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历史使命感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5 10:47: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历史使命感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历史使命感调查报告》。

第一篇:大学生历史使命感调查报告

使

——调查报告

学院:社会发展学院

专业:外交学

学号:1111424032

姓名:李国强

时间:2011年11月20日

前 言

众所周知,作为有识有知的青年,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深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各国间以科学技术竞争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白热化。而综合国力、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当代大学生作为现代人才的主体,受到的重视程度也空前提高。他们肩负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责任和使命,他们就是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素质如何,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如何,对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容小觑。

为此,我作了这次以“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感”为主题的调查报告。

关键字:当代大学生

历史使命感

薄弱

原因分析

建议对策

一:调查背景

谈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我们就不能不认真地回顾一下历史,看看历史上的一代代优秀青年大学生是如何自觉地肩负起民族的重任。历史清晰地记载着: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几十位青年学生作为广大民众中觉醒的第一批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使历史的车轮骤然驶进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时期。由此,青年大学生站在了历史发展的风口浪尖,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辉的过去,曾经长期走在人类文明的前列。可是,在近代文明大潮中,我们渐渐落伍了,竟然沦为落后 的挨打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中坚力量,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继往开来,成为中华民族勇于开拓的一代。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继往开来的历史时期,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成长起来的,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一方面继承着自“五四”运动以来大学生“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一切优良传统,另一方面还继承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以及中华民族的一切优良传统。当代大学生要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神圣使命,勇于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中,把自己锻造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已经历史地落到当代大学生的肩上。

二:调查方案及实施过程

本次调查共历时两周,并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将具体方案及实施过程简述如下:

本次调查我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共有小组成员八人。其中,先由两人负责草拟问卷,随后进行小组内的讨论修改,意见统一后进行打印。接着,我们于2011年11月10日,在东西校区连接处的桥头对来往学生随机发放“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感”调查问卷,由

受访者当场填写并及时收回。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据统计,本次调查共发放无记名调查表56份,实际回收有效答卷54份,有效回收率为96.42%,调查有效。对所收回的54份调查表进行分类整理后得到的统计结果和主要反馈信息如下:

(一)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思想积极向上,历史使命感强烈。其中,共有42位受访同学选择了“愿意承担中华民族崛起的重担”,占全部受访者的大部;有10位同学选择了“做好自己的事业促进中华崛起”;2位同学选择了“中华崛起与我无关”。可以明显地看出,当前,在国际关系日益复杂,中国国力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还是非常的强烈,愿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尽自己的一份力。

(二)具体来看,男同学的历史使命感要稍强于女同学。其中,共有28位男同学接受调查,并惊人地全部选择了“民族的命运高于一切”、“中华崛起在自己”等选项。这充分的说明了当代男同学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而相比之下,共有26位参与调查的女同学只有11位选择了“中华崛起在自己”;有14位选择了“感觉不太明显”、“自己力量微薄”等。综合分析来看:由于天然的性别原因,男同学大多比较关心时政、社会热点,接触到的信息量相对来说也较多一点,这有利于他们使命感的形成。

(三)高年级的同学比低年级同学的历史使命感弱。其中,受访 的大三学生共有13位。他们中只有5位选择了“关心时政及社会热点”、“知道最新的国家政策”;受访的大二学生共有19位,其中有13位同学选择了“关心时政及社会热点”、“了解当前国际形势”;而受访的大一学生共有22位,其中有20位选择了“关心时政及社会热点”、“知道最新的国家政策”、“了解当前国际形势”,占受访者的绝大多数。具体分析后,我们不难看出,大三大四的同学面临着考研、就业等,压力比较大,关心社会热点及时政的时间相对来说就少于低年级的同学。相反,大一同学刚刚进入大学的校门,时间相对宽松,对事物也充满好奇心,愿意花时间去关心热点问题。

四:建议及对策

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历史使命感就是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没有强烈历史使命感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流之中。

(一)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就要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要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国优良传统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自觉做伟大民族精神的传承者。

(二)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就要自觉坚定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也是一个有志青年奋发向上的动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对改革开放充满信心,对祖国建设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样化和经济全球化是两大历史趋势,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世界新科技迅猛发展。作为新世纪的当代大学生要想所作为,就必须以时代的历史使命为已任,把握时代的脉搏,跟上发展的源流,迎接变革的挑战,树立起为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而献身的伟大志向。用科学的理论构筑起强大的精神支柱,牢固确立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与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

(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就要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修养。遵守道德规范、进行道德自律,是一名合格人才和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大学时期是人生形成自觉道德意识的重要阶段。当代大学生要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树立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从中国人民长期社会实践孕育的传统美德中汲取精神力量。同时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自己,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自己,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自己,在人生的关键时期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中认清形势,理性爱国,合理表达,永远跟党走,把个人的理想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的追求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共同奋斗之中,让青春因融入民族的伟大事业而闪闪发光。

(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应珍惜年华、刻苦学习,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勇攀科技高峰,大力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继承和发扬开风气之先的优良传统,自觉站在改革开放的前列,站在自主创新的前列,做科学探索和创新的先锋。以脚踏实地的作风、锲而不舍的毅力和迎难而上的勇气,勤奋学习、开拓创新、发奋成才,为成为一名共和国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积蓄能量。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开阔眼界,锤炼品格。同时注意增进身心健康,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德才并进。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奋斗不息,塑造无悔的青春!

第二篇: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的途径探索

所谓历史使命,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时代和 国家赋予个体或组织的社会历史责任。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是面向大学生群体开展的激发大学生的社会历史责任感的教育活动。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 时期,正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繁荣发展。这对于当代中国大学生具有重大意义。高校加强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明确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既是培养合格的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既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成才动力激发的基本方法。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关系 到祖国的未来发展,同时,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也是近几年来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实际提出的一个新命题。

一、新时期大 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的重要意义

“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 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2]学习十七大精神,明确新的历史起点上当代中国大学生的 历史使命,探索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的新途径,这是党和国家赋予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1、历史使命感教育已经成为国外重点关注 的公民道德建设领域,通过对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至关重要。“Mission Education”在西方主要是指宗教教育,而汉语中关于“使命”的释义则是责任,由此而言,汉语中的“历史使命”与西方话语系统中的“社会责任”具有 相同的意义。历史使命感问题已经上升成为全球关注的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一报告中,就确定教育发展 的方向之一是使每个人承担起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1989年该组织将《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的主题确定为“学会关心”,呼吁一种道德关 怀与社会责任。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明确提出,高等教育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的公民。1985年美国建立了非营利组织ESR(Educator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面向儿童开展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和历史使命感教育。

2、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是高校建设和谐校园、贯彻和谐教育理念 的有益尝试。高等教育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贡献,关键在人才培养上。德才兼备的人才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品德,而历史使命感是高等教育合格人才品德的首要 组成部分,是合格人才的时代感、责任感的集中体现。同时,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和谐教育的教育目 标,而历史使命感教育为此提供了教育平台。

3、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是高等教育理念上的创新。历史上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认识经历了从注重智力教 育到能力教育的转变,而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注重发挥人的成才内动力,注重自主创新力、自主学习力等心理动力方面的激发。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促进了高等教 育人才培养实践向动力教育的关键转型,适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作为一项对策研究,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提供了坚实 的教育载体。

4、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转型。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真正以人为本,必须让学生成为思想政治工 作的主动主体。通过历史使命感教育,激发大学生的成才内动力,推动大学生开展使命行动,从而带动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和方法论上 的重要突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的重要转型。

二、新时期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的内涵

从抽象的角度来讲,每个时代的历史使命感教育的内 容都应随着时代的变化,国情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当前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的内容应根据时代、国情情况,再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和内容而定。根据当前 的时代特点,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国情教育,主动学习,冷静分析,积极 面对国家发展的新形势。十七大报告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 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 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二、时代教育,接受挑战,抓住机遇,积极顺应当今时代发展潮流。“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 挑战。”21世纪是全球化、信息化、学习化时代,同时21世纪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21世纪的时代特征和世界转向。[3]21世纪的 大学生要顺应时代潮流,顺应时代要求,努力培养自己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学习型高等教育人才。同时,大学是文明的核心,是社会先进文化的代表。通过创建“绿 色大学”活动,培养具有较高生态文明素养的高级人才,是推进全社会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的重要举措。这既是大学推进生态文明的责任,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荣誉和 社会形象,是新时期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第三、民族精神教育,凝聚精神,传承文化,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特质的凝聚和集中表现,是一个民族经过漫长历史的积淀和升华,渗透到民 族的整个机体里,贯穿在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孕育、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 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教育主要应结合思想品德课程内容从以下四方面:一是国家主体意识的教育。即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强化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国家公民自觉地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祖国命运紧密结合;二是民族自强意识教育。即独立自主,奋发图强,敢于迎接在国家建设中 遇到的各种困难,始终以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三是民族团结精神的教育。即倡导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保障各少 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四是民族自尊自信意识教育。即保持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以贡献全部力量建设 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保持自信、开放的精神风貌。

第四、社会共同理想教育,明确目标,确立规划,切实落实到个 人的行动中。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一国家发展的共同理想与当代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密切相关。当代大学生步入社会时正是我国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大学阶段则是当代大学生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准备阶段,当代大学生如何明确发展目标,并制定个人发展的成才规划,将个人的发 展实践与国家和民族的共同理想相结合,这是衡量当代大学生是否获得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据。

三、我国大学生历史使命感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由于 大学生自身意识发展水平,社会转型及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大学生历史使命感、责任意识呈现出低于其角色职责要求的弱化倾向,主要表现有自我意识浓重、公德、纪律意识低下,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错位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大学生心理的矛盾性影响

大学生 一般已进人青年的中、晚期,他们的心理发展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行为发展处于他律阶段,情绪容易激动、偏颇。由于生活环境优越,且大多为家庭 独生子

女,没有受过独立能力的培养和必要的挫折教育,产生了无忧无虑的思想,缺乏一种紧迫感、责任感,缺乏学习的动力;当前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利益分配的差别和价值观念多元化,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一方面感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另一方面看到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产生 疑虑;一方面在学校接受正面教育,另一方面看到某些消极腐败现象而感到无所适从。这些主要体现在两个反差上:l)校园内外的反差。学校在提倡高水准的道德 规范,而社会上某些人低水准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意识也在蔓延,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常常被某些错误舆论导向和社会上流传的一些丑闻抵消了。2)理想教育与社 会现实的反差。当今大学生是在求新与守旧、优越与自卑、求异与从众。贡献与索取、个人与集体等价值冲突中而形成自己的观念与行为,在价值判断与责任意识上 存有“关心与冷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访道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心态。因此,有部分学生在喜与恶的抉择中优柔寡断,在物欲和外加因素干扰下难 以构筑起坚固的道德城墙,丧失了大学生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大众传媒的失导及德育评价的失真

现实的大众传媒存在着道德宣传与传授失 导的现象,这对乐于接受信息的大学生群体的人生修养、责任意识的养成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如大众传媒对主流的价值观、责任观推介不明朗,对非责任现象缺乏力 度,甚至于在传播内容上还存在不科学、不健康的因素等,这不仅容易造成那些缺乏辨别力的学生在责任意识规范的认同与责任行为的选择等方面的迷茫,而且由于 一些失导的宣传片面迎合了部分大学生的心态,他们往往还能抵消学生的多年来所接受的正面的道德教育的影响,另外在现实中不仅存在家庭责任观教育缺乏、社会 责任观教育不足、学校责任观教育乏力等现象,而且还存在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对主流责任观理解不统一的问题,这就使得责任观使命感教育在各个环节上脱节。同时,现有的考评体系很难对学生失责的言行起到很有效的约束、考核作用更难以起到警示作用。由于当前学校德育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如学生的思想品 德、道德水平等,都因缺乏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考核和分析,而使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发展状况难在真正意义上与学生就业、各种奖励的评比相挂钩,使学校德育在相 当一部分学生身上变得可有可无,或可弹性地把握“印象”的问题,降低了德育的权威性和现实感,学生接受德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

四、加强 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的基本途径和创新探索

根据新时期的发展要求,根据新时期大学生历史使命感的教育内涵,根据我国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感缺位的现 状及其原因,根据我校近年来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当前进行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大学生 历史使命感形成的外部影响力

作为主渠道的课堂教育与学生最为接近,在进行历史使命感教育时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一种方式都不能替代的。要切实通过 大学生思想政治、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等课程,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系为一体的理念。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 课堂教学内容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积极探索用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结合上海精神,结合学校的学科特色,制订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价值观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落到实处,形成具有针对性和有效 性的价值观念,并通过课程化的方式,将这些观念形成课堂教学内容体系,融会贯通,进课堂,更要进学生的心里。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2)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突出国家生存和发展教育。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从忧患到发展的重要

历史 时期,是理解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基础。要通过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思想,激起他们的爱国之心、报 国之志,增强保卫祖国的政治责任感;要结合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国情,让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到我国不断面临的变化着的国内外形势和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和使命感。

2、积极开展动力教育,激发大学生历史使命感形成的内部凝聚力

人的成长成才,发展的心理机制非常关键。而 这个心理机制的根本就在于一个人有没有成才发展的内动力。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是大学生成才发展的内动力的重要部分,是大学生成才动力中最崇高、最强大的发展 动力。而这一发展内动力又与其它层次的发展动力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动力体系。大学生成才动力教育从小处着手,从亲情友情的小我着手,而最终的发展目标则是 形成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积极开展动力教育,要在情感交流中激发成才动力,举办如“一封家信”这样具有亲情感召力的活动,让大学生与动力首次碰撞;要在自 我规划中强化成才动力,如“立成才规划,建成才档案”等,让大学生在发展目标中感受动力冲击;在学校实践中提升全面发展动力,如成立开放式的新型大学生社 团,着力开展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具有人文关怀的社会实践等;要在实战中实践动力,如通过实习等活动进行动力实践,最终将动力转化。

3、充分挖掘 社会资源,形成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的共建平台

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必须活化形式,要让大学生能够感受到社会氛围,摸得着真实情境,让他们能真切 的感受到使命环境。因此,进行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一定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让更多的教育主体参与到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的平台搭建上,所有的教育主体 一起共建共享。充分利用学校平台,搭建大学生与社会各类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的人士的交流平台,让大学生与社会各类具有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的人士进 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榜样熏陶的方式,形成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激励,如开展名人讲述、教师讲述、学生讲述、百姓讲述等一系列讲述互动,让大学生在听取讲述的 过程中形成榜样参照,反射到自己的行为和情感中;充分运用社区资源,让大学生参与到社区建设和帮困活动中,通过大学生自身的努力做身边的实事、做好事,承 担一定的责任,实现价值;充分利用纪念日和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全校性活动,让大学生有组织地走出校园,组织开展全国性纪念活动、社区纪念活动和民俗纪念活 动,如国庆节、建军节、清明节、母亲节、禁烟日、环境保护日等,增强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融合度,形成大学生具有历史使命感的态度、情感和方式,增强凝聚力。

4、建立层阶式历史使命感教育系统,形成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长效机制

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从低到高有四个层阶,首先是对自身的责任感,其次是对亲友的 责任感,其三是对社会其他人的责任感,其四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高校要根据大学生历史使命感形成的规律,结合大学生涯的四个阶段,有目的、重进度地开 展层阶式使命感教育。一般而言,要在大学一年级着重形成大学生对亲友的责任感,因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刚刚离开亲友,开始独立生活,思念之情经常萌动,这时候 培养大学生对亲友的责任感是一个最佳切入点;在大学二年级着重形成大学生对自身的责任感,因为大学二年级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已经基本形成,学生关照自 身发展的意愿逐渐强烈,同时,大学二年级也是学生最容易放松自己的时间段,在这个阶段开展自我责任感教育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动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 抑制不良动向;在大学三年级着重形成大学生对社会其他人的责任感,因为大学三年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这个阶段是大学生正式接触社会的预备期,通过各种形式 培养他们对社会其他人的责任感,是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和谐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大学四年级着重形成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因为大学四年级学生开始实习实践,已经将工作和自己的未来相挂钩,大学生必须将就业、创业和时代、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相结合,将个

人发展和国家社会发展紧密相联,这是考验和形成大学生历史 使命感的关键期。当然,根据大学生个体的发展变化,他们的责任感体系会发生一定的转移,但是各种责任感相互转化和融合的程度很高,四个层阶形成一个使命感 系统整体,对于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对于高校而言,有所侧重地、循序渐进地激发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这是大学生历史使命感教育 形成的长效机制。

第三篇:关于当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调查

关于当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调查

首先,感谢你能够抽出时间参加这次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现阶段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并且以此来给出相关的意见与建议。

所在年级:__________

社会责任感

1、你觉得现在的大学生是否缺乏社会责任感?

A、严重缺乏B、比较缺乏C、还好D、根本不缺

2、你是否认为应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A、是B、否C、不确定

3、当你面对一个倒地的老人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A、不能扶B、应该扶C、不管我的事D、其他________

4、老人倒地你最终的做法是(你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近的半年,你有参加过义工活动,或者类似的爱心活动吗?参加过几次?

6、在公共场合下,你会注意自己的言行吗?

A、每次都注意B、偶尔会忘记C、随性而来

历史使命感

1、对于自己的未来,你有做过规划吗?比如职业生涯规划

A、有B、没有

2、你有意向服务于大西北等欠发达地区吗?请说明原因

3、每次浏览新闻的时候,你更多浏览的板块是?

A、娱乐花边B、时事政治C、体育赛事D、科学技术E、其他_____

4、面对耻辱的近代历史,你认为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5、现在党中央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你对此有什么理解?(请简要说明)

6、你认为“中国梦”与“个人梦”有什么关联?

第四篇:如何增强初中生的历史使命感_3

如何增强初中生的历史使命感

作者姓名:徐谦 性别:男 职称:中学一级 学历:硕士

文摘:初中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增强初中生的历史使命感,历史学科责无旁贷,除了利用丰富的教材资源外,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专题教育、写作历史小论文、表演历史短剧等都是很好的途径。关键词:增强

初中生

历史使命感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明确规定:使学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所谓历史使命,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时代和国家赋予个体或组织的社会历史责任。历史使命感问题是全球关注的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学会生存》这一报告中指出: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是使每个人承担起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

初中阶段不仅是学生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活跃,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但分辨是非能力弱。加强对初中生历史使命感教育既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也是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以下笔者简述增强初中生历史使命感的一些有效途径。

一、利用丰富的教材资源

通过教育,使学生树立起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把爱国之情升华为一种思想信念,历史教学是最好的学科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社会成员对于民族和社会的责任。古今中外凡是对本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文明进步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无不从青少年时代就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如大禹为

根治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奉献精神,司马迁忍辱负重著成《史记》的刻苦执著,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胸怀,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这些不正是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历史使命感教育的最佳切入口吗?学生从这些伟大人物的经历中会得到有益的启迪。

中国近现代史上在民族危难之际,社会各阶级、阶层纷纷起来抗争、探索,承担起救国救民的历史重任。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意识让我们肃然起敬,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的悲壮让我们感动落泪,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四十年,愈挫愈勇的顽强意志让我们倍受鼓舞,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让我们豪情万丈……历史教学中应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些素材,以感染学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暑假学校组织了七年级学生北京夏令营活动,师生一起登上了雄伟的八达岭长城,体会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然而我们考察发现很多块青砖上都被刻上了各种各样的文字,其中以制高点北八楼附近为最多,有地名、人名、“到此一游”等等,刻得密密麻麻,这些字破坏了长城的历史面貌,有的字深达半厘米,已伤及墙体。青少年学生们触景生情,痛心于“到此一游”等游人刻字给长城留下的累累伤痕,纷纷表示回去后写文章呼吁人们爱护长城,保护文化遗产。学习历史的目的在于养成历史使命感,有智慧地参与社会生活,解决我们可能遇到的生存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等。学校多次组织学生去校内校外打扫卫生、植树,去敬老院献爱心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就要为社会做贡献。所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的良好途径。

三、开展专题教育

如“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学校举行了防空逃生演练。而对八年级学生,我把这个历史事件提前教学,在课堂上,讲解九一八事变的过程,播放一曲《松花江上》,然

后简单介绍歌词的内容和感情脉络。这首满怀离乡之思、国难之痛的悲歌以它哀婉的曲调打动学生的心灵,为后来引出的九一八事变及中国各阶层的态度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这样的渲染加深了学生对责任感的理解。国民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导致了东三省的沦亡,东北人民的背井离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北人民、中共、民主人士、国民党内爱国将领,他们勇敢地举起了抗日救亡的大旗,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勇于抗争的精神。用此教育学生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振兴中华而努力,提高增强我们综合国力的历史使命感。

每年的五四青年节来临,更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专题教育的好时机,学校举办迎“五四”红歌会,学生出黑板报、写专题纪念文章等,用以激励青少年学生发扬五四爱国精神,增强为国出力的历史使命感。结合现实社会,使学生懂得应负起怎样的社会责任,才能无愧于新中国,无愧于我们这伟大的时代。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作为其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九十多年来,五四精神已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所表现出的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求创新、图发展的不懈追求,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四、写作历史小论文、表演历史短剧

在上七年级下册“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一课时,讲到明朝中后期由于政治腐败、海防松弛,倭寇长期侵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烧杀抢掠;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岛后压榨台湾人民,无恶不作时,台下的学生无不义愤填膺。讲到16岁的戚继光痛恨倭寇横行,慷慨赋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立志保卫国防,戚家军台州九战九捷,痛击倭寇;讲到郑成功断然拒绝荷兰总督的十万两白银,迫使其签字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的历史时,有的学生紧握双拳,有的学生在相互交流,他们深刻的感受到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我知道此时的孩子们内心里都有很多想说的话,很多想用文字来表达的想法。我布臵学生写一篇关于“维护祖国主权与和平”的历史小论文。有学生在文章结尾中写道:“当有一天,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将坚决响应

祖国的召唤,为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而战斗,就算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使命感溢于言表。

同时,我还在课后要求学生演一些历史短剧。如有位同学在扮演文天祥时,面对元军将领的威逼、劝降,严词斥敌:“我自己已经不能捍卫父母之邦,不能尽到保卫国家的责任,再教唆别人背叛国家,有这种可能吗?”展现了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崇高民族气节。有同学扮演“戊戍六君子”的谭嗣同,高呼:“各国变法,没有不流血而成功的。中国今天没有人为变法流过血,所以国家不能昌盛,现在就算从我开始吧!”这些英雄人物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英勇的抗争,即使面对敌人的屠刀,也面不改色。他们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彪炳史册,光照千秋。通过这些历史短剧表演活动,创设了历史情境,把历史上优秀人物的言行渗透到学生的言行中,从学生心理、人格养成的目标出发,使学生的思想灵魂和情感得到升华。对于增强历史使命感起着很好的作用。

历史教学的任务除了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由历史知识内化后的气质修养、人文精神,从而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谐的人际交往,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使命感。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很多优良传统直到今天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我们要努力增强青少年一代的历史使命感,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广大历史教师的伟大责任。参考书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初中历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第五篇:大学生调查报告

关于三明学院学生对开设学院公交专线的调查报告

三明学院是全市唯一的本科院校,长期以来只有过路的7路、11路经停,能直达的地方少,有必要开新线直接连接到汽车站、第一医院、列东等地的公交专线。

一、调查目的针对三明学院学生长期存在出行难的问题,现制作以下调查报告收集有关信息,向三明市人民政府,学校,三明市公交公司,反映情况,寻求帮助解决问题。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 三明学院荆东校区学生

2、数据收集方法: 1.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向所取得的样本中的个体发放《关于三明学院学生对开设学院公交专线的调查》了解学生关于开设学院公交专线的基本态度以及意见和建议。

2.访问三明市公交公司(http://.cn/bus/)以及三明市人民政府(http:///)网站收集企业及政府关于这方面的信息。

3、调查方法:对三明学院荆东校区的全部学生(限于三年级以下)进行分层,分成大一,大二,大三三层,在总体中抽取容量为60的样本,在每层中进行系统抽样,根据每层样本量占总体的比重,在三层中分别抽取容量为22,22,16的样本。随机选定某一学号后,间隔10进行抽样,得到样本。

三、调查的内容:

(调查问卷附在最后一页)

四、调查结果分析

1、通过对样本中网购人数的调查,得到以下资料:大一学生样本中有9人进行网购,在该层中的比例为56.25%;大二的有15人,占该层的68.18%;大三的有11人,占该层的50%。

以95%的把握推断经贸学院中网购人数比例范围为45.36%~70.44%

2、在没有在网上购物的同学中,有近50%的同学认为网购不安全,而在有过网购行为的同学中有97%的同学觉得网购值得信任。另外,在前者中有92%的人会尝试网上购物。

3、在网购人群中,因为节约费用而选择网购的占网购人数的62%,还有一部分同学是出于好奇和寻找新奇商品而选择网购。在众多的购物网站中,消费者该如何选择呢?有48.57%的网购者会把网站商品是否齐全作为他们选择购物网站的主要标准。其中,淘宝网名列前茅,有87.3%的同学选择在淘宝购物。

4、大家都在网上买些什么呢?经调查,数码产品位居榜首,占到总消费的37.7%,其次是服装27.87%,在网上买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占到总数的19.67%。相比之下,由于食品的特殊性(保鲜等问题),却几乎无人在网上购买食品。

5、本次调查中,还对同学们的网购消费水平进行了调查,有42%的同学每季网购一次,每月一次和每年一次的同学分别占总体的25.8%和27.5%。还有4.7%的网购达人平均每周一次。每次购物的平均交易金额在100以下和100~500之间的人数都占总数的42.8%,其它金额范围分布较少。

6、在网购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其中主要困难是商品描述不清楚,达到45%,其次是商品数目繁多和网站太多,网上市场太杂乱(21%),网购市场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调查结果总结

通过上述的调查报告,说明大学生在网上购物还不是很普及,但潜在很大的发展空间。阻碍他们开始网购的主要是安全因素,只要他们认为网购值得信任了,网购的方便,省时,商品齐群等优点一定会吸引绝大多数的人开始网购。目前,人们在网上消费的商品种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网购要想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就要优化购物体系,打破这种局限。

购物网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他能让我们实现资源共享,在网上我们可以找到最便宜的,质量最好的,最时尚的商品,坐在家里就可以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未来网购一定会成为人们的主要购物形式之一。

附录

三明学院学生关于开设学院公交专线的调查问卷

1. 您所在的年级

A 大一

B大二

C大三

2.您对7路和11路公交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3.您认为公交线路不合理的地方是?

A班次发车时间不固定

B放假期间班次少

C收费不合理

D需增加站点(请注明)

E站点设置不合理(请注明站点名或站点所在位置)

F车辆陈旧

G班次少,乘客等车时间长

H拥挤

I其他

4等待7路和11路的时间

A0-5分钟

B6-10分钟

C11到15分钟

D16到20分钟

E20分钟以上

5您通常的乘车时间为

A6到9点

B9到11点

C11到14点

D14到16点

E16到18点

F18到20点

G20到22点

6.针对假期的坐车问题,您觉得(多选题)

A非常难等车

B根本没车

C坐车挺方便

D其他

7路上行:火车站-城关-第三医院-沙洲路-东霞新村-三恒公司-殡仪馆-交通油库-加工厂-三明学院(北区)-荆东-三明学院(南区)-荆西桥东-荆西

下行:荆西-荆西桥东-三明学院(南区)-荆东-三明学院(北区)-林机厂-加工厂-交通油库-殡仪馆-三恒公司-东霞新村-沙洲路-城关-火车站

(首末班时间: 夏季、冬季6:10-22:00)

11路上行:火车站-城关-第三医院-沙洲路-东霞新村-三恒公司-殡仪馆-交通油库-加工厂-林械厂-三明学院(北区)-荆东-三明学院(南区)-荆西桥东-食品厂-人造板厂-莘口

下行:莘口-人造板厂-食品厂-荆西桥东-三明学院(南区)-荆东-三明学院(北区)-林械厂-加工厂-交通油库-殡仪馆-三恒公司-东霞新村-沙洲路-城关-火车站

(首末班时间: 夏季、冬季6:10-22:00)

二、郊区线路

7路:火车站 — 城关 — 荆西,运行时间6:10-22:00,每6-10分钟发一班。11路:火车站 — 城关 — 莘口,运行时间6:10-22:00,每6-10分钟发一班。

下载大学生历史使命感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历史使命感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调查报告

    大学生调查报告1 一、调查目的五个重庆的意义:“森林重庆”是要改善环境,让老百姓多吸氧“畅通重庆”是要改善交通条件,主城不塞车,乡村有油路“平安重庆”是要增强老百姓的......

    大学生调查报告

    大学生调查报告15篇 大学生调查报告1 调查时间:20xx年大学暑假期间调查地点:重庆,浙江,河南,深圳调查对象:约一百人左右的大学生人群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初步掌握大学生假期兼职的基......

    大学生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能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形成有利于社会......

    大学生调查报告

    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它在第一时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我......

    大学生调查报告

    大学生调查报告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人员:郭慧茹 调查人员专业:新闻学 调查地点:长安区大学城 调查时间:2011年04月02日第一部分手机,今天你用了吗? ------......

    大学生调查报告

    大学生调查报告范文(李麦家制作二○一一年一月十六日星 期日)游已逐渐成为人们娱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除了能享受到旅游过程中的惬意与放松,其实更多的是对生活的体味......

    大学生调查报告

    大学生调查报告15篇 大学生调查报告1 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对象:XXX大学在校本科生在分发调查问卷时我们分工合作,分发近xx张调查问卷。并由分发人员收回。小组讨论研究调查问......

    大学生调查报告

    大学生政治关注度调查与分析 高校在校学生是当代中国青年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他们的政治参与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政治的发展。对当前高校在校学生政治关注度的调查研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