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分泌科疾病护理常规
内分泌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1、按入院、出院护理要点执行。
2、按医嘱执行分级护理及其护理要点。
3、测量体温、呼吸、脉搏。
(1)一般新入院病人,2次/天,连测3天。如体温正常,则按分级护理有关要点执行。
(2)高热病人,按高热病人护理要点执行。
(3)某些专科疾病病人须观察体温时,按有关疾病护理要点执行。
4、按医嘱测量血压。
5、测量体温,病人入院时测量一次,以后每周测一次。
6、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应对其进行全面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并记录于护理病志上。
7、准确,及时留送各种标本。新入院患者应在次晨留取尿于粪便标本送做常规检验。
8、严密观察病情和药物反应,如有异常变化应立即向医生报告并积极协助处理。
9、凡危重病人应填写护理记录单,及时准确记录出入量、生命体征、病情变化、临时治疗与护理等内容,并按时做小结与总结。每日的出入量应记录在体温单上。
10、了解本病区内常规用药、急救药物(含专科疾病急救药物)的主要作用及副作用,熟练掌握其用法及注意事项。
11、保持本病区一般器材、急救器材(含专科疾病急救器材)、各种急救治疗包的性能良好,可供随时应急使用,并能掌握其使用及配合医生操作的方法。
12、加强与病人的交流,了解其心理需要,给予心理支持。病情允许时,应鼓励并指导病人自我护理,增强其治病与康复的信心。
13、针对病人的疾病进行健康指导,包括本病的预防、症状、治疗、饮食、休息、身体锻炼、保持心理健康等基本知识,以及出院后来院复查的时间等内容。
14、病区环境应清洁、整齐、安静、安全,空气新鲜,室温18~20℃,湿度50%~60%为宜。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
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保持床铺的清洁,平整,定时更换体位。加强安全管理。
做好基础护理。如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尿道外口护理,根据级别护理认真巡视病房。
抽搐昏迷时应设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认真执行各项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详细记录护理记录单,出入液体量及血压记录。
密切观察输液成分、速度、反应。巡视卡悬挂醒目,记录准确。
严密观测血糖的变化。
遵医嘱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做好特殊检查的宣教及准备工作,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
加强饮食合理供给。
糖尿病护理 【概述】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细胞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导致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体内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其特征为血液中含糖量过高及尿中有糖,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等。
临床上出现烦渴、多饮、多尿、疲乏、体重减轻等表现,其并发症为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慢性病变可涉及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肾脏、视网膜、皮肤等;其主要诱因有肥胖、感染、缺少体力活动、多次妊娠等。【护理评估】
(一)健康评估
护士在对患者进行评估时,病人多有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伤口愈合不良、经常感染等主诉,应详细询问其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食量,有无糖尿病家族史,体重,妊娠次数。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心血管、神经系统等体检可见异常。酮症酸中毒者呼吸深大伴脱水体征和意识改变。另外,1型糖尿病于2型糖尿病的病因不同,不是在评估时应予区别。
(二)临床症状观察与评估
1、“三多症状”——多尿,烦渴,多饮
2、善食多饥
3、疲乏、体重减轻、虚弱
4、急性并发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酮症较轻者可以表现严重口渴,尿糖增多,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乏无力,头晕头痛,心烦,嗜睡,全身疼痛,酮症较重者呼出的气体有烂苹果味,皮肤干燥,缺乏弹性,眼晴下陷,心跳加快,严重时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昏迷。
(2)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简称高渗性昏迷。是因为高血糖引起的血浆高渗透压、严重脱水和进行性意识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其诱因是感染,摄入糖量过多,以及应激状态如手术、外伤、心血管事件等。
(3)乳酸性酸中毒昏迷: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血乳酸持久性增高在5mmol/L以上,而pH<7.35的临床综合征。
(4)低血糖症:指血浆葡萄糖浓度明显低于2.8mmol/L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
5、慢性并发症:
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全身大小血管病变,常累及心、脑、肾、眼,导致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脑梗塞、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糖尿病肾病。高血糖还可以累及神经系统及肠道、膀胱等。
6、皮肤瘙痒
多见于女性,由于尿糖刺激局部所致。
7、其他症状:有四肢酸痛、麻木,腰痛等。
(三)辅助检查
1、血糖测定
(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
(2)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
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3、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4、果糖胺测定
5、胰岛素释放试验
6、C肽释放试验
7、尿糖测定 结果仅供参考,而确诊糖尿病需依靠血糖测定。
(四)心理社会评估
由于本病为终身性疾病,漫长的病程及多器官、多组织结构和功能障碍对病人身心产生的压力易使病人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对疾病缺乏信心,或对疾病抱无所谓的态度而不予重视,以致不能有效的应对慢性疾病。社会环境如病人的亲属、同事等对病人的反应和支持是关系到病人能否适应慢性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应予以评估。【护理措施】
(一)饮食治疗的护理
1、控制总热量:
饮食治疗是基础治疗措施,它对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起着积极的作用。饮食治疗的内容包括控制总热量、合理配餐、口味清淡、高纤维饮食,水果适时适量,少饮酒不吸烟等。
每日所需蛋白质为1g/kg/日,每日所需碳水化合物一般不超过主食300g为好,每日所需脂肪约40-60g。三餐中主食分配应为早餐1/5,午餐2/5,晚餐2/5。
2、合理配餐
要保证各种营养成分比例适宜,保证优质蛋白的 供应,每天要有一定量的牛奶,鸡蛋和瘦肉摄入,但应避免热量过多。病人若饥饿,可用绿色蔬菜补充。
3、少量多餐
基本做到一日不少于三餐,一餐不多于二两,避免 一顿吃的太多。
4、清淡饮食
避免肥甘味厚,如猪油、黄油、肥肉及富含胆固醇的食物。不吃含糖的食物,如各种甜点,甜饮料等。为防止血压升高,糖尿病病人不宜食用太咸的食物,减少钠的摄入。糖尿病人不宜限制饮水,以免血液浓缩,加重病情。
5、高纤维饮食
糖尿病人应多吃粗粮、干豆、绿色蔬菜,蔬菜应选 用含糖分较少的小白菜、大白菜、油菜
第二篇:内分泌科护理常规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
1、根据病种不同给予不同的治疗饮食,知道热量、水分、钠、钾摄入量的范围和选择方法,管擦病人饮食是否符合要求。
2、加强药物治疗的护理,讲解各种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做好相应护理。
3、向患者解释常用检查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
4、知道慢性疾病患者自我管理,使之学会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应激情况。
5、知道患者熟悉防病治病的常识,了解定期随访意义,主动配合检查、治疗,并定期复诊。
二、检查及治疗护理常规
(一)胰岛素治疗护理常规
1、胰岛素的保存未开启的胰岛素置于4~8℃保存,使用中的胰岛素在常温下(不超过25℃)保存不超过一个月,避免震荡、受热或阳光照射。冰冻后的胰岛素不可再用。
2、注射前向病人解释胰岛素的剂型、注射目的及方法,检查病人是否准备好食物,指导病人注射后在适当的时间进餐。
3、注射时间注射胰岛素前确保病人能准时用餐。普通短效、预混胰岛素于饭前30分钟注射;速效胰岛素及预混胰岛素饭前立即注射;中效胰岛素一般睡前注射;超长效胰岛素注射时间一般与进餐时间无关,只需每日定时注射。
4、抽药预混、中效胰岛素使用前必须充分摇匀,如需将短效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先抽短效胰岛素后再抽中效胰岛素。
5、注射部位宜选择上臂、大腿前外侧、腹部(避开脐周2cm内)及臀部等部位皮下注射,有计划的更换注射部位,建议每天同一时间同一部位,每周左右轮换注射部位,每次注射点应与上次注射点至少相距1cm。避免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另外应根据使用的胰岛素种类选择相应的注射部位,如使用短效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时,优先选择腹部;睡前注射的中效胰岛素优先选择臀部或大腿。
6、注射前检查注射部位有无硬结、破损,若注射部位产生硬结,局部热敷,暂不注射该处,使用75%乙醇消毒。
7、中效及预混胰岛素注射前上下摇动20次左右,呈均匀雾状,注射前排气,每次注射1~2U,至针尖处滴出1~2滴药液为止。
8、进针方法针头长度≤5mm可垂直进针,>5mm需捏起皮肤垂直进针,体质消瘦或针头>8mm应与皮肤成45°角进针。
9、使用胰岛素注射笔注射,推注完毕不可立即拔针,需停留10秒后在拔针。注射完毕立即取下针头,置入锐器盒,针头每次更换。
10、不良反应的观察胰岛素治疗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其余有皮下脂肪萎缩、胰岛素过敏等。每日两次使用预混胰岛素者,早餐后5小时左右督促病人进食中餐,防止发生低血糖。
11、加强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重视血糖监测,教会病人低血糖的预防及自救方法。
(二)使用胰岛素泵护理常规
1、上泵前
(1)告知病人胰岛素泵治疗的原理、目的及方法。消除病人恐惧心理,取得配合。
(2)检查泵的性能,按操作程序进行胰岛素泵准备,包括装电池,检查仪器性能、抽吸胰岛素、排气,遵医嘱设置基础量和餐前大剂量,并双人核对。
(3)做好穿刺部位皮肤清洁(常选择腹部),见擦注射局部皮肤有无破损、硬结、感染。男性病人选择上腹部注射,女性病人选择下腹部注射。当腹部皮肤有瘢痕、硬结、感染或皮肤病等不宜注射者可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孕妇可选择上臂或大腿注射。
(4)选择腹部旁开4~5cm以上,避开要带周围的部位作为穿刺点,酒精消毒,顺皮纹将穿刺针插入皮下,穿刺后敷贴妥善固定,注明开始使用时间。
2、上泵中
(1)继续糖尿病饮食,嘱病人不随意加餐。
(2)每日注射三餐前大剂量,根据胰岛素种类不同决定注射与进餐之间的时间关系。应用短效胰岛素者餐前30分钟注射,应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诺和锐)者餐时注射。
(3)每班检查胰岛素泵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没3天更换一次注射部位及输注管路,如病人出现高热多汗、局部硬结、红肿、出血、脱出等情况应及时更换输注部位。
(4)胰岛素泵使用期间,每日监测血糖4次以上,包括夜间血糖监测,警惕低血糖发生。
(5)指导病人注射局部肌肉避免剧烈运动、受压、摩擦等,防止针头脱出。避免输注导管打折、受压,保持输注管道通畅。注意泵的保护,避免使泵受潮、撞击或损坏。警惕胰岛素泵的报警音,发现报警及时与护士联系。
(6)若病人带泵期间需洗澡,要及时将泵分离,洗澡后及时连接。做CT、MRI等检查时要将泵取下,以免影响泵的正常工作。
(7)长期待泵者,告知病人及家属常见报警原因为管路堵塞、电量不足、药量不足等,并教会
其相应的处理方法。
3、下泵后
(1)观察病人注射处皮肤,如有红肿等感染征象,以0.1%碘伏涂擦。
(2)检查泵的性能,查看有无损坏。
三、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糖尿病护理常规
1、根据病人身高体重制定个体化糖尿病饮食、忌高脂、高糖饮食,忌油炸、油煎食物,宜用植
物油,少食动物内脏、蟹黄、虾籽、鱼籽等含胆固醇高食物,严格限制各种甜食,戒烟戒酒。经常检查病人饮食治疗方案的执行情况。
2、运动治疗的护理
(1)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及身体承受能力,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2)知道做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做广播操、太极拳、球类活动。不宜空腹锻炼,建议餐后1小时运动30~40分钟,运动频率建议每周至少3~5次,每周至少150分钟。运动强度以运动中脉率=170-年龄为宜,或锻炼后有微汗、轻松愉快、食欲和睡眠良好。
(3)应穿着舒适、软且厚底的鞋子和透气的袜子运动,随身携带饼干或糖果、糖尿病急救卡。
(4)出现下列情况暂停运动:血糖>14~16mmol/L;明显低血糖或血糖波动较大;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及各种重要脏器严重慢性并发症。
3、口服降糖药物的护理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了解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1)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餐前半小时服用,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糖,还可有消化道反应、肝损害、血液系统改变、药疹。若发生低血糖反应,应及时处理,并连续观察2~3天。
(2)双胍类:餐前、餐中或餐后服用都可以,在餐中服对胃肠道刺激小,不影响药物吸收,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药疹等。
(3)a-糖苷酶抑制剂: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亦可进餐前半小时服用,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泻。与胰岛素与其他药物合用时,一旦发生低血糖,进食多糖类食物效果差,最好进食单糖类食物如蜂蜜、葡萄糖。
(4)噻唑烷二酮(胰岛素增敏剂)类:每日晨服一次,主要不良反应为水肿。
(5)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进餐时服药,不进餐不服药。主要反应为低血糖。
(6)二肽基肽酶-4(DDP-4)抑制剂:每日口服一次,作用不受饮食影响。
4、胰岛血糖素多肽1(GLP-1)受体激动剂,每日注射一次,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其
程度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轻。
5、使用胰岛素者,执行胰岛素治疗护理常规。
6、监测血糖水平,4~7次/天,注意高血糖症状有无改善,有无低血糖发生。
7、知道病人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烫伤碰伤,做好糖尿病足病的护理。
8、对合并视网膜病变的病人,注意安全防范,根据生活自理能力给予关心和协助。
9、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方式,教会病人自我管理的必须技巧,如胰岛素注射技术、血糖监测技术、胰岛素泵的使用、饮食运动治疗、糖尿病日记的记录与分析等。
(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常规
1、卧床休息,昏迷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注意安全防范,如加床栏,使用约束带。
2、立即用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1~2路,严格按医嘱调节滴速,先快后慢,如无心力衰竭一般
在前2小时内输入1000~2000ml液体,以后根据血压、心率、尿量、末梢循环情况及中心静脉压调节速度,24小时输液总量约4000~5000ml。
3、严格控制胰岛素给药速度加强血糖监测,血糖下降速度以每小时3.9~6.1mmol/L为宜,血糖下降过快或过慢均应与医生联系,以便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当血糖降至13.9mmol/L时改为输注5%葡萄糖溶液,按3~4g葡萄糖加1U胰岛素计算。告之病人进餐前任需皮下注射胰岛素。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
5、定期检测血糖、血酮、尿糖、尿酮、血气分析及电解质。采血必须在非输液肢体侧进行。用
胰岛素治疗期间,测量血糖1~2小时一次。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每3~4小时测量一次,至基本恢复正常。
6、观察病人水电解质失衡及脱水现象,如眼球凹陷、唇裂、口腔、皮肤粘膜干燥,感觉异常、麻痹等有无好转或加重。
7、鼓励病人大量饮水,昏迷者可鼻饲温开水,每日饮水量应达4000ml。进清淡饮食,保证主
食摄入量,暂禁脂肪类食物,直至酮症消失。
8、告知病人及家属避免酮症酸中毒的诱因,如感染、外伤、中断胰岛素治疗或应用胰岛素剂量
不足、暴饮暴食、精神过度紧张等。
(三)糖尿病低血糖护理常规
1、糖尿病病人血糖<3.9mmol/L为低血糖。当发现有低血糖症状和体征时,有条件的应立即进
行血糖监测来确认低血糖的诊断,防止病人跌倒、摔伤。
2、当发现有低血糖检测结果而缺乏低血糖症状时要重复血糖检测。
3、判断意识意识障碍者,给予50%葡萄糖溶液20ml静脉推注,保持气道通畅,配合医生
抢救;意识清楚者给予15g葡萄糖或其他无脂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2~5片的葡萄糖片(视不同商品标识而定),或100ml苹果汁、橙汁、可乐,或两大块方糖,或一大汤勺蜂蜜,或一杯玉米汁,或一杯脱脂牛奶等。
4、观察低血糖症状缓解情况,于10~15分钟后复测血糖以评估治疗效果,如果血糖值没有上升
到正常或低血糖症状持续存在,则重复以上治疗,直至病人血糖正常、症状缓解,必要时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40~60ml。
5、服用阿卡波糖的病人,出现低血糖时,需要服用葡萄糖而不是糕点等其他碳水化合物纠正低
血糖。
6、低血糖症状缓解后给病人适量进食碳水化合物,如一片面包或两块饼干。
7、病人病情稳定后,与病人一起分析低血糖原因并进行低血糖自我管理教育。
(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护理常规
1、饮食护理
(1)清淡、低碘或禁碘饮食,禁食海带、紫菜等海产品,每日热量可比正常人高50%,两餐之间,增加点心。增加黄豆、奶类、蛋类、瘦肉类等优质蛋白的摄入。
(2)每日饮水2000~3000ml,禁止刺激性饮料,如浓茶、咖啡等。
(3)忌食刺激性或生冷食物,减少食物中粗纤维的摄入。
2、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病情轻者可下床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度。病情重、心力衰竭或合并严重感染者应卧床休息。环境宜安静舒适,温度宜稍低,避免强光刺激。
3、使用抗甲状腺药物者,知道按时按量规则服药,不可自行减量或停服。甲基硫氧嘧啶、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一般于饭后30分钟口服。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粒细胞减少、药疹、中毒性肝炎等。
4、观察消瘦、多汗、乏力以及性格情绪的变化;注意排便次数、性状、肛周皮肤情况;观察突眼和甲状腺肿大的程度;病情严重者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计入出入量。
5、低钾性麻痹者,协助做好生活护理,观察有无呼吸肌麻痹的症状和体征。
6、突眼者,告知外出时代黑色眼镜,勿揉眼,可用5%甲基纤维素或5%氢化可的松滴眼液滴眼。眼部水肿者应高枕卧位,低盐饮食。
7、指导病人选择宽松上衣,严禁用手挤压家汉族昂西安。教会病人每日卧床时自测脉搏,每周称体重,若脉搏减慢、体重层架时治疗有效的重要标志。
8、告知病人及家属出现高热、恶心、呕吐、大汗淋漓、腹痛、腹泻、体重锐减、突眼加重等提示甲亢危象,应立即就诊。
第三篇:内分泌科护理常规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第十一节
第十二节
第十三节
第十四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 甲状腺危象-----4 糖尿病-----------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6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7 低血糖危象-----8 痛风--------------9 皮质醇增多症--10 尿崩症-----------11 肥胖症-----------12 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13 嗜詻细胞瘤-----14
第一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内分泌系统包括人体内分泌腺及某些脏器中内分泌组织所形成的一个体液调节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在神经支配和物质代谢反馈调节基础上释放激素,从而调节人体内的代谢过程、脏器功能、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等许多生理活动和生命现象,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体内、外变化。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发生系由于内分泌及组织和(或)激素受体发生病理状态所致。
1、2、热情接待病人,安排床位,做入院介绍。
测量生命体征和体重,糖尿病病人还要测量身高和腹围,记录在病历上,并通知医生。3、4、5、准确及时执行医嘱,并遵医嘱做好饮食、药物宣教。协助留取化验标本,做好各项检查前宣教。
经常巡视观察病人情况,发现异常告知医生并及时处理,同时做好护理记录。
6、7、危重病人应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使他们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更有利于维护病人健康。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从而分泌甲状腺激素(TH)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表现为基础代谢增加、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常。
1、体位与休息:将病人安置于安静、无强光刺激的房间,保证充分休息。合并甲亢心脏病或甲亢危象等重症病人应遵医嘱绝对卧床休息。
2、饮食护理:给予“三高一低”饮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碘饮食),鼓励多饮水,禁止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以免引起病人精神兴奋。病人腹泻时应食用含纤维素少且容易消化的实物。
3、心理护理:关心体贴病人,态度和蔼,以减轻病人心理负担,避免情绪激动。
4、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定期测体重(一般每周1次),如发现病人有高热、心率增快、烦躁、大汗、腹泻、呕吐等症状加重时,提示可能有甲亢危象,应立即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5、药物治疗护理:遵医嘱指导病人按时按量服药,注意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如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皮疹、发热、关节痛及肝功能损害等。当白细胞低于3.0*10⑨/L时,应进行保护性隔离,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及隔离制度。
6、突眼症护理:有恶性突眼、眼眶闭合不全者,应注意保护角膜和球结膜。日间外出可戴墨镜,以免风、光、尘的刺激;避免用眼过度,保持眼部清洁,合理使用眼药水;睡前可适当抬高头部以减轻眼部肿胀,还可涂眼膏、戴眼罩以防感染。
7、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的病人,应做好术前宣教和术后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发生。
8、健康宣教:指导病人加强营养,坚持服药,定期复查。第三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生成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组内分泌疾病。临床表现为胃寒、纳差、便秘、水肿和嗜睡。
1、体位与安全:重症病人应遵医嘱卧床休息,有嗜睡或精神症状时应加强安全防护。
2、饮食护理:摄取平衡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低盐、低脂饮食。鼓励病人进食富含粗纤维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3、药物治疗护理:观察甲状腺素药物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如出现心悸、心动过速、多汗、消瘦等甲亢症状,应遵医嘱减量或暂停用药。
4、病情观察及对症处理:(1)体温偏低或胃寒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2)经常便秘者,应多吃蔬菜水果,适当活动以增加胃肠蠕动,必要时遵医嘱服用缓泻药。(3)皮肤干燥、粗糙者,应加强皮肤护理,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适当涂擦润肤霜。(4)合并心包积液、冠心病、高血压者,应注意观察心率、心律及血压变化。(5)合并水肿者,应遵医嘱记录出入量,定期测体重,观察水肿消退情况。(6)如病人出现嗜睡、体温下降(<35℃)、呼吸浅慢、心动过缓、血压下降,提示可能发生粘液性水肿昏迷,应立即告知医生,并及时配合抢救。
5、心理护理:多与病人交流,提供心理支持。
6、健康指导:(1)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各类感染。(2)解释终生服药的必要性,并向病人说明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3)帮助病人提高自我监护意识和能力。(4)指导病人定期到医院复查。第四节
甲状腺危象
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在危急感染、精神创伤、高热、妊娠、甲状腺手术或放射碘治疗等诱因刺激下,病情突然恶化而发生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高热、大汗、心动过速、呕吐、腹泻、烦躁不安、谵妄甚至昏迷,必须及时抢救,否则往往死于高热、心力衰竭、肺水肿及水电解质紊乱。
1、急救处理:(1)昏迷病人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予以吸氧。(2)建立静脉通道,大量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如能饮水,应鼓励病人自己饮水,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尿量决定补液的量。(3)遵医嘱抽取血标本查血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激素全套等。(4)遵医嘱用药,昏迷病人不能口服者插胃管,将药物磨碎后鼻饲给药。
2、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病人神志、瞳孔变化。(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持续心电监护,监测心率、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3)昏迷病人留置导尿,详细记录出入量的变化。(4)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腹泻、呕吐、脱水状况的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3、高热护理:(1)物理降温,重者采用人工冬眠疗法。(2)密切观察并详细记录降温效果。(3)高热病人应加强口腔护理,每日2至3次。
4、加强各项基础护理,预防感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留置导尿病人做好会阴部擦洗或尿道口清洁。
5、将病人安置在安静的环境中,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避免声和光的刺激。病人处于兴奋状态,烦躁不安时,适当给予镇静药。
6、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
7、加强健康指导,预防复发。
第五节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有遗传倾向,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除糖类外,尚有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疲乏无力等,即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常伴发心血管、肾、眼及神经等病变。重症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
1、饮食护理:遵医嘱给予糖尿病饮食,合理分配每天所需热量,禁烟禁酒。
2、运动护理:病情稳定者应坚持适当的体力劳动和锻炼,避免肥胖,有严重并发症者应遵医嘱绝对卧床休息。
3、用药护理:(1)胰岛素应根据起效时间在饭前5—10分钟皮下注射,注意药量准确,无菌操作,并轮换注射部位,防止引起皮下脂肪硬化。(2)口服磺脲类降糖药应在餐前30—60分钟服药;双胍类降糖药在进餐时或餐后30—60分钟服用;a-糖苷酶抑制剂与第一口饭同服。
4、每天定时监测手指血糖,了解血糖波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5、急性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1)低血糖:如病人有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强烈饥饿感、抽搐、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应立即告知医生并测量手指血糖,口服含糖食物,必要时静脉补充高渗葡萄糖。(2)酮症酸中毒:如病人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呼吸深快且伴有烂苹果气味、脱水等酮症酸中毒表现,应及时通知医生,准确执行医嘱,确保液体和胰岛素的输入。
6、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常用温水泡脚,避免烫伤;穿舒适的鞋袜,不要过紧过硬;修剪脚趾甲不易剪的过短;保持个人卫生,经常检查足部有无红肿、水泡等。
7、做好健康宣教:指导病人积极预防危险因素,帮助病人提高自我监护意识和能力,坚持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第六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病人在应激状态下,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胰岛素拮抗剂激素增加,引起糖和脂肪代谢紊乱,以高血糖、高酮症、高尿糖、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改变的临床综合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1、补液:首选生理盐水,补液速度按照先快后慢的原则,补液总量一般按照病人体重的10%计算。
2、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治疗:有条件可采用静脉微量泵推注或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并详细记录使用时间和剂量。严密监测血糖的变化,根据血糖的检查结果调整胰岛素的用量。
3、补钾:遵医嘱在补液及使用胰岛素的同时给予、4、暂禁食,必要时留置胃管,遵医嘱进行胃肠营养,监测病人尿量,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
5、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呼吸、血压、心率等,有条件的可应用心电监护仪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并做好详细记录。
6、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唇干裂,避免口腔及呼吸道粘膜干燥;保持尿道口和会阴部得清洁;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必要时使用气垫床等防压工具。
7、加强健康指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个可反复发作的综合征,医护人员应给与病人详细的健康指导,以防再次发作。第七节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表现,临床特点表现为血糖高,没有明显的酮症酸中毒,由于高血糖引起血浆高渗性脱水和进行性意识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1、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液,恢复病人血容量,纠正脱水与高渗状态。严格掌握补液的速度和量,按先快后慢的原则进行补液。最初2小时补液量为1000—2000ml,24小时补液量应大于5000ml。
2、留置胃管,并经胃管大量补液,并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留置尿管以观察每小时尿量,并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
4、严密观察病人神志、瞳孔及对光反射,监测心率、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并做好详细记录。
5、准确及时遵医嘱使用胰岛素,并监测血糖的变化,1—2小时测手指血糖1次,并根据血糖监测的结果调整胰岛素的用量,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6、准确及时留取各种标本进行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化验及血气分析,补钾过程中要监测血钾的变化,防止出现高血钾。
7、加强各项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会阴部及尿道口护理等,预防感染。
8、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脂肪、低糖流质饮食,昏迷病人给予鼻饲。
9、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第八节
低血糖危象
低血糖危象是由于某些病理和生理原因使血糖降低至2.8mmol/L或以下时,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异常的症状及体征,临床表现为病人心慌、脸色苍白、无力、饥饿感、大汗,神经系统表现为焦虑、牙关紧闭、肌肉痉挛、癫痫样发作,最后血压下降、低血糖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1、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必要时吸氧,昏迷病人按昏迷护理常规护理。
2、升高血糖,遵医嘱使用药物。
(1)清醒病人可口服糖水,昏迷或抽搐时,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50ml,并续以10%葡萄糖500—1000ml静脉滴注,视病情调整滴速和输入液量。
(2)必要时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和(或)肌肉注射高糖素。
3、病因治疗:应原发病因不同而异。
4、对症治疗:如抽搐者应用适量镇静剂,并注意保护病人,防止外伤;昏迷时间长或伴有严重脑水肿者,可给与20%甘露醇注射液治疗。
5、严密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病人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定时监测血糖,每1—2小时复查血糖1次,观察用药效果。
6、做好心理护理,加强皮肤。口腔等基础护理。
第九节 痛风
痛风是一种异质性疾病,由遗传性和(或)获得性引起的尿酸排泄减少和(或)嘌呤代谢障碍。临床特点: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呈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有尿酸性尿路结石。
1、饮食护理:(1)急性发作期应选择五嘌呤食物,如脱脂奶、鸡蛋等,全天液体摄入量应在3000ml以上,两餐之间可饮用碳酸氢钠类液体。(2)慢性期或缓解期应选择低嘌呤饮食,如饼干、稻米饭、蔬菜水果等,嘌呤的进食量每天限制在100—150mg,饮食中应注意补充维生素及铁质,限制脂肪摄入(每天小于50g),即进食低热量、低脂、低嘌呤、高维生素饮食。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饮酒,易多食偏碱性食物,并大量饮水。
2、休息与功能锻炼(1)急性发作期遵医嘱卧床休息。发作时抬高患肢、局部冷敷,24小时后可行热敷或理疗,关节疼痛缓解3天后可恢复活动。(2)慢性及缓解期应先进行理疗,如热敷、按摩等,以促进关节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然后进行以伸展与屈曲动作为主的功能锻炼。应避免劳累,以防止诱发急性发作。
3、病情观察: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监测尿PH,尿酸的排出量,保持血尿酸的正常范围。
4、用药护理:(1)应用秋水仙碱时,应注意有无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口服秋水仙碱片,必要时静注,但速度要慢,不少于5分钟,并严防药物外渗。(2)应用促尿酸排泄药物或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时,应遵医嘱小剂量给药,逐渐加量,并定期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5、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讲解相关知识,定期复查肝功能及血象。第十节
皮质醇增多症
皮质醇增多症又称库欣综合征,是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的糖皮质激素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多血质外貌,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痤疮、高血压和骨质疏松等。
1、做好心理护理,鼓励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多食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高钾低钠饮食,鼓励食用柑橘类水果。
3、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避免剧烈的运动,防止意外发生。
4、加强基础护理,防止病人因抵抗力降低导致口腔、会阴及呼吸道感染。
5、准确、及时留取血、尿、粪标本,并协助完善各项检查。
6、指导病人按医嘱准确服药,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作用。
7、按医嘱密切观察病人血压及血糖变化,如有四肢乏力,软瘫等低血钾表现,应及时告诉医生并配合治疗。
8、对有骨质疏松的病人应加强安全防护,避免摔倒碰伤,应睡硬板床,以防止病理性骨折。
9、需进行手术者应做好术前宣教及准备。
第十一节 尿崩症
尿崩症是指精氨酸加压素(AVP),又称抗利尿激素(ADH)严重缺乏或部分缺乏(称中枢性尿崩症),或肾脏对AVP不敏感(肾性尿崩症),致肾小管吸收水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多尿、烦渴多饮与低比重尿和低渗透尿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此病以青少年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1。
1、病情缓解期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疾病发作期,应卧床休息。
2、保证病人有足够的水分摄入,并禁烟、茶、咖啡等刺激性食品。
3、遵医嘱记录每天出入量,必要时监测尿比重。
4、每天测体重,需在每天同一时间穿同样的衣服称体重,监测体重的变化。
5、对需要做禁水加压试验的病人,要耐心、细心地介绍做此项检查的目的和重要性,取得病人的配合。对未成年人需要家属陪同和配合。
6、正确留取标本并及时送检。
7、指导病人正确使用药物。如使用长效尿崩停,应慎防用量过大引起水中毒;长期服用氢氯噻嗪的病人注意观察有无低钾、高尿酸血症;口服氯磺丙脲的病人,应注意观察血糖及有无水中毒的现象。
8、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安慰病人,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9、做好健康指导:介绍尿崩症的基本知识及治疗方法;告知病人准确监测液体平衡的重要性,遵医嘱准确地记录出入量;坚持治疗并定期复查。
第十二节 肥胖症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30即为肥胖症,它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病人自卑紧张情绪,如智力异常者,应有家属陪伴并加强安全宣教。
2、遵医嘱指导饮食,按需摄入,限制脂肪和高糖食品,避免过量,鼓励病人多饮水,并建立良好习惯,如细嚼慢咽。
3、增加日常的运动,并鼓励病人进行锻炼,最好是有氧运动,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
4、正确留取血、尿、粪标本,并协助完善各项检查。
5、定期测体重、腰围,必要时监测血糖和血压的变化,并遵医嘱记录出入量。
第十三节 原发性醛固醇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一种以高血压、低血钾、低血浆肾素活性及高醛固酮水平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由于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使醛固酮分泌增多,导致水、钠潴留,液体容量扩张而抑制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所致。
1、休息与活动: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病情重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病情轻者可做适当的活动,以不感到疲乏为限度。
2、饮食:给予低盐饮食,鼓励病人多食富含钾、钙的蔬菜和水果,如香蕉、菠萝、牛奶等。
3、病情观察
(1)注意观察病人的血压,每天至少测血压1次,并观察病人有无头晕、头痛。
(2)观察病人肢端麻木、腹胀、手足抽搐、心律失常等低血钾表现,每天至少1次,必要时遵医嘱监测血清钾的变化。
(3)遵医嘱记录24小时尿量,观察病人有无多尿及夜尿增多的情况。
4、配合做好各项检查,并帮助病人正确认识检查的目的和意义,正确留取标本并及时送检。
5、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如男性乳腺发育、女性月经不调等现象,如发生上述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6、健康指导: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如有血压升高、头晕、头痛,肢端麻木等不适,要及时就诊。安慰鼓励病人,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第十四节 嗜詻细胞瘤
嗜詻细胞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詻组织,这种细胞瘤持续或间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或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临床上表现为高血压、头痛、心悸、多汗及代谢紊乱症候群。
1、病人应尽量卧床休息或在室内活动,改变体位时不宜过快,外出散步时需有人陪伴,以免高血压忽然发作出现危险。
2、嘱病人进食高蛋白、多维生素、低脂肪饮食。不宜饮咖啡、茶、可可,不宜进食香蕉,以免干扰儿茶酚胺的测定。
3、对高血压阵发性发作的病人,指导其记录吃饭时间及每次排尿时间。一旦高血压发作,即应遵医嘱准确留取4小时或24小时尿,并抽血查儿茶酚胺。
4、对有明显发作诱因者,如排尿、便后发作,应告诉病人不要憋尿,保持排便畅通,以避免高血压发作。如果肿瘤较大,压迫直肠,导致排便困难时,应进行清洁灌肠。一旦高血压发作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紧急处理。
5、术前应遵医嘱按时服用酚妥拉明。注意观察有无鼻塞、直立性低血压等药物不良反应。服药过程中注意观察血压及心率变化。每周测量体重1次。
6、配合做好各项检查,帮助病人了解检查的目的及意义,如酚妥拉明试验、冷加压试验和组胺试验。留尿检查儿茶酚胺时应在尿液中加入少量盐酸,以防止儿茶酚胺分解影响测定结果。
第四篇:重症科ICU疾病护理常规
一、休 克
休克:指的是各种原因导致的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和器官灌注不足,微循环淤滞,从而使重要器官受损,出现一系列全身反应的病理综合征。
【护理评估】
1.病史 休克有关的创伤、出血、感染等病史。
2.评估休克体征 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瞳孔、意识、面色、口唇及四肢末梢循环情况。
3.心理评估 抢救措施繁多,患者及家属易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等情绪。
【护理问题】
1.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与大量失血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有关。2.有感染的危险 与患者受到感染、免疫力降低有关。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患者长期卧床有关。4.焦虑与恐惧 与患者及家属担心病情预后有关。【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病情,观察要点:(1)意识与瞳孔;(2)肢体温度和色泽;(3)血压 ;(4)心率、脉搏;(5)呼吸、SpO2 ;(6)尿量 ;(7)体温及全身状况,并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2.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快速补液:应迅速建立多条静脉通路,一般选用一条静脉用作扩容,另一条输入各种抢救药品。必要时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这样既可提供快速补液通路,又可监测中心静脉压,以指导治疗。
3.根据病情采取休克体位:平卧或仰卧中凹位,心源性休克取半卧位,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4.维持有效的通气功能 ① 保持呼吸道通畅。② 及时供氧,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组织缺氧。③ 呼吸困难者,尽早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④ 动态监测自主呼吸、辅助通气、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
5.维持体温(1)要注意保暖,可以加盖棉被,并提高室内温度,以利复温。(2)高热应采取措施(擦浴、冰袋、降温毯)降低体温。6.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 ① 在补充血容量前提下,适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② 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微量泵持续匀速泵入,优先选择中心静脉。③ 如从外周静脉泵入血管活性药,应严防药液渗漏。④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期间,严密观察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变化。根据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的波动调整药物的用量。
7.预防潜在性损伤 感染、压疮、坠床。
8.饮食护理 ⑴神志清的患者可进食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昏迷病人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与肠内营养或静脉营养。⑵避免误吸。⑶必要时禁食。
9.心理护理 给予心理支持,消除焦虑、恐惧等情绪,安抚患者家属。【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如何配合治疗与护理。
2.告诉家属护理方案及配合事项,做好患者的心理支持。【护理评价】
1.建立静脉通道及时,快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用药观察及时,积极配合医生抢救。
2.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吸痰等护理措施到位。3.护理记录及时、完整、准确。
4.急救药品、物品准备充分,患者发生意外抢救及时。
二、昏迷
昏迷: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是大脑皮质和皮质上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损伤的结果。病人的运动和感觉完全丧失,任何刺激都不能唤醒。
【护理评估】
1.病史 询问病因与起病急缓情况,既往健康状况。
2.通过痛觉检查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的表现判断昏迷的程度,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
3.辅助检查 脑脊液化验,CT或MRI检查有助于诊断。【护理问题】 1.有误吸的危险 与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气管分泌物增加有关。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患者长期卧床,对压迫的感知力降低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 与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有关。4.生活自理能力缺陷。【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的变化,注意有无呕吐、抽搐等伴随症状并详细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患者一般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舌后坠阻塞呼吸道或分泌物吸入气管,有假牙应取下假牙。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定时翻身、拍背,按需吸痰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
4.注意安全,防止意外,谵妄、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栏,适当约束带约束,剪短指甲,以防皮肤抓伤,注意保暖,防止烫伤。
5.注意营养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遵医嘱鼻饲富有营养的流质饮食,每次250ml为宜,每日6-8次,注意鼻饲胃管的护理,鼻饲管每周换1次。
6.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及各种护理记录,及时准确留取标本送检,监测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7.预防并发症:(1)两眼不能闭合时,每日用红霉素眼膏涂覆,或覆盖凡士林纱布覆盖;(2)口腔护理,每日进行2--3次口腔护理,张口呼吸者,口部盖湿纱布;(3)预防压疮,定时翻身,保持床单平整清洁,注意肢体应处于功能位,定期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4)保持大小便通畅,留置导尿者应防止尿路感染;(5)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给予超声雾化吸入。
【健康指导】
1.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取下活动假牙以防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2.瘫痪肢体要保持肢体功能位
3.保证病人安静休息,各种治疗和护理集中进行,严格控制探视人员。4.昏迷、吞咽困难病人应予鼻饲流食,防止误吸引起肺部感染。【护理评价】 1.患者治疗护理措施到位,病情观察及时,无护理并发症。2.急救药品、物品准备充分,患者发生意外及时发现并抢救。
三、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术:是建立人工气道的最有效及最可靠的一种方法,指将一种特制的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这一技术能为解除呼吸道梗阻、保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误吸、进行辅助或控制呼吸等提供最佳条件。常用于气管内麻醉和危重病患者的抢救。
【护理评估】
1.插管后的通气情况及呼吸、循环改善的情况。2.插管后呼吸道的湿化及痰液的颜色、性质及量。3.气管插管的位置及气囊的充盈度。4.气囊的压力。【护理问题】
1.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插管刺激呼吸道,致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患者无力排痰有关。
2.语言沟通障碍 与经口气管插管致使无法发音或发音不准有关。3.有感染的危险 与气管插入及患者抵抗力降低有关 4.有窒息的危险 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有关。5.焦虑 与患者及家属担心疾病预后有关。【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气管插管后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及血气指标,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配合抢救。
2.妥善固定导管,检查其深度,防止意外脱管,注意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保持呼吸道通畅,选择适合的牙垫,以利于固定和吸痰。
3.定时更换固定的胶布并做好口腔护理,每日至少2次,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
4.保持人工气道湿化,可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吸痰顺序为气管内-口腔-鼻腔,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秒,吸痰时注意痰的颜色、量、性质,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
5.监测气囊压力,放气囊前先吸引口腔及咽部的分泌物,每隔4至6小时将气囊放气5分钟,气囊注气后,压力应小于毛细血管灌注压25cmH2O。
6.做好预防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的护理,定时翻身拍背,防止肺部感染。7.更换体位时,避免气管导管过度牵拉、扭曲,防止意外脱管。8.气管插管术后患者,通常无法正常进食,除了静脉补给外,也需要给予鼻饲来维持机体需要,鼻饲时应抬高患者30-45度,避免误吸,同时观察面色、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
【健康指导】
1.安慰和鼓励清醒患者,向其讲解导管的重要性,避免意外拔脱。2.指导清醒患者做有效呼吸机有效咳痰。3.指导患者如何用手势表达自己的心理需要。【护理评价】
1.气管导管固定妥善,周围皮肤无损伤。
2.呼吸道保持通畅,气道湿化、吸痰有效,无并发症发生。3.观察病情及时,护理记录完整。
4.急救药品、物品准备充分,患者发生意外时抢救及时。
四、气管切开
气管切开术:是指颈段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气管套管插入气管的手术,病人可直接通过气管套管呼吸。气管切开术可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功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
【护理评估】
1.呼吸困难和缺氧程度。
2.气管套管是否通畅,分泌物的性质、颜色及量。3.气管套管周围皮肤。4.气囊压力。【护理问题】
1.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患者无力排痰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 与气管切开后需经气管交换气有关。3.焦虑 与患者及家属担心疾病及预后有关。4.语言沟通障碍 与气管切开后不能经口说话有关。5.有感染的危险 与插管入侵呼吸道有关。【护理措施】
1.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及切口周围有无皮下气肿,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帮助患者取平卧位或侧卧位,24-48小时病情允许可取半卧位。
3.气管切开患者应经常检查其套管系带的松紧是否适宜,系带是否牢固。观察气管切口有无出血、感染等情况,切口周围用0.5%碘伏消毒,每日2-3次,保持切口部位敷料清洁干燥,如有分泌物污染及时更换。如气管套管为一次性气管套管,应及时清洗更换套管,保持套管清洁通畅。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5.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通常无法正常进食,除了静脉补给外,也需要给予鼻饲来维持全身营养状况,鼻饲时应抬高床头30-45度,避免误吸,同时观察面色、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
6.做好基础护理,及时做好清醒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向其讲解气道湿化及吸痰的重要性。
【健康指导】
1.向清醒患者说明气管切开的目的及意义,给予心理支持。2.说明手术后声音和一定时间内不能进食的原因。3.指导患者如何用手势表达自己的心理需要。
4.长期使用呼吸机的病人指导加强自我呼吸锻炼,争取早日脱机,早日拔管。
【护理评价】 1.套管固定妥善,切口保持清洁,周围皮肤无损伤。2.呼吸道保持通畅,气道湿化、吸痰有效,无并发症发生。3.观察病情及时,护理记录完整。
五、深静脉置管
【护理评估】
1.置管部位、时间、置管长度、是否通畅。
2..局部皮肤情况,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有无局部肿胀。3.患者有无原因不明的发热。
4.输入液体浓度、有无刺激性强液体。5.患者对置管的认识程度。【护理问题】
1、有感染的危险 与深静脉置管为侵入性手术有关。
2、导管堵塞的危险 与导管护理不当有关 【护理措施】 1.预防感染
(1)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血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2)应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1—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3-7天,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3)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洗手或手消毒后要戴无菌手套。
(4)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当用70%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5)导管不宜常规更换,如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应酌情更换。(6)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48小时内尽快更换导管。
(7)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
(8)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及时拔除导管。不应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
2.保持导管通畅
(1)为长期保持导管通畅,在输注酸性、碱性药物之间应用生理盐水冲管;先输乳剂,后输非乳剂;输注刺激性药物及黏附性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每次测量中心静脉压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通过导管进行抽血以免影响结果正确性和引起导管堵塞。
(2)静脉导管暂停输液时需封管,一般采用肝素盐水,其浓度至少为10∪/ml,每次用量为10 ml。
(3)注意不要扭曲导管,防止机械性堵塞。
(4)一旦发生堵管,可抽取少量肝素盐水或尿激酶溶液轻轻冲洗导管,然后尽量往外吸出血栓,不可硬性向内推注,以免形成血管栓塞。若抽吸无效,应拔除导管。
3.加强输液巡视 对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输液的患者,要严格控制好滴速,防止太快。确保衔接牢固可靠,输液完毕及时更换液体,防止脱管或空气栓塞。
4.拔管 如为颈内静脉穿刺,嘱能合作的患者屏气,轻缓地将导管拔出,注意按压。拔管后24小时内用无菌敷料覆盖。
【健康教育】
1.告之穿刺部位不宜剧烈活动,以防管道扭曲、脱出。2.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防止穿刺部位污染、受潮。
3.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
第五篇:内分泌科护理常规2014.5
糖尿病护理常规
【概念】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
【临床特点】
1、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2、皮肤瘙痒。
3、其他症状:四肢酸痛、麻木、腰痛、性欲减退、阳痿不育、月经失调、便秘。【护理评估】
1、患者一般情况和风险因素:年龄、压疮、跌倒、坠床等。
2、患者对疾病的心理反应。
3、症状:有无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间歇性跛行、感觉异常等。
4、体征:视力、听力、语言能力。
5、患者和家属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护理措施】
(一)病情观察
1、定期监测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等,观察病人血糖是否控制在理想水平。
2、观察各种急性并发症的发生。
3、警惕低血糖反应的出现,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二)用药护理
1、口服药的护理:
护士应了解各类降糖药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正确服用。
2、使用胰岛素的护理:(1)准确用药。
(2)胰岛素的保存:未开封的胰岛素放于冰箱2-8℃冷藏保存至有效期,正在使用的胰岛素常温下(不超过28℃)可使用28天,避免过冷、过热、太阳直晒。(3)注意注射部位的选择与轮换。(4)注射胰岛素时严格无菌操作。(5)注意监测血糖。
(三)一般护理
1、饮食护理: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总热量,合理分配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50-60%、蛋白质15%、脂肪30%,三餐分配1/
5、2/
5、2/5或各1/3,主张少食多餐,少喝或不喝粥,少盐限油,多食粗粮及含纤维素高的食物。
2、运动指导:餐后1小时开始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要持之以恒,每周坚持5次以上,为有氧运动。
3、专科护理
(1)每天监测4次血糖、带胰岛素泵患者每天监测8次血糖并记录。(2)遵医嘱饭前或饭前30分注射胰岛素。
(3)指导病人留取糖耐量、24小时尿等检验标本。
(4)当出现心慌、手抖、出冷汗、饥饿感、头晕等症状时,及时监测血糖,确定低血糖后,进食15克糖或碳水化合物。
(四)心理护理
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漫长的病程、严格的饮食控制及多器官、多组织结构功能障碍易 1 使病人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对治疗缺乏信心,治疗的依从性差,护士应详细评估病人患病后有无焦虑、恐惧等心理变化,护士应热心接待,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鼓励其与其他患者交流,以消除顾虑,减小心理压力。【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1、酮症酸中毒 预防:(1)按时监测血糖,了解血糖的控制水平。
(2)合理用药,不要随意减量或停用药物。
(3)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护理:(1)迅速建立双静脉通路,准确执行医嘱,确保液体和胰岛素的输入。
(2)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低流量持续吸氧。
(3)加强生活护理,特别注意皮肤、口腔护理。
(4)防止意外的发生,对意识障碍者,加床挡,且防止自行拔除各种管道。
2、低血糖
症状:肌肉颤抖、心悸、出汗、饥饿感、软弱无力、紧张、焦虑、性格改变、神志改变、认知障碍,严重时发生抽搐、昏迷。预防:
(1)正确服药或注射胰岛素。
(2)胃口不好时可适度减少药物剂量或不用药。(3)养成规律饮食习惯。
(4)外出随身携带糖尿病卡片,写明病情、急救方法、家人联系电话等,随身携带糖果及饼干。
(5)额外活动时应注意补充食物。
(6)老年人尽量选择温和、作用时间短的药物。护理:
(1)立即平卧、毛细血管测血糖。
(2)通知医生,意识清楚者给予含糖饮料100毫升或糖块2-4块。(3)意识障碍者遵医嘱给予50﹪的葡萄糖20毫升静脉推注。(4)每15分钟监测血糖一次,直至血糖正常。(5)查明低血糖发生的原因。
3、糖尿病足 预防与护理:(1)识别糖尿病足高危因素。
(2)每天检查双足,包括脚趾间,了解足部有无感觉减退、麻木刺激感。(3)保持足部清洁,避免感染,勤换鞋袜,洗脚水温应该低于37℃。
(4)预防外伤:不要赤脚走路,以防受伤。应选择轻巧柔软,前端宽大的鞋子,袜子应选择弹性好透气好的棉袜为佳,袜口要宽松。指甲应该避免修剪太短,应该与脚趾平齐。冬天使用热水袋、电热毯时应谨防烫伤。(5)积极控制血糖,说服病人戒烟。【健康指导】
1、知识宣教: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糖尿病的有关知识。
2、饮食指导:指导病人糖尿病饮食并告之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重要性。
3、运动指导:餐后1小时开始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要持之以恒,每周坚持5次以上,为有氧运动。
4、用药指导:遵医嘱用药,不要轻信广告宣传。
5、出院指导:
(1)坚持用药,使用胰岛素的病人教会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
(2)随时监测血糖,尤其换药期间;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肾功、眼底等。(3)坚持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
(4)注意足部护理:洗脚水温37度以下,鞋要宽松透气,袜子柔软透气、袜口不要太紧,指甲剪的不要太短、使用热水袋注意防止烫伤。
甲状腺功能亢进护理常规
【概念】
简称甲亢,是指多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从而分泌甲状腺激素(TH)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特点】
1、甲状腺毒症表现。
2、甲状腺肿。
3、突眼征。【护理评估】
1、患者一般情况和风险因素:年龄、压疮、跌倒、坠床等。
2、患者对疾病的心理反应。
3、症状:有无多食易饥、体重减轻、怕热多汗、紧张焦虑、心动过速、大便次数增多等。
4、体征:有无甲状腺肿大、突眼等。
5、患者和家属对甲亢知识的掌握。【护理措施】(一)病情观察
观察心率的变化以及疲乏无力等自觉症状是否好转,体重增加、心率减慢是治疗有效的指征。如病人出现严重乏力、高热、心动过速、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甲状腺危象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二)症状护理
患者有突眼征时,闭目困难,应定时滴眼药水及涂金霉素眼膏,白天可佩带墨镜,睡眠时抬高头部以减轻双眼肿胀;可用湿纱布覆盖双眼,以防眼球干燥及角膜溃疡。(三)用药护理
1、按时按量规则服药,不可自行减量或停药。
2、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抗甲状腺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粒细胞减少或缺乏、药疹、中毒性肝炎。(四)一般护理
1、休息:保持环境安静,温度适宜,避免嘈杂,使病人得到充分休息。
2、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易消化,低碘饮食,以满足患者的高代谢状态。忌饮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五)心理护理
1、与病人谈话和蔼、耐心,注意病人的情绪变化,避免各种刺激,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2、向其解释敏感、易燥易怒是甲亢临床表现的一部分,可因治疗而得到改善,一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
3、与病人共同探讨控制情绪和减轻压力的方法,如缓慢的深呼吸、欣赏自己喜欢的轻松音乐、观赏轻松愉快的电视节目等,以缓解紧张情绪。【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指导病人自我心理调整,避免感染、严重精神刺激、创伤等诱发因素。护理:
1、住单人房间,环境安静,黑暗,凉爽,减少环境刺激。给病人吸氧。
2、医务人员进出应动作轻柔,护理工作统筹安排,尽量集中进行,保证病人休息。
3、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并保持通畅,以便随时给药和各种营养物质。
5、高热病人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积极物理降温,并注意给病人保暖。
6、躁动病人必要时应给予约束,以防碰伤和坠床。可遵医嘱给予静脉镇静药物,甚至人工冬眠。
7、卧床期间注意患者的口腔、会阴和皮肤护理。【健康指导】
1、知识宣教: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甲亢的有关知识。
2、饮食指导;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易消化,低 碘饮食,以满足患者的高代谢状态。忌饮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3、用药指导:遵医嘱坚持用药。
4、出院指导:
(1)坚持遵医嘱服药,注意药效及药物副作用,如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皮疹、发热、关节痛及肝功能损害等,定期查血常规、肝功等。
(2)保持愉悦心情,防止疾病复发,如出现多食易饥、体重减轻、怕热多汗、紧张焦虑、心动过速、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护理常规
【概念】
简称甲减,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低甲状腺素血症或甲状腺激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
【临床特点】
1、一般表现:乏力、怕冷、反应迟钝、嗜睡、精神抑郁、便秘。
2、肌肉关节:肌肉软弱无力,部分肌肉可见进行性肌萎缩。
3、心血管系统:窦性心动过缓。
4、消化系统:厌食、腹胀、便秘,严重者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5、内分泌系统:女性常有月经过多或闭经,约1/3病人有溢乳现象。
6、黏液水肿性昏迷。【护理评估】
1、患者一般情况和风险因素:年龄、压疮、跌倒、坠床等。
2、患者对疾病的心理反应。
3、症状:有无易疲劳、怕冷、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嗜睡、精神抑郁、便秘等。
4、体征:有无表情淡漠、面色苍白、皮肤干燥发凉、颜面眼睑和手水肿、毛发稀疏等。
5、患者和家属对甲减知识的掌握。【护理措施】(一)病情观察
1、观察皮肤弹性及水肿情况。
2、观察大便次数、性质、量的改变。
3、观察神志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二)用药护理
指导病人按时服药,定期检测血清TSH及FT4水平,观察药物疗效及服药过量的症状,如出现多食消瘦、脉速、发热、情绪激动等表现,提示用药过量,应及时报告医师。(三)一般护理
1、监测患者体重及出入量情况,观察水肿有无减轻,体重是否下降。
2、重症者卧床休息,加强生活护理。有精神症状的患者应有专人看护,以免发生危险。
3、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低盐的易消化饮食。
4、甲低患者常有便秘,可给予患者新鲜的蔬菜水果,鼓励其适当加强活动,以增加肠蠕动。必要时给予缓泻剂或灌肠治疗。
5、基础代谢率低,体温不升的患者,要给予保暖,如加厚衣服、棉被及暖水袋等。(四)心理护理
甲减病人常精神抑郁、焦虑,护士应多与病人沟通,关心病人,鼓励病人倾诉自己的思想,同时教育病人家属理解病人的行为,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黏液水肿性昏迷:
预防:避免寒冷、感染、手术、使用麻醉剂、镇静剂等诱发因素。护理:(1)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给予急救药物。
(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配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3)监测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的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
(4)注意保暖,避免局部热敷,以免烫伤和加重循环不良。【健康指导】
1、知识宣教: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甲减的有关知识。
2、饮食指导: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低盐的易消化饮食。甲减患者常有便秘,可给予患者新鲜的蔬菜水果。
3、用药指导:遵医嘱用药,需终身服药者要坚持服药,治疗达标后,需6-12个月复查一次激素指标。
皮质醇增多症的护理常规
【概念】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上腺分泌过多的糖皮质激素所致的疾病的总称。【临床特点】
主要表现为满月脸,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痤疮,糖尿病倾向,高血压和骨质疏松。【护理评估】
1、有无身体外观改变和皮肤色素沉着。
2、注意体温变化,有无感染或真菌性感染。
3、注意心律、心率、血压的变化。【护理措施】
(一)病情观察
(1)观察血压、心律、心率变化,若发现有左心衰表现,应立即取半卧位,吸氧,按医嘱进行抗心衰处理.(2)观察有无低钾症状,如出现恶心、呕吐、腹胀、乏力、心律失常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 生。
(3)注意体温变化,观察有无感染.(4)观察病人水肿情况。
(二)症状护理 身体外形的改变:(1)提供心理支持。
(2)恰当修饰:指导病人选择合身的衣服,恰当的修饰可以增加心理舒适和美感。
(3)建立良好的家庭互动关系:鼓励家属与病人沟通,主动参与对病人的护理,以减轻病人内心的抑郁感。
(三)用药护理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阻滞药治疗时,应注意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此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嗜睡、乏力等,部分药物肝损害较大,应定期检查肝功。(四)一般护理
1、尽量平卧,抬高双下肢,有利于静脉回流。
2、饮食护理:给予低钠、高钾、高蛋白、低糖、低热量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禁烟酒,鼓励病人食用柑橘、香蕉、南瓜等含钾高的水果,适量摄入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以防骨质疏松。
3、活动指导: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碰撞或跌倒而引起骨折,变换体位时动作要轻,必要时卧硬板床。
(五)心理护理
鼓励和协助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给病人提供有关疾病的资料和已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病人树立自信心,指导病人穿合体衣服,恰当修饰增加心理舒适和美感。【健康指导】
1、告知病人有关疾病过程及治疗方法,指导病人正确用药并学会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使用皮质激素替代治疗者,让其了解有关注意事项。
2、病人自我管理,避免到公共场所,以免造成感染,保持心情愉快。
3、指导病人和家属有计划地安排力所能及的生活活动,让病人独立完成,增强其自信心和自尊心
嗜铬细胞瘤
【概念】
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这种瘤组织持续或间断地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临床特点】
阵发性高血压为本病的特征性表现,平时血压不高,发作时血压骤升,收缩压高达200 mmHg—300mmHg,舒张压达130 mmHg—180 mmHg,伴剧烈头疼、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心动过速、心前区及上腹部紧迫感、可有心前区疼痛、心律失常、焦虑、恐惧感、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复视,其中头疼、心悸、出汗三联征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护理评估】
1、患者一般情况和风险因素:年龄、压疮、跌倒、坠床等。
2、患者对疾病的心理反应。
3、症状:有无高血压及是否伴有心前区疼痛、心率失常、大汗淋漓、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复视等。
4、体征:有无高血压、心动过速等。
5、患者和家属对嗜铬细胞瘤知识的掌握。【护理措施】
(一)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定时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
2、观察有无头疼及头疼的程度、持续时间,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
3、观察病人发病是否与诱发因素有关。
4、记录液体出入量,监测病人水、电解质变化。
(二)症状护理 剧烈头疼:
1、按医嘱给予镇静剂。
2、告知头疼及其他不适症状可随药物起效而得到控制,使病人安静。
(三)用药护理
1、使用a受体阻滞剂者要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如酚苄明不良反应为直立性低血压、鼻黏膜充血、心动过速等。哌唑嗪有直立性低血压、低钠倾向等。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2、头疼剧烈者,按医嘱给予镇静剂。(四)一般护理
1、让病人尽量卧床休息或在室内活动。外出时应有人陪伴,以免突然高血压发作而出现危险。
2、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忌咖啡、茶、可可,不宜进食香蕉,以免干扰尿儿茶酚胺的测定。
3、对阵发性高血压的病人,要记录其吃饭的时间及每次排尿时间。一但高血压发作,应积极配合医生准确留取血尿标本。
4、对有明显发作诱因的患者,如排尿、排便后发作,应告诉病人不要憋尿,保持排便通畅,预防高血压发作。若肿瘤较大且压迫结肠,引起排便困难,应使用缓泻剂或给与清洁灌肠。
(五)心理护理
因本病发作突然,症状严重,病人常有恐惧感,渴望早诊早治。护士要主动关心病人,向其介绍有关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病人发作时,护士要守护在病人身边,使其具有安全感,消除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高血压危象
1、病情监测:评估病人有无剧烈头疼、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复视等表现,是否出现心力衰竭、肾衰竭、高血压脑病的症状和体征。
2、护理
(1)卧床休息,吸氧,抬高床头以减轻脑水肿,加用床栏以防病人因躁动而坠床。(2)按医嘱快速给予降压药如酚妥拉明。(3)持续心电、血压监测。
(4)因情绪激动、焦虑不安可加剧血压升高,应及时安抚病人,告知头疼及其他不适症状可随药物起效而得到控制,使病人安静。【健康指导】
1、知识宣教: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嗜铬细胞瘤的有关知识。
2、饮食指导:给与病人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忌咖啡、浓茶、可可,不宜进食香蕉,以免干扰尿儿茶酚胺的测定。
3、休息:让病人尽量卧床休息或在室内活动。外出时应有人陪伴,以免突然高血压发作而 7 出现危险。
4对有明显发作诱因的患者,如排尿、排便后发作,应告诉病人不要憋尿,保持排便通畅,预防高血压发作。若肿瘤较大且压迫结肠,引起排便困难,应使用缓泻剂或给与清洁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