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的性质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5 10:34: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钠的性质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钠的性质教学反思》。

第一篇:钠的性质教学反思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 钠的性质

教学反思

元素及化合物的学习研究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基础。在高一化学的教材中,钠的性质在第三章第一节,是学习元素及化合物的第一节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金属钠单质的性质是了解钠化合物性质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的自学与合作探究。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播放钠在生活中爆炸的事故视频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激发起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根据学生预习导学案中所存在的问题,将钠与水、钠与氧气的反应现象观察及原因分析设计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多媒体展示等过程和手段开展新课,将学生存在的疑惑一一解决,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展示和点评。

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高,教师引导简练、到位,多媒体展示合理、高效,教学环节完整、结构紧凑,反思整堂课,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较好:

1.课前准备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学情,知道学生存在的问题,课堂内容设计适合学生,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

2.课堂上提问合理,引导到位,具有启发性,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讨论交流,探究解决问题,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课堂活跃,学生们在小组内相互配合,积极思考、表达。

4.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帮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知识点更直观,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节内容的教学,通过探究实验,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注重基础,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为轻松,课后反馈良好。但是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新教师,课堂表现力,知识、经验方面还有很多不足需要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设计方面,存在些许漏洞。主要有:做钠与水的实验时,过于强调安全,导致部分学生不敢放手去做,还有一些小组所切的钠非常小,反应很快就完了,现象不够明显(在这里用“黄豆大”的钠也是安全的);展示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视频时,用的是钠在石棉网上的反应,展示该实验现象时,却用了钠在坩埚中反应的现象图片;解释不做钠燃烧实验原因时,教师说是出于安全的考虑,这样讲解不够科学严谨。

2.板书的书写不够及时,不够美观,需要加强训练。

3.没有强调钠与氧气的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反应不同,在这里运用对比法教学的话会有更好的效果。

4.教师的教学缺乏激情,显得底气不足,一些过渡语言不够准确,不够简练,太过生硬。

5引导语言太少,再多一些会更好。

6.时间把握不好,课堂略显仓促,最后四个课堂训练习题的讲解用时过短。7.实验前没有强调实验安全及注意事项,缺乏对学生实验的指导。8.钠与水的反应方程式没有配平。

9.课堂上,有些许紧张,一时间忘了一些学生的名字,在今后的实践中需要加强自身素养。

10.加分不及时。

一节课上的成功与否不能仅仅以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为标准衡量,而关键是是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使他们感知知识、获取知识。通过教学反思,我想,有思必有得,有得才有进步,我会向优秀的老师们看齐。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我相信在学校领导和组内老师的正确指导下,我会快速进步,我会努力尽早成为一名合格的化学教师。

第二篇:《钠的性质》教案

《钠的性质》教学设计 清河中学 祁俊缺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钠的物理性质;

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了解钠的存在和用途。2.能力目标

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内在原因,以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其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学好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神圣的责任感。

二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其中钠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在钠的化学性质中重点讨论了钠与氧气及钠与水的反应。难点就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在钠的存在和用途中,首先介绍了自然界里元素存在的两种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然后结合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引导学生得出在自然界中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教材对钠的用途只作简单介绍。

三 教法建议

1.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具体建议如下:

(1)尽可能地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结论。

(2)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做实验的教学方法。

(3)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分析,最后自己得出结论。

(4)钠和氧气的反应可由[实验2-2]钠的表面在空气中的变化而引入。

2.深入挖掘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优化的知识结构。

(l)虽然碱金属单质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它们的某些化合物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2)可让学生标出 与 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3)应将 的结构、性质、保存、存在、用途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主线。充分体现结构决定性质、存在、用途以及保存方法取决于性质这一思想。

(4)学习了钠与水的反应后,紧接着可让学生讨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生成什么物质?”再做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来验证。使学生对初中学习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有一个更深入、更全面、更科学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任何规律都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树立普遍性中存在特殊性的科学思想。

四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钠

重点: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 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五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从日常生活中接触的金属入手,应采取从结构到性质至用途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2)介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程序。

(3)介绍第一节钠在全章内容中的重要性。

2.练写四个反应。

(1)教师指导学生在四个反应中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

(2)得出在钠的性质上我们要了解的方向。

3.教师强调

重视知识的内在联系,以结构为基础,以性质为重点,以结构→性质→存在和用途为主线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钠的物理性质

演示课本第28页[实验 2-1],每一组学生切割钠(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动手操作能力)。并指导学生阅读钠的物理性质的课文(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5.钠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的反应

[提问]在空气中,新切的钠面上有什么变化?

演示:课文第29页[实验 2一2]并补充钠在纯氧中燃烧的实验。

[总结]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及课文有关钠与氧气反应的内容,理解常温下“发暗”,“燃烧黄色火焰”,“淡黄色”固体等关键的现象的根本原因,以理解促进记忆,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黄色火焰)

(2)与水的反应

演示课本第29页[实验 2-3]前,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钠在水中变化的情况。

在实验前让学生了解探究实验的基本思路,及操作步骤。

分组实验可使学生更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浮”(钠浮在水面上),“熔”(熔为小球),“游”(迅速游动),“红”(酚酞水溶液变红)

[演示2-4],重点检验收集到的气体。引导学生观察产生有关现象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讨论]

①钠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水的组成,得到的结论是钠置换出水中的氢,生成氢气和氢氧化 钠。②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解释钠浮在水面上的原因(钠的密度比水小),解释钠与水反应时,为什么熔成小球(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解释钠熔成小球后为什么在水面上向各个方向迅速游动(反应生成的氢气对其产生了推动作用)。解释滴有酚酞的水为什么变红(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使酚酞变红)

③由此得出保存钠的方法:隔水、隔空气,而保存在煤油中(比煤油的密度大,且不溶于煤油)。

6.通过掌握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说明钠的主要用途,以帮助学生改进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实现结构→性质→用途相互渗透。

六 总结

钠是主要的活泼金属元素,通过有关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

七 布置作业 1.思考题

(1)钠能在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吗?

(2)钠与水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如欲满足钠离子与水的个数之比为1:100,则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书面作业

(1)课本第31页的有关练习。

(2)补充

①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钠投入 溶液:

B. 与盐酸反应:

C.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

D. 溶液与少量 溶液反应:

②欲使100克9.32%的 溶液质量分数增加到20%,需往溶液中加入钠的质量是

克。

③用钠冶炼钛的氯化物 时,反应过程中当 的化合价降低二价时,就有24克的 单质生成,则 的值为。

第三篇:钠的氧化物教学反思

钠的氧化物教学反思

五原一中高一化学组 王雷

《钠的氧化物》是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的第二节,化学新课程中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与传统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相比,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并不仅仅教给学生“纯粹”的化学知识(这导致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严重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而是倡导将元素化合物知识置于自然界和生产生活的真实背景,并在教学中教给学生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使学生体会知识的价值,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为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供有效途径和载体。因此,在备课时,对教学目标定位为: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知道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并能够正确书写有关反应方程式;

2.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完成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 3.了解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在生活中的应用对社会生产的积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Na2O2和H2O反应的实验探究,使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以及训练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热爱化学、勇于探索化学的精神;

2.通过介绍过氧化钠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

确定目标后,在课堂上完成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我的做法是: 1.创设学习情境,引生入境

首先通过着火的图片,联想到灭火的物质——二氧化碳和水,通过水能点火实验说明与过氧化钠有关引出新课。

2.通过复习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得出氧化钠的化学性质。3.做第一个探究实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在疑的情况下,首先观察过氧化钠的样品,得出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然后分组做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并增加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的实验。通过学生的亲自操作,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推测反应产物。由于出现了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现象,可推知产生了氧气,从而得出了过氧化钠是一种强氧化剂,又从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现象,推知产生了碱——氢氧化钠,振荡溶液又褪色,证明过氧化钠溶液具有漂白性,在此可将已学过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作一下总结,从而使知识条理化。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从理论上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质: 2Na2O2+2 H2O=4NaOH+O2

在讲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的性质时,可补充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把蘸有Na2O2的棉团放入盛有CO2的烧杯中,观察棉团的燃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反应。联系人在呼吸时吸收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的实际,讲述它能用在呼吸面具上和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来源,这样把性质和用途自然地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5.通过几张燃放礼花的图片引出焰色反应,主要做钠、钾、铜元素的焰色反应实验,强调要记住钠、钾元素的焰色,以后用的多。最后总结进行焰色反应的实验步骤。

6、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结束本课。反思:通过教授本课时,有如下反思:

一、趣味性。本课一开始,从实际生活中从的灭火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着手,通过一个小魔术很自然地导入新课,这样就将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

之上,并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教学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实验、实验探究等多种形式突破重难点,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自豪感。最后让学生回归生活,解决疑难。这样既加深了对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认识,也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本课时教学的双线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是不妥之处,因为从高中化学新课程设计思路中可以看出,必修模块的内容涉及面广,但要求相对较低,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化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不强求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求学生掌握的是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形成获取这些知识的能力,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做好知识和能力上的铺垫。教学的这一环节无疑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于无形之中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因此,在以后必修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更新观念,深入理解课程标准,没有必要求大求全求深,毕竟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是建立在一定认知和积累基础之上的,在不同阶段,学习的重点和能力的培养应该有所侧重,不能一步到位。

三、本课时内容重难点突出,实验现象明显,实验操作比较简单,以后教学中可以积极创造条件,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差别较大,要想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能力,应牢记“以实验为基础”不仅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也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化学新教材尤其重视这一学科教学特征。“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等栏目引领学生积极投身实践活动,在“做中学”的自主探究中享受发现的快乐(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发现的乐趣,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它重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而不是直接给出规律),因此,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第四篇:《钠的化合物》教学反思

自主发现 合作探究

-----《钠的重要化合物》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

本节课以生火、灭火、着火为贯穿始终的线索,以实验和生活用途激发学生兴趣和探求欲望。发挥实验的功能,本节课实验较多,开头可以反问:大家都知道水和二氧化碳能灭火,你知道他们能生火吗?提出了违背常识的问题,更难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接着让学生把水滴到脱脂棉上的过氧化钠上,发现脱脂棉着火了,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到此为止学生积极性被调动,教师易如反掌的进入角色,在学习过氧化钠的性质就轻而易举的完成了,学完后再接着问,如果真着了火,用什么制取二氧化碳最好呢?又引导了碳酸钠个碳酸氢钠的性质上,探讨与盐酸的反应,一气呵成,学生驾熟就轻的完成了他们的性质的学习。再诱导学生如果不慎着火了,燃烧的东西火焰的颜色是一样的吗?比如春节的放的烟火,又引导焰色反应,总之,本节课以生火、灭火、着火为线索,把各个内容贯穿在一起,完成教学任务。

二、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教法的成功:

本节课中,学生兴趣盎然,始终以积极的态度、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是通过自主探究得到了知识,获得了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本节课多处创设生活情境,如新课以违背生活常识的滴水生火实验引入;讲述灭火器原理引入Na2CO3、NaHCO3与酸的反应;以人们在制造苏打饼干、焙制面包时,常往面粉中掺进小苏打粉的事例引入Na2CO3与NaHCO3的热稳定性。

(2)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对滴水生火实验的解释是让学生提出假说、设想,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实验,并对实验中的各种现象进行分组讨论分析。又如,关于Na2CO3与NaHCO3的热稳定性比较实验,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特地将全班分两大组进行对比实验,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使学生获得了自主探索的乐趣,同时也学会了合作学习。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能给学生的思维以方向和动力,不善于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学生是不可能具有创新精神的。

(二)课堂尾声,让探究的情境在学生头脑中延续 回归生活,研究性学习:厨房里,我们不小心将盛有纯碱和小苏打的瓶子弄混了,该怎样区别它们呢?学生活动:对一堂课的活动从提问的质量、思维的活跃度、创新度以及学习收获等方面给予自评和相互评价。

总之,在对新课程学习与探索的过程中,在对新的教学模式、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中,本课的教学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不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收获都将颇多!

第五篇:钠的性质说课教案

钠的性质说课教案

一、说教材:

《钠》是高一化学第二章《碱金属》的第一节,碱金属是高中系统学习的唯一的金属元素族,是学习元素周期表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典型的代表元素钠的学习,初步学会元素族知识的学习方法以及结构、性质、存在、用途之间的联系。钠---本节知识教材包括三部份内容: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钠的存在用途。

二、说重难点:

1、重点

钠的化学性质-----钠与水反应

2、难点

对钠的性质实验的观察、分析、探究性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

1、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了解钠的保存、用途

3、初步从钠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四、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体现“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本节教材为边讲边做实验模式,重视实验给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实验演示、学生观察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态度。在教学中,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实验现象,以及如何根据现象分析钠的相关的性质。

本节知识,课本讲解顺序是先讲解物理性质,后讲解化学性质。由于这节课是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为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我将知识作了一些处理,先讲解化学性质,在学生探究了钠的化学性质,并分析现象本质原因后,再讲解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学生根据知识原理自己推理得出的,而不是教材生硬的灌输的。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好些。

五、说学生的学法:

本节知识,学生要重视实验分析,注重分析各种现象的原因。学生的学习以探究式学习为主,重在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通过练习书写钠、钾的原子结构简图,并引导学生察看课本中的锂、钠、钾、铷、铯等原子结构简图,通过对原子结构的分析,电子的得失关系,得出碱金属元素名称的由来。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纵观高一化学教材有关章节内容。如:〈碱金属〉、〈卤素〉、〈氧族元素〉、〈碳族元素〉等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课本元素族知识的编排方法,每一族元素相关知识都是以某一元素为代表,然后按一定的原理递变,推理得出其它元素性质。在此,教师可简单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一般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存在和用途,让学生建立化学思维模型,然后引出碱金属元素以钠为代表,进行相关学习。

(1)钠的保存:(演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钠为什么保存在煤油中,提出悬念,等待后面实验验证。)

(2)钠的化学性质:

① 钠与氧气反应

切开钠,引导学生观察切面颜色。思考:A、钠为什么可以轻易切开?

B、切面颜色怎样?说明什么?

在石棉网上加热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现象

A、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

B、剧烈燃烧,火焰黄色

C、生成淡黄色粉末

思考;1)受热熔化的原因

2)小球是银白色,说明什么

3)剧烈燃烧说明什么

另外,教师讲解钠与氧气反应的两种产物 Na2O、Na2O2的区别。如条件、稳定性、颜色。② 钠与水反应

A、将一小块已吸干表面煤油的钠用铝箔包好,扎孔,放入水中,用倒立的试管收集氢气,检验气体。(复习氢气的检验方法。)B、引导学生重点观察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如:浮、熔、游、红、声。学生经过讨论后逐一得出结论。

③ 知识巩固复习:

对钠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的氧化还原分析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④ 知识拓展:钠与盐溶液反应、钠与酸溶液反应的现象与分析

举例

钠与硫酸铜反应,钠与硫酸溶液反应,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3)物理性质:

经过钠相关的几个化学实验后,学生很容易推理得出钠的相关物理性质:颜色、金属光泽、密度、熔沸点、硬度、导电导热性等。

(4)存在:

掌握钠的性质后,思考、复习巩固钠的保存,进而推理得出钠的存在(自然界的以化合态存在)。

用途; 由性质推理书上相关用途的原理,对用途作些了解。

七、本节课小结:

本节课重点在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通过引导学生对钠的性质的学习的回顾,归纳钠的性质,归纳总结元素族的学习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存在和用途,回应前面的学生思维模型的构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八、布置作业。作业形式以围绕钠的性质出题:氧化还原分析或计算等内容。

下载钠的性质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钠的性质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平行线性质教学反思

    平行线性质评课材料 内乡初中数学组:靳小燕 本节课首先提出问题: 1.请同学们回顾前面学过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说出它们的已知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2、把这三句话的已知和结论颠......

    等式性质教学反思

    等式性质教学反思 在例4得出等式性质时,虽说是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去发现的,学生掌握的不错,但讲的还是多,不如直接独立完成,小组讨论发现,总结时强调一下,如何去记住这个性质,而不是背......

    《平行线性质》教学反思

    《平行线性质》教学反思本节课首先提出问题:1.请同学们回顾前面学过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说出它们的已知和结论分别是什么?2、把这三句话的已知和结论颠倒一下,可得到怎样的语......

    二氧化碳性质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性质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性质教学反思1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章教材研究的是碳的单质及其碳的化合物,其中,学生最熟悉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两......

    《菱形性质》教学反思

    菱形性质是八年级下册四边形性质探索这一章很重要的一节课,在本节课中重在经历探索菱形性质的过程。本节课一开始我有点紧张,声音有点变了,时间没有安排好,但学生的讨论还是很好......

    等式性质教学反思

    《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 商丹高新学校 张彦刚 《等式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天平这一直观教具,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等式......

    平行线性质教学反思

    平行线性质教学反思平行线性质教学反思1 4月6日在我校召开了一场有关于高效课堂的研讨会,应区教研室要求,我上了一节示范课。本节课我选择了一节有关于平行线性质和判定的综......

    《钠》教学设计_1

    《钠》教学设计 钠 一、教学目的: 了解钠的物理性质、结构及用途 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存在和保存方法 3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存在、保存和用途的思维方法 4培养学生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