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国大业 影评
《建国大业》影评
农企2010级一班
饶天琳
20103492 摘要: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作为一部主旋律献礼影片,众星云集的《建国大业》登上荧幕,与全国观众见面。该片以1945年抗日胜利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为主线,表现了新中国建国历程的一系列大事件,较为客观公正的还原了历史的本然。本片上映后,引发巨大舆论效应,各方褒贬不一。本文作为该片的影评之一,通过分析电影的艺术表现力、片中主要人物刻画、片中各党派刻画和电影主题思想等方面,力求对本片的内容和思想做出一个较为客观和真实的说明,实现对本片的准确和恰当评价。
一、《建国大业》的整体艺术表现分析
《建国大业》将1945年至1949年的建国历史,浓缩在约140分钟的时间内,通过对主要角色的重点刻画和大量历史角色的点睛描绘,并穿插重现重要历史事件,较为真实客观的将整个新中国建国历史还原在观众面前。影片对于人物的刻画,没有陷入以往主旋律影片的人物脸谱化的错误,而是通过多样化的角色情感展现,复杂面部表情的特写,以及一些重要台词的表达,将每一个主要角色的人性和思想原原本本的表现出来,使历史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影片的阶级观点较弱,表现立场虽站在共产党一边,却避免了直白而低级的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抨击和贬低,而是通过还原历史事件,对民主党派的侧面刻画,含蓄而艺术的将阶级观点鲜明,这也与早年的大部分主旋律影片有很大的不同,艺术表现层次提高了许多。
影片的镜头转换也是一大特色。导演善于捕捉演员转瞬即逝的微妙表情变化,通过镜头特写,着力将角色的内心情感赋予在面部表情尤其是眼神的变化上。影片少有对重大场面的恢弘表现,多数时间是在小场景内表现人物之间的对话抑或明暗交锋,侧重于以角色的表现来阐述历史的真相和本片的思想。基于这一点,本片拍摄过程中多以近镜头为主,中镜头主要用于渲染场景气氛,而远镜头则很少出现。因此,在观看本片的时候,观众的注意力能被紧紧抓住于片中的某个关键要素,比如人物对话,人物面部表情,人物动作(手势、点烟等)和场景摆设等,强调以小见大,知微见著。总体说来,本片作为一部主旋律宣传影片,避免了人物脸谱化、阶级对立思想明确、镜头表现感空洞等国产和谐影片的通病,艺术表现力较强,思想层次较高,算是近几年主旋律影片的一支奇葩,令人耳目一新。
二、《建国大业》历史人物的刻画
1、《建国大业》对重大历史人物(主角)的刻画
在《建国大业》中,其实很难准确定位出两三个真正意义上的主角,因为多个重要角色对影片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都是明显而重要的。在这里,只以笔者自己的观点,提出两个最重要的主角进行详细分析。
毛泽东无疑是本片的第一主角,导演在影片中对这个角色的刻画可以说是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影片中毛泽东的台词大多具有重大象征意义,导演力求通过这一重大历史人物之口将本片的许多思想和观点表达。比如毛泽东关于开新政协的台词,关于民主党派的台词,关于五一节口号的台词等等,都带有明显的象征性。本片毛泽东的饰演者为唐国强,这个领袖演员专业户,对毛泽东形象的表现,特别是在本片中,可以说是相当失败的。唐国强在表演中,力图通过表情、语言和手势等几方面,将毛泽东身上的霸气、豪迈和领袖气质生动表现。可惜他失败了,片中的毛泽东多数时候都是一脸烂笑,表情销魂,手势做作,一眼就看出是个低劣的模仿者。特别是在毛泽东行踪泄密被国民党轰炸和西苑阅兵两个剧情中,唐国强的语言、动作和表情,就像一个傻逼。所以,本片对于毛泽东这个第一主角的刻画,是失败的。蒋介石是本片当之无愧的第二主角,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风云角色和中共的最大对手,影片对他的刻画可以说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首先,导演对于蒋介石的形象表现没有坚持以阶级斗争思想为纲,从而避免了把蒋介石脸谱化为一个人品低劣一无是处的大反派。可以说,导演对蒋介石这一形象的定位是准确的。影片中的蒋介石,有着自己的野心(或是政治抱负)、自己对失败的无奈、自己对理想破灭的悲怆等等复杂情感。片中的剧情,也紧紧围绕这一定位,从不同侧面将这个历史人物形象丰满真实。张国立饰演的蒋介石也让人眼前一亮,他的神态、语言、动作、表情,深刻的表现了蒋介石内心情感的不断变化,从整个剧情来看,张国立细腻地将蒋介石前后处境对比下情感起伏流露,让人看到的不单单是一个政治枭雄,更多的是看到一个老人对于抱负对于历史进程变迁的无奈与失落,这,也许才是世间真正的人性。
2、《建国大业》对历史人物的普遍刻画
作为一部史诗级的献礼片,《建国大业》中出现了上百位历史人物,他们有的只有一个镜头几句台词,有的对推动剧情作用明显,有的反复出现地位重大。纵观全片,我们可以有一个清晰的感觉,那就是本片对于多数历史人物的刻画和表达,显得技艺高超,意义鲜明。因为导演的宏观把握和大量实力演员的强势加盟,观众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个历史文献中的面具,而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由各色人物参与的历史事件。这里谈谈笔者眼中几个剧情不多但表现出彩的角色。闻一多这一角色在片中的表现深入人心,演员在刻画闻一多演讲的时候,是真正的融入感情在用心表演,动作表情激情而不夸张,使人为之动容。傅作义这个角色的情感表现则较为深沉,在片中,他的语言显得谨慎,性格比较内敛,对于起义前的内心矛盾情绪起伏,演员表现的非常到位。毛人凤在片中戏份不算太多,却因为姜文的饰演而个性鲜明。姜文本身就具有一种不羁的性格和霸道的匪气,历经沧桑世事,这样一个有味道的老男人来饰演特务头子毛人凤,更多的,是让人看到了一种叛逆的魅力。特别是他和另一个有味道的老男人陈道明饰演的阎锦文在车内对话的一段戏,让人细细品味百嚼不厌。两个人的表情、语言、动作,一步到位,将两个老男人的沧桑和深切情感生动表达。“唉,这种他妈的事情怎么能公开呢?”姜文眯着眼睛说着,一股男人的气息弥漫开来„„
三、《建国大业》对各主要党派的表现和刻画
电影《建国大业》中,主要出现的党政派别包括国民党、共产党、民革、民盟,影片在对这四个党派的表现和刻画上,着力点不尽相同,将各个党派的现实情况与政治态度鲜明的对比,让观众们的思考在对比中深入。国民党作为当时的执政党,在电影开头,决定着政治协商会议能否顺利召开以及建立联合政府能否实现等重大政治事件的命运走向。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国民党内部,实际有多个派别在明争暗斗,他们在应***还是组建联合政府以及是否内战等问题上有着各自的政治意向。蒋介石虽然是国民党总裁、中华民国总统,但是缺少强有力的手段去制约和控制党内的派系斗争,以致此类斗争内耗了国民党相当大的精力,其结果是李济深等人分裂出国民党建立民革反蒋自立,李宗仁等人将蒋介石赶下台。可以说国民党的失败源于其多年的贪腐和内耗,政治上不能完全统一,经济上不能有效控制,让国民党最后只有困守台湾。
共产党作为片中的一大主角,歌功颂德之光辉形象,在电影中的表现在很多方面与国民党形成鲜明对比。中共在内战期间,从电影可以看出,其领导层在重大问题和战略上能保持统一,纪律性较强,提出的政治口号也符合当时人民的希望和诉求,顺应了民意和历史潮流,所以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戴。在电影中,中共的形象全是光明的红彤彤的,其能团结能打仗能喊口号能谋略,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老话:“历史永远是为胜利者书写的”。民盟和民革作为片中的主要民主党派,导演对其表现和刻画可以说是颇具深意的。在片中,民主党派首先是作为保人居中调停;其后又在内战开始之时反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但是当中共多次对其发出邀请北上共商国事时,民主党派又都不约而同的表现得羞羞答答,犹豫不决;最后当内战结局明朗之时,各民主党派领袖才毅然决然北上参加新政协会议。有此塑造可以明显看出,片中的民主党派具有明显的软弱性和摇摆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民主党派在电影中被刻画成了墙头草似的依附强者形象,从这一侧面可以看出,在中国,手中没有枪杆子的民主党派,再怎么跳也成不了气候。
四、《建国大业》中的主要思想及其意义
《建国大业》作为一部主旋律献礼片,没有原先政治宣传片中的口号、呐喊和歌颂,而是利用电影叙事本身,通过将一件件历史事实展开,借故事情节或角色之口,将电影所要表达的思想娓娓道来。这种洗脑方式技艺高超,披着艺术的华丽服饰,避免了民众对主旋律宣传的抵触和反感,达到了电影宣传思想的目的。
片中几处情节的台词值得我们去研究揣摩,其蕴含意义重大,代表了本片所宣传的主要思想内涵。
“民主联合政府,是国家和平、统一、团结的唯一途径。”这句话基本概括了《建国大业》的中心思想,即共产党在全国的一切活动,旨在建立一个民主联合政府,实现国家的和平民主和统一,这一中心思想贯穿全片,是本片内容的精髓。
“口号二十三条里,那个‘万岁’必须拿掉。”毛泽东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头脑相当清醒,此时的共产党人在面对全国形势和人民诉求时有着了准确的自我定位和明确政治思想。不喊“万岁”,实则是民主共和思想的最好体现。只是联系电影后来“西苑阅兵”以及历史上对毛的个人崇拜,可以隐约看出,中共在取得全国胜利以后,高层领导头脑发热,违背了最初的政治意愿,以致日后酿成大祸。
“话是这么说的,至于做嘛,还得看中共下一步的走法。”李济深的这句话代表了片中民主党派的共同态度,这主要还是源于这些民主党派政治上的软弱性和摇摆性。他们在关键时候都讳莫如深,不旗帜鲜明的反对或者赞成那一方,而是坐山观虎斗,根据形势进行选择。民主党派的这种劣根性中共其实心里明白,所以建国时先将他们安抚团结,加以官位,建立联合政府;之后不到几年就以反右为名肃清政府,至今,中国政府再无联合二字一说,尽为中共把持。“反贪腐是件大事,要讲求时机,讲求分寸,难呐!反,要亡党,不反,亡国!”蒋介石说这话的时候内心是极其复杂的,他深知“国民党的腐败已经到了骨子里了”了,已经从根本上失去了挽救的机会,所以只好说出亡党亡国的矛盾之言。影片中的这句台词其实是讲给现在的共产党听的。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共产党的贪腐之风愈演愈烈,屡禁不止,如果任其放肆发展,只怕是在重蹈60年前国民党的覆辙。所以电影中蒋介石的这句台词,对于我们现实社会,具有极其深刻的内涵。
五、总结
纵观全片,通过以上几个侧面对电影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建国大业》作为一部主旋律献礼片,有着不同于以往主旋律宣传片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剧情叙述方式,其阶级立场较弱,反映事实较客观,剧情人物形象较丰满,电影剧情精彩,演员演技高超,是该类影片中难得一见的精品。
《建国大业》主题立意深远,思想内涵深刻,表现手法一流,在电影思想表达上避免了口号式呐喊式等的假大空方法,通过雕刻故事情节和人物台词,潜移默化的将电影思想深入人心。
《建国大业》不仅仅是一部反映历史事实的商业电影,更是一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鸿篇巨制。通过对电影情节、台词的反复咀嚼和思考,我们可以看到,影片本身所表现的思想内涵和历史真相,对于今天的共产党和政府依然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联系现实观看影片,我们可以在国民党本身出现的贪腐、派别林立等问题中看到如今社会问题的影子。导演借国民党表达了对当今中国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关注,电影本身的思想主题对于而今的中国政治意义非凡。这就是一部好电影所散发的魅力。
第二篇:建国大业影评
新时代的主旋律电影
——《建国大业》影评
在共和国60华诞之际,在全国上演了一场视觉盛宴,即主旋律电影《建国大业》的公演,影片以四十年代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同舟共济、肝胆相照、风雨同舟、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对新时期祖国的和平统一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这部影片作为新时代的主旋律电影,与旧时期的主旋律电影相比融入了更多的元素,将具革命教育意义的主旋律电影拍得更加生动,人物性格更加丰满,镜头语言更加丰富。《建国大业》完全改变了过去我们对革命历史题材,对领袖人物的塑造的方法,过去我们把弘扬主旋律,是把电影当作一个教育,说这段历史给观众看,现在把它当作一个电影来做,它只是题材不同,制作过程中关于电影的节奏,关于电影的叙事风格、关于电影现代性的结构方式都进行了许多处理和变革,主要因为拍出的电影多数是年轻观众看,只有新的电影形态、现代化的电影结构才能吸引观众。
影片场景镜头和人物塑造上:
影片中一系列镜头的充分展示导演的创意,飞机划过云层,机身斑驳可见的画面;炸弹倾斜而下,从天而降飞向银幕;上海的激战过后,士兵遍地睡眠场景里的走位与大量群众演员的配合;氤氲细雨的中山陵,中正一行人款步间,伴着摇臂摄影机从高到低移动,而走过的一段路的片段与期间关于权术的谈话;大量的二人对话场景,围绕着人物快速旋转的摄影机,影片的摄影技术充分展示电影魅力,刻画时代特征和人物,达到了很好的视觉传达效果
《建国大业》在领袖的品格、勇气和精神塑造上,更加人性化、生活化,充分展示出领袖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细节,把领袖形象进行了亲民化的展现。特别令人难忘的是领袖们醉酒的那一场,淮海战役胜利当晚,毛泽东等5位中央领导喝酒狂欢,一贯温文儒雅的周恩来,此时不顾形象敞开领子大碗喝酒,高唱《国际歌》,微醺的毛泽东张着嘴,微笑着歪倒在一边,轻快的华尔兹背景音乐响起。作为献礼国庆的主旋律影片,这种“奔放”的领袖在以前主旋律影片从未出现过,这部影片一改以往影视剧中领袖人物正襟危坐、深沉严肃的面孔,可谓是有点“特立独行”。
在《建国大业》中,领袖人物也突破了以前的“高、大、全”形象,打破了以前荧幕上的“完美”,更多地展现其生活中真实的一面,因而显得更加逼真、亲切、可信。比如有一场戏说到政治局夜里开会,毛主席把灯吹灭,说开会能听见就行了不用看,众领导人调侃“真成开黑会了”,颇显幽默。又比如一向形象儒雅的周恩来在冯玉祥被暗杀后大发脾气,毛主席跑了两条街还买不到香烟,毛主席在锦州战役前因为紧张爬到了屋顶上等这些情节的铺陈,使得荧幕上塑造的领袖人物贴近了老百姓,拉近了观众和他们的距离。蒋介石也是被赋予了最多性格层次和细节的人物,在李宗仁当选副总统的一场戏中,票选前的冷语相讥,公布结果后李宗仁主动前来与蒋介石握手,蒋伸出手却转而鼓掌将李晾在了一边,这一系列的动作很清晰地勾勒出了蒋介石作为一个玩弄权术的政治家暗流汹涌的内心世界。退守台湾的蒋介石最后下令取消了对北京的空袭,直接原因是美国拒绝了国民党飞机在釜山加油的请求,这实际上是给了蒋介石一个台阶,被人打得落荒而逃之后再偷摸回来砸人家玻璃来泄愤,那他失去就不仅仅是国土和民心了。于是一个凄凉的老人感叹:是国民党打败了国民党啊!用独特的镜头语言、影调、色调,表现出蒋介石的那种孤立无援最后凄惨的感觉。
本片很巧妙地运用蒙太奇手法将故事分成两条主要的线索来讲述。而以毛泽东与蒋介石为首的两个阵营,影片则采取分开刻画,用一个个事件表现出双方的利害关系及人物性格。于是,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好比毛泽东与厨师之间的对话,显示出无比的亲切感,使得人物更贴近老百姓;以及蒋介石对蒋经国感叹的那番“亡国论”,充分体现出当时老蒋那无奈、矛盾的心理状态。
从影片的配乐上: 《建国大业》的音乐一改以往主旋律影片中一味使用恢弘音乐做背景的做法,将音乐更多的融入到剧情中,做到了用音乐来打动人。影片音乐一改以往正邪对立的简单做法,显得更加人性化,毛泽东等五人在庆祝胜利那场戏中,不仅在画面的表达上有着很大的突破,更是出现了吉他的音乐,在那首激情昂扬《国际歌》结束后,一段宁静悠远的吉他演奏,使影片进入了第一个高潮。同样用音乐将影片推往高潮的还有毛泽东阅兵的那段戏,虽然那段戏也用了宏大的交响乐,但其出发点是为了表现毛泽东那时内心的波澜,极具打动人。而在音乐方面更大的改变则是在表现蒋介石时的音乐,在影片的后半部分,蒋介石步步溃败之时,音乐的基调多是一种苍凉的无奈,影片结尾蒋介石站立在门边的颓废身影,将会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一个让人难以忘记的画面,而这也要归功于当时音乐的精彩。
《建国大业》全片几乎是由写意性的背景音乐铺满的,而且并没有简单地用正反方不同风格的主题音乐来简单地表明创作者的倾向性,这一方面保持了情绪的连贯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对传统意义上的对立方做脸谱化的政治图解。最华彩的音乐段落出现在政协会议召开之后,人声加单簧管,体现了时代的主题,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营造了胜利的气氛。
影片的配乐起到了不少奇妙的作用,每当国民党人物登场立马低八度的沉闷下压而共产党的出现则常常伴随着高扬雄壮的奏乐,这当然也符合当时的形势,而当镜头在老蒋伴着潇潇雨声伫立檐下慢慢拉远,这时一个稚嫩的童声却轻轻唱起,一颗泪珠伴在老毛深情的军礼中慢慢滑落。影片的配乐和音效整体上厚重沉郁的配乐主旋律不断响起外,男声哼唱的意外一鸣惊人,提琴饱含深情的润色,以及吉他的撩拨心弦都是难得的情绪催化剂。
在欣赏电影过程中,乐音和画面分别作用于观众的听觉和视觉,通过不同的神经系统传输到大脑中枢神经系统,乐音与画面相互间的密切关系及稍纵即逝的特点,使观众几乎无法分别对乐音和画面产生的知觉。在大力弘扬主旋律时提倡艺术的多样化和不断创新,促进电影艺术与技术的有机融合,开创中国主旋律电影的新篇章。
第三篇:建国大业影评
《建国大业》观后感
园林113班谢荣秋201110144306
《建国大业》讲述了新中国建立的艰苦过程,讲述了老一辈革命先烈呕心沥血,与国民党反动派不懈斗争,赢得最终胜利的过程,再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
《建国大业》充分利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和内容上的厚实感。同时,还用虚实相映的手法表述历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过闻一多演讲来展示,闻一多及后来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则以画面来展现。又如用写意的战争场面来烘托建国的艰辛。同时,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民主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敌机轰炸西柏坡x住处未爆炸的炸弹这一细节,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影片的重点,是国共两党的实力如何从势均力敌、针锋相对,到最后共产党技高一筹,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让历史的天平终于倾向在共产党一边,中国的历史从此改变了前进的方向。
最让人难忘的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我们敬爱的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那一刻,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我的眼睛也在这一刻湿润,心中澎湃。
解放上海,我军战士,打仗累了,没有占民宅,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看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我们最亲爱的人。更有无数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万众沸腾。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踏向了越来越美好的明天。
同样难忘的是,片中两位角色的两次落泪。第一个落泪镜头出现在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刘烨饰演的塔山英雄团的老兵在部队准备接受检阅的时候,突然冲到了主席面前,啪地一个军礼,激动地吼着:“我代表活着的和死去的战友向毛委员敬礼。”由于激动而有些变调的声音,黝黑的脸庞上迸出的泪水,让我感慨万千、唏嘘不已。是啊,从红船到井冈山,从延安到北京城,这条路,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我们的新中国走得异常艰辛。这个过程中,有那么一群人,永远地留在了路上。他们,也曾是那么青春光彩的脸庞,也曾有幸福美满的家庭,也曾有彩旗招展的理想……但是,他们留在了路上,而没有机会听到天安门城楼上“人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洪亮声音,无法看到金水桥畔挥舞的红旗。然而也正是他们的付出,让我们后来人踏得更稳,走得更远。老兵的泪,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那些为新中国的建立献出鲜血与生命的先驱,提醒我们面对注视我们的先烈,继续为我们毕生追求的事业而努力,写出应该属于我们的辉煌青春。
第二个落泪镜头出现在蒋家王朝覆灭的前夕,陈坤饰演的蒋经国怀着一腔热情到上海清除腐败,整顿金融秩序,最终被迫屈服。他悲愤地对着蒋介石喊出:“父亲,党、国都已经在危难的边缘了!”两行泪水滑下脸庞。这喊声象警钟在猛敲击。国民党成立之初,民族、民权、民生的理念引领了一批优秀的青年。但来自政党内部的腐败、争斗、涣散最终把自己蛀空,并最终失败而蜗居海岛一隅。而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八年、执政六十年、领导改革开放三十年,这其中,虽然也曾迷茫、彷徨,也曾犯过错误,走过歪路,但却总能很快地清醒起来,并作出正确的决定:从井冈山时期明确的“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到党的七大第一次阐明加强党的领导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再到前不久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的党在与自身和外界的斗争中不断成长,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
斗,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我们的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强大的无产阶级政党昂扬挺立在世界的东方,带领着11亿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走向全面小康的幸福明天。
两个角色的落泪,两次同样撞击心扉的呐喊。前一个背景是艳阳高照的绚丽朝霞,象旗帜,鼓舞我们年轻后辈在前人的感召下大步前行;后一个背景是山雨欲来的沉沉阴霾,似警钟,一遍遍地在我们耳边敲响,警示我们,“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看完了《建国大业》这部电影,觉得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是老一辈的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一切。我们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的生活更应该珍惜。因为这是用鲜血换来的。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正在进步,中国正在前进!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党;我们的事业,是光荣而神圣的事业。让旗帜与警钟昭示着我们永远前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四篇:建国大业影评
《建国大业》影评
这部爱国影片深受国人热爱和敬重,它不仅是一部爱国电影,更是我国难得的一部“主旋律电影”,意义十分巨大。
电影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反映着这部电影的独到之处。演员使用的微妙之处。我看过其他网友写的影评,有些是我想说的,有些我想说的他们却没说出来。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演员的使用。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建国大业》中,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用的全是特型演员。也就是说力求与原人物外貌接近。而国民党方面呢?蒋介石、宋庆龄、李宗仁等等所有大员,没有一位外貌与历史相符。其中可以品味出一分微妙的感觉。从外貌上,建国领导人力求还原历史,而手下败将就没有这种待遇了。从中,我嗅到了浓重的政治味道。
但是有些问题需要我们客观地看待,这样才能有所突破。在没看到电影以前,许多人以为《建国大业》是部战争片,毕竟三年解放战争数百万士兵在神州大地上厮杀,场面一定很大。但喜欢战争片的朋友要失望了,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在影片中只是几个小片段,而横扫江南、挺进西南西北更是提都没提,毕竟那都是建国以后的事了。虽然仅有的几个战争场面时间很短,但场面确实不小,遗憾的是这些激动人心的画面全是黑白色的。
比起战争的描绘,《建国大业》显然更注重建国前的政
治,三年解放战争用不到一小时就交代了,而建国前的半年却用了一个多小时,在民主人士的心理活动、政协会议的召开等方面用去很大功夫,特别是国旗、国歌的讨论与确定都占去了相当多的篇幅。当然,国旗国歌乃国家之本,使民众了解一下究竟为何定此国旗国歌也当有重要教育意义,特别是唐国强饰演的毛泽东在有人问及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是否显得陈旧的时候,毛泽东说:“就是要让中国人时刻有忧患意识”,此语发人深省。
在建国前的20多年中,全国大部分民众包括民主人士都认为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在中国的代理人,是出卖国家利益之人。在建国前夕仍有许多人有这种顾虑,担心共产党取得政权后会成为苏联的傀儡。显然这部电影的导演因某种原因非常注意突出并化解这点顾虑。比如:国民党元老、民主同盟创立者张澜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一位女记者问:“他们这些人究竟是本土的革命家,还是共产国际情报局在中国的代理人呢?”张澜说:“这个时候,(指全国解放在即)说还算是问题吗?”记者:“是问题,我想知道您的态度。”张澜:“我的态度是,中共顺应了民意,所以才有今天的成就。”记者皮笑肉不笑:“成就?”张澜点点头:“对成就”,记者的怀疑就代表了部分中间派人士对共产党的看法。怎么解除这一点顾虑呢?在电影中,重点表现在三点,一点是在苏联克里姆林宫的谈话,当有官员问是否支持中共取得中国的政权
时,斯大林说:“我们不能支持托洛斯基派的共产党取得政权,只要国民党中国承认《雅尔塔协定》、《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等关乎苏联利益的条约就好(意思是国民党承认外蒙的自立及其在中国东北等地的特殊利益)。”;另一点是,当解放军打过长江,南京解放在即的时候,苏联大使馆跟着国民政府撤退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大使馆反而留了下来。第三点是,局势恶化时,蒋经国问蒋介石,是否可以通过苏联与美国的影响与共产党形成隔江而治的分裂局面,以使国民党政府保存。蒋介石意味深长的说:“现在不是南北朝时期,那个时候中国可以分裂。现在,不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谁敢承担这种千古骂名?通过种种巧妙的情节设计,来突出中国共产党是独立于苏联的中华民族政党。
电影中,解放战争过程中,民主人士曾提议由政协会议选举政府以取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毛泽东说:战争时期,行不通。民主党派人士也认为确实如此,就搁置了下来。当然,该提议之后就无疾而终了。我在想,如果建国的时候该提议得到实现的话,是不是新中国会少走些弯路呢?因为民主党派在建国初期的时候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小生产者、爱国知识分子的利益的。如果他们和共产党一起执政的话怎么可能出现对大小资产阶级、红白资产阶级的全面“改造”,怎么会出现批斗臭老
九、打倒孔家店、破坏传统文化的行为。当然,枪杆子里出政权,当时的共产党从根本上是与
传统的社会上层对立的。政治理念截然不同,握有话语权的共产党不会甘心放弃自己“消灭剥削”,实现共产主义的乌托邦式梦想的。当时中国的情况太复杂,与西方区别太大,如果民主党派在政府中有强有力的声音的话,势必会试图打造西式民主,那样的话中国可能会和现在的印度一样陷入低效率的政府控制下,或许也可能会出现泰国式的街头政治,泰国那点人口都红杉军、黄衫军的争个不停,如果是在中国的话...我都不敢想,或许真会造成国家分裂也不一定,恐怕到时候的非正常死亡人数比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文革时期都要多的多。如此说来,还是民主党派在可以强有力控制政权的共产党政府中担任顾问为好。如果民主党派当时能充分发挥顾问作用的话,相信新中国不会走那么多弯路。
通过这部影片,让我感悟颇深。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我相信,中国 的电影事业会更上一个新台阶,让中国人更加了解中国的过去与明天。中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法学10班
梁雪玲
第五篇:建国大业影评
《建国大业》影评
蒋公恐惧渡江日,润之谦恭下士时。建国大业谁犹记,脑海不存关键词。
《建国大业》这部影片中,尤其在开国大典上的那些发自真心的无邪欢笑,让人想到这个国家曾经也是个有着无邪笑容的婴儿。这部电影拍了一个国家诞生前的阵痛和血污,和充满希望的婴儿年代。但其在叙事上有点紧促,一件事接一件事,也确实是因为这改天换地的4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从重庆谈判到弃守延安到三大战役到开国大典,而《建国大业》也几乎可以作为解放战争的历史教材读本来看了。那几年在中国发生的事情,那样的波澜壮阔,远非现在我们看到的某些国家和地区的局部战争可比。而《建国大业》这部影片却不是以表现战争本身为侧重点的,而是要证明这场人民战争的必要性和进步性,所以我们看到在影片中战争场面少之又少,而定义战争的性质是主要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为标准的,所以《建国大业》更多地采用了第三方即国民党进步将领和民主党派的视角来对对立的两党进行政治和道德上的判断,如冯玉祥、宋庆龄、张澜、李济深等人。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在尽量避免口号式和传道式宣传的基础上增加说服力,在当时的情境下,这些社会精英的选择更能代表人心向背和正确的社会发展方向。
影片很好地把握了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和坚持独立艺术追求之间的关系,通过罗列导致双方力量日益失衡的事件和人物心理变化,来论证了共产党的胜利和国民党的灭亡一样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洪流这一历史事实的必然性,而且江河日下的国军方面阴郁冷酷的色调与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红色政权方面革命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建国大业》全片几乎是由写意性的背景音乐铺满的,而且并没有简单地用正反方不同风格的主题音乐来简单地表明创作者的倾向性,这一方面保持了情绪的连贯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对传统意义上的对立方做脸谱化的政治图解。其实对于《建国大业》这样的电影,国军方面的戏拍得好不好是关键,因为在这场争斗中国军作为失败一方具有更浓重的悲剧色彩,而悲剧人物往往更具有人性的力量。蒋介石这一人物则被赋予了最多性格层次和细节的人物,印象最深的是李宗仁当选副总统的一场戏,票选前的冷语相讥,公布结果后李宗仁主动前来与蒋介石握手,蒋伸出手却转而鼓掌将李晾在了一边,这一系列的动作很清晰地勾勒出了蒋介石作为一个玩弄权术的政治家暗流汹涌的内心世界。这个蒋介石的形象深入到一个逐渐远离自己的政治理想的失意老人的内心世界,片中的国军溃败前夕,蒋介石坐车穿过总统府空荡荡的甬道,而眼前依稀所见却是当年当选民国总统百官朝贺的场面,这种心境的落差不禁令人唏嘘。其中的另一主人公,毛泽东的心理活动则很不明显,大多是通过一些动作、眼神展示的。比如斯大林当时对中国政局的意见是划江而治。而毛泽东说,中共会议决定了,4月渡江。这就是不动声色的抗议。
淮海战役胜利了,毛泽东坐在那里说“江北从此无大战”,这里看不出什么来,但下一场喝酒,毛泽东喝多了,坐在缸上像孩子一样笑,那是他心理活动的展示。毛主席和李济深谈话的时候,李济深说,我杀过共产党,蔡和森就是我杀的。主席稍微愣了一下,咳嗽了一下,喉骨咽了一下,但还是接着讲:“我们往前看吧。”这是一个政治家的胸怀,但对方的话并不是没有触动他——他毕竟曾经是你的敌人。那么这一种瞬间的停顿是非常正常的,而不是那种“过去的事情
就让它过去吧”,这样倒反让人觉得有点假。这个停顿也有点伤心,这就是心理活动。
《建国大业》侧重写了“政协”,但是我不敢苟同里面的观点。共产党取得天下是靠三个法宝:第一个是武装斗争,第二个是群众路线,第三个才是统一战线。把统一战线放到一个过高的位置,不太妥当。而且群众路线这一块写得不够。但是对于一个电影,我们也不能求全责备。
中本116班11010629周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