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农业发展急用地礼仪知识问答
附件3: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怀化市分行 员工礼仪比赛知识问答题库
1、什么是礼仪? 的过程。
2、礼仪的四个功能是什么?
沟通功能、协调功能、维护功能、教育功能。
3、礼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宽容的原则、敬人的原则、自律的原则、遵守的原则、适度的原则、真诚的原则、从俗的原则、平等的原则。
4、《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员工行为规范(试行)》共有多少章多少条? 6章20条。
5、《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员工行为规范(试行)》包括哪几个方面的规范内容?
职业道德规范、日常工作规范、个人形象规范、人际交往规范4个方面规范内容。
6、《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员工行为规范(试行)》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中国银行业协会关于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的有关规定和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总体要求。
7、《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员工行为规范(试行)》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农发行在岗全体人员。
8、什么是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9、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10、农发行员工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爱行敬业,积极奉献;恪尽职守,专业胜任;诚实守信,至诚服务;团结进取,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11、《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员工行为规范(试行)》中“爱行敬业”的内涵是什么? 热爱农发行,牢记农发行宗旨,认真践行农发行核心理念,拥护农发行的改革发展战略,执行农发行的各项改革发展措施,自觉维护农发行的形象和信誉。
1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员工行为规范(试行)》中“积极奉献”的内涵是什么? 树立职业荣誉感,具有较强的职业意识和奉献精神,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农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发行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愿意为农发行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3、作为一名农发行员工,如何做到恪尽职守?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勉尽职,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
14、作为一名农发行员工,如何做到专业胜任?
坚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熟练掌握本专业、本岗位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争做知识型员工,努力成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
15、作为一名农发行员工,如何做到诚实守信?
强化信誉意识,讲信用,守承诺;实事求是,言行一致;守约有信,以诚待客,始终保持正直的个人品格和恪守诚信的职业道德。
16、作为一名农发行员工,如何做到至诚服务?
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竭诚为客户提供安全优质高效便捷的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合理需求。
17、作为一名农发行员工,如何做到团结进取?
团结和谐,精诚协作,锐意进取,追求卓越,树立良好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18、作为一名农发行员工,如何做到勇于创新?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勇于提出新见解,探索新路子,创造新方法,积极投身农发行改革发展实践。
19、农发行员工为什么要学习办公礼仪?
员工办公礼仪是农发行员工在办公场所处理公务时应遵循的礼仪规范,是企业文化在员工公务行为上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办公效率和服务水准,塑造企业形象的内在要求。
20、农发行员工日常工作规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遵章守纪,行为得当;办事高效,工作有序;维护环境,清洁整齐。
21、在办公区遇到客人应注意哪些事项?
遇到客人,要微笑问好。对客人的咨询要驻足耐心回答,必要时给予引导。
22、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做到办事高效?
工作分清轻重缓急、统筹安排,有计划、有步骤、高效有序进行;工作职责范围内能办的事情要尽快办理,不推诿、不拖延。
23、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应遵守工作程序,请问要注意哪些事项?
要严格按照隶属关系和规定的工作程序,在职权范围内开展工作,禁止逆程序和随意操作行为,在正常情况下不越级请示汇报,不越级指挥。
24、员工面对违法违纪违章行为应如何处理? 应进行自觉抵制并及时向组织报告。
25、汇报包括哪些形式?
汇报形式包括口头汇报、书面汇报和电话汇报三种。
26、汇报工作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一是汇报或请示工作前要认真准备,一般应提前拟定汇报提纲; 二是汇报时要坐姿端正,语调适中;
三是汇报事项条理清楚,请示问题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建议; 四是向领导汇报和请示工作时不得开手机接打电话。
27、对落实领导安排的事项有何要求?
对领导安排的事项,按时限要求办结。办理结束后,要向领导汇报,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28、请问员工在执行国家政策法规方面有何要求?
员工应严格执行国家经济、金融政策、法规和农发行各项规章制度,牢固树立政策观念和风险意识,依法合规经营。
29、员工在遵守保密纪律方面有何要求?
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强化安全意识,自觉保守国家秘密、银行秘密和客户秘密,确保银行经营安全和客户的资金、信息安全。
30、员工在廉洁自律方面有何要求?
员工应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不假公济私,不以权谋私、以贷谋私。
31、怎样礼貌地回答别人的问询?
回答问话应耐心、细致和周到。
当被问到不了解的情况时,应向对方表示歉意。
相互交流时应使用普通话或双方都懂的语言。
32、接听电话有哪些礼仪要求?
铃响三声,必须接听;拿起话筒,主动问好;自报家门,亲切问询,温和应答;重要事项,做好记录。如替他人接听,应及时转达。
33、打电话、接电话时应当分别遵循什么原则?
打电话时应当遵循“通话三分钟”原则,接电话时应当遵循“铃响不过三声”原则。
34、会议主席台人数为奇数时座次如何安排?
当主席台人数为奇数时,1号领导居中,2号领导排在1号领导的左边,3号领导排右边,其他依次排列。
35、会议主席台人数为偶数时座次如何安排?
当主席台人数为偶数时,1号领导排在居中位臵的右边,2号领导排在1号领导的左边,其他依次排列。
36、大型会议发言者席位如何安排? 常规位臵:一是位于主席台的正前方,二是位于主席台的右前方。
37、大型会议主席团的排座原则是什么?
前排高于后排,中央高于两侧,左侧高于右侧。
38、请问开会有哪四忌? 迟到、早退、手机响、乱说话。
39、慰问亦可称安慰或劝慰,就其实质而言,主要分为哪几种?
就慰问实质而言,可以分为礼节型慰问与实质型慰问两种。40、乘车礼仪中小轿车的座位如何安排?
如有司机驾驶时,后排右侧为1号位,左侧为2号位,前排右侧为3号位;如果主人驾车,则前排右侧为1号位,后排右侧次之,左侧再次之。
41、乘车礼仪中,中轿车的首位如何安排?
司机后面第一排为主座,临窗的位臵为1号位。
4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客户营销维护规范》包括哪些方面?
营销技能、营销战略、营销方式、客户维护、服务技巧。
43、营销客户应具有一定的营销技能。营销技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了解客户;善于沟通和分析。
44、开展客户营销工作,要制定营销战略。营销战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明确营销重点;制定客户发展计划;开展客户市场调查;捕捉反馈客户信息;实施优质客户战略。
45、如何明确营销重点?
要在农发行业务经营范围内开展营销工作,根据本行业务发展战略和区位优势确定营销重点。
46、怎样进行客户维护?
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制定可行的维护方案;做好产品维护;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客户意见反馈。
47、如何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
与客户负责人和业务部门保持经常接触和沟通,把服务延伸至客户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当好客户的参谋,多提合理化建议,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48、客户服务有哪些技巧?
(1)访问客户要有针对性。(2)营销客户要准备充分。(3)服务客户要注重细节。(4)充分挖掘客户价值。
49、营销客户要准备好工作包,请问工作包应准备哪些内容? 个人名片、笔、我行业务宣传资料、企业信息资料、工作日志等。50、《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营业窗口服务规范》包括哪些内容?
营业场所;服务语言;服务态度;职业形象;服务技能。
51、《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营业窗口服务规范》适用范围是什么? 适用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级营业机构及临柜工作人员。
5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营业窗口服务规范》中对服务语言有何要求? 语言文雅礼貌、语句亲切柔和、表达清楚准确、态度热情诚恳。
53、工作中常用的服务用语有哪些?说出其中10个。
您好、请问、再见、请原谅、打扰了、请稍侯,很抱歉、请放心、谢谢您、不客气、对不起,请别着急、请提意见、谢谢合作、马上给您办理、希望您能满意、给您添麻烦了、请问您办什么业务、这是我应该做的、这是规定请您原谅、很高兴为您服务。
54、营业期间因故中断服务,应如何处理?
须摆放“暂停服务”牌,并引导客户在其他柜台办理业务;
55、临柜工作人员如何迎接客户?
迎接客户要主动热情。对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应主动问候,微笑迎接;对临下班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要不拒、不躁,认真受理。
56、《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营业窗口服务规范》中对服务技能有何要求? 全面了解临柜业务知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准确高效处理业务。
57、《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中从业基本准则有哪些?
诚实信用、守法合规、专业胜任、勤勉尽职、保护商业秘密与客户隐私、公平竞争。
58、什么是个人形象礼仪? 个人形象礼仪是社会个体的生活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是个人仪表、仪容、服饰、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规定,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
59、农发行员工为什么要学习个人形象礼仪?
员工是农发行企业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人。员工个人形象不仅是个人品德、素养的体现,也是农发行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
60、个人形象礼仪的核心什么?
尊重他人、与人友善、表里如
一、内外一致。61、农发行员工个人形象规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着装整洁,仪表大方;举止得体,行为文明;语言文明,言辞得当。62、农发行员工行为礼仪示范片中,从几个方面讲述了员工的形象礼仪? 三个方面:一是容姿容貌,二是服装服饰,三是言谈举止。63、个人容貌容姿应重点注意哪几方面?
头发、面部、手部、化妆、保持微笑待人等五方面。64、员工化妆必须遵守和掌握哪些规范? 淡妆上岗,整体协调,遵守成规。
65、员工着装应讲究的“五应”原则是什么? 应时、应事、应景、应己、应制。66、员工工作时间应如何保持着装清洁?
衣裤无污垢、无油渍、无异味,保持清洁,经常换洗。67、哪些人员可以佩戴我行行徽徽章?
我行的所有员工以及退休人员,均有资格佩戴行徽徽章。68、什么是言谈举止?
言谈举止是人的行为,包括语言、动作、神色、表情等等。农发行员工要按照自己的身份和单位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言谈举止中表现自己的文明和修养。
69、员工形象礼仪中,对员工的言谈举止有何要求?
员工的言谈举止要大方、得体、文明、适度。做到站姿挺拔、坐姿端正、听姿认真、行姿稳重。
70、站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头端,肩平,胸挺,腹收,身正,腿直,手垂。71、员工规范的“指引”动作要求是什么?
当为客人指引方向或指点位臵时,伸出右手,五指并拢,手心摊平,与地面呈45度角,肘关节微曲,指向所指示的方向,身体向所指示方向微微前倾。
72、员工的坐姿规范要求是什么?
腰要挺直,背部与椅背离开2-3厘米距离,不能紧靠椅背,肩放松,双腿平放。女员工应两膝并拢;男员工两膝可分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或椅子扶手上。切忌抖动腿脚。
73、女员工入座后要保持好3个90度,请问是哪3个90度? 上身和大腿平面成90度,大腿和小腿成90度,小腿和脚面成90度。74、员工的行姿规范要求是什么?
以站姿为基础,昂首挺胸,面带微笑,眼睛平视,双肩平行,脚步平稳;双臂前后摆动自然且有节奏,摆幅以30-50度为宜。走路时双脚应正对前方,步幅适当。
75、员工在工作中要坚持使用十字文明用语。十字文明用语通常是指什么? 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76、微笑有哪些良好的作用?
一是可以调节情绪;二是可以消除隔阂;三是可以获取回报;四是有益身心健康。
77、在日常社交场合,人际交往时目光的注视区间范围是什么? 范围一般是:以两眼为上线,以下颌为下点所形成的倒三角区间。78、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79、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什么? 为人民服务。
80、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什么? 集体主义。
81、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8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83、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准则是什么?
平等、团结、友爱、互助。
84、员工在处理同事关系要遵守哪些礼仪?
一是尊重同事;二是密切合作;三是积极交流;四是热忱关心;五是宽大为怀;六是讲究原则;七是不过问隐私。
85、如何处理同事之间的矛盾?
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体谅理解,避免冲突,维护团结。
86、怎样做到维护领导?
一要维护领导的形象;二要维护领导的权威;三要维护领导的自尊。87、接待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平等、热情、友善、礼貌、节俭。88、接待礼仪的重要内容是什么?
一是明确接待方针;二是了解来宾信息;三是确定接待规格;四是做好接待事宜;五是善始善终送别。
89、与客人约定的基本要领是什么?
牢记“什么时间,什么对象,什么地点,什么事”。90、握手时对神态有何要求?
与他人握手时,应当神态专注、认真、友好。91、与多人握手,应注意哪些事项? 与多人握手,要顺其自然,不要交叉握手。92、接待人员在走廊的引导方法是什么?
在客人二三步之前,配合步调让客人走在内侧。93、介绍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3种:一是介绍自己;二是介绍他人;三是介绍集体。94、介绍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将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将职务低的介绍给职务高的,将男士介绍给女士,将晚到的客人介绍给在场宾朋。
95、介绍集体主要有几种方式? 两种。单向式介绍和双向式介绍。96、什么是单向式介绍?
当被介绍的双方一方为一个人,另一方为多个人的集体时,往往可以只把个人介绍给集体,而不必再向个人介绍集体。
97、接受名片有哪些礼仪要求?
接受名片后,应仔细看一遍,有不明之处可当场请教。98、常用的致意方式有哪几种?
招手致意、点头微笑致意、握手礼、鞠躬礼、注目礼等。99、陪尊者出行,谁在左,谁在右? 以右为尊。
100、什么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第一礼俗”? “女士优先”原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第一礼俗”。101、国际上有哪些常用的见面礼节?(1)握手礼。(2)鞠躬礼。(3)拥抱礼。(4)亲吻礼。(5)吻手礼。(6)合十礼。102、什么是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第二篇:大学生礼仪问答知识
1、什么是礼仪?
答: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2、什么是礼貌?
答: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应具有的相互表示敬意、友好、得体的气度和风范。
3、什么是礼节?
答:礼节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颂、致意、问候、哀悼等惯用的形式和规范。
4、什么是仪表?
答: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如容貌、服饰、姿态等。
5、什么是仪式?
答:仪式是指在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如发奖仪式、签字仪式、开幕式等。
6、礼仪的六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共同性、继承性、统一性、差异性、阶级影响性、时代发展性。
7、礼仪的四个原则是什么?
答:尊重的原则、遵守的原则、适度的原则、自律的原则。
8、礼仪的四个功能是什么?
答:沟通功能、协调功能、维护功能、教育功能。
9、为什么说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答: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10、为什么要讲究礼仪?
答:讲究礼仪并非是个人生活小节或小事,而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的现实反映,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11、礼仪对社会的作用是什么?
答:对社会来说,礼仪能够改善人们的道德观念,净化社会风气,提高社会文化素质。
12、礼仪对个人的作用是什么?
答:对于个人来说,礼仪可以建立自尊、增强自重、自信、自爱、为社会的人际交往铺平道路,处理好各种关系。
13、加强个人自身修养要做到什么?
答:(1)要自觉提高个人品德修养;(2)要有正义感和原则性;(3)要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肋人为乐。
14、怎样陶冶自我情操?
答:(1)加强科学文化的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2)性格乐观、开朗、大方;(3)热情诚恳、善解人意、善良友好。
15、交友的原则是什么?
答: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宽宏大度、不卑不亢。
16、什么是化妆?
答:化妆是人们在政务、商务、事务及社交生活中,以化妆品及艺术描绘手法来装扮自己,以达到振奋精神和尊重他人的目的。
17、仪表礼仪应注重什么?
答:应该注重仪表的协调,注重色彩的搭配,注重场合。
18、佩戴饰物要注意什么原则?
答:无论佩戴的是何种饰物,都必须配合自己的体型、脸型及服装的美感。
19、佩戴戒指在不同的千指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答:一般来说,戴在食指上表示求婚;中指上表示正处往热恋中;无名指上表示已订婚或结婚;小指上则表示独身;而大拇指上一般不戴戒指。20、选择项链主要考虑哪些方面?
答:项链的选择,价格并不重要,个管是什么样的款式,与年龄、肤色、服装的搭配协调才是主要的。
21、说明饰物中耳环的作用?
答:耳环除了具有装饰作用外,还有保护视力、防治眼病、预防和治疗近视的作用。
22、选戴手镯时应注意什么?
答:如果只戴一个手镯,应戴在左手上;戴两个时,可每只手戴一个,也可以都戴在左手上;戴三个时,应都戴在左手上,不可一手戴一个,另一手戴两个;手镯要与戒指、服装样式协调统一。
23、胸针是一种什么样的装饰品?
答:胸针是人们佩戴在胸前的一种装饰品,广义的胸针包括别针、插针、胸花等。
24、选戴眼镜时应注意什么?
答:眼镜影响整个面部轮廓的印象,选戴时应注意镜框形状和脸型必须平衡:镜框颜色应与肤色相协调。
25、女性的披肩起什么作用?
答:披肩除了装饰外还有应付早晚温差大的作用。
26、女性皮包的作用?分为几种?
答:是女性在各种场合中都不可缺少的饰物,它既有装饰价值又有实用性。就外型和用途来说可以分为三种:肩挂式、平提式、平拿式。
27、女性服饰中丝补袜的作用?
答:一双漂亮的丝袜可以衬托出女性腿部的曲线美和神秘感,丝袜是女性必备的服饰。
28、戴什么面料的手套可使女性显得温柔,更加女性化?
答:针织手套。
29、行握手礼要注意什么?
答:(1)上下级之间,上级伸手后,下级才能伸手相握;(2)长辈与晚辈之间,长辈伸手后,晚辈才能伸手相握;(3)男女之间,女士伸出手后,男士才能伸手相握(4)握手时,男士应脱下手套,女士如戒指戴在手套外面可不脱手套;(5)握手时,应伸出右手,绝不可伸出左手;(6)握手的力量要把握适中,既不能有气无力,也不能太用力。
30、跨国文化交流的人如何注意无声语言“手势”的交流?
答: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化习俗,无声语言也因民族而异。在某一国家或地区内一种手势可能十分普遍,而在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内,这种手势可能毫无意义,甚至意思完全相反。所以进行跨国文化交流的人来说,最保险的行动准则是“入乡随俗”,这样可以避免误会,避免陷入困境。
31、简要说明接待礼仪的重要性。
答:迎来送往是社会交往接待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和重要环节,是表达主人情谊、体现礼貌素养的重要方面。尤其迎接,是给客人良好印象的最重要工作。
32、简述接待人员在走廊的引导方法。
答:在客人二三步之前,配合步调让客人走在内侧。
33、简述接待人员在楼梯的引导方法。
答:当引导客人上楼时,应该让客人走在前面,接待人员走在后面;若是下楼时,应该由接待人员走在前面,客人走在后面。上下楼梯时接待人员应该注意客人的安全。
34、简述接待人员在电梯的引导方法。
答:引导客人乘坐电梯时,接待人员应先进入电梯,等客人进入后关闭电梯门;到达时由接待人员按开电梯门,让客人先走出电梯门。
35、简述接待人员在客厅的引导方法。
答:当客人走入客厅,接待人员用手指示,请客人坐下,看到客人坐下后,才能行点头礼,后离开。如客人错坐下座时,应请客人改坐上座(靠近门的一方为下座)。
36、乘车礼仪中小轿车的座位如何排定。
答:如有司机驾驶时,以后排右侧位为首位,左侧次之,中间座位再次之,前座右侧殿后,前排中间为末席,如果由主人亲自驾驶,以驾驶座右侧为首位,后排右侧次之,左侧再次之,而后排中间座为未席,前排中间座则不宜再安排客人。
37、乘车礼仪中旅行车的座位如何排定。
答:司机座后第一排即前排为尊,后排依次为小,其座位的尊卑以每排右侧向左侧递减。
38、馈赠礼仪中礼物应如何选择?
答:一是向受礼者较为接近的人打听来了解对方需要什么;另一是靠自己平日观察他的爱好,留心他说过需要什么,这样出其不意,让他收到一份渴望已久,非常适合的礼物。
第三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知识问答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50问
一、党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工作方针是什么?
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三、党的十八大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什么?
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 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四、什么是教育均衡?
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上。
五、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在义务教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六、什么是基本均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是一项既定不变的方针,更是一个螺旋式发展逐步推进的过程。教育投入、教育设施、教师资源等办学条件的改善只是“初步均衡”,实现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才是“基本均衡”。
七、如何把握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
均衡发展是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是解决我国目前现实教 育问题的新举措,是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基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应当特别关注边远山区学校建设问题;二是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应当特别关注薄弱学校建设问题;三是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在当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实现教育公平。
八、国家确定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标准是什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门槛、两项内容、一个参考。
(一)一个门槛(基本办学标准评估)。要求在对一个县(区)进行评估认定前,要对其所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否达到本省基本办学标准进行评估。达到这一条件的县(区),才有资格接受均衡督导评估认定。
(二)两项内容(均衡督导评估认定的核心内容)一是对县域义务教育学校际间均衡状况的评估(差异化系数)。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数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合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来分别计算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达到基本均衡评估的标准为:小学综合差异系数不高于 0.65,初中综合差异系数不高于0.55。
二是对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四个方面)。主要是通过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四个方面的17项指标来进行,每个指标赋一定分值,总分为1000分;达到85分以上的县方可视为达到此项评估的要求。考虑到省情不同,要求省级在制定实施办法时,可适当增加对县(区)级政府工作评估指标。
(三)一个参考。指公众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满意度,作为评估、认定一个县是否实现基本均衡的重要参考依据。
十、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将会起到什么作用?
1.督促地方政府进一步落实国家法律的政策要求,切实履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职责。2.帮助各地进行自查自评、自我诊断。3.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及早实现。
十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一)强化政府责任、明确督导评估对象是地方各级政府,并且要求政府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督促政府切实履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中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
(二)注重实效。评估认定以结果性评估为主,即以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差距的评估为重点。同时,评估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情况,引导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积极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学校资源。
(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把行政性评估与广大群众的实际感受结合起来,将公众评价作为评估的重要参考。努力缩小校际间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回应社会关切。
十二、怎样开展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程序,主要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即县级自评、地市复核、省级评估、国家认定。
十三、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县(区)人民政府的领导责任是什么?
1.统筹管理的责任。2.在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要保证本县义务教育经费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并力争有所提高。3.要努力做到本级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的“三个增长”,确保上级用于教育转移支付的50%不被挪用和截留。4.确保教师工资及时发放,完善教师工资发放的行政一把手负责制;确保校舍安全,加大农村初中、小学危房的改造力度;确保中小学的公用经费,补足农村中小学校实行“免杂费”后的公用经费缺口。5.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各项工程配套资金的到位和工程建设的质量。6.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十四、进诚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就读享受哪些政策?
与所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同等政策,家庭经济困难的,可享受“两免一补”政策。
十五、教育部提出的有关“减负”工作的五项要求是什么? 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评价观,不准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指标;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一律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不准小学、初中招生举行选拨考试;坚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不准随意增减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准占用学生休息时间组织集体补课;坚持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不准按考试成绩排名。
十六、什么是义务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
一是县级人民政府对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二是中小学在校生生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三是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步增长。
十七、什么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两为主”政策?
“两为主”政策最早出现于2001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简称“两为主”政策)。200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解决进城务工农民问题的若干意见》指出,“两为主”要“按实际在校人数拨付学校公用经费”,“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向农民工子女加收借读费和其他任务费用”。
十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知识: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事关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是解决了“有学上”之后,逐步解决“上好学”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缩小校际差距、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提高教育质量的本质要求。2.推进教育公平体现在三个方面:教育机会均等,教学过程均等,教育结果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均等。
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本质属性的要求,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法定职责,更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将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
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学校的均衡发展,因为学校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实施机构。
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个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十九、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问题:
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限制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区域、高质量学校、高质量学习成绩的学生的发展,而是共同发展。不能“削峰填谷”,而应在“填谷”的同时,鼓励高质量的地区、学校都能有所发展,共同发展。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绝对平均发展,而是缩小差距。有人认为:均衡发展就是绝对平均地配置教育资源、绝对平均地获得学习成绩。实际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教育理想,是一种奋斗目标,是一种基本的工作要求和过程,是要最大程度地缩小区域、城乡、学校、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并不是要彻底地消灭这种差距。
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千校一面”的划一发展,而是特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强调的是教育机会的均 衡、资源投入的均衡、最低教育质量和最低教育效果的均衡,并不是要抹杀在上述基础上的更有特色、更高质量的教育。
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整体发展。在实践中,有些人认为教育均衡只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但实际上,教育均衡应该是权利、机会、资源、过程、结果等的全面均衡。如果只强调某一方面的均衡而忽视其他方面,势必会造成系统中各要素发挥效益时出现不协调,使整体最理想的效能难以实现。
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断续发展、短期发展,而是可持续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由不均衡到基本均衡,再由基本均衡到更高层面的不均衡的过程,是一个辩证发展、阶段交叉、综合连续、动态推进、螺旋上升的历史过程。
6.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同步化的“一刀切”式的发展,而是允许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未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地区分阶段发展,但大家都要发展。
二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将会起到什么作用?
首先是督促地方政府进一步落实国家法律的政策要求,切实履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职责。督导部门将通过过程督导、正式评估、复查、监测、公布结果等工作机制,督促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改造薄弱学校,努力缩小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差距。还将通过通报、约谈等方式,对工作不力的政府加以督促,责令整改。
其次是帮助各地进行自查自评、自我诊断。《督导评估暂 行办法》明确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内容与标准,督导部门可以根据8项校际间均衡评估指标的计算结果,进行过程性督导,通过计算各项指标的差异系数,指导各县级政府针对本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整改。
再次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及早实现。结合《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各省已经提出本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度,以县为单位的时间表。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将结合各省均衡发展工作规划和步骤,有力推进均衡目标任务的完成。同时,通过缩小校际差距和薄弱学校的改造,可以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有效缓解当前存在的择校热现象,促进社会和谐和社会公平。
二十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体系有哪些特点? 这次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体系,与以往督导评估体系相比,有三个特点,也是三个创新:
一是更加强调科学性。均衡督导评估中校际间差距的评估是以学校为单位采集数据,并作为评估依据。同时,为了真正起到推进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学校资源的作用,在计算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间差距状况时,运用了统计学中常用的差异系数的计算方法,评估认定主要依据相关指标的计算结果。最终用数据说话,以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估,从而保证督导评估的客观性、严肃性。
二是更加强调开放性。鉴于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背景不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策略不同,这次的均衡督导 评估体系在指标和标准两个方面,作了更加开放性的设计。在指标方面,既规定了国家的统一指标,又给地方留出空间,地方可以结合实际,适量增加指标;在标准方面,国家提出了面向全国范围的最低标准,同时也允许地方根据实际,确定更高的评估标准。
三是体现公众参与性。这次督导评估体系最大的创新就是体现公众的参与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是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也是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教育督导始终强调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此次制定的均衡督导评估暂行办法,将公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估认定的重要参考,意在引入公众参与机制,使得评估的结果能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可。同时,也使广大群众参与进来,更加了解身边的每一所学校,以逐步缓解择校的矛盾。此次《办法》中明确规定,公众满意度调查由省级督导评估组组织开展,也可由省级教育督导机构委托政府统计部门、科研单位、专业调查机构等进行。调查对象包括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群众,以学生家长为主。调查方式通过问卷、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
二十二、《督导评估暂行办法》规定申请评估认定的县所要达到的前提条件,也称为“门槛”,是出于什么考虑?
《督导评估暂行办法》规定: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认定,应在其义务教育学校达到本省(区、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后进行。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防止低水平均衡。理解均衡不能片面,校际间差距小、均衡水平高 的县,不一定就是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达到了当地规定的标准。因此,设定“门槛”,就是要保证在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都能达到本省标准,成为合格学校,在此基础上再追求均衡。二是进一步的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通过“门槛”的设定,也是尽快实现推进《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目标要求。
二十三、均衡是动态的,是相对的。均衡督导评估在制度设计上有哪些考虑?
此次建立的均衡督导评估制度,不仅要求按照以往工作惯例加强过程督导及体现“以评促建”的原则。同时,针对均衡发展的特殊性,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和复查制度,对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监测,对已公布名单的县进行复查。监测过程包括评估认定前与评估认定后,及时更新监测数据,实行动态变化的跟踪,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复查工作将在评估认定后有周期的开展,如复查中发现获得评估认定后连续三年(非常情况除外)不能达到《督导评估暂行办法》标准的县,撤消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称号。通过过程督导、监测、复查等制度,旨在使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二十四、怎样开展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程序,主要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即县级自评、地市复核、省级评估、国家认定。确 定这个程序,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充分体现督促各级地方政府在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履行职责,特别是在县级自评环节中,可以更好地实现“以评促建”的原则。二是逐级督导评估,做到层层把关,以保证质量。三是体现国家意志,以省为主实施,国家规定督导评估的基本内容、基本标准和工作程序,省级组织评估,国家最终审核认定。从2012年起,教育部将开展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评估认定工作,并适时公布名单。同时,为保证督导评估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督导评估暂行办法》还规定,省级教育督导部门对所辖内申请评估验收的县进行督导评估前,要向社会公告,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二十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用认定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教督发[2012]3号)和《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双高双普”督导评估的意见》(甘政办发[2011]59号)、《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标准(试行)〉的通知》(甘教发[2011]39号)和《甘肃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关于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有关工作的通知》(甘政督团[2012]28号)等文件认定。
二十六、甘肃省明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同阶段的发展要求是什么? 第一步,到2013年底,甘肃累计10个市、县、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第二步,到2015年底,累计30个市、县、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以上。第三步,到2020年,甘肃省所有市、县、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左右。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现,全省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二十七、对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达标情况进行认定包括哪些对象?
包括县域内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独立初中、完全中学的初中部(不含小学教学点、特殊教育学校和职业学校)。
二十八、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提质量”。在人人都有学上之后,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上。促进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根本,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放出来,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缩差距”。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后,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上升为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之一。促进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尽快形成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 度,完善对口支援制度,促进老少边穷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很多地方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如成都积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广东省开展“千校扶千校”活动,组织发达地区10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口帮扶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收到良好效果。
三是“重配置”。合理配置资源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措施。陕西吴起县投入5亿多元统一全县建校标准,实现了办学条件均等化;安徽铜陵市鼓励教师跨校兼课、兼职,促进了高水平教师资源共享。要从硬件、软件等各方面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取消设置重点校和重点班,统一学校公用经费和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实行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加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四是“建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要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形成城乡和地区义务教育共同发展机制。认真总结一些地方探索的学区管理、集团化办学、农村九年一贯制、示范性高中和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等做法和经验,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强化督导评估,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和激励机制。
还应注意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搞平均主义,更不是一个模式办学,千篇一律、千校一面。在大力扶助薄弱学校的同时,要鼓励优质学校继续办出水平、办 出特色。
二十九、如何加快地区教育结构调整和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从现实出发,在区域内部,特别是在县域范围内,有效地发掘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加快建立和完善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促进教育公平已是当务之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从长远发展看,需要在区域之间(省域之间、市域之间、县域之间和城乡之间)、区域内部的学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采取切实措施同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资源。搭建交互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创立互换机制,鼓励教师流动。强化政府行为,完善监督评估。
三
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是积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二是均衡配置办学资源;三是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四是加快推进招生制度改革;五是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三
十一、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验收包括哪三个部分?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验收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推进情况、学校校际差异状况和公众满意度调查三大部分。三
十二、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如何认识当前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基本均衡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的法律责任。义务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和免费之后,国家明确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努力实现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上好学”的目标。
推进均衡发展的任务比起实现普及的任务来说,更艰巨、更复杂,用的时间会更长。当前,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不均衡的矛盾仍较突出,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异、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的全过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全过程;推进区域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解决区域经济社会不平衡问题、提高中西部教育水平的全过程。
三
十三、为什么教育部要和省级人民政府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
其一,《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体制,因此省级人民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统筹实施的作用最为关键,强化省级人民政府的责任最为迫切。其二,备忘录规定了教育部和省级人民政府各自的责任和任务,便于双方按照备忘录的要求加强自身工作,特别是各省份明确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的重点,有利于各地全力保障均衡发展目标的如期实现,也有利于接受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举措的监督。
其三,通过签署备忘录的形式,可以进一步宣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发展观,其核心是追求教育平等,实现教育公平,有助于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
十四、近年来,教育部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
200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实现“两基”之后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制定本地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2006年,教育部在成都召开了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要求用3到5年的时间,努力做到区域内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2009年,教育部在河北省邯郸市又召开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认真总结交流了各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做法和经验,表彰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并提出了力争到2012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阶段性目标。
201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 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并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经费保障水平,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内涵提升。2011年,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教育部制定了义务教育分规划、教师队伍建设分规划,与有关部门一起启动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深化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小学教师特岗计划、教师国培计划、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大了对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支持力度。
2011年3月,教育部与北京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在省部级层面上进一步强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备忘录明确了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责任和任务,一省一个特色,突出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随后,教育部还将与其余各省(区)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
三
十五、《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如何认识当前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对所有适龄儿童少年统一实施的具有普及性、强制性、免费性的学校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基础,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实施义务教育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支持义务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义务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本世纪初,我国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首先解决法律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在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和免费之后,国家明确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努力实现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都“上好学”的目标。
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基本均衡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的法律责任,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应该享有接受质量合格的义务教育的平等机会。义务教育的属性决定,义务教育必须均衡发展。
必须看到,推进均衡发展的任务比起实现普及的任务来说,更艰巨、更复杂,用的时间会更长。当前,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的不均衡的矛盾仍较突出,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差异、整体提升教育质量的全过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全过程;推进区域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伴随着解决区域经济社会不平衡问题、提高中西部教育水平的全过程。
三
十六、各地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及取得了哪些进展?
各地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因地制宜地对本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行部署。河北确定了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长远规划,到2012年底,全省所有县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办学 条件、师资配备等方面初步均衡。湖北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以县域为单位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工程。
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完善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基本标准,对校园校舍建设、师资配置等方面作出明确的量化要求。天津市建立全市统一的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的办学标准,2010年已有一半学校通过达标验收,计划到2012年底每一所学校都达到市政府确定的现代化办学标准。
各地普遍把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作为当前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工作。上海对郊区农村相对薄弱学校委托中心城区的品牌中小学进行管理。辽宁建设了1000所农村九年一贯制标准化寄宿制学校,覆盖了每个乡镇。各地将区域内教师支教、教师交流等政策制度化,引导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福建组织县域内教师在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之间合理流动。
各地将规范办学行为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抓手,出台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缓解城市择校问题等政策措施,一些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违背教育规律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纠正。浙江、江苏、河南、四川、重庆、贵州、宁夏、新疆、内蒙古等地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为突破口,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努力确保学生睡眠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山东省构建起“政府主导、规范管理、课程带动、评价引领、督导保障”的素质教育运行模式。
许多地方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 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重庆将义务教育标准化完成率作为考核区县党政班子实绩的重要指标。北京、辽宁、陕西、河南、江苏、四川、广西等地建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表彰奖励制度。
三
十七、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是什么?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强化以县为主管理,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制。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每一所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办学经费得到保障。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教师配置更加合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班额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消除“大班额”现象。率先在县域内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明显缩小。到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65%;到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95%。
三
十八、在全面实现“两基”的基础上,提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何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 2011年,随着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四省区通过“两基”国检,我国所有县级单位均普及了义务教育。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算起,我国用25年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后,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差距问题凸显出来,成为择校、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乱收费等热点难点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成为新时期义务教育战略性任务。
多年来,各地积极创新实践,切实推进工作,探索了不少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好做法。有的开展标准化学校建设,改造薄弱学校;有的着力缩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图书、设备差距;有的均衡配置教师资源,创新教师补充和流动机制;有的推行集团化办学、学区化管理,共享优质教育资源。2011年和2012年,教育部与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各省还与各地(市)或县(市、区)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协同推进机制。
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要求,“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为全面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均衡发展目标,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进 度,为此,有必要在教育部2005年、2010年出台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基础上,由国务院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地方各级政府责任,统筹教育资源,确保完成预定目标。
《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的出台和实施,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对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
十九、如何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如期实现?
为确保目标的实现,主要从以下五方面来推动工作:一是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大力改造薄弱学校,逐县(市、区)明确改造薄弱学校的重点、进程,并根据当地实际明确改造方案和方法。二是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鼓励各地实行“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化管理”,“集团”和“学区”内,都要有当地群众认可的优质学校,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学校宽带网络建设和农村学校班级多媒体教学设备配置,开发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提高社会教育资源利用水平,探索学校教育与校外活动有机衔接的有效方式。三是均衡配置办学资源。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 实行全国统一的定额基准。按标准为农村中小学配齐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等器材,着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四是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并对村小和教学点予以倾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实行教师资格证有效期制度,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实行县域内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不断优化教师配置。五是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特别是规范招生办法。把区域内学生就近入学比率和招收择校生的比率纳入考核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指标体系。要规范办学行为,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四
十、如何通过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度化?
教师是立教之本。教师资源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有高水平的教育。各地各学校办学之间的差距也主要体现的教师的差距上,因此要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度化,就必须合理配置教师资源,通过教师资源的相对均衡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要改善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各地在新任教师的配置中,要优先满足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的需要。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在核准岗位结构比例时高级教师岗位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同时完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切实维护农村教师社会保障权益。今后的主要工作是认真研究落实这些政策的具体措施,研究制定出可 以操作的方案和办法,使国家对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教师的优惠政策能一一兑现,真正把优秀的教师吸引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
二是实行县域内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当前,不少地方已经按照国家要求和本地实际,初步建立了县域内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明确规定城镇学校教师评聘高级职称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任教经历。要继续加强县域内校长、教师管理的统筹,促进县域内校长、教师轮岗交流长效化、制度化。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逐步实行县级教育部门统一聘任校长,原则上校长不在属于某一特定学校,可以在县域内各学校任职。大力推行校长聘期制,各地可以根据实际确定校长交流的任职年限,发挥优秀校长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四
十一、如何按照《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要求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要全面提高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实现有质量的均衡。因此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把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放在重要位置。
一是要合理设置课程,切实解决课程和作业偏多、偏深、偏难问题。各阶段教育都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合理设置课程和课程标准,特别是小学阶段,要让学生有更多时间锻炼身体、参加社会活动、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二是要建立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当前,在一些地方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几乎成了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唯一标准,要下大力气改变这种状况。通过建立科学的、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把学生、教师和学校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引导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实施教育,引导社会按照正确的教育观念评价教育和学校。
三是要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倡导改变教学方式。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判断,鼓励创新思维、激励个人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每一所学校都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四
十二、针对“择校”问题,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有效解决?
目前,在一些大中城市择校问题仍然是一个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破解这个难题,核心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区域内校际间办学差距,整体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凡是择校问题突出的区域都应当有适合当地实际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具体形式。同时要按照《意见》要求,针对当前问题较为突出的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择校问题。一是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就近免试入学的规定。县级教育部门要按照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和学校分布情况,合理划 定每所公办学校的招生范围。二是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实施有效政策。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区域内小学和初中对口招生制度,让更多的小学毕业生直接升入对口初中。支持初中与高中分设办学,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的比例。三是加强监管,规范入学行为。招生工作要做到公开透明,要把区域内学生就近入学比率和招收择校生的比率纳入考核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指标体系。坚决查处择校乱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禁止将捐资助学与择校挂钩;禁止公办学校举办各种形式的变相招生考试;禁止以奥数或各种竞赛成绩作为入学依据。
四
十三、《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中突出强调了“保障特殊教育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有哪些新的相关支持政策?
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011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有1260.7万农民工随迁子女,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8.4%,在输入地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有80%。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深入发展,随迁子女基本按照每年近100万人的速度增加,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为此,将指导各地重点做好以下两项工作:一是在坚持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政策同时,努力做到“全覆盖”。不断提高全日制公办学校接受能力,在公办学校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保障随迁子女在依法举办的民办学校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尽快实现全体随迁子女在输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 育。二是将常住人口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推行按照随迁子女在校人数拨付教育经费。
此外,教育部等部门研究制定的《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已经国务院批准印发。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在年底前制定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具体政策。
建立健全农村留守义务教育学生关爱服务体系。2011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留守儿童有2200.3万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4.7%。留守儿童虽不是问题儿童,但由于长期远离父母,其身心发展也会受到一定影响。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提出两项具体措施:一是把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纳入社会管理创新体系之中,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关爱网络,创新关爱模式。二是实行留守学生的普查登记制度和与社会结对帮扶制度。
重视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要求各级政府要根据学生残疾情况,制定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既办好每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又在普通学校开办特殊教育班或提供随班就读条件。
此外,《意见》进一步强调关心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孤儿、流浪儿童等特别需要关注的群体,切实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利。
四
十四、如何认识当前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和教育部门自身应承担的责任?
首先,我们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 的重大意义。当前,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纽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必须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第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环节,教育公平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解决好的突出问题。第三,全市义务教育在实现基本普及目标之后,必然进入提高整体教育质量、促进均衡发展的新阶段。如果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继续扩大,势必影响到义务教育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此外,随着全市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公共财政状况日趋好转,也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当前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解决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观念、体制、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营造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环境。尤其需要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支撑体系,不断增加教育投入。
就我们教育部门而言,首先要从本职工作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解决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做起,在教育政策、教育制度上积极采取措施,积极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第二,要在组织、实施好各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工程和项目,从整体上缩小义务教育差距的同时,强化地方政府和教育 行政部门的责任,当前以区域推进为重点,优先解决好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力争在更大范围内逐步推进。第三,在促进义务教育整体发展的同时,要把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改造城镇薄弱学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支持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支持薄弱学校的改造。第四,要在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要求的同时,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鼓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办出特色,鼓励各地创造出符合当地实际的有效做法和经验。
四
十五、当前,将采取什么样的监督机制促进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为了建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机制,各地要对本地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开展监测。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定期公布并建立“预警”机制,接受社会监督。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督导部门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督导评估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其督导评估结果要作为考核主要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进行表彰奖励的依据。
国家教育督导团将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研究制定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对各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对各地政府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并将评估检查结果作为评价地方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
四
十六、如何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要坚持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政策,将常住人口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推行按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人数拨付教育经费,适度扩大公办学校资源,尽力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在公办学校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依法举办的民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建立健全农村留守义务教育学生关爱服务体系。把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纳入社会管理创新体系之中,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关爱网络,创新关爱模式。统筹协调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行留守学生的普查登记制度和社会结对帮扶制度。加强对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留守学生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优先满足留守学生进入寄宿制学校的需求。
重视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各级政府要根据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实际制定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采取措施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努力办好每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普通学校开办特殊教育班或提供随班就读条件,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学习。保障儿童福利机构适龄残疾孤儿接受义务教育,鼓励和扶持儿童福利机构根据需要设立特殊教育班或特殊教育学校。
关心扶助需要特别照顾的学生。加大省级统筹力度,落实好城市低保家庭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做好对孤儿的教育工作,建立政府主导,民政、教育、公安、妇联、共青团
等多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保证城乡适龄孤儿进入寄宿生活设施完善的学校就读。加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保障适龄流浪儿童重返校园。办好专门学校,教育和矫治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少年。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要保障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四
十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四个阶段理论是什么? 教育均衡发展必须把握特点不同对待。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1)低水平均衡阶段,也就是普及义务教育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均等的受教育机会。(2)初级均衡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以追求教育资源合理均衡配置为目的,具体体现为公民就学平等和受教育条件的均等。(3)高级均衡阶段,这个阶段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加强学校教育内部建设,追求教育质量的均等,办出学校特色,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学习潜能。(4)高水平均衡阶段,教育资源极大丰富,不同受教育群体之间的差别极大缩小,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相对均等的教育,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学习潜能、获得学业成功。
四
十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坚持哪些基本的发展观?
1.责任观。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是政府责任:一方面,教育均衡发展,应该成为政府发展教育,特别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指
导思想;另一方面,政府推进教育发展的主要职责是为教育,特别是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提供均衡的办学条件,在资源配置、政策制定以及宏观调控等行政决策中,要体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为社会和教育发展建立一个公平规则,因为教育均衡是公民的基本教育权利保障和教育政策价值取向演变的必然趋势。教育均衡的实质是,政府作为控制社会运行的中枢与公共资源分配的主体,对全区域内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确保受教育群体和个体的权利平等。政府应办好每一所学校,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相对平等的教育条件。
2.过程观。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发展目标,更是一种教育发展过程;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目的,更是一种促进教育发展的途径。均衡发展本身不是目的,其本质目标是追求一种理想、公平、高效、优质的教育状态。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辩证的历史发展过程。教育均衡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相对的、具体的、发展的,绝对的教育均衡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均衡发展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是相对的均衡发展。每一个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育均衡有着不同的表现。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由“均衡――不均衡――均衡”,不断地螺旋式上升的循环发展的动态过程。教育均衡发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平均发展、均等发展,它更加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均衡发展的过程,是整体办学条件和水平提升的过程,这种过程是不均衡逐渐走向均衡,然后均衡再次被更高一级的发展需求打
破,出现新的不均衡,并在更高层次上再次从不均衡走向均衡。
3.公平观。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新型教育发展观,其实质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核心是追求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是指政府提供给每个孩子的学习条件、权利、机会是平等的。保证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所必需的校舍、设备、师资等基本条件,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是让全体适龄儿童少年享受平等教育的基本体现,也是教育事业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均衡的目标是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是教育均衡的基础。
4.人本观。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教育发展观,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以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从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出发,努力创造相对均衡的受教育机会,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质量,力求使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能均等地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优质教育。
四
十九、警惕教育均衡发展中低水平和高水平陷阱 1.低水平教育均衡陷阱。“低水平均衡陷阱”描述的是,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人口增长与国民收入的持久均衡状态,该理论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这一理论认为,贫困地区的农户经济,已经实现了一种在贫困状态下的均衡。这是一种低水平的均衡状态,经济学家称之为“低水平均衡陷阱”。
如何打破这种“低水平均衡陷阱”,使之在更高层次上实
现新的均衡呢?对此,“临界最小努力”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打破“贫困恶性循环”、“低水平均衡陷阱”的困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实行大规模投资,使投资水平或投资率大到足以达到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的水平,从而产生一个“临界最小努力”,以巨大的投资力量大力推动经济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
借用这一理论,描述发展层次与发展规模之间的均衡关系。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我国教育发展层次不高,发展规模的扩张是在低层次上实现的,发展规模的扩张不仅掩盖了发展的低层次性,而且进一步强化这种低层次性。这就陷入一个困局,越发展,原有的低层次特征越明显。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同样要注意“低水平均衡陷阱”问题。我国基础教育这种低层次性的突出标志:一是大而不强,即教育大而不强,存在大量的薄弱学校;二是发展不均衡,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三是教育均衡发展层次不高,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基本上还处于普及教育的低水平或初级教育均衡发展阶段;四是教育经费长期投入不足。
如果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长期投入不足,不能促使教育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就容易出现“低水平均衡陷阱”现象,使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发展处于低水平的均衡发展状态,仅满足于受教育者权利和机会均等的“低水平均衡阶段”。我们欣喜地看到,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可以说是我国推进义务教
育均衡发展“临界努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努力促使我国义务教育教育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的重大举措。
2.高水平教育均衡陷阱。“高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解释了中国现代化发展延迟的原因。艾尔温认为,到传统社会后期,中国经济虽然在量上仍有重大增长,但缺乏质上的变化,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既不是资本的不足或市场的限制,也不是政治上的阻碍,更不是大企业的缺乏或者短命,关键原因是随着人口高度增长而形成了一种“高水平均衡陷阱”。在这种人口——经济结构中,人口压力通过两条途径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停滞:一是它吞食了小农维持家庭生计以外的剩余,使小农无法积累资本;另一方面,传统方式的农业投入,达到了再增加便会导致边际报酬递减的极限,把传统农业提高到了一个无法通过自身的力量来改变的水平。总之,这种经济结构对新式投资和工业发展起了抑制作用。高水平均衡陷阱理论,揭示了人口的过度增长与由传统农业向近代工业转变的内在矛盾。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同样要注意“高水平均衡陷阱”问题。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突出的问题是,受教育人口众多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与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矛盾。如何解决受教育人口众多与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内在矛盾,是我们走出“高水平均衡陷阱”,推进教育快速均衡发展的重大问题。高水平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必须确保教育均衡发展最基本的经费投入,否则很难确保教育均衡的顺利和持续发展。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国家之一,也是经济强国,可面对巨大的教育经费投入,日本在小泉内阁上台后,面对各种财政压力,就曾提出过改革对义务教育阶段进行全免费教育的方案,这充分说明了“高水平教育均衡的陷阱”问题。因此,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必须结合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实际,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分阶段推进与区域推进。
总之,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境界、一种理想,更是符合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现实需要的发展策略,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因此,我们要引导社会大众树立科学的教育均衡发展观,防止把教育均衡等同于绝对的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资源平均分配,防止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等具体历史条件去追求教育均衡,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五
十、教育均衡发展需要面对哪些实际问题?
1.难点问题。(1)公平与效益。如果完全只从公平角度出发去制定和实行有关政策,就必然会丧失教育效益,也是有许多弊端的。近年来,韩国、日本等国家就发现,他们在推行“平准化”政策后,义务教育逐步丧失了效率。中国的地区发展非常不平衡,笼统地讲义务教育资源均衡,是没有意义的。合理和可行的策略应该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近似的区域内,努力追求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我们强调社会公平,不会回到传统体制固有的平均主义,进一步重视社会公平,在效率与公平关系上加大公平的分量,是当前社会关心的问题。如何处理好
公平与效益的关系,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难点。(2)示范性学校建设与教育均衡发展。我国的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从教育管理的角度看,要推动教育发展,既要抓一些示范性学校,又要抓一些示范性学科,从而带动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但示范性学校发展起来之后,必然导致学校之间新的不均衡。因此,如何处理好示范性学校发展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也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难点。
2.关键问题。(1)学校办学特色与教育均衡发展。办学要均衡,更要有特色。如何在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面对学校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形成更多的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特色学校;如何处理好学校办学特色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2)教育创新发展与教育均衡发展。如何在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指导下,通过建立相互竞争机制,不断激活学校向更高水平的均衡阶段发展,是教育均衡的关键所在。因为只有在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才能带动高质量高水平的均衡。要使均衡不断向深度、广度和高水平阶段拓展,必须抓住教师队伍这个核心,通过制度创新,激发教师和校长的职业活力、专业创造力和教育教学热情;必须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不断增强学校的发展动力、活力,激励学校之间、区域之间向更高水平的教育均衡目标发展。(3)弱势群体教育与教育均衡发展。弱势群体教育包括经济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残疾儿童少年的特殊教育、一些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等。弱势群体教育是教育均衡的难点,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3.认识问题。(1)均衡发展不是限制发展,而是共同发展,分类发展。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而是“造峰扬谷”式发展。发展是教育事业永恒的主题,没有发展,就谈不上均衡。落后地区、薄弱学校需要发展,发达地区、基础好的学校同样需要发展。均衡发展不是限制或削弱发达地区、优质学校和强势群体的发展,而是要在均衡发展思想指导下,以更有力的措施扶持基础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村教育和农村学校加快发展,进而把基础教育办成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不断实现高位均衡。均衡发展决不是教育的平均主义,不是把高水平的教育拉下来,而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分区规划、分步实施、分类发展。(2)均衡发展不是划一发展,而是特色发展。均衡发展不是一种模式、不是“一刀切”,要鼓励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类型的教育,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最终实现优势互补、特色发展、整体提升。教育个性化、办学特色化,不仅是国际基础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实现更高层次均衡发展,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因此,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相对均衡的情况下,要鼓励学校办出特色,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留有个性发展的空间。(3)均衡发展不是短期发展、单一发展,而是持续发展、整体发展。教育发展不均衡有着长期、深刻的历史原因,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有一个过程,促进教育均衡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辩证的历史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整体发展,当前最需要关注和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城乡发展不均衡问
题。只有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才能获得真正的城乡教育均衡和有效发展。要切实保障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权,同时关心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4)教育均衡不是同步化发展,而是要积极推进区域均衡发展。每一级政府管理所辖地区,因历史造成的教育差异,不可能立即解决。在鼓励教育发展快的地区继续快速发展的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扶持后进地区加快发展。教育均衡不等于区域之间教育发展的同步化。(5)教育均衡不只是办学水平的均衡。那种认为只要校际之间、区域之间的办学条件、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处在同一水准上,就达到了教育均衡目标,是不科学的,忽视了学校内在发展机制的作用,忽视了学校之间、区域之间地域区位不同、历史文化积淀有别、生源差异等方面的不均衡,以及办学理念、管理水平之间不均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宣传标语
1.推进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均衡为先。3.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4.关爱留守少儿,共享教育阳光。
5.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均衡。6.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强化社会公平和谐。7.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平教育人人受益。
8.推进均衡发展,建设教育强县。
9.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0.改善民生从教育突破,发展教育从均衡抓起。11.强化教育“第一战略”,确保教育优先发展。12.全员动员,努力攻坚,发展教育,改善民生。13.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14.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15.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1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17.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实现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8.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
19.优先发展教育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方针!20.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21.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22.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23.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4.公平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城乡和区域教育发展差距!
25.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26.认真实施《义务教育法》,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7.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28.加强城乡统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9.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30.全面落实政府责任,切实增加教育投入,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1.发挥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32.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以优异工作成效迎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
33.“普九”为了人人有学上,“均衡发展”为了人人上好学。
34.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精心教好每一个学生。
(内部资料 仅供参考)
域义务教育发展5044
县问
庆城县教育局
第四篇:均衡发展知识问答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知识问答
1.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目前,要率先在县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
2.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是什么?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实施意见》都明确指出,“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2011年7月,省政府与国家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庄严承诺:到2020 年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2012年6月,省、市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明确了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时间表、路线图和规划。2012年 9 月,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5%,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比例达到95%。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8年,中西部地区75%的县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2020年,中西部地区95%的县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6月,省政府贯彻国务院要求,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意见》提出,到2017年,全省75%以上的县(市、区)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要求,到2020年,所有县(市、区)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9%以上,学前教育毛入园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8%以上;7月,《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义务教育是脱贫攻坚的基础性事业,到2020年,基本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双高双普”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双高双普”是指,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让每一个孩子“进得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内涵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学得好”;普及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简单地说,就是高水平、高质量发展义务教育,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包括中职教育和继续教育。“双高双普”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及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等明确提出的到2020年县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
2010年12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对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的督导检查;2011年6月,省政府印发《关于“双高双普”督导评估的意见》;2013年5月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双高双普”工作责任书。随后,各市政府和县区政府也签订了“双高双普”工作责任书。在陕西省建立“双高双普”督导评估制度之后,2012年1月,教育部印发《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这是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县域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根据国家要求,我省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双高双普”的首要条件和重中之重,与“双高双普”督导评估合并进行,实行“一票否决”,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 “双高双普”推进中得到大力加强,而且简化了评估程序,减轻了县区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4.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法规和文件依据有哪些?
(1)2006年6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2)2012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安排部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3)2012年1月,教育部印发《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建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
(4)2012年4月,国家教育督导团印发《关于申请认定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有关工作的通知》,2014年3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的通知》,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申报认定工作作了具体规定。
(5)2013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对在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的通知》,对连片特困地区义务教育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
(6)2010年12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要求,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对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双普”的督导检查。
(7)2016年6月,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意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就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我省基础教育整体水平提出了贯彻意见。
(8)陕西省全面建立了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机制。2007年1月,省政府印发《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督导评估的意见》,2011年6月,省政府印发《关于“双高双普”督导评估的意见》,2014年3月,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2014年3月,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印发《关于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都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5.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认定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个“门槛”、两项工作、一个参考:
一个“门槛”,是指县域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达到本省办学基本标准。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有9项: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体育运动场地、教学仪器设备配备、计算机、图书、师生比、专任教师学历、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或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比例。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必须达到上述9项中的7项以上,该校“综合评估“为达标;县域内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综合评估“必须达标。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完全中学等学校,按在校学生规模,对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体育运动场地、教学仪器设备配备、计算机、图书等5项“门槛”指标按规定比例拆分为小学、初中两所学校后分别评估。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学、初中拆分比例为1:1.1,完全中学的初中、高中拆分比例为1:1.2,十二年一贯制的小学、初中、高中拆分比例为1:1.1:1.32。
两项工作,是指对县域内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评估和对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评估两个方面。一是对县域内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评估,重点评估县级政府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情况,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等8项指标,分别计算小学、初中差异系数,评估县域内小学、初中校际间均衡状况。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完全中学等学校,按在校学生规模,对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等5项指标按规定比例拆分为小学、初中两所学校后分别计算。二是对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努力程度进行评估,重点评估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等4个方面17项工作推进情况,满分100分,达到85分及以上为合格。
一个参考,是指公众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作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认定的重要参考。公众满意度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县域内学校校际间办学条件差距、县域内校际间教师队伍的差距、县域内义务教育择校情况以及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努力程度等。公众满意度调查主要采取问卷和走访等形式,问卷调查的数量按县常住人口的1.5‰确定,40万人口以下的县问卷调查数量不少于600份。调查对象包括县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群众,其中学生家长比例不低于50%。2016年公众满意度调查将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对县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义务教育校长、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
6.达到什么标准才能被国家评估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县域内所有初中、小学达到本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小学和初中的综合差异系数分别小于或等于0.65、0.55,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评估得分在85分以上,公众满意度不低于85%的县,方可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认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任务、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不达标、“三个增长”近三年中有两年存在不达标情况、教育系统存在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严重违纪违规事件的县不得申报,实行“一票否决”。
7.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的程序有哪些?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按照县级自查、市级复核、省级评估、国家认定的程序进行:
县级人民政府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自评,自评达到要求的,向市级人民政府提出复核申请,报送自评报告、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相关政策文件汇编和《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申报表》。
市级人民政府组织进行复核后,向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报送申请评估认定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函,同时报送市级复核报告和县级相关申报文件。市、县申报材料报送到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的截止时间为每年6月30日。
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对申请认定的县进行督导评估,对差异系数进行核算,对公众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省级评估前向社会公告,评估结果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无异议后报请省政府审定同意,由省教育厅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评估认定。
8.什么是差异系数?
差异系数是运用统计分析技术,对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资源(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进行定量分析,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监测均衡发展状况。差异系数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平均值之比,计算公式为,差异系数=标准差÷全县平均数。小学、初中差异系数分别计算。县域义务教育校际差异系数是指小学、初中的综合差异系数,即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等8项评估指标的单项差异系数的平均值。差异系数大,说明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差距大、均衡程度低;反之,差异系数小,说明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差距小、均衡程度高。
9.均衡发展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有哪些要求?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规定。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前推3年计算。要求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拨款达到“三个增长”规定;中央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总额的50%以上用于教育,其中40%用于弥补公用经费不足和补助中小学危房改造;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达到省、市核定比例要求;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足额征收、及时拨付、全额使用,主要用于义务教育;土地出让收益和彩票公益收益10%计提教育资金,主要用于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10.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残疾少儿入学率和义务教育巩固率要求达到多少?
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不低于90%。小学、初中巩固率达到 99.91%。小学巩固率为当年小学毕业生数除以6年前小学招生数乘以100%,初中巩固率为当年初中毕业生数除以3年前初中招生数乘以100%。
11.农村教学点办学条件应达到什么标准?
省定教学点“八项评估标准”:一是消除危房和土木结构校舍;二是消除土操场,硬化教室地面和活动场地;三是普通教室面积达到40平方米,照明配备日光灯达到240瓦;四是配备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五是配备座机电话;六是教师办公电脑每人1台;七是多功能室包括音乐、美术、科学教室和少队部,设置图书室、体育器材室,教学设施满足基本需要;八是保证学生喝开水。
12.国务院2012年48号文件提出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一是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鼓励实行“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化管理”。二是均衡配置办学资源,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三是合理配置教师资源,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并对村小和教学点予以倾斜,实行县域内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四是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五是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六是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七是加强组织领导和督导评估。
13.国务院对消除大班额现象的目标要求是什么?
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省级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制订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间表、路线图,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各地要统筹 “十三五 ” 期间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按照国家规定班额标准,新建和改扩建校园校舍,重点解决城镇大班额问题,加快消除现有大班额。要通过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实施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或学校联盟、均衡配置师资等方式,加大对薄弱学校和乡村学校的扶持力度,促进均衡发展,限制班额超标学校招生人数,合理分流学生。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消除大班额工作台账,对大班额学校实行销号管理,避免产生新的大班额问题。各省级人民政府要于2016年年底前将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备案。
14.国家对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简称“四个统一、一个覆盖”),到2020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大班额基本消除,乡村完全小学、初中或九年一贯制学校、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乡村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达到相应要求;城乡师资配置基本均衡,乡村教师待遇稳步提高、岗位吸引力大幅增强,乡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教育脱贫任务全面完成。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15.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底线要求是什么?
(1)消除D级危房。新建校舍抗震设防类别不低于重点设防类,满足综合防灾要求。
(2)多层校舍建筑每幢不少于2部楼梯,楼梯坡度不大于30度,护栏坚固。(3)教室和宿舍内外墙面平整,无明显尖锐突出物体,室内无裸露电线。(4)教学用房室内采光良好,照明设施完善,光线充足。(5)学生1人1桌1椅(凳)。
(6)按国家标准配置满足教学需求的黑板。(7)设置旗台、旗杆,按要求升国旗。
(8)具备适合学生特点的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设备,有利于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体育活动。
(9)因地制宜设置满足校园安全需要的围墙或围栏。
(10)新增图书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正版图书,配备复本量应视学校规模和图书使用频率合理确定。
(11)有可供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教室。(12)学生宿舍不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13)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消除“大通铺“现象。(14)寄宿制学校或供餐学校具备食品制作或加热条件。(15)配备开水供应设施设备。
(16)条件的地方,新建校舍一般设置水冲式厕所。厕位够用,按1:3设置男女蹲位。旱厕应按学校专用无害化卫生厕所设置。(17)除特别干旱地区外,寄宿制学校应设置淋浴设施。(18)配置消防和应急照明设备,设置疏散标志。
(19)在校门、宿舍等关键部位安装摄像头和报警装置。宿舍区配备急救箱。(20)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
16.陕西省义务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主要措施和特色有哪些?
(1)已通过国家认定的县和申报国家认定的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综合评估”全部达标,包括教育经费、办学条件等方面。
(2)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规格符合国家要求。(3)全部消除危漏校舍、土木结构校舍、宿舍大通铺等。
(4)全部消除土操场,改建为硬化、塑胶、人造草坪等弹性地面。(5)小学分别安装了儿童和成人两种篮球架并配备儿童篮球,中小学均因地制宜设置足球门并配备足球。
(6)中小学教师办公电脑每人1台(不包括计算机教室和电子备课室的电脑)。
(7)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达到每百人15台以上(达到国家最高限标准)。(8)初中、小学生均图书分别达到40、30册(达到国家最高限标准)。(9)中小学大多数普通教室配备了电子白板。中小学实现了“班班通”。(10)普通教室配备了两种以上型号的课桌凳或升降式课桌凳,配备了饮水设施。
(11)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均设置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教室,按国家标准配备了教学设施,音乐教室配备了钢琴。
(12)1000 人以上规模的学校建有有线校园电视台。(13)大多数寄宿制学校建有浴室,配置有洗衣机等设施。
(14)落实边远地区教师补助费。关中和陕南县区为农村学校教师每人每月落实了至少100 元的生活补贴,陕北县区落实了至少200元的生活补贴。(15)实行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制度,省上要求县区按教师总数 10%进行交流,名师、高级教师和一级教师占交流总数的30%。一些县区体音美教师短缺学校实行教师“走教”制度,初中教师到小学“走教”制度。
(16)全面推行高效课堂新模式,切实减负增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会学习能力,推进课堂教学公平。
(17)校长每学期为学生、教师、家长分别做一次学术报告,打造专家型校长。
(18)各学校每学年按教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确立校本科研课题,校长和主管教学领导分别承担了相关课题研究。
(19)实行中小学学生体音美评估测试制度,测试结果向县政府和校长反馈。(20)中小学校班、团、少队、学生会干部每学期轮换1次,各班设班长1名、副班长2名(其中至少有1名女生),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1)农村学校全部建立了留守儿童少年管护中心,规模较小学校可与心理辅导室合并设置。
(22)每所学校都成立男、女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等学生社团以及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学生社团,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每校至少12个。(23)每个县区创建了2-3所省级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
(24)校园文化坚持“三个大力宣传”:大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宣传师德高尚、关爱学生的教职工,大力宣传乐于助人、热爱劳动、体育、音乐、美术、科技发明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
18.对已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的县,国家如何进行监测?
一是每年组织对全国所有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监测,动态掌握均衡发展工作进展情况,指导推进未达标县改进工作,依据监测结果对已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的县进行复查;二是对小学差异系数大于0.60、初中差异系数大于0.50的已认定县,将及时予以警示,对小学差异系数大于0.65、初中差异系数大于0.55的已认定县,撤销其原有认定称号。
19.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建设有哪些要求?
县域各类教育工作中形成的所有文件资料应按照有关规定立卷建档。只能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决策和布置的文件建立专门档案,在档案盒注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字样。其他各方面的工作均应按档案管理规定分类归档,例如学校经费类、学校财产类、教育科研类、教师队伍建设类、校园文化类、德育工作、布局调整、“蛋奶工程“等,均不能在这些工作档案盒上标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字样。督导检查时,重点检查县区、单位和学校近三年以来的有关原始性红头文件和资料。三年以前的文件和资料有什么就提供什么,没有做的工作不要制造假档案。县、校不得印制宣传画册。
20.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应整改哪些薄弱环节?(1)教育经费。教育经费问题是“一票否决“的项目。各县要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等规定,欠拨的经费要立即补拨,严禁弄虚作假,一经发现,“一票否决”,财政局长负责。要实事求是地填报义务教育投入情况,依法、依规填报数据,为各级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教育经费投入要向薄弱学校倾斜。
(2)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不足,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语音室等使用面积达不到省级评估标准的,要调整部室用房或新建,新建的至少要有计划,或已经动工,或完成主体工程。
(3)教学设施配备不达标的,要抓紧时间配备,必须在均衡发展国检前配备到位,并加强设备使用率。
(4)稳步推进布局调整,尽量保留农村教学点,消除城区学校大班额,办学条件达到省颁标准。要消灭土操场,土操场必须在国家督导检查前硬化或软化。要配备儿童篮球架、足球门、两种型号以上的课桌凳,教师每1台办公电脑,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必须配备钢琴,各类实验室和部室建设达标,餐厅、食堂、宿舍、厕所建设达标,保证学生喝开水,教室照明、取暖设施等达标,建设学生澡堂,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前置审批制度,确保新建学校办学条件达到标准。建立所有公办、民办初中和小学标准化建设台账制度,一校一册、一县一帐。要对照办学标准进行自查,要详细记载存在问题、对问题的整改措施和整改到位的时间。(5)餐厅、食堂、宿舍和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等。
2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统计掌握哪些数据?
(1)学校、教师、学生、办学条件等数据可使用2016-2017学年初的最新数据;教育经费投入数据使用2014-2017年当年财政总决算、部门决算和教育经费年报数据(以2014年为基数年,统计2015年、2016年、2017年教育经费分投入情况)。
(2)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情况,包括随迁子女总数,就学分布情况,享受相应政策情况等。
(3)农村留守儿童情况,包括留守儿童总数,分布情况,管护情况等。(4)“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分布情况、就学情况等。(5)农村女童就学情况。(6)小学、初中巩固率情况。
(7)小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格率情况,包括全县、全乡镇、全校对学生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情况和及格率。
(8)义务教育学校“择校”情况;学校服务区以外的学生情况。(9)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辍学情况、辍学原因等。(10)评估内容中其他需要的数据也要准确统计并掌握。
2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宣传标语有哪些?
(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3)办好家门口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
(4)推进课程改革,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5)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缩小学校之间差距。(6)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7)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8)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9)加强体音美薄弱学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0)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11)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努力让每个学生“学得好”。(12)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第五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知识问答
1、什么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均衡教育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也就是: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教育事业规律,公平合理地配置公共教育资源,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从而真正地实现教育事业均衡、持续、健康发展。
2、庐阳区教育体育局近年来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有哪些重大举措?
自区划调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强力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后新建了合肥市栢景湾小学、合肥市南国花园小学、合肥市海棠花园小学、合肥市南门小学上城国际分校、合肥市育新小学新校、合肥市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合肥市六安路小学中铁国际城校区、合肥市第42中学中铁国际城校区、合肥市红星路小学北环阳光小区、合肥市南门小学恒盛皇家花园校区、合肥市逍遥津小学金都华庭校区、合肥市第45中学工业区分校等,共12所中小学。全区稳步推进乡镇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建立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通过捆绑、结对等多种方法,进一步深化了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庐阳教育基本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从而极大的满足了人民群众“好上学、上好学”的愿望。
3、我校在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有什么举措和成果?
我校是在庐阳区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于2012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一所高标准的新校。作为合肥市百年名校南门小学的分校,我校一直秉承着南小的先进办学理念。建校一年多以来,我们与南小本部开展了各种教研活动,力促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如:年轻教师的结对工程、南小教研片的教研活动、南小本部对我校电子白板录像课的指导与支持等。同时,利用我校的少年宫场馆,我校开设了多门少年宫精品课程,向所有学生免费开放,真正做到了从零障碍入学到零负担起航。另外,我们也夯实了校内的各种教研活动,经常让老师和学生们参加庐阳区、合肥市等各级各类赛事,我们切实的感受到,我们和老城区的差距已经不那么明显了。
在短短的一年多里,我校获得了庐阳区首届“体育艺术2+1”特色项目展演活动一等奖、庐阳区第五届经典诵读展演比赛小学组特等奖、合肥市工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合肥市卫生先进单位称号、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称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