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治未病科医师工作制度
治未病科医师工作制度
一、业务副院长分工领导治未病科工作,科主任应加强对本科门诊的业务技术领导。各科确定一名主治医师以上业务人员协助治未病科科主任负责本科的治未病门诊工作。
二、参加治未病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派有经验的医师担任。要求门诊医师相对稳定。
三、对疑难症两次辨识干预效果不满意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指导。
四、科主任应定期上治未病门诊解决疑难病例,每人每周一般不少于两个半天。
五、对患者要进行认真检查,按照省卫生厅规定格式记载门诊病历或记录,定期检查,每月评分一次,上报院长,并送有关科室。
六、门诊检查科室所做各种检查结果,必须做到准确、及时。
七、治未病门诊与普通门诊及病房应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情及病床使用情况,有计划地收容患者住院治疗。
八、做好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疫情报告。
九、治未病门诊工作人员要做到关心体贴患者,态度和蔼,有礼貌,耐心地解答问题,尽量简化手续,有计划地安排患者就诊。
十、治未病门诊应保持清洁整齐,改善候诊环境,加强候诊教育,宣传卫生防病、计划生育和优生学知识。
十一、治未病门诊医师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积极采用经济便宜的检查和治疗方法,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患者的负担。
十二、治未病门诊各科根据本专业特点,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各种治疗常规、操作规程以及岗位责任制,并认真做好登记、统计报表等工作。
十三、各科室参加治未病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在医务科或治未病科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认真执行院、科规章制度,严守工作岗位。人员调换时,科室应与医务科和治未病门诊共同商量确定名单,并由医务科和治未病门诊制表公布。实行普通门诊医师兼管治未病门诊的科室必须明确要求,安排好人力。
第二篇:治未病科工作制度
预防保健科是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核心理念。以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与慢性病患者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改善人群体质、促进疾病痊愈、防止病后复发为目的,集预防、保健、养生、康复和医疗为一体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一)、日常管理制度
1、预防保健工作在医院领导小组管理下进行,与其他临床科室分工合作,相互促进。
2、工作人员比喻服从医院规章制度,遵从医院考勤制度与请假制度。
3、工作人员具体岗位责任见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4、科、室应当定期举行科室会议,对日常工作进行回顾,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5、不定期的组织本组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二)医德医风管理制度
1、认真学习贯彻卫生部发布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每年至少对医务人员开展一次医德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2、将医德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纳入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和评价科室工作的重要标准。
3、制定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核办法,建立医德医风档案,每年底进行考核评价。
4、机构新成员必须进行医德医风岗前教育,未参加爱培训不得上岗。
5、建立医德医风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科室考核和上级考核制度。常听取患者和社会各界意见,接受社区群众监督。
6.医务人员医德考核结果,作为应聘、晋升评优的重要条件。
(三)质量监控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建立质量管理部门,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及保障落实措施。
2.监督检查对医务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教育和知识知晓情况。3.每年至少一次检查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工作质量、技术规范、服务流程及基础质量指标达标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并监督整改落实情况。、4.监督检查开展“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三严”(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岗位练兵活动。
5.监督检查医疗风险防预案与医疗风险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情况。6.监督检查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投诉的登记、报告、处理、分析情况 信息采集管理区域负责采集和录入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信息,建立健康管理数据库。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每人一份。2.应为全市来本院查体人员建立健康档案。
3.健康档案由全科医师负责填写,项目齐全、字迹清晰、表述准确、不得随意涂改。
4.健康档案每年至少随访一次,急性动态管理。5.健康档案应及时收集及时记录、统一编号、归档保管。
6.健康档案管理应责任道人、制度到位、硬件落实、管理达标,逐步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
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和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域负责分析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信息并按照《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体质辨识,风险评估﹑健康咨询﹑健康干预。
(一)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1.在医院中医药预防保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2.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开通社区健康咨询服务热线。提供健康心理和医疗咨询等服务。4.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解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
5.发放各种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识。
6.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二)健康咨询工作制度
1.建立健康咨询台,负责门诊导医﹑咨询﹑预约﹑便民服务等工作。
工作人员要认真﹑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为病人服务。
2.负责协调病人就诊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接听热线电话,做好电话咨询工作。
3.发放健康手册﹑健康教育处方,播放戛纳看那个教育的有关录像﹑关盘﹑录音。
4.为病人提供饮用水﹑出借轮椅﹑收费查询等服务。
5.保持环境整洁,维护就诊秩序,提高安全意识,防范安全隐患。
五 综合干预区域工作制度
(一)预防保健门诊工作制度
1.科主任﹑副主任应加强对本科门诊的业务技术领导,应确定以为主治医师或高级住院医师协助科主任领导本科的门诊工作。2.科室参加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管理部门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人员调换时,应与医疗护理部门共同商量,上岗前进行门诊病历书写规范的培训。
3.门诊的医护人员应具备一定临床经验的执业医师﹑注册护士担任,实习人员及并未授权的进修人员应上级人员指导下工作﹑不的独立就业。
4.对疑难重病员不能确诊,病员两次复诊仍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诊视。科主任﹑主任医师应定期出门诊,解决疑难病例。对某些慢性病员和专科病员,应根据医院具体情况设立专家门诊。
5.对65岁以上老人及来自远方的病员,应优先安排门诊。
6.对病员要进行认真检查,简明扼要准确地记载病历。主治医师应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
7.门诊与住院处及病房应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床使用及病员情况,有计划地收容病员住院治疗。
8.加强检诊于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小儿科﹑内科应建立传染病诊室,做好疫情报告。
9.门诊标示强袭明白,设有导诊服务工作人员,要做到关心体贴病员,态度和蔼,有礼貌,耐心地解答问题。尽量简化手续,有计划地安排病员就诊。10.门诊应经常保持清洁整齐,改善候诊环境,加强候诊教育,宣传卫生疾病,计划生育和优生学知识,有饮水设施及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公开栏。11.门诊医师要采用保证疗效,经济适宜的诊疗方法,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病员的负担。12.对基层或外地转诊病人,认真诊治在转回基层或原地时要提出诊治意见。
六 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一)临床科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3.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预防保健服务工作,完成工作任务。
4.组织全科人员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5.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并及时处理差错事故。
6.确定医师轮换、值班、会诊、出诊、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挂钩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7.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8.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二)副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
2.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3.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4.定期参加门诊工作。
5.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6.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章。7.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三)主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
2.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医疗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向科主任汇报。
3.具体参加和指导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4.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出诊工作。
5.主持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病员出院,审签出(转)院病历。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协助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
7.组织本组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尽享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8.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工作。
(四)临床医师(士)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根据工作能力、年限,负责一定数量病员的医疗工作,担任住院、门诊、急诊的值班工作。
2.对病员进行检查、诊疗治疗,并写医嘱并检查其执行情况同时还要做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工作。
3.书写病历。新入院的病历,一般应在病员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检查和改正实习医师的病历记录。负责病员住院期间的病程记录,及时完成出院病员病案小结。
4.向主治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员病情的变化,提出需要转科或出院的意见。
5.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全面负责,在下班以前,做好交班工作,对需特殊观察的重症病员,勇口头方式向值班医师交班。
6.参加科内查房。对所管病员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视一次,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巡视)时,应详细汇报病员的病情和诊疗意见,请他科会诊时,应陪同诊视。
7.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8.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科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9.随时了解病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做好病员的思想工作。
10.在门诊工作时,应按门诊工作制度进行工作。
七 继续教育制度
1.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结合工作岗位的需要,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以期达到符合任职工作岗位的全部要求。
2.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结合本职工作,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培养独立解决复杂专业问题的能力,真正起到技术骨干、中坚力量的作用。
3.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
术、新方法,把我其发展方向,用于改进指导本科室的工作,制定本科室业务发展规划,起到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4.继续教育采用临床实践、理论知识学习、技术训练、教学科研能力培训、参加何种学术会议、医疗业务技术讲座、互教互学、短期培训、进修学习、计算机化教育等有考核的自学方式。
5.各科室结合专业特点和临床工作开展专业查房、教学查房、专题讨论、危重病历讨论、死亡病例讨论、手术示范、新技术操作,通过开展这些工作,借以加强全体医护人员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6.在院长副院长领导下,举行全院性的学术讲座,介绍国内外医学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拓展医护人员的知识领域。7.鼓励支持医护人员撰写医学或护理论文,开展新项目。开展科研,支持业务骨干参加学术会议,有目的地安排他们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并为他们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回院后能够开展新的项目,促进医院业务水平的提高。
第三篇:治未病科工作制度
“治未病”科工作制度
1.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法规和上级指示,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全面对治未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予以指导。按上级党委和主管部门的要求,准确、及时有效的完成各项任务,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使治未病的各项 工作有效进行。
2.负责制定并保持“治未病”科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有效具体落实,深入开展。
3.制定“治未病”科长远发展规划和规划,定期做好总结工作,并向上级部门做好汇报工作。
4.定期深入门诊及其他工作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负责开展组织、检查临床教学工作,培训科室人员业务学习。
5.定期检查治未病医学科学研究工作计划和贯彻执行情况,采取措施,促进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运用、引进新技术,新方案,提高医疗、教学及科研水平。
6.检查教育本科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和工作作风,改善服务质量。
7.落实社会监督,及时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工作。8.开展实际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室的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9.指导担任本辖区的多发病、慢性病的预防工作,做好慢性病健康教育及访视工作,使未病、欲病人群与慢性病管理既有效区分又能良好对接,实现健康全程管理。
10.通过适宜的预防保健服务及中医适宜技术,提高疾病的预防,满足民众偶的健康需求,使民众不生病、少生病、延年益寿,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长寿,从而提高医疗行业对社会的影响力。
“治未病”科职工工作制度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规章制度,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严格执行“治未病”科统一的考勤制度。请事假要按规定事先亲自向科主任提交请假报告,特殊情况可电话或托人请假,但不能超过一天,事后需补办手续。病假要有符合要求的病假条。
3.工作期间要坚守岗位,不要窜岗闲聊,工作人员无特殊情况不得进入工作间。工作间要保持清洁。
4.“治未病”科假日值班人员除负责调配处方外,要负责处理与本科室有关的事物,并在值班记事本上登记,必要时向科领导或院总值班人员汇报。
5.不得对患者和临床科室直接供给药品,需通过门诊或住院药房。
6.建立差错事故记事本,各组每月底统计上报科室,重大的差错事故应立即向科主任汇报,并采取积极抢救或挽回错失。
7.各个工作间要有防火设备,掌握防火常识及防火器材使用。
第四篇:治未病科工作制度
成都育才骨科医院 治未病科工作制度
治未病科是以中医“上工治未病”的思想为核心理念,以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与慢性病患者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改善人群体质、促进疾病痊愈、防止病后复发为目的,集预防、保健、养生、康复和医疗为一体的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为加强对此项业务的管理,促进其发展,逐步提升服务质量,满足群众健康促进需求,依据《二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有关条款,制定本制度系列。
一、日常管理制度
1、治未病工作在院长统一领导下开展临床业务工作,系医院一级业务科室,与其他临床科室分工合作,相互写他配合,促进业务拓展。
2、工作人员必须遵从医院管理规章制度,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开展工作,创新工作方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保健促进需求。
3、工作人员具体岗位责任见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4、科室应当定期召开会议,对日常工作进行回顾,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5、不定期的组织本组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理论与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结合实际积极从事科研活动,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推广。
二、医德医风管理制度
1、认真学习贯彻卫生部发布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每年至少对医务
人员开展一次医德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2、将医德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纳入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和评价科室工作的重要标准。
3、制定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核办法,建立医德医风档案,每年底进行考核评价。
4、机构新成员必须进行医德医风岗前教育,未参加爱培训不得上岗。
5、建立医德医风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科室考核和上级考核制度。常听取患者和社会各界意见,接受社区群众监督。
6、医务人员医德考核结果,作为应聘、晋升和续聘的重要条件。
三、质量监控制度
1、医院质量管理部门应经常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医疗质量核心制度的贯彻落实。
2、强化对该科室医务人员的质量、安全教育,做到依法执业,规范执业。
3、不定期检查科室承担的辖区卫生部门下达的社区卫生服务任务的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和补救方法。
4、科室应经常进行“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三严”(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培训和考试考核活动,提高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5、督查医疗风险防控预案与医疗风险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6、监督检查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投诉的登记、报告、处理、分析情况。
7、对体质偏颇人群、亚健康人群、病前状态人群、慢性疾病需实施健康管理的人群和其他关注健康管理的人群,充分运用“互联网+健康管理”技术、家庭医生签约模式等服务方式,建立健康管理数据库,提升治未病服务质量。
四、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健康档案,要扩大建档率,不断增加业务辐射面,积累和提升个人健康档案的信息量。
2、创造条件开展健康体检和医保特门管理工作。
3、健康档案由全科医师负责填写,项目齐全、字迹清晰、表述准确、不得随意涂改。
4、健康档案每年至少随访一次,实施动态管理,及时向服务对象反馈信息,实施深层次的健康干预管理和健教指导。
5、健康档案应及时收集和记录、统一编号、归档保管。
6、健康档案管理应责任到人、制度到位、硬件落实、管理达标,逐步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
7、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和健康咨询与指导,按照《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风险评估﹑健康咨询﹑健康干预。
五、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1、在医院中医药治未病工作小组领导下,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印发防病治病科普读物,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3、积极开展“治未病进社区”公益活动,开通社区健康咨询服务热线,提供健康心理和医疗咨询等服务。
4、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解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
5、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六、健康咨询工作制度
1、建立健康服务咨询台,负责门诊导医﹑咨询﹑预约﹑便民服务等工作。工作人员要认真﹑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为顾客服务。
2、负责协调病人就诊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接听热线电话,做好电话咨询随访工作。
3、发放健康保健知识手册﹑健康教育处方,播放有关健康教育的录像﹑录音、电影等多媒体资料,拓宽群众获取健康保健知识的渠道。
4、为顾客提供饮用水﹑出借轮椅,进行服务项目和收费查询等服务。
5、保持环境整洁,维护就诊秩序,提高安全意识,防范安全隐患。
七、综合干预区域工作制度
(一)预防保健门诊工作制度
1、科主任应加强对本科门诊的业务技术领导,提高门诊窗口的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群众对治未病的认同度和依从性。
2、科室参加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具有执业资格,具备能胜任治未病业务工作的业务技术工作能力。
3、对疑难病员不能确诊或病员两次复诊仍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
级医师指导诊疗工作,必要时及时提请会诊。科主任﹑主任医师应定期出门诊,解决疑难病例的诊疗业务与医患沟通工作。对某些慢性病员和专科病员,应及时转往专家门诊或上级医院。
4、对65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少数民族病员、特殊优抚病员及来自远方的病员,应优先安排就诊。
5、对病员要进行认真检查,简明扼要准确地记载病历。科主任、上级医师应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
6、门诊与住院部应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床使用及病员情况,有计划地收治病员住院治疗。
7、加强预检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疫情控制与报告。
8、门诊标示应明白,设有导诊服务工作人员,做到热情关心体贴病员,做到文明服务,优质服务。耐心地解答问题,尽量优化、简化服务流程,有序安排病员就诊。
9、门诊应经常保持整洁,改善候诊环境,加强候诊教育。设置轮椅、饮水设施等便民设施。做好院务公开,做到“一站式”便捷服务。
10、实行“三合理”医疗原则,尽量采用安全、高效和经济适宜的诊疗方法,实现精准医疗,多学科联合诊疗,确保患者享受同质化诊疗服务,减轻病员费用负担,提高顾客的服务满意度。
11、对基层或外地转诊病人,疾病好转或体质改善后,转回基层或原地康复时,要负责任地提出诊治和康复指导计划。
八、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1、各级专业技术人员都应完成继教学分(详见主管部门有关继教学分管理的规定),否则,职称晋升、考核、医师定考和执业变更都将受到影响。
2、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结合工作岗位的需要,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以期达到符合任职工作岗位的要求。
3、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结合本职工作,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培养独立解决复杂专业问题的能力,真正起到技术骨干、中坚力量的作用。
4、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动向,把握其发展方向,用于改进指导本科室的工作,制定本科室业务发展规划,起到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5、继续教育采用临床实践、理论知识学习、技术训练、参与教学科研、参加学术会议、学术技术讲座、互教互学、专科培训等方式。
6、科室应结合专业特点和临床业务开展教学查房、专题讨论、危重病例、死亡病例讨论、手术示范、新技术操作,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提高全院医护人员的“三基”理论与技能。
7、在院长领导下,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全院性的学术讲座,介绍国内外医学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更新与拓展医护人员的理论与技能。
8、鼓励与支持医护人员撰写医学专业论文,有计划地安排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为他们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促进人才培养和技术结构优化,提升整体诊疗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九、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一)科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是科室医疗质量、安全与服务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2、负责制定本科室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健康促进干预工作,努力完成院级下达的目标管理工作任务。
4、组织全科人员业务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引进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疗法,提升服务质量。
5、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严防并及时处理医疗纠纷与事故。
6、安排好科内人员轮换、值班、会诊、出诊、休假,组织有关本科对挂钩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帮扶对口支援的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7、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疑难病例讨论。
8、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带教工作。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主任不在岗时,代替主任行使管理职能。
(二)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
高工作。
2、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临床“三基”培训,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培训。
3、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4、定期参加专家门诊工作。主持科内会诊,参加院内、院外会诊和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
5、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6、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医事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本院规章制度,做到依法、科学执业。
7、指导全科结合实际开展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和临床科研工作。
(三)主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内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工作。
2、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发生医疗纠纷或其他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及时向科主任汇报。
3、指导住院医师的诊疗业务工作。
4、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出诊工作。
5、主持疑难床病例讨论、会诊和上级医师查房。审查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病员出院。审签下级医师的病历。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协助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
7、组织本组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做好资料积累,经验总结和扩大推广应用。
8、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工作。
(四)临床医师(士)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根据工作能力、年限,负责一定数量病员的医疗工作,担任住院、门诊、急诊的值班工作。
2、具体负责对病员的诊疗业务,接受上级医师的指导。
3、客观、真实、及时、规范地书写好病历,经上级医师和科主任审签并质控后及时归档。新入院的病历,应在病员入院后随即下达医嘱,24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48小时内请示上级医师查房并完成记录,其余记录内容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规定的时限按时完成。检查和改正实习医师的病历记录。
4、向主治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员病情的变化,提出是否需要会诊、转科或转院的意见。
5、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实行24小时负责制,在下班以前,做好交班工作,对需特殊观察的重症病员,以书面方式记入医师值班交接班记录本。
6、参加科内查房,对所管病员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视一次,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巡视)时,应详细汇报病员的病情和诊疗意见,听取并记录好上级医师查房时交代的注意事项和下达的医嘱,执行后记入病程录。请他科和/或院外专家会诊时,应陪同诊视,做好记录并执行会诊医嘱。
7、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配合护士进
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8、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科学技术、积极应用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提高诊疗水平。
9、随时了解病员的心理、生活情况,征求病员对医疗工作的意见,做好病员的知情同意告知和医患沟通工作,建立和谐的医患惯性,鼓励患者参与维护医疗安全。
10、遵照科内安排参加一定量的门诊工作。
二0一八年九月 修订
第五篇:治未病科工作制度
治未病科工作制度
1.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法规和上级指示,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全面对治未病科的医疗、预防予以指导。按主管部门的要求,准确、及时有效的完成各项任务,不断进行创新,使治未病的各项工作有效进行。
2.制定治未病科计划,定期做好总结工作,具体落实,深入开展。3.不断运用、引进新技术,新方案,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4.检查教育本科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和工作作风,改善服务质量。
5.落实社会监督,及时妥善处理患者的就医需求。
6.开展实际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动科室的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7.做好慢性病健康教育及访视工作,使未病、欲病人群与慢性病管理既有效区分又能良好对接,实现健康全程管理。
8.通过适宜的预防保健服务及中医适宜技术,提高疾病的预防,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延年益寿,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长寿,从而提高医疗行业对社会的影响力。
职工守则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规章制度,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严格执行治未病科统一的考勤制度。建立休假登记本,休假时必须安排好工作,事先征得科主任的同意。请事假要按规定事先亲自向科主任提交请假报告,特殊情况可电话或托人请假,但不能超过一天,事后需补办手续。病假要有符合要求的病假条。
3.工作期间要坚守岗位,不要窜岗闲聊,工作人员无特殊情况不得进入工作间。工作间要保持清洁。
4.治未病科假日值班人员除负责调配处方外,要负责处理与本科室有关的事物,并在值班记事本上登记,必要时向科领导或院总值班人员汇报。
5.不得对患者和临床科室直接供给药品,需通过门诊或住院药房。6.建立差错事故记事本,各组每月底统计上报科室,重大的差错事故应立即向科主任汇报,并采取积极抢救或挽回错失。7.各个工作间要有防火设备,掌握防火常识及防火器材使用。
逐级指导制度
1.根据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制定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的和长期工作计划。承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指导,技术支持。2.支援与受援双方必须签订协议,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任务的框架内,定目标、定任务,并认真贯彻执行。
3.医院应根据受援医院的需求情况,选派有经验的医疗技术人员和医院管理人员参加支援工作,保证质量。
4.支援基层工作的医务人员要认真遵守本院与受援单位签订的协议或合同。
5.医务人员支援基层的事迹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
6.支持基层工作的医务人员要倡导治未病的理念,大力宣传中医治未病的优势特色,使更多的群众受益。
治未病科主任工作制度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门诊部的医疗、护理、教学、科研,院内感染控制和行政的管理工作。
2.组织制定门诊部的工作计划。经院长、分管副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定期召开门诊系统会议,协调各科关系,督促检查医务人员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医护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整顿门诊秩序,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简化各种手续,方便病员就医;做好门诊质量控制工作,不断提高门诊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4.须定期出门诊,逢出诊日应预先安排好其它工作,保证准时上岗,不得无故迟到、早退、脱岗。
5.按照中西医结合医院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缩短病人候诊时间。
6负责安排“门诊大厅一站式服务站”的管理、值班主任安排;做好病人病假条盖章、医保咨询、健康咨询、电话咨询等工作。
7、监督门诊工作人员做好卫生宣教、清洁卫生,消毒隔离、疫情报告等工作。
8、协同有关工作人员组织门诊医务人员到所属地段、工厂、机关、学校建立协作关系,搞好爱国卫生运动。
9、组织所属人员的业务训练,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工作。
10、负责医院的院内感染控制、传染病防控、医护人员防护等各项工作。
11、完成医院交办的其他任务。
治未病科副主任工作制度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门诊医疗、预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
2、负责门诊日常的管理与协调工作:
①根据门诊管理要求,制订相关规章制度,经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②及时掌握门诊各科和病人动态,负责组织检查门诊病人的诊治和急诊、危重、疑难病人的会诊和抢救工作,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要及时上报院长病采取相应措施。
③与各科主任及时沟通门诊病人就诊情况,协调做好管理工作。
④负责督促指导门诊各科做好消毒隔离,医请报告工作。
⑤做好门诊各工作室的统计和整理分析工作,按时上报。
3、负责检查门诊各科室的医生出诊情况:
①根据各科排班表检查医生的出诊资格。
②每天根据病人就诊人数,与各科主任联系增调医生。
4、负责医院各科室专家门诊的安排:
①根据医务科确定的专家资格,与各位专家落实出诊时间。
②编排专家门诊排班表,及时调整专家的出诊时间。
③计算机设定专家挂号具体时间的程序(保证挂号收费处能挂号)。
④审核专家停诊情况,是否同意停诊,是否同意相应资格的专家替代。
5、负责医院各科室专科门诊的安排:
①根据分管院长同意的各科开设专科门诊,与各科主任联系安排确定专科门诊时间。
②编排专科门诊排班表。
③计算机设定专科挂号具体时间的程序(保证挂号收费处能挂号)。
6、负责对门诊病历的质量监控:
①制订门诊病历书写规范。
②抽查审核门诊病历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7、负责对医疗诊断证明书审核:
①审核各科临床医生是否具有本科医疗诊断证明的权限资格。
②审核医疗诊断证明书的内容是否符合医疗规范。③对医生开出的病假时间按规定予以监督。
④是否符合医院的有关规定。
8、负责接待和处理病人的投诉:
①耐心倾听病人的投诉意见、抱怨。
②进行仔细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判断。
③给予病人回答并做好解释工作,对办事员提交的投诉问题与相关科室一起及时给予解决。
④必要时作好记录,或上报分管院长。
9、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
①熟悉医院情况,遇有病人咨询,能给予回答。②在能力范围内对病人的需求尽量予以解决。
10、计算机开发需求:
①根据门诊管理工作的需要,尽量采用计算机管理。
②能提出计算机需求方案,提交计算机科开发门诊管理程序。
11、督促检查门诊各项工作的服务质量,并使之不断提高。
12、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治未病科专家出诊工作制度
1.负责专科、专家门诊的医师必须按门诊部“专科、专家排期表”依时出诊,不得无故停诊。如有特殊情况(出差、开会、会诊、休假等),应事先与科主任联系,安排该科专家代为出诊,尽量避免停诊。如科主任无法安排其它专家出诊,则需提前一天通知门诊部及时通告病人。
2.参加专科、专家门诊人员必须医德高尚,态度和蔼,廉洁行医,服装整洁,佩带胸卡,严格遵守门诊各项规章制度。
3.坚决执行首诊负责制,对病人要认真诊治,耐心解释。必须认真书写门诊病历、处方及门诊日志等。对病情复杂需会诊者,按有关会诊制度执行,确保医疗安全。
4.负责专科、专家门诊人员应指导门诊年轻医师并帮助其解决疑难问题。
5.经专科、专家二次不能确诊者,必须请上级医师或科、院及院外会诊,以确保质量。
6.派往专科门诊的人员必须相对固定,每期三个月以上,以保证病人就诊、治疗的连续性。
治未病科护士工作制度
(一)按时到岗,不串岗、不脱岗、不闲谈。检查整理诊室,备齐各类用物并按固定位置摆放,做好开诊前准备工作。
(二)对重病员、65岁以上老人、军人、突发病情变化者、残疾人等病员,要提前优先安排就诊。
(三)对候诊病人应随时观察病情,出现异常情况应提前就诊并及时处理,必要时由医护人员送至急诊室。
(四)护理人员态度和蔼,及时与患者沟通,要热情主动接待病人,礼貌待人,有问必答,百问不厌,热情做好解释工作。保证良好的就诊秩序和诊疗环境。发放病人意见表,及时收集患者对医院各级各类人员的意见,沟通好医患关系,随时为病人提供方便。
(五)每天协助医师做好开诊前准备工作,如备好血压计、压舌板、各种检查申请单及整理诊台、诊床,并准备好浆糊、笔、纸张,随时为病人提供方便。每天登记专科、专家门诊出诊时间、工作量及其它统计工作。
(六)维持就诊秩序,编写就诊排队号码,依次叫号就诊,指导帮助病人填写病历封面,合理安排就诊及检查,尽量缩短候诊时间。遵守保护性医疗制度,尽量维持一医一患,保持诊室安静及良好的就诊环境。
(七)加强候诊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每天下班前要用消毒剂擦洗台面、清理杂物,每天中午用紫外线消毒2小时,并做好登记,防止交叉感染。
(八)下班之前必须关好各诊室、候诊室的电灯、风扇、空调、门窗及各种电器。
体质辨识室工作制度
1.认真仔细填写信息表。2.填写体质量化表。3.测血压、体重、身高。4.做到四诊(望、闻、问、切)5.全方面综合信息。6.得出结论,指导用药治疗。
艾灸室工作制度
1.仔细询问患者的身体情况,对应做出合理的施灸方案。2.根据施灸的部位,选择适宜的体位。3.应根据施灸顺序进行灸疗。
4.每次施灸10-15分钟,以施灸部位出现红晕为度。5.需实行瘢痕灸,需征得患者同意后方可实施。
6.施术后受术者宜卧床休息5-10分钟,不宜马上进行剧烈运动。7.若发生晕厥现象,立即停止艾灸,并采取相应措施。
8.施灸后皮肤出现红晕是正常现象,施灸时不宜热力过强,施灸过重。
穴位贴敷室工作制度
1.严格遵守操作技术规范,掌握贴敷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等。
2.操作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3.贴敷药物须专人专病专用,禁止提前调配。
4.注意保持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5.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贴敷部位,注意保暖。
6.掌握不同疾病贴敷时间,及时告诉病人,避免因贴敷时间过长而带来不良反应。
7.做好记录。
熏蒸室工作制度
1.凡需要熏蒸治疗的患者,由医师填写治疗申请单,经理疗医师诊断后,确定治疗种类及疗程。
2.工作人员应了解病情,观察疗效,介绍熏蒸方法,以便更好的发挥药物疗效。
3.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前交代注意事项,治疗中细心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治疗后认真总结,做好记录。
4.疗程结束后及时做出小结,存入病历供临床参考。
5.注意熏蒸设备的使用,使用前做好检查,使用后进行擦拭,定期检查维修,避免蒸锅电线老化,以延长使用寿命。
6.熏蒸床的床单及被套定期消毒,保持卫生。
针灸推拿室工作制度
1.医师应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向病员详细了解病情,认真填写病案,明确诊断,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2.严格无菌操作,1人1穴1针,针具必须严格消毒,对针穴位应进行常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严格遵守针灸操作规程,应取穴准确,操作敏捷轻揉,取针后要仔细查点针数,严防漏针。
4.凡留针治疗者,术者不得离开岗位,注意观察病员变化。5.取针时注意防止漏针、断针。
6.采取措施,预防晕针、滞针和断针,如有发生,迅速处理。
7.使用电针时,应首先检查机器是否完好,输出是否正常,并根据病情,选用适当强度。治疗完毕后将开关关闭,输出扭至零位。8.经常检查针具是否完好,如有不锐利及弯曲时应及时修理、更换。9.针灸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10.施灸和拔火罐时要防止烫伤。
11.进修人员或学员施行针灸术时,必须在针灸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得独立操作。
12.针灸室应当阳光充足,温度适宜,空气新鲜,必要时男女患者的针床用屏风隔开。
针灸理疗室工作制度
1.定期讨论在理疗方面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
2.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3.凡需理疗者,由医师填写治疗申请单,经理疗科医师检诊后,确定治疗种类和疗程。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治疗前交代注意事项;治疗中细心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治疗后认真记录。
5.疗程结束后,及时做出小结,存入病历供临床科参考。需继续治疗时,应与理疗科研究确定,因故中断理疗,需及时通知理疗科。
6.进行高频治疗时,应除去病员身上一切金属物,注意地面与病员的隔离。病员和操作者在进行治疗时,切勿与砖墙、水管或潮湿的地板接触。高频之所有机器应避免与地面接触。超高频率治疗器材,电疗前,必须检查导线接触是否完善,板极有无裂纹、破损,否则不能使用。大型超短波禁用单极法。下班时,所有理疗器械一律切断电源。治疗中病员不得触摸机器。
7.爱护理疗仪器,使用前检查,使用后擦拭,定期检查维修。要避免震动损坏。
8.体疗病员,由体疗医师及技术人员根据病情确定体疗种类。9.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负责具体诊疗工作。10.负责病员的检诊,确定理疗种类、剂量、疗程,疗程结束后做出小结,并与临床科室保持联系。
11.注意观察病情及治疗反应,如有反应及时处理。12.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和心疗法。
13.负责对病员进行理疗常识的宣传工作,介绍理疗注意事项。14.切实遵守理疗过程中的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
15.注意各种治疗量,保证治疗效果,严防差错事故。
16.负责理疗登记、统计工作。
17.负责药剂、器材的保管,床单、枕套、毛巾的更换。
18.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19.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改进技术操作。
档案管理制度
1.保存的档案,主要供本单位和上级主管机关利用。建立、健全档案的借阅制度和档案室保密制度,档案立卷归档制度、档案鉴定制度、档案库房管理制度、专兼职档案员职责等制度。
2.经常检查各科病历书写情况,提出改进意见,提高病历书写质量。3.对慢性病档案的回收、整理、装订、归档、检查和保管工作。4.对病历资料的索引、登记、编目工作。5.提供教学、科研、临床经验总结等使用的档案。
6.医院档案库房应该坚固,并做到有防火、防盗、防虫、防鼠、防潮、防尘、防高温等设施。定期检查档案保管状况,对破损或变质的档案应及时修补、复制或作其他技术处理。
7.档案保管不善,造成毁坏或丢失,要追究有关人员法律责任并予以处罚。
8.档案保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档案法》和《保密法》,在公共场所不得随意谈论档案中的有关秘密事项,档案保管人员调动工作时,应在离职前办好交接手续。
物品、器材管理制度
(一)护士长对物品、器材的领取、保管,报损、全面负责,做到帐物相符。
(二)各类物品应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护,保持良好性能。
(三)使用医疗器械,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后应及时清洁处理,消毒后,归还原处。凡因不负责任或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的医疗器械,应根据医院赔偿制度处理。
(四)物品、器材每日进行交接,借出物品要经过护士长同意,有登记手续和经手人签名,重要抢救器材一般不外借。
医德教育和医德考核制度
1.必须把医德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作为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2.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颁发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3.根据医德规范,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医德考核与评价制度,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医德考核标准及办法,建立医务人员医德档案。4.医德考核有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科室考核与上级考核,定期考核与随时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5.医务人员的医德考核结果,要作为聘任、任职、晋升及评优的重要条件。
6.医德考核成绩优秀者,应给与表彰和奖励,对医德考核成绩差者应进行批评教育;对于严重违反医德规范,触犯行政法规者,应给与相应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