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治未病科工作亮点总结报告
保定市第一中医院
“治未病”中心业务工作亮点总结报告
伴随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不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得到提升,但伴随而来的是生活节奏的加快、日常压力的增强和人口机构老龄化等带来的问题。进入21世纪,人们逐渐认识到,具有辨证论治、天人合一和注重预防养生“治未病”等理念的中医药知识体系才是解决这些问题且事半功倍的有效途径。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从而更好的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相关文件精神,根据《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有关要求,我院于2010年即成立了“治未病”中心。
“治未病”中心现有专兼职工作人员31人,其中专职医护人员10人,副高级以上人员15名,中医类别医师占25人,形成了一只支撑科室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目前“治未病”科由建科伊始的200平米扩建到近1000平米左右,不断完善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区、健康状态辨识及风险评估区、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健康干预区等功能区域划分。科室目前配备中医体质辨识辨识评估系统、四诊检测系统以及如核磁共振、日本东芝螺旋CT、日本东芝全数字摄影系统DR、飞利浦IUToTo彩超、GE800毫安全自动拍片机、血管动脉硬化检测仪等先进的检测设备。
“治未病”中心短短几年时间取得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目前“治未病”中心承担着两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中医“治未病”服务模式研究。
中医“治未病”服务模式研究是“治未病”中心承接的中国-世卫组织2014-2015双年度合作项目。2014年我中心出色完成了双年度项目的既定目标——明确中医“治未病”如何把现有的卫生保健和各级各部门医疗改革相结合;中医“治未病”与初级卫生保健向全民健康覆盖相结合;制定中医“治未病”有效的评估指标和评估体系;探索新型“治未病”服务模式运行状况、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因圆满完成既定目标,世界卫生组织同意继续与我中心签订2015年合作协议,对2015年度的项目进行再次给予项目资金支持。
自2013年我“治未病”中心就已承接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与临床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在项目进行的量多年多时间里,我院“治未病”中心及康复科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及加强,提高了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搭建了医院—社区一体化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管理模式。通过对社区中65岁以上老年人的中医体质信息采集、中医体质辨识及中医药保健指导和0—3岁部分儿童家长的饮食起居指导与常见的儿童穴位按摩方法培训以及宣传中医膏方的养生理念、临床疗效及膏方适用人群等具体基层活动的开展,也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的效果。目前项目2015年度的工作还在进行中,我们深信通过坚定不移的努力工作,本年度的项目目标也将一如既往的出色完成。
以上即是对我院“治未病”中心工作中的亮点总结,有任何不足和疑问还希望大家提出、沟通,一起推进中医药“治未病”事业的蓬勃发展。
“治未病”中心 2015年7月1日
第二篇:治未病科整改措施
治未病科在自查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按照《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细则》和《二级中医医院专家评审手册》中规定的要求,在医院这次组织的自查过程中,治未病科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未提供医院工作计划中治未病的内容; 2.为制定适合各类人群的具有中医特色的保健方案; 3.已经印发给三个病区的中医专科体检和评估表(中医体质判定表)未及时完成; 4.缺中医治未病工作流程;
对照《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细则》和《二级中医医院专家评审手册》,治未病科决定提出如果整改措施:
1.积极联系院办室,对照医院工作计划,完善计划中治未病相关内容;
2.尽快制定适合各类人群的具有中医特色的保健方案; 3.督促各科将中医专科体检和评估表(中医体质判定表)及时完成;并制定中医体检表交付院内两个重点专科完成填写;
4.尽快制定中医治未病工作流程。
治未病科
2013.5.30
第三篇:治未病科工作制度
“治未病”科工作制度
1.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法规和上级指示,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全面对治未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予以指导。按上级党委和主管部门的要求,准确、及时有效的完成各项任务,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使治未病的各项 工作有效进行。
2.负责制定并保持“治未病”科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有效具体落实,深入开展。
3.制定“治未病”科长远发展规划和规划,定期做好总结工作,并向上级部门做好汇报工作。
4.定期深入门诊及其他工作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负责开展组织、检查临床教学工作,培训科室人员业务学习。
5.定期检查治未病医学科学研究工作计划和贯彻执行情况,采取措施,促进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运用、引进新技术,新方案,提高医疗、教学及科研水平。
6.检查教育本科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和工作作风,改善服务质量。
7.落实社会监督,及时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工作。8.开展实际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室的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9.指导担任本辖区的多发病、慢性病的预防工作,做好慢性病健康教育及访视工作,使未病、欲病人群与慢性病管理既有效区分又能良好对接,实现健康全程管理。
10.通过适宜的预防保健服务及中医适宜技术,提高疾病的预防,满足民众偶的健康需求,使民众不生病、少生病、延年益寿,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长寿,从而提高医疗行业对社会的影响力。
“治未病”科职工工作制度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规章制度,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严格执行“治未病”科统一的考勤制度。请事假要按规定事先亲自向科主任提交请假报告,特殊情况可电话或托人请假,但不能超过一天,事后需补办手续。病假要有符合要求的病假条。
3.工作期间要坚守岗位,不要窜岗闲聊,工作人员无特殊情况不得进入工作间。工作间要保持清洁。
4.“治未病”科假日值班人员除负责调配处方外,要负责处理与本科室有关的事物,并在值班记事本上登记,必要时向科领导或院总值班人员汇报。
5.不得对患者和临床科室直接供给药品,需通过门诊或住院药房。
6.建立差错事故记事本,各组每月底统计上报科室,重大的差错事故应立即向科主任汇报,并采取积极抢救或挽回错失。
7.各个工作间要有防火设备,掌握防火常识及防火器材使用。
第四篇:治未病科工作制度
成都育才骨科医院 治未病科工作制度
治未病科是以中医“上工治未病”的思想为核心理念,以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与慢性病患者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改善人群体质、促进疾病痊愈、防止病后复发为目的,集预防、保健、养生、康复和医疗为一体的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为加强对此项业务的管理,促进其发展,逐步提升服务质量,满足群众健康促进需求,依据《二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有关条款,制定本制度系列。
一、日常管理制度
1、治未病工作在院长统一领导下开展临床业务工作,系医院一级业务科室,与其他临床科室分工合作,相互写他配合,促进业务拓展。
2、工作人员必须遵从医院管理规章制度,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开展工作,创新工作方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保健促进需求。
3、工作人员具体岗位责任见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4、科室应当定期召开会议,对日常工作进行回顾,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5、不定期的组织本组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理论与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结合实际积极从事科研活动,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推广。
二、医德医风管理制度
1、认真学习贯彻卫生部发布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每年至少对医务
人员开展一次医德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2、将医德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纳入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和评价科室工作的重要标准。
3、制定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核办法,建立医德医风档案,每年底进行考核评价。
4、机构新成员必须进行医德医风岗前教育,未参加爱培训不得上岗。
5、建立医德医风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科室考核和上级考核制度。常听取患者和社会各界意见,接受社区群众监督。
6、医务人员医德考核结果,作为应聘、晋升和续聘的重要条件。
三、质量监控制度
1、医院质量管理部门应经常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医疗质量核心制度的贯彻落实。
2、强化对该科室医务人员的质量、安全教育,做到依法执业,规范执业。
3、不定期检查科室承担的辖区卫生部门下达的社区卫生服务任务的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和补救方法。
4、科室应经常进行“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三严”(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培训和考试考核活动,提高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5、督查医疗风险防控预案与医疗风险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6、监督检查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投诉的登记、报告、处理、分析情况。
7、对体质偏颇人群、亚健康人群、病前状态人群、慢性疾病需实施健康管理的人群和其他关注健康管理的人群,充分运用“互联网+健康管理”技术、家庭医生签约模式等服务方式,建立健康管理数据库,提升治未病服务质量。
四、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健康档案,要扩大建档率,不断增加业务辐射面,积累和提升个人健康档案的信息量。
2、创造条件开展健康体检和医保特门管理工作。
3、健康档案由全科医师负责填写,项目齐全、字迹清晰、表述准确、不得随意涂改。
4、健康档案每年至少随访一次,实施动态管理,及时向服务对象反馈信息,实施深层次的健康干预管理和健教指导。
5、健康档案应及时收集和记录、统一编号、归档保管。
6、健康档案管理应责任到人、制度到位、硬件落实、管理达标,逐步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
7、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和健康咨询与指导,按照《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风险评估﹑健康咨询﹑健康干预。
五、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1、在医院中医药治未病工作小组领导下,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印发防病治病科普读物,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3、积极开展“治未病进社区”公益活动,开通社区健康咨询服务热线,提供健康心理和医疗咨询等服务。
4、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解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
5、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六、健康咨询工作制度
1、建立健康服务咨询台,负责门诊导医﹑咨询﹑预约﹑便民服务等工作。工作人员要认真﹑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为顾客服务。
2、负责协调病人就诊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接听热线电话,做好电话咨询随访工作。
3、发放健康保健知识手册﹑健康教育处方,播放有关健康教育的录像﹑录音、电影等多媒体资料,拓宽群众获取健康保健知识的渠道。
4、为顾客提供饮用水﹑出借轮椅,进行服务项目和收费查询等服务。
5、保持环境整洁,维护就诊秩序,提高安全意识,防范安全隐患。
七、综合干预区域工作制度
(一)预防保健门诊工作制度
1、科主任应加强对本科门诊的业务技术领导,提高门诊窗口的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群众对治未病的认同度和依从性。
2、科室参加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具有执业资格,具备能胜任治未病业务工作的业务技术工作能力。
3、对疑难病员不能确诊或病员两次复诊仍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
级医师指导诊疗工作,必要时及时提请会诊。科主任﹑主任医师应定期出门诊,解决疑难病例的诊疗业务与医患沟通工作。对某些慢性病员和专科病员,应及时转往专家门诊或上级医院。
4、对65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少数民族病员、特殊优抚病员及来自远方的病员,应优先安排就诊。
5、对病员要进行认真检查,简明扼要准确地记载病历。科主任、上级医师应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
6、门诊与住院部应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床使用及病员情况,有计划地收治病员住院治疗。
7、加强预检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疫情控制与报告。
8、门诊标示应明白,设有导诊服务工作人员,做到热情关心体贴病员,做到文明服务,优质服务。耐心地解答问题,尽量优化、简化服务流程,有序安排病员就诊。
9、门诊应经常保持整洁,改善候诊环境,加强候诊教育。设置轮椅、饮水设施等便民设施。做好院务公开,做到“一站式”便捷服务。
10、实行“三合理”医疗原则,尽量采用安全、高效和经济适宜的诊疗方法,实现精准医疗,多学科联合诊疗,确保患者享受同质化诊疗服务,减轻病员费用负担,提高顾客的服务满意度。
11、对基层或外地转诊病人,疾病好转或体质改善后,转回基层或原地康复时,要负责任地提出诊治和康复指导计划。
八、继续教育管理制度
1、各级专业技术人员都应完成继教学分(详见主管部门有关继教学分管理的规定),否则,职称晋升、考核、医师定考和执业变更都将受到影响。
2、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结合工作岗位的需要,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以期达到符合任职工作岗位的要求。
3、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结合本职工作,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培养独立解决复杂专业问题的能力,真正起到技术骨干、中坚力量的作用。
4、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动向,把握其发展方向,用于改进指导本科室的工作,制定本科室业务发展规划,起到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5、继续教育采用临床实践、理论知识学习、技术训练、参与教学科研、参加学术会议、学术技术讲座、互教互学、专科培训等方式。
6、科室应结合专业特点和临床业务开展教学查房、专题讨论、危重病例、死亡病例讨论、手术示范、新技术操作,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提高全院医护人员的“三基”理论与技能。
7、在院长领导下,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全院性的学术讲座,介绍国内外医学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更新与拓展医护人员的理论与技能。
8、鼓励与支持医护人员撰写医学专业论文,有计划地安排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为他们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促进人才培养和技术结构优化,提升整体诊疗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九、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一)科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是科室医疗质量、安全与服务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2、负责制定本科室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健康促进干预工作,努力完成院级下达的目标管理工作任务。
4、组织全科人员业务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引进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疗法,提升服务质量。
5、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严防并及时处理医疗纠纷与事故。
6、安排好科内人员轮换、值班、会诊、出诊、休假,组织有关本科对挂钩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帮扶对口支援的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7、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疑难病例讨论。
8、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带教工作。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主任不在岗时,代替主任行使管理职能。
(二)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
高工作。
2、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临床“三基”培训,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培训。
3、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4、定期参加专家门诊工作。主持科内会诊,参加院内、院外会诊和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
5、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6、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医事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本院规章制度,做到依法、科学执业。
7、指导全科结合实际开展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和临床科研工作。
(三)主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副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内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工作。
2、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发生医疗纠纷或其他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及时向科主任汇报。
3、指导住院医师的诊疗业务工作。
4、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出诊工作。
5、主持疑难床病例讨论、会诊和上级医师查房。审查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病员出院。审签下级医师的病历。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协助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
7、组织本组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做好资料积累,经验总结和扩大推广应用。
8、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工作。
(四)临床医师(士)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根据工作能力、年限,负责一定数量病员的医疗工作,担任住院、门诊、急诊的值班工作。
2、具体负责对病员的诊疗业务,接受上级医师的指导。
3、客观、真实、及时、规范地书写好病历,经上级医师和科主任审签并质控后及时归档。新入院的病历,应在病员入院后随即下达医嘱,24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48小时内请示上级医师查房并完成记录,其余记录内容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规定的时限按时完成。检查和改正实习医师的病历记录。
4、向主治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员病情的变化,提出是否需要会诊、转科或转院的意见。
5、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实行24小时负责制,在下班以前,做好交班工作,对需特殊观察的重症病员,以书面方式记入医师值班交接班记录本。
6、参加科内查房,对所管病员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视一次,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巡视)时,应详细汇报病员的病情和诊疗意见,听取并记录好上级医师查房时交代的注意事项和下达的医嘱,执行后记入病程录。请他科和/或院外专家会诊时,应陪同诊视,做好记录并执行会诊医嘱。
7、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配合护士进
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8、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科学技术、积极应用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提高诊疗水平。
9、随时了解病员的心理、生活情况,征求病员对医疗工作的意见,做好病员的知情同意告知和医患沟通工作,建立和谐的医患惯性,鼓励患者参与维护医疗安全。
10、遵照科内安排参加一定量的门诊工作。
二0一八年九月 修订
第五篇:治未病科工作制度
预防保健科是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核心理念。以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与慢性病患者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改善人群体质、促进疾病痊愈、防止病后复发为目的,集预防、保健、养生、康复和医疗为一体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一)、日常管理制度
1、预防保健工作在医院领导小组管理下进行,与其他临床科室分工合作,相互促进。
2、工作人员比喻服从医院规章制度,遵从医院考勤制度与请假制度。
3、工作人员具体岗位责任见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4、科、室应当定期举行科室会议,对日常工作进行回顾,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5、不定期的组织本组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二)医德医风管理制度
1、认真学习贯彻卫生部发布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每年至少对医务人员开展一次医德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2、将医德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纳入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和评价科室工作的重要标准。
3、制定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核办法,建立医德医风档案,每年底进行考核评价。
4、机构新成员必须进行医德医风岗前教育,未参加爱培训不得上岗。
5、建立医德医风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科室考核和上级考核制度。常听取患者和社会各界意见,接受社区群众监督。
6.医务人员医德考核结果,作为应聘、晋升评优的重要条件。
(三)质量监控管理制度
1.监督检查建立质量管理部门,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及保障落实措施。
2.监督检查对医务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教育和知识知晓情况。3.每年至少一次检查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工作质量、技术规范、服务流程及基础质量指标达标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并监督整改落实情况。、4.监督检查开展“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三严”(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岗位练兵活动。
5.监督检查医疗风险防预案与医疗风险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情况。6.监督检查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投诉的登记、报告、处理、分析情况 信息采集管理区域负责采集和录入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信息,建立健康管理数据库。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健康档案包括个人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每人一份。2.应为全市来本院查体人员建立健康档案。
3.健康档案由全科医师负责填写,项目齐全、字迹清晰、表述准确、不得随意涂改。
4.健康档案每年至少随访一次,急性动态管理。5.健康档案应及时收集及时记录、统一编号、归档保管。
6.健康档案管理应责任道人、制度到位、硬件落实、管理达标,逐步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
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区域和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域负责分析服务对象的健康状态信息并按照《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体质辨识,风险评估﹑健康咨询﹑健康干预。
(一)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1.在医院中医药预防保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2.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开通社区健康咨询服务热线。提供健康心理和医疗咨询等服务。4.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解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
5.发放各种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识。
6.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二)健康咨询工作制度
1.建立健康咨询台,负责门诊导医﹑咨询﹑预约﹑便民服务等工作。
工作人员要认真﹑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为病人服务。
2.负责协调病人就诊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接听热线电话,做好电话咨询工作。
3.发放健康手册﹑健康教育处方,播放戛纳看那个教育的有关录像﹑关盘﹑录音。
4.为病人提供饮用水﹑出借轮椅﹑收费查询等服务。
5.保持环境整洁,维护就诊秩序,提高安全意识,防范安全隐患。
五 综合干预区域工作制度
(一)预防保健门诊工作制度
1.科主任﹑副主任应加强对本科门诊的业务技术领导,应确定以为主治医师或高级住院医师协助科主任领导本科的门诊工作。2.科室参加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管理部门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人员调换时,应与医疗护理部门共同商量,上岗前进行门诊病历书写规范的培训。
3.门诊的医护人员应具备一定临床经验的执业医师﹑注册护士担任,实习人员及并未授权的进修人员应上级人员指导下工作﹑不的独立就业。
4.对疑难重病员不能确诊,病员两次复诊仍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诊视。科主任﹑主任医师应定期出门诊,解决疑难病例。对某些慢性病员和专科病员,应根据医院具体情况设立专家门诊。
5.对65岁以上老人及来自远方的病员,应优先安排门诊。
6.对病员要进行认真检查,简明扼要准确地记载病历。主治医师应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
7.门诊与住院处及病房应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床使用及病员情况,有计划地收容病员住院治疗。
8.加强检诊于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小儿科﹑内科应建立传染病诊室,做好疫情报告。
9.门诊标示强袭明白,设有导诊服务工作人员,要做到关心体贴病员,态度和蔼,有礼貌,耐心地解答问题。尽量简化手续,有计划地安排病员就诊。10.门诊应经常保持清洁整齐,改善候诊环境,加强候诊教育,宣传卫生疾病,计划生育和优生学知识,有饮水设施及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公开栏。11.门诊医师要采用保证疗效,经济适宜的诊疗方法,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病员的负担。12.对基层或外地转诊病人,认真诊治在转回基层或原地时要提出诊治意见。
六 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一)临床科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2.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3.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预防保健服务工作,完成工作任务。
4.组织全科人员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5.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并及时处理差错事故。
6.确定医师轮换、值班、会诊、出诊、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挂钩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7.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8.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二)副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
2.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3.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4.定期参加门诊工作。
5.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6.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章。7.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三)主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
2.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医疗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向科主任汇报。
3.具体参加和指导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4.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出诊工作。
5.主持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病员出院,审签出(转)院病历。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协助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
7.组织本组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尽享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8.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工作。
(四)临床医师(士)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根据工作能力、年限,负责一定数量病员的医疗工作,担任住院、门诊、急诊的值班工作。
2.对病员进行检查、诊疗治疗,并写医嘱并检查其执行情况同时还要做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工作。
3.书写病历。新入院的病历,一般应在病员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检查和改正实习医师的病历记录。负责病员住院期间的病程记录,及时完成出院病员病案小结。
4.向主治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员病情的变化,提出需要转科或出院的意见。
5.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全面负责,在下班以前,做好交班工作,对需特殊观察的重症病员,勇口头方式向值班医师交班。
6.参加科内查房。对所管病员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视一次,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巡视)时,应详细汇报病员的病情和诊疗意见,请他科会诊时,应陪同诊视。
7.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8.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科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9.随时了解病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做好病员的思想工作。
10.在门诊工作时,应按门诊工作制度进行工作。
七 继续教育制度
1.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结合工作岗位的需要,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以期达到符合任职工作岗位的全部要求。
2.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结合本职工作,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培养独立解决复杂专业问题的能力,真正起到技术骨干、中坚力量的作用。
3.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
术、新方法,把我其发展方向,用于改进指导本科室的工作,制定本科室业务发展规划,起到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4.继续教育采用临床实践、理论知识学习、技术训练、教学科研能力培训、参加何种学术会议、医疗业务技术讲座、互教互学、短期培训、进修学习、计算机化教育等有考核的自学方式。
5.各科室结合专业特点和临床工作开展专业查房、教学查房、专题讨论、危重病历讨论、死亡病例讨论、手术示范、新技术操作,通过开展这些工作,借以加强全体医护人员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6.在院长副院长领导下,举行全院性的学术讲座,介绍国内外医学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拓展医护人员的知识领域。7.鼓励支持医护人员撰写医学或护理论文,开展新项目。开展科研,支持业务骨干参加学术会议,有目的地安排他们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并为他们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回院后能够开展新的项目,促进医院业务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