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技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指南

时间:2019-05-15 01:10: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安全技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指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安全技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指南》。

第一篇:信息安全技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指南

信息安全技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指南

前 言 引 言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指南 1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实施原则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安全保障总体架构 5.1 实施目标 5.2 实施过程 5.3 应用分类 5.4 总体架构 6 安全系统组成

6.1 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平台的系统结构 6.2 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平台的系统配置 6.3 系统分级防护措施 6.4 信息分类保护措施 7 安全技术要求

7.1 网络互联、接入控制与边界防护 7.2 分域子网安全 7.3 桌面安全防护 7.4 安全管理技术要求 7.5 安全服务 7.6 应用安全 8 安全管理要求 8.1 安全策略 8.2 组织安全 8.3 人员安全 8.4 物理和环境安全 8.5 设备安全 8.6 数据安全 9 安全评估要求 9.1 评估项目 9.2 评估流程 9.3 物理安全评估 9.4 现场技术实施评估 9.5 现场管理实施评估 9.6 技术测试 9.7 系统整改 10 信息安全工程实施

10.1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护实施过程 10.2 需求分析阶段 10.3 方案设计阶段 10.4 系统实施与集成阶段 10.5 系统试运行与完善阶段 10.6 系统安全评估 10.7 系统正式运行阶段 参考文献

前 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技术学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性元、杜学绘、王超、钱雁斌、张东巍、胡啸。

引 言

互联网是我国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和战略资源,积极利用互联网进行电子政务建设,既能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又能提高效率、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旨在对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进行规范和指导,提高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指导我国基于互联网地市级(含地市级以下)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建设。

把政府的政务办公和公共服务建在互联网上,在我国是一种崭新的尝试。利用开放的互联网开展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着信息泄密、身份假冒、病毒和黑客攻击等安全威胁,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安全。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指南的制订,将对地市级(含地市级以下)政府单位开展经济安全的非涉及国家秘密的电子政务建设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指南 1 范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描述了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保障框架、系统组成、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评估、信息安全管理、安全接口和信息安全保护实施过程。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地市级(含地市级以下)政府单位开展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建设。可用于指导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管理者、信息安全产品的提供者、信息安全的工程技术人员等进行信息安全管理和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条款。凡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都不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凡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

GB/T 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 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 50174-19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3.1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E-Government based on Internet)

依托互联网,将对内的政务办公、对外的公共服务和政府间的信息共享集成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下的电子政务应用。3.2

政务办公安全(securite government affair)

面向政务人员与政务办公相关的安全政务业务处理。政务业务包括部门间的公文流转、公文交换、公文处理、办公管理,部门内部的项目管理、项目审批、群众来信的处理与回复等。3.3

可信公共服务(trusted government service)在保证政务信息可信可靠的前提下面向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如政策法规咨询、新闻发布、民意调查等。3.4

信息的安全共享(securite information share)信息的安全共享是指政府部门之间安全的数据交换和使用。如工商与税务部门间的信息安全交换等。

安全移动办公(securite mobile affair)在远程移动环境下实现安全的政务办公或主动式公共服务。3.5

敏感数据处理区(susceptivity data handle area)仅向政务办公人员开放的政务办公系统或数据的存储区域。3.6

公开数据处理区(publicity data handle area)向公众开放的公共服务系统或数据的存储区域。3.7

安全管理区(securite manage area)仅向系统安全管理员开放的安全管理系统或数据的存储区域。3.8

安全服务区(securite service area)为用户提供安全服务的系统或数据的存储区域。3.9

网络互联与接入控制(network connect and control)通过安全技术实现政务网络安全互联,对政务重点区域进行基于策略的接入控制与边界防护。3.10

桌面安全防护(desktop security Defend)对政务终端提供网络防护、病毒防护、存储安全、邮件安全等一体化的终端安全保护,保护网上政务办公终端的安全。3.11

分域防控(defend and control of difference area)通过制定安全策略,实施用户接入控制和信息交换与访问控制,保证信息的安全隔离和安全交换。3.12

分类防护(defend of difference level)根据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的实际情况,将信息分为完全公开、内部公享和内部受控三类,并根据不同类别的信息采取不同的安全措施。实施原则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建设的实施原则如下: 1)涉密信息不上网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不得传输或处理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2)综合防范,适度安全

在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来自互联网的各种威胁,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进行综合防范。同时,以应用为主导,充分分析应用系统的功能,在有效保证应用的前提下,安全保密建设经济适用、适度安全、易于使用、易于实施。

3)分域防控、分类防护

贯彻等级保护思想,针对不同的安全域采用不同的安全防护策略,通过制定安全策略,实施分区边界防护和区间访问控制,保证信息的安全隔离和安全交换。4)谁主管谁负责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部门网络的内部安全问题应根据本单位的安全需求和实际情况,依据国家相关政策自行开展信息安全建设。5)开放环境网络安全与开放服务的协调统一

全面依托互联网建设电子政务系统,不同于政务专网加互联网的方式,不同于基于互联网的单项政务应用,既要有效保障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安全,又要解决对公众的开放服务,使安全和开放在互联网环境下达到有机的协调统一。6)安全保密一体化

在电子政务安全保密建设中,无论是技术的采用、还是设备的选配,必须坚持安全保密一体化的原则,这样建设的系统才最为有效、最为经济。5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安全保障总体架构 5.1 实施目标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既包括面向政府工作人员的政务办公应用,又包括面向公众的公共服务应用,同时实现政府各部门间的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通过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安全建设,构建安全政务网络平台、安全政务办公平台、可信公共服务平台、安全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平台,保障电子政务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根据信息系统的重要程度,进行分域防控和信息分类防护,对重要的信息系统、重点区域进行重点安全保障,根据系统面临的实际安全威胁,采用适当的安全保障措施,提高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的整体效能。5.2 实施过程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护实施过程可被划分为6个阶段,即: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系统实施与集成、系统试运行与完善、系统安全评估、正式运行。5.2.1 需求分析阶段

信息系统的需求方应根据市场要求,结合自身的应用目标、需求程度以及建设规划的具体要求,以市场发展总体规划为主要依据,编制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的中长期规划。

5.2.2 方案设计阶段

应针对安全需求设计安全防护解决方案,建立信息系统安全机制,设计方案应能根据网络现状提供直接的解决方案,应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应是管理制度和网络解决方案的结合。5.2.3 系统实施与集成阶段 根据设计方案对信息系统进行工程建设实施和系统开发。5.2.4 系统试运行与完善阶段

局部范围内进行系统试运行,建立开发文档,并进行系统完善。5.2.5 系统安全评估

制定系统安全评估方案,进行安全自评估或聘请专业机构进行安全评估。5.2.6 系统正式运行阶段

完成系统验收,系统正式运行,并根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对系统安全不断加强与改进。5.3 应用分类 5.3.1 信息分类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中信息分为完全公开、内部共享和内部受控三类: 1)完全公开信息

完全公开信息是指在互联网上可以完全公开的信息。2)内部共享信息

内部共享信息是指对政务人员公开的信息。3)内部受控信息

内部受控信息是指对政务人员实行受控访问的信息。5.3.2 系统分类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的政务应用包括政务办公、公共服务、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1)政务办公

政务办公主要面向政府部门实现政府部门内部的业务处理。如政府部门间的公文流转、公文交换、公文处理、办公管理、项目管理、项目审批、群众来信的处理与回复等。这类应用处理的信息大部分不宜对外公开,属于敏感信息,安全的重点主要包括对政务人员的身份认证、政务资源的授权访问和信息安全传输等方面。2)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平台主要面向社会向公众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查询、政务数据上报等公众服务。公众服务的对象比较广泛,可以是企业管理人员、普通群众,也可以面向三农提供农村公众服务信息。这类应用处理的前台信息一般不涉及工作秘密,可以对外开放,但它涉及政府在公众的服务形象,要保证该类应用的可靠性、可用性,同时,应保证应用中发布信息的真实与可信,安全防护的重点应放在系统的可靠性、信息的可信性等方面。3)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

主要指部门间的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如工商企业信息面向税务的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工商企业信用信息面向全市其它部门的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等。安全的重点包括信息在交流中的传输安全和系统间的访问控制等方面。5.4 总体架构 5.4.1 系统组成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包括安全政务网络平台、安全政务办公平台、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可信公共服务平台和安全支撑平台等,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组成。互联网是构建电子政务网络的基础设施。安全政务网络平台是依托互联网,由VPN设备将各接入单位安全互联起来的电子政务网络;安全支撑平台为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系统提供安全互联、接入控制、统一身份认证、授权管理、恶意代码防范、入侵检测、安全审计、桌面安全防护等安全支撑;电子政务应用既是安全保障平台的保护对象,又是基于互联网实施电子政务的主体,它包括公开信息、内部共享信息、内部受控信息等,这三类信息运行于电子政务办公平台、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和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平台之上;电子政务管理制度体系是电子政务长期有效运行的保证。1)安全政务网络平台

电子政务网络建设,依托互联网构造低成本的电子政务网络。通过采用商用密码技术和VPN技术,合理配置具有防火墙功能的、不同档次的VPN安全网关和VPN客户端,实现各部门的网络安全互联互通,可以建成低成本、覆盖到乡镇、可扩展的电子政务网络。

同时,因为互联网接入的经济性和便捷性,安全政务网络平台既可保证电子政务办公信息的传输安全,又可保障移动办公用户的接入安全,打破地域和时间的局限,基于互联网进行随时随地的安全移动办公。2)安全电子政务应用

在安全支撑平台的作用下,基于安全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可以打造安全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可信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安全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安全移动办公。3)安全支撑平台

安全支撑平台由安全系统组成,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的安全保障。5.4.2 网络结构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网络结构包括公共通信网络(互联网)、行政区园区网、市属委办局园区网、上联接口和互联网各类终端用户等。行政园区网又包括中心机房电子政务核心区域和行政办公域两部分。中心机房电子政务核心区域是电子政务保护的重点,根据所存储的应用系统和数据的类型,又划分为敏感数据处理区、公开数据处理区、安全管理区和安全服务区四个安全域。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网络结如图2。

图2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网络结构

图2下半部分是某市行政区园区网,中心机房部分是电子政务系统的重点区域,一般电子政务系统部署于此,也是全市政务数据的存放地;上半部分是与中心区域互联的单位,包括移动办公用户、市属委办局和其他基层政府单位(如乡镇与街道办事处)。通过合理部署VPN产品,全市各部门实现基于互联网的安全互联,形成全市互动的政务网络平台,实现政务公办与公众服务的相统一。有些政务部门有自已独立的业务系统,运行于单位内部的独立网络环境,不与其它网络联接。它的安全防护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主管部门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6 安全系统组成

6.1 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平台的系统结构

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平台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的安全保障。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平台依托电子政务安全基础设施颁发的数字证书,通过分级安全服务和分域安全管理,实现基于安全域的安全互联、接入控制与边界防护,提供分域子网安全、桌面安全防护手段,保证电子政务应用安全,最终形成安全开放统一、分级分域防护的安全体系。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平台的系统结构如图3。图3 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平台系统结构 6.1.1 电子政务安全基础设施防护技术

电子政务安全基础设施面向政务办公人员颁发数字证书,部分人员可根据需要使用一次性口令认证方式。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中采用的主要安全技术为PKI技术,要求能够保证系统的互联互通和将来的功能扩展。6.1.2 安全互联与接入控制和边界防护技术

安全互联与接入控制、边界防护为分域子网提供安全互联和接入数据集中处理区的访问控制,为行政区和各分域子网提供网络边界防护,为移动行政办公用户提供安全接入控制。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中采用的主要安全技术包括VPN技术、防火墙技术等。

6.1.3 分域子网安全防护技术

分域子网安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委办局自行根据安全需要为分域子网提供网络安全保障。对于重要区域的安全防护采用的主要安全技术包括入侵检测技术、防病毒技术、漏洞扫描技术、安全审计技术、网页防篡改技术等。6.1.4 桌面安全防护技术

桌面安全防护为互联网上的行政办公终端提供病毒防护、基于个人主机的访问控制、传输安全和存储安全、电子邮件安全等综合安全防护平台。其采用的主要安全技术包括登录认证、主机访问控制、电子邮件安全、安全存储等技术。6.1.5 应用安全防护技术

应用安全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信息分级分域存储、等级化的访问控制等安全保障,确保电子政务应用的安全。其采用的主要安全技术主要包括统一身份认证技术、授权管理与访问控制技术、基于工作流的访问控制技术、网页防篡改技术等。6.1.6 安全管理防护技术

安全管理为安全设备和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提供分域安全管理、授权管理、安全审计等管理手段。安全采用的主要安全技术包括审计管理技术、应急响应保障技术、授权管理技术和VPN安全管理技术等。6.1.7 安全服务技术

安全服务为各类用户提供分级认证、病毒库下载更新等在线服务。采用的主要安全技术包括统一身份认证技术等。6.2 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平台的系统配置

安全支撑平台涉及网络安全和应用安全两部分。有些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的必选配置,有些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的可选配置。6.2.1 VPN系统 1)安全功能

VPN系统由VPN网关、VPN客户端和VPN管理系统组成,其中,中心机房的VPN网关应带有防火墙功能,共同完成域间安全互联、移动安全接入、用户接入控制、分域防控与网络边界安全等功能。2)配置要求

VPN系统实现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安全互联和分域防控,用于构建电子政务安全网络平台,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的必选配置。6.2.2 统一身份认证与授权管理系统 1)安全功能

统一身份认证与授权管理系统完成用户统一身份认证、授权管理等功能。授权与访问控制建立在身份认证基础之上,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安全,为政务办公、公共服务、数据库等安全应用提供认证、授权与访问控制等必需的支撑性安全服务。通过授权管理实现对网络与信息资源使用者权限的控制,达到对资源安全访问的目的。2)配置要求

统一身份认证与授权管理系统用于保证政务办公的访问权限控制和公共服务的真实与可信,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的必选配置。6.2.3 恶意代码防范系统 1)安全功能

恶意代码防范系统完成发现病毒入侵、阻止病毒传播和破坏,恢复受影响的计算机系统和数据等功能。在局域网的所有主机上安装和运行防病毒系统,对各种主机操作系统,进行病毒扫描和清除,防范病毒在网络上的扩散。2)配置要求

恶意代码防范系统用于检测和防范病毒在电子政务网络上的传播,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的必选配置。6.2.4 网页防篡改系统 1)安全功能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中大多数应用是以WEB网页方式存在,网页防篡改系统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提供网站立即恢复的手段和功能。2)配置要求 网页防篡改系统用于阻断来自互联网对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破坏,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的必选配置。6.2.5 安全审计系统 1)安全功能

网络审计系统包括网络审计监控、重要服务器审计、数据库审计、介质审计、主机审计等,对网络连接、系统日志、文件操作、系统流量、WEB访问等进行记录与监控,有利于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安全事件的事后追踪审计。2)配置要求

网络审计系统一般部署于电子政务中心区域,对网络事件进行记录,便于事后追踪,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的必选配置。6.2.6 桌面安全防护系统 1)安全功能

桌面安全防护系统提供网络防护、病毒防护、存储安全、邮件安全等一体化的终端安全保护,保护网上政务办公终端的安全。将桌面安全防护系统分为基本桌面安全防护和增强桌面安全防护两类。2)配置要求

基本桌面安全防护完成个人终端的访问控制和终端病毒防护等功能,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的必选配置。

增强桌面安全防护在基本桌面安全防护的基础上,增加了存储安全和电子邮件安全功能,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的可选配置。6.2.7 入侵检测系统 1)安全功能

入侵检测系统能够及时识别并阻止外部入侵者或内部用户对网络系统的非授权使用、误用和滥用,对网络入侵事件实施主动防御。2)配置要求

通过在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上部署入侵检测系统,可提供对常见入侵事件、黑客程序、网络病毒的在线实时检测和告警功能,能够防止恶意入侵事件的发生。入侵检测系统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的可选配置。6.2.8 漏洞扫描系统 1)安全功能

漏洞扫描系统提供网络系统进行风险预测、风险量化、风险趋势分析等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使用户了解网络的安全配置和运行的应用服务,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并客观评估网络风险等级。2)配置要求

漏洞扫描系统能够发现所维护的服务器的各种端口的分配、提供的服务、服务软件版本和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并为用户提供网络系统弱点/漏洞/隐患情况报告和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实现网络系统统一的安全策略,确保网络系统安全有效地运行。漏洞扫描系统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的可选配置。6.2.9 应急响应与灾难恢复系统 1)安全功能

应急响应与灾难恢复系统提供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所做的准备以及在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应急响应的对象是指与电子政务中存储、传输、处理的数据相关的安全事件,事件的主体可能来自自然界、系统自身故障、组织内部或外部的人、计算机病毒或蠕虫等。2)配置要求

应急响应与灾难恢复系统可以实现对网络安全运行情况的全方位监测,提高信息安全事件异常发现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的可选配置。6.3 系统分级防护措施

不同系统有不同的保护等级,其访问控制安全策略也不尽相同,如何对不同等级的系统和信息进行安全防护,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着重解决的难点。为此必须首先定义安全域,设计系统分域防控防护保护框架,并将其贯穿于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技术要求之中。6.3.1 安全域划分

划分安全域的目标是针对不同的安全域采用不同的安全防护策略,既保证信息的安全访问,又兼顾信息的开放性。按照应用系统等级、数据流相似程度、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可共用程度、安全需求相似程度,并且从方便实施的角度,将整个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分为敏感数据处理区和公开数据处理区。根据安全系统所提供的功能不同,将安全系统所在的区域划分为安全管理区和安全服务区。安全域的划分有利于对电子政务系统实施分区安全防护,即分域防控。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安全域划分。1)敏感数据处理区

敏感数据处理区用来承载处理敏感信息的电子政务系统(可以是子系统)和数据。政府内部和部门之间的业务处理是在敏感数据处理区进行,如政务办公系统、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中的项目审批子系统等。根据安全策略只有VPN用户才能对敏感数据处理区进行安全访问。2)公开数据处理区

公开数据处理区用来承载处理公开信息的电子政务系统(可以是子系统)和数据。对公众和企业开放的服务处理在公开数据处理区进行,可以是面向三农的农业信息,也可以是政策发布、政府网站或便民服务等,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中的项目上报子系统位于公开数据处理区。根据电子政务安全策略对公开数据处理区的访问只需采用基本的身份认证等安全措施保证信息的真实和可靠即可。3)安全管理区

安全管理区面向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管理员,承载VPN安全管理、统一授权管理、审计管理和应急响应等安全系统。为全网的电子政务系统提供统一的资源管理、权限管理、策略管理、审计管理和安全可视化管理等内容,根据安全策略,限定只有系统管理员才可以进入安全管理区进行安全操作。4)安全服务区

安全服务区为所有的电子政务系统用户,提供网络防病毒库的升级服务、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等。根据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策略,所有享有安全服务的用户能访问可达。

6.3.2 分域防控

安全域的划分是分域防控的前提。分域防控的目标是通过制定安全策略,实施用户接入控制和信息交换与访问控制,保证信息的安全隔离和安全交换。6.3.2.1 用户接入控制

电子政务核心区域部署的防火墙对内部四个安全域的访问行为进行基于策略的访问控制,实现用户接入控制。用户接入控制策略如下:

1)公开数据处理区允许所有用户访问,且只开放满足应用系统需要的服务端口。2)安全服务区和敏感数据处理区允许行政区外的办公用户、行政区内的办公用户和安全管理员访问。

3)安全管理区只允许安全管理员访问。6.3.2.2 信息交换与访问控制

电子政务应用的业务数据除了在安全域内部流转之外,也存在不同安全域之间的数据交换。如政务办公系统需要将政策法规信息发布到公开数据处理区,“12345”便民服务热线系统需要从公开数据处理区取得互联网上的投诉信息。

敏感区和公开区之间的数据交换均要通过专用交换进程实现,专用交换进程之间只有经过安全握手认证才能进行数据交换,他们之间的数据交换受安全协议的保护。这种数据交换方式能防止木马攻击造成的信息泄漏。图6给出了不同安全域数据安全交换示意图。

图6 不同安全域数据安全交换示意图 6.4 信息分类保护措施

系统的安全等级高低和防护措施主要是面向它所处理的信息,根据不同类别的信息采取不同的安全措施。6.4.1.1 公开信息

公开信息主要存放在公开数据处理区,用户无须身份认证、加密传输等措施就可以访问。

6.4.1.2 内部共享信息

内部共享信息存放在敏感数据处理区,用户使用商用密码进行传输加密,通过安全互联方式或移动安全接入方式,经过网络接入控制进入敏感数据处理区,采用口令或数字证书进行身份认证后,实现对内部共享信息的访问。6.4.1.3 内部受控信息 内部受控信息存放在敏感数据处理区,用户使用与内部共享信息相同的安全处理方式进入敏感数据处理区,但必须采用数字证书认证方式进行身份认证,同时增加应用层的授权与访问控制措施,实现受控访问。7 安全技术要求

7.1 网络互联、接入控制与边界防护 7.1.1 安全目标

用于网络安全互联、接入控制与边界防护的安全技术主要包括VPN和防火墙技术。综合利用安全隧道、认证、访问权限控制、分域防控等安全机制,实现基于互联网的政务网络互联安全、移动办公安全、重点区域的边界防护安全。7.1.2 VPN部署方法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中VPN的部署分为三种:不同单位的逻辑互联、同一单位不同物理位置的逻辑互联,移动安全办公逻辑互联。7.1.2.1 不同单位的逻辑互联

各单位局域网出口处各自部署VPN,不同单位的逻辑互联如图8,通过VPN在Internet上建立安全通道,实现不同单位的逻辑互联。7.1.2.2 同一单位不同物理位置的逻辑互联

规模较大的局域网部署VPN,规模较小的办事处等机构部属VPN客户端。7.1.2.3 移动安全办公逻辑互联

移动安全办公用户安装VPN客户端,与VPN建立安全隧道,实现移动安全办公逻辑互联。7.1.3 VPN网关 7.1.3.1 功能

带有防火墙功能的VPN网关,具有信息透明防护和子网间安全隧道建立功能,支持双向DNS。

7.1.3.2 用户接入控制

用户接入控制的目标是通过制定安全策略,实施基于用户的接入控制,保证不同的用户接入正确区域。中心VPN负责对电子政务核心区域的用户接入访问控制。接入控制策略如下:

1)普通互联网用户只允许接入公开数据处理区;

2)中心区以外受VPN和VPN客户端保护的分散委办局、县区集中接入区、乡镇、行政村的政务办公用户允许接入敏感数据处理区、安全服务区和公开数据处理区; 3)安全管理员允许接入安全管理区。

4)非授权用户不能接入电子政务中心区域内部办公用户所组成的内部办公区域。7.1.3.3 网络适应性 网络适应性要求如下:

1)支持与网络的NAT设备兼容,支持网桥模式/网关模式,支持一对多通信加密能力; 2)处理速率能够满足电子政务系统应用需求,不产生累加时延,不造成数据丢失、应用系统处理速度和网络传输能力的明显下降。7.1.3.4 管理

同时支持远程集中式管理和本地安全管理。具体要求包括:

1)支持远程可视化集中管理,构建安全管理、密钥管理、审计管理三个中心,监视VPN的运行状态;

2)支持用户在远程对当地安全设备进行管理,与远程集中式管理相结合,互为补充;

3)支持本地安全管理。7.1.3.5 可靠性

具有较强的稳定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具体要求包括: 1)产品设计中充分考虑软硬件的可靠性设计,支持双机热备份功能; 2)故障检测与故障定位功能完善,安全设备结构设计方便维护; 3)支持VPN 系统的扩容、结构变化与多级管理。7.1.3.6 密码配置

VPN所使用的加密算法和验证算法应符合国家密码管理的有关规定。7.1.3.7 审计

支持审计跟踪功能,实时记录通信中的关键操作和系统运行的异常状态,支持审计自动转储,支持在线审计。7.1.3.8 认证

支持基于数字证书的设备认证和用户认证。7.1.3.9 自身防护

自身具有入侵检测与攻击防护能力。7.1.4 VPN客户端 7.1.4.1 适应性

支持LAN、ADSL、WLAN、PSTN、CDMA、GPRS等多种互联网接入方式。7.1.4.2 实体鉴别

客户端接入基于数字证书和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实施认证。7.1.4.3 性能

安全隧道的处理速率能够满足应用系统要求。7.1.4.4 应用支持

支持移动办公网络所使用的协议,如ftp、HTTP、DNS、SMTP、POP3、组播协议等。

7.1.4.5 密码配置

VPN客户端所使用的加密算法和验证算法应符合国家密码管理的有关规定。7.1.5 防火墙部署

防火墙部署于中心机房出口处,外部端口连接中心区域的核心交换机,四个内部端口分别连接公开数据处理区、安全服务区、敏感数据处理区和安全管理区,便于实施用户接入控制和信息交换与访问控制,保证信息的安全隔离和安全交换。7.1.6 防火墙分域防控技术

7.1.6.1 基于状态检测的包过滤功能 基于状态检测的包过滤功能包括:

1)安全策略使用最小安全原则,即除非明确允许,否则就禁止。

2)防火墙应支持用户自定义的安全策略,安全策略可以是MAC地址、IP地址、端口、协议类型和时间的部分或全部组合。7.1.6.2 NAT功能

防火墙应具备双向NAT功能,隐藏内部网络拓扑结构,完成防火墙内外的双向地址转换。具体功能要求包括:

1)支持“多对多”的动态SNAT技术,保证内部网络主机正常访问外部网络时,其源IP地址被转换;

2)支持“多对多”的动态DNAT技术,确保外部网络主机能够通过访问映射地址实现对内网服务器的访问。7.1.6.3 流量统计与控制功能 具体功能要求包括:

1)支持通过IP地址、网络服务、时间和协议类型等参数或它们的组合进行流量统计;

2)支持基于IP和用户的流量控制;

3)支持实时或者以报表形式输出流量统计结果。7.1.6.4 安全审计功能

具有全面、细致的日志记录及良好的日志分析能力,记录的事件类型至少包括: 1)被防火墙策略允许的从外部网络访问内部网络、DMZ和防火墙自身的访问请求;

2)被防火墙策略允许的从内部网络和DMZ访问外部网络服务的访问请求; 3)从内部网络、外部网络和DMZ发起的试图穿越或到达防火墙的违反安全策略的访问请求;

4)试图登录防火墙管理端口和管理身份鉴别请求。

5)每次重新启动,包括防火墙系统自身的启动和安全策略重新启动; 6)所有对防火墙系统时钟的手动修改操作。7.1.6.5 应用代理功能

具备应用代理功能,隔离内外网络为HTTP、FTP、SMTP、POP3、TELNET等服务提供透明代理。7.1.6.6 可靠性

具备双机热备份功能,保证软硬件系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靠性。7.1.6.7 自身防护 具有自身保护能力,能防范常见的各种网络攻击。7.1.6.8 与其他安全产品协同联动 具体要求包括:

1)具有按照一定的安全协议与其它安全产品协同联动的能力,支持手工与自动方式来配置联动策略;

2)防火墙在协同联动前必须对与其联动的安全产品进行强身份认证。7.1.6.9 分域防控 1)用户接入控制

电子政务中心机房部署的防火墙对外部用户对四个安全域的访问行为进行基于策略的访问控制,实现用户接入控制。用户接入控制策略如下:

(1)公开数据处理区允许所有用户访问,且只开放满足应用系统需要的服务端口;

(2)安全服务区和敏感数据处理区允许行政区外的办公用户、行政区内的办公用户和安全管理员访问;

(3)安全管理区只允许安全管理员访问;

(4)不允许安全管理区、敏感数据处理区、安全服务区和公开数据处理区访问互联网。

2)信息交换与访问控制

公开数据处理区、安全服务区、敏感数据处理区和安全管理区的系统之间存在着数据交换,区间安全交换就是在保证正常的数据交换同时,还要防止恶意攻击者利用其可以直接访问的安全域对其他重要安全域发起间接攻击。信息交换与访问控制策略包括:

(1)区间安全交换应允许安全域之间正常的数据交换,主要包括:

l 允许安全管理区对敏感数据处理区、公开数据处理区和安全服务区进行配置和管理;

l 允许安全服务区向敏感数据处理区、公开数据处理区提供安全服务; l 允许敏感数据处理区向公开数据处理区发布信息。

(2)接入控制和边界访问控制防止了互联网用户对重要安全域的直接攻击,由于普通互联网用户可以直接访问公开数据处理区和安全服务区,因此还要防止间接攻击。主要包括:

l 禁止公开数据处理区访问安全管理区和敏感数据处理区; l 禁止安全服务区访问安全管理区和敏感数据处理区; l 禁止敏感数据处理区访问安全管理区。(3)支持安全数据交换

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进行违反上述安全策略的操作,如敏感数据处理区的政务办公系统与安全管理区的统一授权管理系统的数据同步。信息交换与访问控制应该支持针对特定端口、特定协议的访问控制。7.2 分域子网安全 7.2.1 安全目标

分域子网安全主要关注中心机房电子政务核心区域的安全防护,其他市属委办局园区网的安全遵循“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由各单位自行防护。中心机房电子政务核心区域中四个安全域的安全防护需求不同,因此分域子网安全提出了各安全域的防护重点,并对安全设备提出了功能要求。7.2.2 安全功能

中心机房电子政务核心区域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的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核心区域,也是分域子网安全防护的重点。对中心机房电子政务核心区域的安全防护主要包括网络入侵检测、网络安全审计、网页防窜改和网络防病毒等,分域子网安全系统组成。

网络入侵检测对重点区域的网络事件进行检测,以及网络入侵事件的检测和响应;网络审计对网络日志进行记录,供事后进行分析,以便进行责任认定与事件跟踪;网络防病毒部署网络防病毒系统,阻止病毒在全网内扩散;网页防篡改实时监控政府门户网站等对外服务网站,一旦网站遭到攻击或篡改可以进行快速地恢复。7.2.3 网络入侵检测

7.2.3.1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部署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应部署于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数据交汇处,以便对各安全域的网络数据进行采集和检测,重点是敏感数据处理区、安全管理区等电子政务核心区域。

7.2.3.2 数据探测功能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应具有实时获取受保护网段内的数据包的能力。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至少应监视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常用IP、TCP、UDP、HTTP、FTP、TFTP、POP3、DNS的协议事件。7.2.3.3 监测功能 监测功能包括:

1)行为检测。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至少应对端口扫描、强力攻击、木马后门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IP碎片攻击、网络蠕虫攻击等攻击行为进行监控;具有发现IP碎片重组,TCP流重组等躲避或欺骗检测行为的能力;应具有对高频度发生的相同安全事件进行合并告警,并能够避免告警风暴。2)流量检测。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应监视整个网络或者某一特定协议、地址、端口的报文流量和字节流量。7.2.3.4 响应与结果处理功能 响应与结果处理功能包括:

1)当系统检测到入侵时,应自动采取屏幕实时提示、E-mail告警、声音告警等方式发出安全警告;具有与防火墙进行联动的能力,可按照设定的联动策略自动调整防火墙配置;

2)系统应记录并保存事件发生时间、源地址、目的地址、危害等级、事件详细描述等检测结果,可生成详尽的检测结果报告以及解决方案建议。7.2.3.5 性能 性能要求包括:

1)自身安全性要求。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应采取隐藏探测器IP地址等措施使自身在网络上不可见,以降低被攻击的可能性;系统应仅限于指定的授权角色访问事件数据,禁止其它用户对事件数据的操作;系统在启动和正常工作时,应周期性地、或者按照授权管理员的要求执行自检,以验证产品自身执行的正确性;应能为系统操作事件产生审计数据。

2)产品应将误报率和漏报率控制在应用许可的范围,不能对正常使用产品产生较大影响;系统应支持对各种速率和各种主流交换设备的端口镜像。7.2.4 网络安全审计

7.2.4.1 网络安全审计系统部署

网络安全审计系统应部署于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数据交汇处,以便对各安全域的网络数据进行采集,数据采集的重点是敏感数据处理区、安全管理区等电子政务核心区域。

7.2.4.2 数据采集与分析 数据采集与分析要求包括:

1)应对重点区域的网络通信事件进行采集,记录事件的时间、主体、客体、类型、级别、结果等事件基本信息;应在实际的系统环境和网络带宽下及时的进行审计数据生成;

2)产品应对审计事件的发生总数、单个审计事件累计发生次数或单个审计事件发生频率进行数值统计,并对不规则或和网络通信连接数剧增等异常事件和行为进行分析处理,可预设异常发生阈值。必要时应提供审计分析接口,由用户选择不同的审计分析模块以增强自身的审计分析能力。7.2.4.3 审计策略

产品应对可审计跟踪的事件按用户可理解的方式进行分类,方便用户浏览和策略定制。同时应将可审计事件的重要程度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对不同级别的事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应为用户提供可自主定制的审计策略定制功能。7.2.4.4 审计记录存储 审计记录存储要求包括:

1)产品应至少采取一种安全机制,保护审计记录数据免遭未经授权的删除或修改,如采取严格的身份鉴别机制和适合的文件读写权限等;

2)任何对审计记录数据的删除或修改都应生成系统自身安全审计记录。7.2.4.5 告警与响应 告警与响应要求包括: 1)对于系统安全策略定义的紧急事件,产品应直接向报警处理器发送报警消息,并记录报警数据。报警记录应包括事件ID、事件主体、事件客体、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危险级别、事件描述、事件结果(成功或失败)等内容;

2)产品应对报警记录采取相应的响应动作,支持向系统管理员发送报警邮件、向网管中心发送SNMP、Trap报警消息、向声光电报警装置发送启动信号、向网管人员发送SMS报警短消息,或多种方式的组合。必要时与其它网络安全系统进行联动。

7.2.5 网络防病毒

7.2.5.1 网络防病毒系统部署

安全域内的每个主机上安装网络防病毒系统,通过病毒升级服务器进行病毒库更新和系统升级。必要时可部署防病毒网关或单独的邮件病毒过滤插件提供保护。7.2.5.2 病毒检测功能

能检测蠕虫病毒、宏病毒、木马型病毒等各种已知病毒,发现未知病毒或可疑代码;能够扫描包括使用多种主流压缩格式进行多重压缩的文件内的病毒。7.2.5.3 病毒清理功能

能及时对检测出的病毒进行清理,将不能清除的带毒文件进行隔离,防止再次传染。

7.2.5.4 警报和日志功能 警报和日志功能要求包括:

1)应具有集中化的报警、日志报告功能,能生成统计分析报告;

2)具备实时报警功能,警告信息应该按严重程度分级报警,报警消息分为信息、警告、紧急等,可以按级别过滤警告消息,并且电子政务网用户可自定义报警消息的内容。7.2.5.5 升级方式 升级方式包括:

1)应提供多种升级方式,支持特征代码库文件的自动下载和分发,能够通过多级分发服务器,实现电子政务网病毒特征文件的自动更新;通过设置,整个更新过程无须管理员或者用户的干预;

2)升级不应影响正常的业务通信,应提供增量升级方式,以最少占用网络带宽;升级后不需要重启动系统;升级应具备容错功能,当出现线路不稳定等因素时,防病毒系统可以自动校验、纠错、恢复,无需人工干预;

3)宜在夜间非工作时间进行病毒库分发,应尽量采用增量升级的方法,来减少网络带宽消耗,增加升级效率。7.2.5.6 系统兼容性

要求网络防病毒系统支持Windows、Linux和Unix等主流操作系统的各种版本。7.2.6 网页防窜改 7.2.6.1 系统部署要求 网页防窜改系统应部署于易遭受来自互联网攻击的区域,保护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系统,如公开数据区的政府门户网站。7.2.6.2 篡改行为检测功能要求

支持所有类型文件的自动监控。支持断线/连线状态下篡改检测。7.2.6.3 网页恢复功能要求

支持连线状态下网页快速恢复,瞬间清除被非法篡改的网页,实时恢复正确网页。7.2.6.4 篡改分析功能

能够提供可疑篡改源 IP 列表、网站所有访问的信息、可疑请求查询等必要数据,供管理进行统计分析。7.2.6.5 发布与同步功能

支持自动或手动方式精确同步和增量同步。支持集群、多机热备,自动执行多个 Web、应用服务器的同步;支持多虚拟主机、目录的并发同步。7.2.6.6 报警功能

支持多级报警级别设置,提供声音提示、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电话铃声报警模式。

7.2.6.7 系统兼容性要求

要求网络防病毒系统支持Windows、Linux和Unix等主流操作系统的各种版本。7.3 桌面安全防护 7.3.1 安全目标

构造多层次、全方位的纵深安全防御体系,实现本地数据利用特制目录安全存储、网络数据经过防火墙安全过滤、安全电子邮件传输,保证重要和敏感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从而保证政务桌面系统的安全、保密、可靠、方便和实用。7.3.2 防护功能

桌面安全防护由安全电子邮件系统、安全公文包、PC防火墙、防病毒软件等组成。它包含两层防护配置,图15给出了桌面安全防护技术示意图,其防护功能如下。

7.3.2.1 基本桌面安全防护功能 具有主机病毒防护、PC防火墙功能。7.3.2.2 增强桌面安全防护功能

具有主机病毒防护、PC防火墙、安全公文包(桌面存储安全)、安全电子邮件等功能。

7.3.3 桌面安全防护技术要求

桌面安全防护技术是电子政务用户终端安全的基本保障。7.3.3.1 主机病毒防护

能够通过VPN及时远程升级病毒特征库,定期检查病毒,防止网络病毒的扩散。7.3.3.2 PC防火墙 具体要求包括: 1)基本要求。实现对进出计算机的数据包进行安全过滤,实施网络访问控制,对移动PC和用户端系统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2)统一策略配置要求。当启用专用防火墙时,支持用户策略的统一配置;当启用配置Windows自带防火墙功能时,能够提供一个实用程序进行统一的策略配置和导入。保证政务终端实现基于策略的访问控制,同时使系统易用、易管理。7.3.3.3 桌面存储安全

桌面存储安全的功能是对桌面重要或敏感信息实施存储安全保护。具体要求包括: 1)易用性要求。支持与微软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的无缝集成,实现对安全公文包访问的身份认证,以及数据文件、数据目录的机密性、完整性和数字签名保护。

2)解密安全要求。支持解密文件时断开网络连接,保证敏感数据的安全。3)密钥管理要求。支持密钥的更新、撤销、恢复、同步等密钥管理功能。7.3.3.4 安全电子邮件 具体要求包括:

1)基本功能要求。支持邮件传输的机密性、完整性、可认证性、数字签名、抗抵赖等安全服务。

2)安全电子邮件群发要求。支持同一安全域内安全邮件的群发。

3)安全电子邮件点对点互发要求。支持基于公钥技术的点对点邮件互发。4)密钥管理要求。支持密钥及用户证书的更新、撤销、恢复、同步等功能。7.4 安全管理技术要求 7.4.1 安全目标

能够对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系统进行安全设备管理、用户管理、策略管理、密钥管理、审计管理和统一身份认证与授权管理等,将电子政务系统纳入统一安全管理体系,使系统安全可管理、安全事件可核查。7.4.2 安全功能

安全管理技术主要由VPN安全管理、统一授权管理、审计管理以及应急响应四部分组成,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1)VPN安全管理。具有VPN安全设备管理、VPN终端用户管理、安全策略管理、密钥管理和安全审计等功能。

2)统一授权管理。为电子政务系统中WEB服务、数据库、公文流转、电子印章等安全应用提供统一的基于角色的授权管理功能。

3)审计管理。对电子政务系统中的网络连接、系统日志、文件操作、系统流量、WEB访问等进行记录与监控。

4)应急响应。实现对网络安全运行情况的全方位监测,提高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现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有效地推动电子政务安全工作的开展。7.4.3 安全管理技术要求 7.4.3.1 VPN安全管理 具体要求包括:

1)基本功能要求。支持多种接入方式下的安全隧道管理;支持VPN放火墙策略配置管理;支持基于网络数据流的审计日志管理。

2)VPN设备统一管理要求。支持系统中所有VPN的统一管理,包括策略的统一设置和系统配置。

3)端用户统一管理要求。支持VPN客户端的统一管理,包括在线监视和接入审计。

4)分域防控管理要求。支持安全域的划分和分域防控策略管理。5)用户接入控制管理要求。支持基于用户的接入控制管理。7.4.3.2 统一授权管理 具体要求包括:

1)基本功能要求。支持统一授权功能,包括统一的角色定义、资源描述和权限分配;支持基于角色分级授权、基于资源分级授权以及颁发属性证书的管理。2)统一的用户管理要求。支持本地政府CA颁发的证书导入。3)多种认证方式要求。支持证书和口令两种认证方式。4)单点登录要求。支持单点登录功能。

5)多级授权管理要求。支持政务部门分级进行授权管理,避免了集中授权的复杂性,提高了授权的准确性。

6)与应用系统之间接口要求。支持与应用系统模块信息的同步接口;支持与授权信息的同步接口;支持授权信息的在线查询接口。

7)授权粒度要求。具有授权到子系统(即功能模块)的功能,子系统划分不小于3级。

7.4.3.3 审计管理 具体要求包括:

1)基本功能要求。支持政务信息系统访问行为的安全审计。

2)网络数据流实时审计要求。支持基于网络数据流的安全审计;支持审计自动转储、在线审计。

3)敏感数据审计要求。支持对敏感数据访问行为的安全审计。

4)审计查阅要求。支持授权用户通过审计查阅工具进行审计信息的查询,审计信息易于理解。

5)完整性保护要求。支持审计日志的完整性保护。

6)集中管理要求。支持各种安全设备审计信息的集中管理。7.4.3.4 应急响应 具体要求包括:

1)基本功能要求。支持预警预报管理。利用特定的安全工具或情报网络,根据网络状态以及其他情报信息预先获得安全事件将要发生的信息,并通过应急网络系统发布到各个组织,以便在安全事件来临前做好准备。2)集中式管理要求。支持集中式管理,为事故处理提供知识支持和信息查询。3)关键数据备份/恢复要求。支持关键服务和关键数据的完善的实时/非实时的备份/恢复策略。

4)事件分析要求。能够对每一次安全事件的响应过程进行系统记录,保存相关有价值的辅助信息,如日志信息等。应急响应过程文档中还应当记录安全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等,规范化的文档记录有利于经验的积累。

5)异地容灾备份要求。能够应对各种对信息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的灾难事件,这些灾难事件包括由自然灾难、恐怖袭击、大范围电力系统故障、设备损坏等导致的系统数据或应用遭到不可逆转的破坏。7.4.4 安全管理角色与职责 7.4.4.1 安全管理员

基本职责要求:与高层主管经常联络并报告有关情况;颁发和维护系统信息安全策略;制订和实施信息安全计划;对信息防护措施的实施和使用进行日常监督;启动和协助安全事故调查。7.4.4.2 安全审计员

基本职责要求:对组织机构的安全管理体系、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控制、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进行审计;对审计过程进行控制,制定审计的工作程序和规范化工作流程,将审计活动周期化,同时加强安全事件发生后的审计。7.4.4.3 数据管理员

基本职责要求:应保障数据安全。应明确说明需定期备份的重要业务信息、系统数据及软件等内容和备份周期;对数据备份和恢复的管理应保证其应有的安全性要求。

7.4.4.4 网络管理员

基本职责要求:保障网络的正常连通;对重要网络设备、节点的运维要进行监控,便于及时地解决问题;对安全域的物理与环境安全提出建议。7.5 安全服务 7.5.1 安全目标

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中的合法用户提供可靠的统一身份认证和防病毒等安全服务。

7.5.2 统一身份认证 7.5.2.1 认证方式

支持证书方式、口令方式、证书与口令相结合的方式等认证方式。7.5.2.2 认证登录 具体要求包括:

1)在用户身份被认证前,限制用户执行登录以外行为的能力;

2)应规定用户不成功的登录尝试次数,及达到该次数时所采取的行动; 3)具有单点登录功能。认证服务器统一负责及时传递用户身份信息给用户将要访问的服务器,并响应合法用户对登录信息的查询;

4)统一身份认证功能应避免提供给用户的反馈泄露用户的认证信息。7.5.2.3 统一用户管理 具体要求包括:

1)具有统一的用户管理功能,支持当地CA颁发的证书导入,能够对数字证书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包括证书链的验证,证书有效期的验证,证书签名有效性验证等内容;

2)支持安全基础设施版发的数字证书,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支持证书撤销列表(CRL),目录服务支持LDAP v3协议,提供透明的证书和证书状态查询功能。7.5.2.4 日志

提供较完善的认证系统工作日志。客户端可查看用户访问日志,认证服务器可查看所有在域内用户的访问情况,包括用户的登录、登出、访问请求记录。支持日志查询,并能够进行日志转储。7.5.2.5 与应用系统的融合 具体要求包括:

1)支持认证信息与应用系统模块信息的同步,确保组织机构、用户、角色、用户角色关系等信息的一致性; 2)支持认证结果的在线查询; 3)支持认证与授权的同步接口。7.5.2.6 认证过程自身安全

实现安全认证,有效防止用户认证过程中的重放、第三方等攻击。7.5.3 恶意代码防范 7.5.3.1 功能 具体要求包括:

1)具有主机和网络防病毒功能;

2)防病毒系统能检测蠕虫病毒、宏病毒、木马型病毒等各种已知病毒和未知病毒,对病毒检测、清除能力较强,能自动恢复被病毒修改的注册表,自动删除特洛伊/木马程序;

3)能够扫描包括使用多种主流压缩格式进行多重压缩的文件内的病毒; 4)防病毒系统将不能清除的带毒文件进行隔离,防止再次传染。7.5.3.2 病毒库升级 具体要求包括:

1)支持特征代码库文件的自动下载和分发,实现电子政务网病毒特征文件的自动更新;

2)升级不应影响正常的业务通信,支持增量升级方式,减少网络带宽占用率; 3)升级应具备容错功能,当出现线路不稳定等因素时,防病毒系统可以自动校验、纠错、恢复,无需人工干预。7.5.3.3 管理 具体要求包括:

1)确保及时升级主机的安全补丁,防止网络蠕虫爆发。不能升级的,应采取相应的规避措施;

2)支持跨平台管理,能够统一管理整个电子政务网中不同系统下的防病毒系统,比如:Windows、Linux、Novell和Unix等;

3)支持对防病毒客户端统一的配置和管理,包括对客户端的启动、停止、关闭、监测、扫描、清除、隔离、告警、日志记录、处理方式、代码提取、代码传送及其它各类控制参数进行设置;

4)系统应对病毒可能侵入系统的途径(如软盘、光盘、可移动磁盘、网络接口等)进行控制,严格控制并阻断可能的病毒携带介质在系统内的传播。7.5.3.4 性能

防病毒产品占用较少的系统资源,在系统繁忙时应能调整资源的占用率,不影响主机上的业务应用。7.6 应用安全

7.6.1 安全需求与目标 7.6.1.1 安全需求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安全基础设施之上的集政务办公、公共服务和政务信息共享于一体的综合应用平台,其安全需求不同于传统的电子政务应用。传统电子政务系统大多与互联网等公共网络隔离,相对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而言,面临的外部安全威胁和安全风险较小,且传统电子政务系统的用户大多是政府工作人员,受到外部人员攻击的可能性很小。总体上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需求如下:

1)防止敏感信息失泄密。电子政务系统尤其是政务办公和信息共享平台,大量存在敏感程度较高的政务信息,若不加任何保护直接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和处理,其内容很容易泄漏或被非法篡改。

2)防止身份假冒。用户是访问应用系统的主体,应用系统必须能够对用户的真实性进行验证。对于从事较高敏感级别业务的用户,应该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用户假冒。

3)防止越权操作。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包括政务工作人员、企业用户、公众等多种类型的用户,每个用户的职能和岗位不尽相同,应用系统应能保证用户只能进行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操作。

4)防止假冒信息发布。政府门户网站等公共服务平台是政府对外服务的窗口,若发布的信息有误或被攻击者利用进行恶意信息发布,将严重影响政府形象,必须保证网站的完整性和发布信息的真实可信。

5)政务系统分类防护。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含有不同安全级别电子政务应用,不同级别的应用系统应在不同的安全域中部署。电子政务应用中处理不同敏感程度的信息,不同敏感程度政务信息应进行物理分域存储。7.6.1.2 安全目标

电子政务应用既是安全支撑平台的保护对象,又是基于互联网实施电子政务的主体,安全的实施要求要靠应用系统来落实。应用安全主要是指与应用系统密切相关的安全技术,通过应用安全技术的实施,使应用系统具有身份认证、基于权限的访问控制、基于工作流的访问控制等安全功能。应用安全主要目标是根据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安全需求,对与应用相关的安全系统提出具体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用于指导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应用的开发和实施,保证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符合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整体安全要求。7.6.2 安全功能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安全技术主要从安全政务办公、可信公共服务和安全信息共享三个方面进行要求,应用安全功能要求。7.6.3 安全政务办公安全 7.6.3.1 数据传输安全 具体要求包括:

1)安全政务办公系统中大多数信息敏感程度较高,如人事、财政、信访信息,不宜对外公开。因此,政务办公平台的数据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时,应采用适当的密码技术对其进行安全保护。

2)对于有些特殊敏感信息,如应用系统的用户名、口令,在局域网传输时应对其进行保护。要求应用系统应具备基本的防止非法窃听和防窜改安全措施。7.6.3.2 统一身份认证

应用系统分散认证需要在每个应用系统中进行用户身份管理和维护,易出现身份信息不一致现象,管理难度大,且不易实施单点登录。对于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来说,建立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对全市政务人员进行集中身份管理和统一身份鉴别,是建立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信任体系的重要途径。为了与统一身份认证系统进行有效结合,应用系统应满足如下要求:

1)系统应支持基于第三方开发的统一用户管理,避免不同应用系统中用户信息不一致现象,可减少应用系统用户管理的随意性,提高用户身份信息的真实性; 2)应支持统一身份认证,支持基于权威第三方认证系统,提高用户身份鉴别的权威性;

3)应同时支持基于口令和证书等多种认证方式,对于普通工作人员可采用口令方式认证,从事较高敏感级别业务的用户采用证书方式进行强认证;

4)应支持单点登录功能,提供统一的用户登录接口,避免重复认证,减少认证服务负担。

7.6.3.3 统一授权管理与访问控制

应用系统分散授权需要重复设置权,易出现权限冲突,管理难度很大,仅适用于单项应用,不适用于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可将应用系统权限进行统一管理,将分散授权变为集中授权,有效满足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的权限管理需求。为了与统一授权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实施合理权限访问控制,应用系统应满足如下要求:

1)支持第三方统一授权管理,对安全政务办公系统内的功能模块进行授权,具有和统一授权管理系统的权限同步等必要接口;

2)支持基于功能模块的访问控制,根据用户角色动态生成系统功能菜单,要求动态生成的功能菜单不少于三级;

3)在具有工作流的应用系统中,应支持基于工作流的访问控制,根据流程中定义的权限,进一步对用户权限进行限制;

4)应支持用户类型识别技术,要求执行重要操作的政务人员必须是持key用户,防止重要业务的操作权限被攻击者非法获取。如每次进行公文签批时都要重新判定政务人员是否是持key用户。7.6.3.4 数据分域存储、分类防护 具体要求包括:

1)数据物理分域存储要求。将安全政务办公系统内的应用数据按照敏感程度和级别,存储于不同级别的主机或安全域内。如:在政务办公系统中,将办公数据存储于敏感数据处理区中的敏感数据库,将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的数据存储于公开数据处理区中的公开数据库。

2)信息分类防护要求。可将资源划分为多个级别,制定访问策略,实施借阅审批机制,供不同级别的用户使用。如:可将政府的归档文件划分为“公开”、“内部公开”、“内部受控”三个级别,“公开”文档可以发布到互联网上供所有人查阅;“内部公开”文档供政务办公人员使用;“内部受控”文档供经过审批的用户使用,需要履行借阅手续。7.6.3.5 数据安全交换 具体要求包括:

1)当存放于敏感数据处理区的数据向公开数据处理区流动,或当存放于公开数据处理区的数据向敏感数据处理区流动时,应采用敏感数据处理区主动读写方式,由敏感数据处理区的应用系统向公开数据处理区进行读或写,避免公开数据处理区程序直接读写敏感数据处理区,防止攻击者通过公开数据处理区对敏感数据处理区造成威胁。

2)特殊情况下,需要公开数据处理区程序直接读写敏感数据处理区时,应采用安全交换技术,防止敏感数据处理区的安全受公开数据处理区的影响。敏感数据区和公开数据区之间的数据交换要符合6.3.2.2的要求。7.6.4 可信公共服务安全 7.6.4.1 统一身份认证

将可信公共服务系统中用户分为两类,分别采取不同的认证策略:

1)对信息发布员、系统管理员、专家等用户,实施基于第三方开发的统一身份管理和统一身份认证,从事较高敏感级别业务的用户采用证书方式认证,确保人员身份的真实性;

2)对于企业用户和普通公众,可在应用系统中进行在基于口令的身份认证。采用何种方式根据应用需求而定。7.6.4.2 统一授权管理与访问控制 具体要求如下:

1)支持第三方统一授权管理,针对信息审核、新闻发布等系统管理模块进行授权;

2)支持基于功能模块的访问控制,根据用户角色动态生成系统管理模块功能菜单。

7.6.4.3 数据分域管理

在可信公共服务系统中数据分为三类:公开数据、受理数据和业务数据。数据分域管理要求如下:

1)公开数据是指在互联网上发布的政策法规、便民信息、事项受理结果等数据,可以被普通互联网用户使用,公开数据应用存储在公开数据处理区;

2)受理数据是指用户向相关部门提交的业务办理申请以及相关证明材料,如企业备案申请,一般由用户在互联网填写;受理数据应通过安全交换技术,保存在敏感数据处理区,等待业务系统对其进行受理;

3)业务数据是指政府相关部门在受理用户业务时产生的数据,仅供政府相关部门人员使用,应该保存在敏感数据处理区。7.6.4.4 内容发布审核 具体要求如下:

1)支持内容审批机制,对信息的最初录入到最后发布进行内容把关和审批,保证信息发布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2)对于多部门共建共管的系统,提供多级管理机制,为不同的部门创建管理员,部门管理员只能管理本单位的相应的子站点或栏目。7.6.4.5 网页防窜改

部署网页防窜改系统,防止攻击者对网站的攻击。7.6.5 信息的安全共享 7.6.5.1 数据传输安全

在政务信息共享过程中,根据安全策略,对敏感政务信息在互联网的传输,应采用适当的密码技术对其进行安全保护。7.6.5.2 分域存储技术

支持数据的物理分域存放,将政务资源按照敏感程度和级别,存储于不同级别的主机或安全域内。

7.6.5.3 信息安全交换技术 具体要求如下: 1)不同安全等级的系统互联,要根据系统业务和安全需求,制定相应的多级安全策略,主要包括访问控制策略和数据交换策略等,采取相应的边界保护、网络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防止高等级系统的安全受低等级系统的影响;

2)相同安全等级的系统互联,也应根据系统业务和安全需求,制定相应的系统互联安全策略,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7.6.5.4 政务资源访问控制

根据政务资源的敏感程度和安全级别,至少应支持下列访问控制中一种,对用户访问政务资源的行为进行控制,防止政务资源被非授权访问和非法篡改: 1)政务资源的拥有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精确指定系统中的其它单位、单个用户对这些资源的访问权,如细粒度的自主访问控制;

2)用户和政务资源均被赋予相应的安全属性,用户对政务资源的访问应严格遵循一定的访问控制规则,如强制访问控制;

3)能够将政务资源的访问权限分配给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分配这些权限给用户,并根据用户的角色进行访问控制,实现基于角色的政务资源访问控制。对于敏感程度较高的政务资源,应能基于统一授权管理系统进行授权,同时角色的划分遵循最小特权原则。8 安全管理要求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包含:安全策略、组织安全、人员安全、物理和环境安全、设备安全、数据安全等6个方面。8.1 安全策略 8.1.1 基本任务

安全策略的基本任务包括:

1)管理层制定清晰的策略方向。策略文档应说明管理承诺,并提出管理信息安全的途径。

2)对涉及整个电子政务安全系统安全的分域防护策略、审计策略、入侵检测策略等关键策略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建立策略变更审批制度。3)在整个组织中颁发和维护信息安全策略。8.1.2 实现目标

提出管理方向,制订明确的策略文档,对安全事件的评价审核给出标准。8.2 组织安全 8.2.1 基本任务

组织安全的基本任务包括:

1)建立管理框架,成立信息安全协调小组,以协调信息安全控制措施的实施。由一名管理者负责与安全相关的所有活动。

2)合理地分配信息安全的职责,每个管理者负责的领域要予以清晰地规定。3)建立授权管理制度,对各个应用系统使用权限的添加、设定、更改以及分级管理进行统一规定,规范统一认证授权管理系统的使用和维护,建立授权变更审核制度,避免因授权错误对系统安全造成隐患。4)定期听取专家的安全建议。8.2.2 实现目标

确保安全举措有清晰的方向和明确的管理层支持。8.3 人员安全 8.3.1 基本任务

人员安全的基本任务包括:

1)要对参与系统管理的新成员进行充分的筛选,尤其是敏感性岗位的成员; 2)所有安全岗位的管理员和相关联的第三方用户需要签署保密协议;

3)管理者需要对用户进行安全规程和正确使用设施方面的培训,包括正式的安全事件报告规程以及事件响应规程。8.3.2 实现目标

减少人为差错造成的风险。确保用户知道安全威胁和利害关系,在工作中支持组织制订的各项安全策略。8.4 物理和环境安全 8.4.1 基本任务

物理和环境安全的基本任务包括:

1)关键和敏感的业务信息处理设施要放置在物理环境安全的区域内;

2)中心机房等关键安全区域的布置与建设要严格审核,全程监控,安装适当的安全监控设施;

3)安全区域要由适合的入口控制来保护,以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访问;

4)对安全区域的访问者要予以监督,并记录进出时间,仅允许他们访问已授权目标;

5)安全区域的选择和设计要考虑防止火灾、水灾、爆炸等自然或人为灾难的可能性,尽量降低事故发生时的损失。8.4.2 实现目标

物理环境所提供的保护要与安全决策及设备安全相匹配,防止对业务办公场所和信息未授权访问、损坏和干扰。8.5 设备安全 8.5.1 基本任务

设备安全的基本任务包括:

1)安全设施要在物理上避免未授权访问、损坏和干扰; 2)设备应免受电源故障;

3)支持信息服务的电信布缆要免受窃听或损坏。

4)设备要予以正确地维护,以确保它的连续可用性。尤其在外部重要设备、内部关键网络设备、安全设备、服务器等出现故障时,能够尽快恢复正常工作。8.5.2 实现目标 防止设备资产的丢失、损坏或信息的泄露,以及业务活动的中断;同时具备应急防范能力。8.6 数据安全 8.6.1 基本任务

数据安全的基本任务包括:

1)制定数据管理制度,统一规范全市电子政务系统使用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传输、应用、发布、保存流程;

2)文件归档数据管理,依据实际情况,结合政务办公系统流程,规范电子政务系统中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工作,保障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3)数据备份和恢复制度,针对政务办公等应用系统使用的各种数据库,制订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的操作流程。8.6.2 实现目标

规范对各类信息的归档、存储、转换、发布、访问、应用、备份与恢复等操作。9 安全评估要求

安全评估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验证、核查、检测,来评估基于互联网非涉及国家秘密的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9.1 评估项目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评估应针对文档体系、网络部署情况、整体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评估,评估结束应给出最终的信息安全评估报告。评估项目包括:

1)评估内容应包括技术文档、管理文档及其实施情况;

2)评估范围应包含安全管理区、敏感数据处理区、公开数据处理区、安全服务区、办公区等在内的整个电子政务网络;

3)评估设备应包含路由器、核心交换机、VPN、防火墙、入侵检测管理服务器、防病毒服务器、审计管理服务器、统一认证服务器、各种电子政务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各种安全设备和网络设备以及重要服务器。9.2 评估流程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评估流程主要包括系统识别、物理安全评估、现场技术实施评估、现场管理评估、工具测试、系统整改与安全评估结论等,信息安全评估流程。1)系统识别

系统识别包括网络架构识别、业务系统识别、安全需求分析等三个部分。系统识别阶段分析安全需求、确定安全评估范围。2)物理安全评估

对设备物理安全及系统部署情况进行安全评估。3)现场技术实施评估

技术实施要求与信息系统提供的安全机制有关,主要通过在信息系统中部署软硬件并正确的配置其安全功能来实现,现场技术实施评估是指对系统实施过程中的策略配置、业务安全措施进行核查,核查安全技术实施是否达到技术方案要求,是否满足《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指南》。4)现场管理评估

管理安全要求与信息系统中各种角色参与的活动有关,主要通过控制各种角色的活动,从政策、制度、规范、流程以及记录等方面做出规定来实现。现场管理评估是指从人员、环境、管理等方面对安全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估,核查是否达到管理方案要求。5)技术测试

采用安全扫描软件对安全漏洞进行远程的检测和评估。采用攻击软件对系统、网络进行渗透攻击,从而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6)安全评估结论

针对评估中的不足提出系统整改方案并予以实施,给出最终的安全评估报告。9.3 物理安全评估

应按照GB 50174-19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T 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等描述的相关要求,对设备物理安全及系统部署情况进行安全评估。评估内容包括:

1)是否确保中心机房的机柜、交换机等安全设备不存在不同安全域的交叉混用现象,物理结构划分应有利于分域管理; 2)是否实现办公区和业务区逻辑隔离。9.4 现场技术实施评估 9.4.1 网络安全 9.4.1.1 结构安全 评估内容包括:

1)是否保证关键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满足基本业务需要; 2)是否保证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的带宽满足基本业务需要;

3)是否保证各级行政部门能够利用互联网基础设施,实施电子政务工程; 4)是否实现部门、单位间网络逻辑隔离,降低内部攻击风险; 5)是否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9.4.1.2 访问控制 评估内容包括:

1)是否在网络边界部署访问控制设备,启用访问控制功能;

2)是否根据访问控制列表对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等进行检查,以允许/拒绝数据包出入;

3)是否通过访问控制列表对系统资源实现允许或拒绝用户访问,控制粒度至少为用户组。

9.4.1.3 网络设备防护 评估内容包括:

1)是否对登录网络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

2)是否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当网络登录连接超时自动退出等措施;

3)是否在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时,采取了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9.4.1.4 传输安全

是否确保电子政务数据在互联网传输中的机密性、完整性。通过在VPN前的网络边界处进行抓包分析,核查移动办公用户、各委办局、乡镇、办事处在访问敏感区的业务时是否进行传输加密保护。9.4.1.5 安全审计

是否提供基本的网络审计功能,支持基于主机的审计、基于用户的审计等。9.4.2 主机安全 9.4.2.1 操作系统安全 评估内容包括:

1)是否使用正版操作系统,应用最新的操作系统补丁; 2)是否关闭多余端口。9.4.2.2 身份鉴别

是否对登录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9.4.2.3 访问控制 评估内容包括:

1)是否启用访问控制功能,依据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

2)是否限制默认帐户的访问权限、重命名系统默认帐户、修改这些帐户的默认口令;

3)是否及时删除多余的、过期的帐户,避免共享帐户的存在。9.4.2.4 入侵防范

操作系统是否遵循最小安装的原则,仅安装需要的组件和应用程序,并保持系统补丁及时得到更新。9.4.2.5 恶意代码防范

是否安装防恶意代码软件,并及时更新防恶意代码软件版本和恶意代码库。9.4.3 应用安全 9.4.3.1 身份鉴别 评估内容包括:

1)是否提供专用的登录控制模块对登录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

2)是否提供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措施;

3)是否启用身份鉴别和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并根据安全策略配置相关参数。9.4.3.2 访问控制 评估内容包括:

1)是否提供访问控制功能控制用户组/用户对系统功能和用户数据的访问; 2)是否由授权主体配置访问控制策略,并严格限制默认用户的访问权限。9.4.3.3 通信完整性

是否采用约定通信会话方式的方法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9.4.3.4 软件容错

是否提供数据有效性检验功能,保证通过人机接口输入或通过通信接口输入的数据格式或长度符合系统设定要求。9.4.4 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 9.4.4.1 数据完整性

是否能够检测到重要用户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完整性受到破坏。9.4.4.2 备份和恢复 评估内容包括:

1)是否能够对重要信息进行备份和恢复; 2)电子政务网络核心业务区是否有双链路备份。9.4.5 业务安全评估 9.4.5.1 政务办公安全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

1)系统中所有页面是否提供权限检查,保证非法用户无法绕过认证系统进入应用系统;

2)用户退出应用系统时是否能够及时清除用户登录会话信息; 3)对用户权限的改变是否能够在系统中及时得到体现;

4)是否保证用户权限的改变可以及时体现,未授权用户无法使用未授权的菜单; 5)关键业务是否检测数字证书,符合分级保护要求; 6)系统部署是否符合分级分域部署要求。9.4.5.2 公共服务可信核查 评估内容包括:

1)系统部署是否符合分级分域部署要求;

2)对用户权限的改变是否能够在系统中及时得到体现; 3)是否保证信息发布的真实性; 4)是否提供有网页防窜改措施。9.5 现场管理实施评估 9.5.1 安全管理制度 9.5.1.1 管理制度 是否建立日常管理活动中常用的安全管理制度。9.5.1.2 制定和发布 评估内容包括:

1)是否指定或授权专门的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制度的制订; 2)是否将安全管理制度以某种方式发布到相关人员手中。9.5.2 安全管理机构 9.5.2.1 岗位设置

是否设立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岗位,并定义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

9.5.2.2 人员配备

是否配备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9.5.2.3 授权和审批

是否根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明确授权审批部门及批准人,对系统投入运行、网络系统接入和重要资源的访问等关键活动进行审批。9.5.3 人员安全管理 9.5.3.1 人员录用 评估内容包括:

1)是否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人员录用;

2)是否对被录用人的身份和专业资格等进行审查,并确保其具有基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安全管理知识。9.5.3.2 人员离岗 评估内容包括:

1)是否立即终止由于各种原因离岗员工的所有访问权限;

2)是否取回各种身份证件、钥匙、徽章等以及机构提供的软硬件设备。9.5.3.3 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 评估内容包括:

1)是否对各类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 2)是否告知人员相关的安全责任和惩戒措施。9.5.3.4 外部人员访问管理

是否确保在外部人员访问受控区域前得到授权或审批。9.5.4 系统运维管理 9.5.4.1 环境管理 评估内容包括:

1)是否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定期对机房供配电、空调、温湿度控制等设施进行维护管理;

2)是否对机房的出入、服务器的开机或关机等工作进行管理;

3)是否建立机房安全管理制度,对有关机房物理访问,物品带进、带出机房和机房环境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作出规定。9.5.4.2 资产管理

是否编制与信息系统相关的资产清单,包括资产责任部门、重要程度和所处位置等内容。

9.5.4.3 介质管理 评估内容包括:

1)是否确保介质存放在安全的环境中,对各类介质进行控制和保护;

2)是否对介质归档和查询等过程进行记录,并根据存档介质的目录清单定期盘点。

9.5.4.4 设备管理 评估内容包括:

1)是否对信息系统相关的各种设备、线路等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定期进行维护管理;

2)是否建立基于申报、审批和专人负责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对信息系统的各种软硬件设备的选型、采购、发放和领用等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9.5.4.5 网络安全管理 评估内容包括:

1)是否指定人员对网络进行管理,负责运行日志、网络监控记录的日常维护和报警信息分析和处理工作;

2)是否定期进行网络系统漏洞扫描,对发现的网络系统安全漏洞进行及时的修补。

9.5.4.6 系统安全管理 评估内容包括:

1)是否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安全分析确定系统的访问控制策略; 2)是否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对发现的系统安全漏洞进行及时的修补;

3)是否安装系统的最新补丁程序,并在安装系统补丁前对现有的重要文件进行备份。

9.5.4.7 恶意代码防范管理

是否提高所有用户的防病毒意识,告知及时升级防病毒软件,在读取移动存储设备上的数据以及网络上接收文件或邮件之前,先进行病毒检查,对外来计算机或存储设备接入网络系统之前也应进行病毒检查。9.5.4.8 安全事件处置 评估内容包括:

1)是否及时报告所发现的安全弱点和可疑事件,但任何情况下用户均不应尝试验证弱点;

2)是否制定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置管理制度,规定安全事件的现场处理、事件报告和后期恢复的管理职责。9.6 技术测试

使用测试工具对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进行安全扫描和渗透测试。9.6.1 检测范围

测试范围应包括电子政务应用平台的安全防护设备和应用服务器,涉及的区域如下:

1)安全管理区; 2)敏感数据处理区; 3)公开数据处理区; 4)安全服务区; 5)办公区 9.6.2 检测方法 9.6.2.1 安全扫描

通过收集系统的信息来自动检测远程或者本地主机安全性脆弱点。通过使用安全扫描,可以了解被检测端的大量信息,例如,开放端口、提供的服务、操作系统版本、软件版本等。通过这些信息,可以了解到远程主机所存在的安全问题,从而能够及时修补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9.6.2.2 渗透测试

渗透测试是对安全扫描结果的进一步验证。渗透测试被设计用于描述安全机制的有效性和对攻击者的控制能力。这些测试都是从一个攻击者的角度出发对目标的安全性进行考察。9.6.3 扫描测试 9.6.3.1 扫描测试点

应该包括内网检测点和外网检测点在内的多个扫描测试点。9.6.3.2 扫描对象 扫描对象包括: 1)边界防护设备 a)VPN b)防火墙

c)互联网上装有VPN客户端的移动安全接入终端 2)重要服务器 a)安全管理区服务器 b)敏感数据处理区服务器 c)公开数据处理区服务器 d)安全服务区服务器 9.6.3.3 扫描工具

应同时使用主机漏洞扫描工具和网络漏洞扫描工具:

1)主机漏洞扫描工具:通过在主机本地的代理程序对系统配置、注册表、系统日志、文件系统或数据库活动进行监视扫描,搜集它们的信息,然后与系统的漏洞库进行比较,如果满足匹配条件,则认为安全漏洞存在;

2)网络漏洞扫描工具:通过远程检测目标主机TCP/IP不同端口的服务,记录目标给予的应答,来搜集目标主机上的各种信息,然后与系统的漏洞库进行匹配,如果满足匹配条件,则认为安全漏洞存在;或者通过模拟黑客的攻击手法对目标主机进行攻击,如果模拟攻击成功,则认为安全漏洞存在。9.6.4 渗透测试

渗透测试建立在扫描测试的基础上,针对开放的服务及发现的漏洞,利用一些工具对目标实施攻击,看是否能够提升攻击者的权限或能否对目标机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渗透测试点与测试范围与扫描测试相同。渗透测试可能会对系统造成损害,实际测试时应慎重,尤其对正式运行的系统要适度进行。9.7 系统整改

系统评估后应给出评估结论。并对于评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逐一整改,整改结果要经过评估人员的复查。10 信息安全工程实施

10.1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护实施过程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护实施过程可被划分为6个阶段,即: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系统实施与集成、系统试运行与完善、系统安全评估、正式运行。其中监理针对系统实施与集成阶段、培训针对系统运行与完善阶段、评估针对系统正式运行阶段。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工程实施。10.2 需求分析阶段 10.2.1 规划

信息系统的需求方应根据市场要求,结合自身的应用目标、需求程度以及建设规划的具体要求,以市场发展总体规划为主要依据,编制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的中长期规划。

中长期规划应指出信息系统建设中安全工程所要具备的能力。规划可以由投资者选定开发者或委托专家协助完成,并需经过专家组审核,以确保其适合市场和技术的发展,并与需求方的切实需要相符合。10.2.2 项目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包括:

1)电子政务现状与需求。了解目前各部门的电子政务现状,各部门对应用系统的建设需求,理顺部门间的信息系统关系。

2)电子政务网络建设需求。掌握各部门网络建设现状,市内互联网建设现状,为电子政务网络方案设计打下基础。

3)信息资源现状与需求。了解各部门已建信息系统、新建信息系统的打算及已存在哪些安全防护措施。

4)专业技术人员现状与需求。掌握各部门计算机专业人员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了解各部门对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5)应用系统建设需求。了解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建设现状,对新建应用系统进行规划,并进行初步的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

需求分析应完成一份功能需求草案。草案应得到各方初步认可,应对系统的功能、性能、互操作性、接口要求作出描述,还应给出系统是否达到这些要求的检验手段。应建立起需求管理机制,以处理未来的要求,并对相关设计和测试资料进行确认。

10.2.3 系统定级

对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进行充分的分析,根据应用系统的相似程度和敏感程度,按照国家标准GB 17859-1999的相应要求进行系统定级。10.2.4 制定总体建设方案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需求方提出的安全目标,制定初步建设方案,包括网络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和安全系统建设三部分,提出安全系统的建设要求,将安全建设与应用系统和网络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初步方案应调研与系统工程有关的所有问题,如系统开发、生产、运行、支持、认证,如果有问题间的冲突,都需要解决。初步方案经专家论证、与需求方认可后,最终形成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建设方案。

在方案初步确立后,投资者应基本选定开发者,并得到初步的系统技术、成本、风险方面的情况以及系统获取和工程管理战略。10.3 方案设计阶段

10.3.1 网络规划与网络建设

进行行政区中心区域的机房建设、网络建设、互联网接入建设与全市地址规划等,在网络监理的指导下,完成全市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网络基础建设。如果需求方已建设中心机房,则网络建设相对较为简单。10.3.2 应用系统与安全系统总体设计

设计阶段中,应针对本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设计安全防护解决方案,建立信息系统安全机制。本阶段的目的是:完成系统的顶层设计、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决定组成系统的配置项,定下系统指标。本阶段应由开发者委托设计者,或由开发者自己完成。设计方案应经过投资方以及专家组的评审。

设计方案应能深刻理解网络现状并能提供直接的解决方案,应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应是管理制度和网络解决方案的结合。

根据需求方所属地的安全基础设施CA提供的基于USB KEY的证书进行应用系统和安全系统的接口设计,协调数字证书与安全系统、应用系统的接口关系,进行应用系统与安全系统的安全接口设计。10.4 系统实施与集成阶段

10.4.1 安全系统和应用系统的改造与开发

在本阶段中,应根据详细设计方案对信息系统进行工程建设实施和系统开发。根据接口规范改造方案进行系统改造与开发,使其满足建设方案中的安全技术要求。10.4.2 安全系统部署与调试

制定安全系统部署方案,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网络安全互联调试。10.4.3 应用系统部署与调试

制定应用系统数据库部署方案,并进行应用系统单项调试。10.4.4 系统集成

安全系统、应用系统接口调试,系统的综合部署与调试,进行安全符合性测试,实现统一身份认证、授权访问控制、分级分域管理与信息分类防护等。10.4.5 联调联试

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和用户,制定有效的安全策略,进行流程定制,实现安全政务办公、安全信息共享和可信公共服务。10.4.6 系统监理

主要任务是进行设计方案的释疑、实施与集成过程中的技术指导以及质量把关。保证本阶段所有工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10.5 系统试运行与完善阶段 10.5.1 网络安全配置

进一步调试、规范和完善上一阶段中实现的各项网络安全配置。如重要安全设备和网络连接设备的参数与策略。10.5.2 用户统一管理

进一步调试、规范和完善上一阶段中实现的用户统一身份注册、统一身份认证等管理策略;做出相应安全培训。10.5.3 权限分配

进一步调试、规范各安全域内工作人员的权限分配,部署业务人员的安全角色和责任,完善统一授权管理。10.5.4 系统安全管理

进一步调试、规范基于互联网非涉及国家秘密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管理,包括电子政务重点防护区域内各项系统安全配置。10.6 系统安全评估 10.6.1 制定安全评估方案

为了评估和验证系统的安全性,可以进行安全自评估或聘请专业机构进行安全评估,制定系统安全评估方案。10.6.2 制定安全评估作业指导书

制定可操作的安全评估作业指导书,用于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评估。10.6.3 安全评估的实施

组织专家,进行安全方案组织实施情况核查、安全管理评估、扫描测试与渗透性测试,对整个系统进行综合安全评估,并下发安全整改意见。10.6.4 系统安全整改 在需求方与参建单位的配合下,根据安全整改意见,对电子政务系统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进行安全整改。通过安全整改,基本消除原有的安全隐患。10.6.5 做出安全评估结论

对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系统经评估后,给出安全评估结论。10.7 系统正式运行阶段 10.7.1 系统验收

验收应该根据详细设计书及相关部门颁发的有关文件、各专业的设计规范、建设规范和验收规范。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安全工程的验收应在主管部门的主持下,按照以下程序完成:

1)需求方向相应的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

2)安全审核。在工程验收中,还应确保解决安全问题的办法已被验证与证实。首先应确定验证和证实的目标并确定解决办法;定义验证和证实每种解决方案的方法和严密等级;验证解决办法实现了与上一抽象层相关的要求;最后执行验证并提供验证和证实的结果。

3)安全审核除在系统验收阶段进行外,还可在总体设计阶段开展安全审核。4)在主管部门主持下,召开系统验收会议,参加单位一般包括需求方、投资者、承建者、安全工程监理方等。10.7.2 系统正式运行

做好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各级管理、维护人员要严格遵守。根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对系统安全不断加强与改进。

参考文献

<1> GB/T20282-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

<2> GB/T 18336.1-2001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第一部分:简介和一般模型(idt ISO/IEC 15408-1:1999 <3> GB/T 18336.2-2001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第二部分:安全功能要求(idt ISO 15408-2:1999)

<4> GB/T 18336.3-2001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第三部分:安全保证要求(idt ISO 15408-3:1999)

<5> GB/T 9387.2-1995 信息系统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第2部分:安全体系结构

<6> ISO/IEC 17799:2000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

<7> BMB17-2006 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分级保护技术要求 <8> GB/T20269-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9> ISO/IEC TR 18044:2004,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事件管理。<10>GB/T20271-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11>GB/T20270-2006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

第二篇: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电子政务安全面临威胁和挑战

电子政务涉及对国家秘密信息和高敏感度核心政务的保护,设计维护公共秩序和行政监管的准确实施,涉及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保证。电子政务是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有效决策、管理、服务的重要手段,必然会遇到各种敌对势力、恐怖集团、捣乱分子的破坏和攻击。尤其电子政务是搭建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平台上,包括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和互联网,而互联网的安全先天不足,互联网是一个无行政主管的全球网络,自身缺少设防和安全隐患很多,对互联网犯罪尚缺乏足够的法律威慑,大量的跨国网络犯罪给执法带来很大的难度。所有上述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犯罪则有机可乘,使基于互联网开展的电子政务应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对电子政务的安全威胁,包括网上黑客入侵和犯罪、网上病毒泛滥和蔓延、信息间谍的潜入和窃密、网络恐怖集团的攻击和破坏、内部人员的违规和违法操作、网络系统的脆弱和瘫痪、信息产品的失控等,应引起足够警惕,采取安全措施,应对这种挑战。

电子政务的安全目标和安全策略

电子政务的安全目标是,保护政务信息资源价值不受侵犯,保证信息资产的拥有者面临最小的风险和获取最大的安全利益,使政务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应用服务和信息内容为抵御上述威胁而具有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可用性和可控性的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标应采取积极的安全策略:

·国家主导、社会参与。电子政务安全关系到政府的办公决策、行政监管和公共服务的高质量和可信实施的大事,必须由国家统筹规划、社会积极参与,才能有效保障电子政务安全。

·全局治理、积极防御。电子政务安全必须采用法律威慑、管理制约、技术保障和安全基础设施支撑的全局治理措施,并且实施防护、检测、恢复和反制的积极防御手段,才能更为有效。

·等级保护、保障发展。要根据信息的价值等级及所面临的威胁等级,选择适度的安全机制强度等级和安全技术保障强壮性等级,寻求一个投入和风险可承受能力间的平衡点,保障电子政务系统健康和积极的发展。

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电子政务安全采取“国家推动、社会参与、全局治理、积极防御、等级保护、保障发展”的策略,鉴于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面临的是一场高技术的对抗,是一场综合性斗争,涉及法律、管理、标准、技术、产品、服务和基础设施诸多领域,所以电子政务安全,还要从全局来构建其安全保障的体系框架,以保障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

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由六要素组成,即安全法规、安全管理、安全标准、安全服务、安全技术产品和安全基础设施等安全要素(见图1)。

要素一 安全法律与政策

电子政务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涉及到国家秘密与核心政务,它的安全关系到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和公众利益,所以电子政务的安全实施和保障,必须以国家法规形式将其固化,形成全国共同遵守的规约,成为电子政务实施和运行的行为准则,成为电子政务国际交往的重要依据,保护守法者和依法者的合法权益,为司法和执法者提供法律依据,对违法、犯法者形成强大的威慑。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国家秘密法》已实施13年,已不完全适应我国当前保密工作的现状,特别是电子政务的发展,亟待修订。

政务信息公开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原则,为了拉近政府和公众的距离,使公众具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享用政府服务的权利,为公众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充分挖掘政务信息的最大效益,开放政务信息资源(非国家涉密和适宜公开部分)服务于民是电子政务的重要特征。尽快制订政务信息公开法,适度的解密和规范开放的规则,保护政府部门间信息的正常交流,保护社会公众对信息的合法享用,打破对政务信息资源的垄断和封锁,提高政府行政透明度和民主进程是非常有利的和必需的。

电子政务亟待电子签章和电子文档的立法保护,国际已有近20多个国家对数字签名和电子文档进行了立法,使数字签名和电子文档在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运行中具有法律效力。这将大大促进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使电子政务原来的双轨制走向单轨制,这有利于简化程序、降低成本,充分显示电子政务效益是非常有利的。

个人数据保护(隐私法)的需求伴随电子政务的发展日显突出。电子政务在实施行政监管和公众服务中有大量的个人信息(自然人和法人),如户籍、纳税、社保、信用等信息大量进入了政府网络信息数据库,它对完成电子政务职能发挥巨大作用。但是这些个人信息如果保护不力或无意被泄漏,而被非法滥用,就可能成为报复、盗窃、推销、讨债、盯梢的工具。在国外已经出现将盗用的个人隐私信息作为非法商品出售,以牟取暴利的情况,这样直 接损害个人的利益,甚至危及个人的生命安危。因此加快个人数据保护法的制订,是必要的。

还有很多法规的制订都直接关系到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加快制订这些法规,势在必行。

要素二 安全组织与管理

我国信息安全管理职能的格局已经形成,如国家安全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信息产业部、总参„„分别执行各自的安全职能,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电子政务安全管理涉及到上述众多的国家安全职能部门,其安全管理职能的协调需要由国家信息化领导机构,如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国家电子政务协调小组、国家信息安全协调小组等来进行。各地区和部委建立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以完成和强化信息安全的管理,形成自顶向下的信息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是电子政务安全实施的必要条件。

制订颁发电子政务安全相关的各项管理条例,及时指导电子政务建设的各种行为,从立项、承包、采购、设计、实施、运行、操作、监理、服务等各阶段入手,保障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全程的安全和安全管理工作的程序化和制度化。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域的划分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电子政务有办公决策、行政监管和公共服务等三种类型业务,其业务信息内容涉及国家机密、部门工作秘密、内部敏感信息和开放服务信息。既要保护国家秘密又要便于公开服务,因此对信息安全域的科学划分和管理,将有益于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安全设计,有益于电子政务的健康和有效的实现。

制订电子政务工程集成商的资质认证管理办法、工程建设监理机构的管理办法、工程外包商的管理机制和办法,以确保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特别是对于电子政务系统的外包制更要有严格的制约和管理手段。对于电子政务中涉密系统工程的承建,还必须有国家保密局颁发的涉密系统集成资质证书,其他部分应具有国家或省市相应的系统集成商的资质证书。对于电子政务涉密部分,不允许托管和外包运行,电子政务其他部分将按相关管理条例执行。

电子政务工程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国家将制订相应的采购管理政策,涉及密码的信息安全产品需有国家密码主管部门的批准证书,信息安全产品应有通过国家测评主管机构的安全测评的证书,维护信息安全产品的可信性。

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内容根据管理需求,可以实施对信息内容的安全监控管理,以保护政务信息安全,防止由于内部违规或外部入侵可能造成的网络泄密,同时也阻止有害信息内容在政务网上传播。

制订电子政务系统的人员管理、机构管理、文档管理、操作管理、资产与配置管理、介质管理、服务管理、应急事件管理、保密管理、故障管理、开发与维护管理、作业连续性保障管理、标准与规范遵从性管理、物理环境管理等各种条例,确保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运行。

要素三 安全标准与规范

信息安全标准有利于安全产品的规范化,有利于保证产品安全可信性、实现产品的互联和互操作性,以支持电子政务系统的互联、更新和可扩展性,支持系统安全的测评与评估,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可靠。

国家已正式成立“信息安全标准化委员会”,近期成立了信息安全标准体系与协调工作组(WG1)、内容安全分级及标识工作组(WG2)、密码算法与密码模块/KMI/VPN工作组(WG3)、PKI/PMI工作组(WG4)、信息安全评估工作组(WG5)、操作系统与数据库安全工作组(WG6)、身份标识与鉴别协议工作组(WG9)、操作系统与数据库安全工作组(WG10),以开展电子政务安全相关标准的研制工作,支撑电子政务安全对标准制订的需求。

还将制订下列标准:涉密电子文档密级划分和标记格式、内容健康性等级划分与标记、内容敏感性等级划分与标记、密码算法标准、密码模块标准、密钥管理标准、PKI/CA标准、PMI标准、信息系统安全评估和信息安全产品测评标准、应急响应等级、保护目标等级、应急响应指标、电子证据恢复与提取、电子证据有效性界定、电子证据保护、身份标识与鉴别、数据库安全等级、操作系统安全等级、中间件安全等级、信息安全产品接口规范、数字签名„„。

要素四 安全保障与服务

1.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要构建其技术安全保障架构,对大型电子政务系统要建立纵深防御体系。

·设置政务内网的安全与控制策略;

·设置政务外网的安全与控制策略;

·设置进入互联网的安全服务与控制策略;

·设置租用公网干线的安全服务与控制策略,包括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的安全服务与控制策略;

·设置政务计算环境的安全服务与机制。

采用纵深防御和多级设防,是电子政务安全保障的重要原则,通过全局性的安全防护、安全检测、快速响应、集成的安全管理与安全设施的联动控制,以达到系统具有防护、检测、反应与恢复能力。

2.推广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工程(ISSE)的控制方法,全面实现安全服务要求。

电子政务安全系统的设计,首先要做好系统资产价值的分析,如物理资产的价值(系统环境、硬件、系统软件)、信息资产的价值、其数据与国家利益和部门利益的关联度;其业务系统(模型、流程、应用软件)正常运行后果所产生的效益,从而确定系统安全应保护的目标,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整个安全系统的安全需求,进一步定义达到这些安全需求所应具有的安全功能,然后探索系统可能面临的威胁类型,并找出系统自身的脆弱性,这些威胁和脆弱性有:

·网上黑客与计算机犯罪;

·网络病毒的蔓延与破坏;

·机要信息流失与信息间谍潜入;

·网上恐怖活动与信息战;

·内部人员违规与违法;

·网上安全产品的失控;

·网络与系统自身的漏洞与脆弱性。

在这些威胁面前,要分析哪些威胁是本系统主要面临的威胁,哪些是次要的,对系统和任务造成的影响程度如何。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提出系统安全对策,确定承受风险的能力,寻找投入和风险承受能力间的平衡点,然后确定系统所需要的安全服务及对应的安全机制(见表一),从而配置系统的安全要素。在工程的生命周期中要进行风险管理、风险决策流程(见图2),这种风险管理是要对电子政务全程进行的。

系统投入运行要对其安全性进行有效评估,即评估者给出的评估证据和建设者采用的技术保障设施,的确能使系统拥有者确信已选用技术对策,确实减少了系统的安全风险,满足必要的风险策略(风险策略可以是“零”风险策略、最小风险策略、最大可承受风险策略或不计风险策略),使其达到保护系统资产价值所必需的能力(见图3)。上述有效评估过程可用安全技术保障强壮性级别(IATRn)来描述:

IATRn=f(Vn,Tn,SMLn,EALn)

Tn:威胁等级

Vn:资产价值等级

SMLn:安全机制强度等级

EALn:评估保障等级

要素五 安全技术与产品

1. 加强安全技术和产品的自主研制和创新。

由于电子政务的国家涉密性,电子政务系统工程的安全保障需要各种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全面推动自主研发和创新这些技术和产品是电子政务安全的需要。这些产品和技术可以分为六大类:

·基础类:风险控制、体系结构、协议工程、有效评估、工程方法;

·关键类:密码、安全基、内容安全、抗病毒、IDS、VPN、RBAC、强审计、边界安全隔离;

·系统类:PKI、PMI、DRI、网络预警、集成管理、KMI;

·应用类:EC、EG、NB、NS、NM、WF、XML、CSCW;

·物理与环境类:TEMPEX、物理识别;

·前瞻性:免疫技术、量子密码、漂移技术、语义理解识别。

2.电子政务安全产品的选择。

整个电子政务的安全,涉及信息安全产品的全局配套和科学布置,产品选择应充分考虑产品的自主权和自控权。

产品可涉及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硬件平台、安全数据库、PKI/CA、PMI、VPN、安全网关、防火墙、数据加密机、入侵检测(IDS)、漏洞扫描、计算机病毒防治工具、强审计工具、安全Web、安全邮件、安全设施集成管理平台、内容识别和过滤产品、安全备份、电磁泄漏防护、安全隔离客户机、安全网闸。

要素六 安全基础设施

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是一种为信息系统应用主体和信息安全执法主体提供信息安全公共服务和支撑的社会基础设施,方便信息应用主体安全防护机制的快速配置,有利于促进信息应用业务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的标准化和促进其可信度的提高,有利于信息安全职能部门的监督和执法,有利于增强全社会信息安全移师和防护技能,有利于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因此,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应重视相关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

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有两大类。

1.社会公共服务类

·基于PKI/PMI数字证书的信任和授权体系;

·基于CC/TCSEC的信息安全产品和系统的测评与评估体系;

·计算机病毒防治与服务体系;

·网络应急响应与支援体系;

·灾难恢复基础设施;

·基于KMI的密钥管理基础设施。

2.行政监管执法类

·网络信息内容安全监控体系;

·网络犯罪监察与防范体系;

·电子信息保密监管体系;

·网络侦控与反窃密体系;

·网络监控、预警与反击体系。

第三篇: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检查自查报告

电子政务外网信息安全工作自查报告

我镇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电子政务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对电子政务外网信息安全情况作了认真检查,现将我镇电子政务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及制度建设情况

一是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我镇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工作,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镇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镇电子政务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镇电子政务工作,研究决定镇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党政综合办公室,并指定懂电脑操作、保密意识强的党政综合办公室成员具体负责信息更新及网络维护等日常工作,形成了机构健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制定制度,按章办事。根据省、市文件要求,制定了办公室自动化设备保密管理制度、电子政务工作各项管理制度及维护制度,包括专人维护、文件发布审核签发等制度。三是开展不定期检查。我镇电子政务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对电子政务工作办公室的环境安全、设备安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等内容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消除安全隐患。

二、网络和信息安全情况。

加强网络运行维护工作。加强网络运行维护队伍建设,进一步充实网络运行维护人员,镇党政综合办公室确定兼职网络信息管理员,负责及时提供和审核本部门信息内容。同时按照县安全管理要求,制定和完善了我镇电子政务安全保密措施,落实安全保密工作责任制,未发现网络异常。

三、技术防护手段建设

切实做好信息安全工作。安装了专门的杀毒、杀木马软件,互联网出口处部署了防火墙,并且定期进行漏洞扫描、病毒木马检测,有效防范了病毒、木马、黑客等网络攻击,确保了信息和网络运行安全。

四、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虽然我镇电子政务工作在有序开展,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办公电脑设备陈旧老化,专门用于电子政务的电脑使用时间久,运行速度慢。二是机关工作人员年龄偏大,计算机知识程度不高,培训没有完全跟上。三是信息未能完全做到及时更新,电子政务管理、使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五、改进措施

一是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镇人员对电子政务的认知水平和责任意识,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全县电子政务培训,为电子政务的有效实施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电子政务的管理、使用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措施,并在实

际工作中狠抓落实,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应用水平和使用效益。三是加强电子政务的日常管理。定期升级病毒库、查杀病毒扫描系统漏洞,保证专门用于电子政务的电脑能时刻处于健康状态。

第四篇: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和管理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和管理

一、电子政务顺利实施的核心问题

电子政务是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方式,是一个基于网络技术的综合性业务模式。建立电子政务系统参公众服务,必然要求这一系统必须是安全、可靠、抗灾难、可恢复的。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共享、交互和快速为这种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前提条件,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又为电子政务系统不断走向开放互联提供了巨大推动力。随着电子政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对于网络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政务系统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部分,在安全方面尤为重要,而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公共性带来的不安全因素,使信息安全问题成为保障电子政务顺利实施的核心问题。

二、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面临的问题

电子政务网分为政务内网(涉密网)和政务外网(非涉密网),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采取逻辑隔离与互联网联通。政府各部门大力推行的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信息共享都以这些网络为支撑,以TCP/IPV4为传输协议,该协议为开放协议,从协议规划、服务模式、网络管理等方面均缺乏安全性设计,所以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就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

1.网络安全规划的不到位,造成网络结构的不合理性。由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原因和建设资金问题,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的建设在规划上经常缺少前瞻性的安全规划,网络流量存在多个瓶颈, IP地址缺乏统一规划,广播流量可控性差,子网故障隔离性差,重要流量缺乏带宽管理和服务质量优先保证等一大堆问题。随着安全问题的不断出现,只能在运行过程中不停地修修补补。但是,这种修补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后,往往又有新问题出现。

2.关键核心技术还掌握,增加了我国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的隐患。我国对发达国家信息设备和信息技术存在很强的依赖性,信息化核心设备严重依赖国外,对引进技术和设备缺乏必要的信息管理和技术改造。尤其是在系统安全和安全协议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目前组成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所用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网管软件、各类应用系统、数据库、防火墙、网络接入设备、路由器、服务器基本上都是国外公司的产品,微机芯片都是INTEL系列,软件基本上是微软公司的产品,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基本没有。这些因素使我国的电子政务网络安全性能大大降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风险。

3.网络安全管理的混乱和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相对滞后,造成很多管理安全漏洞。由于电子政务的网络是连接多个政务部门的广域网或城域网,需要各部门协调一致,共同维护整个网络平台的安全。但是,由于不同政府部门的信息技术人才和信息化水平的差异性,以及不同政府部门存在一些相关的利益和冲突,因此,很难做到安全管理的统一协调性,一旦发生安全事件,故障定位不准,追查事故源困难,责任问题牵扯不清,从而造成事件的破坏性后果更为严重。

4.安全意识淡薄。目前,在电子政务信息的安全问题上还存在不少认知盲区和制约因素。网络是新生事物,许多人一接触就忙着用于学习、工作和娱乐等,对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无暇顾及,安全意识相当淡薄,对网络信息不安全的事实认识不足。与此同时,机关、事业单位注重的是网络效应,对安全领域的投入和管理远远不能满足安全防范的要求。总体上看,网络信息安全处于被动的封堵漏洞状态,从上到下普遍存在侥幸心理,没有形成主动防范、积极应对的全民意识,更无法从根本上提高网络监测、防护、响应、恢复和抗击能力。

三、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措施

1.设备的物理安全。物理层的安全设计应从三个方面考虑:环境安全、设备安全、线路安全。采取的措施包括:机房屏蔽,电源接地,布线隐蔽,防雷。根据中央保密委有关文件规定,凡是计算机同时具有内网和外网的应用需求,必须采取网络安全隔离技术,在计算机终端安装隔离卡或安装安全网闸,使内网与外网之间从根本上实现物理隔离,防止涉密信息通过外网泄漏。

2.信息的加密。电子政务应用涵盖政府内部办公和面对公众的信息服务两大方面。就政府内部办公而言,电子政务系统涉及到部门与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地区与地区间的公文流转,这些公文的信息往往涉及不宜公开的和有密级的内容。因此,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必须采取适当的加密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密。可采用多种加密方式:a.基于IPsec的加密方式正被广泛采用,其优点显而易见:IPsec对应用系统透明且具有极强的安全性,这一点对于要开发庞大应用的电子政务来说,就显得极有好处了,应用系统开发商不必为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加密做过多的考虑,易于部署和维护。b.采用VPN技术在公共数据网上进行内部信息的安全传输。其优点是只增加端设备避免了重复建设。c.采用公钥基础设施技术(PKI)为基础,以数据机密性、完整性、身份认证和行为的不可否认为安全目的为电子政务提供安全支持。

3.操作系统的安全性。网络安全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安全的操作系统,因为所有的政务应用和安全措施都依赖操作系统提供底层支持。操作系统的漏洞或配置不当将有可能导致整个安全体系的崩溃。更危险的是,我们无法保证国外厂家的操作系统产品不存在后门。在操作系统安全方面,有两点是值得考虑的:一是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源代码对政府公开的产品;二是利用漏洞扫描工具定期检查系统漏洞和配置更改情况,及时发现问题。

4.数据备份与容灾。任何的安全措施都无法保证数据万无一失,硬件故障、自然灾害以及未知病毒的感染都有可能导致政府重要数据的丢失。因此,在电子政务安全体系中必须包括数据的容灾与备份,并且最好是异地备份。

5.管理制度的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一样重要,内部安全除了需要体系化的安全防御策略,还需要严格的、可操作性强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度的制订首先要规范,其次要强调制度的强制性、法规约束力和可操作性,同时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的培养和信息安全知识的普及这样才能保证制度的真正贯彻和执行加强。

6.建立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预案。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预案是安全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部分,这里单独来讨论,主要是考虑到其重要性。事前有预案,一旦发生安全事件,就可以触发相应的预案处理程序,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的网络服务和信息服务,力求把安全事件的破坏力降到最低。□(编辑/李舶)

第五篇: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解决方案研究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解决方案研究

摘要:作为政府信息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发展已初具规模。由于政务信息的敏感性和保密性要求,以及网络平台的安全性影响,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是至关重要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涉及到网络技术、系统功能、人员管理、法制法规等诸多因素,必须形成全面、规范、有执行力的保障机制。

关键字: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引言

近年来,以互联网技术为承载主体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引发了一场深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变,极大地推动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为信息高速公路五个应用领域中的首要应用,电子政府/电子政务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的重视,政府上网、政府工作电子化势在必行,政府信息化已成为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前提,电子政务将是未来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谓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组织机构管理和服务职能实现上突破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形成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电子政务模型可简单分为两方面:部门内部的网络办公平台和各部门与社会各界之间的网络信息沟通平台。因此,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的首要问题 便是如何保障信息安全。如果信息安全不能得以保障,轻则影响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正常功能的运转,重则破坏政府的公众形象甚至对社会的团结稳定产生危害。电子政务面临的网络安全戚胁

电子政务是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及行政管理机构有效决策、管理、服务的重要手段.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也必然会成为信息间谍、敌对势力、恐怖集团、国家之间信息战攻击的目标。因此.构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事关国家政治、经济、国防安全和民族信息产业发展的全局。电子政务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因素有:

1.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

计算机系统本身无法抵御自然灾害的破坏,也难以避免偶然无意造成的危害。如水、火、地震的破坏及环境(温度、振动、冲击、污染)的影响以及硬件设备故障,突然断电或电源波动以及各种误操作等危害。这些危害有的会损害系统设备,有的则会丢失或破坏数据。甚至毁掉整个系统和数据。

2.网络技术的缺陷性(1)先天的安全隐患

在物理通路上.网络通信线路一般是电话线、专线、微波、光缆或无线系统,这些线路易遭受物理破坏.易被搭线窃听,无线通信易遭截获、监听等等。网络规模越大,通信线路越长,这种弱点也随之增加。

电子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公共服务网的网络环境,都是采用TCP/IP协议而建立的。该协议以开放和自由为基础,从协议规划、服务模式、网络管理等方面均缺乏安全性设计。计算机应用系统自身的缺陷相当多,如windows net和Netware就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使入侵者有不少空子可钻。另外数据库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web服务器等应用平台也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

(2)网络的外部威胁

系统外部非法用户.如信息间谍的潜入窃密,网络黑客的攻击篡改.恐怖集团的销毁破坏等.使数据遭到窃取、假冒、抵赖或销毁,从而造成政府网络无法工作。具体表现有下面三方面:

一是非法使用资源。入侵者滥用和盗用计算机资源、网络连接服务等资源,并查阅数据、访问机密文件等信息资源。

二是恶意破坏。非法进入者对系统或数据文件进行破坏,包括修改数据信息.破坏硬件.传送附带破坏性病毒的文件等,还可以设置”定时炸弹”进行要挟攻击.敲诈勒索。这些恶意破坏造成系统瘫痪,文件无效或消失.使电子政府中断对用户提供的服务。

三是盗窃数据。黑客进入网络,盗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包括金融数据、机密文件以及其他敏感的数据信息等。

3.信息管理的可腐败性

管理规范不到位:例如,微机或工作站管理人员在开机状态下擅离岗位,敏感信息临时存放在本地的磁盘上,而这些信息处于未保护状态.这种管理上的不 2

严格极易给他人提供冒充的机会。另外内部用户随意利用办公终端与lnternet联接,使网络罪犯有机可乘。许多网络犯罪行为尤其是非法操作都是利用联网的电脑管理制度上的漏洞而得逞的。

组织管理不完善:如部分网络管理者(内部人员)很容易以某一用户的身份登录、查看和复制用户的信息.甚至利用管理用户的地址目录之便,以用户的名义发送报文.非法窃取、篡改、隐瞒、抵赖、销毁权限之外的信息,造成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甚至瘫痪。根据公安部门的报告,作案人员往往是利用管理上的漏洞.而且内部人员居多。

4.技术性缺陷

1)基础网络:首先,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网络,其通信线路如电缆、微波等,都易遭物理破坏,或易被搭线窃听,或易遭截获、监听等。其次,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不合理或缺乏可扩展性,很可能一个结点遭破坏导致整个系统瘫痪。

2)操作系统和数据库 :目前所使用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多偏重于考虑系统使用的方便性,其结构和代码设计相对在系统的安全机制上考虑还不够精细 或多或少存在些安全漏洞,数据库管理系统基于分级理念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同时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必须与操作系统的安全相配套,这样系统的安全又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

3)应用平台:为便于在应用层面进行定期维护或升级,在开发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应用功能时,往往有可能留有所谓的“后门”一旦被非法人员发现,破坏性有可能波及整个系统。

5.法律法规的滞后性

虽然,我国针对电脑病毒、信息侵权和网络犯罪等非法信息行为制定了一些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现行政策法规仍难以适应网络发展的需要,信息立法还存在相当多的空白。诸如个人隐私保护法、数据库保护法、数字媒体法、数字签名认证法、计算机犯罪法以及计算机安全监管法等数字经济正常运作所需的配套法规急需予以制定。由于法规不健全,信息市场交易秩序的维护、信息犯罪的惩处等无法可依,使信息犯罪有空子可钻。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作案手段新、时间短、不留痕迹等特点,给网上犯罪案件的侦破和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6.保障意识的非系统性

有的政府系统.在系统建设中没有统一规范的安全构想.更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结构:从硬件采购、网络布线、采用的操作系统、应用系统的开发、系统被非法访问等方面都没有把安全问题考虑进去或考虑得很少。因此这些政府系统难以抵御防范上述威胁。

3.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解决策略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安全采取“国家推动、社会参与、全局治理、积极防御、等级保护、保障发展“的策略。鉴于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面临的是一场高技术的对抗,是一场综合性斗争,涉及法律、管理、标准、技术、产品、服务和基础设施诸多领域,所以电子政务安全.还要从全局来构建其安全保障的体系框架,以保障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

1.健全法律与政策,加强法律监管

电子政务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涉及到国家秘密与核心政务.它的安全关系到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和公众益,所以电子政务的安全实施和保障,必须以国家法规形式将其固化,形成全国共同遵守的规约.成为电子政务实施和运行的行为准则,成为电子政务国际交往的重要依据。其目的在于保护守法者和依法者的合法权益.为司法和执法者提供法律依据.对违法、犯法者形成强大的威慑。因此,制订相应的法规,适度的解密和规范开放的规则,保护政府部门问信息的正常交流,保护社会公众对信息的合法享用,打破对政务信息资源的垄断和封锁,提高政府行政透明度和民主进程,是非常有利的和必要的。再完美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也可能出现内部使用的疏忽或遭受外来的恶意攻击,只有将网络技术和网络法律法规结合起来并与国际立法规则相兼容,才能在发生问题后有法可依,建议制定专门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法。一是用以规范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安全技术范畴,二是对破坏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行为如何处罚要从法律意义上制定专门的规定。

2.强化组织与管理

电子政务安全管理涉及到国家安全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信息产业部等许多国家安全职能部门.其安全管理职能的协调需要由国家信息化领导机构来进行。各地区和部委建立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以完成和强化信

息安全的管理,形成自上而下的信息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是电子政务安全实施的必要条件。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制订颁发电子政务安全相关的各项管理条例,以及时指导电子政务建设的各种行为.保障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全程的安全和安全管理工作的程序化和制度化。根据管理需求,可以对电子政务系统信息内容实施安全监控管理.以保护政务信息安全,防止由于内部违规或外部入侵可能造成的网络泄密,同时也阻止有害信息内容在政务网上传播。

3.制订标准与规范

信息安全标准有利于安全产品的规范化,有利于保证产品安全可信性、实现产品的互联和互操作性.以支持电子政务系统的互联、更新和可扩展性,支持系统安全的测评与评估.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可靠。因此,制订信息安全标准以及安全产品的规范便显得尤为重要。

4.纵深保障与服务

在电子政务的系统建设中,要构建其技术安全保障架构.对大型电子政务系统要建立纵深防御体系:进而设置政务内网的安全与控制策略、政务外网的安全与控制策略,进入互联网的安全服务与控制策略、租用公网干线的安全服务与控制策略、政务计算环境的安全服务与机制。采用纵深防御和多级设防,是电子政务安全保障的重要原则,通过全局性的安全防护、安全检测、快速响应、集成的安全管理与安全设施的联动控制,以达到系统具有防护、检测、反应与恢复能力。

5.创新技术与产品

由于电子政务的国家涉密性,电子政务系统工程的安全保障需要各种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要不断地加强安全技术和产品的自主研制和创新;它们涉及到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硬件平台、安全数据库、PKI/CA、PMI、VPN、安全网关、防火墙、数据加密机入侵检测(1DS)、漏洞扫描、计算机病毒防治工具、强审计工具、安全Web、安全邮件、安全设施集成管理平台、内容识别和过滤产品、安全备份、电磁泄漏防护、安全隔离客户机、安全网闸等。

6.用户应用安全

电子政务中,由于管理和使用不当造成的安全问题愈七成,因此加强人员对系统使用的安全意识,尤为重要。首先在系统投入使用前,必须对所有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其次,在使用过程中,也应有针对性的就系统变更等问题与工作人员 5

进行双向交流 其它还需特别注意的地方有:

1)管理员职责:管理员账户本身最易受到黑客攻击,定期更换账户及密码,是提高安全性的有效措施。同时,尽量不开放 Guest账户,对其他用户严格划定访问权限和资源使用权限;定期检查用户IP地址范围,用户使用系统的频率和内容,发现异常及时封锁IP或相应用户账号。

2)普通用户:在内部子网中不应开放共享目录。如有经常交换信息需求的用户,在共享时必须加上必要的口令认证机制。现在更为常见的方式是给用户配备 USB 安全密钥或者经第三方CA认证,可用来进行数字签名和验证签名,确保通讯双方的真实身份,兼具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保障政务的安全传送和处理。

7.系统运行环境安全

1)网络分级隔离:外网与内网和专网进行物理隔离,内网与专网、外网与 Internet 之间则采用逻辑隔离。内外网间必须安装防火墙,根据各种过滤规则来判断网络数据是否能够通过防火墙,用以加强网络之间访问控制、防止外网用户以非法手段进入内网、保护内网中的特殊网络互联设备,既防止外来的入侵,也阻止局域网内部重要信息的泄露。内外网之间的通信则采用异步高位加密机制,可以保证内外网的通信安全

2)网络设备和软件:选用高带宽网络和高性能服务器。配备加密设备,使得数据以密文形式在网上传送,保证数据的机密性与完整性。在安装防火墙的基础上,辅以入侵检测系统,用于实时监控和记录具攻击性的信息代码在进出网段的所有操作行为,并按制定的策略实行响应(阻断、报警、发送电子邮件等),从而防止网络的攻击与犯罪行为。安装正版操作系统或源代码对政府开放的操作系,统坚持日常维护和记录,及时更新、升级病毒库;使用安全扫描工具定期检查系统漏洞和配置更改情况,及时安装系统补丁堵塞系统漏洞。

4.结论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不但要从实现技术入手,更要与系统在政府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相呼应 保证其先进性和可扩展性,要进行深入调研和长远规划 必须能够适应网络的快速发展变化。根本上还需要国家的司法支持和参与人员管理意识的增强保障了电子政务的安全,才能保障政府信息化的顺利推进。

5.参考文献

1.王绍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与策略》中外科技信息,2003(11)43~45 2谢希仁,《计算机网络》.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 27~1 30 3.覃正.中美电子政务发展报告[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5).4.樊博.电子政务[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6)5.褚俊 苏震.电子政务安全技术保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3).6.苏玉召 赵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护策略的研究[J]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2006(5)7.王海涛.电子政务中的安全问题[J]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8.罗茂斌.论电子政务与电子文件的保护[J].档案管理 2001(4).9.邓崧.电子政务价值评估研究[D].上海 同济大学 2007.10.马朝斌《大力加强电子政务内网的安全保密建设和管理.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3(12)11.邬贺铨 《电子政务安全体系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3(4)12.谭兴烈 《电子政务安全解决方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4(5)13.姜楠,王健《电子政务中基于PKI的角色授权管理策略》《通信技术》,2003(9)

下载信息安全技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指南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安全技术-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指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互联网信息安全责任书

    互联网信息安全备案责任书 用户着重承诺本承诺书的有关条款,如有违反本承诺书有关条款的行为,由用户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一、用户承诺遵守《中华人民......

    互联网信息安全责任书

    互联网信息安全责任书 为切实加强中国联通互联网接入客户的安全使用和规范管理,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健康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公众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

    互联网信息安全承诺书

    互联网信息安全承诺书 一、 本单位(或个人)因为(□为勾选项): □ 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互联网络资源; □ 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展其他互......

    互联网信息安全承诺书

    互联网信息安全承诺书 成都***管理有限公司: 本单位郑重承诺遵守本承诺书的有关条款,如有违反本承诺书有关条款的行为,本单位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一、本......

    互联网信息安全承诺书

    互联网信息安全承诺书一、本单位郑重承诺遵守本承诺书的有关条款,如有违反本承诺书有关条款的行为,由本单位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二、本单位承诺遵守《......

    互联网信息安全承诺书

    互联网信息安全承诺书一、本单位(或个人)因为(“□”为选项): □使用____________的互联网络资源; □与______________开展其他互联网合作项目。 郑重承诺遵守本承诺书的有关条款,......

    关于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关于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相关文件的学习报告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 号,以下简称“27 号文件”)明......

    信息安全技术

    1、信息安全的概念,信息安全理念的三个阶段(信息保护-5特性,信息保障-PDRR,综合应用-PDRR+管理)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