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火花加工间隙的自动进给调节方法研究趋势及现状

时间:2019-05-15 10:15: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火花加工间隙的自动进给调节方法研究趋势及现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火花加工间隙的自动进给调节方法研究趋势及现状》。

第一篇:电火花加工间隙的自动进给调节方法研究趋势及现状

电火花加工间隙的自动进给调节方法研

究趋势及现状

李松 机制1303 ***

引言: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Wire 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简称WEDM),有时又称线切割。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连续移动的细金属丝(称为电极丝)作电极,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蚀除金属、切割成型。它主要用于加工各种形状复杂和精密细小的工件,例如冲裁模的凸模、凹模、凸凹模、固定板、卸料板等,成形刀具、样板、电火花成型加工用的金属电极,各种微细孔槽、窄缝、任意曲线等,具有加工余量小、加工精度高、生产周期短、制造成本低等突出优点,已在生产中获得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外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已占电加工机床总数的60%以上。一:电火花加工间隙

电火花加工机床放电间隙指加工时工具和工件之间产生火花放电的一层距离间隙。在加工过程中,则称为加工间隙S,它的大小一般在0.01-0.5mm之间,粗加工时间隙较大,精加工时则较小。加工间隙又可分为端面间隙SF 和侧面间隙SL。放电间隙,亦称过切量,加工中是指脉冲放电两极间距,实际效果反映在加工后工件尺寸的单边扩大量。

在电火花加工的实用过程中,粗加工采用长脉冲时间和高放电电流,既体现了速度高,又体现了损耗小,反映了加工速度和工具电极损耗这一矛盾的缓解。

但是,在精加工时,矛盾激化了。为了实现小能量加工,必须大大压缩脉冲放电时间。为达到脉冲放电电流与脉冲放电时间参数组合合理,亦必须大大压缩脉冲放电电流。这样,不仅加大了工具电极相对损耗,又大幅度降低了加工速度。

对电火花成形加工放电间隙的定量认识是确定加工方案的基础。其中包括工具电极形状,尺寸设计,加工工艺步骤设计,加工规准的切换以及相应工艺措施的设计。二:电火花加工对自动进给系统的要求

(1)有较广的速度调节跟踪范围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加工规准、加工面积等条件的变化,都会影响其进给速度,调节系统应有较宽的调节范围,以适应加工的需要。

(2)有足够的灵敏度和快速性放电加工的频率很高,放电间隙的状态瞬息万变,要求进给调节系统根据间隙状态的微弱信号能相应地快速调节。为此,整个系统的不灵敏区及惯性都应较小,遇到瞬间极间短路和开路能以较高的调节速度快速动作。

(3)有必要的稳定性电蚀速度一般不高,加工进给量也不必过大,所以应有很好的低速性能,均匀、稳定地进给,避免低速爬行,超调量要小,传动刚度应高,传动链中不得有明显间隙,抗干扰能力要强。此外,自动进给调节系统还要求体积小,结构简单可靠以及维修操作方便等。自动进给调节系统的种类很多,但其基本部分都是由测量、比较、放大和执行4个环节组成.(1)测量环节直接测量极间距离大小及其变化是很困难的,通常都是采用测量反映放电间隙大小及其物理状态的电参数(极间电压、放电电流及击穿电压与击穿延时等)来实现。

(2)比较环节把从测量环节得来的信号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判别间隙大小及其物理状态好坏,并以信号差值控制加工过程。

(3)放大环节把经过测量比较所得的信号差值,通过信号放大器(电气或电液压)放大,使之具有一定的功率,以控制和带动执行环节。(4)执行环节也称执行机构,它根据控制信号的大小及时地进退工具电极,调节放电间隙大小,从而保证电火花加工正常进行。三:目前的自动进给调节装置

1)电液自动调节装置 图6-26是生产中常见的电液喷嘴挡板式自动调节装置的工作原理图。测量环节从放电间隙检测出电压,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后输出一个控制信号,再经放大后传输给电一机械转换器9,该转换器主要由动圈(控制线圈)与静圈(激磁线圈)等组成。动圈处在静圈磁路中,与挡板一起移动,可以改变挡板与喷嘴的间隙,从而改变液压系统中喷嘴的出油量,造成液压缸上下油腔压力差的变化,使电极随活塞上下运动,达到调节放电间隙的目的。活塞处于静止状态,最佳放电间隙或出现短路时,电极与工件间的电压减小,控制线圈的电流减小,挡板位置上升,上油腔压力减小,活塞带动电极回升。反之,则电极下降.这样,在加工过程中,自动调节系统就可以控制电极的自动回升和进给,使电极与工件之间始终保持最佳放电间隙。

电液自动调节系统的性能,虽然可以满足电火花加工的需要,但液压部分体积大,噪声也大,且不易稳定在某一个位置。所以,人们更重视直流力矩电动机自动调节系统的生产和应用。

(2)直流力矩电动机调节装置 是用力矩电机作为执行元件直接带动滚珠丝杠,驱动主轴头上下移动的。它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不灵敏区小,热变形及噪声小,对电火花成形加工十分有利。图是直流力矩电动机自动调节系统原理框图。脉冲电源将脉冲能量输送给放电间隙,进行电火花加工。测量环节将检测出反映间隙大小及状态的电压信号,并进行分压和积分,然后传送给比较环节与给定值进行比较,所得出的偏差信号再输向反馈及放大环节,与测速发电机的负反馈信号进行比较,并将差值放大后输向跟随器环节再次大,再输向差动放大器和功率放大环节,将信号功率放大,以控制力矩电动机进行正转或反转,并带动滚珠丝杠驱动工具电极上下移动,调节极间放电间隙。四:电火花自动调节进给趋势

1)加工工艺的高效化 加工过程的高效化 就是提高电火花加工的效率, 它不仅体现在单位 放电脉冲蚀除材料量的大小上, 而且体现在通过 改进电火花加工伺服系统、控制系统、工作液循环 系统、机床结构等对电火花加工放电效果的影响 上。电火花加工中, 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下, 应 提高粗加工、精加工效率, 同时应减少辅助加工时 间, 包括编程时间、工件装夹时间、维修时间等。这就需要增强机床的自动编程能力, 改进和开发 实用的电极和工件定位装置。在机床维修方面, 应增强机床的在线帮助功能, 采用模块化设计, 对 于常见故障, 操作人员可直接根据计算机提示完 成故障排除。

(2)加工工艺的精密化 加工工艺的精密化 包括加工工件的尺寸精度高和表面质量好两层含 义。提高尺寸精度的有效方法就是提高放电间隙 的稳定性和减少加工过程中的电极损耗, 实现电 极损耗的在线补偿。衡量加工表面质量的参数包 括表面粗糙度、几何精度、微观裂纹大小、变质层 厚度等。提高加工表面质量的根本方法是减少单 个脉冲放电的蚀除量, 使火花蚀除点小而均匀。通过采用一系列加工技术和工艺方法, 目前电火 花成形加工精度已有全面提高, 但总体看来, 先进 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还不够成熟和广泛。今 后的研究应着重于提高成形加工精度, 力争在保 证加工速度、加工成本的前提下, 使电火花加工成 为一些主要零件的最终加工方式。(3)加工工艺的微细化 随着航天技术、微 机电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窄槽、深孔、微细零 件的加工是电火花成形加工面临的重要课因 此, 加工工艺的微细化是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之 一。电火花微细加工机理与常规电火花成形加工 相同, 但有其自身的工艺特点。电花微细加工 中稳定的火花放电间隙很小, 工作液循环困难, 因 此需要研究非机械作用力及其干扰对加工过程的 影响, 以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加工精度及加工过 程的稳定性。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微细电极的制作 与装夹、高精度微进给装置的设计制造、微能量加工电源的研制、微电极损耗的在线补偿等

(4)加工过程的自动化 为了保证加工过程 的正常稳定, 提高加工效率, 首先采用了自适应控 制系统。由于电火花加工是在复杂环境下基于复 杂任务对复杂对象的控制, 自适应控制系统已不 能满足自动化加工的要求, 因此需要建立多输入、多输出的控制系统, 智能控制将是解决此类复杂 问题的有效途径。智能控制系统具有自学习和自 适应功能, 能自主调节系统的控制结构、参数和方 法, 进行决策规划和广义问题求解。加工过程的 智能控制主要包括人工神经网络、模糊控制、专家 系统等三方面内容。结束语:

电火花加工技术是工业生产中很重要的一种 加工手段, 相对其他传统加工技术而言, 其发展历 史并不长久, 对其加工机理与适用范围的研究还 不充分, 这给该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空 间, 也是该技术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之一的原因。未来几年, 必将还会有更多新的电火花加工技术 和理论涌现。另一方面, 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发展 离不开相关技术的支持, 随着电子技术、材料技术 和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 电火花加工技术在未来 的制造领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参考文献》

[ 1] 亓利伟, 楼乐明, 李明辉.放电通道的波动性与电火 花加工机理.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1, 35(7): 989 ~ 997 [ 2] [ 2] K unieda M , N ishiw aki X.O bserv ation o f A rc Co l-umn M ov ement during M o no-pulse Dischar ge in

第二篇:电火花加工间隙状态的鉴别与检测方法

毕业论文(设计)

课题名称

电火花加工间隙状态的鉴别与检测方法

目 录

摘 要.....................................................................................................................2 关键词.........................................................................................................................2 引 言.....................................................................................................................3

一、高频检测法.........................................................................................................4

二、击穿延时法.........................................................................................................5

三、间隙电压(电流)的检测法................................................................................5

四、放电间隙状态的识别.........................................................................................6

(一)传统识别方法.................................................................................................6

(二)智能识别方法.................................................................................................6 结 论.....................................................................................................................9 参考文献.....................................................................................................................9

电火花加工间隙状态的鉴别与检测方法

摘 要

现代工业控制已进入到智能控制阶段,为了获得被控对象准确的工作情况并对其进行控制,它要求更先进的检测作为前置支撑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电火花间隙放电的状态分类和特征,电火花加工间隙常见检测方法以及检测间隙电压(电流)的常见电路。对放电状态的识别方法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传统识别方法和智能识别方法(模糊法、神经网络法、模糊神经法、小波分析法等),指出了其优缺点。对放电间隙检测与识别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电火花加工;间隙电压(电流)法;间隙检测;放电状态识别

引 言

实现电火花的加工,必须使工具电极和工件间维持合理的距离,在该距离范围内,既可满足脉冲电压不断的击穿介质,产生火花放电,又可适应在火花通道熄灭后介质消电离(消除电离子影响)及排出蚀除产物的要求。这段距离称之为“加工间隙”或“放电间隙”。间隙是否合理,受到脉冲电压、火花通道的能量及介质的介电系数等因素的制约。一般情况下,电火花加工的放电间隙在数微米到数百微米范围内。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脉冲放电集中在某一区域;在另一段时间内,则应转移到另一区域。只有如此,才能避免积碳现象,进而避免发生电弧和局部烧伤。因此,放电间隙是控制的主要对象。目前在许多机床上采用间隙电压作为反映间隙大小的传感信号,当间隙偏大时,由于短路和短的击穿延时,U值也小。无论如何,随着间隙电压的增加,放电间隙也增大。这样,加工过程中不可连续测量的放电间隙大小就可用连续测量加工间隙电压的方法来获得。但是,间隙电压与其它控制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很大。因此准确检测电火花放电间隙状态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电火花放电状态可分为开路、正常火花放电、过渡电弧放电、稳定电弧放电和短路五种放电状态(如图1),这五种放电状态具有以下特征:

(一)开路。间隙加工介质没有被击穿。

(二)正常火花放电。放电瞬间放电电压波形上有高频杂波分量出现,峰值大,有击穿延时现象。而在形成火花放电过程中电压电流波形平直规律性整齐。

(三)稳定电弧放电(不可恢复烧伤性稳定电弧):在间隙放电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如深孔加工时,稳定电弧形成而烧伤工件,这时工具及工件表面都会形成局部凸包或凹坑。产生稳定电弧时,其电压波形及电流波形都很平滑,形成烧弧后,如果不擦除黑斑,加工过程不可能自行恢复正常。

(四)过渡电弧放电。放电期间放电电压波形上,高频杂波分量几乎没有,击穿延时也不明显,波形无规律。这种波形可通过伺服控制恢复为正常火花放电,也可因间隙状态变化而自行恢复为正常火花放电。因此它是作为理论研究提出的,实际加工控制过程中不需要专门测量。

(五)短路。电压很低,电流波形光滑。虽然短路本身不蚀除工件,也不损伤电极,但在短路处造成了一个热点,当短路消除时易引发拉弧。

图1 5种放电波形

具体到不同电火花加工研究子领域应用时,根据具体情况分类稍有不同,如高速走丝线切割电火花加工中,电弧出现的情况很少,所以一般把放电状态分成空载、火花放电和短路三种情况。还有一些研究人员把五种放电状态合并为空载、火花放电和非正常放电这三种状态等。可以从五种放电状态的电参数特征,包括间隙电压高低、间隙电流大小,是否有延迟击穿现象、是否有高频分量、间隙电导大小以及检测放电时的声频信号等,来区分这五种放电状态。

实际加工过程中,由于放电参数的设置不同以及放电过程随机性等因素的存在,使得每次放电状态的波形形状不一,放电状态交替出现的时间比例,差别很大,有时在一个脉冲中就出现多种放电状态,所以根据一个采样点或一个脉冲很难确定其加工状态。因此对极间放电状态的检测,需采用统计方法,以一组脉冲为单位,分析、比较统计数据,从而达到能够从宏观上把握放电状态及其变化规律。

常用的间隙状态检测方法有平均电压检测、峰值电压检测以及高频检测和击穿延时检测等。这些方法有着各自的优缺点,本文简单介绍高频检测法和击穿延时检测法,重点介绍间隙电压(电流)法。

一、高频检测法

高频检测法是通过间隙电压上高频分量的检测来区分火花放电与电弧放电。在火花放电时,间隙电压存在着强而稳定的高频分量(频率从几兆到几十兆);而电弧放电时,间隙电压的高频分量很弱,甚至不存在。因此可将间隙电压上的高频信号进行提取、放大、比较,作为区分火花放电和电弧放电的依据。这种方法不仅可区分火花放电和电弧放电,还可将电弧放电进一步区分为稳定电弧放电或是过渡电弧放电,但难以对单个脉冲的放电状态进行判断,且电路复杂、稳定性较差。

二、击穿延时法

击穿延时法是根据火花放电时存在一定的击穿延时时间,而电弧放电时一般没有击穿延时时间而设计的。尽管它不能区分过渡电弧放电与稳定电弧放电,并且对单个脉冲内出现的放电状态转换不能有效地区分,但其优点是可对单个脉冲的放电状态进行判别,且检测电路为数字电路,抗干扰性及稳定性都很好,与电火花加工机床上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连接也很方便。

三、间隙电压(电流)的检测法

检测间隙电压以及(或者)间隙电流,包括峰值电压(电流)或者平均电压(电流),通过测取的间隙电压(电流)与特定加工状态下的各种放电状态的电压(电流)的比较,来判断电火花放电状态。这种方法检测间隙电压(电流)的手段比较简单,一般是将高间隙电压分压,来获得间隙电压的瞬时值,或者积分之后获得电压的平均值。为了防止干扰信号的引入,常利用光耦进行隔离。图2为常见的间隙电压法检测电路。

由R1与可变电位计来拾取间隙电压峰值,或者增加电容拾取间隙平均电压,增加稳压二级管提高间隙状态识别率,如图3所示。

其中电阻尺和电容C把经由R1、R2衰减之后的脉冲电压信号转变为直流电压信号,即部分间隙电压的平均值,稳压二极管Z起钳位作用,对间隙状态识别予于改善。

图2 间隙电压检测电路图

图3 间隙平均电压检测电路图

图2、3所示的电压检测电路简单好用,但是对于短路脉冲或者稳定电弧放电的反应灵敏度比较低,耿春明在此基础上提出间隙平均脉宽电压检测法。基本思路就是去除脉间阶段零电压对平均电压的影响,其检测基本思想是在拾取间隙信号时剔除脉冲间隔电压波形,结果相当于将一系列脉宽电压波形连接起来,然后滤波取其平均值作为检测出的电压信号。这样不仅使检出的平均电压值有了较大的增加,而且消除了间隙平均电压检测中脉冲占空比的影响。迟关心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间隙脉宽电压数字平均检测法的改进方法,利用数字采样开关来测取间隙电压平均值,消除了由于模拟采样开关本身特性以及高频通断引入的

干扰。

四、放电间隙状态的识别

获取间隙电压(电流)之后,辨识放电状态的方法非常多,主要可以分成两个大类。

(一)传统识别方法

图4 间隙电压比较检测判断电路原理图

传统的识别方法是设计电路,制作放电间隙检测模块。其原理图如图4所示。根据具体加工条件放电状态的电压高低阈值,将测取的间隙电压(电流)与设定的电压(电流)阈值比较,利用计数器统计单位时间内高于高阈值的脉冲个数,低于低阈值的脉冲个数以及位于高低阈值之间的脉冲个数,再通过逻辑判断确定放电状态。考虑到电火花放电状态的影响因素很多,一般不采用单次阈值比较结果来决定伺服进给装置的动作,而是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各种放电状态的比值,来获取放电状态变化的趋势,从而决定伺服进给装置的进退。设计逻辑电路主要采用集成电路块或者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另外,为了提高放电间隙检测模块的柔性,霍孟友等利用单片机来设置电压阈值,希望设计出检测模块能适用于加工条件经常改变的场合。

电火花放电状态的传统识别方法具有反应速度快、电路成熟等优点,但总的来说,受电路本身的局限,一般检测模块灵活性不够,不能随着加工条件的变化作较大的变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已经逐渐趋向于利用智能技术辨识放电状态,通过将获取的间隙电压(电流)信号采集进计算机之后,设计不同算法以实现对放电状态的辨识。

(二)智能识别方法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采用智能方法辨识放电状态。目前这些算法主要有模糊法、神经网络法、模糊神经法、小波分析法等。

1、电火花间隙放电状态模糊逻辑识别法

图5 模糊放电状态识别原理图

图5为利用模糊技术进行放电状态识别的原理图。将测取的间隙电压和电流值作为模糊识别器的输入,识别器中的模糊规则根据专家的经验和知识编写,模糊规则可以增加和修改,从而增加了系统的适应性。

合理选取模糊识别器的隶属函数是识别技术的关键,Y.S.Tarng等运用了模拟退火算法来选取优化隶属函数,可以不依靠初始状态,可以避开局部最小趋向全局最优,因而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机器自学习方法。

模糊技术最大的特征是将专家的控制经验、知识表示成为语言控制规则,然后用这些规则去控制系统。但是模糊控制的缺点也源于此,控制器模糊规则的设置源于操作人员的基本知识,受到操作人员水平的局限,同时不具有适应对象持续变化的能力。

2、电火花间隙放电状态神经网络识别法

图6为脉冲类型识别的神经网络模型。该神经网络模型两个输入层节点代表间隙电压、间隙电流2个输入参数;5个输出层节点有代表要识别的五种间隙状态。通过训练样本建立起的神经网络可以分辨不同工况下间隙的放电状态。

J.Y.kao和H.S.Uu等研究了运用前馈神经网络在线辨识放电状态,E.Pajak和K.Wieczomwski利用单向多层神经网络来区分火花类型。此外H.S.Liu等采用基于不确定性推理的Abductive networks来模拟输入与输出之间的非线性,这种网络的自组织性优于神经网络,由样本数据根据预测方差可自动寻优来建立模型,训练的次数少。Mediliyegedara等则比较了采用五种不同的激励函数时,前馈BP网络对放电状态的识别效果。神经网络技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用特定加工条件下的间隙电压(电流)信号与放电状态之间的关系来训练网络获得权值,训练好的网络可以比较准确地识别在同样的加工条件

下的放电状态,但是当加工条件改变时,识别效果会明显降低,另外,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激励函数的选择也是影响识别效果的重要因素。

图6 电火花放电脉冲状态识别BP网络模型图

3、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结合的电火花放电状态识别法

图7电火花加工放电间隙神经模糊控制器结构框图

罗元丰等将模糊逻辑与BP神经网络结合起来,建立了电火花加工间隙放电状态的检测模型并给出了算法,图7为其设计的神经模糊控制器结构框图,其中模糊推理部分由神经网络来实现。

曹光宇等选择空载率和短路及拉弧率之差及其误差变化作为模糊控制的输入参数,伺服参考电压、抬刀周期和脉冲间歇作为输出参数,模糊推理部分由神经网络来实现。同样尝试将模糊逻辑技术与BP神经网络技术结合来辨识电火花放电状态的还有裴景玉等。周明等则把模糊逻辑技术与学习向量量化(LVQ)神经网络结合起来辨识电火花放电状态,A.W.Behrens也设计了神经模糊控制器来识别电火花放电状态从而决定伺服系统的进退。

4、小波分析识别法

小波变换是近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信号处理工具。作为一种信号的时间一频域分析方法,具有多分辨分析的特点,而且在时、频域都有表征信号局部特征的能力。小波包分析是从小波分析延伸出来的一种对信号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和重构的方法,不但对低频部分进行分解,而且对高频部分也做了二次分解,在信号去噪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对信号的分析能力更强。针对电火花加工随机干扰因素多,采集的间隙电压(电流)信号噪声比较多,Yu利用小波变换来分析间隙电压/电流信号,通过小波变换,不仅可以去掉信号上的噪声,还可以清晰地分辨出不同放电状态信号发生频率以及持续时间。经过小波变换之后的间隙电压/电流信号,可作为电火花加工在线控制器的输入,能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结 论

电火花加工过程是一种极其复杂、带随机干扰、多因素相关的高度非线性过程,传统的电火花放电状态检测模块通过设计电路来检测识别电火花状态。具有较大局限性。

混合智能技术的应用是电火花放电状态检测的发展方向。各种单一的智能技术都存在无法克服的缺陷,采用混合智能技术能相互取长补短,如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模糊控制与遗传算法、模糊控制与灰色预测等,可以通过相互结合获得更好的识别效果。另外,对于有较多干扰、畸变信号存在的间隙电压(电流)信号,采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如小波分析等,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去噪效果,有利于对信号进行下一步分析。

参考文献

1、沈蓉,刘永红,蔡宝平.《电火花加工间隙的检测与识别方法》.《机床与液压》,2009,(02)

2、刘广民,张勇斌,吉方.《微细电火花加工间隙平均电压检测方法理论研究》.《机械设计 与制造》,2009,(12).3、伍俊,李明辉.《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放电间隙状态的检测》.《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35(7)

4、井长胜.《微细电火花放电状态智能检测方法及程序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6

第三篇:企业人才招聘现状问题及趋势研究

企业人才招聘现状问题及趋势研究

论文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小型和中小型企业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的经济结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注意。但是,小型和中小型企业中的人才就业工作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产生了一定的遏制作用,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小型和中小型企业人员招聘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形势,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小型和中小型企业;人才,招聘,人力资源

0前言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长为我国经济结构,是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定的影响。根据国家经济和贸易委员会提供的资料表明,在中国的小型和中小型企业已超过800万,为99%的企业,小型和中小型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润占全国企业占60%和40%,在约1.5亿元,出口总额,约60名来自中小企业,中国中小企业%。

人才作为公司的核心资源,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卡内基曾经说过:“即使我所有的工厂,设备,市场和所有的钱带走,但只要保留我的技术人员和组织,四年后,我仍然会是一个钢铁大王。”可见,如何招聘优秀的人才成为企业管理者必须考虑的严峻任务。

一小型和中小型企业招聘人才的现状

1.1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不到位

在我国大部分小型和中小型企业在各部门目前也没有单独设置,但如行政办公室或兼职人事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点企业,对性是不够的,忽视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企业的正常有序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有特殊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备没有,即使有,他们的日常工作也仅限于输卵管档案,工资和劳动保险等,按“静态”,以“事”为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的中心,不运动人力资源管理的天职。

1.2招聘不够重视

不少小型和中小型企业雇用人员数比较随意,更多的时间在人手短缺或在招聘员工的质量损失匆忙,缺乏对人力资源计划为指导,在一定

程度上招聘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对于他们来说,招聘更多的时间是一种紧急措施,而不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发展的需要,善良。另一方面,近年来,高校招生的民办高校已经连续原因应该去的毕业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数量急剧上升出现在市场上供过于求的现象。因此,许多小型和中小型企业的错误,招募到合适的人是很容易的,反映在招聘,思想不重视,准备充分,科学性,系统性,结果往往导致招聘工作缺乏以失败而告终。

130招聘渠道相对单一

招聘途径有很多种:招聘,劳动力市场,网络招聘,猎头公司,校园招聘,平面广告,内部选拔,熟人推荐等,每一个招聘的方式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人才储备的倾向性。例如,和技术工人一般办事人员可以到招聘,劳动力市场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进行校园招聘相关专业毕业,中,高专业人才猎头公司可以委托寻找。据调查,小型和中小型企业的大多数仍然使用更多的参加招聘,向劳工市场进行招聘,熟人和建议传统招聘方法,而不是充分利用不同的招聘渠道的使用,无形中降低了人才,范围选择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他们需要正确定位后缺乏1.4

松下公司的创始人一些曾经说:。“'适当'这两个词非常迫切的,适当的公司,适当的商店,招募合适的人才,而不是70点天赋,有时会更好一些人认为的人才就业的适当的企业为基准,应是不是越高级人才更聪明。企业如果迷信人才100分,可能会忽略的70点天赋。但有时,70人才,更注重工作什至更多,可与感恩的心对待工作,全心全意,才能完成这项工作做得更好。对于小型和中型公司,70点天赋更容易获得,降低了使用效率更高的成本,更可以70人才与企业共同成长。

但是,目前,有不少企业招聘偏爱的品牌在校研究生,觉得好学校转出来的学生素质也高,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学生毕业于著名的这家企业是否都需要适当的,不必考虑。一旦双方发现不适用的,企业将浪费招聘成本,而且对未来的招聘还要支付费用。结果表明,只有不到40%的企业每雇用一名雇员计算的成本。

1.5中小企业申请人的吸引力弱

小型和中小型企业往往是市场疲软,竞争力下降。大型企业的市场份额,资产所有权和品牌和工资水平,工作状况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小型和中小型企业不能和破折号。与此同时,小型和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目标不明确,控制体系不健全,企业文化是丢失,也使企业更难以雇用原因,善良的人。2改善中小型企业招聘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的正确观念

企业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管理,并优化了所需的人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装备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工作职责的分析,包括招聘,人员搭配,人员培训,奖励,绩效评估等人力资源管理,我们可以定义为企业,并通过人类需求分析,制定人力资源规划;通过人,人事,教育,措辞,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到组织通过考试和可靠的奖赏;激励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控制工作性能,通过培训,发展员工的潜力,并支持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

如果有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正确认识,首先要明确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了。传统的人事管理更侧重于活动,制定了诸如招募和选拔,分配,工资,档案管理和人才的法规等保留传统的人事管理将人作为纯粹的管理,处置和对象的安排,但解决“事”为重心,最关心的是最少的人做的大部分事情。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为此,重点是对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通过合理开发和管理,激发人的潜力,创造意想不到的价值,实现双赢的企业和人才。二招聘前做好充分准备

(1)企业在明确发展目标,建立了战略计划,应该统计一个需要人才的类型和数量。在现有的储备员工制定,对人力资源需求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招募的基础。

(2)需要准备的合适位置的描述。清除立场,这是完整的,候选人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有什么能力,如何将这项考试等邮政企业应尽量描述清楚,避免了没有具体的资料带来的无效,降低就业成本面试官,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为企业引进和招聘小册子。招聘过程中,一方面,是找到合适的企业员工的过程中,另一方面,是自我宣传企业,展示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影响力的过程。企业介绍,招聘宣传册等材料是对外宣传的窗口企业,代表了整个企业的整体素质。因此,在准备必须突出其优势,吸引申请企业的特点。3科学,合理的组织招募

(一)组织招聘组。招聘录用人员必须符合相关部门的需要,因此,只有通过人力资源的部门单独招聘是不现实的。应该通过人力资源领导和相关部门人员联合成立招聘组招聘,每一个环节细分,每个组成员,共同完成这项任务。

(2)申请人员的选拔。申请人员的招聘选拔的关键环节之一,主要有访谈法,笔试法,情景模拟法等手段。在选择过程中,招聘人员应当客观,公正的工作,确保受访者是最合适的人才。4招聘本文总结了

(1)招聘效果的总结。在招聘工作完成后,企业招聘库存:招聘计划的实施,无论是招聘预算超支,无论是否有效的招聘渠道,访谈法是合适的,选择标准符合职位要求,事后总结等,并通过诱导,并且能够在促进优势在未来的招聘企业和规避的弱点,并总结出具有本企业特点的招聘策略的遵守一套,更有效更快捷的员工寻找合适的目标。

(2)建立人才库。在招聘过程中,企业有时宜山路珍珠,一些条件仇恨企业需要的人才,但由于人力资源规划的限制,企业不能聘用,但在未来的企业规划和发展过程,可能需要向这些人加入我们。随着人类资源,这种类型的人事资料应当保存,以备不时之需,这样既提高了招聘的速度和较低的人力资源招聘规划管理成本起到了推动作用。5创建支持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有五个要素:企业环境,价值观,突出特色“的仪式和仪式,文化网,即通信的基本方式等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了不起的转变,要特别注意”文化管理“的影响,重视企业文化的形成,保持和发展。小型和中小型企业,特别是需要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鼓励和凝聚员工。鲜明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与其他企业不同特殊的识别,可以吸引志同道合的人才,并共同奋斗,共同成长。

人才已成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把握机遇,发展的关键。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只有与发展过程中,如何使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企业管理者go15,需要各自的特点在企业日常运作过程中根据不断发展的实践和总结,找出是否适当企业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第四篇: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分析及方法研究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分析及方法研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和教育部《关于做好教育系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等规定的相继出台,对审计对象的扩展、审计结果的利用、审计程序及内容有了新的规定,为高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政策依据。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于加强高校内部治理,完善干部监管模式,提高高校干部素质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分析

(一)经济责任审计重视度不够,组织较难

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不少高校没有真正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贯穿于学校治理当中,组织部门委托内部审计部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多是走形式。同时实际工作中,由于高校各部门较多,被审计领导干部数量多,任期长,内审部门精力有限,不堪重负,导致审计质量下降。

(二)经济责任审计覆盖面有限,实施较难

目前不少高校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内容不够明确,涉及面覆盖有限,导致经济责任涉及的经费不在审计范围之内。另外,内审部门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没有明确规定,部分审计只是对基础财务收支进行审计,而对于内控制度建设情况、单位债权债务情况、重大事项等决策情况根本不涉及,不能提升实现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职能,审计工作在学校治理中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地位。

(三)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价较难

目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瓶颈就是没有健全的评价指标体系,虽然国家教育部及各部委各省市到各高校都制定了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对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范围、内容等,但对于如何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却没有明确的指标体系,为了规避审计风险,往往对被审计人的评价趋于中性和模棱两可,从而使审计报告的权威性受损,也不能为学校党委及组织部门选人、用人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不能实现审计的目标,使审计工作流于形式。

(四)审计结果权威性不强,利用较难

一方面,高校审计力量不足,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有限,而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难适应工作量的急剧增加,同时审计手段和审计方法相对落后,审计结果质量有待提高;另一方面,经济责任审计大多由学校组织部门委托,审计结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不强,而且内部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造成审计缺乏权威性和强制性,并且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很难整改,直接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利用行。

二、完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事前审计阶段

经济责任审计事前审计阶段,主要是指在审计部门根据下达的审计项目计划及部门全年整体工作安排,对计划内单位开展审计工作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其包括的主要工作有:

(1)成立审计项目组,确定项目组成员及明确主审人,下达审计通知书;

(2)通知被审计人,要求被审计者人审计工作开始后7个工作日内向审计部门提供其任期述职报告。要求被审计人报送的资料主要包括:个人工作简历;任职期间经费使用及管理情况、负责的主要工作任务完成程度;单位资产保值增值及债权债务增减变动情况及其变动原因;个人执行财经政策法规和遵守财经纪律,个人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廉洁自律情况;重大事项决策情况等。被审计人必须全面、完整地撰写任期经济责任述职报告,真实、完整地反映负有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的经费使用及管理情况。

(3)通知被审计单位,获得相关资料,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审计人员可以采用直接索取、询问、问卷调查等方式让被审计单位提供相关资料,实地走访、观察,查看经营管理活动的场所,与员工接触沟通,充分了解单位状况、工作流程、实物资产、债权债务等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同时研究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等。

(4)搜集材料后,要求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人做出书面承诺,承诺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从而降低降低审计风险。

(5)制定审计方案。项目审计实现目标的关键是审计方案的确定,在此阶段,对于如何实施审计,要制定必要的审计工作方案,对审计各节点时段进行工作安排,对在审计中可能出现或发现的问题进行预判。方案包括:审计的目标、审计的范围、审计过程中要重点审计的事项、审计时间节点的安排,审计组人员分工等。

(6)送达审计通知书。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3日之前向被审计人及所其在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二)事中审计阶段

事中审计阶段是根据审计方案进行审计实施的具体过程。这一阶段主要在取得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人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会计平凭证的抽查,帐表的符合,资产的盘点等工作。具体包括:

(1)对被审计人所负责单位的内控制度进行评价。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人所在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其内控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并对被审者所在部门的内部控制进行描述,对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做出评价。其中,应特别应重视被审者任期内单位财经法规与纪律执行情况,了解内控制度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执行是否得当到位。

(2)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费使用及管理情况进行审计。财务收支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审计人员结合具体经费账户对其进行经费审核,审计的重点主要包括:票据支出的合规、合法性、经费审批的合规性、支出事项的真实性、帐实相符性等进行审计。

(3)对被审计人任职期间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审查。对照工作计划,审查被审计人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标志性成果等。审查被审计人任期期间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情况及单位债权债务情况等。

第五篇:关于中国国债现状、趋势及对策的研究论文

我国的国债的现状存在些什么问题,该采取什么政策,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篇论文了解一下吧。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自1981年我国发行国债以来,国债规模日趋增大。它的变化出现了3个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本文认为九五时期国债的理论规模保持在 2200亿元到2800亿元是可行的。文章在对中国国债规模进行分析以后得出了一个看似矛盾的结论:从财政收支角度看,我国的财政债务规模已明显偏大,没有进一步拓展的余力;但从国民经济的大范围看,继续扩大国债发行规模的潜力却十分可观。认为矛盾的根源在于两个比重过低,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是振兴财政。

本文拟对中国的国债规模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实证分析,阐释我们的观点与看法,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中国国债规模的实证分析

(一)17年来中国国债的规模及阶段性特征

我国从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到1996年底,累积发行国债近6000亿元,到1996年底,国债余额达3803亿元。人民币国债发行额增长率相当高,从1981年的40多亿元增加到1996年的近2000亿元。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国债规模的变化还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阶梯式上升的特征。

表1 不同时期国债发行情况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第256页数据计算。

(2)国家计委课题组,1996:《九五时期国债总量调控与提高国债资金使用效益分析》,《经济改革与发展》第4期。

从表1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1-1990年,年均发行额仅为39.5亿元,占同期财政收入规模很小。第二阶段是1991-1993年,从1991年起发行规模第一次跃上了200亿元的台阶,年均发行额大体在303.1亿元左右。前13年的发行总量为1304亿元。应该说,这一时期的国债总量问题并不突出。第三阶段是1994-1996年,1994年国债的发行额首次突破了1000亿元大关,实际发行额达1028.6亿元,比上年的395.6亿元剧增了260%。1995年发行规模继续扩大,突破了1500亿元,1996年更是达到1847.7 亿元,又比上年增长近30%。由于一年期以内(不含一年期)的短期国债需在当年偿还,而不计入当年发行规模,因此,实际发行额还不止这个数。进入90年代以来,国债的发行规模几乎呈几何级数增长,远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和GDP的年均增长速度。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进入90年代以来迅猛增长的主要背景,在于自80年代初就确定了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改革思路,致使两个比重(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迅速下降。与此同时,国家财政的职能范围又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国家的财政支出特别是中央财政支出居高不下,财政赤字不断增加,加之金融市场还不发达,国债的筹资成本长期偏高,国债的发行规模迅猛增长就在所难免。至于国债发行规模阶梯式上升的具体原因,则在于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的根本转变。1981-1987年以前这个期间,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除发行国债以外,主要是由财政向银行透支。1987年国务院作出了财政不得向中央银行透支的明确规定。因此,从1991年开始,为了弥补日益增加的财政赤字,国债的发行规模跃上了一个新台阶,首次接近200亿元大关。1994年为了支持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理顺财政银行关系,我国正式确定了财政赤字不得向银行透支或不得用银行的借款来弥补的制度,至此,发行国债就成了弥补财政赤字和债务还本付息的唯一手段,从而导致了政府举借国债的第二次飚升,国债发行额首次突破了千亿元大关。

(二)衡量国债规模的主要指标及其评价

上面在描述我国国债规模的演变时,我国使用的是绝对数。实际上,衡量国债规模时,相对指标更具普通意义。从世界各国国债管理的经验来看,有这样几组较为通行的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的参考指标:

1.债务依存度。它是指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其计算公式是:债务依存度=(当年债务收入额÷当年财政支出额)100%。在中国,这一指标的计算有两种不同的口径:一是用当年的债务收入额除以当年的全国财政支出额,再乘以100%,我们习惯上把它叫做国家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另一个是用当年的债务收入额除以当年的中央财政总支出,再乘以100%,我们称之为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在我国,由于国债是由中央财政来发行、掌握和使用的,所以,使用后一种口径(即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更具现实意义。债务依存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有多少是依靠发行国债来实现的。当国债的发行量过大,债务依存度过高时,表明财政支出过分依赖债务收入,财政处于脆弱的状态,并对财政的未来发展构成潜在的威胁。因为国债毕竟是一种有偿性的收入,国家财政支出主要还是应依赖于税收,债务收入只能是一种补充性的收入。因此,国债规模的合理性主要可以根据这一指标来判断(刘溶沧,1997;高培勇,1995)。从表2可以看出,自1994年以来,我国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就超过了50%。表中的数据告诉我们,在1992年我国整个国家财政有1/4以上的支出、中央财政的近3/5的支出需指望发行国债来维持。国际上有一个公认的控制线(或安全线),即国家财政的债务依存度是15%-20%,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是 25%-30%左右。如果说,28.2%的国家财政的债务依存度虽然超出了国际上公认的控制线,但未超出太多,我们还可以勉强接受的话,那么,57.77%的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有点离谱了。日本即使在财政最困难的时期,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的最高年份也不过是 37.5%。目前各发达国家的债务依存度一般在10%-23%之间。显然,我国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体格局的中央财政支出,其资金来源一半以上要依赖发行国债,不仅与政府本身的性质不符,而且,长此以往,恐怕难以为继。其中潜在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

表2 中国财政的债务依存度(1991-1997)单位:亿元

注:(1)1996年债务收入数系按实际债务收入扣除当年的债务收入结余数计算。相应的,1997年的债务收入按当年国债发行额加上上年债务收入结余数计算。

下载电火花加工间隙的自动进给调节方法研究趋势及现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火花加工间隙的自动进给调节方法研究趋势及现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