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弊端及对策

时间:2019-05-15 01:41: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弊端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弊端及对策》。

第一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弊端及对策

论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弊端及对策

【摘 要】由于受社会竞争加剧及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影响,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幼儿时期各种能力习惯的学习对其后续发展的重要性,导致了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为了迎合家长盼子成才的迫切需求,许多幼儿园开始将小学的学业提前到幼儿时期进行学习,小学时期的日常教学活动占据了幼儿的大部分游戏时间,这种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倾向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教育的规律,超出了幼儿所能接受教育的适宜度,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发展。

目前,幼儿教育出现了小学化倾向,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提前把汉语拼音、书写汉字、数学运算等小学一年级的部分教学内容纳入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甚至把幼儿园的学前班办成了“小学预科”班。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和相当一部分公办幼儿园中,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且呈加速蔓延之势。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做法,需要教育部门下大力气加以纠正。

救救孩子——幼儿教育小学化之殇

新闻报道,广州某小学在今年的“幼升小”入学考试中,出现了这样一些试题:“4-1在什么时候等于5?”“哪个词既是它的反义词又是它的近义词?” “17-18+19+20=?”许多试题不但孩子答不上来,连家长也被难倒了。面对这些试题,我们忍不住要问:这些知识,孩子如果都知道的话,那还有必要上学吗?难道在幼儿园提前学习掌握小学知识,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了吗?

镜头一:学不完的知识,孩子变成小学预科生

某幼儿园的一块小黑板上,写着孩子们周末应完成的作业:抄写古诗“静夜思”3遍并背诵、家长出20道退位减法题、复习英文单词Red、Yellow、Green、Pink。旁边是每天的活动安排,授课内容大部分是识字、英语、算术等知识性的内容。孩子们游戏和自由活动的时间非常少。

镜头二:课外辅导班成负担,孩子害怕上小学

嘉芯还有半个学期就要上小学了。为了让她在小学表现更突出,妈妈一口气给她报了汉语拼音班、数学启蒙班、英语会话班等5个课外学习班。然而,1个月的学习还没结束,嘉芯就觉得难以忍受了,哇哇大哭,拒绝去学习,并宣称:“我不要上小学!”

镜头三:被迫学习成压力,孩子拿桌子出气

陈涛今年5岁,每天晚上7~8点是他固定的学习时间,这是陈涛妈的规定。无论陈涛是否正玩得开心,时间一到,妈妈便会马上把他抓回到书桌旁,强迫他学习。看动画片和玩游戏的时间统统被这些作业给霸占了,陈涛很不满,每次开始学习前都会用力地拍打桌子,拿桌子出气。

一、“小学化倾向”的弊端

1、“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

2、“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象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会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3、“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育,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由于这种做法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结果,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其它各育的发展要求被忽视了,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

4、“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由于一些学前班使用的是小学一年级教材,其教学内容和小学一年级是重复的。在幼儿阶段儿童如果学过了小学课本上的知识,他们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由于重复教育,使这些儿童养成了不动脑、不思考、生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当他们升入二年级以后,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一下子不能适应,结果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学习跟不上的情况都得以产生。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首先,是广大不懂幼教规律的家长的错误需求。当孩子回到家时,多数家长最先关心的就是:今天在幼儿园吃没吃饱?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今天认识了什么字?背了几首诗?„„当家长把这些方面作为考察幼儿的主要发展时,它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幼儿的自我为中心和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之路。

其次,有些幼儿园办园目的不端,违心去搞小学化。幼儿园本应是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社会服务机构,服务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项职能,通过优质服务,获得孩子、家长和社会的认可,进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才是正常之道。可有相当部分的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自负盈亏或承包性质的公办幼儿园,他们把盈利作为首要目的,一味迎合家长,只要家长掏腰包,你就是我的上帝。许多被学生家长叫好的幼儿园的办园“秘诀”就是多凸显孩子的外显行为,如语言、识字、英语、速算、早期阅读、体育专项训练等,因为这些方面周期短,在孩子身上见效快,家长能看得见,摸得着。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个性、兴趣、智力潜能等方面的培养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易在孩子身上迅速体现,因而幼儿园就“避重就轻”,以博得家长的满意。

再次,有些教师素质不高也是造成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重要因素。在幼儿园的师资要求上,教育部门一直比较宽泛。有些幼儿园聘用的教师是小学退下来的老教师;在小学办的幼儿园里,幼儿园的师资通常是执教小学课程有困难的教师。这些教师,缺乏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倾向于管理、教学小学化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业务研究部门监管、培训不够,也是造成小学化倾向的重要原因。

三、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措施

1.加强对幼儿教育的行政监管

幼儿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幼儿园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给予广泛的关注、理解与支持,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幼教事业的监督管理,切实发挥监管与扶持的职能,政府一方面要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为改善办园条件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供必要的基础性支持;另一方面要给改制幼儿园提供政策性援助,使幼儿教育在进行成本核算后能够顺利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这是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根本。

2.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幼教理念

正确的幼儿教育是以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幼儿教育要以幼儿为中心,要把幼儿当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切实贯彻“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入学准备理念,当前国际流行的入学准备教育包括五大领域:身体健康和动作技能、语言发展、认知和一般知识、情绪和社会性、学习方式。幼儿园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帮助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3.注重教师专业素质培养

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因此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

幼儿园应开展各种培训,帮助教师践行以下观念和行为:一是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幼儿健康的人格、培养幼儿非智力因素等;二是幼儿是用“行动”来思考,靠“感官”来学习的。教师要让幼儿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和尝试。要使教师能够真正关注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和主体性的发展,将教学目标与多方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教育行为上避免“小学化”现象。

4.统一课程设置,编撰标准教材

目前,学前班课程设置大多照搬小学,教材编写不规范。有的编撰出版者功利思想严重,只注重效益,对教材胡编乱印。有的幼儿园直接选用一年级课本,这种教材并不适用于学前教育阶段,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士统一编撰科学、适用的学前教育教材。

5.加强家长教育,摆正家长幼教观念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教育观念和需求的牵制,可以利用幼教专家讲座、大众传播媒体、家园合作等形式广泛宣传幼儿教育的科学理念,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幼教态度,从而使家长淡化对幼教的功利心态。

第二篇:幼儿园小学化弊端

“小学化倾向”的弊端

1、“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

2、“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象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会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3、“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育,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由于这种做法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结果,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其它各育的发展要求被忽视了,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

4、“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

“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由于一些学前班使用的是小学一年级教材,其教学内容和小学一年级是重复的。在幼儿阶段儿童如果学过了小学课本上的知识,他们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由于重复教育,使这些儿童养成了不动脑、不思考、生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当他们升入二年级以后,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一下子不能适应,结果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学习跟不上的情况都得以产生。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首先,是广大不懂幼教规律的家长的错误需求。当孩子回到家时,多数家长最先关心的就是:今天在幼儿园吃没吃饱?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今天认识了什么字?背了几首诗?„„当家长把这些方面作为考察幼儿的主要发展时,它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幼儿的自我为中心和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之路。

其次,有些幼儿园办园目的不端,违心去搞小学化。幼儿园本应是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社会服务机构,服务是其非常重要的一项职能,通过优质服务,获得孩子、家长和社会的认可,进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才是正常之道。可有相当部分的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自负盈亏或承包性质的公办幼儿园,他们把盈利作为首要目的,一味迎合家长,只要家长掏腰包,你就是我的上帝。许多被学生家长叫好的幼儿园的办园“秘诀”就是多凸显孩子的外显行为,如语言、识字、英语、速算、早期阅读、体育专项训练等,因为这些方面周期短,在孩子身上见效快,家长能看得见,摸得着。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个性、兴趣、智力潜能等方面的培养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易在孩子身上迅速体现,因而幼儿园就“避重就轻”,以博得家长的满意。

再次,有些教师素质不高也是造成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重要因素。在幼儿园的师资要求上,教育部门一直比较宽泛。有些幼儿园聘用的教师是小学退下来的老教师;在小学办的幼儿园里,幼儿园的师资通常是执教小学课程有困难的教师。这些教师,缺乏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倾向于管理、教学小学化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业务研究部门监管、培训不够,也是造成小学化倾向的重要原因。

三、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措施 1.加强对幼儿教育的行政监管

幼儿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幼儿园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给予广泛的关注、理解与支持,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幼教事业的监督管理,切实发挥监管与扶持的职能,政府一方面要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为改善办园条件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供必要的基础性支持;另一方面要给改制幼儿园提供政策性援助,使幼儿教育在进行成本核算后能够顺利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这是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根本。

2.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幼教理念

正确的幼儿教育是以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幼儿教育要以幼儿为中心,要把幼儿当成真正意义上的人,切实贯彻“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入学准备理念,当前国际流行的入学准备教育包括五大领域:身体健康和动作技能、语言发展、认知和一般知识、情绪和社会性、学习方式。幼儿园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帮助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3.注重教师专业素质培养

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因此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

幼儿园应开展各种培训,帮助教师践行以下观念和行为:一是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幼儿健康的人格、培养幼儿非智力因素等;二是幼儿是用“行动”来思考,靠“感官”来学习的。教师要让幼儿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和尝试。要使教师能够真正关注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和主体性的发展,将教学目标与多方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教育行为上避免“小学化”现象。

4.统一课程设置,编撰标准教材

目前,学前班课程设置大多照搬小学,教材编写不规范。有的编撰出版者功利思想严重,只注重效益,对教材胡编乱印。有的幼儿园直接选用一年级课本,这种教材并不适用于学前教育阶段,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士统一编撰科学、适用的学前教育教材。

5.加强家长教育,摆正家长幼教观念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教育观念和需求的牵制,可以利用幼教专家讲座、大众传播媒体、家园合作等形式广泛宣传幼儿教育的科学理念,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幼教态度,从而使家长淡化对幼教的功利心态。

第三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

作者:

时间:2011/11/18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 小学化 对策

论文摘要: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包括教育目标小学化、课程设置小学化、教学过程小学化、行为规范小学化、教学评价小学化等。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应采取的对策如下:坚持培养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生活性,重视幼儿行为规范训练的自主性、快乐性,注重幼小衔接的适宜性,提高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实效性。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协作共育等。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目前,许多幼儿园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评价标准的研制,都表现出小学化的倾向,严重束缚了儿童的思维空间,阻碍了儿童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教育目标小学化

一些幼儿园无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无限制拔高幼儿教育的培养目标,导致保教功能发挥不够,轻保而重教,过分强调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不少幼儿园要求儿童识字,学习拼音、珠算、外语等,同时还给孩子布置了一定量的所谓的家庭作业,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后果。

2.课程设置小学化

一些幼儿园开设了小学一年级课程,内容包括拼音、汉字、计算、古诗等。还有一部分幼儿园开设了英语、珠心算等一些学科课程,仅保留很少的一部分时间开展舞蹈、绘画、游戏等活动。另外,大部分幼儿园还设置了一些兴趣班,强迫孩子参加,孩子们每天在幼儿园从早忙到晚,回到家中感到很疲劳。

3.教学过程小学化

近年来,幼儿园教学一般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式,如学习汉字的授课程序为:出示字卡或写在黑板上,由教师领幼儿认读;讲解字义,进行组词、造句训练;教师教给幼儿该汉字的书写顺序及格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开始反复进行书写练习,完全与小学生的汉字学习过程相同。而幼儿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获取知识的活动愈来愈少;强调纪律性,儿童的自主权被无情剥夺。教师所采取的上述教育方式和方法,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

4.行为规范小学化

不少幼儿园直接套用小学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儿童,要求孩子绝对服从教师,上课必须认真听讲,不允许插嘴、顶嘴与辩解,坐姿要端正,不能随便走动,回答问题必须举手,不能开小差,不准做小动作,课间不许奔跑跳跃,不许高声喊叫,等等。另外,为了维护课堂秩序,多数幼儿园所采用的批评惩罚措施也是带有小学化性质的。如一些教师往往对于“违纪者”采取罚站、严厉斥责、罚抄等处罚性措施,这些都是对小学生的行为要求,很明显把小学的行为规范搬到了幼儿园,这种做法是非常不科学的。

5.教学评价小学化

幼儿园教学评价注重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发展等内存,对幼儿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主动性以及情感需要重视不够。一部分幼儿园设置了名目繁多的特色课程,如双语教育、艺术教育、珠心算、识字训练等,对这些课程的评价构成了幼儿园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大多数幼儿园在对幼儿实施评价时,通常都选用小学的评价标准,采用整齐划一的方式。对于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的测试有着详细的评分标准,而对于音乐、美术、常识等的评定,流于形式且实效性较差。

二、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所呈现出来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是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也是不同的。发展心理学促进了学前教育的科学化,提高了学前教育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何使幼儿教育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是目前每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解决。

1.坚持培养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生活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在关注幼小衔接的同时,应确立能够体现全面性、启蒙性和生活性的幼儿教育目标,避免幼儿园教育出现“小学化”倾向。全面性是指幼儿园应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幼儿对知识的学习,更要关注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启蒙性是指幼儿教育应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幼儿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等方面获得初步发展。生活性是指应注重培养幼儿的探索发现能力,通过自主探究,使幼儿观察自己的生活,并在生活中有所发现,并积极地去探索。

2.加强课程设置的生活性

幼儿园教育课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把幼儿的需要作为出发点,选择那些有利于引导儿童从周围的生活世界中发现问题的内容。幼儿教育课程设置不仅应考虑学科知识内部的逻辑顺序,而且还应根据儿童的兴趣、需要及发展特点,选择生活化的课程内容,让幼儿从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幼儿园课程要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并形成五类活动,这五类活动分别是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语文活动。日常饮食、睡眠、早操、游戏、动植物的饲养培植等,都可以成为幼儿课程的内容。因此,在设置幼儿园教育课程时,应突破文本的局限,遵循孩子的生活逻辑,将幼儿生活世界转化为活动的主题,创造性地设置富有个性的课程。

3.注重教学过程的体验性、活动性、游戏性

在“玩”的过程中“学”。“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途径,幼儿园教学应更加注重幼儿的体验性、活动性、游戏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综合运用观察、操作、表述、游戏、小组讨论、户外活动等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调动儿童多种感官的参与,在活动中引起幼儿强烈的求知欲,让幼儿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从而形成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使儿童通过亲身经历、实际操作,促进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有效手段。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游戏可以使幼儿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教师应组织各种有利于促进幼儿能力发展的游戏活动,从而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目的。教师应组织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如阅读写字、数学发现、电脑游戏、角色游戏等活动。这些区域活动既能够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又能够防止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孩子们在学习基本的读、写、算知识的同时,又有充足的时间自由游戏。

4.重视幼儿行为规范训练的自主性、快乐性

幼儿行为规范训练应以幼儿自我管理为主。教师应启发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约束,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应采取愉快教育的方式,即寓教于娱乐游戏之中。在游戏中幼儿能形成愉快的情绪体验,因而游戏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方式。因此,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游戏活动形式,巧妙地渗透品德教育的内容,利用游戏中的榜样作用对幼儿进行引导和启发,在游戏中要求幼儿自主体验和感知,利用游戏的结果对教育效果进行巩固和强化,从而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对幼儿进行行为规范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以正面鼓励为主,反复强化幼儿的正确行为,鼓励、表扬要恰如其分。教师应利用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以身作则,准确将自己定位在幼儿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和引导者这一位置上。坚持这一理念,有利于真正落实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儿童获得充分的自我发展空间。幼儿园应努力创建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环境,充分考虑幼儿发展的需要,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5.注重幼小衔接的适宜性

幼儿园教育应坚持以促进儿童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幼小衔接的适宜性。教师应在生活准备等方面对幼儿进行指导。对大班幼儿在坚持性、时间感、自主性等方面加强引导,适度地提高要求,以增强幼儿对小学学习生活规律的适应性。引领幼儿参观小学校园,走进小学课堂,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产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大班后期,应适度设置一些学科化的课程,围绕提高幼儿自我认识能力、口语表述能力、自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往能力等展开,引导幼儿逐渐了解、熟悉并喜爱小学的学习生活。

6.提高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实效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采用自然的方法,通过平常观察所获得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重要依据”。由此可知,对于幼儿的评价,不能仅仅根据一两次成绩测试的结果来衡量,应更加关注对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主动性以及情感需要的评价。幼儿园教学评价必须以尊重幼儿为前提,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强调对儿童发展过程的评价。应改变以往以教师评价为主、幼儿、家长被动接受的做法,教师要以倾听者、合作者、支持者、欣赏者的身份,以平等民主的态度,耐心倾听家长、幼儿的心声,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从而提高幼儿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实效性。

7.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协作共育

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要积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幼儿园应向家长开放,定期举办讲座,成立家长委员会,邀请家长参加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使其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并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还可以组织家长沙龙,为家长解惑答疑。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家长的认识,使家长认识到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之处,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奠定基础。

实际上,幼儿园教育还应整合社会教育的力量,实现协作共育。国家及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应规范幼儿园的办学行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消除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认识,淡化考试竞争。幼儿园、家庭、社会应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基点,彻底铲除滋生“小学化”倾向的土壤。

第四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拔苗助长

009年,一部耗时3年、以北京一家名叫巴学园的幼儿园里的孩子为拍摄对象的电影《小人国》上映,展现了一种异于传统幼儿园的教学模式——还孩子以天然的状态。

在现实中,巴学园曾饱受争议,“童话毕竟要回归现实”、“我赞成这种教育理念,却不会把孩子送到这来”。

什么才是好的幼儿园教育?家长和幼教专家们都在思考。

别提前“消耗”孩子的兴趣和脑力

“两岁的孩子只用一周就能学会爬楼梯,为什么要让1岁的小孩学一个月做到呢?”在巴学园园长李跃儿眼里,传统幼儿园的教育有点儿拔苗助长。

李跃儿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教材内容需要根据孩子的心智成长来制定。五六岁孩子的心理和大脑发育都没有达到理解小学内容的程度,提前教授反而会提前“消耗”孩子的兴趣和脑力。“孩子就像一粒种子,它的成长是由自身机制决定的,懂得种子的成长规律,施以适当的帮助,种子就会茁壮成长。”她表示,这便是巴学园“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教育理念的内涵。

在巴学园,这种理念被称为“不唤醒”——不过早学习书本知识,不打断孩子们的任何工作,在6岁以前,让孩子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处于被保护的状态,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只是协助孩子。

“在巴学园,首先是呵护孩子的心灵和情感,然后才看他能做什么。”巴学园的老师岳静红告诉记者,如果让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承担过重的责任,一旦他承担不了,他就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一个总是自责的人将来生活得不会幸福,等他的内心框架建构好了,有些东西他们自然会承担。”

在《小人国》的导演张同道看来,幼儿园教育应该“从孩子身上找出他的兴趣所在,引导他发展出自我及人格,保持学习的兴趣”。

他表示,每个孩子出生后都是好学的,他的任何举动包括玩、探索、打架都是在学习。“孩子认知世界的方式不像成人一样,以书本为主,而是一种体验式学习,通过触觉、听觉、嗅觉去感知这个世界。”但让他感到遗憾的是,这种天然的好学能持续到高年级的极少,“因为他们的创造力和兴趣都被传统的教育方式给扼杀了”。

让孩子培养起主动人格

“主动人格的培养将会是教育的一场革命。”张同道告诉记者,现在的幼儿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都未能实现“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平等的个体对待”的状态。

在拍摄《小人国》之前,张同道考察了10多家幼儿园,发现这些幼儿园里的孩子大多处于被动状态,所有的空间、时间都被安排好了,没有选择的余地。他借用了“景别”这一电影专业术语来解释造成孩子处于被动状态的原因—“家长看孩子的景别太小了,只看到特写,没有看到中景,更别说是全景了。”张同道认为,家长看重眼前利益,不断追求“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目标,“其实他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在张同道看来,10多家幼儿园里缺乏主动人格的孩子像是被拿来填空的符号和棋子,摄像师拍不出孩子的自然状态。而在巴学园,孩子可以决定是否吃饭、是否上课、和谁交朋友,周围的人把孩子当做了一个可以平等对话的人。

在影片《小人国》里,4岁的辰辰对朋友坚持了一年的等待,巴学园并没有强行制止,而是尊重她的选择,在天冷的时候给她加衣,在她同意的情况下陪她一起,并努力让她建立与他人的友谊;两岁的锡坤把鞋、足球丢进垃圾桶测容量,把小方块撒了一地,老师没有责怪他,而是让他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容量和力量,并在玩完之后教他收拾好,让他学会遵守规则„„

“人生就是不断判断和选择的过程,经过这样的教育,他们在童年便学会了主动选择,这样的孩子以后内心是强大的。”张同道说,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孩子认多少字,算多少数,而在于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处理自我情绪的能力,并加强孩子对生活的理解和担当。

某幼儿师范学校的肖翠玲也持同样观点。20多年来一直从事培养幼教老师工作的她表示,幼儿园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不在于传授给孩子的知识有多少,而在于对孩子情感认知影响的深浅。教育的任务是让孩子了解身边未知的事物、培养优秀的品质,并建立对世界的初步认知。

“幼儿园的主人应该是孩子。大人国和小人国应该和谐地在一起,而和谐的前提就是尊重和理解。”张同道说。

让懂教育的人牵着不懂教育的人走

尽管支持巴学园的教育理念,但张同道也很无奈。如果小学、中学维持原样,幼儿园单方面做出改变,也无法实现很好的对接。在张同道看来,应试教育对孩子学习成长的危害很大,但要对其进行改革、实现教育的良性发展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肖翠玲则表示,中国教育的现状要改变,必须让懂教育的人牵着不懂教育的人走。肖翠玲所理解的“真正懂幼儿园教育的人”有3种:幼儿园老师、幼儿园的园长以及教育部门分管幼教的负责人。

在她培养的幼教老师中,有不少人向她反映,口头上的教育理念与现实往往存在偏差。有的幼儿园要求大班上计算课,并开放了家长日,让家长检查老师的教授水平;有一些教育培训机构来到幼儿师范学校,提出自己选拔幼师的几个要求„„拿了专业幼师资格的老师们很是无奈,“明明知道对孩子不好,还是得按要求做”;幼儿师范学校也很被动,为了增加学生进入幼师行业的竞争力,教学会相应作出调整。

而幼儿园园长做的也并不如想象中的好。很多幼儿园园长是真正懂教育的人,现在却被部分家长及现实因素牵着走。肖翠玲表示,很多幼儿园园长都是有过多年教龄的老师,他们对于教育的理解都很深刻,也真正明白孩子需要什么,应该如何去培养。但在现实面前,幼儿园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却被抛到了一边。

肖翠玲告诉记者,在国内,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都如同一根紧绷弦的箭,一到大学就感觉彻底解放了;而外国却恰恰相反,大学之前玩,大学期间努力学习。高考过后撕书发泄、考上大学后不再努力等现象都证明了教育的可悲。如果这种状态不改变,对中国教育的发展都不利。

“懂教育的人就像一根‘指挥棒’,还孩子一个自然成长的环境需要它指引好正确的方向。”肖翠玲说。

第五篇:浅析农村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及对策

浅析农村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及对策

一、农村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

农村幼儿园(含学前班,下同)小学化完全违背了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宗旨,其危害显而易见:一是扼杀了幼儿天性。幼儿园小学化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遏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极易使幼儿对后续学习失去兴趣、丧失信心。二是严重干扰了小学正常教学秩序。幼儿接受的小学知识往往参差不齐,会严重影响到小学正常教学进度。三是使幼儿养成不良习惯。部分幼儿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都存在着不规范现象,使部分幼儿养成了不良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这些习惯一旦养成,很难纠正。四是形成不良的教育风气。幼儿园小学化是“应试教育”错误理念的延伸,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幼儿园教育保育活动中必须予以避免和纠正。

二、农村幼儿园“小学化”问题的对策

规范农村幼儿园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保障在园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应当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园长积极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幼儿园常规管理和教学管理,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采用体现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规范办园行为。要提出明确、符合大纲要求及幼儿实际发展水平的教学目标。反对幼儿园小学化,在教学内容方面,应严格选择幼儿教师教学指导用书和幼儿学习材料,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密度合理,无科学性错误。教学设计新颖,有创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启发式教学,加强学法指导,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以游戏为主、趣味性要强。要做到语言准确、生动,声音清晰,普通话标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态亲切自然。教具学具设计合理,便于幼儿操作、示范、演示,讲解正确,操作规范,问题设计合理。努力达到幼儿活动学习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积极性高的教学效果。

2.幼儿园要遵循大多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定教育保育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在园作息时间。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那么在卫生健康、语言、社会品德、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就不能重此轻彼。凡是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教育目标所涉及的领域,就应当有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坚持以游戏为主,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锻炼幼儿的体魄,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与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不随意教授小学阶段的教育内容,不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

3.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良好条件,整治幼儿园教育保育环境。首先,幼儿园要树立科学的教育保育理念,从幼儿身心特点出发,创设区域活动空间,配备新奇的玩具、充足的游戏材料和引人入胜的幼儿读物,为幼儿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索提供机会和条件。其次,幼儿良好情感态度的养成仅靠幼儿园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的密切合作,相互协调,共同培养。要主动去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为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和谐的环境。

具体地说,幼儿园要做到安全无危害。在新建或者改建农村幼儿园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园舍的安全问题,坚决不能使用危旧房,包括围墙、厕所。地面要平整。还要注意控制噪声危害,在房屋建筑中使用隔音好的材料。树木具有很好的隔音效果,幼儿园栽培的花草树木要漂亮无毒、无危险,比如,夹竹桃、石蒜、紫茉莉、仙人掌、牵牛花之类就不宜在幼儿园种植。活动室、寝室要清洁卫生,有条件的话可以安装紫外线灯。卧具要干净,被褥要勤洗勤换,玩具教具也要经常清洗。碗筷、炊具保持干净,定期煮沸消毒。“四害”要勤除勤灭,坚持不懈。厕所要符合卫生要求,有墙有棚,粪便要做到无害化处理。垃圾要及时清理。电器、电线布置要合理,不得使用电热毯取暖,用完电器后要及时拔掉插销。天冷的时候也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楼梯、过道畅通,严禁在楼梯、过道上堆放杂物。室内外玩具都必须安全耐用。幼儿玩的时候,教师一定要看护好。

在幼儿个性心理品质培养方面,要特别加强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理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幼儿的很多心理问题是从幼儿时期形成的。比如,部分幼儿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由爷爷奶奶或者亲戚照顾,幼儿容易形成孤独、自卑的性格等等。教师的态度和教育方式,团结、和谐的同学关系,有助于形成幼儿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形成他们健康的人格。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就是把幼儿当成有思想、有个性的人,而不要把他们仅仅当成无知的孩子。幼儿的身体是相对脆弱的,幼儿的心理同样是脆弱的,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可能都会对幼儿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轻易地批评幼儿,不能过分地批评幼儿。要鼓励他们主动与人交往,大胆发言,敢于批评不良行为。积极参加班队组织的各种活动。要用幼儿能够接受的方式去教育,教给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知识。不能搞小学化的东西。关注个体差异,就要在教学内容上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特别要关注那些与众不同的幼儿。比如,留守幼儿、单亲家庭的孩子、弱智残疾孩子等。教师要经常跟外出务工的家长打电话,让他们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解决幼儿提出的问题。

4.创设名师工作室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学习、研讨、发展的平台。名师工作室可以为热爱幼儿音乐教育、乐于研究、期待专业成长的幼儿教师提供学习、研讨、发展的平台,在名师的带动下,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方式开展教师培训、课题研究、教学研讨等教育科研活动,使工作室成为优秀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优秀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基地和幼教音乐教学研究的基地。着力打造一支师德修养高尚、专业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强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努力实现两个转变:由教育教学“小学化”向“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转变;由“教师唱独角戏”向“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转变。

5.做好幼儿园与小学部双向衔接研究。农村中小学多为幼儿园、小学或幼儿园、小学、中学学段一贯的综合型学校。抓好幼小衔接的实验研究,对有效开发儿童智力有着重要现实意义。要成立“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课题组,研究“幼小衔接”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组织人员具体实施。要清醒地认识到幼儿园与小学的科学衔接,是为了让幼儿顺利过渡,愉快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使他们在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理能力、知识技能、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得到和谐、整体的发展。

6.严禁小学提前招收不足入学年龄的幼儿接受义务教育。幼儿园教育本来就是寓教于乐,让幼儿在游戏、玩耍中获得知识,但是一些农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加上教育观念落后,经常要求幼儿园增加小学教育的内容,甚至要求不足入学年龄的幼儿接受义务教育,进入小学随班就读,对此要及时与家长沟通,纠正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自觉抵制应试教育和社会上一些不良宣传的影响。总之,要通过科学教育保育,积极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良好环境,保证在园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责编 田彩霞)

下载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弊端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弊端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官商的弊端及对策

    官商的弊端和应对措施 早在二十多年前,“党政机关,包括各级党委机关和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以及隶属这些机关编制的事业单位,一律不准经商办企业”的规......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 近日,一个中班的家长问我:“我的孩子很聪明,可现在到了中班了,还不会加减法,不会写字,有的孩子在其他幼儿园,100以内的加减法都会了,你们幼儿园整天教孩子......

    论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克服

    论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及克服 [摘要]在当前的幼儿园素质教育研究中,应该注意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所谓“小学化倾向”是指一些幼儿园为了适应部分家长的错误......

    农村教育环境的弊端及对策

    农村教育环境的弊端及对策 农村教育环境的弊端及对策2007-12-12 17:34:02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农村教育环境的弊端及对策农村教育环境的弊端及对策(2)**中学是**区的重点贫困......

    农村教育环境的弊端及对策

    **中学是**区的重点贫困乡中学,在校人数xx人,独生子女有xx人,约占总数的35%,学生中父母在外打工的有631人,约占总数的72,也就是有接近3/4的学生没有得到良好的亲子教育,而长期处在一......

    浅谈信访的弊端及对策

    浅谈信访的弊端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经济社会中的交往日益频繁,由此产生的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民事纠纷、行政纠纷呈上升趋势。......

    浅谈信访的弊端及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经济社会中的交往日益频繁,由此产生的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民事纠纷、刑事纠纷、行政纠纷也呈上升趋势。在处理和......

    教育论文—农村小学品生(品社)教学现状弊端及对策

    农村小学品生(品社)教学现状弊端及对策—朱仓乡小学德育教学状况自省 人才培养德育为首,品生(品社)是小学生的必修课,它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品德认识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