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健康评估0
心理健康评估:基于心理健康内涵的探索
摘要: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人们对心理健康内涵的认识与心理健康评估的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此,本文从心理健康内涵的视角来探讨心理健康的评估。
关键词:心理健康;评估;内涵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又称为心理卫生或精神卫生[1]。心理健康作为一种概念的提出,源于美国人比尔斯(Clifford Beers,1908)所写的《一颗自我发现的心》。比尔斯早年倡导心理卫生是号召人们增加对精神病人的理解和改善治疗方法。他的建议受到当时世界著名专家们的关注,精神病学家迈耶尔(Adolf Meyer)建议一这本自传书问世作为心理卫生运动的里程碑。自此以后,心理卫生运动在世界内范围广泛开展。我国心理卫生领域的研究起步晚,但发展快,从20世纪70年代活期以来有长足发展。
心理健康是个体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体的健康与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个体良好心理素质的具体表现。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给人们带来了更多心理压力,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故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提高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质量显得非常重要,标准化的心理健康评估的在心理健康诊断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人们对心理健康内涵的认识与心理健康评估的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此,本文从心理健康内涵的视角来探讨心理健康的评估。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尚无一致的看法,也没有一个公认的界定。多数学者对“心理健康”概念的认识源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定义。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47)健康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1947)心理健
第 1 页(共 5 页)
康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指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到最佳状态。因此心理健康同躯体健康一样,指情绪和心理良好,而不仅仅是没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心理健康解释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2]。
我国学者王茜认为,根据不同时期人们心理健康认识中发展出的占主导地位的新观念,心理健康内涵的演变过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症状论、适应论、潜能论[3]。黄希庭认为,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体,连续体的一端是最佳的心理健康行为,另一端是最差的心理健康行为--也就是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4]。刘华山认为,自我实现是心理健康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尽管通常把平衡和适应作为心理健康者的特征,但心理健康本质上决不推崇一种满足于现状、没有追求、不思进取,因而无挫折、无冲突的“平衡”与“适应”。消除过度的紧张不安而达到内部平衡状态,以及对环境的顺从是“消极的”或“低层次”的心理健康,“积极的”或“高层次的”心理健康,意味着不仅追求内部的平衡,更重要的是追求不断成长与自我实现,即追求崇高的目标,学会有效学习,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渴望生活的挑战,提升生活质量和人生的价值[5]。积极心理健康认为消除或摆脱了各种心理问题的人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还意味着正向力量或积极品质的产生与增加,因此,心理健康相关学科在研究人的各种心理问题的同时,也应该花相同精力或时间去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6]。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论述可以发现,大多数学者都认识到并强调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症状,它是有不同层次的,应该从多角度、多方面来综合评价。个体内部的协调与外部的适应,都视心理健康为一种内外协调的良好状态。人的心理健康是在自我内部和谐、对外部环境适应良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发展与完善的目标,达到内外高度协调、为社会为人类创造更大价值的完满境界。心理健康有狭义与广义、消极与积极之分,狭义和消极的心理健康概念指没有精神症
第 2 页(共 5 页)
状或疾病,而广义和积极的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健康的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狭义和广义的概念体现了“心理健康”的两个目标,一是对心理疾病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二是保持和促进人类健康。
二、心理健康评估的现状
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中,心理学家的主要注意力局限在对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消极取向的心理健康成为主导性模式,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而积极取向的心理健康强调个体要拥有积极的心理体验和功能,如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自我接受、自主等,体现了人们对健全人格的追求,也体现了人们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
许多心理健康量表的受试对象是心理障碍或精神障碍患者,这类量表根据心理病理或痛苦症状的有无及严重程度不同编制而成,主要评价心理病理单一或多个症状群出现的频度或强度,包括抑郁量表、焦虑量表、恐怖量表、强迫量表、人格障碍量表、精神病性症状评定量表和心理病理综合评定量表等。这些量表对临床心理学家和精神医学家的临床实践十分有益,不但可以评定心理障碍或疾病的严重程度,而且还可以作为判断干预治疗效果的标准之一。这些量表仅能判断症状的有无及其严重程度,但不能评价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和快乐感等心理幸福的内容,故这些量表应用于普通人群不太合适,给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的评估、心理咨询带来了许多不便和困难。
主观心理幸福或心理幸福感系指个体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价,具有主观胜、稳定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主观心理幸福由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不同的维度组成。通常用快乐感和生活满意度两个术语描述。包含心理幸福感项目的心理健康量表,主要评估正性心理健康如幸福感、快乐感和生活满意度等,强调了正性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相反,如果一个量表仅重视了对正性心理健康的评估,而忽视了对负性心理健康如心理问题和症状的测量,那么,此类心理健康量表对个体心理健康的评估仍缺乏代表性。
实际上,无论是积极心理健康还是消极心理健康,也无论它们是心理健康连续体中的两极还是各自独立的因素,它们都是心理健康整
第 3 页(共 5 页)
体中的一部分,对它们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偏向任何一方都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心理健康评估应包含的内容
心理健康的测量和量表的开发要应包含正负两方面的信息,即疾病的有关症状和健康的良好状态[7]。心理健康量表评估对象为普通人群,普通人群的心理健康主要包括正性和负性两个重要方面。心理健康正性方面即所谓的积极性心理健康如幸福、快乐等;而心理健康的负性方面即所谓的消极性心理健康指心理痛苦、心理问题或障碍等,如焦虑、抑郁、疑病、精神病、认知功能障碍等。根据这两个方面考虑心理健康评估应包含的内容,积极性心理健康的层面主要有:快乐、安宁、自信、信任、友好、健康感、自我控制,消极性心理健康的层面主要有:抑郁、焦虑、自卑、猜疑、敌对、疑病等。这两个方面基本包括了心理健康的内容,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笔者认为,无论是心理健康理论的研究还是心理健康的评估,应当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
四、心理健康评估的应用
心理健康评估在心理诊断、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司法鉴定、人才选拔、教育、心理健康研究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心理诊断、预测和评价在心理咨询诊所、医院精神科或临床心理科等场所,心理健康量表可协助临床医师对心理障碍作出诊断以及鉴别诊断,评定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严重程度,而且还可作为评价心理和药物等治疗手段干预效果的重要指标。心理健康评估不仅仅限于临床,还可应用于教育实践中,帮助寻找学生适应不良和学习困难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
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在目前广泛开展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实践中,心理健康评估己成为一项重要的程序。选用适当的心理健康量表有助于发现心理或情绪困扰问题,制定恰当、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司法鉴定与评估工作中,有时需要借助心理健康评估对当事人的刑事责任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受审能力、诉讼能力、服刑能力等作出鉴定。这时心理健康评估是作出量刑、赔偿、受审、服刑等决定的重要
第 4 页(共 5 页)
依据之一。
人才选拔和安置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们的心理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同的专业和工种,对人员的心理素质要求也不相同。心理健康量评估可根据不同专业和工种的的要求,协助招生、聘用、晋升、入伍以及一些特殊工种等所需人才的选拔。心理健康评估已成为人才甄选、分类和安置的重要手段之一。
五、结束语
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症状,而且指心理健康的保持和促进,以及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积极心理健康和消极心理健康都是心理健康整体中的一部分,对它们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偏向任何一方都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根据这两个方面考虑心理健康评估应包含积极性心理健康和消极性心理健康两个层面的内容;心理健康评估在心理诊断、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司法鉴定、人才选拔、教育、心理健康研究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郑希付.心理变态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86.[2] 郑晓边.健康心理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16-18.[3] 王茜.心理健康内涵的发展及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5):127-129.[4] 黄希庭.再谈人格研究的中国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6):5-9.[5] 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2001,21(4):480-481.[6] 陈晓娟,任俊,马甜语.积极心理健康的内涵解析[J].心理科学,2009,3(2):487-489.[7] 李坚.心理健康评估工具使用频度分析与思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19-122.第 5 页(共 5 页)
第二篇:心理健康自我评估
心理健康自我评估
这学期我选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这门课,作为一个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我觉得这门课是一个让我了解心理学的重要平台。例如“心理不健康”这个词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常常直接与“精神病”挂钩,因此导致许多人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心理状况,又或者在心理出现问题的时候常常羞于承认,从而不能及时接受心理辅导,导致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我觉得对大学生来说,对心理学有一个基本认识是很必要的,尤其是现在大学中大学生自杀事件层出不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才导致种种悲剧的发生,这使我们不得不重视起心理健康教育来。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根据这十条标准,我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首先我认为安全感的来源首先来自家庭,我家庭完整,跟父母的关系也很好,因此我觉得我是比较有安全感的。其次我认为我比较了解自己,能发现自己的优点,也知道自己的缺点。平日里对自己的生活目标还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基本不会制定太遥远的目标。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这点,虽然我平时的生活比较宅,相对比较喜欢在家,但我生活也并不封闭,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社会上的一些新闻,也经常跟朋友一起出去玩。另外,我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强,一般不会轻易对别人发脾气或者情绪也不会大起大落,这也帮助我能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性格比较温和,所以我的朋友也挺多的。但是由于我过分在意别人的感受,因此有时会忽略或者舍弃了自己的一些需求或者空间,而且因为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保护的比较好,所以我并不算是个性明显的人,有时候会显得没什么个性,比较刻板,这也算是一个明显的缺点。
以上是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来对自己的基本心理情况进行了一个分析,但结合实际来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和管理:
一、是智力正常。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因此衡量时,关键在于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对于这点我觉得我做的还不算太好,学习的热情不算太高,也没有很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有必要改正。
二、是情绪健康。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这点我觉得我做的还是比较好的,对于情绪的控制通常把握的比较好,能积极适应环境。
三、是意志健全。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作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言行,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在这一点上,我感觉我的自觉性不太高,但有一个比较好的地方就是,我的果断性和顽强性比较高,做决定的时候不会犹豫不决,而且作出决定之后一般都会完成。
四、是人格完整。人格指的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即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一是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这一点我相信是毫无疑问的,毕竟从来没有出现过产生第二人格的情况。
五、是自我评价正确。正确的自我评价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和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事实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惭,面,能够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这一点我也基本能够做到,但是总免不了有时候会有小小的自满和自卑情绪。
六、是人际关系和谐。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因此要做到:乐于与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自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长工补己之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交往动机端正。
七、是社会适应正常。个体与客观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秩序。做客观观察以取得正确认识,以有效的办法对应环境中的各种困难,不退缩,还要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自我意识的情况努力进行协调,或改革环境适应个体需要,改造自我适应环境。
八、是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应具有与年龄与角色相应的心理行为特征。
最后,通过此次自我心理评价,我更进一步的了解了自己,明白自己还有好多方面有待改进,同时学会了用一种健康的方式,平和的心态面对未来。
第三篇:心理健康自我评估
心理健康自我评估
法律与行政学院
王X
1310010131 国内外学者曾就心理健康的定义与内涵从不同角度阐述过。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对心理健康是这样定义的:“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还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志:第一、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第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第三、有幸福感;第四、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效率的生活。
概括而言,心理健康是指人在知、情、意、行方面的健康状态,主要包括发育正常的智力、稳定而快乐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及和谐和人际关系等。心理健康的人充满生命的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在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这门课程之后,很有必要进行自我心理健康的自我评估。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评估,有利于自己充分、完全认识自己,对自己有一个长远、健康的规划。
那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个体的心理怎样才算是健康的,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是因为心理健康与否之间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判断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相当困难,没有一个公认的一致的标准。根据我国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角色特征,其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智力正常;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接受现实,适应环境;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行为与社会角色相一致;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具有健全的人格等。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一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个体的成长,经验的积累以及环境的改变,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因此而改变。因此,我们可将心理健康的标准理解为一种理想的尺度,它不仅提供了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标准,还指明了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每个人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都可以为之作出不同程度的努力,都可以追求自己心理发展的更高层次,从而不断发挥自身的潜能。
我来自中原腹地——河南,也具有河南人比较普遍的踏实肯干的性格,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与河南的传统农业发达有关。农业大省导致众多河南人需要踏实肯干,面朝黄土背朝天,否则便可能挨饿受饥。正是由于直接创造生命供给的粮食,形成了河南人艰苦朴素、踏实肯干的作风。我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家中三代皆为人师表。在河南的大氛围下,长辈们悉心抚育我,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在得意时不忘乎所以,在失意时不一蹶不振。教育我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一直注重我身心的健康发展,周末郊游、时常谈心这也是常有的事。比如他们会在每次考试结束后与我不谈成绩,只是分析得与失,得在哪里,失在哪里,胜不骄、败不馁,正确看待成绩,这只是生活的一个缩影。也正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从小学、中学直至现在,自己都能很好的掌控自己的心理状态,继续在健康的方向上发展。
下面,我将从结合前述中自己的成长经历,按照心理健康标准的几个方面,对自己的心理健康进行一个完整的评估。
在智力方面,正如心理健康标准里面所说,经过高考的选拔,足以表明大学生的智商是正常的,且总体水平会高于同龄人。十年寒窗,只为一朝金榜题名时。进入大学,虽不像中学时代学习压力那么大,但自己并没有因此而丧失斗志。仍然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专业探索兴趣,乐于学习。在每次的作业完成之后,总有一种喜悦与满足,我想这正是自己昂扬向上的表现,也是自己智力正常的特征。
在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方面,自己常常用“人贵有自知之明”来警醒自己。对自己的优点感到欣慰,但又不狂妄自大;对自己的弱点既不回避,也不自暴自弃,而是善于接纳自我。对优点,能够继续保持与发扬;对于弱项,也并没有自卑,而是积极的寻找解决的办法。有一句话这样讲: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面对自己的弱项,总是能够用这句话来告诫自己,改正缺点,因而能够较为全面的认识自己。
在接受现实、适应环境方面,觉得自己做的还不错,也常常用“活在当下”一次来提醒自己。不纠结过去,因为毫无价值,只会让你充满包袱;不妄想未来,因为未来是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如果每个人的未来都能够梦想出来,我想大可不必努力奋斗只需每天想想就好,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接受已有的现实,积极适应环境,比如我来广东读书以前,并没有离开过河南。但我来广东以后,也很好的适应了广东的生活,甚至自己现在倒有些不适应河南的饮食习惯。
在情绪的调节能力方面,古语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我觉得自己作的并不好。很简单的一个证明,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生了一件让我开心或者让我生气的事情,情绪会立刻表现在我的面部表情之中。对于开心的事情,我会欣喜若狂;对于让我生气的事情,我则会闷闷不乐、不愿说话,会因一些小小的问题而焦躁不安,心理处于不健康的状态。
在行为与社会角色方面,我的行为与我所处的社会角色基本能够一致。比如说:作为学生,我能够完全胜任“学生”的角色,努力学习;作为儿子,我也能够完全胜任“儿子”的角色,孝敬父母,关爱长辈,这让我自豪。
在人际关系方面,时常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句话来警醒自己。别人与自己友好相处,自己也以更加友好的方式对待别人;当别人欺负我,甚至侮辱我,我也不失自己的性格,不卑躬屈膝得过且过而是积极维护自己的尊严。加之父亲时常这样对我讲:你自己出门在外,一定要低调、内敛,注意与周围其他人的关系。自己在交往中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还能自己保持独立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同时,能客观评价他人和自己,善于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且宽以待人,乐于助人。
在心理行为方面,也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精力充沛、勤学好问、反应敏捷、喜欢探索。
在人格方面,有较为完整的人格。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的混乱,能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自己有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努力。比如,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高年级学生,面临着司法考试,通过司法考试就跨过了法律职业的门槛。因此,自己现在也正在为通过司法考试而努力奋斗。
总体来讲,我认为自己的心理还是处于健康的状态。但是对于情绪的调节方面,我还做的不好。下面,我将具体针对情绪的调节,提出自己的具体办法:
一、思维转换法
人的情绪受认知因素影响,多数情况下,引起我们烦恼、紧张、不快乐往往并非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和解释。如果尝试改变自己对事件的不合理(或非理性)的思维方式,比如,换个角度看看自己面临的问题,会发现一切并非像自己认为的那样糟或那么严重,就可以改变心情,调整该事件引发的负面情绪。
二、采用合理的宣泄法
心理学研究发现,负性情绪可以在体内积累能量,如长期积压在心里,就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伤害,或表现出各种心理或躯体的症状,或以情结的形式隐藏在潜意识中,甚至引起各种心理障碍或神经症。因此,当面临烦恼时,应学会采用合理的宣泄方式,调控自己的情绪。
三、自我暗示法
语言是人的情绪与表达的影响工具,通过语言(包括无声的内部语言),可以产生或抑制不同的情绪反应。比如,心里默念“气死我了”,并想象自己气愤难耐的情景,就会发现自己出现生理反应。反之,如默念“太开心了”之类的话语,并想象令人愉快的情景,心情也会随之开始愉悦。
四、心理平衡法
当在生活中受到挫折时,应该将烦恼的事放下,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参加体育活动,看电影,听音乐或者睡上一觉,等到心境平静时,再重新面对自己的难题。或者找人倾诉烦恼,当你被烦恼所困时,把烦恼埋在心里只会使自己郁郁寡欢。如果把内心的烦恼告诉给你的知己好友或师长,心情会顿感舒畅。
也可以为别人做点事。当你帮助别人做事时,不仅可以使自己忘却烦恼,而且可以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交往中还可以获得更加珍贵的友谊。
通过此次心理健康的自我评估,让我明白自己还有一些地方有待改进,把自己健康的延续下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最后,感谢章老师一学期以来的悉心教导,让我在心理健康方面对自己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让我的未来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的发展。
第四篇:评估心理健康十项指标
评估心理健康十项指标
一、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后,仍能随遇而安。情绪稳定,不受天气、地理条件影响,也很少受人际关系变化的影响。
二、心理强度。情绪变化不强烈,能冷静地寻找原因,抗精神压力的能力强,属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一类。
三、心理耐受力。有些精神压力不是突然而来,迅速而去的,它们缠缠绵绵,伴随着人的工作与生活长时间存在。能坦然面对这种境况的人,心理耐受力较好。
四、心理自控能力。人对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思维活动,对自己的言行举止都具有自我控制能力,只是这种能力有个体差异。一个心理比较健康的人,自控力是较强的。
五、自信心。自信心是心理健康的核心支柱。当一个人面临生活事件和工作任务时,首先要估计一下自己的能力,想一想自己有无足够的能力去应付客观要求。真正的自信心有赖于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
六、心理活动的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有自身的节律。比如意识状态便有明显的节律,觉醒——睡眠周期便是意识的节律性表现。这种周期被破坏,便会产生所谓的失眠。
七、意识水平的高低。指观察水平而言,观察力中,自我观察是对自己的情绪、思维、个性特点及行为表现的体验和察觉,通常也称为自觉性。对环境的观察力包括对客观事物的存在、发展以及细小差异的察觉。正常的意识活动是保证心理健康的敏感指标。
八、社会交往状况。正常的社会交往,是符合人情事理的人际交往,它可以增强人的生活情趣,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在生活事件发生时,能及时获得社会支持。所以社会交往既可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又是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
九、思维的品质。思维品质已以其现实性和逻辑性为标志。不良的思维品质,多表现为空泛性和反逻辑性。如果一个人的思维活动不具备现实性,不合逻辑性,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必然处处碰壁,并由此造成种种不愉快的情绪,影响身心健康。
十、心理受创伤后的康复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在蒙受精神创伤后,可以很快恢复常态,不留严重后遗症。
第五篇:个人心理健康评估报告
个人心理健康评估报告
姓名:李晨曦
性别:男
学号:542B542B
专业:心理学
班级:二二班
心理健康的人,应该能够正确的评价自己,尽可能发挥自己在社会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既不妄自尊大、自视清高,也不自轻自贱、自暴自弃。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此次自我心理健康评估将从社交、适应、自控、自愈、自信五个方面对自己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从而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对事物不过分地乐观和悲观,敢于面对现实,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印象。
社会交往能力---诚以待人,宽以载物
正常的社会交往,是符合人情事理的人际交往,可以增强人的生活情趣,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在生活事件发生时,能及时获得社会支持。所以社会交往既可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又是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我认为大学是锻炼一个人社会生活能力的地方,所以在大学生活中我总是有意识无意识的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平时我总是积极地和同学同事交流,尽自己所能去融入大学的生活圈。生活中,我与同学们都相处地很好。一直记得徽商的古训:诚以待人,宽以载物。只有用心去交友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视友谊为交易者,既不可能产生真正的友谊,更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它害人又害己。希腊作家斯托贝有言:“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
环境适应能力---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尤其对变动着的环境适应,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进入大学后,老师对学习的要求就不是很严格了。不会像高中老师那么事必亲躬,严格要求。大部分时间都是依靠自己自觉性,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就难免产生惰性,平时的作业也都是能拖就拖,上课的听课也不是很认真,缺乏了学习的积极性。等到好多都不会了才意识到要好好学习。想到严复翻译《天演论》正值清末甲午战败,民族危亡之关头,此书提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于是民族意识觉醒。回想自己,环境既然改变,自己必须改变自己以应对环境,而不是继续混混僵僵的继续下去。于是渐渐地对大学的学习方式也有了新的认识,并开始去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
情感自控能力---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
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情绪、意志、情感、思维等心理活动能够自觉的、能动的加以控制和调节,给人以思维敏感,逻辑严谨,情感表达适应,对事物善于理解,为人诚恳,仪表举止大方得体,不卑不亢的良好印象。而我总是希望能够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然而在抵制诱惑这一方面我有所欠缺,我不能很好得控制自己对网络的诱惑。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的生活带来便捷和消遣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消磨人的时间和意志。我很容易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很久,经常忘了自己本该做的事,久而久之养成了严重的拖延症。人在生活环境中,总会遇到各种刺激和压力,这些刺激和压力都会不同程度的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人们正是在这些刺激和压力的影响下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努力
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正如现在的我,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将努力改变,不断提高自己,从而不断进步。
心理创伤恢复能力---无情者伤人,有情者自伤
心理健康的人在蒙受精神创伤后,可以很快地恢复常态,不留严重后遗症,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有“一次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后果。心理创伤不能迅速康复,一方面必将对身心健康造成威胁,另一方面也表明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不高。
自信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我觉得自信这种强大的力量一旦产生,就会产生一种很明显的毫无畏惧的感觉、一种“战无不胜”的感觉。在这一方面我自认为非常出众,我向来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及时实在大庭广众之下。产生自信心后,无论面前的困难多大、面对的竞争多强,我总感到轻松平静。当然,信心源于实力,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这是结尾---你要敢照抄标题,你就是傻逼
只有看到不足,才能进步,才能完善自我。人生是自己的,很多时候都要自己决定,因为自己才是舞者,而不是看客。调节好自己的心理,懂得自足,学会享受,才能放开了手脚,舞得淋漓尽致,博得满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