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工作理念

时间:2019-05-15 09:58: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治未病工作理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治未病工作理念》。

第一篇:治未病工作理念

“治未病”工作实施方案

“治未病”是祖国医学对预防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这种强调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同样适用于学生管理,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提前干预、教育与有效引导,有利于杜绝不良行为发生,净化学风校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

一、“治未病”的涵义

“治未病”是古代医家就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的预防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唐代孙思邈则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阶段,并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等见解。可见,“治未病”包含三层意思:(1)“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形成之前,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其发生;(2)“见微知著”,对某些疾病出现的细微前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3)“已病防变”,把握疾病的发展规律,及时切断传变途径。如果将“治未病”的思想融入到学生管理之中,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视学生心理及行为的教育引导

小学生正处于迅速成长阶段,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诸多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会出现依赖和独立的矛盾。作为班主任应善于发现苗头,及时、科学地进行干预,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防治心理疾病发生,避免他们出现性格孤僻、烦躁、抑郁、恐惧、休学、出走等行为。中医学“未病先防”思想关键就是在“防”字上下功夫,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应对转变,由事后采取措施向事前干预、调节转变,由心理障碍疏导、心理疾病医治向心理问题预防、心理健康管理转变。学校要依托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健康辅导站,加强对“问题”学生心理矫正,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使他们以一种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境、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

三、加强学生心理及行为的疏导工作

作为班主任应善于收集、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在一些违纪、违规案例还处于“酝酿”阶段就将其处理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深入学生当中多留心,勤观察,勤做笔记,善于思考与学习。班主任要为每一个学生备课,更要细心、全面的为“问题学生”多备课,备好课。班主任要融入到学生中间,注意观察,随时劝导、教育。同时,班主任还要在班中安排一到两位信任的、保守秘密的同学做好班主任的“耳目”,通过他们来掌握班级和重点学生的动向,以利于及时、主动地采取措施进行干涉。

此外,在学生管理中一定要从细节入手,注意防微杜渐。学生违纪、违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教师要从细微处入手,防止学生违规行为由轻变重,由小变大,由局部向全校蔓延。只有及早发现,提前干预,才能防止小事变大乃至恶变。

四、加强学生心理与行为的矫正工作

“一对夫妻一个孩”,计划生育已见成效。现在,大多数家庭中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出现对孩子的溺爱和纵容,使得许多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差,散漫成性,厌学情绪严重、自控能力差,导致部分学生逃学、早恋、打架斗殴,甚至敲诈勒索、抢劫等,最终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当然,导致“问题学生”问题出现的原因,还有社会、教育制度等诸多方面,班主任要学会驾驭、统筹全局的本领,练就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怀着仁爱之心,本着以人为本思想,耐心的开展学生教育工作。

1、加强心理疏导或心理治疗

据不完全统计,在校中学生中,学生的错误倾向50%左右是由于心理健康原因。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人群,班主任应向他们广泛的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帮助他们建立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比如:开展专题讲座、观看心理卫生和励志为主题的影片、开设与心理卫生和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等,将宣教与心理咨询结合起来。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非常有意义而又非常艰巨的工作。要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讲究教育艺术,注重心理疏导,矫治学生的心理误区,坚持虚功实做,使他们学会记忆、学会思维、学会办事、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完美的人性。

2、对症下药,加强教育和管理

班主任在对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思考、总结;再思考、再总结。要注意做到:

(1)明辨是非,端正态度。要分析问题,找准病根,“治人如治病,得其方,药到病除,不得其方,适得其反”。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比如上网、谈恋爱的问题,班主任不应一味惩罚、批评,这样的“严”不但起不到教化作用,反而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要把握尺度,做到严之有方,严之有度、严之有情、严之有则、严而垂范,严中有爱,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过程中,感化问题学生。

(2)努力提高个人素质,主动学习教法和管法,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技巧。遵从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特征及个体特点进行教育,随着“问题”内容及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班主任应转变思维定势,怀着大爱之心与耐心进行学生教育。走进学生,掌握思想变动,依据个体特征选择最佳技巧实施教育。

3、利用现代化手段,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引导

随着现代通讯的飞快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手机、电话等手段与学生交流,这样可以随时随地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大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并且极具速效性和隐蔽性,对那些处于心里不健康的学生特别适宜。我们还可以利用假期和双休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批量学生大面积授课这种途径,对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

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

为了更好的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对教师所做的工作进行记录,便于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和比对。

总之,学生管理无小事,我们只有怀着“治未病”的思想,努力做好防“病”在前,认真细致地做好学生工作,付出加倍的爱心、耐心,就一定能帮助学生顺利健康地成长。

第二篇:落实“治未病”工作理念工作总结

落实“治未病”工作理念工作总结

“一对夫妻一个孩”计划生育已见成效。现在大多数家庭中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出现对孩子的溺爱和纵容使得许多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差散漫成性厌学情绪严重、自控能力差导致部分学生逃学、早恋、打架斗殴甚至敲诈勒索、抢劫等最终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当然导致“问题学生”问题出现的原因还有社会、教育制度等诸多方面班主任要学会驾驭、统筹全局的本领练就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怀着仁爱之心本着以人为本思想耐心的开展学生教育工作。在落实“治未病”工作理念下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引导工作预防了学生心理与行为部分问题并已取得显著成效。

一、加强了心理疏导或心理治疗据不完全统计在校学生中学生的错误倾向50左右是由于心理健康原因。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人群班主任向他们广泛的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帮助他们建立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比如开展专题讲座、观看心理卫生和励志为主题的影片、开设与心理卫生和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等将宣教与心理咨询结合起来。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要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讲究教育艺术注重心理疏导矫治学生的心理误区坚持虚功实做使他们学会记忆、学会思维、学会办事、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完美的人性。

二、加强了教育和管理班主任或心理老师在对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思考、总结再思考、再总结。做到了1明辨是非端正态度。分析问题找准病根“治人如治病得其方药到病除不得其方适得其反”。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比如上网、谈恋爱的问题班主任不是一味惩罚、批评因为这样的“严”不但起不到教化作用反而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把握尺度做到严之有方严之有度、严之有情、严之有则、严而垂范严中有爱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过程中感化问题学生。

2提高了个人素质主动学习教法和管法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技巧。遵从教育教学规律和青春期学生心理特征及个体特点进行教育随着“问题”内容及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班主任或心理老师转变思维定势怀着大爱之心与耐心进行学生教育。走进学生掌握思想变动依据个体特征选择最佳技巧实施教育。

3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不苛求一次性药到病除做好“反复”的思想准备。正如前面所说“问题学生”历来有之老师做好学生反复的心理准备。在“问题”反复时老师不急躁、付出耐心和爱心告诉学生的进步。

三、利用现代化手段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引导随着现代通讯的飞快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例如利用网络、手机、电话等手段与学生交流随时随地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大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并且极具速效性和隐蔽性对那些处于心里不健康的学生特别适宜。利用假期和双休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批量学生大面积授课这种途径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

总之学生管理无小事我们只有怀着“治未病”的思想努力做好防“病”在前认真细致地做好学生工作付出加倍的爱心、耐心就一定能帮助学生顺利健康地成长。

第三篇:积极落实“治未病”工作理念

潍坊日向友好学校落实“治未病”工作理念

“治未病”是祖国医学对预防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这种强调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同样适用于学生管理,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提前干预、教育与有效引导,有利于杜绝不良行为发生,净化学风校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

一、“治未病”的涵义

“治未病”是古代医家就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的预防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唐代孙思邈则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阶段,并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等见解。可见,“治未病”包含三层意思:(1)“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形成之前,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其发生;(2)“见微知著”,对某些疾病出现的细微前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3)“已病防变”,把握疾病的发展规律,及时切断传变途径。如果将“治未病”的思想融入到学生管理之中,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未病先防——重视学生心理及行为的教育引导

学生正处于迅速成长阶段,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诸多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会出现依赖和独立的矛盾。作为班主任应善于发现苗头,及时、科学地进行干预,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防治心理疾病发生,避免他们出现性格孤僻、烦躁、抑郁、恐惧、休学、出走等行为。中医学“未病先防”思想关键就是在“防”字上下功夫,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应对转变,由事后采取措施向事前干预、调节转变,由心理障碍疏导、心理疾病医治向心理问题预防、心理健康管理转变。学校要依托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健康辅导站,加强对“问题”学生心理矫正,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使他们以一种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境、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

三、见微知著——加强学生心理及行为的疏导工作 作为班主任应善于收集、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在一些违纪、违规案例还处于“酝酿”阶段就将其处理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深入学生当中多留心,勤观察,勤做笔记,善于思考与学习。班主任要为每一个学生备课,更要细心、全面的为 “问题学生” 多备课,备好课。班主任要融入到学生中间,注意观察,随时劝导、教育。同时,班主任还要在班中安排一到两位信任的、保守秘密的同学做好班主任的“耳目”,通过他们来掌握班级和重点学生的动向,以利于及时、主动地采取措施进行干涉。

此外,在学生管理中一定要从细节入手,注意防微杜渐。学生违纪、违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教师要从细微处入手,防止学生违规行为由轻变重,由小变大,由局部向全校蔓延。只有及早发现,提前干预,才能防止小事变大乃至恶变。

四、已病防变——加强学生心理与行为的矫正工作

“一对夫妻一个孩”,计划生育已见成效。现在,大多数家庭中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出现对孩子的溺爱和纵容,使得许多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差,散漫成性,厌学情绪严重、自控能力差,导致部分学生逃学、早恋、打架斗殴,甚至敲诈勒索、抢劫等,最终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当然,导致“问题学生”问题出现的原因,还有社会、教育制度等诸多方面,班主任要学会驾驭、统筹全局的本领,练就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怀着仁爱之心,本着以人为本思想,耐心的开展学生教育工作。

1、对症治疗,防止进一步扩散、恶化

我们要认识到“问题学生”任何时期都会有,作为班主任要虚心学习、善于总结规律,正视学生的错误,以治病救人的思想,及时、果断的采取补救措施,不可偏激定性,以免导致事态恶化。

2、加强心理疏导或心理治疗

据不完全统计,在校学生中,学生的错误倾向50%左右是由于心理健康原因。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人群,班主任应向他们广泛的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帮助他们建立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比如: 开展专题讲座、观看心理卫生和励志为主题的影片、开设与心理卫生和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等,将宣教与心理咨询结合起来。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非常有意义而又非常艰巨的工作。要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讲究教育艺术,注重心理疏导,矫治学生的心理误区,坚持虚功实做,使他们学会记忆、学会思维、学会办事、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完美的人性。

3、对症下药,加强教育和管理

班主任在对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思考、总结;再思考、再总结。要注意做到:

(1)明辨是非,端正态度。要分析问题,找准病根,“治人如治病,得其方,药到病除,不得其方,适得其反”。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比如上网、谈恋爱的问题,班主任不应一味惩罚、批评,这样的“严”不但起不到教化作用,反而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要把握尺度,做到严之有方,严之有度、严之有情、严之有则、严而垂范,严中有爱,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过程中,感化问题学生。

(2)努力提高个人素质,主动学习教法和管法,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技巧。遵从教育教学规律和青春期学生心理特征及个体特点进行教育,随着“问题”内容及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班主任应转变思维定势,怀着大爱之心与耐心进行学生教育。走进学生,掌握思想变动,依据个体特征选择最佳技巧实施教育。

(3)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不要苛求一次性药到病除做好“反复”的思想准备。正如前面所说“问题学生”历来有之,老师要做好学生反复的心理准备。在“问题”反复时,老师不能急躁、需要付出耐心和爱心。要告诉学生他的进步,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拉长反复的时间,以至彻底解决“问题”。

4、利用现代化手段,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引导

随着现代通讯的飞快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手机、电话等手段与学生交流,这 样可以随时随地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大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并且极具速效性和隐蔽性,对那些处于心里不健康的学生特别适宜。我们还可以利用假期和双休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批量学生大面积授课这种途径,对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

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

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对教师所做的工作进行记录,便于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和比对。

总之,学生管理无小事,我们只有怀着“治未病”的思想,努力做好防“病”在前,认真细致地做好学生工作,付出加倍的爱心、耐心,就一定能帮助学生顺利健康地成长。

潍坊日向友好学校 落实“治未病”工作理念

第四篇:落实“治未病”工作理念

落实“治未病”工作理念,开展心理教育引导

工 作 情 况

“治未病”是祖国医学对预防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这种强调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同样适用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心理问题要进行提前干预和有效引导,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

一、“治未病”理念的重要性

“治未病”是古代医家就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的预防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提到过“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观点。唐代名医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阶段,并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等见解。可见,“治未病”包含三层意思:(1)“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形成之前,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其发生;(2)“见微知著”,对某些疾病出现的细微前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3)“已病防变”,把握疾病的发展规律,及时切断传变途径。如果将“治未病”的思想融入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中,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未病先防——重视学生心理及行为的预防与引导

小学生正处于求知的初期。作为心理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可能会产生的心理问题,及时科学地进行干预,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避免学生出现性格过度孤僻、情绪烦躁、抑郁焦虑、消极厌学等问题行为。“未病先防”思想关键就是在“防”字上下功夫,要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应对转变,由事后采取措施向事前干预、调节转变。

我校一直坚持以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工作指导,深入贯彻实施《西安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中小学心理辅导机构建设的试行意见》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总体规划,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向纵深发展,全面提升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管理,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保障

1、分工明确,组织得力。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以李小龙校长为组长,政教主任刘元负责该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安排。

2、领导重视,加大投入。学校拿出专项资金,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陆续购入大量心理类书籍和专业刊物,配置了心理健康教育专用软件,并不断添置和完善相关设备,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3、制度完善、落实具体。学校将心理工作列入学校整体发展规

划之中,体现在每年的学校工作安排中,都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要求和具体指导,周一全体教师例会上,也经常讨论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的具体安排,充分保证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认真组织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1、积极组织,加强宣传。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氛围。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逐步形成了立体化、网络化和现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具体做法有:

(1)开设各种主题的橱窗宣传和展板宣传活动。(2)坚持开展“学校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3)充分利用校园网络。

(4)润物无声,于细微处渗透营造校园心育氛围

2、因地制宜,落实课程。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坚持在一到六年级开设了完整的心理课,将课程计划列入课表。心理健康课程主要由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根据校本要求自行设计,分主题进行。其中低年级上学期的主题为“小学生活适应和人际交往辅导”,下学期的主题为“小学学习心理辅导

”,高年级上学期主题为“健康人格塑造”,下学期主题为“团队拓展提高”。

3、拓展阵地,积极渗透。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一直注重对班主任和课任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和运用。学校采取以心理教师专职为主,班主任兼职为辅、全体教师课堂渗透的心育模式,构建起了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

4、尊重个性,加强个辅。个体心理辅导主要是针对学生存在的个性化的心理问题,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力求做到“时间、地点、人员、记录”的四规范。

总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只有怀着“治未病”的思想,努力做好防“病” 在前,认真细致地做好学生工作,付出加倍的爱心、耐心,就一定能帮助学生顺利健康地成长。

第五篇:治未病工作计划

“治未病”工作理念

“治未病”是祖国医学对预防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这种强调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同样适用于学生管理,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提前干预、教育与有效引导,有利于杜绝不良行为发生,净化学风校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

一、“治未病”的涵义

“治未病”是古代医家就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的预防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唐代孙思邈则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阶段,并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等见解。可见,“治未病”包含三层意思:(1)“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形成之前,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其发生;(2)“见微知著”,对某些疾病出现的细微前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3)“已病防变”,把握疾病的发展规律,及时切断传变途径。如果将“治未病”的思想融入到学生管理之中,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未病先防——重视学生心理及行为的教育引导

小学生正处于迅速成长阶段,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诸多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会出现依赖和独立的矛盾。作为班主任应善于发现苗头,及时、科学地进行干预,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防治心理疾病发生,避免他们出现性格孤僻、烦躁、抑郁、恐惧、休学、出走等行为。中医学“未病先防”思想关键就是在“防”字上下功夫,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应对转变,由事后采取措施向事前干预、调节转变,由心理障碍疏导、心理疾病医治向心理问题预防、心理健康管理转变。学校要依托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健康辅导站,加强对“问题”学生心理矫正,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使他们以一种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境、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

三、见微知著——加强学生心理及行为的疏导工作

作为班主任应善于收集、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在一些违纪、违规案例还处于“酝酿”阶段就将其处理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深入学生当中多留心,勤观察,勤做笔记,善于思考与学习。班主任要为每一个学生备课,更要细心、全面的为“问题学生”多备课,备好课。班主任要融入到学生中间,注意观察,随时劝导、教育。同时,班主任还要在班中安排一到两位信任的、保守秘密的同学做好班主任的“耳目”,通过他们来掌握班级和重点学生的动向,以利于及时、主动地采取措施进行干涉。

此外,在学生管理中一定要从细节入手,注意防微杜渐。学生违纪、违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教师要从细微处入手,防止学生违规行为由轻变重,由小变大,由局部向全校蔓延。只有及早发现,提前干预,才能防止小事变大乃至恶变。

四、已病防变——加强学生心理与行为的矫正工作 “一对夫妻一个孩”,计划生育已见成效。现在,大多数家庭中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出现对孩子的溺爱和纵容,使得许多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差,散漫成性,厌学情绪严重、自控能力差,导致部分学生逃学、打架斗殴,甚至敲诈勒索、抢劫等,最终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当然,导致“问题学生”问题出现的原因,还有社会、教育制度等诸多方面,班主任要学会驾驭、统筹全局的本领,练就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怀着仁爱之心,本着以人为本思想,耐心的开展学生教育工作。

1、对症治疗,防止进一步扩散、恶化

我们要认识到“问题学生”任何时期都会有,作为班主任要虚心学习、善于总结规律,正视学生的错误,以治病救人的思想,及时、果断的采取补救措施,不可偏激定性,以免导致事态恶化。

2、加强心理疏导或心理治疗

据不完全统计,在校学生中,学生的错误倾向50%左右是由于心理健康原因。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人群,班主任应向他们广泛的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帮助他们建立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比如:开展专题讲座、观看心理卫生和励志为主题的影片、开设与心理卫生和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等,将宣教与心理咨询结合起来。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非常有意义而又非常艰巨的工作。要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讲究教育艺术,注重心理疏导,矫治学生的心理误区,坚持虚功实做,使他们学会记忆、学会思维、学会办事、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完美的人性。

3、对症下药,加强教育和管理 班主任在对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思考、总结;再思考、再总结。要注意做到:

(1)明辨是非,端正态度。要分析问题,找准病根,“治人如治病,得其方,药到病除,不得其方,适得其反”。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比如上网、谈恋爱的问题,班主任不应一味惩罚、批评,这样的“严”不但起不到教化作用,反而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要把握尺度,做到严之有方,严之有度、严之有情、严之有则、严而垂范,严中有爱,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过程中,感化问题学生。

(2)努力提高个人素质,主动学习教法和管法,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技巧。遵从教育教学规律和青春期学生心理特征及个体特点进行教育,随着“问题”内容及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班主任应转变思维定势,怀着大爱之心与耐心进行学生教育。走进学生,掌握思想变动,依据个体特征选择最佳技巧实施教育。

(3)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不要苛求一次性药到病除做好“反复”的思想准备。正如前面所说“问题学生”历来有之,老师要做好学生反复的心理准备。在“问题”反复时,老师不能急躁、需要付出耐心和爱心。要告诉学生他的进步,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拉长反复的时间,以至彻底解决“问题”。

4、利用现代化手段,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引导 随着现代通讯的飞快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手机、电话等手段与学生交流,这样可以随时随地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大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并且极具速效性和隐蔽性,对那些处于心里不健康的学生特别适宜。我们还可以利用假期和双休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批量学生大面积授课这种途径,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

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

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对教师所做的工作进行记录,便于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和比对。

总之,学生管理无小事,我们只有怀着“治未病”的思想,努力做好防“病”在前,认真细致地做好学生工作,付出加倍的爱心、耐心,就一定能帮助学生顺利健康地成长。

下载治未病工作理念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治未病工作理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治未病工作计划

    治未病中心工作计划 一、前期准备(2017年6月1日-31日) 1、房屋设施改造(6月1日-20日):门面改造、体检大厅改造装修、综合治疗室改造装修、艾灸室改造装修、洗手间改造、设置1间......

    治未病标准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 一、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提高“治未病”服务水平和能力,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

    治未病实施方案

    嘉祥县中医院“治未病”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

    治未病实施方案

    阿旗中医医院“治未病”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

    治未病工作计划

    五华县中医医院 “治未病”科2014年工作计划“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

    治未病科工作亮点总结报告

    保定市第一中医院 “治未病”中心业务工作亮点总结报告 伴随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不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得到提升,但伴随而来的是生活节奏的加快、日常压力的增强和......

    治未病科主任工作职责(范文)

    唐山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工作职责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治未病科的医疗、护理、预防、教学、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 2.组织制定治未病科的工作计划,经院长、分管副院长批......

    海丰县中医医院“治未病”工作实施方案

    海丰县中医院2010年工作计划 根据《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和《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服务基本规范【试行】》的要求。结合《“治未病”健......