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感染科工作流程
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
1、每天进行感染病例监测、目标性监测(ICU、NICU、RICU、麻醉科、血液净化)、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
2、每天进行医院等级评审资料
3、每周四制作甘特图并发院办邮箱
4、每月25号前进行月总结并发院办邮箱
5、每月月底进行十大指标上报(微生物实验室、药学部、统计室)
6、每月进行临床医技重点部门质量考核、汇总、分析并制作PPT
7、每月进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消毒药械抽查
8、每季度进行(1)医院环境学监测、汇总及分析(3、6、9、12月);(2)医务人员手卫生考核及汇总(2、5、8、11月);(3)全院医疗废物监管及汇总(2、5、8、11月);(4)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考核及汇总(3、5、8、11月);(5)医院感染各项监测季度汇总(1、4、7、10月);(7)制作医院感染简报下发科室;(6)召开感染管理委员会
9、每半年进行(1)全院紫外线灯管功率测定(3、9月);(2)医院感染知识半年考核及汇总(6、12月)
10、每年进行(1)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7月);(2)医院感染各项监测年汇总
第二篇:医院感染工作流程
第一章
医院感染工作流程
第一节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流程
图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流程图
第二节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流程
图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流程图
第三节
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报告流程
图
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报告流程图
第四节
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报告、处理流程
图
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报告、处理流程图
第五节
医疗废物处理流程
图
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图
第六节
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处理流程
图
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处理流程图
第七节
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处理流程
图
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处理流程图
第八节
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处理流程
图
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处理流程图
第九节
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上报流程
临床科室
检验科
临床科室
感染管理科
图
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上报流程图
第十节
呼吸机及附件清洗与消毒流程
临床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
图
呼吸机及附近清洗与消毒流程图
第三篇: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流程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流程
一、院内感染散发的报告与控制
当出现院内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表报告控感办。
科室监控小组负责人应在感染办的指导下,及时组织经治医师、护士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确诊为传染病的院内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报告和控制。
二、院内感染暴发的报告与控制
1、院内感染暴发的报告
出现疑似院内感染暴发或院内感染暴发当班医生应立即报告科室院感小组和院感染办,院感染办立即报告医务科和主管院长,并通报相关科室。
经调查证实出现疑似院内感染暴发或院内感染暴发时,应于12小时内报告市卫生局。
确诊为传染病的院内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2、出现院内感染暴发趋势时,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控感办必须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
分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科室协助院感染办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确诊为传染病的院内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三、消毒灭菌与隔离
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
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
四、消毒药械的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对全院使用的消毒灭菌药械进行监督管理。药剂科应根据临床需要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对消毒灭菌药械选购的审定意见进行采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查验必要证件,监督进货产品的质量,并按有关要求进行登记。
使用科室应准确掌握消毒灭菌药械的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掌握消毒灭菌药剂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更换时间、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等,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控感办予以解决。
五、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
按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原则选用抗感染药物。
检验室和药剂科每半年公布主要致病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并向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抗感染药物信息,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
临床医师应提高药前相关标本的送检率,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用药物;护士应根据各种抗感染药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制要求,准确执行医嘱,并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配合医师做好各种标本的留取和送检工作。
开展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包括血药浓度监测和耐药菌的监测,以控制抗感染药物不合理应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按有关规定执行。
七、院内感染的监测。
1、院内感染病例监测
对患者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以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为院内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进行全面综合性监测。
控感办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书面汇报,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监测资料妥善保存。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和反馈。
每年对监测资料进行评估,开展医院感染的漏报调查,调查样本量应不少于年监测患者数的10%,漏报率应低于20%。一类切口术手术部位感染率应低于0.5%。
2、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不合格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
使用中的消毒剂应进行监测。
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紫外线消毒:应进行日常监测、紫外灯管照射强度每半年或1年监测一次。
3、环境卫生学监测
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
每月对手术室、胃镜室、产房、供应室无菌区、治疗室、换药室等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
职业暴露感染紧急预案
职业暴露感染发生后立即进行局部处理,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75%的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职业暴露发生后应进行登记、报告,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感染源为特殊病人或传染病源,应立即上报市卫生局及市疾控中心,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进行检测.
第四篇:医院感染科简介
感染科简介
感染内科是医院临床一级科室,通过几代医护人员50多年的共 同努力,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技术实力强的我县感染性疾病诊断、治疗、科研中心。为仪陇县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感染内科设有门诊、住院病区。每天开设专科门诊,由年资高、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应诊,解决门诊病人的诊疗、咨询工作。拥有专门的感染病区,按照疾病种类分区收治病人,病房设施较齐全。
我科拥有医护人员共13人,其中医师5人,护士8人。医师中有副教授1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护理队伍中有主管护师1人,护师3人,护士5人。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我科拥有电脑肝病治疗仪、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等先进设备用于肝病及顽固性腹水等患者的治疗。
我科是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研究钩体病的基地,具备科研能力。近5年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
诊疗范围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各种并发症;各种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腹膜炎等;艾滋病、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手足口病、水痘、乙脑等;钩体病、疟疾等;败血症、伤寒、细菌性痢疾,流脑等。
第五篇:医院感染科工作总结
医院
2013年医院感染科工作总结
2013年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支持和大力配合下,认真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根据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及计划,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网络,完善相关制度,细化考核标准根据2006年7月6日卫生部48号令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2013年成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健全了院科两级管理制度及三级感染监控网,调整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增设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二级甲等医院复评为契机,重新梳理及完善委员会、各科室、各岗位及相关职能科室部门的制度及职责,细化各科室医院感染考核标准,并每月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依据考核标准,对各科室进行考核,考核者发现的质量缺陷问题,由考核者当场与责任科室进行反馈。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对质量缺陷进追踪,并督促科室及时整改。
二、医院感染及传染病知识培训及考核
为提升我院重点部门、重点科室的院感质量和专业水平,更为提升自身院感知识,于3月19~21日与供应室护士长参加绵阳市2013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岗位培训班学习。
针对流行性传染病,4月份下发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及卫计委公布的《H7N9禽流感临床表现及诊疗方案》,组织各科室积极学习和考核,平均分在95分以上。8月份分两批次对全院在职职工进行了院感和传染病知识培训,培训结束进行了相关知识的考核,合格率100%,平均成绩96.8分,每人培训7学时。
3月、7月对全院的工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内容为:病房消毒隔离基本知识、医疗废物、废弃物包装管理、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职业防护。
根据我院出现职业暴露后存在的相应问题及院感控制方面的问题,及时下科室进行职业暴露及院感防控等方面知识培训,现各科室已对职业暴露均能及时上报并能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对发现的院感病人能及时上报。
三、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
1、根据年初制定的监测计划,加强了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重点区域的监测。对消毒灭菌效果、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生物、化学监测,并有严格的记录;对不合格的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整改。
2、对供应室灭菌物品进行了工艺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指导其对规范了外来植入物的管理,并有严格的记录。
四、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1、开展前瞻性监测1-11月份共调查206例病人,调查中共发现一例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病例,与医生进行沟通,及时填报医院感染病
例报告卡。
2、医院感染回顾性调查每月第二周对上月出院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8-11月份共调查351例病例,骨科漏报1例带状疱疹病例。
五、6月份对购入的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卫生用品、消毒剂进行专项检查,临床医护人员对消毒剂的开启、配制方法规范,使用比较规范,了解消毒液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使用规范、贮存方法规范,都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后处置规范。到药械科索证,结果各证齐全,全部合格。
六、加强院内医疗废物监督管理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及医疗废物管理标准,院感管理部门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类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并常规督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反溃并对工勤人员进行培训,使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转运等达到了规范化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发。
七、手卫生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尤其是预防经接触传播疾病的最主要、简便、经济和有效的方法。因此根据卫生部2004年4月颁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疾病感染。于2013年6月对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表明: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容乐观,对手卫生知识缺乏、重视不够。许多医务人员缺乏对洗手及消毒重要性、指征、方法的认识,未掌握
正确的洗手消毒方法,为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以及工作时常忽略手卫生等。
八、多重耐药菌防控
今年4月我院开展了多重耐药菌的微生物监测,根据《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制定了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由于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呈现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因此,除加强重点环节管理、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外,着重强化了预防和控制措施,如:严格实施隔离措施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加强手卫生培训等。并对全院29例多重耐药菌病例都进行了现场指导、督查,使每个科室都能逐渐熟悉多重耐药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九、、规范传染病门诊管理,加强传染病防控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报告制度》,每季度对查阅门诊记录,发现漏报乙肝病例共5例,每月查住院病例,发现内1科漏报1例。在二级甲等医院复评及时重新设置了腹泻、发热门诊,添置了防护设施和消毒设备、消毒药品,完善了各项制度。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疫情。另外也利用各种宣传日宣传各种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如麻疹、艾滋病等。
十、主要存在问题:
1、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太差、手卫生知识缺乏。
2、医务人员对院感诊断意识不强,时有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