境、水源和生态保护,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市卫生局于5月22日启动了“预防疾病、保障健康、环境消毒”活动。立即,全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机构积极行动,科学、规范合理使用消杀药剂,开展了一场大规模对所有搭建帐篷和临时居住场所全面进行了消毒、消灭蚊蝇,维护环境卫生的灾后防疫活动。

市疾控中心及时抽调80名专业人员组成10个灾后预防疾病消毒组。队员们身穿防护服,不顾疲劳,不怕酷热,对市区东至十里铺,西到红山厂,北至泰山路,南到南郭寺等主要干道,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大片临时帐篷集中区和人口聚居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彻底消毒工作。从5月15日至6月20日,共出动卫生防疫人员125人6000余次,消毒家畜500头(只),废墟400余间,帐篷9500顶,活动板房400间,厕所210个30次,垃圾890堆20次,临时居住点环境145686平方米,共用各种消毒药品2560公斤,发放饮用水消毒药片500公斤,防病宣传资料10万张。6月20日后中心专门成立由10人组成的消毒小组,坚持每日有重点,针对性地进行消毒,灭蚊灭蝇,直至全市帐篷拆除为止。据末梢水抽检显示,消毒总体合格率超过90%。同时,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完善了应急预案,在坚持卫生防疫工作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大对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力度,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行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加强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卫生重点开展临时集中安置点的集中供水供餐的卫生安全检测,有效预防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5.12地震后,全市各级卫生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及时报告疫情,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疫情检测报告系统,加强了防控措施。针对手足口病疫情,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市卫生局成立了全市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流行病学调查组和医疗救治组,负责全市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二是,市卫生局下发了《关于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天市卫发[2008]46号),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5月10日起,全市实行手足口病日报告制度。三是,启动了应急预案,做好了应急有关物资准备,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传染病疫情。四是,全市建立了一把手负责制,实行责任追究制。五是,卫生和教育部门互相配合,开展托幼机构教师手

喉病例;调查处理了秦州区天水镇咀头附中腮腺炎暴发疫情(发病134例)。常规疾病监测工作:每月向省疾控中心报送学校传染病监测表,全年共监测学校传染病18起,发病587例,其中乙类一起(麻疹),发病8例,丙类13起(风疹2起,流感4起,流行性腮腺炎7起),发病299例。其它4起(水痘3起,疥疮1起),发病280例,均无死亡病例。9月20—10月31日每日报告三聚氰胺污染婴幼儿奶粉致泌尿系统疾病病例,共计1418例。对秦州区内三聚氰胺污染婴幼儿奶粉致泌尿系统疾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共调查病例38例。流感监测对我市两所国家级流感监测点共监测病例50484例,采集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719份,向省疾控中心送样16次,经检验阳性19例,其中H3 11例,B(Yamagata)8例。

灾情发生后市卫生监督所加大传染病防控卫生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医疗市场的检查,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01户,持有效《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85户,持证率84%,抽查从业人员592人,持有效资质证件475人,持证率80%。在对101户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中,重点加强了霍乱,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对现场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清水县也对其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疾病监测及疫情报告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共查医疗机构24家,在现场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督促整改。秦安县对县医院、县中医院、妇幼保健站和疾控中心的所有应急医药的贮存、预案的启动、人员的组织部署以及县医院设置传染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对不足提出了整改意见。甘谷县对辖区各医疗机构院内感染,医疗废弃物处置,传染病防治管理进行了专项整治活动。共监督检查了17个乡镇卫生院、23个村卫生站的疫情报告、门诊日志、医疗废物处理情况等。

5月15日,市疾控中心主任刘宝录带领专业人员组成的卫生防疫队来到受灾严重的武山县东顺乡邓堡行政村西坪、黎坪两个自然村,对灾区传染病监测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卫生应急、卫生消毒、传染病防控、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病媒生物控制和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指导,特别强调村民饮用水一定要严格消毒,重点做好预防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宣传教育,严防灾后出现相关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诊断为细菌性食物中毒,与鸡肉自制过程中在无降温设施、存放条件不当,存放时间过长有关。责令封存鸡肉,停止食用,并对盛鸡肉的用具进行清洗、消毒,积极救治病人。至8月26日,所有病例经积极治疗均痊愈。

第二节 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管理

为严防地震灾害后发生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和水源污染导致饮用水的事件,保障灾区群众身体健康,全市各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强了对食品和饮用水的安全管理,在开展食品与饮用水的卫生监督、检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为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市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对所在区域的中小餐饮单位、超市、食品小摊点、居民生活饮用水等进行了监督检查。全市共监督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013户,饮用水单位71户,学校262户,临时居民安置点38589个,开展快速检测101份,实施行政处罚1189户次,没收产品1026公斤,罚款145600元,取缔15户,出动监督员2479人次。

一、食品卫生监督与监测

灾情发生后,针对广大市民在防震篷等临时住所生活,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等实际情况,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主动开展了饮食卫生的宣传教育活动,先后派出86名卫生监督人员,主要在环城西路、环城东路、人民公园、新华路、滨河东西路、羲皇大道、体育场等临时居住场所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宣传资料30000余份,教育群众不食用病死、毒死和死因不明的畜禽以及来历不明的食品,做到生熟分开、现吃现做、尽快食用。同时集中监督力量,对全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认真检查和指导。

从5月13日开始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通过具体分析,将小餐饮店、小食品店、食品摊贩、生活饮用水经营单位作为卫生监督检查的重点,主要对餐饮经营单位的卫生设施、人员持证情况、食品采购台账登记情况、餐具消毒、食品经营单位销售过期伪劣食品、生活饮用水管理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指导,共监督检查了

6月3日至6月9日,为保证高考期间广大师生的食品卫生安全,市监督所抽调28名卫生监督人员对考场及考生住所及其周边开展了拉网式的监督检查,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68户,实施行政处罚6户,其中警告2户,停业整顿2户,罚款2户,罚金1800元,为全市高考的顺利进行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卫生监督队员在陇南灾区开展卫生监督与监测

5月14日,在省卫生厅的组织下,抽派了三名业务骨干前往陇南市成县参加抗震救灾防疫工作。三名卫生监督员克服重重困难,在不断发生余震的灾区认真开展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快速检测工作,在成县宋平乡、金旗乡、小川乡、红川乡等11个乡镇,101个行政村,473个单位进行了现场监督检查,共检测生活饮用水68份,餐饮业食用油和调味品143份,对三所学校、一个大型超市和四家医院及11所乡镇卫生院进行了卫生、防疫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饮用水的供应与卫生监督、监测

地震发生后,根据《卫生部监督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地震灾区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的紧急通知》的要求,市卫生监督所精心安排部署,全面开展了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工作,在原来开展城区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将震后生活饮用水监督监测工作扩大到农村乡镇及村民的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监测,为确保受灾地区广大群众喝上安全的生活饮用水,克服困难,给农村各乡镇和自备井水、泉水、窖水配发生活饮用水消毒药剂,散发消毒饮用水宣传资料,为保障我市灾区群众饮用水卫生安全做了大量的监督监测工作,确保大灾后无大疫。

1、按照《天水市卫生局转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地震灾区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的紧急通知》,我所组织监督人员和疾控中心人员深入震情较严重的16个乡镇进行村民集中式生活饮用水监督监测。这16个乡镇人口数为646872人,主要是地下水(井水和泉水),集中式供水覆盖人口数332342人,分散式供水人口覆盖312410人。共采集村民集中式供水、井水17份,农户家末梢水17份,每份水监测感官、理化、微生物20个指标,城区自备水源井水5份、城市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水质9份,每份水检测7个指

场所的室内外进行消毒,卫生监督、环境治理、疾病预防控制和群众健康教育工作。

市卫生局抽调近150名卫生防疫人员(以市疾控中心和市卫生监督所专业人员为主,市疾控中心80人,市监督所40人,其他卫生单位20人)对搭建帐篷多、人群密度高的秦州区人民公园、伏羲广场、藉河两岸和麦积区滨河北路、天乐苑小区、桥南体育场等重点区域进行了全方位、多频次、宽领域的彻底消毒。

消毒活动出发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先后举办了三批抗震救灾防疫小分队培训会,就灾后应急消毒处理、消毒杀菌方法、要领及自身防护、注意事项、肠道传染病及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及灾后的心理干预进行了重点讲解。

消毒工作中根据工作情况,将帐篷密集、蚊蝇密度大的场所,作为重点消杀对象,包括外部环境、帐篷内部、野外垃圾站、厕所等地。同时,发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向市民分发夏季传染病防治、食物中毒预防等卫生宣传材料,向群众讲解消毒、自我卫生保健等防病常识,指导群众消毒杀虫。

队员们不顾炎热疲劳,克服重重困难,无论是受灾群众的集中安置点,还是居住分散的帐篷、活动板房,无论是厕所、垃圾点,还是牛棚、猪圈、鸡舍,均进行了深入、科学、细致的消毒和杀虫,同时还反复观察以确保消杀效果。

市、县区都投入一定力量开展了这场消、杀、灭为主的灾后防疫工作。5月20-22日,秦州区组织了7支防震减灾医务防疫工作组,对全区户外搭建帐篷和临时住所进行了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发放“临时住所卫生注意事项”宣传单3万余份。并在5月23日、27日,出动医疗防疫技术人员150人次,对全区野外搭建帐篷和临时居住场所内外及周边环境、空气进行了全面、细致彻底消毒。

秦安、张家川和甘谷县有针对性地对存在传染源的区域进行消毒灭菌,主要对公共场所、学校、交通工具、社区等人群聚集场所进行消毒,环境卫生处理。

清水、武山两县分别深入到地震灾害较重的乡镇村庄村民安置点开展了环境消毒防疫工作。

麦积区购置过氧乙酸、卫害净、高氯毒死蜱、爱尔牌消毒片、广威消毒片、漂白粉、3

乡镇,帮助指导当地卫生人员开展了疫苗接种和计划免疫情况调查,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

第五节、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教育

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爱国卫生会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1、于5月中旬至6月上旬组装宣传车7台,印发宣传材料十万余份,就抗震救灾、卫生防病、食品卫生、环境消毒等知识进行了为期20天的宣传。2、5月9日、6月18日在两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两次声势浩大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对城乡结合部、垃圾积存部位及卫生死角进行大清扫; 3、5月23日到6月18日组织开展了“预防疾病,保障健康,环境消毒”活动,抽调115名专业人员组成16支小分队,对搭建帐篷多、人群密度高的重点区域进行了全方位、多频次、宽领域的彻底消毒,并出动卫生监督员700余人次对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进行了监督;4、7月18日—25日组织开展了 “清理垃圾,消除四害”创卫主题活动,在两区范围内以餐饮,娱乐、公共场所为重点集中清除四害孳生地和消除四害; 5、8月5日—9月30日市政府组织了“三城联创”六项集中整治活动,对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市场脏乱差和建筑拆迁现场开展集中整治。

6、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地震发生后,广泛深入地开展卫生防病科普知识宣传,在天水电视台、天水日报刊播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100余次。

地震发生后,广大市民对地震带来的灾害和地震中传播的流言极度恐惧,一方面从众心理驱使很多群众选择露宿或住进临时搭建的帐篷,由于临时人口密集,卫生条件极差,加上地震对人们精神上的打击以及正常生活规律被打乱,机体抵抗力下降,都极有可能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另一方面群众会有囤积食品、生活饮用水行为,但他们对食品质量的鉴别、食品的保管储藏、疾病预防知识的相对匮乏,食品生活饮用水安全

进行大扫除,累计投入劳力350多人次,清理桥一沟的垃圾、淤泥800多立方米,多次得到上级和当地居民的赞扬。

医院高度重视灾后防病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建立入院宣教—住院行为训练—出院康复指导的健康教育流程,对住院患者实行首诊负责制,做好入院宣教,病区每月办一期健康教育宣传板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促进了患者康复,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医院强化感染控制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突出对一次性无菌物品、无菌技术、消毒监测等项目的考核检查,病人床单位实行终末消毒,防止了院内感染。

第五章 救援保障

第一节、救援物资的调用、捐赠和采购

一、调用物资的种类和数量

省政府抗震救灾药品下拔:2008年5月22日至6月27日共接收省卫生厅调拨药品,医用耗材及医疗用品三大类120个品种规格,价值1977194.82元。截止2008年7月2日向县区卫生局及有关医疗单位调拔药品、医用耗材及医疗用品三大类120个品种规格,价值1977194.82元,结余为0。

二、捐赠和采购药品的种类和数量

截止2008年8月5日,共收到社会各界捐赠药品44个规格品种,注明价值的药品累计616887元,未注明价值的药品34个品种,计574件(箱),调拨有关县区28个品种规格,注明价值的计344887元,未注明价值的药品168件(箱)。目前结余散包装药品5件(箱),每件内有几十个品种混装,有针剂、有片剂、有胶囊、有外用药、有医疗器械,还有进口药品,个别包装破损或过期,经天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验,结果为不能使用。拟择期择地予以焚烧销毁。另外,哈萨克斯坦捐赠药品(针剂)2215支。因为无中文药品说明书及进口药品注册证书,不能使用,暂存在天水市秦州区医疗公司仓库。

甘谷县卫生局18个品种规格,价值472994元; 清水县卫生局41个品种规格,价值371017.80元; 麦积区卫生局5个品种规格,价值301320元;

天水市第一、二、四人民医院、新天坛医院各5个品种,价值均为10140元,合计价值50700元。

社会各界捐赠药品调拨:

甘谷县卫生局25个品种规格,注明价值合计344887元,未注明的药品89件(箱); 秦州区卫生局3个品种79件(箱);

市直各医院、四0七医院、新天坛医院各1个品种规格,价值272000元。调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冷藏包23个,价值6992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月1日至8月13日,作为全省运送救灾物资的后勤基地,向陇南、甘南、平凉、白银和本市各县区调剂配送漂白粉160吨。

市第二人民医院针对震后群众出现惊恐之情、外受暑湿、内伤食滞、头痛倦怠等症状,将具有透热解毒、清热化湿之功效的院内自主研制的中药制剂“银感合剂”560余袋免费分发给帐篷内居住的社区群众,受到了来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视察灾情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吴刚副局长的高度好评。

合理配置救护车辆:为了统一调度全市急救车辆,完成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无缝隙连接,开辟从急诊、临检、住院到手术的绿色通道,确保完成转运救治伤员的任务,市卫生局对市属卫生系统19家医疗卫生机构的22辆救护车进行了编组,实行统一调度。

建立陇南灾区二级后方医院:5月14日中午,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被甘肃省卫生厅确定为陇南地震灾区二级后方医院;在全院各科室病床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仅半天时间就腾出病床60张,紧急采购600万元的药品和医疗器材,随时做好抢救伤员的准备。同日,天水市第五人民医院也被确定为陇南地震灾区后方医院,他们利用最快的时间腾出二病区和五病区,医护人员24小时坚守工作岗位,随时准备以最好的医疗技术、最及时的抢救措施、最优质的药品和器材抢救陇南灾区伤员。与此同时,天水市中医医院、9

第三篇: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汶川地震灾区救

【发布单位】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文号】民发[2008]82号 【发布日期】2008-06-14 【生效日期】2008-06-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汶川地震灾区救灾款物使用管理的通知

(民发[2008]82号)

四川、甘肃、陕西、云南、重庆五省(直辖市)民政厅(局)、财政厅(局)、建设厅(建委):

汶川地震发生以来,各地民政、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迅速拨付救灾资金,全力组织帐篷和活动板房等的采购、生产和调运,抓紧出台灾区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政策,广泛发动社会捐助,有力保障了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了灾区社会的稳定,极大地鼓舞了灾区人民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勇气。由于此次灾害突如其来,破坏性之强、波及范围之广、救灾难度之大实为历史罕见,致使抗震救灾工作遇到不少新情况,特别是救灾款物的使用管理方面,不同程度存在着资金滞留基层较多、捐赠款物与灾区需求脱节、捐赠款物统计和管理不够规范、救助政策不够细化、临时安置方式不够灵活等问题。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为进一步做好汶川地震灾区救灾款物使用管理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及时审核拨付各项救灾资金

汶川地震发生后,各级财政部门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陆续向灾区调度和预拨各项资金,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应急资金保障。为了防止资金过多滞留在基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分析资金滞留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尽快将资金拨付出去。一是对于有指定用途和项目的资金,要按规定的项目和用途尽快予以落实。二是对于由灾区政府统筹安排使用的资金,要结合救灾工作的需要和专项资金的安排情况,拾遗补缺,保障重点,尽快安排支出项目。三是对于因灾害损失和补助对象等基础数据不清而暂未拨付资金的,要抓紧审核,登记造册,并据此按补助标准核拨资金。四是对因政策不够细化,操作困难而影响资金拨付的,如临时生活救助等,抓紧细化政策,尽快将补助金和救济粮发放到人、发放到户。五是对于救灾应急期间有关部门和单位配置设备、物资等尚未结算的支出,要抓紧审核,据实清算。六是运输、保管和发放救灾物资发生的费用,由灾区政府有关部门从财政资金和救灾捐赠资金中统筹安排。七是对于准备用于灾后恢复重建的资金,要尽快制定整体规划,提前做好资金测算,对政府应承担的资金作出必要的安排。

目前,抗震救灾工作已经进入新的阶段,灾区财政部门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把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恢复生产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给予资金支持,决不能因资金问题影响救灾工作正常开展。

二、切实加强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的使用管理

汶川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工作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灾区接收到大量的救灾捐赠款物。为了提高救灾捐赠款物的使用效益,避免由于捐赠物资适用性不强造成积压浪费、定向捐赠资金过于集中导致重复投入现象发生,各级民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款物管理使用的通知》(国办发〔2008〕39号)要求,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合理使用管理救灾捐赠款物。一是要建立捐赠款物信息管理系统,民政部门统一负责对捐赠款物的统计报告工作,定期发布接收捐赠款物情况,并核实前期接收捐赠款物情况,做到账目清楚,数据准确,避免重复统计和漏报、错报。二是要及时发布最新需求信息,以利于支援省份根据灾区实际需求提供救灾物资,尽量引导捐赠人采用捐款方式支援灾区恢复重建,避免造成救灾物资浪费。三是对于过于集中在一些部门和项目上的定向捐赠款物,灾区民政部门和社会组织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征得捐赠人同意前提下,统筹安排,尽量调剂用于同类的其他救灾项目,确保捐赠款物发挥最大效益。四是对于灾区不适用或者过剩的救灾捐赠物资,可以由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按规定组织变卖,变卖所得资金全部作为救灾捐赠款管理使用。

三、切实做好因灾失去住所群众的临时安置工作

灾区民政、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要因地制宜,统筹做好因灾失去住所群众的临时安置工作。要尊重群众意愿,鼓励自力更生,采取分散安置和集中安置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解决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问题。一是对适用于帐篷安置的,要及时提供帐篷,并组织力量帮助运输、搭建。特别对山区、边远地区要突击抢运,尽快使受灾群众有较为安全的栖身之所。二是活动板房要优先用于重灾区学校、医疗点等公共服务设施和需要异地安置的受灾群众,以及倒塌房屋在短期内难以恢复重建的重灾户,特别是遇难者家庭、孕妇、婴幼儿、孤儿、孤老、残疾人员。三是对自行搭建临时住所的,要按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予以补助。四是对具备恢复重建永久性住房条件的,要统筹规划,抓紧组织实施恢复重建工作。对于灾区过渡安置期结束后不再使用的帐篷、活动板房等物资,灾区民政、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按规定做好有关资产登记、管理和回收工作。

四、进一步做好灾民临时生活救助和抚慰金发放工作

灾区民政、财政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受灾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政策,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一是实施临时生活救助应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将符合救助条件的本地户籍及滞留本地的外地户籍受灾困难群众全部纳入救助范围,统筹做好分散安置、临时集中安置和投亲靠友人员的临时救助工作。二是对因灾投亲靠友到外地符合救助条件的受灾群众,原则上也应由户口所在地县(市、区)民政部门负责发放其临时生活补助。三是灾区民政、财政等部门在制定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具体实施方案时,要对符合临时生活救助条件的城乡低保对象给予照顾。受灾地区要在做好受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工作的基础上,积极采取以工代赈、组织外出务工、开展生产自救等措施,帮助受灾群众增加收入,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此外,各地要切实做好遇难人员抚慰金的发放工作。在灾区遇难的所有人员,包括户籍在本地和外省(市、县)籍人员,其家属应在遇难地县级民政部门领取抚慰金。省(直辖市)民政、财政部门要制定全省统一的抚慰金标准和发放程序,市、县不得擅自调整抚慰金发放标准。

五、进一步加强救灾款物的监督和管理

灾区各级民政、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协作,积极配合,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尽快建立健全抗震救灾款物使用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要加强对救灾款物使用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查处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救灾款物滞拨滞留、随意分配、优亲厚友、贪污私分、挤占挪用等问题,确保各项救灾款物使用安全、合规、有效。要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把公开透明贯穿于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的全过程,尤其要提高捐赠款物使用管理的透明度。要严格执行纪律,对抗震救灾款物使用管理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一经查出,从严从重处理。

民政部 财政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八年六月十四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民政部办公厅关于李××婚姻登记问题的复函(民办函〔2006〕128号2006

【发布单位】民政部

【发布文号】民办函〔2006〕128号 【发布日期】2006-07-27 【生效日期】2006-07-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民政部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李××婚姻登记问题的复函

(民办函〔2006〕128号 2006年7月27日)

贵州省民政厅:

你厅《关于能否为李××办理婚姻登记的请示》(黔民办函〔2006〕1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从你厅来函和李××提供的材料看,李××持有经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认证的单身声明书、与罗×无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声明书、美国绿卡及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为其颁发的已过有效期的旅行证。李××持有合法有效的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台湾居民身份证,虽然其台湾居民身份证上有“配偶为李蔡××”的标注,但李××另外提供了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认证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高等法院作出的其与蔡××离婚的判决书,且说明了未在台湾居民身份证中注销配偶栏记录的原因。

我部认为,李××持有合法有效的身份证件和单身证明,其提供的证件和材料能够证明其符合婚姻法规定的结婚登记条件。如果李××与罗×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结婚登记,应当为其办理,李××提供的上述证件复印件、证明材料及情况说明应当存档。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民政部关于做好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民政部关于做好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来源:

社会事务司 时间:

2012-06-25 13:16

(民发(2012)99号 2012年6月18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房产交易、银行信贷、遗产继承、出国定居等原因,需要当事人提供婚姻状况证明的情形不断增加。为满足群众现实需求,各地婚姻登记机关陆续开展了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婚姻登记记录证明》服务工作。当前,各地出具证明的数量日趋增多,所出具证明在城乡居民生活中的作用也日益突显。为切实做好此项服务工作,经征得最高人民法院、国务院法制办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受理机关

申请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的,由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受理;军人申请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的,由军人部队驻地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受理。申请出具《婚姻登记记录证明》的,由为当事人办理婚姻登记的婚姻登记机关受理。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可根据本地婚姻登记信息联网及历史数据补录情况,按照便民原则放宽出具证明的受理机关。

二、申请人

申请出具证明的当事人应达到我国法定婚龄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当事人无法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的,可以委托他人办理。当事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其监护人可以提出申请。当事人已经死亡的,其近亲属、与当事人有继承关系的其他人可以提出申请。

其中,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三、提供证件材料

申请人应在婚姻登记机关填写并提交《申请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声明书》(格式见附件1)或《申请出具<婚姻登记记录证明>声明书》(格式见附件2),同时提供以下证件材料:

当事人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的,应提供本人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军人出具《军官证》等军人身份证件,华侨、外国人提供有效护照,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提供有效通行证、身份证,下同);

当事人委托他人申请的,受托人应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证、委托人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原件以及委托人写明具体委托事项的委托书;受托人不能提供委托人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原件的,应提供委托人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和经公证机关公证的写明具体委托事项的委托书;

监护人提出申请的,监护人应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证、当事人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当事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证明、申请人与当事人有监护关系的证明;

当事人死亡,其近亲属提出申请的,近亲属应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证、当事人死亡证明、申请人与当事人有近亲属关系的证明;当事人死亡,与当事人有继承关系的其他人提出申请的,应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证、当事人死亡证明、申请人与当事人有继承关系的证明。

申请出具当事人离婚、丧偶后《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的,申请人还应提供当事人离婚证明或丧偶证明。

上述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无民事行为能力证明包括医院或村(居)民委员会等出具的证明;监护关系证明、近亲属关系证明包括户口簿上的记载,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等出具的证明;死亡证明包括公安、医院、村(居)民委员会等出具的证明;继承关系证明包括涉及继承关系的判决书、公证书等生效法律文书。涉及民事行为能力、监护关系、宣告死亡的生效法律文书可作为相关证明使用。

四、出具证明

婚姻登记机关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及声明,经查阅婚姻登记电子档案、纸质档案,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格式见附件3)或《婚姻登记记录证明》(格式见附件4)。

婚姻登记机关出具证明时查阅起始时间为婚姻登记机关保存电子档案或纸质档案起始之日。当事人离婚、丧偶后申请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的,查阅起始时间为当事人离婚、丧偶之日。查阅截至时间为婚姻登记机关出证前一日。当事人户口发生过迁移的,由原户口所在地、现户口所在地婚姻登记机关根据户口迁出、迁入时间出具证明;现户口所在地与原户口所在地婚姻登记信息已联网的,可由现户口所在地婚姻登记机关出具证明。

申请人声明的婚姻状况或婚姻登记信息与查阅信息不符的,婚姻登记机关不得出具证明。

五、编号及存档

婚姻登记机关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婚姻登记记录证明》统一编号为Zaaaaaa-bbbb-ccccc,其中“aaaaaa”为6位行政区划代码,“bbbb”为当年年号,“ccccc”为当年出具证明的序号。乡镇人民政府婚姻登记机关行政区划代码改为9位。

出具证明工作中形成的材料应当归档,其中申请人提供的身份证件、死亡证明等证件证明材料留存复印件,申请人声明书、委托书等材料留存原件,婚姻登记机关出具的《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婚姻登记记录证明》复印件(或一式两份的原件)一并归档。归档材料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各地可依据本意见精神,根据当地工作实际,从解决群众需求、方便群众办事的原则出发,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指导基层妥善处理个案,并采取有效措施为出具证明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出具证明工作有序开展。各级民政部门应加快补录婚姻登记历史数据,推进婚姻登记信息联网,同时加强与主要用证部门的协商,通过建立部门间婚姻信息核证共享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进一步体现为民服务理念。

下载民政部关于为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有关人员出具婚姻登记证明问题的复函080804(写写帮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政部关于为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有关人员出具婚姻登记证明问题的复函080804(写写帮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