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概试卷
个人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
1、填空(10空,每空1分,共10分)
1.1938年,______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2.____________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指的是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6.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____________。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8.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实质是_________。9.__________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0.________________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2、单选(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A、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南 B、中国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 C、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传入中国 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2.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是在()一文中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战争和战略问题》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论人民民主专政》 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A.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4.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是()A.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B.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C.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D.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5.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是在()A.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
C.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D.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
6.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是()
个人版
A.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体现 B.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C.是一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实现的比较长的动态过程 D..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转变 7.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是()A.改革是目的,发展是动力,稳定是前提。B.改革是前提,发展是动力,稳定是目的。C.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D.改革是前提,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动力。
8.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A.《告台湾同胞书》
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9.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A.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B.人才和技术 C.科技创新 D.机遇和挑战
10.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
A.时代的选择 B.世界的选择 C.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D.中国共产党自封的
3、多选(5题,每题2分,共10分)
1.以下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被中国传统文化包装了的马克思主义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造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下面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说法正确的是()A.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B.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统一 3.下面有悖于实际的是()A.中国是第一大出口国 B.中国是第二大对外投资国 C.中国是第一大进口国 D.中国是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4.人民民主专政()
A.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B.是我国的国体
C.是适合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 D.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创造 5.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政教合一 B.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C.一国两制 D.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4、简答题(4题,共20分)
个人版
1.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6’)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4’)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6’)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4’)
5、材料题(1题,共20分)
材料一: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材料二: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材料三:邓小平同志指出:“牢牢把握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国家就能长治久安,中国就大有希望。”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如何理解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之间的关系?(4’)
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2’)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么?(2’)基本路线是什么?(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具体内容是什么?(2’)
4.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8’)
6、论述题(1题,共30分)
试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内在联系。
答案
1、填空(10空,每空1分,共10分)
(1)毛泽东
(2)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3)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4)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7)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8)中国的内政问题(9)和平与发展
(10)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
2、单选(10题,每题1分,共10分)
DABDA BCCAC
3、多选(5题,每题2分,共10分)
CD ABC BC ABCD BD
4、简答题(4题,共20分)
个人版
1)答: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2’)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2’)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它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特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2’)2)答: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1’)3)答:(1)民主法治;(2)公平正义;(3)诚信友爱;(4)充满活力;(5)安定有序;(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照顾各方面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科学构想。(1’)
第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1’)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1’)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1’)
5、材料题(1题,共20分)
(1)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1’)
(2)答: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3)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
个人版
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4)
答: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2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3,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4,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教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5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6,由地区经济化不平衡,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7,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8,是广大人民群众巩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9,逐步缩小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6、论述题(1题,共30分)
答:要点:一方面,内在的联系是共产党人孜孜不倦的探索,不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改革开放,都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将中国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的过程。此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国情在其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另一方面,从这几大事件来看,我们党都有失之偏颇之处,包括片面对待改良派资本家、大跃进、十年**以及改革开放后一段时期内的核心价值观混乱,拜金主义盛行。这说明对社会主义的道路一直在探索之中,然而改革开放之后的今天,我们蒸蒸日上的国力告诉我们,这是一条成功的道路,是共产党勇于探寻和自我纠正的最好佐证。
第二篇:《毛概》试卷
2010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4分)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分)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2分)第三,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分
2、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将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邓小平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保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发展首先是经济,但不仅仅是经济,也包括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全面进步。改革是动力,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稳定是前提,是发展和改革必备的政治社会条件。
3、怎样看待当前的收入差距
答:(1)以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2)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
(4)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4、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答:见教材第59页
5、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自选主题和角度写一篇论文,600至1000字。(记得写论文标题哦~)
答案略.
第三篇:毛概试卷
最佳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计30分)
1、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依据是(C)
A、和平与发展B、国际局势新变化和新发展C、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D、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
2、党的十二大首次明确提出的命题是(c)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是(c)
A、对立关系B、继承关系C、继承和
发展关系D、发展关系
4、“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基本的是(B)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标准B、生产力标准C、社会主
义基本制度D、提高综合国力标准
5、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B)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C、明确
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概括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6、江泽民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
A、强调“与时俱进”B、强调“创新”C、强调“三
个代表”D、强调“实事求是”
7、江泽民最早提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地点是在(D)
A、北京B、上海C、广州D、高州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d)
A、发展教育和科学B、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C、发展文
学艺术D、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9、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要实施(D)
A、“三步走”战略B、经济稳步发展战略C、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
康发展战略D、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0、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C)
A、坚持党的先进性B、与时俱进C、坚
持执政为民D、解放思想
11、公有制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上
A、竞争力B、公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
C、控制力D、股份制
12、在私营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得到的收入是(b)
A、按劳分配的收入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入C、风险
补偿收入D、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
13、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c)
A、合理拉开收入差距B、鼓励先进,带动后进C、实现
共同富裕D、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14、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D)
A、改革和开放的关系B、速度和效益的关系C、发展和稳
定的关系D、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c)
A、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B、社会主
义基本经济制度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及其运行方式D、社会主
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体系
16、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最主要手段是(b)
A、行政手段B、经济手段C、法律手段
D、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
17、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B)
A、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B、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C、资产阶级的人权主义D、社会、经济全球化
18、我国现阶段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B)的格局。
A、建立经济特区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C、开放上海浦东新区D、开放内陆地区
19、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最主要形式是(C)
A、利用外资B、对外技术交流C、对外贸易D、国际劳务合作
20、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a)
A、民主集中制原则B、公平公正公开原则C、人
民当家作主原则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1、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用大体20年的时间,GDP
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GDP超过(C)
A、800美元B、1000美元C、3000美
元D、4000美元
22、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b)
A、核心和原则B、性质和方向C、内容
和方针D、目标和任务
23、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为了解决(b)
A、香港问题B、台湾问题C、澳门问
题D、港澳台问题
24、台湾问题的本质是(c)
A、台湾当局的内政问题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C、中国的内政问题D、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
2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c)三支基本力量。
A、工人、农民和个体劳动者B、工人、农民和私营企业主C、工人、农
民和知识分子D、工人、知识分子和个体劳动者
26、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
A、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B、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进步
C、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发展D、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和谐
27、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b)基础上的。
A、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B、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C、社会主
义和集体主义D、共产主义和集体主义
28、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A)
A、共产党的领导B、无产阶级专政C、社会主义道路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9、加强党的建设,要始终把(b)
A、组织建设放在首位B、思想建设放在首位C、作风建设放在首位D、制度建设放在首位
30、我国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B)的开拓者。
A、精神文明B、先进生产力C、科学技术D、教育改革
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计10分)
31、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abc)
A、发展是目的B、稳定是条件C、改革是动力D、改革是目的3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bcd)
A、改革开放是核心B、改革开放是动力C、经济建设是核心D、四项基本原则是政治保证
33、恐怖主义的特点有(ab cd)
A、违法B、以无辜平民为目标C、毁灭性D、残忍性
34、“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在于(abcd)
A、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统一战线理论B、坚持和发展了和平共处原则
C、推动了实现祖国统一的大业D、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
35、“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拥有高度自治权,但不包括(cd)
A、司法权和终审权B、独立的财政预算权C、独立的外交权D、独立的防务权
三、判断分析(每题7分,计21分)
3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改革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最高类型的民主政治。
四、材料分析(20分)
39、材料:“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引自党的十六大报告)问题:
(1)、文中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哪些基本原理?
(2)、根据所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五、小论文(19分)
40、结合实际,谈谈你准备如何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C)
2、(C)
3、(C)
4、(B)
5、(B)
6、(A)
7、(D)
8、(D)
9、(D)
10、(C)
11、(C)
12、(B)
13、(C)
14、(D)
15、(C)
16、(B)
17、(B)
18、(B)
19、(C)20、(A)
21、(C)
22、(B)
23、(B)
24、(C)
25、(C)
26、(A)
27、(B)
28、(A)
29、(B)30、(B)
二、多项选择
31、(ABC)
32、(BCD)
33、(ABCD)
34、(ABCD)
35、(CD)
三、判断分析
36、答:此命题错误。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发展、改革、稳定的关系中,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条件。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与时俱进,要求我们不断发展、创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才能完成。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
37、答:此命题正确。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建设是中心工作,其他工作都要围绕这一中心来展开。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在新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其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完成这样宏伟的任务,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8、答:此命题错误。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迄今为止最高类型的民主政治。
(2)、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与剥削阶级的民主相比,具有以下特征:社会主义民主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社会主义民主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平等关系,具有强劲的发展动力;社会主义民主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
四、材料分析
39、(1)、答:文中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以下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原则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政策是以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同时并存;——、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一个“大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大政策”;
——、市场和计划都是经济手段;
——、防止两极分化。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最低收入。
(2)、答题要求:
——答题时必须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原则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效率优先体现了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大原则”,兼顾公平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大政策”。
——答题时必须阐述“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答题时必须阐述现在政府对调节收入差距所采取的措施。
五、小论文
40、答题要求:
(1)、答题时必须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
(2)、答题时必须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
(3)、答题时必须结合自身实际
第四篇:毛概试卷A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试卷 A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填在答题纸的答题框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奥妙就在于它有(B)的理论品质,它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发展的科学体系。
A、开拓创新
B、与时俱进 C、实践性
D、解放思想
2、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D)。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3、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D)。
A、遵义会议
B、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C、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D、中共七大
4、在当代中国,只有(C),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A、马列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的思想
5、党的(C)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二大
6、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C)。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社会主义本质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三个有利于 ” 标准
7、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D)。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人口数量多,增长快,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C)。
A、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9、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C)。
A、社会主义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10、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就国体而言,是(A)。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1、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B)。A、改革
B、发展
C、依法治国
D、稳定
12、(A)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B、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C、改革创新
D、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13、《反分裂国家法》的主题是(B)。A、实现“一国两制”,统一祖国
B、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的活动 C、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
D、必要时采取非和平方式,捍卫国家领土完整
14、当今时代的主题是(C)。
A、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B、战争与革命 C、和平与发展
D、独立自主
15、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是(A)。A、坚持以人为本
B、实现共同富裕
C、发展社会生产力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1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A)。
A、中国共产党
B、统筹城乡发展
C、统筹区域发展
D、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17、解决民族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是(C)。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平等
18、“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B)。A、香港问题开始的B、台湾问题开始的
C、澳门问题开始的D、香港和澳门问题开始的
19、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A)
A、党的领导权问题
B、团结问题
C、作风问题
D、指导思想问题
20、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A)。
A、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
B、反贪污
C、反浪费
D、反官僚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纸的答题框内。每题2分,共10分)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要能够正确地领导统一战线,就必须正确处理其与两个联盟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CD)。
A、第一联盟(即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的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
B、第二联盟(即无产阶级和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主要是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是次要的,无关紧要的
C、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真正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
D、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正确地发展两个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他们相互促进
2、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主要有(BCD)。A、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 B、遵守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C、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D、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是(AB)。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C、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将向共产主义过渡 D、我国社会还存在着剥削和两极分化 4、2005年3月,胡锦涛提出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意见,这主要是(ABCD)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绝不动摇 B、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绝不放弃
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改变 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妥协
5、关于群众路线,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BCD)A、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 B、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组织路线 C、群众路线要求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D、群众路线要求党要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
三、问答题(既写出要点,又作出阐述。每题10分,共40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A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E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
(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在改革和发展中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3、我国基层民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基层民主是我国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阶层人士,在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的民主权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民主权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全体公民直接参与的特点。包括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第一,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保证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行使管理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事物的权利,首先必须保证他们在基层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其它社会事物中当好家作好主,这是实现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当家作主的基础。
第二,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主素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创造条件。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①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②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③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④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⑤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⑥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四、论述题(既回答完整,又阐述充分。共1题,15分)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大基本纲领。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第一,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人民大众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它与资产阶级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共和国在国体上不同)。第二,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三,新民主主义政治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是一种过渡性的。
②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国家经济的指导方针是“必须紧紧地追随着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这个总目标”。
③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五、材料分析题(要求分析准确完整。共1题,15分)
材料1,1999年9月28日,在山东草庙铁路小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私家列车开上了国有铁路,山东青州个体户自筹资金购买私人列车,从事铁路运输。由于国有草庙小站的经营机制的原因,车站长期有货无车,货物积压对车站和货主比方来说都是严重的经济损失,不断流失的运输货源给车站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于是他们提出了新的思路,允许私家车上国有铁路,从而使私家车主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易于吸引客户,单就运输每年盈利60万元,同时草庙小站在不增加任何投资的情况下从中收入150万元,车站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材料2,被誉为中国经济新动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他们对投资的疑虑,甚至对财富所有权的疑虑,使他们放慢了投资和财富转移,他们对“帽子”的关注甚于对品牌的关注,他们积极争取一顶“红帽子”,挂靠一级政府部门,哪怕是村委会也行,只要能使自己的企业成为“公有”或“集体”就行,实在不行,就去争取一顶“洋帽子”,哪怕拉上一个不去投资的海外人士作股东,使自己的企业成为名义上的合资企业。
材料3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研究报告测算,1998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4772亿元,其
中公有制经济实现56676亿元,非公制经济实现18096亿元,分别占国民经济的75.8%和24.2%。在公有经济中,国有经济实现31295亿元,集体经济实现25381亿元,分别占49.1%和33.9%。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经济651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7%,其中国有成分4860亿元,集体成份1657亿元。测算资料表明,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长期处于绝对优势的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非国有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58.1%,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0.9%上升到24.2%,成为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材料1中“私家列车开上了国有公路”会不会影响国有经济有关行业的主体地位?它有何意义?
这一做法不会影响国有经济在关键行业的主体地位,相反它有利于国有铁路的改革,实现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和联合,有利于非公有制和公有制经济的平等竞争,共同发展。
(2)材料2,3说明了什么问题?
非公有制从我国经济制度的外部进入内部,非公有制企业和公有制企业一样都是市场竞争的主体,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有机构成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
(3)结合材料,谈谈应如何认识公有制在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制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与竞争力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少一点,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五篇:毛概试卷1
试卷
(一)一单项选择题:(一题1分,共10分)
1.下面是一些基本观点的表述:
(1)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来奋斗经验的科学总结。
(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主要是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5)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6)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7)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8)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这些认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1)和(7)B(2)和(8)C(3)和(6)D(4)和(5)2.毛泽东讲,马克思列宁主义要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其内涵是
A 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的探索B 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摸索
C 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探索 D适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道路的探索3.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B 理论联系实际
C 实事求是D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 社会主义工业化B 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是
A 突出强调社会主义的优越性B 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 突出强调共同富裕D 突出强调社会和谐
7.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左”倾错误是指
A 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建成社会主义
B 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C 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阶段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
A 主体是非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B 都是非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C 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 D 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9.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与我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
A 人民民主专政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下面不属于新社会阶层的是
A 个体户B 私营企业主
C 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D 农民工
二多项选择题:(一题1分,共10分)
1.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
A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 保护民族工商业
C 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2.社会主义改造的和平性,体现在A 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B 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
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D 对官僚垄断资本的改造中
3.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
A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根本的经验教训B 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C 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实践问题D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相似之处在于
A 都存在多种经济成份B 公有制经济都处于领导地位
C 都是过渡性的社会形态D 社会性质都一样
5.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表现在A 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B 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C 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D 强调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确立根本任务的一致性
6.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
A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B 我国社会的性质
C 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D 对外开放的需要
7.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A 性质相同B 历史使命相同
C 作用职能相同D 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相同
8.在当代中国,就其主要内容来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一致的概念是
A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B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C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A 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范畴B 前者是后者的重要内容
C 前者是后者的重要条件D 后者的完成就意味着前者的实现
10.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是
A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B 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C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D 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
三简答题(一题10分,共60分)
1.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哪三个因素有机统一起来?为什么?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怎么理解?
5.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与基本要求是什么?
6.邓小平讲:“发展才是硬道理”,怎样理解?
四论述题:(20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一 一题1分,共10分。A B C B A B A C A D
二 一题1分,共10分。ABC /ABC /ABCD /AB /CD /AB /ABC /ABC /ABC /ABC
三 一题10分,共60分
1.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与党的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正确地理解和处理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8分)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现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2分)
2.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的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4分)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3分)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3分)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是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所作出的规律性认识。(5分)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1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属。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2分)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1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1分)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4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1.5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
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1.5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1.5分)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1.5分)
5.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3分)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2分)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分)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2分)
6.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4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国解决所的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4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2分)
四 共20分,答案要点如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10分)重要意义:第一,指导实践,提供理论指导;(3分)第二,提供精神支柱;(3分)第三,开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