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解读宣传手册-沈阳二四二医院

时间:2019-05-15 01:41: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沈阳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解读宣传手册-沈阳二四二医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沈阳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解读宣传手册-沈阳二四二医院》。

第一篇:沈阳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解读宣传手册-沈阳二四二医院

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政策解读宣传手册

沈阳市医改办 2017年8月

?

沈阳医改

前 言

看病就医是群众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最重要的民生。为了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09年开始,沈阳市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实施了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8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比如基本建立了全民医保的体系框架,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有了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得到了很大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基本药物制度得以实施,群众在基层就诊的时候药费有了明显的下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妇女、儿童、老人等能够享受到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12年开始,我市逐步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并运行平稳,取消药品加成,县域人民已享受到改革的好处。

2017年8月底前,沈阳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将同步实施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关系到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它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等诸多方面,既需要公立医院内部综合改革、又需要外部配合支持,还要与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医疗服务价格、综合监管等工作紧密衔接,需要相关部门政策同向、齐心协力,也需要每一位居民对改革抱以合理的预期,关心医改、理解医改、支持医改,共同参与到医改中来,一起为建设健康沈阳而努力,推动医改前行,共谋健康福祉。

为了让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广大医务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更好的了解我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具体政策,沈阳市医改办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共同编写了《沈阳医改40问》—<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解读宣传手册>,详细解释了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方面面的改革政策。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目 录

1.开展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背景是什么?……1 2.《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总体结构是怎样的?……………………………………………………1 3.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 4.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3 5.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什么?…36.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范围有哪些?………

47.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启动时间?………8.为什么要全面推开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9.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目标是什么? … 5 10.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原则是什么?… 6 11.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6 12.改革后门诊就诊是否还收取挂号费?……………… 7 13.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后有哪些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检验价格降低? ………………………………… 7 14.这次调整的医疗服务项目,城镇职工及居民医保是否报销? ……………………………………………………… 8 15.城镇职工及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报销医疗费用程序是否发生变化? ………………………………………………… 8

16.改革后对参保人员费用负担会有什么影响?……… 8 17.城镇职工及居民参保人员怎样才能降低个人医疗费负担? ……………………………………………………… 8 18.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在分级诊疗方面的政策措施是什么? ……………………………………………………… 9 19.居民签约家庭医生(团队)能得到哪些服务?…… 9 20.居民如何签约家庭医生服务?……………………… 11 2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否收费?标准是多少?……… 11 22.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后,能提供上门服务吗?… 12 2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那些人群?…………… 12 24.沈阳市医联体组建方式有哪些?…………………… 12 25.沈阳市医联体工作方式有哪些?…………………… 13 26.沈阳市目前建立了多少个医联体?………………… 13 27.分级诊疗层级设计有哪些?………………………… 13 28.医联体中各层级单位的功能定位是什么?………… 14 29.什么是药品采购“两票制”,及实施“两票制”目的,我市从何时实施? ………………………………………… 14 30.全省新一轮药品招标后药品价格下降了多少?…… 15 31.沈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遵循什么基本原则?…… 15 32.什么是社会办医?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和规划社会办

医? ……………………………………………………… 16 33.如何进一步完善对公立医院的多方监管机制?…… 16 34.公立医院如何加强自身的精细化管理?

………… 17 35.政府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需要重点落实哪些投入责任? ………………………………………………… 18 36.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政府如何补偿?… 19 37.与以往类似的考核相比,这次《沈阳市加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评管理的实施方案》中绩效考评的特点是什么?……………………………………………………… 19 38.沈阳市在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方面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20 39.如何发挥医疗卫生信息化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的作用?…………………………………………………… 20 40.什么是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建立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的意义?…………………………………………………………… 21

1.开展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背景是什么?

答: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城市公立医院(地级市辖区及以上城市公立医院)在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诊疗、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主战场。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改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涉及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人事和分配制度等诸多方面,即需要公立医院内部综合改革,又需要外部配合支持,还要与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基层综合改革等工作紧密衔接,是医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因此需要通过试点,探索改革的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路子。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2010年2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原卫生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在全国确定了17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2014年4月,国家卫生计生委,财政部,国务院医改办联合印发通知,新增了第二批17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由此覆盖了除西藏自治区外全国所有的省(区、市)。2015年,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地区扩大到100个地

级以上城市,2016年已增加到200个。

2.《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总体结构是怎样的?

答:《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可分为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明确了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改革范围。第二部分是主要任务。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建立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强化医保基础性作用、构建多元办医格局、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和建立综合监管制度等九大任务。第三部分是实施步骤。分为谋划准备阶段和组织实施阶段。第四部分是保障措施。

3.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入学习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按照国家、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 将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作为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必然要求,作为全市打造国际化营商环

境的具体内容,作为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作为“幸福沈阳、共同缔造”的主要抓手,坚持政府主导,医药、医保、医疗改革联动,全力推进健康领域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统筹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构建合理就医秩序,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群众受益。

4.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一是坚持改革联动。将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纳入全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安排,推进医药、医保、医疗联动,统筹推进本市行政区域内公立医院同步改革,兼顾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兼顾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协调发展,兼顾疾病预防控制、治疗和康复,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二是坚持分类施策。明确城市公立医院功能定位,从实际出发,对不同区域、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公立医院实行差别化的改革政策。三是坚持循序渐进。遵循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基本路径,着力在医药分开、分级诊疗、医保支付、价格改革等重点改革领域取得突破。四是坚持探索创新。在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和原则下,大胆探索、锐意创新,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人事薪酬制度,推动医院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转变,建立符合沈阳实际的体制机制。

5.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以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卫生事业得发展、党和政府树形象为目标,通过综合改革,破除以药养医,建立起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逐步构建分级诊疗就医新格局。城市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比重明显降低,预约转诊占公立医院门诊就诊量的比例明显提高,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幅度控制在10%之内,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总体降至30%之内。

6.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范围有哪些?

答:依据同城同改原则,沈阳市行政区域内市、区两级政府办医院,省管公立医院、医学院校附属医院、部队武警医院、企业和高校办公立医院,总计115家医院参加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7.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启动时间?

答:按照国家和省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和要求,沈阳市定于2017年8月26日0时,全面启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有参加综合改革的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8.为什么要全面推开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

答:首先,医药价格改革是破除“以药补医”,促进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的重要举措。因为在“以药补医”机制下,公

立医院过份依赖药品销售收入补偿,多开药、开贵药等趋利倾向明显,偏离了公益性的运行方向,现在已经成为医疗卫生领域必须革除的机制性弊病。加快取消药品加成,同步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这样才能真正破除“以药补医”,促进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回归,即通过价格杠杆促使医院由“卖药品”向“卖服务”转变。

其次,医药价格改革是深化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因为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机制,在公立医院新机制的建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在财政补助、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院自我消化这三大来源中,财政补助、医院自我消化都比较有限,主要还得靠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既是最重要的补偿机制,更是核心的激励机制。

第三,医药价格改革是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目前,医疗服务体系总体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是一块明显的短板。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机制,能够更好发挥价格杠杆的激励、引导和约束作用,有利于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和配置,扩大公立医院有效供给,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健康。

9.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目标是什么?

答: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目标是:坚持公

立医院公益性质,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步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分类管理、动态调整、多方参与的价格形成机制,保证公立医院良性循环、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整体负担不增加。10.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原则是什么?

答: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原则是:一是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取消城市公立医院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和检验项目价格,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调整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加大政府投入、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等予以补偿。二是理顺比价,保持差异。根据医疗机构等级、医师级别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实行医疗服务分级定价,拉开价格差距,引导患者合理就医。三是综合施策,保持衔接。医药价格改革方案要与控制医疗费用、完善医保政策、加大财政补偿力度等相关措施配套实施,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确保群众整体负担不增加。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要与省及周边城市改革方案的价格水平相衔接,确保改革有序平稳实施。四是动态调整,强化监管。依据医疗成本和市场需求,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综合运用价格调控、医保支付和医疗控费等手段,确保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加强价格监管,及时开展医疗服务

价格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价行为,保护患者合法权益。11.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 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一是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所有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实行按进价“零差率”销售。二是与省定标准同价、同步实施,结合沈阳市实际测算情况,取消药品加成后、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和检验项目价格后,合理调整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价格的项目范围主要包括诊疗、手术、护理、床位、康复和中医等部分项目价格。三是二级医院的手术费暂不调整,仍按现行价格执行。

12.改革后门诊就诊是否还收取挂号费?

答: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后,将门诊挂号费并入诊查费中,不再单独收取挂号费。

13.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后有哪些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检验价格降低?

答:

(一)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项目及降幅:磁共振平均降幅22%,其中的项目降幅各有不同,如磁共振平扫(1.0--3.0T)由720元下降为560元,降幅22%。磁共振增强扫描(0.5--1.0T)由675元,下降为455元,降幅33%。脑功能成象(0.5--1.0T)由550元,下降为455元,降幅17%。

CT平均降幅在10%。

(二)检验项目及降幅:检验项目共有747个项目价格下降,降幅在8%-50%。

14.这次调整的医疗服务项目,城镇职工及居民医保是否报销?

答:启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医院,对于取消药品加成、同步执行新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市发展改革委(物价)部门调整的医疗服务项目符合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属于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内的,都将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及大额补充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大病保险报销范围。

15.城镇职工及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报销医疗费用程序是否发生变化?

答:城镇职工及居民的参保人员在门诊及住院就医时,按原有流程持卡就医,实时结算。

16.改革后对参保人员费用负担会有什么影响?

答:这次改革是通过取消药品加成、降低大型设备检查及化验费等措施,腾移空间,用于提高技术劳务性服务价格,是有升有降,患者费用负担水平总体不增加,调整后的收费,符合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属于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内的,都将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及大额补充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大病保险报销范围。参保人员的医疗费水平总体上也不会增加。

17.城镇职工及居民参保人员怎样才能降低个人医疗费负担?

答:城镇医保的差异化支付政策可以引导参保人员理性选择就医,进而相对减轻部分医疗费负担。城镇职工及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在不同等级医院住院,起付标准是有差别的,医院级别高,起付标准高、报销比例低。以城镇职工医保政策规定为例:一级医院起付标准是300元、二级医院是400或500元、三级医院是800元、特大型三级医院是1200元,比一级医院多900元,而报销比例一级医院较特大型三级医院高8个百分点。对于非疑难重症,盲目选择在高等级医院就医,因其收费标准高等原因,住院费用相对要高,而且报销比例低,所以个人负担的医疗费额度也会多。建议参保人员利用医保差异化报销政策,根据病情理性、合理选择医院就医,是可以减轻一部分不必要的医疗费负担的。18.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在分级诊疗方面的政策措施是什么?

答:一是符合规定的住院转诊患者可以连续计算起付标准,个人仅需补缴等级医院起付标准的差额部分;二是扩大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用药范围,由国家基本药物及医保甲类药物,扩大到医保目录内的所有常用药物,为患者接续治疗提供保证;三是允许慢病患者自愿选择,其定点由二级以上医院下沉到我市定点范围内家庭医生所在的基层医疗机构。

19.居民签约家庭医生(团队)能得到哪些服务?

答:国务院医改办等7部委《关于印发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涵盖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路径指导和转诊预约等。公共卫生服务涵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针对居民健康状况和需求,制定不同类型的个性化签约服务内容,可包括健康评估、康复指导、中医药“治未病”服务、远程健康监测等。

我市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中提出,签约居民在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基础上,还可享受签约服务团队提供的5项服务:

1.专科医师个性化诊疗指导。根据病情需要,由家庭医生预约,接受三级医院专科医师诊疗指导。

2.预约及转诊服务。家庭医生根据病情有针对性的为签约居民办理下次门诊预约服务。优先为签约居民提供上级医院专家门诊预约、大型仪器设备检查预约及根据病情需要的转诊服务。

3.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健康评估、健康咨询服务。组织签约居民开展自我健康管理。利用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服务平台,为签约居民免费提供健康知识和健康咨询服务。

4.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签约居民提供精细化管理服务。重点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提供日常随访、定期检查及全程健康管理等服务。根据病情发展及控制情况对病人实行分类管理。病情不稳定期给予强化管理,由上级医院提出治疗方案并加大监测力度;病情平稳期由全科医生团队提供常规管理服务。对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要长期服药的签约慢性病患者可由其签约家庭医生一次性开具4周治疗性药物。

5.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日常随访、定期检查及全程健康管理等服务。为85岁以上老年人及失能半失能老人免费每年提供不少于一次上门出诊服务。签约老人可享受包括测血压、测血糖、体格检查、用药指导、健康咨询等服务。20.居民如何签约家庭医生服务?

答:《沈阳市家庭医生签约实施方案》中指出,居民或家庭自愿选择1个家庭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明确签约服务内容、期限和双方责任、权利、义务以及其他有关事项。签约周期原则上为1年,期满后可续约或另行选择其他家庭医生团队签约。

2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否收费?标准是多少?

答:国务院医改办牵头制定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

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约定的签约服务,根据签约服务人数按年收取签约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付费等分担。省医改办牵头制定的《辽宁省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实施意见》中也明确了“签约服务费以家庭医生与居民签订的服务包费用确定具体收费标准。”依据国家、省有关签约服务费的指导意见,我市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中明确,签约服务费按70元/人/年标准确定,其中签约居民个人承担20元/人/年,由个人现金或医保个人账户支付;医保基金承担20元/人/年,非参保人员由个人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承担30元/人/年,由财政预算安排。

22.居民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后,能提供上门服务吗?

答:居民签约家庭医生(团队)后,可以为有需求的签约居民提供有偿上门服务。如经评估建立家庭病床、导尿、换药、上门测血糖、上门抽血送检验等。经评估适合建立家庭病床、上门提供适宜医疗服务的(不提供院外静脉输液),居民需与家庭医生签订免责声明。家庭医生履行适宜的医疗服务、病情告知义务的同时,享有相应的免责权。2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那些人群?

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到2017年底,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

24.沈阳市医联体组建方式有哪些?

答:在城市中结合以往已建医联体及示范医联体并按着自愿结合、双向自由选择的方式,按照分级诊疗层级设计组建“1+1+X”医联体,以实现双向转诊、分级诊疗为目标。其中,两个1分别为省管三级医院、市管三级医院,X为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中心(站)、康复医院、护理院。以推动高血压、糖尿病等5类慢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医疗资源下沉,形成科学合理就医秩序。

25.沈阳市医联体工作方式有哪些?

答:医联体的工作方式主要表现为开展双向转诊、上级医疗机构定期派出专家到基层出诊查房带教、基层医师到上级医院进行专业培训及免费进修、基层预约大医院专家号源、远程会诊等信息化建设、推进检查结果互认等,并突出了5类慢病管理内容、强化基层医疗服务考核绩效等工作。这5类慢病分别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26.沈阳市目前建立了多少个医联体?

答:我市共组建46个城市医疗联合体,涵盖了13家省管三级医院(含军队)、27家市管三级医院(含军队、武警)、136家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中心(站)、康复医院、护理院,基本覆盖了沈阳市的服务人群,初步形成了医联体

为主体的分级诊疗格局。27.分级诊疗层级设计有哪些?

答:结合沈阳实际,按照分级诊疗层级设计,以省管三级医院为龙头,市管三级医院为骨干,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中心(站)、康复医院、护理院为成员,明确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患者需就诊及住院,鼓励遵循“成员单位→骨干单位→龙头单位”的分级诊疗原则和转诊程序,即在成员单位首诊,确需转诊的可以自由选择任意一家骨干单位前去就诊,成员单位不得阻拦及设置任何障碍;同理在骨干单位就诊后确需再次转诊的仍可以自由选择任意一家龙头单位前去就诊,骨干单位不得阻拦及设置任何障碍。反之,上往下转诊时同理,任何单位不得阻拦和设置障碍。鉴于目前成员单位、骨干单位、龙头单位三层之间信息化建设水平仍参差不齐,未完全达到互联互通,鼓励先在有信息化互联互通条件的医联体内实施分级诊疗,同时也可以采取其他形式进行双向转诊。三层单位都应确定职能部门负责转诊管理,指定专人管理及联系方式,优化转诊服务、落实转诊制度、履行转诊程序。28.医联体中各层级单位的功能定位是什么?

答:龙头单位: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骨干单位:主要提供相对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同时也接收龙头单位转诊的急性病恢复期患

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成员单位:主要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负责骨干单位转诊的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同时也适当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29.什么是药品采购“两票制”,及实施“两票制”目的,我市从何时实施?

答:药品采购“两票制”是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其目的就是要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虚高药价,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按照省统一部署沈阳市于2017年9月1日全面实施。

30.全省新一轮药品招标后药品价格下降了多少?

答: 2017年全省14个市的医疗机构选派代表对3万多个品规药品进行了联合议价,议价后药品平均降幅为20%。

31.沈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遵循什么基本原则?

答:沈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健康需求导向。以健康需求和解决人民群众主要健康问题为导向,以调整布局结构、提升能级为主线,适度有序发展,强化薄弱环节,科学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及布局。二是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优先保障基本医疗卫

生服务的可及性,促进公平公正。同时,注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使用的科学性与协调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三是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切实落实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责任,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大力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四是坚持系统整合。加强全行业监管与属地化管理,统筹城乡、区域资源配置,盘活存量、发展增量、优化结构、补齐短板、突破瓶颈、协调发展,促进医疗卫生系统合作共享,注重发挥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促进均衡发展。五是坚持分级分类管理。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资源现状,统筹不同类型、层级的医疗卫生资源的数量和布局。合理控制公立医院资源规模,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

32.什么是社会办医?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和规划社会办医?

答:社会办医即是指除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资金之外的民营企业,境外及个人资本投资创办的医疗机构。

建国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对于我国13亿多人口来说,医疗资源总量仍然相对不足。政府办的医疗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国家规定公立医院只能提供10%的特需医疗服务,而

大量的非基本医疗服务只能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来提供。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办医,有利于打破医疗服务的垄断局面,形成公平竞争、相互补充、规范有序发展的医疗卫生服务格局。到2020年全市社会办医疗机构服务量和床位占比达到30%以上,形成多元办医格局。33.如何进一步完善对公立医院的多方监管机制?

答:建立对公立医院多方监管机制,是规范医疗卫生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公立医院良性运行的重要途径。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强化全行业监管。落实卫生计生(含中医药管理)部门对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不断完善机构、人员、技术、设备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起属地化、全行业统一监管体制机制。二是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加强监管。要充分发挥各类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行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强化对医院经济运行和财务活动的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人大,财政,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要充分履行监管职能,形成监管合力,促进公立医院良性运行。三是发挥行业组织的监督作用。通过医疗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监督和职业道德建设,引导医疗机构依法经营、严格自律。四是强化社会监督。加强医院信息公开,建立定期公示制度,运用信息系统采集数据,重点公开财务状况、绩效考核、质量安全、价格和医疗费用等信息。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相关信息每年要向社会公布,便于社会各界监督。34.公立医院如何加强自身的精细化管理?

答: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就是要通过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将管理工作的每一个执行环节做到精细化、数据化,减少管理和运行成本,提高公立医院的执行力和效率。一要加强医院财务会计管理。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严格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加强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实施内部和外部审计制度。落实三级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推进公立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二要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推行疾病诊疗规范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和植(介)入类医疗器械行为,持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三要开展便民惠民服务。通过开展多种方式预约诊疗,畅通绿色通道,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服务流程,广泛开展便民门诊服务,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努力缩短病人等候时间,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和就医感受。四要优化执业环境。尊重医务人员劳动,维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医闹”行为,维护医院正常秩序。降低职业风险,健全院内调节、人民调机、司法调解等医疗纠纷调解机制,鼓励医疗机构和医师个人购买医疗责任保险和医疗意外保险等医疗职业保险,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35.政府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需要重点落实哪些投入责任?

答:为了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改善和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各级政府都将努力调整支出结构,落实政府投入责任。一是各级政府要落实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及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投入。二是各级政府要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农、支边和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等公共服务经费。三是各级政府要落实对中医(民族医院)、传染病院、精神病院、职业病院、妇产医院、儿童医院以及康复医院等专科医院的投入,同时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36.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政府如何补偿?

答:根据《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因取消药品加成所减少的合理收入由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补偿90%,政府补偿5%,通过医院加强核算,节约成本解决5%。政府补偿5%部分,按照公立医院隶属关系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安排予以保障。即市属公立医院因取消药品加成所减少的合理收入的5%,列入市本级财政预算,区属公立医院因取消药品加成所减少的合理

收入的5%,列入区本级财政预算。

37.与以往类似的考核相比,这次《沈阳市加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评管理的实施方案》中绩效考评的特点是什么?

答:沈阳市公立医院绩效考评的特点:一是考评指标重业绩。通过加大患者满意度、费用控制、医疗服务质量、床位效率、医疗收入结构、发挥医保作用等方面的考核指标权重,强化对公立医疗机构的实际业绩考核,鼓励各地开展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创新点和工作亮点的考核。二是考评办法有创新。主要是突出社会评价,鼓励各区县(市)卫计主管部门委托第三方进行满意度评价,发挥第三方机构在绩效评价中的作用,确保评价结果公开透明、具有公信力。三是考评结果有运用。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考评结果将与各级政府投入、管理调控等挂钩,奖优罚劣,拉开差距,同时作为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等级评审、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38.沈阳市在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方面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答: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任务,主要将采取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强化医疗机构内控制度、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规模、降低药品耗材虚高价格、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转变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构建分级诊疗体系、实施全民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八项

具体措施。同时,从建立医疗费用控制考核问责机制、加强医疗费用监测、加强医疗费用排序和公示、严格实施考核问责等方面建立医疗费用控制考核问责机制,有效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39.如何发挥医疗卫生信息化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的作用?

答:信息化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创新驱动力,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对于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改善群众就医感受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要加强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动态更新的标准化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完善技术标准和安全防护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居民基本健康信息和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应用系统业务协同,促进医疗卫生、医保和药品管理等系统对接、信息共享。二要运用医疗信息系统加强综合监管、科学决策和精细服务。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强化信息技术标准应用和数据安全管理。通过信息共享,为药品零售企业通过网上信息系统核实患者提供的医生处方提供便利。依靠大数据支撑,强化对医疗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和质量监管。加强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强化远程会诊、教育等服务功能,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通过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公立医院对医疗经费、药品耗材、物资保障的管理效率,降低成 本,减少浪费。三要改善群众就医感受。通过全面实施“健康医疗信息惠民行动计划”,方便居民预约诊疗、分时段就诊、共享检查检验结果、诊间付费以及医保费用的即时结算,节约患者看病时间。同时患者可以直观的查询消费清单、各种医疗项目的价格和打印检验检查结果,方便患者就医。40.什么是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建立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的意义?

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是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坚持分类指导为原则,通过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医院治理体系;加强医院党的建设,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和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治理机制,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推动各级各类医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运行效益的有机统一,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实行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强化公立医院引领带动作用,完善多元办医格局,加快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医院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为推进健

康中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谢谢您对改革的理解和配合,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您改善就医体验。

监督电话:1.沈阳市价格举报电话

12358 2.沈阳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医保定点医院监督投诉电话

62161176

3.沈阳市市民热线电话

12345

4.辽宁省卫生热线电话

12320

第二篇: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宣传手册

1、积极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2、破除以药养医机制,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3、深化医药价格改革,推进和谐淮安建设

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宣传手册

一、医药价格改革是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即将启动实施。医药价格改革是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根据国家和省医改工作部署,从10月31日起,全市所有城市公立医院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并做到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推进药品集中采购改革、改革编制和人事薪酬制度、加强医院监管和考核、强化医务人员执业行为管理等“八个同步”,全面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

二、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

1、为什么要进行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

我市现行的医疗服务价格是2005年制定的。十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成本不断增加,体现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明显偏低。同时,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检验和大型设备检查的原材料价格下降,业务量加大,项目价格偏高,医疗服务价格关系扭曲,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矛盾突出,城市综合性公立医院药占比较高。2010年以来,国家和省不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价格改革上以实施药品零差率为切入点,进行补偿机制改革,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并增加政府投入。2013年我市在盱眙县进行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试点,2014年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公立医院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从改革评估情况看,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取得了预期效果,基本做到了医院平稳运行、医保资金风险可控、患者负担总体没有增加。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后,省市级医院与县级医院的差比价不合理,造成部分患者逆向流动,不利于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为进一步扩大改革成果,必须推进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

2、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目标:改革补偿机制,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坚持政府主导,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建立新型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有序解决突出的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性矛盾,有效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建立,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基本原则: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统筹协调、配套实

—1— 施。

3、哪些城市公立医院属于改革范畴?

市区参加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的医院有:市一院(含一、二、三、四分院)、市二院、市三院、市四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解放军八二医院;市口腔医院、市新安医院、市一院工业园区分院。其他类型:已改革的县级公立医院和尚未完全实施基本药物的中心卫生院的医疗服务价格与城市公立医院保持合理差价同步调整。

4、价格改革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一是取消药品加成,合理补偿。改革前,城市公立医院销售药品的差价(中药饮片、医院制剂除外,下同)以实际购进价为基础,顺价不超过15%的加价率;实际购进价500元及以上的,加价额不得超过75元。改革后,城市公立医院药品按零差率销售,由此减少的药品差价总额,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政府财政投入进行合理补偿。二是改革医疗服务定价机制。在按项目成本定价的基础上,试行按维持公立医院合理业务收入的目标价格定价机制,调整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项目之间的比价关系。提高诊察费、护理等综合服务类部分项目、部分病理检查和部分临床各系统诊疗、手术项目价格,其中,一般手术费提高30%。为鼓励高等级医院开展疑难复杂手术,四级手术费提高52%,六岁(含)以下儿童手术(含麻醉)项目加收20%。降低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重点降低部分检验项目、磁共振扫描(MRI)、X线计算机体层(CT)扫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部分以设备为主的辅助操作项目价格。取消螺旋CT超层费、无陪护理等15个项目。三是将省下放给市的325项医疗服务项目,按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后的价格执行;已经形成竞争、社会化服务的34项医疗服务项目实行市场调节价,由公立医院自主制定价格。四是控制并逐步减少公立医院部分特需医疗。特需病房床位比例为10%,取消部分特需医疗服务项目,特需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不再执行备案制管理,由公立医院自主制定。通过改革,医疗服务价格关系初步理顺,检验检查价格偏高,诊察、护理、手术、传统中医价格偏低的矛盾初步得到解决。

5、诊察费如何设置?

设立诊察费,诊察费中分设西医诊察费、中医辨证论治费、急诊诊察费、住院诊察费。将挂号费、急诊挂号费项目纳入诊察费,不再单设挂号费、急诊挂号费;门诊注射、换药、针灸、理疗、推拿、血透、放射治疗疗程中不再收取诊察费。西医普通门诊诊察费、普通门诊中医辩证论治费根据就诊内容实行分类制定,对只取药及慢性病病人定期检查、不需另外提供新的治疗方案的,积极提供方便通道,按简易门诊诊查费每人次2元收取。

6、价格改革会增加病人负担吗?

此次价格改革是补偿机制的改革,注重医院、患者、政府之间负担的平衡。取消药品加成后的差额,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财政投入予以补偿。同时要求医院加强内部管理,主动控费。患者负担整体上不增加,特别是对涉及特殊群体的价格不调整,如放射治疗、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项目价格不调整,— 2— 不调整项目达1625项,加上省里定价权限下放到我市的部分医疗项目不调整,超过30%以上。这次改革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次均费用有所减少,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因治疗方式、个性化需求的差异、药占比低等原因,有可能个人负担会有所增加,如口腔治疗的患者。

7、采取哪些措施保障人均费用水平相对稳定、公立医院良性运行?

一是价格改革与其他改革政策统筹推进。医药价格改革与财政投入、医保支付、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等改革政策协调实施。二是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药费用的增长。采取综合措施,改革药品价格监管方式,规范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行为,规范生产和流通经营企业自主定价行为,切实降低药品、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减少药品和医用耗材流通环节。推进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药品收入比例,逐步降低药占比。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卫生材料消耗占比,促使医院严格控制成本,加强执行情况监督与考核管理。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不断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鼓励公立医院采用适宜的检验检查技术,推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有效控制检验检查费用。三是加强价格监管。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立医院自我约束的价格综合监管体系,价格主管部门将定期开展医药价格大检查、畅通价格举报渠道。加强社会监督,加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消费者监督和舆论监督。完善公立医院价格信息公开制度,加强价格、费用、服务量等相关信息公开,提高医疗服务价格透明度。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价格动态调整制度、医药价格监测制度、收费清单定期抽查制度,健全医院内部价格监管制度。建立检验检查价格专项动态管理制度,控制检验检查费用不合理增长。

8、针对医药价格调整,医保如何发挥保障作用?

医药服务价格调整后,医保支付的医疗服务项目范围、支付比例保持不变,对住院床位费等限额支付的标准适当提高。

三、加快完善全民医保制度

1、深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是什么?

基本原则:一是科学合理。总额控制指标和病种分值标准以定点医疗机构历史结算数据和基金预算为基础,统筹考虑成本上涨、基金收支、医疗服务变化及分级诊疗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等情况,进行科学测算并合理确定。二是总额控制。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合理确定可分配总额,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需求,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三是激励约束。以病种分值结算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监督考核办法,提高定点医疗机构控制成本和规范医疗行为的主动性、积极性。四是谈判协商。建立健全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的谈判协商机制,通过谈判合理确定总额控制指标、病种分值标准以及按人头付费标准等关键指标。五是强化管理。全面推进医疗保险智能监控,发挥医保监控作用,维护参保人员权益,确保付费方式改革后医疗服务水平不降低、质量有保障。主要目标:全市各县区应结合基金收支

—3— 预算管理,全面开展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到2015年底,覆盖区域内所有定点医疗机构。积极推进门诊统筹按人头付费,住院按病种分值付费。建立健全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谈判协商机制与风险分担机制,到2020年,逐步建成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相适应,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复合式医保支付制度。

2、淮安市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总额控制的内涵是什么?

综合考虑当地三年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住院费用结算情况,结合基金收支预算安排,按当年统筹基金筹集总额的5%提取风险调剂金,再提取总量的30%分别用于门诊特定项目、门诊统筹、驻外转外人员等费用(实际比例每年酌情调整),余下作为定点医院住院医疗费用可分配总额,按月进行分配。

3、什么是总额控制下病种分值结算办法?

“总额控制下的病种分值结算”办法借鉴了DRGs通用的“权重”“点值”思想,根据不同疾病(病种分组)诊治所需的不同医疗费用之间的比例关系,给每一种病种赋予相应的分值,医疗机构以出院病人累计的分值与医保经办机构按照医保统筹基金支出预算结算医疗费用(即按量计费)。病种分值结算及其配套措施围绕着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提升医疗保障绩效的目标,较好地兼顾了医患保三方利益。

(一)总额控制下的病种分值支付方式具体做法:一是筛选病种。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广泛调查统计定点医院近三年实际发生的病种,剔除非医保病种后,将每年实际发生数在10例以上的病种挑出作为常见病种进行分类汇总,筛选出涵盖全市病例数90%以上的病种892种。二是确定分值。将近三年所有出院病人的病种及费用数据(包括非职工医保病人)进行分类汇总,根据各病种平均费用的比例关系,测算出初步分值,经过专家纠偏并综合各医院反馈意见后确定各病种分值。三是按月结算:以各医院月出院参保病人病种分值之和(按相应等级系数折算后的分值),计算出当月分值的具体价格,按各医院出院病人的累计分值分别结算费用(当月实际应付费用小于月统筹基金可分配总额时,按实际发生总额在各医院中进行重新分配)。四是年终决算:年终根据当年统筹基金实际收入情况和门诊特定项目、驻外及转外人员医疗、门诊统筹等费用的超支或剩余情况,各医院全年收治的危重病例、长期住院病人以及特殊材料的使用情况,并结合协议履行情况,与各定点医院进行决算。

(二)建立相关配套措施。一是特例单议机制。针对病情显著特殊、治疗情况特别复杂等情况,按出院第一诊断确定的分值偏差明显的,组织医院代表和专家共同审议,确定合理分值。二是危重病例合议和长期住院病人补偿机制。对同类病种中病情危重、救治费用较高、住院时间长,按分值结算差额较大的病例,年终决算前,组织专家审议重新确定适当的分值。三是特殊材料延付机制。对心血管支架、心脏起搏器、骨科特殊材料等费用较高、极易造成滥用且难以控制的医用材料,在年终决算时根据基金结余情况统一研究解决,使特殊材料的使用与病情需要相吻合。四是个人费用控制机制。通过签订定点服务协议,将个人负担比 — 4— 例控制在适当范围,对超比例个人支付的费用从医院月结算费用中扣除。五是分值对照诚信机制。将病种分值对照情况纳入定点协议进行日常管理,对“诊断升级”和“高套分值”等问题,结算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4、什么是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付费?

鼓励将一些在门诊可以开展且比住院开展更方便的手术病种纳入到按病种付费范围,实施日间手术按病种付费。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病种付费标准由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根据基金支付能力和以往规范治疗费用情况,综合考虑医疗机构类型、等级、功能定位等因素统一谈判商定。病种付费标准应根据价格指数、医保基金支付能力、医疗费用支出水平、医学科技发展、合理的临床路径等相关政策变化适时调整。参保患者报销医疗费用实行即时结算,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患者实际报销额不低于病种医保结算价的80%和70%,患者只需交纳个人支付部分,其余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与医保经办机构结算。医疗机构不得收取额外药品、检查、治疗和医用材料等医疗费用。

5、什么是基本医疗保险按人头付费?

依托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居民医保门诊统筹,门诊统筹实施按人头付费。门诊统筹资金分配按照人头、按月下达到各定点医疗机构。从2016年起,参保居民每年选择一家社区医疗机构作为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签约定点医疗机构人头付费总额与人头数和人头包干费相关。将基层医疗机构的转诊率、费用控制率等纳入医保结算考核激励范围,并控制在合理水平。发挥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守门人作用,鼓励社区医疗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之间开展预约挂号、预约分诊工作,有序推动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研究探索对签约服务包有关支持措施。积极推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进社区,提高保障绩效。

6、什么是基本医疗保险按项目付费?

按项目付费是基本医疗保险付费的重要基础。各地严格执行基本医疗保险“三个目录”,合理确定支付比例。对辅助治疗作用的药品,可适当加大个人支付比例,拉开与其他药品的支付比例档次;适当提高中医药服务报销比例。按国家要求,探索建立药品、耗材等支付标准的形成机制。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加快实施医疗费用监控和数据挖掘系统建设,会同价格主管部门建立收费清单定期抽查制度,重点加强对急危重症、使用高值药品和特殊医用材料的医疗费用的审核,防止过度检查、过度治疗。

7、我市新农合筹资标准如何确定?

新农合由政府组织引导,农村居民自愿参加,按照个人缴费、集体扶持、政府补助的方式筹集资金。根据《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条例》要求,我市建立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基本医疗需求相适应的筹资动态增长机制,筹资标准不低于统筹地区上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百分之三,且不低于国家要求的最低筹资标准。

8、参合人员怎样办理个人缴费手续?

农村居民以户为单位自愿参加新农合,按照个人缴费标准,在当地政

—5— 府规定时间内及时缴清新农合费用。属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五保供养对象、重点优抚对象等医疗救助对象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个人缴费由医疗救助基金全额给予资助。个人缴费过程中,应严格规范流程。流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发布公告等,明确缴费时间、缴费标准及缴费方式等政策,不少地方会将这些政策印成宣传页发放到每家每户,做到家喻户晓;二是集中时间收缴,缴费时需要核对人员身份信息,看是否符合参合条件,符合条件缴纳个人费用后,收费人员应及时开具缴费专用票据,缴费人在缴费登记本上签字确认;三是对于连续参合人员及时确认有效参合证卡,对于新参合人员发给相关证卡。

9、新农合哪些费用可以报销?

新农合实行门诊统筹与住院统筹相结合的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在基金分配上重点向住院大病倾斜,住院统筹基金支出一般占当年基金筹集总额的70%—80%。门诊报销不设起付线,主要针对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门诊看病费用,县以上普通门诊费用一般不报销,但对一些特殊病种、慢性疾病的门诊费用也可以纳入报销范围,给予一定比例报销。在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目前乡镇卫生院可以报销80—85%左右,县级医院报销70%左右;对于到县外医疗机构看病的实行转诊制度,通过转诊的一般实行分级分段补偿,不同费用段,报销比例有所区别,报销重点是向高费用段倾斜。从2009年起,我市开始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工作,目前已覆盖到儿童先心病、儿童白血病、肺癌等20类。此外,我省在2014年底已经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进一步提高参合农民待遇。

10、到县外就医时应该办理哪些手续?

新农合实行县级统筹管理,在县内各定点医疗机构一般可以自由选择就医,无需办理手续。对于病情较重的病人,在县内医疗机构难以医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办理转诊手续,及时到县外医疗机构就医。参合人员办理转诊手续,首先应到县合管办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对经诊断确需转外就医的,相关机构会出具转诊单,并告知统筹地区以外医疗机构选择的范围、报销材料目录清单、结报流程、补偿范围和比例以及相关法律责任等事项,接受参合人员的咨询。对于参合人员因病情急、危、重等特殊原因,可以直接就近就医,但应当在就医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告知当地合管办。对于异地居住人员,应在统筹地区合管办登记备案后,可以在居住地约定的医疗机构就医。不通过转诊自行到县外治疗的,根据相关政策有的地区可能不给报销,或者给予明显低于正常转诊报销标准的报销。

11、农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参与到新农合工作的监督中?

《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条例》规定:定点医疗机构应当在显著位置悬挂统一标识牌,设置宣传栏和公示栏,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政策,公布就医和补偿流程,公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医疗服务项目目录、相关价格等。经办机构应当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公示告知制度,定期在村、乡、县等统筹覆盖层级公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筹集、使用情况,并向社会公布。— 6— 老百姓可以通过以上途径了解新农合政策、基金支出情况,参与监督。

12、哪些人可享受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政策、获得什么补偿?

目前我市对儿童先心病、儿童白血病、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病、终末期肾病、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塞、血友病、1型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唇腭裂20类疾病实施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政策。对定点医院诊断符合重大疾病救治要求的患者,给予省定疾病费用标准的70%补偿,符合医疗救助条件患者再给予不低于省定标准的20%补偿。同时,对一些疾病需要使用费用昂贵、但疗效显著的特殊药品进行医治的,我市按照省规定,实行特药制度,纳入新农合重大疾病救治的特药,物价部门对价格进行审核,供应商作出供货价格书面承诺,价格优惠,让利与民,可以进一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13、我市实现了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全覆盖,有哪些相关政策?

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是在新农合基本保障的基础上,对个人累计达到当地规定起付标准(一般是上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以上的合规医药费用,给予不低于50%比例的报销。按照医疗费用的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医疗费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能够有效减少一些重特大疾病患者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

14、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进展如何?

支付方式改革是规范医疗机构服务行为、控制医疗成本和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参合人员受益水平、推动促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我市各新农合统筹地区已实施门诊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与按床日付费相结合的混合支付方式改革。近日,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在巩固统筹地区和20种重大疾病支付方式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以省市级公立医院专科(专病)诊疗中心、临床重点专科为重点,不断扩大按病种付费改革实施范围,动态调整补偿政策,提高实际补偿水平,我们将根据省里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市县级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

四、着力构建分级诊疗制度

1、什么是分级诊疗制度?

分级诊疗制度,就是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和制度安排,让群众理性选择看病就医流向,建立科学合理的就医秩序和模式。概括起来16个字,即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基层首诊:以群众自愿为原则,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患者首先就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

双向转诊:通过完善转诊程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不了、看不好的病上转至上级医院诊治,对疾病慢性期、恢复期患者向下转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继续治疗、康复,逐步实现不同级别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转诊。

急慢分治:通过完善亚急性、慢性病服务体系,将度过急性期患者从上级医院转出,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急慢病诊疗服务功能任务。

上下联动:在医疗机构之间建立分工协作机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

—7—

2、为什么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多年来,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及广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始终把“以病人为中心”作为医疗卫生工作、医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方设法改善医疗服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群众对医疗服务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仍然是“看病难”,具体表现为城市大医院始终处于“战时状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庭冷落。现在的“看病难”,实际是到大医院看病找专家看病难,得了疑难杂症的患者找好医院、好专科、名医生困难。主要原因:一是城乡、区域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优质医疗资源过于集中在城市大医院;二是各级各类医院功能定位未履行到位,大医院做了很多应当由小医院承担的诊疗工作,如感冒挂水、头痛脑热等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大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分级分工的医疗服务模式尚未建立;三是现行医保制度引导基层首诊的力度还不大,群众传统的看病观念还没有转变,大病小病都想到大医院找专家,导致大医院应接不暇。要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必须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强政策支持,完善运行机制,合理配置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引导群众分级就诊,逐步建立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

3、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什么?

今年9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作为促进医药卫生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意见》明确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实际,遵循医学科学规律,按照以人为本、群众自愿、统筹城乡、创新机制的原则,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科学合理就医秩序,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切实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

《意见》提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目标要求是: 到2017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基本形成,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明显提升,就医秩序更加合理规范。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4、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措施有哪些?

一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城乡基层机构建设,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创造条件。加强基层人才培养,通过定向培养、在职教育、务实进修、规范化培训等多种途径,为基层培养一批能承担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及下 — 8— 转患者接续医疗、康复医疗的专业医护人员。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功能,提升乡镇卫生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县(市)级医院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等。深化城乡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工作。

二是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服务体系结构,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宜、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分级分工、运行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医学教育和相关医学教育,进一步加强医学类、相关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加大全科医学、妇产、儿科等相关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床位规模,严格控制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公立医院规模扩张。

三是加快探索建立基层首诊制度。依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以及医疗服务价格杠杆作用,引导群众基层首诊,提高基层首诊率。加快建立多形式契约服务关系,推进城市社区契约服务,鼓励二级以上医院医师通过到基层多点执业作为家庭医生与城乡居民建立契约服务关系。全面推进乡镇健康团队服务和乡村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

四是建立健全双向转诊制度。推动城乡医疗资源纵向整合,探索实施县乡村医疗服务体系一体化改革试点,建立上下联动、分工协作机制。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参与医疗资源纵向联合体、医疗集团建设。按照科学就医、方便群众、提高效率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有序的双向转诊制度。

五是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保障机制。完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激励引导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患者合理选择就医机构。加快完善各项基本医保支付政策,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和对医疗费用的控制作用。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医保付费总额控制,积极推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

六是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以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和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务实应用以及分级诊疗信息管理为重点,支撑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加快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

—9—

第三篇: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解读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解读

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意义

是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形势下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这对于彰显公立医院公益性,建立运行新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更好地保护群众健康,促进民生持续改善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

破除以药补医为关键环节,以改革补偿机制为切入点,统筹推进补偿、价格、医保、监管、药品采购机制等综合改革,建立维护公益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加强人才、技术、专科建设,提升群众满意度,力争使居民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市)。

三、我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涉及的医院

共3家,分别是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第二人民院。

四、我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时间和主要内容 2015年4月1日正式启动,所有药品(中药饮片暂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降低CT、磁共振等大型检查收费,合理调整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的医疗服务收费标准。

五、什么是“药品零差价”

是指医疗机构以采购价销售药品(中药饮片暂除外),即实行“原价进、原价出”的“零差价”销售方式。我市公立医院使用的药品均由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统一采购,采购价全省统一。在药品采购价格整体降低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让利于民。

六、如何弥补公立医院改革后减少的合理收入

改革前主要靠药品加成、医疗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维持正常运行,改革就是要通过“一减一调一补”来破除以药养医:“一减”即实行药品零差价,降低大型检查费用,减轻群众负担;“一调”即合理调整医疗服务收费和医保支付政策;“一补”即增加财政投入。

七、既然是减轻群众负担为什么还要提高诊查费收费标准 通过药品零差率销售可以真正切断“以药补医”的链条,促进科学就医、合理用药。而提高诊查费等收费标准,既是对医院的合理补偿,也是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的体现,进一步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同时,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医院管理,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

八、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后,群众的负担是否会明显降低 “药品零差价”销售后,群众的实际医疗费用会有一些下降,但因为医疗服务价格的提高,下降的幅度不会太多,群众可能不会有太明显的感受。但从长远来看,医疗行为将更为规范,可从根本上控制“大处方”以及滥用抗生素,让群众少付药钱少吃药就能看好病。

第四篇:义乌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宣传工作方案

义医改„2012‟1号

关于印发《义乌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宣传工作方案》的通知

市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医疗卫生单位:

为正确引导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合理引导社会预期,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现将《义乌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宣传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二〇一二年五月三日

抄 送:市委办、市府办、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宣传部、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业园区管委会,季金甫、王迎同志。

义乌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2012年5月3日印发

3.调整医保结算和支付方式,引导病人合理就诊。4.促进合理用药,控制药物滥用。5.门诊输液和抗生素使用控制。

6.首选使用基本药物,提高基本药物使用比例。7.提倡使用中医中药,推广适宜技术应用。8.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推行便民惠民服务措施,提高群众满意度。

三、工作安排

公立医院改革宣传分三个阶段推进。

1.改革启动前:市医改办牵头,发改委和人社局配合,制订5月份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倒排工作计划,编制媒体宣传策划方案。5月10日左右,组织召开全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培训暨改革动员会议。5月20日前,中心医院等4家公立医院完成单位内部职工培训,开展基本药物手册、临床用药指南学习,重点宣传阳光用药、科学就医、合理用药,组织召开便民惠民服务措施宣传推进会,介绍省内外各县市先进做法。5月25日左右,各镇街完成环境宣传工作,各大媒体宣传解读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相关政策,对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医保支付政策调整予以公开。

2.改革启动后:重点宣传改革动态进展,通过网络及现场咨询等途径做好与群众的互动交流,加大各项惠民便民服务措施宣传,做好改革推进实施过程中新发问题的解释工作。

3.改革运行一段时间后:邀请市领导、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到4个公立医院视察改革进展情况,组织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组织成立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迎,副组长:金震云(市府办)、朱京义(宣传部)、王晖香(卫生局);成员:洪信强(发改委)、金益民(人社局)、王 钟(卫生局)、胡青菊(行政服务中心)、应治中(文广新局)、陈文教(广电台)、丁丰罡(义乌商报)。各部门联络员:王巧兰(市府办)、吴更花(发改委)、张 杭(人社局)、张文斌(卫生局)、金利燕(数字城市办公室)、汪佑军(电视中心)、成钢(广播节目中心)、张丽莹(义乌商报)、金晓英(浙中新报)。各有关部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公立医院要充分认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管领导和联络员,确保宣传工作取得实效。

2.加强协调配合。各有关部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公立医院要加强与宣传部、医改办联系,建立快速沟通协调机制,配合做好医改相关政策的宣传报道。

3.加强舆情监测。宣传部门要牵头各有关部门重点加强网络舆情跟踪分析,做好公众舆情研判,建立健全响应迅速、渠道畅通、回应有力的应急宣传机制,针对可能出现的热点和敏感问题,做好媒体应对宣传预案,及时发布新闻信息。

附件:义乌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宣传标语横幅(样张)

第五篇:江苏省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宣传口径

江苏省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宣传口径

一、医药价格改革是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省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即将启动实施。医药价格改革是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根据国家和我省医改工作部署,从10月起,全省全面启动城市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并做到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推进药品集中采购改革、改革编制和人事薪酬制度、加强医院监管和考核、强化医务人员执业行为管理等“8个同步”,全面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

二、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

1、为什么要进行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

我省现行的医疗服务价格是2005年制定的。十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成本不断增加,体现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明显偏低。同时,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检验和大型设备检查的原材料价格下降,业务量加大,项目价格偏高,医疗服务价格关系扭曲,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矛盾突出,城市综合性公立医院药占比高达45%左右。2010年以来,国家和我省不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价格 改革上以实施药品零差率为切入点,进行补偿机制改革,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并增加政府投入。2012年在15个县(区)和镇江市进行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试点,2013年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公立医院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从改革评估情况看,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取得了预期效果,基本做到了医院平稳运行、医保资金风险可控、患者个人负担总体没有增加。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后,省市级医院与县级医院的差比价不合理,造成部分患者逆向流动,不利于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为进一步扩大改革成果,必须推进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

2、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目标:改革补偿机制,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坚持政府主导,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建立新型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有序解决突出的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性矛盾,有效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建立,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基本原则: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统筹协调、配套实施。

3、哪些城市公立医院属于改革范畴?

城市所有的公立医院。包括卫生计生部门主管的医院(含疗养院)、大学附属医院、军队医院、企事业单位办医院、政府部门举办的康复医院、疗养 2 院。从医院级别看,包括部级医院、省级医院、市级医院、区(县)级医院、非完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中心卫生院。

4、价格改革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一是取消药品加成,合理补偿。改革前,城市公立医院销售药品的差价(中药饮片、医院制剂除外,下同)以实际购进价为基础,顺价不超过15%的加价率;实际购进价500元及以上的,加价额不得超过75元。改革后,城市公立医院药品按零差率销售,由此减少的药品差价总额,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政府财政投入进行合理补偿。二是改革医疗服务定价机制。在按项目成本定价的基础上,试行按维持公立医院合理业务收入的目标价格定价机制,调整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项目之间的比价关系。提高诊察费、护理等综合服务类部分项目、部分病理检查和部分临床各系统诊疗、手术项目价格,其中,为鼓励高等级医院开展疑难复杂手术,四级手术提价幅度为75%,六岁(含)以下儿童手术项目加收20%。降低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重点降低部分检验项目、磁共振扫描(MRI)、X线计算机体层(CT)扫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部分以设备为主的辅助操作项目价格。取消螺旋CT超层费、无陪护理等15个项目。三是改革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将325项医疗服务项目定价权下放到市,由市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制 3 定;已经形成竞争、社会化服务的34项医疗服务项目实行市场调节价,由公立医院自主制定价格。四是控制并逐步减少公立医院部分特需医疗。特需病房床位比例为10%,取消部分特需医疗服务项目,特需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不再执行备案制管理,由公立医院自主制定。通过改革,医疗服务价格关系初步理顺,检验检查价格偏高,诊察、护理、手术、传统中医价格偏低的矛盾初步得到解决。

5、诊察费如何设置?

设立诊察费,诊察费中分设西医诊察费、中医辨证论治费、急诊诊察费、住院诊察费。将挂号费、急诊挂号费项目纳入诊察费,不再单设挂号费、急诊挂号费;门诊注射、换药、针灸、理疗、推拿、血透、放射治疗疗程中不再收取诊察费。西医普通门诊诊察费、普通门诊中医辩证论治费根据就诊内容实行分类制定,对只取药及慢性病病人定期检查、不需另外提供新的治疗方案的,应积极提供方便通道,按不超过西医普通门诊诊察费、普通门诊中医辩证论治费的20%收取或免费。

6、价格改革会增加病人负担吗?

此次价格改革是补偿机制的改革,注重医院、患者、政府之间负担的平衡。取消药品加成后的差额,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总体上能够补偿药品加成差额的85%左右,不足部分通过增加政府投入解决。同时要求 4 医院加强内部管理,主动控费。患者负担整体上不增加,特别是对涉及特殊群体的价格不调整,如放射治疗、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项目价格不调整,不调整项目达1625项,加上定价权限下放各市的不调整项目,超过30%以上。这次改革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次均费用有所减少,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因治疗方式、个性化需求的差异、药占比低等原因,有可能个人负担会有所增加,如口腔治疗的患者。

7、采取哪些措施保障人均费用水平相对稳定、公立医院良性运行?

一是价格改革与其他改革政策统筹推进。医药价格改革与财政投入、医保支付、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等改革政策协调实施。二是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药费用的增长。采取综合措施,改革药品价格监管方式,规范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行为,规范生产和流通经营企业自主定价行为,切实降低药品、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减少药品和医用耗材流通环节。推进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药品收入比例,逐步降低药占比。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卫生材料消耗占比,促使医院严格控制成本,加强执行情况监督与考核管理。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不断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鼓励公立医院采用适宜的检验检查技术,推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有效控制检验检查费用。三是加强价格监管。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 5 与、公立医院自我约束的价格综合监管体系,价格主管部门将定期开展医药价格大检查、畅通价格举报渠道。加强社会监督,加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消费者监督和舆论监督。完善公立医院价格信息公开制度,加强价格、费用、服务量等相关信息公开,提高医疗服务价格透明度。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价格动态调整制度、医药价格监测制度、收费清单定期抽查制度,健全医院内部价格监管制度。建立检验检查价格专项动态管理制度,控制检验检查费用不合理增长。

8、针对医药价格调整,医保如何发挥保障作用?

医药服务价格调整后,调价部分按照规定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具体支付标准由各地根据基金承受能力确定。

三、加快完善全民医保制度

1、深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是什么?

基本原则:一是科学合理。总额控制指标和病种支付标准以定点医疗机构历史结算数据和基金预算为基础,统筹考虑成本上涨、基金收支、医疗服务变化及分级诊疗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等情况,进行科学测算并合理确定。二是总额控制。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合理确定支付标准,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需求,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控制医疗费用 6 不合理增长。三是激励约束。建立结余转用、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监督考核办法,提高定点医疗机构控制成本和规范医疗行为的主动性、积极性。四是谈判协商。建立健全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的谈判协商机制,通过谈判合理确定总额控制指标、病种支付标准以及按人头付费标准等关键指标。五是强化管理。全面推进医疗保险智能监控,发挥医保监控作用,维护参保人员权益,确保付费方式改革后医疗服务水平不降低、质量有保障。主要目标:全省各统筹地区应结合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全面开展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到2015年底,覆盖区域内50%以上的定点医疗机构,并逐步扩大到所有定点医疗机构。积极推进门诊统筹按人头付费,总结推广病种分值付费,大力推行住院、门诊大病按病种付费,有条件的地区,按病种付费的病种力争达到100个。建立健全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谈判协商机制与风险分担机制,到2020年,逐步建成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相适应,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复合式医保支付制度。

2、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总额控制的内涵是什么?

一是科学确定总控指标。综合考虑当地三年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住院费用结算情况,结合基金收支预算安排,在按当年统筹基金筹集总额的5%提取风险调剂金和当年统筹基金总额(不含参保单位和个人一次性预缴保费当年分摊以外部分和个 7 人账户划拨费用)的10%预留考核调剂金的基础上,扣除异地就医、大病保险、门诊统筹等费用,同步考虑各类支出风险及物价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住院医疗费用总控目标。对次年总库指标的确定,严格以上年住院费用预算控制额为基数,结合当年基金收支和医疗费用合理增长等因素综合确定次年住院医疗费用总控指标。二是合理分解总控指标。根据总控指标和定点医疗机构级别、类别、特点以及提供的医疗服务数量和质量,结合区域卫生规划设置、医药分开、分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病人分流等因素,通过谈判协商,合理分配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总控指标。总控指标基数根据上定点医疗机构总控预算指标和实际执行情况确定,调整系数应综合考虑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人次人头比、次均费用增幅等因素确定。首次实行总额控制的定点医疗机构,可以该定点医疗机构三年以上的医疗费用水平为基数,或参照同级同类定点医疗机构的平均医疗费用水平确定。三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按照“结余转用、超支分担”的原则,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定点医疗机构对结余资金与超支费用的分担办法。对于低于预算总额并完成规定服务量和指标要求的,结余部分由协议医疗机构结转留用,用于抵冲下超总额控制指标费用;对于超出预算总额的合理医疗费用由医保基金和医疗机构共同承担,具体分担比例和范围由各地在定点服务协议中予以明确,所需医保资金从考核调剂金中予以解 8 决。

3、什么是基本医疗保险按病种付费?

各地选择临床诊疗路径明确、并发症与合并症少、治疗技术成熟且质量可控、费用水平可考量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儿童白血病、先心病等重大疾病优先开展按病种付费。鼓励将一些在门诊可以开展且比住院开展更方便的手术病种纳入到按病种付费范围,实施日间手术按病种付费。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病种付费标准由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根据基金支付能力和以往规范治疗费用情况,综合考虑医疗机构类型、等级、功能定位等因素统一谈判商定。病种付费标准应根据价格指数、医保基金支付能力、医疗费用支出水平、医学科技发展、合理的临床路径等相关政策变化适时调整。参保患者报销医疗费用实行即时结算,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患者实际报销额不低于病种医保结算价的80%和70%,患者只需交纳个人支付部分,其余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与医保经办机构结算。医疗机构不得收取额外药品、检查、治疗和医用材料等医疗费用。

4、什么是基本医疗保险按人头付费?

依托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开展门诊统筹,门诊统筹实施按人头付费。通过个人账户功能拓展等方式,逐步实施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健全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当期用于门诊统筹的资金约占当年居民医保统筹基金20%,门诊统筹资金分配按照人头、按月下达到各定点医疗机构。9 到2017年,80%左右的参保人员每年选择一家社区医疗机构作为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签约定点医疗机构人头付费总额与人头数和人头包干费相关。将基层医疗机构的转诊率、费用控制率等纳入医保结算考核激励范围,并控制在合理水平。发挥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守门人作用,鼓励社区医疗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之间开展预约挂号、预约分诊工作,有序推动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签约人员转诊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纳入签约医疗机构总决算。研究探索对签约服务包有关支持措施。积极推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进社区,提高保障绩效。

5、什么是基本医疗保险按项目付费?

按项目付费是基本医疗保险付费的重要基础。各地严格执行基本医疗保险“三个目录”,合理确定支付比例。对辅助治疗作用的药品,可适当加大个人支付比例,拉开与其他药品的支付比例档次;适当提高中医药服务报销比例。省各有关部门加强合作,建立多部门药品、医疗服务和耗材等相关信息交流共享机制、采集机制和评估机制,根据有关信息变化情况,及时维护和完善医疗保险“三个目录库”。按国家要求,探索建立药品、耗材等支付标准的形成机制。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加快实施医疗费用监控和数据挖掘系统建设,会同价格主管部门建立收费清单定期抽查制度,重点加强对急危重症、使用高值药品和特殊医用材料的医疗费用 10 的审核,防止过度检查、过度治疗。

6、我省新农合筹资标准如何确定?

新农合由政府组织引导,农村居民自愿参加,按照个人缴费、集体扶持、政府补助的方式筹集资金。根据《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条例》要求,我省建立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基本医疗需求相适应的筹资动态增长机制,筹资标准不低于统筹地区上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百分之三,且不低于国家要求的最低筹资标准。

7、参合人员怎样办理个人缴费手续?

农村居民以户为单位自愿参加新农合,按照个人缴费标准,在当地政府规定时间内及时缴清新农合费用。属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和五保户等参加新农合的,其个人缴费部分由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给予补助。个人缴费过程中,应有规范流程。流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发布公告等,明确缴费时间、缴费标准及缴费方式等政策,不少地方会将这些政策印成宣传页发放到每家每户,做到家喻户晓;二是集中时间收缴,缴费时需要核对人员身份信息,看是否符合参合条件,符合条件缴纳个人费用后,收费人员应及时开具缴费专用票据,缴费人在缴费登记本上签字确认;三是对于连续参合人员及时确认有效参合证卡,对于新参合人员发给相关证卡。

8、新农合哪些费用可以报销?

新农合实行门诊统筹与住院统筹相结合的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在基金分配上重点向住院大病倾斜,住院统筹基金支出一般占当年基金筹集总额的70%—80%。门诊报销不设起付线,主要针对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门诊看病费用,县以上普通门诊费用一般不报销,但对一些特殊病种、慢性疾病的门诊费用也可以纳入报销范围,给予一定比例报销。在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目前乡镇卫生院可以报销80-85%左右,县级医院报销70%左右;对于到县外医疗机构看病的实行转诊制度,通过转诊的一般实行分级分段补偿,不同费用段,报销比例有所区别,报销重点是向高费用段倾斜。从2009年起,我省开始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工作,目前已覆盖到儿童先心病、儿童白血病、肺癌等20类。此外,我省在2014年底已经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进一步提高参合农民待遇。

9、到县外就医时应该办理哪些手续?

新农合实行县级统筹管理,在县内各定点医疗机构一般可以自由选择就医,无需办理手续。对于病情较重的病人,在县内医疗机构难以医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办理转诊手续,及时到县外医疗机构就医。参合人员办理转诊手续,首先应到县合管办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对经诊断确需转外就医的,相关机构会出具转诊单,并告知统筹地区以外医疗机构选择的范围、报销材料目录清单、结报流程、补偿范围和比例以及相关法律责任等 12 事项,接受参合人员的咨询。对于参合人员因病情急、危、重等特殊原因,可以直接就近就医,但应当在就医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告知当地合管办。对于异地居住人员,应在统筹地区合管办登记备案后,可以在居住地约定的医疗机构就医。不通过转诊自行到县外治疗的,根据相关政策有的地区可能不给报销,或者给予明显低于正常转诊报销标准的报销。

10、农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参与到新农合工作的监督中?

《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条例》规定:定点医疗机构应当在显著位置悬挂统一标识牌,设置宣传栏和公示栏,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政策,公布就医和补偿流程,公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医疗服务项目目录、相关价格等。经办机构应当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公示告知制度,定期在村、乡、县等统筹覆盖层级公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筹集、使用情况,并向社会公布。老百姓可以通过以上途径了解新农合政策、基金支出情况,参与监督。

11、哪些人可享受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政策、获得什么补偿?

目前我省对儿童先心病、儿童白血病、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病、终末期肾病、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 13 性心肌梗塞、脑梗塞、血友病、1型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唇腭裂20类疾病实施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政策。对定点医院诊断符合重大疾病救治要求的患者,给予省定疾病费用标准的70%补偿,符合医疗救助条件患者再给予不低于省定标准的20%补偿,实际报销额不受当地新农合以及医疗救助最高补偿封顶线的限制。同时,对一些疾病需要使用费用昂贵、但疗效显著的特殊药品进行医治的,我省实行特药制度,纳入新农合重大疾病救治的特药,物价部门对价格进行审核,供应商作出供货价格书面承诺,价格优惠,让利与民,可以进一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12、我省实现了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全覆盖,有哪些相关政策?

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是在新农合基本保障的基础上,对个人累计达到当地规定起付标准(一般是上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以上的合规医药费用,给予不低于50%比例的报销。按照医疗费用的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医疗费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能够有效减少一些重特大疾病患者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同时,我省在新农合省、市联网医院委托商业保险公司开展驻点服务试点,为需要转诊到省、市联网医院的患者,提供预约挂号、入院咨询、入院手续办理、有关政策介绍、出院费用结报等全过程协助,使农村大病患者在城市大医院享受到较好的贴心服务。

13、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进展如何?

支付方式改革是规范医疗机构服务行为、控制医疗成本和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参合人员受益水平、推动促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我省90%以上新农合统筹地区已实施门诊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与按床日付费相结合的混合支付方式改革。近日,我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在巩固统筹地区和20种重大疾病支付方式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以省市级公立医院专科(专病)诊疗中心、临床重点专科为重点,不断扩大按病种付费改革实施范围,动态调整补偿政策,提高实际补偿水平。

四、着力构建分级诊疗制度

1、什么是分级诊疗制度?

分级诊疗制度,就是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和制度安排,让群众理性选择看病就医流向,建立科学合理的就医秩序和模式。概括起来16个字,即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基层首诊:以群众自愿为原则,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患者首先就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双向转诊:通过完善转诊程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不了、看不好的病上转至上级医院诊治,对疾病慢性期、恢复期患者向下转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继续治疗、康复,逐步实现不同级别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转诊。急慢分治:通过完善亚急性、慢性病服 15 务体系,将度过急性期患者从上级医院转出,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急慢病诊疗服务功能任务。上下联动:在医疗机构之间建立分工协作机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

2、为什么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多年来,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及广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始终把“以病人为中心”作为医疗卫生工作、医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方设法改善医疗服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群众对医疗服务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仍然是“看病难”,具体表现为城市大医院始终处于“战时状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庭冷落。现在的“看病难”,实际是到大医院看病找专家看病难,得了疑难杂症的患者找好医院、好专科、名医生困难。主要原因是城乡、区域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优质医疗资源过于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缺乏,技术薄弱,服务能力不足,难以吸引病人基层首诊;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大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分级分工的医疗服务模式尚未建立;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不够科学合理,导致大医院靠扩大规模、增加服务量来提高经济效益,病人流向不尽合理;现行医保制度引导基层首诊的力度还不大、体现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尚未建立;群众传统的看病观念还没有转变,大病小病都想到大医院找专家,对基层医疗机构信任度不高。要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必须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强政策支持,完善运行 16 机制,合理配置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引导群众分级就诊,逐步建立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

3、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什么?

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群众,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坚持“三医联动”,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强政策支持,完善运行机制,强化保障措施,健全体系、调整结构、优化布局、落实功能、分工协作、提升能力,合理配置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引导人民群众分级诊疗,逐步建立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目标:2015年推开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工作;2017年全省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力争使县(市)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各省辖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及住院服务量占比显著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达60%以上。

4、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措施有哪些?

一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城乡基层机构建设,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创造条件。加强基层人才培养,通过定向培养、在职教育、务实进修、规范化培训等多种途径,为基层培养一批能承担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及下转患者接续医疗、康复医疗的专业医护人员。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功能,提升乡镇卫生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县级医院服务能 17 力建设,推进县(市)级医院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等。深化城乡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工作。二是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服务体系结构,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宜、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分级分工、运行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医学教育和相关医学教育,进一步加强医学类、相关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加大全科医学、妇产、儿科等相关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床位规模,严格控制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公立医院规模扩张。三是加快探索建立基层首诊制度。依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以及医疗服务价格杠杆作用,引导群众基层首诊,提高基层首诊率。加快建立多形式契约服务关系,推进城市社区契约服务,鼓励二级以上医院医师通过到基层多点执业作为家庭医生与城乡居民建立契约服务关系。全面推进乡镇健康团队服务和乡村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四是建立健全双向转诊制度。推动城乡医疗资源纵向整合,探索实施县乡村医疗服务体系一体化改革试点,建立上下联动、分工协作机制。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参与医疗资源纵向联合体、医疗集团建设。按照科学就医、方便群众、提高效率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有序的双向转诊制度。完善双向转诊的保障条件,将双向转诊落到实处。五是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完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激励引导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患者合理选择就医机构。加快完善各项基本 18 医保支付政策,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和对医疗费用的控制作用。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医保付费总额控制,积极推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六是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以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和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务实应用以及分级诊疗信息管理为重点,支撑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加快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全面推进“三个一”工程,力争到2020年实现“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每个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张服务功能完善的居民健康卡”的总体目标。

下载沈阳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解读宣传手册-沈阳二四二医院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沈阳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解读宣传手册-沈阳二四二医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