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上墙卫生制度

时间:2019-05-15 10:3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校食堂上墙卫生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校食堂上墙卫生制度》。

第一篇:学校食堂上墙卫生制度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管理制度

1.凡在本学校食堂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从业人员(包括厨师、服务员、洗碗工、采购员、保管员、食品安全管理员等)均应遵守本制度。

2.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体检和培训,取得健康证明和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健康体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应随身佩带(携带)或统一保存,以备查验。

3.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安全疾患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4.学校食堂应每日对从业人员进行晨检并记录。发现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应立即离开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病症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调离、返岗情况应详细记录。

5.食品安全管理员要及时对本学校食堂餐饮从业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6.食品安全管理员应按要求参加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织的培训和考核。

7.食品安全管理员应制定从业人员餐饮食品安全培训计划,组织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定期参加各类餐饮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8.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食品加工操作规程,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岗位职责和本单位制度等。9.食品安全管理员应建立学校食堂从业人员餐饮食品安全培训档案,将从业人员培训计划、培训情况记录、考核结果及人员培训合格证归档,以备查验。

餐(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1.设立独立的餐(用)具洗消间或专用区域,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的大小和数量应能满足供餐需要。

2.用于清扫、清洗和消毒的设备、用具应放臵在专用场所妥善保管。

3.配备能正常运转的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餐(用)具宜用热力方法进行消毒。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3个专用水池;采用人工清洗热力消毒的,可设臵2个专用水池,并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等设施设备混用。

4.用于清洗餐(用)具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和要求。

5.清洗方法

(1)刮掉沾在餐饮具表面上的大部分食物残渣、污垢。(2)用含洗涤剂溶液洗净餐饮具表面。(3)最后用清水冲去残留的洗涤剂。6.消毒方法

(一)物理消毒。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热力消毒方法。

(1)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10分钟以上。(2)红外线消毒时,餐饮具应立式放臵,一般控制温度120℃保持30分钟以上。

(3)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

(二)化学消毒。主要为各种含氯消毒药物。

(1)使用浓度应含有效氯250mg/L(又称250ppm)以上,餐饮具全部浸泡入液体中,作用5分钟以上。

(2)化学消毒后的餐饮具应用净水冲去表面的消毒剂残留。7.餐(用)具清洗、消毒后应贮存在专用保洁设备内,保洁设施应有明显标识,并保持洁净。

8.清洗消毒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地面、水池卫生,做到不留卫生死角,保持清洁。

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

1.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食品原料进货查验管理工作,专职人员应当掌握餐饮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及食品感官鉴别常识。

2.采购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到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或批发市场采购,并索取、留存有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购物凭证应当包括供货方名称、产品名称、产品数量、送货或购买日期等内容。长期定点采购的,与供应商签订包括保证食品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

3.从生产加工单位或生产基地直接采购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加盖有供货方公章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4.从流通经营单位(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批量或长期采购的,应当查验并留存加盖有公章的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等复印件,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少量或临时采购的,应当确认其是否有营业执照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留存盖有供货方公章(或签字)的每笔购物凭证或每笔送货单。

5.从农贸市场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市场管理部门或经营户出具的加盖公章(或签字)的购物凭证;从个体工商户采购的,应当查验并留存供应者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或复印件、购物凭证和每笔供应清单。

6.从食品流通经营单位(商场、超市、批发零售市场等)和农贸市场采购畜禽肉类的,应当查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原件;从屠宰企业直接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原件。

7.采购乳制品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方盖章(或签字)的许可证、营业执照、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复印件。

8.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采购入库前,应当查验所购产品外包装、包装标识是否符合规定,与购物凭证是否相符,并建立采购记录。采购记录应当如实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批号、保质期、供应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

9.按产品类别或供应商、进货时间顺序整理、妥善保管索取的相关证照、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和进货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其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食品留样制度

1.学校食堂应对每餐次的食品成品进行留样,以便必要时进行检验。

2.留样的采集和保管必须有专人负责,配备经消毒的专用取样工用具和样品存放的专用冷藏箱。食品留样冰箱为专用设备,严禁存放与留样食品无关的物品。

3.食品留样应采集操作加工完成后的食品成品,不得特殊制作。

4.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防止样品之间污染;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应满足检验需要,不少于100g。

5.留样食品取样不得被污染,贴好食品标签,待留样食品冷却后,放入专用冷藏箱内,并做好留样记录,包括留样食品名称、留样量、留样时间、留样人员、审核人员等。

6.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应及时提供留样样品,配合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不得影响或干扰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食品原料储存制度

1.储存场所、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设臵纱窗、防鼠网、挡鼠板等有效防鼠、防虫、防蝇、防蟑螂设施,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

2.食品和非食品(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库房应分开设臵。同一库房内贮存不同性质食品和物品的应区分存放区域,不同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识。

3.食品添加剂应存放于专用橱柜等设施中,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严格执行“专人采购、专人保管、专人领用、专人登记、专柜保存”。

4.食品应当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5.除冷库外的其他库房应有良好的通风、防潮设施。6.冷藏、冷冻柜(库)应有明显区分标识,设可正确指示温度的温度计,定期除霜、清洁和保养,保证设施正常运转,符合相应的温度范围要求。

7.冷藏、冷冻储存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

8.散装食品应盛装于容器内,在储存位臵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9.应定期检查库存条件和食品原料质量,及时清除变质和过期食品。

食品粗加工、烹饪加工制度

1.学校食堂不得超剂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1.分设肉类、水产类、蔬菜原料加工清洗区、池,并有明显标识。食品原料的加工和存放要在相应位臵进行,不得混放和交叉使用。

2.加工肉类、水产类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与蔬菜类分开使用,并要有明显标识,盛装水产品的容器要专用,肉类清洗后无血、毛、污,鱼类清洗后无鳞、鳃、内脏。

3.各种食品原料不得随地堆放。清洗加工食品原料必须先检查质量,发现有腐败变质、有毒有害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

4.蔬菜类食品原料要按“一择、二洗、三切”的顺序操作,彻底浸泡清洗干净,做到无泥沙、杂草、烂叶。

3.熟制加工的食品要烧熟煮透,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油炸食品要防止外焦里生,加工后的直接入口熟食要盛放在已经消过毒的容器或餐具内。不得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和容器。

4.烹调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在放凉后再冷藏。

5.存放时间超过2小时的熟食品,需再次利用的应充分加热,加热前应确认食品未变质。禁止将回收后的食品(包括辅料)经烹调后再次供应。

7.剩余食品及原料按照熟食、半成品、生食的要求分开存放,不可混放和交叉叠放。8.工作结束后,调料容器加盖,工具、用具、洗刷干净,定位存放;灶上、灶下、地面保持清洁,不留残渣、油污,不留卫生死角,及时清除垃圾;做到刀不锈、砧板不霉、地面无积水等。

8.不得在加工清洗食品原料的水池内清洗拖布等其他物品。

餐厨废弃物处置制度

1.餐厨废弃物应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0‟36号)进行管理。

2.餐厨废弃物应分类放臵于标有“餐厨废弃物”字样的专用密闭容器内,并做到日产日清。

3.严禁乱倒乱堆餐厨废弃物。

4.禁止将餐厨废弃物直接排入公共水域或倒入公共厕所和生活垃圾收集设施。

5.餐厨废弃物应交由经相关部门许可或备案的餐厨废弃物收运、处臵单位或个人处理。

6.建立餐厨废弃物管理台账,详细记录餐厨废弃物的处理时间、种类、数量、去向、用途、收货人姓名、电话、地址等情况。

投诉处理制度

1.在学校食堂就餐场所公布投诉电话或设立投诉意见箱。2.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投诉受理工作,接到投诉后,要认真记录,及时向餐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汇报,并按要求做好调查、处理和反馈工作。

3.对重大食品安全隐患的投诉,应由学校食堂餐饮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牵头,成立调查小组,开展调查处理工作,必要时向监管部门报告。

4.如有疑似食物中毒人员进行投诉的,应做好下列工作:(1)立即停止供餐活动,在2小时内报告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教育行政部门;

(2)积极组织开展救治工作;

(3)保存造成食品安全事故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并保护现场;

(4)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按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延陵中心幼儿园食堂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处臵学校内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确保事故处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促进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一、领导机构与职责:

1、机构设臵:(1)成立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刘新房 副组长:李艳花

组 员:王月桂 赵培青 刘海霞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日常工作及领导小组交办的事宜,办公室设在总务室,由李艳花主任兼任。

(3)医疗救护组:刘海霞负责,当发生食品卫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发出医疗求援,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发病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

2、机构职责:(1)领导小组职责:

统一指挥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控制事态发展。统一组织事故善后处理工作,落实整改措施,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2)办公室职责:

下发上级有关文件和本办制订的各项文件、通知,指导下属各相关部门或人员实施应急处理预案。

接到事故报告,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随时掌握应急处理进展情况,协调各方关系,具体负责人员调度,组织后勤保障,保障应急处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根据工作计划和领导小组的指示,在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食品安全的宣传预防工作,并组织人员对开展工作的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向领导小组反馈检查情况,提出阶段性工作建议。

二、日常工作开展:

1、完善制度。在上级下发有关制度和工作意见的基础上,要求对本校食品安全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完善,并上报主管部门。

2、强化督查。在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由办公室牵头,以各项食品安全制度落实为重点,结合学校其它安全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并把督查结果反馈给主管责任人。

3、落实职责。校长为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食品安全管理员为直接责任人,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分别在自己的岗位职责内负责,校长考核实行学校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

4、加强教育。加强对广大师生特别是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知识讲座等形式,(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培训合格证和体检合格证方可上岗)丰富食品安全知识,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

三、事故应急处理。

1、报告制度。学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应在2小时之内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报告内容有: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并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同时立即启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在事故处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定时报告制度。

2、救援措施。一旦发生较严重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由校长负责救援指挥。组长应当机立断,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备方案,各就各位,组织救援行动。初步摸清症状,群体发病的还应彻查事故原因,排查发病人员,并建立动态性名册,防止遗漏。

3、医疗求援。学校发生较严重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及时果断将发病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

4、联系家长。学校发生较严重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及时与发病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实说明发病情况,不盲目猜测。做好学生家长思想安抚,防止过激行为发生。设立家校联络处,及时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力所能及地为家长做好服务工作。

5、病源保护。学校发生较严重食品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事件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以便及时查找致病原因。

6、人员调度。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由领导小组组长统一调度,办公室具体安排,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听从指挥,确保到位。

7、信息公开。保障广大师生和家长在事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公开,并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谎报。对一些谣传也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四、事故责任追究。

1、对导致事故起因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追究。

2、对事故瞒报、谎报和不及时上报的行为进行严肃追究。

3、对事故处理中的玩忽职守、推委扯皮等影响应急方案顺利实施的行为进行严肃追究。

第二篇:学校食堂卫生制度

学校食堂卫生制度(15篇)

学校食堂卫生制度1

1、食品生产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

2、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实习生,实习学生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后上岗,杜绝先上岗后查体的事情发生。

3、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建立从业人员的健康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督促“五病”人员调离岗位,并对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日常监督管理。

4、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生产经营。

5、当观察到一下症状时,应规定暂停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或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腹泻;手外伤,烫伤;皮肤湿疹,长疖子;咽喉疼痛;耳,眼,鼻溢液;发热;呕吐后。

6、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应做到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7、从业人员不能穿拖鞋上岗,不能戴首饰上岗。

8、每天早上上岗由学校行政领导或食堂负责同志对从业人员进行认真检查,凡是个人卫生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上岗。

学校食堂卫生制度2

保持食堂干净、整洁,具有良好的环境卫生,是保证食物不被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保证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特制定食堂卫生检查制度。

一、食堂管理人员要随时检查食堂的环境卫生,并作好检查记录。

二、学校分管领导或行政值班领导至少每天不定时检查一次食堂的卫生情况,并作好记载。

三、检查内容:

1.食堂内的环境卫生:地面是否有残留的食物残渣等垃圾,地面坑洼处是否积有污水,潲水桶是否加盖。水池内外、排污地沟等处有无堵塞,是否有饭菜残渣。灶台,操作台等处是否干净、整洁。

2.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从业人员是否做到“四勤”,是否正确穿戴工作衣帽,有无戴首饰上岗,有无在工作区或操作间吸烟,有无在操作间内高声喧哗,有无不良卫生习惯,分发食物时是否戴一次性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3.食堂的“三防”设施有无损坏情况,是否充分发挥“三防”设施的功能和作用。

4.从业人员是否按流程进行规范操作,做到生熟、荤素分开,有无不规范操作现象。

5.库房是否通风、整洁、整齐、明亮。更衣室衣物挂放是否整洁有序。

6.餐具用具是否每次用后清洗、消毒,是否按规定和要求进入配餐间存放保洁。

学校食堂卫生制度3

1、食堂卫生管理由各校膳管组织负责实施。

2、食堂炊管人员要提高卫生意识,应知应会卫生常识。

3、食品采购膳管会应作出明确规定,防止变质、过期食品和有毒食品进入,防止食物中毒。

4、饭桶、碗筷等炊具容器定期消毒。

5、食品卫生做到三防、四隔离。三防:防尘、防蝇、防腐;四隔离:生与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天然冰隔离、食品与药品隔离。

6、炊事员个人卫生:上班穿工作服,有健康证并验讫,操作时不吸烟,做到四勤(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7、厨房餐厅卫生要求:无积尘蛛网,无残渣、剩饭,物品用具整洁,放置整齐。有消毒器具和药品。

8、食堂四周卫生包干区,经常打扫,保持清洁。

9、仓库管理卫生要求:室内清洁,物品存放整齐,离墙垫高,严防粮食、蔬菜和其他食物虫咬、鼠吃和腐烂变质等现象发生,做好灭鼠除虫工作。

10、膳管会要随时抽查食堂的卫生工作,学校每年为炊事员体检一次。

11、逐步改善卫生设施,添置卫生设备。

12、食堂卫生管理与炊管人员的考核挂钩。

学校食堂卫生制度4

为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卫生管理,规范食堂生产经营行为,保障全校师生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堂与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学校校长是本校食品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食堂管理员(事务长)是食品卫生安全的直接责任人,对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负直接、全面的责任;学校总务主任食品卫生安全的第二责任人,学校分管后勤的校长是第三责任人。

二、学校校长要监督总务处、食堂管理员制订从业人员食品卫生教育和培训计划,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参加各种上岗前及在岗培训。食品卫生教育和培训应针对每个食品加工操作岗位分别进行,内容应包括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食品卫生知识、各岗位加工操作规程等。

三、食堂管理员应制订内部卫生管理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制订卫生检查计划,规定检查时间、检查项目及考核标准,每次检查应有记录并存档。校长要定期检查落实情况,并提出整改意见。

四、食堂管理员应确定食堂工作流程各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负责人。

五、库房管理负责人:胡文辉,同一库房内贮存不同性质食品和物品的应区分存放区域,不同区域应有明显标识;库房内应设置数量足够的物品存放架,其结构及位置应能使储藏的食品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厘米以上,以利于空气流通及搬运。

六、原料采购负责人:胡迎春,原料采购严格把关,不得向没有与学校签订,《食品原材料定点供应协议书》和《食品原材料供应质量安全承诺书》的供应商采购食品,不得采购《食品安全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采购时应索取发票等购货凭据,并做好采购记录,便于溯源;向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等批量采购食品的,还应索取食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等。

七、厨房负责人:彭升阳,烹调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烂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烹调加工,不得将回收后的食品(包括辅料)经烹调加工后再次供应;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不得低于70摄氏度。严禁生熟交叉,生熟容器要标识,剩余食品要冷藏。

八、洗消间负责人:刘利燕,餐具做到一冲二洗三清四消毒五保洁。

九、食品卫生管理员:邱有志,监督管理食堂各个环节的食品卫生,对食品卫生检验工作进行管理并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督促患有有碍食品卫生疾病和病症的人员调离相关岗位;接受和配合卫生监督机构对本单位的食品卫生进行监督检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学校食堂卫生制度5

1、设立食品卫生检查监督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食堂进行食品卫生检查和环境卫生检查;

2、把好食品采购、进货关,特别是对油、米、肉、菜等大宗,关键的食品要定点,不准采购霉变、有毒、有害或无证不合格的食品,确保所购食品卫生安全;

3、规范食品加工操作流程。做到粗细分区、肉菜分开、生熟隔离、洗消严格;

4、对储存食品应进行冷藏保鲜,无须保鲜的食品应做到离地隔墙,分类堆放整齐,先进先用、用前应检查有无变质变味;

5、保证不出售变质或夹生不熟食物,严防病毒交叉感染引发食物中毒;

6、学校食品卫生管理人员每日三餐必须深入食堂进行检查。食品卫生安全检查组每周至少检查一次。

7、重点检查食堂、门市部采购食品质量,严禁购买腐烂、变质油、肉、菜等,辨别“三无”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产品合格证)产品或过期食品,购买物品一律要求卖方签字,验收人员签字。

8、检查食堂工作人员持证上岗、上班穿戴工作衣帽情况。加工食品生、熟砧板、瓢盆要分开。做好“三防”设施,场地保持整洁干净。

9、检查结果应有记录,有汇报,查出问题,立即解决,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10、学校食堂、门市部等公众聚集场所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必须责令其立即整改,拒不服从者一次扣除押金10-50元。

11、学校食堂、门市部采购、销售劣质食品坑害师生的`一次扣除押金50元。造成严重后果的交公安机关处理。

学校食堂卫生制度6

1、食品仓库实行专用,并设有防鼠、放蝇、防潮、防霉、通风的设施及措施,并运转正常。

2、食品应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各类食品有明显标志,有异味或易吸潮的食品应密封保存或分库存放,易变质食品要及时冷藏、冷冻保存。

3、建立仓库进出库专人验收登记制度,做到勤进勤出、先进先出,定期清仓检查,防止食品过期、变质、霉变、生虫,及时清理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

4、食品成品、半成品及食品原料应分开存放,食品不得与药品、杂品等物品混放。

5、食品仓库应经常开窗通风,定期清扫,保持干燥和整洁。

6、工作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保持个人卫生。

7、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必须贴有标志,生、熟食品及半成品应分柜存放。

学校食堂卫生制度7

一、遵守食品卫生法。

后勤校长、食堂主任把食品卫生管理列入大事来抓。做到定期检查,随时检查并有记录,做到每天早、中上班前集合将前一天卫生检查结果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量化通报,每周例会小结一次,每月总结一次。

二、食堂必须具备餐饮服务许可证。

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合格证,做到无证不上岗,各种证件悬挂在食堂显目位置。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的不能上岗,做到警钟长鸣。

三、食品由原料到成品做到“四过硬”:

1、质量过得硬。不买、不做腐烂变质的食物。

2、洗涤荤菜、蔬菜,干净过得硬。鸡、鸭去毛后、鱼类去鳞后,要在清水中洗净血水,消除异味;青叶菜洗净后要在盐水中浸泡1——2小时,然后冲洗干净,再切再炒。

3、火候适度、色、香、味俱佳,口感过得硬。

4、熟食容器用后,洗净消毒,卫生过得硬。

四、食具、炊具做到“四过关”:

1、洗。所有食具、炊具,每次用毕,必须用洗洁精,热水洗涤干净。

2、刷。凡是用布无法洗干净的食具、炊具,必须用竹刷等工具刷洗干净。

3、冲。食具、炊具洗刷后,必须用清水冲洗干净。

4、消毒。所有食具、炊具洗净后,要进入远红外线电子消毒柜,消毒一小时,有记录台账。

五、食堂周围环境,卫生实行“四定”:

1、定人:餐厅、厨房、盥洗间、保管室、垃圾物、食堂周围的卫生,设专人负责清扫、冲洗、消毒、灭“四害”。

2、定物:归类清洗各种物品,责任到人。

3、定时间:餐桌、餐椅每天至少擦洗三遍,每周彻底清洗一次,然后对桌面、地面、楼梯扶手、切菜台等用84消毒液消毒;餐厅每天至少清扫三次,窗户每天至少擦洗一次;厨房地面每天至少清扫三次,冲洗两次;盥洗间的地面每天至少擦洗三次;保管室的物品每天至少清理一次,地面随时扫干净;垃圾场每天清理一次,每天用汽车把当天的垃圾运走。餐厅、厨房每周用艾叶、苍术等消毒一次,食堂周围、沟渠,每天杀虫四次,用漂白粉对沟内外消毒一次。

4、定质量:餐厅“六面光”。餐桌椅洁净放亮。炊具、餐具,无菌无味,符合卫生标准,经得起检查,所有物品、用具摆放整齐。厨房地面无积水、无尘土,沟渠无泥沙、菜叶等杂物,无臭味。炊工作场地无老鼠、蟑螂、苍蝇、蚊子。

5、不锈钢灶台、排烟罩做到餐餐清洗,大型油烟净化器做到每周大清一次。

六、食物存放,做到“四隔离”

1、生食与熟食隔离;

2、成品与半成品隔离;

3、食品与杂物隔离;

4、食品与天然水隔离。

学校食堂卫生制度8

为了办好食堂,使食堂上等级,防止学校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根据《食品卫生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制定本制度和措施。

一、食堂设备与环境卫生要求

1、食堂应当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他有害昆虫。

2、食堂的设施设备布局应当合理,要有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出售场所及用餐场所。

3、配备足够的照明、通风、排烟装置和有效的防蝇、防尘、防鼠、污水排放和符合卫生要求的存放废物的设施和设备。

4、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使用,禁止重复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饮具。

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贮存在餐饮具专用保洁柜内备用。已消毒、未经消毒的餐饮具应分开存放,并在餐饮具贮存柜上有明显标记。餐饮具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5、餐饮具所使用的洗涤、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洗涤、消毒剂必须在固定的存放场所(橱柜),并有明显的标记。

6、食堂用餐场所应设置供用餐者洗手、洗餐具的自来水装置。

二、食堂采购、贮存及加工的卫生要求

1、严格把好食品的采购关。食堂采购员必须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索证,应相对固定食品采购场所,以保证其质量。

禁止采购以下食品:

(1)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2)未经兽医卫生体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3)超过保质期限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4)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2、食品贮存应当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食品贮存场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必须贴有标志、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应分柜存放。

3、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4、食堂炊事员必须采用新鲜洁净的原料制作食品,不得加工或使用腐败变质的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及其原料。

5、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熟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块食品,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加工后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不得向学生出售腐败变质或者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影响学生健康的食物。

6、食堂不得制售冷荤凉荤菜食品。

7、食品的烹饪后至出售不得超过2小时。

8、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后,方可继续出售。

三、食堂从业人员卫生要求

1、食堂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必须掌握有关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

2、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都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凡患有痢疾、伤害、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食堂从业人员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3、食堂从业人员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必须做到:

(1)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应洗手消毒;

(2)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口罩、手套,并把头发置于帽内;

(3)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

(4)不得在食品加工厂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四、管理与监督

1、食堂实行分管校长负责制,并配备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2、分管校长负责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3、学校食堂必须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要积极配合、主动接受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的卫生监督。

4、学校食堂要建立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在用餐场所公示,接受用餐者的监督。

5、学校要对学生加强饮食卫生教育,进行科学引导,劝阻学生不买街头无照(证)商贩出售的盒饭及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

6、学校要建立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后,应采取下列措施。

(1)立即停止食堂一切活动,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2)协助卫生机构救治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4)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7、学校必须建立健全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报告制度,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应及时报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

8、要建立学校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本制度,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学生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领导和责任人,以及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后,隐瞒实情不上报的领导和责任人,由教育行政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

学校食堂卫生制度9

1、食堂加工操作间应与厕所及其他不洁处所有效隔离,加工操作间内不应有厕所,且厕所的门与窗均不得面对厕所。

2、加工操作间应有良好的供水系统与排水系统,尤以排水系统最重要。因烹调食物时,材料需要清水洗涤,加工操作间清理更需要用水洗涤,这些用过的污水,必须迅速排除,否则会使操作间泥泞不堪。

3、地面、天花板、墙壁门窗应坚固美观,所有孔洞缝隙应予填实密封并保持整洁,以免蟑螂、老鼠躲藏或出入。

4、应装置排油烟机。排油烟机的油垢应定时清理,而所排出的污油,也应适当处理。

5、食物应在工作台上料理操作,并将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刀和案板工具及抹布等,必须保持整洁。

6、食物应保持新鲜、清洁、卫生,洗净后分类存放于有盖容器或冰箱内。鱼肉类取用处理要迅速,以免反复解冻而影响鲜度。要确实做到勿将食物暴露在生活常温中太久。

7、凡易变质食品,应贮存0℃以下冷藏容器内,生、熟食物分开贮存。

8、调味品应以适当容器装盛,使用后随即加盖。所有的器皿及菜肴,均不得与地面或污秽接触。

9、应备置有密盖污物桶,污物桶最好当夜倒除,不在加工间内隔夜,污物桶四周应经常保干净。

10、食堂从业人员工作时,应穿戴整洁工作衣帽。工作时避免让手接触或沾染食物与容器,尽量利用夹子、勺子等工具取用。

11、在加工操作间工作时,不得在食物或容器的附近抽烟、咳嗽、吐痰、打喷嚏;万一打喷嚏时,要背向食物用手帕或卫生纸罩住口鼻,并随即洗手。

12、加工操作间工作人员在工作前、便后,均应彻底洗手,保持一双清洁的手。

13、加工操作间清洁扫除工作每日数次,至少要做一次,清洁完毕,清扫用具应集中处置。杀菌剂和洗涤剂不得与沙虫剂等放在一起,有毒的物质要标明放在固定场所,并指定专人管理。

14、不得在加工操作间内躺卧或住宿,也不许随便放置衣服及鞋帽或乱放杂物等。

学校食堂卫生制度10

1、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

(1)采购员不买腐烂变质的原料。

(2)保管员不验收腐烂变质的原料。

(3)加工人员不用腐烂变质的原料。

(4)服务员不卖腐烂变质的商品。

2、成品(食物)存放实行“四隔离”:

(1)生与熟隔离。

(2)成品与半成品隔离。

(3)食品与杂物、药物隔离。

(4)食品与天然冰隔离。

3、用(食)具实行“四过关”:

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

4、环境卫生:

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片分工,包干负责。

5、个人卫生必须做到“四勤”:

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

学校食堂卫生制度11

1、学校要建立校长负责制,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同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防止投毒事件的发生。

2、学校食堂必须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从事食堂经营活动,并且在卫生许可证有效期满30日前到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复验手续。

3、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工作期间应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食堂应当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等有害昆虫孳生的条件。

5、严格把好食品采购关。严格进货渠道,建立进货索证登记制度,并设置档案;食品采购的场所应相对固定,以保证所采购食品的质量;禁止采购过期变质等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

6、严把供餐卫生质量关。食堂炊事员必须采用新鲜洁净的原料制作食品,不得加工或使用腐败变质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及其原料;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烧熟煮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块食品,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7、食品在烹调后到出售前,若超过2小时的,应当置于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

8、学生集体用餐必须当餐加工,不得使用剩饭菜,不得制售冷荤凉菜。

9、公用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贮存在专用保洁柜内备用,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使用。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饮具。

10、食堂用餐场所应设置供用餐者洗手、洗餐具的自来水装置。

11、加工食品用工具容器必须有明显的标志,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学校食堂卫生制度12

一、餐厅整洁明亮,餐桌上无灰尘,地面无垃圾,凳子无脏水、灰尘等。地面要求干净,每天至少要清扫、拖洗2—3次,餐桌要随时清理,保证餐厅整洁卫生。食堂门外无杂物、垃圾,每天最少清扫1—2次。食堂窗户要求每周至少擦拭一次,玻璃上无灰尘、无痕迹,保证清洁明亮。

二、食堂厨房保持整洁,地面保持干燥、无垃圾杂物;炊具、厨具每天使用后清洗干净,整齐有序地摆放,墙壁无灰尘。食堂所有碗、筷、汤匙用后要清洗干净,并及时放进消毒柜。

三、食品生熟要分开,保证生熟食品不交叉污染或串味。

四、蔬菜、肉类加工时,要先清洗干净方可进入蒸、炒、煮、爆等烹饪程序。

五、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对腐烂变质、生虫、生霉物质坚决做到采购不买,食品加工人员不加工。

六、食堂工作人员工作时要穿工作服,戴工作帽,着装整齐、干净,仪容端正。要搞好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工作时不允许戴戒指、手链等饰品。

七、食堂工作人员每年参加一次由卫生防疫部门组织的体检,持有健康证者方可上岗。

八、库房整洁、明亮,物资堆放有序,米、面及干杂品不得摆放在地上。

九、厨房工作人员必须适当维持买饭买菜时的秩序,树立员工自觉排队打饭、打菜的习惯。

十、望各位员工大力支持食堂的工作,以保持餐厅内外的环境卫生。

学校食堂卫生制度13

一、待加工的原料,一律不得直接放于地面。

已加工清洗的原料应放于台面或金属铁架上,肉类原料如放置时间超过1小时宜放置冷柜保存,以防细菌大量繁殖。

二、冷藏柜的使用:

1、粗加工间的冷柜专为存放生的肉类及原料,不得存放其它熟食品或熟的半成品。

2、肉类不得直接放于冷柜保存,须冷藏保存的肉类必须用不漏水、容量大的容器盛装。

3、冷柜应定期解冻、清洗,以保证制冷效果及冷柜内环境的清洁卫生。

4、冷柜不得存放私人食物或饮料。

三、砧板、刀的使用:

1、粗加工间的砧板、刀只能用于加工生肉、瓜菜等原料,严禁用于熟食、冷菜等直接供人食用的食物。

2、砧板每次用完应彻底清刮、冲洗干净后竖起来存放,以确保底、面、边三面光洁。

四、蔬菜、肉类的处理原则:

肉类--先清洁,后切碎。蔬菜:一拣二洗三切四浸泡。

学校食堂卫生制度14

1、学校建立主管校长负责制,并配备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2、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规章制度、培训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

3、加工经营场所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它有害昆虫及其孽生条件。

4、学校食堂相关的卫生管理条款在用餐场所公示,接受用餐者的监督。

5、食堂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防止投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学生用餐的卫生与安全。

6、食品安全员做好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培训工作。

7、学校卫生领导小组定期检查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销售、陈列的各种防护设施、设备及其运送食品的工具。冷藏、冷冻及保温设施应当定期清洗、除臭,温度指示装置应当定期校验,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9、学校对学生加强饮食卫生教育,进行科学引导,劝阻学生不买街头无照(证)商贩出售的盒饭及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

10、学校建立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后,应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保护好现场,及时(1小时内)报教育主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所在地人民政府,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开展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11、学校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食品卫生管理规定,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学生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责任人,隐瞒实情不上报的学校和责任人,由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造成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情节特别严重的,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学校食堂卫生制度15

一、食堂卫生实行岗位区域负责制。

二、把好食物储藏关,切实搞好防鼠、防蚊工作,避免食物腐烂变质,严禁销售霉变或者有毒食品。严禁向学生销售馊饭、馊菜,违者,罚领班、当事人各500元。

三、把好食品清洗关,各类食品进行加工之前,要认真清洗,尤其是蔬菜,对可能带农药较多的蔬菜要置于水中浸泡一小时以上,要认真细致清洗方能加工,保证菜中无泥沙、杂物。

四、各食堂的厨房、储藏室摆设整齐干净,每次开完餐,要及时对工作地面、炊具、案板、灶炉、窗口等服务设施及时打扫干净。

五、煤灰、菜叶等垃圾要及时倒在规定的地方。

六、食堂副主管每天对各食堂进行卫生检查,其他管理员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落实。

七、领班必须对员工的卫生区域责任有明确的分工,并及时督促员工搞好卫生。

八、食堂工作人员每期体检一次,凡带有传染病的员工不能上岗。

九、食堂员工在炒菜、买饭菜时,不准抽烟、吃食物,违者,罚款50元。

第三篇:上墙制度

员工培训教育制度

1.目的

对企业所有从事与产品质量有关的人员规定相应的岗位能力要求,并进行培训,确保员工素质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要求。2.工作程序 2.1人员要求

具体承担质量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人员应是有能力的,对能力的判断应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等方面加以考虑。

2.2培训、意识和能力

2.2.1应识别从事影响质量的活动的人员的能力需求,分别对新员工、在岗员工、转岗员工、各类专业人员、特殊工种人员、检验员等,根据相应的岗位职责制定并实施培训需求。2.2.2新员工培训

a)企业基础教育:包括企业简介、员工纪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安全和环保意识、相关法律法规、质量管理手册和产品加工制作基础知识等的培训。在进入企业一个月内,由人力资源部组织进行;

b)岗位技能培训:根据所在部门的岗位需求,学习作业指导书、所用设备的性能、操作步骤、安全事项及紧急情况的应变措施等。由所在岗位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并进行书面和操作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c)卫生知识培训,包括企业卫生规范、车间卫生要求和个人卫生要求等,由生产部门组织进行。2.2.3在岗人员培训

按培训计划要求,每年应对在岗员工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2.2.4特殊工种、关键工序作业人员培训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按政府授权部门的要求参加相关的培训,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

2.2.5培训措施有效性评价

通过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业绩评定和现场观察等方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评价被培训人员是否具备了所需的能力;

2.2.6人力资源部负责建立、保存员工的培训记录。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保证与生产相关人员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2.程序 2.1、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

2.2、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卫生健康证明后上岗,杜绝先上岗后查体的事情发生。

2.3、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的健康检查,并保存相关记录。具体要求如下:

a)车间操作人员、检验人员、与产品有接触的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做临时健康检查。

b)对患有疾病及外伤人员逐级上报:出现有碍产品卫生的疾病或外伤者,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应自觉报告班长,由班长及时调整工作岗位。严禁患有以下疾病的人直接参与产品的加工,病愈经体检合格后并经人力资源部批准后方可重新上岗。

c)每天班前卫生检查员检查工人身上有无可能污染产品的受感染的伤口。d)对于健康状况可能导致产品污染的工人应及时将有关情况汇报班长,车间主任将可能发生的健康问题汇报给生产部,由生产部评审是否存在可能污染的情况。

2.4、车间班长负责每日对进入车间的相关人员进行卫生检查,并填写《生产人员卫生检查记录》。

2.5、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本公司从业人员的健康查体工作。

2.6、人力资源部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并且对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监督管理。

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进货管理,确保原料来自有合法资质的供货商,从源头控制不合格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流入,特制定本制度。

2.工作程序

2.1索取相关资质证明

2.1.1查验供货商资质证明文件。对首次采购的供货商,应当索取并仔细查验下列证明文件:

a)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等资质;

b)出厂检验报告和供需双方共同认可的第三方型式检验报告; c)进口食品需提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供的检测报告;

上述相关证明文件应当在有效期内,并由供货商加盖公章。对上述证明文件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要求的,不准办理入库。

2.1.2索取并仔细查验食品质量证明文件。首次购入食品应当按食品种类和生产批次索取并仔细查验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报告。

2.1.3索取销售凭证。

2.1.4索取资料的管理。索取的上述文件资料应当按供货商名称或者食品种类分类建档保存,档案保管期限为自该种食品购入之日起不少于二年。

2.2进货验证的要求

2.2.1对每批采购进货,供货方必须提供该批次货物的出厂检验报告、有效期内的型式检验报告,具体执行《原辅材料验收标准》。

2.2.2如有特殊情况或特殊原料,供货方确实无法提供检验报告,企业必须按照有关标准自行检验,检验记录至少保存二年。

2.2.3库管员配合采购部对每批进货进行核对,做到物、证、帐统一,检验报告和物品名称、批次、等级等信息不一致者不予接受,退回供货方协调处理,并在进货查验记录和供应商评价记录中予以注明。

2.3建立和保存进货查验记录

企业应建立并保存每次的进货查验记录,对进货查验情况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以备质量追溯。

2.3.1记录内容。应当根据进货查验文件、凭证如实记录购进原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进货日期等内容。

2.3.2定期查阅进货记录。采购部应当定期查阅进货记录,检查原料的保存与质量状况。并按先进先出原则使用原料。一旦发现物料超过保质期,立即通知仓库启动《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2.3.3记录保存期限。进货查验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生产过程控制制度

1.目的

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保证各有关职能部门履行职责,保证生产作业操作按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对半成品进行有效检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满足产品标准要求,特制定本制度。2.工作程序

2.1生产计划的控制

生产部根据销售状况及库存报表安排生产,并向加工车间下达生产任务,均衡生产。

2.2生产过程控制

生产过程分为一般工序和关键控制工序。对关键质量控制点的严格控制见(HACCP手册)。

2.3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的控制 2.4人员控制

操作人员须经岗前培训,掌握本岗位的操作规程、技能要求和安全知识。生产操作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查体,应有卫生监督机构颁发的体检合格证。每天上岗前进行卫生检查。

2.5设备控制

生产车间要按照管理制度要求,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检修,确保设备处在正常运转状态。操作人员负责正确使用本岗位的设备,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润滑。

2.6半成品质量检验

半成品的检验方法要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的关键质量控制点及时进行检查检验。

2.7环境条件控制

按本手册《防止食品污染管理制度》要求控制生产现场,确保生产现场的卫生环境满足要求。

2.8生产设备、设施清洗消毒

按本手册《生产设备、设施清洗消毒管理制度》要求,对生产现场的设备设施进行清洗消毒,确保生产设备设施的卫生满足要求。

出厂检验及检验记录保持制度

1、出厂检验是产品出厂前对其质量状况所进行的全面检查。公司实施严格的出厂检验及检验记录制度,逐批检验,严把产品质量关。

2、产品包装完工后,由化验员按产品标准要求进行抽样检验,检验合格的产品通知仓库管理员办理入库手续。检验项目任一项不合格,不得放行,由公司技术人员进行评审处置。

3、产品发货前进行出库检查,由仓库管理员依据出厂检验报告核对产品型号、规格、产品批号、合格证等,依据提货单核查发货数量、提货商、发货地址并检查产品的包装质量,全部符合方可发货。

4、品管部负责建立和保存出厂食品的原始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记录,抽样检验和编写出厂检验报告时,应查验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执行标准、检验结论、检验人员、检验报告编号、检验时间等记录内容。

5、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能力,必须取得化验员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6、本公司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产品的型式检验。品管部负责编制型式检验项目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7、出厂检验项目与食品安全标准及有关规定的项目应保持一致。依据产品标准及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规定的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确认规定的检验项目均已完成,且结果符合要求后,出具《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对检验合格的产品,按规定进行包装、标识,入库、发货。

8、品管部负责化验室的管理,计量员负责检验设备、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或校准。化验室应具备必备的检验设备,计量器具应依法经检验合格或校准,相关辅助设备及化学试剂应完好齐备并在有效使用期内。

9、品管部每年进行二次型式检验,同时进行比对测试,依据质检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与本公司化验室检测的数据进行实验室测量比对,当比对数据出现不符合时,应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并纠正。期间生产的产品,应送质检部门进行检验。化验员建立并保存比对记录。

10、品管部负责按规定保存出厂检验留存样品。留存样品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的保质期,留存样品应保存在样品室。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制度

1.目的

对已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规定出响应措施,认真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工作,使各级领导及时了解掌握相关情况,取得指导和处置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对食品安全造成的影响,特制定本制度。

2.工作程序 2.1报告 报告原则:任何员工有义务在第一时间报告或越级报告涉及本公司产品的食品安全事故。

2.2报告程序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各部门应立即向质量安全管理负责人汇报,对于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要立即向总经理报告,任何部门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2.3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要封存暂扣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产品及其原料,并立即进行检验、分析、调查;对确认属于被污染的产品及其原料,应立即停止生产、销售并按照本公司《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立即予以召回并销毁。

3.责任追究

3.1各部门负责人及公司领导必须保持每天24小时联络畅通,对无法联络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4.纠正与完善

如有事故发生,由生产负责人负责组织进行原因分析,品管部编制《食品安全事故调查报告》,针对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如异常作业、操作人员缺乏培训等,由责任部门采取纠正措施并实施。

品管部将《食品安全事故调查报告》交事故发生部门备案一份,以对其实施效果进行监督验证。

事故发生后,质量负责人组织相关部门对本方案和有关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与修订,使其不断完善。

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

1、目的

为有效地召回已交付给顾客的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不安全产品,保护顾客及消费者利益,防止不安全危害的发生,特制定本程序。

2、工作程序

2.1召回产品的信息源,包括以下内容: 2.1.1顾客的信息反馈及投诉。

2.1.2官方公布被责令召回及法律法规的变化。

2.2仓库管理员根据相关的单据确定发生回收的产品的名称、规格、生产批号、数量,根据发货记录迅速找出相关客户(确保100%),并报告营销部门。2.3营销部门确定相关产品目前所处的位置,并实施相应的产品召回计划。2.3.1产品正准备出运,应立即停止出运,并通知仓库隔离产品,准备召回回收处理。

2.3.2产品已出运或已到收货人手中,公司必须按以下方法召回产品 2.4产品召回或撤柜的处理

2.5对于撤柜的产品营销部应通知客户对产品单独存放,并标示清楚,销售商在未得到明确恢复上柜的信息前,不得擅自恢复销售。

2.6品管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撤柜的产品和撤柜信息进行分析验证,如果存在不安全,则通知营销部执行召回,如果不存在安全隐患,则由营销部门通知销售商继续销售。

2.7对因产品召回或撤柜而引发的与顾客之间的相关问题,由品管部配合营销部门与顾客协商处理。

第四篇:上墙制度

电气运行工岗位职责

1.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负责全厂设备的运行、检查、维护管理工作。

2.组织对设备的日常巡视检查工作,定期巡视配电室、变压器、线路、接地装置、漏电保护装置等,确保正常运行。

3.对供电区域内的电力设施进行周期性维护和有针对性的维护,按照设备的检修试验周期,编制检修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4.按规定对供电设备组织测量检查,包括配变的接地电阻、线路的对地距离、交叉跨越距离的测试,并做好记录。

5.负责供电设备的缺陷管理及消缺工作,发现设备缺陷应进行现场鉴定,做好详细记录,并进行分类处理。

6.负责供电区域内高低压电力设备的评级工作,提高设备完好率,完成供电可靠性指标。

7.建立健全供电区域内的供电设施资产台帐,加强备品备件管理,按规定建立备品备件管理制度,定期对备品备件进行检查、修复、补充,满足事故抢修需要。

8.按时、准确填报有关业务报表。

库房管理员岗位职责

1.仓库管理员负责仓库一切事务的安排和管理,在部门分管领导的领导下搞好库房的日常管理工作。

2.仓库管理员负责物料的收料、报检、入库、发料、退料、储存、防护工作,以及各种资料的回收,交由部门资料档案员保管。

3.仓库管理员负责单据追查、保管、入帐。

4.仓库管理员联系相关人员对货物的装卸、搬运、包装等工作。

5.仓库管理员、采购、材料申请人员共同负责对原材料的检验、不良品处置方式的确定和废弃物的处置工作。

6.仓库管理员、采购、材料申请人员没有共同签字确认的,仓库管理员禁止办理入库手续。

电气维修工岗位职责

1.负责制定全厂电器设备的检修计划并实施。2.负责电器线路的设计安装和全厂所有运行电器设备的检修。

3.负责编制电器材料的使用计划。

4.确保电器设备的完好无损,对电器设备经常性的检查及卫生清理。

5.做好当日巡回检查记录,发现故障及时修理排除。6.负责所内外各计量表的月末抄表计数与收费,记账清楚。

7.坚守岗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8.负责检查安全用电,节约用电。

9.负责各种用电仪器的检测,执行处罚制度。10.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机修工岗位职责

1.负责公司设备的维修工作,按维修单及时做好问题诊断与维修。

2.按设备保养手册和设备说明书负责分管制订保养计划建议,并按计划实施保养工作。

3.根据库存情况提交备件采购申购表,负责备件的验收与急购备件的提交。

4.指导操作工完成设备使用及简单保养工作。5.做好日常设备的巡视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隐患。

6.负责根据备件消耗情况提交降耗及国产化建议,并逐步降低所管区域备件的消耗。

7.做好预防性保养、维护工作,降低本区域停机工时及设备原因造成的报废量。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焊工岗位职责

1.严格执行班组作业员工通用岗位职责标准。2.原材料要堆放整齐,焊机,气瓶按照规定地点摆放整齐。

3.所使用的交、直流电焊机应经常检查和保养,严禁酒后操作和违章作业。4.进行电气焊前,应检查工作场所周围的情况,焊割部位附近。

5.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清理或未采取有效措施前不准焊割。

6.焊割结束时,必须切断电源、气源,炙热的焊具禁止放在易燃易爆物品上。

7.焊割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危险性较大的应有专人现场监护。

8.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仪控工岗位职责

1.负责信息自动化及仪控的维护和维修,全场的信息自动化网络设备、仪控检测、调节的几百个点进行巡回检查;卫生清扫、注油、排污、校验等维护工作,对故障仪控维修、调校并投运。

2.对运行系统的定期清扫,对系统本身或系统与仪控的连接故障进行处理,对系统的调节参数进行设定。

3.负责建立所有仪控设备台账和设备档案。4.负责提出备品、备件的需求计划及材料计划。5.负责仪控的防冻、防潮、防雷、防雨等工作。6.负责现场维修的指挥和调动以及员工的人身安全等工作。7.负责班长交待的各项工作,及时完成,不误生产。8.认真执行巡检制度,查看仪控是否完好、正常。9.停工后严格按照检修计划进行检修。10.做好检修后仪控的联动、投运工作。

工程技术部劳动纪律管理制度

部门职工应按时上下班、出满勤、干满活、做好本职工作

1.严禁迟到早退。

2.在工作时间打扑克、下棋、看小说等于工作无关的事情、严禁聚众闲谈、喧哗大叫等现象。

3.职工因故不能上班者,必须提前请假。换休班需填写换休假条经班长、经理同意方可换休,因突发事情没有提前请假者必须在24小时之内设法告知部门,并找相关人员及时补办假条,超过24小时按旷工处理。休假结束后,必须在2天之内销假。

4.凡正常工作时间以外,遇生产急需处理的问题,部门值班员通知到现场抢修,维修人员应及时到场。

5.值班人员在24小时值班期间不得擅自离岗,并随时带好对讲机并保持畅通。

6.上班时间应积极认真工作,有病者应休病假,工伤按公司文件办理。

7.职工必须坚守岗位,不得私自离岗。8.除特殊日期外,任何人不得连续24小时值班。9.凡本规定未涉及的以常规为准。

工程技术部安全生产制度

1.认真贯彻学习“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自觉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2.坚守工作岗位,遵守劳动纪律,不准串岗、脱岗,在上班期间不做与本职无关的事。

3.对忽视安全,不遵守劳动纪律,违反安全制度的现象,人人有权制止,情节严重者,班长有权停止其工作。

4.部门兼职安全员必须做到班前讲安全,班中查安全,班后评安全。部门兼职安全员每周检查一次安全设施,不准乱拿、乱用,保持良好状态,每个值班人员做到会用各种灭火器。

5.新员工未经专业技术安全学习与考核,不准定岗操作,非岗位操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乱动本岗位的设备。

6.每年开展一次事故预案演练活动。

7.按照规定配齐职工劳动保护用品,生产工具,按规定正确使用劳保用品。

8.认真贯彻消防法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做好消防工作。

9.要定期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10.定期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灭火灾隐患。11.在安环部指导下,做好职工职业健康工作。

周例会及安全活动管理制度

1.本部门每周一上午8:20至9:00进行周例会和安全活动。

2.本会议要求部门所有成员进行发言。3.发言主要内容如下: 3.1上一周的工作总结。

3.2从个体防护、人员位置、人员行为、现场环境、工具、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程序、秩序等方面,讲述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3.3本周的工作重点,下周的工作计划。3.4改善措施,合理化建议。4.学习一到两条安规。5.讲一到两个事故案例。6.学一到两个相关制度。7.传达公司会议精神。

8.要求兼职资料档案员做好会议的记录和签到工作。

交接班制度

交接班是上、下班之间对运行设备、工作情况进行交底的责任交接,是明确交接责任、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制度,为保证交接班会的质量,制定本制度。

1、交接班要求

1.1交接班前,交班人员要对本班工作进行一次认真的检查,做好交班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1.2接班人员在交接班前15分钟应到交接班室,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做好上班前的准备工作。

1.3交接双方交接过程中应严肃认真,交接程序按公司及部门制定内容逐项交接,做到重点明确,应答清楚,逐项完成。双方签名,征得班长许可,方告结束。

1.4值班人员应按照规定时间和要求进行交接班,要如实填写交接情况,未办完交接手续前,不得擅离职守。

2.交接班注意事项

2.1如已到交接班时间而接班人员未到,交班人员应立即向班长汇报,不得擅自离岗或参与其他工作,应继续做好值班工作。

2.2交接班巡视中发现的一般缺陷和异常情况来不及处理者,由接班人员负责填写缺陷记录,提出处理方案。

2.3在下列情况下不得进行交接班: 2.3.1 因个人原因未完成工作。2.3.2 紧急事故处理未告一段落时。

2.3.3 接班人员有喝酒、精神状态不佳及接班人员无故不齐时。

3.交接班内容: 3.1电气:电气主要设备运行动态、主要工作内容、遗留隐患。

3.2仪表:仪表主要设备运行动态、主要工作内容、遗留隐患。

3.3维修:主要设备运行动态、主要工作内容、遗留隐患。

3.4工器具、材料、钥匙文件、资料、记录本、完备情况。

3.5设备卫生、责任区域卫生的情况。

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的使我公司的电气安全工器具真正起到安全防护作用,根据我班组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1.安全工器具的配备:

根据要求配备足够的安全工器具,并建立安全工器具台帐,对安全工器具进行统一管理,如发现有损坏或不合格的要及时上报,进行以旧换新,更换的要及时在台帐上登记。

2.安全工器具的更换:

安全工器具如现场损坏或实验不合格时,要及时向公司安环部上报,经核实后,办理相关手续进行更换,同时更新台帐。

3.安全工器具的保存: 要求存放地点的环境要干燥,通风,不得放置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

4.安全工器具的定期检定:

要做好安全工器具的定期检定。要求所配备的安全工器具要根据种类、性能编号,在建立台帐时,同时要注明检定日期。在各类安全工器具到达检定期限后,要及时上报,由安环部核实后,进行送检。

操作票及倒闸操作管理制度

1.倒闸操作必须2人进行,并严格执行监护复诵制和三秒思考制。

2.除事故处理外的一切倒闸操作,均应使用操作票。事故处理的善后操作也应使用操作票。

3.倒闸操作票应统一编号,一个内不得使用重复号,操作票应按编号顺序使用。

4.执行后的操作票应按时移交,每月由专人进行整理后收存,操作票保存期为一年。

5.操作票在执行过程中不得颠倒顺序,也不能增减步骤,如需改变应重新填写操作票。

6.操作票不得涂改,否则应作废重写。

7.每执行完一步操作后,应在该项后面划执行勾,整个操作任务完成后,在最后一项的步骤下面加盖“以下空白”,“已执行”加盖在体系号下方。8.若一个操作任务连续使用几张操作票,则在前一页“操作项目”栏最后一行内写“下接***号。

9.在操作票执行过程中因故中断操作,则应在已操作完的步骤下面注明中断操作原因,盖“已执行”章。

停送电管理制度

设备的安全,特制定如下制度:

1.电作业前,申请人到中控室值班人员处领取“停送电工作票”,在“停送电工作票”上写明停送电原因、停送电部位、设备名称及编号。

2.申请停电前,必须对所检修、维护、运行的设备、设施名称及编号进行认真核对,防止出现错停或误停电。

3.请人要对申请停电和送电负责,谁申请停送电,在送电前,必须确认设备上工作已全部结束,现场已清理,设备上无人、无杂物,在此情况下方可联系送电。

4.停送电工作票”必须填写完整,内容详实,并由申请人本人签名确认。

5.由申请单位(部门)负责人对“停送电工作票”进行审核,审核时检查设备名称及编号是否有误,现场是否具备停送电条件,如有误必须由申请人核实更正。6.送电工作票”审核合格后,交工程技术部负责人审批后安排电气运行人员进行操作。

7.运行人员在进行停送电操作前,必须要求申请人通过对讲机与现场作业人员进行联系,确认停送电现场确实具备条件后方可操作。

8.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生产运行人员可通过对讲机立即通知电气值班人员进行停送电操作,但事后应补办“停送电工作票”。

9.备检修需停电时,在停电后,电气人员要对检修设备进行验电、放电,必要时进行接地,以确保其他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电气人员要在停电设备对应开关把手上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示牌,必要时派专人看护并设置遮栏。

10.运行人员在送电前,必须详细检查线路和用电设备,必要时到现场核实,确保送电后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11.员在检修或者处理电气故障时,也必须遵守以上程序。

12.区其它配电室无人值守,以上规定只限变电所内部开关的操作。

13.区各照明线路停送电,可由各岗位人员直接与电气当班人员进行联系,无需填写“停送电工作票”。

14.工用电亦需办理“停送电工作票”,且工作票只限当日。如若当日施工未完成,第二日需重新办理工作票。15.如未按以上制度执行者,电气人员有权拒绝停送电操作。

16.送电工作票”必须“一式两份”,一份交回中控室存档,另一份交变电所保管。

运行监控计算机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配电室运行监控计算机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杜绝人为故障的出现,保证计算机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1.值班人员禁止在计算机上玩游戏或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禁止使用与业务无关的U盘、光盘,防止感染病毒,禁止非工作人员上机操作。

2.值班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应加强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3.值班人员遥控操作密码应互相保密,不得盗用他人密码进行操作。

4.运行监控计算机不得进行与本配电室无关的工作。5.后台监控机应保证二十四小时正常运行。

配电室值班制度

配电室运行值班工作是电力生产的第一线,是确保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有力措施,值班人员必须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自觉遵守值班纪律,精心工作,一丝不苟,为此特制定本制度。

1.值班期间,应穿工作服和绝缘鞋。

2.值班班次应按所批准的值班方式和时间进行。未经班长同意不得私自调换班次,不得连值两班(特殊情况经部门领导同意)。值班人员应自觉遵守劳动纪律,不得迟到、早退。如需请假应提前申请。

3.值班人员应及时处理设备的异常问题。

4.值班人员应服从主管领导的命令(严重威胁设备和人身安全的情况除外),听从指挥。

5.当班期间要坚守岗位,就餐应轮流进行,严禁饮酒。6.当班期间要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认真监视各种信号和指示,准时抄表,认真分析,定期进行各种检查和试验,对异常情况应加强监视。

7.要按规定填写各种记录簿,做到字迹清楚、工整、内容正确、齐全无误。

8.要认真执行安全工作规程,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两票:工作牌、倒闸操作票;三制: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严格把关。

9.当班期间不许会客,非当班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控制室和配电室。

10.发生异常和差错,要如实反映情况,从中吸取教训,不得弄虚作假,隐瞒真相。

12.当值期间应做好卫生、保卫、防火工作。

仓库管理制度及流程

1.目的

通过制定仓库的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规定,规范生产系统的物料领用程序,使库房管理制度化,以提高工作效率。

2.适用范围 生产系统各个库房 3.仓储管理规定 3.1原材料收货及入库

3.1.1需严格按照 “收货入库单”的流程进行作业。3.1.2采购员将“客户送货单”给到仓库后,仓库需将此物料放在指定的检验区内,作好防护措施。

3.1.3仓库收货时需要求采购人员给到“客户送货单”,没有时需追查,直到拿到单据为止,仓库人员有追查和保管单据的责任。

3.1.4仓库收货时的原材料必须有物料部门提供的采购订单,否则拒绝收货。

3.1.5仓库管理人员与采购、材料申请人共同确认送货单的数量和实物,如不符由采购人员联系供货商处理,并由采购人员在送货单签字确认实收数量。

仓库人员对已送往仓库的原材料及时通知申请部门进行物料品质检验。

对申请部门检验合格的原材料进行开“物料入库单”,并经部门领导签名确认后进仓,对不合格原材料进行退货。

3.1.6仓库原则上当天送来的原材料当天处理完毕,如有特殊最迟不得超过一个星期。

3.1.7仓库对已入库的原材料进行分区分类摆放,不得随意堆放,如有特殊情况需在当天内完成。

3.1.8仓库对不合格的原材料放在指定的退货区,由仓库管理员、采购共同确定退货,退货时间不能超过一周。

3.1.9仓库不对外借物品,需要使用的必须由所在部门提出申领表,经过审批后库管方可发货。库房管理员禁止将库房内的物料私自借用给任何人。

3.2.原材料出库

3.2.1需严格按照 “物料领料单”的流程进行操作。3.2.2仓库的生产原材料出库依据是物料部门提供的BOM(即单件用量通知单),生产通知单中生产数量,及公司所规定的原材料损耗进行核料,并由总工签字确认。

仓库管理员都无权给没有办理相关手续的原材料出库。3.3.退厂原材料的处理

3.3.1需严格按照 “退厂物料通知单”进行操作。3.3.2对采购来的不良物料需要及时通知采购部,并由采购部给予处理意见且签名确认后,可暂放仓库,待采购部把原材料退与供应商。

3.3.3对于直接发现的不良原材料不可以办理出入库手续。

3.4.原材料报废

3.4.1严格执行 “报废单”进行操作。

3.4.2发现仓库库存物料不良时,及时处理或通知部门分管领导处理。

3.4.3需要区别分开库存物料报废、来料不良的报废部分、客户退回的报废物料,并且分开保管。

4.货物管理

4.1货物的品质维护:物料在收货、点数、入库、搬运、摆放、归位、存放、储存、发货过程中遵守安全原则,做到防损、防水、防蛀、防晒等安全措施。

4.2每天检查货物信息,如发现储位不对、帐物不符、品质问题及时反馈和处理。

4.3保持货物的正确标示,由仓管负责,对于错误标示及时更正。

4.4货物的单据、帐单由仓库记帐人把手工单据交到财务。每月的单据由其分类保管好,原则上单据保管2年,在此期间不得销毁。做到帐、物、卡一致。5.货物的盘点

5.1.仓库货物盘点由财务、仓库拟定盘点计划时间表和盘点流程。

5.2.盘点时保证做到盘点数量的准确性、公正性,严禁弄虚作假、虚报数据。盘点过程中严禁更换不同的盘点人员,以免少盘、多盘、漏盘等。

5.3.盘点分初盘、复盘,但所有的盘点数据都需盘点人员签名确认。

6.仓库的安全、卫生管理

6.1.仓库每天都对仓库区域进行清洁整理工作,清理掉废弃的物品,并将仓库内的物料整理到提定的区域内,达到整洁、整齐、干净、卫生、合理的摆放要求。

6.2.对仓库内货物摆放做出合理的摆放和规划。6.3.仓库卫生可以在仓库空闲的时间进行。

6.4.仓库内保持安全通道畅通,不可有堆积物,保证人员安全。

6.5.仓库内严禁烟火,严禁非仓库人员非工作需要进入仓库。

6.6.仓库内的规划区域要有明确标识(如:物料摆放区、安全通道、物料报废区、物料发放区、配料区、不合格物料存放区、待检物料存放区、消防设施摆放区、办公区等),其中物料摆放区内要分类分小区存放,且有清楚的标识。6.7.上下班关闭窗户及锁上仓库门,做好安全保卫工作。6.8.做好及时检查物货,如有异常或者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和上报。

6.9.仓库内需要高空作业时做好安全防范。

设备包机制

为了加强设备管理,达到台台设备有人管,促进设备的维护与检修,保障设备安全经济运行,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完好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1.机修班根据我厂所辖设备特点,制定相应的包机制及考核办法。

2.包机人应清楚所包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性能,熟悉运行特性,掌握设备及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并了解所辖设备备件的情况。

3.在检修过程中,包机人要做好检修记录,详细记录检修时间、内容、人员情况、检修后达到的效果,能否保证运行周期,有什么遗留问题及应采取什么措施等。

4.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包机人应对所辖设备进行巡回检查,每天不少于三次,发现问题应及时汇报并处理。

5.包机者必须在所包设备上挂包机牌和完好牌,若人员变动要及时更换。

6.因工作粗心或不负责任,设备发生故障,包机者要承担责任,并视情节轻重给予一定处分。

设备巡检管理制度

为了及时发现设备的事故隐患,提前预知设备性能的改变,从而减少设备突发故障的机会,使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达到减轻维修工作量、降低维修费用、顺利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的目的,特制订本制度。

巡检人员

设备巡检人员为当班运行人员、班长。巡检周期及时间。

设备维修人员每天进行3次巡检,即上午8:30,下午14:30、22:00生产不稳定、气候异常或开停车等特殊情况时,应增加巡检次数,以确保安全生产。

如遇到抢修任务及参加会议无法抽时间巡检的,应在记录簿中注明,说明原因。

巡检路线

按规定巡检路线、巡检点进行巡检。

巡检路线:值班室——工艺主装置——压缩机厂房——深井泵房——循环水泵房——LNG罐区——充车批控仪区域——火炬区域—消防水泵房——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办公楼区域——制氮间仪表风区域——锅炉房。

巡检内容

设备各部分连接紧固情况:地脚螺栓及连接螺丝是否松动,设备是否稳固。设备润滑情况:设备是否缺油,目测油质情况。设备的密封性:检查机、泵、管路、阀门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油压表指示是否有变化。

设备的温度、气味:检查设备的温度是否正常,气味是否有异常情况。

设备的声音:听设备运转的声音是否正常。设备的振动:检查设备的振动是否有异常现象。设备的腐蚀情况:检查设备是否被腐蚀,腐蚀程度如何。设备仪表参数:检查设备管网仪表参数是否正常。设备卫生:查看设备卫生是否整洁。巡检方法

用“听、摸、看、闻、查”的方法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影响较大而又难以处理的问题,及时向班长和部门领导报告。

巡检人员根据个人情况灵活掌握,应做到耐心细致、全面周到,不漏掉任何一项内容。

设备技术人员、维修工巡检到某一岗位时,应同该岗位运行人员沟通,了解设备运行信息。

巡检处理

巡检人员应随身携带适量的工具(如:听针、活扳手、抹布等),遇到简单又方便处理的故障应立即处理。

不方便处理的,在巡检结束后组织材料和人员力量处理。处理故障时需要停机将会影响局部或全局生产的,由生产部决定处理与否和处理时间。

巡检时如发现机器缺油等保养不良的现象,有权利和义务要求相应员工立即改正错误,及时加油保养。

对巡检发现的问题,无论是否处理过,都要详细做好《巡检记录》。

巡检要与考核挂钩,对不按时巡检,不填巡检记录者要按规定部门考核制度进行考核,对巡检中发现重大隐患并及时排除,避免重大事故发生者要给予奖励。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搞好润滑工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转,防止事故发生,减少机器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和工作精度,特制订设备润滑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设备润滑工作。4.职责

4.1经理负责设备润滑工作的指导。

4.2机修班长负责设备润滑工作的计划及实施。4.3班长职责:

4.3.1负责编制各类设备润滑标准、并定期修订。4.3.2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集中润滑设备的运行参数。4.3.3搞好备件材料的申报、落实及质量把关工作。4.3.4制订油耗定额,编制年、季、月需要的润滑油料计划。

4.3.5负责油料的消耗控制工作。

4.3.6负责环保设备设施及体系质量审核工作,并做好技术档案和季度工作总结及考核。

4.3.7做好全厂设备的防腐、除锈及防冻保温工作。4.3.8做好环保设备明细台帐的建立。

4.3.9监督润滑油的使用和审查油质量的化验结果。4.3.10监督润滑用具的合理使用,总结和推广设备润滑的先进经验。

4.4岗位润滑员职责:

4.4.1贯彻实施润滑的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和定人五定工作。

4.4.2按润滑标准对关键设备进行润滑。4.4.3编制设备润滑计划。4.4.5规范填写设备润滑台帐。4.4.6做好废油回收工作。5.工作内容及要求

5.1设备润滑的“五定”工作内容

5.1.1定点:根据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的位置及数量,进行加油、换油,并要求熟悉它的结构和润滑方法。5.1.2定质:使用的油品种质量必须经过检验并符合国家标准,润滑油按照润滑卡或图表规定油品使用,清洗换油时要保证清洗质量,润滑器具保持清洁,设备上各种润滑装置要完整。防止尘土、铁屑、粉末、水分等落入。

5.1.3定量:在保证良好润滑的基础上,本着节约用油的原则规定油箱换油和各润滑点每班用油的定额。

5.1.4定期:按照润滑卡片或图表规定的时间进行加油、添油和换油周期进行清洗换油。

5.1.5 定人:按照专群结合的原则。规定某润滑部位和润滑点由操作工人负责加油,某部位由润滑员负责加油、换油。

6.润滑标准及润滑标识的编制

6.1 润滑标准由工程技术部负责编制,由班组长对设备的润滑点进行标识管理。

6.2润滑油脂的管理,润滑油脂的管理执行公司油品相关管理制度。

设备维修管理制

1.总

1.1为了加强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提高设备维修技术管理水平,保证设备安全经济运行,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2设备维修是指为了保持或恢复和改善设备能完成规定的性能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包括维护和修理。1.3设备维修目标是以经济合理的费用,消除设备缺陷,维持设备良好性能,保持设备完好,确保生产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1.4设备维修的主导思想是以状态监测为基础,可靠性维修为中心,以预防维修、事后维修、可靠性维修多种维修方式相结合,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进行维修。

1.5 设备维修遵循以下原则: 1.5.1应修必修,修必修好。

1.5.2恢复性维修与改善性维修相结合。1.5.3以预防为主,计划维修与维护保养并重

1.5.4以生产为主,设备维修周期与生产效益和国家有关法规相结合。

1.6设备维修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现代管理方法,以保证设备维修质量、缩减维修时间和降低维修费用。

1.7严格遵守国家法规、公司有关规定以及维修规程,确保维修质量。

2.维修管理职责 2.1机修班组职责:

2.1.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贯彻公司设备维修和质量管理方面的制度、规程、标准和规定。2.1.2组织制定并实施所属设备维修计划。

2.1.3确认维修企业资质,签订外委维修合同,组织维修项目的质量验收。

2.1.4总结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经验和教训,开展设备维修管理经验交流活动,推广和应用现代设备维修管理方法和先进技术,组织参加公司举办的设备维修管理各种技术交流和应用活动,不断提高本单位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3.维修计划管理

3.1 维修班组应根据设备的技术变化状况,结合生产安排,编制设备维修计划。设备维修计划分为装置(系统)停产重大维修计划、停产消缺计划和月度维修计划。

3.2维修计划应具有科学性、准确性、系统性。制订设备维修计划必须做好日常的设备管理工作,重要设备及关键部位应采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定期进行数据的归纳整理和分析,组织检查鉴定,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收集、积累设备技术状态数据为编制维修计划、制订维修方案提供依据。

3.3制定维修计划的依据:

3.3.1安全和环保以及国家法规对设备的要求。3.3.2设备日常巡检、点检、定期检查、状态监测诊断记录等所积累的设备技术状况及变化趋势。

3.3.3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对设备的要求。3.3.4设备运行周期。3.3.5装置技术和扩能改造。

3.4设备维修计划由维修班组负责编制,按程序逐级上报,经相关领导审批后执行。

3.5 维修计划批准后,计划的调整必须有审批手续,提高设备维修计划的准确率。

3.6对影响生产及产品质量的突发性设备事故或故障应紧急抢修,迅速恢复正常生产。

仪表巡回检查制度

仪表值班室——工艺主装置——压缩机厂房——深井泵房——循环水泵房——LNG罐区——充车批控仪区域——火炬区域——裝车臂PLC控制柜室、计量称控制室——消防水泵房——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办公楼区域----制氮间仪表风区域——锅炉房——DCS操作室、机柜室、UPS电源室。

2.班组巡检时间:8:30、14:30、22:00三个时间点进行三次巡检,巡检人员要按时.定点.按照路线进行检查。

3.检查时,必须带工具、棉纱。认真执行巡检制度。4.首先要向当班工艺班长了解仪表运行情况。5.室外检查:检查仪表伴热保温情况,检查仪表本体和连接件损坏和腐蚀情况,检查仪表和工艺接口(包括导压管)的泄漏情况,检查仪表的电气连接情况,检查仪表使用情况,1.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运行情况,仪表巡回路线为: 要做到“看、摸、听、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巡检记录。

6.室内仪表检查:系统画面的检查,各报警指示灯的检查,机柜室控制温度的检查。

7.关键设备部位.特殊情况(如改变操作因素,切换设备等),应加强检查。

8.巡检时工艺反应的问题、巡检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向班长汇报。

9.对于巡检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处理的,需检修时段处理的应填写隐患记录表。

10.值班干部要每天抽检各班组巡回检查制度执行情况。11.检查各种自动控制系统是否完好(包括办公楼空调的温度控制系统)

仪表工安全操作制度

1.仪表工应熟知所操作和使用仪表的安全知识。2.校验、调试、检修仪表时需穿戴好劳保用品,并需两人以上方能操作。

3.操作有毒气体的仪表管道时,需确定通风良好,站在上风口,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并需两人以上方能操作。

4.定期计量和校验仪表的灵敏度,定期检查仪表的运行情况,不得超量程运行。

5.特殊化学仪表的调整,应在远离人员集中的地方进行,禁止用嘴吹或用手直接接触,所使用的专用设备、工具等物不得做其他用途。

6.电线、电缆要定期检查,确保绝缘良好,周围环境应保持干燥。

7.在高空管道或者有易燃易爆物体的地方作业时,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规程”和易燃易爆场所的有关规定。

8.在低温、高温条件作业时,工作现场周围需加设必要的隔冷隔热防护设施,以防冻或烫伤。

9.不准在仪表周围安放对仪表灵敏度产生干扰的设备,也不得堆放产生腐蚀性气体的化学物品。

10.拆除仪表或安装、调试仪表,应办理工作票,切断压力源、电源、气源、水源,然后才能进行拆装、调试工作。

DCS(集散控制系统)机房管理制度

1.仪表班负责对机房内各类设备、操作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定期按照规定对机房内各类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报告、解决硬件系统出现的故障,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2.仪表人员需对机房内温度、湿度、电压等参数进行巡回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机房内服务器、网络设备、UPS电源、空调等重要设施由仪表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严禁随意开关。系统管理员的操作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系统设置。

4.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数据资料和软件必须由专人负责保管,未经允许、不得私自拷贝、下载和外借;严禁任何人使用未经检测允许的介质(移动存储、光盘等)。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挪用和外借机房内的各类设备、资料及物品。

5.严格控制进入机房人员,非仪表人员和主操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确有必要进入机房的人员按照生产运行部的管理制度,需认真填写《机房出入登记表》,不得随意操作机房设备,对不听劝阻造成后果的,要视情节轻重追究责任。

6.主操人员每天对机房内卫生进行整理,确保机房内保持整洁,定期清扫,保证机房卫生。机柜室内的卫生由仪表维护人员利用检修时间进行清理。

7.机房内禁止放置易燃、易爆、腐蚀、强磁性物品,机房管理需做到防静电、防火、防潮、防尘、防热,机房专用电源严禁外接使用。

8.仪表班定期对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仪表定期检验管理制度

1.对生产过程监测、控制和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的仪表,必须进行定期检定,没经检定的仪表不得使用。

2.测爆仪表和安全联锁系统的仪表必须是安全防护仪表,检定周期为:

2.1在线测爆仪表为6个月。2.2安全联锁系统为3年(或一个检修周期)。3.生产过程监测、控制仪表按照设备停产大修周期的实际情况,检定周期为:3年(或一个检修周期)。

4.除平时正常生产时不具备检定条件,无法检定的(如浮筒液位计、双法兰液位计等)应安排在停产时检定以外、其它仪表尽量安排平时检定并填写检定记录。

5.仪表检定必须按检定规程执行,检定仪器必须符合量值传递等级要求,资料必须齐全、完整、妥善保管。

仪表定期润滑排污制度

1.根据所辖责任区仪表分布情况,定期润滑及排污的周期为每月十三、十四日。

2.需要定期润滑的仪表和部件如下: 气动长行程执行机构的传动部件。气动凸轮挠曲阀转动部件。气动切断球阀转动部件。气动蝶阀转动部件。

控制阀椭圆形压盖上的毡垫。

固定环室的双头螺栓、外露的丝扣以及其他恶劣环境下固定仪表、控制阀等使用的螺栓、丝扣、外露部分应涂上黑铅油(石墨粉加黄油),防止丝扣锈蚀,拆装困难。

3.定期排污的仪表如下: 仪表风系统的排污,由于仪表风系统带水严重,仪表总过滤器放空阀及各分支减压阀排污的周期为每月十三、十四日。(若遇周六、周日,日期往后推延)针对差压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浮筒液位计等仪表,由于检测介质含有粉末、油垢、微小颗粒等在到压管内沉积(或在取压阀内沉积),直接或间接影响检测。排污周期可由仪表工根据实际自行确定。

4.仪表维修人员做完排污、润滑工作后,应认真填写仪表维护保养台账。

仪表气源、电源管理制度

1.仪表气源管理制度:

1.1净化后的仪表空气中不应含有易燃、易爆、有毒及腐蚀性气体(或蒸汽)。在操作压力下的气源露点,应比工作环境或历史上当地年极端最低温度至少低10℃。

1.2控制室内应设供气系统压力的监视与报警。1.3每日对供气系统(储气罐、管线、过滤器、减压阀、压力表等)巡回检查一次。

1.4每周至少一次对在用的过滤器进行排空(视仪表供气品质及安装地点可适当增加排空次数),定期对装置最低点处的排污阀进行排空。2.仪表电源管理制度: 2.1定期对供电系统的各部位进行巡回检查,检查电源箱、电源分配器、各开关、熔断器等部件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

2.2对并联使用的电源箱,在线检查其运行情况,每个电源箱的输出电流均不得超过其额定值。

2.3供电系统中的开关、电源分配器、供电端子排的标识必须准确清晰。对脱落、丢失的标签,模糊不清的字迹应当及时进行处理。

2.4供电系统的各设备,应当有完善的防止小动物随意进入的措施。

2.5仪表盘(柜)的仪表供电开关宜留有至少10%备用回路。严禁从仪表电源上向非仪表负载供电,严禁从仪表电源上搭接临时负载。

2.6重要生产装置控制仪表电源供电系统中应配置UPS,确保生产装置供电系统发生断电等事故时,其控制仪表能够正常显示和可靠动作。

2.7控制仪表电源供电系统的接线方式应简洁、清晰,电源引自不同回路的380V/220V母线(以下简称低压母线),所选用的线路、设备、保护装置等应符合《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的有关规定。

2.8控制仪表电源供电系统的配置在满足生产装置正常运行后,还可进行UPS(不间断电源)离线检修、蓄电池定期维护等工作。

2.9控制仪表电源系统的切换装置,应能实现无扰动切换,其切换时间应满足控制仪表的运行要求;低压母线的供馈回路可根据系统电源质量等情况,配置隔离变压器或稳压器。

2.10在控制仪表电源系统中,要采取防雷、EP谐波吸收装置的保护措施,防止过电压对控制仪表系统的危害。

2.11具有两路供电的控制仪表,应具备两路非同期工频交流电源同时工作的条件。

2.12控制仪表电源供电系统的配置,应由仪表专业提出供电要求,电气、仪表专业共同确定仪表电源供电系统的配置方案。

3.控制仪表电源系统的技术管理制度

普通电源质量指标:

3.1电源电压:交流220V ±10%.电源频率:50HZ ±1HZ。3.2电源瞬间断电时间应小于用电设备的允许电源瞬间断电时间,瞬间电压降:小于20%。4.UPS管理制度

4.1对重要负荷使用的电源宜采用双机供电方式。4.2 UPS应具备良好的运行环境,运行环境温度以25±5℃为宜,并采取必要的防尘措施。

4.3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培训。4.4 UPS主管技术人员应定期进行运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确保安全运行。

4.5 UPS运行维护人员应具备UPS设备专业知识,做好UPS运行的技术管理,按规定进行各项操作,定期进行巡检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向部门汇报。

4.6蓄电池应选用全密封阀控式或铅酸蓄电池,其后备时间一般为15min-30min。每年对UPS电池进行一次核对性容量检查;因生产装置运行不能检查的,应制定方案,报请部门领导批准后执行。

4.7对严重威胁安全运行的UPS设备故障应及时向部门汇报,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4.8额定容量:单台UPS带全负荷时,其负荷率应在50%-60%为宜。

4.9基本技术指标。4.9.1输入电源质量指标:

输入电压:三相380V±15%或单相220V±15%。输入频率:50HZ±2.5HZ。4.9.2输出电源质量指标: 输出电压:220V±5%。输出频率:50HZ±0.5HZ。输出波形失真率:小于5%。

4.9.3输出电源瞬间间断时间应小于等于20mS。4.9.4输出瞬时电压降小于10%。

4.9.5输出谐波失真率:THD(谐波失真)<3%.4.10 UPS及控制仪表电源配电装置单独安装在室内,要有温控、除湿措施。室温保持在16℃-30℃左右,并采取防止化工气体、高盐密值空气腐蚀的措施。

仪表联锁系统管理制度

仪表联锁系统是生产装置安全、稳定运行,设备和人身安全的重大保证。仪表维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规定,切实做好仪表联锁系统的管理及维修工作。

1.DCS(集散控制系统)和联锁系统的设定值的确定

本装置工艺区域的联锁参数全部在DCS画面上可以解除和投用,投用和解除必须经过生产运行部的申请,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操作。

压缩机系统的联锁全部在PLC系统中,触摸屏上也可以进行解除和投用,相关的联锁操作必须经过生产运行部的审批后,主操人员才可以进行相应的操作。其中设备保护参数(轴振动、轴位移、轴承温度、润滑油压、密封油压等)的仪表联锁系统须经生产运行负责人审批确认,报总工批准后,仪表班长操作。

所有的联锁操作都必须执行签字确认手续,同时仪表班应进行留底存档。2.仪表联锁系统的配备

自控仪表专业提出仪表联锁系统中报警及控制回路的配备组成方案,并负责具体方案实施。

3.仪表联锁系统实验在下列情况下,必须对仪表联锁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实验

3.1新建装置在单机或联动试车前。3.2单机设备或单元系统检修后。3.3装置大修后。3.4 停机检修后。注意事项:

自控仪表班按批准的仪表联锁系统回路开具《仪表联锁报警系统实验记录》进行实验。

会同工艺、电气、设备等专业共同检查确认仪表联锁对电源、气源、工艺环境等外部条件的要求是否符合规定。

各联锁系统投运前指定专人将该系统回路再次检查确认无误后,通知工艺主管准备完毕,由工艺操作人员按程序执行。

4.仪表联锁系统的解除(旁路)

4.1由于生产原因要求解除的仪表联锁系统由运行班长及以上的人员负责,在解除前按系统回路开具《仪表联锁系统解除申请书》,交给生产运行经理确认。如果实施仪表接线摘除或其它操作,仪表班长负责制定具体步骤,并填写《仪表联锁系统解除申请书》。同时指定专人执行操作。操作完毕后,通知生产运行部领导和运行班长。如系统处理完毕需将联锁系统重新投运,仍由生产运行部领导确认审批后,再由主操人员进行投运。所有指挥、作业人员必须执行签字确认程序。

4.2由于仪表方面原因要求暂时解除仪表联锁或某一联锁参数时,由仪表班长负责,在解除前按系统回路开具《仪表联锁系统解除申请书》,并经生产运行部相关负责人审批同意,方可操作。如系统处理完毕需将联锁系统重新投运,仍由生产运行部领导确认审批后,由主操人员进行投运。所有指挥、作业人员都必须执行签字确认程序。5.仪表联锁系统的修改

仪表联锁系统设定值修改,按《仪表联锁系统解除申请书》内容,由仪表班长或工艺主操人员负责进行设定值修改工作,重新投运联锁系统,所有组织操作、调整人员都必须执行签字确认手续。6.仪表联锁系统要求

6.1仪表联锁系统必须具有可靠的故障首出功能。6.2仪表联锁系统的电源开关的断/合位置,联锁旁路开关的投用/解除应有明显标志。

6.3并列运行的设备或备用设备,与运行设备或同类关键的仪表联锁系统不许合用一个保险丝。6.4室外安装的一次发讯仪表、开关型仪表及电磁阀等应有防雨,防水、防溅、防冻措施,行程开关、位置接点等应有防锈措施,保证接触良好。7.仪表联锁系统检修及实验

7.1仪表联锁系统中的所有一次测量及发讯仪表(包括变送器、压力开关、温度开关、流量开关、液位开关、报警单元、温度元件、阀位开关等)都需检定合格,检定记录应有检验人和审核人签字。

7.2仪表联锁的切断阀、调节阀运行前必须经过校验。7.3开车前要对所有仪表联锁系统按回路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实验,确保做到:

7.3.1仪表联锁回路逻辑关系正确无误。

7.3.2关键的执行机构如电磁阀、切断阀、调节阀等动作要正确、迅速、可靠。

7.3.3各功能按钮及开关动作正确、标识明显。7.3.4所有指示灯、指示框、DCS或PLC状态显示正确,颜色符合规范要求。

第五篇:上墙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公司对安全生产统一领导,下设安全科,负责日常业务。安全科在分管经理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各项目经理部也必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管理人员及各班组长参加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本项目部的安全生产工作。

三、各项目经理部必须配备1—2名思想好、懂业务的专职安全员,对配备的专职安全员要保持相对稳定。项目部下属的班组也要根据各自的情况设置安全人员。

四、各级安全领导机构要建立例会制,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分析安全生产情况,掌握安全生产动态,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突出问题。

五、所有生产班组均应设兼职安全员,并在班组的领导下,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

六、公司对所属各单位的安全生产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活动。各单位每月组织两次安全检查,各工地每周组织一次检查,各班组每天作业前后进行安全检查。

安全科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协助领导组织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贯彻法令、方针和政策。

二、汇总和审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贯彻执行。

三、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定和修订安全生产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对制度、规程的贯彻执行进行监督检查。

四、经常进行以抓点带面的形式对现场检查,协助解决问题,存在特别紧急的不安全因素时,有权指令先行停止生产,并且立即通知有关责任人整改。

五、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

六、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检查、监督基层单位安全培训工作,特别是新工人的岗前培训。

七、指导基层专(兼)职业安全员工作。

八、督促有关部门按规定及时发放和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保健品和清凉饮料;有权对购进的安全防护用品进行质量鉴定,并提出意见。

九、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提出预防事故的措施,并督促按期执行。

十、督促有关部门搞好劳逸结合和女工保护工作。

安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在公司领导下,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达标活动,经常开展安全检查。

三、掌握施工进度及生产情况,研究解决施工中的不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四、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督促检查有关人员贯彻执行。

五、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新工人、特种作业人员、变换工种人员的安全技术、安全法规及安全知识的培训、考核、发证工作。

六、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现象,遇有危及人身安全或财产损失险情,有权暂停生产,并立即向有关领导报告。

七、组织或参与进放施工现场的劳保用品防护设施、器具、机械设备的检验检测及验收工作。

八、参与本工程发生的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整改方案(或措施)的制定及事故、登记和报告工作。

安全资料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做好本职工作。

二、熟悉建筑施工安全防护用品、设施、器具的有关标准、性能、技术参数、检验检测方法、质量鉴别,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三、对采购的安全防护用品、设施器具和材料、配料及质量负有直接的安全责任。禁止采购影响安全的不合格材料和用品。

四、做好安全防护用品、施工机具等入库的保养、保管、发放、检查工作,对不合格的产品有权拒绝进入施工现场。

五、对采购上述产品生产许可证、质量合格证、安监证及建筑主管部门或安监站的推荐证。

六、配合安监部门做上述产品的抽检工作,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向领导反映,确保安全防护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

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

一、熟悉和遵守国家、地方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范、标准。

二、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和工程项目实际,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费,并按计划准确地提供给财务部门。

三、审核材料员所购安全防护产品备料清单是否符合项目实际需要及是否列入计划。

四、根据工伤事故报告,准确地做好安全事故所带来的直接损失、间接损失及整改所需费用的预算。

五、对所购入安全防护产品因质量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应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并建议追查有关责任或厂家责任,换回经济损失。

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

一、安全教育

1、要在开工前对全体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召开职工大会,总结经验教训,传达事故案例,进行正反两个方面的教育。

2、对新进厂的临时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即:分别进行公司级安全教育、工程处级安全教育、班组级安全教育。

3、每月产半天进行安全教育,要总结缀教育,重温安全规章制度,杜绝“三违”现象,提高安全管理的自觉性、主动性,从我做起,实行安全生产。

4、年内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几次安全生产演讲会和安全生产图片展览,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5、年终、上半年总结时进行安全教育。

6、节暇日前后要组织安全教育。

7、年内要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周”、“安全生产月”及“百日安全生产竞赛”活动,进行全员安全教育。

8、定期进行季节性安全教育或定期进行特殊气候安全教育。

二、培训

1、开工前对栋号长、施工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分别进行短期安全技术培训。

2、要严格执行劳动部门及行政主管部门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复审规定,分期分批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达到持证上岗。

3、组织业务学习班,根据不同季节分期分批对瓦工、抹灰工、木工、钢筋工等工种进行培训,增强安全意识,搞好安全施工。

安全检查制度

一、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生产实行专管及群管相结合的方针。

二、检查的内容是查"两标贯彻",查思想教育,查组织,查纪律严明,查制度完整,查措施落实,查隐患排除。对查出的问题要有文字记载并及时解决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险情。

三、执行安全工作与经济责任制挂钩的奖罚制度,使人人都要重视安全工作,堵塞漏洞,防患未然。

四、机械方面除执行上述外,还要坚持"十字作业法"即调整、紧固,润滑、防腐、管理,并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五、安全教育要做到:听、查、议、评、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共同学习,互相交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六、班组长每天必须对本组组员施工的工作面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工长每周组织班组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并进行讲评;项目经理部每月组织有关部门对工地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对各部门的安全工作做出评议。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统计制度

一、为了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职工伤亡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伤亡事故,特制订本规定。

二、本规定所称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三、伤亡事故的报告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四、伤亡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报告公司工程部安全科。

五、安全科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总经理,并请示上报市、区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

六、发生死亡、重大伤亡事故时,安全科会同总经理应立即赶赴现场,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

七、公司安全科及主管安全的付总经理必须协同事故调查小组调查并及时作出处理意见。

八、公司安全科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统计、报告伤亡事故。

起重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一、起重机械设备进场前,由项目部自检,由公司安全科验收,验收时项目经理、安全员、搭设负责人、机工必须参加。

二、验收时要根据规定的验收程序、内容进行,在验收表中填写内容要量化,每次验收时要在验收表中写明验收部位、时间,参加验收的人员要在验收表中履行签字手续。

三、脚手架可分段验收(以三步架为准),物料提升机一次性验收,若验收不合格时,要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进行整改,由提出问题的验收人员复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四、脚手架经验收合格后挂牌使用,物料提升机及各种施工机具经验收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投入使用。

五、脚手架、物料提升机、灰浆搅拌机等施工机具每月定期检查一次,由安全科组织,有关人员参加,每次验收都做好记录。

六、未尽事项按现行安全检查标准实施。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制度

一、施工现场成立以单位工程施工负责人为组长,以安全负责人为副组长的消防管理小组其他成员若干人。

二、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养成良好的文明施工作风,增进职工身体健康,施工区域和生活区域应有明确划分,把施工区和生活区分成若干片建立责任区,使文明施工保持经常化。

三、施工现场要天天打扫,保持整洁卫生,场地平整,道路畅通,作到无积水,有排水措施。

四、施工现场严禁大小便,发现有随地大小便现象要对责任区负责人进行处罚。施工区,生活区有明确划分、设置标志牌,标牌上注明姓名和管理范围。

五、施工现场零散材料和垃圾,要及时清理,垃圾临时存放不得超过三天,无违反本规定处罚工地负责人。

六、办公室内作到天天打扫,保持整洁卫生,做到窗明地净,文具摆放整齐,达不到要求,对当天值班员罚款。

七、楼内清理的垃圾,要用容器或小推车,用井架运下,严禁高空拖散。

施工方案审批制度

一、工程开工前,各工程项目部必须编写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要根据工程特点以及所处的环境情况编写,内容要全面具体,并根据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编写针对性较强的安全技术措施。

二、工程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如打桩、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支拆模板、起重吊装、脚手架、临时施工用电、塔吊、物料提升机、外用电梯等均要编制专项的安全施工组织设计。

三、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内容要有针对性,根据工程实际编写,能有准备的指导施工。

四、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安全科审查批准,签名盖章后方可实施。

五、工地现场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严格督促落实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更改方案的,必须经原审批人员同意并形成书面方案。

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一、工程开工前,应随同施工组织设计,向参加施工的职工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使广大职工都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作业应当采取哪些措施,并说明其重要性。

二、每个单项工程开始前,必须重复交代单项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坚决纠正只有编制者知道,施工者不知道的现象。

三、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开工前由技术负责人向全体职工进行交底,两个以上施工队或工种配合施工时,要按工程进度交叉作业的交底,班组长每天要向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在下达施工任务时,必须填写安全技术交底卡。

劳保用品管理制度

一、开工前施工组织设计中,要编制安全防护用具和临时设施费用计划,按照安全文明地工达标要求,配齐所需防护用具及临时施工设施。

二、做到专款专用,把好使用关,更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和安全设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三、工地积极开展施工现场防护用具打假工作,加强领导,要提高认识,成立打假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落实责任。

四、把好采购供应关,企业购买防护用具及设施应到省地市面上管理部门指定地点购买,经省市推荐的具有准用证的产品,防止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五、建立安全防护用具及临时设施费档案,真实反映临时设施费使用情况。

下载学校食堂上墙卫生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校食堂上墙卫生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上墙制度

    “五个日子”制度 一、党费收缴日制度 (一)党费标准:工资3000以下的按0.5%,3000至5000的按1%,5000以上的按1.5%,退休党员5000以下的按0.5%,5000以上的按1%。 (二)缴纳时间:每月最后一......

    上墙制度

    安全例会制度 1、每月30日上午对全系统进行全面检查,下午在会议室召开安全生产协调会,对上月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对下月安全工作作具体安排。 3、针对生产过程中集中暴露出主要安......

    上墙制度

    各组织机构及人员职责 1、质安部职责: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宣传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制定定期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方针目标,并负责贯彻实施;协助......

    上墙制度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医院实行院、科、班(室、组)三级防火责任制。医院成立消防安全领导小组,科室、班(组)确定一名防火治安员。医院成立义务消防队(护院队),以应对各种突发事......

    上墙制度

    病理科工作制度 1、病理科以完成病理诊断为首要工作任务,包括活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等,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科研任务。 2、病理科按《规范》配置科内人员,分为技术组和诊断组,分工明......

    卫生保健室上墙制度(本站推荐)

    冉家小学卫生保健室管理人员职责 1、每期拟定学校卫生保健工作计划,期末进行总结,并定期向学校分管领导汇报工作情况。 2、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经常对师生员工进行卫生保健宣......

    卫生保健室上墙制度(5篇模版)

    鼎新镇小学卫生保健室管理人员职责 1、每期拟定学校卫生保健工作计划,期末进行总结,并定期向学校分管领导汇报工作情况。 2、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经常对师生员工进行卫生保健......

    学校食堂卫生检查制度

    赫章县双坪乡丰沟小学 学生食堂卫生检查制度 一、制定定期或不定期卫生检查计划,将全面检查与抽查,问查相结合, 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二、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各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