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绪 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给出不同的回答:
从创造者讲,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而由其继承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学说。从阶级属性讲,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答:马克思主义诞生在欧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社会背景和阶级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开始激化,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的经济危机。从此以后,这种危机便周期性地爆发。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这样蒙在社会关系上的面纱已被揭去,经济关系决定一切社会关系的事实也暴露在人们面前,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这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但都失败了。无产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因此应运而生。
3、马克思主义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答: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50 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的时候就从来没有停止对自己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他们的后继者把马克思主义提升到了新的水平。
列宁通过对帝 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和俄国社会矛盾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领导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现实,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
毛泽东科学地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提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产生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邓小平理论的新阶段。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创造 性的理论成果。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5、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该如何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答:首先,要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为此,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用它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同时,还要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其次,要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第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
第一章
6、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扬了以往唯物主义的传统,在概括总结科学发展特别是19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物质观。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原则,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的可知性,坚持了反映论和可知论的原则,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从而把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及其概念区别开来,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它以“客观实在”作为物质的唯一特性,这就建立了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飞跃,为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如何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答:关于世界统一性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①世界上多种多样的事物有没有统一性。②如果世界万物存在着统一性,它们统一于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总结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成果,以各门科学提供的材料为基础,对世界统一性问题作出了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科学回答。①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明确地提出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命题,并与这个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或含混不清的提法划清了界限。②辩证唯物主义不是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理解为机械的、死板的同一,而是理解为无限多样的事物和现象的统一;多样性的事物和现象统一的基础也不是特殊的“原初”物质或不变的粒子,而是统一于一切具体物质形态所共同具有的客观实在性即物质性。③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统一的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因此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科学证明和哲学论证也是不断提高和发展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每前进一步,科学的发展每出现一次重大的突破,都将使人们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哲学论证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8、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因为:第一,实践是社会主体存在的基础。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满足人生存需要的根本条件是劳动。作为社会的主体,人以其持有的活动作为自己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人通过实践同周围环境发生联系,进行物质交换,获取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维持自己的生存;人自身生产的社会结构,即婚姻形式也是在实践中形成,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的。
第二,实践是人类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意识的关系。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物质生产是实践的首要形式和根本内容。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处理人与人关系即改造社会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这三种形式的实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即社会经济生活、社会政治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
第四,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发展的动力不在社会外部,而在于社会的内部矛盾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社会基本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都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展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9、新事物为什么是不可战胜的?
答:因为: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因此新事物能够迅速成长壮大,最终战胜旧事物。第二,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是在旧事物母腹中产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腐朽的东西,吸收了旧事物中一切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此,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第三,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所以它必然战胜旧事物。新事物不断战胜旧事物的过程,就是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
10、如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答: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矛盾双方都从对方吸取和利用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促进自身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事物的发展。第三,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第一,在事物量变的过程中,斗争推动着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在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造成矛盾双方发展的不平衡,使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事物发生量变,为质变创造条件。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才有事物的质变。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起作用,但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
11、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事物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或个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具体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包括:①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是共性的表现;②两者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的共同本质,而不是包括个性的全部内容;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定场合为共性的东西,另一场合就可能是个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12、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唯物辩证法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本质属性的高度概括,它要解决的问题是世界怎么样; 第二,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无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条件性,孤立和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要求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题;
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矛盾是世界,万事万物都包含着矛盾,不包含着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认识矛盾就是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就是处理问题。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敢于承认矛盾,发现矛盾和处理矛盾。这样,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第四,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总体上都是有低级向高级不断的发展,它的发展是由量的不断积累,超出度的范围,达到质的飞跃。这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和中要重视量的积累,以便突破质的飞跃;
第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我们在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时,要以唯物辩证法作思想导。
13、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答: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能动地认识世界,是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个透过现象达到事物本质的过程,所谓能动地改造世界,是指人通过实践按照自己的尺度去安排原来的客观世界。客观规律性是事物内部所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⑴遵循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为了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的目的,人的活动就必须合乎客观规律,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不能实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总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遵循客观规律。
第二章
14、何以见得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答: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感觉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实践在认识中基础地位的又一重要表现。
15、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以往认识论有什么不同?
答: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活动。所以,又称为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科学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对立统一。
16、如何看待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关系?
答: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关系。首先,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离开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坚持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就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所反映的只是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获得关于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坚持这一点就在认识论上坚持了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17、认识为何一定要回到实践?
答:第一,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认识本身不能直接改造世界,只有回到实践中去,化为群众的行动,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第二,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从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是否正确,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中,并没有得到解决。只有将已经获得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正确的理论才能得到证实,错误的理论才能得以纠正,并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使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
18、为什么说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答:第一,任何真理都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二者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没有脱离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反之亦然,它们同时存在于每一个具体的真理之中。第二,二者互相渗透、互相包含,相对真理中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而绝对真理又是由无数相对真理所构成的。第三,相对真理不断向绝对真理转化,真理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由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既要反对绝对主义,也要反对相对主义。
19、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第一,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形式上是主观的,内容上客观的。所以,检验真理不能在纯意识的范围内进行。唯心主义否认真理的客观内容,认为真理可以在纯粹意识范围内进行,这是错误的。旧唯物主义又看不到真理的主观形式,看不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把客观事物本身当作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错误的,要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只能是一个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第二,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它就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实践有能动性,即主观性;实践又有客观性。所以,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0、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
21、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答: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求得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过程。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是指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实践是具体的,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也必然是具体的。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是指实践总是发展的,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相符合。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理论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否则就会犯思想落后于实际的错误;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向另一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历史阶段,就会犯冒险主义的错误。
22、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答: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树立这样的价值观,不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下,我们的亿万莘莘学子,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受住磨练和考验,为祖国和人民作出卓越的贡献。
第三章
23、如何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社会意识同语言一样,是在生产中由于交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人类最初的意识,是“纯粹动物式的意识”,是“被意识到了 的本能”。经过漫长的生产和交往的发展,伴随着脑、体劳动的分工,产生了人类最初形式的思想家、僧侣。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 展。另外,历史上也有这样的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未必都是最高的;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其社会意识的 某些方面却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及其统一性,决定了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同时,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因而具有历史继承性,有其发展的特殊规律。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任何社会意识都不会凭空出现,只能是适应一定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要求而产生 的,因而它必然具有满足这些需求的功能和价值,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24、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两个矛盾着的方面。在这对矛盾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的状况规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它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它能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它们之间的这种辩证关系表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体制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僵化的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从客观规律的角度看,这种僵化的经济体制迟早会被生产力的发展所冲破;从主观的角度看,正是我们进行的改革开放,才有我国 20 多年来生产力的大发展。
25、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答: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有两重性,一方面有认识功能、生产功能、经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社会政治功能,另一方面又像一把双刃剑,既为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在一定程度上由于科技被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引发了危机地球生命的“全球问题”。
26、结合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不同于参与者,因为历史的创造者指的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及总趋势的决定者。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强调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他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而为我们树立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主张以人为本,都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求,解群众之所忧,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四章
27、如何理解“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答: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28、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
答: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抽象劳动反映的则是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又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具体劳动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一般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各种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量上是无法比较的;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没有差别的,在量上可以相互比较。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着商品的二重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体现着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
29、试述价值规律的作用 答:(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商品的价格因供求关系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引起价格高于价值,获利较多,就会扩大生产,从而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入这个部门,反之退出这个部门。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3)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
30、试述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
答:(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即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即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作为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表现在:①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来看,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②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③ 二者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31、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资本的前提? 答:(1)资本即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因此,一般的货币并不是资本,只有当它能带来剩余价值时才成为资本。那么,货币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带来剩余价值呢?(2)剩余价值的产生,关键在于资本家用手中的货币购买并使用了一种特殊商品——劳动力。(3)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②劳动者除了自身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4)作为商品的劳动力,与一般商品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从价值方面看,其特点有二:①价值构成与一般商品不同。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即劳动者维持自身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劳动者繁衍后代所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②价值决定要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从使用价值方面看,其特殊性在于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的源泉,而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的源泉。这是劳动力商品最重要的特点。(5)正是由于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方面的这种特殊性,使得劳动力在进入生产过程后,不仅重新创造出自身价值,而且还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剩余价值,从而使资本家的货币得到了增殖,这样一来,这个货币也就不是一般的货币了,而成了能够带来剩余价值——资本。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32、为什么说产业资本循环是三个循环形式的统一? 答:资本循环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从这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来看,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三种循环形式:(1)货币资本的循环(G-W„P„W’-G')。在这里,终点的货币G’大于起点的货币G,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价值的增殖。但在这里由于生产阶段只是两个流通阶段的媒介,造成了剩余价值似乎是从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假象,从而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2)生产资本的循环(P„W’-G’-W„P)。在这里,起点终点都是生产,流通过程只是两个生产阶段的中间环节。这样就揭示了剩余价值是来源于直接生产过程,但也因此而造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再生产的假象。(3)商品资本的循环(W’-G’-W„P„W’)。商品资本的循环表明了生产与消费的内在联系,但也造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的假象。由上述可见,三种循环形式的共同特点都是以价值增殖为目的,但每一种循环形式了又都具有一定片面性。
第五章
33、垄断是怎样产生的? 答:(1)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资本主义企业在自由竞争中,会不断通过资本积聚和集中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引起生产和资本的不断集中。而资本主义社会中信用制度的发展,股份公司和联合制企业的出现,以及在经济危机中企业破产和两极分化的加剧,都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2)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垄断。当一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或流通为一个或几个大企业所控制时,小企业很难与其竞争。少数大企业之间势均力敌,继续竞争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不如放弃竞争,通过协商达成协议,形成垄断,并可坐享囚垄断而带来的高额利润。这样,垄断就出现了。当经济生活中垄断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时,资本主义就会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
34、垄断为什么不能消除竞争?
答:首先,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机制和内在规律,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竞争当然不会消失。其次,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经济主体来看,虽然在某些部门存在着垄断组织,但也还存在未形成垄断的部门及大量的非垄断企业,这些主体之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即使是已形成垄断的部门,也绝大部分是几个垄断企业并存,它们之间本质上仍然是相互竞争的关系。因此,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但存在竞争,而且竞争的主体、形式、内容和激烈程度都有新的发展。
35、金融资本是如何形成的?金融寡头如何实现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 答:(1)金融资本是指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或混合成长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资本。②金融资本形成的途径是,在垄断的基础上,银行通过信贷关系控制工业企业、银行和工业企业的资本互相渗透、银行和工业企业的人事交流等途径,使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逐步融合起来。(2)①金融寡头就是掌握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和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家和垄断资本家集团。它们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统治者。②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参与制”是金融寡头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办法实现对其他企业的控制。金融寡头控制母公司,通过母公司控制子公司,子公司控制孙子公司这种层层控制,金融寡头得以支配比自己资本大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资本,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控制。③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的政治生活和竞选活动是以金钱为工具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金融寡头可以直接出马或者把自己的代理人送进政府和议会,通过掌握政权利用政治力量为其垄断统治服务;或者把政府的高官拉过来,让他们为金融寡头的利益服务。④金融寡头还可以通过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等方式来对政府的政策施加影响,并通过掌握舆论工具新闻媒介来对社会生活施加影响,从而实现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统治。
3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如何产生的? 答:(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一般垄断的产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却大大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本质上要求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计划、协调各种社会经济活动。而私人垄断资本仍然是从其私利的角度作出决策,进行经济活动,这就必然会与社会化大生产的本质要求不断发生越来越激烈的冲突。这种条件下必须由国家出面,利用政权的力量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运行,于是就出现了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特别是垄断资产阶级的利润服务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具有资本势力雄厚、社会化程度高、调节社会经济能力强等特点,使它在某些方面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私人垄断资本不相适应的矛盾。这样,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政权的结合日益紧密,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各国广泛、高度地发展起来。
3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战后以来获得巨大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1)仅靠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无法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来筹集大规模建设所需的巨额资本。(2)在一些大规模公共设施的建设上,私人垄断资本是无能为力或不愿进行投资的,只有通过国家的力量来建设。(3)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也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涉足的领域,因此发达资本主义各国都把科研列为重要的社会经济发展项目,给予高度重视,由国家投资支持。(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的矛盾。私人垄断资本对此也是无能为力的,要求国家出面对市场进行干预和调节,靠国家的力量开拓国内国际市场。(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借助国家的力量,靠政府的干预来调节生产,克服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影响。(6)在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方面,国家的再分配功能也越来越重要。无论从加强垄断资本的统治还是从缓和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矛盾的角度说,都要求资本主义国家介入国民收入再分配领域,进行私人垄断资本所不可能承担的利益再分配的调节活动。
38、资本输出的实质是什么?它对资本输出国和输入国各有什么作用?
(1)资本输出的实质,是金融资本掠夺、剥削和奴役其他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手段,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和巩固金融资本对世界统治的重要工具,是国际垄断的基础。(2)对输出国的影响。①为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由此获得了大量来自海外的高额利润和利息。②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控制输人国的重要手段。无论采取何种形式,资本输出多带有一系列附加条件,从而形成和加强金融资本对输入国的统治。③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重要手段。这主要是通过贷款及其附加条件实现的。此外,资本输出也会给输出国带来许多严重的后果。①巨额的海外收入使得输出国变成食利国,这又是引起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⑦资本输出还会造成资本主义国家间激烈的争夺有利的海外投资场所的斗争,加深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3)对输入国的影响。具有两重作用:①外来资本和生产方式的进入,促进了这些国家自然经济的瓦解以及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生长和发展,建设了一些近现代的工商企业和发展经济所必须的基础设施,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②国外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也给这些国家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完全从自身利益出发决定资本的投向和投资条件,这就必然造成输入国经济的片面、畸形发展,及其对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资金技术等的依赖,乃至最终在政治上也不能不从属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使输入国成为输出国的附庸。
39、经济全球化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第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加快。在此过程中,国际分工与协作的发展进程加速。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动机是获取剩余价值。当国内市场不能满足资本增殖的需要时,资本必然向全球扩张。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是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第三,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随着各国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国的交通运输和通讯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客观上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第四,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由此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第五,各国经济体制的改革。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逐步减弱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的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其成员国对本国市场的控制也大大放松,这都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40、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答: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资本主义私有制经历了从私人资本所有制到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再到私人垄断资本所有制,直到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
(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其一,实行所谓“民主管理”。其二,终身雇用制。其三,职工持股。其四,实施社会福利政策。
(三)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战后,资产阶级阶层结构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随着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进一步分离,资产阶级中的食利者阶层大为膨胀,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经营者阶层。此外,工人阶级的内部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人阶级总的文化教育水平和技术熟练程度也在提高。
(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市场机制不再是唯一的经济调节机制了,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五)政治制度的变化。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权利的配置与行使的法制化得到加强。
41、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答:首先,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客观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次,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形成了有利于社会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再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最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42、简述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答: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正像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一样,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资本主义初期;其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社会化程度得到很大的提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虽然资产阶级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范围内调整这种生产关系,这种调整对生产力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终究不能解决社会化的生产力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作用,必然要求以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
2012-2013 第 1 学期
1.2.3.4.5.6.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当代价值?
怎样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P34-39 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说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P40-42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原理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P44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怎样? 这一原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重要 意义?P45-46 7.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P46 8.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P47 第一段 9.规律的含义和根本特点是什么?P54 10.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如何?请联系大学生的实际说明如何正确发挥主 观能动性。P57-58 参考答案:(1)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 趋势。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3)发挥人的主观能 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4)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 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大学生要善于在尊重客观规律前提下,充分发挥自 己的主观能动性,作出自己的人生选择.一方面,大学生应该根据客观规律正确选择自 己的人生目标,特别要在对社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形式正确把握的前提下作出选择。另一方面,大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实现人生目标 11.怎样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P64-66 12.怎样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P68-69 13.试述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P69 14.认识运动的总规律。P70-71 15.简述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P75-76 16.简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P95-99 17.试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及其意义。P100-104 18.怎样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及其意义?P105-108 19.为什么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P105-108 20.简述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P123-126 21.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联系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说明党对民生 问题重视的意义?P130-132
22.资本原始积累的含义及其作用。P141-142 23.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P144-145 24.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及其意义? P147-149
1
25.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P158-159 26.资本家
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有哪些? P159-160 27.我们对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该采取怎 样的态度?应该运用怎样的方法去认识它们?P176、178
垄断及其产生原因,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是什么?P182-184 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P189 什么是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P184-185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P194-197 联系中国实际说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P233-234(同时,注意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是符合历史 发展规律的 P231-232)33.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 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予以正确解答。P263P265-267 28.29.30.31.32.
辨析:
1、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参考答案:错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 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 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 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 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种不同的劳动。参考答案:错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 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具体 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 的二因素。
3、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参考答案:此观点错误。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资本分为不 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只有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 一源泉。不变资本只是将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 第四章微软垄断案 参考答案:
1、微软垄断案反映了垄断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垄断和竞争的关系。虽然 垄断取代自由竞争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但是,它并没有消除竞争,而是凌 驾于竞争之上,与竞争同时并存,竞争更加惨烈。
2
2、垄断之所以不能消除竞争,是因为: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赖以存在的客观基 础,垄断组织不可能囊括所有的生产部门和企业。在垄断组织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还存在 着大量非垄断的企业,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也始终存在。因此,在垄断统治的条件下,
,既存 在着非垄断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争,也存在着垄断竞争,即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内 部的竞争、以及垄断组织与局外企业之间的竞争。
3、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与自由竞争时期的竞争相比,具有了新的特点:竞争的目的不同,竞争的手段不同;竞争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垄断资本的竞争双方都是实力雄厚、势均力敌 的垄断组织,这便使得竞争特别激烈,更具有持久性,竞争造成的破坏也更加严重;竞争的 范围不同。自由竞争主要发生在国内经济领域,垄断时期的竞争范围则由国内扩展到国外,由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第六章: 联系中国实际说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参考答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具有 客观的历史条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胜利。但同时又使社会主义事业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由 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的困难与问题,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不 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一)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 势和客观条件决定的。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二)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1、生 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解放初期的中国,生产力水平很低。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 况的制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改革开放后,西方价 值观的影响等
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 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第一章:樱桃与麻雀、中国绿魔——葛藤 参考答案:(1)从这两个案例中可见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樱桃与麻雀形成 了相互联系、制约的事物链。“中国绿魔”的案例说明,植物界同动物界一样存在着生命网,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被一种关系复杂的网联系在一起。(2)联系是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 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 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 化。联系构成运动,运动引起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 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 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 系。从这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理解人类为什么要保护珍惜动植物、濒临死亡的动植物以及为 什么要保护生态环境。因此,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 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3
4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
绪论
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答:
一、历史必然性:
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
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 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日趋激
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 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 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 一种具有开放性和
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 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 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 5 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
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 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
今仍是指导全 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 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
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 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 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 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 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 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 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 150 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 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 一起的。在一定意义上说,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 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 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 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
一、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 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
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 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 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 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 元论划清了界
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
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 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
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 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
界,以取得社会主义 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教材 P26-
27、P29)如何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 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 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 GDP 进入 1000 美元到 3000 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 是矛盾突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已进入这一时期,请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见下题)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切实转 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答: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任何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存在着两对社会矛盾,一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即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解决得好,就能促进经济社会 的良性发
展;解决得不好,就会极大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努力克服生产关系中不 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部
分,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加大经济社 会发展的步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
二、人均 GDP 进入 1000-3000 美元时期,一方面
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 高,这自然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所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 黄金
发展期。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与现实的差异,所有制形式与分配方式的差异等,各地区各民族经济 文化发展相对处于不平衡状态,各经济实体中人民群众的收入水
平也出现了逐渐拉大差距的趋势,甚至引 发局部贫富不均的现象。这必然要影响一部分人的生产积极性,成为各类社会矛盾的突显期,从而对生产 力和社会经济发展 产生不良影响。
三、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人均 GDP1000 美元到 3000 美元的时期,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基 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基本原理为指
导,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转变发展观念,坚 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社会政策,兼顾社会公平
公正,缩小 贫富差距,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正确地处理各类社会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就能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将我国的经济社会 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5、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答: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种事物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或个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具体说 它们之间的关系包括:①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是共性的表现;②两者是相互区别 的,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的共同本质,而不是包括个性的全部内容;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 定场合为共性的东西,另一场合就可能是个性的东西,反之亦然。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的社会 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6、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唯物辩证法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本质属性的高度概括,它要解决的问题是世界怎么样; 第二,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无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条件性,孤立和静 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要求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题; 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矛盾是世界,万事万物都包含着矛盾,不包含着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认识矛盾就是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就是处理问题。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敢于承认矛盾,发现矛盾和处 理矛盾。这样,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第四,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总体上都是有低级向高级不断的发展,它的发展是由量的不断积累,超 出度的范围,达到质的飞跃。这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和中要重视量的积累,以便突破质的飞跃; 第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我们在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时,要以唯物辩证法作 思想导。
7、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辨证关系
一、概念 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 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二、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 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 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三、意义
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 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夸大尊重客观 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其表现为“宿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犯“右”的错误。
2、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必须充分发 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 建设。既要反对不尊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唯心主义、精神万能论,又要反对拜倒在规律面前,否认 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的机械论,才能搞好四化建设
第二章
1、蚂蚁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我们能证明蚂蚁看见而我们看不见的东西,且这种证明只能以人眼睛 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说明人眼的特殊构造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据此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56)答:
1、任何动物只能依靠本能去接触外部世界,而人类却可以通过实践了解并根据自身的需要去能动地改 造世界。
2、蚂蚁能看见人类所看不见的光线,这是蚂蚁
所具有的本能。从人类的本能来看,眼睛所能看 到的东西虽然有限,甚至连蚂蚁也不如;但人类可以在改造世界的科学活动中,创造出世界上本来并不存在的太空探
测仪、高能加速器、显微镜等科学仪器,大大地拓展人类的视野,看到人的视力所看不到的极 远或极其微小的东西。
3、以上事实证明了人眼的特殊构造不是人的认
识的绝对界限,人类对客观物质世 界的认识,其主要来源不是人类的自然本能,而是人类的实践。
2、互联网既可用来传播先进文化与观念,也可用来散布文化垃圾。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 互联网对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的发展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 答:
1、实践在人的认识的形成中具有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 产生和发展。
2、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打
破了地域、民族、国别等界限,大大缩短了人们 之间相互交往联系的距离。它的出现,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也为大学生通过上网实践、发展自 己的思想认
识提供了可能。
3、互联网作为一项现实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既可用来传播先进的文化与观 念,也可用来散布文化垃圾。依据认识源于实践的原理,当代大学生在实践中经常接触互联网中先进的文 化与观念,能激发自己积极向上的精神,汲取有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人文精神;如果经常性接触 其中的文化垃圾,则会对
自己的思想上的健康成长带来若干不良影响。
4、因此,当代大学生对待互联网 的发展,不能仅凭个人兴趣,受互联网中负面因素的影响,而应该把个人的价值追求
同汲取科学知识、积 极精神和艺术熏陶等先进的文化与观念结合起来,实现个人价值以坚持真理标准为前提,坚持真理与价值 的辩证统一观,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
作用而避开其负面影响,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学人文 素质。
3、结合马克思的论述,谈谈如何理解哲学上的价值和价值评价的含义?或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 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
1、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价值的实现有赖于人类对真理的把握和真理的发展水平。人类所发现或 创造出来的每一种新事物,都具有合于人类需要的某种价
值。但价值具有主体性,对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 的意义。
2、人类的一切新发现或新创造,都标志着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能力扩大,从这些发现和进步可 资人类利
用的价值来看,就成了人类智慧的化身;当这些新事物因其利用价值脱离了真理的制约,成为人 类不同个体或社会集团之间争夺的对象或进行各种斗争的武器时,就
会加剧人类社会的诸多矛盾与冲突,对整个人类造成伤害,又似乎使人类变得更加愚蠢起来。
3、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成功的实践以真理和价 值的辩证统一为前
提。当人所追求的价值与真理标准相统一时,由此产生的新发现或新事物就会成为人类 社会进步“智慧生命”的力量;当人所追求的价值与真理标准相违背时,人的生命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历史 前进的“愚钝的物质力量”。因此,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新事物价值的追求与评价,以坚持 真理标准为前提,在实现真理价值的前提下实现人生的价值。
4、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P58)辩证唯物主义之所以认为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是因为: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区别于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
义路线,坚持唯我主义反映论的原则,认为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第二,辩证唯物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直观、消极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活动,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实践对认识 的决定作用,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与客体的 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认识是一个 在实践基础上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是一个认识主体能动地创造的过程。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直观、消极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活动,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离开辩证法来考察 认识问题,不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 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例如主观和客 观、认识和实践、感性和理性、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等多方面的辩证关系,因而,它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 程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第四,辩证唯物主义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 义怀疑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第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 点: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它总是力 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另一方 面,反映具有创造性。反映的摹写性决不是对对象的直观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如果把人对于对象 的反映过程看作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还有 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
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P66-67)答:
1、所谓真理的检验标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及符合的程度。
2、从真理的 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
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要检验一种 认识是否是真理,只能将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而能够联系主客观的桥梁,只有实践。
3、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
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正是实践这一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使人们 的主观观念可以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是否符合客观实在,是否取得预想的向良性方向发展的结果,使它成 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
6、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答: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求得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过程。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是具体的,是指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实践是具体的,在实践中产生的 理论也必然是具体的。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是指实践总是发展的,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 相符合。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理论就应当 随之而转变,否则就会犯思想落后于实际的错误;当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向另一具体过程推移转变 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历史 阶段,就会犯冒险主义的错误
7、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 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 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 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
8、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答: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 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 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树立这样的价值观,不仅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 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下,我们的亿万莘 莘学子,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受住磨练和考验,为祖国和人民作出卓越的贡献。
第三章
1、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一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 得粉碎,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 历史事实, 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答: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决定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决定上层建
筑。因而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 力发展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火药、指南针
与印刷术作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方向,它在社会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标志着生 产力的快速发展。因而必将引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一连串的变
化。
3、封建时代的后期,资产阶级作为 新兴阶级,代表着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方向。资产阶级运用指南针、火药与印刷术击败 落后封建生产关系
和上层建筑的代表封建主,是受社会发展规律支配的历史必然。
4、火药、指南针与印 刷术的发明,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我们
在历史上曾长时间地领先于 世界各民族,近代只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与外国侵略,才落后了。现在,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已经取得了民族独立,建立
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 度,由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所以我们以较快的速度初步
建成了小康社 会。只要我们继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改革经济基础中不 适合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
2.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我们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请结合这 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 不为? 答:1、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产 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但科
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二重性,它既能通过促
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其中不良影响 之一就是在发
展现代工业的过程中,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对人类的生存和发 展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3、对此,我们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
人们,树立全球观念、与自然和 谐相处的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和急功近利的行为,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 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资
源,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直至变革不适合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 社会形式。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手段。
3.试分析: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 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 答:1、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存在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社会意识到社会生活的精 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对社会 存在又具有反作用。2、社会意识不是消极被动地反映客观实在,它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特有的发展 形式和规
律。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平衡性。在同样的社会存在条件下,不同社会主体可能会 产生不同的反映。其次,社会意识诸形式均有自成系统、前后相继的历史链条,各自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这些意识在相互间的影响中会有其不同反应。第三,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因如此,处于同一时代 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
念会丰富多彩,出现很大差异甚至产生对立。正确地认识这些道理,对于我们正确 而充分地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正确而辩证地鉴别客观存在中的一切事物,认识社会
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 关系,积极汲取社会现实中一切人类积极的科学人文成果,摒弃或反对错误的思想行为,提高自己思想道 德修养,具有巨大的意义。
4.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 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答: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一方面,社会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类在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受自己的目的的驱使,会对历史活动作出自己的选择。而人们对历 史的选择性,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归根结 蒂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2、社会是由人民群众组成的。历史中的每个
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对历史的发展 产生影响作用。社会历史就是在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每一个人积极的或消极的历史活 动都会成为历史事件具体
内涵的组成部分,成为整个人类意志中的合力因素和影响历史前进的力量。
3、任何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或成就,虽然离不开杰出人物的巨大作
用,但一者杰出人物来 自人民群众,二者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和实践要么建立在无数代前人和当代人民群众历史活动的基础之上,要么离不开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参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代表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或方向。一切杰出人物发挥作用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在这个角度上,一切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是
人们的意志 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合力”作用的结果。它与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行不悖,两 者之间并没有矛盾。
4、“国家兴亡,匹夫有
责”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个人奋斗作为人类意志合力组成部 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胸襟抱负,自觉地担负
起 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责任,现在为振兴中华而学习,将来为复兴中华作出自己毕生的贡献
5.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答: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决定和影响着人 类社会的发展,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中国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们的社会主义的 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政治制度等即上层建筑基本适合经济基础要求;另一方面,我国的生
产力水平还不高,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方 面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中还有不够完善的方
面,在意识形态领域还存在某些落后的、不适合实际情况的东西,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以上 情况是我国社会主
义基本矛盾的特点。这些矛盾处理的不好,加上历史的原因,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社会 发展不平衡,多种所有制及分配方式的存在及个体收入的差距拉大等,就会引
发甚至加剧各类社会矛盾。
3、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同时,改革经 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中不适合生
产力发展的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贫富差距,消弥两极分化,化解各 类矛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稳定发展的社
会主义社会。
6.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竖持群众 观点,做到以人为本。答:
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 史的创造者。按照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必须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儿女读书问题、住房问 题、就医
问题、低保问题,物价问题、贫富不均问题、腐败问题等。
3、在实践中,我党制定了一系列路 线、方针、政策,免除农业税,减免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推广农村公
费医疗,稳定高校学杂费,加大大学 生助学金覆盖面和额度,稳定销房价格,建立安居房,建立和扩大城乡低保户范围并提高其标准,提高务 工工资标准,保证农民
工工资发放;平抑物价,解决民生问题,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等,都是党的群众观点 与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4、作为大学生,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确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四章
1、如何理解“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答: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 入人类编年史的。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 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 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 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 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 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 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 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 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 繁荣和共同富裕。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 答: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 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而 抽象劳动反映的则是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 程,又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具体劳动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一般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 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各种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量上是无法比较的; 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没有差别的,在量上可以相互比较。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着商品的二重性,商品是使用 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体现着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
4、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此观点错误。(1)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 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 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 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 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 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 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3)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
5.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是什么?
(1)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例如货 币、机器设备、商品等,但这些物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这些物被用来从事以获得 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活动,也就是成为带来剩余价值的手段时,它才成为资本。所以马克思强调指出,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2)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资本作为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来研究的,因而揭示了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 值的价值,资本的本质是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这是资本的特殊性。而从辨证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特殊性与一般性的统一,资本也不例外。事实上,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的同时,也考察了“资本一般”问题。他指出:“资本一般,这是每一种资本作为资本所共有 的规定,或者说是使任何一定量的价值成为资本的那种规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第 22 页。)根据马克思的论述,这种“资本所共有的规定性”,即资本共性,可以概括为: 第一,资本的功能在于增殖,资本是一种能自行增殖的价值。利用资本从事商品生产、经营和信用等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或利息,这是资本和货币的本质区别。第二,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它是一种处于不断运动中的价值。资本只有运动才能增殖。第三,资本的生产过程是以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为前提的。投资者通过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二者结合 生产出新的产品,实现价值增殖。
6.为什么说资本要实现连续循环,资本的不同职能形式的循环必须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够实现价值増殖,而运动是有条件的,即必须 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并存性与继起性。首先,产业资本必须保持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也就是说,全部产业资本不能同时处在一种职 能资本形式上,必须按一定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个部分。这三部分应该各占多大 比例,取决于企业生产的性质、技术水平和购销状况。只有这样,当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时,又有货 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使生产连续不断地进行。其次,产业资本必须保持每一种职能形式的依次转化,即在时间上的继起性。这就是说,产业资本的三种 职能形式都必须顺利地进行各自的循环,不断完成职能形式的转换。不论哪一种职能形式的资本,在各自 循环的哪一个阶段上停顿下来,都会使产业资本循环发生中断。例如,当商品资本不能转化为货币资本时,就会出现商品积压,而货币资本短缺,就无法再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生产就不能继续进行。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上述两个条件,即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是相互联系和 互为条件的。没有并存性,各种职能形式就不能相继转换,所以并存性是继起性的前提。同样,如果各种 职能形式不能相继进行转化,三种职能形式的并存性也将被破坏,所以并存性又是继起性的结果。
7、收集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危机是周期地重演的,危机与危机之间的间隔表现了一定的规律性。自 1825 年英国第一次发生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以来,随后发生危机的年份是 1836 年、1847 年、1857 年、1866 年、1873 年、1882 年、1890 年和 1900 年。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以及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 渡时期,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这样的经济危机。进入 20 世纪,在 1900 年危机之后,到第二次世 界大战以前,又发生了 1907 年、1914 年、1921 年、1929~1933 年、1937~1938 年的经济危机,差不多每 隔七八年就发生一次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发生了次数不等的经济危机。在战后各国的历次危机中,有的是属于部分国家同期发生的,有的是普遍性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属 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有三次,即 1957~1958 年,1973~1975 年和 1980~1982 年的经济危机,因为这三次 危机表现了明显的国际同期性。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虽然市场机制依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 挥着基础性调节作用,但它已不是唯一的经济调节机制了,调节机制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其主要表现 就是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国家已经承担起了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 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 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在: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 坏性减弱,生产下降的幅度减小,失业率有所降低,企业破产的数量减少;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经济危 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 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这里,必须明确,随着调节机制的变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形态尽管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但 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决定,资产阶级不论采取什么样的调节措施和手段,经济危机是克服不了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
8、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方式和手段,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就资本主义的国体而言,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只是以一种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取代了以往旧的阶级剥 削和压迫形式而已。就资本主义的政体而言,资本主义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法律名 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仍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 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制度。
9、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思想工具?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产阶级在进行阶级统 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作为社会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则是这种阶级意识的集中体 现。一方面是由于意识形态来自统治阶级的实践,与这种阶级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并已经内化为阶级成 员的基本信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意识形态可以成为统治阶级进一步进行阶级实践的指导思想,成为这个 社会制度的理论辩护者,并进而成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思想工具。列宁说:“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 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牧师的使命是 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痛苦和牺牲的前景。”
10、我们对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应该运用怎样的方法去认识它们? 对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该坚持辩证批判的态度和方法。
(1)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由于资产阶级在长期的政治统治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其政治制度中会具有一些符合政治统治和社会管 理一般规律的内容,对此我们可以加以借鉴。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 的政治工具,因此它在关于政治制度建设和实施的各种理论、观点、立场、方法等方面,都带有深刻的资 产阶级的阶级印记和阶级偏见,对此我们应该进行分析、批判,要深刻认识其作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工具 的阶级本质。
(2)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特定形式和环节之一。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大量的物 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丰富的精神成果。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些思想文化成果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意 识形态的形式或包含在意识形态中被保存下来的。这些思想文化成果同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以前,那些反映文艺复兴时期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由于它们在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以及促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过程中曾 起过积极的作用,因而其主要社会作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是进步的。
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以后,由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要起着巩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护资 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为资产阶级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作论证等作用,因而其社会作用就开始走向反面,逐渐地与历史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当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人类文 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也必须注意用辩证批判的态度对待它。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 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例如政治学说中关于人类政治生活客观规律的探索、经 济学说中关于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揭示、哲学思想中关于思维规律的研究、法律理论中关于司法实践历史 经验的描述等这些属于客观真理性的内容都是我们应该加以学习、参考和借鉴的;而其中反映了资产阶级 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扭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需要而有意编造来欺骗民众 的虚假理论,则必须加以分析鉴别和持鲜明的批判态度。
第五章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答: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 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垄断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 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 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后,不但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又促进商品经济继
续发展,所以不可能消除竞争。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在取得一定的垄断地位后,由于存在攫取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垄 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第三,社会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 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都包下来。实际上,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非垄 断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即使是垄断程度极高的部门,也不可能只存在一个垄断组织。各垄断组织为 了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他们之间也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 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哪些?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有四种: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包括:满足国家自身需要的 国有企业,提供公共产品的国有企业,高科技、高风险新兴工业部门中的国有企业和一般工业部门中的国 有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将一部分股份出售给私人国家和私人共同 投资开办合营企业,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合并,国有企业对私人企业进行参股和国有企业转由私人企业租 赁或承包经营。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过程,包括:国家作为商品和劳务的 采购者,向私人垄断企业大量订购,为私人垄断企业提供了有保证的国家市场;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津贴 和补助,直接、间接地资助私人垄断企业;国家通过社会福利开资,提高社会购买力,扩大消费需求,为 私人垄断市场创造市场条件。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宏观调节主要是由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 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和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目标。微观规制则主要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限制垄断,保护竞争,维护这回公众 的合法权益。
3、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变质?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国 家的政府运用掌握的巨额资本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兴办那些私人资本无力兴办的、适应新科技发展要求 的巨大
4、资本输出的实质是什么? 答: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是:首先,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 润。其次,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再次,争夺 商品销售市场。最后,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这些经济上的动因与垄断资本政治上、文化上、外 交上的利益机密联系在一起,交织发挥作用,共同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的扩展。
5、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么?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 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 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经济全球化是一场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经济全球化主要表 现为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生产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不断增殖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向全球进行新的、急剧的扩张,使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力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 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新现象,是资本国际化进程的 新的高级阶段。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的现实。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带来 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审慎,趋利避害,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全 球化,才能在这一历史潮流中为自己找到适当的位置,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中国在 制定经济全球化战略时,必须考虑以下问题:
(1)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必须以发展本国的经济为基础。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世界贸易大国,中国理 应积极参与国际多边经济组织的活动和国际多边经济规则的制定,加强多双边经贸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 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稳定和建设性的作用。
(2)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提倡和遵循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承认不同国家间的差异,注意处 理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利益关系。
(3)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中国将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运用现代科 技手段,科技兴贸,不断提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能力,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 国只有加速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技术含量,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中国技术发展的跨越。
(4)只有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保障 制度建设,才能不断从生产关系方面为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6、有人说,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也有人说,全球化就是美国化。适用所学原理对这些观点进行评析。答: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 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 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 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它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 对别国存在依赖的的危险。经济全球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会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对全球经济 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自由发挥)
7、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有哪些表现?如何认识其原因?
(1)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的表现: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 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是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它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资本主义所有制经过这些形 式的演变,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第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 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职工参与决策制度;终身雇佣 制度;职工持股计划;社会福利制度。当代西方国家在分配领域的这些变化,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阶段对于其分配关系的新调整,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由此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第三,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 表现是:传统的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实现了从传统劳动方式向现代劳动方式 的转变。
第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 的干预不断加强。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 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第五,政治制度的变化。主要表现是: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重视并加 强法制建设;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 人注目的现象。(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 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 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 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 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化夸大为资本主 义的质的根本变化的认识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完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否认当代资本 主义已经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传统的资本主义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
8、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封建社会内部可以产生资本主义的成分或因素,因为这两种生产关系具有同样的私 有性质,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却不能产生社会主义成分,因为这两种生产关系的性质是根本对立的。试 用所学原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资本主义社会,同历史上有过的一切其他社会经济制度一样,其产生、发展以及最终为另一种更高级社会 经济制度所代替,都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决定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因素正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孕育的。
早在 1848 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讲道:“人们的观点、观念和概念,一句话,人 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当人们谈到整个 社会革命化的思想时,他们只是表明了一个事实:在旧社会内部已经形成了新社会的因素,旧思想的瓦解 是同旧生活条件的瓦解步调一致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 2 版,第 1 卷,第 291―292 页)这 里的“旧社会”主要指资本主义社会;这里的“新社会”主要指社会主义社会;这里的“新社会的因素”,不仅指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技术条件,而且包括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这里在原则上明确肯定了在资 本主义社会内部可以形成社会主义因素。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个思想不是偶然提到的,在他们以后的著作 中,还曾多次谈到。马克思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说:“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资产阶级 社会内部,产生出一些交往关系和生产关系,它们同时又是炸毁这个社会的地雷。”“如果我们在现在这 样的社会中没有发现隐蔽地存在着无阶级社会所必需的物质生产条件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关系,那么一切 炸毁的尝试都是唐?吉诃德的荒唐行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第 106 页)这里说得很清 楚,如果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没有产生社会主义因素,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革命运动就成了“荒唐行为”。马克思在 1867 年发表的《资本论》第 1 卷中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 2 版,第 2 卷,第 266 页)这里明确提出了一个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及其 向更高的社会形态转化的观点,即“旧社会”内部“孕育着新社会”的因素,当然也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内 部可以自发地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
马克思在 1871 年写的总结巴黎公社经验的《法兰西内战》一书讲到:“工人阶级不是要实现什么理想,而只是要解放那些由旧的正在崩溃的资产阶级社会本身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马克思的意思是说,工人 阶级并不是首先在头脑中构建起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具体是什么样子的所谓“理想”,然后根据自己绘出的 蓝图去“自觉地”建立社会主义的乌托邦,而只是通过适当形式去解放“资产阶级社会本身”孕育着的 “新社会因素”,即社会主义社会的因素。
马克思在 1877 年《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中说: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已经创造出一种新 的经济制度的因素,它同时给社会劳动生产力和一切个体生产者的全面发展以极大的推动,实际上已经以 一种集体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只能转变为社会的所有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 1 版,第 19 卷,第 130 页)马克思这里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已经创造出的新的经济制度的因素”,指的就 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因素。马克思在《资本论》第 3 卷中说:“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 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 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 1 版,第 25 卷,第 925―926 页)这里说的“更 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就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创造出来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因素。从以上的引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可以自发地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是马克 思、恩格斯的一贯思想。从现实看,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成长起来的社会主义因素,如合作经济、对经济实行政府干预和宏观调 控、社会保障制度的广泛推行、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制度、三大差别的逐渐消失、征收高额累进税、资本 社会化等为这个观点提供了佐证。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可以自发地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的观点,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观点,可以得出一 系列对现实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第一,既然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可以自发地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由此就必然得出结论:一个国 家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越高,它内部所孕育和形成的社会主义因素也就越多,它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意义 上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就越近。因此,我们应该把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看作是人类历史的进步,看作是 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实现准备条件,看作是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趋近。
第二,既然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可以自发地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我们就不应该,特别是在经济 文化落后的国家就更不应该对资本主义持完全敌对的态度,就不应该有“恐资症”,就不应该离开生产力 抽象地谈论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而应该像邓小平说的那样,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开 放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第三,既然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可以自发地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就说明社会主义因素和资本主 义因素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共存于一个国家之中,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在一定时期内 可以共存于世界范围之中。不仅如此,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这两种社会制度,既 有对立和斗争,又有相互学习和借鉴。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二战后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与借鉴了现实社会 主义的某些合理因素,恐怕不无关系。而现实社会主义也完全应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强各国之间包括 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 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加速本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四,既然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可以自发地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而且这种因素积累的越多离社 会主义就越近,那么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就既可能采取暴力革命的形式,也可能采取 和平发展的形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突出强调暴力革命的形式,但他们从来没 有否定在条件许可时无产阶级用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从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情况看,暴力革命 形式的可能性在减少,渐进的和平发展的形式的可能性在增长。
第五,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可以自发地孕育和形成社会主义因素,有助于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该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夸大了新旧社会制度的对立,违背了原理中的辩证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社会 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对“两个必然”的坚持,应认清其实质。
9、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资本主义社会,同历史上有过的一切其他社会经济制度一样,其产生、发展以及最终为另一种更高级社会 经济制度所代替,都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决定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但同此前的其他社会经济制度相比,资本主义制度空前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则是以往任何社会所不可比 拟的。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 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首先,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 力。其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最后,资本主 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然而,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局限性。同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一样,资本 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对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障碍,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 有的,正是这一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动荡
和危机。资本主义的这种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是不可能消除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历史过渡性。
10、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是“垂而不死,腐而不朽”, 你怎么看待资本主义在战后的发展状况? 资本主义必然为更加美好的社会制度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资本主义制 度目前还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会触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必然会遭到 阻挠和反抗,因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发展史已经 证明,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取代旧的社会经济制度,总是要经历一个长时期的、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更是长期而曲折的,这是因为:
第一,一种社会经济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必须是这种生产关系已经不能继续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 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
在资 本主义矛盾加深和激化的同时,资产阶级在不触动其根本制度和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不断地进行的调整是私人资本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自我扬弃的表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 范围内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要求,可以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到暂时的一定程度的缓解,使资本主 义社会基本矛盾激化达到顶点的累积时间延长,从而使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成为-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第二,从世界范围来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要彻底战胜旧的社会制度,归根到底要求新的社会制度比旧的 社会制度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社会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它应当创造出比 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但是迄今为止,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都不是脱胎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 义国家,而是脱胎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很不发达。这些国家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来建立自己的牢固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加之社会主义 经济制度产生的时间还比较短,新的经济体制还在建立和完善之中,这些决定了目前社会主义国家还不可 能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而经历了数百年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发达的科学技术和大批科 技人才,有素质较高的熟练劳动大军,这种状况决定了社会主义要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需要 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第三,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在某一国家的实现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革命形势的形成,而这 些条件的成熟需要很长的酝酿和准备时间。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各国社会主义 革命条件成熟的状况必然会出现不平衡。特别是革命的主观条件更是不同。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绝大多数 国家仍处于资本主义体系内。在资本主义体系中,有些是已经走上垄断阶段的帝国主义国家,有些是正在 向垄断阶段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有些是正在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发展中国家。在垄断资本主义时 期,垄断资产阶级极力采取收买政策,培植工人贵族,瓦解工人运动。同时,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垄断资产阶级攫取的利润大大膨胀起来。他们可以从巨额利润中拿出很小部分,搞“福利国家”;他们发 行小额股票,实行“股权分散化”,从而大肆鼓吹“人民资本主义”。在企业内部,资本家以所谓“劳资 合作”和吸收少数工人参加管理等办法来麻痹工人阶级。这些对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缓和国内的阶级矛 盾起了一定的作用。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还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分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是革命条件成熟的不平衡、革命运动形势的高低潮相互交错,使得社会 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仅是长期的,而且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
第四,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巩固和发展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会出现曲折甚至是倒退。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是对以往一切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制度的根本否定,这个否定比历史上任何一次社会变革都更加复杂、更艰巨。这不仅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经济文化 落后的基础之上,生产力水平比资本主义低,而且,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模式,没有现成的经验,只能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去探索和创造,这难免会走一些弯路,有时也会出现较大的 失误。再加上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政策,也会使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遭受暂时的挫折,出现暂时的倒退。所以,社会主义革命同以往的革命一样,必然要经历一个复杂和曲折的发展过程。
总之,社会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取代资本主义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尽管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不可避 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它毕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社会化达到空前的、惊人的高度,资本主义不仅在企 业内部实现了生产资料、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社会化,而且整个国家的社会生产已经成为一个统一不可分的 有机整体。国际间分工协作日益发展,使生产国际化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生产的社会化迫使资产阶级
在资本属性范围内,对生产关系做局部调整,从个人资本发展到股份资本,发展到垄断资本,又从一般垄 断资本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乃至国际垄断资本。但是资本的社会化、国际化只改变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它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当资本关系内部已经没有调整和变更余地的时候,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就完全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那么,社会主义公有制必然要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第六章
1、考茨基认为: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做法,就像“一个孕妇,她疯狂万分地猛 跳,为了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并引起早产。”“这样生下
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早产论” 的内容和论证方式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在不同时期对人们的影响却不一样。20 世纪末,由于国际社会主 义运动转入低
潮,“早产论”似乎得到了某种“验证”,因而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你认为 应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早产论”?
答: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
入社会主义。因为:
1、中国、俄国等经济文 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是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是非洲式的落后。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一定 程度的发展,出现了无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政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都具备了发动无产阶级革命的 条件。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器比较强大,加之统治阶级利用让步、福利政策、将社会矛盾转嫁 到落后国家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影响了社会主义革
命的发生。落后国家人民受国内外 资本家双重剥削和压迫,革命要求更迫切;加之统治阶级力量相对薄弱,客观上有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发生 与胜利。
3、生产力是发
动革命的根本条件,但不是直接条件。
4、社会形态的更替在薄弱环节突破,在历 史上具有普遍性。所以,考茨基将相对落后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做“畸形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
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十月革命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严重的挫折。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没有 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邓小平指
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 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不坚持社 会主义,不改革
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如何理解邓小平上述论断的深 刻含义?
答:
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事业在发展进程中遭受的巨大挫折。
2、它发生的原因一是西方资 本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战略,二是这些国家的改革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放弃了四个坚持。加上长期经 济体制僵化,民主集中制受到损
害,法制不健全,监督不力,思想僵化保守,党的执政能力下降,党群关 系恶化,对外推行霸权主义等造成的结果。
3、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 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悲剧深刻地教育了各国人民,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社会主 义本质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坚持四项基本
原则,不创造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生产力,不改善人民物质 文化生活水平,就会被人民所抛弃,社会主义也巩固不了。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从中吸取了深刻的教 训,必将矢志不渝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
时俱进,社会主义一定能走出低谷,经过曲折而 迎来新的伟大复兴,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3.怎样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答: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 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 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工人阶级领 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 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 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他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无产阶级专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列宁曾经把无产阶级专政又称作“无产阶级民主制”,就是突 出其发展民主的只能。随着专政只能的逐渐缩小,民主职能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充分发展,最后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也将归于消亡。
4.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①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 的,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通过革命实现的。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矛盾特别精锐,出现很好的革 命形势,以及革命的主观条件的成熟,使这些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②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 力状况的规律,一定的社会形态的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但是在社会历史的发展的了,某 个阶段,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在一定条件下,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 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方面。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事业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代表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崇高而伟 大的事业,是需要无产阶级长期奋斗的事业,也是需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事业。完成这一伟大的事 业,需要在思想、政治和组织方面强有力的领导。无产阶级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以科 学理论为指导,能够结合实际条件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党,是能够组织、动员人民群众的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
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无论任何时期,无产 阶级事业都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只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才能保持党的无产 阶级先锋队性质,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 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使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保证党始终引领社会发展进步,具有 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第七章
1、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无论托马斯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还是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和欧文的“和谐公社”,它们都向我们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和社会不平等现象的理想社会形态,但是,在对未来社会理想的认 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第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未来社会理想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则将其建 立在唯心史观之上。恩格斯曾经指出,空想社会主义者和十八世纪的启蒙学者一样,他们把对未来社会的 构想建立于所谓“永恒真理”、“永恒正义”和“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的理性原则之上。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则在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把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牢牢地构筑于唯物史观 的基地之上。第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看成一个历史的必然过程,这一过程是由资本主义社 会的内在矛盾决定的,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则把未来理想社会看成是某 些“天才人物”的创造发明,因而纯粹是一种偶然的现象。第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认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建设是由未来的社会实践决定的,我们只能对未来的社会作大致的构想,而且这些构想也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却 从主观愿望出发,为未来理想社会制定了一个极其细致详尽的蓝图,正如恩格斯所说的,这样的蓝图“越 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
2、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又要人们去努力追求?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个漫长的 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予以正确解答。
(一)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问题
(1)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中一个首要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对 这个问题的论证,主要是从历史考察、现实分析和价值判断等三个方面展开的。从历史考察来看,共产主义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 程。共产主义作为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它的产生,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决定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必然要导致整个社会的变革。人类社会各个形态的依次交 替,都体现了这样的规律。除此之外,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前一个社会形态发展,也都为后一个社会 形态的产生奠定着基础,创造着条件。由此可以看到.封建社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共产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新的条件。资本主义是共产主义的母体,它创造的发达的社会 生产力,孕育出的新社会因素,形成的世界性普遍交往,带来的思想观念的解放,使共产主义的产生有了 必要的经济文化基础。从现实分析来说,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必然走向。资本主义生产与以往一切生产活动 相比,有一个显著不同的特点,这就是生产的社会化。马克思恩格斯看到,生产的社会化已经使生产资料 成为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生产过程开始实行统一的组织和管理,产品面向社会的需要。但生产资 料以及劳动成果却依然掌控在私人手里,这就造成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产生阶级对立。而国家又站在经 济生活之外,不干预经济活动,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也导致了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因此,用共产主义代替 资本主义,实现生产管理的社会化,实现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社会占有,就成为生产社会化的内在要求。在 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也迫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出适当的调整与改变,资本通过股份制的 方式由个人手里也逐步开始向集体、向社会、向国家转移,以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种转移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但却印证着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必然趋势。从价值判断上来说,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内在要求。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实现 社会的公正平等、民主自由,文明和谐,促进入的全面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始终不渝的普遍追求。共产主 义主张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消除阶级对立和社会贫富分化,使每一个人的尊严都能得到维护,使每 一个人的权利都能得到保障,使每一个人的发展都能充分实现,正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要求的体现。
(2)试图用规律的必然性否定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否定人们可以按照客观规律去改变世界,是真 正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相对立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 然规律,我们可以发现和掌握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进行实践活动。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并不是被动 的受制于规律,而是一个能动的过程。综上所述:一方面,共产主义理想虽然远大,但是并不神秘。它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 立的发展目标,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其
一、共产主义理想 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其
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人类历史上,对 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源远流长。但历史证明,以往的任何阶级都不可能实现消灭剥削和压迫 的社会理想。随着人类历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随着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和走上历史舞台,人类追求和实 现美好理想社会的使命历史地落在了无产阶级的身上。其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 标;其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二)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是因为:
1、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 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充分发展 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要实现这些目标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这 就决定了实现共产主义必然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不可能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制定一个固定的时 间表,也不可能为它的发展设计一个固定的模式。
2、共产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首先,从社会发展规律看,任何新旧社会制度的更 替,都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其间必然要经过激烈的复辟和反复辟的反复斗争。封建社会代替奴隶 社会用了上千年的时间,经历了无数次的反复和斗争。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也非一帆风顺,从 1640 年英 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英国资产阶级和封建王朝进行了长达 130 多年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1789 年法国资 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也经过三次封建王朝复辟,用了 86 年,资产阶级政权才稳定了局面。从典型的资本主 义国家——英国出现,到 1871 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经过 220 多年的较量,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战 胜封建主义才成为定局。即使这样,至今某些国家仍然存在着封建制度。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 度尚且需要经历如此漫长的历史过程,新生的共产主义要同已高度发展和成熟的资本主义进行较量与斗争,取得彻底胜利,并最终消灭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就必然更加复杂和艰巨,必然要经受多方面的挑战 和严峻考验,这是不言而喻的。其次,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看,生产关系的变革依赖于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生产力是决定性的因素。现在,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生产仍然有进一步发展的余地,在一定的 时期内还可能有较快的发展速度,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的灭亡不会迅速到来。共产主义制度首先是在经济 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加强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 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就需要用很长一段时间。只有创造了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才能真正体 现共产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再次,从新生事物成长的规律看,曲折和反复总是不可避免的。凡新生事物,都不可能一产生就十全十美,只有在发展中才能逐步自我完善。这就需要不断地探索和试验。在这一过程 中,有成功,也不可避免地会有挫折与失败,从而出现曲折和反复。共产主义事业同一切新生事物的成长 一样,也是螺旋型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共产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曲折和反复是难以避免的。这就决定 了共产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既然如此,作为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共产 主义,其实现就必然是一个更加漫长的历史过程。
(三)必须批判共产主义渺茫论 有人说,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非常漫长的过程,马克思对共产主义只是画了一张图画,将来的事情如 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来回答,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述,这是几十代 人以后的事。这种悲观失望的渺茫论,是毫无革命志气,毫无客观根据的。它既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又不符合现实奋斗道路和丰硕成果,必须进行彻底批判。其实,伟大导师马克思在十九世纪就为人类描述了一个十分美好的社会制度。在这个社会制度里,生产力 极其发达,社会产品极其丰富,精神高度文明,生产关系比普通共产主义生产关系更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 蓬勃发展。在分配制度上,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国家和阶级已经消灭,即实行两个决裂(和私有制、私有观念决裂)人人都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人人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应当说,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描述并非只是一张图画,而是很具体的,也是非常科学的。因此,它唤起了全 世界无产者的觉醒,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共产主义运动。至今连西方资本主义大学都在教授马克思主义课程,资产阶级学者都在研讨共产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自 1921 年诞生起,就开始了这一伟大理想性的共产主义 运动,经过 80 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使一个繁荣昌盛的新中国已经雄踞于世界。其实,共产主义并不渺茫,共产主义就在我们身边。在白色恐怖下,在残酷的战争年月里,为了实践共产 主义理想,有最早的党的领导人李大钊、夏明翰,和共产党员杨开慧、刘胡兰、江竹筠、毛泽民等为代表 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忠诚的共产主义英雄烈士;在战场上牺牲的有以董存瑞、黄继光、邱少 云、毛岸英等为代表的数不清的共产主义烈士。在和平建设时期,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像王进喜那样革命加拼命的工人阶级代表;像焦玉禄、孔繁森那样全 心全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好公朴;像雷锋那样一辈子做好事、永远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 好战士,雷锋仍然是今天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那个年代的孩子们从小就学习雷锋叔叔,向往那鲜艳的红 领巾,唱着要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歌曲,在红旗下成长为光荣的共产党员。因为毛泽东缔造的党是光荣、正确、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儿童团、少先队开始就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他们。等等。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
3、有人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讲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应提树立共产主义远 大理想,否则就是脱离实际。”请用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关系来分析评论这一观点。这一观点割裂了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联系,是错误的。
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社会理想,是人类历史上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是共产党的远大理想和最高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体中国人民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实现共产主 义的远大理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统一的。
首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必须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基础。因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必 须要经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共 产主义理想必须做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每一项工作。其次,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因为,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以共产主义理想为导引;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以共产主义理想 为精神支柱;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为其精神动力。忽视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紧密联系和相互统一,就会导致共产主义“渺茫论”和“空想论”,在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前进的动力。我们应该立足当前,把握未来,在实现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实践中,进一步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4、如何在大学生活中体现自己的理想信念追求?个人理想如何才能与社会理想一致起来? 理想是指引人们奋斗方向的航标,也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一个社会不能没有理想,一个人也 不能没有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不但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且要进一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 想。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通晓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真正有效地抵制和克服 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从而在思想上牢固地树立起共产主义的理想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党和人民对大学生 寄予了殷切的期望。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忘记远 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个人理想必须同社会理想相一致。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要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 想结合起来,把追求共同理想与追求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践履笃行,奋发有为,甘于奉献,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为祖国、为人民创造更 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第四篇:20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思考题 2011-2012第二学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当代价值。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怎样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说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原理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怎样? 这一原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重要意义?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规律的含义和根本特点是什么?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如何?请联系大学生的实际说明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怎样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怎样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试述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认识运动的总规律。简述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简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试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及其意义。怎样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为什么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简述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联系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说明党对民生问题重视的意义? 资本原始积累的含义及其作用。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及其意义?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有哪些? 我们对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应该运用怎样的方法去认识它们? 垄断及其产生原因,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 什么是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联系中国实际说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予以正确解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