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读后感

时间:2019-05-15 10:4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白菜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白菜读后感》。

第一篇:白菜读后感

《卖白菜》读后感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这段令人心酸的文字是感恩阅读系列《感恩生活》书中一篇莫言书写的名为《卖白菜》的文章中的一段小节。

一棵白菜,对阔绰的家庭而言,不过是饭桌上的调剂,登不了大席面,但对于贫苦人家的孩子,也许是新年的所有意义。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与母亲卖白菜时因自己多算了别人的钱而使白菜没能卖出去的经历。尽管孩子十分渴望在新年能吃上香喷喷的白菜饺子,但是贫穷的生活让这小小的盼望成为泡影。但儿时的记忆也许会鞭策作者一辈子。

在文章里,我们和作者一起体味着生活的酸楚。可是,在人们过着酒足饭饱的生活中,却经常忘记曾经的清贫。比如说,有人从星级酒店吃饱喝足出来后,看见路旁那些可怜的乞丐,不但不给予他们帮助,甚至还辱骂、殴打他们。这些人都忘记了,自己也是清贫出生。再比如说我们学校的学生,吃饭时只挑自己喜欢的菜来吃,不喜欢的便统统倒在泔水桶里。他们都忘记了那首《悯农》诗;忘记了自己在学校所交的高昂花费都是父母的血汗钱。

有一次,我和朋友在街上玩,无意间听到一对父子的对话。“爸爸,就给我15元钱吧,同学过生日,我总要意思一下的嘛!”儿子说。父亲叹了一口气:“你们同学怎么天天都过生日呀?唉,这??”“可是同学们都送,我不送礼,多不好意思呀。”儿子恳求道,“爸,求求您了!”父亲无可奈何,只好从皮夹里抽出15元钱来,给了儿子。父亲的嘴里发出一阵叹息的声音:“唉??如今的孩子,年纪轻轻就学会摆阔气,讲排场了。我们当年顶好就送一张自制的贺卡、书签什么的??”

当我们离贫苦越来越远,富裕更能告诉我们前人的遭遇。生活真的来之不易,我们应当珍惜目前拥有的幸福生活。

点评:一篇名为《卖白菜》的文章,却让小作者有如此多的感慨。作者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写作自己的感受,而后深化主题。文章结构严谨,文笔流畅。篇二:《白菜玫瑰》读后感

亲情花开

——读《白菜玫瑰》有感

“阿嬷,我买菜回来喽。”

“乖孙回来喽乖孙。”

“阿嬷,你猜我买了什么菜?”

“白菜,嗯,猪肉、白菜。”

看似再普通不过的一段对话,却蕴藏着祖孙间最真挚也最神圣的情感。

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叫莹的女孩,每天都要买菜做饭照顾年迈的阿嬷。这样平淡无奇的对话是每天都要进行的。阿嬷因为身体的原因而认准了白菜。直到从一天起莹的提包里总会多出一支别人送的红玫瑰。莹告诉阿嬷,玫瑰是“中意你”的意思。下次莹回家问,阿嬷总会说有玫瑰花。莹每天追着太阳回家,带回新鲜的白菜、鱼、猪肉,还有玫瑰花,她笑意盈盈地如常煮菜,和阿嬷聊天,却难免分心,忽然会想起送她玫瑰花的那个人。

当有天那个人提出要带莹去珠海过上更好的生活是,莹在爱情与亲情展开了艰难的拉锯战。最后,看到苍老瘦小的阿嬷,莹终于不忍,选择了亲情。当每天一支的玫瑰消失在生活中时,莹心里有些空,而年迈的阿嬷,却给了莹那朵朵的“中意你”,白色的瓷碗里,盛满一朵朵头脸上仰的小白菜根,像极了一朵朵小小的玫瑰花,阿嬷把自己对孙女的疼爱灌进了这一朵朵的“中意你”里。莹是矛盾的,她深陷爱情与至亲的踌躇之中,最后是阿嬷睡着的样子打动了莹。她知道,总有一场伤心的,也许不止一场。世界上又不是没男人,但阿嬷只有一个。想起幼时,父母早亡,阿嬷就如同亲生爹娘台风夜步行十几公里为她找牛奶;她感冒,鼻塞喘不过气,是阿嬷用口吸出她的鼻涕;晚上睡觉她爱把脸贴在阿嬷胸前,寻找干瘪的乳头;走到哪里她都牵着阿嬷的手,一直牵着,从很小长到到很大,世界上只有一个这样的阿嬷。

看了这对祖孙的故事,不禁为之动容,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上,能够像莹一样倾其所有照顾老人的,已经不多了。人们只知道在生活与物质上去弥补老人,殊不知,那些花花绿绿的营养品填不满老人们空虚孤独的心灵。文中有一段对阿嬷睡着时的描写:“佝偻着肩,下颔瘪瘪地垂在胸口,抓着布袋的枯手缀着暗斑。她好小好弱,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把她抱起来。吊扇在房顶上旋转,微微吹动她稀疏灰白的发,原来阿嬷已经那么老了。”老人心灵的沧桑的空虚,不是物质可以弥补的。相比较而言,对于儿孙们,老人们总是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地去爱护,他们从不奢求回报,他们心底唯一的小小愿望就是儿女们能常回家看看,陪他们聊聊天那,哪怕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哪怕儿女们只是简单的敷衍,他们也心满意足了。

年幼时,老人像伞般给予我们呵护,现在,他们的腰背早已佝偻,应该轮到我们去照顾他们了。就让我们放慢脚步,一起去聆听白菜玫瑰绽放的声音。篇三:高中语文命题作文《谈白菜读后感》

命题作文 高二第二学期课文《谈白菜》读后感

谈“望文生情”

——由“白菜辩证法”所想到的我曾尽最大努力体味《茶花赋》、《荔枝蜜》的情感和赞颂,背了许多教条式的评价后,还是难以真正理解。我也曾想体会小桔灯那种冲破黑夜的光芒,在试图制作桔灯失败后,也没有了兴趣。我还试图理解《落花生》的内涵,花生的美味反而更吸引我。大概是我真的无法拥有文人的思维深度,也无法用他们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事物,诸如茶花,诸如白菜。

若是我来谈白菜,虽不及作者的深度,但也能洋洋洒洒大写一番,其结果定是无人喝彩,因为我写不出白菜的哲学、白菜的格调,只能停留在人们都能见到的外表。而作者是带着感性、带着思考的,他有着对为人处事的思索、对社会现状的思索——这是我们无论如何都体会不到的。

就像没有人能真正了解陶渊明对菊的喜爱,文与可对竹的钟情,后人只知感喟,却很难真正的理解。因为这是一种缘于生活、源自性格、触及内心之物。正如“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每个人都有触及心灵之物,这种感觉只可意会,无法言传。即便写在纸上,也不过是“倏作变相”后的寄情之作。

设若要为淡泊找个代言,可以是青菜,也可以是萝卜,不是非要用白菜来表现。作者恰恰是将情寄于了白菜,用它来表达情感罢了。所以,我不愿循着作者的思路去剖析平淡与华丽的辩证,去思索淡泊与浮华的价值——这些只意会即可,我们要做的只是体会作者的情感,倘要我们读后都陷入深思,或许并不是作者的初衷。

对于白菜,这只是作者的思索,并不是每一位读者的。矛盾对于白杨树的讴歌,杨朔对于茶花的赞颂,都是由情而发、由物而动。所谓“智者乐山、仁者乐山”,各人所乐之物不尽相同。对于同样的山水,所感又会因人而异。或叹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或叹一江春水、无语东流,有感于横看成林、侧看成峰,又有感于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各人所处环境不同,感触自然不同。

夏衍笔下的野草,是“生命开始的瞬间,便带了斗争的草”,它那顽强的生命力让人肃然起敬。然而,读者往往从生命力的角度去体味,殊不知,这更是象征了人民顽强的抗日斗志!这是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所能理解的么?德富芦花笔下的芦花茫茫如雪,是鱼虾鸟雀的避风港,然而我们只知感叹灵性的生命与活力,未亲眼见过芦花的我们又怎能真正读懂呢?

有时,是处境、经历的不同让我们无法触及作者的内心,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情感的隔阂——或是过了头,或是欠了火候。

人们读《药》,常常陷于亲子之爱与革命气概的思考,然而作者真正要表达的却是民众的麻木与愚昧。先生对于群众麻木状态的注意是由来已久的,这才是他多数作品的情感主体。

余光中在一篇散文中写道“看窗外的夜比圣经旧约更黑”,这句奇怪的比喻很是让人困惑。席慕容曾写过“舍不得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又是什么意义呢?其实,这些都是思乡之情的表达,作者往往借物、借景来抒发情思,但我们有时间、空间的错失,因而无法真正了解。

对于这些明显带有情感的内容,我们看似很了解,若要评价鉴赏,都能头头是道,仿佛领会地相当透彻,对作者观点又颇有同感,这其实是我们陷入了情感的盲从。

未必要将作者的情感强附于自己的脑海中,也不要嗔怪自己体会不出作者的思想。因为每个人拥有独立的思维模式,何况又是寄情于物、寄情于景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就像丰子恺望见邻家梧桐树枯零的那般感伤,是我们从他笔下能知晓,却无法了解的,在我们眼中,或许落花与梧桐落叶并无区别,然而丰子恺竟能看到无常,感受到生命。即便我们理解了生命的易逝,但较丰先生的体会,实在大不相同。他是有感而发,而我们只是有他的文字而发,孰浓孰淡,还用得着评判么?

情感发于本源才是最真切的、最直观的。对于白菜,我未曾想到过作者所想,因为无从说起。对于白菜的辩证法,也只是坐着借用白菜所表达的情感,仅此而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恐怕已是老生常谈了。篇四:《繁花》读后感

读金宇澄《繁花》 这几天读金宇澄的《繁花》,读了整整两天,说这部小说是2013的年度长篇,又是海派文学的标志。

读完最后一行,时近黄昏,心境也像窗外的天色一样黯然,还有几分难以把握的茫然。

《繁花》在叙事语言上的尝试确实令人心悦诚服。首先,小说用上海话来写,作者坦白出版时将稿子逐字逐句通了多遍,为了让北方人也能懂。沪语写作是骨子里的,真是写出了上海人的某种思维或者心理,不懂上海话的北方人也许能看懂,但不一定能体会其中之妙。其次,《繁花》通篇都是短句子,但是很耐读、有韵味;写法上只写人物如何说、如何做。作者说他感兴趣的是,“当下的小说形态,与旧文本之间的夹层,会是什么。”我想说的是那份黯然和茫然。《繁花》里有三个核心人物,都是男的,阿宝、沪生和小毛。阿宝爷爷曾是大资本家,阿宝爸爸少爷出身参加革命做地下党,不过那个年代资本家和地下党都不会有好日子过;沪生家是军队干部,“文革”中受冲击;小毛家是地地道道的工人,哪个年代都是踏踏实实的底层,没有大起大落。这三个人从小是好朋友,小说由这三个男人牵连出众多的男人和女人,家人、亲戚、朋友、同事、邻居,当然还有时代与社会。小说对这三个男人从懵懂童年一直写到中年老境,故事的时间跨度有半个世纪,从五、六十年代写到九十年代后的当下,但不是连贯写下来,而是分成“过去的故事”与“现在的故事”两条线索来讲。小说共三十一章,凡单数章节讲述“过去的故事”,凡双数章节讲述 “现在的故事”,就这么均衡地交叉隔开。“现在”这部分没有太明显的时间跨度,似乎是一个静止的时空;而“过去”这部分有着清晰的时光流逝,看着这三个少年日渐长大,历经人生的酸甜苦辣,两条线索最后融到一起,是“过去”一步一步地走进了“现在”。小说读了过半,我开始有了比较明确的感觉:喜欢单数章节,不喜欢双数章节。喜欢与不喜欢的理由是一致的,是人。喜欢单数章里的人,包括他们的故事;不喜欢双数章里的人,当然也因为那些故事。

“过去的故事”包括阿婆带阿宝和蓓蒂回乡下老家、蓓蒂和阿婆化鱼遁世的故事;姝华爱书的故事;兰兰和大阿妹的马路游戏故事;小毛和银凤、小毛和春香的故事,等等。这里的女孩儿让人怜爱,这里的少年有情有义。这些故事的背景主要是文革,一个物质贫乏政治残酷的时代,但少男少女们自然有各自的方式,生命的根须从土层中汲取滋养,就算是一棵野草,也有属于它的露水与阳光。即使写到那些伤痛的场景,比如,阿宝家搬到曹阳新村后所用的公用茅厕、阿宝孃孃与离婚丈夫“急吼吼”办事把祖父的床榻弄坍了一个洞,那些伤痛把那个时代的记忆一点一点地复活了,线条与色彩都清晰可辨,读的时候会有一种让你珍惜的感觉。但是,“现在的故事”好像是一个混沌又单调的世界,因为它总是类似的场景,那些没完没了的饭局。饭局上的男人们都是什么什么“总”,康总、陆总、徐总以及宝总,还有台湾人、韩国人、香港小开这样未以“总”冠名但实为“总”的;女人们则是如汪小姐、梅瑞、苏安、玲子、亭子间小阿嫂,风情万种兼具手段谋略。饭局上少不了的是酒和黄段子,男人和女人在一团酒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王安忆写《长恨歌》、陈丹燕写“上海三部曲”,还可以再列上程乃珊、王小鹰、卫慧等一群女作家,开创了某种“上海书写”的格局,而且统领了近二十年之久。希望这格局有所突围,相信是很多人的期待。对于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涵,王安忆用上海女人的务实与韧性来解读,陈丹燕从欧洲文化和殖民历史来破译,她们都做出了属于自己的阐释。但王安忆和陈丹燕那“革命后代”的“外来户”出身总使得她们看取城市的眼光与这座城市里占人口比例最高的市民阶层有所疏离,从这个角度来说,金宇澄的《繁花》正弥补了这层缺失。《繁花》里市中心的石库门弄堂场景和郊区新村的工房模式写得繁复多彩又扎实有力(手绘地图更增添了趣味)。阿宝、沪生和小毛三个人里最寄深情的是小毛,从小毛为申师太排队领票,到小毛跟师傅学拳,再到小毛与银凤、春香的情缘,直到小毛又凄凉又自得的晚景,读小毛一生里这些大大小小的故事,就像走进一个菜市场,青青的绿叶菜还带着泥巴和露水,鱼盆扑溅的水花泛着腥气,杀鸡宰鸭热气腾腾。这份市井声浪不正是对“上海书写”格局之突围的期待吗?且慢,读到后来,我越来越被一种泔水桶的气味所包围。这么说吧,我的阅读感觉是,那些“过去的故事”散发着各种食材本

身新鲜的气味,菠菜的甜、小白菜的爽、豌豆苗的香还有芥菜的鲜,个个不同,是愉悦的;但“现在的故事”散发出的是泔水桶的味道,不能说不浓烈可难闻,桶里的东西也不少可混杂后散发出来的是同一种气味。

人们批评,女性化的“上海书写”过于精致优雅,丝绸的手感,钻石的光亮,还有飘忽而过的香水味道。批评得有理。但是,我们要找的是泔水桶吗?哪些新鲜食材去哪里了?为什么它们没有变成美味菜肴?茫然。篇五:关于卖白菜的教学反思杨咏梅 关于《卖白菜》的教学反思

杨咏梅

摘要:语文教学对于中职生更重要的是德育教育,对于《卖白菜》这一篇课文的教学也要以德育教育为主,这篇课文的教学,我紧紧围绕诚信教育和生活教育,让家长配合,老师引导,让学生感同身受,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卖白菜》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以个性化的语言和细节描写着重表现了母子二人对于卖白菜的不同心理感受,同时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穷不能志气短,再穷也需真诚实在。

这篇文章深深地打动了我,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我准备得比较充分,有一种信心能把这一节课上得很好。但通过两节课的教学,我没有从学生的脸上看到预期的感动,他们更多的是一种猎奇心理,他们最多的问题是白菜馅的饺子是否真的那么具有诱惑力,那个年代真的就艰难到用三棵白菜过年的程度了吗?从两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没有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对于中职生来说,德育教育要胜过语文本身的文化知识的学习,总体来说,这篇课文的教学是失败的。

上完这篇课文,我在和其他老师谈我的想法时,有一位年长的老师告诉我:“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不是提到过这件事吗?你可以把他的讲话下载出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再联系学生的父母他们年少时的生活,那样,学生理解这篇课文也会快一些。”我想是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些呢? 下去后我在网上找出莫言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发言——《一个说故事的人》,让学生在课堂上看了一遍,同时让学生理解,那确实是一个饥荒的时代,正是因为这一点更加衬托出母亲身上表现出的诚信的可贵,这才是母亲给我上的人生的最好的一课,也正是因为母亲的诚信教育,才有了今天的莫言和他的成就。最后,我让学生深入角色,分角色饱含感情地朗读了一遍课文,下课的时候,学生的脸上有了真诚和感动。这篇课文的教学并没有到此为止,周五放学回家时,我没有忘记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第一道家庭作业是让学生真诚地恳求自己的父母回忆他们的少年时代对于饥饿的感受;第二道家庭作业是周末回家后和家长包一次白菜馅的饺子,让学生亲自尝尝曾经美味的饺子究竟有多么好吃,以此来感受年少时代生活的艰辛,从而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第三道作业是把自己学这篇课文的感受写成400字左右的读后感。通过这几项活动,学生在第二周的语文课上感慨颇多,绝大多数学生完成了作业,并把父母的童年关于饥饿的故事和同学分享,我知道,这是同龄人在分享他们的感动。我适时点拨,那个时代那么艰苦,我们的父辈没有抛弃人性中最可贵的品质,比如诚信,比如善良,比如坚强,比如自尊。那作为物质生活丰富的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自甘堕落,抛弃善良和诚信呢?最后,我再让学生联系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考试作弊等各种不讲诚信的现象让学生认识到不讲诚信就是可耻的,讨论中,学生的发言很积极,观点也很正确,看来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更深透了,从他们写的读后感,我看到了他们的真诚和感动,真正把生活教育和诚信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心中,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这节课的教学也让我认识到,中职语文课的教学不仅是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也不仅是能准确地划分段落层次,更不仅仅是准确地把握中心思想,语文课还要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和陶冶,得到感动,并把这种感动转化到实际行动,从而指导学生的人生航向。让学生的知识得到成长,更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成长,这才是语文课教学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样的语文才是不悖于教材编选者初衷的教学。

第二篇:《白菜玫瑰》读后感

亲情花开

——读《白菜玫瑰》有感

“阿嬷,我买菜回来喽。”

“乖孙回来喽乖孙。”

“阿嬷,你猜我买了什么菜?”

“白菜,嗯,猪肉、白菜。”

看似再普通不过的一段对话,却蕴藏着祖孙间最真挚也最神圣的情感。

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叫莹的女孩,每天都要买菜做饭照顾年迈的阿嬷。这样平淡无奇的对话是每天都要进行的。阿嬷因为身体的原因而认准了白菜。直到从一天起莹的提包里总会多出一支别人送的红玫瑰。莹告诉阿嬷,玫瑰是“中意你”的意思。下次莹回家问,阿嬷总会说有玫瑰花。莹每天追着太阳回家,带回新鲜的白菜、鱼、猪肉,还有玫瑰花,她笑意盈盈地如常煮菜,和阿嬷聊天,却难免分心,忽然会想起送她玫瑰花的那个人。

当有天那个人提出要带莹去珠海过上更好的生活是,莹在爱情与亲情展开了艰难的拉锯战。最后,看到苍老瘦小的阿嬷,莹终于不忍,选择了亲情。当每天一支的玫瑰消失在生活中时,莹心里有些空,而年迈的阿嬷,却给了莹那朵朵的“中意你”,白色的瓷碗里,盛满一朵朵头脸上仰的小白菜根,像极了一朵朵小小的玫瑰花,阿嬷把自己对孙女的疼爱灌进了这一朵朵的“中意你”里。

莹是矛盾的,她深陷爱情与至亲的踌躇之中,最后是阿嬷睡着的样子打动了莹。她知道,总有一场伤心的,也许不止一场。世界上又不是没男人,但阿嬷只有一个。想起幼时,父母早亡,阿嬷就如同亲生爹娘台风夜步行十几公里为她找牛奶;她感冒,鼻塞喘不过气,是阿嬷用口吸出她的鼻涕;晚上睡觉她爱把脸贴在阿嬷胸前,寻找干瘪的乳头;走到哪里她都牵着阿嬷的手,一直牵着,从很小长到到很大,世界上只有一个这样的阿嬷。

看了这对祖孙的故事,不禁为之动容,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上,能够像莹一样倾其所有照顾老人的,已经不多了。人们只知道在生活与物质上去弥补老人,殊不知,那些花花绿绿的营养品填不满老人们空虚孤独的心灵。文中有一段对阿嬷睡着时的描写:“佝偻着肩,下颔瘪瘪地垂在胸口,抓着布袋的枯手缀着暗斑。她好小好弱,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把她抱起来。吊扇在房顶上旋转,微微吹动她稀疏灰白的发,原来阿嬷已经那么老了。”老人心灵的沧桑的空虚,不是物质可以弥补的。相比较而言,对于儿孙们,老人们总是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地去爱护,他们从不奢求回报,他们心底唯一的小小愿望就是儿女们能常回家看看,陪他们聊聊天那,哪怕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哪怕儿女们只是简单的敷衍,他们也心满意足了。

年幼时,老人像伞般给予我们呵护,现在,他们的腰背早已佝偻,应该轮到我们去照顾他们了。就让我们放慢脚步,一起去聆听白菜玫瑰绽放的声音。

第三篇:卖白菜读后感

《卖白菜》读后感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这段令人心酸的文字是感恩阅读系列《感恩生活》书中一篇莫言书写的名为《卖白菜》的文章中的一段小节。

一棵白菜,对阔绰的家庭而言,不过是饭桌上的调剂,登不了大席面,但对于贫苦人家的孩子,也许是新年的所有意义。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与母亲卖白菜时因自己多算了别人的钱而使白菜没能卖出去的经历。尽管孩子十分渴望在新年能吃上香喷喷的白菜饺子,但是贫穷的生活让这小小的盼望成为泡影。但儿时的记忆也许会鞭策作者一辈子。

在文章里,我们和作者一起体味着生活的酸楚。可是,在人们过着酒足饭饱的生活中,却经常忘记曾经的清贫。比如说,有人从星级酒店吃饱喝足出来后,看见路旁那些可怜的乞丐,不但不给予他们帮助,甚至还辱骂、殴打他们。这些人都忘记了,自己也是清贫出生。再比如说我们学校的学生,吃饭时只挑自己喜欢的菜来吃,不喜欢的便统统倒在泔水桶里。他们都忘记了那首《悯农》诗;忘记了自己在学校所交的高昂花费都是父母的血汗钱。

有一次,我和朋友在街上玩,无意间听到一对父子的对话。“爸爸,就给我15元钱吧,同学过生日,我总要意思一下的嘛!”儿子说。父亲叹了一口气:“你们同学怎么天天都过生日呀?唉,这„„”“可是同学们都送,我不送礼,多不好意思呀。”儿子恳求道,“爸,求求您了!”父亲无可奈何,只好从皮夹里抽出15元钱来,给了儿子。父亲的嘴里发出一阵叹息的声音:“唉„„如今的孩子,年纪轻轻就学会摆阔气,讲排场了。我们当年顶好就送一张自制的贺卡、书签什么的„„”

当我们离贫苦越来越远,富裕更能告诉我们前人的遭遇。生活真的来之不易,我们应当珍惜目前拥有的幸福生活。

点评:一篇名为《卖白菜》的文章,却让小作者有如此多的感慨。作者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写作自己的感受,而后深化主题。文章结构严谨,文笔流畅。

第四篇:高中语文命题作文《谈白菜读后感》

命题作文高二第二学期课文《谈白菜》读后感

谈“望文生情”

——由“白菜辩证法”所想到的白菜的辩证法着实让我迷糊,无非是至淡乃成、无味则甘的道理,却让作者大费笔墨、旁征博引,竟将白菜作了这般深奥的研究。

我曾尽最大努力体味《茶花赋》、《荔枝蜜》的情感和赞颂,背了许多教条式的评价后,还是难以真正理解。我也曾想体会小桔灯那种冲破黑夜的光芒,在试图制作桔灯失败后,也没有了兴趣。我还试图理解《落花生》的内涵,花生的美味反而更吸引我。

大概是我真的无法拥有文人的思维深度,也无法用他们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事物,诸如茶花,诸如白菜。

若是我来谈白菜,虽不及作者的深度,但也能洋洋洒洒大写一番,其结果定是无人喝彩,因为我写不出白菜的哲学、白菜的格调,只能停留在人们都能见到的外表。而作者是带着感性、带着思考的,他有着对为人处事的思索、对社会现状的思索——这是我们无论如何都体会不到的。

就像没有人能真正了解陶渊明对菊的喜爱,文与可对竹的钟情,后人只知感喟,却很难真正的理解。因为这是一种缘于生活、源自性格、触及内心之物。正如“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每个人都有触及心灵之物,这种感觉只可意会,无法言传。即便写在纸上,也不过是“倏作变相”后的寄情之作。

设若要为淡泊找个代言,可以是青菜,也可以是萝卜,不是非要用白菜来表现。作者恰恰是将情寄于了白菜,用它来表达情感罢了。所以,我不愿循着作者的思路去剖析平淡与华丽的辩证,去思索淡泊与浮华的价值——这些只意会即可,我们要做的只是体会作者的情感,倘要我们读后都陷入深思,或许并不是作者的初衷。

对于白菜,这只是作者的思索,并不是每一位读者的。矛盾对于白杨树的讴歌,杨朔对于茶花的赞颂,都是由情而发、由物而动。所谓“智者乐山、仁者乐山”,各人所乐之物不尽相同。对于同样的山水,所感又会因人而异。或叹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或叹一江春水、无语东流,有感于横看成林、侧看成峰,又有感于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各人所处环境不同,感触自然不同。

夏衍笔下的野草,是“生命开始的瞬间,便带了斗争的草”,它那顽强的生命力让人肃然起敬。然而,读者往往从生命力的角度去体味,殊不知,这更是象征了人民顽强的抗日斗志!这是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所能理解的么?德富芦花笔下的芦花茫茫如雪,是鱼虾鸟雀的避风港,然而我们只知感叹灵性的生命与活力,未亲眼见过芦花的我们又怎能真正读懂呢?

有时,是处境、经历的不同让我们无法触及作者的内心,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情感的隔阂——或是过了头,或是欠了火候。

人们读《药》,常常陷于亲子之爱与革命气概的思考,然而作者真正要表达的却是民众的麻木与愚昧。先生对于群众麻木状态的注意是由来已久的,这才是他多数作品的情感主体。

余光中在一篇散文中写道“看窗外的夜比圣经旧约更黑”,这句奇怪的比喻很是让人困惑。席慕容曾写过“舍不得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又是什么意义呢?其实,这些都是思乡之情的表达,作者往往借物、借景来抒发情思,但我们有时间、空间的错失,因而无法真正了解。

对于这些明显带有情感的内容,我们看似很了解,若要评价鉴赏,都能头头是道,仿佛领会地相当透彻,对作者观点又颇有同感,这其实是我们陷入了情感的盲从。

未必要将作者的情感强附于自己的脑海中,也不要嗔怪自己体会不出作者的思想。因为每个人拥有独立的思维模式,何况又是寄情于物、寄情于景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就像丰子恺望见邻家梧桐树枯零的那般感伤,是我们从他笔下能知晓,却无法了解的,在我们眼中,或许落花与梧桐落叶并无区别,然而丰子恺竟能看到无常,感受到生命。即便我们理解了生命的易逝,但较丰先生的体会,实在大不相同。他是有感而发,而我们只是有他的文字而发,孰浓孰淡,还用得着评判么?

情感发于本源才是最真切的、最直观的。对于白菜,我未曾想到过作者所想,因为无从说起。对于白菜的辩证法,也只是坐着借用白菜所表达的情感,仅此而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恐怕已是老生常谈了。

第五篇:教案《卖白菜》

《卖白菜》教案

【教学理念】

以文本为本,以学生为本。文本的学习过程就是生活的再现过程,是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过程,更是学生生命价值的发展过程,因此,注重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活泼、生动地发展,便成了语文教学能否焕发活力的关键所在了。

本课要让学生体会一个坚强的母亲对儿子的疼爱,对儿子人生中重要品质的培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故事的形式叙述,学生对故事本身的理解不存在问题,难就难在怎样深刻去体会这份爱,去感受这份诚信的重要,以及从文章延伸到现实生活:现在的我们还需不需要诚信?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我们需要诚信。如何让学生讨论中感受它的重要,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握的一个难点。【授课人】浙江信息工程学校 陈花 【课题】《卖白菜》

【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基础版)第二册

【单元总目标】通过伟人和平凡人的事例,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明白通过怎样的努力才能让自己走向成功。【教学目标】

(一)阅读本文,把握坚持而又诚信的母亲形象。

(二)注意对母亲前后两次神态的描写,体会莫言式的真切与细腻。

(三)认真体会诚信与成功之间的关系,讨论诚信的现实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把握母亲形象,体会作者语言的真切与细腻。

(二)体会诚信与成功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

品读、体味、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听周杰伦的歌曲《听妈妈的话》

母亲的谆谆教诲使当年不起眼的小男生成长为今天的周董,母爱是多么的伟大,母爱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今天我们就随着作家莫言的记忆一同去感受另一位母亲的对孩 子的爱。

二、阅读感知

(一)生字注音

瞥:piē

哽咽gěngyè

拽zhuài

蔫niān

踽踽jǔjǔ 本阶段让学生初步掌握课文内容,完成教师的预期目标。

(二)文章写了什么?

明确:学生可以从三个部分来回答,以利于文章的梳通。

第一部分(1-9):年关已近,为贫困所迫的母亲下决心卖掉原本要留着过年包饺子的那三棵白菜。

第二部分(10-25):写母子俩去集市卖白菜的过程。

第三部分(26-30):因为“我”多收了买主一毛钱,白菜被退回,母亲流泪了,这眼泪让“我”“终身难忘”。

(二)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里三棵白菜意味着什么?作者对这三棵白菜又寄予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可让学生讨论,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

在那饥饿的时代,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在那个畸形的时代,白菜饺子是怎样的一种奢望。眼看就快过年了,无比激动的盼望之情在作者心里已贮藏很久了。但今天母亲却要把仅剩的3株白菜卖掉。失望、不解、疑惑、不敢相信„„所有的期望都在这一刻化为泡影。

这104棵白菜棵棵渗透了母亲与自己的心血,尤其是那棵最小的白菜,更是受到了娘俩悉心照料,它就象是作者看着长大的孩子。作者对它充满了回忆,充满了喜爱,充满了不舍。

(三)儿子是如此不舍,那么母亲呢?母亲难道就如此舍得卖掉这三棵白菜?要违背自己对孩子“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的承诺?

明确:母亲也是经过一番挣扎,从文中找出相应句子。

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我悲伤地说:“……” ..……母亲沉重地说。..……

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之么大汉子了,动不动就抹..... 眼泪,像什么样子?!”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 .................

(四)母亲在面对这种艰难的生活以及儿子的哀求时仅仅是“眼睛湿漉漉的”有没有哭?为什么?

明确:没有。体现了母亲是一个坚强的女性,无论如何贫困,她都挺过去。

(五)但是我们到最后我们却发现母亲流泪了,(找出母亲流泪的地方)体会为什么母亲流泪了?

明确:母亲是因为自己儿子多算了买主的钱,非常羞愧,才流下的眼泪。

(六)母亲的流泪会对莫言的一生产生怎样重要的影响呢?试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加以分析。

明确: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身难忘的声音说: “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娘,”我哭着说,“我……”

“你今天让娘丢脸了……”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如此坚强的母亲竟然为了儿子多算了买主一毛钱而流泪,这对于作者的触动无疑非常大的,课文中说:“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在沉痛之余,我们可以想像,作者在人生路上一定会奉行诚信。我们说身教胜于言传,莫言母亲的言行,为儿子今后走向成功的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没有母亲今天的教育就没有后来成功的莫言。我们一起来认识莫言。

三、走近作者

莫言的名字被读者熟知,应该是电影《红高粱》公映之后的事情,这印证了影视媒体对文学界的巨大影响。

莫言(1955-),男,原名管谟业,中国新一辈极具活力的作家之一。自八十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虽然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派”作家,但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见称,小说中总是充满进攻型的语言。长篇小说有《红高梁家族》《酒国》《丰乳肥臀》等,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等,另有《莫言文集》五卷。

无论故事的情境气氛是华丽炫目、荒诞无稽还是鬼灵精怪,莫言的丰富想像空间与澎湃辗转的辞锋总是能叫人惊叹不已——诚如张大春在为《红耳朵》作序时所言:“千言万语,何若莫言”!

四、品味诚信

(一)生活中不乏莫言这样的成功者,也不乏像莫言母亲这样的好父母,请同学们讲述一些自己所知道的有关诚信使人成功的故事。

如学生讲的都是诚信的正面故事,教师可顺势提问:“那么有没有缺乏诚信而使自己 失败甚至亡国的故事呢?”

(二)从同学们的讲述中,探讨“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诚信既然使那么多人成功了,不讲诚信使人失败甚至亡国,那么就可以说明诚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的。

(三)莫言母亲用自己的眼泪让孩子记住诚信,那同学们的母亲又是怎么表达母爱培养你们良好的品质呢?这对于你今后的职业生涯会有什么样的帮助呢?

五、课堂小结

因为母亲的爱周杰伦成了优秀的歌手;因为母亲的坚守,莫言成了著名的作家;学数控专业的你肯定也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事业有成的好青年。希望同学们听妈妈的话,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六、作业布置

就“诚信与成功”这个话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板书设计:

卖白菜 莫言

诚信——成功

附:诚信故事

1. 华盛顿与尼克松、克林顿的对比

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同样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因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败露而被迫引咎辞职;克林顿也因为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弹劾。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在政史上留下污点。

2.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听妈妈的话》歌词

周杰伦

小朋友 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为什麼 别人在那看漫画 我却在学画画 对著钢琴说话

别人在玩游戏 我却靠在墙壁背我的ABC

我说我要一架大大的飞机

我却得到一只旧旧螺旋机

为什麼要听妈妈的话

长大後你就会开始懂得这种话 哼

长大後我开始明白 为什麼我 跑的比别人快 飞的比别人高

将来大家看的都是我画的漫画

大家唱的都是 我写的歌

妈妈的辛苦 不让你看见

温柔的事 是否在她心里面

有空就多多握著她的手

把手牵著一起梦游

听妈妈的话 别让她受伤

想快快长大 才能保护她

美丽的白发 幸福中发芽

天使的魔法 温暖中慈祥

在你的未来 音乐是你的王牌

那王牌谈个恋爱 而我不想被你教坏

还是听妈妈的话吧 晚点在恋爱吧

我知道你未来的路 干嘛比我更清楚

你因为太多学习的同学在这块写东写西

但我在 妈妈我会用功读书

用功读书怎麼会从我嘴巴说出

不想你输所以要叫你用功读书吗

妈妈交给你的毛笔你要好好收著

因为不许告诉我 也告诉他我还留著

对了 我会遇到了周润发

所以你可以跟同学炫耀 赌神未来是你爸爸

我找不到你写的情书

你喜欢的要承认

因为我会了解你会在操场上牵她

你会开始喜欢唱流行歌

因为张学友开始准备唱吻别

听妈妈的话 别让她受伤

想快快长大 才能保护她

美丽的白发 幸福中发芽

天使的魔法 温暖中慈祥

听妈妈的话 别让她受伤

想快快长大 才能保护她

长大後我开始明白 为什麼我跑的比别人快 飞的比别人高

将来大家看的都是我画的漫画

大家唱的都是 我写的歌

妈妈的辛苦 不让你看见

温柔的事 是否在她心里面

有空就多多握著她的手

把手牵著一起梦游

听妈妈的话 别让她受伤

想快快长大 才能保护她

美丽的白发 幸福中发芽

天使的魔法 温暖中慈祥

下载白菜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白菜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卖白菜教案

    《卖白菜》教案 【知识点总结】 把握母亲坚强、自尊、朴实、诚信的形象,体会母亲诚实至上的优良品质。 作者简介 略 【梳理课文思路】 浏览全文,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

    《卖白菜》课本剧

    课本剧:《卖白菜》 时间:清晨 地点:集市 人物:“我”母亲,老太太我和母亲走在集市上,母亲准备去卖白菜,我准备去上学母亲:“社斗,你去上学吧!”我:“嗯,娘,那我去了” 我刚准备走,就看到......

    卖白菜教案

    《卖白菜》 複習回顧 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解析:环境、情节、人物形象 2.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什么? 解析:交代社会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3.小说的人物描写有哪些? 解析:有外貌描......

    卖白菜教案

    《卖白菜》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弄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小说对人物、环境的描写,尤其是运用个性化语言和细节性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提高......

    《卖白菜》说课稿

    《卖白菜》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卖白菜》,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 《卖白菜》是......

    运白菜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运白菜》说课稿 张娟 一、说教材分析 《运白菜》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册第三单元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百以内数的连减计算,属于“数与代......

    卖白菜教案

    《卖白菜》教案设计紫竹 (整理) 一、导入:有一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小小少年,很少烦恼,无忧无虑乐陶陶。”童年是无忧无虑,没有烦恼的。说起童年......

    运白菜说课稿

    《运白菜》说课稿 十小 肖娜 一、说教材 《运白菜》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三位数的连减计算,教材创设了“运白菜”的情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